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21888B - 一种升鱼机集鱼系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升鱼机集鱼系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21888B
CN108221888B CN201810150802.9A CN201810150802A CN108221888B CN 108221888 B CN108221888 B CN 108221888B CN 201810150802 A CN201810150802 A CN 201810150802A CN 108221888 B CN108221888 B CN 1082218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sh
fish collecting
gate
water supplementing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5080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21888A (zh
Inventor
何伟
谢涛
黄臣勇
李云峰
杨松
管志保
赵先进
李晓波
姚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Survey and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for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Survey and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for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Survey and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for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filed Critical Guizhou Survey and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for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Priority to CN20181015080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21888B/zh
Publication of CN1082218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218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218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218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8/00Details of barrages or weirs ; Energy dissipating devices carried by lock or dry-dock gates
    • E02B8/08Fish passes or other means providing for migration of fish; Passages for rafts or boa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60Ecological corridors or buffer zo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arrages (AREA)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升鱼机集鱼系统装置。包括集鱼廊道(1)和补水廊道(2);补水廊道靠近上游一端设有检修闸门(22),补水廊道靠近下游一端设有工作闸门(23);位于检修闸门与工作闸门之间的中间平台(4)设有横向连通洞(20),补水廊道经横向连通洞与集鱼廊道连通;集鱼廊道从上游至下游依次设有集鱼箱(6)、赶鱼栅(12)、控制闸门(14)和进鱼口辅助补水管(18);集鱼箱经上游辅助补水管(8)与检修闸门上游连接;中间平台的下游端设有电拦栅(19);集鱼廊道和补水廊道顶部设有启闭机支架(26)和充电桩(25),启闭机支架上设有启闭机(27)。本发明整体布置简单合理,无冗余结构。可降低集鱼系统对尾水渠的阻水影响,提高发电量。

