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56772A - 一种无水资源损耗、无自由水面的过鱼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水资源损耗、无自由水面的过鱼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56772A
CN105256772A CN201510730702.XA CN201510730702A CN105256772A CN 105256772 A CN105256772 A CN 105256772A CN 201510730702 A CN201510730702 A CN 201510730702A CN 105256772 A CN105256772 A CN 1052567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sh
tunnel
remittance
room
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3070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56772B (zh
Inventor
喻国良
叶茂
姜跃良
张民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owerChina Chengdu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owerChina Chengdu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owerChina Chengdu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73070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567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567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567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567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5677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60Ecological corridors or buffer zon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水资源损耗、无自由水面的过鱼系统及方法,由大坝、出鱼隧道、进鱼隧道、汇鱼室、出鱼闸、进鱼闸、下游河道、发声单元、发光单元、电源、注料机、注料管、探鱼雷达、总控系统组成。本发明与现有鱼道设计方法的显著不同在于,该过鱼系统设置有压、无自由水面的过鱼隧道、汇鱼室,不但显著降低鱼道建设与维护费用高,大大节省工程建设用地,而且过鱼几乎不损耗水资源,并提高过鱼效率。所设计的鱼道,同样还可以用于临时泄洪。

Description

一种无水资源损耗、无自由水面的过鱼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是一种无水资源损耗、无自由水面的过鱼系统及方法,为大坝下游鱼类等水生动物过坝洄游的鱼道设计提供技术方案。
背景技术
大坝的建设不但为人类储蓄了宝贵的水资源,提供了大量的清洁电力,增强了航运能力和抗洪抗旱能力。而且,大坝的建设却阻止了大坝下游鱼类等水生动物到上游的活动,因此而破坏了原有河道中水生动物的生存与繁殖体系,打破了原有的系统平衡,因此,大坝的建设往往需要建设相应的鱼道,以企求维持原有的水生态平衡或降低大坝工程对水生态的破坏。
鱼道的设计主要考虑鱼类的上溯习性。在闸坝的下游,鱼类常依靠水流的吸引进入鱼道。鱼类在鱼道中靠自身力量克服流速溯游至上游。鱼道通常由进口、槽身、出口和诱鱼补水系统组成。现有鱼道的进口多布置在水流平稳,且有一定水深的岸边或电站,溢流坝出口附近。常用的槽身横断面为矩形,用隔板将水槽上、下游的水位差分成若干个小的梯级,板上设有过鱼孔,利用水垫、沿程摩阻、水流对冲和扩散等来消除多余能量。现有常规的鱼道,由于其孔形的不同,又可分为堰式、淹没孔口式、竖缝式和组合式等。
