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64033A - 一种利用印染废水制备碳材料的方法及碳材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印染废水制备碳材料的方法及碳材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64033A
CN108264033A CN201810016418.XA CN201810016418A CN108264033A CN 108264033 A CN108264033 A CN 108264033A CN 201810016418 A CN201810016418 A CN 201810016418A CN 108264033 A CN108264033 A CN 1082640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material
prepared
waste water
powder
dyeing was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1641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玉琳
伍亮
郭旭虹
魏婷婷
牛牧川
陈龙
贾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hez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ihez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hez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ihez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001641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64033A/zh
Publication of CN1082640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640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22Electrodes
    • H01G11/30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terial
    • H01G11/32Carbon-based
    • H01G11/44Raw materials therefor, e.g. resins or co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1/00Catalysts comprising the elements,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magnesium, boron, aluminium, carbon, silicon, titanium, zirconium, or hafnium
    • B01J21/18Carb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3Energy storage using capacito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igments, Carbon Blacks, Or Wood Stains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印染废水制备碳材料的方法及碳材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将印染废水絮凝沉淀得到的絮体干燥,得到干燥的絮凝淤泥,然后进行真空处理;步骤b:真空处理后,对絮体进行热解;步骤c:将絮体热解制得的黑色固体球磨成粉状;加入到装有去离子水的搅拌釜中搅拌后,采用板框抽滤机进行抽滤,反复水洗至滤液pH值为6‑8;最后,在50℃‑70℃的温度下,真空干燥8‑15h,得到碳材料。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能够将含有染料的工业废水处理后的固体粉末作为热解前体,热解制备得到碳材料,将印染废水中的危废物质转变为高附加值的碳材料,变废为宝,从而达到保护环境和经济创收两者的兼顾。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印染废水制备碳材料的方法及碳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染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印染废水制备碳材料的方法及碳材料。
背景技术
印染废水是加工棉、麻、化学纤维及其混纺产品为主的印染厂排出的废水。印染废水水量较大,每印染加工1吨纺织品耗水100-200吨,其中80-90%成为废水。纺织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碱性大、水质变化大等特点,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染料以及浆料、助剂、油剂、酸碱、纤维杂质、砂类物质、无机盐等。
