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81327A - 多组双向控制继电器及其组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组双向控制继电器及其组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81327A
CN108281327A CN201810126636.9A CN201810126636A CN108281327A CN 108281327 A CN108281327 A CN 108281327A CN 201810126636 A CN201810126636 A CN 201810126636A CN 108281327 A CN108281327 A CN 1082813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movable contact
pushing plate
contact spring
direction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2663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81327B (zh
Inventor
郑旭斌
肖文信
彭南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REAT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REAT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REAT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REAT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2663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8132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2813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813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813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813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01H50/04Mounting complete relay or separate parts of relay on a base or inside a case
    • H01H50/041Details concerning assembly of rela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64Driv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and contac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01H50/04Mounting complete relay or separate parts of relay on a base or inside a case
    • H01H2050/049Assembling or mounting multiple relays in one common hous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lectromagnets (AREA)
  • Connection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多组双向控制继电器包括外壳,在外壳内两侧分别设有若干固定端子且固定端子的外端延长至外壳的两侧外,在外壳内两侧还分别设有若干与所述的固定端子一一对应的动簧片,设置在外壳一侧的动簧片与设置在外壳另一侧的动簧片一一对应,在所述一一对应的两块动簧片的内端之间设有串联导电块且所述的串联导电块固定在外壳内,在外壳内两侧还分别设有推动板,设置在外壳内一侧的动簧片外端分别与其中一块推动板连接,设置在外壳内另一侧的动簧片分别与另一块推动板连接,推动板各自与能驱动推动板移动的磁路驱动机构连接,在外壳的两侧还分别设有与外壳可拆卸连接且能够防止所述的推动板移动的保险锁止机构。

Description

多组双向控制继电器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继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组双向控制继电器及其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是当输入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之间的互动关系。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现有的继电器,其一般为单侧输出(即,单排引脚)的结构,当需要多个继电器时,通过继电器数量的增加从而满足使用要求,该方式其成本较高,另外,每个继电器的控制为单独控制,其安全性还是无法保证。
