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82207A - 一种预编码矩阵指示方法、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编码矩阵指示方法、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282207A CN108282207A CN201710011330.4A CN201710011330A CN108282207A CN 108282207 A CN108282207 A CN 108282207A CN 201710011330 A CN201710011330 A CN 201710011330A CN 108282207 A CN108282207 A CN 10828220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indication
- communication device
- precoding matrix
- codeboo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7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7
- 239000013598 ve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1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0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10287 polar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20006934 PMI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256 coordination poly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388 cross pola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59 patter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62 fa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63 phase shif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36—Feedback format
- H04B7/0639—Using selective indices, e.g. of a codebook, e.g. pre-distortion matrix index [PMI] or for beam sel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预编码矩阵指示方法,其中,第一无线通信装置获取来自于第二无线通信装置的第一指示和第二指示,该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执行向该第二无线通信装置无线传输所需要使用的第一预编码矩阵,该第二指示用于指示该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执行向该第二无线通信装置无线传输所需要使用的第二预编码矩阵;该第一预编码矩阵包含该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执行向该第二无线通信装置无线传输所使用的波束的信息,该第一预编码矩阵归属于第一码本;该第二预编码矩阵包含该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执行向该第二无线通信装置无线传输所使用的相位差的信息,该第二预编码矩阵归属于第二码本。本申请所揭示的方法,有效提升了在UE侧配置多天线的场景下上行MIMO传输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预编码矩阵指示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无线网络中,应用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assive Multiple Input MultipleOutput,Massive MIMO)技术能够利用更多的空间自由度来进一步提高系统容量,是新一代无线接入技术(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NR)中的关键技术之一。NR系统中的无线基站设备可以被称为发射接收点(Transmit Receive Point,TRP)或者gNB。NR中除了TRP通常会配置大规模天线外,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也会配置多天线在NR中用户设备上配置的天线可能分布在多块天线面板上,这样使得UE更适合多流传输的场景,从而提高上行传输的性能。如图1中所示的,用户设备配置有两块天线面板,分别是天线面板1,以及天线面板2,如图,天线面板2配置了多天线阵列,其中,每个“X”可以理解为是天线振子,“X”也表示不同的极化方向,“X”通常可对应两个天线端口,单极化天线通常不用X来表示。类似的,天线面板1也可以相类似的配置多天线阵列,为简洁起见,此处不再赘述。
为了配合Massive MIMO技术的应用,UE端配置大规模天线后,通常需要利用预编码矩阵对需要发送的数据进行预处理,以获取波束成型增益并减少同一用户的不同数据流之间的干扰,从而提高系统性能。
UE端进行预编码所需要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PMI)信息可以通过TRP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也可以通过上下行信道互易性获取。具体地说,UE端获取预编码所需要的预编码矩阵指示的方式可以分为三种:
一、TRP根据上行的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进行上行信道估计,根据估计的情况在预先设定的码本中确定UE端预编码矩阵对应的PMI,并通过信令消息将该PMI下发给UE。
二、UE预先设定一些预编码矩阵发射参考信号(比如可以是SRS),基站根据接收信号强度选择其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并指示给UE。
三、UE端根据下行信道状态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Signal,CSI-RS)进行信道估计,根据上下行信道互易性自行计算上行的预编码矩阵。
在基于上行传输使用的预编码码本来确定UE端使用何种预编码矩阵进行上行传输的方案中,TRP可以对多个UE的信道信息进行集中式处理,从而在选择预编码矩阵时可以达到最优的选择。因此该方案能够降低上行UE之间的干扰,鲁棒性较好。TRP还可以同时指示UE的传输秩(传输的数据层数)和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等信息,作为UE上行数据传输的参考。
通常,对于每个秩(Rank),会涉及一定数量的预编码矩阵来代表量化的信道,所涉及的这些预编码矩阵构成一个码本,码本中的每个预编码矩阵都对应一个或多个预编码矩阵索引,通常预编码矩阵索引与相应的PMI具有对应关系。码本通常是预定义好的,在TRP端和UE 端都会存储相应的码本,并且约定对两端存储的码本中每个预编码矩阵、预编码矩阵索引和PMI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理解是一致的。当TRP根据估计的上行信道,从所定义的码本中选出一个预编码矩阵并确定其预编码矩阵索引后,只需要把选出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PMI通过下行信令(例如可以是物理层信令DCI)通知UE即可,UE根据TRP下发的信令即可确定具体的预编码矩阵。
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在版本10(Release 10)中引入了上行码本,LTE中网络侧通过DCI format 4中的预编码信息和层数(Precoding Informationand Number of Layers)指示域告知UE上行数据传输使用的预编码矩阵信息。对于UE侧配置2天线端口的情况,该指示域信息和层数、PMI之间的关系如表一所示:
表一:
其中,传输上行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transmit PMI,TPMI)的值对应如下表二中的码本索引:
表二:
可以看出,对于秩为1的码本由离散傅立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矢量和天线选择矢量的组合而成,对于秩为2的码本是单位矩阵。
对于UE侧配置4天线端口的情况,该指示域信息和层数、PMI之间的关系如表三所示:
表三:
如表三所示,当传输层数为1时(即1layer),TPMI的值对应如下表四中的码本索引:
表四
如表三所示,当传输层数为2时(即2layer),TPMI的值对应如下表五中的码本索引:
表五
如表三所示,当传输层数为3时(即3layer),TPMI的值对应下表六中的码本索引:
表六
如表三所示,当传输层数为4时(即4layer),TPMI的值对应下表七中的码本索引:
表七:
综上可以看出,在表三的方案中,Rank为1的码本由16格拉斯曼恒模矢量和8天线选择矢量共同组成,Rank为2码本由8cross product矢量(针对CLA阵列)和8天线选择矢量(针对非CLA阵列)共同组成,Rank为3的码本由12天线选择矢量组成(第一个流从四根天线中选择两根,另外两个流分别对应一根天线,这种方式会造成流间功率不平衡,一定程度上影响性能。Rank为4的码本是一个单位矩阵。
由于LTE系统中采用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 Access,SC-FDMA)技术,对于预编码的恒模特性要求较为严格。而NR上行可以支持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这使得NR系统对预编码矩阵的恒模特性要求可以降低,这样的话,现有的码本设计不够灵活,即,原来的码本设计没考虑天线相关性,性能比较差,而且不能够支持双极化天线。
另一方面,NR上行支持多载波系统可能会支持100M以上带宽,存在频率选择性衰落问题,而现有LTE系统中,DCI中的传输PMI指示是全带宽指示信息,因而不能够满足NR数据传输的需求。
另一方面,对于使用基于循环前缀的OFDM(Cyclic Prefix OFDM,CP OFD)波形的上行MIMO支持频率选择性预编码技术的情况,假如继续使用现有的LTE码本结构,那么为每个子带指示传输PMI来说系统开销就会过大。
另一方面,在UE的周围一般散射体较为丰富,在高频通信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波束遮断,某些预编码的探测参考信号(precoded SRS)端口可能会被遮挡。例如在上行同频多连接场景下,UE的某些面板可能会被遮断。
NR系统中,上行可支持非预编码的探测参考信号(non-precoded SRS)以及预编码的探测参考信号(precoded SRS),而现有的上行码本不能支持precoded SRS。现有技术中类别B(CLASS B)码本主要支持双极化的基站端规则天线阵列,但UE的天线结构配置较为灵活。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描述了一种预编码矩阵指示方法、装置和系统,在无线传输场景下,旨在通过使用两级码本结构,结合层次化的预编码矩阵指示,第一级码本用于指示波束信息,第二级码本用于指示相位差信息,以便于提升在UE侧配置多天线的场景下上行MIMO传输性能。比如,降低现有技术中关于PMI指示的系统开销,也使得即使某些SRS端口被遮挡后依然能保证码本的可用性,比如说在高rank场景。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预编码矩阵指示方法,包括:
第一无线通信装置获取来自于第二无线通信装置的第一指示和第二指示,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执行向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无线传输所使用的第一预编码矩阵,所述第二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执行向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无线传输所使用的第二预编码矩阵;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包含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执行向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无线传输所使用的波束的信息,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归属于用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执行向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无线传输所使用的第一码本;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包含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所使用的相位差的信息,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归属于用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执行向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无线传输所使用的第二码本。通过使用两级码本结构,第一级码本用于指示波束信息,可选的结合第二级码本用于指示相位差信息,以便于提升在UE侧配置多天线的场景下上行MIMO传输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码本中每个预编码矩阵包含的预编码矢量是离散傅立叶变换矢量,或者,所述第一码本中每个预编码矩阵包含的预编码矢量对应至少一个宽波束或者至少一个窄波束。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码本中至少一个预编码矢量的一部分元素为0;所述预编码矢量中的另一部分元素是离散傅里叶变换矢量,或者所述另一部分元素是基于格拉斯曼装箱理论设计的预编码矢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离散傅立叶变换矢量设计为:
或者,
其中,N表示探测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数,O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表示过采样因子,m表示该矢量的编号,对应码本索引,π表示圆周率,e表示自然常数,j表示虚数单位,[·]T表示共轭转置运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指示和所述第二指示包含在来自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的物理层信令中,所述物理层信令包含第一指示域和第二指示域,所述第一指示域包含所述第一指示,所述第二指示域包含所述第二指示。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指示和所述第二指示包含在来自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的物理层信令中,所述物理层信令包含一个指示域,所述一个指示域包含所述第一指示和所述第二指示。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指示和所述第二指示包含在来自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的高层信令中,所述高层信令包含第一指示域和第二指示域,所述第一指示域包含所述第一指示,所述第二指示域包含所述第二指示。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指示和所述第二指示包含在来自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的高层信令中,所述高层信令包含一个指示域,所述一个指示域包含所述第一指示和所述第二指示。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获取来自于第二无线通信装置的第一指示和第二指示,包括:所述第一指示包含在来自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的第一信令中,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的第二信令,所述第二信令包含所述第二指示在数据信道中所使用的时频资源的信息,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根据所述第二信令中包含的所述时频资源的信息,解调获得所述第二指示。
在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两级码本结构用于上行传输,这种两级码本结构可以和分层次的PMI指示机制联合使用,该两级码本的总的码本结构形式可以表达为:W=W1·W2,其中,
其中,ui和ui′可以是相同或者不同的结构化的预编码矢量(could be the sameor different structured precoding vectors),表示极化因子(co-phasing factor),可以是极化相位信息或者双极化天线的相位差信息。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该两级码本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码本,相对于LTE Release 13中的config 1码本,其第一PMI对应波束选择,第二PMI对应cophsing选择,但是LTE Release 13中的这两个PMI共同决定了一个矩阵,不够灵活;并且config 1/2/3/4都需要高层参数配置,信令开销比较大,且没有性能增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传输层数为1时,所述第一码本设计为: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码本设计为:
码本索引 | 传输层数为1 |
0 | [1 1]T |
1 | [1 -1]T |
2 | [1 +j]T |
3 | [1 -j]T |
其中,T表示矩阵转置,1,-1,+j,-j为正交幅度调制字符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传输层数为1时,所述第一码本和第二码本设计为:
其中,P代表使得码本中的预编码矢量功率归一的因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相位差信息包括:交叉极化天线的相位差的信息,或者,多个波束之间的相位差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码本和所述第二码本,预先配置在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和/或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宽波束是模拟波束,或者是天线虚拟化权值对应的波束,或者对应于天线端口数/天线振子数较少时形成的波束;所述窄波束是数字模拟权值混合形成的波束,或者数字权值形成的波束。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第一无线通信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收发器和总线系统,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所述收发器通过总线系统耦合,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通过所述收发器与第二无线通信装置相通信,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程序指令,使得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完成如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任一种预编码矩阵指示方法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所执行的部分。该第一无线通信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第二无线通信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收发器和总线系统,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所述收发器通过总线系统耦合,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通过所述收发器与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相通信,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程序指令,使得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完成如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任一种预编码矩阵指示方法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所执行的部分。该第二无线通信装置可以是无线接入网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系统芯片,应用在第一无线通信装置,该系统芯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总线系统,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所述收发器通过总线系统耦合,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所述系统芯片和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相通信,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程序指令,使得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完成如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任一种预编码矩阵指示方法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所执行的部分。
本发明实施例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系统芯片,应用在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该系统芯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总线系统,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所述收发器通过总线系统耦合,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所述系统芯片和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相通信,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程序指令,使得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完成如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任一种预编码矩阵指示方法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所执行的部分。