目前,工业废水处理主要有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几种方法。(1)物理处理:物理方法中吸附法,膜分离技术法以及萃取法研究的比较多。(2)化学处理:化学絮凝法,氧化法,电化学法等。化学絮凝沉淀法是利用絮凝剂与废水污染物相互结合形成絮凝体,形成沉淀,使其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絮凝剂分为无机类絮凝剂;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有机类絮凝剂;还有一些天然高分子絮凝剂。现在很多人都在研究新的絮凝剂,如现在很多人关注的壳聚糖絮凝剂。电化学处理技术,此法一般把石墨等作为阴极,染料废水中的一些盐类作为介质,以一些金属等作为阳极,对染料废水进行电化学降解。但电化学成本高等一些原因工业应用实例不多。其他新兴技术,如高级氧化法,其原理基于生成非常强大的氧化剂如羟基自由基来降解污染物。(3)生物处理:微生物如细菌、酵母、藻类和真菌等都能够对染料废水进行降解。染料生物降解方法主要有真菌脱色、微生物降解和生物反渗透系统吸附,由于技术上的限制,生物处理往往需要大量的土地,且受天气变化影响较大,这些因素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印染废水絮凝淤泥废弃物属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这些絮体中一般含有有机物及毒性有机元素、重金属元素和病原体等微生物,如果不经辅助处置手段而直接进入生态系统将会给环境和人类生产活动带来危险,其处理与处置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政策。絮凝淤泥一般可以采用安全填埋的方式作为最终处置方法,但该法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场地处理和防渗施工不易达标,浸出液的收集控制不当可能造成土壤的二次污染;絮凝淤泥也可以通过焚烧实现减量化和无害化,焚烧法是除土地填埋之外的一个重要手段。该法是高温分解和深度氧化的综合过程,通过焚烧可以使可燃性固体废物氧化分解,达到减少容积、去除毒性,并可回收利用余热,焚烧法的主要缺点是投资较大,焚烧过程排放烟雾造成大气二次污染,且设备腐蚀现象严重。本发明申请人认为,如果可以将絮凝淤泥废弃物处理转变成高附加值的产品,不仅起到变废为宝的目的,还可以有效保护环境,为此本发明申请人进行了相关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将含有染料的工业废水处理后的固体粉末作为热解前体,制备高附加值的碳材料的利用印染废水制备碳材料的方法及碳材料。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印染废水制备碳材料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印染废水加热或喷雾干燥至水分完全挥发成固体,粉碎成180-220目的粉末;
然后将粉末放入管式炉中,利用真空泵抽真空至-0.08至-0.09MPa,然后以80-150mL/min的流量通入氩气至压力表读数为0;打开出口气阀将安全瓶内气体赶走后,再调节流量计至30-60mL/min;
步骤b:对粉末在管式炉中进行热解,热解程序为:以5℃/min的升温速率,以持续通入的30-60mL/min的氩气作为保护气,从20℃升温到800℃,恒温120-300min;自然降温至室温或者以5℃/min从800℃降温至400℃后再自然降温至室温,得到黑色固体粉末;
步骤c:将热解制得的黑色固体粉末通过球磨机碾磨成120-160目的粉状;加入到装有去离子水的搅拌釜中,搅拌8-12h去除碳材料中的无机盐,其中,去离子水的用量为每1g黑色固体粉末使用300-500mL去离子水稀释;采用板框抽滤机进行抽滤,反复水洗至滤液至pH值为6-8;最后,在90℃-110℃的温度下,真空干燥10-15h,得到碳材料。
其中,上述方法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技术方案:所述步骤b的热解程序还可以进一步为:以5℃/min的升温速率,以持续通入的30-60mL/min的氩气作为保护气,从20℃升温到300-400℃,恒温60-90min;再以5℃/min的升温速率,从300-400℃升温到800℃,然后恒温120-240min;最后自然降温至室温或者以5℃/min从800℃降温至400℃后再自然降温至室温,得到黑色固体粉末。
其中,上述方法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技术方案:所述步骤a还可以进一步为:将印染废水加热或喷雾干燥至水分完全挥发成固体,粉碎成180-220目的粉末;
然后将粉末放入管式炉中,利用真空泵抽真空至-0.08至-0.09MPa,然后以80-150mL/min的流量通入氩气至压力表读数为0;然后再利用真空泵抽真空至-0.08至-0.09MPa,再以80-150mL/min的流量通入氩气至压力表读数为0,重复三次;第四次将氩气通入至压力表读数为0时,打开出口气阀将安全瓶内气体赶走后,再调节流量计至30-60mL/min。
另外,本发明还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的任意一种利用印染废水制备碳材料的方法制备得到的碳材料。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印染废水制备的碳材料,其中,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印染废水加热或喷雾干燥至水分完全挥发成固体,粉碎成180-220目的粉末;
然后将粉末放入管式炉中,利用真空泵抽真空至-0.08至-0.09MPa,然后以80-150mL/min的流量通入氩气至压力表读数为0;打开出口气阀将安全瓶内气体赶走后,再调节流量计至30-60mL/min;
