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87980B - 芯片布线方法 - Google Patents

芯片布线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87980B
CN108287980B CN201810262639.5A CN201810262639A CN108287980B CN 108287980 B CN108287980 B CN 108287980B CN 201810262639 A CN201810262639 A CN 201810262639A CN 108287980 B CN108287980 B CN 1082879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standard
chip
ordinate
congestion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6263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87980A (zh
Inventor
吴传禄
徐庆光
杨国庆
刘祥远
刘浩
陈强
徐欢
杨柳江
秦鹏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Rongchuang Micro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Rongchuang Micro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Rongchuang Micro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Rongchuang Micro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26263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8798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2879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879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879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879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30Circuit design
    • G06F30/39Circuit design at the physical level
    • G06F30/392Floor-planning or layout, e.g. partitioning or plac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芯片布线方法,包括:通过对芯片进行布局布线获得芯片上布线拥塞的拥塞区域;获取拥塞区域中的多个标准单元;根据拥塞区域在芯片上的位置,对多个标准单元的位置进行调整,能在消除布线拥塞的同时,提升芯片的布线效率。

Description

芯片布线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芯片布线方法。
背景技术
在集成电路物理设计中,布线资源的充分利用可以减小芯片的面积,从而大大降低芯片的成本,提高此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目前,各种布局布线工具发展的越来越完备,不但提高了芯片设计速度,在布线资源的利用率上也有很大的提高。但布局布线工具通常是以全局芯片为考虑,难免有些小点考虑不周,在实际的布局布线过程中就会出现一些局部拥塞,例如,靠近宏单元(block)的引脚(pin)的区域和靠近block边角的区域等。此时就需要人为的手动干预来解决以上问题,造成芯片的布线效率低且易出现拥塞。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芯片布线方法,以解决芯片的布线效率低且易出现拥塞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布线方法,包括:
通过对芯片进行布局布线获得芯片上布线拥塞的拥塞区域;
获取拥塞区域中的多个标准单元;
根据拥塞区域在芯片上的位置,对多个标准单元的位置进行调整。
其中,根据拥塞区域在芯片上的位置,对多个标准单元的位置进行调整的步骤,包括:
根据拥塞区域在芯片上的位置,确定各标准单元的坐标;
根据各标准单元的坐标,对各标准单元的位置进行调整。
其中,根据拥塞区域在芯片上的位置,确定各标准单元的坐标的步骤,包括:
若拥塞区域位于芯片上靠近第一block的多个引脚的位置,则获取第一block的多个引脚的横坐标,并获取第一block靠近拥塞区域的边界的纵坐标;
将获得的多个横坐标依次作为多个标准单元的横坐标;其中,多个横坐标与多个标准单元一一对应;
以第一block靠近拥塞区域的边界的纵坐标为起点,按照第一预定步长朝远离第一block的方向移位,得到多个标准单元的纵坐标;其中,按照多个标准单元的横坐标从左至右的顺序,将每次移位后的纵坐标作为一标准单元的纵坐标。
其中,在按照多个标准单元的横坐标从左至右的顺序,将每次移位后的纵坐标作为一标准单元的纵坐标的步骤之后,方法还包括:
获取芯片上能用于纵向走线的金属层数,以及多个引脚中每相邻两个引脚之间的间距;
若拥塞区域位于第一block的下方,则通过公式yn=y0-n/(L1*k)*h1调整标准单元的纵坐标;其中yn表示第n个标准单元调整后的纵坐标,多个标准单元按照横坐标从左至右的顺序排序,y0表示第一block靠近拥塞区域的边界的纵坐标,L1表示芯片上能用于纵向走线的金属层数,k表示多个引脚中每相邻两个引脚之间的间距与金属线的节距的比值,h1表示第一预定步长;
若拥塞区域位于第一block的上方,则通过公式yn=y0+n/(L1*k)*h1调整标准单元的纵坐标。
