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57488A - 不稳定承压-无压井流模型及承压含水层参数反演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不稳定承压-无压井流模型及承压含水层参数反演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257488A CN108257488A CN201810242559.3A CN201810242559A CN108257488A CN 108257488 A CN108257488 A CN 108257488A CN 201810242559 A CN201810242559 A CN 201810242559A CN 108257488 A CN108257488 A CN 10825748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ssure
- well
- bearing
- pumping
- distan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2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5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3245 co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065 min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673 groundwate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205 computa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206 flow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41000692783 Chylismia claviform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1579678 Panthea coenobi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12 basement exca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5 deri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14 freez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10 freez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178 mathematical model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25/00—Models for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09B23/00,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稳定承压-无压井流模型及承压含水层参数反演方法,属于煤矿区矿井的动力学技术领域。不稳定承压-无压井流模型的计算方法是先计算出承压-无压转换界与抽水井之间的距离和无压区平均水头。再根据所述承压-无压转换界与抽水井之间的距离和所述无压区平均水头计算出承压-无压井流水位降深。承压含水层参数反演的计算方法是先计算出承压-无压转换界与抽水井之间的距离。再根据所述承压-无压转换界与抽水井之间的距离计算出无压区扩散率和无压区单位产水量。通过此计算方法将为煤矿区地下水资源保护和矿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区矿井的动力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不稳 定承压-无压井流模型及承压含水层参数反演方法。
背景技术
不稳定承压-无压抽水井流是煤矿区矿井疏干过程中的经典地下水动力 学问题。近60年来,国内外众多学者就承压-无压井流的问题进行了针对性 的研究,提出了多种基于泰斯井流假设或者裘布依假设的承压-无压完整井 流的数值模型和解析模型。最先开始利用数值模型研究承压-无压井流渗流 场特征的是一些国外学者。Rushton和Wedderburn(1971)首次建立了基于 二维渗流基本微分方程的稳定承压-无压完整井流有限差分数值模型。该模 型忽略了在承压流转换为无压流的过程中导水系数(transmissivity)的变化, 在无压流区采用单位产水量(specific yield)取代承压区的储水系数(storativity),提出利用基于电阻-电容网络模拟原理的有限差分法分析承压 流转变为无压流的问题。Elango和Swam inathan(1980)提出基于四边混合 曲线等参数单元的稳定承压-无压井流有限元数值模型。Wang和Zhan(2009) 则提出一种更为完善的不稳定承压-无压完整井流的半解析数值模型。该模 型基于二维渗流基本微分方程和潜水流动的布西涅斯克微分方程 (Boussinesq equation),考虑了在承压流到无压流的转换过程中导水系数和 给水度(storage coefficient)的变化,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法(Runge–Kuttamethod)求解非线性无压流问题。
