CN108288787A - 一种插座式轨道取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插座式轨道取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88787A
CN108288787A CN201810273470.3A CN201810273470A CN108288787A CN 108288787 A CN108288787 A CN 108288787A CN 201810273470 A CN201810273470 A CN 201810273470A CN 108288787 A CN108288787 A CN 1082887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k
plug
female type
groove
get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7347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88787B (zh
Inventor
陆佳平
陈建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n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n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n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angn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027347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887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2887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887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887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887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5/00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simultaneous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identical counterparts, e.g. for distributing energy to two or more circuits
    • H01R25/14Rails or bus-bars constructed so that the counterparts can be connected thereto at any point along their length
    • H01R25/142Their counter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01R13/11Resilient sockets
    • H01R13/113Resilient sockets co-operating with pins or blades having a rectangular transverse s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5/00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simultaneous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identical counterparts, e.g. for distributing energy to two or more circuits
    • H01R25/14Rails or bus-bars constructed so that the counterparts can be connected thereto at any point along their length
    • H01R25/145Details, e.g. end pieces or joint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插座式轨道取电装置,包括带电轨道,所述带电轨道内还包括至少一轨道槽以及置于轨道槽内的导电元件,取电插头,其能够置入所述带电轨道任意位置且与所述导电元件对应卡接取电。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一是通过带电轨道的设计,改变了以往定点的供电装置,使插头能够在轨道任意位置上取电,且能够容纳更多取电头进行同时使用;二是取电方法结构简单,取电方便快捷可靠,插接牢固,安装方便,为用户提供便利的使用环境。

Description

一种插座式轨道取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供应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插座式轨道取电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现代商业场所及工作生活模式希望营造一个舒服、快捷、清洁的环境,提高消费和生活品质,提升消费者好感。对于用户在插取电的使用过程中,也要求构成一种快捷、方便、可靠、时尚的体验,使用户尽可能方便操作,同时能营造整洁的环境,从而满足相关现场设施的要求。