其次,现有的继电器组装完成且在运输等等状态下时,其固定引脚和动簧片之间容易发生接触的现象,导致安全性还是较差。
因此,急需设计一款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继电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成本低且能够提高安全性的多组双向控制继电器。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方法简单且能够提高组装效率的多组双向控制继电器的组装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多组双向控制继电器包括外壳,在外壳内两侧分别设有若干固定端子且固定端子的外端延长至外壳的两侧外,在外壳内两侧还分别设有若干与所述的固定端子一一对应的动簧片,设置在外壳一侧的动簧片与设置在外壳另一侧的动簧片一一对应,在所述一一对应的两块动簧片的内端之间设有串联导电块且所述的串联导电块固定在外壳内,在外壳内两侧还分别设有推动板,设置在外壳内一侧的动簧片外端分别与其中一块推动板连接,设置在外壳内另一侧的动簧片分别与另一块推动板连接,所述的推动板各自与能驱动推动板移动的磁路驱动机构连接且推动板的移动从而带动动簧片外端与固定端子接触或者取消接触,在外壳的两侧还分别设有与外壳可拆卸连接且能够防止所述的推动板移动的保险锁止机构。
通过设计串联导电块,其不仅能够节省材料成本,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即,两侧的动簧片要分别与固定端子接触后继电器才能实现通电工作。
也就是说,当任意一个未接触时,继电器则不通电工作。
通过设计了保险锁止机构,其可以实现在未被使用状态时的推动板锁止,避免了动簧片靠近固定端子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
在上述的多组双向控制继电器中,所述的保险锁止机构包括连接在每块推动板外表面上的悬臂,在每块悬臂上分别连接有与悬臂垂直连接的行程限位块,本保险锁止机构还包括可拆卸插销,所述的可拆卸插销内端插于外壳外壁的固定孔内且可拆卸插销内端侧部与行程限位块接触从而将所述的推动板锁止。
当然,保险锁止机构还可以是一根锁止销,锁止销插于推动板的固定孔中从而实现锁止。
在上述的多组双向控制继电器中,所述的外壳两侧分别设有供所述的悬臂插入的通槽,在每个通槽的外端分别设有具有导向槽的U形壳,行程限位块位于所述的导向槽中且行程限位块的长度短于导向槽的长度,在U形壳上设有与所述的导向槽连通的固定孔,所述的可拆卸插销内端插于所述的固定孔中且可拆卸插销内端端部伸入至导向槽内并与行程限位块一端接触。
通槽起到让位的作用。
设置的U形壳协同导向槽,其可以实现导向和限位,可以进一步提高推动板移动的平顺性和稳定性。
在上述的多组双向控制继电器中,所述的可拆卸插销为U形弹性插销,在U形壳外侧设有固定孔,所述可拆卸插销两端插于所述的固定孔中且在可拆卸插销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防止所述的可拆卸插销向外脱离固定孔的限位凸扣。
U形弹性插销开口处的口径小于U形弹性插销内侧的内径。
可拆卸插销由塑料制成,当然,还可以是非金属材料,只要能够满足使用要求即可。
在上述的多组双向控制继电器中,所述的悬臂设置在推动板外表面一端。
磁路驱动机构连接在推动板另一端。
在上述的多组双向控制继电器中,所述的外壳内中部设有若干离散排列的方形框且相邻的两个方形框之间形成定位空间,所述的定位空间数量与串联导电块的数量相等且串联导电块一一卡于所述的定位空间内。
外壳包括相互配合的底壳和盖板,底壳和盖板之间通过卡扣和扣孔实现连接。
方形框设置在底壳的内底部,在底壳上设有若干处栅格式通风孔,栅格式通风孔内端与所述的方形框一一连通,外端与外界连通。
在上述的多组双向控制继电器中,动簧片的内端通过若干紧固件固定在串联导电块上,在相邻的两个方形框的任意一个方形框外壁设有供所述的紧固件卡入的卡槽;在相邻的两个方形框中的另外一个方形框外壁设有散热槽。
散热槽的槽底设有倾斜面。
通过设计卡槽协同散热槽,其可以实现定位和散热。
在上述的多组双向控制继电器中,设有卡槽的该方形框外壁还设有与动簧片接触的散热筋。
在上述的多组双向控制继电器中,所述的外壳内两侧分别设有若干矩形框,其中两块固定端子的内端分别固定在外壳内壁的定位槽一中,剩下的固定端子内端一一固定在矩形框外壁的定位槽二中。
每个矩形框分别与一个方形框连接。
本多组双向控制继电器的组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备料:准备外壳、磁路驱动机构、若干固定端子、数量与固定端子相等的动簧片和数量与固定端子相等的串联导电块,以及两块推动板;
B、推动板组装,将两块推动板分别安装在外壳内两侧并各自与外壳内的磁路驱动机构连接;
C、闭合机构组装,在每块串联导电块的一面两端分别连接有两块呈对称设置的动簧片,制得串联动簧片组件,然后将串联动簧片组件的串联导电块固定于卡于外壳内的相邻两个方形框之间,动簧片的外端分别伸入至推动板的定位孔中;
固定端子组装,在每块动簧片的一表面分别安装固定端子;
D、可拆卸插销组装,可拆卸插销内端插于外壳外壁的固定孔内且可拆卸插销内端侧部与推动板一端的行程限位块接触从而将所述的推动板锁止。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多组双向控制继电器及其方法优点在于:
1、结构简单且易于制造。
2、通过设计串联导电块,其不仅能够节省材料成本,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即,两侧的动簧片要分别与固定端子接触后继电器才能实现通电工作。
