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53801A - 一种料盘及热处理生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料盘及热处理生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53801A
CN108253801A CN201810247135.6A CN201810247135A CN108253801A CN 108253801 A CN108253801 A CN 108253801A CN 201810247135 A CN201810247135 A CN 201810247135A CN 108253801 A CN108253801 A CN 1082538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tray
hole
identification elements
controller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4713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健锋
施剑峰
潘太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Dong Feng Technology Co Ltd
Jiangsu Fengdong Therm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Dong F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Dong F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Dong F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24713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53801A/zh
Publication of CN1082538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538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5/00Supports, screens, or the like for the charge within the furnace
    • F27D5/0068Contain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19/00Arrangements of controlling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21/00Arrangements of monitoring devices; Arrangements of safety devices
    • F27D21/04Arrangements of indicators or alar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3/00Charging; Discharging; Manipulation of charge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料盘及热处理生产系统,涉及热处理技术领域。一种料盘,包括相互连接的料盘主体以及识别件。识别件能随料盘主体一起进行处理。识别件用于标记料盘主体内的产品批次。识别件能随料盘主体一起进行处理,避免了将识别件与料盘主体分离后造成的零件批次信息出错,从而保证了生产效率。识别件用于标记料盘主体内的产品批次,通过识别件即可获知产品批次。由于识别件与产品在产品进行热处理过程中不会与产品进行分离,因此,可以保证识别件所代表的产品批次信息无误,大大提高产品后续处理效率。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热处理生产系统,其自动化程度较高,生产效率较高。

Description

一种料盘及热处理生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料盘及热处理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热处理生产中经常需要处理大量相同形状的零件,不同批次的零件形状极为相似,用肉眼难以分辨产品批次。目前,一般采用标签二维码、新视觉系统、纸质跟单对各批次产品进行区分。但这类标志在零件进入箱式炉进行热处理时一般需要拆除,避免标志损坏。这样一来,零件与其批次信息对应出错的几率大大增加,影响后续生产流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料盘,其能够避免零件与其批次信息匹配出错,从而提高生产线的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处理生产系统,其能够提高生产系统的生产效率和产品批次识别效率。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料盘,包括相互连接的料盘主体以及识别件。识别件能随料盘主体一起进行处理。识别件用于标记料盘主体内的产品批次。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识别件与料盘主体可拆卸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识别件连接有固定脚。料盘主体包括固定件。固定件设有与固定脚匹配的固定孔。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识别件设有至少一个通孔。通孔用于标记料盘主体内的产品批次。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识别件设有8个通孔,每个通孔配置有用于打开或关闭通孔的孔盖。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8个通孔分为第一孔组和第二孔组。第一孔组包括4个通孔,第二孔组包括4个通孔。第一孔组与第二孔组对称设置。