获取电源属于人们生活工作的一个必要部分,传统的插取电模式往往通过定点定位单一获取,根据不同使用需要往往会造成凌乱分散的电源接线,特别在多终端多用点场合尤为突出。根据市场发展趋势,创新设计用于电源方便插接的插座式轨道取电方式已成为必要,希望能实现任意位置、同时多头使用的轨道取电模式,提升消费质量。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现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商业、企业、家庭等场合提供各种便捷的电源供应的取电装置,能够有效利用工作空间,具有灵活快捷特点,实现轨道上任意位置取电,为用户提供便利的使用环境。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插座式轨道取电装置,包括带电轨道,所述带电轨道内还包括至少一轨道槽以及置于轨道槽内的导电元件,取电插头,其能够置入所述带电轨道任意位置且与所述导电元件对应卡接取电。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插座式轨道取电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带电轨道还包括轨道主体和两个“Ω”形的轨道槽,且所述轨道槽通过上端凹槽与下端凹槽将所述导电元件卡置在所述轨道槽内。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插座式轨道取电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导电元件通过所述轨道槽内的中部突起对所述导电元件约束卡紧。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插座式轨道取电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导电元件为与所述轨道槽结构相对应的“Ω”形导电铜线,且其包括三组对称折弯部,依靠中间部位的两个中间折弯部提供弹片的弹力,依靠上端折弯部和下端折弯部对所述导电铜线进行定位。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插座式轨道取电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取电插头还包括插头座体、延伸出插头座体的橡胶套以及配合设置于橡胶套内的取电铜片。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插座式轨道取电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轨道槽的所述上端凹槽与所述下端凹槽以及所述中部突起在水平方向上间距均略大于所述导电铜线的对应部位水平距离。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插座式轨道取电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取电插头与所述带电轨道采用弹压接触导电,所述取电铜片插入轨道后,通过轨道内“Ω”形弹片变形的弹力使所述取电铜片与轨道铜线触压实现取电并完成对取电插头的固定。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插座式轨道取电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取电插头与所述导电铜线接触时,所述“Ω”形导电铜线发生弹性形变作用,所述取电插头与所述中间折弯部在一定的偏差范围内仍紧密接触并且对所述取电插头进行夹紧固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插座式轨道取电装置,一是通过带电轨道的设计,改变了以往定点的供电装置,使插头能够在轨道任意位置上取电,且能够容纳更多取电头进行同时使用;二是取电方法结构简单,取电方便快捷可靠,插接牢固,安装方便,为用户提供便利的使用环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所述插座式轨道取电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所述插座式轨道取电装置中轨道槽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所述插座式轨道取电装置中导电元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三种实施例所述插座式轨道取电装置的剖视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四种实施例所述插座式轨道取电装置与拆卸式开关连接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四种实施例所述拆卸式开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四种实施例所述拆卸式开关中固定件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四种实施例所述拆卸式开关中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四种实施例所述拆卸式开关中固定件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四种实施例所述拆卸式开关中旋转件局部一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第四种实施例所述拆卸式开关中旋转件局部二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第四种实施例所述拆卸式开关的使用一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第四种实施例所述拆卸式开关使