Description

一种升鱼机集鱼系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升鱼机集鱼系统装置,属于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保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在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民生效益的同时也对河流生态系统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其中,水利枢纽的修建隔断了原本联通的河流,阻碍了鱼类的洄游、繁殖和生长,进而影响了生态系统的连续性。过鱼设施作为促进坝址上下游鱼类种群的基因交流的措施受到越多的重视,目前国内外的主要形式包括鱼道、仿自然通道、升鱼机、集运鱼设施和鱼闸等。在这些过鱼设施中,集鱼系统作为最最重要的一环仍存在以下不足:1.过鱼效率低,鱼类找到如此狭窄的升鱼机进鱼口具有很大的难度;2.当坝后洪水位较高时,淹没集鱼系统,所有带电系统易损坏,管理难,后期维护成本高。现有的集鱼系统修建的水工建筑物改变水流态,提高了水利发电经济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鱼机集鱼系统装置,以提高过鱼效率和便于管理维护的升鱼机集鱼系统,使过鱼设施能真正发挥生态、环保和经济效益,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升鱼机集鱼系统装置,包括由中间平台分隔的集鱼廊道和补水廊道;补水廊道靠近上游一端设有检修闸门,补水廊道靠近下游一端设有工作闸门;位于检修闸门与工作闸门之间的中间平台设有横向连通洞,补水廊道经横向连通洞与集鱼廊道连通;集鱼廊道从上游至下游依次设有集鱼箱、赶鱼栅、控制闸门和进鱼口辅助补水管;集鱼箱经上游辅助补水管与检修闸门上游连接;集鱼廊道右侧设有右侧平台,在控制闸门与赶鱼栅之间的右侧平台内设有鱼类观察室,鱼类观察室与集鱼廊道之间设有观察窗;中间平台的下游端设有电拦栅;补水廊道左侧设有左侧平台,右侧平台、中间平台顶面设有赶鱼栅轨道;右侧平台、中间平台和左侧平台顶面均设有墙墩;墙墩顶部设有启闭机支架和充电桩,启闭机支架上设有启闭机。
前述升鱼机集鱼系统装置中,所述集鱼廊道与补水廊道高程一致,零坡度,沿程流速为1-3m/s;右侧平台、中间平台和左侧平台顶部高程一致。
前述升鱼机集鱼系统装置中,所述集鱼箱为长方体结构,满足集鱼、运输、投鱼的要求,集鱼箱设有盖板、旋转门、传动装置,上部四壁设孔状结构,和自动脱钩装置。
前述升鱼机集鱼系统装置中,所述上游辅助补水管给集鱼箱及紧靠其右侧的鱼类休息室补水,从补水廊道下引出。
前述升鱼机集鱼系统装置中,所述赶鱼栅设有两套旋转栅和两套固定栅,旋转栅可根据其工作状态开启和关闭,采用一套蓄电池驱动电车驱动上、下游运行。
前述升鱼机集鱼系统装置中,所述蓄电池驱动电车设置两套控制旋转门的电动机,走行机构及旋转机构的电源全部靠超级电容提供,定位精度达到10mm,蓄电池驱动电车通过焊接或者螺栓副与赶鱼栅连接。
前述升鱼机集鱼系统装置中,所述启闭机具有前后左右移动的功能,设置有自动安全吊钩,便于起吊集鱼箱、检修闸门、工作闸门、钢结构拦鱼栅和赶鱼栅的切换。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集鱼和诱鱼功能,可提高过鱼效率。通过预设的赶鱼设施使鱼进入集鱼箱,配合提升转运系统和运输系统促进了坝址上下游鱼类种群的基因交流,提高了升鱼机运行效率,充分发挥升鱼机环保和社会效益。本发明可避免坝后洪水位较高时淹没集鱼系统所导致的带电系统损坏,故后期运营管理方便,维护成本低,为其他类似工程设施的布置提供参考。本发明极大降低了集鱼系统对尾水渠的阻水影响,降低尾水渠水位,提高水电工程发电量,具有较明显的经济效益。本发明整体布置简单合理,无冗余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1-集鱼廊道、2-补水廊道、3-右侧平台、4-中间平台、5-左侧平台、6-集鱼箱、7-集鱼箱室、8-上游辅助补水管、9-工作阀门、10-阀门室、11-蓄电池驱动电车、12-赶鱼栅、13-赶鱼栅轨道、14-控制闸门、15-液压机、16-鱼类观察室、17-观鱼窗、18-进鱼口辅助补水管、19-电拦栅、20-横向连通洞、21-钢结构拦鱼栅、22-检修闸门、23-工作闸门、24-墙墩、25-充电桩、26-启闭机架、27-启闭机、28-鱼类休息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本发明的一种升鱼机集鱼系统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由中间平台4分隔的集鱼廊道1和补水廊道2;补水廊道2靠近上游一端设有检修闸门22,补水廊道2靠近下游一端设有工作闸门23;位于检修闸门22与工作闸门23之间的中间平台4设有横向连通洞20,补水廊道2经横向连通洞20与集鱼廊道1连通;集鱼廊道1从上游至下游依次设有集鱼箱6、赶鱼栅12、控制闸门14和进鱼口辅助补水管18;集鱼箱6经上游辅助补水管8与检修闸门22上游连接;集鱼廊道1右侧设有右侧平台3,在控制闸门14与赶鱼栅5之间的右侧平台3内设有鱼类观察室16,鱼类观察室16与集鱼廊道1之间设有观察窗17;中间平台4的下游端设有电拦栅19;补水廊道2左侧设有左侧平台5,右侧平台3、中间平台4顶面设有赶鱼栅轨道13;右侧平台3、中间平台4和左侧平台5顶面均设有墙墩24;墙墩24顶部设有启闭机支架26和充电桩25,启闭机支架26上设有启闭机27。