其中,根据拥塞区域在芯片上的位置,确定各标准单元的坐标的步骤,包括:
若拥塞区域位于芯片上靠近第二block的边角的位置,则获取第二block的边角的角点坐标;
以角点坐标的横坐标为起点,按照第二预定步长朝远离第二block的方向移位,得到多个标准单元的横坐标;其中将每次移位后的横坐标作为一标准单元的横坐标;
以角点坐标的纵坐标为起点,按照第三预定步长朝远离第二block的方向移位,得到多个标准单元的纵坐标;其中按照多个标准单元的横坐标从右至左的顺序,将每次移位后的纵坐标作为一标准单元的纵坐标。
其中,在按照多个标准单元的横坐标从右至左的顺序,将每次移位后的纵坐标作为一标准单元的纵坐标的步骤之后,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二block靠近拥塞区域的第一边界与拥塞区域靠近第二block的第二边界的第一距离,以及第二block靠近拥塞区域的第三边界与拥塞区域靠近第二block的第四边界的第二距离;
若拥塞区域位于第二block的边角的下方,则通过公式xn=x0-n*h2*L2/L3调整标准单元的横坐标;其中,xn表示第n个标准单元调整后的横坐标,多个标准单元按照横坐标从右至左的顺序排序,x0表示角点坐标的横坐标,h2表示第三预定步长,L2表示第一距离,L3表示第二距离;
若拥塞区域位于第二block的边角的上方,则通过公式xn=x0+n*h2*L2/L3调整标准单元的横坐标。
其中,通过对芯片进行布局布线获得芯片上布线拥塞的拥塞区域的步骤,包括:
通过布局布线工具对芯片进行布局布线获得芯片上布线拥塞的拥塞区域。
本发明的上述方案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通过对芯片进行布局布线获得芯片上布线拥塞的拥塞区域,并获取该拥塞区域中的多个标准单元,最终根据拥塞区域在芯片上的位置,对多个标准单元的位置进行调整,解决了芯片的布线效率低且易出现拥塞的问题,达到了在消除布线拥塞的同时,提升芯片的布线效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芯片布线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图1中步骤103的具体实现方式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block的阵列摆放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靠近block的多个引脚的位置的标准单元的摆放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梯形结构的变化示意图之一;
图6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靠近block的边角的位置的标准单元的摆放示意图之一;
图7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靠近block的边角的位置的标准单元的摆放示意图之二;
图8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梯形结构的变化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布线方法,包括:
步骤101,通过对芯片进行布局布线获得芯片上布线拥塞的拥塞区域。
其中,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上述步骤101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为:通过布局布线工具对芯片进行布局布线获得芯片上布线拥塞的拥塞区域。即,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可利用现有的布局布线工具对芯片进行自动布局布线,并通过该布局布线工具报出芯片上布线拥塞的拥塞区域,以便后续对拥塞区域内的标准单元进行调整,消除布线拥塞。
步骤102,获取拥塞区域中的多个标准单元。
其中,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可通过布局布线工具的一些操作命令,获取到拥塞区域中的多个标准单元,以便后续对这多个标准单元进行调整,消除布线拥塞。
步骤103,根据拥塞区域在芯片上的位置,对多个标准单元的位置进行调整。
其中,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上述步骤103的具体实现方式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根据拥塞区域在芯片上的位置,确定各标准单元的坐标。
步骤202,根据各标准单元的坐标,对各标准单元的位置进行调整。
其中,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大量的block呈矩结构摆放,其引脚分布很密集,且引脚方向在纵向沿线上,最终与其连接的外部引脚方向在横向沿线上。以图3中左上角的block为例,其与外部pin脚的连线先向下走再往右走(如图3中的箭头所示),布局布线工具通常对block的pin脚出来的第一级标准单元的摆放很杂乱,导致布线比较杂乱,很容易出现拥塞。其中图3中block内的a1、a2、a3、a4、a5、a6、a7、a8、a9、b1、b2、b3、b4、b5、b6、b7、b8以及b9分别表示block的一个引脚,图3中block外的a表示a1、a2、a3、a4、a5、a6、a7、a8以及a9与外部pin脚的连接点,图3中block外的b表示b1、b2、b3、b4、b5、b6、b7、b8以及b9与外部pin脚的连接点。此外,如果信号线先沿横向走,再纵向走,即九十度走线,布局布线工具会使金属线紧挨着block的边角分布,导致在block的边角很容易行程拥塞。
可见,上述拥塞区域可位于芯片上靠近block的多个引脚的位置,也可位于芯片上靠近block的边角的位置。且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通过根据拥塞区域在芯片上的位置,确定出各标准单元的坐标,便能根据各标准单元的坐标,对各标准单元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在消除布线拥塞的情况下,提升芯片的布线效率。