3、通过设计了保险锁止机构,其可以实现在未被使用状态时的推动板锁止,避免了动簧片靠近固定端子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
4、方法简单且提高了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推动板分解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闭合机构分解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外壳1、隔板10、固定端子11、动簧片12、串联导电块13、通槽14、方形框15、卡槽16、散热槽17、散热筋18、矩形框19、推动板2、保险锁止机构3、悬臂31、行程限位块32、可拆卸插销33、U形壳34、导向槽341、固定孔35、磁路驱动机构4、线圈41、磁钢42、摆动器4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本多组双向控制继电器包括外壳1,具体地,该外壳包括相互配合的底壳和盖板,底壳和盖板之间通过卡扣和扣孔实现连接。
在外壳的中心区域设有若干阵列分布的通孔。
通孔的设计,其可以实现定位和散热多个功能。
在外壳1内两侧分别设有若干固定端子11且固定端子11的外端延长至外壳的两侧外,本实施例的固定端子11具有2-6块。
在固定端子11的外端设有至少一个静触点,当然,也可以是两个静触点。
在外壳1内两侧还分别设有若干与所述的固定端子11一一对应的动簧片12,设置在外壳1一侧的动簧片12与设置在外壳1另一侧的动簧片12一一对应,动簧片12的外端与上述的静触点一一对应的动触点,且当动触点为两个时在动簧片12上开设有中间槽,中间槽的外端敞口,内端延长至动簧片12的内端,中间槽将动簧片12外端分切成两块半体,在每块半体的一表面分别设有一动触点。
在所述一一对应的两块动簧片12的内端之间设有串联导电块13且所述的串联导电块13固定在外壳1内,串联导电块13呈方形的块状结构。
在外壳1内两侧还分别设有推动板2,推动板2和外壳1之间设有平移导向结构。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平移导向结构包括设置在外壳1内两侧的导向轨道,推动板2位于导向轨道内,在导向轨道内壁两侧分别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导向凸条,推动板2的两表面分别与所述的导向凸条接触。
设计的导向凸条其可以减少接触面积,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移动的平顺性,同时,上述的结构设计,其可以进一步提高散热性能。
设置在外壳1内一侧的动簧片12外端分别与其中一块推动板2连接,设置在外壳1内另一侧的动簧片12分别与另一块推动板2连接,所述的推动板2各自与能驱动推动板2移动的磁路驱动机构4连接且推动板2的移动从而带动动簧片12外端与固定端子11接触或者取消接触,磁路驱动机构4包括线圈41,在线圈41上连接有两块对称设置的磁钢42,在两块磁钢之间设有摆动器43,摆动器43与推动板2连接。
在两块磁钢上连接有盖板,在盖板的两端分别设有让位通孔且磁钢42外端部分插于所述的让位通让位通中,在每个让位通让位通的内壁分别设有若干沿着让位通孔轴向设置的散热凸起。
在盖板的两端还分别设有与外壳连接的定位销。
在外壳1内一端设有隔板10且隔板10将外壳分隔成两个腔室,磁路驱动机构4位于其中一个腔室内,动簧片12和固定端子11位于另外一个腔室内。
设计的隔板10,其可以避免两个腔室内的热量相互传递从而影响继电器性能。
在外壳1的两侧还分别设有与外壳1可拆卸连接且能够防止所述的推动板2移动的保险锁止机构3。具体地,本实施例的保险锁止机构3包括连接在每块推动板2外表面上的悬臂31,在每块悬臂31上分别连接有与悬臂31垂直连接的行程限位块32,本保险锁止机构还包括可拆卸插销33,所述的可拆卸插销33内端插于外壳1外壁的固定孔35内且可拆卸插销33内端侧部与行程限位块32接触从而将所述的推动板2锁止。
优化方案,在外壳1两侧分别设有供所述的悬臂31插入的通槽14,在每个通槽14的外端分别设有具有导向槽341的U形壳34,行程限位块32位于所述的导向槽341中且行程限位块32的长度短于导向槽的长度,在U形壳34上设有与所述的导向槽连通的固定孔35,所述的可拆卸插销33内端插于所述的固定孔中且可拆卸插销33内端端部伸入至导向槽341内并与行程限位块32一端接触。
优化方案,本实施例的可拆卸插销33为U形弹性插销,在U形壳34外侧设有固定孔35,所述可拆卸插销33两端插于所述的固定孔35中且在可拆卸插销33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防止所述的可拆卸插销33向外脱离固定孔35的限位凸扣36。
还有,悬臂31设置在推动板2外表面一端。
当可拆卸插销33拆卸后此时的推动板能够正常移动。
在外壳1内中部设有若干离散排列的方形框15且相邻的两个方形框15之间形成定位空间,所述的定位空间数量与串联导电块13的数量相等且串联导电块13一一卡于所述的定位空间内。
其次,动簧片12的内端通过若干紧固件121固定在串联导电块13上,在相邻的两个方形框15的任意一个方形框15外壁设有供所述的紧固件卡入的卡槽16;在相邻的两个方形框15中的另外一个方形框15外壁设有散热槽17。
设有卡槽的该方形框15外壁还设有与动簧片12接触的散热筋18。
在外壳1内两侧分别设有若干矩形框19,其中两块固定端子11的内端分别固定在外壳1内壁的定位槽一中,剩下的固定端子11内端一一固定在矩形框19外壁的定位槽二中。
本多组双向控制继电器的组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备料:准备外壳1、磁路驱动机构4、若干固定端子11、数量与固定端子11相等的动簧片12和数量与固定端子11相等的串联导电块13,以及两块推动板2;