一种热处理生产系统,包括搬运装置、控制器和料盘。搬运装置用于搬运料盘。搬运装置设置有非接触式传感器。非接触式传感器用于检测通孔的位置和数量,并将位置和数量的信息反馈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检接收的检测结果显示出相应的产品序号。
一种热处理生产系统,包括搬运装置、控制器和料盘。搬运装置用于搬运料盘。搬运装置设置有非接触式传感器。非接触式传感器用于检测通孔的位置和数量,并将位置和数量的信息反馈至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根据接收的检测结果与预设信息是否相同控制搬运装置是否执行搬运。
一种热处理生产系统,包括搬运装置、控制器和料盘。搬运装置用于搬运料盘。搬运装置设置有非接触式传感器。非接触式传感器的数量与通孔的数量相同,且非接触式传感器与通孔相对设置。每个非接触式传感器用于检测与其相对的通孔的开启或关闭,并分别将检测结果反馈至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根据接收的检测结果与预设信息是否相同控制搬运装置是否执行搬运。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非接触式传感器包括光电传感器或接近开关。
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料盘,其包括相互连接的料盘主体以及识别件。其中识别件能随料盘主体一起进行处理,避免了将识别件与料盘主体分离后造成的零件批次信息出错,从而保证了生产效率。识别件用于标记料盘主体内的产品批次,通过识别件即可获知产品批次。由于识别件与产品在产品进行热处理过程中不会与产品进行分离,因此,可以保证识别件所代表的产品批次信息无误,大大提高产品后续处理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热处理生产系统,包括搬运装置、控制器和料盘。搬运装置用于搬运料盘。搬运装置设置有非接触式传感器。利用非接触式传感器对识别件上的通孔进行检测,可以是检测通孔的位置和数量的信息,也可以是检测通孔的开启或关闭信息,并将检测结果反馈至控制器。控制器可以根据其接收的信息显示出识别件对应的产品批次信息;控制器也可以用于根据接收的检测结果与预设信息是否相同控制搬运装置是否执行搬运。预设信息为预先输入的产品批次信息。非接触式传感器与识别件、控制器的配合,大大提高了产品批次识别的效率,提高了生产系统的自动化程度,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料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II部位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识别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光电传感器与识别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标:100-料盘;110-料盘主体;112-固定件;114-第一固定孔;116-第二固定孔;130-识别件;132-第一固定脚;134-第二固定脚;136-通孔;138-孔盖;200-光电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左”、“右”、“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图1所示为料盘100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料盘100,其主要用于承载需要进行热处理的产品,产品和料盘100共同进入热处理装置(例如箱式炉)中,热处理完毕后,再将料盘100连同产品一起取出。
料盘100包括相互连接的料盘主体110以及识别件130。
料盘主体110主要用于承载待热处理的产品,并与产品一起送入热处理装置中。料盘100一般还与其他阻挡件、固定杆组装后一起使用,达到能够装载产品的目的即可。当然,也可以参考市售料盘的使用方法。
识别件130用于标记料盘主体110内的产品批次。识别件130能随料盘主体110一起进行热处理,无需在产品热处理过程中与产品分开,避免产品批次信息混乱。本实施例中的批次信息主要是指数字序号,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汉字、英文或其他说明。
为避免识别件130在热处理过程中受到热损坏,识别件130的材质一般选用耐热材料,例如可以是钢板、陶瓷。当然,用户也可以根据产品所需的热处理温度,选择合适的耐热材料制作识别件130。
识别件130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展示产品的批次信息,例如不同形状的识别件130可以代表不同的批次、直接在识别件130上雕刻批次序号等等。当料盘主体110内承载不同的产品时,需要在料盘主体110上安装代表相应批次信息的识别件130,为便于识别件130的更换,本实施例中识别件130与料盘主体110可拆卸连接。
识别件130与料盘主体110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可以有多种,本实施例中采用以下方式:
请参照图2,图2所示为图1中II部位的放大示意图。图2中可以较为清楚地观察到识别件130在料盘主体110上的连接位置。请再参照图3,图3所示为识别件130的结构示意图。识别件130连接有一个第一固定脚132和二个第二固定脚134。请再参照图4,图4所示为固定件112的结构示意图。料盘主体110包括固定件112。固定件112设有第一固定孔114和第二固定孔116。第一固定孔114与第一固定脚132匹配,第二固定孔116与第二固定脚134匹配。第一固定脚132和二个第二固定脚134分别插入第一固定孔114、第二固定孔116即可与固定件112相连,并实现可拆卸连接。三个固定脚的设置能够提高识别件130与固定件112的连接稳定性,避免识别件130的转动影响快速识别产品批次序号。当然,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1个、2个或其他数量的固定脚。
