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66183B - 评价页岩区块的质量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评价页岩区块的质量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266183B CN108266183B CN201711384263.7A CN201711384263A CN108266183B CN 108266183 B CN108266183 B CN 108266183B CN 201711384263 A CN201711384263 A CN 201711384263A CN 108266183 B CN108266183 B CN 10826618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ale
- index
- obtaining
- block
- block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9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8000013441 quality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1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5416 organic mat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5000015076 Shorea robusta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44000166071 Shorea robusta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35699 permeabil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4079 vitrini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2310 reflectometr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2123 tempo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60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0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41000283690 Bos taur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0003 hoof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835 investi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m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606 norma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412225 Firmiana simplex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100945 Piper peltatum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FFBHFFJDDLITSX-UHFFFAOYSA-N benzyl N-[2-hydroxy-4-(3-oxomorpholin-4-yl)phenyl]carbamate Chemical compound OC1=C(NC(=O)OCC2=CC=CC=C2)C=CC(=C1)N1CCOCC1=O FFBHFFJDDLITSX-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4 evalu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45 natural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58 oil sha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02 risk assess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19 statis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9/00—Testing the nature of borehole walls; Formation testing;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samples of soil or well fluids, specially adapted to earth drilling or well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log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Testing Resistance To Weather,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评价页岩区块的质量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用于指示页岩区块成藏能力的成藏指数,获取用于指示页岩区块资源存储量的资源潜力指数,根据成藏指数和资源潜力指数,确定页岩区块质量评价模板上与页岩区块对应的区域,区域用于指示页岩区块的质量。本申请的方法由于页岩区块质量评价模板的设置以及通过获取成藏指数和资源潜力指数,确定页岩区块的质量,得到的不同的页岩区块的质量之间的可比性好、可靠性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非常规油气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评价页岩区块的质量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页岩气,一种以游离或吸附状态藏身于页岩层或泥岩层中的非常规天然气。对含油页岩气的区域(页岩气区块)的质量的评价对页岩气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页岩气区块的质量由页岩气区块客观存在的形成页岩气藏的地质条件和在不同的地质风险条件下的页岩气藏的资源潜力大小共同确定。
国内外对页岩气区块的质量进行评价的方法很多,主要有类比法、统计法、成因法、风险分析法、综合信息叠合法、专家评估法、模糊评价法和龙卷风法等,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实现了对页岩气区块的综合评价,都有一定的效果,但普遍存在评价参数繁杂、评价过程繁琐、评价标准不统一、人为因素较大等问题,导致评价结果可靠性不高、可比性差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评价页岩区块的质量的方法和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对页岩区块的质量的评价方法可靠性不高、评价结果可比性差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评价页岩区块的质量的方法,包括:
获取用于指示页岩区块成藏能力的成藏指数;
获取用于指示页岩区块资源存储量的资源潜力指数;
根据所述成藏指数和资源潜力指数,确定页岩区块质量评价模板上与所述页岩区块对应的区域,所述区域用于指示所述页岩区块的质量;
其中,所述页岩区块质量评价模板是根据页岩区块的成藏指数与质量之间的关系,以及资源潜力指数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得到的。
