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59143A - 一种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发送端和接收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发送端和接收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59143A
CN108259143A CN201611236137.2A CN201611236137A CN108259143A CN 108259143 A CN108259143 A CN 108259143A CN 201611236137 A CN201611236137 A CN 201611236137A CN 108259143 A CN108259143 A CN 1082591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erence signal
phase tracking
phase
receiving terminal
antenn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23613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59143B (zh
Inventor
李辉
高秋彬
塔玛拉卡·拉盖施
苏昕
陈润华
黄秋萍
李传军
王蒙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161123613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59143B/zh
Priority to EP17887625.6A priority patent/EP3565161B1/en
Priority to US16/349,014 priority patent/US10862644B2/en
Priority to JP2019524978A priority patent/JP6992065B2/ja
Priority to PCT/CN2017/119381 priority patent/WO2018121671A1/zh
Priority to KR1020197019937A priority patent/KR20190090863A/ko
Publication of CN1082591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591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591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591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04B7/04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taking physical layer constraints into account
    • H04B7/0473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taking physical layer constraints into account taking constraints in layer or codeword to antenna mapping into accou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1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subgroups of transmi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6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 H04B7/0874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using subgroups of receive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04Channel estimation of multiple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24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 H04L25/0228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with direct estimation from sounding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14Carrier reg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57Carrier synchronisation
    • H04L27/266Fine or fractional frequency offset determination and synchron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68Details of algorithms
    • H04L27/2673Details of algorithms characterised by synchronisation parameters
    • H04L27/2675Pilot or known symb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6Pilot sequence conve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发送端和接收端,该方法可包括:发送端使用第二预编码矩阵对用户数据的数据流进行预编码,得到D个虚拟数据流;发送端使用第一预编码矩阵对所述D个虚拟数据流进行预编码,并通过T个天线组向接收端传输使用第一预编码进行预编码后的D个虚拟数据流,其中,每个天线组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具有相同相位噪声的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所述发送端向所述接收端传输D个解调参考信号;所述发送端向所述接收端传输M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述M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用于跟踪所述T个天线组中由一个或多个相位噪声源所引起的相位变化。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降低相位噪声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发送端和接收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发送端和接收端。
背景技术
通信系统的信号在传输过程往往会存在相位噪声,其中,相位噪声来自于发射机和接收机中的本地振荡器,其对于多载波信号的传输将产生影响。且在高频段(例如:6GHz以上)相位噪声的影响将更加严重。然而,在未来的通信系统中会使用更多高频段的资源进行数据传输,例如:在未来的5G会使用高频段(如6GHz至100GHz)的资源进行数据通信,且在未来的6G同样可能会使用高频段的资源进行数据通信。由于相位噪声的影响在高频段的影响更加严重,可见,如何降低相位噪声的影响是当前急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发送端和接收端,以解决如何降低相位噪声的影响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包括:
发送端使用第二预编码矩阵对用户数据的数据流进行预编码,得到D个虚拟数据流;
所述发送端使用第一预编码矩阵对所述D个虚拟数据流进行预编码,并通过T个天线组向接收端传输预编码后的D个虚拟数据流,其中,每个天线组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具有相同相位噪声的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T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D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所述发送端向所述接收端传输D个解调参考信号,其中,每个解调参考信号对应一个虚拟数据流,每个调解参考信号使用的预编码向量与对应的虚拟数据流在该解调参考信号所在子载波上使用的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中的预编码向量相同,每个解调参考信号和对应的虚拟数据流使用相同的天线组传输;
所述发送端向所述接收端传输M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述M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用于跟踪所述T个天线组中由一个或多个相位噪声源所引起的相位变化,M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可选的,每个虚拟数据流经过预编码后使用一个或者多个天线组传输,且同一虚拟数据流使用的一个或者多个天线组具有相同的相位噪声。
可选的,每个虚拟数据流使用的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中的预编码向量中除该虚拟数据流使用的一个或者多个天线组所对应的权值之外,其余天线组内的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所对应的权值均为零。
可选的,每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经过预编码后使用一个或多个天线组传输,且同一相位跟踪参考信号使用的一个或者多个天线组具有相同的相位噪声。
可选的,每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使用的预编码向量中除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使用的一个或者多个天线组所对应的权值之外,其余天线组内的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所对应的权值均为零。
可选的,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的信息由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预先约定,或者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发送端向所述接收端传输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的信息;或者
所述发送端向所述接收端传输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在数据带宽上使用的规则。
可选的,解调参考信号与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映射关系由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预先约定,或者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发送端向所述接收端传输解调参考信号与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所述解调参考信号与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映射关系,包括:
一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至少对应一个解调参考信号,具有对应关系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和解调参考信号使用相同的天线组进行传输;
相位跟踪参考信号使用的预编码向量与对应的虚拟数据流在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在子载波上使用的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中的预编码向量相关,其中,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应的虚拟数据流为该相位参考信号对应的调解参考信号所对应的虚拟数据流。
可选的,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应一个解调参考信号,则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使用的预编码向量与对应的虚拟数据流在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在子载波上使用的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中的预编码向量相同;
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应多个解调参考信号,则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使用的预编码向量由多个虚拟数据流在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在子载波上使用的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中的预编码向量经过运算后得到,所述多个虚拟数据流为所述多个解调参考信号对应的虚拟数据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包括:
接收端接收发送端传输的数据信号;
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发送端传输的解调参考信号,并估计接收到的每个解调参考信号的信道,其中,所述接收端每个接收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均会接收到D个解调参考信号,其中,D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发送端传输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并估计接收到的每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信道,其中,所述接收端每个接收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均会接收到M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M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针对每个接收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所述接收端基于该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接收到M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接收到的D个解调参考信号所估计的信道进行相位补偿,得到各解调参考信号在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在符号上的补偿信道估计;
所述接收端基于补偿信道估计矩阵与获取的第二预编码矩阵,获得信道信息,其中,所述补偿信道估计矩阵包括各接收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接收到的各解调参考信号在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在符号上的补偿信道估计;
所述接收端使用所述信道信息解调所述数据信号,得到用户数据。
可选的,所述针对每个接收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所述接收端基于该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接收到M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接收到的D个解调参考信号所估计的信道进行相位补偿,得到各解调参考信号在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在符号上的补偿信道估计,包括:
针对每个接收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所述接收端根据获取的解调参考信号与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映射关系,确定该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接收到的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
所述接收端将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估计的信道与各自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所估计的信道进行比较,得到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应的相位变化信息;
所述接收端使用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应的相位变化信息,对各自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所估计的信道进行相位噪声补偿,得到各解调参考信号在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在符号上的补偿信道估计。
可选的,所述映射关系由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预先约定,或者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发送端传输的所述映射关系。
可选的,所述接收端基于补偿信道估计矩阵与获取的第二预编码矩阵,获得信道信息,包括:
所述接收端将所述补偿信道估计矩阵与获取的第二预编码矩阵相乘,得到信道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的信息由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预先约定,或者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发送端传输的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的信息;或者
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发送端传输的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在数据带宽上使用的规则,并基于所述规则获取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发送端,包括:
编码模块,用于使用第二预编码矩阵对用户数据的数据流进行预编码,得到D个虚拟数据流;
第一传输模块,用于使用第一预编码矩阵对所述D个虚拟数据流进行预编码,并通过T个天线组向接收端传输预编码后的D个虚拟数据流,其中,每个天线组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具有相同相位噪声的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T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D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第二传输模块,用于向所述接收端传输D个解调参考信号,其中,每个解调参考信号对应一个虚拟数据流,每个调解参考信号使用的预编码向量与对应的虚拟数据流在该解调参考信号所在子载波上使用的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中预编码向量相同,每个解调参考信号和对应的虚拟数据流使用相同的天线组传输;
第三传输模块,用于向所述接收端传输M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述M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用于跟踪所述T个天线组由中一个或多个相位噪声源所引起的相位变化,M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可选的,每个虚拟数据流经过预编码后使用一个或者多个天线组传输,且同一虚拟数据流使用的一个或者多个天线组具有相同的相位噪声。
可选的,每个虚拟数据流使用的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中的预编码向量中除该虚拟数据流使用的一个或者多个天线组所对应的权值之外,其余天线组内的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所对应的权值均为零。
可选的,每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经过预编码后使用一个或多个天线组传输,且同一相位跟踪参考信号使用的一个或者多个天线组具有相同的相位噪声。
可选的,每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使用的预编码向量中除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使用的一个或者多个天线组所对应的权值之外,其余天线组内的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所对应的权值均为零。
可选的,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的信息由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预先约定,或者所述发送端还包括:
第四传输模块,用于向所述接收端传输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的信息;或者
第五传输模块,用于向所述接收端传输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在数据带宽上使用的规则。
可选的,解调参考信号与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映射关系由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预先约定,或者所述发送端还包括:
第六传输模块,用于向所述接收端传输解调参考信号与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所述解调参考信号与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映射关系,包括:
一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至少对应一个解调参考信号,具有对应关系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和解调参考信号使用相同的天线组进行传输;
相位跟踪参考信号使用的预编码向量与对应的虚拟数据流在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在子载波上使用的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中的预编码向量相关,其中,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应的虚拟数据流为该相位参考信号对应的调解参考信号所对应的虚拟数据流。
可选的,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应一个解调参考信号,则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使用的预编码向量与对应的虚拟数据流在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在子载波上使用的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中的预编码向量相同;
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应多个解调参考信号,则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使用的预编码向量由多个虚拟数据流在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在子载波上使用的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中的预编码向量经过运算后得到,所述多个虚拟数据流为所述多个解调参考信号对应的虚拟数据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接收端,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送端传输的数据信号;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发送端传输的解调参考信号,并估计接收到的每个解调参考信号的信道,其中,所述接收端每个接收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均会接收到D个解调参考信号,其中,D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发送端传输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并估计接收到的每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信道,其中,所述接收端每个接收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均会接收到M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M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信道估计模块,用于针对每个接收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基于该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接收到M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接收到的D个解调参考信号所估计的信道进行相位补偿,得到各解调参考信号在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在符号上的补偿信道估计;
获取模块,用于基于补偿信道估计矩阵与获取的第二预编码矩阵,获得信道信息,其中,所述补偿信道估计矩阵包括各接收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接收到的各解调参考信号在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在符号上的补偿信道估计;
解调模块,用于使用所述信道信息解调所述数据信号,得到用户数据。
可选的,所述信道估计模块,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针对每个接收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根据获取的解调参考信号与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映射关系,确定该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接收到的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
信道估计单元,用于将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估计的信道与各自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所估计的信道进行比较,得到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应的相位变化信息;
补偿单元,用于使用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应的相位变化信息,对各自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所估计的信道进行相位噪声补偿,得到各解调参考信号在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在符号上的补偿信道估计。
可选的,所述映射关系由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预先约定,或者所述接收端还包括:
第四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发送端传输的所述映射关系。
可选的,所述获取模块用于将所述补偿信道估计矩阵与获取的第二预编码矩阵相乘,得到信道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的信息由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预先约定,或者所述接收端还包括:
第五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发送端传输的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的信息;或者
第六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发送端传输的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在数据带宽上使用的规则,并基于所述规则获取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发送端使用第二预编码矩阵对用户数据的数据流进行预编码,得到D个虚拟数据流;发送端使用第一预编码矩阵对所述D个虚拟数据流进行预编码,并通过T个天线组向接收端传输预编码后的D个虚拟数据流,其中,每个天线组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具有相同相位噪声的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所述发送端向所述接收端传输D个解调参考信号,其中,每个解调参考信号对应一个虚拟数据流,每个调解参考信号使用的预编码向量与对应的虚拟数据流在该解调参考信号所在子载波上使用的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中预编码向量相同,每个解调参考信号和对应的虚拟数据流使用相同的天线组传输;所述发送端向所述接收端传输M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述M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用于跟踪所述T个天线组中由一个或多个相位噪声源所引起的相位变化。由于发送端发送有相位跟踪参考信号,这样接收端使用接收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进行相位补偿,从而降低相位噪声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参考信号子载波分布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传输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参考信号子载波分布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号传输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端的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送端的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送端的结构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送端的结构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端的结构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收端的结构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收端的结构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收端的结构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送端的结构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收端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可应用的网络结构图,如图1所示,包括发送端11和接收端12,其中,发送端11可以理解为传输(或者发送)数据的设备,而接收端12可以理解为接收数据的设备。其中,在附图中以发送端11为网络侧设备,接收端12为用户设备进行举例,但本发明实施例中,发送端11可以为用户设备,且在发送端11为用户设备时,接收端12可以是网络侧设备或者用户设备;或者发送端11为网络侧设备时,接收端12可以是用户设备或者网络侧设备。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TabletPersonal Computer)、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简称PDA)、移动上网装置(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或可穿戴式设备(Wearable Device)等终端侧设备,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限定发送端11的具体类型,网络侧设备可以是传输接收点(TRP,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或者可以是基站,基站可以是宏站,如LTE eNB、5G NR NB等。或者网络侧设备可以是接入点(AP,access point)。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限定网络侧设备的具体类型。
参见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201、发送端使用第二预编码矩阵对用户数据的数据流进行预编码,得到D个虚拟数据流;
202、发送端使用第一预编码矩阵对所述D个虚拟数据流进行预编码,并通过T个天线组向接收端传输预编码后的D个虚拟数据流,其中,每个天线组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具有相同相位噪声的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T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D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203、发送端向所述接收端传输D个解调参考信号(De Modulation ReferenceSignal,DMRS),其中,每个调解参考信号使用的预编码向量与对应的虚拟数据流在该解调参考信号所在子载波上使用的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中的预编码向量相同,每个解调参考信号和对应的虚拟数据流使用相同的天线组传输;
204、发送端向所述接收端传输M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hase trackingReference Signal,PTRS),所述M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用于跟踪所述T个天线组中由一个或多个相位噪声源所引起的相位变化,M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用户数据可以是发送端与接收终端之前可以传输的任何数据,例如:上行数据或者下行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实现在进行数据流传输之前,先对用户数据的数据流进行第二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编码,以得到上述D个数据虚拟流。例如:对用户设备的R个数据流进行第二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编码,以得到上述D个虚拟数据流。这样可以实现用户数据通过第二预编码矩阵轮循的方式,在高速环境下进行数据传输,提高传输性能。
而上述D个虚拟数据流可以是将上述用户设备进行预编码后得到的D个数据流。另外,上述D可以是大于或者等于上述T,当然,D小于T也是可以实现的,对此不作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预先将发送端的天线划分为T个天线组,且每个天线组内的各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具有相同相位噪声,但不同天线组的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的相位噪声可以不同。当然,也可以是存在某些天线组的相位噪声是相同,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例如:以2组为例,天线组1内的各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具有相同相位噪声,天线组2内的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具有相同相位噪声,但天线组1内的天线单元的相位噪声与天线组2内的天线单元的相位噪声不同,或者有3组时,可以是天线组1内的天线单元的相位噪声与天线组3内的天线单元的相位噪声不同。
