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69050U - 一种dmf废水深度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dmf废水深度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69050U
CN218969050U CN202320069321.1U CN202320069321U CN218969050U CN 218969050 U CN218969050 U CN 218969050U CN 202320069321 U CN202320069321 U CN 202320069321U CN 218969050 U CN218969050 U CN 2189690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communicated
auger
neutralization
wate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6932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ngliji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ingliji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ingliji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ingliji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6932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690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690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690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DMF废水深度处理设备,涉及DMF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进水口、沉淀池、中和罐、溶液罐以及过滤罐,所述装置主体一端上方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一侧设有绞龙,所述绞龙一端套装于驱动电机输出端,所述绞龙下方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一端设有杂质池,所述过滤网下方设有流通槽,且流通槽一端与沉淀池内部连通,所述沉淀池另一端与第一水泵连通,通过各个部件的互相组合,在对废水进行处理时能够进行充分的预处理,大大降低了水中的悬浮物以及颗粒造成精密过滤件频繁更换的情况,同时该装置在对废水进行处理时能够有效对水中的碱性进行中和,从而提高废水处理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DMF废水深度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DMF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DMF废水深度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DMF废水具有生物毒性,人体长期接触或吸入会阻碍造血机能,并造成肝脏障碍,还会对大气和水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对于DMF废水处理越来越重视,经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号为CN206955680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DMF废水处理装置,与传统三塔处理装置相比,虽然该装置可在低负压状态下操作,从而可有效减少DMF的分解量,避免产生大量更难处理的二甲胺废水;系统带有预处理装置,可有效解决设备结垢、堵塞严重的问题;且根据DMF废水的特性,在不同环节设计不同的热泵,充分发挥两种不同类型热泵的优势,节能效果显著,但废水中大量悬浮物,造成废水精密过滤器滤芯堵塞,更换频繁,备件成本高,同时废水中碱性较高,该装置不能够有效进行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DMF废水深度处理设备,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DMF废水深度处理设备,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进水口、沉淀池、中和罐、溶液罐以及过滤罐,所述装置主体一端上方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一侧设有绞龙,所述绞龙一端套装于驱动电机输出端,所述绞龙下方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一端设有杂质池,所述过滤网下方设有流通槽,且流通槽一端与沉淀池内部连通,所述沉淀池另一端与第一水泵连通,所述第一水泵与中和罐连通,所述中和罐与过滤罐连通,所述过滤罐另一侧与第二水泵连通,所述第二水泵底部与一级生物填料池连通,所述一级生物填料池与二级生物填料池连通,所述二级生物填料池通过管道与反渗透过滤桶连通,所述反渗透过滤桶底部与排水槽连通,所述排水槽一端设有排水管。
优选的,所述进水口底部呈倾斜状,且进水口位于绞龙一侧上方。
优选的,所述沉淀池设有三个,三个所述沉淀池之间相互连通。