用二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的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再其次,本发明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发明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同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的“上、下、内和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同样可以是机械连接、电连接或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中插座式轨道取电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为了改变了以往定点的供电装置,使插头可在轨道任意位置上取电,可容纳更多取电头同时使用,且实现取电方法结构简单,取电方便快捷可靠,插接牢固,安装方便,为用户提供便利的使用环境,在本实施例中该插座式轨道取电装置包括带电轨道100以及取电插头200。具体的,带电轨道100,发明带电轨道100内还包括至少一轨道槽101以及置于轨道槽101内的导电元件102,取电插头200,其能够置入发明带电轨道100任意位置且与发明导电元件102对应卡接取电,其中导电元件102设置安装于轨道槽101中,该导电元件102与外接电源接触能够带有一定量的电能,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优选,导电元件102为导电铜线,其能进行电能的传输,与取电插头200接触后完成取电操作。铜线指的是由热轧铜棒不退火拉制而成的导电线,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物体传导电流的能力叫做导电性。各种金属的导电性各不相同,通常银的导电性最好,其次是铜和金。固体的导电是指固体中的电子或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的远程迁移,通常以一种类型的电荷载体为主,如:电子导体,以电子载流子为主体的导电;离子导电,以离子载流子为主体的导电;混合型导体,其载流子电子和离子兼而有之。除此以外,有些电现象并不是由于载流子迁移所引起的,而是电场作用下诱发固体极化所引起的,例如介电现象和介电材料等。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其电导率在10欧·厘米以上。金属中的电流密度可写成电子电荷、电子的平均漂移速度尌和电子浓度的乘积,即。可定义电子平均速度与电场强度的比值为电子迁移率,而迁移率与电场强度无关,决定于材料的性质。且金属导体具有未被电子填满的能带,这种带中的电子能起导电作用,称为导带,金属中的电阻并不是由于电子与周期排列的原子的碰撞,而是由于原子在平衡位置附近的热振动,因此金属的导电性能还有温度具有一定的关系,而铜在20℃时的电阻率为16.78,且其也具有良好的导热性,由此本实施例中选择导电铜线作为电能的传输。
实施例2
如图2~3所示,为了实现带电轨道100与取电插头200之间的插接和稳定牢靠的电接触,本实施例中与第一个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轨道槽101为“Ω”形的轨道槽101,且导电元件102为与轨道槽101结构相对应的“Ω”形导电铜线。具体的,带电轨道100,该带电轨道100内还包括至少一轨道槽101以及置于轨道槽101内的导电元件102,取电插头200,其能够置入带电轨道100任意位置且与导电元件102对应卡接取电,其中导电元件102设置安装于轨道槽101中,该导电元件102与外接电源接触能够带有一定量的电能,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优选,导电元件102为导电铜线,其能进行电能的传输,与取电插头200接触后完成取电操作。铜线指的是由热轧铜棒不退火拉制而成的导电线,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物体传导电流的能力叫做导电性。各种金属的导电性各不相同,通常银的导电性最好,其次是铜和金。固体的导电是指固体中的电子或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的远程迁移,通常以一种类型的电荷载体为主,如:电子导体,以电子载流子为主体的导电;离子导电,以离子载流子为主体的导电;混合型导体,其载流子电子和离子兼而有之。除此以外,有些电现象并不是由于载流子迁移所引起的,而是电场作用下诱发固体极化所引起的,例如介电现象和介电材料等。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其电导率在10欧·厘米以上。金属中的电流密度可写成电子电荷、电子的平均漂移速度尌和电子浓度的乘积,即。可定义电子平均速度与电场强度的比值为电子迁移率,而迁移率与电场强度无关,决定于材料的性质。且金属导体具有未被电子填满的能带,这种带中的电子能起导电作用,称为导带,金属中的电阻并不是由于电子与周期排列的原子的碰撞,而是由于原子在平衡位置附近的热振动,因此金属的导电性能还有温度具有一定的关系,而铜在20℃时的电阻率为16.78,且其也具有良好的导热性,由此本实施例中选择导电铜线作为电能的传输。
