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59076A - 空中基站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空中基站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59076A
CN108259076A CN201611239501.0A CN201611239501A CN108259076A CN 108259076 A CN108259076 A CN 108259076A CN 201611239501 A CN201611239501 A CN 201611239501A CN 108259076 A CN108259076 A CN 1082590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air base
target
air
adjac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23950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59076B (zh
Inventor
刘永俊
王铠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23950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590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82590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590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590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590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02Airborne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1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neighbour cel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空中基站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应用于第一空中基站,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在确定第一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低于预设空中链路质量时,获取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各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根据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各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判断第一空中基站的相邻空中基站中是否存在有效空中基站;若是,则根据第一预设选择规则,在相邻空中基站的有效空中基站中确定目标空中基站,并向目标空中基站发送第一数据回传请求,第一数据回传请求用于使得目标空中基站向目标空中基站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发送目标数据。用于提高空中基站传输数据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空中基站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中基站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空中基站是指在数千米至数十千米的空中搭建的基站,空中基站通常设置在可以滞留在空中的平台上,滞留在空中的平台可以为气球、飞艇、飞机等。
在地面设置有多个地面站,空中基站可以通过其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与核心网通信。具体的,空中基站确定其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并将数据发送至其通信范围内的一个地面站,并通过地面站将数据发送至核心网。由于空中基站和地面站之间为无线通信,且空中基站向地面站发送的数据量较大,因此,空中基站需要采用频率较高的频段向地面站发送数据。但是高频率的无线波长和空中颗粒(例如,雾滴、雨滴等)的尺寸较为接近,因此,在天气恶劣时,空中的雾滴、雨滴等颗粒较多,高频率的载波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具有较大的衰减,导致空中基站的数据传输质量较差。
在现有技术中,在空中基站向其通信范围内的一个地面站发送数据失败时,空中基站向其通信范围内的其它地面站发送数据,然而,由于同一空中基站的通信范围内的不同地面站之间的距离通常较小(最大为几十千米),且天气空间的相关性较高,使得同一空中基站与其通信范围内的不同地面站之间的信道质量较为相似。因此,当空中基站向其通信范围内的一个地面站传输数据失败时,向其通信范围内的另一个地面站传输数据的成功率也不高,使得空中基站的数据传输质量依然较差,导致空中基站传输数据的可靠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空中基站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提高了空中基站传输数据的可靠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空中基站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第一空中基站。当第一空中基站需要向核心网发送目标数据时,第一空中基站获取第一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在确定第一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低于预设空中链路质量时,第一空中基站获取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各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第一空中基站根据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各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判断第一空中基站的相邻空中基站中是否存在有效空中基站,有效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大于预设空中链路质量;若存在,则根据第一预设选择规则,在相邻空中基站的有效空中基站中确定目标空中基站,并向目标空中基站发送第一数据回传请求,第一数据回传请求中包括目标数据,第一数据回传请求用于使得目标空中基站向目标空中基站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发送目标数据。
在上述过程中,当第一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高于或等于预设空中链路质量时,第一空中基站直接向其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发送回传数据。当第一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低于预设空中链路质量时,第一空中基站确定空中链路质量大于预设空中链路质量的第二空中基站,并请求第二空中基站向地面站发送目标数据。由于第二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大于预设空中链路质量,因此,第一空中基站通过第二空中基站可以成功的将目标数据发送至核心网,进而提高了空中基站传输数据质量的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若第一空中基站的相邻空中基站中不存在有效空中基站,则第一空中基站获取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包括的空中基站的类型;
根据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包括的空中基站的类型、及第一空中基站的非相邻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在非相邻空中基站中确定目标空中基站;
向目标空中基站发送第一数据回传请求,第一数据回传请求中包括目标数据,第一数据回传请求用于使得目标空中基站向目标空中基站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发送目标数据。
在上述过程中,第一空中基站先在相邻空中基站中确定目标空中基站,在相邻空中基站中不存在目标空中基站时,第一空中基站再在非相邻空中基站中确定目标空中基站。这样,可以保证第一空中基站确定得到的目标空中基站与第一空中基站之间的跳数尽可能的少,使得第一空中基站可以快速将需要向核心网发送的目标数据发送至目标空中基站。
当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包括的空中基站的类型不同时,第一空中基站确定目标空中基站的方式也不相同。可选的,可以包括如下两种可行的实现方式:
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包括相邻空中基站和非相邻空中基站。
在该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空中基站可以根据如下可行的实现方式确定目标空中基站:
获取非相邻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
判断非相邻空中基站中是否存在有效空中基站;
若是,则根据第二预设选择规则,获取非相邻空中基站的有效空中基站中各有效空中基站与第一空中基站之间的跳数,并将与第一空中基站之间跳数最少的空中基站确定为目标空中基站。
另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包括相邻空中基站。
在该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空中基站可以根据如下可行的实现方式确定目标空中基站:
在相邻空中基站中随机确定第二空中基站;
向第二空中基站发送第二数据回传请求,第二数据回传请求包括目标数据,第二数据回传请求用于使得第二空中基站确定目标空中基站,并请求目标空中基站向目标空中基站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发送目标数据。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空中基站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目标空中基站,目标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大于预设空中链路质量。在目标空中基站接收到第一空中基站发送的数据回传请求之后,数据回传请求中包括目标数据,目标空中基站向目标空中基站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发送目标数据。这样,由于目标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大于预设空中链路质量,因此,目标空中基站可以准确的向其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发送第一空中基站的目标数据,进而提高空中基站传输数据的可靠性。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空中基站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第二空中基站,第二空中基站为第一空中基站的相邻空中基站。在第二空中基站接收到第一空中基站发送的第二数据回传请求之后,第二数据回传请求中包括目标数据,第二空中基站获取第二空中基站的相邻空中基站中各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并判断相邻空中基站中是否存在有效空中基站,有效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大于预设空中链路质量。
若是,则第二空中基站在有效空中基站中确定目标空中基站,并向目标空中基站发送第一数据回传请求,第一数据回传请求用于使得目标空中基站向目标空中基站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发送目标数据;