步骤b:对粉末在管式炉中进行热解,热解程序为:以5℃/min的升温速率,以持续通入的30-60mL/min的氩气作为保护气,从20℃升温到800℃,恒温120-300min;自然降温至室温或者以5℃/min从800℃降温至400℃后再自然降温至室温,得到黑色固体粉末;
步骤c:将热解制得的黑色固体粉末通过球磨机碾磨成120-160目的粉状;加入到装有去离子水的搅拌釜中,搅拌8-12h去除碳材料中的无机盐,其中,去离子水的用量为每1g黑色固体粉末使用300-500mL去离子水稀释;采用板框抽滤机进行抽滤,反复水洗至滤液至pH值为6-8;最后,在90℃-110℃的温度下,真空干燥10-15h,得到碳材料。
其中,上述方法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技术方案:所述步骤b的热解程序还可以进一步为:以5℃/min的升温速率,以持续通入的30-60mL/min的氩气作为保护气,从20℃升温到300-400℃,恒温60-90min;再以5℃/min的升温速率,从300-400℃升温到800℃,然后恒温120-240min;最后自然降温至室温或者以5℃/min从800℃降温至400℃后再自然降温至室温,得到黑色固体粉末。
其中,上述方法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技术方案:所述步骤a还可以进一步为:将印染废水加热或喷雾干燥至水分完全挥发成固体,粉碎成180-220目的粉末;
然后将粉末放入管式炉中,利用真空泵抽真空至-0.08至-0.09MPa,然后以80-150mL/min的流量通入氩气至压力表读数为0;然后再利用真空泵抽真空至-0.08至-0.09MPa,再以80-150mL/min的流量通入氩气至压力表读数为0,重复三次;第四次将氩气通入至压力表读数为0时,打开出口气阀将安全瓶内气体赶走后,再调节流量计至30-60mL/min。
另外,本发明又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的碳材料制备得到的超级电容器;制备超级电容器的方法为本技术领域常用方法,只是采用的碳材料为用上述的利用印染废水制备碳材料的方法制备得到的碳材料。
另外,本发明又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的碳材料制备得到的氧还原催化剂;制备氧还原催化剂的方法为本技术领域常用方法,只是采用的碳材料为用上述的利用印染废水制备碳材料的方法制备得到的碳材料。
另外,本发明又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的碳材料制备得到的活性炭;制备活性炭的方法为本技术领域常用方法,只是采用的碳材料为用上述的利用印染废水制备碳材料的方法制备得到的碳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利用印染废水制备碳材料的方法,能够将含有染料的工业废水加热或喷雾干燥后的粉末作为热解前体,热解制备得到碳材料,同时很好的处理了工业废水里包括染料、重金属、芳烃等有毒物质的污染物,将印染废水中的危废物质转变为高附加值的碳材料,制备得到的碳材料能够很好的应用在超级电容器、氧还原催化剂或活性炭等领域,从而达到保护环境和经济创收两者的兼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和2的碳材料的SEM(a,b)和TEM(c,d)图像;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和2的碳材料的孔结构表征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和2的碳材料的XPS全谱(a)、高分辨N1s(b)、C1s(c)和O1s(d)的去卷积图谱;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和2的碳材料的C,N和O元素的SEM-mapping图像;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和2的碳材料在三电极体系下的电极材料性能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3和4的碳材料在三电极体系下的电极材料性能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5和6的碳材料在三电极体系下的电极材料性能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1: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利用印染废水制备碳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取来自当地印染企业的印染废水2L,放入烧杯中,于热台上加热蒸发水分,直至水分完全挥发,留下固体。将固体取出,用打粉机打成200目粉末。
然后将粉末放入管式炉中,利用真空泵抽真空至-0.09MPa,然后以110mL/min的流量通入氩气至压力表读数为0;打开出口气阀将安全瓶内气体赶走后,再调节流量计至40mL/min;
步骤b:对粉末在管式炉中进行热解。热解程序为:以持续通入的40mL/min的氩气作为保护气,以5℃/min的升温速率从20℃升温至300℃,保持75min,之后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800℃,保持140min。最后样品自然降温至室温,得到黑色固体粉末;
步骤c:将絮体热解制得的黑色固体粉末通过球磨机碾磨成140目粉状后,加入到装有去离子水的搅拌釜中,搅拌9h去除碳材料中的无机盐,其中,去离子水的用量为每1g黑色固体粉末使用450mL去离子水稀释;用板框抽滤机进行抽滤,以脱除样品中的盐,样品经过反复水洗至滤液pH值为7;取出样品放入100℃的真空干燥箱中,真空干燥12h,得到碳材料。