上述通过T个天线组向接收端传输预编码后的所述D个虚拟数据流可以是,将上述经过第一预编码矩阵的D个虚拟数据流通过T个天线组传输。每个虚拟数据流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天线组传输。且同一虚拟数据流使用的一个或者多个天线组具有相同的相位噪声。另外,使用不同天线组进行传输的虚拟数据流所使用的第一预编码矩阵中的预编码向量可以不同,即每个虚拟数据流所使用的第一预编码矩阵中的预编码向量与该虚拟数据流所使用的天线组对应。
上述发送端向所述接收端传输D个解调参考信号可以是,发送端为每个虚拟数据流传输一个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且每个调解参考信号使用的预编码向量与对应的虚拟数据流在该解调参考信号所在子载波上使用的第一预编码矩阵中的预编码向量相同相同,每个解调参考信号和对应的虚拟数据流使用相同的天线组传输。即第i个解调参考信号使用的预编码与第i个虚拟数据流在第i个解调参考信号所在子载波上使用的第一预编码相同,第i个解调参考信号和第i个虚拟数据流使用同一天线组传输,所述i为1至D中任一整数。例如:调解参考信号1与虚拟数据流1对应,那么,解调参考信号1使用的天线组和第一预编码和虚拟数据流1使用的天线组相同,且解调参考信号1使用的预编码与虚拟数据流1在解调参考信号1所在子载波上使用的第一预编码相同。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M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用于跟踪所述T个天线组由一个或多个相位噪声源所引起的相位变化可以是,每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应一个或者多个天线组,每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用于跟踪对应天线组中由一个或者多个相位噪声源所引起的相位变化。即接收端接收到M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后,就可以估计各天线组的相位噪声,其中,天线组的相位噪声可以是理解为信号使用天线组进行传输时的在不同符号上的相位变化。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对相位跟踪参考信号不作限定,该参考信号可以是任何能够跟踪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传输的每个符号的相位变化的参考信号,其可以与解调参考信号类似,在传输用户数据时使用,并经过预编码后进行传输。
上述发送端向所述接收端传输M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可以是,每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使用一个或者多个天线组传输,且同一相位跟踪参考信号使用的一个或者多个天线组具有相同的相位噪声。这样可以实现让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各天线组发送的解调参考信号所估计的信道进行相位补偿,得到各解调参考信号在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在符号上的补偿信道估计,基于补偿信道估计获取信道信息,使用该信道信息解调接收到的数据信号,以得到上述用户数据。这样可以降低相位噪声对用户数据的影响,甚至可以消除相位噪声对用户数据的影响,保证数据的准确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步骤201至步骤204执行顺序不作限定。其中,附图中以先执行步骤201,再执行步骤202,之后执行步骤203,最后执行步骤204进行举例说明,但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例如: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先执行步骤203,再执行步骤201和步骤202,而步骤204则可以与步骤202同步时间;又或者可以是步骤203和步骤204同时执行,在步骤203和步骤204执行完后,再执行步骤201和步骤202。其中,上述虚拟数据流、调解参考信号和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可以是在同一子帧或者同一时隙(slot)内传输,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其中,接收端的实现过程可以如下:
接收端接收发送端传输的数据信号;
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发送端传输的解调参考信号,并估计接收到的每个解调参考信号的信道,其中,所述接收端每个接收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均会接收到D个解调参考信号,其中,D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发送端传输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并估计接收到的每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信道,其中,所述接收端每个接收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均会接收到M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M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针对每个接收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所述接收端基于该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接收到M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接收到的D个解调参考信号所估计的信道进行相位补偿,得到各解调参考信号在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在符号上的补偿信道估计;
所述接收端基于补偿信道估计矩阵与获取的第二预编码矩阵,获得信道信息,其中,所述补偿信道估计矩阵包括各接收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接收到的各解调参考信号在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在符号上的补偿信道估计;
所述接收端使用所述信道信息解调所述数据信号,得到用户数据。
其中,上述数据信号可以称作接收端的接收信号,即发送端执行步骤201后接收端接收到的接收信号。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接收端可以存在多个接收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但在接收端并不对其进行分组,而是每个接收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均会接收到D个解调参考信号和M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从而可以估计每个接收到的每个解调参考信号的信道,以及估计每个接收到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信道。
这样针对每个接收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就可以基于该接收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接收到M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接收到的D个解调参考信号所估计的信道进行相位补偿,得到各解调参考信号在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在符号上的补偿信道估计。其中,对接收到的D个解调参考信号所估计的信道进行相位补偿,得到各解调参考信号在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在符号上的补偿信道估计,可以是使用相位跟踪参考信号估计的信道对与之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估计的信道进行相位噪声估计,并基于估计的相位噪声对调解参考信号所估计的信道进行相位补偿,以得到解调参考信号在相应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在符号上的补偿信道估计。因为M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用于跟踪所述T个天线组由一个或多个相位噪声源所引起的相位变化,而每个天线组都发送有解调参考信号,那么,每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就会存在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进而对使用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其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所估计的信道进行相位补偿,得到各解调参考信号在相应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在符号上的补偿信道估计。
当得到各解调参考信号在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在符号上的补偿信道估计,就可以使用基于补偿信道估计矩阵与获取的第二预编码矩阵,获得信道信息,例如:将可以将所述补偿信道估计矩阵与获取的第二预编码矩阵进行预设运算得到信道信息,该预设运算包括但不限于将所述补偿信道估计矩阵与获取的第二预编码矩阵相乘。这样使用该信道信息解调数据信号,就可以消除相位噪声对用户数据的影响。另外,该信道信息可以理解为用户数据所经历的完整信道信息,该信道信息可以表现为一矩阵。这样接收端就可以使用该信道信息解调所述数据信号,得到用户数据,以实现降低相位噪声对用户数据的影响,甚至可以消除相位噪声对用户数据的影响,保证数据的准确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并不限定这些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只能进行接收,其还可以进行发送,只是针对接收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描述的是接收相应动作,从而以接收天线单元或者无线端口进行描述,但并不作限定。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每个虚拟数据流经过预编码后使用一个或者多个天线组传输,且同一虚拟数据流使用的一个或者多个天线组具有相同的相位噪声。
该实施方式中,可以实现同一虚拟数据流可以使用一个或者多个天线组传输,且这一个或者多个天线组具有相同的相位噪声,从而方便接收端进行相位补偿,以进一步消除相位噪声的影响。
另外,该实施方式中,每个虚拟数据流使用的第一预编码可以与其传输的天线组对应,例如:虚拟数据流1通过天线组1传输,那么,虚拟数据流1使用的第一预编码就与天线组1对应,虚拟数据流2通过天线组2传输,那么,虚拟数据流2使用的第一预编码就与天线组2对应。每个虚拟数据流使用的第一预编码与各自传输的天线组对应,这样可以实现每个虚拟数据流的相位噪声影响只是对应的天线组的相位噪声影响,而不受其他天线组的影响。
优先的,该实施方式中,每个虚拟数据流使用的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中的预编码向量中除该虚拟数据流使用的一个或者多个天线组所对应的权值之外,其余天线组内的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所对应的权值均为零。
该实施方式中,可以实现每个虚拟数据流使用的第一预编码矩阵中的预编码向量除该虚拟数据流传输使用的一个或者多个天线组所对应的权值之外,其余天线组内的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所对应的权值均为零。即每个虚拟数据流在步骤202进行预编码时,使用的第一预编码矩阵中的预编码向量中除自己传输的天线组所对应的权值之外,其余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所对应的权值均为零,而第一预编码矩阵中的预编码向量中自己传输的天线组所对应的权值,就是该天线组内各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的权值,此权值可以由接收端反馈或者根据上下行互易性由发送端确定。这样可以实现每个虚拟数据流只会受到自己传输使用的天线组的相位噪声影响,而针对每个天线组都传输有相应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这样接收端就可以估计出各解调信号的相位噪声,从而可以消除相位噪声对用户数据的影响。
可选的,每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经过预编码后使用一个或多个天线组传输,且同一相位跟踪参考信号使用的一个或者多个天线组具有相同的相位噪声。
该实施方式中,可以实现每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使用一个或者多个天线组传输,且这一个或者多个天线组具有相同的相位噪声,从而实现一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跟踪一个相位噪声源引入的相位噪声,以方便接收端估计各天线组的相位变化,以进一步消除相位噪声的影响。
优先的,该实施方式中,每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使用的预编码向量中除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使用的一个或者多个天线组所对应的权值之外,其余天线组内的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所对应的权值均为零。
该实施方式中,可以实现每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使用的预编码向量除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传输使用的一个或者多个天线组所对应的权值之外,其余天线组内的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所对应的权值均为零。即每个除除在进行预编码时,使用的预编码向量中除自己传输的天线组之外,其余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所对应的权值均为零,而预编码中自己传输的天线组所对应的权值,就是该天线组内各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的权值,此权值可以由接收端反馈或者根据上下行互易性由发送端确定。这样可以实现每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只会受到自己传输使用的天线组的相位噪声影响,以有效地跟踪自己传输使用的天线组的相位变化,有利于消除相位噪声对用户数据的影响。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的信息由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预先约定,或者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发送端向所述接收端传输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的信息;或者
所述发送端向所述接收端传输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在数据带宽上使用的规则。
该实施方式中,发送端可以通过高层信令或动态控制信令等方式告知接收端上述第二预编码矩阵,以及还可以实现通过告知第二预编码矩阵在数据带宽上使用的规则,让接收端基于该规则获取到上述第二预编码矩阵,或者预先约定好。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第二预编码矩阵可以是发送端在全部数据带宽上使用的第二预编码矩阵,从而发送端向接收端告知的第二预编码矩阵也就是全部数据带宽上使用的第二预编码矩阵。
另外,该实施方式中,当采用预先约定的方式,这样发送端就可以不用向接收端发送第二预编码矩阵的信息和上述第二预编码矩阵在数据带宽上使用的规则,从而可以减少传输开销。而当不采用预先约定的方式,则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第二预编码矩阵的信息和上述第二预编码矩阵在数据带宽上使用的规则,这样可以实现第二预编码矩阵和上述第二预编码矩阵在数据带宽上使用的规则由发送端决策,从而可以提高第二预编码矩阵的灵活性,以更好的适应业务的需求,以提高业务性能。
可选的,解调参考信号与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映射关系由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预先约定,或者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发送端向所述接收端传输解调参考信号与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映射关系。
其中,发送端可以通过高层信令或动态控制信令等方式告知接收端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TRS与DMRS之间的映射关系。其中,该映射关系具体可以是PTRS端口与DMRS端口之间的映射关系,因为在传输PTRS与DMRS都是采用端口进行传输,那么,PTRS端口与DMRS端口存在映射关系,从而也就将PTRS与DMRS存在映射关系。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一个PTRS也可以理解为一个PTRS端口,而一个DMRS也可以理解为一个DMRS端口。
另外,该实施方式中,当采用预先约定的方式,这样发送端就可以不用向接收端上述映射关系,从而可以减少传输开销。而当不采用预先约定的方式,则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上述映射关系,这样可以实现上述映射关系由发送端决策,从而可以提高上述映射关系的灵活性,以更好的适应业务的需求,以提高业务性能。
另外,该实施方式中,由于接收端会获取到上述映射关系,从而就可以准确确定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应调解参考信号,进而对使用相位跟踪参考信号估计的信道对各自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估计的信道进行相位补偿,以消除各解调参考信号的相位噪声影响。