本发明实施例第五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如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的第一无线通信装置,以及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的第二无线通信装置,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和第二无线通信装置协同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任一种预编码矩阵指示方法可能的设计。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预编码矩阵指示方法,装置及系统等,通过使用两级码本结构,结合层次化的预编码矩阵指示(比如,使用两级PMI),第一级码本用于指示波束信息,第二级码本用于指示相位差信息,从而有效提升在UE侧配置多天线的场景下上行MIMO传输性能,比如,降低了现有技术中关于PMI指示的系统开销,也使得即使某些SRS端口被遮挡后依然能保证码本的可用性,比如在高rank场景。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所示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图1为本申请涉及的一种在UE配置多面板阵列天线结构的示意性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一种可能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编码矩阵指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本申请描述的技术可以适用于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以及后续的演进系统如第五代移动通信(the 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5G)等,或其他需要使用预编码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尤其适用于涉及应用预编码矩阵的通信系统。如图2所示,是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应用场景示意图。用户设备(201)通过无线接口接入网络设备进行通信,也可以与另一用户设备进行通信,如设备对设备(Device to Device,D2D)或机器对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场景下的通信。网络设备(202)可以与用户设备通信,也可以与另一网络设备进行通信,如宏基站和接入点之间的通信。本申请中,名词“网络”和“系统”经常交替使用,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其含义。
本申请所涉及到的用户设备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控制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终端(Terminal)或终端设备(TerminalEquipment)等,本申请所述的用户设备,即可以是可移动的,也可以是固定在某一地点。为方便描述,统称为用户设备。
本申请所涉及到的网络设备(202)可以是无线接入网设备(比如基站)、网络控制器或移动交换中心等,此处不做限定。其中,通过无线信道与用户设备(201)进行直接通信的装置通常是基站(202),所述基站(202)可以为各种形式的宏基站、微基站、中继站、接入点或射频拉远单元(Remote Radio Unit,RRU)等,当然,与用户设备(201)进行无线通信的也可以是其他具有相类似的无线通信功能的网络设备(202),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在不同系统中,具备基站功能的设备(202)的名称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在LTE网络中,称为演进的节点B(evolved NodeB,eNB或eNodeB),在第三代(the 3rd Generation,3G)网络中,称为节点B(Node B),在后续的演进系统如5G中,可以被称为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Reception Point,TRP)等。
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用户设备之间,例如基站和用户设备之间,也可以应用于其他需要对传输数据进行预编码的通信设备之间,比如两个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通信装置,为描述方便,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网络设备和用户设备为例进行描述。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一些通用概念或者定义做出解释,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有一些英文简称为以LTE系统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的描述,其可能随着网络的演进发生变化,具体演进可以参考相应标准中的描述。
本申请中所述的天线端口(Antenna Port),一般用于发射物理信道或者信号,在一个天线端口上发送的符号所经历的信道,可以通过在同一个天线端口发送的其他符号所经历的信道推断获得。
本申请中所述的波束(Beam),一种理解是指由至少一个天线端口发射或接收无线信号时,形成的在空间中有一定方向和形状的无线电波。可以通过对至少一个天线端口所发射或者接收的数据进行幅度和/或相位的加权来构成波束,也可以通过其他方法,例如调整天线单元的相关参数,来构成波束,对波束的构成方法此处仅作示例。对于波束的理解,也可以定义成资源,该资源可以包括天线端口、时频资源、或者波束的编号等等。对于波束的理解,还可以从波束的物理意义来理解,比如一个波束是由一个或多个(逻辑)天线组成,通过基带的预编码矩阵或射频端的移相形成各(逻辑)天线的权值,称为是一个波束。
本申请中所述的天线面板(或简称“面板”),是指用于承载物理天线的装置,一个天线面板上可以承载由多个天线单元构成的天线阵列,也可以由多个天线面板构成多面板天线阵列(Multi-panel Antenna Array)。
本申请所述的矩阵或者预编码矩阵,也可以包含行数或者列数为1的矢量。
本申请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申请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选择性陈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编码矩阵指示方法,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接收第二无线通信装置发送的第一指示和第二指示,该第一指示用于指示该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执行向该第二无线通信装置无线传输所使用的第一预编码矩阵,该第二指示用于指示该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执行向该第二无线通信装置无线传输所使用的第二预编码矩阵;该第一预编码矩阵包含该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执行向该第二无线通信装置无线传输所使用的波束的信息,该第一预编码矩阵归属于用于该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执行向该第二无线通信装置无线传输所使用的第一码本;该第二预编码矩阵包含该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所使用的相位差的信息,该第二预编码矩阵归属于用于该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执行向该第二无线通信装置无线传输所使用的第二码本。该相位差信息可以是交叉极化天线的相位差的信息,或者,该相位差信息可以是多个波束之间的相位差的信息。
具体到无线通信实施场景,如果第一无线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通常是移动的终端设备,第二无线通信装置为无线接入网设备,那么该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执行向该第二无线通信装置无线传输的方向,则为上行传输方向。
在一种可行的设计中,该第一码本中每个预编码矩阵包含的预编码矢量是离散傅立叶变换矢量,或者,该第一码本中每个预编码矩阵包含的预编码矢量对应至少一个宽波束或者至少一个窄波束。该宽波束可以是模拟波束,或者是天线虚拟化权值对应的波束,或者对应于天线端口数/天线振子数较少时形成的波束;该窄波束可以是数字模拟权值混合形成的波束,或者数字权值形成的波束。
在一种可行的设计中,第一码本中至少一个预编码矢量的一部分元素为0;该预编码矢量中的另一部分元素是离散傅里叶变换矢量,或者该另一部分元素是基于格拉斯曼装箱理论设计的预编码矢量。该离散傅立叶变换矢量设计可以为:
或者,
其中,N表示探测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数,O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表示过采样因子,m表示该矢量的编号,对应码本索引,π表示圆周率,e表示自然常数,j表示虚数单位,[·]T表示共轭转置运算。
在一种可行的设计中,该第一指示和该第二指示包含在来自于该第二无线通信装置的物理层信令中,该物理层信令包含第一指示域和第二指示域,该第一指示域包含该第一指示,该第二指示域包含该第二指示;或者,该第一指示和该第二指示包含在来自于该第二无线通信装置的物理层信令中,该物理层信令包含一个指示域,该一个指示域包含该第一指示和该第二指示;或者,该第一指示和该第二指示包含在来自于该第二无线通信装置的高层信令中,该高层信令包含第一指示域和第二指示域,该第一指示域包含该第一指示,该第二指示域包含该第二指示;或者,该第一指示和该第二指示包含在来自于该第二无线通信装置的高层信令中,该高层信令包含一个指示域,该一个指示域包含该第一指示和该第二指示。
在一种可行的设计中,该第一无线通信装置获取来自于第二无线通信装置的第一指示和第二指示,包括:该第一指示包含在来自于该第二无线通信装置的第一信令中,该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接收来自于该第二无线通信装置的第二信令,该第二信令包含该第二指示在数据信道中所使用的时频资源的信息,该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根据该第二信令中包含的该时频资源的信息,解调获得该第二指示。
在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两级码本结构用于上行传输,这种两级码本结构可以和分层次的PMI指示机制联合使用,该两级码本的总的码本结构形式可以表达为:W=W1·W2,其中,
其中,ui和ui′可以是相同或者不同的结构化的预编码矢量(could be the sameor different structured precoding vectors),表示极化因子(co-phasing factor),可以是极化相位信息或者双极化天线的相位差信息。
在一种可行的设计中,当传输层数为1时,该第一码本设计为:
在一种可行的设计中,当传输层数为1时,该第二码本设计为:
其中,T表示矩阵转置,1,-1,+j,-j为正交幅度调制字符集。
在一种可行的设计中,当传输层数为1时,该第一码本和第二码本设计为:
其中,P代表使得码本中的预编码矢量功率归一的因子。
在一种可行的设计中,该第一码本和该第二码本,可以预先配置在该第一无线通信装置和/或该第二无线通信装置中。