其中,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当拥塞区域位于芯片上靠近block的多个引脚的位置时,上述步骤201的具体实现方式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若拥塞区域位于芯片上靠近第一block的多个引脚的位置,则获取第一block的多个引脚的横坐标,并获取第一block靠近拥塞区域的边界的纵坐标。
其中,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可通过布局布线工具获取第一block的多个引脚的横坐标,以及第一block靠近拥塞区域的边界的纵坐标。其中,第一block靠近拥塞区域的边界可以为第一block的下边界或者上边界等。
步骤二,将获得的多个横坐标依次作为多个标准单元的横坐标;其中,多个横坐标与多个标准单元一一对应。
其中,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假设上述第一block的多个引脚的横坐标从左至右依次为x1、x2…xn,则多个标准单元的横坐标从左至右依次为x1、x2…xn。其中此处的n表示标准单元的个数,且这多个标准单元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排序,x1表示第一个标准单元的横坐标,以此类推,xn表示第n个标准单元的横坐标。
步骤三,以第一block靠近拥塞区域的边界的纵坐标为起点,按照第一预定步长朝远离第一block的方向移位,得到多个标准单元的纵坐标;其中,按照多个标准单元的横坐标从左至右的顺序,将每次移位后的纵坐标作为一标准单元的纵坐标。
其中,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通过以第一block靠近拥塞区域的边界的纵坐标为起点,在纵坐标轴上按照第一预定步长朝远离第一block的方向移位,得到多个标准单元的纵坐标,且其中按照多个标准单元的横坐标从左至右的顺序,将每次移位后的纵坐标作为一标准单元的纵坐标。
其中,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假设第一block靠近拥塞区域的边界的纵坐标为y0,第一预定步长为h1,那么多个标准单元的纵坐标依次为y0-h1、y0-2*h1…y0-n*h1,从而多个标准单元的坐标依次为(x1,y0-h1)、(x2,y0-2*h1)…(xn,y0-n*h1)。
其中,以图3中左上角的block为例,在通过上述步骤一至步骤三确定出多个标准单元的坐标后,按照确定出的坐标将多个标准单元摆放于设计版面中时,多个标准单元的摆放如图4所示,其中多个标准单元(即图4中除block以外的小矩形框)呈梯形分布,从而使得block的各引脚的布线(即图4中将block的引脚连接至外部引脚的连线)非常规律整体。
其中,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在执行完上述步骤三之后(即在按照多个标准单元的横坐标从左至右的顺序,将每次移位后的纵坐标作为一标准单元的纵坐标的步骤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获取芯片上能用于纵向走线的金属层数,以及多个引脚中每相邻两个引脚之间的间距;若拥塞区域位于第一block的下方,则通过公式yn=y0-n/(L1*k)*h1调整标准单元的纵坐标;其中yn表示第n个标准单元调整后的纵坐标,多个标准单元按照横坐标从左至右的顺序排序,y0表示第一block靠近拥塞区域的边界的纵坐标,L1表示芯片上能用于纵向走线的金属层数,k表示多个引脚中每相邻两个引脚之间的间距与金属线的节距的比值,h1表示第一预定步长;而若拥塞区域位于第一block的上方,则通过公式yn=y0+n/(L1*k)*h1调整标准单元的纵坐标。
其中,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一block的多个引脚中每相邻两个引脚之间的间距均相同,而若不相同时,则取多个间距的平均值作为第一block的多个引脚中每相邻两个引脚之间的间距。
且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当拥塞区域位于第一block(如图3中左上角的block)的下方时,通过公式yn=y0-n/(L1*k)*h1对各标准单元的纵坐标进行调整,调整后第一个标准单元的坐标为(x1,y0-h1),调整后第L1*k个标准单元的坐标为
Figure BDA0001610626230000071
调整后第n个标准单元的坐标为(xn,y0-n/(L1*k)*h1),使各标准单元摆放的梯形结构的变化如图5所示,达到在充分利用空间的情况下,消除布线拥塞,大大降低芯片的成本的效果。类似的,当拥塞区域位于第一block的上方时,通过公式yn=y0+n/(L1*k)*h1调整标准单元的纵坐标,便可达到在充分利用空间的情况下,消除布线拥塞,大大降低芯片的成本的效果。
其中,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当拥塞区域位于芯片上靠近block的边角(包括内拐角等)的位置时,上述步骤201的具体实现方式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若拥塞区域位于芯片上靠近第二block的边角的位置,则获取第二block的边角的角点坐标。
其中,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可通过布局布线工具获取第二block的边角的角点坐标。
第二步,以角点坐标的横坐标为起点,按照第二预定步长朝远离第二block的方向移位,得到多个标准单元的横坐标;其中将每次移位后的横坐标作为一标准单元的横坐标。
其中,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通过以角点坐标的横坐标为起点,在横坐标轴上按照第二预定步长朝远离第二block的方向移位,便能得到多个标准单元的横坐标。其中,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假设角点坐标的横坐标为x0,第二预定步长为dx,那么从右至左,多个标准单元的横坐标依次为x0-dx、x0-2*dx…x0-n*dx,其中,n表示标准单元的数量。
