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70298A - 充电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充电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70298A
CN108270298A CN201710005571.8A CN201710005571A CN108270298A CN 108270298 A CN108270298 A CN 108270298A CN 201710005571 A CN201710005571 A CN 201710005571A CN 108270298 A CN108270298 A CN 1082702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wireless signal
frequency
charging
antenn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0557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70298B (zh
Inventor
沈少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71000557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70298B/zh
Priority to US16/475,928 priority patent/US11329516B2/en
Priority to PCT/CN2017/089364 priority patent/WO2018126614A1/zh
Publication of CN1082702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702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702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702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02J7/025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2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frequency waves
    • H02J50/23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frequency wav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transmitting antennas, e.g. directional array antennas or Yagi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2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frequency waves
    • H02J50/27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frequency wav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receiving antennas, e.g. rec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01M2010/4278Systems for data transfer from batteries, e.g. transfer of battery parameters to a controller, data transferred between battery controller and main controll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30Batteries in portable systems, e.g. mobile phone, lapto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充电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进行无线信号扫描;获取信号强度符合预定条件的无线信号;至少通过天线和射频电路将无线信号转换为电能。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充电不便捷的问题,使得电子设备充电更加便捷。

Description

充电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充电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的手机充电方案主要有如下几种:一种方式是有线充电,这种方式又分为直冲或快充,都依赖于不同的USB充电接口,还依赖于不同的充电接头或固定供电口。这种充电头反复插拔容易损坏。
还有一种方式是无线充电,传统的无线充电总体又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电磁感应充电,如近距离线圈耦合充电,通过普通线圈绕组的可分离式变压器作为能量转换装置,将电能以电磁感应方式传送给电子设备,然而这种用铁素体作为磁芯的可分离式变压器体积大,不方便携带。
传统的电磁感应无线充电视通过线圈之间进行能量耦合来实现能量的传递,工作频率在100K-200KHZ,充电一般在0-10CM之间,在发送和接收端都需要一个线圈,发射线圈连接高频交变有线电源并产生电磁信号,该电源连接到有线插座上,接收端负责接收这个变化的电磁信号,通过磁电感应原理转化的电信号经过再处理即可给电子设备充电。
第二类是磁场共振充电,磁场共振方式是通过两个一定距离的电流流经线圈产生同频率的磁场共振来实现无线供电,这种方案充电效率较上一类低,但是充电距离近,一般为充电距离为10CM-2米,距离越大,发射功率和线圈面积也越大,同时还需要专门的充电底座。也需要同频谐振电路及线圈才能工作,且对充电装置依赖性大。
第三类是无线电波充电,这种方式通过无线电波的能量转化来实现充电,充电距离远,但是充电效率极低,现在还处于研发阶段。
这些方式都存在感应频率低,充电距离短,充电设备一对一的特点。
针对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充电不便捷的问题,目前还没有有效地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充电不便捷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方法,包括:进行无线信号扫描;获取信号强度符合预定条件的无线信号;至少通过天线和射频电路将所述无线信号转换为电能。
可选地,获取信号强度符合预定条件的无线信号包括:对无线信号的频段进行扫描;对于扫描出的无线信号的频段进行定向解调,以获取不同角度和/或区域对应的无线信号的频段;从不同角度和/或区域对应的无线信号的频段中获取信号强度符合所述预定条件的无线信号。
可选地,在至少通过所述天线和射频电路将所述无线信号转换为电能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信号强度符合所述预定条件的无线信号的角度和/或区域;根据符合所述预定条件的无线信号的角度和/或区域调整所述天线。
可选地,还包括:向信号强度符合所述预定条件的无线信号的发射方发送信息,其中,所述信息用于请求所述发射方加强该无线信号的发射功率。
可选地,所述信息中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信号强度符合所述预定条件的无线信号的频段、信号强度符合所述预定条件的无线信号的方向。
