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767C - 中继装置、解码装置和隐蔽广播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中继装置、解码装置和隐蔽广播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767C
CN1082767C CN94190870A CN94190870A CN1082767C CN 1082767 C CN1082767 C CN 1082767C CN 94190870 A CN94190870 A CN 94190870A CN 94190870 A CN94190870 A CN 94190870A CN 1082767 C CN1082767 C CN 108276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ing
information
descrambling
scrambling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41908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027A (zh
Inventor
西浦正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17579585&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82767(C)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60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0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76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76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HBROADCAST COMMUNICATION
    • H04H40/00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eiving broadcast information
    • H04H40/18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circuits 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eiving
    • H04H40/27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circuits 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eiv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oadcast systems covered by groups H04H20/53 - H04H20/95
    • H04H40/90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circuits 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eiv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oadcast systems covered by groups H04H20/53 - H04H20/95 specially adapted for satellite broadcast receiv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23Satellite systems for providing broadcast service to terrestrial stations, i.e. broadcast satellite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HBROADCAST COMMUNICATION
    • H04H20/00Arrangements for broadcast or for distribution combined with broadcast
    • H04H20/65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broadcast
    • H04H20/76Wired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HBROADCAST COMMUNICATION
    • H04H60/00Arrangements for broadcast applications with a direct linking to broadcast information or broadcast space-time; Broadcast-related systems
    • H04H60/09Arrangements for device control with a direct linkage to broadcast information or to broadcast space-time;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f broadcast-related services
    • H04H60/14Arrangements for conditional access to broadcast information or to broadcast-related services
    • H04H60/15Arrangements for conditional access to broadcast information or to broadcast-related services on receiv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HBROADCAST COMMUNICATION
    • H04H60/00Arrangements for broadcast applications with a direct linking to broadcast information or broadcast space-time; Broadcast-related systems
    • H04H60/09Arrangements for device control with a direct linkage to broadcast information or to broadcast space-time;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f broadcast-related services
    • H04H60/14Arrangements for conditional access to broadcast information or to broadcast-related services
    • H04H60/16Arrangements for conditional access to broadcast information or to broadcast-related services on play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HBROADCAST COMMUNICATION
    • H04H60/00Arrangements for broadcast applications with a direct linking to broadcast information or broadcast space-time; Broadcast-related systems
    • H04H60/09Arrangements for device control with a direct linkage to broadcast information or to broadcast space-time;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f broadcast-related services
    • H04H60/14Arrangements for conditional access to broadcast information or to broadcast-related services
    • H04H60/21Billing for the use of broadcast information or broadcast-related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HBROADCAST COMMUNICATION
    • H04H60/00Arrangements for broadcast applications with a direct linking to broadcast information or broadcast space-time; Broadcast-related systems
    • H04H60/09Arrangements for device control with a direct linkage to broadcast information or to broadcast space-time;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f broadcast-related services