如上所述的方法,所述获取用于指示页岩区块资源存储量的资源潜力指数,包括:
根据所述页岩区块的面积、所述页岩区块对应的页岩的有效厚度、有效孔隙度、含气饱和度和页岩气的体积系数,获取所述页岩区块在不同地质风险下各自对应的页岩气的储量;
根据所述页岩区块在预设地质风险下对应的储量与目标储量的比值,得到所述页岩区块的资源潜力指数;所述目标储量为在所述预设地质风险下,待研究区域包括的所有页岩区块各自对应的储量中最大的储量。
如上所述的方法,所述获取用于指示页岩区块成藏能力的成藏指数,包括:
获取用于指示所述页岩区块对应的页岩的生气能力的生气指数;
获取用于指示所述页岩的储气能力的储气指数;
获取用于指示所述页岩的保气能力的保气指数;
获取用于指示所述页岩区块成藏过程中的空间和时间的匹配关系的匹配指数;
根据所述生气指数、储气指数、保气指数和匹配指数以及各自对应的权重,得到所述页岩区块的成藏能力值;
根据所述成藏能力值与目标成藏能力值的比值,得到所述页岩区块的成藏指数;所述目标成藏能力值为待研究区域包括的所有页岩区块各自对应的成藏能力值中最大值。
如上所述的方法,所述获取用于指示所述页岩的生气能力的生气指数,包括:
根据所述页岩的有机碳含量平均值与所述所有页岩区块各自对应的页岩的有机碳含量平均值中的最大值的比值、获取所述页岩的镜质体反射率平均值与所述所有页岩区块各自对应的页岩的镜质体反射率平均值中的最大值的比值、所述页岩的有机质类型分值与所述所有页岩区块各自对应的页岩的有机质类型分值中的最大值的比值,以及各自对应的权重,得到所述页岩的第一品质指数;
根据所述页岩的面积与所述所有页岩区块各自对应的页岩的面积中中的最大面积的比值,以及所述页岩的平均厚度与所述所有页岩区块各自对应的页岩的平均厚度中的最大平均厚度的比值,以及各自对应的权重,得到所述页岩的规模指数;
根据所述页岩的第一品质指数和规模指数,以及各自的对应的权重,得到所述页岩的生气指数。
如上所述的方法,获取指示所述页岩区块对应的页岩的储气能力的储气指数,包括:
根据所述页岩的平均孔隙度与所述所有页岩区块各自的页岩的平均孔隙度中的最大平均孔隙度的比值、所述页岩的平均渗透率与所述所有页岩区块各自的页岩的平均渗透率中的最大平均渗透率的比值、所述页岩的平均孔喉半径与所述所有页岩区块各自的页岩的平均孔喉半径中的最大平均孔喉半径的比值、所述页岩的平均脆性指数与所述所有页岩区块各自的页岩的平均脆性指数中的最大平均脆性指数的比值,以及各自对应的权重,得到所述页岩的第二品质指数;
根据所述页岩的面积与所述所有页岩区块各自对应的页岩的面积中的最大面积的比值,以及所述页岩的平均厚度与所述所有页岩区块各自对应的页岩的平均厚度中的最大平均厚度的比值,以及各自对应的权重,得到所述页岩的规模指数;
根据所述页岩的游离气饱和度与所述所有页岩区块各自对应的页岩的游离气饱和度中的最大饱和度的比值、根据所述页岩的吸附气向游离气转化系数与所述所有页岩区块各自对应的页岩的吸附气向游离气转化系数中的最大系数的比值,以及各自对应的权重,得到页岩的含气指数;
根据所述页岩的第二品质指数、所述页岩的规模指数、所述页岩的含气指数,以及各自对应的权重,得到所述储气指数。
如上所述的方法,获取指示所述页岩区块对应的页岩的保气能力的保气指数,包括:
根据所述页岩的断裂密度与所述所有页岩区块各自对应的页岩的断裂密度中的最大断裂密度的比值、根据所述页岩的断层排替压力与所述所有页岩区块各自对应的页岩的断层排替压力中的最大压力的比值,以及各自对应的权重,得到页岩的断裂保存指数;
根据所述页岩的盖层平均厚度与所述所有页岩区块各自对应的页岩的盖层平均厚度中的最大平均厚度的比值、根据所述页岩的盖层排替压力与所述所有页岩区块各自对应的页岩的盖层排替压力中的最大压力的比值,以及各自对应的权重,得到页岩的盖层封盖指数;
根据所述页岩的压力系数与所述所有页岩区块各自对应的页岩的压力系数中的最大系数的比值,得到所述页岩的压力指数;
根据所述页岩的断裂保存指数、盖层封盖指数和压力指数,以及各自对应的权重值,得到所述页岩的保气指数。
如上所述的方法,所述获取用于指示所述页岩区块的空间和时间的匹配关系的匹配指数,包括:
获取所述页岩的次生孔喉的生成时间与所述页岩排油高峰期的时间关系对应的第一分值;
根据所述第一分值与所述所有页岩区块各自的时间关系对应的第一分值中的最大分值的比值,得到时间匹配指数;
获取所述页岩区块与所述研究区域的生气中心的位置关系对应的第二分值;
根据所述第二分值与所述所有页岩区块各自的位置关系对应的第二分值中的最大分值的比值,得到空间匹配指数;
根据所述时间匹配指数和空间匹配指数,以及各自对应的权重,得到所述匹配指数;
如上所述的方法,在获取用于指示页岩区块成藏能力的成藏指数之前,还包括:以成藏指数为纵坐标,以资源潜力指数为横坐标,建立坐标系;所述成藏指数的范围为0~1,所述资源潜力指数的范围为0~1;
综合所述成藏指数与质量的关系以及所述资源潜力指数与质量的关系,将所述坐标系划分成不同的区域,所述区域用于指示所述页岩区块的质量。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评价页岩区块的质量的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于指示页岩区块成藏能力的成藏指数;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指示页岩区块资源存储量的资源潜力指数;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成藏指数和资源潜力指数,确定页岩区块质量评价模板上与所述页岩区块对应的区域,所述区域用于指示所述页岩区块的质量;
其中,所述页岩区块质量评价模板是根据页岩区块的成藏指数与质量之间的关系,以及资源潜力指数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得到的。
如上所述的装置,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页岩区块的面积、所述页岩区块对应的页岩的有效厚度、有效孔隙度、含气饱和度和页岩气的体积系数,获取所述页岩区块在不同地质风险对应的页岩气的储量;
根据所述页岩区块在预设地质风险下对应的储量与目标储量的比值,得到所述页岩区块的资源潜力指数;所述目标储量为在所述预设地质风险下,待研究区域包括的所有页岩区块各自对应的储量中最大的储量。
本申请通过获取待评价页岩区块的与页岩区块质量评价模板对应的属性特征(成藏指数和资源潜力指数),根据该属性特征和页岩区块质量评价模板确定待评价页岩区块的质量,因此,得到的不同的页岩区块的质量之间的可比性好,可靠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评价页岩区块的质量的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页岩区块质量评价模板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有效厚度分布概率曲线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有效孔隙度分布概率曲线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地质风险与储量之间的关系曲线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多个页岩区块的质量评价结果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评价页岩区块的质量的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首先,对本申请涉及的技术名词进行解释。
页岩区块的质量:页岩区块对应的页岩成藏能力以及资源储量的综合指标,成藏能力以及资源储量均较优,则页岩区块的质量就较优。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评价页岩区块的质量的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101、获取用于指示页岩区块成藏能力的成藏指数;
步骤S102、获取用于指示页岩区块资源存储量的资源潜力指数;
步骤S103、根据成藏指数和资源潜力指数,确定页岩区块质量评价模板上与页岩区块对应的区域,该区域用于指示页岩区块的质量;其中,页岩区块质量评价模板是根据页岩区块的成藏指数与质量之间的关系,以及资源潜力指数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得到的。
具体地,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页岩区块质量评价模板示意图。
在步骤S101之前,也就是实际评价页岩区块的质量之前,需要先获取页岩区块质量评价模板。页岩区块质量评价模板的获取过程可如下:
(1)以成藏指数为纵坐标,以资源潜力指数为横坐标,建立坐标系;成藏指数的范围为0~1,资源潜力指数的范围为0~1;或者,以成藏指数为横坐标,以资源潜力指数为纵坐标,建立坐标系;
(2)综合资源潜力指数与质量的关系与成藏指数与质量的关系,将坐标系划分成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区域用于指示页岩区块不同的质量。
其中,成藏指数用于指示页岩区块的成藏能力,成藏能力与页岩区块对应的页岩的生气能力、页岩区块对应的页岩的储气能力、页岩的保气能力以及页岩区块成藏过程中涉及的空间和时间的匹配关系有关。成藏指数越高,页岩区块的成藏能力越好,对应的质量越好。
资源潜力指数用于指示页岩区块的资源存储量,资源存储量与页岩区块的面积、页岩区块对应的页岩的有效厚度、页岩的有效孔隙度、含气饱和度和页岩气的体积系数有关。资源潜力指数越高,开发风险越低,对应的质量越好。
同时,由于页岩区块的质量是由成藏指数和资源潜力指数共同决定的,因此,不能单一的通过成藏指数和资源潜力指数对页岩区块的质量进行评价。比如,页岩区块的成藏指数和资源潜力指数均较高,那么页岩区块的质量就会较好,页岩区块的成藏指数和资源潜力指数其中一个偏低,那么页岩区块的质量就会偏低。上述理论为综合了资源潜力指数与质量的关系以及成藏指数与质量的关系后得到的,也就是划分上述坐标系的依据。
参见图2,图2中的页岩区块质量评价模板中包括5个区域,其中从Ⅰ区域到Ⅴ区域,指示的页岩区块的质量逐渐变差,其中Ⅰ区域指示的页岩区块的质量最好,Ⅴ区域指示的页岩区块的质量最差。
因此,可获取待评价页岩区块的成藏指数和资源潜力指数,根据待评价页岩区块的成藏指数和资源潜力指数在页岩区块质量评价模板中确定的点落在的区域确定页岩区块的质量。
图2所示的页岩区块质量评价模板只是一个示例,还可以按照其它的方法对坐标系进行划分,只要划分方法符合实际的综合了资源潜力指数与质量的关系以及成藏指数与质量的关系后的理论即可。
下面对获取用于指示页岩区块成藏能力的成藏指数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对于实际的研究区域,包括多个页岩区块,比如包括N个页岩区块。那么获取第n个页岩区块的成藏指数的方法包括:获取每个页岩区块的用于评价自身成藏能力的成藏能力值,第n个页岩区块的成藏能力值与目标成藏能力值的比值,即为第n个页岩区块的成藏指数,其中,目标成藏能力值为研究区域包括的N个页岩区块各自的成藏能力值中的最大值。N的取值为1,2……,n,……N。
下面对第n个页岩区块(也可称为待评价页岩区块)的成藏能力值的获取方法进行说明。
由于成藏能力与页岩区块对应的页岩的生气能力、页岩区块对应的页岩的储气能力、页岩的保气能力以及页岩区块成藏过程中涉及的空间和时间的匹配关系有关,因此,获取指示页岩区块成藏能力的成藏指数时,需要综合考虑页岩的生气能力、页岩的储气能力和保气能力以及页岩区块成藏过程中涉及的空间和时间的匹配关系,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获取用于指示该页岩区块对应的页岩的生气能力的生气指数;
B、获取用于指示该页岩区块对应的页岩的储气能力的储气指数;
C、获取用于指示该页岩区块对应的页岩的保气能力的保气指数;
D、获取用于指示该页岩区块成藏过程中的空间和时间的匹配关系的匹配指数;
E、根据生气指数、储气指数、保气指数和匹配指数以及各自对应的权重,得到该页岩区块的成藏能力值。
具体地,每个页岩区块具有对应的页岩,对应的页岩即可以生成页岩气又可以储存页岩气。
对于A:第n个页岩区块的生气指数ID生=第n个页岩区块的页岩的第一品质指数×P1品+第n个页岩区块的页岩的规模指数×P1规;P1品与P1规的和为1。
其中,P1品与P1规的大小关系与其对应的页岩的参数对生气能力的贡献大小有关,比如页岩的品质在品质与规模中对页岩的生气能力贡献最大,则P1品大于P1规。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无论评价哪个研究区域内的页岩区块,只要其确定页岩区块的质量选用页岩区块质量评价模板,则选用的P1品的具体数值在获取各研究区域的任一个页岩区块的生气指数时应当是一致的,选用的P1规的具体数值在获取各研究区域的任一个页岩区块的生气指数时应当是一致的,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可比性。
分别对获取第n个页岩区块的页岩的第一品质指数和第n个页岩区块的页岩的规模指数进行说明。
首先对获取第n个页岩区块的页岩的第一品质指数进行说明。
a1、获取第n个页岩区块的页岩的第一品质指数,包括:根据页岩的有机碳含量平均值与研究区域的所有页岩区块各自对应的页岩的有机碳含量平均值中的最大值的比值、页岩的镜质体反射率平均值与研究区域的所有页岩区块各自对应的页岩的镜质体反射率平均值中的最大值的比值、页岩的有机质类型分值与研究区域的所有页岩区块各自对应的页岩的有机质类型分值中的最大值的比值,以及各自对应的权重,得到页岩的第一品质指数,具体获取过程如下:
(1)获取该页岩的有机碳含量平均值C1生、镜质体反射率平均值R1生以及有机质类型分值T1生;
其中,页岩的有机碳含量、镜质体反射率可通过取样后测量得到,是定量指标;页岩的有机质类型为定性指标,可将不同的有机质类型赋予不同的分值,比如:有机质类型为Ⅰ型干酪根时,最有利于生成页岩气,分数可为5分;有机质类型为Ⅱ型干酪根时,比较有利于生成页岩气,分数可为3分;有机质类型为Ⅲ型干酪根时,相比于Ⅰ型干酪根和Ⅱ型干酪根时最不利于生成页岩气,分数可为1分。若第n个页岩区块的有机质类型为Ⅰ型干酪根,则T1生=5。
(2)获取该页岩的有机碳含量平均值C1生归一化后的数值C2生、镜质体反射率平均值归一化后的第数值R2生以及有机质类型分值归一化后的数值T2生;
具体为:C2生=C1生/C生,C生为待研究区域N个页岩区块各自的页岩的有机碳含量平均值中的最大值;R2生=R1生/R生,R生为待研究区域N个页岩区块各自的页岩的镜质体反射率平均值中的最大值;T2生=T1生/T生,T生为待研究区域N个页岩区块各自的页岩的有机质类型分值中的最大值;
(3)根据该页岩的有机碳含量平均值C1生归一化后的数值C2生、镜质体反射率平均值归一化后的第数值R2生以及有机质类型分值归一化后的数值T2生以及各自对应的权重,得到页岩的第一品质指数,具体为:
第一品质指数=C2生×P1生+R2生×P2生+T2生×P3生。P1生为有机碳含量对应的权重值,P2生为镜质体反射率对应的权重值,P3生为有机质类型对应的权重值;P1生、P2生与P3生的和等于1。
其中,P1生、P2生与P3生的大小关系与其对应的页岩的属性对生气能力的贡献大小有关,比如页岩的有机碳含量在有机碳含量、镜质体反射率与有机质类型中对页岩的生气能力贡献最大,则P1生在P1生、P2生与P3生中最大。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无论评价哪个研究区域内的页岩区块,只要其确定页岩区块的质量选用页岩区块质量评价模板,则选用的P1生的具体数值在获取各研究区域的任一个页岩区块的页岩的第一品质指数时应当是一致的,选用的P2生的具体数值在获取各研究区域的任一个页岩区块的页岩的第一品质指数时应当是一致的,选用的P3生的具体数值在获取各研究区域的任一个页岩区块的页岩的第一品质指数时应当是一致的,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可比性。
其次对获取第n个页岩区块的页岩的规模指数进行说明。
a2、获取第n个页岩区块的页岩的规模指数,包括:根据页岩的面积与研究区域的所有页岩区块各自对应的页岩的面积中的最大面积的比值,以及页岩的平均厚度与研究区域的所有页岩区块各自对应的页岩的平均厚度中的最大平均厚度的比值,以及各自对应的权重,得到页岩的规模指数,具体获取过程如下:
(1)获取该页岩的面积H1生和平均厚度S1生;
(2)获取该页岩的面积H1生归一化后的数值H2生、平均厚度S1生归一化后的数值S2生;
具体为:H2生=H1生/H生,H生为待研究区域N个页岩区块各自的页岩的面积中的最大面积;
S2生=S1生/S生,S生为待研究区域N个页岩区块各自的页岩的平均厚度中的最大平均厚度;
(3)根据该页岩的面积H1生归一化后的数值H2生、平均厚度S1生归一化后的数值S2生以及各自对应的权重值,得到页岩的规模指数,具体为规模指数=H2生×P4生+S2生×P5生,其中,P4生为页岩的面积对应的权重值,P5生为页岩的平均厚度对应的权重值,P4生与P5生的和等于1。
其中,P4生与P5生的大小关系与其对应的页岩的属性对生气能力的贡献大小有关,比如页岩的面积在面积与厚度中对页岩的生气能力贡献最大,则P4生大于P5生。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无论评价哪个研究区域内的页岩区块,只要其确定页岩区块的质量选用页岩区块质量评价模板,则选用的P4生的具体数值在获取各研究区域的任一个页岩区块的页岩的规模指数时应当是一致的,选用的P5生的具体数值在获取各研究区域的任一个页岩区块的页岩的规模指数时应当是一致的。
