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88491B - 一种自动处理病历数据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以及存储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处理病历数据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以及存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88491B
CN108288491B CN201710345785.XA CN201710345785A CN108288491B CN 108288491 B CN108288491 B CN 108288491B CN 201710345785 A CN201710345785 A CN 201710345785A CN 108288491 B CN108288491 B CN 1082884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agnosis
treatment
data
terminal
medical reco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4578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88491A (zh
Inventor
姚娟娟
钟南山
樊代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ingping Medical Dat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ingping Medical Dat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ingping Medical Dat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ingping Medical Dat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4578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88491B/zh
Publication of CN1082884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884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884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884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处理病历数据的控制方法,包括:用户交互系统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病历数据并与解码系统进行交互,用户病历数据至少包括评级指示信息和传输指示信息;解码系统对用户病历数据进行解析并得到用户病历数据的特征码并与分诊系统进行交互;包括多个子系统的用户分诊系统对用户病历数据进行处理生成诊疗数据并与用药系统进行交互;用药系统根据用户诊疗数据生成用药数据。还提供一种自动处理病历数据的控制系统以及用于存储实现所述控制方法的多条指令的存储设备。本发明增强信息传播的有效性,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能够保证诊疗终端处理病历数据的可靠性,使诊疗终端之间也能实现病历数据的推送及相互选择。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处理病历数据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以及存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管理系统领域,尤其是与医疗分级诊断有关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具体地涉及一种自动处理病历数据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以及存储设备。
背景技术
医疗问题是每个国家都关注的社会问题,同时各种技术方案也介入了医疗系统建设、医院建设、医生学术水平的提升、医疗环境的改善等等。针对中国的基本国情,亟待需要改进的解决医疗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患者会过度依赖于三甲医院的问题。这样的医疗问题并不是依靠制度在短期内就可以彻底扭转的,而基于互联网技术、信息管理系统的技术解决方案就凸显了对于医疗改革的推动性、重要性以及某种程度的彻底改变。
在现有技术中,针对上述医疗问题更多地集中在家庭医生、家用医疗信息系统的建设上,例如发明名称为“一种家庭医疗终端”、申请号为201220735095.8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以及发明名称为“一种家庭医疗服务系统”、申请号为201610008678.3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等。这些技术方案主要从如何是的患者在家庭内就可以完成医疗诊断的角度入手来解决看病难、医院压力过大的问题。
现有技术均没有考虑到医生的再教育问题,实际上,各级医生的再教育在现有技术背景下只能通过学校教育来完成,即医生在学校接受医学教育、深造。对于大部分医生而言,其没有去学校深造的机会,一方面迫于工作压力,另一方面也很难再次考入医学院校。尤其是,对于偏远山区的医生而言,医学教育是难上加难。互联网的逐步普及似乎给上述问题带来了一些解决方案的启发,但是遗憾的是,在现有技术中并没有解决上述问题的成熟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技术方案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通过病历数据的流转完成对医生的教育。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自动处理病历数据的控制方法,其根据对用户终端提交的病历数据自动生成诊疗数据,包括:
用户交互系统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病历数据并与解码系统进行交互,所述病历数据至少包括评级指示信息和传输指示信息;
解码系统对所述病历数据进行解析并得到所述病历数据的特征码并与分诊系统进行交互;
包括多个子系统的所述分诊系统对所述病历数据进行处理生成诊疗数据并与用药系统进行交互;其中,所述子系统包括多个诊疗终端,多个所述诊疗终端基于接入权限划分为多个诊疗群,所述评级指示信息与所述诊疗群相关联,所述子系统基于所述病历数据的特征码确定首先到达的所述诊疗群,并基于所述诊疗终端是否对所述评级指示信息以及所述传输指示信息进行修订确定所述病历数据在多个所述诊疗终端之间的传输进程,所述传输进程中所涉及的全部诊疗终端归属于相同的或者不同的诊疗群,且所述传输进程中所述病历数据被处理并最终生成诊疗数据;
用药系统根据所述诊疗数据生成用药数据。
优选地,所述诊疗数据生成后在所述传输进程所涉及的全部诊疗终端中共享。
优选地,所述诊疗数据生成后被发送至所述用户交互系统,多个所述诊疗终端向所述用户交互系统发送共享请求,所述用户交互系统基于所述诊疗终端的积分值判断是否将所述诊疗数据发送至所述诊疗终端,所述积分值为所述子系统基于所述诊疗终端的历史行为记录确定的数值。
优选地,共享所述诊疗数据的多个所述诊疗终端对所述诊疗数据执行+1操作并在所述诊疗数据上标记操作次数,若所述操作次数未超过第一阈值,则所述诊疗数据被删除。
优选地,所述病历数据到达所述诊疗群后,通过如下步骤确定所述病历数据首先到达的第一诊疗终端:
a.基于所述诊疗终端的位置坐标和所述用户终端的位置坐标确定校正系数δ;
b.基于x=f2(a,b,c,d)=a×b×log(c×d)确定所述诊疗终端对应的客观参数x,其中,a为所述诊疗终端处理病历数据的频次数量,b为所述诊疗终端处理病历数据的成功率,c为所述诊疗终端处理病历数据的种类数,d为所述诊疗终端与其它诊疗终端发生数据交互的频次数量;
c.基于y=f3(g,h,j)=g×h×j确定所述诊疗终端对应的主观参数y,其中,g为所述子系统对所述诊疗终端的评价系数,h为所述诊疗终端处理病历数据的频次比率,j为所述诊疗终端处理病历数据的效率;
d.基于z=δ+f1(x,y)=δ+x×y确定所述诊疗终端的评价值z,并选择评价值最高的诊疗终端为所述第一诊疗终端。
优选地,若上一个诊疗终端对所述评级指示信息以及所述传输指示信息进行修订,则上一个诊疗终端基于如下步骤向至少一个其它诊疗终端发送所述病历数据:
e.所述上一个诊疗终端检索历史诊疗索引并确定与所述病历数据相匹配的索引数据,所述历史诊疗索引基于全部所述诊疗终端生成的全部所述诊疗数据形成,所述索引数据与所述诊疗终端相对应;
f.所述上一个诊疗终端基于与所述病历数据相匹配的索引数据对应的所述诊疗终端的特征码生成命令符,所述上一个诊疗终端基于所述命令符生成所述控制指令;
g.所述上一个诊疗终端向至少一个其它诊疗终端发送通讯请求,所述通讯请求至少包括所述上一个诊疗终端的设备码;