    • H04H60/14Arrangements for conditional access to broadcast information or to broadcast-related services
    • H04H60/23Arrangements for conditional access to broadcast information or to broadcast-related services using cryptography, e.g. encryption, authentication, key distribu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6Analogue secrecy systems; Analogue subscription systems
    • H04N7/167Systems rendering the television signal unintelligible and subsequently intelligible
    • H04N7/1675Providing digital key or authorisation information for generation or regeneration of the scrambling sequ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6Internal components of the client ; Characteristic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在首端(3)中将收费卫星广播来的信号送到电缆,分离部分(11)分离出加扰的视频和音频信号,分离部分(13)分离出复接在音频信号上的信息信号和相关信息分组,解扰用信息信号被分组(45)并叠加从ROM中读出的差错校正码,再与相关信息分组一起在VBI复接部分(51)进行VBI复接。解扰用信息分组比相关信息分组优先复接。解扰器(39)对加扰音频信号解扰,解扰后音频信号与VBI复接部分(51)的加扰视频信号在频分复接部分(53)实现频分复接,再送往电缆。

Description

中继装置、解码装置和隐蔽广播设备
本发明涉及中继装置、解码装置和隐蔽广播设备,特别涉及在CATV(共用天线电视,有线电视)共同收听接收系统或类似的用以对天线收到后再由电缆传送的隐蔽广播信号进行单独接收的系统中应用的中继装置、解码装置和隐蔽广播设备。
近年来,隐蔽广播(对于此种广播,只允许特定的观看者才能观看或关心)已经开始,并且用以接收隐蔽广播的接收装置业已普及或流行。其配置是使应用此类隐蔽广播设备的隐蔽广播设置得由广播电台对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编码或加密(此后称为“加扰”),然后发送它们,以便除了观看者(下文称为“合同者”(audience or atten-tion contractors),他们签订了听视合同)之外的人们(下文称为“非合同者”)不能收视。然而,“合同者”能利用解码装置(下文称为“解码器例每个解码器都具有一个解扰器,用以解码(下文称为“解扰”,其中,加扰的信号可恢复成为原来的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以将加扰信号恢复成为原来的信号,借此,得以收看。另一方面,隐蔽广播的配置还使“非合同者”不能进行解扰,以使他们不能收看。
隐蔽广播系统的一个例子将以COATEC(Conditional Access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系统为例来说明,它是收费卫星广播系统之一,现在在日本已应用或运行。图12示出COATEC系统中发送端广播电台的发射机100的结构布置图。
发射机100利用加扰器101和105对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加扰。还  为了使接收端接收到的节目能被判断是加扰广播还是不加扰广播,应用了一个加扰标记。在COATEC系统情况下,该加扰标记是一个范围比特的第8位(下文称为“R#8”,该范围比特是与音频信号复接的)和控制码的第12位(视频加扰标记在下文称为“VS”)。
图示的布置是使发射机100发射加扰标记,该加扰标记由接连传送控制部分111连续传送(下文称为“接连传送”)许多次,并且它在复接部分123(multiplexing part)被复接在加扰的音频信号上,然后被传送出去。这样,在接收端由解码器的一个多数判定部分按照多数来判定加扰标记,并且针对差错提供保护。发射机100还将加扰标记输入到加扰器101和105中,以进行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的加扰通/断控制。
再则,该系统中为了避免从发射机100向解码器送出一个PN(伪随机噪声)信号本身以用于进行加扰和解扰,发射机100和解码器具有各自的PN发生器用来产生同样的PN信号,并且,相对于视频和音频信号,用相同的定时将同样的PN信号初始值(密钥)KS设定给PN发生器以获得完全一致的PN信号。
像设定PN信号初始值KS的定时信号那样,这里还有加扰定时TS。为了能够由解码器的多数判定部分按多数来判定加扰定时TS,以针对差错实现保护,发射机100被设置成由接连传送控制部分109接连传送加扰定时TS,并且它在复接部分123使加扰定时TS复接在加扰的音频信号上,再将它们发送出去。发射机100还将加扰定时TS输入到PN信号发生器103和107,相对于PN信号发生器103和107而言,以同样的定时来设定PN初始值KS。
COATEC系统的上述收费广播系统应用了下面的三种密钥(也称为“钥匙”)来对付非法的或错误的收看。密钥和相关的信息分组(四种信息包括节目信息、控制信息、个别信息和消息信息,下文将说明,统称为“相关信息)在下文说明。
节目信息、个别信息、控制信息和消息信息的详细情况已在日本收费卫星广播的电气通信技术审议委员会报告(Electric CommunicationTechnology Deliberative Council Report)中(第48至57页)叙述了。这里,只作简要的介绍。
节目信息是一种以预定循环或周期(例如1秒钟)发送的信息,它承载解扰所需的信息和节目数号,诸如密钥KS等。如果在解码端节目信息被省略,则不能确保按恒定的或预定的时间周期进行解扰。控制信息是一种在未付收视费用的情况下暂时控制收看的信息,在付费后象先前那样可以进行收看,控制信息可指定一个特定的解码器强制性的受到通/断控制。个别信息是一种被发送的承载有密钥KW等的信息。个别信息包括合同服务、合同登记码有效期等,它只发送给签订收视合同的人的解码器。消息信息是一种发送字符信息(诸如节目名称等)的信息。
下面说明密钥。
首先,PN初始值KS是密钥,它是给PN发生器103和107的初始值,在加扰器101和105中用于对视频和音频信号加扰,还是给PN发生器的初始值,在解码器中用于对视频和音频信号解扰。在这种情况下,PN发生器是一个伪随机数据发生器,用来随机地对视频和音频信号加扰,以形成抑制或伪装。
PN初始值试图用于在极短的时间周期期间(例如每1秒钟)更新或重建PN初始值KS,以提高安全性。下文的说明将以更新周期为1秒钟进行介绍。PN初始值KS发送给解码器,作为节目信息的一部分。顺便指出,在发送端100处,这时,因加密部分113应用密钥KW而使节目信息和控制信息得到加密。此后,这样的信息叠加在传输信号上许多次,因而节目信息和控制信息在接连传送控制部分115中接连地传送出去。在解码端将这些接连发送的信息互相比较,并进行多数判定处理,在该处理中根据接收到同样信息的频度水平(高度),从中析取出正确的信息。
接着,要说明与个别信息一起传送的密钥KW。密钥KW的重建周期例如每月一次。由广播电台利用广播电波向签订收视合同者的解码器逐月相继传送的。然而,该传送不对非合同户和未交付收视费的解码器。
接收的密钥KW的密码由解码器进行解码,然后将它存储在个别信息存储器中。该密码在任何时候可从单独信息存储器中读出,利用它对节目信息解码,该节目信息包括每秒传送的PN初始值KS。此外,在密钥KW的每一个重建周期发射机100向每个解码器发送密钥KW,作为个别信息的一部分。关于这方面,含有密钥KW的个别信息在加密部分117中被加密,此后,叠加在传输信号上被发送出去,但不是接连地发送的。
接着,介绍密钥KMi。密钥KMi是用于密钥KW或类似物加密的一种密钥,以使发射机100发送含有密钥KW的个别信息时保持或确保密钥KW的安全性,它仅对签订收视合同者的解码器和逐月连续签订收视合同者的解码器发送。
密钥KMi例如由厂家交货解码器时写入解码器的密钥KMi存储器中,且对于各不相同的解码器该密钥KMi也是各不相同的。据此,密钥KMi独立地发送给每个解码器,从而有可能单独地向每个解码器发送密钥KW。也就是说,对于所发送的密钥KMi互不相同的那些解码器而言,不可能对密钥KW解码。
上述节目信息和控制信息在复接部分119中复接在个别信息和消息信息上,尚且,差错校正码在差错校正码相加部分121中相加。尔后,节目信息和控制信息在复接部分123中与加扰标记VS、加扰标记R#8和加扰定时TS一起时分复接在加扰的音频信号上。进而,节目信息和控制信息在复接部分125中频分复接在加扰的视频信号上,然后被发送出去。
顺便说,现已提出一种公共接收系统,其中,从图12中COATEC系统的收费卫星广播的发射机100发射的电波通过一个广播卫星(下文称为“BS”)再经天线供给到诸如CATV(共用天线电视,有线电视)和共同收听接收系统或类似物之类中继装置(下文称为“首端”),并从首端通过电缆各别地分配给每个收视合同者的解码器。就这种系统而言,具有一个收费的广播设备(Chargeable BroadcastingApparatus),作为专利现已由本申请人于1992年3月21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了申请(日本专利申请号77936/1992)。
