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67968B - 一种协同半实物仿真光纤数据交互安全性校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协同半实物仿真光纤数据交互安全性校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67968B
CN108267968B CN201710001469.0A CN201710001469A CN108267968B CN 108267968 B CN108267968 B CN 108267968B CN 201710001469 A CN201710001469 A CN 201710001469A CN 108267968 B CN108267968 B CN 1082679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simulation
parameter
address
paramet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0146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67968A (zh
Inventor
顿新箎
张永祥
沈超
蒋传林
郭卓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71000146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67968B/zh
Publication of CN1082679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679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679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679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7/00Systems involving the use of models or simulators of said systems
    • G05B17/02Systems involving the use of models or simulators of said systems electric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协同半实物仿真光纤数据交互安全性校验方法,涉及协同半实物仿真技术,解决现有人工校验效率低下的问题。该方法校验输出参数是否占用参试仿真设备输出参数的光纤地址区间,校验同一仿真实体模型中的同一参数是否即作为输出参数又作为输入参数,校验所有输出参数所占光纤地址区间是否交叉或重叠;校验所有输入参数的光纤起始地址是否重复;任一输入参数光纤起始地址是否位于同一或其他仿真实体模型或参试仿真设备的输出参数光纤地址区间内,该方法主要用于协同半实物仿真光纤数据交互安全性校验。

Description

一种协同半实物仿真光纤数据交互安全性校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协同半实物仿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协同半实物仿真光纤数据交互安全性校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多模复合制导、多弹协同制导、多机编队飞行等仿真需求的发展,与之相对应的半实物仿真中模拟的仿真实体数量也由一个变成多个(例如由一架无人机变成多架无人机),各仿真实体的全部或部分分系统仿真模型之间进行数据共享和交互,彼此协同工作,实现制导控制算法、协同算法等算法的验证或相关设备的测试。
在协同半实物仿真中,受场地、不可移动设备(如转台、舵机负载模拟器)等条件的限制,多试验室多设备联合仿真已成为常态。不同试验室的设备普遍采用实时光纤反射内存网,并为不同的仿真设备或仿真模型配置相应的光纤地址用于数据交互。一旦光纤地址发生重叠、错位,将发生反射内存数据写入冲突与读写冲突,导致不可预知的后果,包括但不限于数据读写错误、设备运行异常等故障,进而影响仿真结果,带来额外的维护费等财产损失,甚至导致仿真设备失控,危及试验人员的人身安全。
以往,上述光纤地址校验工作均由仿真试验人员人为反复确认,随着模拟的实体数量及参试设备越多,其潜在风险越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协同半实物仿真光纤数据交互安全性校验方法,能够解决现有人工校验效率低下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协同半实物仿真光纤数据交互安全性校验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试验人员配置的所有仿真实体的仿真模型参数以及参试仿真设备参数的光纤地址信息,所述参试仿真设备包括转台、舵机负载模拟器、高度表模拟器、气压模拟器、地磁效应模拟器等参试设备;
步骤2,校验所有仿真实体模型的所有输出参数是否占用参试仿真设备输出参数的光纤地址区间,所述参试仿真设备包括转台、舵机负载模拟器、高度表模拟器、气压模拟器、地磁效应模拟器等参试设备;