解析模型相较于数值模型,具有易操作的优点。1961年,我国学者陈 崇希等首次提出了单孔抽水形成的稳定承压-无压完整井流解析模型。 Moench和Prickett(1972)认为当无压流区水位降深远远小于承压含水层 本身的厚度时,无压流区的导水系数可视为唯一常量,并提出采用热传导 中导管周围冻结问题的解来分析二维不稳定承压-无压完整井流的渗流场特 征,即MP模型。该模型可用于研究渗流场中承压-无压转换界面随时间变 化的时间动态分布特征,因此在解决不稳定承压-无压井流的工程实际问题 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Duffield,2007)。Chen et al(2006)基于吉林斯基势 函数(Girinskii’spotential),在考虑了河流补给边界条件作用下,提出了井 群抽水形成的稳定承压-无压完整井流的解析模型。陈崇希(1961,1996)以 及Hu和Chen(2008)则认为在承压-无压含水层中,导水系数和给水度分 时段可被视为空间上的平均值,而不是在转换界面发生突变,并在此假设 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泰斯井流假设和吉林斯基势函数(Girinskii’spotential) 的二维不稳定承压-无压完整井流解析模型,即Chen模型。
上述承压-无压井流模型为解决工程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模型 方法。然而,在人类开采地下水的活动加剧和对非饱和流作用的认识不断 深入的情况下,传统的不稳定承压-无压井流模型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着挑战。 传统的二维不稳定承压-无压完整井流解析模型均未能充分考虑承压流转换 到无压流过程中导水系数、释水系数以及扩散系数(Diffusivity)等水力参 数变化对渗流场的影响。例如,在MP模型(Moench andPrickett,1972)中 将导水系数视为常量;Chen模型(Hu and Chen,2008)则假设不稳定承压- 无压井流渗流场的扩散系数为分时段空间上的平均值。值得注意的是Wang 和Zhan(2009)提出半解析数值模型虽然考虑了不稳定承压-无压完整井流 渗流场中导水系数、给水度以及扩散系数等水力参数变化,但是该模型理 论推导过程过于复杂,限制了其在实际工程中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稳定承压-无压井流模型的计算方法,方 法简单,有利于推广。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承压含水层参数反演的计算方法,方 法简单,有利于推广。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不稳定承压-无压井流模型的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承压含水层的初始水头、含水层厚度、导水系数和单位产 水量以及抽水试验的抽水速率、抽水时间、水平导水率、抽水井流函数和 抽水井与观测井之间的距离计算出承压-无压转换界与抽水井之间的距离和 无压区平均水头;
(2)、根据承压-无压转换界与抽水井之间的距离和无压区平均水头计 算出承压-无压井流水位降深。
进一步地,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计算承压-无压转换界与抽水 井之间的距离和无压区平均水头的具体方法为:
通过求解第一方程组得到,第一方程组为:
其中,Q为抽水速率,m3/s;t为抽水时间;Sy为单位产水量;R为承 压-无压转换界距离抽水井距离,m;r为抽水井和观测井之间的距离,m; b为含水层厚度,m;Kr为水平导水率m/s;h为初始水头;S为给水度;T 为导水系数,m2/s;W()为抽水井流函数;为无压区平均水头。
进一步地,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计算承压-无压井流水位降深 的具体方法为:判定承压-无压转换界与抽水井之间的距离和抽水井与观测 井之间的距离的大小关系,计算出承压-无压井流水位降深。
进一步地,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当承压-无压转换界与抽水井 之间的距离小于抽水井与观测井之间的距离时,通过求解第一方程得到承 压-无压井流水位降深,第一方程为:
其中:h2(r,t)为承压态井流水头,m,即承压-无压井流水位降深。
进一步地,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当承压-无压转换界与抽水井 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抽水井与观测井之间的距离时,通过求解第二方程得到 承压-无压井流水位降深,第二方程为:
其中:h1(r,t)为无压态井流水头,m,即承压-无压井流水位降深。
一种承压含水层的参数反演的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承压含水层的初始水头、含水层厚度、导水系数和单位产 水量以及抽水试验的抽水时间、抽水井流函数、观测井水位和抽水井与观 测井之间的距离计算出承压-无压转换界与抽水井之间的距离;
(2)、根据承压-无压转换界与抽水井之间的距离计算出无压区扩散率 和无压区单位产水量。
进一步地,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计算承压-无压转换界与抽水 井之间的距离的具体方法为:判定观测井水位与含水层厚度的大小关系, 计算出承压-无压转换界与抽水井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当观测井水位不小于含水层 厚度时,通过求解第三方程得到承压-无压转换界与抽水井之间的距离,第 三方程为:
当观测井水位小于含水层厚度时,通过求解第四方程得到承压-无压转 换界与抽水井之间的距离,第四方程为:
其中,h′(r1,t)为观测井水位,m;Q为抽水速率,m3/s;t为抽水时间; r1为抽水井和观测井之间的距离,m;b为含水层厚度,m;Kr为水平导水 率m/s;h为初始水头;S为给水度;T为导水系数,m2/s;W()为抽水 井流函数;R为承压-无压转换界距离抽水井距离,m。
进一步地,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计算无压区单位产水量的具 体方法是通过求解第二方程组得到,第二方程组为:
其中,为无压区平均水头;Sy为无压区单位产水量。
进一步地,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计算无压区扩散系数的具体 方法是通过求解第五方程得到,第五方程为:
其中,D为无压区扩散系数。
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不稳定承压-无压井流模型的计算方法的有 益效果是:充分考虑了影响承压-无压转换界与抽水井之间的距离和无压区 平均水头的各参数承压含水层的初始水头、含水层厚度、导水系数和单位 产水量以及抽水试验的抽水速率、抽水时间、水平导水率、抽水井流函数 和抽水井与观测井之间的距离的变化,使得到的结果更加准确,从而使计 算出的承压-无压井流水位降深也更加准确,有利于煤矿区矿井的研究,有 利于矿井的开采和挖掘。
本发明提供的承压含水层参数反演的计算方法的有益效果是:充分考 虑了影响承压-无压转换界与抽水井之间的距离的承压含水层的初始水头、 含水层厚度、导水系数和单位产水量以及抽水试验的抽水时间、抽水井流 函数、观测井水位和抽水井与观测井之间的距离的变化,使得到的结果更 加准确,从而使计算出的无压区扩散系数和无压区单位产水量也更加准确, 有利于煤矿区矿井的研究,有利于矿井的开采和挖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 发明实施例中,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 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 以下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 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 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不稳定承压-无压井流模型的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承压含水层的初始水头、含水层厚度、导水系数和单位产 水量以及抽水试验的抽水速率、抽水时间、水平导水率、抽水井流函数和 抽水井与观测井之间的距离计算出承压-无压转换界与抽水井之间的距离和 无压区平均水头。
充分考虑了影响承压-无压转换界与抽水井之间的距离和无压区平均水 头的各参数承压含水层的初始水头、含水层厚度、导水系数和单位产水量 以及抽水试验的抽水速率、抽水时间、水平导水率、抽水井流函数和抽水 井与观测井之间的距离的变化,使得到的结果更加准确。
优选地,计算承压-无压转换界与抽水井之间的距离和无压区平均水头 的具体方法为:
通过求解第一方程组得到,第一方程组为:
其中,Q为抽水速率,m3/s;t为抽水时间;Sy为单位产水量;R为承 压-无压转换界距离抽水井距离,m;r为抽水井和观测井之间的距离,m; b为含水层厚度,m;Kr为水平导水率m/s;h为初始水头;S为给水度;T 为导水系数,m2/s;W()为抽水井流函数;为无压区平均水头。
第一方程组的每一个字母都为一个变量,每一个变量发生变化,承压- 无压转换界距离抽水井距离R和无压区平均水头就会发生变化,使其数 据更加准确,充分考虑各参数的变化情况。同时,基于泰斯井流假设和裘 布依假设,建立改进的二维不稳定承压-无压完整井流解析模型,模型较为 简单,更加容易推广。
(2)、根据承压-无压转换界与抽水井之间的距离和无压区平均水头计 算出承压-无压井流水位降深。
由于上述承压-无压转换界与抽水井之间的距离和无压区平均水头的值 计算更加准确,从而使计算出的承压-无压井流水位降深也更加准确。
为了进一步提高准确率,对观测井井流处于承压状态和观测井井流处 于无压状态分别进行研究,即判定承压-无压转换界与抽水井之间的距离和 抽水井与观测井之间的距离的大小关系,计算出承压-无压井流水位降深。
详细地,当承压-无压转换界与抽水井之间的距离小于抽水井与观测井 之间的距离时,即R<r时,则观测井井流处于承压状态,通过求解第一方 程得到承压-无压井流水位降深,第一方程为:
其中:h2(r,t)为承压态井流水头,m,即承压-无压井流水位降深。即计 算出的h2(r,t)即为承压-无压井流水位降深。
当承压-无压转换界与抽水井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抽水井与观测井之间的 距离时,即R≥r时,则观测井井流处于无压状态,通过求解第二方程得到 承压-无压井流水位降深,第二方程为:
其中:h1(r,t)为无压态井流水头,m,即承压-无压井流水位降深。即即 计算出的h1(r,t)即为承压-无压井流水位降深。
在考虑在承压流转换到无压流的过程中导水系数、给水度以及扩散系 数等水力参数的变化,分别采用二维渗流基本微分方程和潜水流动的布西 涅斯克微分方程描述承压区和无压区的地下水运动,建立二维承压-无压井 流流场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实施例2
