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69324A - 一种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监测方法及车联网服务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监测方法及车联网服务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69324A
CN108269324A CN201611260218.6A CN201611260218A CN108269324A CN 108269324 A CN108269324 A CN 108269324A CN 201611260218 A CN201611260218 A CN 201611260218A CN 108269324 A CN108269324 A CN 1082693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gine
preset time
time period
temperature value
cool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26021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69324B (zh
Inventor
戴忠
赵毓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Shanghai ICT Co Ltd
CM Intelligent Mobility Networ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26021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69324B/zh
Publication of CN1082693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693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693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693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5/00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vehicles
    • G07C5/08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performance data other than driving, working, idle, or waiting time, with or without registering driving, working, idle or waiting time
    • G07C5/0808Diagnosing performance data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5/00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vehicles
    • G07C5/008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vehicles communicating information to a remotely located station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5/00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vehicles
    • G07C5/08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performance data other than driving, working, idle, or waiting time, with or without registering driving, working, idle or waiting time
    • G07C5/0816Indicating performance data, e.g. occurrence of a malfunction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5/00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vehicles
    • G07C5/08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performance data other than driving, working, idle, or waiting time, with or without registering driving, working, idle or waiting time
    • G07C5/0841Registering performance dat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监测方法,包括:获取从当前时间至前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对第一车辆的第一发动机的第一工作采样数据;基于所述第一工作采样数据中的所述第一温度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稳定温度值;获取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对所述第一车辆的第一发动机的第二工作采样数据,根据所述第二工作采样数据中包含的第一温度信息获取至少两个第一稳定温度值,根据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稳定温度值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确定第一稳定温度范围;确定所述第一稳定温度值超出所述第一稳定温度范围时,发出第一报警信息。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车联网服务平台。

Description

一种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监测方法及车联网服务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的诊断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监测方法及车联网服务平台。
背景技术
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是发动机正常工作时的重要指标,冷却液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发动机的使用寿命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冷却液温度过低时,会造成气缸进气温度过低、燃烧不正常、油耗增加、润滑不良等现象,从而加剧发动机机械零件磨损;冷却液温度过高时,会使发动机热负荷急剧增大,内部零件膨胀过度,正常工作的油膜间隙被破坏,易产生“活塞咬死”和“拉缸”等危害;同时,温度过高还会使润滑油稀释和产生酸质,加速发动机磨损。
根据车辆的发动机的冷却液的温度特性,车辆在一天内经过较长时间停车而启动后,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从环境温度逐步上升至稳定状态;其中,发动机停止运行一段时间将导致冷却液温度下降;此外,当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如风扇、节温器或者温度传感器等出现故障时,发动机工作时的温度值也会出现异常。因此,为了确保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对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进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技术中,对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进行异常监测均只能设置温度峰值点,即当在冷却液实际温度超出设置的温度峰值点时发出报警,而不能对稳定温度较低时进行报警;其次,不能对不同发动机温度一年四季中不同的稳定温度进行区别和报警,实用性较差;另外,对同一批次同一型号的车辆发动机横向之间没有对比,报警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监测方法及车联网服务平台,能够在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异常时实现快速、准确的判断并及时报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监测方法,包括:
获取从当前时间至前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对第一车辆的第一发动机的第一工作采样数据;所述第一工作采样数据中至少包含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的第一温度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工作采样数据中的所述第一温度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稳定温度值;
获取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对所述第一车辆的第一发动机的第二工作采样数据,根据所述第二工作采样数据中包含的第一温度信息获取至少两个第一稳定温度值,根据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稳定温度值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确定第一稳定温度范围;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至少包含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之前的子时间段;
确定所述第一稳定温度值超出所述第一稳定温度范围时,发出第一报警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获取从当前时间至前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对第一车辆的第一发动机的第一工作采样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到所述第一温度信息中包含的第一温度值大于预设温度阈值、且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的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阈值时,发出第二报警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工作采样数据中的所述第一温度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稳定温度值,包括:
将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且在第二预设时间阈值后的第一温度值确定为第二温度值;所述第一温度值包含于所述第一温度信息中;
统计所述第二温度值中所占数量比例最大的第三温度值,并将所述第三温度值确定为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稳定温度值。
上述方案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工作采样数据中的所述第一温度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稳定温度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从当前时间至前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对第二车辆的第二发动机的第三工作采样数据;所述第三工作采样数据中至少包含所述第二发动机的冷却液的第二温度信息;
基于所述第三工作采样数据中的所述第二温度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二稳定温度值;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工作采样数据中的所述第一温度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稳定温度值,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二稳定温度值对所述第一稳定温度值进行异常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第一稳定温度值异常时,将所述第二稳定温度值确定为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稳定温度值。