可选地,至少通过所述天线和所述射频电路将所述无线信号转换为电能包括:通过所述天线接收所述无线信号;通过所述天线对应的升压累计滤波稳压电路将所述无线信号转换为恒定的充电电流或者充电电压,其中,所述射频电路包括所述升压累计滤波稳压电路。
可选地,至少通过所述天线和所述射频电路将所述无线信号转换为电能包括:检测与所述无线信号的发射方的距离是否在预设范围内;在检测到与所述无线信号的发射方的距离是否在预设范围内的情况下,通过下变频电路对所述天线的频率和所述无线信号的频率进行差频处理,得到差频信号;将所述差频信号转换为低频信号;通过线圈的多级耦合增强所述低频信号,得到增强信号;通过电磁感应电路将所述增强信号转换为充电电压。
可选地,还包括:扫描预设区域,判断所述预设区域内是否存在生命体;在判断出所述预设区域内存在生命体的情况下,暂停将所述无线信号转换为电能,直至判断出所述预设区域内不存在生命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装置,包括:扫描模块,用于进行无线信号扫描;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信号强度符合预定条件的无线信号;转换模块,用于至少通过天线和射频电路将所述无线信号转换为电能。
可选地,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扫描单元,用于对无线信号的频段进行扫描;解调单元,用于对于扫描出的无线信号的频段进行定向解调,以获取不同角度和/或区域对应的无线信号的频段;获取单元,用于从不同角度和/或区域对应的无线信号的频段中获取信号强度符合所述预定条件的无线信号。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信号强度符合所述预定条件的无线信号的角度和/或区域;调整模块,用于根据符合所述预定条件的无线信号的角度和/或区域调整所述天线。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向信号强度符合所述预定条件的无线信号的发射方发送信息,其中,所述信息用于请求所述发射方加强该无线信号的发射功率。
可选地,所述信息中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信号强度符合所述预定条件的无线信号的频段、信号强度符合所述预定条件的无线信号的方向。
可选地,所述转换模块包括:接收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天线接收所述无线信号;第一转换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天线对应的升压累计滤波稳压电路将所述无线信号转换为恒定的充电电流或者充电电压,其中,所述射频电路包括所述升压累计滤波稳压电路。
可选地,所述转换模块包括:检测单元,用于检测与所述无线信号的发射方的距离是否在预设范围内;处理单元,用于在检测到与所述无线信号的发射方的距离是否在预设范围内的情况下,通过下变频电路对所述天线的频率和所述无线信号的频率进行差频处理,得到差频信号;第二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差频信号转换为低频信号;增强单元,用于通过线圈的多级耦合增强所述低频信号,得到增强信号;第三转换单元,用于通过电磁感应电路将所述增强信号转换为充电电压。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判断模块,用于扫描预设区域,判断所述预设区域内是否存在生命体;处理模块,用于在判断出所述预设区域内存在生命体的情况下,暂停将所述无线信号转换为电能,直至判断出所述预设区域内不存在生命体。
通过本发明,进行无线信号扫描;获取信号强度符合预定条件的无线信号;至少通过天线和射频电路将无线信号转换为电能,由此可见,采用上述方案扫描无线信号得到信号强度符合预定条件的无线信号,再通过天线和射频电路将无线信号转换为电能为电子设备进行充电,使得电子设备可以有效地利用环境中的无线信号,随时随地进行充电,因此,使得电子设备充电更加便捷,从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充电不便捷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充电方法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充电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充电装置的结构框图一;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充电装置的结构框图二;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充电装置的结构框图三;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充电装置的结构框图四;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充电装置的结构框图五;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充电装置的结构框图六;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充电装置的结构框图七;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充电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实施例1
本申请实施例1所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可以在移动终端、计算机终端或者类似的运算装置中执行。以运行在移动终端上为例,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充电方法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移动终端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102(处理器1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等的处理装置)、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104、以及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装置106。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电子装置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移动终端10还可包括比图1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所示不同的配置。
存储器104可用于存储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充电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1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4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方法。存储器1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移动终端10。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装置106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移动终端10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充电方法,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充电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2,进行无线信号扫描;