鱼道的流速、流态,须适应主要过坝鱼类的习性和溯游能力,使上溯鱼类不过分费力即能通过,以免对鱼类生理机能产生不利影响。鱼道的设计流速,是指设计水头下隔板过鱼孔的流速。此流速应小于鱼类上溯的游速。各隔板过鱼孔的流速应尽量一致。因此,如何减小鱼道的流速,是鱼道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方向。此外,还有升鱼机,通过机械将鱼搬运到上游水库。经对现有技术文献和专利检索发现,现有的鱼道的主要以各种不同种类的明渠为主,如分级式或迂回式等,或用机械能做功抬升水位减小水头差,或通过加设阻力模块减缓流速,或通过改变鱼道形态减缓流速。
经检索,中国专利号:CN201410331257.5,公开(公告)号:CN104088260B,名称:多级助驱式生态鱼道设施及其运行方法,该发明公开的技术为:公开了一种多级助驱式生态鱼道设施及其运行方法,涉及过鱼建筑物和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领域,是一种适用于中、高水头水利枢纽的鱼道建筑物及过鱼控制方法。该发明的多级助驱式生态鱼道设施包括若干级呈台阶状分布的鱼道单元、鱼道助驱系统、仿生态河流系统、鱼道消能系统和诱鱼监控系统,该鱼道设施在运行时,与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配合使用,实现鱼类逐级智能助驱上溯的目的。该发明主要的不足之处在于:1、需要耗费大量的、宝贵水资源;2、每一级需要做往复抬升运动,能耗大;3、无法消除水流下泄作用对鱼类洄游产生的阻力影响;4、建设成本高,且运行管理困难。
中国专利号:CN201410579860.5,公开(公告)号:CN104294803A,名称:迂回式鱼道,该发明公开的技术为:提供了两种形式的迂回式鱼道。两种迂回式鱼道均包括边墙、底板、隔板和导流板,所述边墙位于底板两侧,隔板和导流板设置在边墙内壁上,隔板和导流板将鱼道分隔成若干个池室,各池室之间相通。其中,第一种形式的鱼道设置在大坝侧面的山体上,鱼道下游端位于大坝下游河道的水面之下,鱼道上游端位于大坝上游河道的水面之下,鱼道的形状为螺旋形或类螺旋形;第二种形式的该鱼道由位于大坝下游侧坝体表面的第一部段、位于大坝上游侧坝体表面的第三部段和位于坝体内使所述第一部段和第三部段相通的第二部段组成,鱼道下游端位于下游河道的水面之下,鱼道下游端位于下游河道的水面之下,鱼道的形状为折线形。该发明主要的不足之处在于:1、仍为明渠流,无法消除水流下泄作用对鱼类洄游产生的阻力影响;2、需要耗费大量的、宝贵水资源;3、鱼道建设费用高以及建设用地大。
中国专利号:CN201410660867.X,公开(公告)号:CN104480913A,名称:一种交错布置隔块结构的生态鱼道,该发明公开的技术为:公开了一种交错布置隔块结构的生态鱼道。该生态鱼道包括鱼道侧壁、底板和多个隔块结构等,隔块结构由直段隔板和弧段隔板组成,隔块结构为空心,并在直段隔板和弧段隔板上设置调节流量的过水缝,隔块结构设置在鱼道内侧壁上,直段隔板与内侧壁斜交,相对的两个隔块结构的弧段隔板之间形成扩展段,相邻隔块结构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将鱼道分成多个池室,池室之间通过弧段隔板之间的扩展段相互连通。鱼道侧壁为第一空腔,内部设置有驱动板。该生态鱼道水流自然蜿蜒前行,有效地避免了传统竖缝鱼道竖缝处水流流速较大的不足,能够降低水电水利工程对鱼类洄游的影响,有利于河流的生态保护。该发明主要的不足之处在于:1、仍为明渠流,无法消除水流下泄作用对鱼类洄游产生的阻力影响;2、需要耗费大量的、宝贵水资源;3、隔块结构其本身或会成为鱼类洄游的阻碍;3、该类鱼道建设维护费用高。