图13示出上述专利申请的收费的卫星广播系统。通过广播卫星1由发射机(广播电台)100发射的BS广播波通过BS1由用于公共接收的BS天线2接收并传送到首端3。首端3中由一个BS调谐器对调频的BS广播波进行鉴频。首端3还将加扰的视频信号和一个比特流相互分离开。前端3再从比特流中分离出加扰的音频信号、解扰用的信息信号(加扰定时TS和加扰标记VS和R#8)及相关信息分组(节目信息、控制信息、个别信息和消息信息)。然后,将用于解扰的信息信号分组。用于解扰的、分组的信息信号分组被时分复接在(叠置)相关信息分组上,然后,在加扰的视频信号的场消隐期间(下文称为“VBI”)再复接在(叠置)多个特定行上。尚且,VBI复接的加扰视频信号和其内加扰音频信号已被解扰的信号分别再被调制(射频调制),被频分复接,被传送到电缆4。
解码装置(下文称为“VBI相应的解码器”)5(对应于各自用户的多个VBI复接)连接到电缆4上。每个VBI相应的解码器利用一个VHF·UHF调谐器进行调幅检波,并使加扰的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相互分离开。VBI相应的解码器分离出叠加在加扰的视频信号的VBI上的分组,然后,根据所分离分组中用于解扰的信息分组,将加扰的视频信号解扰。与此有关的是,音频信号进一步调解为音频。解调的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输入到电视机(TV)中(图上未示出)。
在图13中,假定利用电波从发射机100通过卫星到首端3,信号传送的大气层系统是一个第一信号传送系统,而从首端3到解码器5(在终端侧)信号传送的电缆系统是一个第二信号传送系统。
图14示出图13所示的收费广播系统中首端3的配置方框图,图15示出VBI相应的解码器5的配置方框图。
图14所示的首端3利用一个分离部分11分离出加扰视频信号和加扰音频信号,然后利用分离部分13分离出加扰标记VS、加扰标记R#8、加扰定时TS和相关信息分组(其中,相关信息被分组),它们被复接在加扰的音频信号上,然后被相互分离开。多数判定部分的工作如前面所述。在多数判定部分15中进行所述的多数判定,然后将分离的加扰定时TS输入给分组部分45和PN发生器37。多数判定部分17按多数判定准则得出加扰标记VS和加扰标记R#8,并将这两者都输入到解扰器39,还将加扰标记VS输入到分组部分45。与这相关的是,加扰标记R#8不传送给分组部分45。在分组部分45中,将加扰定时TS和加扰标记位VS分组。
再则,根据数据中的类别识别码,利用分离部分19将相关信息分组相互分离为公共信息(节目信息和控制信息)、个别信息和消息信息。其中,公共信息(节目信息和控制信息)在多数判定部分21中按多数准则判定。尚且,差错校正部分23进行差错校正。然后,将公共信息(节目信息和控制信息)输入到解码部分25。而对个别信息来说,差错校正部分29进行差错校正,然后个别信息输入到解码部分33。消息信息在差错校正部分54中进行差错校正,然后输入到缓冲存储器55。
对于公共信息(节目信息和控制信息),存在个别信息存储器35中的密钥KW在解码部分25中用于对密钥KS等解码。从解码部分25来的PN初始值KS输入到PN发生器37,其它数据送到在视听可否判定部分27。与此有关的是,在解码部分33密钥KMi用于对个别信息进行解码,以使密钥KW等解码,然后将个别信息存储在个别信息存储器35中。
此外,在分离部分13中分离出的加扰音频信号借助于加扰标记R#8、加扰定时TS和PN信号在解扰器39中进行解扰,再输入到频分复用部分53。
从差错校正部分23、29和54输出的相关信息分组存储在三个缓冲存储器41、43、55中,以需要暂时地留置或保存数据和变换数据率,以便复接在VBI上。其中,公共信息(节目信息和控制信息)分组存在缓冲存储器41中,然后对同样的数据读出许多次,以便接连发送处理。
公共信息(节目信息和控制信息)分组、个别信息分组、消息信息分组以及其内含加扰定时TS和加扰标记VS在分组部分45中被分组(下文把这个分组称为“加扰定时TS分组”)的分组在时分复接部分47中进行时分复接位同步和字节同步象字符多路广播那样,在位同步和字节同步相加部分49相加。
再则,该信号象字符多工广播(Character multiple broadcasting)那样,在VBI复接部分51的VBI复接器内VBI复接在视频信号的VBI上,该视频信号未解扰,即是加扰的视频信号。
这里,再说明传输分组。在字符多工广播的情况下,按照日本邮政省的省颁法令77号和通告803号,对电视字符多工广播规定了一行中可传输的数据比特数目为272比特,其中还包括前缀。如果对它与位同步和字节同步相加,则比特数目为296个比特。收费卫星广播(BS)中的相关信息分组使得除了头标以外比特数目正好是272个比特。如果这个安排是对字符多工广播的一种分组安排,则在一行周期期间正好能传输该分组。
此外,在收费卫星广播系统中,272比特的数据中头8个比特是类别识别码,用来识别节目信息、控制信息、个别信息和消息信息。还在字符多工广播中,假设272比特的数据中头8个比特是类别分类码,对每个分组分配互相不同的数据,借此,在接收端进行分组识别。在这方面,对收费卫星广播和字符多工广播可以类同地对待。
据此,将位同步和字节同步类似于字符多工广播那样加272比特,除了相关信息分组中的头标以外,以VBI复接一个卫星系统中的相关信息分组以将它们发送出去。然后,对视频信号进行VBI复接。借此,在接收端有可能使信号处理集成块用于字符多工广播,从经济观点看这是有利的。
相关信息分组被VBI复接后被发送的事实所需的行数在下文描述。在收费卫星广播系统中,相关信息分组的周期(传输时间间隔)是9ms。据此,分组的传输能力(传输速度)大约是111分组/秒。再者,加扰定时TS分组的传输最多每秒几个分组(假定加扰定时TS的周期为1秒),即使顾及接连发送也这样。如果象字符多路广播中那样采用VBI复接的分组传输,则每场的分组传输使用2行(也即一场为1/60秒,每场传输2个分组),则分组的周期(传输时间间隔)为8.35毫秒,分组的传输能力大约是120分组/秒。据此,由于字符多路广播中的分组传输能力大于或高于收费卫星广播(COATEC系统)中加扰定时TS分组和相关信息分组的传输能力,所以足能做到在视频信号的VBI中传输加扰定时TS分组和相关信息分组。
图15示出VBI相关解码器5。VBI相关解码器5中,相互频分复接的音频信号和视频信号在分离部分61中互相分离开,并将复接在视频信号的VBI上的分组在VBI分离部分63中相互分离开。能在VBI分离部分63中使用一种信号处理集成电路(一个波形均衡集成电路、一个同步分离集成电路、一个字符多路抽取集成电路等),该电路是为接收字符多工广播而开发的。由VBI分离部分63分离的分组在分离部分65中根据分组的种类分离成相关信息分组和加扰定时TS分组。
分离部分65分离出的加扰定时TS分组在多数判定部分85中按多数准则进行判定,从而取出加扰定时TS和加扰标记VS。加扰定时TS和加扰标记VS分别输入到PN发生器87和解扰器89。
再者,分离部分65分离出的相关信息分组在分离部分67中依据类别识别码分离成分组(包括公共信息(节目信息和控制信息)、个别信息和消息信息)。其中,公共信息(节目信息和控制信息)分组在多数判定部分68中按多数准则进行判定,然后通过差错校正部分69后输入到解码部分77。另外,个别信息分组通过差错校正部分72后输入到解码部分73。由于消息信息分组未加密,所以消息信息分组通过差错校正部分74后在消息显示部分91上显示出来。
公共信息(节目信息和控制信息)分组被安排得可在解码部分77中利用密钥KW来解码出包括密钥KS的信息。将所得到的PN初始值KS输入到PN发生器87,其它数据给视听可否判定部分79。关于这方面,个别信息分组在解码部分73中利用自密钥KMi存储器71来的密钥KMi解码出密钥KW等,然后将解码出的个别信息分组存入个别信息存储器75中。
视听可否判定部分79将节目信息与个别信息存储器75内的数据相比较,以产生视听可否的判定。根据判定结果,解扰器89进行通/断的解扰操作。具体地说,这种安排即使在收视合同已经签订但个别信息内容不适合该节目时视听可否的判定结果将为“否”的情况下,解码器不能解扰,不能够收视。
顺便说,上述的COATEC系统的收费卫星广播设备在首端和VBI相应解码器中存在下面的问题:
(1)在首端当加扰定时TS分组和相关信息分组只被复接在视频信号的VBI上由电缆传输和由解码器解码的情况下,如果该分组中的加扰定时TS分组未得到优先处理,则解扰处理不能可靠地进行。
(2)由于字符多工广播的分组传输速度高于收费卫星广播中的相关信息分组的传输速度,如果加扰定时TS分组和相关信息分组被复接在视频信号的VBI上,则在视频信号的VBI中会产生一个空闲区域。这样,将不能保持住解扰过程的连贯性。
(3)当加扰定时TS和加扰标记VS在首端的分组部分中被分组时,需要对它们加上差错校正码(冗余比特)。然而,为了根据TS和VS的内容来计算(也即利用产生多项式之类的方法来计算)冗余比特,需要时间,并使分组部分的配置复杂化。
鉴于上述的原因,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中继装置、一个解码装置和一个隐蔽广播设备,它们能保持解扰处理过程的可靠性和连贯性,它们易于进行差错校正编码,它们对数据的差错校正概率高。
第一发明针对中继装置,用以发送来自第一信号传输系统的隐蔽广播信号,该信号接收发送往第二信号传输系统,所述中继装置包括:
解扰装置,对一个信息信号和相关信息分组进行解扰,以对所述隐蔽广播信号解扰,即对所述隐蔽广播信号分离和提取;
分组装置,将所述解扰装置得到的解扰信息信号分组;
优先复接装置,用以将所述分组装置分组的解扰信息信号分组和由所述解扰装置分离出的相关信息分组复接在所述隐蔽广播信号上的方式输出到所述第二传输系统,在分组复接时,解扰信息信号分组的复接优先于相关信息分组。
按照上述的第一发明,由于解扰信息信号分组的以优先于相关信息分组的形式复接在相关信息分组上,解扰信息信号也优先地在解码装置中进行处理。因此,在视频信号的解扰过程中没有干扰,所执行的解扰是可靠的。
第二发明针对解码装置,用以对接收的隐蔽广播信号解码,并输出它,该解码装置包括:
分离装置,用以分离复接在所述隐蔽广播信号上的信息分组和相关信息分组,以便对所述隐蔽广播信号进行解扰;
解扰装置,用以根据由所述分离装置分离出的所述解扰信息分组,对隐蔽广播信号进行解扰,所述解扰装置按照分组的接收定时次序进行解扰处理,并消除了解扰处理中的时间空白。
按照该第二发明,解码装置中解扰处理是连续可靠地进行的,而不中断。
第三发明针对隐蔽广播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中继装置和一个解码装置,通过一个预定传输系统把上述解码装置连接到上述的中继装置上,其中,