对于B:第n个页岩区块的储气指数ID储=第n个页岩区块的页岩的第二第二品质指数×P2品+第n个页岩区块的页岩的规模指数×P2规+第n个页岩区块的页岩的含气指数×P2含;P2品、P2含与P2规的和为1。
其中,P2品、P2规与P2含的大小关系与其对应的页岩的属性对储气能力的贡献大小有关,比如页岩的含气在品质、规模和含气中对页岩的生气能力贡献最大,则P2含在P2品、P2规与P2含中最大。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无论评价哪个研究区域内的页岩区块,只要其确定页岩区块的质量选用页岩区块质量评价模板,则选用的P2品的具体数值在获取各研究区域的任一个页岩区块的页岩的储气指数时应当是一致的,选用的P2规的具体数值在获取各研究区域的任一个页岩区块的页岩的储气指数时应当是一致的、选用的P2含的具体数值在获取各研究区域的任一个页岩区块的页岩的储气指数时应当是一致的,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可比性。
分别对获取第n个页岩区块的页岩的第二品质指数、第n个页岩区块的页岩的规模指数以及第n个页岩区块的页岩的含义指数进行说明。
首先对获取第n个页岩区块的页岩的第二第二品质指数进行说明。
b1、获取第n个页岩区块的页岩的第二品质指数,包括:根据页岩的平均孔隙度与研究区域的所有页岩区块各自的页岩的平均孔隙度中的最大平均孔隙度的比值、页岩的平均渗透率与研究区域的所有页岩区块各自的页岩的平均渗透率中的最大平均渗透率的比值、页岩的平均孔喉半径与研究区域的所有页岩区块各自的页岩的平均孔喉半径中的最大平均孔喉半径的比值、页岩的平均脆性指数与研究区域的所有页岩区块各自的页岩的平均脆性指数中的最大平均脆性指数的比值,以及各自对应的权重,得到页岩的第二品质指数,具体获取过程如下:
(1)获取该页岩的平均孔隙度Φ1储、平均渗透率K1储、平均孔喉半径R1储和平均脆性指数B1储;
其中,页岩的平均孔隙度、平均渗透率、平均孔喉半径和平均脆性指数可通过取样后测量得到,是定量指标。
(2)获取该页岩的平均孔隙度Φ1储归一化后的数值Φ2储、平均渗透率K1储归一化后的数值K2储、平均孔喉半径R1储归一化后的数值R2储和平均脆性指数B1储归一化后的数值B2储;
具体为:Φ2储=Φ1储/Φ储,Φ储为待研究区域N个页岩区块各自的页岩的平均孔隙度中的最大平均孔隙度;K2储=K1储/K储,K储为待研究区域N个页岩区块各自的页岩的平均渗透率中的最大平均渗透率;R2储=R1储/R储,R储为待研究区域N个页岩区块各自的页岩的平均孔喉半径中的最大平均孔喉半径,B2储=B1储/B储,B储为待研究区域N个页岩区块各自的页岩的平均脆性指数中的最大平均脆性指数。
(3)获取该页岩的平均孔隙度Φ1储归一化后的数值Φ2储、平均渗透率K1储归一化后的数值K2储、平均孔喉半径R1储归一化后的数值R2储和平均脆性指数B1储归一化后的数值B2储,以及各自对应的权重值,得到页岩的第二品质指数,具体为:
页岩的第二品质指数=Φ2储×P1储+K2储×P2储+R2储×P3储+B2储×P4储。P1储为孔隙度对应的权重值,P2储为渗透率对应的权重值,P3储为孔喉半径对应的权重值,P4储为脆性指数对应的权重值;P1储、P2储、P3储和P4储的和等于1。
其中,P1储、P2储、P3储和P4储的大小关系与其对应的页岩的属性对生气能力的贡献大小有关,比如页岩的孔隙度在孔隙度、渗透率、孔喉半径与脆性指数中对页岩的储气能力贡献最大,则P1储在P1储、P2储、P3储和P4储生中最大。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无论评价哪个研究区域内的页岩区块,只要其确定页岩区块的质量选用页岩区块质量评价模板,则选用的P1储的具体数值在获取各研究区域的任一个页岩区块的页岩的第二品质指数时应当是一致的,选用的P2储的具体数值在获取各研究区域的任一个页岩区块的页岩的第二品质指数时应当是一致的,选用的P3储的具体数值在获取各研究区域的任一个页岩区块的页岩的第二品质指数时应当是一致的,选用的P4储的具体数值在获取各研究区域的任一个页岩区块的页岩的第二品质指数时应当是一致的,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可比性。
其次对获取第n个页岩区块的页岩的规模指数进行说明。
b2、获取第n个页岩区块的页岩的规模指数,包括:根据页岩的面积与研究区域的所有页岩区块各自对应的页岩的面积中的最大面积的比值,以及页岩的平均厚度与研究区域的所有页岩区块各自对应的页岩的平均厚度中的最大平均厚度的比值,以及各自对应的权重,得到页岩的规模指数,具体获取过程如下:
(1)获取该页岩的面积H1储和平均厚度S1储;
(2)获取该页岩的面积H1储归一化后的数值H2储、平均厚度S1储归一化后的数值S2储;
具体为:H2储=H1储/H储,H储为待研究区域N个页岩区块各自的页岩的面积中的最大面积;
S2储=S1储/S储,S储为待研究区域N个页岩区块各自的页岩的平均厚度中的最大平均厚度;
(3)根据该页岩的面积H1储归一化后的数值H2储、平均厚度S1储归一化后的数值S2储以及各自对应的权重,得到页岩的规模指数,具体为规模指数=H2储×P4储+S2储×P5储,其中,P4储为页岩的面积对应的权重值,P5储为页岩的平均厚度对应的权重值,P4储与P5储的和等于1。
其中,P4储与P5储的大小关系与其对应的页岩的属性对储气能力的贡献大小有关,比如页岩的面积在面积与厚度中对页岩的储气能力贡献最大,则P4储大于P5储。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无论评价哪个研究区域内的页岩区块,只要其确定页岩区块的质量选用页岩区块质量评价模板,则选用的P4储的具体数值在获取各研究区域的任一个页岩区块的页岩的规模指数时应当是一致的,选用的P5储的具体数值在获取各研究区域的任一个页岩区块的页岩的规模指数时应当是一致的,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可比性。
接着对获取第n个页岩区块的页岩的含气指数进行说明。
b3、获取第n个页岩区块的页岩的含气指数,包括:根据页岩的游离气饱和度与研究区域的所有页岩区块各自对应的页岩的游离气饱和度中的最大饱和度的比值、页岩的吸附气向游离气转化系数与研究区域的所有页岩区块各自对应的吸附气向游离气转化系数中的最大系数的比值,以及各自对应的权重,得到页岩的含气指数,具体获取过程如下:
(1)获取该页岩的游离气饱和度O1储和吸附气向游离气转化系数A1储;
(2)获取该页岩的游离气饱和度O1储归一化后的数值O2储,吸附气向游离气转化系数A1储归一化后的数值A2储;
具体为:O2储=O1储/O储,O储为待研究区域N个页岩区块各自的页岩的游离气饱和度中的最大游离气饱和度;
A2储=A1储/A储,A储为待研究区域N个页岩区块各自的页岩的吸附气向游离气转化系数中的最大吸附气向游离气转化系数;
(3)根据该页岩的游离气饱和度O1储归一化后的数值O2储,吸附气向游离气转化系数A1储归一化后的数值A2储以及各自对应的权重,得到页岩的规模指数,具体为含气指数=O2储×P6储+A2储×P7储,其中,P6储为页岩的游离气饱和度对应的权重值,P7储为页岩的吸附气向游离气转化系数对应的权重值,P6储与P7储的和等于1。
其中,P6储与P7储的大小关系与其对应的页岩的属性对储气能力的贡献大小有关,比如页岩的游离气饱和度在游离气饱和度与吸附气向游离气转化系数中对页岩的储气能力贡献最大,则P6储大于P7储。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无论评价哪个研究区域内的页岩区块,只要其确定页岩区块的质量选用页岩区块质量评价模板,则选用的P6储的具体数值在获取各研究区域的任一个页岩区块的页岩的含气指数时应当是一致的,选用的P7储的具体数值在获取各研究区域的任一个页岩区块的页岩的含气指数时应当是一致的,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可比性。
对于C、第n个页岩区块的保气指数ID保=第n个页岩区块的页岩的断裂保存指数×P3断+第n个页岩区块的页岩的盖层封盖指数×P3盖+第n个页岩区块的页岩的压力指数×P3压;P3断、P3盖与P3压的和为1。
其中,P3断、P3盖与P3压的大小关系与其对应的页岩的属性对保气能力的贡献大小有关,比如页岩的断裂保存在断裂保存、盖层封盖和压力对页岩的保气能力贡献最大,则P3断在P3断、P3盖与P3压中最大。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无论评价哪个研究区域内的页岩区块,只要其确定页岩区块的质量选用页岩区块质量评价模板,则选用的P3断的具体数值在获取各研究区域的任一个页岩区块的页岩的保气指数时应当是一致的,选用的P3盖的具体数值在获取各研究区域的任一个页岩区块的页岩的保气指数时应当是一致的、选用的P3压的具体数值在获取各研究区域的任一个页岩区块的页岩的保气指数时应当是一致的,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可比性。