例如:针对每个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接收端都可以根据获取的解调参考信号与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映射关系,确定该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接收到的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并将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估计的信道与各自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所估计的信道进行比较,得到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应的相位变化信息;以及使用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应的相位变化信息,对各自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所估计的信道进行相位噪声补偿,得到各解调参考信号在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在符号上的补偿信道估计。
例如:以一个天线端口接收到一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为例,接收端可以根据上述映射关系确定接收到的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从而就可以将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估计的信道与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所估计的信道进行比较,从而得到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应的相位变化信息,该相位变化信息可以理解为相位噪声估计。当得到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应的相位变化信息后,就可以将该相位变化信息对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所估计的信道进行相位噪声补偿,得到各解调参考信号在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在符号上的补偿信道估计。例如:将该相位变化信息乘以解调参考信号估计的信道,以得到该在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在符号上的补偿信道估计。
优先的,解调参考信号与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映射关系,包括:
一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至少对应一个解调参考信号,具有对应关系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和解调参考信号使用相同的天线组进行传输;
相位跟踪参考信号使用的预编码向量与对应的虚拟数据流在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在子载波上使用的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中的预编码向量相关,其中,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应的虚拟数据流为该相位参考信号对应的调解参考信号所对应的虚拟数据流。
该实施方式中,可以实现一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至少对应一个解调参考信号,且具有对应关系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和解调参考信号使用相同的天线组进行传输,这样接收端使用相位跟踪参考信号估计的信道,对其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所估计的信道进行相位补偿,可以让相位补偿更加精确,因为存在对应关系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和解调参考信号是使用相同的天线组进行传输的。
另外,由于相位跟踪参考信号使用的预编码向量与对应的虚拟数据流在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在子载波上使用的第一预编码矩阵中的预编码向量相关,这样可以有利于接收端基于相位跟踪参考信号估计的信道信息解调接收端接收的数据信号,以进一步消除相位噪声对用户数据的影响。
优先的,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应一个解调参考信号,则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使用的预编码向量与对应的虚拟数据流在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在子载波上使用的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中的预编码向量相同;
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应多个解调参考信号,则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使用的预编码向量由多个虚拟数据流在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在子载波上使用的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中的预编码向量经过运算后得到,所述多个虚拟数据流为所述多个解调参考信号对应的虚拟数据流。
该实施方式中,由于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应一个解调参考信号时,相位跟踪参考信号使用的预编码向量与对应的虚拟数据流在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在子载波上使用的第一预编码矩阵中的预编码向量相同,这样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和对应的虚拟数据流经历的信道特性相同,有利于接收端基于相位跟踪参考信号估计的信道信息解调接收端接收的数据信号,以进一步消除相位噪声对用户数据的影响。另外,上述运算后得到可以是将多个虚拟数据流在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在子载波上使用的第一预编码进行预设运算,例如:相加等,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介绍的多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之间可以相互结合实现,也可以单独实现,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例如:如下举例:
例一:
假设待传输的用户数据流数R=2,发送端的天线阵列中前N1个天线单元或天线端口具有相同的相位噪声分为一组,后N-N1个天线单元或天线端口具有相同的相位噪声分为一组,即T=2,两组之间的相位噪声不同,这样需要M=2个PTRS端口。接收端使用2天线或天线端口进行接收。假设需要D=2个DMRS端口,参考信号的子帧配置如图3所示。其中DMRS位于第三个OFDM符号,包含2个端口,在符号内频分复用。每个PTRS参考信号占用一个子载波(PTRS端口1配置在第5个子载波上,PTRS端口2配置在第4个子载波上),在第4至14个符号上连续传输。第1-2个OFDM信号为控制信道,其余部分为用户数据。
发送端侧(例如:基站侧):
假设系统中的第二预编码矩阵集合中有S个第二预编码矩阵,此第二预编码矩阵集合为基站侧与接收端所共知。基站侧配置在用户数据带宽内的第k个子载波上使用第二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索引为mod(k,S)的索引值所对应的第二预编码矩阵,其中mod为取模操作。
假设用户数据的R=2个数据流经过以下D×R维的第二预编码矩阵W2后,得到2个虚拟化数据流,将其定义为虚拟化第一数据流和虚拟化第二数据流。此第二预编码矩阵可以由基站在一个预定义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选择。
将虚拟化第一数据流在发射端的前N1个天线单元或天线端口上传输,将虚拟化第二数据流在发射端的后N-N1个天线单元或天线端口上传输。此时这两个虚拟化数据流所使用的第一预编码矩阵表示为:
其中,为N1×1的列向量,其对应于第一虚拟化数据流所使用的预编码中,前N1个天线单元或天线端口所对应的权值。为(N-N1)×1的列向量,其对应于第二虚拟化数据流所使用的预编码中,后N-N1个天线单元或天线端口所对应的权值。
DMRS端口1在发送端的前N1个天线单元或天线端口上传输,如图3所示,其分布在子载波d1=2,4,6,8,10,12上。对于子载波d1上的DMRS1,其使用与第一虚拟数据流在此子载波上相同的预编码DMRS端口2在发送端的后N-N1个天线单元或天线端口上传输,如图3所示,其分布在子载波d2=1,3,5,7,9,11上。对于子载波d2上的DMRS2,其使用与第二虚拟数据流在此子载波上相同的预编码
2个PTRS端口用于估计两个部分的相位噪声。其中PTRS端口1使用进行预编码,PTRS端口2使用进行预编码。其中,图4给出了所述传输的示意图。
基站侧将PTRS1映射至DMRS1,PTRS2映射至DMRS2的信息通过高层信令或动态控制信令告知终端。同时,基站侧通过高层信令或动态控制信令告知终端,第一数据流映射至DMRS端口1,第二数据流映射至DMRS端口2。
基站侧将其配置的每个子载波上使用的第二预编码矩阵在第二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索引通过高层信令告知终端。
而该举例中,接收端(例如:终端侧):
假设接收端的两天线或天线端口具有不同的相位噪声,则在第l个符号的第k个子载波接收到的数据信号表示为
进一步表示为:
其中,假设信道Hk,l和预编码Wk,l在一个时间单位(子帧)中保持不变。发送端相位噪声矩阵的对角线上,的元素有N1个,的元素有N-N1个。
接收端在第三个OFDM符号接收DMRS参考信号。以第1个接收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为例,其可以由DMRS端口1估计出合成信道且由DMRS端口2估计出合成信道在DMRS所在符号上,利用信道插值可以估计出所有子载波的信道,根据图2的假设,这里k=1,2,…,12。
接收端从第4个OFDM符号,接收2端口PTRS,并使用PTRS端口1估计出使用PTRS端口2估计出
接收端接收发送端通过信令告知的PTRS1-2分别与DMRS1-2一一映射的信息。根据此信息,使用PTRS1的信道估计结果与DMRS1的信道估计结果进行相除,得出第一根接收天线或天线端口上第l个符号相对于第3个符号的发送端第一组天线单元或天线端口所经历的相位变化,表示为
以及第一根接收天线或天线端口上第l个符号相对于第3个符号的发送端第二组天线单元或天线端口所经历的相位变化,表示为
由此可以得到第一根接收天线或天线端口上,第l个符号的第k个子载波上的信道估计,
类似的,可以得出第二根接收天线或天线端口上,第l个符号的第k个子载波上的信道估计,
根据发送端通过信令告知的第二预编码矩阵索引,在第二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确定第k个子载波上使用的第二预编码矩阵。将上述所有天线上估计出的信道矩阵与确定出的第二预编码矩阵相乘,可以获得用户数据所经历的完整信道信息,表示为
根据以上估计出的完整信道信息可以解调出每个流的用户数据。其他子载波可以同理获得,不再赘述。
例二:
假设待传输的用户数据流数R=3,发送端的天线阵列中前N1个天线单元或天线端口具有相同的相位噪声分为一组,后N-N1个天线单元或天线端口具有相同的相位噪声分为一组,即T=2,两组之间的相位噪声不同,这样需要M=2个PTRS端口。假设使用D=4个DMRS端口,接收端使用4个天线单元或天线端口,参考信号的子帧配置如图5所示。其中DMRS位于第三个OFDM符号,包4个端口,在符号内频分复用。每个PTRS参考信号占用一个子载波(PTRS端口1配置在第5个子载波上,PTRS端口2配置在第4个子载波上),在第4至14个符号上连续传输。第1-2个OFDM信号为控制信道,其余部分为用户数据。
侧发送端(例如:基站侧):
假设系统中的第二预编码矩阵集合中有S个第二预编码矩阵,此第二预编码矩阵集合为基站侧与接收侧所共知。基站侧与终端侧预先约定,在用户数据带宽内的第k个子载波上使用第二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索引为mod(k,S)的索引值所对应的第二预编码矩阵,其中mod为取模操作。
以第k个子载波为例,假设用户的R=3个数据流经过以下D×R维的第二预编码矩阵W2后,得到4个虚拟化数据流,将其定义为虚拟化第一至第四数据流。
将虚拟化第一数据流和虚拟化第二数据流在发射端的前N1个天线单元或天线端口上传输,将虚拟化第三数据流和虚拟化第四数据流在发射端的后N-N1个天线单元或天线端口上传输。此时这4个虚拟化数据流所使用的第一预编码矩阵表示为
其中,为N1×1的列向量,其对应于第一和第二虚拟数据流所使用的预编码中,前N1个天线单元或天线端口所对应的权值。为(N-N1)×1的列向量,其对应于第三和第四虚拟数据流所使用的预编码中,后N-N1个天线单元或天线端口所对应的权值。
DMRS端口1在发射端的前N1个天线单元或天线端口上传输,如图5所示,其分布在子载波d1=4,8,12上。对于子载波d1上的DMRS1,其使用与第一虚拟数据流在此子载波上相同的预编码DMRS端口2也在发射端的前N1个天线单元或天线端口上传输,其分布在子载波d2=3,7,11上。对于子载波d2上的DMRS2,其使用与第二虚拟数据流在此子载波上相同的预编码DMRS端口3和DMRS端口4均在发射端的后N-N1个天线单元或天线端口上传输。DMRS3分布在d3=2,6,10上,DMRS4分布在d4=1,5,9上。其分别使用与第三虚拟数据流在子载波d3上相同的预编码和第四虚拟数据流在子载波d4上相同的预编码
2个PTRS端口用于估计两个部分的相位噪声。其中PTRS端口1使用进行预编码,PTRS端口2使用进行预编码。其中,图6给出了所述传输的示意图。
基站侧将PTRS1映射至DMRS1和DMRS2,PTRS2映射至DMRS3和DMRS4的信息通过高层信令或动态控制信令告知终端。
该举例中,接收端(例如:终端侧):
在第l个符号的第k个子载波接收到的数据信号表示为
进一步表示为:
其中,假设信道Hk,l和预编码Wk,l在一个时间单位(子帧)中保持不变。发送端相位噪声矩阵的对角线上,的元素有N1个,的元素有N-N1个。
接收端在第三个OFDM符号接收DMRS参考信号。以第二根接收天线或天线端口为例,由DMRS端口1估计出合成信道由DMRS端口2估计出由DMRS端口3估计出由DMRS端口4估计出在DMRS所在符号上,利用信道插值可以估计出所有子载波的信道,根据图4的假设,这里k=1,2,…,12。
接收端接收发送端通过信令告知的PTRS1映射至DMRS1和DMRS2的信息。根据此信息,使用PTRS1的信道估计结果与DMRS1和DMRS2的信道估计结果之和进行相除,得出第二根接收天线或天线端口上第l个符号相对于第3个符号的发送端第一组天线单元或天线端口所经历的相位变化,表示为
根据发送端通过信令告知的PTRS2映射至DMRS3和DMRS4的信息,得出第二根接收天线上第l个符号相对于第3个符号的发送端第二组天线单元或天线端口所经历的相位变化,表示为
将此相位变化乘以第三个符号估计出的信道,由此可以得到第二根接收天线或天线端口上,第l个符号的第k个子载波上的信道估计,
类似的可以得出第一、三和四根接收天线或天线端口上,第l个符号的第k个子载波上的信道估计。
根据发送端与接收端的预先约定的第二预编码矩阵使用规则,可以确定在子载波k上使用的第二预编码矩阵为索引mod(k,S)所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与实施例1相同,将上述所有天线上估计出的信道矩阵与确定出的第二预编码矩阵相乘,可以获得子载波k上用户数据所经历的完整信道信息。
根据以上估计出的完整信道信息可以解调出每个流的用户数据。其他子载波可以同理获得,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发送端使用第二预编码矩阵对用户数据的数据流进行预编码,得到D个虚拟数据流;发送端使用第一预编码矩阵对所述D个虚拟数据流进行预编码,并通过T个天线组向接收端传输预编码后的D个虚拟数据流,其中,每个天线组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具有相同相位噪声的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所述发送端向所述接收端传输D个解调参考信号,其中,每个解调参考信号对应一个虚拟数据流,每个调解参考信号使用的预编码向量与对应的虚拟数据流在该解调参考信号所在子载波上使用的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中的预编码向量相同,每个解调参考信号和对应的虚拟数据流使用相同的天线组传输;所述发送端向所述接收端传输M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述M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用于跟踪所述T个天线组中由一个或多个相位噪声源所引起的相位变化。由于发送端发送有相位跟踪参考信号,这样接收端使用接收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进行相位补偿,从而降低相位噪声的影响。
参见图7,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如图7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701、接收端接收发送端传输的数据信号;
702、接收端接收所述发送端传输的解调参考信号,并估计接收到的每个解调参考信号的信道,其中,所述接收端每个接收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均会接收到D个解调参考信号,其中,D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703、接收端接收所述发送端传输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并估计接收到的每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信道,其中,所述接收端每个接收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均会接收到M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M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704、针对每个接收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所述接收端基于该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接收到M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接收到的D个解调参考信号所估计的信道进行相位补偿,得到各解调参考信号在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在符号上的补偿信道估计;
705、接收端基于补偿信道估计矩阵与获取的第二预编码矩阵,获得信道信息,其中,所述补偿信道估计矩阵包括各接收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接收到的各解调参考信号在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在符号上的补偿信道估计;