由中继装置的复接装置复接分组,解扰信息分组优先于相关信息分组而相互复接,在解码装置的解扰装置进行解扰处理时,按分组的接收定时次序进行解扰处理。
按照第三发明,解扰信息分组优先于相关信息分组而相互复接,同时在解码装置中解扰处理按照分组接收的定时次序来进行。因此,解扰能可靠地进行,而在解扰处理中无干扰。
第四发明针对隐蔽广播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中继装置,用以发送隐蔽广播信号。该信号经第一传输系统发送到第二传输系统;一个解码装置,使所述第二传输系统处在中继装置与解码装置之间,该装置接收和解码所述隐蔽广播信号。
其中,由中继装置的分组部分对用以进行解扰的信息信号进行分组时,解扰信息信号的分组被复接在所述隐蔽广播信号的复接部分的一个空闲区上,并在这些分组占用该空闲区的状态下发送出去,而在由解码装置的解扰部分进行解扰处理时,在解扰处理中消除了时间空白。
按照第四发明,解码装置中的解码处理是连续地进行的,不中断。
第五发明针对隐蔽广播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中继装置和一个解码装置,该解码装置由一条电缆连接到该中继装置上,
其中,当解扰用的信息信号由中继装置中的分组部分进行分组时,与解扰用的信息信号的信号内容相对应的多个差错校正码预先保持或保留在存储器装置中,其中,在解扰用的信息信号被分组时被解码,与此相对应的差错校正码从上述存储器装置中读出,与被解码的信息信号相加,而解码装置中所进行的差错校正过程中,解扰用的信息信号的差错校正是利用所述差错校正码进行的,以提高差错校正的概率。
按照第五发明,由于应用了预先存在存储器装置中的差错校正码,所以中继装置中的差错校正编码是容易的且能快速完成,还能提高解码装置中的差错校正概率。
图1示出按照本发明的隐蔽广播设备中首端的一个实施例的总体配置方框图;
图2示出与图1所示对应的VBI相应解码器的一个实施例的总体配置方框图;
图3示出与图1中所示对应的一个相关信息分组的安排;
图4示出与图1中所示对应的一个加扰定时TS分组的安排;
图5示出与图1中所示对应的上述的加扰定时TS分组的安排;
图6示出图1中时分复接部分、优先权判定部分和缓冲存储器部分的安排的一个实施例方框图;
图7示出图6中优先权判定部分的安排的一个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8示出图7中优先权判定信号状态表;
图9示出图1中分组部分的安排的一个实施例电路框图;
图10示出涉及本发明的隐蔽广播设备中卫星系统中分组的定时图;
图11示出涉及本发明的隐蔽广播设备中首端内分组和VBI复接的一个实施例的定时图;
图12示出COATEC系统中一台发射机的总体配置的方框图;
图13示出一个已申请专利的收费卫星广播系统;
图14示出图13所示收费卫星广播系统中首端的总体配置的方框图;
图15示出图13所示的收费卫星广播系统中一个VBI相应解码器的总体配置的方框图。
现在参考附图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示出按照本发明的隐蔽广播设备中首端的一个实施例的总体配置的方框图,而图2示出VBI相应解码器5的总体配置的方框图。在这些图中,使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与图14和图15中所示相同的部分,对这些部分后面要说明。本实施例表明了COATEC系统中的一种收费的卫星广播接收系统。
图1中,首端3包括:分离部分11,用以将广播卫星天线(未示出)来的收费卫星广播信号分离出加扰的视频信号,并将加扰视频信号提供给VBI复接部分51和优先权判定部分56;分离部分13,与分离部分11相连接,用以分离出加扰的音频信号(将加扰音频信号提供给解扰器39),分离出加扰定时TS(将它输出到多数判定部分15上),分离出加扰标记VS和加扰标记R#8(将它们输出到多数判定部分17),分离出相关信息(含有公共信息即节目信息和控制信息、个别信息和消息信息(将它们输出到分离部分19);多数判定部分15,用以按照多数判定加扰定时TS,以将判定结果分别输出到PN发生器37、分组部分45和优先权判定部分56;多数判定部分17,按照多数判定加扰标记VS,将判定结果分别输出到解扰器39和分组部分45;分离部分19,用以分离出个别信息,将它输出到差错校正部分29,分离出公共信息(节目信息和控制信息),将它输出到多数判定部分21,分离出消息信息,将它输出到差错校正部分54;差错校正部分23,利用多数判定部分21的多数判定,校正判定结果中的差错,输出到解码部分25,缓冲存储器41和优先权判定部分56;解码部分25,对公共信息解码,并输出到视听可否判定部分27,把PN初始值输出到PN发生器37;视听可否判定部分27,用以判定视听可否,将判定结果输出到解扰器39;差错校正部分29,得到由分离部分19分离的个别信息,校正其差错,然后将校正结果输出给解码部分33、缓冲存储器43和多数判定部分56;差错校正部分54,将分离部分19来的消息信息输出到缓冲存储器55和优先权判定部分56;解码部分33,根据从密钥KMi存储器读出的密钥KMi,对差错校正部分29来的个别信息进行解码,将解码后的结果输出到个别信息存储器35;个别信息存储器35,用以存储解码部分33解码的个别信息;PN发生器37,根据解码部分25输出的PN初始值,产生出伪随机(PN)信号;解扰器39,对分离部分13来的加扰音频信号进行解扰,将解扰的结果输出到频分复接部分53;缓冲存储器41,暂时存储从差错校正部分23输出的节目信息和控制信息;缓冲存储器43,暂时存储从差错校正部分29来的个别信息;缓冲存储器55,暂时存储从差错校正部分54输出的消息信息;分组部分45,将加扰定时TS和加扰标记VS分组;时分复接部分47,接受从缓冲存储器41、缓冲存储器43和缓冲存储器55输入的公共信息分组(节目信息包和控制信息包)、个别信息分组和消息信息分组,以及从分组部分45输入的加扰定时TS分组,其上还施加由优先权判定部分56来的、给出优先权次序的优先权判定信号,按照时分方式输出其结果;优先权判定部分56,输入有加扰定时TS、公共信息分组、个别信息分组、消息信息分组和来自分离部分11的视频信号,当进行时分复接时,在视频信号的预定的重叠定时时段期间,将优先权判定信号输出到时分复接部分47,该优先权判定信号用以把优先权次序用于从分组部分45来的加扰定时TS分组、缓冲存储器41来的公共信息分组(节目信息和控制信息)、缓冲存储器43来的个别信息分组和缓冲存储器55来的消息信息分组上;位同步和字节同步相加部分49,用以将位同步和字节同步与时分复接部分47的输出信号相加;VBI复接部分51,使位同步和字节同步相加部分49的输出信号复接在分离部分11的加扰视频信号的场消隐周期上;以及频分复接部分53,使VBI复接部分51的输出信号复接在解扰器39的解扰音频信号上。
如图2所示,VBI相应解码器5包括有:分离部分61,分离出解扰的音频信号并将它输出;VBI分离部分63,分离出加扰的视频信号并将它输出给解扰器89,该加扰视频信号是在首端3的VBI复接部分51中进行VBI复接的;分离部分65,从VBI复接加扰视频信号中分离出相关信息分组(公共信息分组(节目信息和控制信息)、个别信息和消息信息)以及加扰定时TS分组(分组的加扰标记VS和加扰定时TS);分离部分67,从分离出的相关信息分组中分离出公共信息分组(节目信息和控制信息)、个别信息分组和消息信息分组;多数判定部分68,按多数准则判定分离出的公共信息(节目信息和控制信息)分组;差别校正部分69,对按多数准则判定的公共信息分组中的差错进行校正;差错校正部分72,对分离部分67分离出的个别信息分组中的差错进行校正;密钥KMi存储器71;解码部分73,对经差错校正的个别信息分组利用了密钥KMi进行解码;个别信息存储器75,用以存储解码后的个别信息;解码部分77,对经差错校正的公共信息(节目信息和控制信息)分组利用密钥KW进行解码;视听可否判定部分79,将解码后的节目信息与个别信息存储器75内的数据相互比较,作出视听可否的判定,根据判定结果,对解扰器89进行通/断控制;多数判定部分85,对分离部分65分离出的加扰定时TS分组按多数准则进行判定;差错校正部分90,对经过多数判定的结果进行差错校正,将加扰标记VS输出解扰器89,将加扰定时TS输出给PN发生器87;PN发生器87,利用加扰定时TS和PN初始值KS产生伪随机(PN)信号;解扰器89,根据多数判定部分85来的加扰标记VS和PN发生器87来的PN信号,对VBI分离部分63来的加扰视频信号进行解扰,并输出其结果;差错校正部分74,对分离部分67分离出的消息信息分组进行差错校正;以及消息显示部分91,显示经差错校正的消息信息分组。
下面,参照图1描述本实施例中首端3的工作情况。
首先,在图1示例的首端3中,由分离部分11分离出的加扰的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然后,由分离部分13中分离出复接在该加扰音频信号上的加扰标记VS、加扰标记R#8和加扰定时TS,以及相关信息分组,在相关信息分组中相关信息是分组的。在分离后的加扰定时TS在多数判定部分15中产生多数判定以后。将加扰定时TS输入到PN发生器37、分组部分45和优先权判定部分56中。在多数判定部分17已作出多数判定之后,加扰标记VS和加扰标记R#8都输入到解扰器39中。加扰标记VS还输入到分组部分45。但加扰标记R#8并不传给分组部分45。
进而,在分离部分19中,根据数据的类别识别码,将相关信息分组被分离为公共信息(节目信息和控制信息)、个别信息和消息信息。其中,公共信息(节目信息和控制信息)在多数判定部分21中产生多数判定,再由差错校正部分23进行差错校正,然后,输入到解码部分25、缓冲存储器41和优先权判定部分56。再则,对于个别信息,在差错校正部分29中已经进行了差错校正之后,个别信息被输入到解码部分33、缓冲存储器43和多数判定部分56。至于消息信息,在差错校正部分54中经过差错校正之后,消息信息被输入到缓冲存储器55和多数判定部分56。
对于公共信息(节目信息和控制信息),利用在个别信息存储器35中存储的密钥KW,在解码部分25中解码出密钥KS等。进而,将PN初始值KS输入到PN发生器37,而其它数据给视听可否判定部分27。再有,在解码部分33中,利用密钥KMi,解码出密钥KW等,然后将解码后的个别信息存入个别信息存储器35内。