步骤S204,获取信号强度符合预定条件的无线信号;
步骤S206,至少通过天线和射频电路将无线信号转换为电能。
可选地,上述充电方法可以但不限于应用于电子设备充电的场景中。例如:移动终端充电的场景。
可选地,上述充电方法可以但不限于应用于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家电、智能穿戴设备等等。
通过上述步骤,进行无线信号扫描;获取信号强度符合预定条件的无线信号;至少通过天线和射频电路将无线信号转换为电能,由此可见,采用上述方案扫描无线信号得到信号强度符合预定条件的无线信号,再通过天线和射频电路将无线信号转换为电能为电子设备进行充电,使得电子设备可以有效地利用环境中的无线信号,随时随地进行充电,因此,使得电子设备充电更加便捷,从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充电不便捷的问题。
可选地,在上述步骤S204中,可以根据无线信号的频段对无线信号进行解调得到不同角度和/或区域对应的无线信号的频段,再从不同角度和/或区域对应的无线信号的频段中获取信号强度符合预定条件的无线信号。例如:对无线信号的频段进行扫描,对于扫描出的无线信号的频段进行定向解调,以获取不同角度和/或区域对应的无线信号的频段,从不同角度和/或区域对应的无线信号的频段中获取信号强度符合预定条件的无线信号。
可选地,在上述步骤S106之前,可以但不限于根据获取到的信号强度符合预定条件的无线信号对设备的天线进行调整,使得设备的天线更加适应获取到的无线信号,从而使充电的效率得到提高。例如:获取信号强度符合预定条件的无线信号的角度和/或区域,根据符合预定条件的无线信号的角度和/或区域调整天线。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但不限于与符合预定条件的无线信号的发射方进行协商,请求该发射方加强该无线信号的发射功率,以提高充电效率。例如:向信号强度符合预定条件的无线信号的发射方发送信息,其中,信息用于请求发射方加强该无线信号的发射功率。
可选地,上述信息中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信号强度符合预定条件的无线信号的频段、信号强度符合预定条件的无线信号的方向。
可选地,在上述步骤S206中,可以但不限于通过以下方式将无线信号转换为电能:
方式一,通过天线接收无线信号,通过天线对应的升压累计滤波稳压电路将无线信号转换为恒定的充电电流或者充电电压,其中,射频电路包括升压累计滤波稳压电路。
方式二,检测与无线信号的发射方的距离是否在预设范围内,在检测到与无线信号的发射方的距离是否在预设范围内的情况下,通过下变频电路对天线的频率和无线信号的频率进行差频处理,得到差频信号,将差频信号转换为低频信号,通过线圈的多级耦合增强低频信号,得到增强信号,通过电磁感应电路将增强信号转换为充电电压。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充电过程的安全性,可以但不限于在充电的过程中对生命体进行扫描,判断设备周围是否存在生命体,如果存在,则暂停充电,直至生命体远离设备,再继续进行充电。例如:扫描预设区域,判断预设区域内是否存在生命体,在判断出预设区域内存在生命体的情况下,暂停将无线信号转换为电能,直至判断出预设区域内不存在生命体。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充电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充电装置的结构框图一,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
扫描模块32,用于进行无线信号扫描;
第一获取模块34,耦合至扫描模块32,用于获取信号强度符合预定条件的无线信号;
转换模块36,耦合至第一获取模块34,用于至少通过天线和射频电路将无线信号转换为电能。
可选地,上述充电方法可以但不限于应用于电子设备充电的场景中。例如:移动终端充电的场景。
可选地,上述充电方法可以但不限于应用于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家电、智能穿戴设备等等。
通过上述步骤,进行无线信号扫描;获取信号强度符合预定条件的无线信号;至少通过天线和射频电路将无线信号转换为电能,由此可见,采用上述方案扫描无线信号得到信号强度符合预定条件的无线信号,再通过天线和射频电路将无线信号转换为电能为电子设备进行充电,使得电子设备可以有效地利用环境中的无线信号,随时随地进行充电,因此,使得电子设备充电更加便捷,从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充电不便捷的问题。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充电装置的结构框图二,如图4所示,可选地,第一获取模块34包括:
扫描单元42,用于对无线信号的频段进行扫描;
解调单元44,耦合至扫描单元42,用于对于扫描出的无线信号的频段进行定向解调,以获取不同角度和/或区域对应的无线信号的频段;
获取单元46,耦合至解调单元44,用于从不同角度和/或区域对应的无线信号的频段中获取信号强度符合预定条件的无线信号。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充电装置的结构框图三,如图5所示,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52,耦合至第一获取模块34,用于获取信号强度符合预定条件的无线信号的角度和/或区域;
调整模块54,耦合至第二获取模块52和转换模块36之间,用于根据符合预定条件的无线信号的角度和/或区域调整天线。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充电装置的结构框图四,如图6所示,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发送模块62,耦合至第一获取模块34和转换模块36之间,用于向信号强度符合预定条件的无线信号的发射方发送信息,其中,信息用于请求发射方加强该无线信号的发射功率。
可选地,上述信息中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信号强度符合预定条件的无线信号的频段、信号强度符合预定条件的无线信号的方向。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充电装置的结构框图五,如图7所示,可选地,上述转换模块36包括:
接收单元72,用于通过天线接收无线信号;
第一转换单元74,耦合至接收单元72,用于通过天线对应的升压累计滤波稳压电路将无线信号转换为恒定的充电电流或者充电电压,其中,射频电路包括升压累计滤波稳压电路。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充电装置的结构框图六,如图8所示,可选地,上述转换模块36包括:
检测单元802,用于检测与无线信号的发射方的距离是否在预设范围内;
处理单元804,耦合至检测单元802,用于在检测到与无线信号的发射方的距离是否在预设范围内的情况下,通过下变频电路对天线的频率和无线信号的频率进行差频处理,得到差频信号;
第二转换单元806,耦合至处理单元804,用于将差频信号转换为低频信号;
增强单元808,耦合至第二转换单元806,用于通过线圈的多级耦合增强低频信号,得到增强信号;
第三转换单元810,耦合至增强单元808,用于通过电磁感应电路将增强信号转换为充电电压。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充电装置的结构框图七,如图9所示,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判断模块92,耦合至转换模块36,用于扫描预设区域,判断预设区域内是否存在生命体;