实施例2: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利用印染废水制备的碳材料,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取来自当地印染企业的印染废水2L,放入烧杯中,于热台上加热蒸发水分,直至水分完全挥发,留下固体。将固体取出,用打粉机打成200目粉末。
然后将粉末放入管式炉中,利用真空泵抽真空至-0.09MPa,然后以110mL/min的流量通入氩气至压力表读数为0;打开出口气阀将安全瓶内气体赶走后,再调节流量计至40mL/min;
步骤b:对粉末在管式炉中进行热解。热解程序为:以持续通入的40mL/min的氩气作为保护气,以5℃/min的升温速率从20℃升温至300℃,保持75min,之后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800℃,保持140min。最后样品自然降温至室温,得到黑色固体粉末;
步骤c:将絮体热解制得的黑色固体粉末通过球磨机碾磨成140目粉状后,加入到装有去离子水的搅拌釜中,搅拌9h去除碳材料中的无机盐,其中,去离子水的用量为每1g黑色固体粉末使用450mL去离子水稀释;用板框抽滤机进行抽滤,以脱除样品中的盐,样品经过反复水洗至滤液pH值为7;取出样品放入100℃的真空干燥箱中,真空干燥12h,得到碳材料。
采用实施例1和2的方法制备得到的碳材料,经测试,其性能见图1-图4。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和2的碳材料的多孔形貌图,其中(a)和(b)为SEM图像,(c)和(d)为TEM图像。从图1可知,制备的多孔碳样品表明存在大量的微孔和介孔。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和2的碳材料的孔结构表征,其中,图2(a)为多孔碳材料的氮气脱吸附曲线、图2(b)为孔容-孔径分布图像、图2(c)为多孔碳材料的Raman图像和图2(d)为XRD图谱。根据图2所示,可知多孔碳样品具有微孔和介孔结构,所有样品都具有微孔,微孔尺寸在0.6nm左右。相关的孔结构参数为,比表面积:770m2/g、孔体积:0.51cm3/g以及平均孔径:4.7nm。此外,样品出现了明显的碳材料的衍射峰,并且含有少量的石墨化碳的结构。从XRD和Raman可以看出样品具有多孔结构并且的孔隙分布较宽,但样品石墨化程度较低,缺陷较多。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和2的多孔碳材料的XPS全谱(a),高分辨N1s(b),C1s(c)和O1s(d)的去卷积图谱,从图3可知,本发明实施例1和2的多孔碳材料中的C、O、N和S元素含量分别为:79.76%、9.6%、10.33%和0.31%,因而具有N,O和S三掺杂的特点。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和2的碳材料的SEM-mapping图像,进一步证明了样品中各元素分布均匀。
采用实施例1和2的方法制备得到的碳材料的超电性能,经测试,其性能见图5。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和2的多孔碳材料在三电极体系下的电极材料的性能图。其中,左侧为5-50mVs-1的循安伏安曲线CV图像;右侧为0.5-10Ag-1恒流充放电图像GCD图像。其中,碳材料超电性能测试样品制备方法为:将泡沫镍网切成(20mm*10mm)长条,然后分别在丙酮和稀盐酸中超声10min处理,最后80℃真空干燥。接着将实施例1或2制备得到的碳材料与炭黑和6wt%聚偏氟乙烯溶液(PVDF)按照质量比8:1:1的比例分散在N-甲基吡咯烷酮(NMP)中,搅拌过夜。然后将得到的黑色糊状的物质涂覆在已经处理过的镍网上,120℃真空干燥8h。随后,在已经干燥过的样品上施加10MPa的力。每个工作电极的活性物质约为3mg。其中,超电性能评价:在6.0MKOH中,进行三电极体系的电化学测试。在整个测试过程中,Hg/Hg2Cl2作为参比电极,Pt箔片(1cm2)作为对电极。恒流充放电曲线(GCD)和循安伏安曲线(CV),均在电化学工作站上进行。
从图5可知,采用实施例1和2的方法制备得到的碳材料,经测试,其电容值可达到130F/g。因此,我们采用的印染废水作为前体得到的碳材料与商业上其它前驱体(椰壳、石油焦、壳聚糖等)得到的超电性能相近。
实施例3: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利用印染废水制备碳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取来自当地印染企业的印染废水2L,放入烧杯中,于热台上加热蒸发水分,直至水分完全挥发,留下固体。将固体取出,用打粉机打成180目粉末;
然后将粉末放入管式炉中,利用真空泵抽真空至-0.08MPa,然后以130mL/min的流量通入氩气至压力表读数为0;打开出口气阀将安全瓶内气体赶走后,再调节流量计至35mL/min;
步骤b:取上述a步骤制备的染料固废进行热解。热解程序为:以持续通入的35mL/min的氩气作为保护气,以5℃/min的升温速率从20℃升温至800℃,保温200min,以5℃/min从800℃降温至400℃后再自然降温至室温,得到黑色固体粉末;
步骤c:将絮体热解制得的黑色固体粉末通过球磨机碾磨成150目粉状后,加入到装有去离子水的搅拌釜中,搅拌12h去除碳材料中的无机盐,其中,去离子水的用量为每1g黑色固体粉末使用400mL去离子水稀释,用板框抽滤机进行抽滤,以脱除样品中的盐,样品经过反复水洗至滤液pH值为8;取出样品放入110℃的真空干燥箱中,真空干燥10h,得到碳材料。