另外,由分离部分13分离出的加扰音频信号由解扰器39根据加扰标记VS、R#8和PN信号进行解扰,再输入给频分复接部分53。
从差错校正部分23、29和54输出的相关信息分组被输入到优先权判定部分56,同时,因要求暂时保存或保留数据和数据率变换而被复接在VBI上,相关信息分组存储在三个缓冲存储器41、43和55中。公共信息(节目信息和控制信息)分组存储在缓冲存储器41中,此后,多次地读出同一数据供接连发送应用。
同时,分离部分11分离出的加扰视频信号被输入到VBI复接部分51,该加扰视频信号还被提供给优先权判定部分56。优先权判定部分56输入有从分离部分11来的加扰视频信号、加扰定时TS分组、公共信息分组、个别信息分组和消息信息分组。一进行时分复接,就输出优先权判定信号,在加扰视频信号的叠加(复接)信号的定时时间期间(在场消隐时段期间的一个特定时段内),将优先权次序用于从分组部分45来的加扰定时TS分组、从缓冲存储器41来的公共信息(节目信息和控制信息)分组、从缓冲存储器43来的个别信息分组以及从缓冲存储器55来的消息信息分组,以把它们提供给时分复接部分47。
在时分复接部分47中,应用优先权判定部分56来的优先权判定信号,将优先权次序用于公共信息(节目信息和控制信息)分组、个别信息分组、消息信息分组以及加扰定时TS分组(在分组部分45里加扰定时TS分组中的加扰定时TS和加扰标记VS被分组),使它们相互时分复接。位同步和字节同步类似于字符多工广播那样,由位同步和字节同步相加部分49相加。
尚且,该信号象字符多工广播那样,由VBI复接部分51的VBI复接器复接在未解扰的视频信号(即加扰的视频信号)的VBI上。考虑到与字符多工广播兼容性,VBI复接时段为视频信号第1场的第17行和第19行和第2场的第280行和第282行。
频分复接部分53再调制VBI复接部分51来的加扰视频信号(该信号中的分组互相被VBI复接),并且再调制(射频调制)解扰器39来的音频信号,以将该信号相互频分复接,以将它们输出到电缆(未示出)。
如前所述,收费卫星广播和字符多工广播在下面一点上能作出相互类似的对待或处理,亦即在收费卫星广播系统中,272比特数据区的头8个比特是类别识别码,用于识别节目信息、控制信息、个别信息和消息信息,而在字符多工广播中,272比特数据的头8个比特是类别分类码,对每个分组分配以相互不同的数据,借此在接收端进行分组识别。
为此,为了在本实施例中VBI复接相关信息分组并发送它,位同步和字节同步类似于字符多工广播中那样,加272比特,但在收费卫星广播中相关信息分组的头标除外,从而使数据成为296比特。
图3示出相关信息分组(公共信息分组、个别信息分组和消息信息分组)的安排实例。图4和图5示出加扰定时TS分组的安排实例。在272比特的数据区中,类别识别是8比特,分组数据是182比特,差错校正码(冗余比特)是82比特。图4和图5中加扰定时TS分组的安排将在随后说明分组部分45时详细叙述。
下面,参考图6至图8来说明优先权判定部分56。
图6示出优先权判定部分56、时分复接部分47和缓冲存储部分(41、43和55)的实施例。图7示出图6中优先权判定部分56里主要部分的电路图。图8示出图7中输出的关于优先权次序的优先权判定信号表。
图6中,优先权判定部分56包括:一个TS=1检测部分561,用以检测加扰定时TS存在或出现(也即“1”和“0”);一个公共信息检测部分562;一个个别信息检测部分563;以及一个消息信息检测部分564。后三个检测部分分别检测分组分离部分来的公共信息(节目信息和控制信息)分组、个别信息分组和消息信息分组的存在;2比特的增/减计数器565、566和567,用以对信息检测部分562、563和564每次检测到的信息分别作增计数,所述增/减计数器565、566和567能够保存或保留计数信息直至计数值为4时为止;所述增/减计数器565、566和567能每次作减计数,所保留的检测信息输出到特定的判定部分568;叠加定时电路569,用以在时分复接部分47执行时分复接时在视频信号的VBI内设定一个特定时段作为叠加定时,并在叠加定时时段期间对判定部分568输入一个检测信号表明加扰定时TS存在、一个计数信号表明检测到公共信息分组、一个计数信号表明检测到个别信息分组以及另一个计数信号表明检测到消息信息分组,以指示对应于每个检测信号的存在,哪些分组优先地得到复接。
将优先权判定部分56来的优先权判定信号提供给由一个选择器构成的时分复接部分47。选择器47有4个输入端,从分组部分45来的加扰定时TS分组、从缓冲存储器41、43和55来的公共信息分组、个别信息分组和消息信息分组分别输入到这些输入端上。根据由优先权判定信号的输出所指明的各个包的优先权次序,选择器47依次地选择(也即时分复用)4个分组输入。根据计数器57的比特计数,对缓冲存储器41、43和55的读出状态进行控制。然后,位同步和字节同步相加部分49使位同步和字节同步码与时分复接的分组相加再连同加扰视频信号一起提供给VBI复接部分51,使其复接在加扰视频信号的VBI上。
如果加扰定时TS存在,则上述的TS=1检测部分561输出“1”。而且,如果有一个计数输出,则计数器565、566和567输出“1”。
图7示出上述的判定部分568,它包括:一个反相器IN1,输入TS=1检测部分561的一个输出;一个反相器IN2,输入计数器565的一个输出;一个反相器IN3,输入计数器566的一个输出;一个或门电路OR1,具有4个输入端,分别输入TS=1检测部分561来的输出以及自计数器565、566和567来的输出;一个或门电路OR2,分别输入自计数器566和567来的输出;一个与门电路AND1,分别输入反相器IN3来的输出和计数器567来的一个输出;一个或门电路OR3,分别输入计数器565来的一个输出和与门电路AND1的输出,一个与门电路AND2,具有4个输入端,分别输入反相器IN1和IN2的输出和或门电路OR2、OR1的输出;一个与门电路AND3,分别输入反相器IN1的输出以及或门电路OR3、OR1的输出。与门电路AND2的输出是Y0,与门电路AND3的输出是Y1。2比特的优先权判定信号由输出(Y0,Y1)组成,将它们提供给上述的选择器47。
图8示出分别与图6加在选择器47上的分组对应的优先权判定信号。在选择器47中,如果自TS=1检测部分561来的输出为“1”,则(Y0,Y1)变为(0,0),它与计数器565~567的各个输出为“1”或“0”完全无关。这时,选择器47优先地选择分组部分45来的加扰定时TS分组,将它输出。若TS=1检测部分561的输出为“0”而计数器565的输出为“1”,则其它计数器566和567为任何输出时,也即不论其它计数器565和567的输出怎样,(Y0,Y1)将变为(0,1)。这时,选择器47优先地选择缓冲存储器41来的公共信息分组,将它输出。若TS=1检测部分561的输出为“0”且计数器565的输出为“0”而计数器566的输出为“1”,则其它计数器567为任何输出时,也即不论其它计数器567的输出怎样,(Y0,Y1)将变为(1,0)。这时,选择器47将选择缓冲存储器43来的个别信息分组,将它输出。再则,如果TS=1检测部分561的输出为“0”且计数器565的输出为“0”、计数器566的输出为“0”、只有计数器567的输出为“1”,则(Y0,Y1)变为(1,1)。这时,选择器47选择缓冲存储器55来的消息信息分组,将它输出。据此,对于输入到选择器47的4种分组的选择和输出,其优先权次序变为图8所示。
再有,在图7中,在加扰定时TS为“0”以及其它计数器565~567的各输出为“0”的情况下(也就是,在没有加扰定时TS和没有公共信息分组、个别信息分组和消息信息分组的情况下),判定信号(Y0,Y1)变为(0,0)。这时,选择分组部分45来的TS和VS分组(也即加扰定时TS分组),将它输出。由上可见,当有多个(图中为4个)输入分组进行时分复接(得到VBI复接的结果)时,可以确定或判断分组的优先权次序。即使在完全没有输入分组的情况下,也有TS和VS分组输出。为此,在视频信号的VBI复接部分,不会发生空闲区间或产生空闲区间的情况。于是,在VBI相应解码器5中,可以保住或维持解扰过程的连贯性。
下面,将要说明分组部分45,它使加扰定时TS和加扰标记VS分组。
图9示出分组部分45的一个实施例。
图9中,将加扰定时TS和加扰标记VS输入到一个逻辑电路451中,逻辑电路451输出其上加82比特SDSC码的TS和VS分组(加扰定时TS分组)。SDSC是在收费卫星广播系统中使用的一种(272,190)缩短的差集循环码的缩写。逻辑电路451具有一个ROM。提供到逻辑电路451上作为输入的加扰定时TS和加扰标记VS有4种组合(TS,VS),包括(0,0)、(0,1)、(1,0)和(1,1)。据此,对应于这4种输入,已经预先计算完成的SDSC码(82比特)存在ROM中,根据上述4种输入值将它们读出并加到输入值上,借此实现TS和VS的分组。这样,在加扰定时TS=1的定时时间上,对输入数据组成SDSC码并不需要时间,也使分组部分45的电路布置简化。况且,在由VBI相应解码器5进行差错校正的情况下,可以提高校正概率。为了从ROM中读出SDSC码,应用了计数器452,它在时钟控制下进行计数工作(时钟频率为色度副载频fsc的8/5倍)。
这里假定在分组部分45中公共信息(节目信息和控制信息)、个别信息和消息信息的类别识别码不同例如为[11111111],它在272比特的数据区内头8个比特上送出,同时,加扰定时TS和加扰标记VS由剩余的264个比特中的182比特来发送,数据的差错校正码用82比特发送。
图4和图5示出加扰定时TS分组两种安排实例。公共信息(节目信息和控制信息)的类别识别码是[01111000],个别信息的类别识别码是[10000111]。
首先,假定在图4中加扰定时TS和加扰标记VS分别发送91比特数据,加扰定时TS和加扰标记VS的数据都是全0或全1,在解码器端按多数准则来判定数据。多数判定是这样的过程,其中,如果数据等于或大于91比特数据中一个预定比特数目具有的值,例如0值,则认为该数据为0,而若数据小于预定比特数目具有的值,则认为该数据为1。例如,将加扰定时TS这样安排:如果等于或大于72个比特的数据为1,便认为是加扰定时TS。加扰标记VS这样安排:如果等于或大于72个比特的数据为1,便认为是加扰的;另一方面,如果等于或大于72个比特的数据为0,便认为是不加扰的。
其次,图5示出如同图4中那样每个发送91比特数据的加扰定时TS和加扰标记VS。然而,加扰定时TS和加扰标记VS都限定于例如每项一个比特,并交替地发送,由此,加扰定时TS和加扰标记VS之每一项发生差错时,相对于按突发形式产生的发送差错来说,差错量将是其1/2。这样,做到了可靠性的防差错性能。