本发明实施例的选择性陈述并不构成对在本发明实施例范围内作出的各种可行的设计的限定,只是为了便于理解,从一个可行的角度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设计方式作出一个阐释。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进行另一个角度的详细描述。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编码矩阵指示方法300的流程示意图。
注:图3中采用了框图的方式并标注为“300”,主要是为了阅读和引用方便,并不涉及对实质技术方案的理解。
本实施例可应用在终端设备上行进行预编码传输的场景,比如可以应用在场景:当传输端口数量大于X时(X可以是大于2的正整数),对于使用基于循环前缀的OFDM(CyclicPrefix OFDM,CP OFD)波形的上行MIMO支持频率选择性预编码技术(“Frequencyselective precoding is supported for UL MIMO with CP-OFDM waveform when thetransmission ports is greater than X”)。
如图3所示,在301部分(本部分并非必须),终端设备发送上行参考信号给无线接入网设备。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向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一个上行参考信号,以便于该无线接入网设备用于执行信道测量。
以该上行参考信号是SRS为例,无线接入网设备为TRP为例,终端设备为UE为例进行说明,UE发射上行参考信号用于信道测量,TRP收到UE发射的上行参考信号后进行信道估计,可选的,TRP使用预先设定的码本和信道矩阵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选择出相应的预编码矩阵,从而确定该预编码矩阵对应的PMI。TRP在选择好UE所需使用预编码矩阵后,通过一个或多个下行信令指示UE上行传输所需要使用的预编码矩阵,UE根据该下行信令中指示的预编码矩阵进行上行数据传输。这样,在UE可支持天线数较多的情况下,部分UE天线即使出现被遮断或者损坏,使得UE也还可以在前述场景中应用上行预编码传输,从而进一步提高传输性能。
TRP在预设的码本中为UE上行传输选择所需使用的预编码矩阵,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提出了一种两级码本的结构。
可选的,该两级码本的结构的一种实现方式为,第一级码本中包含波束选择矢量信息,比如,码本中的预编码矢量可以是一组空间中均匀分布的宽波束,宽波束一般可以是模拟波束或者是天线虚拟化权值对应的波束,通常应用在天线振子比较少的情况,在本可选项中,可以使用DFT矢量:
或者,
组成第一级码本。其中,N表示SRS的天线端口数,O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表示过采样因子,m表示该矢量的编号,对应码本索引,π表示圆周率,e表示自然常数,j表示虚数单位,[·]T表示共轭转置运算,均可以由TRP通过下行信令配置给UE。
可选的,如果UE端采用两维天线阵列,即在UE配置有至少一块天线面板的情况下,第一级码本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为,可以利用DFT矢量
或者,
组成第一级码本,其中,N1表示垂直维度的天线端口数,N2表示水平维度的天线端口数,O1和O2都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分别表示垂直维度和水平维度的过采样因子,m,l表示矢量的编号,对应第一横向/纵向码本索引,π表示圆周率,e表示自然常数,j表示虚数单位。均可以由TRP通过下行信令(比如高层信令,也可以是物理层信令)告诉UE。
以传输层数等于1为例,该第一级码本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如下表八所示:
表八:
其中,u可以前述um,表示双极化天线的第一码本,两个对角线上的矩阵分别表示两个极化方向上的预编码矩阵。
上述码本可以是双极化天线的第一码本,两个对角线上的矩阵分别表示两个极化方向上的预编码矩阵。
可选的,第二级码本可以包含针对极化天线的相位补偿因子信息,组成第二级码本中预编码矩阵的元素可以是ejπn/2(其中,π表示圆周率,e表示自然常数,j表示虚数单位,n表示第二码本索引)例如正交幅度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QAM)字符集{1,-1,+j,-j}。第二级码本的表现形式可如下表九所示:
表九:
第二码本索引 | 传输层数=1 |
0 | [1 1]T |
1 | [1 -1]T |
2 | [1 +j]T |
3 | [1 -j]T |
… | … |
其中,[·]T表示共轭转置运算,j表示虚数单位,上述码本可以是双极化天线的第二码本,两个对角线的矩阵分别表示两个极化方向上的相位因子。
可选的,以传输层数=1为例,该第一级码本和第二级码本也可以设计成为如下表十所示的形式:
表十:
其中,P代表使得码本中的预编码矢量功率归一的因子。U可以是um,表示双极化天线的第一码本,两个对角线上的矩阵分别表示两个极化方向上的预编码矩阵。整个公式表示由第一码本索引和第二码本索引共同决定的码本中的预编码矢量
可选的,如果在UE侧配置了两维天线阵列,码本的形式与上述表格类似,只是第一码本索引变为m和l两个值,此处不再赘述。
302部分:无线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用于指示用户设备采用选定的预编码矩阵来传输上行数据。
在本部分中,无线接入网设备(比如TRP)向终端设备(比如UE)发送第一PMI和/或第二PMI。可选的,其中,该第一PMI可以对应前述任一种第一码本索引,该第一PMI可以是宽带PMI,该无线接入网设备还向该终端设备发送第二PMI,该第二PMI对应第二码本索引,该第二PMI可以是子带PMI,对于子带级别的PMI,能够更好的适应上行OFDM系统。
可选的,考虑到终端形态的不同,比如说有些终端设备并没有配置多个天线面板,或者也没有配置极化天线,或者说,终端设备配置了单极化天线或者单天线面板,那么,接入网设备可以不指示第二PMI给终端,终端设备可通过接收到的第一PMI,使用第一PMI对应的上行预编码矩阵执行上行传输,在这种情况下,可选的,终端设备的上行传输可以只使用第一级码本。通过这种设计,可以使得系统兼容性更好。
可选的,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采用不同的周期来发送该第一PMI和/或该第二PMI至该终端设备。
可选的,无线接入网设备通过下行信令指示终端设备该第一PMI和第二PMI,该下行信令可以是物理层信令或者高层信令,当该信令为物理层信令时,可以为DCI,当该信令为高层信令时,该信令可以是无线资源控制信令(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或者MAC控制元素(Media Access Control Control Element,MAC CE)。
另一种可行的一种信令通知方式,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发送下行信令(比如物理层,或者也可以是高层信令),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PMI,无线接入网设备还通过信令告知终端设备第二PMI在数据信道中所使用的时频资源,通知终端设备该第二PMI所在的时频资源的下行信令,可以是无线接入网设备携带该第一PMI的信令,也可以是无线接入网设备另外单独发送的信令,只要在下行信令中能够携带关于第二PMI在数据信道中所使用的时频资源的信息即可。UE通过在该指示的时频资源上解调获得该第二PMI。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PMI和该第二PMI确定上行预编码矩阵,并进行上行数据传输。这样带来的技术效果是,因为第二PMI可能占用资源较多,在信令中(比如DCI)中可能无法容纳,而采用本方案可以节省控制信令资源。
针对终端设备具有多天线端口的场景,还提供了多种可行的用于下行指示PMI的信令结构的示例,其中,终端设备侧天线端口的数量取值可以是2个,4个或8个等。
当无线接入网设备下发的信令是物理层信令时,该物理层控制信令中可以使用一个指示域包含传输层数和PMI信息,指示域名称比如可以是预编码信息和层数(PrecodingInformation and Number of Layers),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如下表:
其中,表中所示PMI 1表示第一PMI,PMI 2表示第二PMI,此处第一PMI和第二PMI的技术含义可参考前述本发明实施例关于两级码本和两级PMI的各种可行设计的描述。
可选的,对于无线接入网设备下发的信令是为物理层控制信令的情况,该信令中也可以使用两个单独的指示域来分别携带传输层数和PMI信息,其中,用来指示PMI信息的域中可携带两个PMI的信息,示例如下:
可选的,对于下行信令为物理层控制信令的情况,也可以利用三个单独的指示域,分别指示传输层数,第一PMI信息和第二PMI信息,例如使用指示域“number of layers”来指示传输层数,使用指示域“Precoding information 1”来指示第一PMI信息,使用指示域“Precoding information 2”来指示第二PMI信息。此处第一PMI和第二PMI的技术含义可参考前述本发明实施例关于两级码本和两级PMI的各种可行设计的描述。
可选的,对于使用高层信令和物理层控制信令来联合指示传输层数信息的情况,以高层信令是RRC信令或者MAC CE为例,利用高层信令中的一个指示域(比如:“number oflayers”)来指示传输层信息,使用物理层控制信令中的一个指示域来指示PMI信息,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如下示例:
可选的,对于使用高层信令和物理层控制信令来联合指示传输层数信息的情况,也可以使用高层信令中的一个指示域(比如:“number of layers”)用来指示传输层信息;使用物理层控制信令中的两个指示域分别指示PMI信息,例如使用指示域“Precodinginformation 1”指示第一PMI信息,用指示域“Precoding information 2”指示第二PMI信息。
可选的,可以使用无线接入网设备下发的高层信令中的一个指示域来指示一个或者两个或者多个PMI信息,也可以使用无线接入网设备下发的高层信令中的多个指示域来分别指示多个PMI信息,比如,高层信令中有两个指示域分别指示两个PMI信息,高层信令中有三个指示域分别指示三个PMI信息。
部分303:终端设备根据无线接入网设备指示的预编码矩阵进行上行数据传输。
上述图3相关联的各种可行的设计,可以应用于在5G NR的non-precoded SRS场景或者precoded SRS场景,对于non-precoded SRS的场景,终端设备配置的天线端口可以扩展到8 个,对于precoded SRS场景,终端设备配置的天线端口可以扩展到4个。
可选的,以non-precoded SRS场景为例(但本申请实施例方案并不限于该场景),作为一个角度的概述,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两级码本结构用于上行传输,一个目的即减少系统信令开销,这种两级码本结构和分层次的PMI指示机制联合使用。两级码本的总的码本结构形式可以表达为:W=W1·W2,其中,
其中,ui和ui′可以是相同或者不同的结构化的预编码矢量(could be the sameor different structured precoding vectors),表示极化因子(co-phasing factor),可以是极化相位信息或者双极化天线的相位差信息。
相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上行两级码本的技术方案,现有的上行传输所使用的码本都是仅一级码本,而现有的下行码本中,比如LTE Release 8中采用了一级码本,LTERelease10或LTE Release 12采用的码本中:一级码本用来选择一个波束组,二级码本用于从选择出来的波束组中选择一个波束,并确定极化相位信息(cophasing),跟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上行两级码本方案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实施例设计的两级码本,其中,第一级码本用于选择一个波束,第二级码本用于确定相位差信息(cophasing),相位差信息可以是交叉极化天线的相位差的信息,或者是多个波束之间的相位差的信息。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该两级码本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码本,相对于LTE Release 13中的config 1码本,其第一PMI对应波束选择,第二PMI对应cophsing选择,但是LTE Release 13中的这两个PMI共同决定了一个矩阵,不够灵活;并且config 1/2/3/4都需要高层参数配置,信令开销比较大,且没有性能增益。