由此可见,大坝的建设阻止了鱼类等水上动物从大坝下游到大坝上游的洄游,现有的鱼道设计太过传统,鱼道建设与维护费用高,工程建设用地较广,不但为过鱼所用水资源量大,而且往往过鱼效果不够理想。对于高坝而言,其问题更为突出,现有的设计方法甚至无法满足过鱼要求。因此,亟待从现代水利的角度出发,为大坝下游鱼类等水生动物过坝洄游的鱼道设计提出新型概念的鱼道设计方法,并达到经济实用、高效环保等多重功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大坝下游鱼类等水生动物过坝洄游的鱼道设计提供一种无水资源损耗、无自由水面的过鱼系统及方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水资源损耗、无自由水面的过鱼系统,包括出鱼隧道、进鱼隧道、汇鱼室、出鱼闸、进鱼闸、发声单元、发光单元、注料机、注料管、探鱼雷达和总控系统,其中:出鱼隧道设置于大坝中,水库水体直接进入出鱼隧道;出鱼隧道通过出鱼闸后连接汇鱼室,汇鱼室的下游端连接进鱼闸,然后再连接进鱼隧道,进鱼隧道连接到下游河道;发声单元、发光单元设置在汇鱼室、出鱼隧道和进鱼隧道内;注料管一头设置在注料机上、另外一头设置到汇鱼室内;出鱼闸和进鱼闸的动力装置、发声单元、发光单元、注料机、探鱼雷达分别连接到总控系统,由总控系统控制开启关闭。
优选地,所述出鱼隧道为由钢筋混凝土建筑或金属或HDPV、HDPE等非金属材料做成的过水过鱼通道,用于提供通道使鱼从里面出来。
优选地,所述进鱼隧道为由钢筋混凝土建筑或金属或HDPE、HDPE等非金属材料做成的过水过鱼通道,用于提供通道使鱼从外面进去。
优选地,所述汇鱼室为由混凝土建筑的密闭空间,作为鱼群汇集的场所。
优选地,所述出鱼闸为控制出鱼隧道中水流和过鱼的水工建筑物,同时用于整个过鱼系统的检修。
优选地,所述进鱼闸为控制进鱼隧道中水流和过鱼的水工建筑物,同时用于整个过鱼系统的检修。
优选地,所述发声单元为能够发出吸引鱼类和驱赶鱼类不同声音的装置:当发出鱼类喜欢的声音时,吸引下游的鱼类沿进鱼隧道进入汇鱼室;当发出惊吓鱼类的声音时,驱赶汇鱼室内的鱼类沿出鱼隧道进入上游水库。
优选地,所述发光单元为能够发出吸引鱼类的灯光装置:当打开汇鱼室和进鱼隧道内发光单元时,吸引下游的鱼类沿进鱼隧道进入汇鱼室;当打开汇鱼室和出鱼隧道内发光单元时,吸引汇鱼室的鱼类沿出鱼隧道进入水库。
优选地,所述注料机为向汇鱼室提供鱼饲料的装置,用于使进入汇鱼室内的鱼类有食物扑捉而停留其中,可以通过气体和饲料一起加以输送。
优选地,所述注料管为输送鱼饲料的管道,由HDPV或金属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探鱼雷达为探测鱼群的装置。
优选地,所述总控系统为控制门吊、发声单元、发光单元、注料机、探鱼雷达运行启闭的系统装置。
本发明基于上述系统,提供一种无水资源损耗、无自由水面的过鱼方法:采用总控系统开启进鱼闸、关闭出鱼闸;开启汇鱼室和进鱼隧道内的发声单元,播放亲鱼声波;开启汇鱼室和进鱼隧道内的发光单元,发射亲鱼光线;开启注料机,加注鱼饲料和空气到汇鱼室,并在汇鱼室形成回流场;开启探鱼雷达,观察汇鱼室内的鱼群情况,随着时间推移,下游河道的鱼群将被吸引、停留在汇鱼室内;
通过探鱼雷达观测到汇鱼室内的鱼群达到一定数量后,关闭进鱼闸,然后慢慢开启出鱼闸,关闭进鱼隧道内的发光单元;开启汇鱼室和出鱼隧道内的发声单元和发光单元,播放驱鱼声波,汇鱼室内的鱼群在出鱼隧道的注水过程中将被驱赶到大坝上游水库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与现有鱼道设计方法的显著不同在于,本发明通过设置有压、无自由水面的过鱼隧道、汇鱼室、控制闸、灯光与音乐吸引、声波驱鱼、喂料留鱼、雷达监测鱼量等措施,在过鱼过程中没有水流流速,因此,无论什么鱼类等水生动物都能够游过,有效地将大坝下游的鱼类等水生动物吸引、驱赶到大坝的上游,显著提高过鱼效率;整个系统的规模小,不但显著降低鱼道建设与维护费用高,减少工程建设用地;整个过鱼过程几乎不损耗水资源,比常规过鱼方式大大节水。所设计的鱼道,同样还可以用于临时泄洪。
附图说明
有关本发明的新颖特征列于从属专利要求中。本发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以期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大坝1、出鱼隧道2、进鱼隧道3、汇鱼室4、出鱼闸5、进鱼闸6、下游河道7、发声单元8、发光单元9、电源10、注料机11、注料管12、探鱼雷达13、总控系统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为坝高100m的大坝提供一种本无水资源损耗、无自由水面的过鱼系统,出鱼隧道2的主要部分可以布设坝体内(如图1所示),也可以在坝体外(如图2所示)。