706、接收端使用所述信道信息解调所述数据信号,得到用户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704针对每个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均会执行相应的操作,其中,各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的说明具体可以参考图2所示的实施例的说明,此处不作赘述,且可以达到相同有益效果。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步骤701至步骤703执行顺序不作限定。
可选的,所述针对每个接收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所述接收端基于该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接收到M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接收到的D个解调参考信号进行相位噪声估计并进行补偿,得到各解调参考信号在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在符号上的补偿信道估计,包括:
针对每个接收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所述接收端根据获取的解调参考信号与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映射关系,确定该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接收到的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
所述接收端将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估计的信道与各自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所估计的信道进行比较,得到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应的相位变化信息;
所述接收端使用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应的相位变化信息,对各自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所估计的信道进行相位噪声补偿,得到各解调参考信号在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在符号上的补偿信道估计。
可选的,所述映射关系由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预先约定,或者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发送端传输的所述映射关系。
可选的,所述接收端基于补偿信道估计矩阵与获取的第二预编码矩阵,获得信道信息,包括:
所述接收端将所述补偿信道估计矩阵与获取的第二预编码矩阵相乘,得到信道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的信息由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预先约定,或者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发送端传输的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的信息;或者
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发送端传输的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在数据带宽上使用的规则,并基于所述规则获取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作为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对应的接收端的实施方式,其具体的实施方式可以参见图2所示的实施例的相关说明,以为避免重复说明,本实施例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同样可以实现降低相位噪声的影响。。
参见图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发送端,如图8所示,发送端800,包括:
编码模块801,用于使用第二预编码矩阵对用户数据的数据流进行预编码,得到D个虚拟数据流;
第一传输模块802,用于使用第一预编码矩阵对所述D个虚拟数据流进行预编码,并通过T个天线组向接收端传输预编码后的D个虚拟数据流,其中,每个天线组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具有相同相位噪声的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T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D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第二传输模块803,用于向所述接收端传输D个解调参考信号,其中,每个解调参考信号对应一个虚拟数据流,每个调解参考信号使用的预编码向量与对应的虚拟数据流在该解调参考信号所在子载波上使用的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中的预编码向量相同,每个解调参考信号和对应的虚拟数据流使用相同的天线组传输;
第三传输模块804,用于向所述接收端传输M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述M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用于跟踪所述T个天线组中由一个或多个相位噪声源所引起的相位变化,M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可选的,每个虚拟数据流经过预编码后使用一个或者多个天线组传输,且同一虚拟数据流使用的一个或者多个天线组具有相同的相位噪声。
可选的,每个虚拟数据流使用的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中的预编码向量中除该虚拟数据流使用的一个或者多个天线组所对应的权值之外,其余天线组内的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所对应的权值均为零。
可选的,每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使用的预编码向量中除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使用的一个或者多个天线组所对应的权值之外,其余天线组内的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所对应的权值均为零。
可选的,每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使用的预编码中除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使用的一个或者多个天线组所对应的权值之外,其余天线组内的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所对应的权值均为零。
可选的,解调参考信号与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映射关系由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预先约定,或者如图9所示,发送端800还包括:
第四传输模块805,用于向所述接收端传输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的信息;或者
第五传输模块806,用于向所述接收端传输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在数据带宽上使用的规则。
可选的,如图10所示,发送端800还包括:
第六传输模块807,用于向所述接收端传输解调参考信号与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映射关系;或者
解调参考信号与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映射关系由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预先约定。
可选的,所述解调参考信号与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映射关系,包括:
一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至少对应一个解调参考信号,具有对应关系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和解调参考信号使用相同的天线组进行传输;
相位跟踪参考信号使用的预编码向量与对应的虚拟数据流在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在子载波上使用的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中的预编码向量相关,其中,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应的虚拟数据流为该相位参考信号对应的调解参考信号所对应的虚拟数据流。
可选的,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应一个解调参考信号,则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使用的预编码向量与对应的虚拟数据流在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在子载波上使用的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中的预编码向量相同;
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应多个解调参考信号,则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使用的预编码向量由多个虚拟数据流在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在子载波上使用的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中的预编码向量经过运算后得到,所述多个虚拟数据流为所述多个解调参考信号对应的虚拟数据流。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上述发送端800可以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方法实施例中任意实施方式的发送端,本发明实施例中方法实施例中发送端的任意实施方式都可以被本实施例中的上述发送端800所实现,以及达到相同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1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接收端,如图11所示,接收端1100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1101,用于接收发送端传输的数据信号;
第二接收模块1102,用于接收所述发送端传输的解调参考信号,并估计接收到的每个解调参考信号的信道,其中,所述接收端每个接收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均会接收到D个解调参考信号,其中,D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第三接收模块1103,用于接收所述发送端传输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并估计接收到的每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信道,其中,所述接收端每个接收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均会接收到M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M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信道估计模块1104,用于针对每个接收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基于该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接收到M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接收到的D个解调参考信号所估计的信道进行相位补偿,得到各解调参考信号在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在符号上的补偿信道估计;
获取模块1105,用于基于补偿信道估计矩阵与获取的第二预编码矩阵,获得信道信息,其中,所述补偿信道估计矩阵包括各接收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接收到的各解调参考信号在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在符号上的补偿信道估计;
解调模块1106,用于使用所述信道信息解调所述数据信号,得到用户数据。
可选的,如图12所示,信道估计模块1104,包括:
确定单元11041,用于针对每个接收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根据获取的解调参考信号与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映射关系,确定该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接收到的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
信道估计单元11042,用于将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估计的信道与各自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所估计的信道进行比较,得到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应的相位变化信息;
补偿单元11043,用于使用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应的相位变化信息,对各自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所估计的信道进行相位噪声补偿,得到各解调参考信号在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在符号上的补偿信道估计。
可选的,所述映射关系由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预先约定,或者如图13,所述接收端1100还包括:
第四接收模块1107,用于接收所述发送端传输的所述映射关系。
可选的,获取模块1105用于将所述补偿信道估计矩阵与获取的第二预编码矩阵相乘,得到信道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的信息由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预先约定,或者如图14,所述接收端1100还包括:
第五接收模块1108,用于接收所述发送端传输的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的信息;或者
第六接收模块1109,用于接收所述发送端传输的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在数据带宽上使用的规则,并基于所述规则获取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上述接收端1100可以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方法实施例中任意实施方式的接收端,本发明实施例中方法实施例中接收端的任意实施方式都可以被本实施例中的上述接收端1100所实现,以及达到相同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1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发送端的结构,该发送端包括:处理器1500、收发机1510、存储器1520、用户接口1530和总线接口,其中:
处理器1500,用于读取存储器1520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使用第二预编码矩阵对用户数据的数据流进行预编码,得到D个虚拟数据流;
使用第一预编码矩阵对所述D个虚拟数据流进行预编码,并通过T个天线组向接收端传输预编码后的D个虚拟数据流,其中,每个天线组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具有相同相位噪声的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T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D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向所述接收端传输D个解调参考信号,其中,每个解调参考信号对应一个虚拟数据流,每个调解参考信号使用的预编码向量与对应的虚拟数据流在该解调参考信号所在子载波上使用的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中的预编码向量相同,每个解调参考信号和对应的虚拟数据流使用相同的天线组传输;
向所述接收端传输M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述M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用于跟踪所述T个天线组中由一个或多个相位噪声源所引起的相位变化,M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其中,收发机1510,用于在处理器1500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且收发机1510包括上述T个天线组。
在图15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5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52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1510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针对不同的用户设备,用户接口1530还可以是能够外接内接需要设备的接口,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等。