如图3所示,第二固定脚134的长度小于第一固定脚132的长度。第一固定脚132的长度较长,有利于提高识别件130的安装稳定性,使识别件130不会轻易从第一固定孔114内脱落。第二固定脚134的长度较小,更便于识别件130从固定件112上取下,同时也能够节约第二固定脚134的材料成本。当然,其他实施例中,三个固定脚的长度也可以一样。
请再参照图3,本实施例中,采取在识别件130上开设通孔136的方式对产品的批次序号进行标记。通孔136的具体使用方式例如,可以在以下方式中进行选取:
识别件130可以以通孔136的数量代表产品批次序号。如,料盘主体110承载的产品的批次序号为1,则可以在识别件130上开设一个通孔136;料盘主体110承载的产品的批次序号为2,则可以在识别件130上开设二个通孔136,依次类推。
识别件130可以以通孔136的位置和数量代表产品批次序号。该设置需要预先规定每种通孔136的开设方式分别代表的序号。例如,开设一个通孔136时,当通孔136开设于识别件130的左上角则代表1;当通孔136开设于识别件130的右上角则代表2。开设两个通孔136时,当两个通孔136在横向上呈一条直线,则代表3;当两个通孔136在竖向上呈一条直线,则代表4。当然,通孔136的开设位置和数量所代表的数字,可以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进行设置。
本实施例中,为了使用户通过通孔136更清楚、更简单地识别产品的批次序号,通孔136的使用方式如下:
如图3所示,识别件130开设有8个通孔136,且每个通孔136配置有用于打开或关闭通孔136的孔盖138。图3中,3个通孔136处于打开状态(图2中也可以观察到3个通孔136),与该3个通孔136匹配的孔盖138未在图3中示出;5个通孔136处于被孔盖138关闭的状态。根据通孔136开启的数量和开启的位置,可以确定产品的批次序号。通过开启不同的通孔136,可以有256次不同的开启方式,即可以展示256种不同的批次序号,极大程度上满足用户处理多批次产品情况下的使用。用户需要事先规定每种通孔136的组合方式分别代表的数字,使用识别件130时,根据产品批次,选择代表相应数字的通孔136的组合即可。
通孔136和孔盖138的可拆卸配合(例如可以是卡接),使得同一个识别件130可以有256种用法,大大提高了识别件130的有效利用率,同时也节约了识别件130的制备成本。该设置下,识别件130的使用也更加方便,用户可以任意取出一个识别件130,根据其所需要的具体的序号,可选地安装或拆卸孔盖138,使该识别件130上呈现的通孔136能够代表相应的序号。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孔盖138。用户可以预先规定8个打孔的位置,再根据256种组合方式,在相应位置进行打孔即可,制作好256个识别件130后,根据其代表的序号进行选用即可。
本实施例中,8个通孔136可以分为第一孔组(即图3所示的上方第一排通孔136)和第二孔组(即图3所示的下方第二排通孔136)。第一孔组包括4个通孔136,第二孔组包括4个通孔136。第一孔组与第二孔组对称设置。该设置下,提高了识别件130的利用率,进一步减少了识别件130的占用空间,避免影响产品的热处理。当然,其他实施例中8个通孔136也可以采取其他排列方式,例如排列为一条直线。
料盘100的工作原理是:
事先拟定每种通孔136的组合方式所代表的序号。将产品装载于料盘100内,根据产品的批次序号,选用代表该序号的识别件130,并将识别件130通过第一固定脚132和第二固定脚134固定于固定件112上。将料盘100送入热处理装置中,使产品接受预定的热处理过程。热处理完毕后,将料盘100搬出,根据识别件130上的通孔136代表的信息,用户即可明确料盘100内的产品批次。该操作下,避免了产品与批次对应出错,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避免了由于批次出错造成的后续生产的无效。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热处理生产系统,包括搬运装置(图中未示出)、控制器(图中未示出)和料盘100。该热处理生产系统主要用于对产品进行热处理。
搬运装置用于搬运料盘100。搬运装置设置有非接触式传感器。请参照图5,图5所示为光电传感器200与识别件130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本实施例中,非接触式传感器采用光电传感器200,当然,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非接触式传感器,例如接近开关、激光传感器、激光测距传感器、光纤传感器等。
如图5所示,光电传感器200一共设置8个,与通孔136的数量相同,且光电传感器200与通孔136相对设置。每个光电传感器200分别与一个通孔136对应,使得每个光电传感器200可以单独负责一个通孔136的检测。每个光电传感器200用于检测与其相对的通孔136的开启或关闭,并分别将检测结果反馈至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根据接收的检测结果与预设信息是否相同控制搬运装置是否执行搬运。其中,预设信息为料盘100内产品的批次序号。控制器根据其接收的检测结果计算出该识别件130所代表的序号,并将计算出的序号与预设信息(即预设序号)比较,若相同,则表示料盘100内为所需产品,控制器则控制搬运装置对料盘100实施搬运;若不同,控制器则拒绝搬运装置对料盘100实施搬运,控制器可进一步发出报警信息,提醒操作人员信息匹配出现问题。
通孔136的检测和产品序号的计算过程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每个光电传感器200具有不同的传输地址,因此,每个光电传感器200将信息反馈至控制器后,每个信息具有固定的排列位置。可认为8个光电传感器200依次排列为1-8号光电传感器200。因此,该检测方式下,通孔136的位置信息和数量信息均得到检测。
光电传感器200检测到通孔136开启,则光电传感器200将OFF信号反馈至控制器,控制器将OFF信号转换为0。光电传感器200检测到通孔136关闭,则光电传感器200将ON信号反馈至控制器,控制器将ON信号转换为1。可以理解为,控制器根据通孔136开启的顺序得出二进制的数据。则控制器根据1-8号光电传感器200反馈的信息将得出0和1在8个位置上的不同排列方式,例如10011000、11001000等,一共有256种排列方式。控制器再将不同排列方式的二进制数据转换为十进制数据,例如10011000转换为十进制数据为152,152即表示该料盘100内的产品批次为152批次。还可以在控制器上进一步设置显示面板,将检测出的产品批次序号显示出来,便于用户读取。