第三步,以角点坐标的纵坐标为起点,按照第三预定步长朝远离第二block的方向移位,得到多个标准单元的纵坐标;其中按照多个标准单元的横坐标从右至左的顺序,将每次移位后的纵坐标作为一标准单元的纵坐标。
其中,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通过以角点坐标的纵坐标为起点,在纵坐标轴上按照第三预定步长朝远离第二block的方向移位,便能得到多个标准单元的纵坐标。其中,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假设角点坐标的纵坐标为y0,第三预定步长h2,那么按照多个标准单元的横坐标从右至左的顺序,多个标准单元的纵坐标依次为y0-h2、y0-2*h2…y0-n*h2,从而多个标准单元的坐标依次为(x0-dx,y0-h2)、(x0-2*dx,y0-2*h2)…(x0-n*dx,y0-n*h2)。
其中,以对芯片上靠近某个block的边角的拥塞区域的多个标准单元的调整为例,通过上述第一步至第三步确定出多个标准单元的坐标后,按照确定出的坐标将多个标准单元摆放于设计版面中时,多个标准单元的摆放如图6所示。另以对芯片上靠近某个block的内拐角的拥塞区域的多个标准单元的调整为例,通过上述第一步至第三步确定出多个标准单元的坐标后,按照确定出的坐标将多个标准单元摆放于设计版面中时,多个标准单元的摆放如图7所示。可见,调整后的多个标准单元呈梯形分布,通过标注单元所处位置的引导,使金属走线非常规律整体。
其中,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在执行完上述第三步之后(即在按照多个标准单元的横坐标从右至左的顺序,将每次移位后的纵坐标作为一标准单元的纵坐标的步骤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获取第二block靠近拥塞区域的第一边界与拥塞区域靠近第二block的第二边界的第一距离,以及第二block靠近拥塞区域的第三边界与拥塞区域靠近第二block的第四边界的第二距离;若拥塞区域位于第二block的边角的下方,则通过公式xn=x0-n*h2*L2/L3调整标准单元的横坐标;其中,xn表示第n个标准单元调整后的横坐标,多个标准单元按照横坐标从右至左的顺序排序,x0表示角点坐标的横坐标,h2表示第三预定步长,L2表示第一距离,L3表示第二距离;若拥塞区域位于第二block的边角的上方,则通过公式xn=x0+n*h2*L2/L3调整标准单元的横坐标。
其中,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由于拥塞区域位于芯片上靠近block的边角的位置,因此该拥塞区域应有两个边界分别靠近block的两个边界。为便于理解,以拥塞区域位于第二block的边角的下方为例,解释上述第一边界、第二边界、第三边界以及第四边界,具体的,上述第二边界为拥塞区域的上边界,上述第一边界为第二block上靠近拥塞区域的上边界的边界,上述第四边界为拥塞区域的右边界,上述第三边界为第二block上靠近拥塞区域的右边界的边界。
且在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当拥塞区域位于第二block的边角的下方时,则通过公式xn=x0-n*h2*L2/L3调整标准单元的横坐标,调整后多个标准单元的横坐标依次为x0-h2*L2/L3、x0-2*h2*L2/L3…x0-n*h2*L2/L3,即调整后多个标准单元的坐标依次为(x0-h2*L2/L3,y0-h2)、(x0-2*h2*L2/L3,y0-2*h2)…(X0-n*h2*L2/L3,y0-n*h2),使各标准单元摆放的提醒结构的变化如图8所示,达到了在充分利用空间的情况下,消除布线拥塞,大大降低芯片的成本的效果。类似的,当拥塞区域位于第二block的边角的上方时,通过公式xn=x0+n*h2*L2/L3调整标准单元的横坐标,便可达到在充分利用空间的情况下,消除布线拥塞,大大降低芯片的成本的效果。
由此可见,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通过对芯片进行布局布线获得芯片上布线拥塞的拥塞区域,并获取该拥塞区域中的多个标准单元,最终根据拥塞区域在芯片上的位置,对多个标准单元的位置进行调整,解决了芯片的布线效率低且易出现拥塞的问题,达到了在消除布线拥塞的同时,提升芯片的布线效率的效果。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芯片布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对芯片进行布局布线获得所述芯片上布线拥塞的拥塞区域;
获取所述拥塞区域中的多个标准单元;
根据所述拥塞区域在所述芯片上的位置,确定各标准单元的坐标;
根据各标准单元的坐标,对各标准单元的位置进行调整;
若所述拥塞区域位于所述芯片上靠近第一block的多个引脚的位置,则获取第一block的多个引脚的横坐标,并获取所述第一block靠近所述拥塞区域的边界的纵坐标;
将获得的多个横坐标依次作为所述多个标准单元的横坐标;其中,所述多个横坐标与所述多个标准单元一一对应;
以所述第一block靠近所述拥塞区域的边界的纵坐标为起点,按照第一预定步长朝远离所述第一block的方向移位,得到所述多个标准单元的纵坐标;其中,按照多个标准单元的横坐标从左至右的顺序,将每次移位后的纵坐标作为一标准单元的纵坐标;
通过布局布线工具对芯片进行布局布线获得所述芯片上布线拥塞的拥塞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拥塞区域在所述芯片上的位置,确定各标准单元的坐标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拥塞区域位于所述芯片上靠近第一block的多个引脚的位置,则获取第一block的多个引脚的横坐标,并获取所述第一block靠近所述拥塞区域的边界的纵坐标;
将获得的多个横坐标依次作为所述多个标准单元的横坐标;其中,所述多个横坐标与所述多个标准单元一一对应;