若否,则第二空中基站在相邻空中基站中随机确定第三空中基站,并向第三空中基站发送第二数据回传请求。该第二数据回传请求用于使得第三空中基站确定目标空中基站,并请求目标空中基站向目标空中基站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发送目标数据。
在上述过程中,当第一空中基站没有确定得到目标空中基站时,可以由第二空中基站确定目标空中基站,若第二空中基站在其相邻空中基站中能够确定得到目标空中基站,则第二空中基站请求目标空中基站发送目标数据,若第二空中基站在其相邻空中基站中无法确定得到目标空中基站,则第二空中基站请求其相邻的第三空中基站确定目标空中基站,依次类类推,直至确定得到目标空中基站,并由目标空中基站发送目标数据。由于目标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大于预设空中链路质量,因此,目标空中基站可以准确的向其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发送第一空中基站的目标数据,进而提高空中基站传输数据的可靠性。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空中基站,包括处理器、发送器、存储器及通信总线,存储器用于存储执行指令,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器中的执行指令,并执行相应的操作,通信总线用于实现元件之间的通信连接,其中,
处理器用于,获取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其中,空中链路质量为空中基站与其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之间的最大链路质量;
处理器还用于,在确定第一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低于预设空中链路质量时,获取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各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预设空中基站集合包括第一空中基站的相邻空中基站;
处理器还用于,根据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各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判断第一空中基站的相邻空中基站中是否存在有效空中基站,有效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大于预设空中链路质量;
处理器还用于,在处理器判断第一空中基站的相邻空中基站中存在有效空中基站时,根据第一预设选择规则,在相邻空中基站的有效空中基站中确定目标空中基站;
发送器用于,在处理器的控制下,向目标空中基站发送第一数据回传请求,第一数据回传请求中包括目标数据,第一数据回传请求用于使得目标空中基站向目标空中基站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发送目标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器还用于,在处理器判断第一空中基站的相邻空中基站中不存在有效空中基站时,获取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包括的空中基站的类型;
处理器还用于,根据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包括的空中基站的类型、及第一空中基站的非相邻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在非相邻空中基站中确定目标空中基站;
发送器还用于,在处理器的控制下,向目标空中基站发送第一数据回传请求,第一数据回传请求中包括目标数据,第一数据回传请求用于使得目标空中基站向目标空中基站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发送目标数据。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包括相邻空中基站和非相邻空中基站;相应的,处理器具体用于:
获取非相邻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
判断非相邻空中基站中是否存在有效空中基站;
若是,则根据第二预设选择规则,获取非相邻空中基站的有效空中基站中各有效空中基站与第一空中基站之间的跳数,并将与第一空中基站之间跳数最少的空中基站确定为目标空中基站。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包括相邻空中基站;
相应的,处理器具体用于,在相邻空中基站中随机确定第二空中基站;
发送器还用于,在处理器的控制下,向第二空中基站发送第二数据回传请求,第二数据回传请求包括目标数据,第二数据回传请求用于使得第二空中基站确定目标空中基站,并请求目标空中基站向目标空中基站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发送目标数据。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空中基站,包括接收器、发送器、处理器、存储器及通信总线,存储器用于存储执行指令,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器中的执行指令,并执行相应的操作,通信总线用于实现元件之间的通信连接,其中,
接收器用于,在处理器的控制下,接收第一空中基站发送的数据回传请求,数据回传请求中包括目标数据;
发送器用于,在处理器的控制下,向目标空中基站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发送目标数据。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空中基站,包括接收器、处理器、发送器、存储器及通信总线,存储器用于存储执行指令,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器中的执行指令,并执行相应的操作,通信总线用于实现元件之间的通信连接,其中,
接收器用于,在处理器的控制下,接收第一空中基站发送的第二数据回传请求,第二数据回传请求中包括目标数据;
处理器用于,获取第二空中基站的相邻空中基站中各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
处理器还用于,判断相邻空中基站中是否存在有效空中基站,有效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大于预设空中链路质量;
处理器还用于,在处理器判断相邻空中基站中存在有效空中基站时,在有效空中基站中确定目标空中基站;相应的,发送器用于,在处理器的控制下,向目标空中基站发送第一数据回传请求,第一数据回传请求用于使得目标空中基站向目标空中基站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发送目标数据;
处理器还用于,在处理器判断相邻空中基站中不存在有效空中基站时,在相邻空中基站中随机确定第三空中基站;相应的,发送器用于,在处理器的控制下,向第三空中基站发送第二数据回传请求。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空中基站数据传输装置,应用于第一空中基站,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判断模块、确定模块和发送模块,其中,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其中,空中链路质量为空中基站与其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之间的最大链路质量;其中,第一获取模块的功能可以通过第四方面中的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相应的执行指令实现。
第一获取模块还用于,在确定第一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低于预设空中链路质量时,获取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各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预设空中基站集合包括第一空中基站的相邻空中基站;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各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判断第一空中基站的相邻空中基站中是否存在有效空中基站,有效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大于预设空中链路质量;其中,判断模块的功能可以通过第四方面中的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相应的执行指令实现。
确定模块用于,在判断模块判断第一空中基站的相邻空中基站中存在有效空中基站时,根据第一预设选择规则,在相邻空中基站的有效空中基站中确定目标空中基站;其中,确定模块的功能可以通过第四方面中的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相应的执行指令实现。
发送模块用于,向目标空中基站发送第一数据回传请求,第一数据回传请求中包括目标数据,第一数据回传请求用于使得目标空中基站向目标空中基站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发送目标数据。其中,发送模块可以通过第四方面中的发送器实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获取模块,该第二获取模块的功能可以通过第四方面中的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相应的执行指令实现,其中,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判断模块判断第一空中基站的相邻空中基站中不存在有效空中基站时,获取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包括的空中基站的类型;
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包括的空中基站的类型、及第一空中基站的非相邻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在非相邻空中基站中确定目标空中基站;
发送模块用于,向目标空中基站发送第一数据回传请求,第一数据回传请求中包括目标数据,第一数据回传请求用于使得目标空中基站向目标空中基站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发送目标数据。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包括相邻空中基站和非相邻空中基站;相应的,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非相邻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
判断非相邻空中基站中是否存在有效空中基站;
若是,则根据第二预设选择规则,获取非相邻空中基站的有效空中基站中各有效空中基站与第一空中基站之间的跳数,并将与第一空中基站之间跳数最少的空中基站确定为目标空中基站。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包括相邻空中基站;相应的,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在相邻空中基站中随机确定第二空中基站;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第二空中基站发送第二数据回传请求,第二数据回传请求包括目标数据,第二数据回传请求用于使得第二空中基站确定目标空中基站,并请求目标空中基站向目标空中基站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发送目标数据。
第八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空中基站数据传输装置,应用于目标空中基站,目标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大于预设空中链路质量,装置包括接收模块和发送模块,其中,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空中基站发送的数据回传请求,数据回传请求中包括目标数据;该接收模块可以通过第五方面中的接收器实现。
发送模块用于,向目标空中基站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发送目标数据。该接收模块可以通过第五方面中的发送器实现。
