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49700A - 漂染废水处理系统及应用该系统的漂染废水处理工艺 - Google Patents

漂染废水处理系统及应用该系统的漂染废水处理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49700A
CN108249700A CN201810054646.6A CN201810054646A CN108249700A CN 108249700 A CN108249700 A CN 108249700A CN 201810054646 A CN201810054646 A CN 201810054646A CN 108249700 A CN108249700 A CN 1082497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ste water
sewage
air
communicated
interi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5464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49700B (zh
Inventor
冯惠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colorful textile dyeing and finishin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xing Seven Continents Dye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xing Seven Continents Dye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xing Seven Continents Dye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5464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4970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2497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497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497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497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hea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2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t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001/007Processes including a sedimentation ste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10In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16Nitrogen compounds, e.g. ammoni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10In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20Heavy metals or heavy metal compounds
    • C02F2101/203Iron or iron compou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10In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20Heavy metals or heavy metal compounds
    • C02F2101/206Manganese or manganese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30Organic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02Aerobic proces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28Anaerobic digestion process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漂染废水处理系统及应用该系统的漂染废水处理工艺,包括依次连通的污水前处理系统、第一气浮处理系统、生物氧化处理系统和回用系统,污水前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通的格栅、热交换系统和调节池,热交换系统包括与格栅相连通的污水管、与污水管相连通的板式换热器、与板式换热器相连通且与污水管流向相反的冷水管。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除不溶性杂质;B热交换;C调节处理;D第一次气浮处理;E水解酸化处理;F生物氧化处理;G沉淀;H静置;I第二次气浮处理;J过滤回用。本发明提供了能够将废水中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起到节能效果,并且使废水达到合格标准值的一种漂染废水处理系统及应用该系统的漂染废水处理工艺。