处理模块94,耦合至判断模块92,用于在判断出预设区域内存在生命体的情况下,暂停将无线信号转换为电能,直至判断出预设区域内不存在生命体。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是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来实现的,对于后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但不限于此:上述模块均位于同一处理器中;或者,上述模块分别位于多个处理器中。
下面结合本发明可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可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便捷、快速,安全的应用于移动终端或穿戴设备的无线自适应充电装置,以保证设备能在各种应用环境,个性化需求下实现智能的无线充电。在本可选实施例中,设备以手机为例。
当手机设定自动充电功能模式后,手机自动搜寻并适配周边电子设备网络,对频谱频段及信号强度进行扫描,并绘制频谱扫描图,选择最强辐射信号强度,如果是相关联设备,还可以发送请求信号,让供电设备(相当于上述信号强度符合所述预定条件的无线信号的发射方)增强某一频点某一方向发射功率等级,并将其转化为有效的磁场信号强度,给充电设备使用,充电设备同时调整手机天线方向及匹配网络,对同频段的无线信号进行定向解调,将空间中的BT,WIFI,FM,DTV,2G/3G/4G等无线电磁波信号按照不同角度和/或区域进行划分,并通过对应天线及射频电路转换为对应的电能。在自适应选择供电设备过程中,可以通过能量衰减及转化模块评估当前充电的效率和转化效率,并选择能量转化为正,充电效率高的供电设备为最终的供电设备。
然后通过对应的升压累计滤波稳压电路转化后给用户设备提供恒定的充电电流或电压。同时,如果检测到供电设备在近距离内,则可通过下变频电路,将手机基本频率和外界无线频率做差频,转化为低频信号,再通过手机PCB内的多层布线线圈之间的多级耦合,将单位面积内的无线信号增强,再通过电磁感应电路,转换为高效率的充电电压。
在上述充电过程中,通过对供电设备和充电设备周边人体的接近扫描,当人头接近两电子设备时,通过提示信号提示用户,并暂停充电过程,直到人体远离,以保证用户的安全。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10所示,该装置包括:L1充电扫描模块,L2频谱分析模块,L3自适应充电控制模块,L4天线调谐模块,L5定向接收模块,L6无线解调模块,L7电压产生模块,L8射频芯片模块,L9基带芯片模块,L10手机天线模块,L11能效计算及选择模块,L12安全处理模块,L13电源管理模块。
充电扫描模块L1(相当于上述扫描模块32),与频谱分析模块相连,用户扫描待充电设备周边的其他无线电子设备及电磁场。当用户打开无线充电模式后,手机会自动打开手机自带的WIFI,BT,FM模块,扫描附近的打开这些功能的电子设备。
并扫描设定距离范围内其他待机通讯设备,待充电设备控制辐射接收模块调整天线调谐芯片参数值,扫描接收到的各频段信号电压驻波比值,直到调谐天线到各频段的最佳效率点处,当检测出对应频点的信号后,定向接收模块再将接收信号匹配后传输给后端的无线解调模块。
频谱分析模块L2(相当于上述扫描单元42),与自适应充电控制模块相连,用于分析待充电设备周边电磁波频谱分布情况。当扫描工作完成后,频谱分析模块会对周边各个频谱的电磁波信号的进行分类及识别。外界电磁波信号分为CW单载波信号,噪声信号和调制信号三种,其中调制信号还分为WIFI,BT,NFC,DTV,FM,2G,3G,4G等信号,对于不同的信号类型需要做不同的预处理,以将其分类识别出来,频谱分析模块通过不同电磁波的频谱特性来检测识别,各频谱特性模型存储在辐射检测模块内,经过频谱采样及比对即可识别。经过无线解调模块处理后的信号或经基带芯片解调出的数字信号结果传送给自适应充电控制模块。
自适应充电控制模块L3,用于完成整个无线充电的扫描,分析,接收,处理及防护控制的开启及关闭。该模块用于常规通讯通道和无线充电通道的协调控制。射频芯片模块也可以只接收外界非通讯电磁波信号,也可以只接收外接通讯信号,或者两种信号一起接收进来,以实现边充电边正常通讯传输。
同时,该自适应充电控制模块还用于实时监控当前接收到的信号辐射变化及采集到的充电数据结果,并采取相应的操作。当辐射信号都比较微弱时,可以发指令给配对或指定供电设备(相当于实现上述发送模块62的功能),通过增加发射功率等级来提高电磁波发射剂量。当电磁信号太强时,安全处理模块会监测到当前SAR值临界或超标,不利于充电用户或其他人群的安全,该控制模块会发指令给配对或指定供电设备,通过降低发射功率等级来减少电磁波发射剂量。
天线调谐芯片L4,与基带芯片模块及手机天线模块相连,在辐射接收模块内还含有一个高精度细步进的天线调谐芯片,其天线调谐芯片由控制电路及可变电容组成,可以根据当前天线的频率点自动调节可变电容值,产生对应的VSWR谐振点,以接收不同电磁波信号。配合宽频天线以实现不同频点及带宽的电磁波信号接收。
定向接收模块L5,与无线解调模块及手机天线模块相连,用于完成来自外界电磁波能量信号的接收(相当于实现上述第一获取模块34的功能)。接收模块采用手机内置天线,其天线形式可以是支架天线,FPC天线,LDS天线,其天线类型可以是PIFA,IFA,MONO,或者是上述天线加其他耦合及寄生单位,为了实现其高效性能,可以以IFA拓展频宽的LDS天线为例。定向接收模块最低可以到几百M,最高可以到6GHz。由于电磁波能量和频率成正比,频率越高,其能量就越高,所以频率越高的电磁波传播能力越大。由于手机内置解调器及天线的频宽限制,所以接收模块主要对频率大于500MHz以上的频率信号接收比较敏感,如果有特殊的检测要求,还可以通过改进解调器及拓展天线做进一步拓展。
由于无线充电电磁波信号在充电过程中,由于空间的散射,折射及信号的绕射,衍射等路径损耗等,电磁信号的衰减会非常大,同时到了待充电设备的接收端,如果不是同频谐振,接收到的能量也会进一步的损耗,最后真正到达可充电电池的电能就会减少很多。因此,这里通过定向接收模块,让发射信号可以定向回传到接收装置端。
首先,通过变频技术让发射频率升高,或选择手机上最高频率做为传输频段,因为频率越高,电磁波散射成分越少,直射成分越多。以手机上的5G或者60GHZ WIFI为例,其空间传输的能量损耗就会远小于低中高频。
其次,电磁波在传输过程中,旁瓣信号幅度越弱,主瓣信号幅度越强,电磁波的定向传输性就会越强,其短距离内的能量损耗就会越少。再通过手机上多个天线阵列的协同作用,即可以更有效的让电磁波以直射形式输出到被充电设备。
最后,通过在手机接收天线侧增加对应的定向接收装置和防泄漏装置,即可让电磁波信号可以以最大强度直射到充电电路接收端。
通过自适应方向图的方法来实现无线充电电波的定向传输,使得最大辐射方向总是对着充电终端,输出信号的SNR最大,具体实现上,通过充电手机自身多天线的电磁信号的时延值首先获得供电手机的方位,然后比较各路径的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及SNR值,选出最强接收信号强度值和最大SNR值的方向作为定向充电的天线方向,使得无线电波信号能以最大的能量方向在两个电子设备之间传输。
无线解调模块L6,与射频芯片模块及手机天线模块相连,利用手机现有射频前端模块及射频芯片的硬件电路,用于完成各接收到的电磁波信号的射频信号处理。当自适应充电控制模块开启后,接收来自辐射接收模块的电磁波信号经过分段扫频,经过信号分离后再通过一级BPF滤波器滤波,再经过LNA低噪放放大处理后发送到射频芯片的混频器单元中,射频芯片改变合适的本振频率,和接收到的信号频率做下变频混频,使得混频出的中频频率是手机对应频段范围可以解调处理的频率信号,中频信号再经过手机内置二级LPF滤波器滤波后,经过检波管解调为IQ信号,IQ信号传送给基带芯片,经过功率时间积分处理,变成检测到的动态数字辐射频点及幅度值分布图,在LCD界面程序界面窗口中显示出来。在上述设计中,信号分离可以直接复用手机内置全频段单刀多掷开关,信号过滤采用手机内置RX滤波器,可以辐射信号频率的多样性,而手机内部解调器能够识别的中频信号有限,所以混频单元需要不断改变VCO值,再配合手机内置PLL实现不同的频率合成需求,所以辐射处理模块主要是对射频芯片模块中的混频电路做改进,通过外部可变混频输入单元控制混频电路额输入信号频率发生改变,使其与外界电磁波信号频率相同,进而使得下变频后得到的中频信号始终是可被解调和检波的,由于当前手机芯片可以解调高频,中频,低频多组基准的通讯频段信号,所以改变混频结构后的电路就基本可以覆盖所有高中低外接电磁波信号。同时,各种信号变频算法及和差值都存储在辐射处理模块中,可以自适应快速得到相应的中频信号。