所述集鱼廊道1与补水廊道2高程一致,零坡度,沿程流速为1-3m/s;右侧平台3、中间平台4和左侧平台5顶部高程一致。所述集鱼箱6为长方体结构,满足集鱼、运输、投鱼的要求,集鱼箱6设有盖板、旋转门、传动装置,上部四壁设孔状结构,和自动脱钩装置。所述上游辅助补水管8给集鱼箱6及紧靠其右侧的鱼类休息室28补水,从补水廊道下2引出。所述赶鱼栅12设有两套旋转栅和两套固定栅,旋转栅可根据其工作状态开启和关闭,采用一套蓄电池驱动电车11驱动上、下游运行。所述蓄电池驱动电车11设置两套控制旋转门的电动机,走行机构及旋转机构的电源全部靠超级电容提供,定位精度达到10mm,蓄电池驱动电车11通过焊接或者螺栓副与赶鱼栅12连接。所述启闭机27具有前后左右移动的功能,设置有自动安全吊钩,便于起吊集鱼箱6、检修闸门22、工作闸门23、钢结构拦鱼栅21和赶鱼栅12的切换。
实施例
本例的升鱼机集鱼系统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集鱼廊道1和补水廊道2。集鱼廊道1右侧设有右侧平台3,集鱼廊道1左侧设有中间平台4。集鱼廊道1从上游至下游依次设有集鱼箱6、赶鱼栅12、控制闸门14和进鱼口辅助补水管18。右侧平台在控制闸门14和赶鱼栅5之间布置了鱼类观察室16。中间平台靠最下游侧布置了电拦栅19。补水廊道2设在集鱼廊道1左侧,右侧布置与集鱼廊道1共同的中间平台4,左侧设有左侧平台5。补水廊道2通过中间平台布置横向连通洞20与集鱼廊道1连通,补水廊道2在横向连通洞20上下游分别设置了检修闸门22和工作闸门23。右侧平台3、中间平台4和左侧平台5设有墙墩24。墙墩形成了充电桩25和启闭机架26。启闭机架26设有集鱼箱6、检修闸门22、工作闸门23、钢结构拦鱼栅21和赶鱼栅12的启闭机27。右侧平台3和中间平台4还设有赶鱼栅轨道13。集鱼廊道1和补水廊道2高程一致,零坡度,沿程流速为1-3m/s,为钢筋混凝土等结构,强度高,造价低,可长期耐水浸泡。右侧平台3和中间平台4是指在集鱼廊道1右侧和左侧沿水流方向布置的开敞式平台,为钢筋混凝土等结构,强度高,造价低,可长期耐水浸泡,顶部高程应超过集鱼廊道1底板高程3-5m,其基础深度与稳定性应满足赶鱼栅12运行和水压力等正常载荷等级及安全运行要求。左侧平台5是指在补鱼廊道2左侧沿水流方向布置的开敞式平台,为钢筋混凝土等结构,强度高,造价低,可长期耐水浸泡,顶部高程同右侧平台3和中间平台4一致,其基础深度与稳定性应满足闸门运行和水压力等正常载荷等级及安全运行要求。集鱼箱6安装在集鱼廊道上游处,为长方体形,长宽高均为1-3m,箱体厚度为10-40mm,材料为强度高、抗腐蚀、抗拉压的不锈钢、铝合金等,所能承受载荷等级为5-10t,为满足集鱼箱集鱼、运输、投放鱼等要求,同时考虑集鱼箱结构的复杂性和操作控制方便性等因素,集鱼箱设置有盖板、旋转门、传动装置,上部四壁设一定数量的孔状,以利于集鱼箱从集鱼池内吊起时多余的水从四周溢出和防止鱼类跳出,为便于箱体的脱挂钩,设置有自动脱钩装置,操作方式为电动。集鱼箱6平时安放于集鱼廊道1上游集鱼箱室7内,集鱼箱室7形状为开敞式长方形,尺寸与集鱼箱6保持一致,保证集鱼箱与其充分接触,其顶部高程与集鱼廊道1一致,四周侧壁则采用强度高、稳定性好、造价低的钢筋混凝土等结构。上游辅助补水管8给集鱼箱6及紧靠其下游的鱼类休息室补水,从补水廊道2引出,直径为φ200至φ600mm,在上游辅助补水管8上设置1套工作阀门9,工作阀门9采用活塞式多功能调节阀或者闸阀等,公称通径为DN200mm至DN600mm,设计水头为3m,公称压力等级采用1MPa运行方式为动水启闭,操作方式为手电两用,功率为3kW,设置现地和远程操控,材料均为强度高、抗腐蚀、抗拉压的不锈钢、铝合金等。阀门室10用于安装工作阀门9,采用竖井形式,设有盖板、爬梯等结构,其尺寸应满足工作阀门9安装以及检修维护空间,采用强度高、稳定性好、造价低的钢筋混凝土等结构,其基础深度与稳定性应所受正常载荷等级及安全运行要求。赶鱼栅12设有两套旋转栅和两套固定栅,旋转栅可根据其工作状态开启和关闭,赶鱼栅12材料为强度高、抗腐蚀、抗拉压、使用寿命高的不锈钢、铝合金等,其尺寸根据集鱼廊道尺寸确定,格栅净距20-50mm,侧面和底面间隙为10-20mm,其强度、稳定性及安全性应符合赶鱼栅运行所受正常载荷强度,赶鱼栅12采用1套蓄电池驱动电车11驱动上、下游运行。