Description

漂染废水处理系统及应用该系统的漂染废水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漂染废水处理系统及应用该系统的漂染废水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全世界使用的染料品种达数万种,漂染废水中主要含染料、浆料、助剂、油剂、酸碱、纤维杂质、重金属盐等,具有成分复杂、多变化、浓度高、毒性强、难降解、水质变动范围大的特点,是我国主要的有机废水污染源之一。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3723888A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漂染废水处理工艺,包括如下工序:a.对漂染废水进行前处理,除去其中的不溶性杂质;b.除去漂染废水中的可溶性金属离子;c.将漂染废水的pH值调节为3.8-4,并对其预充氧1-3小时;d.采用生物活性膜单元降解漂染废水中的有机物;e.将漂染废水置于阳光下曝晒20-30小时;f.向漂染废水中投入为其体积20-25%的稻草灰-石英砂-活性炭混合物,静置10-12小时,滤去草灰-石英砂-活性炭混合物;所述采用生物活性膜单元有氧分解漂染废水中的有机物使之将生物活性膜单元浸泡于30-40℃的漂染废水中10-15小时,并以0.2-0.7L/秒的速度向漂染废水底部通入空气。
在漂染过程中,将会向染缸内通入蒸汽进行加热和换热,所以漂染废水的温度会高于常温水,而上述技术方案中直接对废水进行处理,则会造成能源的损失和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漂染废水处理系统,能够将废水中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起到节能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漂染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污水前处理系统、第一气浮处理系统、生物氧化处理系统和回用系统,所述污水前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通的格栅、热交换系统和调节池,所述热交换系统包括与格栅相连通的污水管、与污水管相连通的板式换热器、与板式换热器相连通且与污水管流向相反的冷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漂染之后的废水温度较高,在对该部分废水进行正式处理之前,先使废水通过格栅除去大体积的固体杂质,再将该部分废水通过板式换热器,同时,将实际需要使用的低温水通过冷水管也经过板式换热器,在该过程中实现废水和低温水之间的热量传导,将废水中所含的热量充分利用,从而起到节能效果,减少对低温水升温的能源使用,起到了降低成本的作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污水管包括与板式换热器相连通的污水进管、与板式换热器相连通的污水出管、连通于污水进管和污水出管之间的反冲装置,所述反冲装置包括连通于污水进管和污水出管之间的反冲管、连通于污水进管和污水出管之间的回流管,所述反冲管连通于污水进管的一端沿水流前进方向位于回流管连通于污水进管的一端的后侧,所述反冲管连通于污水出管的一端沿水流前进方向位于回流管连通于污水出管的一端的后侧,所述污水进管位于反冲管和回流管之间的位置设置有进水阀门,所述污水出管位于反冲管和回流管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出水阀门,所述反冲管设置有反冲阀门,所述回流管设置有回流阀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过格栅的废水由污水进管进入板式换热器并从污水出管向外流出,同时,将低温水由冷水管通过板式换热器,从而实现废水和低温水之间的热量传导,回收利用废水中的热能,降低对低温水升温的能源使用,起到节能效果;利用反冲管和回流管,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通过关闭进水阀门和出水阀门,打开反冲阀门和回流阀门,能够使废水反向流过板式换热器,从而起到反冲洗的作用,而同时继续实现换热效果,延长板式换热器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生物氧化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水解酸化池、生物氧化池和沉淀池,所述水解酸化池与第一气浮处理系统相连通,所述沉淀池与水解酸化池和生物氧化池之间均设置有活性污泥回流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水解酸化池内的活性污泥中的水解细菌和酸化菌将废水中的不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溶解性有机物,将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继而再由生物氧化池内的活性污泥的生物作用除去废水中的氨氮、有机物以及铁、锰等污染物;在完成生物氧化后,将废水通入至沉淀池内进行静置沉