可选的,基于前述图3及其各种可行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预编码矩阵的指示方法,简洁起见,这部分可以作为图3相对应方案的可选项,或者可替换项。
终端设备发射上行参考信号,该上行参考信号可以是precoded SRS。无线接入网设备根据终端设备发射的上行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并使用预先设定的码本和信道矩阵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选择出相应的预编码矩阵,进而确定该预编码矩阵对应的PMI。对于两级码本结构的情况,第一级码本中包含波束选择矢量信息,码本中的预编码矢量对应于一组预先选定的波束,可以是UE的模拟波束或者是基站通过信令告知UE。例如利用单位选择矢量组成第一级码本,其中是长度为N的矢量,其中第k个元素是1,其它元素为0。
以层数=1为例,第一级码本可以是如下形式:
第二级码本中包含针对极化天线的相位补偿因子信息,例如,组成第二级码本中预编码矩阵的元素可以是QAM字符集{+1,-1,+j,-j}等。一种可能的第二级码本的形式可能是:
第二码本索引 | 层数=1 |
0 | [1 1]T |
1 | [1 -1]T |
2 | [1 +j]T |
3 | [1 -j]T |
可选的,以层数为1示例,两级码本结构也可以表示成为如下形式:
其中,P是使得码本中的预编码矢量功率归一的因子。
第一PMI对应第一码本索引,可以是宽带PMI。第二PMI对应第二级码本索引,可以是子带PMI。
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接入网设备指示给终端设备的第一PMI可用于直接选择一个波束,无线接入网设备指示给终端设备的第二PMI可用于根据前述第一PMI选择的波束确定交叉极化天线的相位补偿因子。
本实施例中,结合了上行波束管理以及预编码矩阵指示的设计思路,码本设计较为简洁。第二PMI可以配置成子带级别,能够适应上行OFDM系统。本实施例可以应用于precoded SRS场景。本实施例相比较于现有技术中上行码本不支持两级码本结构,在频选信道条件下性能较差的情况,具有显著的优势,比如,在频选信道场景下,第二PMI是窄带PMI,第一PMI是宽带PMI,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仅一级宽带PMI,可以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
可选的,基于前述图3及其各种可行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预编码矩阵的指示方法,这部分可以作为图3相对应方案的可选项,或者可替换项。
终端设备发射上行参考信号(例如SRS),无线接入网设备(比如:TRP)根据终端设备发射的上行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并使用预先设定的码本和信道矩阵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选择出相应的预编码矩阵,确定该预编码矩阵对应的PMI。对于两级码本结构,第一级码本中可包含波束选择矢量信息,码本中的预编码矢量由如下示例中的至少两种组成:
示例一:一组空间中均匀分布的宽波束。例如,可以利用DFT矢量:
或者,
组成第一级码本。其中,N表示SRS的天线端口数,O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表示过采样因子,此处涉及的参数N和O,均可以由TRP通过发送下行信令(比如高层信令,或者也可以是物理层信令)配置给UE。
示例二:预编码矢量中一部分元素为0,另一部分元素利用DFT形式组成了空间中均匀分布的宽波束。例如,可以利用DFT矢量:
或者,
组成第一级码本。其中,N表示SRS的天线端口数,O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表示过采样因子,其中公式中涉及的参数,可以由TRP通过发送下行信令(比如高层信令,物理层信令)配置给UE。
示例三:预编码矢量中间一部分元素为0,例如:
um=[a1 ... ak,0 ... 0,ak+1 ... aX]T
其中,[a1 ... ak]是根据格拉斯曼装箱理论设计的预编码矢量。
可选的,采用格拉斯曼装箱理论设计预编码矢量,可以是基于Householder矩阵,或者DFT矩阵等方式得到预编码矢量。
例如,当天线端口X=4时,上行传输4端口码本中的前16个预编码矢量可设计成如下:
可选的,第一级码本可以包括前述示例一和示例二中的预编码矢量,可选的,第一级码本也可以包括示例一和示例三中的预编码矢量,可选的,第一级码本也可以包括示例一,示例二和示例三中的预编码矢量。如果UE端采用两维天线阵列,也可以用类似的方法形成第一级码本,这里不再赘述。
以秩等于1为例,一种可行的码本设计方式为:
第一级码本的一个示例:
第二级码本包含针对极化天线的相位补偿因子信息,组成第二级码本中预编码矩阵的元素可以是ejπn/2,例如QAM字符集+1,-1,+j,-j等。第二级码本的一种可行的设计如下:
第二码本索引 | 层数=1 |
0 | [1 1]T |
1 | [1 -1]T |
2 | [1 +j]T |
3 | [1 -j]T |
可选的,以层数=1为例,两级码本结构也可以设计成为如下形式:
其中,P是使得码本中的预编码矢量功率归一的因子。
可选的,如果终端侧配置了2D天线阵列,码本的形式可与前述设计类似,只是第一码本索引变为m和l两个值,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本实施例中,无线接入网设备指示给终端设备的第一PMI可对应第一码本索引,该第一PMI可以是宽带PMI;无线接入网设备指示给终端设备的第二PMI可对应第二级码本,该第二PMI可以是子带PMI。该第一PMI和该第二PMI可以具有不同的指示周期。网络侧无线接入网设备可通过下行信令把第一PMI和第二PMI指示给终端设备,该下行信令可以是物理层信令或者高层信令(如RRC或者MAC层)信令。
可选的,接入网设备(比如:TRP)可以通过下行信令指示第一PMI给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还通知终端设备第二PMI在数据信道中使用的时频资源,UE通过在对应的时频资源上解调得到第二PMI,从而终端设备根据第一PMI和第二PMI确定上行预编码矩阵,并进行上行数据传输。
本实施例结合了上行波束管理以及预编码矩阵指示的设计思路,码本设计简洁。在本实施例中,无线接入网设备指示给终端设备的第二PMI可以配置成子带级别,这样能更好的适应上行OFDM系统。本实施例可以应用于non-precoded SRS场景或者precoded SRS场景。在如果UE可支持的天线数量变多,而部分UE天线可能会被遮断或者损坏的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应用于该场景下的上行预编码传输,进一步提高传输性能。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上行码本不支持两级码本结构,导致在频选信道条件下性能较差的情况,以及现有技术中,下行码本技术设计不够简洁,无线接入网设备根据终端设备上行指示的第一PMI选择出一个波束组,无线接入网设备根据终端设备上行指示的第二PMI从波束组中选择一个波束,并确定交叉极化天线的相位补偿因子。而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根据无线接入网设备下发的第一PMI直接选择一个波束,终端设备根据无线接入网设备下发的第二PMI以及根据第一PMI选择的波束来确定交叉极化天线的相位补偿因子。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码本的编号,如“第一码本”,“第一PMI”等,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相同编号的码本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对应不同的作用;相同编号的码本和子码本,如第一码本和第一PMI,在逻辑上和使用上不是必须存在从属关系或者层次关系,例如,第一子码本也可以定义为第四码本并且独立使用,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应理解,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以上,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选择性陈述及图3涉及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详细说明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预编码矩阵指示的方法。以下,结合图4至图7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采用预编码矩阵指示机制的无线通信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无线通信装置400,该网络设备的示意性框图可如图4所示。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4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4所示,该无线通信装置400包括:接收单元410和处理单元420。
具体地,该无线通信装置400可对应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选择性陈述以及图3所对应的实施例预编码矩阵的指示方法300涉及的各种可行设计的无线通信装置,该无线通信装置备400可以包括用于执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选择性陈述以及图3所对应的实施例预编码矩阵的指示方法300涉及的各种可行设计的设备(比如可以是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终端设备,或者UE等)执行的方法的单元。并且,该网络设备400中的各单元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选择性陈述以及图3所对应的实施例预编码矩阵的指示方法300涉及的各种可行设计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无线通信装置500,该无线通信装置500的示意性框图可如图5所示。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5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5所示,该无线通信装置500包括:发送单元510和处理单元520。
具体地,该无线通信装置500可对应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选择性陈述以及图3所对应的实施例预编码矩阵的指示方法300涉及的各种可行设计的无线通信装置,该无线通信装置备400可以包括用于执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选择性陈述以及图3所对应的实施例预编码矩阵的指示方法300涉及的各种可行设计的设备(比如可以是第二无线通信装置,无线接入网设备,或者TRP等)执行的方法的单元。并且,该终端设备500中的各单元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选择性陈述以及图3所对应的实施例预编码矩阵的指示方法300涉及的各种可行设计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无线通信装置600,该网络设备的示意性框图可如图6所示。图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6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6所示,该无线通信装置600包括:收发器610、处理器620、存储器630和总线系统640。其中,该收发器640、处理器620和存储器630通过总线系统640相连,该存储器630用于存储程序指令,该处理器620用于执行该存储器630存储的指令,以控制收发器610收发信号,并使得所述无线通信装置600执行相应的功能。其中,存储器630可以配置于处理器620中,也可以独立于处理器620。