h.所述诊疗终端根据公式p=f4(m,n)=m/(m+n)计算得到所述上一个诊疗终端的效率值p,其中,m表示所述上一个诊疗终端与其它诊疗终端成功交互的病历数据的数量,n表示所述上一个诊疗终端与其它诊疗终端未成功交互的病历数据的数量;
i.判断所述效率值p是否大于第二阈值,若所述效率值p大于所述第二阈值,则所述诊疗终端接收所述上一个诊疗终端的通讯请求;若所述效率值p小于所述第二阈值,则所述诊疗终端拒绝所述上一个诊疗终端的通讯请求。
优选地,上一个诊疗终端基于如下步骤确定其它诊疗终端中用于处理所述病历数据的目标诊疗终端:
j.所述上一个诊疗终端向下一个诊疗终端发送所述病历数据,所述下一个诊疗终端为其它诊疗终端中的任一个;
k.所述下一个诊疗终端基于所述病历数据导出预诊疗数据并将所述预诊疗数据分割为N个数据包并发回到所述上一个诊疗终端;
l.所述上一个诊疗终端对N个所述数据包逐一评级,并基于函数模型q=f5(s1,s2…sN)=SUM(Q1×s1+Q2×s2+…+QN×sN)获得所述下一个诊疗终端的评价值q,其中,Q1+Q2+…+QN=1,s1,s2…sN依次对应N个所述数据包的评级结果;
m.判断所述下一个诊疗终端的评价值q是否大于第三阈值,若所述下一个诊疗终端的评价值q大于第三阈值,则将所述下一个诊疗终端确定为目标诊疗终端,若所述下一个诊疗终端的评价值q小于第三阈值,则重新开始执行步骤j。
优选地,所述目标诊疗终端基于如下步骤处理所述病历数据:
n.所述目标诊疗终端基于历史诊疗数据建立N个数据模板;
o.所述目标诊疗终端基于所述病历数据生成基础诊疗数据;
p.所述目标诊疗终端在N个所述数据模板中分别嵌入N个文本数据生成N个数据包,所述文本数据与所述数据模板相匹配且所述文本数据来自于所述基础诊疗数据,N个所述数据包组成所述诊疗数据。
优选地,所述用药系统基于如下步骤生成所述用药数据:
q.基于历史用药数据库提取多个索引诊疗数据,并对多个索引诊疗数据执行编码步骤;
r.基于历史用药数据库提取全部用药数据并将全部用药数据分为N个单组用药数据,每个所述单组用药数据对应一个所述索引诊疗数据;
s.基于公式d=f6(t)=at2+bt+c生成二次函数,其中,d表示用药量,t表示用药周期,a、b、c均为常数且根据药物品种的不同而变化,则N个单组用药数据生成N个所述二次函数且一个所述二次函数对应一个所述索引诊疗数据;
t.所述用药系统基于所述诊疗数据生成所述用药数据并采用所述步骤q中同样的编码规则对所述用药数据进行编码,选择与所述用药数据编码相同的所述索引诊疗数据对应的二次函数作为校正函数,基于校正函数确定用药量区间【d1,d2】以及用药周期区间【t1,t2】;
u.判断所述用药数据对应的用药量是否落入所述用药量区间【d1,d2】和/或所述用药数据对应的用药周期是否落入所述用药周期区间【t1,t2】,若所述用药量未落入所述用药量区间【d1,d2】和/或所述用药周期未落入所述用药周期区间【t1,t2】,则重新开始执行所述步骤t。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自动处理病历数据的控制系统,其用于执行前述任一种所述的控制方法,包括:
用户交互系统,其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病历数据并与解码系统进行交互,所述病历数据至少包括评级指示信息和传输指示信息;
解码系统,其用于对所述病历数据进行解析并得到所述病历数据的特征码并与分诊系统进行交互;
包括多个子系统的所述分诊系统,其用于对所述病历数据进行处理生成诊疗数据并与用药系统进行交互;其中,所述子系统包括多个诊疗终端,多个所述诊疗终端基于接入权限划分为多个诊疗群,所述评级指示信息与所述诊疗群相关联,所述子系统基于所述病历数据的特征码确定首先到达的所述诊疗群,并基于所述诊疗终端是否对所述评级指示信息以及所述传输指示信息进行修订确定所述病历数据在多个所述诊疗终端之间的传输进程,所述传输进程中所涉及的全部诊疗终端归属于相同的或者不同的诊疗群,且所述传输进程中所述病历数据被处理并最终生成诊疗数据;
用药系统,其用于根据所述诊疗数据生成用药数据。
一种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用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
用户交互系统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病历数据并与解码系统进行交互,所述病历数据至少包括评级指示信息和传输指示信息;
解码系统对所述病历数据进行解析并得到所述病历数据的特征码并与分诊系统进行交互;
包括多个子系统的所述分诊系统对所述病历数据进行处理生成诊疗数据并与用药系统进行交互;其中,所述子系统包括多个诊疗终端,多个所述诊疗终端基于接入权限划分为多个诊疗群,所述评级指示信息与所述诊疗群相关联,所述子系统基于所述病历数据的特征码确定首先到达的所述诊疗群,并基于所述诊疗终端是否对所述评级指示信息以及所述传输指示信息进行修订确定所述病历数据在多个所述诊疗终端之间的传输进程,所述传输进程中所涉及的全部诊疗终端归属于相同的或者不同的诊疗群,且所述传输进程中所述病历数据被处理并最终生成诊疗数据;
用药系统根据所述诊疗数据生成用药数据。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病历数据的自动流转,能够实现信息对应处理终端之信息配置,基于控制病历数据在移动终端之间的流转路径,从而增强信息传播的有效性,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设定病历数据流转的具体条件,实现终止或继续执行病历数据在各终端之间的传输,可增强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并进一步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灵活控制病历数据的选择及再选择。
本发明技术方案还可进一步通过设定诊疗终端之间的等级划分信息,多样化病历数据的流转路径类型,该技术手段能够保证诊疗终端处理病历数据的可靠性,大大提高病历数据的有效、快速处理,可整合诊疗终端之间的资源配置,使诊疗终端之间也能实现病历数据的推送及相互选择。
本发明技术方案还可进一步通过诊疗终端之间的等级划分,实现多个诊疗终端的协同处理,不仅如此,本发明技术方案还利用病历数据中携带的评级指示信息,调整诊疗终端之间的对于病历数据的处理权限,从而实现病历数据的处理准确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自动处理病历数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第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第一实施例的,确定所述病历数据首先到达的第一诊疗终端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第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第一实施例的,上一个诊疗终端基于如下步骤向至少一个其它诊疗终端发送所述病历数据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第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第一实施例的,上一个诊疗终端确定其它诊疗终端中用于处理所述病历数据的目标诊疗终端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第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第一实施例的,所述目标诊疗终端生成具有固定格式的诊疗数据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第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第一实施例的,所述用药系统生成所述用药数据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第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第二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自动处理病历数据的控制系统的功能框图;以及
图8为第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第二具体实施方式的一个变化例的,另一种自动处理病历数据的控制系统的功能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清晰的表示出来,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自动处理病历数据的控制方法,其根据对用户终端提交的病历数据自动生成诊疗数据,所述用户终端可以理解为提交病历数据的终端,具体地,所述病历数据被提交后通过后续的诊疗终端的处理生成诊疗数据,而所述用户终端既可以是某个诊疗终端,又可以是除诊疗终端之外的第三方终端,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执行步骤S101,用户交互系统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病历数据并与解码系统进行交互,所述病历数据至少包括评级指示信息和传输指示信息。具体地,所述评级指示信息用于标记所述病历数据的专业程度、详细程度、复杂程度、所用语言等,且所述评级指示信息处于可修订状态以便决定如何分发所述病历数据,所述传输指示信息与病历数据的传输路径有关且处于可修订的状态以便决定所述病历数据的传输路径。