处理器15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520可以存储处理器15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可选的,每个虚拟数据流经过预编码后使用一个或者多个天线组传输,且同一虚拟数据流使用的一个或者多个天线组具有相同的相位噪声。
可选的,每个虚拟数据流使用的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中的预编码向量中除该虚拟数据流使用的一个或者多个天线组所对应的权值之外,其余天线组内的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所对应的权值均为零。
可选的,每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经过预编码后使用一个或多个天线组传输,且同一相位跟踪参考信号使用的一个或者多个天线组具有相同的相位噪声。
可选的,每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使用的预编码向量中除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使用的一个或者多个天线组所对应的权值之外,其余天线组内的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所对应的权值均为零。
可选的,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的信息由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预先约定,或者处理器1500还用于:
通过收发机1510向所述接收端传输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的信息;或者
通过收发机1510向所述接收端传输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在数据带宽上使用的规则。
可选的,解调参考信号与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映射关系由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预先约定,或者处理器1500还用于:
通过收发机1510向所述接收端传输解调参考信号与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所述解调参考信号与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映射关系,包括:
一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至少对应一个解调参考信号,具有对应关系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和解调参考信号使用相同的天线组进行传输;
相位跟踪参考信号使用的预编码向量与对应的虚拟数据流在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在子载波上使用的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中的预编码向量相关,其中,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应的虚拟数据流为该相位参考信号对应的调解参考信号所对应的虚拟数据流。
可选的,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应一个解调参考信号,则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使用的预编码向量与对应的虚拟数据流在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在子载波上使用的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中的预编码向量相同;
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应多个解调参考信号,则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使用的预编码向量由多个虚拟数据流在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在子载波上使用的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中的预编码向量经过运算后得到,所述多个虚拟数据流为所述多个解调参考信号对应的虚拟数据流。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上述发送端可以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方法实施例中任意实施方式的发送端,本发明实施例中方法实施例中发送端的任意实施方式都可以被本实施例中的上述发送端所实现,以及达到相同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16,图中示出一种接收端的结构,该接收端包括:处理器1600、收发机1610、存储器1620、用户接口2160和总线接口,其中:
处理器1600,用于读取存储器1620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通过收发机1610接收发送端传输的数据信号;
接收所述发送端传输的解调参考信号,并估计接收到的每个解调参考信号的信道,其中,所述接收端每个接收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均会接收到D个解调参考信号,其中,D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接收所述发送端传输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并估计接收到的每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信道,其中,所述接收端每个接收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均会接收到M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M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针对每个接收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基于该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接收到M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接收到的D个解调参考信号所估计的信道进行相位补偿,得到各解调参考信号在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在符号上的补偿信道估计;
基于补偿信道估计矩阵与获取的第二预编码矩阵,获得信道信息,其中,所述补偿信道估计矩阵包括各接收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接收到的各解调参考信号在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在符号上的补偿信道估计;
使用所述信道信息解调所述数据信号,得到用户数据。
其中,收发机1610,用于在处理器1600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且收发机1610包括上述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
在图16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6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62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1610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针对不同的用户设备,用户接口2160还可以是能够外接内接需要设备的接口,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等。
处理器16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620可以存储处理器16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可选的,所述针对每个接收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基于该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接收到M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接收到的D个解调参考信号所估计的信道进行相位补偿,得到各解调参考信号在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在符号上的补偿信道估计,包括:
针对每个接收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根据获取的解调参考信号与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映射关系,确定该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接收到的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
将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估计的信道与各自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所估计的信道进行比较,得到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应的相位变化信息;
使用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应的相位变化信息,对各自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所估计的信道进行相位噪声补偿,得到各解调参考信号在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在符号上的补偿信道估计。
可选的,所述映射关系由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预先约定,或者处理器1600还用于:
通过收发机1610接收所述发送端传输的所述映射关系。
可选的,所述基于补偿信道估计矩阵与获取的第二预编码矩阵,获得信道信息,包括:
将所述补偿信道估计矩阵与获取的第二预编码矩阵相乘,得到信道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的信息由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预先约定,或者处理器1600还用于:
通过收发机1610接收所述发送端传输的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的信息;或者
通过收发机1610接收所述发送端传输的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在数据带宽上使用的规则,并基于所述规则获取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上述接收端可以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方法实施例中任意实施方式的接收端,本发明实施例中方法实施例中接收端的任意实施方式都可以被本实施例中的上述接收端所实现,以及达到相同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方法和装置,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包括,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收发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8)

1.一种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端使用第二预编码矩阵对用户数据的数据流进行预编码,得到D个虚拟数据流;
所述发送端使用第一预编码矩阵对所述D个虚拟数据流进行预编码,并通过T个天线组向接收端传输预编码后的D个虚拟数据流,其中,每个天线组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具有相同相位噪声的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T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D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所述发送端向所述接收端传输D个解调参考信号,其中,每个解调参考信号对应一个虚拟数据流,每个调解参考信号使用的预编码向量与对应的虚拟数据流在该解调参考信号所在子载波上使用的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中的预编码向量相同,每个解调参考信号和对应的虚拟数据流使用相同的天线组传输;
所述发送端向所述接收端传输M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述M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用于跟踪所述T个天线组中由一个或多个相位噪声源所引起的相位变化,M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虚拟数据流经过预编码后使用一个或者多个天线组传输,且同一虚拟数据流使用的一个或者多个天线组具有相同的相位噪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虚拟数据流使用的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中的预编码向量中除该虚拟数据流使用的一个或者多个天线组所对应的权值之外,其余天线组内的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所对应的权值均为零。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经过预编码后使用一个或多个天线组传输,且同一相位跟踪参考信号使用的一个或者多个天线组具有相同的相位噪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使用的预编码向量中除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使用的一个或者多个天线组所对应的权值之外,其余天线组内的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所对应的权值均为零。
6.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的信息由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预先约定,或者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发送端向所述接收端传输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的信息;或者
所述发送端向所述接收端传输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在数据带宽上使用的规则。
7.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解调参考信号与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映射关系由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预先约定,或者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发送端向所述接收端传输解调参考信号与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映射关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调参考信号与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映射关系,包括:
一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至少对应一个解调参考信号,具有对应关系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和解调参考信号使用相同的天线组进行传输;
相位跟踪参考信号使用的预编码向量与对应的虚拟数据流在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在子载波上使用的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中的预编码向量相关,其中,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应的虚拟数据流为该相位参考信号对应的调解参考信号所对应的虚拟数据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应一个解调参考信号,则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使用的预编码向量与对应的虚拟数据流在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在子载波上使用的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中的预编码向量相同;
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应多个解调参考信号,则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使用的预编码向量由多个虚拟数据流在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在子载波上使用的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中的预编码向量经过运算后得到,所述多个虚拟数据流为所述多个解调参考信号对应的虚拟数据流。
10.一种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端接收发送端传输的数据信号;