再要说明图2所示的VBI相应解码器5。在VBI相应解码器5中,首先由分离部分61分离出频分复接的音频信号和加扰视频信号,再由VBI分离部分63分离出在加扰视频信号的场消隐期间内复接的分组。对于VBI分离部分63,可以利用为接收字符多工广播开发的一种信号处理集成电路(一个波形均衡集成块、一个同步分离集成块、一个字符多工抽取集成块等块)。在分离部分65中,将VBI分离部分63中分离出的分组再根据类别识别码分离为相关信息分组和加扰定时TS分组。
多数判定部分85对分离部分65分离钠TS分组按多数准则进行判定,以取出加扰定时TS和加扰标记VS。如同说明图4时所描述的那样,多数判定部分85是在加扰定时TS分组的数据范围内将多数判定过程付诸实施的。在差错校正部分90中,用SDSC码对取出的加扰定时TS和加扰标记VS及其组合(TS和VS)进行差错校正。根据差错校正,如果在TS=1时TS和VS包上VS的值是错误的,可以提高复原概率。加扰定时TS和加扰标记VS分别输入到PN发生器87和解扰器89。在解扰器89中,即使在视频信号的VBI复接部分里有空闲区间的情况下,按首端中各分组的优先过程(参见图11),仍可以保住或维持解扰过程的连贯性。
还有,分离部分67借助于类别识别码,可将分离部分65中分离出的相关信息分组再分离成各个分组,包括公共信息(节目信息和控制信息)、个别信息和消息信息。其中,在多数判定部分68中对公共信息(节目信息和控制信息)包按多数准则进行判定,然后,使判定结果通过差错校正部分69,再输入到解码部分77上。在多数判定部分68中,对首端3上接连发送过来的公共信息分组数据按多数准则进行判定。另外,个别信息分组通过差错校正部分72,然后输入给解码部分73。由于消息信息分组是不加密的,消息信息分组通过差错校正部分74后,在消息显示部分91上就显示出它本身。
对公共信息(节目信息和控制信息)分组这样安排,在解码部分77中,利用密钥KW对密码进行解码。所得到的或获得的PN初始值KS输入给PN发生器87,而其它数据加给视听可否判定部分79。个别信息分组这样处理,由解码部分73利用密钥KMi解码出密钥KW然后个别信息分组存入个别信息存储器75中。
视听可否判定部分79将节目信息与个别信息存储器75内的数据进行相互比较,作出视听可否的判定。根据判定结果来控制解扰器89解扰工作的通/断。特别是这样安排解码器的,即使接收合同已经签订,而个别信息内容不适合该节目时,视听可否的判定结果将为“否”,不能解扰,不能够收看。
在上述的解码器中,在首端按优先权处理的各分组是由解码器按接收到的次序进行处理的。因此,在解扰过程中消除了时间空隙或空白,可保住或维持解扰过程的连贯性。
接着,要说明对相关信息包和加扰定时TS分组抗差错的保护。
收费卫星广播系统中,如果不能正确地接收到相关信息分组、加扰定时TS、加扰标记VS和加扰标记R#8,解扰将变得不可能的。因此,考虑到传输通路中引入的差错率,必须或需要实现抗差错的保护。
这里介绍抗差错的方法包括:接连发送同一分组的一种方法、叠加上差错校正码以实行纠错或修正的一种方法、接连发送相同数据(例如,全0、全1等)以便在接收端按多数准则来判定数据的一种方法、以及其它方法。据此,在下面的(1)~(3)中列出关于相关信息分组和加扰定时TS包的抗差错保护。
(1)分组的接连发送(首端):
·公共信息(节目信息和控制信息)分组:利用场消隐期间的两行进行接连发送,在两场上同样的分组发送三次。
·个别信息分组:不接连发送。
·消息信息分组:不接连发送。
·加扰定时TS分组:加扰定时TS=1时,在场消隐期间用两行进行接连发送,一场内同样的包发送两次。对于加扰定时TS分组,其处理如前所述,数据内的多数判定过程在解码器端付诸实施。这里的接连两次发送实现简单,做到了依靠接连发送而在解码器端改善抗差错率。当TS=0时,不进行接连发送。
(2)类别识别及其误码检测(VBI相应解码器):
·公共信息(节目信息和控制信息)分组;
类别识别:01111000。公共信息包中类别识别的差错允许达到2比特差错。
·个别信息分组:
类别识别:10000111。实行全部比特的符合检测。
·消息信息分组:
类别识别:10000110。实行全部比特的符合检测。
·加扰定时TS分组:
类别识别:00011101。加扰定时TS分组中类别识别的差错允许达到3比特差错。
(3)分组数据及其差错校正(VBI相应解码器):
·公共信息(节目信息和控制信息)分组:
SDSC校正。
·各别信息分组:
SDSC校正。
·消息信息分组:
SDSC校正。
·加扰定时TS分组:
SDSC校正。
关于解码器端公共信息分组的多数判定,对于第1~第182比特的每一个比特位进行对应于三次连接发送的多数判定,关于182比特的数据部分,接连发送三次。特别是,关于分组内数据部分的同一位,如果对应于三次接连发送的比特位其比特值等于或大于两次有相同值,则认为等于或大于两次的相同比特值是一个正确的比特值。如果比特值等于或大于两次为[0],便判定它为[0];另一方面,如果比特值等于或大于两次为[1],便判定它为[1]。例如,就接连发送三次的、由182比特组成的数据而言,对第一次传输接收到[0001……],对第二次传输接收到[0101……],对第三次传输接收到[0111]。于是,由于对第一位比特来说三次接连发送的三个比特是[0,0,0],所以按多数准则判定结果为[0]。由于对第二位比特来说三次接连发送的三个比特是[0,1,1],所以按多数准则判定结果为[1]。由于对第三位比特来说三次接连发送的三个比特是[0,0,1],所以按多数准则判定结果为[0]。由于对第四比特来说三次接连发送的三个比特是[1,1,1],所以按多数准则判定结果为[1]。依此下去,类同地对每一位进行多数判定,直至第182位。这样安排,多数判定是对所发送的分组内以每一比特位为单位进行的,所以能一次性地获得正确的判定结果。
结合上面的叙述,关于解码器端对加扰定时TS分组数据部分的多数判定,根据类别识别码的差错,多数判定方法有改变:
·当类别识别码中差错发生为0或1个比特位时:72/91多数准则。
·当类别识别码中差错发生为2或3个比特位时:78/91多数准则。
特别地,当差错发生率小到例如类别识别码中差错为0或1个,这时阈值取为91比特中72个比特,减小多数判定的阈值。进而,当差错发生率大到例如类别识别码中差错为2或3个,这时阈值取为91比特中78个比特,增大多数判定的阈值。
图10示出卫星系统的定时图,图11示出首端的定时图。卫星系统中各个分组是这样的,单组在每个超帧时间上叠加,一超帧有9帧音频数据。首端中,各分组在每个视频场信号(垂直同步信号)时间上视频信号内有叠加的两行(第1场的第17和19行,第2场的第280和282行)中发送每个超帧。图11中,自卫星电波来的相关信息分组叠加在第17行上。如果在后继的第19行上没有输入相关信息(这时间相应于图6中计数器565~567没有计数器输出的情况),则优先权判定部分56中从特定的判定部分568(参见图7)上输出的优先权判定信号将变成为(0,0)。在时分复接部分47中,由优先权判定信号选择出自分组部分45来的加扰定时TS分组(TS和VS分组)。因此,那时输出到第19行进行VBI复接的是TS和VS分组的情况或状态(TS=0,VS=0)。
如果在后键的视频场信号来到之前TS=1,则即使有相关信息分组,优先权判定信号也将变为(0,0)。因此,时分复接部分47选择分组部分45来的加扰定时TS分组(TS和VS分组)。在那时,向第280和282行接连送出两次TS和VS分组的状态(TS=1,VS=1),进行VBI复接。
另外,当后继的视频场信号到来时,在此之前已有两个相关信息分组分别输出到后继视频信号的第17和第19行上,进行VBI复接。
结合上面的情况,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认为,由发射机通过卫星到首端借助于电波传输信号的大气系统是第一信号传输系统,从首端将信号传输到解码器(终端)的电缆系统是第二信号传输系统。不过,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第一信号传输系统是电缆系统的情况,并不局限于第一信号传输系统是大气系统场合。
结合上面的情况,本发明不应仅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在不偏离本发明要旨的范畴内,它能够作各种修改,并付诸实践。
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在中继装置中,应用于解扰的信息信号是分组的,复接在隐蔽卫星广播的视频信号场消隐时段上,以便传送到电缆中,即关于供解扰的信息分组的分组复接,当分组复接时它优先于相关信息分组。因此,可以保住或维持解扰过程的连贯性。此外,关于应用于解扰的信息信号的分组,是先对用于解扰的信息信号编码,再叠加上从存储器装置中读出的、与信息信号相对应的差错校正码。因此,差错校正的编码是容易的。可以对隐蔽广播设备提供出高的差错校正概率。

Claims (7)

1.一种中继装置,用以将从第一信号传输系统接收的隐蔽广播信号发送到第二信号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解扰装置,用于对所述隐蔽广播信号解扰,分离和取出信息信号和相关信息分组,以解扰所述隐蔽广播信号;
分组装置,用以对由所述解扰装置获得的、应用于解扰的信息信号进行分组。
优先复接装置,用以使应用于解扰的、由分组装置分组的信息信号的分组和由所述解扰装置分离出的相关信息分组复接在所述隐蔽广播信号上,将它输出到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系统,所述优先复接装置在分组复接时,将所述应用于解扰的信息信号分组复接优先于所述相关信息分组。
2.按照权利要求1的中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先复接装置将应用于解扰的信息信号分组复接在所述隐蔽广播信号复接部分的空闲区上,并在没有相关信息分组从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系统上发送出的情况下,以空闲区完全被信息信号包占用的状态将应用于解扰的信息信号分组发送给第二信号传输系统。