优选的,所述中和罐顶部设有溶液罐,所述溶液罐内部通过电磁阀与中和罐内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溶液罐内部设有酸性中和液,且溶液罐下方中和罐内部设有PH值监测装置。
优选的,所述过滤罐设有三个,三个所述过滤罐内部填充有活性炭颗粒。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DMF废水深度处理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一种DMF废水深度处理设备,通过各个部件的互相组合,在对废水进行处理时能够进行充分的预处理,大大降低了水中的悬浮物以及颗粒造成精密过滤件频繁更换的情况,同时该装置在对废水进行处理时能够有效对水中的碱性进行中和,从而提高废水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过滤网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主体;2、进水口;3、绞龙;4、驱动电机;5、过滤网;6、杂质池;7、流通槽;8、沉淀池;9、第一水泵;10、中和罐;11、溶液罐;12、过滤罐;13、第二水泵;14、一级生物填料池;15、二级生物填料池;16、反渗透过滤桶;17、排水槽;18、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DMF废水深度处理设备,包括装置主体1,所述装置主体1包括进水口2、沉淀池8、中和罐10、溶液罐11以及过滤罐12,所述装置主体1一端上方设有进水口2,所述进水口2一侧设有绞龙3,所述绞龙3一端套装于驱动电机4输出端,所述绞龙3下方设有过滤网5,所述过滤网5一端设有杂质池6,所述过滤网5下方设有流通槽7,且流通槽7一端与沉淀池8内部连通,所述沉淀池8另一端与第一水泵9连通,所述第一水泵9与中和罐10连通,所述中和罐10与过滤罐12连通,所述过滤罐12另一侧与第二水泵13连通,所述第二水泵13底部与一级生物填料池14连通,所述一级生物填料池14与二级生物填料池15连通,所述二级生物填料池15通过管道与反渗透过滤桶16连通,所述反渗透过滤桶16底部与排水槽17连通,所述排水槽17一端设有排水管18,该装置在进行使用时,通过将废水排入进水口2,进而进水口2中的废水会通过过滤网5过滤排入下方的流通槽7,在驱动电机4的带动下从而使绞龙3能够进行转动,绞龙3进行转动的同时能够将过滤网5表面的杂质输送至杂质池6,流通槽7中的废水进入沉淀池8通过添加絮凝剂进行沉淀过滤,从而能够有效的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大大降低了水中的悬浮物以及颗粒造成精密过滤件频繁更换的情况。
所述进水口2底部呈倾斜状,且进水口2位于绞龙3一侧上方,通过进水口2底部的坡状结构有利于使废水流向过滤网5。
所述沉淀池8设有三个,三个所述沉淀池8之间相互连通,通过设置三个过滤网5能够大大沉淀过滤的效果。
所述中和罐10顶部设有溶液罐11,所述溶液罐11内部通过电磁阀与中和罐10内部连通,通过控制电磁阀能够使溶液罐11内部的溶液进入到中和罐10内部。
所述溶液罐11内部设有酸性中和液,且溶液罐11下方中和罐10内部设有PH值监测装置,通过将溶液罐11内部的酸性中和液排入到中和罐10中与废水进行中和,进而有利于使废水中的碱性能够降低。
所述过滤罐12设有三个,三个所述过滤罐12内部填充有活性炭颗粒,经过中和的废水通过过滤罐12内部的活性炭颗粒能够进一步进行过滤。
工作原理:该装置在进行使用时,通过将废水排入进水口2,进而进水口2中的废水会通过过滤网5过滤排入下方的流通槽7,在驱动电机4的带动下从而使绞龙3能够进行转动,绞龙3进行转动的同时能够将过滤网5表面的杂质输送至杂质池6,流通槽7中的废水进入沉淀池8通过添加絮凝剂进行沉淀过滤,从而能够有效的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大大降低了水中的悬浮物以及颗粒造成精密过滤件频繁更换的情况,在第一水泵9的作用下使废水能够进入到中和罐10中,通过控制电磁阀能够使溶液罐11内部的溶液进入到中和罐10内部,通过将溶液罐11内部的酸性中和液排入到中和罐10中与废水进行中和,进而有利于使废水中的碱性能够降低,进而经过中和的废水通过过滤罐12内部的活性炭颗粒能够进一步进行过滤,在生物填料池与反渗透过滤桶16的作用下使废水能够充分净化处理,通过排水槽17一端排水管18进行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1、装置主体;2、进水口;3、绞龙;4、驱动电机;5、过滤网;6、杂质池;7、流通槽;8、沉淀池;9、第一水泵;10、中和罐;11、溶液罐;12、过滤罐;13、第二水泵;14、一级生物填料池;15、二级生物填料池;16、反渗透过滤桶;17、排水槽;18、排水管,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DMF废水深度处理设备,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包括进水口(2)、沉淀池(8)、中和罐(10)、溶液罐(11)以及过滤罐(12),所述装置主体(1)一端上方设有进水口(2),所述进水口(2)一侧设有绞龙(3),所述绞龙(3)一端套装于驱动电机(4)输出端,所述绞龙(3)下方设有过滤网(5),所述过滤网(5)一端设有杂质池(6),所述过滤网(5)下方设有流通槽(7),且流通槽(7)一端与沉淀池(8)内部连通,所述沉淀池(8)另一端与第一水泵(9)连通,所述第一水泵(9)与中和罐(10)连通,所述中和罐(10)与过滤罐(12)连通,所述过滤罐(12)另一侧与第二水泵(13)连通,所述第二水泵(13)底部与一级生物填料池(14)连通,所述一级生物填料池(14)与二级生物填料池(15)连通,所述二级生物填料池(15)通过管道与反渗透过滤桶(16)连通,所述反渗透过滤桶(16)底部与排水槽(17)连通,所述排水槽(17)一端设有排水管(