淀,从而使活性污泥和废水完成分离,再将活性污泥回流至水解酸化池和生物氧化池,以此实现对活性污泥的循环利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生物氧化池包括封闭的池体、置于池体上端面的螺杆风机、连通于螺杆风机出口端的供气管道,所述生物氧化池上端面开设有多个竖直贯穿的通孔,所述供气管道包括与螺杆风机相连通的供气总管、连通于供气总管且与通孔一一对应并延伸至池体底部的曝气管;所述曝气管与供气总管之间呈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封闭的池体,在通入空气后,可以相应增大内部的压强,达到更好的曝气作用,也使曝气管从上至下通入至池体的底部,可以延长气泡与液体的接触时间,同时,多个通孔中的多根曝气管能够增加气泡的数量,提高液体的紊流程度,使活性污泥可以达到更好的分解效果;因为曝气管从上至下通入至池体底部,一端曝气管发生损坏,方便对其进行维修更换,无需到池体对管道进行修理。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沉淀池连通有污泥处理系统,所述污泥处理系统包括与沉淀池和第一气浮处理系统均相连通的污泥池、与污泥池相连通的压滤机,所述压滤机与污泥池之间设置有柱塞泵,所述压滤机与调节池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沉淀池内的剩余污泥由压滤机进行压干,从而方便进行无害化处置;并且将其中压出的废水重新通入至调节池内,达到更好的废水处理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沉淀池与回用系统之间设置有中间池和第二气浮系统,所述中间池连通于沉淀池,所述第二气浮系统连通于回用系统和污泥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中间池起到缓冲作用,减缓水流速度,也达到静置分层的效果,并将废水再次通入至第二气浮系统内,进一步对水中细微悬浮粒子和胶体离子脱稳、聚集、絮凝、混凝、沉淀,达到更好的净化处理效果,并将第二气浮系统中产生的污泥通入至污泥池内,从而对固体物质进行合理处置。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气浮系统和第二气浮系统均包括依次连通的多个加药池、与其中一个加药池相连通的气浮刮渣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加药池能够在通气之前对废水中的细微悬浮粒子和胶体离子脱稳、聚集、絮凝、混凝、沉淀,进而在通气过程中能够使更多的杂质上浮至水面表面,达到更好的净水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回用系统包括与气浮刮渣池相连通的砂滤罐、与砂滤罐相连通的回用水池、连通于回用水池与砂滤罐之间的反冲洗泵,所述砂滤罐连通于调节池,所述回用水池连通于冷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回用水池内的水起到过滤效果,从而可以将部分的水进行回用;同时,利用反冲洗泵能够对砂滤罐起到反冲效果,并将反冲洗之后的水重新排出至调节池内,从而进一步处理;而对于回用水池内的水能够通入至板式换热器的冷水管内,进而对该部分的水起到换热升温作用,从而起到节能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漂染废水处理工艺,能够将废水中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起到节能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漂染废水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除不溶性杂质:利用格栅将废水内的不溶性杂质去除;
B.热交换:将经过格栅的废水通过污水进管进入板式换热器,通过板式换热器,将废水中的热量传递至同时经过板式换热器的低温水;
C.调节处理:将经过板式换热器的废水通入调节池内,在调节池中完成水质和水量的匀质和调节;
D.第一次气浮处理:将调节池内的废水通过提升泵通入加药池内,依次加入氢氧化钠、PAC、PAM,对废水进行PH值调节,并使废水形成矾花絮团;废水经过加药池后通入至气浮刮渣池内,向气浮刮渣池内通入空气,使沉淀物浮至气浮池的上表面,并由刮渣机将沉淀物去除;
E.水解酸化处理:将气浮刮渣池内的废水通入至水解酸化池,利用水解酸化池内的活性污泥中的水解细菌和酸化菌将废水中的不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溶解性有机物,将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
F.生物氧化处理:将水解酸化池内的废水通入生物氧化池内,由螺杆风机向生物氧化池内通气,通过活性污泥的生物作用除去废水中的氨氮、有机物以及铁、锰等污染物;
G.沉淀:将生物氧化池内的废水通入至沉淀池内,实现固液分离,并将活性污泥通过活性污泥回流泵重新抽至水解酸化池和生物氧化池内,剩余的污泥则进入至污泥池内;
H.静置:将沉淀池内上层的水通入至中间池内静置;
I.第二次气浮处理:将中间池内的废水通入加药池内,并依次加入PAC和PAM,再将废水通入气浮刮渣池内,由螺杆风机向气浮刮渣池内通气,除去上浮的杂质,将部分处理完的废水排出至污水官网;