实施例4: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利用印染废水制备的碳材料,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取来自当地印染企业的印染废水2L,放入烧杯中,于热台上加热蒸发水分,直至水分完全挥发,留下固体。将固体取出,用打粉机打成180目粉末;
然后将粉末放入管式炉中,利用真空泵抽真空至-0.08MPa,然后以80-150mL/min的流量通入氩气至压力表读数为0;打开出口气阀将安全瓶内气体赶走后,再调节流量计至35mL/min;
步骤b:取上述a步骤制备的染料固废进行热解。热解程序为:以持续通入的35mL/min的氩气作为保护气,以5℃/min的升温速率从20℃升温至800℃,保温200min,以5℃/min从800℃降温至400℃后再自然降温至室温,得到黑色固体粉末;
步骤c:将絮体热解制得的黑色固体粉末通过球磨机碾磨成150目粉状后,加入到装有去离子水的搅拌釜中,搅拌12h去除碳材料中的无机盐,其中,去离子水的用量为每1g黑色固体粉末使用400mL去离子水稀释,用板框抽滤机进行抽滤,以脱除样品中的盐,样品经过反复水洗至滤液pH值为8;取出样品放入110℃的真空干燥箱中,真空干燥10h,得到碳材料。
采用实施例3和4的方法制备得到的碳材料的超电性能,经测试,其性能见图6。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3和4的多孔碳材料在三电极体系下的电极材料的性能图。其中,左侧为5-50mVs-1的循安伏安曲线CV图像;右侧为0.5-10Ag-1恒流充放电图像GCD图像。其中,碳材料超电性能测试样品制备方法为:将泡沫镍网切成(20mm*10mm)长条,然后分别在丙酮和稀盐酸中超声10min处理,最后80℃真空干燥。接着将实施例3或4制备得到的碳材料与炭黑和6wt%聚偏氟乙烯溶液(PVDF)按照质量比8:1:1的比例分散在N-甲基吡咯烷酮(NMP)中,搅拌过夜。然后将得到的黑色糊状的物质涂覆在已经处理过的镍网上,120℃真空干燥8h。随后,在已经干燥过的样品上施加10MPa的力。每个工作电极的活性物质约为3mg。其中,超电性能评价:在6.0MKOH中,进行三电极体系的电化学测试。在整个测试过程中,Hg/Hg2Cl2作为参比电极,Pt箔片(1cm2)作为对电极。恒流充放电曲线(GCD)和循安伏安曲线(CV),均在电化学工作站上进行。
从图6可以看出,采用实施例3和4的方法制备得到的碳材料,经测试,其电容值可达到175F/g。因此,我们采用的印花废水作为前体得到的碳材料与商业上其它前驱体(椰壳、石油焦、壳聚糖等)得到的超电性能相近。
实施例5: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利用印染废水制备碳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取来自当地棉染企业的棉染废水注入喷雾干燥塔中得到固体染料粉末,喷雾干燥塔入口温度250℃,出口温度150℃,物料流速5L/h;
然后将粉末放入管式炉中,利用真空泵抽真空至-0.08MPa,然后以90mL/min的流量通入氩气至压力表读数为0;然后再利用真空泵抽真空至-0.08MPa,再以90mL/min的流量通入氩气至压力表读数为0,重复三次;第四次将氩气通入至压力表读数为0时,打开出口气阀将安全瓶内气体赶走后,再调节流量计至55mL/min。
步骤b:对粉末在管式炉中进行热解。热解程序为:以持续通入的55mL/min的氩气作为保护气,以5℃/min的升温速率从20℃升温至800℃,保持180min。最后样品自然降温至室温,得到黑色固体粉末。
步骤c:将絮体热解制得的黑色固体粉末通过球磨机碾磨成140目粉状后,加入到装有去离子水的搅拌釜中,搅拌10h去除碳材料中的无机盐,其中,去离子水的用量为每1g黑色固体粉末使用370mL去离子水稀释,用板框抽滤机进行抽滤,以脱除样品中的盐,样品经过反复水洗至滤液pH值为7.5;取出样品放入105℃的真空干燥箱中,真空干燥9h,得到碳材料。
实施例6: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利用印染废水制备的碳材料,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取来自当地棉染企业的棉染废水注入喷雾干燥塔中得到固体染料粉末,喷雾干燥塔入口温度250℃,出口温度150℃,物料流速5L/h;
然后将粉末放入管式炉中,利用真空泵抽真空至-0.08MPa,然后以90mL/min的流量通入氩气至压力表读数为0;然后再利用真空泵抽真空至-0.08MPa,再以90mL/min的流量通入氩气至压力表读数为0,重复三次;第四次将氩气通入至压力表读数为0时,打开出口气阀将安全瓶内气体赶走后,再调节流量计至55mL/min。
步骤b:对粉末在管式炉中进行热解。热解程序为:以持续通入的55mL/min的氩气作为保护气,以5℃/min的升温速率从20℃升温至800℃,保持180min。最后样品自然降温至室温,得到黑色固体粉末。
步骤c:将絮体热解制得的黑色固体粉末通过球磨机碾磨成140目粉状后,加入到装有去离子水的搅拌釜中,搅拌10h去除碳材料中的无机盐,其中,去离子水的用量为每1g黑色固体粉末使用370mL去离子水稀释,用板框抽滤机进行抽滤,以脱除样品中的盐,样品经过反复水洗至滤液pH值为7.5;取出样品放入105℃的真空干燥箱中,真空干燥9h,得到碳材料。
采用实施例5和6的方法制备得到的碳材料的超电性能,经测试,其性能见图7。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5和6的多孔碳材料在三电极体系下的电极材料的性能图。即5-50mVs-1的循安伏安曲线CV图像。其中,碳材料超电性能测试样品制备方法为:将泡沫镍网切成(20mm*10mm)长条,然后分别在丙酮和稀盐酸中超声10min处理,最后80℃真空干燥。接着将实施例5或6制备得到的碳材料与炭黑和6wt%聚偏氟乙烯溶液(PVDF)按照质量比8:1:1的比例分散在N-甲基吡咯烷酮(NMP)中,搅拌过夜。然后将得到的黑色糊状的物质涂覆在已经处理过的镍网上,120℃真空干燥8h。随后,在已经干燥过的样品上施加10MPa的力。每个工作电极的活性物质约为3mg。其中,超电性能评价:在6.0MKOH中,进行三电极体系的电化学测试。在整个测试过程中,Hg/Hg2Cl2作为参比电极,Pt箔片(1cm2)作为对电极。循安伏安曲线(CV),均在电化学工作站上进行。