电压产生模块L7(相当于上述转换模块36),用于接收到的电磁信号的电磁转化,交流直流转化,滤波处理,升压处理,最后以恒定电压输出给电池或电源管理芯片电流充电。
射频芯片模块L8,用于接收到的辐射信号的射频处理,包括滤波,上下变频,放大及检波等。同时兼顾手机原通讯的发射机及接收机功能。
基带芯片模块L9,用于各模块的协调控制及计算,以及无线解调模块解调后IQ信号的数字处理。包括信号强度,频点的计算,积分及统计,并将统计计算结果发送给自适应充电控制。
手机天线模块L10,主要完成无线充电信号的天线接收。手机天线模块在原有的通讯天线的基础上,增加定向调谐电路,实际充电手机的接收天线的最大辐射方向可以在充电设备方向上。假设计算处理供电设备在充电设备的水平45度方向上,且该方向上供电设备的电磁波辐射信号最强,则定向调谐电路会改变手机天线的方向图,实际该方向上的天线效率最大,以使得电磁能量可以以最大的能效来接收。
同时增加定向阵列天线,此阵列天线通过多个高增益和低旁瓣的定向天线组成,具有抗多径干扰的特点。在具体工作时,可以根据供电设备和待充电设备的相对位置,而始终选择最大接收强度也即最大辐射方向上的天线作为供电和充电天线。
能效计算及选择模块L11,与频谱分析模块及自适应充电控制模块相连,用于各供电设备的无线充电能效计算,并选择有效快速的供电设备,告知自适应充电控制模块,控制其他各模块给待充电手机充电。
频谱分析模块扫描周边各供电设备的无线电磁波信号强度,并计算单位时间内的转化效率,同时采集单位时间内的耗能电量,当接收能量大于消耗能量时,才表明当前的供电设备是有效的功能设备,而当供电设备的信号太弱,当前接收能量小于消耗能量时,表明当前供电设备不是有效供电设备。
同时,通过上述计算的转换效率,计算单位时间内有效充电量,进而计算出当前该设备充满待充电设备需要的时间,在用户界面中显示给用户,以便于用户可以实时查看或选择是否需要该供电设备。
在能效计算和选择模块中,如果可以在UI界面中选择对应能效的充电方式,如接触充电方式,近距离充电方式,和远距离充电方式。
如用户当前有两个电子设备,需要利用其中之一给另外一个充电,则需要根据当前的用电紧急程度及两电子设备的当前位置做一个选择。距离越近,能效就会越高,能效计算模块就会给出当前的充电能效及统计可充满电时间。
能效计算和选择模块通过可解调阈值的计算,映射出当前接收信号强度,频率和可转化充电能效之间的关系,如果当前信号强度都较弱,则提示用户拉近充供电设备之间的距离或发生协调指令让供电设备增强发射信号功率值,以达到目标有效能效范围。
安全处理模块L12(相当于实现上述判断模块92和处理模块94的功能),与自适应充电控制模块相连,用于充电过程中电磁辐射剂量的安全检测及相应的防护处理。在利用增强信号功率模式给充电设备充电时,由于是电磁波信号频段,一般在600MHZ到6GHZ之间,对人体会产生电磁吸收辐射,将之称为比吸收率(Specific Absorption Rate,简称为SAR)值,如果充电设备和供电设备当前位置离用户比较近,或者用户正在使用在充电手机进行通话或上网,则会对用户产生电磁辐射危害。如果其辐射剂量超出国家安全规定,如中国的2.0W·kg-1,美国的1.6W·kg-1,则当前充电方式和充电功率是不正确的,自适应控制模块一方面会调整供电设备减小输出功率,或在用户使用时暂停充电,另一方面会发出黄色危险提示信号或其他音频警报信号,提示用户和充供电设备保持一定距离。
另外,如果当检测到人体靠近手机时,如用户拿起在充电手机打电话,则用户脸部会贴近手机,手机的接近传感器会起作用。安全处理模块会通过对比计算的辐射模型值,将其信号发送出自适应控制模块,调节天线调谐芯片模块,改变充电信号的辐射方向,使其远离人脸接近的方向。
下面根据应用场景实施例对本可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和描述。
应用场景实施例一:
当手机设定自动充电功能模式后,手机自动搜寻并适配周边电子设备网络,进行频谱频段及强度进行扫描,发现强幅2.4G的WIFI信号,随机选择对应WIFI天线,使得调谐到对应信道和频点上,并通过及电压转换电路将其转化为电能,然后通过对应的升压累计滤波稳压电路转化后给用户设备提供恒定的充电电流或电压。
应用场景实施例二:
先测试待充电设备和周边设备距离,如果距离在0-10CM间,采用充电效率高的近磁充电方式。如果检测到供电设备在近距离内,则可通过下变频电路,将手机基本频率和外界无线频率做差频,转化为低频信号,再通过手机PCB内的多层布线线圈之间的多级耦合,将单位面积内的无线信号增强,再通过电磁感应电路,转换为高效率的充电电压。
应用场景实施例三:
如果是相关联设备,还可以发送请求信号,让供电设备增强某一频点某一方向发射功率等级,并将其转化为有效的磁场信号强度,给充电设备使用。当电磁信号太强时,可以发指令给配对或指定供电设备,通过降低发射功率等级来减少电磁波发射剂量。
应用场景实施例四:
当发现外界无线充电信号很小时,通过定向接收模块和天线调谐芯片,控制供电装置和待充电装置以同一极化方向发射和接收信号,通过电磁信号的定向传输,实现特定方向上的最高无源效率,并减少其他方向的系统损耗。通过定向充电方式,让电磁波以特定方向传播,以减少能量耗散,提高接收效率和充电转化效率。两电子设备之间感应互充
应用场景实施例五:
多种无线设备同时给待充电设备供电,当检测到待充电终端既有WIFI信号,又有蓝牙信号,同时还有其他蜂窝无线信号在工作时,待充电设备可以同时打开协同充电模式,同时接收各周边设备的电磁信号,并分时转换为电能。
本可选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利用移动终端运距离识别及操控的充电方法。图11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充电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01:用户开启远距离无线充电模式,对周边电子设备进行扫描;
步骤S1102:频谱分析模块分析周边电磁波频谱分布情况,并对其进行分类及识别;
步骤S1103:自适应充电控制模块根据周边设备的远近及数量,强度分布等,结合能效计算及选择模块的映射结果,选择当前无线充电模式和供电设备;
步骤S1104:定向接收模块控制天线接收模块完成选定供电设备电磁波能量信号的定向接收;
步骤S1105:无线解调模块完成各接收到的电磁波信号的射频信号处理;
步骤S1106:电压产生模块将接收到的电磁信号的磁电转化,并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
步骤S1107:升压滤波模块将上述细小电信号进行升压滤波处理,并累积为可供充电设备充电的额定恒定电流;
步骤S1108:恒定电压输出给电池或电源管理芯片进行充电,并实时计算充电效率和电量以及预计时长;
步骤S1109:如果充电信号达不到可转换要求,自适应控制模块切换当前的无线充电模式,选择协商充电,定向充电,多设备等模式,直到满足可充电效率要求;
步骤S1110:安全处理模块实时监测当前用户使用场景,采样计算当前信号强度,并和电磁辐射模型相比较,如果超出安全范围,则通知自适应控制模块改变当前供电功率大小,直到达到安全阈值;
步骤S1111:直到电量达到用户设定需求,即可自动关闭扫描功能及相关转化模块,手机进入非充电模式。
本可选实施例提供了新型的远距离自适应无线充电适配装置及方法,以保证设备能在各种应用环境下智能、便捷、快速,安全地为移动终端或穿戴设备进行无线自适应充电,充电频率宽,充电距离远,可以自适应适配多种充电设备,并可以实现多种充电设备同时给被充电设备充电,可应用和推广价值高。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所述为准。
实施例3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进行无线信号扫描;
S2,获取信号强度符合预定条件的无线信号;
S3,至少通过天线和射频电路将无线信号转换为电能。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上述实施例记载的方法步骤。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可选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行无线信号扫描;