第九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空中基站数据传输装置,应用于第二空中基站,第二空中基站为第一空中基站的相邻空中基站,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获取模块、判断模块、确定模块和发送模块,其中,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空中基站发送的第二数据回传请求,第二数据回传请求中包括目标数据;其中,该接收模块可以通过第六方面中的接收器实现。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二空中基站的相邻空中基站中各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其中,获取模块的功能可以通过第六方面中的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相应的执行指令实现。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相邻空中基站中是否存在有效空中基站,有效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大于预设空中链路质量;其中,判断模块的功能可以通过第六方面中的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相应的执行指令实现。
确定模块用于,在判断模块判断相邻空中基站中存在有效空中基站时,在有效空中基站中确定目标空中基站;相应的,发送模块用于,向目标空中基站发送第一数据回传请求,第一数据回传请求用于使得目标空中基站向目标空中基站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发送目标数据;其中,确定模块的功能可以通过第六方面中的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相应的执行指令实现。
确定模块还用于,在判断模块判断相邻空中基站中不存在有效空中基站时,在相邻空中基站中随机确定第三空中基站;相应的,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三空中基站发送第二数据回传请求。
第十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空中基站数据传输系统,包括第七方面任一项的空中基站、第八方面的空中基站及第九方面的空中基站;或者,该空中基站数据传输系统包括第七方面任一项的空中基站、第八方面的空中基站。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中基站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在第一空中基站向核心网发送目标数据之前,第一空中基站先获取其空中链路质量。当第一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大于或等于预设空中链路质量时,第一空中基站直接向其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发送回传数据。当第一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低于预设空中链路质量时,第一空中基站确定空中链路质量大于预设空中链路质量的目标空中基站,并请求目标空中基站向地面站发送目标数据。由于目标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大于预设空中链路质量,因此,第一空中基站通过目标空中基站可以成功的将目标数据发送至核心网,进而提高了空中基站传输数据质量的可靠性。进一步的,第一空中基站先在相邻空中基站中确定目标空中基站,在相邻空中基站中不存在目标空中基站时,第一空中基站再在非相邻空中基站中确定目标空中基站。这样,可以保证第一空中基站确定得到的目标空中基站与第一空中基站之间的跳数尽可能的少,以使第一空中基站可以快速将需要向核心网发送的目标数据发送至目标空中基站,进而保证第一空中基站传输数据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中基站数据传输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中基站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获取第一空中基站与第一地面站之间的链路质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获取第一空中基站与第一地面站之间的链路质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中基站的跳转关系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中基站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中基站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中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空中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空中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中基站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中基站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空中基站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空中基站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中基站数据传输的应用场景示意图,请参见图1,包括多个空中基站101、多个地面站102和核心网103。每一个空中基站101均设置在空中,地面站102和核心网103设置在地面。
多个空中基站101中的部分空中基站101之间可以直接进行通信。本申请中,将可以直接进行通信的两个空中基站101称为相邻的空中基站,例如,空中基站1和空中基站2为相邻空中基站,空中基站1和空中基站3为相邻空中基站,空中基站2和空中基站3为相邻空中基站。
一个空中基站101对应至少一个地面站102,一个地面站102可以对应一个或多个空中基站101。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空中基站101与地面站102之间的对应关系。每一个地面站102均可以与核心网103进行通信,以使空中基站101可以通过其对应的地面站102与核心网103通信,空中基站101与地面站102之间通过无线连接,地面站102和核心网103之间可以通过有线连接,也可以通过无线连接。
在本申请中,当空中基站需要通过地面站向核心网发送回传数据时,空中基站可以先获取其空中链路质量。当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较差时,空中基站可以请求其它空中链路质量较好的空中基站向地面站发送回传数据,进而提高空中基站的数据传输质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所示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中基站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第一空中基站,请参见图2,该方法可以包括:
S201、获取第一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空中链路质量为空中基站与其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之间的最大链路质量。可选的,空中链路质量可以包括误码率、重传率、往返时延(Round Trip Time,简称RTT)、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简称RSSI)等。
在地面设置有多个可以与核心网通信的地面站,第一空中基站可以与其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进行通信。第一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为第一空中基站与其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之间的最大链路质量。当第一空中基站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为多个时,第一空中基站可以获取与其通信范围内的各地面站之间的链路质量,并将最大的链路质量确定为第一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
例如,请参见图1,假设地面设置有M个地面站,分别记为地面站1、地面站2、……、地面站M,假设地面站1和地面站2位于空中基站1的通信范围内,当空中基站1需要获取其空中链路质量时,空中基站1分别获取与地面站1的链路质量1、及与地面站2的链路质量2,并将链路质量1和链路质量2中较大的链路质量确定为空中基站1的空中链路质量。
可选的,在第一空中基站运行的过程中,第一空中基站可以在本地存储其空中链路质量,并实时或周期性的对其空中链路质量进行更新。这样,当在第一空中基站需要向核心网发送目标数据时,第一空中基站直接在本地获取即可,使得第一空中基站可以快速获取其空中链路质量。
S202、判断第一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是否低于预设空中链路质量。
若否,则执行S203。若是,则执行S204-S209。
可选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该预设空中链路质量。
S203、向其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发送目标数据。
若判断第一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空中链路质量,则第一空中基站直接向其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发送目标数据,以使接收到目标数据的地面站向核心网发送该目标数据。
可选的,当在第一空中基站的通信范围内存在多个地面站时,第一空中基站可以在多个地面站中选择一个与其之间的链路质量最大的地面站,并向该地面站发送目标数据。
S204、获取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各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预设空中基站集合包括第一空中基站的相邻空中基站。
可选的,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可以仅包括第一空中基站的相邻空中基站。
可选的,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可以包括第一空中基站的相邻空中基站和非相邻空中基站,且非相邻空中基站与第一空中基站之间的距离在预设距离之内。
第一空中基站的相邻空中基站是指,与第一空中基站之间的跳数为1的空中基站。第一空中基站的非相邻空中基站是指,与第一空中基站之间的跳数大于1的空中基站。
可选的,第一空中基站可以向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的空中基站发送请求消息,以获取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各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
S205、根据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各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判断第一空中基站的相邻空中基站中是否存在有效空中基站,有效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大于预设空中链路质量。
若是,则执行S206和S209。
若否,则执行S207-S209。
S206、根据第一预设选择规则,在相邻空中基站的有效空中基站中确定目标空中基站。
在S206之后,执行S209。
可选的,第一空中基站可以根据第一预设选择规则,获取相邻空中基站中的有效空中基站的个数。
若相邻空中基站中的有效空中基站的个数等于1,则直接将该一个有效空中基站确定为目标空中基站。
若相邻空中基站中的有效空中基站的个数等于1,则可以将相邻空中基站中任意一个有效空中基站中确定目标空中基站。或者,将相邻空中基站中、空中链路质量最大的一个有效空中基站确定为目标空中基站。
S207、获取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包括的空中基站的类型。
可选的,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包括第一空中基站的相邻空中基站。或者,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包括第一空中基站的相邻空中基站和第一空中基站的非相邻空中基站。