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发送端传输的解调参考信号,并估计接收到的每个解调参考信号的信道,其中,所述接收端每个接收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均会接收到D个解调参考信号,其中,D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发送端传输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并估计接收到的每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信道,其中,所述接收端每个接收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均会接收到M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M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针对每个接收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所述接收端基于该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接收到M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接收到的D个解调参考信号所估计的信道进行相位补偿,得到各解调参考信号在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在符号上的补偿信道估计;
所述接收端基于补偿信道估计矩阵与获取的第二预编码矩阵,获得信道信息,其中,所述补偿信道估计矩阵包括各接收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接收到的各解调参考信号在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在符号上的补偿信道估计;
所述接收端使用所述信道信息解调所述数据信号,得到用户数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每个接收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所述接收端基于该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接收到M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接收到的D个解调参考信号所估计的信道进行相位补偿,得到各解调参考信号在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在符号上的补偿信道估计,包括:
针对每个接收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所述接收端根据获取的解调参考信号与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映射关系,确定该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接收到的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
所述接收端将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估计的信道与各自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所估计的信道进行比较,得到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应的相位变化信息;
所述接收端使用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应的相位变化信息,对各自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所估计的信道进行相位噪声补偿,得到各解调参考信号在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在符号上的补偿信道估计。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关系由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预先约定,或者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发送端传输的所述映射关系。
13.如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基于补偿信道估计矩阵与获取的第二预编码矩阵,获得信道信息,包括:
所述接收端将所述补偿信道估计矩阵与获取的第二预编码矩阵相乘,得到信道信息。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的信息由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预先约定,或者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发送端传输的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的信息;或者
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发送端传输的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在数据带宽上使用的规则,并基于所述规则获取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
15.一种发送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编码模块,用于使用第二预编码矩阵对用户数据的数据流进行预编码,得到D个虚拟数据流;
第一传输模块,用于使用第一预编码矩阵对所述D个虚拟数据流进行预编码,并通过T个天线组向接收端传输预编码后的D个虚拟数据流,其中,每个天线组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具有相同相位噪声的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T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D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第二传输模块,用于向所述接收端传输D个解调参考信号,其中,每个解调参考信号对应一个虚拟数据流,每个调解参考信号使用的预编码向量与对应的虚拟数据流在该解调参考信号所在子载波上使用的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中的预编码向量相同,每个解调参考信号和对应的虚拟数据流使用相同的天线组传输;
第三传输模块,用于向所述接收端传输M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述M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用于跟踪所述T个天线组中由一个或多个相位噪声源所引起的相位变化,M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发送端,其特征在于,每个虚拟数据流经过预编码后使用一个或者多个天线组传输,且同一虚拟数据流使用的一个或者多个天线组具有相同的相位噪声。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发送端,其特征在于,每个虚拟数据流使用的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中的预编码向量中除该虚拟数据流使用的一个或者多个天线组所对应的权值之外,其余天线组内的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所对应的权值均为零。
18.如权利要求15-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发送端,其特征在于,每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经过预编码后使用一个或多个天线组传输,且同一相位跟踪参考信号使用的一个或者多个天线组具有相同的相位噪声。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发送端,其特征在于,每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使用的预编码向量中除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使用的一个或者多个天线组所对应的权值之外,其余天线组内的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所对应的权值均为零。
20.如权利要求15-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发送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的信息由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预先约定,或者所述发送端还包括:
第四传输模块,用于向所述接收端传输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的信息;或者
第五传输模块,用于向所述接收端传输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在数据带宽上使用的规则。
21.如权利要求15-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发送端,其特征在于,解调参考信号与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映射关系由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预先约定,或者所述发送端还包括:
第六传输模块,用于向所述接收端传输解调参考信号与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映射关系。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发送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解调参考信号与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映射关系,包括:
一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至少对应一个解调参考信号,具有对应关系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和解调参考信号使用相同的天线组进行传输;
相位跟踪参考信号使用的预编码向量与对应的虚拟数据流在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在子载波上使用的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中的预编码向量相关,其中,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应的虚拟数据流为该相位参考信号对应的调解参考信号所对应的虚拟数据流。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发送端,其特征在于,
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应一个解调参考信号,则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使用的预编码向量与对应的虚拟数据流在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在子载波上使用的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中的预编码向量相同;
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应多个解调参考信号,则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使用的预编码向量由多个虚拟数据流在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在子载波上使用的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中的预编码向量经过运算后得到,所述多个虚拟数据流为所述多个解调参考信号对应的虚拟数据流。
24.一种接收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送端传输的数据信号;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发送端传输的解调参考信号,并估计接收到的每个解调参考信号的信道,其中,所述接收端每个接收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均会接收到D个解调参考信号,其中,D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发送端传输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并估计接收到的每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信道,其中,所述接收端每个接收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均会接收到M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M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信道估计模块,用于针对每个接收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基于该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接收到M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接收到的D个解调参考信号所估计的信道进行相位补偿,得到各解调参考信号在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在符号上的补偿信道估计;
获取模块,用于基于补偿信道估计矩阵与获取的第二预编码矩阵,获得信道信息,其中,所述补偿信道估计矩阵包括各接收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接收到的各解调参考信号在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在符号上的补偿信道估计;
解调模块,用于使用所述信道信息解调所述数据信号,得到用户数据。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估计模块,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针对每个接收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所述接收端根据获取的解调参考信号与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映射关系,确定该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接收到的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
信道估计单元,用于将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估计的信道与各自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所估计的信道进行比较,得到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应的相位变化信息;
补偿单元,用于使用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对应的相位变化信息,对各自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所估计的信道进行相位噪声补偿,得到各解调参考信号在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在符号上的补偿信道估计。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关系由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预先约定,或者所述接收端还包括:
第四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发送端传输的所述映射关系。
27.如权利要求24-26中任一项所述的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用于将所述补偿信道估计矩阵与获取的第二预编码矩阵相乘,得到信道信息。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的信息由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预先约定,或者所述接收端还包括:
第五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发送端传输的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的信息;或者
第六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发送端传输的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在数据带宽上使用的规则,并基于所述规则获取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
CN201611236137.2A 2016-12-28 2016-12-28 一种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发送端和接收端 Active CN1082591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36137.2A CN108259143B (zh) 2016-12-28 2016-12-28 一种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发送端和接收端
EP17887625.6A EP3565161B1 (en) 2016-12-28 2017-12-28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US16/349,014 US10862644B2 (en) 2016-12-28 2017-12-28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hase compensation using phase-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
JP2019524978A JP6992065B2 (ja) 2016-12-28 2017-12-28 参照信号伝送方法、送信機および受信機
PCT/CN2017/119381 WO2018121671A1 (zh) 2016-12-28 2017-12-28 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发送端和接收端