获取信号强度符合预定条件的无线信号;
至少通过天线和射频电路将所述无线信号转换为电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信号强度符合预定条件的无线信号包括:
对无线信号的频段进行扫描;
对于扫描出的无线信号的频段进行定向解调,以获取不同角度和/或区域对应的无线信号的频段;
从不同角度和/或区域对应的无线信号的频段中获取信号强度符合所述预定条件的无线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至少通过所述天线和射频电路将所述无线信号转换为电能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信号强度符合所述预定条件的无线信号的角度和/或区域;
根据符合所述预定条件的无线信号的角度和/或区域调整所述天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向信号强度符合所述预定条件的无线信号的发射方发送信息,其中,所述信息用于请求所述发射方加强该无线信号的发射功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中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信号强度符合所述预定条件的无线信号的频段、信号强度符合所述预定条件的无线信号的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通过所述天线和所述射频电路将所述无线信号转换为电能包括:
通过所述天线接收所述无线信号;
通过所述天线对应的升压累计滤波稳压电路将所述无线信号转换为恒定的充电电流或者充电电压,其中,所述射频电路包括所述升压累计滤波稳压电路。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通过所述天线和所述射频电路将所述无线信号转换为电能包括:
检测与所述无线信号的发射方的距离是否在预设范围内;
在检测到与所述无线信号的发射方的距离是否在预设范围内的情况下,通过下变频电路对所述天线的频率和所述无线信号的频率进行差频处理,得到差频信号;
将所述差频信号转换为低频信号;
通过线圈的多级耦合增强所述低频信号,得到增强信号;
通过电磁感应电路将所述增强信号转换为充电电压。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扫描预设区域,判断所述预设区域内是否存在生命体;
在判断出所述预设区域内存在生命体的情况下,暂停将所述无线信号转换为电能,直至判断出所述预设区域内不存在生命体。
9.一种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扫描模块,用于进行无线信号扫描;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信号强度符合预定条件的无线信号;
转换模块,用于至少通过天线和射频电路将所述无线信号转换为电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
扫描单元,用于对无线信号的频段进行扫描;
解调单元,用于对于扫描出的无线信号的频段进行定向解调,以获取不同角度和/或区域对应的无线信号的频段;
获取单元,用于从不同角度和/或区域对应的无线信号的频段中获取信号强度符合所述预定条件的无线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信号强度符合所述预定条件的无线信号的角度和/或区域;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符合所述预定条件的无线信号的角度和/或区域调整所述天线。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信号强度符合所述预定条件的无线信号的发射方发送信息,其中,所述信息用于请求所述发射方加强该无线信号的发射功率。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中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信号强度符合所述预定条件的无线信号的频段、信号强度符合所述预定条件的无线信号的方向。
14.根据权利要求9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模块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天线接收所述无线信号;
第一转换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天线对应的升压累计滤波稳压电路将所述无线信号转换为恒定的充电电流或者充电电压,其中,所述射频电路包括所述升压累计滤波稳压电路。
15.根据权利要求9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模块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与所述无线信号的发射方的距离是否在预设范围内;
处理单元,用于在检测到与所述无线信号的发射方的距离是否在预设范围内的情况下,通过下变频电路对所述天线的频率和所述无线信号的频率进行差频处理,得到差频信号;
第二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差频信号转换为低频信号;
增强单元,用于通过线圈的多级耦合增强所述低频信号,得到增强信号;
第三转换单元,用于通过电磁感应电路将所述增强信号转换为充电电压。
16.根据权利要求9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扫描预设区域,判断所述预设区域内是否存在生命体;
处理模块,用于在判断出所述预设区域内存在生命体的情况下,暂停将所述无线信号转换为电能,直至判断出所述预设区域内不存在生命体。
CN201710005571.8A 2017-01-04 2017-01-04 充电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82702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05571.8A CN108270298B (zh) 2017-01-04 2017-01-04 充电方法及装置
US16/475,928 US11329516B2 (en) 2017-01-04 2017-06-21 Charg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PCT/CN2017/089364 WO2018126614A1 (zh) 2017-01-04 2017-06-21 充电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05571.8A CN108270298B (zh) 2017-01-04 2017-01-04 充电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70298A true CN108270298A (zh) 2018-07-10
CN108270298B CN108270298B (zh) 2022-12-02

Family

ID=62770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05571.8A Active CN108270298B (zh) 2017-01-04 2017-01-04 充电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329516B2 (zh)
CN (1) CN108270298B (zh)
WO (1) WO2018126614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30731A1 (en) * 2018-12-21 2020-06-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harging battery