从图7可以看出,采用实施例5和6的方法制备得到的碳材料,经测试,其电容值可达到150F/g。因此,我们采用的印花废水作为前体得到的碳材料与商业上其它前驱体(椰壳、石油焦、壳聚糖等)得到的超电性能相近。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利用印染废水制备碳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印染废水加热或喷雾干燥至水分完全挥发成固体,粉碎成180-220目的粉末;
然后将粉末放入管式炉中,利用真空泵抽真空至-0.08至-0.09MPa,然后以80-150mL/min的流量通入氩气至压力表读数为0;打开出口气阀将安全瓶内气体赶走后,再调节流量计至30-60mL/min;
步骤b:对粉末在管式炉中进行热解,热解程序为:以5℃/min的升温速率,以持续通入的30-60mL/min的氩气作为保护气,从20℃升温到800℃,恒温120-300min;自然降温至室温或者以5℃/min从800℃降温至400℃后再自然降温至室温,得到黑色固体粉末;
步骤c:将热解制得的黑色固体粉末通过球磨机碾磨成120-160目的粉状;加入到装有去离子水的搅拌釜中,搅拌8-12h去除碳材料中的无机盐,其中,去离子水的用量为每1g黑色固体粉末使用300-500mL去离子水稀释;采用板框抽滤机进行抽滤,反复水洗至滤液至pH值为6-8;最后,在90℃-110℃的温度下,真空干燥10-15h,得到碳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印染废水制备碳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的热解程序还可以进一步为:以5℃/min的升温速率,以持续通入的30-60mL/min的氩气作为保护气,从20℃升温到300-400℃,恒温60-90min;再以5℃/min的升温速率,从300-400℃升温到800℃,然后恒温120-240min;最后自然降温至室温或者以5℃/min从800℃降温至400℃后再自然降温至室温,得到黑色固体粉末。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印染废水制备碳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还可以进一步为:将印染废水加热或喷雾干燥至水分完全挥发成固体,粉碎成180-220目的粉末;
然后将粉末放入管式炉中,利用真空泵抽真空至-0.08至-0.09MPa,然后以80-150mL/min的流量通入氩气至压力表读数为0;然后再利用真空泵抽真空至-0.08至-0.09MPa,再以80-150mL/min的流量通入氩气至压力表读数为0,重复三次;第四次将氩气通入至压力表读数为0时,打开出口气阀将安全瓶内气体赶走后,再调节流量计至30-60mL/min。
4.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碳材料制备得到的超级电容器。
5.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碳材料制备得到的氧还原催化剂。
6.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碳材料制备得到的活性炭。
CN201810016418.XA 2018-01-08 2018-01-08 一种利用印染废水制备碳材料的方法及碳材料 Pending CN1082640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16418.XA CN108264033A (zh) 2018-01-08 2018-01-08 一种利用印染废水制备碳材料的方法及碳材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16418.XA CN108264033A (zh) 2018-01-08 2018-01-08 一种利用印染废水制备碳材料的方法及碳材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64033A true CN108264033A (zh) 2018-07-10

Family

ID=62773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16418.XA Pending CN108264033A (zh) 2018-01-08 2018-01-08 一种利用印染废水制备碳材料的方法及碳材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6403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17838A (zh) * 2019-12-02 2020-02-21 石河子大学 一种氮硫共掺杂的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285370A (zh) * 2020-02-20 2020-06-16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有机危废盐渣的综合利用方法