3.按照权利要求1的中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装置保存或保留多个差错校正码,它们与应用于解扰的信息信号中的信号内容相对应,预先存在存储器装置内,所述分组装置对应用于解扰的信息信号编码,从所述存储器装置中读出与信息信号对应的差错校正码,在分组时加上此差错校正码。
4.一种解码装置,用以对接收到的隐蔽广播信号解码,并予以输出,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离装置,用于分离出叠加在所述隐蔽广播信号上的信息分组和相关信息分组,以对所述隐蔽广播信号解扰;
解扰装置,用以根据由所述分离装置分离出的供解扰用信息信号分组,对隐蔽广播信号分组解扰,所述解扰装置在接收到分组的定时次序内实现解扰处理,它消除了解扰处理中的时间空白。
5.一种隐蔽广播设备,包括一中继装置,用以将从第一信号传输系统接收的隐蔽广播信号发送到第二信号传输系统;一解码装置,用以对通过第二信号传输系统接收的隐蔽广播信号解码;
所述中继装置包括:
解扰装置,用于对所述隐蔽广播信号解扰,分离和取出信息信号和相关信息分组,以解扰所述隐蔽广播信号;
分组装置,用以对由所述解扰装置获得的、应用于解扰的信息信号进行分组;
优先复接装置,用以使应用于解扰的、由分组装置分组的信息信号的分组和由所述解扰装置分离出的相关信息分组复接在所述隐蔽广播信号上,将它输出到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系统,所述优先复接装置在分组复接时,将所述应用于解扰的信息信号分组复接优先于所述相关信息分组;
所述解码装置包括:
分离装置,用于分离出叠加在所述隐蔽广播信号上的信息分组和相关信息分组,以对所述隐蔽广播信号解扰;
解扰装置,用以根据由所述分离装置分离出的供解扰用信息信号分组,对隐蔽广播信号分组解扰,所述解扰装置在接收到分组的定时次序内实现解扰处理,它消除了解扰处理中的时间空白。
6.按照权利要求5的隐蔽广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先复接装置将应用于解扰的信息信号分组复接在所述隐蔽广播信号复接部分的空闲区上,并在没有相关信息分组从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系统上发送出的情况下,以空闲区完全被信息信号包占用的状态将应用于解扰的信息信号分组发送给第二信号传输系统。
7.按照权利要求5的隐蔽广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装置保存或保留多个差错校正码,它们与应用于解扰的信息信号中的信号内容相对应,预先存在存储器装置内,所述分组装置对应于解扰的信息信号编码,从所述存储器装置中读出与信息信号对应的差错校正码,在分组时加上此差错校正码;
其中,在借助解码装置进行差错校正时,对应用于解扰的信息信号的差错校正是利用所述差错校正码进行的,从而提高了差错的校正概率。
CN94190870A 1993-11-05 1994-11-02 中继装置、解码装置和隐蔽广播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276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5277156A JPH07131454A (ja) 1993-11-05 1993-11-05 中継装置,復号装置及び秘匿放送装置
JP277156/93 1993-11-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027A CN1116027A (zh) 1996-01-31
CN1082767C true CN1082767C (zh) 2002-04-10

Family

ID=17579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419087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2767C (zh) 1993-11-05 1994-11-02 中继装置、解码装置和隐蔽广播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5764773A (zh)
JP (1) JPH07131454A (zh)
CN (1) CN1082767C (zh)
GB (1) GB2290204B (zh)
WO (1) WO199501295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26506A (en) * 1997-09-26 2000-02-1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ncealing errors in transport stream data
US6055315A (en) * 1997-12-09 2000-04-25 Ictv, Inc. Distributed scrambling method and system
US6717620B1 (en) * 1998-06-12 2004-04-06 Ati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compressing compressed data
US6597961B1 (en) 1999-04-27 2003-07-22 Real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cealing errors in an audio transmission
JP2001177814A (ja) 1999-12-21 2001-06-2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限定受信システム
US7263648B2 (en) * 2003-01-24 2007-08-28 Wegener Communication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ccommodating loss of signal
JP3670649B2 (ja) * 2003-02-14 2005-07-13 株式会社東芝 ウォーターマーク処理装置およびウォーターマーク処理方法
US7930711B2 (en) * 2003-03-06 2011-04-19 Wegener Communication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ddressing control in a network for distributed data
US7032235B2 (en) * 2003-03-12 2006-04-18 Wegener Communications, Inc. Recasting DVB video system to recast digital broadcasts
US7171606B2 (en) * 2003-03-25 2007-01-30 Wegener Communications, Inc. Software download control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US7296204B2 (en) * 2003-05-30 2007-11-13 Wegener Communications, Inc. Error corr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US7206411B2 (en) 2003-06-25 2007-04-17 Wegener Communications, Inc. Rapid decryption of data by key synchronization and indexing
US20050285975A1 (en) * 2004-06-28 2005-12-29 Broadcom Corporation Software implementing parts of a blanking interval encoder/decoder
US20060190403A1 (en) * 2004-09-25 2006-08-24 Vix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ent Protection and Copyright Management in Digital Video Distribution
US8074248B2 (en) 2005-07-26 2011-12-06 Activevideo 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video content associated with a source image to a television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KR100671336B1 (ko) * 2005-10-21 2007-01-19 주식회사 케이티프리텔 단일 또는 다중 주파수망에서의 송출국에 따른 제한 수신이가능하도록 하는 디지털 방송 송출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과,디지털 방송 수신 단말 및 그 방법
US9826197B2 (en) 2007-01-12 2017-11-21 Activevideo Networks, Inc. Providing television broadcasts over a managed network and interactive content over an unmanaged network to a client device
US9042454B2 (en) 2007-01-12 2015-05-26 Activevideo Networks, Inc. Interactive encoded content system including object models for viewing on a remote device