进一步地,执行步骤S102,解码系统对所述病历数据进行解析并得到所述病历数据的特征码并与分诊系统进行交互。具体地,特征码用于确定所述病历数据的唯一属性,例如,特征码是特殊的常量;又例如,特征码带有短跳转的代码;又例如,特征码带有结构体或者类变量的对应偏移的代码;又例如,特征码可以采用特殊指令,但该特殊指令不带有绝对地址的代码。
进一步地,执行步骤S103,包括多个子系统的所述分诊系统对所述病历数据进行处理生成诊疗数据并与用药系统进行交互。具体地,所述子系统包括多个诊疗终端,每个所述诊疗终端形成自己的数据库,所述病历数据进入所述分诊系统后,所述分诊系统的子系统负责对所述病历数据进行处理,即,所述病历数据进入所述分诊系统的子系统,并通过所述子系统中的诊疗终端对所述病历数据进行处理。具体地,结合前述对用户终端的描述,所述用户终端提交病历数据的动作既可以是某个子系统的诊疗终端所提交的病历数据,之后该病历数据又进入同一个子系统或者不同子系统中被处理;又可以是第三方终端所提交的病历数据,之后再进入子系统中被处理。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诊疗终端基于接入权限划分为多个诊疗群,所述评级指示信息与所述诊疗群相关联,所述子系统基于所述病历数据的特征码确定首先到达的所述诊疗群。具体地,所述诊疗终端能够对病历数据进行处理且多个诊疗终端彼此能够交互,多个所述诊疗终端具有不同的接入权限,且所述诊疗终端的接入权限根据所述诊疗终端的活跃度以及其他诊疗终端对其的评价而变化,相应地,将接入权限比较相近的诊疗终端划为同一个诊疗群,而用户终端在提交病历数据时,其通过自身对病历数据的初步判断为病历数据附加一个评级指示信息,即用户终端本身认为该病历数据由哪一级别的诊疗群进行处理最佳。更为具体地,在诊疗群的级别通过所述评级指示信息确定后,还需要确定诊疗群的类别,即与所述病历数据的类别相近的诊疗群执行对所述病历数据的处理,该目的可以通过病历数据的特征码实现,通过所述步骤S102的解析,解码系统可以抓取病历数据中的关键字符进而根据解码系统预存的特征码数据库为所述病历数据确定一个对应的特征码,所述特征码用于识别所述病历数据的类型,以使所述病历数据能够被匹配的诊疗群所处理。
进一步地,基于所述诊疗终端是否对所述评级指示信息以及所述传输指示信息进行修订确定所述病历数据在多个所述诊疗终端之间的传输进程。具体地,所述病历数据进入某个诊疗群之后,实际的处理还需要通过诊疗终端实现,而诊疗终端首先会识别所述病历数据的所述评级指示信息以及所述传输指示信息,如果某个诊疗终端判断所述病历数据与该诊疗终端所处的诊疗群匹配,则该诊疗终端不修订所述评级指示信息,反之,则修订所述评级指示信息,具体可以将调高或者调低所述评级指示信息的级别。在此基础上,如果该诊疗终端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所述病历数据的处理,则修订所述传输指示信息以便将所述病历数据再传输到下一个诊疗终端,该下一个诊疗终端可以属于同一个子系统的同一个诊疗群,也可以属于同一个子系统的不同诊疗群,还可以属于不同子系统,反之,则不修订所述传输指示信息,传输进程终止;同样的,接收到所述病历数据的下一个诊疗终端同样判断是否对所述评级指示信息以及所述传输指示信息进行修订,直至某个最终的诊疗终端完成对病历数据的处理,传输进程终止。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这样的方式形成的所述传输进程中所涉及的全部诊疗终端既可以归属于相同的或者不同的诊疗群,且所述传输进程中所述病历数据被处理并最终生成诊疗数据。
进一步地,执行步骤S104,用药系统根据所述诊疗数据生成用药数据。具体地,本步骤实现了诊疗数据和用药数据的分离,进一步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和客观性。具体地,所述用药系统可以根据诊疗数据的预先建立药物数据库,然后通过抓取诊疗数据的特征字符串匹配出合理的用药数据。当然,实际中仍然存在无法形成有效的用药数据的情形,此时通过系统报错以及人工干预的方式完成用药数据的生成。
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所述步骤S103多个不同的实施例,具体描述如下:
作为所述步骤S103的第一个实施例,在所述诊疗数据生成后有多种不同的处理方式,具体如下:
第一种方式是:所述诊疗数据生成后在所述传输进程所涉及的全部诊疗终端中共享。具体地,所述诊疗数据集合了传输进程中涉及的每个诊疗终端所附加的数据以及原始的病历数据,所述诊疗数据共享与全部诊疗终端后,这些诊疗终端可以将相应的诊疗数据纳入其自身的数据库,不仅可以提高其提交病历数据时的准确性,也提高了其处理病历数据的准确性。更为具体地,共享的执行可以是分诊系统,也可以是分诊系统的子系统,还可以是生成所述诊疗数据的诊疗终端,这些都可以实现本方式。
第二种方式为:所述诊疗数据生成后被发送至所述用户交互系统,多个所述诊疗终端向所述用户交互系统发送共享请求,所述用户交互系统基于所述诊疗终端的积分值判断是否将所述诊疗数据发送至所述诊疗终端,所述积分值为所述子系统基于所述诊疗终端的历史行为记录确定的数值。不同于第一种方式中主动共享的方式,本方式采用被动共享的方式,即,所述诊疗数据首先进入用户交互系统并处于待定状态,然后基于请求再由用户交互系统确定是否共享,具体的确定依据是提出请求的诊疗终端的积分值,该积分值基于诊疗终端在处理历史病历数据的贡献生成。
第三种方式为:如果通过第一种方式或者第二种方式将所述诊疗数据进行共享后,共享所述诊疗数据的多个所述诊疗终端对所述诊疗数据执行+1操作并在所述诊疗数据上标记操作次数,若所述操作次数未超过第一阈值,则所述诊疗数据被删除。本方式的目的在于删除质量不高的诊疗数据,即,诊疗数据被共享与多个诊疗终端后,多个诊疗终端还对所述诊疗数据进行评价,如果认可所述诊疗数据则执行+1操作,具体的评价方式可以通过抓取所述诊疗数据的关键词的数量,然后根据关键词的数量与自身的数据库(即评价所述诊疗数据的诊疗终端的数据库)进行对比,如果匹配成功的关键词的数量较高,则执行+1操作。
作为所述步骤S103的第二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所述病历数据到达所述诊疗群后,通过如下步骤确定所述病历数据首先到达的第一诊疗终端:
执行步骤S10321,基于所述诊疗终端的位置坐标和所述用户终端的位置坐标确定校正系数δ。具体地,子系统被授权予以实时抓取所述诊疗终端以及所述用户终端的位置信息,这可以根据现有的定位技术实现。之后,再计算所述服务移动终端的位置坐标与所述家庭移动终端的位置坐标的距离,这可以通过常用的java语言计算所述服务移动终端与所述家庭移动终端的经纬点之间距离实现本步骤。具体地,本步骤获得所述距离并不需要作为真实的距离,可以说是逻辑距离,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如果要求高准确性的距离信息的话,还是借助第三方的地图软件api接口获取;之后,基于所述距离确定所述校正系数δ。具体地,可以将所述距离的具体数值直接转化为所述校正系数δ,还可以基于一定的比例关系模拟出具体的所述校正系数δ的数值,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若通过模拟的方式确定所述校正系数δ,优选地,所述距离与所述校正系数δ成反比,即,所述距离数值越大,则所述校正系数δ越小,所述距离数值越小,则所述校正系数δ越大。
执行步骤S10322,基于x=f2(a,b,c,d)=a×b×log(c×d)确定所述诊疗终端对应的客观参数x,其中,a为所述诊疗终端处理病历数据的频次数量,b为所述诊疗终端处理病历数据的成功率,c为所述诊疗终端处理病历数据的种类数,d为所述诊疗终端与其它诊疗终端发生数据交互的频次数量。具体地,所述诊疗终端在1个月内共收到50次病历数据,而所述诊疗终端只处理30次,则所述a的数值即为30,更为具体地,所述诊疗终端对所述评级指示信息和/或所述传输指示信息修订一次即记为处理1次;如果30次处理中,只有15次生成了诊疗数据,则所述b的数值即为0.5。所述诊疗终端处理的50次病历数据被划分多个种类,常用的划分方式是通过病种的种类,若50次待处理数据能够归属于10个不同的病种,则所述c的数值为10。另外,所述诊疗终端共收到50次病历数据,则所述诊疗终端与其它诊疗终端发生数据交互的频次数量d的基础数值记为50,在此基础上,如果所述诊疗终端并未生成诊疗数据,而是对病历数据进行了转发,则根据转发的次数得到d的最终数值,例如转发了20次,则d的数值为70。