J.过滤回用:将经过第二次气浮处理的部分废水依次通过多个砂滤罐,将过滤之后的废水通入回用水池内等待使用;并用回用水池内的水对砂滤罐实现反冲洗,再将经过反冲洗的水重新通入至调节池内等待再一次的处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漂染废水经过板式换热器可以将其内部的热量传导至冷水管内的回用水或者自来水,从而能够减少将低温水进行升温所需使用的能源,达到更好的节能效果;并且经过两次的气浮处理,实现更好的净化效果,使排出的废水指标远低于标准。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利用板式换热器,能够对废水中的热量实现回收利用,对实际需要使用的低温水的温度进行初步升温,节约了能源;
其二:利用第一、第二气浮系统,能够对废水中的杂质和有机物起到更好的处理和净化效果,使回用水的质量更好,也使排出的废水指标低于标准值;
其三:依靠上开口封闭的池体以及从上至下通入至池体底部的多根曝气管,能够提升曝气的效果,也可提升气泡的数量,并且因为延伸出池体上端的曝气管,从而更方便地进行维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一主要用于体现热交换系统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一主要用于体现第一气浮处理系统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一主要用于体现生物氧化池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1、污水前处理系统;11、格栅;12、热交换系统;121、污水管;124、污水进管;125、污水出管;122、板式换热器;123、冷水管;126、冷水进管;127、冷水出管;13、调节池;2、第一气浮处理系统;21、加药池;22、气浮刮渣池;3、生物氧化处理系统;31、水解酸化池;32、生物氧化池;321、池体;322、螺杆风机;323、供气管道;33、沉淀池;4、回用系统;41、砂滤罐;42、回用水池;43、反冲洗泵;5、反冲装置;51、反冲管;52、回流管;6、进水阀门;7、出水阀门;8、反冲阀门;9、回流阀门;10、活性污泥回流泵;14、通孔;15、供气总管;16、曝气管;17、污泥处理系统;171、污泥池;172、压滤机;173、柱塞泵;18、第二气浮系统;19、提升泵;20、刮渣机;23、中间池;24、进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漂染废水处理系统,参照图1所示,包括废水依次通过的用于除去固体杂质和调节PH值的污水前处理系统1、用于除去絮状杂质的第一气浮处理系统2、用于分解有机物的生物氧化处理系统3、用于除去剩余漂浮杂质的第二气浮系统18、用于回收利用净化水的回用系统4,以及用于处理污泥的污泥处理系统17。
污水前处理系统1包括废水依次通过的格栅11、热交换系统12和调节池13,格栅11由钢材料制成,当废水经过后,去除废水中的绳索、布条、纤维絮团等杂物;之后,流入至热交换系统12内。
热交换系统12包括与格栅11相连通的污水管121,参照图2所示,污水管121包括一端连通于格栅11且另一端连通有板式换热器122的污水进管124;污水管121还包括连通于板式换热器122和污水进管124的污水出管125,通过格栅11的废水由污水进管124进入至板式换热器122,再从污水出管125向外排出。为了能够对经过板式换热器122的废水中的热量进行有效回收利用,在板式换热器122上设置有与污水管121流向相反的冷水管123,冷水管123包括连通于板式换热器122且与污水出管125位于同一侧的冷水进管126以及连通于板式换热器122和冷水进管126且与污水进管124位于同一侧的冷水出管127,冷水进管126连通于实际需要使用的低温水,低温水从冷水进管126进入至板式换热器122内,在该过程中与废水实现热交换,使从冷水出管127流出的低温水的温度具有一定的提高,进而能够对废水中的热量实现回收利用,达到更好的节能效果。
为了对板式换热器122实现反冲洗,在污水进管124和污水出管125之间设置有反冲装置5,反冲装置5包括连通于污水进管124和污水出管125之间的反冲管51、连通于污水进管124和污水出管125之间的回流管52,反冲管51连通于污水进管124的一端相对于回流管52连通于污水进管124的一端更远离于板式换热器122,则废水在流动时,先流经反冲管51再流经回流管52;并且反冲管51连通于污水出管125的一端相对于回流管52连通于污水出管125的一端更靠近于板式换热器122,则废水在流动时,先流经反冲管51再流经回流管52。
并且在污水进管124位于反冲管51和回流管52之间设置有进水阀门6,在污水出管125位于反冲管51和回流管52之间设置有出水阀门7,在反冲管51靠近污水进管124的一端设置有反冲阀门8,在回流管52靠近污水出管125的一端设置有回流阀门9。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关闭反冲阀门8和回流阀门9,打开进水阀门6和出水阀门7,从而使废水能够由污水进管124进入至板式换热器122内再由污水出管125向外排出。而当需要反冲洗时,关闭进水阀门6和出水阀门7,打开反冲阀门8和回流阀门9,则污水进管124内的废水经由反冲管51反向流入至板式换热器122,再从回流管52流出并流至污水出管125而向外排出。
为了在反冲过程中仍然可以实现热交换,在冷水进管126和冷水出管127之间也设置有反冲装置5,反冲管51的一端连通于冷水进管126且另一端连通于冷水出管127,回流管52的一端连通于冷水进管126且另一端连通于冷水出管127,并且反冲管51连通于冷水进管126的一端相对于回流管52连通于冷水进管126的一端更远离于板式换热器122,则低温水在流动时,先流经反冲管51再流经回流管52;并且反冲管51连通于冷水出管127的一端相对于回流管52连通于冷水出管127的一端更靠近于板式换热器122,则低温水在流动时,先流经反冲管51再流经回流管52。并在冷水进管126位于反冲管51和回流管52之间设置有进水阀门6,在冷水出管127位于反冲管51和回流管52之间设置有出水阀门7,在反冲管51靠近冷水进管126的一端设置有反冲阀门8,在回流管52靠近冷水出管127的一端设置有回流阀门9。则废水在反冲过程中,则将低温水也实现反冲,保持冷水管123内的低温水流向和污水管121内废水流向始终相反,则实现低温水和废水的热量交换。