以所述第一block靠近所述拥塞区域的边界的纵坐标为起点,按照第一预定步长朝远离所述第一block的方向移位,得到所述多个标准单元的纵坐标;其中,按照多个标准单元的横坐标从左至右的顺序,将每次移位后的纵坐标作为一标准单元的纵坐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按照多个标准单元的横坐标从左至右的顺序,将每次移位后的纵坐标作为一标准单元的纵坐标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芯片上能用于纵向走线的金属层数,以及所述多个引脚中每相邻两个引脚之间的间距;
若所述拥塞区域位于所述第一block的下方,则通过公式yn=y0-n/(L1*k)*h1调整所述标准单元的纵坐标;其中yn表示第n个标准单元调整后的纵坐标,所述多个标准单元按照横坐标从左至右的顺序排序,y0表示所述第一block靠近所述拥塞区域的边界的纵坐标,L1表示所述芯片上能用于纵向走线的金属层数,k表示所述多个引脚中每相邻两个引脚之间的间距与金属线的节距的比值,h1表示所述第一预定步长;
若所述拥塞区域位于所述第一block的上方,则通过公式yn=y0+n/(L1*k)*h1调整所述标准单元的纵坐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拥塞区域在所述芯片上的位置,确定各标准单元的坐标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拥塞区域位于所述芯片上靠近第二block的边角的位置,则获取所述第二block的边角的角点坐标;
以所述角点坐标的横坐标为起点,按照第二预定步长朝远离所述第二block的方向移位,得到所述多个标准单元的横坐标;其中将每次移位后的横坐标作为一标准单元的横坐标;
以所述角点坐标的纵坐标为起点,按照第三预定步长朝远离所述第二block的方向移位,得到所述多个标准单元的纵坐标;其中按照多个标准单元的横坐标从右至左的顺序,将每次移位后的纵坐标作为一标准单元的纵坐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按照多个标准单元的横坐标从右至左的顺序,将每次移位后的纵坐标作为一标准单元的纵坐标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block靠近所述拥塞区域的第一边界与所述拥塞区域靠近所述第二block的第二边界的第一距离,以及所述第二block靠近所述拥塞区域的第三边界与所述拥塞区域靠近所述第二block的第四边界的第二距离;
若所述拥塞区域位于所述第二block的边角的下方,则通过公式xn=x0-n*h2*L2/L3调整所述标准单元的横坐标;其中,xn表示第n个标准单元调整后的横坐标,所述多个标准单元按照横坐标从右至左的顺序排序,x0表示所述角点坐标的横坐标,h2表示所述第三预定步长,L2表示所述第一距离,L3表示所述第二距离;
若所述拥塞区域位于所述第二block的边角的上方,则通过公式xn=x0+n*h2*L2/L3调整所述标准单元的横坐标。
CN201810262639.5A 2018-03-28 2018-03-28 芯片布线方法 Active CN1082879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62639.5A CN108287980B (zh) 2018-03-28 2018-03-28 芯片布线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62639.5A CN108287980B (zh) 2018-03-28 2018-03-28 芯片布线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87980A CN108287980A (zh) 2018-07-17
CN108287980B true CN108287980B (zh) 2021-09-17

Family

ID=62833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62639.5A Active CN108287980B (zh) 2018-03-28 2018-03-28 芯片布线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879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31824A (zh) * 2020-10-13 2020-12-25 广芯微电子(广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标准单元阻挡层的芯片绕线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02857A (en) * 1996-11-14 1999-12-14 Avant! Corporation Symbolic constraint-based system for preroute reconstruction following floorplan incrementing
CN1331491A (zh) * 2000-06-26 2002-01-16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半导体集成电路以及半导体集成电路布线布局
CN102194023A (zh) * 2010-03-17 2011-09-21 晨星软件研发(深圳)有限公司 防止壅塞配置装置及方法
CN102385648A (zh) * 2010-08-31 2012-03-21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一种芯片设计中减少拥塞的方法和系统
CN102467582A (zh) * 2010-10-29 2012-05-23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一种集成电路设计中优化连线约束的方法和系统