步骤3,校验同一仿真实体模型中的同一参数,是否即作为输出参数又作为输入参数,所述同一参数指所属参数名称及子组件名称均相同;
步骤4,校验所有仿真实体模型以及参试仿真设备的所有输出参数所占光纤地址区间是否交叉或重叠;
步骤5,校验所有仿真实体模型及参试仿真设备的所有输入参数的光纤起始地址是否重复;
步骤6,任一仿真实体模型或参试仿真设备的任一输入参数光纤起始地址是否位于同一或其他仿真实体模型或参试仿真设备的输出参数光纤地址区间内,若在地址区间内,校验是否错位。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校验所有仿真实体模型的所有输出参数是否占用参试仿真设备输出参数的光纤地址区间包括:
获取参试仿真设备参数的光纤地址区间列表;
获取所有仿真实体模型的所有输出参数占用的光纤地址区间列表;
循环比较两个列表中的地址区间是否重叠;
在校验报告中列出相应校验结果。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校验同一仿真实体模型中的同一参数是否即作为输出参数又作为输入参数包括:
子步骤1,获取同一仿真实体模型参数的光纤地址信息列表;
子步骤2,按参数名称筛选分组;
子步骤3,对当前参数组按子组件名称再次分组;
子步骤4,判断当前子组件组成员数量是否大于1;
若大于1,则执行子步骤5,在校验报告中列出相应参数的光纤地址信息,并继续执行子步骤6;
若不大于1,则执行子步骤6,判断当前子组件组是否为当前参数组下的最后一个子组件组;
子步骤7,若当前子组件组不是当前参数组下的最后一个子组件组,则将下一个子组件组置为当前子组件组,继而执行子步骤4;
子步骤8,若当前子组件组是当前参数组下的最后一个子组件组,则判断当前参数组是否为最后一个参数组;
若不是最后一个子组件组,则将下一个参数组置为当前参数组,继而执行子步骤3。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校验所有仿真实体模型以及参试仿真设备的所有输出参数所占光纤地址区间是否交叉或重叠包括:
获取所有仿真实体模型及参试仿真设备的所有输出参数光纤地址信息列表;
依据参数数据长度计算所有输出参数光纤地址区间列表;
在上述光纤地址区间列表中两两比较;
判断光纤地址区间有无交叉重叠;
若光纤地址区间有重叠,则在校验报告中列出相应参数的光纤地址信息。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校验所有仿真实体模型及参试仿真设备的所有输入参数的光纤起始地址是否重复包括:
获取所有仿真实体模型及参试仿真设备的所有输入参数光纤地址信息列表;
在输入参数光纤起始地址列表中两两比较;
判断输入参数光纤地址有无重复;
若有重复,则在校验报告中列出相应参数的光纤地址信息。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任一仿真实体模型或参试仿真设备的任一输入参数光纤起始地址是否位于同一或其他仿真实体模型或参试仿真设备的输出参数光纤地址区间内,若在地址区间内,校验是否错位包括:
获取所有仿真实体模型及参试仿真设备的所有参数光纤地址信息列表;
获取所有输入参数光纤地址信息列表;
获取当前输入参数光纤起始地址;
判断当前输入参数光纤起始地址是否位于其他仿真实体模型或参试仿真设备的输出参数光纤地址区间内;
若当前输入参数光纤起始地址没有位于其他仿真实体模型或参试仿真设备的输出参数光纤地址区间内,则在校验报告中列出相应参数的光纤地址信息;
若当前输入参数光纤起始地址位于其他仿真实体模型或参试仿真设备的输出参数光纤地址区间内,则判断当前输入参数与该输出参数光纤地址区间是否错位;
若错位,则在校验报告中列出相应参数的光纤地址信息;
若不错位,则判定当前输入参数是最后一个输入参数;
若当前输入参数不是最后一个输入参数,则将下一个输入参数置为当前输入参数,重复以上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协同半实物仿真光纤数据交互安全性校验方法,包括获取光纤地址信息、按规则逐项校验、生成校验报告三个步骤,共有五项具体的校验规则,报告中给出相应的错误或警告信息。按照上述方法采用适当的编程语言,即可实现全自动光纤数据交互安全性校验,如有错误或警告,试验人员可依据校验报告逐项修改或确认,该方法可在协同半实物仿真试验之前,对多模型多设备光纤数据交互的光纤地址进行全自动安全性校验,生成校验报告,防止光纤数据写入冲突与读写冲突,保障仿真试验人员人身安全及参试仿真设备的设备安全,节省试验准备时间,提升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发明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校验规则一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校验规则二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校验规则三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校验规则四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校验规则五实现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出于解释而非限制性的目的,阐述了具体细节,以帮助全面地理解本发明。