KR1020197019937A KR20190090863A (ko) 2016-12-28 2017-12-28 참조 신호의 전송 방법, 송신단 및 수신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36137.2A CN108259143B (zh) 2016-12-28 2016-12-28 一种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发送端和接收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59143A true CN108259143A (zh) 2018-07-06
CN108259143B CN108259143B (zh) 2020-02-28

Family

ID=62707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36137.2A Active CN108259143B (zh) 2016-12-28 2016-12-28 一种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发送端和接收端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862644B2 (zh)
EP (1) EP3565161B1 (zh)
JP (1) JP6992065B2 (zh)
KR (1) KR20190090863A (zh)
CN (1) CN108259143B (zh)
WO (1) WO2018121671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327056A1 (en) * 2017-01-05 2019-10-2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eference signal sending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WO2020207473A1 (zh) * 2019-04-10 2020-10-1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11818628A (zh) * 2019-04-10 2020-10-2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US20210258200A1 (en) * 2018-06-07 2021-08-1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phase 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 between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supporting same
US20220166565A1 (en) * 2017-04-28 2022-05-26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Measurement apparatus and measurement method
WO2022161398A1 (zh) * 2021-01-27 2022-08-0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相位噪声补偿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15134197A (zh) * 2021-03-26 2022-09-30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补偿方法及系统、用户设备、基站及存储介质
WO2024065092A1 (zh) * 2022-09-26 2024-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59401B (zh) * 2016-12-28 2020-09-1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参考信号发送方法和相位噪声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US11121743B2 (en) * 2017-05-04 2021-09-14 Appl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hase noise compensation
CN110663237B (zh) 2017-06-12 2022-10-04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发送机、接收机、发送方法及接收方法
CN109150777B (zh) * 2017-06-16 2023-11-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和传输装置
EP3459201B1 (en) * 2017-06-16 2019-12-1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Joint resource map design of dm-rs and pt-rs
US10951290B2 (en) * 2017-10-26 2021-03-16 Apple Inc.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 for phase 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 port selection
KR102176730B1 (ko) * 2019-01-23 2020-11-10 주식회사 지씨티리써치 Qr 분해와 mmib 메트릭을 이용한 채널 상태 정보 추출 방법 및 mimo 수신기
US20220393918A1 (en) * 2019-10-07 2022-12-08 Lg Electronics Inc. Multi-layer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method in 1-bit quantiz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15189732B (zh) * 2022-04-08 2024-05-28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预编码矩阵的估计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6360A (zh) * 2009-09-29 2011-04-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数据信号的频率偏移进行补偿的方法及装置
CN103036820A (zh) * 2011-09-29 2013-04-10 重庆重邮信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参考信号的多小区信道估计方法和装置
US20130309976A1 (en) * 2012-05-15 2013-11-21 Broadcom Corporation Geometrical closed loop line of sight (LOS)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 (MIMO)
CN104243368A (zh) * 2013-06-19 2014-12-24 大唐联诚信息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td-scdma系统的时隙结构的相位校准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72975A (ja) 2002-11-20 2004-06-17 Nec Corp 両偏波受信装置及びそのローカル位相雑音低減方法
TWI297983B (en) 2005-09-16 2008-06-11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Digital-to-analog conversion device
CN103404061B (zh) * 2011-02-21 2016-08-31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预编码方法、预编码装置
EP3672126B1 (en) 2013-05-31 2021-09-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Linear precoding in full-dimensional mimo systems
RU2718153C1 (ru) * 2016-03-23 2020-03-30 Нокиа Текнолоджиз Ой Общая фазовая ошибка и/или интерференция между несущими
US10439663B2 (en) * 2016-04-06 2019-10-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hase noise estimation in data symbols for millimeter wave communication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6360A (zh) * 2009-09-29 2011-04-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数据信号的频率偏移进行补偿的方法及装置
CN103036820A (zh) * 2011-09-29 2013-04-10 重庆重邮信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参考信号的多小区信道估计方法和装置
US20130309976A1 (en) * 2012-05-15 2013-11-21 Broadcom Corporation Geometrical closed loop line of sight (LOS)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 (MIMO)
CN104243368A (zh) * 2013-06-19 2014-12-24 大唐联诚信息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td-scdma系统的时隙结构的相位校准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64925B2 (en) 2017-01-05 2023-09-1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eference signal sending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US11082179B2 (en) * 2017-01-05 2021-08-0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eference signal sending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US20190327056A1 (en) * 2017-01-05 2019-10-2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eference signal sending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US20220166565A1 (en) * 2017-04-28 2022-05-26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Measurement apparatus and measurement method
US11711178B2 (en) * 2017-04-28 2023-07-25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Measurement apparatus and measurement method
US11558234B2 (en) * 2018-06-07 2023-01-1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phase 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 between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supporting same
US20210258200A1 (en) * 2018-06-07 2021-08-1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phase 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 between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supporting same
CN111818628B (zh) * 2019-04-10 2022-04-2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11818629B (zh) * 2019-04-10 2022-04-2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11818628A (zh) * 2019-04-10 2020-10-2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11818629A (zh) * 2019-04-10 2020-10-2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WO2020207473A1 (zh) * 2019-04-10 2020-10-1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WO2022161398A1 (zh) * 2021-01-27 2022-08-0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相位噪声补偿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15134197A (zh) * 2021-03-26 2022-09-30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补偿方法及系统、用户设备、基站及存储介质
WO2024065092A1 (zh) * 2022-09-26 2024-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59143B (zh) 2020-02-28
KR20190090863A (ko) 2019-08-02
JP6992065B2 (ja) 2022-01-13
EP3565161A1 (en) 2019-11-06
EP3565161A4 (en) 2020-04-01
WO2018121671A1 (zh) 2018-07-05
US20190312697A1 (en) 2019-10-10
US10862644B2 (en) 2020-12-08
JP2019537373A (ja) 2019-12-19
EP3565161B1 (en) 2021-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59143A (zh) 一种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发送端和接收端
CN109462566B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WO2017056796A1 (ja) 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9274472A (zh) 数据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0401518A (zh) 一种传输参考信号的方法以及设备
CN103297371A (zh) 单载波传输系统、通信装置和用于其中的单载波传输方法
WO2017140509A1 (en) Compressing/decompressing frequency domain signals
CN110247749A (zh) 资源指示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7888250A (zh) 相位噪声补偿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估计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10492985A (zh) 参考信号的发送和接收方法,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09525359A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WO2022082689A1 (zh) 一种传输信号的方法及装置
CN108289069A (zh) 一种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发送端和接收端
CN109600327A (zh) 一种基于虚部干扰利用的信道估计方法
CN108809877A (zh) 一种解调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
WO2007111198A1 (ja) 送信方法及び送信装置
CN109565364A (zh) 空间复用mimo通信中的信号处理
WO2019015468A1 (zh) 数据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07682127A (zh) 信号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8809562A (zh) 一种dmrs序列确定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WO2019181223A1 (ja) 送信装置、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CN107925556A (zh) 用于针对叠加传输重用现有星座的装置和方法
WO2019181535A1 (ja) 送信装置、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US959666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training sequence code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138527A (zh) 一种资源指示、确定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9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