需要说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换算方式将检测信号转换为批次序号。
热处理生产系统的工作原理是:
以152批次的产品为例。将产品装载于料盘100内。装料完成后,插上代表152数字的识别件130。在控制器内将152的批次信息录入。当热处理完成后,需要对该批次的产品进行搬运时,当控制器通过光电传感器200的检测结果计算出的序号为152时,控制器将允许搬运装置执行搬运;当控制器通过光电传感器200的检测结果计算出的序号不是152时,控制器将不允许搬运装置执行搬运,并发送报警信息。避免因产品批次有误,影响产品的后续加工,且信号识别效率大大提高,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料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料盘主体以及识别件,所述识别件能随所述料盘主体一起进行处理,所述识别件用于标记所述料盘主体内的产品批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件与所述料盘主体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料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件连接有固定脚,所述料盘主体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有与所述固定脚匹配的固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料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件设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通孔用于标记所述料盘主体内的产品批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料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件设有8个所述通孔,每个所述通孔配置有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通孔的孔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料盘,其特征在于,8个所述通孔分为第一孔组和第二孔组,所述第一孔组包括4个所述通孔,所述第二孔组包括4个所述通孔,所述第一孔组与所述第二孔组对称设置。
7.一种热处理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搬运装置、控制器和如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料盘,所述搬运装置用于搬运所述料盘,所述搬运装置设置有非接触式传感器,所述非接触式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通孔的位置和数量,并将所述位置和所述数量的信息反馈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检接收的检测结果显示出相应的产品序号。
8.一种热处理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搬运装置、控制器和如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料盘,所述搬运装置用于搬运所述料盘,所述搬运装置设置有非接触式传感器,所述非接触式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通孔的位置和数量,并将所述位置和所述数量的信息反馈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接收的检测结果与预设信息是否相同控制所述搬运装置是否执行搬运。
9.一种热处理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搬运装置、控制器和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料盘,所述搬运装置用于搬运所述料盘,所述搬运装置设置有非接触式传感器,所述非接触式传感器的数量与所述通孔的数量相同,且所述非接触式传感器与所述通孔相对设置,每个所述非接触式传感器用于检测与其相对的所述通孔的开启或关闭,并分别将检测结果反馈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接收的检测结果与预设信息是否相同控制所述搬运装置是否执行搬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处理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接触式传感器包括光电传感器或接近开关。
CN201810247135.6A 2018-03-23 2018-03-23 一种料盘及热处理生产系统 Pending CN1082538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47135.6A CN108253801A (zh) 2018-03-23 2018-03-23 一种料盘及热处理生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47135.6A CN108253801A (zh) 2018-03-23 2018-03-23 一种料盘及热处理生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53801A true CN108253801A (zh) 2018-07-06

Family