蓄电池驱动电车11牵引力为16t至20t,同时2套控制旋转门的电动机,走行机构及旋转机构的电源全部靠超级电容提供,功率为15kW,材料为强度高、抗腐蚀、抗拉压、使用寿命高的不锈钢、铝合金等,运行可靠,定位精度达到10mm,蓄电池驱动电车11通过焊接或者螺栓副与赶鱼栅12连接。赶鱼栅轨道13设在右侧平台3和中间平台4上,用于安装和固定蓄电池驱动电车11,采用不锈钢、锰钢等材料,轨道长度为10-30m,为节约工程投资,采用P18标准型轨道,左右平台两轨中心距误差不超过±5mm,其规格、型号等应满足控制闸门负载运行时的相应载荷等级及安全运行设计要求。控制闸门14设在集鱼廊道进鱼口,为水利水电工程水工金属结构人字门,材料为强度高、抗腐蚀、抗拉压的不锈钢、铝合金等,设计水头3-6m,其整体强度与稳定性应满足所受正常载荷等级及安全运行要求,控制闸门14在集鱼系统需要集、诱鱼时开启放水,调节人字闸门开度控制进鱼口水流流速以实现诱鱼效果,通过设置水位差计和流量计,监测闸门开启时上、下游的水位差和下放流量,更有利于集鱼系统集、诱鱼。液压机15为控制闸门启闭设备,材料为防渗性能好、强度高、抗腐蚀、抗拉压的不锈钢、铝合金等,启门容量为20t-30t,操作方式为电动,电机功率为22kW,其规格、型号等应满足控制闸门负载运行时的相应载荷等级及安全运行设计要求。鱼类观察室16设在控制闸门和赶鱼栅之间的右侧平台,设有盖板、爬梯等结构,其尺寸应满足人类进出空间自由,采用强度高、稳定性好、造价低的钢筋混凝土等结构,其基础深度与稳定性应所受正常载荷等级及安全运行要求,为便于观察鱼类属性安装了观鱼窗17,更好的了解鱼类在寻找进鱼口时的状态,为后期的改进做准备。进鱼口辅助补水管18设在控制闸门下游处,从厂房压力钢管引水到进鱼口,增加诱鱼效果、强化水流,直径为φ200至φ600mm,材料均为强度高、抗腐蚀、抗拉压的不锈钢、铝合金等。电拦栅19设在集鱼廊道出口进鱼口左侧,采用悬挂式电拦栅,横拉钢丝绳的最低位置高出最高水位0.5m以上,电极阵悬挂在设计断面上方,拦鱼电栅的组成网络为主控机、拦鱼主机、网路传输线、电传输线、电极传输电缆、电极组、节点机。电栅主材为不锈钢钢缆,由于不锈钢缆自重较轻,避免挂住渣物容易飘起的弊端,所以在不同流速、不同不锈钢缆需要加装金属垂体,电拦栅应保证在恶劣环境下长时间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横向连通洞20设在中间平台4集鱼箱6下游0.5m处,形状为开敞式长方形,尺寸长宽均为2-4m,其顶底部高程与中间平台4顶底部高程一致,四周侧壁则采用强度高、稳定性好、造价低的钢筋混凝土等结构,集鱼廊道1补水通过横向连通洞20侧向进水方式,为防止鱼类逃走,在连通洞靠集鱼廊道1左侧边墙表面侧布置钢结构拦鱼栅21,其材料为强度高、抗腐蚀、抗拉压、使用寿命高的不锈钢、铝合金等,尺寸与横向连通洞20尺寸一致,其整体强度与稳定性应满足所受正常载荷等级及安全运行要求。检修闸门22和工作闸门23分别设在横向连通洞20上游和下游,为水利水电工程水工金属结构人字门,尺寸与补水廊道2尺寸一致,材料为强度高、抗腐蚀、抗拉压的不锈钢、铝合金等,设计水头3-6m,其整体强度与稳定性应满足所受正常载荷等级及安全运行要求。墙墩24设在右侧平台3、中间平台4和左侧平台5 上,其底部高程与三平台顶部高程一致,顶部高程与充电桩25高程一致,采用强度高、稳定性好、造价低的钢筋混凝土等结构,其可靠性与稳定性应所满足所受正常载荷等级及安全运行要求。充电桩25和启闭机架26设在墙墩之上,高于下游校核洪水位,采用强度高、稳定性好、造价低的钢筋混凝土等结构,其可靠性与稳定性应所满足所受正常载荷等级及安全运行要求。启闭机27设在启闭机架26上,启闭机27具有前后左右移动的功能,启闭机27设置有自动安全吊钩,便于起吊集鱼箱6、检修闸门22、工作闸门23、钢结构拦鱼栅21和赶鱼栅12的切换,当集鱼箱6、检修闸门22、工作闸门23、钢结构拦鱼栅21和赶鱼栅12需进行检修或蓄电池驱动电车需充电时,通过启闭机27启升至充电桩25进行,启升速度为每分钟5-10m,材料为强度高、抗腐蚀、抗拉压的不锈钢、铝合金等,容量为30t-50t,操作方式为电动,电机功率为22kW,其规格、型号等应满足控制闸门负载运行时的相应载荷等级及安全运行设计要求。
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说明:
(1)工程概况
贵州省夹岩水利枢纽及黔西北供水工程位于贵州省西北地区,夹岩水库坝址位于毕节地游区纳雍县和毕节市界河六冲河中河段。由水源工程、毕大供水工程和灌区骨干输水工程3部分组成,夹岩水库校核洪水位1326.01m,正常蓄水位1323.0m,总库容13.23亿m3;设计灌溉面积90.03万亩;坝后电站装机容量90MW,为Ⅰ等大(1)型工程。
(2)过鱼目标
夹岩水利枢纽工程区调查水域无典型洄游鱼类,主要过坝目的在于促进坝址上下游鱼类种群的基因交流。综合考虑,遴选昆明裂腹鱼、四川裂腹鱼、鲈鲤、四川爬岩鳅、云南光唇鱼、墨头鱼、白甲鱼、长薄鳅为主要过鱼对象。鲇、黄颡鱼、瓦氏黄颡鱼、宽鳍鱲等为兼顾过鱼对象。本工程过鱼设施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坝上坝下鱼类遗传交流,因此,重点应考虑保证主要过鱼对象在繁殖季节的过坝需求,过鱼季节参考主要过鱼对象的繁殖季节确定,主要过鱼季节为3~7月和9~10月。