S208、根据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包括的空中基站的类型、及第一空中基站的非相邻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在非相邻空中基站中确定目标空中基站。
可选的,当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包括的空中基站的类型不同时,第一空中基站确定目标空中基站的方式也不相同。可选的,可以包括如下两种可行的实现方式:
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包括第一空中基站的相邻空中基站和非相邻空中基站。
在该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空中基站可以根据非相邻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在非相邻空中基站中确定目标空中基站。可选的,第一空中基站可以根据第二预设选择规则,获取非相邻空中基站的有效空中基站中各有效空中基站与所述第一空中基站之间的跳数,并将与第一空中基站之间跳数最少的空中基站确定为目标空中基站。
另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包括第一空中基站的相邻空中基站。
在该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空中基站可以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在相邻空中基站中随机选个一个第二空中基站,并向第二空中基站发送第二数据回传请求,以使第二空中基站根据第二数据回传请求确定目标空中基站,其中,第二数据回传请求中包括目标数据。
在第二空中基站接收到第一空中基站发送的第二数据回传请求之后,第二空中基站获取第二空中基站的相邻空中基站中各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并判断相邻空中基站中是否存在有效空中基站,有效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大于预设空中链路质量。
若是,则第二空中基站在有效空中基站中确定目标空中基站。在该种情况下,由第二空中基站向目标空中基站发送第一数据回传请求,相应的,不再执行S209。
若否,则第二空中基站在相邻空中基站中随机确定第三空中基站,并向第三空中基站发送第二数据回传请求。该第二数据回传请求用于使得第三空中基站确定目标空中基站,并请求目标空中基站向目标空中基站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发送目标数据。
在上述过程中,当第一空中基站没有确定得到目标空中基站时,可以由第二空中基站确定目标空中基站,若第二空中基站在其相邻空中基站中能够确定得到目标空中基站,则第二空中基站请求目标空中基站发送目标数据,若第二空中基站在其相邻空中基站中无法确定得到目标空中基站,则第二空中基站请求其相邻的第三空中基站确定目标空中基站,依次类推,直至确定得到目标空中基站,并由目标空中基站发送目标数据。由于目标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大于预设空中链路质量,因此,目标空中基站可以准确的向其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发送第一空中基站的目标数据,进而提高空中基站传输数据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对数据回传请求进行传输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形成回路,在发送数据回传请求时,可以携带该数据回传请求经过的空中基站的标识,以避免将数据回传请求再次发送到已经对该数据回传请求进行转发过的空中基站。
S209、向目标空中基站发送第一数据回传请求,第一数据回传请求中包括目标数据,第一数据回传请求用于使得目标空中基站向目标空中基站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发送目标数据。
在目标空中基站接收到第一数据回传请求之后,目标空中基站向目标空中基站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发送所述目标数据。可选的,当目标空中基站通信范围内包括多个地面站时,目标空中基站可以在多个地面站中选择一个与其之间的链路质量最大的地面站,并向该地面站发送目标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中基站数据传输方法,在第一空中基站向核心网发送目标数据之前,第一空中基站先获取其空中链路质量。当第一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大于或等于预设空中链路质量时,第一空中基站直接向其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发送回传数据。当第一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低于预设空中链路质量时,第一空中基站确定空中链路质量大于预设空中链路质量的目标空中基站,并请求目标空中基站向地面站发送目标数据。由于目标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大于预设空中链路质量,因此,第一空中基站通过目标空中基站可以成功的将目标数据发送至核心网,进而提高了空中基站传输数据质量的可靠性。进一步的,第一空中基站先在相邻空中基站中确定目标空中基站,在相邻空中基站中不存在目标空中基站时,第一空中基站再在非相邻空中基站中确定目标空中基站。这样,可以保证第一空中基站确定得到的目标空中基站与第一空中基站之间的跳数尽可能的少,以使第一空中基站可以快速将需要向核心网发送的目标数据发送至目标空中基站,进而保证第一空中基站传输数据的效率。
在图2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空中基站在确定其空中链路质量的过程中,需要获取第一空中基站与其通信范围内每一个地面站之间的链路质量。第一空中基站获取与其通信范围内每一个地面站之间的链路质量的过程相同,下面,以第一空中基站获取与其通信范围内的第一地面站之间的链路质量的过程为例,介绍两种可行的实现方式,具体的,请参见图3-图4所示的实施例。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获取第一空中基站与第一地面站之间的链路质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请参见图3,该方法可以包括:
S301、向第一地面站发送测量报文。
当第一空中基站需要获取与第一地面站之间的链路质量时,第一空中基站向第一地面站发送测量报文。
S302、接收第一地面接站发送的、测量报文对应的响应报文。
在第一地面站接收到第一空中基站发送的测量报文之后,第一地面站对测量报文进行处理得到响应报文。可选的,第一地面站可以根据预设处理规则,对测量报文进行处理。
S303、根据测量报文和响应报文,获取第一空中基站与第一地面站之间的链路质量。
在第一空中基站接收到响应报文之后,第一空中基站根据测量报文和响应报文,获取第一空中基站与第一地面站之间的链路质量。
可选的,第一地面站和第一空中基站中可以预先设置双方公知的预设序列。当第一空中基站需要获取第一地面站和第一空中基站之间的链路质量时,第一空中基站向第一地面站发送测量报文,第一地面站接收到测量报文之后,向第一空中基站发送携带预设序列的响应报文。
在第一空中基站接收到响应报文之后,第一空中基站在响应报文中获取经过链路传输后的预设序列。第一空中基站获取经链路传输后的预设序列和经链路传输前的预设序列之间的差异,并根据该差异的大小,确定第一空中基站和第一地面站之间的链路质量。具体的,该差异越大,第一空中基站和第一地面站之间的链路质量越差,该差异越小,第一空中基站和第一地面站之间的链路质量越好。可选的,第一空中基站可以对经链路传输后的预设序列和经链路传输前的预设序列进行相关运算,以获取经链路传输后的预设序列和经链路传输前的预设序列之间的差异。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当第一空中基站需要获取与第一地面站之间的链路质量时,第一空中基站向第一地面站发送测量报文,并根据测量报文及第一地面站反馈的响应报文获取链路质量。测量报文和响应报文均为在第一空中基站和第一地面站之间发送的报文,因此,通过该种方式获取得到的链路质量的准确度较高。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获取第一空中基站与第一地面站之间的链路质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请参见图4,该方法可以包括:
S401、获取第一空中基站在预设时段内向第一地面站传输数据的成功率。
可选的,预设时段可以为当前时刻之前预设时长对应的时段。例如,假设当前时刻为8点12分,预设时长为1分钟,则预设时段为8点11分至8点12分。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在预设时长。例如,若高空天气变化周期较长,可以将该预设时长设置的长一些,例如5分钟等,若高空天气变化周期较短,可以将该预设时长设置的短一些,例如40秒、1分钟等。
当第一空中基站需要获取与第一地面站之间的链路质量时,第一空中基站统计在预设时段内向第一地面站传输数据的成功率。可选的,当第一空中基站向第一地面站成功发送回传数据之后,第一地面站则会向第一空中基站反馈响应信息,否则,第一地面站不会向第一空中基站反馈响应信息。
S402、根据第一空中基站在预设时段内向第一地面站传输数据的成功率,获取第一空中基站与第一地面站之间的链路质量。
第一空中基站根据预设时段内向第一地面站传输数据的成功率,获取第一空中基站与第一地面站之间的链路质量。可选的,可以预先设置成功率和链路质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以使第一空中基站可以根据向第一地面站传输数据的成功率和该对应关系,获取第一空中基站与第一地面站之间的链路质量。
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当第一空中基站需要获取与第一地面站之间的链路质量时,第一空中基站只需对预设时段内向第一地面站传输数据的成功率进行统计即可获取相应的链路质量,进而使得第一空中基站获取与第一地面站之间的链路质量的效率较高。
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当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包括的空中基站的类型不同时,空中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也有所不同。下面,结合图5-图7,通过具体示例,对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包括不同类型的空中基站时,空中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包括第一空中基站的相邻空中基站和非相邻空中基站。在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包括第一空中基站的相邻空中基站。
示例性的,假设第一空中基站为空中基站A,该空中基站A可以直接或者间接与4个空中基站进行通信,该4个空中基站分别记为空中基站B、空中基站C、空中基站D和空中基站E。再假设该5个空中基站之间的跳转关系如图5所示。再假设预设空中链路质量为8。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中基站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请参见图6,该方法可以包括:
S601、空中基站A获取空中基站A的空中链路质量(3),并判断其空中链路质量低于预设空中链路质量(8)。
S602、空中基站A分别获取空中基站B、空中基站C、空中基站D和空中基站E的空中链路质量、及各空中基站与空中基站A之间的跳数。
在图6所述的实施例中,空中基站A对应的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包括空中基站B、空中基站C、空中基站D和空中基站E。
假设空中基站A获取得到的各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及各空中基站与空中基站A之间的跳如表1所示:
表1
空中基站的标识 空中链路质量 与空中基站A之间的跳数
空中基站B 7 1
空中基站C 5 1
空中基站D 9 2
空中基站E 10 3
S603、空中基站A确定相邻空中基站为空中基站B和空中基站C。
S604、空中基站A判断空中基站B的空中链路质量(7)和空中基站C的空中链路质量(5)均低于预设空中链路质量(8)。
S605、空中基站A确定非相邻空中基站为空中基站D和空中基站F。
S606、空中基站A判断空中基站D的空中链路质量(9)和空中基站E的空中链路质量(10)均大于预设空中链路质量(8),空中基站A将空中基站D和空中基站E确定为有效空中基站。