参照图1所示,调节池13呈敞口设置,流经板式换热器122的废水流入至调节池13内部,调节池13可对废水完成水质和水量的匀质和调节。
通过提升泵19,参照图3所示,将调节池13内的废水通入至第一气浮处理系统2,第一气浮处理系统2包括依次连通的六个呈敞口设置的加药池21,沿水流流动的前进方向,在第一个加药池21内加入氢氧化钠将废水调节成碱性,在第三个加药池21内加入PAC,在第五个加药池21内加入PAM,从而使废水中的细微悬浮粒子和胶体离子脱稳、聚集、絮凝、混凝、沉淀。最后一个加药池21内的废水流入至气浮刮渣池22内,气浮刮渣池22呈上开口结构,在气浮刮渣池22内通入有进气管24,进气管24连通于螺杆风机322,由螺杆风机322通过进气管24向气浮刮渣池22内通气,从而使废水中的沉淀物和絮状物质上浮至液体的上表面,并且在气浮刮渣池22的上方安装有用于将浮于液体表面的物质刮除的刮渣机20,并将该部分物质排入至污泥处理系统17(标示于图1)。
参照图1所示,气浮刮渣池22中的废水通入至生物氧化处理系统3内,生物氧化处理系统3包括依次连通的水解酸化池31、生物氧化池32和沉淀池33。水解酸化池31的高度低于气浮刮渣池22,进而凭借水流作用而流至水解酸化池31内,水解酸化池31内具有活性污泥,利用活性污泥中的水解细菌和酸化菌将废水中的不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溶解性有机物,将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经过水解酸化池31的废水流入至生物氧化池32,生物氧化池32的高度低于水解酸化池31的高度;参照图4所示,生物氧化池32包括一个长方体封闭池体321,在池体321的上端面开设有多个竖直贯穿的通孔14,在池体321的上端面置有螺杆风机322,螺杆风机322的出风端连接有供气管道323,供气管道323包括与螺杆风机322相连通的供气总管15,供气总管15连通有与通孔14一一对应的的曝气管16,曝气管16延伸至池体321的底部,并且曝气管16上端与供气总管15之间通过法兰实现可拆卸连接。生物氧化池32内存有活性污泥,通过活性污泥的生物作用除去废水中的氨氮、有机物以及铁、锰等污染物。
参照图1所示,经由生物氧化池32处理的废水通入至沉淀池33内进行静置分离,利用活性污泥回流泵10将沉淀池33池底的部分活性污泥重新抽回至水解酸化池31和生物氧化池32内。而剩余的污泥则排入至污泥处理系统17内。
经由沉淀池33静置分离的上层废水流至呈上开口的中间池23内,中间池23静置之后的上层废水中的一部分流入至污水官网,其中一部分经由提升泵19再通入至第二气浮系统18,第二气浮系统18与第一气浮处理系统2构造相同,同样包括六个加药池21和一个气浮刮渣池22,从而在该过程中再次加入PAC和PAM以及曝气实现悬浮物的去除。
经由第二气浮系统18的废水通入至回用系统4内,回用系统4包括与第二气浮系统18的气浮刮渣池22相连通的砂滤罐41,由砂滤罐41进行过滤之后的废水流入至回用水池42内等待使用。为了对砂滤罐41起到反冲洗效果,在砂滤罐41和回用水池42之间设置有反冲洗泵43,从而能够将回用水池42内的回用水重新被抽回至砂滤罐41起到反冲洗效果,并将该部分反冲洗的水再次排入至调节池13内进行循环处理。
参照图1所示,污泥处理系统17包括污泥池171,污泥池171和沉淀池33、气浮刮渣池22均相连通,从而使沉淀池33和气浮刮渣池22内的污泥都能流至污泥池171内,污泥池171通过柱塞泵173连通至压滤机172,进而由压滤机172对污泥进行压干,压滤机172所排出的污水重新再排出至调节池13进行循环处理。
实施例二:
一种漂染废水的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除不溶性杂质:利用格栅11将废水内的不溶性杂质去除;
B.热交换:将经过格栅11的废水通过污水进管124进入板式换热器122,通过板式换热器122,将废水中的热量传递至同时经过板式换热器122的低温水;
C.调节处理:将经过板式换热器122的废水通入调节池13内,在调节池13中完成水质和水量的匀质和调节;
D.第一次气浮处理:将调节池13内的废水通过提升泵19通入加药池21内,依次加入氢氧化钠、PAC、PAM,对废水进行PH值调节,并使废水形成矾花絮团;废水经过加药池21后通入至气浮刮渣池22内,向气浮刮渣池22内通入空气,使沉淀物浮至气浮池的上表面,并由刮渣机20将沉淀物去除;
E.水解酸化处理:将气浮刮渣池22内的废水通入至水解酸化池31内,利用水解酸化池31内的活性污泥中的水解细菌和酸化菌将废水中的不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溶解性有机物,将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
F.生物氧化处理:将水解酸化池31内的废水通入生物氧化池32内,由螺杆风机322向生物氧化池32内通气,通过活性污泥的生物作用除去废水中的氨氮、有机物以及铁、锰等污染物;
G.沉淀:将生物氧化池32内的废水通入至沉淀池33内,实现固液分离,并将活性污泥通过活性污泥回流泵10重新抽至水解酸化池31和生物氧化池32内,剩余的污泥则进入至污泥池171内;
H.静置:将沉淀池33内上层的水通入至中间池内静置;
I.第二次气浮处理:将中间池23内的废水通入加药池21内,并依次加入PAC和PAM,再将废水通入气浮刮渣池22内,由螺杆风机322向气浮刮渣池22内通气,除去上浮的杂质,将部分处理完的废水排出至污水官网;