(3)集鱼系统布置情况
集鱼系统设在大坝下游坝后电站尾水渠右侧岸边,由集鱼廊道、补水廊道、控制闸门、赶鱼栅、电拦栅等组成。集鱼廊道设在右侧靠山体侧,顺水流方向总长30.0m,其中过水廊道长26.0m,宽2.1m,集鱼廊道高程为1207.5m,集鱼廊道水深约1.67m~2.58m;补水廊道与集鱼廊道平行设在集鱼廊道左侧,顺水流方向长14.5m,过流断面净宽2.5m,底板高程1207.5m;右侧平台、中间平台和左侧平台顶部高程1211.5m,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基础开完及处理深度为3m。集鱼箱室平面尺寸2.1m×2.1m,最大深度2.2m,顶部高程为1207.5m,集鱼箱,其长宽高尺寸为2.0m×2.0m×1.0m,材采为304不锈钢。从补水廊道设置一根上游辅助补水管,直径为φ400,补水管上设置一套工作阀门,工作阀门采用活塞式多功能调节阀,活塞式多功能调节阀安装高程(管中心线高程)为1208.10m。活塞式多功能调节阀公称通径为DN400mm,设计水头为3m,公称压力等级采用1MPa。阀门室采用竖井形式,设有盖板、爬梯等结构,其长宽高尺寸为2.0m×2.0m×4.0m,钢筋混凝土等结构。赶鱼栅的底槛高程为1207.50m。孔口的宽高尺寸为2.05m×4.0m,设计水头为2.5m,栅条净距为20mm,运行方式为动水走行,单吊点启吊,赶鱼栅主材采用304不锈钢,赶鱼栅重10t。赶鱼栅采用1套轨道式平板超级电容台车驱动上、下游运行,牵引力为2×8t,1次走行距离为19.2m。同时在赶鱼栅上设置2套旋转门和2套控制旋转门的电动机,走行机构及旋转机构的电源全部靠超级电容提供,其功率为15kW。控制闸门孔口宽高尺寸为2.1m×4.0m,设计水头为4m,控制闸门底槛高程为1207.50m,控制闸门型式为人字闸门,闸门的运行方式为静水启闭,双吊点启闭,门体主材采用304不锈钢,门体重15t。启闭设备选用1套规格型号为YJQ-JS-2×100kN-0.9m的液压式启闭机,启门容量为2×10t。集鱼廊道出口进鱼口左侧布置一道电拦栅,采用浮船式横河布置,长约70m,在泄洪时将电栏栅收回保存,防止洪水冲走设备,其主材为不锈钢钢缆,不锈钢管DN50=25.85,绝缘子按美标等级54-1,采用冷热备份结构和自动互换技术。横向连通洞孔口宽高尺寸为2.5m×2.5 m,钢结构拦鱼栅底槛高程为1207.50m,孔口宽高尺寸为2.5m×2.5 m,设计水头为3m,拦鱼栅的型式为潜孔平面直立活动式拦鱼栅,栅条净距为20mm,拦鱼拦污栅栅体主材采用304不锈钢。检修闸门和工作闸门孔口宽高尺寸为2.5m×3.5m,设计水头为3.0m,底槛高程为1207.50m,型式为露顶式平面钢闸门,闸门的运行方式为动水启闭 ,单吊点启闭,门体主材采用304不锈钢。充电桩高程为1244.00,启闭机平台为1251.00.启闭机选用1套规格型号为QPT-400kN-45m的移动式台车,容量为40t,扬程45m,操作方式为电动,功率为20kW。
通过上述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自行实施。当然,本发明还有其它的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包含于本发明专利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升鱼机集鱼系统装置,包括由中间平台(4)分隔的集鱼廊道(1)和补水廊道(2);其特征在于:补水廊道(2)靠近上游一端设有检修闸门(22),补水廊道(2)靠近下游一端设有工作闸门(23);位于检修闸门(22)与工作闸门(23)之间的中间平台(4)设有横向连通洞(20),补水廊道(2)经横向连通洞(20)与集鱼廊道(1)连通;集鱼廊道(1)从上游至下游依次设有集鱼箱(6)、赶鱼栅(12)、控制闸门(14)和进鱼口辅助补水管(18);集鱼箱(6)经上游辅助补水管(8)与检修闸门(22)上游连接;集鱼廊道(1)右侧设有右侧平台(3),在控制闸门(14)与赶鱼栅(12)之间的右侧平台(3)内设有鱼类观察室(16),鱼类观察室(16)与集鱼廊道(1)之间设有观察窗(17);中间平台(4)的下游端设有电拦栅(19);补水廊道(2)左侧设有左侧平台(5),右侧平台(3)、中间平台(4)顶面设有赶鱼栅轨道(13);右侧平台(3)、中间平台(4)和左侧平台(5)顶面均设有墙墩(24);墙墩(24)顶部设有启闭机支架(26)和充电桩(25),启闭机支架(26)上设有启闭机(27),紧靠集鱼箱(6)右侧设有鱼类休息室(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鱼机集鱼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鱼廊道(1)与补水廊道(2)高程一致,零坡度,沿程流速为1-3m/s;右侧平台(3)、中间平台(4)和左侧平台(5)顶部高程