S607、空中基站A判断空中基站D与空中基站A之间的跳数(2)小于空中基站E与空中基站A之间的跳数(3),空中基站A将空中基站D确定为目标空中基站。
S608、空中基站A向空中基站D发送包括目标数据的第一数据回传请求。
S609、空中基站D向空中基站D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1发送目标数据。
S610、地面站1向核心网发送目标数据。
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当空中基站A需要通过其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向核心网发送目标数据,且空中基站A的空中链路质量低于预设空中链路质量时,空中基站A根据可直接或间接与其通信的各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将空中链路质量大于预设空中链路质量的空中基站D确定为目标空中基站,并请求空中基站D通过其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向核心网发送目标数据。由于空中基站D的空中链路质量大于预设空中链路质量,因此,空中基站D可以准确的将目标数据通过地面站发送至核心网。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中基站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请参见图7,该方法可以包括:
S701、空中基站A获取空中基站A的空中链路质量(3),并判断其空中链路质量(3)低于预设空中链路质量(8)。
S702、空中基站A分别获取空中基站B的空中链路质量(7)和空中基站C的空中链路质量(5)。
在图7所述的实施例中,空中基站A对应的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包括空中基站B和空中基站C。
S703、空中基站A判断空中基站B的空中链路质量(7)和空中基站C的空中链路质量(5)均低于预设空中链路质量(8)。
S704、空中基站A随机将空中基站C确定为第二空中基站。
S705、空中基站A向空中基站C发送包括目标数据的第二数据回传请求。
S706、空中基站C获取空中基站A的空中链路质量(3)、空中基站B的空中链路质量(7)和空中基站D的空中链路质量(9)。
S707、空中基站C判断空中基站D的空中链路质量(9)大于预设空中链路质量(8)。
S708、空中基站C向空中基站D发送包括目标数据的第一数据回传请求。
S709、空中基站D向空中基站D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1发送目标数据。
S710、地面站1向核心网发送目标数据。
在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当空中基站A需要通过其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向核心网发送目标数据,且空中基站A的空中链路质量低于预设空中链路质量时,空中基站A可以现在其相邻空中基站中确定目标空中基站,当空中基站A无法在其相邻空中基站中确定得到目标空中基站时,空中基站A请求其相邻的空中基站C确定目标空中基站(空中基站D),并由空中基站C请求空中基站D通过空中基站D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向核心网发送目标数据。由于空中基站D的空中链路质量大于预设空中链路质量,因此,空中基站D可以准确的将目标数据通过地面站发送至核心网。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中基站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8,包括处理器11、发送器12、存储器13及通信总线14,存储器13用于存储程序,通信总线14用于实现元件之间的通信连接,处理器11可以读取存储器13中的程序,并执行相应的操作,其中,
所述处理器11用于,获取所述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其中,空中链路质量为空中基站与其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之间的最大链路质量;
所述处理器11还用于,在确定所述第一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低于预设空中链路质量时,获取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各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所述预设空中基站集合包括所述第一空中基站的相邻空中基站;
所述处理器11还用于,根据所述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各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判断所述第一空中基站的相邻空中基站中是否存在有效空中基站,有效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大于预设空中链路质量;
所述处理器11还用于,在所述处理器11判断所述第一空中基站的相邻空中基站中存在有效空中基站时,根据第一预设选择规则,在所述相邻空中基站的有效空中基站中确定目标空中基站;
所述发送器12用于,在处理器11的控制下,向所述目标空中基站发送第一数据回传请求,所述第一数据回传请求中包括目标数据,所述第一数据回传请求用于使得所述目标空中基站向所述目标空中基站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中基站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以及有益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11还用于,在所述处理器11判断所述第一空中基站的相邻空中基站中不存在有效空中基站时,获取所述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包括的空中基站的类型;
所述处理器11还用于,根据所述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包括的空中基站的类型、及所述第一空中基站的非相邻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在所述非相邻空中基站中确定目标空中基站;
所述发送器12还用于,在处理器11的控制下,向所述目标空中基站发送第一数据回传请求,所述第一数据回传请求中包括目标数据,所述第一数据回传请求用于使得所述目标空中基站向所述目标空中基站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包括所述相邻空中基站和所述非相邻空中基站;相应的,所述处理器11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非相邻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
判断所述非相邻空中基站中是否存在有效空中基站;
若是,则根据所述第二预设选择规则,获取非相邻空中基站的有效空中基站中各有效空中基站与所述第一空中基站之间的跳数,并将与所述第一空中基站之间跳数最少的空中基站确定为所述目标空中基站。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包括所述相邻空中基站;相应的,所述处理器11具体用于:
在所述相邻空中基站中随机确定第二空中基站;
向所述第二空中基站发送第二数据回传请求,所述第二数据回传请求包括所述目标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回传请求用于使得所述第二空中基站确定目标空中基站,并请求所述目标空中基站向所述目标空中基站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图8实施例所示的空中基站可以为第一空中基站。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中基站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以及有益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空中基站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9,包括接收器21、发送器22、处理器23、存储器24及通信总线25,存储器24用于存储程序,通信总线25用于实现元件之间的通信连接,处理器23可以读取存储24中的程序,并执行相应的操作,其中,
所述接收器21用于,在处理器23的控制下,接收第一空中基站发送的数据回传请求,所述数据回传请求中包括目标数据;
所述发送器22用于,在处理器23的控制下,向所述目标空中基站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中基站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以及有益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空中基站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10,包括接收器31、处理器32、发送器33、存储器34及通信总线35,存储器34用于存储程序,通信总线35用于实现元件之间的通信连接,处理器32可以读取存储器34中的程序,并执行相应的操作,其中,
所述接收器31用于,在处理器32的控制下,接收第一空中基站发送的第二数据回传请求,所述第二数据回传请求中包括目标数据;
所述处理器32用于,获取所述第二空中基站的相邻空中基站中各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
所述处理器32还用于,判断所述相邻空中基站中是否存在有效空中基站,所述有效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大于预设空中链路质量;
所述处理器32还用于,在所述处理器32判断所述相邻空中基站中存在有效空中基站时,在所述有效空中基站中确定目标空中基站;相应的,所述发送器33用于,在处理器32的控制下,向所述目标空中基站发送第一数据回传请求,所述第一数据回传请求用于使得所述目标空中基站向所述目标空中基站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所述处理器32还用于,在所述处理器32判断所述相邻空中基站中不存在有效空中基站时,在所述相邻空中基站中随机确定第三空中基站;相应的,所述发送器33用于,在处理器32的控制下,向所述第三空中基站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回传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中基站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以及有益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中基站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该空中基站数据传输装置可以设置在第一空中基站中,请参见图11,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41、判断模块42、确定模块43和发送模块44,其中,
第一获取模块41用于,获取第一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其中,空中链路质量为空中基站与其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之间的最大链路质量;第一获取模块41的功能可以通过图8实施例中的处理器11执行存储器13中相应的执行指令实现。
第一获取模块41还用于,在确定第一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低于预设空中链路质量时,获取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各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预设空中基站集合包括第一空中基站的相邻空中基站;
判断模块42用于,根据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各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判断第一空中基站的相邻空中基站中是否存在有效空中基站,有效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大于预设空中链路质量;判断模块42的功能可以通过图8实施例中的处理器11执行存储器13中相应的执行指令实现。