B、推动板组装,将两块推动板2分别安装在外壳1内两侧并各自与外壳1内的磁路驱动机构4连接;
C、闭合机构组装,在每块串联导电块13的一面两端分别连接有两块呈对称设置的动簧片12,制得串联动簧片组件,然后将串联动簧片组件的串联导电块13固定于卡于外壳1内的相邻两个方形框15之间,动簧片12的外端分别伸入至推动板2的定位孔中;
固定端子组装,在每块动簧片12的一表面分别安装固定端子11;
D、可拆卸插销组装,可拆卸插销33内端插于外壳1外壁的固定孔35内且可拆卸插销33内端侧部与推动板2一端的行程限位块32接触从而将所述的推动板2锁止。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多组双向控制继电器,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1)内两侧分别设有若干固定端子(11)且固定端子(11)的外端延长至外壳的两侧外,在外壳(1)内两侧还分别设有若干与所述的固定端子(11)一一对应的动簧片(12),设置在外壳(1)一侧的动簧片(12)与设置在外壳(1)另一侧的动簧片(12)一一对应,在所述一一对应的两块动簧片(12)的内端之间设有串联导电块(13)且所述的串联导电块(13)固定在外壳(1)内,在外壳(1)内两侧还分别设有推动板(2),设置在外壳(1)内一侧的动簧片(12)外端分别与其中一块推动板(2)连接,设置在外壳(1)内另一侧的动簧片(12)分别与另一块推动板(2)连接,所述的推动板(2)各自与能驱动推动板(2)移动的磁路驱动机构(4)连接且推动板(2)的移动从而带动动簧片(12)外端与固定端子(11)接触或者取消接触,在外壳(1)的两侧还分别设有与外壳(1)可拆卸连接且能够防止所述的推动板(2)移动的保险锁止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组双向控制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险锁止机构(3)包括连接在每块推动板(2)外表面上的悬臂(31),在每块悬臂(31)上分别连接有与悬臂(31)垂直连接的行程限位块(32),本保险锁止机构还包括可拆卸插销(33),所述的可拆卸插销(33)内端插于外壳(1)外壁的固定孔(35)内且可拆卸插销(33)内端侧部与行程限位块(32)接触从而将所述的推动板(2)锁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组双向控制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1)两侧分别设有供所述的悬臂(31)插入的通槽(14),在每个通槽(14)的外端分别设有具有导向槽(341)的U形壳(34),行程限位块(32)位于所述的导向槽(341)中且行程限位块(32)的长度短于导向槽的长度,在U形壳(34)上设有与所述的导向槽连通的固定孔(35),所述的可拆卸插销(33)内端插于所述的固定孔中且可拆卸插销(33)内端端部伸入至导向槽(341)内并与行程限位块(32)一端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组双向控制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拆卸插销(33)为U形弹性插销,在U形壳(34)外侧设有固定孔(35),所述可拆卸插销(33)两端插于所述的固定孔(35)中且在可拆卸插销(33)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防止所述的可拆卸插销(33)向外脱离固定孔(35)的限位凸扣(36)。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组双向控制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臂(31)设置在推动板(2)外表面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组双向控制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1)内中部设有若干离散排列的方形框(15)且相邻的两个方形框(15)之间形成定位空间,所述的定位空间数量与串联导电块(13)的数量相等且串联导电块(13)一一卡于所述的定位空间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组双向控制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动簧片(12)的内端通过若干紧固件(121)固定在串联导电块(13)上,在相邻的两个方形框(15)的任意一个方形框(15)外壁设有供所述的紧固件卡入的卡槽(16);在相邻的两个方形框(15)中的另外一个方形框(15)外壁设有散热槽(1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组双向控制继电器,其特征在于,设有卡槽的该方形框(15)外壁还设有与动簧片(12)接触的散热筋(1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组双向控制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1)内两侧分别设有若干矩形框(19),其中两块固定端子(11)的内端分别固定在外壳(1)内壁的定位槽一中,剩下的固定端子(11)内端一一固定在矩形框(19)外壁的定位槽二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多组双向控制继电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备料:准备外壳(1)、磁路驱动机构(4)、若干固定端子(11)、数量与固定端子(11)相等的动簧片(12)和数量与固定端子(11)相等的串联导电块(13),以及两块推动板(2);