J.过滤回用:将经过第二次气浮处理的部分废水依次通过多个砂滤罐41,将过滤之后的废水通入回用水池42内等待使用;并用回用水池42内的水对砂滤罐41实现反冲洗,再将经过反冲洗的水重新通入至调节池13内等待再一次的处理。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9)

1.一种漂染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包括依次连通的污水前处理系统(1)、第一气浮处理系统(2)、生物氧化处理系统(3)和回用系统(4),所述污水前处理系统(1)包括依次相连通的格栅(11)、热交换系统(12)和调节池(13),所述热交换系统(12)包括与格栅(11)相连通的污水管(121)、与污水管(121)相连通的板式换热器(122)、与板式换热器(122)相连通且与污水管(121)流向相反的冷水管(1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染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污水管(121)包括与板式换热器(122)相连通的污水进管(124)、与板式换热器(122)相连通的污水出管(125)、连通于污水进管(124)和污水出管(125)之间的反冲装置(5),所述反冲装置(5)包括连通于污水进管(124)和污水出管(125)之间的反冲管(51)、连通于污水进管(124)和污水出管(125)之间的回流管(52),所述反冲管(51)连通于污水进管(124)的一端沿水流前进方向位于回流管(52)连通于污水进管(124)的一端的后侧,所述反冲管(51)连通于污水出管(125)的一端沿水流前进方向位于回流管(52)连通于污水出管(125)的一端的后侧,所述污水进管(124)位于反冲管(51)和回流管(52)之间的位置设置有进水阀门(6),所述污水出管(125)位于反冲管(51)和回流管(52)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出水阀门(7),所述反冲管(51)设置有反冲阀门(8),所述回流管(52)设置有回流阀门(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染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生物氧化处理系统(3)包括依次连通的水解酸化池(31)、生物氧化池(32)和沉淀池(33),所述水解酸化池(31)与第一气浮处理系统(2)相连通,所述沉淀池(33)与水解酸化池(31)和生物氧化池(32)之间均设置有活性污泥回流泵(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漂染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生物氧化池(32)包括封闭的池体(321)、置于池体(321)上端面的螺杆风机(322)、连通于螺杆风机(322)出口端的供气管道(323),所述生物氧化池(32)上端面开设有多个竖直贯穿的通孔(14),所述供气管道(323)包括与螺杆风机(322)相连通的供气总管(15)、连通于供气总管(15)且与通孔(14)一一对应并延伸至池体(321)底部的曝气管(16);所述曝气管(16)与供气总管(15)之间呈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漂染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沉淀池(33)连通有污泥处理系统(17),所述污泥处理系统(17)包括与沉淀池(33)和第一气浮处理系统(2)均相连通的污泥池(171)、与污泥池(171)相连通的压滤机(172),所述压滤机(172)与污泥池(171)之间设置有柱塞泵(173),所述压滤机(172)与调节池(13)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漂染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沉淀池(33)与回用系统(4)之间设置有中间池(23)和第二气浮系统(18),所述中间池(23)连通于沉淀池(33),所述第二气浮系统(18)连通于回用系统(4)和污泥池(17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漂染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气浮处理系统(2)和第二气浮系统(18)均包括依次连通的多个加药池(21)、与其中一个加药池(21)相连通的气浮刮渣池(2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漂染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回用系统(4)包括与气浮刮渣池(22)相连通的砂滤罐(41)、与砂滤罐(41)相连通的回用水池(42)、连通于回用水池(42)与砂滤罐(41)之间的反冲洗泵(43),所述砂滤罐(41)连通于调节池(13),所述回用水池(42)连通于冷水管(123)。
9.一种漂染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A.除不溶性杂质:利用格栅(11)将废水内的不溶性杂质去除;
B.热交换:将经过格栅(11)的废水通过污水进管(124)进入板式换热器(122),通过板式换热器(122),将废水中的热量传递至同时经过板式换热器(122)的低温水;