然而,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也可以在脱离了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实践本发明。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发明,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发明的方案密切相关的设备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发明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协同半实物仿真光纤数据交互安全性校验方法,应用于协同半实物仿真领域,采用该方法可在协同半实物仿真试验之前,对多模型多设备光纤数据交互的光纤地址进行全自动安全性校验,生成校验报告,防止光纤数据写入冲突与读写冲突,保障仿真试验人员人身安全及仿真设备的设备安全,节省试验准备时间,提升工作效率。该方法通过以下过程实现:
(1)获取光纤地址信息:
获取试验人员配置的所有仿真实体的仿真模型参数以及转台、舵机负载模拟器、高度表模拟器、气压模拟器、地磁效应模拟器等参试仿真设备参数的光纤地址信息,包含如下表1中所述属性。
表1仿真模型参数及仿真设备参数的光纤地址信息
Figure GDA0001400910350000071
上述信息一般由仿真试验人员设置后存储在相应设备或模型的配置文件中,可通过扫描读取文件而获得。,其中,光纤起始地址以及参数数据长度决定了该参数需要读取(或写入)光纤反射内存的地址区间。如某一参数需要写入光纤反射内存的起始地址为0x3000,参数数据类型为Double,参数数据长度为8,即该参数在光纤反射内存上占用的字节长度为8个字节,则该参数占用的光纤地址区间为0x3000-0x3007。
转台、舵机负载模拟器等参试仿真设备一般不能直接接入光纤反射内存,需经过相应的控制柜或接口交换机进行实时转换,此时应获取设备控制柜的参数光纤地址信息或接口交换机中与该设备对应的参数光纤地址信息。上述光纤地址信息一般在设备出厂时进行初始设置,部分设备在设备使用及维护过程中可以更改,因此,可以通过设备的使用维护说明书或设备使用维护记录获取。
(2)按如下规则逐项校验
表2校验规则说明
Figure GDA0001400910350000081
依据上述光纤地址信息,按表2所示规则逐项校验。下列各项规则的校验级别分为两级:
a)错误级:指试验人员配置的光纤地址存在错误,必须进行更改,否则必然影响仿真结果,有可能导致不可预知的后果,包括但不限于光纤数据读写错误、设备运行异常或失控等。
b)警告级:指上述光纤地址信息中存在需要试验人员特别注意的地方或无法确定其是否发生错误的地方。试验人员需参照相关仿真设备的使用维护说明书等产品文档或仿真试验实施细则对该警告进行确认。未经确认的配置信息同样有可能导致不可预知的后果。
1)规则一:所有仿真实体模型的所有输出参数不得占用转台、舵机负载模拟器等参试仿真设备输出参数的光纤地址区间。
校验级别:错误级
规则说明:转台、舵机负载模拟器等参试仿真设备输出参数的光纤地址区间通常由设备制造商出厂时设置,有些设备输出参数的光纤地址区间不便或不能修改,一旦占用,将致使回读的状态参数异常,影响设备正常工作,进而影响仿真结果。
校验过程包括:
获取参试仿真设备参数的光纤地址区间列表;
获取所有仿真实体模型的所有输出参数占用的光纤地址区间列表;
循环比较两个列表中的地址区间是否重叠;
在校验报告中列出相应校验结果。
2)规则二:同一仿真实体模型中的同一参数(所属参数名称及子组件名称均相同),不得即作为输出参数又作为输入参数。
校验级别:错误级
规则说明:同一参数或者从某一光纤地址区间读取数据,或者向某一光纤地址区间写入数据,避免同一参数在一个仿真帧周期内发生读写冲突。
校验过程包括:
子步骤1,获取同一仿真实体模型参数的光纤地址信息列表;
子步骤2,按参数名称筛选分组;
子步骤3,对当前参数组按子组件名称再次分组;
子步骤4,判断当前子组件组成员数量是否大于1;
若大于1,则执行子步骤5,在校验报告中列出相应参数的光纤地址信息,并继续执行子步骤6;
若不大于1,则执行子步骤6,判断当前子组件组是否为当前参数组下的最后一个子组件组;
子步骤7,若当前子组件组不是当前参数组下的最后一个子组件组,则将下一个子组件组置为当前子组件组,继而执行子步骤4;
子步骤8,若当前子组件组是当前参数组下的最后一个子组件组,则判断当前参数组是否为最后一个参数组;
若不是最后一个子组件组,则将下一个参数组置为当前参数组,继而执行子步骤3。
3)规则三:所有仿真实体模型以及参试仿真设备的所有输出参数所占光纤地址区间不得交叉或重叠。
校验级别:错误级
规则说明:所有仿真实体模型及参试仿真设备的输出参数所占光纤地址区间一旦交叉重叠,将出现多个输出参数向同一片光纤地址区间写入数据,导致需要读取这一参数数据的仿真实体模型或仿真设备输入参数实际读到的数据异常,进而发生仿真实体模型解算出错或仿真设备运行故障。
校验过程包括:
获取所有仿真实体模型及参试仿真设备的所有输出参数光纤地址信息列表;
依据参数数据长度计算所有输出参数光纤地址区间列表;
在上述光纤地址区间列表中两两比较;
判断光纤地址区间有无交叉重叠;
若光纤地址区间有重叠,则在校验报告中列出相应参数的光纤地址信息。
4)规则四:所有仿真实体模型及参试仿真设备的所有输入参数的光纤起始地址是否重复。
校验级别:警告级
规则说明:所有仿真实体模型及仿真设备的输入参数光纤起始地址如果重复,则表示有多个输入参数需要从同一片光纤地址区间读取数据,此时试验人员应予以确认,避免出错。
校验过程包括:
获取所有仿真实体模型及参试仿真设备的所有输入参数光纤地址信息列表;
在输入参数光纤起始地址列表中两两比较;
判断输入参数光纤地址有无重复;
若有重复,则在校验报告中列出相应参数的光纤地址信息。
5)规则五:任一仿真实体模型或参试仿真设备的任一输入参数光纤起始地址位于同一或其他仿真实体模型或参试仿真设备的输出参数光纤地址区间内时,不得错位(错误级);位于所有仿真实体模型及参试仿真设备的所有输出参数光纤地址区间外时,予以警告(警告级)。
校验级别:错误级\警告级
规则说明:此项规则分为两部分,若某一仿真实体模型或参试仿真设备的输入参数光纤起始地址位于同一或其他仿真实体模型或参试仿真设备的输出参数光纤地址区间内,则表示该输入参数需要读取同一或其他模型或参试仿真设备的输出参数数据,此时输入参数与输出参数的光纤地址区间必须重合,一旦错位,将导致该输入参数读取到的数据异常,影响仿真结果,例如,某一Double型(字节长度8)输出参数A所占光纤地址区间为0x3000~0x3007,另一Double型(字节长度8)输入参数B需读取参数A的数据,则参数B的光纤地址区间只能是0x3000~0x3007,即参数B的光纤起始地址只能是0x3000,起始地址在[0x2ff9,0x2fff]及[0x3001,0x3007]地址区间内均为错误。
输入参数光纤起始地址位于所有仿真实体模型及参试仿真设备的所有输出参数光纤地址区间外时,表示该输入参数计划从未知的光纤地址读取数据,此时给出警告,由试验人员予以确认。
校验过程包括:
获取所有仿真实体模型及参试仿真设备的所有参数光纤地址信息列表;
获取所有输入参数光纤地址信息列表;
获取当前输入参数光纤起始地址;
判断当前输入参数光纤起始地址是否位于其他仿真实体模型或参试仿真设备的输出参数光纤地址区间内;
若当前输入参数光纤起始地址没有位于其他仿真实体模型或参试仿真设备的输出参数光纤地址区间内,则在校验报告中列出相应参数的光纤地址信息;
若当前输入参数光纤起始地址位于其他仿真实体模型或参试仿真设备的输出参数光纤地址区间内,则判断当前输入参数与该输出参数光纤地址区间是否错位;
若错位,则在校验报告中列出相应参数的光纤地址信息;
若不错位,则判定当前输入参数是最后一个输入参数;
若当前输入参数不是最后一个输入参数,则将下一个输入参数置为当前输入参数,重复以上步骤。
(3)生成校验报告
校验结束后,生成校验报告,将各项规则下的错误或警告信息逐一列出,便于试验人员按要求修改或确认。
校验报告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概述:
a)仿真工程名:本次校验针对的仿真工程的工程名。
b)本次校验的依据文件:为获取光纤地址信息扫描的文件列表。
c)校验结果概述:本次校验有无错误或警告信息。
2)校验级别说明:错误级以及警告级的释义。
3)报告正文:逐一列出了每项规则的序号、规则内容、规则详细描述、必要的提示信息以及违反此项规则的所有仿真实体模型参数及参试仿真设备参数的光纤地址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协同半实物仿真光纤数据交互安全性校验方法,包括获取光纤地址信息、按规则逐项校验、生成校验报告三个步骤,共有五项具体的校验规则,报告中给出相应的错误或警告信息。按照上述方法采用适当的编程语言,可将光纤地址安全性校验过程由人工校验变为“一键式”全自动校验,如有错误或警告,试验人员可依据校验报告逐项修改或确认,该方法可在协同半实物仿真试验之前,对多模型多设备光纤数据交互的光纤地址进行全自动安全性校验,生成校验报告,防止光纤数据写入冲突与读写冲突,保障仿真试验人员人身安全及参试仿真设备的设备安全,节省试验准备时间,提升工作效率。从而有效提高光纤地址配置的安全性,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协同半实物仿真试验中。
为便于读者理解,下面通过具体实例进行说明:
依照所述方法,按如下步骤依次实现。
(1)获取光纤地址信息:
采用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用于标记电子文件使其具有结构性的标记语言)文件,存储试验人员配置的仿真实体模型及仿真设备参数的光纤地址信息。XML文件中的XML节点属性与光纤地址信息的对应关系如下表3所示。一个仿真实体模型对应一个XML文件,一个仿真设备对应一个XML文件。依次读取各XML文件,即可获取所有仿真实体模型及仿真设备参数的光纤地址信息。
表3 XML节点属性与光纤地址信息对应关系
Figure GDA0001400910350000141
(2)按规则逐项校验
LINQ(Language Integrated Query,语言集成查询)查询表达式是美国微软(Microsoft)公司在其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及以上版本的集成开发环境中推出的集成查询语言,适用于.NET Framework 3.5及以上版本,支持C#、Visual Basic编程语言,支持的数据源有SQL Server、Oracle、XML以及内存中的数据集合,其突出特点是采用与查询数据库相同的方式操作内存数据,从而对数据源执行复杂的筛选、排序和分组等操作,查询表达式语法类似于SQL语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语法结构简单,是当前最快的一种查询处理方式。
采用C#编程语言以及LINQ查询语言按相应规则的流程图,逐项校验,以规则二为例,其关键是对同一仿真实体模型中的输入输出参数按照参数名称或子组件名称进行分组,示例代码如下:
Figure GDA0001400910350000151
Figure GDA0001400910350000161
(3)生成校验报告
采用Microsoft Office Word(2003版)作为校验报告的文件格式,事先编辑出校验报告的模板文件,并在需要软件自动填写处插入书签,校验结束后依据各项规则的校验结果,向书签处填写相应的信息,并以表格的形式列出违反此项规则的所有仿真实体模型参数及参试仿真设备参数的光纤地址信息。
如上针对一种实施例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例中使用,和/或与其它实施例中的特征相结合或替代其它实施例中的特征使用。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件、步骤、组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附加。
本发明以上的装置和方法可以由硬件实现,也可以由硬件结合软件实现。本发明涉及这样的计算机可读程序,当该程序被逻辑部件所执行时,能够使该逻辑部件实现上文所述的装置或构成部件,或使该逻辑部件实现上文所述的各种方法或步骤。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存储以上程序的存储介质,如硬盘、磁盘、光盘、DVD、flash存储器等。
这些实施例的许多特征和优点根据该详细描述是清楚的,因此所附权利要求旨在覆盖这些实施例的落入其真实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这些特征和优点。此外,由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很多修改和改变,因此不是要将本发明的实施例限于所例示和描述的精确结构和操作,而是可以涵盖落入其范围内的所有合适修改和等同物。
本发明未详细说明部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技术。

Claims (6)

1.一种协同半实物仿真光纤数据交互安全性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试验人员配置的所有仿真实体的仿真模型参数以及参试仿真设备参数的光纤地址信息,所述参试仿真设备包括转台、舵机负载模拟器、高度表模拟器、气压模拟器、地磁效应模拟器等参试设备;
步骤2,校验所有仿真实体模型的所有输出参数是否占用参试仿真设备输出参数的光纤地址区间;
步骤3,校验同一仿真实体模型中的同一参数,是否即作为输出参数又作为输入参数,所述同一参数指所属参数名称及子组件名称均相同;
步骤4,校验所有仿真实体模型以及参试仿真设备的所有输出参数所占光纤地址区间是否交叉或重叠;
步骤5,校验所有仿真实体模型及参试仿真设备的所有输入参数的光纤起始地址是否重复;
步骤6,任一仿真实体模型或参试仿真设备的任一输入参数光纤起始地址是否位于同一或其他仿真实体模型或参试仿真设备的输出参数光纤地址区间内,若在地址区间内,校验是否错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校验所有仿真实体模型的所有输出参数是否占用参试仿真设备输出参数的光纤地址区间包括:
获取参试仿真设备参数的光纤地址区间列表;
获取所有仿真实体模型的所有输出参数占用的光纤地址区间列表;
循环比较两个列表中的地址区间是否重叠;
在校验报告中列出相应校验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校验同一仿真实体模型中的同一参数是否即作为输出参数又作为输入参数包括:
子步骤1,获取同一仿真实体模型参数的光纤地址信息列表;
子步骤2,按参数名称筛选分组;
子步骤3,对当前参数组按子组件名称再次分组;
子步骤4,判断当前子组件组成员数量是否大于1;
若大于1,则执行子步骤5,在校验报告中列出相应参数的光纤地址信息,并继续执行子步骤6;
若不大于1,则执行子步骤6,判断当前子组件组是否为当前参数组下的最后一个子组件组;
子步骤7,若当前子组件组不是当前参数组下的最后一个子组件组,则将下一个子组件组置为当前子组件组,继而执行子步骤4;
子步骤8,若当前子组件组是当前参数组下的最后一个子组件组,则判断当前参数组是否为最后一个参数组;
若不是最后一个子组件组,则将下一个参数组置为当前参数组,继而执行子步骤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校验所有仿真实体模型以及参试仿真设备的所有输出参数所占光纤地址区间是否交叉或重叠包括:
获取所有仿真实体模型及参试仿真设备的所有输出参数光纤地址信息列表;
依据参数数据长度计算所有输出参数光纤地址区间列表;
在上述光纤地址区间列表中两两比较;
判断光纤地址区间有无交叉重叠;
若光纤地址区间有重叠,则在校验报告中列出相应参数的光纤地址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校验所有仿真实体模型及参试仿真设备的所有输入参数的光纤起始地址是否重复包括:
获取所有仿真实体模型及参试仿真设备的所有输入参数光纤地址信息列表;
在输入参数光纤起始地址列表中两两比较;
判断输入参数光纤地址有无重复;
若有重复,则在校验报告中列出相应参数的光纤地址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任一仿真实体模型或参试仿真设备的任一输入参数光纤起始地址是否位于同一或其他仿真实体模型或参试仿真设备的输出参数光纤地址区间内,若在地址区间内,校验是否错位包括:
获取所有仿真实体模型及参试仿真设备的所有参数光纤地址信息列表;
获取所有输入参数光纤地址信息列表;
获取当前输入参数光纤起始地址;
判断当前输入参数光纤起始地址是否位于其他仿真实体模型或参试仿真设备的输出参数光纤地址区间内;
若当前输入参数光纤起始地址没有位于其他仿真实体模型或参试仿真设备的输出参数光纤地址区间内,则在校验报告中列出相应参数的光纤地址信息;
若当前输入参数光纤起始地址位于其他仿真实体模型或参试仿真设备的输出参数光纤地址区间内,则判断当前输入参数与该输出参数光纤地址区间是否错位;
若错位,则在校验报告中列出相应参数的光纤地址信息;
若不错位,则判定当前输入参数是最后一个输入参数;
若当前输入参数不是最后一个输入参数,则将下一个输入参数置为当前输入参数,重复以上步骤。
CN201710001469.0A 2017-01-03 2017-01-03 一种协同半实物仿真光纤数据交互安全性校验方法 Active CN1082679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01469.0A CN108267968B (zh) 2017-01-03 2017-01-03 一种协同半实物仿真光纤数据交互安全性校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01469.0A CN108267968B (zh) 2017-01-03 2017-01-03 一种协同半实物仿真光纤数据交互安全性校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67968A CN108267968A (zh) 2018-07-10
CN108267968B true CN108267968B (zh) 2021-02-05

Family

ID=62771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01469.0A Active CN108267968B (zh) 2017-01-03 2017-01-03 一种协同半实物仿真光纤数据交互安全性校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6796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24992B (zh) * 2019-10-31 2023-05-09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一种基于光纤反射内存通讯的转台仿真控制方法
CN111125899B (zh) * 2019-12-18 2021-11-19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一种仿真实现光纤激光器设计的方法
CN114047712B (zh) * 2021-10-12 2023-04-1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一种基于反射内存网的半实物仿真系统的数据通信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6682A (zh) * 2007-01-19 2008-07-23 同济大学 新型地铁杂散电流自动监测装置
CN101667154A (zh) * 2004-04-29 2010-03-10 爱特梅尔公司 用于改善片上仿真系统中高级语言的仿真速度的装置和方法
CN101713823A (zh) * 2009-11-13 2010-05-26 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 一种卫星遥测数据处理方法
CN102495450A (zh) * 2011-12-20 2012-06-13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光纤阵列动态红外场景生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CN103365745A (zh) * 2013-06-07 2013-10-23 上海爱数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内容地址存储的块级备份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53035B1 (en) * 2013-11-25 2015-06-09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Multi-threaded system for performing atomic binary translation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7154A (zh) * 2004-04-29 2010-03-10 爱特梅尔公司 用于改善片上仿真系统中高级语言的仿真速度的装置和方法
CN101226682A (zh) * 2007-01-19 2008-07-23 同济大学 新型地铁杂散电流自动监测装置
CN101713823A (zh) * 2009-11-13 2010-05-26 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 一种卫星遥测数据处理方法