上述方案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工作采样数据中的所述第一温度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稳定温度值,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且大小变化满足设定要求的所述第一温度值确定为第四温度值;
统计所述第四温度值中所占数量比例最大的第五温度值,并将所述第五温度值与所述第三温度值进行校正,根据校正结果获取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稳定温度值。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统计在第三预设时间段内发出所述第一报警信息的次数;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至少包含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
确定所述次数小于预设次数阈值时,根据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内未超出所述第一稳定温度范围内的第一稳定温度值,获取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二稳定温度范围。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次数大于预设次数阈值时,获取所述第二车辆的第二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三稳定温度范围,并将所述第三稳定温度范围确定为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二稳定温度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联网服务平台,所述车联网服务平台包括:第一处理单元、第二处理单元、第三处理单元和第四处理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用于获取从当前时间至前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对第一车辆的第一发动机的第一工作采样数据;所述第一工作采样数据中至少包含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的第一温度信息;
所述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工作采样数据中的所述第一温度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稳定温度值;
所述第三处理单元,用于获取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对所述第一车辆的第一发动机的第二工作采样数据,根据所述第二工作采样数据中包含的第一温度信息获取至少两个第一稳定温度值,根据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稳定温度值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确定第一稳定温度范围;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至少包含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之前的子时间段;
所述第四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稳定温度值超出所述第一稳定温度范围时,发出第一报警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四处理单元,还用于:
检测到所述第一温度信息中包含的第一温度值大于预设温度阈值、且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的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阈值时,发出第二报警信息。
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且在第二预设时间阈值后的第一温度值确定为第二温度值;所述第一温度值包含于所述第一温度信息中;
统计所述第二温度值中所占数量比例最大的第三温度值,并将所述第三温度值确定为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稳定温度值。
上述方案中,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还用于获取从当前时间至前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对第二车辆的第二发动机的第三工作采样数据;所述第三工作采样数据中至少包含所述第二发动机的冷却液的第二温度信息;
所述第二处理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三工作采样数据中的所述第二温度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二稳定温度值;
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二稳定温度值对所述第一稳定温度值进行异常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第一稳定温度值异常时,将所述第二稳定温度值确定为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稳定温度值。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且大小变化满足设定要求的所述第一温度值确定为第四温度值;
统计所述第四温度值中所占数量比例最大的第五温度值,并将所述第五温度值与所述第三温度值进行校正,根据校正结果获取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稳定温度值。
上述方案中,
所述第四处理单元,还用于统计在第三预设时间段内发出所述第一报警信息的次数;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至少包含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
所述第二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所述次数小于预设次数阈值时,根据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内未超出所述第一稳定温度范围内的第一稳定温度值,获取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二稳定温度范围。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处理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二车辆的第二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三稳定温度范围,并根据所述第三稳定温度范围对所述第二稳定温度范围进行修正。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所述次数大于预设次数阈值时,获取所述第二车辆的第二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三稳定温度范围,并将所述第三稳定温度范围确定为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二稳定温度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监测方法及车联网服务平台,获取从当前时间至前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对第一车辆的第一发动机的第一工作采样数据;所述第一工作采样数据中至少包含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的第一温度信息;基于所述第一工作采样数据中的所述第一温度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稳定温度值;获取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对所述第一车辆的第一发动机的第二工作采样数据,根据所述第二工作采样数据中包含的第一温度信息获取至少两个第一稳定温度值,根据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稳定温度值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确定第一稳定温度范围;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至少包含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之前的子时间段;确定所述第一稳定温度值超出所述第一稳定温度范围时,发出第一报警信息。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根据车辆的发动机的冷却液的历史稳定温度范围对当前稳定温度值进行预警,当发动机的冷却液的当前稳定温度值不在历史稳定温度范围内时,发出报警信息,以在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异常时实现快速、准确的判断并及时报警;能对不同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在不同时间中的不同稳定温度范围进行自适应区别和报警,实用性高。
此外,能够在车辆的发动机的冷却液的实际温度超出设置的温度峰值点时发出报警,也能够在车辆的发动机的冷却液的稳定温度值较低时进行报警,降低了冷却液温度异常对发动机造成的损害,并避免了能源浪费,提升了车辆安全性;同时,由于具有相同发动机型号的车辆的稳定温度范围也会存在差异,通过横向对比相同批次和相同发动机型号的车辆的稳定温度范围,以修正车辆的稳定温度范围;另外,还会根据预警情况对车辆的发动机的冷却液在当前的稳定温度范围做出适当调整,以更好实现准确报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车联网服务平台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监测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车联网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监测方法的具体实现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车联网服务平台的组成结构示意图,该车联网服务平台包括:第一处理单元11、第二处理单元12、第三处理单元13、第四处理单元14;其中,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11,用于获取从当前时间至前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对第一车辆的第一发动机的第一工作采样数据;所述第一工作采样数据中至少包含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的第一温度信息;
所述第二处理单元12,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工作采样数据中的所述第一温度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稳定温度值;
所述第三处理单元13,用于获取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对所述第一车辆的第一发动机的第二工作采样数据,根据所述第二工作采样数据中包含的第一温度信息获取至少两个第一稳定温度值,根据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稳定温度值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确定第一稳定温度范围;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至少包含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之前的子时间段;
所述第四处理单元14,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稳定温度值超出所述第一稳定温度范围时,发出第一报警信息。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11,具体用于:从当前时间至前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对第一车辆的第一发动机的第一工作数据进行采样,得到第一工作采样数据,以获取所述第一车辆的第一发动机在工作时的转速、冷却液的温度等信息。