B、推动板组装,将两块推动板(2)分别安装在外壳(1)内两侧并各自与外壳(1)内的磁路驱动机构(4)连接;
C、闭合机构组装,在每块串联导电块(13)的一面两端分别连接有两块呈对称设置的动簧片(12),制得串联动簧片组件,然后将串联动簧片组件的串联导电块(13)固定于卡于外壳(1)内的相邻两个方形框(15)之间,动簧片(12)的外端分别伸入至推动板(2)的定位孔中;
固定端子组装,在每块动簧片(12)的一表面分别安装固定端子(11);
D、可拆卸插销组装,可拆卸插销(33)内端插于外壳(1)外壁的固定孔(35)内且可拆卸插销(33)内端侧部与推动板(2)一端的行程限位块(32)接触从而将所述的推动板(2)锁止。
CN201810126636.9A 2018-02-08 2018-02-08 多组双向控制继电器及其组装方法 Active CN1082813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26636.9A CN108281327B (zh) 2018-02-08 2018-02-08 多组双向控制继电器及其组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26636.9A CN108281327B (zh) 2018-02-08 2018-02-08 多组双向控制继电器及其组装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81327A true CN108281327A (zh) 2018-07-13
CN108281327B CN108281327B (zh) 2023-12-08

Family

ID=62808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26636.9A Active CN108281327B (zh) 2018-02-08 2018-02-08 多组双向控制继电器及其组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8132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270437A1 (en) * 2022-04-29 2023-11-01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Converter and relay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74689A (ja) * 1991-12-24 1993-07-13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有極リレー
JP2005259654A (ja) * 2004-03-15 2005-09-22 Omron Corp 電磁継電器の接点ブロック構造
CN1877770A (zh) * 2005-06-07 2006-12-13 欧姆龙株式会社 电磁继电器
CN2877026Y (zh) * 2006-03-31 2007-03-07 秦国兴 双态磁电式交流继电器
CN201017827Y (zh) * 2007-02-16 2008-02-06 温州格蕾特电器有限公司 三相磁保持继电器
CN201408711Y (zh) * 2009-03-09 2010-02-17 上海贝斯特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双相磁保持继电器
CN201435352Y (zh) * 2009-06-22 2010-03-31 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可防推动部分软化的多相磁保持继电器
CN202443909U (zh) * 2012-02-09 2012-09-19 厦门普利得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舌簧继电器
CN102709124A (zh) * 2012-06-15 2012-10-03 东莞市三友联众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推动卡双联弹簧式磁保持继电器
CN104882337A (zh) * 2015-04-29 2015-09-02 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安装简便、限位可靠的多路磁保持继电器的推动机构
CN204668248U (zh) * 2015-04-15 2015-09-23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磁保持继电器的接触系统
CN205319100U (zh) * 2015-12-11 2016-06-15 陕西群力电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平衡力式磁保持继电器