CN111835097A (zh) * 2019-04-22 2020-10-2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系统、无线充电设备及无线受电设备
CN112787418A (zh) * 2019-11-04 2021-05-1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发射器、无线充电方法
CN113131629A (zh) * 2019-12-31 2021-07-16 圣邦微电子(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装置及其检测模块
CN113131621A (zh) * 2020-01-14 2021-07-1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充电系统、存储介质
CN113131627A (zh) * 2019-12-31 2021-07-16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4980360A (zh) * 2021-04-23 2022-08-30 深圳市安服优智能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低频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18082613A (zh) * 2024-04-26 2024-05-28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电池充放电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09412B2 (en) * 2017-12-22 2020-10-20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WEM-based method for deep resource detection using sky waves
US11088562B2 (en) * 2018-06-27 2021-08-1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Vehicle implemented wireless charging
CN113036946B (zh) * 2019-12-25 2024-05-14 圣邦微电子(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装置及其解调模块
US11216714B2 (en) * 2020-01-02 2022-01-04 The Boeing Company Electronically scannable device for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CN114243162B (zh) * 2020-09-09 2023-12-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池加热方法、装置和设备
EP3995913A1 (de) * 2020-11-06 2022-05-11 Bystronic Laser AG Bedienvorrichtung für mindestens eine technische anlage, technische anlage, verwendung einer bedien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bedienen mindestens einer technischen anlage
CN114243952A (zh) * 2021-11-25 2022-03-25 深圳市联洲国际技术有限公司 射频前端电路和无线网络设备
CN117076898B (zh) * 2023-08-22 2024-04-23 深圳市飞亚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光电转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46503A1 (en) * 2006-03-29 2009-06-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20187851A1 (en) * 2009-01-22 2012-07-26 Mark Huggins Wireless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3227498A (zh) * 2013-04-21 2013-07-31 泉州市顺风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境电磁波能量采集器及应用
CN103944278A (zh) * 2014-03-14 2014-07-23 张宝权 远距离无线充电方法及无线充电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210886D0 (en) * 2002-05-13 2002-06-19 Zap Wireless Technologies Ltd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contact-less power transfer
US8283812B2 (en) * 2007-10-09 2012-10-09 Powermat Technologies, Ltd. Inductive power providing system having moving outlets
JP2011060169A (ja) * 2009-09-14 2011-03-24 Ricoh Co Ltd 携帯通信端末、ホスト通信装置及びrfidシステム
US9887568B2 (en) * 2010-02-12 2018-02-0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Moving object, wireless power feeding system, and wireless power feeding method
KR102043136B1 (ko) * 2010-05-20 2019-11-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파를 이용한 무선 충전 방법 및 시스템
US8866495B2 (en) * 2010-06-30 2014-10-21 Access Business Group International Llc Spatial tracking system and method
NZ607488A (en) * 2010-11-16 2014-08-29 Powerbyproxi Ltd A wirelessly rechargeable battery and power transmitter
JP5595883B2 (ja) * 2010-11-29 2014-09-24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装置
CN103269132B (zh) * 2013-05-23 2015-07-08 北京赛易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传感器供电方法及供电装置
US20150365003A1 (en) * 2014-06-12 2015-12-17 Laurence P. Sadwick Power Conversion System
CN204349598U (zh) * 2014-12-30 2015-05-20 北京联云格科技有限公司 电磁波能量回收和转换装置及系统