这里,所述第一车辆的第一发动机的第一工作数据可通过设置于所述第一车辆上的数据采集设备进行采集,并由该数据采集设备将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采集到的所述第一车辆的第一发动机的第一工作数据上传至所述第一处理单元11,以使所述第一处理单元11对所述第一工作数据进行采样,从而获取到所述第一工作采样数据;所述数据采集设备具有控制器局域网络(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通讯功能、车辆数据采集功能、数据存储功能、无线通信功能;所述数据采集设备可以是车联网车载诊断系统(OBD,On-BoardDiagnostic)终端,该车联网OBD终端可由微处理器、数据存储器、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定位模块、OBD车辆信息和故障获取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传感器等器件或模块组成,并且,该车联网OBD终端可通过车辆上的OBD接口读取车辆总线上的数据、通过内部集成的传感器识别车辆状态、通过无线网络如4G网络将采集到的OBD信息上传给所述第一处理单元11;此外,当该车联网OBD终端无法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11进行通信时,还可主动存储采集到的OBD信息,并在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11恢复通信后将存储的OBD信息继续上传至所述第一处理单元11,以保证OBD信息在时间上的完整性;OBD信息通常包括OBD工作数据信息、OBD诊断信息、车身状态信息和基本位置信息,所述OBD工作数据信息中至少包含发动机的冷却液的温度、发动机的转速等信息。
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用于限制对所述第一工作数据进行采样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进行设置,比如可设置为1秒、1分钟、10分钟、1小时、24小时等;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的长短和采样间隔时间大小关系到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获取到的、对所述第一工作数据进行采样得到的第一工作采样数据的数量多少,第一预设时间段越长且采样间隔时间越小,则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获取到的第一工作采样数据的数量就越大;第一预设时间段越小且采样间隔时间越长,则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获取到的第一工作采样数据的数量就越小;所述第一工作采样数据中至少包含所述第一车辆的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的第一温度信息;所述第一温度信息中包含有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的第一温度值;当然,所述第一工作采样数据中还可包含所述第一车辆的当前的位置、车速、行使路线、目的地以及所述第一车辆的第一发动机的转速等信息。
所述第二处理单元12,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处理单元11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获取的第一温度值,将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第二预设时间阈值后的第一温度值确定为第二温度值;统计所述第二温度值中所占数量比例最大的第三温度值,并将所述第三温度值确定为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稳定温度值。
这里,由于第一发动机在启动后,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的温度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因此,基于进入相对稳定状态时的第二温度值求取所述第一发动机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稳定温度值,能够实现较准确的获取所述第一稳定温度值。
这里,所述第二预设时间阈值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假设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为9:00~10:00,那么第二预设时间阈值可设为10分钟,即将9:10~10:00之间的第一温度值确定为第二温度值;所述第三温度值为所述第二温度值中的所占数量比例最大的温度值;比如,当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确定出第二温度值中所占数量最多的三个温度为69.5度、70度、70.3度时,若69.5度的第二温度值有100个、70度的第二温度值有200个、70.3度的第二温度值有90个,则将70度作为所述第三温度值。
所述第三处理单元13,具体用于: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对所述第一车辆的第一发动机的第二工作数据进行采样,得到第二工作采样数据,以获取所述第一车辆的第一发动机工作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时的转速、冷却液的温度等信息;根据所述第二工作采样数据中包含的第一温度信息,获取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至少两个第一稳定温度值;根据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稳定温度值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确定所述第一车辆的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稳定温度范围;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至少包含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之前的子时间段。
这里,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需要包含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之前的子时间段,以实现根据所述第一车辆的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稳定温度范围对所述第一稳定温度值进行评估。
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11,还用于获取从当前时间至前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对第二车辆的第二发动机的第三工作采样数据;所述第三工作采样数据中至少包含所述第二发动机的冷却液的第二温度信息;
所述第二处理单元12,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三工作采样数据中的所述第二温度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二稳定温度值;
具体地,第一处理单元11从当前时间至前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对第二车辆的第二发动机的第三工作数据进行采样,得到第三工作采样数据,以获取所述第二车辆的第二发动机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工作时的转速、冷却液的温度等信息;第二处理单元12根据所述第一稳定温度值的获取方法,由所述第三工作采样数据获取所述第二发动机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二稳定温度值。
这里,与获取所述第一车辆的第一发动机的第一工作数据的过程相同,所述第二车辆的第二发动机的第三工作数据也可通过设置于所述第二车辆上的数据采集设备进行采集和获取;所述第二车辆是对车辆的统称,用于代指至少一辆车;所述第二稳定温度值与所述第一稳定温度值的获取过程相同。
所述第二处理单元1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二稳定温度值对所述第一稳定温度值进行异常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第一稳定温度值异常时,将所述第二稳定温度值确定为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稳定温度值。
这里,所述第二处理单元12根据所述第二发动机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二稳定温度值,检测所述第一稳定温度值是否异常,若检测出所述第一稳定温度值异常,则剔除所述第一稳定温度值,并将所述第二稳定温度值作为所述第一发动机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稳定温度值。
这里,所述检测所述第一稳定温度值是否异常可通过对所述第一车辆的第一稳定温度值、第二车辆的第二稳定温度值进行基于回归的异常检测,即根据第一车辆的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之前的第一稳定温度值和第二车辆的第二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之前的第二稳定温度值建立回归模型,根据该回归模型对第一车辆的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对应的稳定温度值进行预测,若预测结果与所述第一稳定温度值相差较大,比如超出设置的阈值,则认为所述第一稳定温度值存在异常;当然,也可采用其它的异常检测方法,比如平均法等。
所述第二处理单元12,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且大小变化满足设定要求的所述第一温度值确定为第四温度值;
统计所述第四温度值中所占数量比例最大的第五温度值,并将所述第五温度值与所述第三温度值进行校正,根据校正结果获取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稳定温度值。
这里,所述第二处理单元12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对所述第一工作数据采样后,获得的第一工作采样数据中包含有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的第一温度值,将大小变化满足设定要求的第一温度值确定为第四温度值;通过统计获取所述第四温度值中所占数量比例最大的第五温度值,并将所述第五温度值与所述第三温度值进行校正,将校正后获得的温度值作为第一发动机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稳定温度值。
这里,所述设定要求是指温度值大小的变化范围所在的阈值区间范围;假设,当所述设定要求为1度~5度时,若在某一个时间处的第一温度值与在该时间处之前且相邻的至少一个连续的第一温度值相比,两者之差的绝对值为2度,并且,在该时间处的第一温度值与在该时间处之后的且相邻的至少一个连续的第一温度值相比,两者之差的绝对值为1度,则认为满足所述设定要求。
这里,所述将所述第五温度值与所述第三温度值进行校正,可以是先根据所述第三温度值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个数和所述第五温度值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个数分别获取所述第三温度值的权重和所述第五温度值的权重,然后根据所述权重计算将所述第五温度值与所述第三温度值进行校正后获得的温度值;例如,当第三温度值为69度且有500个,而第五温度值为70度且有600个时,则校正后获得的所述第一稳定温度值为(69°×500)/1100+(70°×600)/1100≈69.5°。
所述第四处理单元14,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稳定温度值不在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稳定温度范围内时,即所述第一稳定温度值不属于所述第一稳定温度范围时,发出第一报警信息,以表明所述第一稳定温度值存在异常,即表明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可能存在异常。