CN114373641A (zh) * 2020-10-15 2022-04-19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从印染废水中提取超级电容器用碳材料的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58168A (zh) * 2012-12-27 2013-04-24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一种类石墨烯结构的纳米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085874A (zh) * 2014-06-05 2014-10-08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一种掺杂类石墨烯结构的纳米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688820A (zh) * 2016-01-08 2016-06-2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类模板法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合成介孔碳材料的方法
CN106622218A (zh) * 2015-10-30 2017-05-10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碳热还原制备碳载Ru基催化剂的方法
CN106853967A (zh) * 2008-12-15 2017-06-16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用来形成高能量密度超级电容器的活性炭材料的方法
CN107393727A (zh) * 2017-07-17 2017-11-24 深圳中科瑞能实业有限公司 可嵌入脱嵌材料用作钾离子混合超级电容器负极材料和钾离子混合超级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3967A (zh) * 2008-12-15 2017-06-16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用来形成高能量密度超级电容器的活性炭材料的方法
CN103058168A (zh) * 2012-12-27 2013-04-24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一种类石墨烯结构的纳米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085874A (zh) * 2014-06-05 2014-10-08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一种掺杂类石墨烯结构的纳米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622218A (zh) * 2015-10-30 2017-05-10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碳热还原制备碳载Ru基催化剂的方法
CN105688820A (zh) * 2016-01-08 2016-06-2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类模板法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合成介孔碳材料的方法
CN107393727A (zh) * 2017-07-17 2017-11-24 深圳中科瑞能实业有限公司 可嵌入脱嵌材料用作钾离子混合超级电容器负极材料和钾离子混合超级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17838A (zh) * 2019-12-02 2020-02-21 石河子大学 一种氮硫共掺杂的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817838B (zh) * 2019-12-02 2023-06-23 石河子大学 一种氮硫共掺杂的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285370A (zh) * 2020-02-20 2020-06-16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有机危废盐渣的综合利用方法
CN114373641A (zh) * 2020-10-15 2022-04-19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从印染废水中提取超级电容器用碳材料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iang et al. Prepar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honeycomb carbon materials and their adsorption of Cr (VI)
Zhou et al. Pseudocapacitive deionization of uranium (VI) with WO3/C electrode
CN108455554A (zh) 一种利用废弃絮体制备碳材料的方法及碳材料
Wang et al. Highly-dispersed Fe2O3@ C electrode materials for Pb2+ removal by capacitive deionization