分别对获取第n个页岩区块的页岩的断裂保存指数、第n个页岩区块的页岩的盖层封盖指数以及第n个页岩区块的页岩的压力指数进行说明。
首先对获取第n个页岩区块的页岩的断裂保存指数进行说明。
c1、获取第n个页岩区块的页岩的断裂保存指数,包括:根据页岩的断裂密度与研究区域的所有页岩区块各自对应的页岩的断裂密度中的最大断裂密度的比值、页岩的断层排替压力与研究区域的所有页岩区块各自对应的页岩的断层排替压力中的最大压力的比值,以及各自对应的权重,得到页岩的断裂保存指数,具体获取过程如下:
(1)获取该页岩的断裂密度D1断和断层排替压力Y1断;
其中,页岩的断裂密度、断层排替压力可通过取样后测量得到,是定量指标。
(2)获取该页岩的断裂密度D1断归一化后的数值D2断、断层排替压力Y1断归一化后的数值Y2断;
具体为:D2断=D1断/D断,D断为待研究区域N个页岩区块各自的页岩的断裂密度中的最大断裂密度;Y2断=Y1断/Y断,Y断为待研究区域N个页岩区块各自的页岩的断层排替压力中的最大断层排替压力。
(3)根据该页岩的断裂密度D1断归一化后的数值D2断、断层排替压力Y1断归一化后的数值Y2断,以及各自对应的权重,得到页岩的断裂保存指数,具体为:
页岩的断裂保存指数=D2断×P1断+Y2断×P2断。P1断为断裂密度对应的权重值,P2断为断层排替压力对应的权重值;P1断和P2断的和等于1。
其中,P1断和P2断的大小关系与其对应的页岩的属性对保气能力的贡献大小有关,比如页岩的断裂密度在断裂密度与断层排替压力中对页岩的保气能力贡献最大,则P1断大于P2断。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无论评价哪个研究区域内的页岩区块,只要其确定页岩区块的质量选用页岩区块质量评价模板,则选用的P1段的具体数值在获取各研究区域的任一个页岩区块的页岩的断裂保存指数时应当是一致的,选用的P2断的具体数值在获取各研究区域的任一个页岩区块的页岩的断裂保存指数时应当是一致的,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可比性。
其次对获取第n个页岩区块的页岩的盖层封盖指数进行说明。
c2、获取第n个页岩区块的页岩的盖层封盖指数,包括:根据页岩的盖层平均厚度与研究区域的所有页岩区块各自对应的页岩的盖层平均厚度中的最大平均厚度的比值、根据页岩的盖层排替压力与研究区域的所有页岩区块各自对应的页岩的盖层排替压力中的最大压力的比值,以及各自对应的权重,得到页岩的盖层封盖指数,具体获取过程如下:
(1)获取该页岩的盖层平均厚度H1盖和盖层排替压力Y1盖;
(2)获取页岩的盖层平均厚度H1盖归一化后的数值H2盖和盖层排替压力Y1盖归一化后的数值Y2储;
具体为:H2盖=H1盖/H盖,H盖为待研究区域N个页岩区块各自的页岩的盖层平均厚度中的最大盖层平均厚度;
Y2盖=Y1盖/Y盖,Y盖为待研究区域N个页岩区块各自的页岩的盖层排替压力中的最大盖层排替压力;
(3)根据该页岩的盖层平均厚度H1盖归一化后的数值H2盖和盖层排替压力Y1盖归一化后的数值Y2储以及各自对应的权重,得到页岩的盖层封盖指数,具体为:盖层封盖指数=H2盖×P3盖+Y2盖×P4盖,其中,P3盖为页岩的盖层平均厚度对应的权重值,P4盖为页岩的盖层排替压力对应的权重值,P3盖与P4盖的和等于1。
其中,P3盖与P4盖的大小关系与其对应的页岩的属性对保气能力的贡献大小有关,比如页岩的盖层平均厚度在盖层排替压力与盖层平均厚度中对页岩的保气能力贡献最大,则P3盖大于P4盖。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无论评价哪个研究区域内的页岩区块,只要其确定页岩区块的质量选用页岩区块质量评价模板,则选用的P3盖的具体数值在获取各研究区域的任一个页岩区块的页岩的盖层封盖指数时应当是一致的,选用的P4盖的具体数值在获取各研究区域的任一个页岩区块的页岩的盖层封盖指数时应当是一致的,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可比性。
接着对获取第n个页岩区块的页岩的压力指数进行说明。
c3、获取第n个页岩区块的页岩的压力指数,包括:根据页岩的压力系数与研究区域的所有页岩区块各自对应的页岩的压力系数中的最大系数的比值,得到页岩的压力指数,具体获取过程如下:
(1)获取该页岩的压力系数P1压;
(2)获取该页岩的压力系数P1压归一化后的数值P2压;
具体为:P2压=P1压/P压,P压为待研究区域N个页岩区块各自的页岩的压力系数中的最大压力系数;
(3)根据该页岩的压力系数P1压归一化后的数值,得到页岩的压力指数,具体为含气指数=P2压。
对于D:第n个页岩区块的匹配指数ID匹=第n个页岩区块的时间匹配指数×P1时+第n个页岩区块的空间匹配指数×P1空;P1时与P1空的和为1。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无论评价哪个研究区域内的页岩区块,只要其确定页岩区块的质量选用页岩区块质量评价模板,则选用的P1时的具体数值在获取各研究区域的任一个页岩区块的匹配指数时应当是一致的,选用的P1空的具体数值在获取各研究区域的任一个页岩区块的匹配指数时应当是一致的,对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可比性。
分别为获取第n个页岩区块的时间匹配指数和第n个页岩区块的空间匹配指数进行说明。
首先对获取第n个页岩区块的时间匹配指数进行说明。
d1、获取第n个页岩区块的时间匹配指数,具体包括:
(1)获取页岩的次生孔喉的生成时间与页岩排油高峰期的时间关系对应的分值T1时;
其中,页岩的次生孔喉的生成时间与页岩排油高峰期的时间关系为定性指标。
可将不同的时间关系赋予不同的分值,比如:当页岩的次生孔喉的生成时间早于页岩排油高峰期的时间时,分数可为5分;当页岩的次生孔喉的生成时间与页岩排油高峰期的时间同步时,分数可为3分;当页岩的次生孔喉的生成时间晚于页岩排油高峰期的时间时,分数可为1分。若第n个页岩区块的页岩的次生孔喉的生成时间与页岩排油高峰期的时间同步,则T1时=3。
(2)获取时间关系对应的分值T1时归一化后的数值T2时;
具体为:T2时=T1时/T时,T时为待研究区域N个页岩区块各自的时间关系对应的分值中的最大分值;
(3)根据时间关系对应的分值T1时归一化后的数值,得到时间匹配指数,具体为:
时间匹配指数=T2时。
其次对获取第n个页岩区块的空间匹配指数进行说明。
d2、获取第n个页岩区块的时间匹配指数,具体包括:
(1)获取该页岩区块与研究区域的生气中心的位置关系对应的分值W1时;
其中,该页岩区块与研究区域的生气中心的位置关系为定性指标。
可将不同的位置关系赋予不同的分值,比如:当该页岩区块位于研究区域的生气中心的位置时,分数可为5分,当该页岩区块不位于研究区域的生气中心的位置时,分数可为1分。若第n个页岩区块位于研究区域的生气中心的位置,则W1时=5。
(2)获取位置关系对应的分值W1时归一化后的数值W2时;
具体为:W2时=W1时/W时,W时为待研究区域N个页岩区块各自的位置关系对应的分值中的最大分值;
(3)根据位置关系对应的分值W1时归一化后的数值W2时得到空间匹配指数,具体为:
空间匹配指数=W2时。
对于E:根据生气指数ID生、储气指数ID储、保气指数ID保和匹配指数ID匹以及各自对应的权重,得到第n个页岩区块的成藏能力值;
第n个页岩区块的成藏能力值=ID生×P1+ID储×P2+ID保×P3+ID匹×P4,其中,P1为页岩区块的页岩的生气能力对应的权重,P2为页岩区块的页岩的储气能力对应的权重,P3为页岩区块的页岩的保气能力对应的权重,P4为页岩区块成藏过程中的时间空间匹配关系对应的权重,P1、P2、P3、P4的和为1。
其中,P1、P2、P3、P4的大小关系与其对应的页岩区块的性质对质量的贡献大小有关,比如页岩的生气能力对页岩区块的质量贡献最大,则P1最大。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无论评价哪个研究区域内的页岩区块,只要其确定页岩区块的质量选用页岩区块质量评价模板,则选用的P1的具体数值在获取各研究区域的任一个页岩区块的质量时应当是一致的,则选用的P2的具体数值在获取各研究区域的任一个页岩区块的质量时应当是一致的,选用的P3的具体数值在获取各研究区域的任一个页岩区块的质量时应当是一致的,选用的P4的具体数值在获取各研究区域的任一个页岩区块的质量时应当是一致的,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可靠性。