其中带电轨道100还包括轨道主体和两个“Ω”形的轨道槽101,而轨道槽101还包括上端凹槽101a、中部突起101c以及下端凹槽101b,通过上端凹槽101a与下端凹槽101b将导电元件102卡置在轨道槽101内,且导电元件102通过轨道槽101内的中部突起101c对导电元件102约束卡紧。进一步的,导电元件102为与轨道槽101结构相对应的“Ω”形导电铜线,且其包括三组对称折弯部,依靠中间部位的两个中间折弯部102a提供弹片的弹力,依靠上端折弯部102b和下端折弯部102c对导电铜线进行限位。且轨道槽101的上端凹槽101a与下端凹槽101b以及中部突起101c在水平方向上间距均略大于导电铜线的对应部位水平距离,且上端凹槽101a与下端凹槽101b以及中部突起101c在垂直方向距离与“Ω”形导电铜线的高度相等。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与第二个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取电插头200还包括取电铜片201,该取电铜片201与“Ω”形的导电铜线抵触连通并通过中间折弯部102a卡紧后完成取电操作。具体的,带电轨道100,该带电轨道100内还包括至少一轨道槽101以及置于轨道槽101内的导电元件102,取电插头200,其能够置入带电轨道100任意位置且与导电元件102对应卡接取电,其中导电元件102设置安装于轨道槽101中,该导电元件102与外接电源接触能够带有一定量的电能,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优选,导电元件102为导电铜线,其能进行电能的传输,与取电插头200接触后完成取电操作。铜线指的是由热轧铜棒不退火拉制而成的导电线,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物体传导电流的能力叫做导电性。各种金属的导电性各不相同,通常银的导电性最好,其次是铜和金。固体的导电是指固体中的电子或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的远程迁移,通常以一种类型的电荷载体为主,如:电子导体,以电子载流子为主体的导电;离子导电,以离子载流子为主体的导电;混合型导体,其载流子电子和离子兼而有之。除此以外,有些电现象并不是由于载流子迁移所引起的,而是电场作用下诱发固体极化所引起的,例如介电现象和介电材料等。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其电导率在10欧·厘米以上。金属中的电流密度可写成电子电荷、电子的平均漂移速度尌和电子浓度的乘积,即。可定义电子平均速度与电场强度的比值为电子迁移率,而迁移率与电场强度无关,决定于材料的性质。且金属导体具有未被电子填满的能带,这种带中的电子能起导电作用,称为导带,金属中的电阻并不是由于电子与周期排列的原子的碰撞,而是由于原子在平衡位置附近的热振动,因此金属的导电性能还有温度具有一定的关系,而铜在20℃时的电阻率为16.78,且其也具有良好的导热性,由此本实施例中选择导电铜线作为电能的传输。其中带电轨道100还包括轨道主体和两个“Ω”形的轨道槽101,而轨道槽101还包括上端凹槽101a、中部突起101c以及下端凹槽101b,通过上端凹槽101a与下端凹槽101b将导电元件102卡置在轨道槽101内,且导电元件102通过轨道槽101内的中部突起101c对导电元件102约束卡紧。进一步的,导电元件102为与轨道槽101结构相对应的“Ω”形导电铜线,且其包括三组对称折弯部,依靠中间部位的两个中间折弯部102a提供弹片的弹力,依靠上端折弯部102b和下端折弯部102c对导电铜线进行限位。且轨道槽101的上端凹槽101a与下端凹槽101b以及中部突起101c在水平方向上间距均略大于导电铜线的对应部位水平距离,且上端凹槽101a与下端凹槽101b以及中部突起101c在垂直方向距离与“Ω”形导电铜线的高度相等。
进一步的,取电插头200还包括插头座体、延伸出插头座体的橡胶套以及配合设置于橡胶套内的取电铜片201,取电插头200与带电轨道采用弹压接触导电,取电铜片201插入轨道后,通过轨道内“Ω”形弹片变形的弹力使取电铜片201与轨道铜线触压实现取电并完成对取电插头的固定。取电插头200与导电铜线接触时,“Ω”形导电铜线发生弹性形变作用,取电插头200与中间折弯部102a在一定的偏差范围内仍紧密接触并且对取电插头200进行夹紧固定。
本实施例此处还提供插座式轨道取电装置的使用过程:将取电插头200插入带电轨道100中,通过“Ω”形的导电铜线的弹性形变作用使取电插头200与轨道内导电铜线接触进而完成取电目的。其中由于轨道槽101的上、下端凹槽101a、101b以及中部突起101c在水平方向上间距均略大于导电铜线的对应部位水平距离,因此在取电插头200插入的过程中,能够有效保证一定范围内水平方向的弹性变形。轨道槽101的上端凹槽101a与下端凹槽101b的垂直方向距离与导电铜线的高度对应相等,对导电铜线完成定位并保证其只在水平方向上能够发生形变。当取电插头200与导电铜线上中间折弯部102a接触时,导电铜线发生弹性形变作用,确保取电插头200与中间折弯部102a在一定的偏差范围内仍能够紧密接触,并且还能够具有一定的抵触作用,对取电插头200进行固定,进而达到稳定可靠取电目的。
实施例4
本发明与以上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发明提供了拆卸式开关300,可实现便于快速连接电源,且第二配合件500具有两种位置状态,一种是水平态,另一种是竖直状态,水平状态表示接通电源,竖直状态表示断开电源,操作简单、方便,且便于拆卸、组装,安全性能高,满足使用需求。
为实现上述问题,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拆卸式开关300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拆卸式开关300,包括第一配合组件400,其包括固定件401和防护件402,防护件402设置于固定件401上,固定件401区分为正面A和反面B,自正面A向反面B凹陷,形成第一容置空间C;以及第二配合件500,包括连接件501和旋转件502,旋转件502通过连接件501设置于第一容置空间C内;其中,第一容置空间C包括第一侧面401a,第一侧面401a上设有第一凹槽401a-1,第一侧面401a在与设置第一凹槽401a-1的相反方向处设有第一倒勾401b,第一倒勾401b的弯钩处与第一凹槽401a-1的底端错位构成圆心角大于270°的卡口,卡口限位连接件501。