执行步骤S10323,基于y=f3(g,h,j)=g×h×j确定所述诊疗终端对应的主观参数y,其中,g为所述子系统对所述诊疗终端的评价系数,h为所述诊疗终端处理病历数据的频次比率,j为所述诊疗终端处理病历数据的效率。例如,诊疗终端共处理了40个病历数据并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产生若干数据流,子系统从若干所述数据流中抓取关键数据并基于所述关键数据的数量确定所述评价系数g。具体地,以上传文本数据为例,抓取关键数据的过程即为从数据包中抓取锚文本的过程,所述关键数据对应的所述锚文本,所述锚文本可以理解为文字信息。更为具体地,第三方系统预先设置关键字,可以对比所述关键字与所述锚文本对应的文字信息的含义,若所述关键字与所述锚文本对应的文字信息的含义相近,则所述关键数据可以判断为正面数据,若所述关键字与所述锚文本对应的文字信息的含义不同,则所述关键数据可以判断为反面数据,其中,所述第三方系统每抓取到一次所述正面数据则对所述评价系数g调增一次,所述第三方系统每抓取到一次所述负面数据则对所述评价系数g调减一次,具体地调整幅度可以根据自行设定,优选地,无论调增或者调减,每次调整的幅度都是相同的。子系统还根据诊疗终端处理40个病历数据之间的间隔时间得到诊疗终端的频次比率,该频次比率可以是一个简单的平均数,也可以是运用统计学原理得到的一个具体数值,例如,统计相邻两个病历数据之间的全部间隔时间,之后将全部间隔时间相加后除以39得到诊疗终端的频次比率;子系统还根据获得每个病历数据所需的时间得到诊疗终端的效率,该效率可以是一个简单的平均数,也可以是运用统计学原理得到的一个具体数值,例如,统计获得病历数据所需的时间,其具体方式就是计算诊疗终端接收到病历数据至得出病历数据所需的时间,将40个病历数据对应的全部时间相加再除以39得到诊疗终端的效率。
执行步骤S10324,基于z=δ+f1(x,y)=δ+x×y确定所述诊疗终端的评价值z,并选择评价值最高的诊疗终端为所述第一诊疗终端。具体地,所述病历数据到达子系统后在进入诊疗终端之前,由子系统首先负责对所述病历数据的分配,包括确定所述病历数据首先进入的诊疗群以及首先到达的第一诊疗终端,之后再根据第一诊疗终端是否对所述评级指示信息以及所述传输指示信息进行修订确定是否将所述病历数据进行处理或者将所述病历数据继续转发。更为具体地,根据所述评级指示信息以及所述特征码确定所述病历数据首先达到的诊疗群,之后在根据评价值z确定所述诊疗群中首先到达的第一诊疗终端。
作为所述步骤S103的第三个实施例,若上一个诊疗终端对所述评级指示信息以及所述传输指示信息进行修订,即,所述上一个诊疗终端决定对所述病历数据进行转发,通常情况下,所述上一个诊疗终端可以直接单方决定转发对象,而转发对象则被动的接收所述病历数据,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一个诊疗终端所确定的转发对象还对所述上一个诊疗终端进行评估,即转发对象并非必须接收所述病历数据,所述转发对象可以是一个诊疗终端也可以是多个诊疗终端,具体地,如图3所示,上一个诊疗终端基于如下步骤向至少一个其它诊疗终端发送所述病历数据:
首先执行步骤S10331,所述上一个诊疗终端检索历史诊疗索引并确定与所述病历数据相匹配的索引数据,所述历史诊疗索引基于全部所述诊疗终端生成的全部所述诊疗数据形成,所述索引数据与所述诊疗终端相对应。具体地,所述诊疗终端会在实际应用中生成诊疗数据,则多个所述诊疗终端会积累大量的诊疗数据,而基于大量的诊疗数据生成所述历史诊疗索引后,所述历史诊疗索引中所包含的索引数据能够与所述诊疗终端建立对应关系,之后,所述上一个诊疗终端可以搜索所述历史诊疗索引,并筛选出与所述病历数据相匹配的索引数据,并通过所述索引数据确定与之对应的诊疗终端作为转发目标。
进一步地,执行步骤S10332,所述上一个诊疗终端基于与所述病历数据相匹配的索引数据对应的所述诊疗终端的特征码生成命令符,所述上一个诊疗终端基于所述命令符生成所述控制指令。例如,所述主控移动终端解码所述病历数据后得出疾病种类为高血压,地点在济南,无其它病史,则上一个诊疗终端在所述历史索引数据中检索并确定含有高血压信息的索引数据,之后确定该索引数据对应的诊疗终端,并向所述数据传输中心发送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包括将所述病历数据发送至该诊疗终端的命令符。
进一步地,执行步骤S10333,所述上一个诊疗终端向至少一个其它诊疗终端发送通讯请求,所述通讯请求至少包括所述上一个诊疗终端的设备码。具体地,所述控制指令指向的全部所述诊疗终端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所述通讯请求包含设备码的目的在于,一方面可以使转发对象识别所述上一个诊疗终端,另一方面,转发对象还可以将所述设备码记忆。
进一步地,执行步骤S10334,所述诊疗终端根据公式p=f4(m,n)=m/(m+n)计算得到所述上一个诊疗终端的效率值p,其中,m表示所述上一个诊疗终端与其它诊疗终端成功交互的病历数据的数量,n表示所述上一个诊疗终端与其它诊疗终端未成功交互的病历数据的数量。在本实施例中,为所述上一个诊疗终端与转发对象的通讯设定了访问限制,即,上一个诊疗终端不能单方与转发对象建立连接,所述上一个诊疗终端本身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具体的条件即为所述上一个诊疗终端与其它诊疗终端的历史交互次数,且历史交互次数需要时有效的交互,并实施例通过效率值p表征历史交互次数,根据本步骤的算法公式,效率值p最终是一个比值,其中,m和n实际上是基于大数据得到,即,所述上一个诊疗终端只要与任一个诊疗终端有效交互,则可以计数一次,并将计数的总数量保存在子系统中,转发对象在执行本步骤时,直接从子系统中读取所述上一个诊疗终端对应的m值和n值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转发对象能够基于设备码确定所述上一个诊疗终端,且m值和n值是不断更新的。
进一步地,执行步骤S10335,判断所述效率值p是否大于第二阈值,若所述效率值p大于所述第二阈值,则执行步骤S10336,所述诊疗终端接收所述上一个诊疗终端的通讯请求;若所述效率值p小于所述第二阈值,则执行步骤S10337,所述诊疗终端拒绝所述上一个诊疗终端的通讯请求。具体地,所述第二阈值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进行修正,转发对象接收所述上一个诊疗终端的通讯请求后即与所述上一个诊疗终端建立了通讯,进而将其数据流分享给所述上一个诊疗终端。
作为所述步骤S103的第四实施例,所述上一个诊疗终端基于通常的方式或者第三实施例的方式确定转发对象后,还从转发对象中确定用于处理所述病历数据的诊疗终端,具体地,如图4所示,上一个诊疗终端基于如下步骤确定其它诊疗终端中用于处理所述病历数据的目标诊疗终端。
首先执行步骤S10341,所述上一个诊疗终端向下一个诊疗终端发送所述病历数据,所述下一个诊疗终端为其它诊疗终端中的任一个。具体地,所述下一个诊疗终端为所述上一个诊疗终端确定的转发对象中的任一个。更为具体地,所述转发对象仍然可以基于所述第三实施例中的方式选择是否接收所述上一个诊疗终端发送的病历数据,但只要所述转发对象选择接收,则所述上一个诊疗终端获得主动决定下一个诊疗终端的选择权。
进一步地,执行步骤S10342,所述下一个诊疗终端基于所述病历数据导出预诊疗数据并将所述预诊疗数据分割为N个数据包并发回到所述上一个诊疗终端。具体地,所述下一个诊疗终端收到所述病历数据后对所述病历数据进行解析,进而获取所述病历数据中的多个病历信息,所述下一个诊疗终端根据多个病历信息生成得到多个诊疗信息,之后所述下一个诊疗终端将多个诊疗信息进行编码生成诊疗数据。更为具体地,所述下一个诊疗终端可以直接根据多个诊疗信息对所述诊疗数据进行分割,进而得到N个数据包,此时,N个数值与诊疗信息的数量相同,例如,多个诊疗信息包括患者的个人信息、患者疾病的类型信息、患者疾病的病情信息、患者情绪状况信息、对患者的安慰信息、对患者的忠告信息、患者经济状况信息共七种信息,则相应地所述下一个诊疗终端将所述诊疗数据分割为七个数据包。作为一种变化,在诊疗信息数量更多的情形下,还可以对多个诊疗信息首先进行分组,然后基于分组的数量将所述诊疗数据分割。例如,多个诊疗信息包括患者的个人信息、患者的病种信息、患者的病史信息、患者的历史用药信息、患者描述的关键字信息、患者家族病史信息、患者家族成员信息、患者期望就医地点信息、患者期望就医时间信息、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信息、患者情绪状况信息、对患者的安慰信息、对患者的忠告信息、患者经济状况信息等等,相应地,所述目标移动终端首先对众多诊疗信息进行分组,例如将众多诊疗信息分组为患者客观信息、患者主观信息、患者相关信息、对患者的判断信息,之后再基于这样的分组将所述诊疗数据分割为四个数据包。
进一步地,执行步骤S10343,所述上一个诊疗终端对N个所述数据包逐一评级,并基于函数模型q=f5(s1,s2…sN)=SUM(Q1×s1+Q2×s2+…+QN×sN)获得所述下一个诊疗终端的评价值q,其中,Q1+Q2+…+QN=1,s1,s2…sN依次对应N个所述数据包的评级结果。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以matlab的函数为例,matlab中SUM是求数组元素和的函数,其所处理的字段类型必须是数值型的,不能是其他数据类型的,比如字符或日期。再以Microsoft Excel中SUM函数为例,如果参数是一个数组或引用,则只计算其中的数字。数组或引用中的空白单元格、逻辑值或文本将被忽略,如果任意参数为错误值或为不能转换为数字的文本,Excel将会显示错误。优选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自行设计求和函数,基于特定的运算规则完成求和运算。