接着,对获取用于指示页岩区块资源存储量的资源潜力指数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对于实际的研究区域,包括多个页岩区块,比如包括N个页岩区块。那么获取第n个页岩区块的资源潜力指数的方法包括:获取每个页岩区块的在不同地质风险下对应的页岩气的储量,选定一个预设地质风险,第n个页岩区块的预设地质风险下对应的储量与目标储量的比值,即为第n个页岩区块的资源潜力指数,其中,目标储量为在预设地质风险下,研究区域包括的N个页岩区块各自对应的储量中最大的储量。
下面对第n个页岩区块的在不同地质风险下对应的页岩气的储量的获取防方法进行说明。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有效厚度分布概率曲线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有效孔隙度分布概率曲线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地质风险与储量之间的关系曲线示意图。
获取第n个页岩区块的在不同地质风险下对应的页岩气的储量的方法具体为:
可通过公式一获取第n个页岩区块在不同地质风险下对应的页岩气的储量Qi:
具体地,每个页岩区块对应的页岩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处的有效厚度不同,根据该页岩区块的页岩不同地理位置处的有效厚度,作有效厚度分布概率曲线,如图3所示。
同理,每个页岩区块对应的页岩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处的有效孔隙度不同,根据该页岩区块的页岩不同地理位置处的有效孔隙度,作有效孔隙度分布概率曲线,如图4所示。
对于第n个页岩区块:通过上述的方法,得到该页岩区块对应的有效厚度分布概率曲线R1和有效孔隙度分布概率曲线R2,分别从曲线R1和曲线R2上选取多个点,代入公式中计算,得到多个储量,根据得到的多个储量,做储量分布概率曲线R3,即地质风险与储量之间的关系曲线,地质风险与储量之间的关系曲线R3的形式可如图5所示,纵坐标代表地质风险、横坐标代表储量,其中地质风险从0%到100%。根据地质风险与储量之间的关系曲线R3,可得到第n个页岩区块在不同地质风险下对应的页岩气的储量Qi。
在获取到第n个页岩区块在不同地质风险下对应的页岩气的储量Qi后,获取预设地质风险下第n个页岩区块的资源潜力指数的具体过程如下;
从多个地质风险中确定一个预设地质风险,可选地,预设地质风险为25%、50%,75%,若预设地质风险为50%,则从研究区域包括的N个页岩区块各自对应的地质风险与储量之间的关系曲线中获取相应的地质风险为50%时的第一储量,得到N个第一储量,每个页岩区块对应一个第一储量,该第一储量为地质风险为50%下的储量;则第n个页岩区块在地质风险为50%时的资源潜力指数=第n个页岩区块的第一储量/第一目标储量,第一目标储量为N个第一储量中的最大储量。
对于步骤S103、在得到第n个页岩区块的成藏指数和资源潜力指数后,根据第n个页岩区块的成藏指数和资源潜力指数确定页岩区块质量评价模板上与页岩区块对应的区域。
比如:若第n个页岩区块的成藏指数为0.5、资源潜力指数为0.8,且页岩区块质量评价模板如图2所示,则纵坐标0.5、横坐标为0.8的点就落在页岩区块质量评价模板上的区域Ⅲ,区域Ⅲ用于指示第n个页岩区块的质量为中等水平。若第n个页岩区块的成藏指数为0.9、资源潜力指数为0.9,且页岩区块质量评价模板如图2所示,则纵坐标0.9、横坐标为0.9的点就落在页岩区块质量评价模板上的区域Ⅰ,区域Ⅰ用于指示第n个页岩区块的质量处于最好的水平。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例对本申请进行说明。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多个页岩区块的质量评价结果示意图。
待研究区域于渝黔湘秀山地区,面积约2038.87平方千米,待评价页岩区块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在秀山地区广泛分布,下部为黑色薄层硅质岩夹少量炭质页岩,中部以黑色炭质页岩为主;上部为黑色含粉砂岩质页岩,平均厚度70m,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碳含量TOC多分布于2%~3.5%的范围内,镜质体反射率Ro多分布于2%~3.6%的范围内,为高-过成熟页岩,页岩含气量不太高,多集中在2m3/t-3.5m3/t,埋深差异大,多分布在2000m-6000m。
依据本申请的方法步骤,获取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对应的成藏指数和资源潜力指数,分别为0.66和0.35。由此可知,纵坐标为0.66和横坐标为0.35对应的点落在图6中的Ⅳ区域,质量偏差。
按照同样的方法获取酉阳、城口、黔江、彭水、焦石坝、鹰滩的页岩区块的成藏指数和资源潜力指数,各自在页岩区块质量评价模板上的位置如图6所述,可知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与酉阳、城口的页岩区块的质量相当,但不如黔江页岩区块的质量,更不如彭水、焦石坝、鹰滩等页岩区块的质量好。
本实施例通过获取待评价页岩区块的与页岩区块质量评价模板对应的属性特征(成藏指数和资源潜力指数),根据该属性特征和页岩区块质量评价模板确定待评价页岩区块的质量,因此,得到的不同的页岩区块的质量之间的可比性好,可靠性强。
本实施例的评价页岩区块的质量的方法,包括:获取用于指示页岩区块成藏能力的成藏指数,获取用于指示页岩区块资源存储量的资源潜力指数,根据成藏指数和资源潜力指数,确定页岩区块质量评价模板上与页岩区块对应的区域,区域用于指示页岩区块的质量;其中,页岩区块质量评价模板是根据页岩区块的成藏指数与质量之间的关系,以及资源潜力指数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得到的。本实施例的评价页岩区块的质量的方法,得到的不同的页岩区块的质量之间的可比性好、可靠性强。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评价页岩区块的质量的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包括:获取模块11和确定模块12。
其中,获取模块11,用于获取用于指示页岩区块成藏能力的成藏指数;获取模块11,还用于指示页岩区块资源存储量的资源潜力指数;确定模块12,用于根据成藏指数和资源潜力指数,确定页岩区块质量评价模板上与所述页岩区块对应的区域,该区域用于指示页岩区块的质量;其中,页岩区块质量评价模板是根据页岩区块的成藏指数与质量之间的关系,以及资源潜力指数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得到的。
获取模块11具体用于:根据页岩区块的面积、页岩区块对应的页岩的有效厚度、有效孔隙度、含气饱和度和页岩气的体积系数,获取页岩区块在不同地质风险对应的页岩气的储量;根据页岩区块在预设地质风险下对应的储量与目标储量的比值,得到页岩区块的资源潜力指数;目标储量为在预设地质风险下,待研究区域包括的所有页岩区块各自对应的储量中最大的储量。
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用于执行图1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评价页岩区块的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用于指示页岩区块成藏能力的成藏指数;
获取用于指示页岩区块资源存储量的资源潜力指数;
根据所述成藏指数和资源潜力指数,确定页岩区块质量评价模板上与所述页岩区块对应的区域,所述区域用于指示所述页岩区块的质量;
其中,所述页岩区块质量评价模板是根据页岩区块的成藏指数与质量之间的关系,以及资源潜力指数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得到的;
所述获取用于指示页岩区块成藏能力的成藏指数,包括:
获取用于指示所述页岩区块对应的页岩的生气能力的生气指数;
获取用于指示所述页岩的储气能力的储气指数;
获取用于指示所述页岩的保气能力的保气指数;
获取用于指示所述页岩区块成藏过程中的空间和时间的匹配关系的匹配指数;
根据所述生气指数、储气指数、保气指数和匹配指数以及各自对应的权重,得到所述页岩区块的成藏能力值;
根据所述成藏能力值与目标成藏能力值的比值,得到所述页岩区块的成藏指数;所述目标成藏能力值为待研究区域包括的所有页岩区块各自对应的成藏能力值中最大值;