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第一容置空间C还包括第二侧面401c,距离第二侧面401c2~3mm处设有第一挡板401c-1,第一挡板401c-1与第二侧面401c所在面平行,且第一挡板401c-1上设有第一导电铜片401c-11,第一导电铜片401c-11一端与依次贯穿性穿过固定件401的通孔L和第一挡板401c-1的第一导线401c-12连接。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连接件501内部中空,插放安置旋转件502于中空部分,其包括转轴501a、第一通孔501b和第二通孔501c,转轴501a卡在第一倒勾401b的弯钩处与第一凹槽401a-1的底端错位构成圆心角大于270°的卡口处;以及第一通孔501b和第二通孔501c处于对立面,且第一通孔501b与第一导电铜片401c-11相配合,限位连接件501。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第一容置空间C还包括第三侧面401d,第三侧面401d上设有第二凹槽401d-1和第一凸起401d-2;当连接件501绕着转轴501a自水平状态位置逆时针旋转90°后,第一凸起401d-2与第一通孔501b相互卡扣。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旋转件502与连接件501相互连接的端口处设有L型槽502a。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连接件501还包括第二凸起501d,第二凸起501d自第二通孔501c端口向内延伸,与L型槽502a配合,限位旋转件502的上下位置关系。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连接件501上设有第四通孔501e,旋转件502上设有第三通孔502b,其中,旋转件502插入到连接件501内时,第四通孔501e和第三通孔502b相通。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第三侧面401d上还设有第四凸起401d-3,第四凸起401d-3恰好插入第四通孔501e和第三通孔502b内。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旋转件502内部成T型中空状,其内设置有伸缩杆502c和拨动块502d,伸缩杆502c贯穿性穿过拨动块502d与连接件501连接。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方案,其中:伸缩杆502c包括前限位垫片502c-1和后限位垫片502c-2,前限位垫片502c-1和后限位垫片502c-2之间放置弹性件502c-3,且前限位垫片502c-1另一端设有第二导电铜片502c-4,第二导电铜片502c-4一端与贯穿性穿过伸缩杆502c的第二导线502c-5连接;其中,前限位垫片502c-1的外环与旋转件502的内壁相嵌合固定其中,第二导电铜片502c-4与第一导电铜片401c-11相配合。
进一步更加具体的:
参照图5中为拆卸式开关300与插座式轨道取电装置通过导线连接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拆卸式开关300的两端头分别为第一导线401c-12和第二导线502c-5;其中第一导线401c-12通过取电插头200上设置的供电入口与取电插头200中若干导电铜线连通实现取电,而第二导线502c-5与外接供电电源连接,将外接电能传输。且本领域人员不难发现,第一导线401c-12和第二导线502c-5所处位置能够互相置换,此处不赘述。
参照图5~图13,为本发明拆卸式开关300包括第一配合组件400和第二配合件500,而第一配合组件400包括固定件401和防护件402,防护件402设置于固定件401上,防护件402包括安全盖板和软性盖板,软性盖板可发生形变,用于使用不同的使用状态,安全盖板为凹型结构,软性盖板设置于安全盖板的凹槽内,较好的,安全盖板采用pvc材料制成,而软性盖板采用橡胶材质制成。
固定件401成T型结构,且固定件401区分为正面A和反面B,自正面A向反面B凹陷,形成第一容置空间C。第一容置空间C包括第一侧面401a和第二侧面401c,第一侧面401a上设有第一凹槽401a-1,第一侧面401a在与设置第一凹槽401a-1的相反方向处设有第一倒勾401b。应当说明的是,在本实施里中设置第一凹槽401a-1的意义是:使得第一倒勾401b存在一定的弹性势能,因为第一倒勾401b的一端被固定,另一端是悬空设置,且第一倒勾401b的整体呈片状,不呈块状,所以存在第一凹槽401a-1后,第一倒勾401b就能有弯曲的空间,使得第一倒勾401b具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弹性势能。
较佳的,第一倒勾401b的弯钩处与第一凹槽401a-1的底端“错位”构成圆心角大于270°的卡口,且卡口限位连接件501。”这里的“错位”形成的“圆弧”是指从主视图上看,第一凹槽401a-1的底端的圆弧与第一倒勾401b的倒勾处形成的“圆弧”,圆弧的圆心角大于270°是为了对第二配合件500限位。
在第一容置空间C内,距离第二侧面401c 2~3mm处设有第一挡板401c-1,第一挡板401c-1与第二侧面401c所在面平行,且第一挡板401c-1上设有第一导电铜片401c-11,第一导电铜片401c-11一端与依次贯穿性穿过固定件401的通孔L和第一挡板401c-1的第一导线401c-12连接。应当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挡板401c-1与第二侧面401c之间存在2~3mm的距离,是为了使得第一挡板401c-1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弹性势能。与第一倒勾401b类似的,因为第一挡板401c-1的一端被固定,另一端悬空设置,且第一挡板401c-1呈片状,不为块状,所以第一挡板401c-1与第二侧面401c之间设置2~3mm的距离,使得第一挡板401c-1具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弹性势能。