这里,所述第一稳定温度值不在所述第一稳定温度范围内,既可能是所述第一稳定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一稳定温度范围中的最大温度值,也可能是所述第一稳定温度值小于所述第一稳定温度范围中的最小温度值,以实现在超出所述第一稳定温度范围时的报警;所述第一报警信息可发送至所述第一车辆和/或所述第一车辆的车主;所述第一报警信息可包含第一发动机可能存在问题的提醒通知以及所述第一稳定温度值、和/或第二稳定温度值等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处理单元14,还用于:
检测到所述第一温度信息中包含的第一温度值大于预设温度阈值、且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的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阈值时,发出第二报警信息。
具体地,所述第四处理单元14检测到所述第一温度信息中包含的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的第一温度值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时,若继续检测到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的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的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阈值,则发出第二报警信息,以告知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的温度存在异常。
这里,所述预设温度阈值可根据所述第一稳定温度范围进行自适应设置,例如,可将所述第一稳定温度范围中的最大温度值加上一个特定的度数比如5度或10度作为所述预设温度阈值;当然,所述预设温度阈值也可根据实际经验进行设置。
进一步地,
所述第四处理单元14,还用于统计在第三预设时间段内发出所述第一报警信息的次数;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至少包含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
所述第二处理单元12,还用于确定所述次数小于预设次数阈值时,根据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内未超出所述第一稳定温度范围内的第一稳定温度值,获取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二稳定温度范围。
具体地,第四处理单元14统计在第三预设时间段内发出所述第一报警信息的次数,即统计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一稳定温度值不在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稳定温度范围内的次数;第二处理单元12确定所述次数小于预设次数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内在所述第一稳定温度范围内的第一稳定温度值,获取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二稳定温度范围,即获取所述第二稳定温度范围时,不考虑不在所述第一稳定温度范围内的第一稳定温度值。
假设,第三预设时间段为5天,且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5天中的第一稳定温度值分别为65度、66度、66度、67度、66度,若第一稳定温度范围为66度~67度,则第二稳定温度范围为66度~67度;同理,若第一稳定温度范围为65度~67.2度,则第二稳定温度范围为65度~67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处理单元12,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二车辆的第二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三稳定温度范围,并根据所述第三稳定温度范围对所述第二稳定温度范围进行修正。
这里,所述第三稳定温度范围可根据所述第二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二稳定温度值进行获取;所述根据获取的第二车辆的第二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三稳定温度范围,对所述第二稳定温度范围进行修正,可认为是将第二车辆的第二发动机的冷却液的稳定温度范围和第一车辆的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的温度范围进行比对分析,以更好的获取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内的稳定温度范围,从而实现对发动机的冷却液进行精准温度分析和监测;例如,当第三稳定温度范围为65度~66度,而第二稳定温度范围为60度~66度时,可将第二稳定温度范围修正为65度~66度。
所述第二处理单元12,还用于:
确定所述次数大于预设次数阈值时,获取所述第二车辆的第二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三稳定温度范围,并将所述第三稳定温度范围确定为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二稳定温度范围。
具体地,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内,第二处理单元12确定所述第一稳定温度值不在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稳定温度范围内的次数大于预设次数阈值时,将获取的第二车辆的第二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三稳定温度范围、作为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二稳定温度范围。
这里,当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一稳定温度值不在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稳定温度范围内的次数大于预设次数阈值时,可认为根据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内的温度值无法获取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内的稳定温度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处理单元11、第二处理单元12、第三处理单元13、第四处理单元14均可由位于车联网服务平台中的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M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实现。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监测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从当前时间至前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对第一车辆的第一发动机的第一工作采样数据;所述第一工作采样数据中至少包含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的第一温度信息;
具体地,车联网服务平台从当前时间至前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对第一车辆的第一发动机的第一工作数据进行采样,得到第一工作采样数据,以获取所述第一车辆的第一发动机在工作时的转速、冷却液的温度等信息
这里,所述第一车辆的第一发动机的第一工作数据可通过设置于所述第一车辆上的数据采集设备进行采集,并由该数据采集设备将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采集到的所述第一车辆的第一发动机的第一工作数据上传至车联网服务平台,以使所述车联网服务平台对所述第一工作数据进行采样,从而获取到所述第一工作采样数据;所述数据采集设备具有CAN通讯功能、车辆数据采集功能、数据存储功能、无线通信功能;所述数据采集设备可以是车联网OBD终端,该车联网OBD终端可由微处理器、数据存储器、GPS定位模块、OBD车辆信息和故障获取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传感器等器件或模块组成,并且,该车联网OBD终端可通过车辆上的OBD接口读取车辆总线上的数据、通过内部集成的传感器识别车辆状态、通过无线网络如4G网络将采集到的OBD信息上传给所述车联网服务平台;此外,当该车联网OBD终端无法与所述车联网服务平台进行通信时,还可主动存储采集到的OBD信息,并在与所述车联网服务平台恢复通信后将存储的OBD信息继续上传至所述车联网服务平台,以保证OBD信息在时间上的完整性;OBD信息通常包括OBD工作数据信息、OBD诊断信息、车身状态信息和基本位置信息,所述OBD工作数据信息中至少包含发动机的冷却液的温度、发动机的转速等信息。
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用于限制对所述第一工作数据进行采样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进行设置,比如可设置为1秒、1分钟、10分钟、1小时、24小时等;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的长短和采样间隔时间大小关系到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获取到的、对所述第一工作数据进行采样得到的第一工作采样数据的数量多少,第一预设时间段越长且采样间隔时间越小,则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获取到的第一工作采样数据的数量就越大;第一预设时间段越小且采样间隔时间越长,则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获取到的第一工作采样数据的数量就越小;所述第一工作采样数据中至少包含所述第一车辆的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的第一温度信息;所述第一温度信息中包含有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的第一温度值;当然,所述第一工作采样数据中还可包含所述第一车辆的当前的位置、车速、行使路线、目的地以及所述第一车辆的第一发动机的转速等信息。
步骤102:基于所述第一工作采样数据中的所述第一温度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稳定温度值;
具体地,根据步骤101中获取的、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所述第一工作采样数据中包含的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的第一温度值,车联网服务平台将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第二预设时间阈值后的第一温度值确定为第二温度值;车联网服务平台统计所述第二温度值中所占数量比例最大的第三温度值,并将所述第三温度值确定为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稳定温度值。
这里,由于第一发动机在启动后,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的温度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因此,基于进入相对稳定状态时的第二温度值求取所述第一发动机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稳定温度值,能够实现较准确的获取所述第一稳定温度值。
这里,所述第二预设时间阈值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假设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为9:00~10:00,那么第二预设时间阈值可设为10分钟,即将9:10~10:00之间的第一温度值确定为第二温度值;所述第三温度值为所述第二温度值中的所占数量比例最大的温度值;比如,当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确定出第二温度值中所占数量最多的三个温度为69.5度、70度、70.3度时,若69.5度的第二温度值有100个、70度的第二温度值有200个、70.3度的第二温度值有90个,则将70度作为所述第三温度值。
步骤103:获取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对所述第一车辆的第一发动机的第二工作采样数据,根据所述第二工作采样数据中包含的第一温度信息获取至少两个第一稳定温度值,根据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稳定温度值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确定第一稳定温度范围;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至少包含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之前的子时间段;