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DMF废水深度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2)底部呈倾斜状,且进水口(2)位于绞龙(3)一侧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DMF废水深度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8)设有三个,三个所述沉淀池(8)之间相互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DMF废水深度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和罐(10)顶部设有溶液罐(11),所述溶液罐(11)内部通过电磁阀与中和罐(10)内部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DMF废水深度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罐(11)内部设有酸性中和液,且溶液罐(11)下方中和罐(10)内部设有PH值监测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DMF废水深度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罐(12)设有三个,三个所述过滤罐(12)内部填充有活性炭颗粒。
CN202320069321.1U 2023-01-10 2023-01-10 一种dmf废水深度处理设备 Active CN2189690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69321.1U CN218969050U (zh) 2023-01-10 2023-01-10 一种dmf废水深度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69321.1U CN218969050U (zh) 2023-01-10 2023-01-10 一种dmf废水深度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69050U true CN218969050U (zh) 2023-05-05

Family

ID=86162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69321.1U Active CN218969050U (zh) 2023-01-10 2023-01-10 一种dmf废水深度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690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55478A (zh) 一种印染污水处理系统
CN102627375A (zh) 一种受污染河湖水集成处理方法与装置
CN101891354A (zh) 利用臭氧反应及活性碳过滤处理冷轧废水的工艺
CN108623091B (zh) 一种印染纺织污水处理系统
CN204874123U (zh) 一种水质净化系统
CN111285505A (zh) 一种水库水的处理工艺
CN1772649A (zh) 处理难降解工业废水的膜生物反应器—反渗透联用装置
CN218969050U (zh) 一种dmf废水深度处理设备
CN108249700B (zh) 漂染废水处理系统及应用该系统的漂染废水处理工艺
CN110204109A (zh) 一种市政中水水源的火电厂循环水排污水深度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9095726B (zh) 一种皮革废水中水回用系统
CN205258241U (zh) 一种印染废水处理系统
CN208218511U (zh) 高浓度污水的处理装置
CN211896396U (zh) 一种酸性重金属废水处理装置
CN208717017U (zh) 一种含有荧光增白剂废水的深度处理系统
CN208471700U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112093986A (zh) 一种纺织污水处理装置
CN207552128U (zh) 一种集成膜法杂化去除低浓度含硒废水的装置
CN207210139U (zh) 一种焦化废水处理系统
CN206279057U (zh) 一种水库养殖污水处理装置
CN205099513U (zh) 一种中水水源的循环水补充水膜法软化处理系统
CN2457145Y (zh) 生活污水净化设备
CN210001702U (zh) 一种火电厂循环水排污水电絮凝-慢速脱碳联合系统
CN205933499U (zh) 一种污水处理再利用设备
CN205328759U (zh) 火电厂循环冷却水慢速脱碳-纳滤联合软化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F1012, Building 1, No. 1378 Wenyi West Road, Cangqian Street,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1121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Jingliji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f218, building 1, 1378 Wenyi West Road, Cangqian street,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jingliji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