C.调节处理:将经过板式换热器(122)的废水通入调节池(13)内,在调节池(13)中完成水质和水量的匀质和调节;
D.第一次气浮处理:将调节池(13)内的废水通过提升泵(19)通入加药池(21)内,依次加入氢氧化钠、PAC、PAM,对废水进行PH值调节,并使废水形成矾花絮团;废水经过加药池(21)后通入至气浮刮渣池(22)内,向气浮刮渣池(22)内通入空气,使沉淀物浮至气浮刮渣池(22)的上表面,并由刮渣机(20)将沉淀物去除;
E.水解酸化处理:将气浮刮渣池(22)内的废水通入至水解酸化池(31),利用水解酸化池(31)内的活性污泥中的水解细菌和酸化菌将废水中的不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溶解性有机物,将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
F.生物氧化处理:将水解酸化池(31)内的废水通入生物氧化池(32)内,由螺杆风机(322)向生物氧化池(32)内通气,通过活性污泥的生物作用除去废水中的氨氮、有机物以及铁、锰等污染物;
G.沉淀:将生物氧化池(32)内的废水通入至沉淀池(33)内,实现固液分离,并将活性污泥通过活性污泥回流泵(10)重新抽至水解酸化池(31)和生物氧化池(32)内,剩余的污泥则进入至污泥池(171)内;
H.静置:将沉淀池(33)内上层的水通入至中间池(23)内静置;
I.第二次气浮处理:将中间池(23)内的废水通入加药池(21)内,并依次加入PAC和PAM,再将废水通入气浮刮渣池(22)内,由螺杆风机(322)向气浮刮渣池(22)内通气,除去上浮的杂质,将部分处理完的废水排出至污水官网;
J.过滤回用:将经过第二次气浮处理的部分废水依次通过多个砂滤罐(41),将过滤之后的废水通入回用水池(42)内等待使用;并用回用水池(42)内的水对砂滤罐(41)实现反冲洗,再将经过反冲洗的水重新通入至调节池(13)内等待再一次的处理。
CN201810054646.6A 2018-01-19 2018-01-19 漂染废水处理系统及应用该系统的漂染废水处理工艺 Active CN1082497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54646.6A CN108249700B (zh) 2018-01-19 2018-01-19 漂染废水处理系统及应用该系统的漂染废水处理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54646.6A CN108249700B (zh) 2018-01-19 2018-01-19 漂染废水处理系统及应用该系统的漂染废水处理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49700A true CN108249700A (zh) 2018-07-06
CN108249700B CN108249700B (zh) 2020-11-10

Family

ID=62741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54646.6A Active CN108249700B (zh) 2018-01-19 2018-01-19 漂染废水处理系统及应用该系统的漂染废水处理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4970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15954A (zh) * 2019-12-28 2020-05-08 无锡夏利达漂染有限公司 纱染废水中水回用系统
GB2592306A (en) * 2019-08-20 2021-08-25 Huddersfield Dyeing Co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dyeing material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00093433A (ko) * 2009-02-16 2010-08-25 동아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혐기-호기 바이오필터와 오존 후처리 공정을 이용한 염색폐수의 처리장치 및 방법
CN102679802A (zh) * 2012-05-23 2012-09-19 何建明 自动换向运行热交换系统
CN204162500U (zh) * 2014-10-20 2015-02-18 青岛中亚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下垂式曝气装置
CN105152476A (zh) * 2015-08-27 2015-12-16 任跃忠 一种印染废水全生化处理工艺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00093433A (ko) * 2009-02-16 2010-08-25 동아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혐기-호기 바이오필터와 오존 후처리 공정을 이용한 염색폐수의 처리장치 및 방법
CN102679802A (zh) * 2012-05-23 2012-09-19 何建明 自动换向运行热交换系统
CN204162500U (zh) * 2014-10-20 2015-02-18 青岛中亚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下垂式曝气装置