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鱼机集鱼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鱼箱(6)为长方体结构,满足集鱼、运输、投鱼的要求,集鱼箱(6)设有盖板、旋转门、传动装置,上部四壁设孔状结构,和自动脱钩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鱼机集鱼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辅助补水管(8)从补水廊道(2)引出,以给集鱼箱(6)及紧靠其右侧的鱼类休息室(28)补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鱼机集鱼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赶鱼栅(12)设有两套旋转栅和两套固定栅,旋转栅可根据其工作状态开启和关闭,采用一套蓄电池驱动电车(11)驱动旋转栅在上、下游运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鱼机集鱼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启闭机(27)具有前后左右移动的功能,并设置有自动安全吊钩。
CN201810150802.9A 2018-02-13 2018-02-13 一种升鱼机集鱼系统装置 Active CN1082218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50802.9A CN108221888B (zh) 2018-02-13 2018-02-13 一种升鱼机集鱼系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50802.9A CN108221888B (zh) 2018-02-13 2018-02-13 一种升鱼机集鱼系统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21888A CN108221888A (zh) 2018-06-29
CN108221888B true CN108221888B (zh) 2023-11-14

Family

ID=62661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50802.9A Active CN108221888B (zh) 2018-02-13 2018-02-13 一种升鱼机集鱼系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218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52214B (zh) * 2018-12-06 2021-03-16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带驯养功能的升鱼机观察池
CN114541312B (zh) * 2019-02-22 2024-04-16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利用水电站尾水进行集鱼的升鱼机装置的集鱼方法
CN113718729B (zh) * 2021-09-13 2022-08-19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丁坝式进鱼口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3353A (ja) * 1995-06-30 1997-01-14 Dam Suigenchi Kankyo Seibi Center:Kk 水力エレベータ式魚道装置
CN102747714A (zh) * 2012-07-25 2012-10-24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 鱼道进口补水系统
CN104404929A (zh) * 2014-11-18 2015-03-11 安徽理工大学 助驱式竖缝鱼道结构及其集鱼方法
CN104594321A (zh) * 2014-12-17 2015-05-06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过鱼式船闸的集鱼诱鱼系统及集鱼诱鱼方法
CN105256772A (zh) * 2015-10-30 2016-01-20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无水资源损耗、无自由水面的过鱼系统及方法
CN106320294A (zh) * 2016-11-01 2017-01-11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适应下游水位变动的鱼道