具体地,车联网服务平台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对所述第一车辆的第一发动机的第二工作数据进行采样,得到第二工作采样数据,以获取所述第一车辆的第一发动机工作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时的转速、冷却液的温度等信息;根据所述第二工作采样数据中包含的第一温度信息,获取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至少两个第一稳定温度值;根据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稳定温度值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确定所述第一车辆的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稳定温度范围;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至少包含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之前的子时间段。
这里,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需要包含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之前的子时间段,以实现根据所述第一车辆的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稳定温度范围对所述第一稳定温度值进行评估。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可包括:
获取从当前时间至前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对第二车辆的第二发动机的第三工作采样数据;所述第三工作采样数据中至少包含所述第二发动机的冷却液的第二温度信息;
基于所述第三工作采样数据中的所述第二温度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二稳定温度值;
具体地,车联网服务平台从当前时间至前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对第二车辆的第二发动机的第三工作数据进行采样,得到第三工作采样数据,以获取所述第二车辆的第二发动机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工作时的转速、冷却液的温度等信息;车联网服务平台根据所述第一稳定温度值的获取方法,由所述第三工作采样数据获取所述第二发动机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二稳定温度值。
这里,与获取所述第一车辆的第一发动机的第一工作数据的过程相同,所述第二车辆的第二发动机的第三工作数据也可通过设置于所述第二车辆上的数据采集设备进行采集和获取;所述第二车辆是对车辆的统称,用于代指至少一辆车;所述第二稳定温度值与所述第一稳定温度值的获取过程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工作采样数据中的所述第一温度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稳定温度值,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二稳定温度值对所述第一稳定温度值进行异常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第一稳定温度值异常时,将所述第二稳定温度值确定为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稳定温度值。
这里,车联网服务平台根据所述第二发动机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二稳定温度值,检测所述第一稳定温度值是否异常,若检测出所述第一稳定温度值异常,则剔除所述第一稳定温度值,并将所述第二稳定温度值作为所述第一发动机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稳定温度值。
这里,所述检测所述第一稳定温度值是否异常可通过对所述第一车辆的第一稳定温度值、第二车辆的第二稳定温度值进行基于回归的异常检测,即根据第一车辆的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之前的第一稳定温度值和第二车辆的第二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之前的第二稳定温度值建立回归模型,根据该回归模型对第一车辆的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对应的稳定温度值进行预测,若预测结果与所述第一稳定温度值相差较大,比如超出设置的阈值,则认为所述第一稳定温度值存在异常;当然,也可采用其它的异常检测方法,比如平均法等。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工作采样数据中的所述第一温度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稳定温度值,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且大小变化满足设定要求的所述第一温度值确定为第四温度值;
统计所述第四温度值中所占数量比例最大的第五温度值,并将所述第五温度值与所述第三温度值进行校正,根据校正结果获取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稳定温度值。
具体地,车联网平台根据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对所述第一工作数据采样后,获得的第一工作采样数据中包含有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的第一温度值,将大小变化满足设定要求的第一温度值确定为第四温度值;通过统计获取所述第四温度值中所占数量比例最大的第五温度值,并将所述第五温度值与所述第三温度值进行校正,将校正后获得的温度值作为第一发动机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稳定温度值。
这里,所述设定要求是指温度值大小的变化范围所在的阈值区间范围;假设,当所述设定要求为1度~5度时,若在某一个时间处的第一温度值与在该时间处之前且相邻的至少一个连续的第一温度值相比,两者之差的绝对值为2度,并且,在该时间处的第一温度值与在该时间处之后的且相邻的至少一个连续的第一温度值相比,两者之差的绝对值为1度,则认为满足所述设定要求。
这里,所述将所述第五温度值与所述第三温度值进行校正,可以是先根据所述第三温度值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个数和所述第五温度值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个数分别获取所述第三温度值的权重和所述第五温度值的权重,然后根据所述权重计算将所述第五温度值与所述第三温度值进行校正后获得的温度值;例如,当第三温度值为69度且有500个,而第五温度值为70度且有600个时,则校正后获得的所述第一稳定温度值为(69°×500)/1100+(70°×600)/1100≈69.5°。
步骤104:确定所述第一稳定温度值超出所述第一稳定温度范围时,发出第一报警信息。
具体地,车联网平台确定所述第一稳定温度值不在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稳定温度范围内时,即所述第一稳定温度值不属于所述第一稳定温度范围时,发出第一报警信息,以表明所述第一稳定温度值存在异常,即表明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可能存在异常。
这里,所述第一稳定温度值不在所述第一稳定温度范围内,既可能是所述第一稳定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一稳定温度范围中的最大温度值,也可能是所述第一稳定温度值小于所述第一稳定温度范围中的最小温度值,以实现在超出所述第一稳定温度范围时的报警;所述第一报警信息可发送至所述第一车辆和/或所述第一车辆的车主;所述第一报警信息可包含第一发动机可能存在问题的提醒通知以及所述第一稳定温度值、和/或第二稳定温度值等信息。
进一步地,在步骤101之后,该方法还可包括:
检测到所述第一温度信息中包含的第一温度值大于预设温度阈值、且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的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阈值时,发出第二报警信息。
具体地,车联网平台检测到所述第一温度信息中包含的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的第一温度值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时,若继续检测到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的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的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阈值,则发出第二报警信息,以告知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的温度存在异常。
这里,所述预设温度阈值可根据所述第一稳定温度范围进行自适应设置,例如,可将所述第一稳定温度范围中的最大温度值加上一个特定的度数比如5度或10度作为所述预设温度阈值;当然,所述预设温度阈值也可根据实际经验进行设置。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可包括:
统计在第三预设时间段内发出所述第一报警信息的次数;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至少包含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
确定所述次数小于预设次数阈值时,根据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内未超出所述第一稳定温度范围内的第一稳定温度值,获取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二稳定温度范围。
具体地,车联网平台统计在第三预设时间段内发出所述第一报警信息的次数,即统计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一稳定温度值不在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稳定温度范围内的次数;确定所述次数小于预设次数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内在所述第一稳定温度范围内的第一稳定温度值,获取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二稳定温度范围,即获取所述第二稳定温度范围时,不考虑不在所述第一稳定温度范围内的第一稳定温度值。
假设,第三预设时间段为5天,且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5天中的第一稳定温度值分别为65度、66度、66度、67度、66度,若第一稳定温度范围为66度~67度,则第二稳定温度范围为66度~67度;同理,若第一稳定温度范围为65度~67.2度,则第二稳定温度范围为65度~67度。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可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车辆的第二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三稳定温度范围,并根据所述第三稳定温度范围对所述第二稳定温度范围进行修正。
这里,所述第三稳定温度范围可根据所述第二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二稳定温度值进行获取;所述根据获取的第二车辆的第二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三稳定温度范围,对所述第二稳定温度范围进行修正,可认为是将第二车辆的第二发动机的冷却液的稳定温度范围和第一车辆的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的温度范围进行比对分析,以更好的获取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内的稳定温度范围,从而实现对发动机的冷却液进行精准温度分析和监测;例如,当第三稳定温度范围为65度~66度,而第二稳定温度范围为60度~66度时,可将第二稳定温度范围修正为65度~66度。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可包括:
确定所述次数大于预设次数阈值时,获取所述第二车辆的第二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三稳定温度范围,并将所述第三稳定温度范围确定为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二稳定温度范围。
具体地,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内,车联网平台确定所述第一稳定温度值不在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稳定温度范围内的次数大于预设次数阈值时,将获取的第二车辆的第二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三稳定温度范围、作为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二稳定温度范围。
这里,当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一稳定温度值不在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稳定温度范围内的次数大于预设次数阈值时,可认为根据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内的温度值无法获取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内的稳定温度范围。
实施例三
下面将通过一个具体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二作进一步地的说明,本实施例基于的场景为:通过由具有4G通讯能力的车联网OBD终端、手机客户端APP和车联网服务平台(T平台)组成的车联网系统对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进行监测,图3为本发明实施三中车联网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车联网是采用通信技术实现车与车、人与车、路与车的互通与协同系统,通过装载在车辆上的传感器或车载终端获取车辆运行状态信息、人的驾驶行为信息以及周边道路路况信息,并对数据进行采集、分析、提取、分享和决策,给车辆和驾驶人提供综合服务;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监测方法的具体实现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车联网OBD终端采集上月内车辆的发动机数据,并将采集到的上月内车辆的发动机数据发送至车联网服务平台;
具体地,具有CAN通讯功能、车辆数据采集功能、数据存储功能、无线通信功能的车联网OBD终端分别装载在相同型号和相同路线的21辆公交车上,每个车联网OBD终端通过车辆OBD接口在CAN线上每隔一定阈值如0.1s获取一条包含车辆的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和转速等信息的数据,打包采集到的数据,并打包后的数据通过无线网络方式发送至车联网服务平台;当与车联网服务平台的通讯中断时,车联网OBD终端主动存储采集到的数据,并在与车联网服务平台重新通讯时,将存储的数据补发回车联网服务平台,以保证数据在时间上的完整性;在上月内,连续对21辆公交车的冷却液采集一个月的数据,每天每辆公交车的运行时间在10个小时左右。
本实施例中,该车联网OBD终端可由微处理器、数据存储器、GPS定位模块、OBD车辆信息和故障获取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传感器等器件或模块组成;并且,该车联网OBD终端可通过车辆上的OBD接口读取车辆总线上的数据、通过内部集成的传感器识别车辆状态、通过无线网络如4G网络将采集到的OBD信息上传给车联网服务平台;OBD信息通常包括OBD行车数据信息、OBD诊断信息、车身状态信息和基本位置信息,所述OBD行车数据信息包含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发动机的转速等信息。
步骤202:车联网服务平台对上月内所述车辆的发动机数据进行分析,获取所述车辆的发动机的冷却液在上月内的稳定温度范围;
具体地,车联网服务平台对每辆公交车在上月内的每一天所传回的数据进行解析、编号、存储;对于每辆公交车在每天对应的发动机数据,采用两种不同方法计算每辆公交车的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每天对应的稳定温度值;第一种方法是,筛选出每辆公交车每天从发动机第一次启动后、且达到2小时以后的冷却液温度数据,此时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会经过暖机阶段达到稳定,统计出所述筛选出的数据中数量占比最大的温度值,并将该温度值作为该公交车的发动机的冷却液在当天初步对应的稳定温度值;第二种方法是,根据发动机转速判定车辆在早晨第一次启动时刻,从该时刻起判定冷却液温度变化,当冷却液温度上升变化变小并趋于稳定一段时间后,判定发动机的暖机阶段结束进入稳定温度阶段,统计分析出从进入稳定温度阶段起的数据中数量占比最大的温度值,并将该温度值也作为该公交车的发动机的冷却液在当天初步对应的稳定温度值;然后,将采用这两种方法获得的每辆公交车的发动机的冷却液在当天初步对应的两个稳定温度值进行相互校正,以得到每辆公交车的发动机的冷却液在当天对应的稳定温度值;接着,根据每辆公交车的发动机的冷却液在上月内每天的稳定温度值,进行横向单个公交车的发动机的冷却液的稳定温度值对比;根据每辆公交车的发动机的冷却液在上月内的稳定温度范围,纵向不同公交车的发动机的冷却液之间稳定温度范围的对比校正,求出每辆公交车的发动机的冷却液在上月内的正常稳定温度范围。
这里,在所述得到每辆公交车的发动机的冷却液在当天对应的稳定温度值或初步对应的稳定温度值后,还可将21辆公交车的发动机的冷却液在同一天对应的稳定温度值或初步对应的稳定温度值之间进行对比,以剔除异常的稳定温度值,即剔除异常公交车的发动机的冷却液对应的稳定温度值;所述对比过程可采用对每辆公交车的发动机的冷却液的稳定温度值进行基于回归的异常检测,即根据每辆公交车的发动机的冷却液的稳定温度值建立回归模型,根据回归模型对每辆公交车进行预测,如果公交车的发动机的冷却液的实际稳定温度值与预测稳定温度值之间相差超过一定阈值,则认为该公交车的发动机的冷却液的实际稳定温度值是异常的。
这里,所述将采用这两种方法获得的每辆公交车的发动机的冷却液在当天初步对应的两个稳定温度值进行相互校正过程,可理解如下:假设,采用第一种方法获得的稳定温度值为80度且对应的数量为22万条,采用第二种方法获得的稳定温度值为78度且对应的数量为26万条,则根据数据条数获取各自的权重并求得校正后的稳定温度值为(80°×22)/48+(78°×26)/48≈78.9°;所述纵向不同公交车的发动机的冷却液之间稳定温度范围的对比校正,可理解如下:对于21辆公交车中的任意一辆公交车,求取所述21辆公交车的发动机的冷却液的平均稳定温度范围,然后再将每一辆公交车的发动机的冷却液的稳定温度范围与该平均稳定温度范围进行对比,若两者之间的差值范围大于设置的阈值范围,则可将该平均稳定温度范围作为该辆公交车的发动机的冷却液的稳定温度范围。
步骤203:车联网服务平台基于所述车辆的发动机的冷却液在上月内的稳定温度范围,对所述车辆的发动机的冷却液在当月的温度进行自动化检测;
这里,所述对所述车辆的发动机的冷却液在当月的温度进行自动化检测包括高温度检测报警和稳定温度检测报警;高温度检测报警针对在当月内每天实时采集的所述车辆的发动机的冷却液的温度数据,如果所述车辆的发动机的冷却液的温度高于设定第一阈值如90度、且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设定第二阈值如1分钟,则车联网服务平台通过后台服务器直接将温度过高的报警信息推送给该公交车在车主或驾驶员的手机客户端APP,此报警为实时推送;稳定温度检测报警针对所述车辆的发动机的冷却液在当月内每天的稳定温度值进行检测;对于任意一辆公交车,采用上述两种方法校正得到该公交车的发动机的冷却液在当天的稳定温度值,检测该稳定温度值是否在该公交车的发动机的冷却液在上月内的正常稳定温度范围内,如果高于或者低于该公交车的发动机的冷却液在上月内的正常稳定温度范围,则车联网服务平台通过后台服务器直接将稳定温度过高的报警信息推送给该公交车的车主或驾驶员的手机客户端APP;此报警是对稳定温度更准确的判定,且稳定温度异常故障等级没有温度过高故障等级高,可设置为第二天推送至该公交车的车主或驾驶员的手机客户端APP。
这里,车联网服务平台向该公交车的车主或驾驶员的手机客户端APP推送报警信息,以告诉该公交车的车主或驾驶员:该公交车的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可能出现问题;另外,此报警信息中还可向车主或驾驶员推送之前所有与该公交车的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相关的检测结果。
步骤204:车联网服务平台更新所述车辆的发动机的冷却液在当月内的稳定温度范围,构建自动温度检测报警系统。
具体地,车联网服务平台对每辆公交车的发动机的冷却液在当月内没有报警的温度数据进行再次统计,以得到每辆公交车的发动机的冷却液在当月内的稳定温度范围;如果任意一辆公交车的报警天数超过当月的天数一半,则根据其他20辆公交车的发动机的冷却液的稳定温度范围横向对比得到的稳定温度范围作为该辆公交车的发动机的冷却液在当月内的稳定温度范围;统计出当月内每辆公交车的发动机的冷却液的稳定温度范围后,横向比对每辆公交车的发动机的冷却液的稳定温度范围,剔除异常公交车的发动机的冷却液的异常稳定温度范围,并在修正后把正常稳定温度范围赋予该异常车;以此循环,从而构建对车辆全年每天的自动化温度报警算法,并形成将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温度自动检测和向客户推送报警整合成完整的自动温度检测报警系统。
假设,有一辆公交车的发动机的冷却液在当月内的稳定温度范围为65度~68度,而剩余20辆公交车的发动机的冷却液在当月内的平均稳定温度范围为70度~73度,由于该辆公交车的发动机的冷却液的稳定温度范围与剩余20辆公交车的发动机的冷却液的平均稳定温度范围相差在5度以上,可认为该辆公交车的发动机的冷却液的稳定温度范围异常,并可将70度~73度作为该辆公交车的发动机的冷却液在当月内的稳定温度范围;另外,如果任意一辆公交车的发动机的冷却液在当月内的任意一天对应的稳定温度值小于60或者大于80度,也可认为该辆公交车的发动机的冷却液的稳定温度范围异常,并可将70度~73度作为该辆公交车的发动机的冷却液在当月内的稳定温度范围。
本实施例中,将车辆的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信息与车联网关联起来,车联网服务平台从车载OBD终端获得各个时刻车辆的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信息,根据前一个月内的历史稳定温度对下一个月内车辆的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每天的稳定温度进行预警;由于不同类型发动机的冷却液的稳定温度范围会有所不同,也会横向对比相同批次和相同发动机型号的车辆的发动机的冷却液在同一个月内的稳定温度结果,修正每辆车的发动机的冷却液的稳定温度范围;另外,还会根据预警情况对下一个月的稳定温度范围做出适当调整;因此,能够保证预警的准确性,大大减小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异常对发动机造成的损害,避免了能源浪费,并提升了车辆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从当前时间至前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对第一车辆的第一发动机的第一工作采样数据;所述第一工作采样数据中至少包含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的第一温度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工作采样数据中的所述第一温度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稳定温度值;
获取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对所述第一车辆的第一发动机的第二工作采样数据,根据所述第二工作采样数据中包含的第一温度信息获取至少两个第一稳定温度值,根据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稳定温度值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确定第一稳定温度范围;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至少包含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之前的子时间段;