所述获取用于指示所述页岩区块对应的页岩的生气能力的生气指数,包括:
根据所述页岩的有机碳含量平均值与所述所有页岩区块各自对应的页岩的有机碳含量平均值中的最大值的比值、所述页岩的镜质体反射率平均值与所述所有页岩区块各自对应的页岩的镜质体反射率平均值中的最大值的比值、所述页岩的有机质类型分值与所述所有页岩区块各自对应的页岩的有机质类型分值中的最大值的比值,以及各自对应的权重,得到所述页岩的第一品质指数;
根据所述页岩的面积与所述所有页岩区块各自对应的页岩的面积中的最大面积的比值,以及所述页岩的平均厚度与所述所有页岩区块各自对应的页岩的平均厚度中的最大平均厚度的比值,以及各自对应的权重,得到所述页岩的规模指数;
根据所述页岩的第一品质指数和规模指数,以及各自的对应的权重,得到所述页岩的生气指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用于指示页岩区块资源存储量的资源潜力指数,包括:
根据所述页岩区块的面积、所述页岩区块对应的页岩的有效厚度、有效孔隙度、含气饱和度和页岩气的体积系数,获取所述页岩区块在不同地质风险下各自对应的页岩气的储量;
根据所述页岩区块在预设地质风险下对应的储量与目标储量的比值,得到所述页岩区块的资源潜力指数;所述目标储量为在所述预设地质风险下,待研究区域包括的所有页岩区块各自对应的储量中最大的储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指示所述页岩的储气能力的储气指数,包括:
根据所述页岩的平均孔隙度与所述所有页岩区块各自的页岩的平均孔隙度中的最大平均孔隙度的比值、所述页岩的平均渗透率与所述所有页岩区块各自的页岩的平均渗透率中的最大平均渗透率的比值、所述页岩的平均孔喉半径与所述所有页岩区块各自的页岩的平均孔喉半径中的最大平均孔喉半径的比值、所述页岩的平均脆性指数与所述所有页岩区块各自的页岩的平均脆性指数中的最大平均脆性指数的比值,以及各自对应的权重,得到所述页岩的第二品质指数;
根据所述页岩的面积与所述所有页岩区块各自对应的页岩的面积中的最大面积的比值,以及所述页岩的平均厚度与所述所有页岩区块各自对应的页岩的平均厚度中的最大平均厚度的比值,以及各自对应的权重,得到所述页岩的规模指数;
根据所述页岩的游离气饱和度与所述所有页岩区块各自对应的页岩的游离气饱和度中的最大饱和度的比值、根据所述页岩的吸附气向游离气转化系数与所述所有页岩区块各自对应的页岩的吸附气向游离气转化系数中的最大系数的比值,以及各自对应的权重,得到页岩的含气指数;
根据所述页岩的第二品质指数、所述页岩的规模指数、所述页岩的含气指数,以及各自对应的权重,得到所述储气指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指示所述页岩的保气能力的保气指数,包括:
根据所述页岩的断裂密度与所述所有页岩区块各自对应的页岩的断裂密度中的最大断裂密度的比值、所述页岩的断层排替压力与所述所有页岩区块各自对应的页岩的断层排替压力中的最大压力的比值,以及各自对应的权重,得到页岩的断裂保存指数;
根据所述页岩的盖层平均厚度与所述所有页岩区块各自对应的页岩的盖层平均厚度中的最大平均厚度的比值、所述页岩的盖层排替压力与所述所有页岩区块各自对应的页岩的盖层排替压力中的最大压力的比值,以及各自对应的权重,得到页岩的盖层封盖指数;
根据所述页岩的压力系数与所述所有页岩区块各自对应的页岩的压力系数中的最大系数的比值,得到所述页岩的压力指数;
根据所述页岩的断裂保存指数、盖层封盖指数和压力指数,以及各自对应的权重值,得到所述页岩的保气指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用于指示所述页岩区块的空间和时间的匹配关系的匹配指数,包括:
获取所述页岩的次生孔喉的生成时间与所述页岩排油高峰期的时间关系对应的第一分值;
根据所述第一分值与所述所有页岩区块各自的时间关系对应的第一分值中的最大分值的比值,得到时间匹配指数;
获取所述页岩区块与所述研究区域的生气中心的位置关系对应的第二分值;
根据所述第二分值与所述所有页岩区块各自的位置关系对应的第二分值中的最大分值的比值,得到空间匹配指数;
根据所述时间匹配指数和空间匹配指数,以及各自对应的权重,得到所述匹配指数。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用于指示页岩区块成藏能力的成藏指数之前,还包括:
以成藏指数为纵坐标,以资源潜力指数为横坐标,建立坐标系;所述成藏指数的范围为0~1,所述资源潜力指数的范围为0~1;
综合所述成藏指数与质量的关系以及所述资源潜力指数与质量的关系,将所述坐标系划分成不同的区域,所述区域用于指示所述页岩区块的质量。
7.一种评价页岩区块的质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于指示页岩区块成藏能力的成藏指数;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指示页岩区块资源存储量的资源潜力指数;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成藏指数和资源潜力指数,确定页岩区块质量评价模板上与所述页岩区块对应的区域,所述区域用于指示所述页岩区块的质量;
其中,所述页岩区块质量评价模板是根据页岩区块的成藏指数与质量之间的关系,以及资源潜力指数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得到的;
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用于指示所述页岩区块对应的页岩的生气能力的生气指数;
获取用于指示所述页岩的储气能力的储气指数;
获取用于指示所述页岩的保气能力的保气指数;
获取用于指示所述页岩区块成藏过程中的空间和时间的匹配关系的匹配指数;
根据所述生气指数、储气指数、保气指数和匹配指数以及各自对应的权重,得到所述页岩区块的成藏能力值;
根据所述成藏能力值与目标成藏能力值的比值,得到所述页岩区块的成藏指数;所述目标成藏能力值为待研究区域包括的所有页岩区块各自对应的成藏能力值中最大值;
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页岩的有机碳含量平均值与所述所有页岩区块各自对应的页岩的有机碳含量平均值中的最大值的比值、所述页岩的镜质体反射率平均值与所述所有页岩区块各自对应的页岩的镜质体反射率平均值中的最大值的比值、所述页岩的有机质类型分值与所述所有页岩区块各自对应的页岩的有机质类型分值中的最大值的比值,以及各自对应的权重,得到所述页岩的第一品质指数;
根据所述页岩的面积与所述所有页岩区块各自对应的页岩的面积中的最大面积的比值,以及所述页岩的平均厚度与所述所有页岩区块各自对应的页岩的平均厚度中的最大平均厚度的比值,以及各自对应的权重,得到所述页岩的规模指数;
根据所述页岩的第一品质指数和规模指数,以及各自的对应的权重,得到所述页岩的生气指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页岩区块的面积、所述页岩区块对应的页岩的有效厚度、有效孔隙度、含气饱和度和页岩气的体积系数,获取所述页岩区块在不同地质风险对应的页岩气的储量;
根据所述页岩区块在预设地质风险下对应的储量与目标储量的比值,得到所述页岩区块的资源潜力指数;所述目标储量为在所述预设地质风险下,待研究区域包括的所有页岩区块各自对应的储量中最大的储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384263.7A CN108266183B (zh) | 2017-12-20 | 2017-12-20 | 评价页岩区块的质量的方法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384263.7A CN108266183B (zh) | 2017-12-20 | 2017-12-20 | 评价页岩区块的质量的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266183A CN108266183A (zh) | 2018-07-10 |
CN108266183B true CN108266183B (zh) | 2021-07-13 |
Family