确定模块43用于,在判断模块42判断第一空中基站的相邻空中基站中存在有效空中基站时,根据第一预设选择规则,在相邻空中基站的有效空中基站中确定目标空中基站;其中,确定模块43的功能可以通过图8实施例中的处理器11执行存储器13中相应的执行指令实现。
发送模块44用于,向目标空中基站发送第一数据回传请求,第一数据回传请求中包括目标数据,第一数据回传请求用于使得目标空中基站向目标空中基站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发送目标数据。发送模块44可以通过图8实施例中的发送器12实现。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中基站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在图1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请参见图12,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获取模块45,该第二获取模块45的功能可以通过图8实施例中的处理器11执行存储器13中相应的执行指令实现,其中,
第二获取模块45用于,在判断模块42判断第一空中基站的相邻空中基站中不存在有效空中基站时,获取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包括的空中基站的类型;
确定模块43还用于,根据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包括的空中基站的类型、及第一空中基站的非相邻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在非相邻空中基站中确定目标空中基站;
发送模块44用于,向目标空中基站发送第一数据回传请求,第一数据回传请求中包括目标数据,第一数据回传请求用于使得目标空中基站向目标空中基站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发送目标数据。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包括相邻空中基站和非相邻空中基站;相应的,确定模块43具体用于:
获取非相邻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
判断非相邻空中基站中是否存在有效空中基站;
若是,则根据第二预设选择规则,获取非相邻空中基站的有效空中基站中各有效空中基站与第一空中基站之间的跳数,并将与第一空中基站之间跳数最少的空中基站确定为目标空中基站。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包括相邻空中基站;相应的,确定模块43具体用于,在相邻空中基站中随机确定第二空中基站;
所述发送模块44还用于,向第二空中基站发送第二数据回传请求,第二数据回传请求包括目标数据,第二数据回传请求用于使得第二空中基站确定目标空中基站,并请求目标空中基站向目标空中基站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发送目标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中基站数据传输装置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以及有益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空中基站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空中基站数据传输装置可以设置在目标空中基站中,目标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大于预设空中链路质量。请参见图13,该装置可以包括接收模块51和发送模块52,其中,
所述接收模块51用于,接收第一空中基站发送的数据回传请求,所述数据回传请求中包括目标数据;该接收模块51可以通过图9实施例中的接收器21实现。
所述发送模块52用于,向所述目标空中基站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发送所述目标数据。该发送模块52可以通过图9实施例中的发送器22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中基站数据传输装置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以及有益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空中基站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空中基站数据传输装置可以设置在第二空中基站中,第二空中基站为第一空中基站的相邻空中基站。请参见图14,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61、获取模块62、判断模块63、确定模块64和发送模块65,其中,
接收模块61用于,接收第一空中基站发送的第二数据回传请求,第二数据回传请求中包括目标数据;该接收模块61可以通过图10实施例中的接收器31实现。
获取模块62用于,获取第二空中基站的相邻空中基站中各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获取模块62的功能可以通过图10实施例中的处理器32执行存储器34中相应的执行指令实现。
判断模块63用于,判断相邻空中基站中是否存在有效空中基站,有效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大于预设空中链路质量;判断模块63的功能可以通过图10实施例中的处理器32执行存储器34中相应的执行指令实现。
确定模块64用于,在判断模块判断相邻空中基站中存在有效空中基站时,在有效空中基站中确定目标空中基站;相应的,发送模块用于,向目标空中基站发送第一数据回传请求,第一数据回传请求用于使得目标空中基站向目标空中基站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发送目标数据;确定模块64的功能可以通过图10实施例中的处理器32执行存储器34中相应的执行指令实现。
确定模块还用于,在判断模块判断相邻空中基站中不存在有效空中基站时,在相邻空中基站中随机确定第三空中基站;相应的,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三空中基站发送第二数据回传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中基站数据传输装置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以及有益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中基站数据传输系统,包括图8至图10实施例所述的空中基站;或者,空中基站数据传输系统包括图8至图9实施例所述的空中基站。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9)

1.一种空中基站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空中基站,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其中,空中链路质量为空中基站与其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之间的最大链路质量;
在确定所述第一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低于预设空中链路质量时,获取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各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所述预设空中基站集合包括所述第一空中基站的相邻空中基站;
根据所述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各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判断所述第一空中基站的相邻空中基站中是否存在有效空中基站,有效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大于预设空中链路质量;
若是,则根据第一预设选择规则,在所述相邻空中基站的有效空中基站中确定目标空中基站,并向所述目标空中基站发送第一数据回传请求,所述第一数据回传请求中包括目标数据,所述第一数据回传请求用于使得所述目标空中基站向所述目标空中基站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空中基站的相邻空中基站中不存在有效空中基站,获取所述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包括的空中基站的类型;
根据所述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包括的空中基站的类型、及所述第一空中基站的非相邻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在所述非相邻空中基站中确定目标空中基站;
向所述目标空中基站发送第一数据回传请求,所述第一数据回传请求中包括目标数据,所述第一数据回传请求用于使得所述目标空中基站向所述目标空中基站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包括所述相邻空中基站和所述非相邻空中基站;相应的,根据所述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包括的空中基站的类型、及所述第一空中基站的非相邻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在所述非相邻空中基站中确定目标空中基站,包括:
获取所述非相邻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
判断所述非相邻空中基站中是否存在有效空中基站;
若是,则根据所述第二预设选择规则,获取非相邻空中基站的有效空中基站中各有效空中基站与所述第一空中基站之间的跳数,并将与所述第一空中基站之间跳数最少的空中基站确定为所述目标空中基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包括所述相邻空中基站;相应的,根据所述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包括的空中基站的类型、及所述第一空中基站的非相邻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在所述非相邻空中基站中确定目标空中基站,包括:
在所述相邻空中基站中随机确定第二空中基站;
向所述第二空中基站发送第二数据回传请求,所述第二数据回传请求包括所述目标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回传请求用于使得所述第二空中基站确定目标空中基站,并请求所述目标空中基站向所述目标空中基站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5.一种空中基站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目标空中基站,所述目标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大于预设空中链路质量,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空中基站发送的数据回传请求,所述数据回传请求中包括目标数据;
向所述目标空中基站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6.一种空中基站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空中基站,所述第二空中基站为第一空中基站的相邻空中基站,包括:
接收第一空中基站发送的第二数据回传请求,所述第二数据回传请求中包括目标数据;
获取所述第二空中基站的相邻空中基站中各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
判断所述相邻空中基站中是否存在有效空中基站,所述有效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大于预设空中链路质量;
若是,则在所述有效空中基站中确定目标空中基站,并向所述目标空中基站发送第一数据回传请求,所述第一数据回传请求用于使得所述目标空中基站向所述目标空中基站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若否,则在所述相邻空中基站中随机确定第三空中基站,并向所述第三空中基站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回传请求。
7.一种空中基站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空中基站,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判断模块、确定模块和发送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其中,空中链路质量为空中基站与其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之间的最大链路质量;