一种承压含水层参数反演的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承压含水层的初始水头、含水层厚度、导水系数和单位产 水量以及抽水试验的抽水时间、抽水井流函数、观测井水位和抽水井与观 测井之间的距离计算出承压-无压转换界与抽水井之间的距离。
充分考虑了影响承压-无压转换界与抽水井之间的距离的承压含水层的 初始水头、含水层厚度、导水系数和单位产水量以及抽水试验的抽水时间、 抽水井流函数、观测井水位和抽水井与观测井之间的距离的变化,使得到 的结果更加准确。
为了进一步提高准确率,对观测井井流处于承压状态和观测井井流处 于无压状态分别进行研究,判定观测井水位与含水层厚度的大小关系,计 算出承压-无压转换界与抽水井之间的距离。
详细地,当观测井水位不小于含水层厚度时,即当h′(r1,t)≥b时,观测 井井流处于承压状态,通过求解第三方程得到承压-无压转换界与抽水井之 间的距离,第三方程为:
当观测井水位小于含水层厚度时,即当h′(r1,t)<b时,观测井井流处 于无压状态,通过求解第四方程得到承压-无压转换界与抽水井之间的距离, 第四方程为:
其中,h′(r1,t)为观测井水位,m;Q为抽水速率,m3/s;t为抽水时间; r1为抽水井和观测井之间的距离,m;b为含水层厚度,m;Kr为水平导水 率m/s;h为初始水头;S为给水度;T为导水系数,m2/s;W()为抽水 井流函数;R为承压-无压转换界距离抽水井距离,m。
在考虑在承压流转换到无压流的过程中导水系数、给水度以及扩散系 数等水力参数的变化,分别采用二维渗流基本微分方程和潜水流动的布西 涅斯克微分方程描述承压区和无压区的地下水运动,建立二维承压-无压井 流流场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2)、根据承压-无压转换界与抽水井之间的距离计算出无压区扩散率 和无压区单位产水量。由于上述承压-无压转换界与抽水井之间的距离的值 计算更加准确,从而使计算出的承压-无压井流水位降深也更加准确。
计算无压区单位产水量的具体方法是通过求解第二方程组得到,第二 方程组为:
其中,为无压区平均水头;Sy为无压区单位产水量。
第二方程组的每一个字母都为一个变量,每一个变量发生变化,承压- 无压转换界距离抽水井距离R会发生变化,使其数据更加准确,充分考虑 各参数的变化情况。同时,基于泰斯井流假设和裘布依假设,建立改进的 二维不稳定承压-无压完整井流解析模型,模型较为简单,更加容易推广。
计算无压区扩散系数的具体方法是通过求解第五方程得到,第五方程 为:
其中,D为无压区扩散系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承压-无压井流水位降深及承压含水层参数的计 算方法,(1)在Moench和Prickett(1972)以及Hu和Chen(2008) 等人的研究基础上,基于泰斯井流假设和裘布依假设,建立改进的二维 不稳定承压-无压完整井流解析模型。首先,考虑在承压流转换到无压流 的过程中导水系数、给水度以及扩散系数等水力参数的变化,分别采用二维渗流基本微分方程和潜水流动的布西涅斯克微分方程描述承压区和 无压区的地下水运动,建立二维承压-无压井流流场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 件。其次,利用Bear(1972)提出的方法线性化布西涅斯克微分方程, 采用玻耳兹曼变换(Boltzm ann transform)取代吉林斯基势函数 (Girinskii’s potential)推导数学模型的解析解。
(2)基于降深数据和提出的解析模型,首次推导在单孔等速抽水实 验中承压-无压流转换界面动态分布的预测方法以及无压流区扩散系数的计 算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不稳定承压-无压井流模型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承压含水层的初始水头、含水层厚度、导水系数和单位产水量以及抽水试验的抽水速率、抽水时间、水平导水率、抽水井流函数和抽水井与观测井之间的距离计算出承压-无压转换界与抽水井之间的距离和无压区平均水头;
(2)、根据所述承压-无压转换界与抽水井之间的距离和所述无压区平均水头计算出承压-无压井流水位降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所述承压-无压转换界与抽水井之间的距离和所述无压区平均水头的具体方法为:
通过求解第一方程组得到,所述第一方程组为:
其中,Q为抽水速率,m3/s;t为抽水时间;Sy为单位产水量;R为承压-无压转换界距离抽水井距离,m;r为抽水井和观测井之间的距离,m;b为含水层厚度,m;Kr为水平导水率m/s;h为初始水头;S为给水度;T为导水系数,m2/s;W()为抽水井流函数;为无压区平均水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所述承压-无压井流水位降深的具体方法为:判定所述承压-无压转换界与抽水井之间的距离和所述抽水井与观测井之间的距离的大小关系,计算出所述承压-无压井流水位降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承压-无压转换界与抽水井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抽水井与观测井之间的距离时,通过求解第一方程得到所述承压-无压井流水位降深,所述第一方程为:
其中:h2(r,t)为承压态井流水头,m,即所述承压-无压井流水位降深。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承压-无压转换界与抽水井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抽水井与观测井之间的距离时,通过求解第二方程得到所述承压-无压井流水位降深,所述第二方程为:
其中:h1(r,t)为无压态井流水头,m,即所述承压-无压井流水位降深。
6.一种承压含水层参数反演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承压含水层的初始水头、含水层厚度、导水系数和单位产水量以及抽水试验的抽水时间、抽水井流函数、观测井水位和抽水井与观测井之间的距离计算出承压-无压转换界与抽水井之间的距离;
(2)、根据所述承压-无压转换界与抽水井之间的距离计算出无压区扩散系数和无压区单位产水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所述承压-无压转换界与抽水井之间的距离的具体方法为:判定所述观测井水位与所述含水层厚度的大小关系,计算出所述承压-无压转换界与抽水井之间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观测井水位不小于所述含水层厚度时,通过求解第三方程得到所述承压-无压转换界与抽水井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三方程为:
当所述观测井水位小于所述含水层厚度时,通过求解第四方程得到所述承压-无压转换界与抽水井之间的距离,所述第四方程为:
其中,h′(r1,t)为观测井水位,m;Q为抽水速率,m3/s;t为抽水时间;r1为抽水井和观测井之间的距离,m;b为含水层厚度,m;Kr为水平导水率m/s;h为初始水头;S为给水度;T为导水系数,m2/s;W()为抽水井流函数;R为承压-无压转换界距离抽水井距离,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所述无压区单位产水量的具体方法是通过求解第二方程组得到,所述第二方程组为:
其中,为无压区平均水头;Sy为无压区单位产水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所述无压区扩散系数的具体方法是通过求解第五方程得到,所述第五方程为:
其中,D为无压区扩散系数。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242559.3A CN108257488A (zh) | 2018-03-22 | 2018-03-22 | 不稳定承压-无压井流模型及承压含水层参数反演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242559.3A CN108257488A (zh) | 2018-03-22 | 2018-03-22 | 不稳定承压-无压井流模型及承压含水层参数反演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257488A true CN108257488A (zh) | 2018-07-06 |
Family
ID=62747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242559.3A Pending CN108257488A (zh) | 2018-03-22 | 2018-03-22 | 不稳定承压-无压井流模型及承压含水层参数反演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257488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242312A (zh) * | 2018-09-11 | 2019-01-18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一种单井循环系统承压含水层渗流解析解的求解方法 |
CN109992839A (zh) * | 2019-03-07 | 2019-07-09 | 河海大学 | 避免抽水实验中水位数据噪音给反演计算带来误差的方法 |
CN112444470A (zh) * | 2019-08-29 | 2021-03-05 |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基于稳定流群孔抽水试验确定地下含水层渗透系数的方法 |
CN113050190A (zh) * | 2021-03-03 | 2021-06-29 | 河北益坤岩土工程新技术有限公司 | 直线边界非稳定流抽水试验水文地质参数智能计算方法 |
CN118428241A (zh) * | 2024-07-01 | 2024-08-02 |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考虑承压-无压转换及井损的含水层参数估算方法 |
-
2018
- 2018-03-22 CN CN201810242559.3A patent/CN108257488A/zh active Pending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LIANG XIAO ETC: "A New Solution for Confined-Unconfined Flow Toward a Fully Penetrating Well in a Confined Aquifer", 《GROUNDWATER》 * |
LIANG XIAO: "Evaluation of Groundwater Flow Theories and Aquifer Parameters Estimation", 《西开普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242312A (zh) * | 2018-09-11 | 2019-01-18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一种单井循环系统承压含水层渗流解析解的求解方法 |