CN106991206A (zh) * 2017-01-12 2017-07-28 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生成芯片平面布局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69517B2 (en) * 2016-03-29 2019-01-01 Wipro Limi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educing congestion in 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ed (VLSI) chip design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02857A (en) * 1996-11-14 1999-12-14 Avant! Corporation Symbolic constraint-based system for preroute reconstruction following floorplan incrementing
CN1331491A (zh) * 2000-06-26 2002-01-16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半导体集成电路以及半导体集成电路布线布局
CN102194023A (zh) * 2010-03-17 2011-09-21 晨星软件研发(深圳)有限公司 防止壅塞配置装置及方法
CN102385648A (zh) * 2010-08-31 2012-03-21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一种芯片设计中减少拥塞的方法和系统
CN102467582A (zh) * 2010-10-29 2012-05-23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一种集成电路设计中优化连线约束的方法和系统
CN106991206A (zh) * 2017-01-12 2017-07-28 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生成芯片平面布局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PC+ASTRO的深亚微米布局布线流程研究;周凤亭;《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20070215;I135-144 *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物理设计研究;周俊;《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20080415;I135-6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87980A (zh) 2018-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95908B (zh) 偏差驱动的总线感知总体布线方法
US11093681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generating layout design of integrated circuit
TWI435437B (zh) 時鐘樹結構及其合成方法
WO2017092428A1 (zh) 高速印刷电路板及其差分布线方法
CN108287980B (zh) 芯片布线方法
JP2010020553A (ja) 半導体集積回路のマスクレイアウト検証方法
CN102663204B (zh) 3d集成电路自动布局中tsv位置的距离优化方法
JP2005141679A (ja) 半導体集積回路装置、半導体集積回路装置のレイアウト方法および半導体集積回路装置のレイアウト設計プログラム
JP2008288559A (ja) 半導体集積回路及び半導体集積回路のレイアウト方法
CN104216235A (zh) 图形预处理方法以及测量图形密度的方法
CN109684754B (zh) 一种异形版图中基于轨道的斜端口布线方法
US10936784B2 (en) Planning method for power metal lines
CN104951594B (zh) 集成电路的布线方法以及集成电路结构
US6567954B1 (en) Placement and routing method in two dimensions in one plane for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US20210265334A1 (en) Semiconductor cell blocks having non-integer multiple of cell heights
CN103870652A (zh) 一种3d集成电路的tsv自动插入方法
CN104462729A (zh) 一种反熔丝系列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布局方法
CN113221493B (zh) 一种基于异质型fpga布局的时钟合法化方法
JP2008205399A (ja) 半導体集積回路の設計方法
JP2013084211A (ja) 半導体装置の自動配置配線プログラム、自動配置配線装置及び自動配置配線方法
US7376925B2 (en) Method for production of a standard cell arrangement, and apparatus for carrying out the method
JP5187217B2 (ja) 半導体レイアウトシステム、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7107556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an analytical wirelength formulation for unavailability of routing directions
JPS62120043A (ja) 自動配線方式
JP3846804B2 (ja) 自動配置配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