确定所述第一稳定温度值超出所述第一稳定温度范围时,发出第一报警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从当前时间至前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对第一车辆的第一发动机的第一工作采样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到所述第一温度信息中包含的第一温度值大于预设温度阈值、且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的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阈值时,发出第二报警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工作采样数据中的所述第一温度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稳定温度值,包括:
将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且在第二预设时间阈值后的第一温度值确定为第二温度值;所述第一温度值包含于所述第一温度信息中;
统计所述第二温度值中所占数量比例最大的第三温度值,并将所述第三温度值确定为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稳定温度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工作采样数据中的所述第一温度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稳定温度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从当前时间至前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对第二车辆的第二发动机的第三工作采样数据;所述第三工作采样数据中至少包含所述第二发动机的冷却液的第二温度信息;
基于所述第三工作采样数据中的所述第二温度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二稳定温度值;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工作采样数据中的所述第一温度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稳定温度值,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二稳定温度值对所述第一稳定温度值进行异常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第一稳定温度值异常时,将所述第二稳定温度值确定为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稳定温度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工作采样数据中的所述第一温度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稳定温度值,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且大小变化满足设定要求的所述第一温度值确定为第四温度值;
统计所述第四温度值中所占数量比例最大的第五温度值,并将所述第五温度值与所述第三温度值进行校正,根据校正结果获取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稳定温度值。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统计在第三预设时间段内发出所述第一报警信息的次数;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至少包含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
确定所述次数小于预设次数阈值时,根据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内未超出所述第一稳定温度范围内的第一稳定温度值,获取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二稳定温度范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车辆的第二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三稳定温度范围,并根据所述第三稳定温度范围对所述第二稳定温度范围进行修正。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次数大于预设次数阈值时,获取所述第二车辆的第二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三稳定温度范围,并将所述第三稳定温度范围确定为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二稳定温度范围。
9.一种车联网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联网服务平台包括:第一处理单元、第二处理单元、第三处理单元和第四处理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用于获取从当前时间至前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对第一车辆的第一发动机的第一工作采样数据;所述第一工作采样数据中至少包含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的第一温度信息;
所述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工作采样数据中的所述第一温度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稳定温度值;
所述第三处理单元,用于获取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对所述第一车辆的第一发动机的第二工作采样数据,根据所述第二工作采样数据中包含的第一温度信息获取至少两个第一稳定温度值,根据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稳定温度值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确定第一稳定温度范围;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至少包含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之前的子时间段;
所述第四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稳定温度值超出所述第一稳定温度范围时,发出第一报警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联网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处理单元,还用于:
检测到所述第一温度信息中包含的第一温度值大于预设温度阈值、且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的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阈值时,发出第二报警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联网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且在第二预设时间阈值后的第一温度值确定为第二温度值;所述第一温度值包含于所述第一温度信息中;
统计所述第二温度值中所占数量比例最大的第三温度值,并将所述第三温度值确定为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稳定温度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联网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还用于获取从当前时间至前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对第二车辆的第二发动机的第三工作采样数据;所述第三工作采样数据中至少包含所述第二发动机的冷却液的第二温度信息;
所述第二处理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三工作采样数据中的所述第二温度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二稳定温度值;
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二稳定温度值对所述第一稳定温度值进行异常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第一稳定温度值异常时,将所述第二稳定温度值确定为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稳定温度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联网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且大小变化满足设定要求的所述第一温度值确定为第四温度值;
统计所述第四温度值中所占数量比例最大的第五温度值,并将所述第五温度值与所述第三温度值进行校正,根据校正结果获取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稳定温度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联网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处理单元,还用于统计在第三预设时间段内发出所述第一报警信息的次数;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至少包含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
所述第二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所述次数小于预设次数阈值时,根据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内未超出所述第一稳定温度范围内的第一稳定温度值,获取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二稳定温度范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联网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二车辆的第二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三稳定温度范围,并根据所述第三稳定温度范围对所述第二稳定温度范围进行修正。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联网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所述次数大于预设次数阈值时,获取所述第二车辆的第二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三稳定温度范围,并将所述第三稳定温度范围确定为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二稳定温度范围。
CN201611260218.6A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监测方法及车联网服务平台 Active CN1082693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60218.6A CN108269324B (zh)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监测方法及车联网服务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60218.6A CN108269324B (zh)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监测方法及车联网服务平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69324A true CN108269324A (zh) 2018-07-10
CN108269324B CN108269324B (zh) 2021-04-27

Family

ID=627549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60218.6A Active CN108269324B (zh)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监测方法及车联网服务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69324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55855A (zh) * 2018-09-28 2019-01-22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的维保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829245A (zh) * 2019-02-25 2019-05-31 中科诺维(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轴承故障预警方法和装置