US20090067625A1 (en) * 2007-09-07 2009-03-12 Aceurity, Inc. Method for protection of digital rights at points of vulnerability in real time
US8627184B2 (en) * 2009-03-31 2014-01-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tecting a multi-part broadcast control message
KR20130138263A (ko) 2010-10-14 2013-12-18 액티브비디오 네트웍스, 인코포레이티드 케이블 텔레비전 시스템을 이용하는 비디오 장치들 간의 디지털 비디오의 스트리밍
WO2012138660A2 (en) 2011-04-07 2012-10-11 Activevideo Networks, Inc. Reduction of latency in video distribution networks using adaptive bit rates
EP2815582B1 (en) 2012-01-09 2019-09-04 ActiveVideo Networks, Inc. Rendering of an interactive lean-backward user interface on a television
US9800945B2 (en) 2012-04-03 2017-10-24 Activevideo Networks, Inc. Class-based intelligent multiplexing over unmanaged networks
US9123084B2 (en) 2012-04-12 2015-09-01 Activevideo Networks, Inc. Graphical application integration with MPEG objects
US10275128B2 (en) 2013-03-15 2019-04-30 Activevideo Networks, Inc. Multiple-mode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user selectable video content
WO2014197879A1 (en) 2013-06-06 2014-12-11 Activevideo Networks, Inc. Overlay rendering of user interface onto source video
US9294785B2 (en) 2013-06-06 2016-03-22 Activevideo 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exploiting scene graph information in construction of an encoded video sequence
US9219922B2 (en) 2013-06-06 2015-12-22 Activevideo 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exploiting scene graph information in construction of an encoded video sequence
US9788029B2 (en) 2014-04-25 2017-10-10 Activevideo Networks, Inc. Intelligent multiplexing using class-based, multi-dimensioned decision logic for managed network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6980A (ja) * 1990-04-24 1992-01-10 Conditional Access Technol Kenkyusho:Kk 有料テレビジョン放送送信装置及び受信装置
JPH04298186A (ja) * 1991-03-27 1992-10-21 Conditional Access Technol Kenkyusho:Kk 有料放送信号伝送システム
JPH05284496A (ja) * 1992-03-31 1993-10-29 Toshiba Corp 有料放送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95080A (en) * 1988-08-04 1991-02-19 Zenith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Television signal scrambling system and method
GB8927623D0 (en) * 1989-12-06 1990-02-07 Bicc Plc Repeaters for secure local area networks
US5018197A (en) * 1990-07-30 1991-05-21 Zenith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Secure video decoder system
US5353353A (en) * 1993-04-26 1994-10-04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Repeater security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6980A (ja) * 1990-04-24 1992-01-10 Conditional Access Technol Kenkyusho:Kk 有料テレビジョン放送送信装置及び受信装置
JPH04298186A (ja) * 1991-03-27 1992-10-21 Conditional Access Technol Kenkyusho:Kk 有料放送信号伝送システム
JPH05284496A (ja) * 1992-03-31 1993-10-29 Toshiba Corp 有料放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027A (zh) 1996-01-31
US5764773A (en) 1998-06-09
JPH07131454A (ja) 1995-05-19
GB2290204A (en) 1995-12-13
GB9513645D0 (en) 1995-10-11
WO1995012951A1 (fr) 1995-05-11
GB2290204B (en) 1997-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767C (zh) 中继装置、解码装置和隐蔽广播设备
CN1122412C (zh) 数据传输系统及其方法、数据接收设备及其参数设置方法
CN1115877C (zh) 数据广播系统和数据广播方法
CN1153447C (zh) 分组数据流滤波的方法和机顶盒
CA1317368C (en) Direct broadcast satellite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
CN1183005A (zh) 禁止图像信号未授权复制但不影响授权显示的设备和方法
HUT76459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encrypted signals
CN1826801A (zh) 针对移动视听接收处理数据流格式
CN1074225C (zh) 中继装置
CN86103053A (zh) 加扰和解扰电视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CN1251241A (zh) 输入/输出单元、输入/输出方法和接收单元
CN1167267C (zh) 数据收发方法及其接收装置
CN1081805A (zh) 包括扩展数据业务的辅助视频信息系统
US4757498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data in television signals
CN1143542C (zh) 接收装置和接收方法
CN1092586A (zh) 电视系统的带内/带外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JP3172243B2 (ja) 受信装置
EP2200307A2 (en) AT-DMB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ystem for providing conditional access broadcasting service and method thereof
CN1190300A (zh) 加密与解密设备
JPH099241A (ja) スクランブル放送システム、およびスクランブル方法、並びにスクランブル装置、およびデスクランブル装置
CN1255807A (zh) 数字广播的接收和记录/重现系统和数字广播的接收装置
CN1275031A (zh) 一种有线电视加解扰的方法
CN1318913A (zh) 传输装置、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
CN101064838A (zh) 数字卫星广播接收器及其信息处理方法
CN1933591A (zh) 视频处理设备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20410

Termination date: 2009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