ID=62772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384263.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266183B (zh) | 2017-12-20 | 2017-12-20 | 评价页岩区块的质量的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26618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13730B (zh) * | 2018-07-12 | 2021-11-30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页岩油原位转化开发甜点区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9254331B (zh) * | 2018-09-18 | 2020-02-11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获取源储组合类型的方法 |
CN109596813B (zh) * | 2019-01-07 | 2020-05-19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获取页岩区块的页岩气富集程度的方法和装置 |
CN112211620B (zh) * | 2019-06-24 | 2024-08-30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古油藏保存能力评价图版的生成方法及系统 |
CN117627615A (zh) * | 2023-11-30 | 2024-03-01 | 通化石油化工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石油修井机作业监测控制系统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07333A (zh) * | 2012-06-06 | 2012-10-03 |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 | 页岩气资源量/储量的测量方法 |
CN103278866A (zh) * | 2013-06-07 | 2013-09-04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一种泥页岩层系内页岩油资源潜力评价方法 |
CN104237965A (zh) * | 2014-09-02 | 2014-12-24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页岩油资源评价方法和装置 |
CN104268413A (zh) * | 2014-09-29 | 2015-01-07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一套页岩油气资源潜力分级评价标准方法 |
CN105651966A (zh) * | 2016-01-18 | 2016-06-08 | 山东科技大学 | 一种页岩油气优质储层评价方法及参数确定方法 |
-
2017
- 2017-12-20 CN CN201711384263.7A patent/CN10826618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07333A (zh) * | 2012-06-06 | 2012-10-03 |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 | 页岩气资源量/储量的测量方法 |
CN103278866A (zh) * | 2013-06-07 | 2013-09-04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一种泥页岩层系内页岩油资源潜力评价方法 |
CN104237965A (zh) * | 2014-09-02 | 2014-12-24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页岩油资源评价方法和装置 |
CN104268413A (zh) * | 2014-09-29 | 2015-01-07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一套页岩油气资源潜力分级评价标准方法 |
CN105651966A (zh) * | 2016-01-18 | 2016-06-08 | 山东科技大学 | 一种页岩油气优质储层评价方法及参数确定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四川盆地页岩气成藏条件分析;蒲泊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基础科学辑)》;20090516(第6期);第36-45,61-69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266183A (zh) | 2018-07-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266183B (zh) | 评价页岩区块的质量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7807407B (zh) | 一种油气区带有效性评价方法和装置 | |
CN104134101B (zh) | 低渗透储层天然气产能预测方法 | |
CN111441758A (zh) | 页岩油气甜点区的预测方法及装置 | |
Li et al. | Rainfall and earthquake-induced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assessment using GIS an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 |
Hulea et al. | Carbonate rock characterization and modeling: Capillary pressure and permeability in multimodal rocks—A look beyond sample specific heterogeneity | |
CN105986817B (zh) | 一种用于识别页岩地层工程甜点的方法 | |
CN110644980A (zh) | 一种超低渗透油藏储层综合分类评价方法 | |
CN105626058A (zh) | 一种确定储层岩溶发育程度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2830442B (zh) | 一种预测预报煤层气产能的潜力系数分区方法 | |
CN108846540B (zh) | 致密砂岩气田的采收率标定方法及装置 | |
CN114427432A (zh) | 一种气藏剩余气开发潜力确定方法 | |
CN112132454A (zh) | 一种煤层顶板或底板含水层富水性综合评价方法 | |
CN110242291A (zh) | 一种超强非均质油气储层非均质性表征方法 | |
CN116950654A (zh) | 一种低渗致密砂岩气藏开发效果评价方法 | |
CN112861890A (zh) | 一种储层评价模型构建方法及储层识别方法 | |
CN110956388B (zh) | 一种海上油气藏增产方案生成方法 | |
CN111460725B (zh) | 基于多层次模糊识别的页岩气甜点预测 | |
CN115130795A (zh) | 热储的开发潜力评价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 |
CN111101914A (zh) | 水平井压裂段簇优选方法及设备 | |
CN107908834B (zh) | 隐伏矿体的三维定位成矿预测方法以及系统 | |
YU et al. | An innovative percolation theory-based method for characterizing shale pore connectivity | |
CN111287739B (zh) | 一种基于地层原油粘度的剩余油分布预测方法 | |
CN114528729A (zh) | 一种基于多尺度耦合的潜山裂缝气藏产量预测方法 | |
Deng et al. | Machine learning based stereoscopic triple sweet spot evaluation method for shale reservoir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713 Termination date: 20211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