CN110398375A (zh) * 2019-07-16 2019-11-01 广州亚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冷却系统工作状态的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1779565A (zh) * 2020-07-10 2020-10-16 上海元城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发动机升温诊断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13465935A (zh) * 2020-03-31 2021-10-0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冷却回路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35792A (zh) * 2021-11-29 2022-04-12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电池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03950A1 (en) * 2011-07-04 2013-01-10 Litens Automotive Partnership System and method for pumping coolant through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for a vehicle
CN103147897A (zh) * 2013-02-27 2013-06-12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发动机冷启动预热方法及预热系统
CN103573454A (zh) * 2012-07-20 2014-02-12 廊坊科森电器有限公司 供油系统采用化油器的发动机的电控方法
CN103940533A (zh) * 2014-02-14 2014-07-23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测控方法及其测控系统
CN104812621A (zh) * 2012-10-01 2015-07-29 冷王公司 对运输制冷系统的电控发动机进行启动的方法和系统
CN104835993A (zh) * 2014-07-14 2015-08-12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充电加热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5626318A (zh) * 2016-03-21 2016-06-01 武汉工程大学 一种采用相变蓄热材料的车用lng汽化器
CN105730419A (zh) * 2016-02-19 2016-07-06 郭长青 一种车辆热衰退现象的预警系统及其判断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03950A1 (en) * 2011-07-04 2013-01-10 Litens Automotive Partnership System and method for pumping coolant through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for a vehicle
CN103573454A (zh) * 2012-07-20 2014-02-12 廊坊科森电器有限公司 供油系统采用化油器的发动机的电控方法
CN104812621A (zh) * 2012-10-01 2015-07-29 冷王公司 对运输制冷系统的电控发动机进行启动的方法和系统
CN103147897A (zh) * 2013-02-27 2013-06-12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发动机冷启动预热方法及预热系统
CN103940533A (zh) * 2014-02-14 2014-07-23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测控方法及其测控系统
CN104835993A (zh) * 2014-07-14 2015-08-12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充电加热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5730419A (zh) * 2016-02-19 2016-07-06 郭长青 一种车辆热衰退现象的预警系统及其判断方法
CN105626318A (zh) * 2016-03-21 2016-06-01 武汉工程大学 一种采用相变蓄热材料的车用lng汽化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宝盛: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分析与发动机性能", 《汽车诊所》 *
魏帮顶: "《汽车电气设备一体化教程》", 31 August 2016,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55855A (zh) * 2018-09-28 2019-01-22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的维保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829245A (zh) * 2019-02-25 2019-05-31 中科诺维(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轴承故障预警方法和装置
CN110398375A (zh) * 2019-07-16 2019-11-01 广州亚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冷却系统工作状态的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3465935A (zh) * 2020-03-31 2021-10-0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冷却回路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65935B (zh) * 2020-03-31 2023-09-0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冷却回路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79565A (zh) * 2020-07-10 2020-10-16 上海元城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发动机升温诊断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14335792A (zh) * 2021-11-29 2022-04-12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电池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14335792B (zh) * 2021-11-29 2024-02-23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电池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69324B (zh) 2021-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69324A (zh) 一种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监测方法及车联网服务平台
Amarasinghe et al. Cloud-based driver monitoring and vehicle diagnostic with OBD2 telematics
US10943283B2 (en) Service location recommendation tailoring
CN103718218B (zh) 用于管理故障代码的系统和方法
US8924071B2 (en) Online vehicle maintenance
CN104122100B (zh) 一种智驾诊断系统
CN108469802A (zh) 一种车辆信息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系统
US20110172879A1 (en) Vehicle repair/replacem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vehicle abnormality cau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CN206217810U (zh) 车辆终端、车辆及车辆的远程监控诊断系统
US11887408B2 (en) Service event response tailoring
US10474684B2 (en) Method, computer program,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and system for handling sensor data
CN102881057A (zh) 基于iOBD的车辆管理系统及其车辆管理方法
CN113468241A (zh) 机油保养提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529822A (zh) 一种汽车故障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7831718A (zh) 一种汽车尾气监控管理方法
CN113906483A (zh) 用于识别对车辆的篡改的方法和系统
CN109204195B (zh) 一种用于汽修的车辆状态数据实时监控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490390B (zh) 车辆里程数的校验方法、校验系统和车辆
CN117171921B (zh) 柴油颗粒物尾气净化装置健康状态评估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1199416A (zh) 服务器装置和信息提供方法
CN112196649A (zh) 一种尿素浓度异常预警系统及方法
Patel et al. IoT-based augmented reality application for diagnostic vehicle’s condition using OBD-II scanner
CN110667524B (zh) 一种车辆维护方法及云端服务器
CN111846095B (zh) 一种故障检测设备、电助力车及故障检测方法
KR20180042483A (ko) 유클리디언 거리 측정 기법 기반 차량 이상 탐지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0032 Beijing Finance Street, No. 29, Xicheng District

Applicant after: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32 Beijing Finance Street, No. 29, Xicheng District

Applicant befor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rp.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02

Address after: No.3, Lane 399, Chuanqiao Road,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Free Trade Pilot Area, 200120

Applicant after: Zhongyi Zhixing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after: China Mobile (Shanghai)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after: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32 Beijing Finance Street, No. 29, Xicheng District

Applicant befor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