CN108264033A (zh) 一种利用印染废水制备碳材料的方法及碳材料
CN108328597A (zh) 一种利用印染废水制备的碳材料
CN108264032A (zh) 一种利用絮凝淤泥与染料危废制备碳材料的方法及碳材料
Mao et al. Characterization and adsorption properties of the electrolytic carbon derived from CO2 conversion in molten salts
Liang et al. Enhanced dye photocatalysis and recycling abilities of semi-wrapped TiO2@ carbon nanofibers formed via foaming agent driving
Sun et al. Evaluation of ciprofloxacin destruction between ordered mesoporous and bulk NiMn 2 O 4/CF cathode: efficient mineralization in a heterogeneous electro-Fenton-like process
Wu et al. Fabrication of N, P-codoped reduced graphene oxide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organic dye removal
CN109103530B (zh) 一种利用废弃絮体制备铁掺杂碳材料的方法及碳材料
He et al. Effective remediation of cadmium and zinc co-contaminated soil by electrokinetic-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 with a pretreatment of complexing agent and microorganism
de Oliveira et al. Removal of toxic dyes from aqueous solution by adsorption onto highly recyclable xGnP® graphite nanoplatelets
Zheng et al. Preparation and model construction of novel 2D nanocomposite of Zn-P-GCNN and its mechanisms of synergistic adsorption for Cu (II) and methylene blue
Wang et al. Recycling of dye from wastewater using a ceramic membrane modified with bismuth/stibium co-doped tin dioxide
Kim et al. Activated graphene with fractal structure for the adsorption of malachite green with high removal rate
Guo et al. Catalysts containing Fe and Mn from dewatered sludge showing enhanced electr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triclosan
Ahmed et al. Morphological behaviors of brushite/vivianite nanocomposites and their potency for Se (IV) and Cd (II) removal from aqueous solutions
Kumar et al. Comparison of physical-and chemical-activated Jatropha curcas husk carbon as an adsorbent for the adsorption of Reactive Red 2 from aqueous solution
CN113274976B (zh) 一种掺镧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除氟剂的合成方法
Zhang et al. Recovery and reuse of floc sludge for high-performance capacitors
Cosenza et al. Novel acid-free process intensification for the synthesis of non-precious metal-nitrogen-carbon electrocatalysts for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Shehzad et al. Insights into electro-assisted and selective adsorption of U (VI) using hierarchical porous and activated biocarbon from lotus pods/2D-MoS2/polypyrrole composites through capacitive deionization
Park et al. Soil-templated synthesis of mesoporous carbons from biomass wastes for ORR catalysi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