第二配合件500包括连接件501和旋转件502,旋转件502通过连接件501置于第一容置空间C内。连接件501内部中空,插放安置旋转件502于其中空部分,连接件501包括转轴501a、第一通孔501b和第二通孔501c,转轴501a设置于相对立的两个面,且不放置在设有第一通孔501b和第二通孔501c的面上,转轴501a卡在第一倒勾401b的弯钩处与第一凹槽401a-1的底端错位构成圆心角大于270°的卡口处,第一通孔501b和第二通孔501c处于对立面,且第一通孔501b与第一导电铜片401c-11相配合,限位连接件501。
第一容置空间C还包括第三侧面401d,第三侧面401d上设有第二凹槽401d-1和第一凸起401d-2,当连接件501绕着转轴501a自水平状态位置逆时针旋转90°后,第一凸起401d-2与第一通孔501b相互卡扣。
需要说明的是,设置第二凹槽401d-1是为了使得第三侧面401d上的挡板能够产生弹性形变。与第一挡板401c-1结构类似的,第三侧面401d上的挡板一端被固定,另一端因为第二凹槽401d-1而悬空,且挡板呈片状,不为块状,所以挡板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弹性势能。
在本实施里中,旋转件502与连接件501之间可实现便于拆卸。具体的,旋转件502旋转件502通过连接件501置于第一容置空间C内,旋转件502旋转件502与连接件501相互连接的端口处设有L型槽502a。其中,第二凸起501d自第二通孔501c端口向内延伸,与L型槽502a配合,限位旋转件502旋转件502的上下位置关系。旋转件502旋转件502上还设有第三通孔502b,其中,旋转件502旋转件502插入到连接件501内时,第四通孔501e和第三通孔502b相通,第三侧面401d上还设有第四凸起401d-3,第四凸起401d-3恰好插入第四通孔501e和第三通孔502b内。
较佳的,旋转件502内部成T型中空状,其T型中空状内设置有伸缩杆502c和拨动块502d,伸缩杆502c贯穿性穿过拨动块502d与连接件501连接,具体的,伸缩杆502c的外螺纹与拨动块502d的内螺纹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伸缩杆502c包括前限位垫片502c-1和后限位垫片502c-2,前限位垫片502c-1和后限位垫片502c-2之间放置弹性件502c-3,且前限位垫片502c-1另一端设有第二导电铜片502c-4,第二导电铜片502c-4一端与贯穿性穿过伸缩杆502c的第二导线502c-5连接;其中,前限位垫片502c-1的外环与旋转件502的内壁相嵌合固定;其中,第二导电铜片502c-4与第一导电铜片401c-11相配合,实现通电。
安装时,转轴501a沿着正面A到反面B的方向往下按压,因为第一倒勾401b能产生弹性形变,使得转轴501a能通过倒勾,并放置于第一倒勾401b的弯钩处与第一凹槽401a-1的底端错位构成圆心角大于270°的卡口处,因为倒勾是弯的,所以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转轴501a无法脱离错位产生的卡口,从而使得转轴501a被限位。旋转件502与连接件501是相互连接的,因此在转轴501a在移动方向上被限位的同时,还能进行旋转运动。鉴于此,通过第一通孔501b与第一导电铜片401c-11相配合,卡住第二配合件500,且第一导电铜片401c-11与第二导电铜片502c-4接触,使得第二配合件500处于水平状态,故处于通电情况。
使用时,假设初始状态时水平位置,第二导线502c-5通电,第二导线502c-5将电量导送到第二导电铜片502c-4上,因为处于水平位置时,第一通孔501b与第一导电铜片401c-11相互配合卡住,旋转件502和连接件501被锁在水平的位置,第一导电铜片401c-11与第二导电铜片502c-4接触实现取电。
当不使用需要断开电源时,推动凸出在外面旋转件502上的拨动块502d,此时,因为前限位垫片502c-1的外环与旋转件502的内壁相嵌合固定,使得伸缩杆502c抵住第一导电铜片401c-11,此时逆时针旋转第二配合件500,使得第一挡板401c-1离开第一通孔501b,因为第一挡板401c-1具有一定的弹性势能,所以在旋转时,第一挡板401c-1不会被折断,只会产生一个相对的阻力,即第一导电铜片401c-11会与第二导电铜片502c-4脱离,从而实现断电,因为弹性件502c-3,使得松开按住的伸缩杆502c后,伸缩杆502c会自动复位,故逆时针旋转90°之后,第一凸起401d-2与第一通孔501b相互卡扣,第二配合件500处于竖直状态,处于稳定断电情况。
当不使用该装置或者要拆卸下来存放时,逆时针旋转第二配合件500,直至第四凸起401d-3离开第四通孔501e和第三通孔502b,可以将旋转件502从连接件501上拆卸下来。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插座式轨道取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带电轨道(100),所述带电轨道(100)内还包括至少一轨道槽(101)以及置于轨道槽(101)内的导电元件(102),