CN107034861A (zh) * 2017-05-23 2017-08-11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能够适应上游大水位变幅的混合型鱼道
CN207987891U (zh) * 2018-02-13 2018-10-19 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一种升鱼机集鱼系统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3353A (ja) * 1995-06-30 1997-01-14 Dam Suigenchi Kankyo Seibi Center:Kk 水力エレベータ式魚道装置
CN102747714A (zh) * 2012-07-25 2012-10-24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 鱼道进口补水系统
CN104404929A (zh) * 2014-11-18 2015-03-11 安徽理工大学 助驱式竖缝鱼道结构及其集鱼方法
CN104594321A (zh) * 2014-12-17 2015-05-06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过鱼式船闸的集鱼诱鱼系统及集鱼诱鱼方法
CN105256772A (zh) * 2015-10-30 2016-01-20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无水资源损耗、无自由水面的过鱼系统及方法
CN106320294A (zh) * 2016-11-01 2017-01-11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适应下游水位变动的鱼道
CN107034861A (zh) * 2017-05-23 2017-08-11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能够适应上游大水位变幅的混合型鱼道
CN207987891U (zh) * 2018-02-13 2018-10-19 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一种升鱼机集鱼系统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21888A (zh) 2018-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21888B (zh) 一种升鱼机集鱼系统装置
CN201158814Y (zh) 分层取水结构
CN102155000B (zh) 一种能够利用波浪发电的防波堤
CN206986911U (zh)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深基坑降水管井水泵限位自动启停装置
CN205492149U (zh) 一种集鱼池拦鱼装置
CN105794708A (zh) 一种集鱼池拦鱼电栅结构
CN109976210B (zh) 一种城市智能排水装置
CN207987891U (zh) 一种升鱼机集鱼系统装置
CN207469194U (zh) 升降调节降压装置
CN215684329U (zh) 一种升降式脉冲拦鱼电栅装置
CN216892336U (zh) 带有投捞式修井区的无人驻守井口平台
CN107299671B (zh) 城市雨洪调蓄用泵闸及闸站
CN215977119U (zh) 一种水下混凝土破损干室舱修复智能止水装备
CN215715536U (zh) 一种水电站地下厂房浮力式逃生装置
CN113622377B (zh) 一种淤地坝智能控制虹吸排水和柔性消力池系统
CN206052843U (zh) 一种浮筏取水装置
CN210917560U (zh) 一种具有分层取水功能的取水口
CN209584994U (zh) 一种用于高水头电站的分层取水独立式进水塔结构
CN109555090B (zh) 用于抽水蓄能电站的生态流量泄放设施及实施方法
CN205419686U (zh) 一种轨道式集鱼箱上坝结构
CN210421256U (zh) 一种新型结构的潜水泵站
CN208517904U (zh) 一种水利工程排水闸
CN113005981A (zh)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的水坝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1648405A (zh) 一种适用于悬浮隧道的潮汐式浮筒结构
CN220644367U (zh) 一种严寒地区深基坑深层水平位移监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