CN102495450A (zh) * 2011-12-20 2012-06-13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光纤阵列动态红外场景生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CN103365745A (zh) * 2013-06-07 2013-10-23 上海爱数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内容地址存储的块级备份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The significant role of simulation in satellite development and verification;Reinhard Hendricks, Jens Eickhoff;《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51231;第9卷;第273-283页 *
一种多输入多输出半实物实时仿真系统的设计;洪保明,等;《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40228;第14卷(第1期);第101-104页 *
分布式半实物仿真平台的网络设计;尹丽萍,等;《系统仿真学报》;20081231;第20卷(第24期);第6862-6865页 *
基于DDS的分布式数字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周平,等;《系统仿真学报》;20140831;第26卷(第8期);第1678-1683页 *
基于光纤反射内存网实现远程协同仿真方法;田赤军,等;《系统仿真学报》;20150831;第27卷(第8期);第1766-177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67968A (zh) 2018-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06538B2 (en) Method of testing an electronic system
CN108267968B (zh) 一种协同半实物仿真光纤数据交互安全性校验方法
CN110209521A (zh) 数据校验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JP2014203314A (ja) Ecuシミュレーション装置
US9047260B2 (en) Model-based testing of a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CN100483429C (zh) 验证操作支持系统及其方法
KR20120072130A (ko) 오토사 메타 파일 기반 기본 소프트웨어 속성값 검사 장치 및 방법
CN108984337A (zh) 一种数据同步异常的修复方法、修复装置、介质和计算设备
CN114091383A (zh) 测试序列生成方法、装置、系统及相关设备
US6970816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fficiently generating parameterized bus transactions
JP4215255B2 (ja) デグレード確認検査方法、デグレード確認検査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ためのプログラム
KR102102546B1 (ko) Scl 유효성 검사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scl 유효성 검사 장치
CN105653445A (zh) 一种满足do-178c测试结果的实现方法
Flemström et al. Exploring test overlap in system integration: An industrial case study
CN113360388B (zh) 对无人机地面站软件的测试过程进行一体化管理的方法
CN114168399A (zh) 一种信号处理单元测试方法及系统
KR101534493B1 (ko) 구조 변환에 기초한 소스코드 보안 약점 탐지 장치 및 방법
KR102176133B1 (ko) 소프트웨어 테스트 케이스 자동 생성 방법 및 장치
JPWO2012049816A1 (ja) モデル検査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1204069A (ja) テスト方法およびテスト仕様書テストデータ自動生成装置
CN111414440A (zh) 一种利用数据流同构验证控制系统算法组态图的方法及系统
JP6072547B2 (ja) 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テストシステム
CN111427731B (zh) 一种自动化拆分码流及验证码流的测试方法和系统
CN113805913B (zh) 软件查询信息管理系统及软件查询信息管理方法
CN117130811A (zh) 车辆诊断描述文件的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