取电插头(200),其能够置入所述带电轨道(100)任意位置且与所述导电元件(102)对应卡接取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式轨道取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电轨道(100)还包括轨道主体和两个“Ω”形的轨道槽(101),且所述轨道槽(101)通过上端凹槽(101a)与下端凹槽(101b)将所述导电元件(102)卡置在所述轨道槽(101)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式轨道取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元件(102)通过所述轨道槽(101)内的中部突起(101c)对所述导电元件(102)约束卡紧。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插座式轨道取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元件(102)为与所述轨道槽(101)结构相对应的“Ω”形导电铜线,且其包括三组对称折弯部,依靠中间部位的两个中间折弯部(102a)提供弹片的弹力,依靠上端折弯部(102b)和下端折弯部(102c)对所述导电铜线进行定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座式轨道取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电插头(200)还包括插头座体、延伸出插头座体的橡胶套以及配合设置于橡胶套内的取电铜片(201)。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式轨道取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槽(101)的所述上端凹槽(101a)与所述下端凹槽(101b)以及所述中部突起(101c)在水平方向上间距均略大于所述导电铜线的对应部位水平距离,且垂直方向距离上高度相等。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插座式轨道取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电插头(200)与所述带电轨道采用弹压接触导电,所述取电铜片(201)插入轨道后,通过轨道内“Ω”形弹片变形的弹力使所述取电铜片(201)与轨道铜线触压实现取电并完成对取电插头的固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座式轨道取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电插头(200)与所述导电铜线接触时,所述“Ω”形导电铜线发生弹性形变作用,所述取电插头(200)与所述中间折弯部(102a)在一定的偏差范围内仍紧密接触并且对所述取电插头(200)进行夹紧固定。
CN201810273470.3A 2018-03-29 2018-03-29 一种插座式轨道取电装置 Active CN1082887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73470.3A CN108288787B (zh) 2018-03-29 2018-03-29 一种插座式轨道取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73470.3A CN108288787B (zh) 2018-03-29 2018-03-29 一种插座式轨道取电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88787A true CN108288787A (zh) 2018-07-17
CN108288787B CN108288787B (zh) 2023-11-03

Family

ID=62834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73470.3A Active CN108288787B (zh) 2018-03-29 2018-03-29 一种插座式轨道取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8878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65608A (zh) * 2019-04-28 2019-07-05 苏州市华仓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展架板
CN110829129A (zh) * 2019-11-11 2020-02-21 徐州市恒源电器有限公司 充电器旋转插头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9755A (zh) * 1997-07-28 2001-01-10 拉米尔德斯照明设备美国有限公司 条状照明装置
JP2005267964A (ja) * 2004-03-17 2005-09-29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 照明装置
CN2805144Y (zh) * 2005-05-10 2006-08-09 冲速(亚洲)有限公司 电连接件
EP1753096A2 (fr) * 2005-08-11 2007-02-14 Constructions Electriques FELS, S.A. Ensemble de rails rigides pour dispositifs d'alimentation électrique par prise mobile de courant
JP2008140770A (ja) * 2006-11-10 2008-06-19 Yokowo Co Ltd 中継コネクター
CN201829770U (zh) * 2010-07-29 2011-05-11 舒开文 电源轨道装置
CN102714388A (zh) * 2009-12-08 2012-10-03 施耐德电气美国股份有限公司 模块化优化插入式卡爪
CN102918722A (zh) * 2010-04-22 2013-02-06 宇宙电子公司 改进的压配合母线和使用该母线的母线通道
CN104358981A (zh) * 2014-11-06 2015-02-18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底座及带连接底座的电子产品支架
CN105006715A (zh) * 2015-07-28 2015-10-28 相舆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配备有电源的电力通信轨道