具体地,该无线通信装置600可对应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选择性陈述以及图3所对应的实施例预编码矩阵的指示方法300涉及的各种可行设计的无线通信装置,该无线通信装置备600可以包括用于执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选择性陈述以及图3所对应的实施例预编码矩阵的指示方法300涉及的各种可行设计的设备(比如可以是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终端设备,或者UE等)执行的方法的实体单元,该无线通信装置600中的各实体单元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选择性陈述以及图3所对应的实施例预编码矩阵的指示方法300涉及的各种可行设计的设备(比如可以是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终端设备,或者UE等)执行的方法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无线通信装置700,该无线通信装置700的示意性框图可如图7所示。图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7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7所示,该无线通信装置700包括:收发器710、处理器720、存储器730和总线系统740。其中,该收发器740、处理器720和存储器730通过总线系统740相连,该存储器730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720用于执行该存储器730存储的指令,以控制收发器710收发信号,并使得所述无线通信装置700完成相应的功能。其中,存储器730可以配置于处理器720中,也可以独立于处理器720。
具体地,该无线通信装置700可对应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选择性陈述以及图3所对应的实施例预编码矩阵的指示方法300涉及的各种可行设计的无线通信装置,该无线通信装置备700可以包括用于执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选择性陈述以及图3所对应的实施例预编码矩阵的指示方法300涉及的各种可行设计的设备(比如可以是第二无线通信装置,无线接入网设备,或者TRP等)执行的方法的实体单元。并且,该无线通信装置700中的各实体单元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选择性陈述以及图3所对应的实施例预编码矩阵的指示方法300涉及的各种可行设计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器组合执行完成。软件器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还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简称“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简称“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简称“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简称“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简称“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简称“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简称“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简称“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简称“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简称“DR RAM”)。应注意,本申请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还应理解,该总线系统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可以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等。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
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器组合执行完成。软件器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该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该指令当被包括多个应用程序的电子设备执行时,能够使该电子设备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的选择性陈述以及图3所示实施例的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申请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7)
1.一种预编码矩阵指示方法,所述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无线通信装置获取来自于第二无线通信装置的第一指示和第二指示,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执行向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无线传输所使用的第一预编码矩阵,所述第二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执行向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无线传输所使用的第二预编码矩阵;
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包含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执行向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无线传输所使用的波束的信息,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归属于用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执行向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无线传输所使用的第一码本;
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包含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所使用的相位差的信息,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归属于用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执行向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无线传输所使用的第二码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编码矩阵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第一码本中每个预编码矩阵包含的预编码矢量是离散傅立叶变换矢量,或者,
所述第一码本中每个预编码矩阵包含的预编码矢量对应至少一个宽波束或者至少一个窄波束。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编码矩阵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第一码本中至少一个预编码矢量的一部分元素为0;所述预编码矢量中的另一部分元素是离散傅里叶变换矢量,或者所述另一部分元素是基于格拉斯曼装箱理论设计的预编码矢量。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预编码矩阵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散傅立叶变换矢量设计为:
或者,
其中,N表示探测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数,O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表示过采样因子,m表示该矢量的编号,对应码本索引,π表示圆周率,e表示自然常数,j表示虚数单位,[·]T表示共轭转置运算。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预编码矩阵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第一指示和所述第二指示包含在来自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的物理层信令中,所述物理层信令包含第一指示域和第二指示域,所述第一指示域包含所述第一指示,所述第二指示域包含所述第二指示。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预编码矩阵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第一指示和所述第二指示包含在来自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的物理层信令中,所述物理层信令包含一个指示域,所述一个指示域包含所述第一指示和所述第二指示。
7.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预编码矩阵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和所述第二指示包含在来自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的高层信令中,所述高层信令包含第一指示域和第二指示域,所述第一指示域包含所述第一指示,所述第二指示域包含所述第二指示。
8.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预编码矩阵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和所述第二指示包含在来自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的高层信令中,所述高层信令包含一个指示域,所述一个指示域包含所述第一指示和所述第二指示。
9.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预编码矩阵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获取来自于第二无线通信装置的第一指示和第二指示,包括:
所述第一指示包含在来自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的第一信令中,
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的第二信令,所述第二信令包含所述第二指示在数据信道中所使用的时频资源的信息,