进一步地,Q1,Q2…QN是所述数据包的评级结果的数据化形式,即Q1,Q2…QN分别依次对应s1,s2…sN的评级结果。具体地,所述下一个诊疗终端的评价值q是实现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重要参数,但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并不直接对所述下一个诊疗终端评价,而且对各个数据包进行评级之后在基于求和函数获得评价值q,这样得到的评价值q更为客观,而且可以针对不同的数据包制定不同的评价准确,以进一步地增加评价值q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进一步地,对各个数据包的评价需要结合步骤S102进行理解,例如,所述下一个诊疗终端直接根据多个诊疗信息对所述诊疗数据进行分割,进而得到N个数据包,此时,N个数值与诊疗信息的数量相同,多个诊疗信息包括患者的个人信息、患者疾病的类型信息、患者疾病的病情信息、患者情绪状况信息、对患者的安慰信息、对患者的忠告信息、患者经济状况信息共七种信息,相应地,得到七个数据包,所述上一个诊疗终端建立患者疾病的类型信息评价体系、患者疾病的病情信息评价体系、患者情绪状况信息评价体系、对患者的安慰信息评价体系、对患者的忠告信息评价体系、患者经济状况信息评价体系,共七个评价体系,并将七个数据包分别对应置于七个评价体系中得到对应数据包的评级,并将评价结果通过数据化的形式表现出来。
又例如,作为一种变化,先对多个诊疗信息首先进行分组,然后基于分组的数量将所述诊疗数据分割,其中,多个诊疗信息包括患者的个人信息、患者的病种信息、患者的病史信息、患者的历史用药信息、患者描述的关键字信息、患者家族病史信息、患者家族成员信息、患者期望就医地点信息、患者期望就医时间信息、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信息、患者情绪状况信息、对患者的安慰信息、对患者的忠告信息、患者经济状况信息等等,相应地,所述下一个诊疗终端首先对众多诊疗信息进行分组,将众多诊疗信息分组为患者客观信息、患者主观信息、患者相关信息、对患者的判断信息,相应地,得到四个数据包,所述上一个诊疗终端建立患者客观信息评价体系、患者主观信息评价体系、患者相关信息评价体系、对患者的判断信息评价体系,共四个评价体系,并将四个数据包分别对应置于四个评价体系中得到对应数据包的评级,并将评价结果通过数据化的形式表现出来。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不同的数据包的分割方式对应的评价体系也是不同的。
进一步地,执行步骤S10344,判断所述下一个诊疗终端的评价值q是否大于第三阈值,若所述下一个诊疗终端的评价值q大于第三阈值,则执行步骤S10345,所述诊疗终端接收所述上一个诊疗终端的通讯请求,将所述下一个诊疗终端确定为目标诊疗终端,若所述下一个诊疗终端的评价值q小于第三阈值,则重新开始执行步骤S10341。具体地,通过本步骤实现了循环确定目标诊疗终端的方式,即,所述上一个诊疗终端会不断与不同的下一个诊疗终端进行信息交互,直至找到评价值q大于第一阈值对应的下一个诊疗终端,进而将其确定为目标诊疗终端。更为具体地,下一个诊疗终端被确定为目标诊疗终端后,可以提高其在整个移动诊疗的信息交互过程中的位阶,例如,所述上一个诊疗终端会以所述目标诊疗终端发出的数据为基准,进一步生成其他类型的数据,又例如,所述目标诊疗终端确定的数据可以直接发送到上一个诊疗终端,又例如,所述目标诊疗终端确定的数据可以直接进入信息数据库,等等。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通过将下一个诊疗终端确定为目标诊疗终端,进而提高其在信息交互体系内的位阶,可以进一步地提高信息交互的效率和准确性。更为具体地,如果当前的下一个诊疗终端并未被确定位目标诊疗终端,则所述上一个诊疗终端重新确定新的下一个诊疗终端,然后再重新执行步骤S10341至步骤S10344,新的下一个诊疗终端仍然是转发对象中的一个。
进一步地,基于所述第四实施例的方式确定所述目标诊疗终端后,所述目标诊疗终端可以直接生成所述诊疗数据,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目标诊疗终端通过以下步骤生成具有固定格式的诊疗数据,以提高用户的试用体验:
首先,执行步骤S10346,所述目标诊疗终端基于历史诊疗数据建立N个数据模板。具体地,本步骤通过对所述历史诊疗数据进行分类统计的方式实现,即,本步骤中通过将所述历史诊疗数据中比较相似的数据全部划归为一类,并基于这些相似数据的规律性生成一个数据模板。例如,将所述历史诊疗数据中病历数据的部分进行分类,将其中有关病情描述的部分数据分为一类,并抓取病情描述部分的通用性数据作为所述数据模板的一部分,再将其中有关用户给情绪的数据部分的分为一类,并抓取病情描述用户给情绪部分的通用性数据作为所述数据模板的一部分;之后再将所述历史诊疗数据中诊疗数据的部分进行分类,将其中有关疾病诊断过程的部分数据分为一类,并抓取疾病诊断过程部分的通用性数据作为所述数据模板的一部分,之后再将其中有关用户给关怀的部分数据分为一类,并抓取用户给关怀部分的通用性数据作为所述数据模板的一部分,最终再将通过上述类似方式抓取的全部通用性数据整合获得所述数据模板。
进一步地,执行步骤S10347,所述目标诊疗终端基于所述病历数据生成基础诊疗数据。具体地,所述基础诊疗数据的生成方式有多种,例如,所述目标诊疗终端直接基于所述病历数据的内容将基础诊疗数据输入到所述目标诊疗终端;叉例如,还可以自动生成所述基础诊疗数据,即,所述目标诊疗终端首先锁定所述病历数据中若干锚文本数据,所述目标诊疗终端再基于若干锚文本数据从数据库中调取对应的若干预存数据,再将若干预存数据整合得到所述基础诊疗数据。
进一步地,执行步骤S10348,所述目标诊疗终端在N个所述数据模板中分别嵌入N个文本数据生成N个数据包,所述文本数据与所述数据模板相匹配且所述文本数据来自于所述基础诊疗数据,N个所述数据包组成所述诊疗数据。具体地,基于步骤S10347获得所述基础诊疗数据后,所述基础诊疗数据的格式各不相同,为了提高用户的体验,所述目标诊疗终端从所述基础诊疗数据中调取与所述数据模板相对应的文本数据,再将文本数据逐一对应的嵌入所述数据模板中,最终形成数据包,因此,最终形成的数据包的数量与数据模板的数量是相同,之后,全部的数据包组成所述诊疗数据,再通过所述目标诊疗终端将所述诊疗数据显示给用户,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基于本步骤最终显示给用户的信息更具有逻辑性,能够提高用户体验。
作为所述步骤S104的一个变化例,图6示出了所述用药系统生成所述用药数据的流程图,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执行步骤S1041,基于历史用药数据库提取多个索引诊疗数据,并对多个索引诊疗数据执行编码步骤。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所述历史用药数据库即为包括一切疾病的治疗、诊断信息的数据中心,所述索引诊疗数据即为疾病的名称,例如,心脏病、感冒、癫痫等等,从所述历史用药数据库中,提取所有病症的名称作为一种索引目录,所述编码是指将所述每个病症的名称提取一个特征值,类似于哈希,将大量的任意长度的消息数据压缩为具有特征值的固定长度的消息数据,进而使得每一个病症的名称对应于一种编码信息。
进一步地,执行步骤S1042,基于历史用药数据库提取全部用药数据并将全部用药数据分为N个单组用药数据,每个所述单组用药数据对应一个所述索引诊疗数据。具体地,所述单组用药数据即为对应于每个编码信息的具有特征值的用药数据,所述N即为所有疾病的数量,例如,在所述全部用药数据中,有心脏病的用药数据,有感冒的用药数据,还有癫痫的用药数据,所述心脏病的用药数据即为单组的用药数据,而所述心脏病的用药数据即对应于所述心脏病的编码信息。
进一步地,执行步骤S1043,基于公式d=f6(t)=at2+bt+c生成二次函数,其中,d表示用药量,t表示用药周期,a、b、c均为常数且根据药物品种的不同而变化,则N个单组用药数据生成N个所述二次函数且一个所述二次函数对应一个所述索引诊疗数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所述用药量为因变量,所述用药周期为自变量,但本发明的目的并不是希望得出基于所述二次函数而形成的所述用药量随着所述用药周期的增加而增加或减少,而是根据所述二次函数在直角坐标系中,根据X轴、Y轴以及二次函数曲线所形成的面积确定用药数据的判断标准。
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根据二次函数特性,当常数a、b异号时,所述二次函数对称轴将在Y轴右侧,进一步地,当a小于0时,开口向下,而常数c将决定所述二次函数图像与Y轴的交点,即二次函数图像与Y轴交于(0,c),即当c为0时,二次函数与Y轴交于(0,0),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心脏病的二次函数可以设定为d=f6(t)=t2/2+3t,即形成了一种在Y轴右侧,相交于Y轴,并开口向下的具有一定范围的二次函数图像。
更进一步地,N个单组用药数据生成N个所述二次函数且一个所述二次函数对应一个所述索引诊疗数据,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每一组用药数据将生成相对应的二次函数,并对应于相应地编码信息,例如心脏病的二次函数可以设定为d=f6(t)=t2/2+3t,而感冒的可以设置为d=f6(t)=t2/4+2t,而癫痫的可以设置为d=f6(t)=t2/3+5t,这些将根据所述药物品种的不同而变化,而所述a、b、c则是根据历史用药数据库中单组用药数据来确定的。