CN204992185U (zh) * 2015-10-09 2016-01-20 宁波杭州湾新区拓明电子有限公司 电源轨道装置
CN106099573A (zh) * 2016-07-04 2016-11-09 泰朴(上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电源分接集成装置
CN206490270U (zh) * 2017-02-21 2017-09-12 龚术伟 一种可以随意位置插国标两项插头的轨道插座
CN206922139U (zh) * 2016-12-19 2018-01-23 宋宏勇 插片导体连接结构及带插片导体连接结构的插座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9755A (zh) * 1997-07-28 2001-01-10 拉米尔德斯照明设备美国有限公司 条状照明装置
JP2005267964A (ja) * 2004-03-17 2005-09-29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 照明装置
CN2805144Y (zh) * 2005-05-10 2006-08-09 冲速(亚洲)有限公司 电连接件
EP1753096A2 (fr) * 2005-08-11 2007-02-14 Constructions Electriques FELS, S.A. Ensemble de rails rigides pour dispositifs d'alimentation électrique par prise mobile de courant
JP2008140770A (ja) * 2006-11-10 2008-06-19 Yokowo Co Ltd 中継コネクター
CN102714388A (zh) * 2009-12-08 2012-10-03 施耐德电气美国股份有限公司 模块化优化插入式卡爪
CN102918722A (zh) * 2010-04-22 2013-02-06 宇宙电子公司 改进的压配合母线和使用该母线的母线通道
CN201829770U (zh) * 2010-07-29 2011-05-11 舒开文 电源轨道装置
CN104358981A (zh) * 2014-11-06 2015-02-18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底座及带连接底座的电子产品支架
CN105006715A (zh) * 2015-07-28 2015-10-28 相舆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配备有电源的电力通信轨道
CN204992185U (zh) * 2015-10-09 2016-01-20 宁波杭州湾新区拓明电子有限公司 电源轨道装置
CN106099573A (zh) * 2016-07-04 2016-11-09 泰朴(上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电源分接集成装置
CN206922139U (zh) * 2016-12-19 2018-01-23 宋宏勇 插片导体连接结构及带插片导体连接结构的插座
CN206490270U (zh) * 2017-02-21 2017-09-12 龚术伟 一种可以随意位置插国标两项插头的轨道插座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65608A (zh) * 2019-04-28 2019-07-05 苏州市华仓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展架板
CN110829129A (zh) * 2019-11-11 2020-02-21 徐州市恒源电器有限公司 充电器旋转插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88787B (zh) 2023-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47160U (zh) 插头连接器
CN108288787A (zh) 一种插座式轨道取电装置
TW200835073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9722373B2 (en) Insertion plug
CN104253334B (zh) 插座电气连接结构
WO2019140791A1 (zh) 数据线连接结构、连接头、连接座、数据线及usb插接头
WO2009119312A1 (ja) 小型電器機器の充電器への保持構造
CN108539551A (zh) 一种轨道内壁供电装置及取电装置
JP2003036933A (ja) 配線接続ターミナル
US20210328395A1 (en) Data cable
WO2021208575A1 (zh) 一种充电线
CN209266684U (zh) 电连接器
CN207766536U (zh) 喇叭接线组件、喇叭装置及显示器
CN108332172B (zh) 一种带电轨道供电装置
CN207743319U (zh) 一种锂离子蓄电池及其电路
CN205016728U (zh) 电连接器
CN204088781U (zh) 插座内部电气连接结构
CN210245783U (zh) 一种防水排线端子
CN218160911U (zh) 一种连接套
CN108736339A (zh) 一种便于用户自助接线的配电箱
CN217361937U (zh) 一种具有浮动功能的板对板连接器
CN218783244U (zh) 连接器、数据线及电子组件
CN209448092U (zh) 尾部拨盖式连接器
CN210575740U (zh) 切换电容接触器的电阻线接线件
CN210779070U (zh) 多点接触式磁吸公座和磁吸母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