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根据所述第二信令中包含的所述时频资源的信息,解调获得所述第二指示。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预编码矩阵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传输层数为1时,所述第一码本设计为:
11.如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预编码矩阵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码本设计为:
其中,T表示矩阵转置,1,-1,+j,-j为正交幅度调制字符集。
12.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预编码矩阵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传输层数为1时,所述第一码本和第二码本设计为:
其中,P代表使得码本中的预编码矢量功率归一的因子。
13.如权利要求1-12任一所述的预编码矩阵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位差信息包括:交叉极化天线的相位差的信息,或者,多个波束之间的相位差的信息。
14.如权利要求1-13任一所述的预编码矩阵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码本和所述第二码本,预先配置在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和/或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中。
15.如权利要求1-14任一所述的预编码矩阵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宽波束是模拟波束,或者是天线虚拟化权值对应的波束,或者对应于天线端口数/天线振子数较少时形成的波束;
所述窄波束是数字模拟权值混合形成的波束,或者数字权值形成的波束。
16.一种第一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收发器和总线系统,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所述收发器通过总线系统耦合,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通过所述收发器与第二无线通信装置相通信,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程序指令,使得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完成如权利要求1-15任一所述的预编码矩阵指示方法中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所执行的部分。
17.一种第二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收发器和总线系统,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所述收发器通过总线系统耦合,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通过所述收发器与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相通信,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程序指令,使得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完成如权利要求1-15任一所述的预编码矩阵指示方法中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所执行的部分。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011330.4A CN108282207B (zh) | 2017-01-06 | 2017-01-06 | 一种预编码矩阵指示方法、装置和系统 |
PCT/CN2018/071641 WO2018127151A1 (zh) | 2017-01-06 | 2018-01-05 | 一种预编码矩阵指示方法、装置和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011330.4A CN108282207B (zh) | 2017-01-06 | 2017-01-06 | 一种预编码矩阵指示方法、装置和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282207A true CN108282207A (zh) | 2018-07-13 |
CN108282207B CN108282207B (zh) | 2021-06-15 |
Family
ID=62789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011330.4A Active CN108282207B (zh) | 2017-01-06 | 2017-01-06 | 一种预编码矩阵指示方法、装置和系统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282207B (zh) |
WO (1) | WO2018127151A1 (zh) |
Cited B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278120A (zh) * | 2019-01-11 | 2020-06-12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上行信道的配置方法、传输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 |
WO2021207895A1 (zh) * | 2020-04-13 | 2021-10-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传输上行信号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
RU2758348C1 (ru) * | 2020-12-15 | 2021-10-28 |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Московский автомобильно-дорожны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МАДИ)" | Способ кодирования и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по радиоканалам |
CN113574808A (zh) * | 2019-03-26 | 2021-10-29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指示虚拟天线端口的探测参考信号发送 |
WO2021223084A1 (zh) * | 2020-05-06 | 2021-11-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发送和接收上行参考信号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
CN113644945A (zh) * | 2021-08-09 | 2021-11-12 | 哲库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码本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4070366A (zh) * | 2020-07-30 | 2022-02-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WO2022142459A1 (zh) * | 2020-12-31 | 2022-07-07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终端、接入网设备 |
CN115053466A (zh) * | 2020-01-30 | 2022-09-13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频率选择性预编码器指示 |
WO2023030242A1 (zh) * | 2021-09-03 | 2023-03-09 | 索尼集团公司 | 电子设备、通信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
WO2023151593A1 (zh) * | 2022-02-09 | 2023-08-17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预编码指示方法、装置、通信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
WO2024045804A1 (zh) * | 2022-08-30 | 2024-03-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
WO2024077448A1 (zh) * | 2022-10-10 | 2024-04-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装置、芯片系统、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
WO2024138528A1 (zh) * | 2022-12-29 | 2024-07-0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85823B (zh) * | 2018-12-29 | 2023-08-01 | 南京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 信号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EP3879716A4 (en) | 2019-01-07 | 2021-12-15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CODES BOOK PROCESSING PROCESS,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
WO2020150943A1 (zh) * | 2019-01-23 | 2020-07-30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传输信号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US11303327B2 (en) | 2019-05-03 | 2022-04-1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ower density exposure control |
CN117997392A (zh) * | 2022-11-04 | 2024-05-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预编码的指示方法及通信装置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40226702A1 (en) * | 2013-02-12 | 2014-08-14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4TX Codebook Enhancement in LTE |
CN104935365A (zh) * | 2014-03-21 | 2015-09-23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用于多输入多输出传输系统的预编码矩阵的构造、选择以及调度的方法和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09785B (zh) * | 2013-02-25 | 2017-11-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码本反馈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