CN207743164U (zh) * 2018-02-08 2018-08-17 浙江格蕾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多组双向控制继电器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74689A (ja) * 1991-12-24 1993-07-13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有極リレー
JP2005259654A (ja) * 2004-03-15 2005-09-22 Omron Corp 電磁継電器の接点ブロック構造
CN1877770A (zh) * 2005-06-07 2006-12-13 欧姆龙株式会社 电磁继电器
CN2877026Y (zh) * 2006-03-31 2007-03-07 秦国兴 双态磁电式交流继电器
CN201017827Y (zh) * 2007-02-16 2008-02-06 温州格蕾特电器有限公司 三相磁保持继电器
CN201408711Y (zh) * 2009-03-09 2010-02-17 上海贝斯特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双相磁保持继电器
CN201435352Y (zh) * 2009-06-22 2010-03-31 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可防推动部分软化的多相磁保持继电器
CN202443909U (zh) * 2012-02-09 2012-09-19 厦门普利得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舌簧继电器
CN102709124A (zh) * 2012-06-15 2012-10-03 东莞市三友联众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推动卡双联弹簧式磁保持继电器
CN204668248U (zh) * 2015-04-15 2015-09-23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磁保持继电器的接触系统
CN104882337A (zh) * 2015-04-29 2015-09-02 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安装简便、限位可靠的多路磁保持继电器的推动机构
CN205319100U (zh) * 2015-12-11 2016-06-15 陕西群力电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平衡力式磁保持继电器
CN207743164U (zh) * 2018-02-08 2018-08-17 浙江格蕾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多组双向控制继电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270437A1 (en) * 2022-04-29 2023-11-01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Converter and rela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81327B (zh) 2023-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43164U (zh) 多组双向控制继电器
CN108281327A (zh) 多组双向控制继电器及其组装方法
US20150061797A1 (en) Electronic contactor
CN208796914U (zh) 一种磁保持通用继电器
CN101356613A (zh) 电磁接触器
CN201072732Y (zh) 小型单组常闭式继电器
CN208922994U (zh) 一种小型大功率继电器
CN204792620U (zh) 磁保持继电器总成
US3453571A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with convertible switch contact modules
CN202917350U (zh) 一种开关柜间联锁装置
CN202189704U (zh) 新型控制器
CN208673947U (zh) 按键发电结构
CN112309777A (zh) 继电器臂端安装式关节机器人
KR20220067229A (ko) 릴레이의 구조
CN107437481B (zh) 一种用于磁保持继电器的磁路系统
CN217903008U (zh) 一种外置接触器的控制与保护开关
CN201725697U (zh) 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用电磁铁控制装置
CN220627708U (zh) 一种通信电源用pcb继电器
CN215009184U (zh) 一种可拆卸式的配电柜
CN210467719U (zh) 一种实验落舱控制柜用继电器
CN212649147U (zh) 一种具有防电弧功能的充电器
CN217933625U (zh) 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
CN216671512U (zh) 一种易于自动化装配的直流接触器触头结构
CN218730620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分合闸线圈
CN220272966U (zh) 一种集成化配电装置的布局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