CN109992839A (zh) * | 2019-03-07 | 2019-07-09 | 河海大学 | 避免抽水实验中水位数据噪音给反演计算带来误差的方法 |
CN112444470A (zh) * | 2019-08-29 | 2021-03-05 |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基于稳定流群孔抽水试验确定地下含水层渗透系数的方法 |
CN112444470B (zh) * | 2019-08-29 | 2023-09-26 |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基于稳定流群孔抽水试验确定地下含水层渗透系数的方法 |
CN113050190A (zh) * | 2021-03-03 | 2021-06-29 | 河北益坤岩土工程新技术有限公司 | 直线边界非稳定流抽水试验水文地质参数智能计算方法 |
CN118428241A (zh) * | 2024-07-01 | 2024-08-02 |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考虑承压-无压转换及井损的含水层参数估算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257488A (zh) | 不稳定承压-无压井流模型及承压含水层参数反演方法 | |
CN106703883B (zh) | 一种个性化确定采煤工作面底板突水危险等级的方法 | |
CN109858177B (zh) | 一种基于拟流线法的底水油藏水平井水驱数值模拟方法 | |
CN110263453B (zh) | 一种自适应的堰塞湖逐渐溃耦合预测模型的建模方法 | |
CN104060985A (zh) | 一种层状油藏调剖堵水堵剂进入深度测试方法及系统 | |
CN110008608B (zh) | 一种震区溃决型泥石流流量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 |
CN109236273A (zh) | 油田开发生产动态数据处理方法 | |
CN108797533B (zh) | 一种泥石流拦砂坝圆形泄流孔的设计方法 | |
CN107391778B (zh) | 一种圆形隧洞渗流量的解析计算方法 | |
CN109242312A (zh) | 一种单井循环系统承压含水层渗流解析解的求解方法 | |
CN111914335A (zh) | 一种考虑多因素影响的饱和土盾构施工引起的土体变形计算方法 | |
CN105243177A (zh) | 海岸带地下淡水向海洋的排泄量计算方法 | |
CN101845815A (zh) | 一种软土地层含承压水基坑突涌塑性破坏计算处理方法 | |
CN108532617A (zh) | 非均质潜水层悬挂式帷幕基坑定水位抽水量的确定方法 | |
Meng et al. | Influence of constant total hydraulic head on pore pressure and water inflow of grouted tunnel calculated by complex variable method | |
Azari et al. | Numerical analysis of vertical drains accelerated consolidation considering combined soil disturbance and visco-plastic behaviour | |
CN108460223B (zh) | 一种针对地浸采铀流场的量化分析方法 | |
CN110232245B (zh) | 悬挂式帷幕承压水基坑定流量抽水三维流场水位分布确定方法 | |
CN203411959U (zh) | 多级阶梯型跌坎组合消能工结构 | |
CN205063867U (zh) | 混合钻井液在线密度检测结构 | |
Li et al. | Analytical study of steady state seepage in a circular tunnel considering the outer boundary of the grouting ring as a non-constant head boundary | |
Zhang et al. | Experimental Study on Groundwater Dewatering and Recharge of Deep Foundation Pit of a Subway Station in Jinan Water-Rich Area | |
CN203729261U (zh) | 一种浮动式自调节拦水堤坝 | |
Pajić et al. | Negative Impact of Backwater Levels of Danube River and its Tributaries to the Groundwater Regime in Meliorated Riverside Areas | |
Mokhtaran et al. | Evaluation of Vertical Mixing of Saline and Fresh Water in Drainage and Its Effect on Drainage Water Salinity in Dabal Khazaei and Salman Farsi Sugarcane Farm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06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