US9287948B2 (en) * | 2014-05-11 | 2016-03-15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downlink wireless signal |
CN105450273B (zh) * | 2015-08-24 | 2016-11-23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传输编码指示信息和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和装置 |
-
2017
- 2017-01-06 CN CN201710011330.4A patent/CN108282207B/zh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1-05 WO PCT/CN2018/071641 patent/WO2018127151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40226702A1 (en) * | 2013-02-12 | 2014-08-14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4TX Codebook Enhancement in LTE |
CN104982060A (zh) * | 2013-02-12 | 2015-10-14 | 德克萨斯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 Lte中的4tx码本增强 |
CN104935365A (zh) * | 2014-03-21 | 2015-09-23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用于多输入多输出传输系统的预编码矩阵的构造、选择以及调度的方法和设备 |
Cited B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2003287B2 (en) | 2019-01-11 | 2024-06-04 |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 Uplink channel configuration method, uplink channel transmission method, network-side device, and terminal |
CN111278120A (zh) * | 2019-01-11 | 2020-06-12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上行信道的配置方法、传输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 |
CN113574808A (zh) * | 2019-03-26 | 2021-10-29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指示虚拟天线端口的探测参考信号发送 |
CN113574808B (zh) * | 2019-03-26 | 2024-05-07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指示虚拟天线端口的探测参考信号发送 |
CN115053466A (zh) * | 2020-01-30 | 2022-09-13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频率选择性预编码器指示 |
WO2021207895A1 (zh) * | 2020-04-13 | 2021-10-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传输上行信号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
WO2021223084A1 (zh) * | 2020-05-06 | 2021-11-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发送和接收上行参考信号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
US11894886B2 (en) | 2020-07-30 | 2024-02-0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CN114070366A (zh) * | 2020-07-30 | 2022-02-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RU2758348C1 (ru) * | 2020-12-15 | 2021-10-28 |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Московский автомобильно-дорожны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МАДИ)" | Способ кодирования и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по радиоканалам |
WO2022142459A1 (zh) * | 2020-12-31 | 2022-07-07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终端、接入网设备 |
CN113644945B (zh) * | 2021-08-09 | 2022-05-10 | 哲库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码本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3644945A (zh) * | 2021-08-09 | 2021-11-12 | 哲库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码本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WO2023030242A1 (zh) * | 2021-09-03 | 2023-03-09 | 索尼集团公司 | 电子设备、通信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
WO2023151593A1 (zh) * | 2022-02-09 | 2023-08-17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预编码指示方法、装置、通信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
WO2024045804A1 (zh) * | 2022-08-30 | 2024-03-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
WO2024077448A1 (zh) * | 2022-10-10 | 2024-04-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装置、芯片系统、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
WO2024138528A1 (zh) * | 2022-12-29 | 2024-07-0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282207B (zh) | 2021-06-15 |
WO2018127151A1 (zh) | 2018-07-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282207B (zh) | 一种预编码矩阵指示方法、装置和系统 | |
US10511365B2 (en) | Linear combination codebook for CSI reporting in adv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
KR102332980B1 (ko) | 통신 방법, 통신 장치 및 시스템 | |
CN108023624B (zh) | 一种预编码矩阵指示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7733493B (zh) | 用于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和装置 | |
KR102365349B1 (ko) | 첨단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첨단 csi 보고 | |
KR102618282B1 (ko) | Mimo 측정 기준 신호 및 피드백을 동작시키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
CN109150256B (zh) |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系统 | |
CN108809391B (zh) | 确定预编码矩阵指示的方法、接收设备和发送设备 | |
US9008222B2 (en) | Multi-user and single user MIMO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ing hybrid beam forming | |
US20170244533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reporting | |
KR102293682B1 (ko) | 첨단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csi 보고를 위한 프리코더 코드북 | |
CN104067533B (zh) |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方法以及一种用户设备和基站 | |
CN107113643B (zh) | 一种资源选择的方法及装置和一种电子设备 | |
US20220263560A1 (en) |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ing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 |
CN107395259B (zh) | 一种二级预编码方法及装置 | |
CN105144600A (zh) | 用于大型天线阵列的混合数字和模拟波束成形 | |
WO2018228599A1 (zh) |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系统 | |
KR20100133883A (ko) | 다중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의 코드북 설계 방법 및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 |
EP2983318B1 (en) | Mobile station,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 |
WO2018028291A1 (zh) | 一种波束赋形训练方法、终端和基站 | |
CN110324070B (zh) |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系统 | |
CN111757382A (zh) | 指示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 |
CN110557348B (zh) | 用于解调数据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 |
CN115706634A (zh) | 一种信道信息反馈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