CN105356627A (zh) * 2015-12-03 2016-02-24 上海电机学院 一种用于无线传感节点供电的射频能量收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46503A1 (en) * 2006-03-29 2009-06-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20187851A1 (en) * 2009-01-22 2012-07-26 Mark Huggins Wireless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3227498A (zh) * 2013-04-21 2013-07-31 泉州市顺风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境电磁波能量采集器及应用
CN103944278A (zh) * 2014-03-14 2014-07-23 张宝权 远距离无线充电方法及无线充电装置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90037B2 (en) 2018-12-21 2021-11-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harging battery
WO2020130731A1 (en) * 2018-12-21 2020-06-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harging battery
CN111835097A (zh) * 2019-04-22 2020-10-2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系统、无线充电设备及无线受电设备
US11444480B2 (en) 2019-04-22 2022-09-13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and wireless power receiving device
CN112787418B (zh) * 2019-11-04 2023-11-1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发射器、无线充电方法
CN112787418A (zh) * 2019-11-04 2021-05-1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发射器、无线充电方法
CN113131627A (zh) * 2019-12-31 2021-07-16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3131629A (zh) * 2019-12-31 2021-07-16 圣邦微电子(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装置及其检测模块
CN113131629B (zh) * 2019-12-31 2024-02-06 圣邦微电子(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装置及其检测模块
CN113131621A (zh) * 2020-01-14 2021-07-1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充电系统、存储介质
CN114980360A (zh) * 2021-04-23 2022-08-30 深圳市安服优智能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低频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18082613A (zh) * 2024-04-26 2024-05-28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电池充放电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8082613B (zh) * 2024-04-26 2024-08-06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电池充放电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26614A1 (zh) 2018-07-12
CN108270298B (zh) 2022-12-02
US11329516B2 (en) 2022-05-10
US20190356174A1 (en) 2019-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70298A (zh) 充电方法及装置
KR101896977B1 (ko) 무선 전력 전송 시스템에서 통신 장치 및 통신 방법
CN102318215B (zh) 无线供电装置的天线共享
US8855554B2 (en) Packaging and details of a wireless power device
EP2338238B1 (en) Concurrent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and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US8334619B2 (en) Frequency variable power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in Fresnel region and power transmitting system
KR20130015786A (ko) 무선 전력 전송 시스템에서 통신 장치 및 통신 방법
TW201001869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with negative resistance in wireless power transfers
CN107230825A (zh) 可切换辐射方向的天线与无线通信装置
KR20130026354A (ko) 무선 전력 전송 시스템에서 통신 장치 및 통신 방법
CN110235337A (zh) 选择性地激活近场充电垫的天线区域以最大化所传递无线功率的方法
Hoang et al. Ambient backscatter communication networks
TR201900223T4 (tr) Kablosuz güç.
CN207910774U (zh) 电力线载波与无线双模式通信模块
US20230327492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for rf charging enclosures
US10361751B2 (en) Modulation index setting circuits of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 devices, NFC devices, and methods of operating NFC devices
US10164333B2 (en) Short-range magnetic field system
CN211152213U (zh) 磁通信被动接口以及nfc通信设备
CN114243952A (zh) 射频前端电路和无线网络设备
JP6760326B2 (ja) 通信補助ユニット
KR20140094739A (ko) 격리도가 향상된 공진기
KR20140052199A (ko) 무선 전력 전송 시스템용 자계조절 3차원 플렉서블 공진기
CN206040980U (zh) 双频rfid标签读取设备的天线、双频rfid标签读取设备
KR101883684B1 (ko) 공진 결합을 이용한 무선 전력 전송 장치 및 방법 그리고 이를 위한 시스템
KR20140007223A (ko) 무선 전력 전송 공진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