ID=62747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47135.6A Pending CN108253801A (zh) 2018-03-23 2018-03-23 一种料盘及热处理生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53801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03386A (ja) * 1985-03-04 1986-09-09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用搬送パレットの識別方法
JPH1031723A (ja) * 1996-07-12 1998-02-03 Fuyuuchiyua Ind Kk コードプレート、その保持具及びその読取装置
CN1346960A (zh) * 2000-10-10 2002-05-01 石川岛播磨重工业株式会社 连续烧成炉及其使用方法
US20080245876A1 (en) * 2007-04-03 2008-10-09 David Scott Gordon Electronic switch assembly with configurable functionality
CN105488547A (zh) * 2015-11-30 2016-04-13 江苏丰东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物料标识跟踪方法
CN208238556U (zh) * 2018-03-23 2018-12-14 江苏丰东热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料盘及热处理生产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03386A (ja) * 1985-03-04 1986-09-09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用搬送パレットの識別方法
JPH1031723A (ja) * 1996-07-12 1998-02-03 Fuyuuchiyua Ind Kk コードプレート、その保持具及びその読取装置
CN1346960A (zh) * 2000-10-10 2002-05-01 石川岛播磨重工业株式会社 连续烧成炉及其使用方法
US20080245876A1 (en) * 2007-04-03 2008-10-09 David Scott Gordon Electronic switch assembly with configurable functionality
CN105488547A (zh) * 2015-11-30 2016-04-13 江苏丰东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物料标识跟踪方法
CN208238556U (zh) * 2018-03-23 2018-12-14 江苏丰东热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料盘及热处理生产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87034B2 (en) Robot-based warehouse order pick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6717382B2 (en) Method of connecting a mobile control and/or monitoring unit to a machine and a control and/or monitoring unit for same
US10108895B2 (en) Operator control system for a motor vehicle
CN103212538A (zh) 机械零部件质量检测分拣装置及方法
CN109753029B (zh) 识别和显示操作员访问过程对象的方法及操作员系统
US11650826B2 (en) Method for starting up or servicing an automation field device
JP2007264799A (ja) 情報管理システム、情報管理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CN208238556U (zh) 一种料盘及热处理生产系统
US20150113180A1 (en) Method for Servicing a Field Device
CN105681447A (zh) 一种线缆加工云监控系统
CN207718456U (zh) 一种医疗物资智能柜射频识别系统
CN108253801A (zh) 一种料盘及热处理生产系统
CN203170602U (zh) 机械零部件质量检测分拣装置
CN105408917A (zh) 用于便利对象的手动分类的系统和方法
JP2021140810A (ja) 端末装置、プログラム、電力管理装置、およびサーバ
JP2023166544A (ja)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システム
US8026823B2 (en) Support for service activities at a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PLC)
JP2012008856A (ja) 異常検出支援装置、異常検出支援方法、及び異常検出支援プログラム
CN103279783A (zh) Rfid信息采集装置及工作台
WO2003019306A2 (en) Controller input/output module visual indicator and safety means
CN113220285A (zh) 安全事件响应剧本生成方法、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
JP4769000B2 (ja) バイオセキュリティシステム
CN204010002U (zh) 基于rfid技术的半成品和成品跟踪系统
CN212384828U (zh) 一种阀用电磁铁外壳自动找缺口打标装置
US2024001983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ic security enforcement for industrial automation devic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