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还用于,在确定所述第一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低于预设空中链路质量时,获取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各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所述预设空中基站集合包括所述第一空中基站的相邻空中基站;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各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判断所述第一空中基站的相邻空中基站中是否存在有效空中基站,有效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大于预设空中链路质量;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第一空中基站的相邻空中基站中存在有效空中基站时,根据第一预设选择规则,在所述相邻空中基站的有效空中基站中确定目标空中基站;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目标空中基站发送第一数据回传请求,所述第一数据回传请求中包括目标数据,所述第一数据回传请求用于使得所述目标空中基站向所述目标空中基站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获取模块,其中,
所述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第一空中基站的相邻空中基站中不存在有效空中基站时,获取所述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包括的空中基站的类型;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包括的空中基站的类型、及所述第一空中基站的非相邻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在所述非相邻空中基站中确定目标空中基站;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目标空中基站发送第一数据回传请求,所述第一数据回传请求中包括目标数据,所述第一数据回传请求用于使得所述目标空中基站向所述目标空中基站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包括所述相邻空中基站和所述非相邻空中基站;相应的,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非相邻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
判断所述非相邻空中基站中是否存在有效空中基站;
若是,则根据所述第二预设选择规则,获取非相邻空中基站的有效空中基站中各有效空中基站与所述第一空中基站之间的跳数,并将与所述第一空中基站之间跳数最少的空中基站确定为所述目标空中基站。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包括所述相邻空中基站;相应的,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相邻空中基站中随机确定第二空中基站;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空中基站发送第二数据回传请求,所述第二数据回传请求包括所述目标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回传请求用于使得所述第二空中基站确定目标空中基站,并请求所述目标空中基站向所述目标空中基站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11.一种空中基站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目标空中基站,所述目标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大于预设空中链路质量,所述装置包括接收模块和发送模块,其中,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空中基站发送的数据回传请求,所述数据回传请求中包括目标数据;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目标空中基站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12.一种空中基站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空中基站,所述第二空中基站为第一空中基站的相邻空中基站,所述装置包括接收模块、获取模块、判断模块、确定模块和发送模块,其中,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空中基站发送的第二数据回传请求,所述第二数据回传请求中包括目标数据;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二空中基站的相邻空中基站中各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相邻空中基站中是否存在有效空中基站,所述有效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大于预设空中链路质量;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相邻空中基站中存在有效空中基站时,在所述有效空中基站中确定目标空中基站;相应的,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目标空中基站发送第一数据回传请求,所述第一数据回传请求用于使得所述目标空中基站向所述目标空中基站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相邻空中基站中不存在有效空中基站时,在所述相邻空中基站中随机确定第三空中基站;相应的,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三空中基站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回传请求。
13.一种空中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发送器、存储器及通信总线,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执行指令,并执行相应的操作,所述通信总线用于实现元件之间的通信连接,其中,
所述处理器用于,获取所述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其中,空中链路质量为空中基站与其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之间的最大链路质量;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确定所述第一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低于预设空中链路质量时,获取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各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所述预设空中基站集合包括所述第一空中基站的相邻空中基站;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各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判断所述第一空中基站的相邻空中基站中是否存在有效空中基站,有效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大于预设空中链路质量;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处理器判断所述第一空中基站的相邻空中基站中存在有效空中基站时,根据第一预设选择规则,在所述相邻空中基站的有效空中基站中确定目标空中基站;
所述发送器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向所述目标空中基站发送第一数据回传请求,所述第一数据回传请求中包括目标数据,所述第一数据回传请求用于使得所述目标空中基站向所述目标空中基站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中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处理器判断所述第一空中基站的相邻空中基站中不存在有效空中基站时,获取所述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包括的空中基站的类型;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包括的空中基站的类型、及所述第一空中基站的非相邻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在所述非相邻空中基站中确定目标空中基站;
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向所述目标空中基站发送第一数据回传请求,所述第一数据回传请求中包括目标数据,所述第一数据回传请求用于使得所述目标空中基站向所述目标空中基站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中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包括所述相邻空中基站和所述非相邻空中基站;相应的,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非相邻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
判断所述非相邻空中基站中是否存在有效空中基站;
若是,则根据所述第二预设选择规则,获取非相邻空中基站的有效空中基站中各有效空中基站与所述第一空中基站之间的跳数,并将与所述第一空中基站之间跳数最少的空中基站确定为所述目标空中基站。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中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空中基站集合中包括所述相邻空中基站;
相应的,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在所述相邻空中基站中随机确定第二空中基站;
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向所述第二空中基站发送第二数据回传请求,所述第二数据回传请求包括所述目标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回传请求用于使得所述第二空中基站确定目标空中基站,并请求所述目标空中基站向所述目标空中基站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17.一种空中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器、发送器、处理器、存储器及通信总线,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执行指令,并执行相应的操作,所述通信总线用于实现元件之间的通信连接,其中,
所述接收器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接收第一空中基站发送的数据回传请求,所述数据回传请求中包括目标数据;
所述发送器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向所述目标空中基站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18.一种空中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器、处理器、发送器、存储器及通信总线,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执行指令,并执行相应的操作,所述通信总线用于实现元件之间的通信连接,其中,
所述接收器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接收第一空中基站发送的第二数据回传请求,所述第二数据回传请求中包括目标数据;