进一步地,执行步骤S1044,所述用药系统基于所述诊疗数据生成所述用药数据并采用所述步骤S1041中同样的编码规则对所述用药数据进行编码,选择与所述用药数据编码相同的所述索引诊疗数据对应的二次函数作为校正函数,基于校正函数确定用药量区间【d1,d2】以及用药周期区间【t1,t2】。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所述校正函数是一种根据普遍用药量以及普遍用药周期而形成的一种函数,可以理解为,在所述函数曲线范围内的用药量以及用药周期属于正常的用药,而在校正函数曲线范围之外的用药量以及用药周期属于非正常的用药。例如,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一般感冒所需要的用药量可能为10颗,而用药周期可能为10天,其中,所述用药量可以是某一中药物所需要的药量,也可以是多种药物在一起,但经过一定的处理,给出的一种编码数值,其数值为10,那么,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有些医生可能开出每天1颗,吃10天,也有可能开出每天吃2颗,吃6天,也有可能开出了每天吃3颗,吃10天等等,进一步地,我们可以将所述用药量区间确定在【10,30】,其中,d1为10颗,d2为30颗,所述用药周期区间【6,10】,其中,所述t1为6天,t2为10天,所述用药量区间【d1,d2】以及用药周期区间【t1,t2】是根据所述校正函数所确定的,而所述校正函数是通过数据库中索引而形成的二次函数,这些将在后述的具体实施例中作进一步地描述,在此不予赘述。
进一步地,执行步骤S1045,判断所述用药数据对应的用药量是否落入所述用药量区间【d1,d2】和/或所述用药数据对应的用药周期是否落入所述用药周期区间【t1,t2】,若所述用药量未落入所述用药量区间【d1,d2】和/或所述用药周期未落入所述用药周期区间【t1,t2】,则重新开始执行所述步骤t。具体地,根据所述步骤1044中确定的所述用药量区间【d1,d2】以及用药周期区间【t1,t2】,表示一种药物品种在常态下所对应的用药量取值以及用药周期取值,以此作为一种标准,判断所述用药数据对应的用药量是否落入所述用药量区间【d1,d2】和/或所述用药数据对应的用药周期是否落入所述用药周期区间【t1,t2】,所述用药数据对应的用药量和用药周期是指在医生开出与所述药物品种相对应的用药量取值以及用药周期取值后,系统将所述用药量取值以及用药周期取值与上述区间内的数值进行比对,若所述用药量未落入所述用药量区间【d1,d2】或者所述用药周期未落入所述用药周期区间【t1,t2】,则重新开始执行步骤S1041生成心的用药数据,然后再继续步骤S1042至步骤S1045。若所述用药量落入所述用药量区间【d1,d2】的同时,所述用药周期也落入所述用药周期区间【t1,t2】,则不需要进行用药数据校正,直接反馈给用户。
图7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自动处理病历数据的控制系统,其用于执行前述任一种自动处理病历数据的控制方法,具体地,所述控制系统功能的实现可以是硬件、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二者的组合,如果通过软件模块实现,可将预先的程序烧录到所述控制器的存储模块中,或者将软件安装到预置的系统中;如果通过硬件实现,则可利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将对应的功能固定化实现。
进一步地,所述存储模块可以是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硬盘、或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其他形式的存储介质。通过将所述存储介质耦接至处理器,从而使所述处理器能够从所述存储介质中读取信息,并且可以向所述存储介质写入信息。作为一种变化,所述存储介质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或者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介质均位于专用集成电路(ASIC)上。
进一步地,所述硬件可以是能够实现具体功能的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或以上这些硬件的组合。作为一种变化,还可以通过计算设备的组合实现,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的组合、与DSP通信结合的一个或者多个微处理器的组合等。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用户交互系统,其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病历数据并与解码系统进行交互,所述病历数据至少包括评级指示信息和传输指示信息;解码系统,其用于对所述病历数据进行解析并得到所述病历数据的特征码并与分诊系统进行交互;还包括多个子系统(即图7中示出的子系统1、子系统2…子系统N)的所述分诊系统,其用于对所述病历数据进行处理生成诊疗数据并与用药系统进行交互。具体地,所述子系统可以直接与所述解码系统以及所述用药系统进行交互(如图7所示),作为一种变化,所述子系统还可以通过所述分诊系统与所述解码系统以及所述用药系统进行交互(如图8所示);其中,所述子系统包括多个诊疗终端,多个所述诊疗终端基于接入权限划分为多个诊疗群,所述评级指示信息与所述诊疗群相关联,所述子系统基于所述病历数据的特征码确定首先到达的所述诊疗群,并基于所述诊疗终端是否对所述评级指示信息以及所述传输指示信息进行修订确定所述病历数据在多个所述诊疗终端之间的传输进程,所述传输进程中所涉及的全部诊疗终端归属于相同的或者不同的诊疗群,且所述传输进程中所述病历数据被处理并最终生成诊疗数据;还包括用药系统,其用于根据所述诊疗数据生成用药数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上述各系统的功能的实现可以结合前述第一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多个实施例的描述进行理解。
作为第二具体实施方式的另一个变化例,还可以将能够实现上述用户交互系统、解码系统、分诊系统、用药系统功能的软件存储于固定的存储设备,使用者可以通过将该存储设备独立的或者附加于其它系统上的方式实现所述自动处理病历数据的控制系统。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Claims (11)

1.一种自动处理病历数据的控制方法,其根据对用户终端提交的病历数据自动生成诊疗数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交互系统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病历数据并与解码系统进行交互,所述病历数据至少包括评级指示信息和传输指示信息;
解码系统对所述病历数据进行解析并得到所述病历数据的特征码并与分诊系统进行交互;
包括多个子系统的所述分诊系统对所述病历数据进行处理生成诊疗数据并与用药系统进行交互;其中,所述子系统包括多个诊疗终端,多个所述诊疗终端基于接入权限划分为多个诊疗群,所述评级指示信息与所述诊疗群相关联,所述子系统基于所述病历数据的特征码确定首先到达的所述诊疗群,并基于所述诊疗终端是否对所述评级指示信息以及所述传输指示信息进行修订确定所述病历数据在多个所述诊疗终端之间的传输进程,所述传输进程中所涉及的全部诊疗终端归属于相同的或者不同的诊疗群,且所述传输进程中所述病历数据被处理并最终生成诊疗数据;
用药系统根据所述诊疗数据生成用药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诊疗数据生成后在所述传输进程所涉及的全部诊疗终端中共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诊疗数据生成后被发送至所述用户交互系统,多个所述诊疗终端向所述用户交互系统发送共享请求,所述用户交互系统基于所述诊疗终端的积分值判断是否将所述诊疗数据发送至所述诊疗终端,所述积分值为所述子系统基于所述诊疗终端的历史行为记录确定的数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共享所述诊疗数据的多个所述诊疗终端对所述诊疗数据执行+1操作并在所述诊疗数据上标记操作次数,若所述操作次数未超过第一阈值,则所述诊疗数据被删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病历数据到达所述诊疗群后,通过如下步骤确定所述病历数据首先到达的第一诊疗终端:
a.基于所述诊疗终端的位置坐标和所述用户终端的位置坐标确定校正系数δ;
b.基于x=f2(a,b,c,d)=a×b×log(c×d)确定所述诊疗终端对应的客观参数x,其中,a为所述诊疗终端处理病历数据的频次数量,b为所述诊疗终端处理病历数据的成功率,c为所述诊疗终端处理病历数据的种类数,d为所述诊疗终端与其它诊疗终端发生数据交互的频次数量;
c.基于y=f3(g,h,j)=g×h×j确定所述诊疗终端对应的主观参数y,其中,g为所述子系统对所述诊疗终端的评价系数,h为所述诊疗终端处理病历数据的频次比率,j为所述诊疗终端处理病历数据的效率;
d.基于z=δ+f1(x,y)=δ+x×y确定所述诊疗终端的评价值z,并选择评价值最高的诊疗终端为所述第一诊疗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上一个诊疗终端对所述评级指示信息以及所述传输指示信息进行修订,则上一个诊疗终端基于如下步骤向至少一个其它诊疗终端发送所述病历数据:
e.所述上一个诊疗终端检索历史诊疗索引并确定与所述病历数据相匹配的索引数据,所述历史诊疗索引基于全部所述诊疗终端生成的全部所述诊疗数据形成,所述索引数据与所述诊疗终端相对应;