CN105152476A (zh) * 2015-08-27 2015-12-16 任跃忠 一种印染废水全生化处理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KARL SCHUGERL: "《生物反应工程》", 31 March 1995,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
章华丽等: "气浮+生化+气浮提标改造工艺处理印染废水工程实例", 《水处理技术》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92306A (en) * 2019-08-20 2021-08-25 Huddersfield Dyeing Co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dyeing material
GB2592306B (en) * 2019-08-20 2023-02-01 Huddersfield Dyeing Co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dyeing material
CN111115954A (zh) * 2019-12-28 2020-05-08 无锡夏利达漂染有限公司 纱染废水中水回用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49700B (zh) 2020-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74141B (zh) 低浓度有机废水再生回用工艺
CN104986916B (zh) 一种造纸涂布废水处理工艺
CN100484886C (zh) 废纸造纸废水的处理方法
CN201246968Y (zh) 一种环保高效节能净循环水冷却装置
CN108249700A (zh) 漂染废水处理系统及应用该系统的漂染废水处理工艺
CN203700070U (zh) 一种钢铁废水和市政污水混合再生回用的装置
CN110156275A (zh) 一种环境友好型循环水旁流生物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09259820U (zh) 一种河水净化的絮凝装置
CN201512441U (zh) 一种污水处理为中水的设备
CN108483794B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CN205258241U (zh) 一种印染废水处理系统
CN201400615Y (zh) 循环水排污水的处理系统
CN208717017U (zh) 一种含有荧光增白剂废水的深度处理系统
CN101224927A (zh) 印染废水深度处理的系统及方法
CN208218511U (zh) 高浓度污水的处理装置
CN109095726B (zh) 一种皮革废水中水回用系统
CN206927727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207130053U (zh) 一种ro浓水及循环水排水的水再生处理系统
CN2719840Y (zh) 一种处理dsd酸废水及染料中间体废水的水处理装置
CN218969050U (zh) 一种dmf废水深度处理设备
CN107777840A (zh) 一种处理地下水中苯系物的方法
JP2014008474A (ja) 池水循環ハイブリッド浄化方法及び池水循環ハイブリッド浄化システム
CN208012431U (zh) 漂染废水处理系统中的热交换装置
CN212954667U (zh) 一种新型一体化净水设备
CN213506190U (zh) 一种反冲洗自养反硝化生物滤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4023 dyeing zone of Honghe Town, Xiuzhou District, Jiaxing, Zhejiang

Patentee after: Jiaxing Qizhou bleaching and dye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314023 dyeing zone of Honghe Town, Xiuzhou District, Jiaxing,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JIAXING QIZHOU BLEACHING & DYEING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01

Address after: 224000 ecological dyeing and finishing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area, Yanche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colorful textile dyeing and finish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314023 dyeing zone of Honghe Town, Xiuzhou District, Jiaxing,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Jiaxing Qizhou bleaching and dye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