所述处理器用于,获取所述第二空中基站的相邻空中基站中各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判断所述相邻空中基站中是否存在有效空中基站,所述有效空中基站的空中链路质量大于预设空中链路质量;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处理器判断所述相邻空中基站中存在有效空中基站时,在所述有效空中基站中确定目标空中基站;相应的,所述发送器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向所述目标空中基站发送第一数据回传请求,所述第一数据回传请求用于使得所述目标空中基站向所述目标空中基站通信范围内的地面站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处理器判断所述相邻空中基站中不存在有效空中基站时,在所述相邻空中基站中随机确定第三空中基站;相应的,所述发送器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向所述第三空中基站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回传请求。
19.一种空中基站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3-16任一项所述的空中基站、权利要求17所述的空中基站及权利要求18所述的空中基站;或者,包括权利要求13-16任一项所述的空中基站及权利要求17所述的空中基站。
CN201611239501.0A 2016-12-28 2016-12-28 空中基站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Active CN1082590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39501.0A CN108259076B (zh) 2016-12-28 2016-12-28 空中基站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39501.0A CN108259076B (zh) 2016-12-28 2016-12-28 空中基站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59076A true CN108259076A (zh) 2018-07-06
CN108259076B CN108259076B (zh) 2021-03-30

Family

ID=62720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39501.0A Active CN108259076B (zh) 2016-12-28 2016-12-28 空中基站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59076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01741A (zh) * 2019-08-20 2019-12-20 深圳市华讯方舟卫星产业科技有限公司 卫星通信路由控制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46596A (zh) * 2018-11-29 2020-06-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链路的确定、建立方法及装置,传输系统,卫星通讯系统
CN111328126A (zh) * 2018-12-17 2020-06-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0124386A1 (en) * 2018-12-18 2020-06-25 Lenovo (Beijing) Limited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in non-terrestrial network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24968A2 (en) * 2005-05-18 2006-11-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with wired and wireless networks bridged using relay portal.
US20090154391A1 (en) * 2007-12-14 2009-06-18 Raptor Networks Technology, Inc. Surface-Space Managed Network Fabric
CN103249151A (zh) * 2012-02-08 2013-08-14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haps通信信道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828481A (zh) * 2013-11-30 2014-05-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设备、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CN105516691A (zh) * 2016-02-02 2016-04-20 中科融通物联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长滞空无人机基站通信及监控系统
CN105636149A (zh) * 2016-01-25 2016-06-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用于中继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24968A2 (en) * 2005-05-18 2006-11-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with wired and wireless networks bridged using relay portal.
US20090154391A1 (en) * 2007-12-14 2009-06-18 Raptor Networks Technology, Inc. Surface-Space Managed Network Fabric
CN103249151A (zh) * 2012-02-08 2013-08-14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haps通信信道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828481A (zh) * 2013-11-30 2014-05-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设备、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CN105636149A (zh) * 2016-01-25 2016-06-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用于中继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516691A (zh) * 2016-02-02 2016-04-20 中科融通物联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长滞空无人机基站通信及监控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II: "Use Cases and Requirements for Isolated EUTRAN Operation", 《3GPP TSG-SA WG1 MEETING #64,S1-135024》 *
管明祥 等: "HAPS通信覆盖及链路特性分析", 《电波科学学报》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46596A (zh) * 2018-11-29 2020-06-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链路的确定、建立方法及装置,传输系统,卫星通讯系统
CN111246596B (zh) * 2018-11-29 2023-05-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链路的确定、建立方法及装置,传输系统,卫星通讯系统
CN111328126A (zh) * 2018-12-17 2020-06-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1328126B (zh) * 2018-12-17 2021-09-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0124386A1 (en) * 2018-12-18 2020-06-25 Lenovo (Beijing) Limited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in non-terrestrial network
CN110601741A (zh) * 2019-08-20 2019-12-20 深圳市华讯方舟卫星产业科技有限公司 卫星通信路由控制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59076B (zh) 2021-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16808B (zh)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链路质量预测方法
CN108259076A (zh) 空中基站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03391576B (zh)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上报方法和设备
DE60318513T2 (de) Verwaltungssystem und Methode für Positionsinformationen
CN104718708B (zh) 在无线设备中使用电容式传感器和传输占空比控制的sar控制
CN104641673A (zh) 用于自动配置测试仪的方法和测试系统
MXPA04012461A (es) Sistema inteligente de comunicaciones, comando y control para un vehiculo de base terrestre.
CN107835088A (zh) 一种LoRa终端设备空中升级方法及系统
US20110294497A1 (en) Improved Testing of a Cellular System by Recording and Playing Back Transmitted Traffic in a Control Node
CN102415058A (zh) 用于计算随机访问网络通信链路信道损失率和冲突损失率的设备和方法
CN109104236A (zh) 一种低轨卫星与地面接收站通信的方法
CN106686024A (zh) 获取离线消息的到达率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800735A (zh) 一种蓝牙组网的资产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04584656B (zh) 用于传递用于定位的环境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EP2466941B1 (en) Communications effects in network simulations
CN104717035A (zh) 一种基于d2d通信的蜂窝网络的干扰对齐方法
CN106304153A (zh) 一种确定室内用户的方法及装置
CN101296002B (zh) 一种功率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Michaelis et al. Leveraging LoRaWAN to support IoBT in urban environments
CN108235231A (zh) 轨道交通中列车行进方向判别方法及装置
CN104640143B (zh) 一种测试室外小区平均吞吐量的方法及装置
CN114760709A (zh) LoRa节点分配模型构建方法、节点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4754518A (zh) 一种基于专网的场强测试方法、服务器及终端
CN107360594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379645B (zh) 干扰管理方法及基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