f.所述上一个诊疗终端基于与所述病历数据相匹配的索引数据对应的所述诊疗终端的特征码生成命令符,所述上一个诊疗终端基于所述命令符生成所述控制指令;
g.所述上一个诊疗终端向至少一个其它诊疗终端发送通讯请求,所述通讯请求至少包括所述上一个诊疗终端的设备码;
h.所述诊疗终端根据公式p=f4(m,n)=m/(m+n)计算得到所述上一个诊疗终端的效率值p,其中,m表示所述上一个诊疗终端与其它诊疗终端成功交互的病历数据的数量,n表示所述上一个诊疗终端与其它诊疗终端未成功交互的病历数据的数量;
i.判断所述效率值p是否大于第二阈值,若所述效率值p大于所述第二阈值,则所述诊疗终端接收所述上一个诊疗终端的通讯请求;若所述效率值p小于所述第二阈值,则所述诊疗终端拒绝所述上一个诊疗终端的通讯请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上一个诊疗终端基于如下步骤确定其它诊疗终端中用于处理所述病历数据的目标诊疗终端:
j.所述上一个诊疗终端向下一个诊疗终端发送所述病历数据,所述下一个诊疗终端为其它诊疗终端中的任一个;
k.所述下一个诊疗终端基于所述病历数据导出预诊疗数据并将所述预诊疗数据分割为N个数据包并发回到所述上一个诊疗终端;
l.所述上一个诊疗终端对N个所述数据包逐一评级,并基于函数模型q=f5(s1,s2…sN)=SUM(Q1×s1+Q2×s2+…+QN×sN)获得所述下一个诊疗终端的评价值q,其中,Q1+Q2+…+QN=1,s1,s2…sN依次对应N个所述数据包的评级结果;
m.判断所述下一个诊疗终端的评价值q是否大于第三阈值,若所述下一个诊疗终端的评价值q大于第三阈值,则将所述下一个诊疗终端确定为目标诊疗终端,若所述下一个诊疗终端的评价值q小于第三阈值,则重新开始执行步骤j。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诊疗终端基于如下步骤处理所述病历数据:
n.所述目标诊疗终端基于历史诊疗数据建立N个数据模板;
o.所述目标诊疗终端基于所述病历数据生成基础诊疗数据;
p.所述目标诊疗终端在N个所述数据模板中分别嵌入N个文本数据生成N个数据包,所述文本数据与所述数据模板相匹配且所述文本数据来自于所述基础诊疗数据,N个所述数据包组成所述诊疗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药系统基于如下步骤生成所述用药数据:
q.基于历史用药数据库提取多个索引诊疗数据,并对多个索引诊疗数据执行编码步骤;
r.基于历史用药数据库提取全部用药数据并将全部用药数据分为N个单组用药数据,每个所述单组用药数据对应一个所述索引诊疗数据;
s.基于公式d=f6(t)=at2+bt+c生成二次函数,其中,d表示用药量,t表示用药周期,a、b、c均为常数且根据药物品种的不同而变化,则N个单组用药数据生成N个所述二次函数且一个所述二次函数对应一个所述索引诊疗数据;
t.所述用药系统基于所述诊疗数据生成所述用药数据并采用所述步骤q中同样的编码规则对所述用药数据进行编码,选择与所述用药数据编码相同的所述索引诊疗数据对应的二次函数作为校正函数,基于校正函数确定用药量区间【d1,d2】以及用药周期区间【t1,t2】;
u.判断所述用药数据对应的用药量是否落入所述用药量区间【d1,d2】和/或所述用药数据对应的用药周期是否落入所述用药周期区间【t1,t2】,若所述用药量未落入所述用药量区间【d1,d2】和/或所述用药周期未落入所述用药周期区间【t1,t2】,则重新开始执行所述步骤t。
10.一种自动处理病历数据的控制系统,其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交互系统,其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病历数据并与解码系统进行交互,所述病历数据至少包括评级指示信息和传输指示信息;
解码系统,其用于对所述病历数据进行解析并得到所述病历数据的特征码并与分诊系统进行交互;
包括多个子系统的所述分诊系统,其用于对所述病历数据进行处理生成诊疗数据并与用药系统进行交互;其中,所述子系统包括多个诊疗终端,多个所述诊疗终端基于接入权限划分为多个诊疗群,所述评级指示信息与所述诊疗群相关联,所述子系统基于所述病历数据的特征码确定首先到达的所述诊疗群,并基于所述诊疗终端是否对所述评级指示信息以及所述传输指示信息进行修订确定所述病历数据在多个所述诊疗终端之间的传输进程,所述传输进程中所涉及的全部诊疗终端归属于相同的或者不同的诊疗群,且所述传输进程中所述病历数据被处理并最终生成诊疗数据;
用药系统,其用于根据所述诊疗数据生成用药数据。
11.一种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用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
用户交互系统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病历数据并与解码系统进行交互,所述病历数据至少包括评级指示信息和传输指示信息;
解码系统对所述病历数据进行解析并得到所述病历数据的特征码并与分诊系统进行交互;
包括多个子系统的所述分诊系统对所述病历数据进行处理生成诊疗数据并与用药系统进行交互;其中,所述子系统包括多个诊疗终端,多个所述诊疗终端基于接入权限划分为多个诊疗群,所述评级指示信息与所述诊疗群相关联,所述子系统基于所述病历数据的特征码确定首先到达的所述诊疗群,并基于所述诊疗终端是否对所述评级指示信息以及所述传输指示信息进行修订确定所述病历数据在多个所述诊疗终端之间的传输进程,所述传输进程中所涉及的全部诊疗终端归属于相同的或者不同的诊疗群,且所述传输进程中所述病历数据被处理并最终生成诊疗数据;
用药系统根据所述诊疗数据生成用药数据。
CN201710345785.XA 2017-05-17 2017-05-17 一种自动处理病历数据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以及存储设备 Active CN1082884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45785.XA CN108288491B (zh) 2017-05-17 2017-05-17 一种自动处理病历数据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以及存储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45785.XA CN108288491B (zh) 2017-05-17 2017-05-17 一种自动处理病历数据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以及存储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88491A CN108288491A (zh) 2018-07-17
CN108288491B true CN108288491B (zh) 2021-01-15

Family

ID=628312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45785.XA Active CN108288491B (zh) 2017-05-17 2017-05-17 一种自动处理病历数据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以及存储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884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23395B (zh) * 2018-10-24 2023-08-18 平安医疗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异常操作识别的医疗监管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CN117708513B (zh) * 2024-02-05 2024-04-19 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 一种用于缬草特征研究的种植数据管理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053772A (ko) * 2011-11-16 2013-05-24 가천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디지털청진기 기반의 원격청진진료 스마트 헬스케어 시스템 및 그 운용 방법
CN103186707A (zh) * 2011-12-30 2013-07-0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诊疗信息处理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CN103310054A (zh) * 2013-06-09 2013-09-18 杭州银江电子病历软件有限公司 基于医疗信息的人体诊疗信息融合数字模型及构造方法
CN103440421A (zh) * 2013-08-30 2013-12-11 上海普之康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医学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4899466A (zh) * 2015-06-25 2015-09-09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远程诊疗模式的医药配送系统及配送方法
CN105468900A (zh) * 2015-11-20 2016-04-06 邹远强 一种基于知识库的智能病历录入平台
CN105787266A (zh) * 2016-02-25 2016-07-20 深圳前海玺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即时通讯工具的远程医疗系统架构及方法
CN106295107A (zh) * 2015-06-08 2017-01-04 浙江格林蓝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医学影像同步会诊的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053772A (ko) * 2011-11-16 2013-05-24 가천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디지털청진기 기반의 원격청진진료 스마트 헬스케어 시스템 및 그 운용 방법
CN103186707A (zh) * 2011-12-30 2013-07-0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诊疗信息处理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CN103310054A (zh) * 2013-06-09 2013-09-18 杭州银江电子病历软件有限公司 基于医疗信息的人体诊疗信息融合数字模型及构造方法
CN103440421A (zh) * 2013-08-30 2013-12-11 上海普之康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医学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6295107A (zh) * 2015-06-08 2017-01-04 浙江格林蓝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医学影像同步会诊的方法及系统
CN104899466A (zh) * 2015-06-25 2015-09-09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远程诊疗模式的医药配送系统及配送方法
CN105468900A (zh) * 2015-11-20 2016-04-06 邹远强 一种基于知识库的智能病历录入平台
CN105787266A (zh) * 2016-02-25 2016-07-20 深圳前海玺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即时通讯工具的远程医疗系统架构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88491A (zh) 2018-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062707A1 (en) Privacy Preserving Personalized Workout Recommendations
CN109192285B (zh) 医疗资源分配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49890B (zh) 基于医学领域的数据推荐方法、设备、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9614336A (zh) 一种测试脚本的生成方法及设备
Yan et al. Generating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 with multiple data types and constraints
CN103440421B (zh) 医学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
WO2022126961A1 (zh) 针对数据偏移的目标对象行为预测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CN108288491B (zh) 一种自动处理病历数据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以及存储设备
CN101075274A (zh) 健康状况的分析与管理的方法、网络平台及其手机
CN110379475A (zh) 基于电子病历完善临床指南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20240005211A1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2802607A (zh) 一种医疗数据治理系统
CN111813946A (zh) 医疗信息反馈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821649A (zh) 确定药品编码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介质
CN109767819B (zh) 病历的分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KR20170143298A (ko) 그룹 기반의 당뇨 정보 공유 지원 장치 및 방법
CN116010941A (zh) 一种基于沙箱的多中心医学队列构建系统及方法
US20220115145A1 (en) Method, device, and equipment for user grouping,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4649087A (zh) 资源预约方法、资源预约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装置
WO2021104310A1 (zh) 健康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以及数据采集装置
KR102252076B1 (ko) 퍼즐 제공 방법, 시스템 및 이를 수행하기 위한 컴퓨팅 장치
CN107705851B (zh) 一种用药数据的校正方法
CN114171172A (zh) 一种医疗信息匹配与分发的系统和方法
CN110148011B (zh) 基于大数据的活跃量下降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WO2016146834A1 (en) Optimizing recommendations in a system for assessing mobility or stability of a pers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01606 room 1904, No. 650, shenzhuan Road, Songjiang District, Shanghai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Mingping Medical Data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0131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free trade experimentation area, No. 251, two section of B35, Sakura South Road, two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Ming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17

Assignee: Shanxi aodekang Pharmaceutical Co.,Ltd.

Assignor: Shanghai Mingping Medical Data Technology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1310000023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ntrol method, a control system and a storage device for automatically processing medical record data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115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10408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