所述系统包括大坝1、出鱼隧道2、进鱼隧道3、汇鱼室4、出鱼闸5、进鱼闸6、下游河道7、发声单元8、发光单元9、注料机11、注料管12、探鱼雷达13、总控系统14,其中:出鱼隧道2设置于大坝1中,水库水体直接进入出鱼隧道2;汇鱼室4通过出鱼闸5后连接出鱼隧道2,汇鱼室4的下游端连接进鱼闸6,然后连接进鱼隧道3,进鱼隧道3连接到下游河道7;发声单元8、发光单元9设置在汇鱼室4、出鱼隧道2和进鱼隧道3内;注料管12一头设置在注料机11上、另外一头设置到汇鱼室4内;探鱼雷达13设置在汇鱼室4内;出鱼闸5和进鱼闸6的动力装置、发声单元8、发光单元9、注料机11、探鱼雷达13通过电缆分别连接到总控系统14。
本实施例中,出鱼闸5和进鱼闸6的动力装置、发声单元8、发光单元9、注料机11、探鱼雷达13、总控系统14分别连接电源10。
本实施例中,所述大坝1是由混凝土重力坝,用于拦截河道水流的水工建筑物,坝高100m。
本实施例中,所述出鱼隧道2是由不锈钢金属材料做成的过水过鱼管道,提供通道使鱼从里面出来,直径1m,弯道部分的曲率半径为8m,出口距离水库的最低运行水位以下1m。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鱼隧道3是由钢筋混凝土建筑而成的过水过鱼通道,提供通道使鱼从外面进去,断面为矩形,长和高分别为1m和2m。
本实施例中,所述汇鱼室4是由钢筋混凝土建筑的密闭空间,用于鱼群汇集的场所,容积为60m3
本实施例中,所述出鱼闸5是控制出鱼隧道2中水流和过鱼的水工建筑物,建筑在大坝1坝体内,同时用于整个过鱼系统的检修。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鱼闸6是控制进鱼隧道3中水流和过鱼的水工建筑物,同时用于整个过鱼系统的检修。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游河道7是承接水库下泄水流的河道,河道水深5m,河宽300m。
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声单元8是能够发出吸引鱼类和驱赶鱼类等不同声音的装置,当发出鱼类喜欢的声音时,吸引下游的鱼类沿进鱼隧道3进入汇鱼室4;当发出惊吓鱼类的声音时,驱赶汇鱼室4内的鱼类沿出鱼隧道2进入上游水库。
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单元9是能够发出吸引鱼类的灯光装置,当打开汇鱼室4和进鱼隧道2内灯光时,吸引下游的鱼类沿进鱼隧道3进入汇鱼室4;当打开汇鱼室4和出鱼隧道2内灯光时,吸引汇鱼室4的鱼类沿出鱼隧道2进入水库。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源10是提供的交流电力,电压220V。
本实施例中,所述注料机11向汇鱼室4提供鱼饲料的装置,其作用是使进入汇鱼室4内的鱼类有食物扑捉而停留其中,可以通过气体和饲料一起加以输送。
本实施例中,所述注料管12是输送鱼饲料的管道,由HDPV材料制成,管径5cm。
本实施例中,所述探鱼雷达13是探测鱼群的装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总控系统14是控制出鱼闸5和进鱼闸6的门吊、发声单元8、发光单元9、注料机11、探鱼雷达13等装置运行、启闭的系统装置。
采用本实施例上述系统进行过鱼的过程如下:
通过总控系统14开启进鱼闸6,关闭出鱼闸5;开启汇鱼室4和进鱼隧道3内的发声单元8,播放亲鱼声波;开启汇鱼室4和进鱼隧道3内的发光单元9,发射亲鱼光线;开启注料机11,加注鱼饲料和空气到汇鱼室4,并在汇鱼室4形成回流场;开启探鱼雷达13,观察汇鱼室4内的鱼群情况,随着时间推移,下游河道7的鱼群将被吸引、停留在汇鱼室4内。当汇鱼室4内的鱼群达到一定数量以后,关闭进鱼闸6,然后慢慢开启出鱼闸5,关闭进鱼隧道3内的发光单元9;开启汇鱼室4和出鱼隧道2内的发声单元8和发光单元9,播放驱鱼声波。汇鱼室4内的鱼群将被驱赶到大坝上游水库中。正常运行下,重复上述过程。
实施效果为:坝高100m大坝1下的大小鱼类将顺利从下游在一个无流速的环境水体下游到上游水库中。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为坝高200m的大坝提供一种本无水资源损耗、无自由水面的过鱼系统,出鱼隧道的主要部分可以布设坝体外(如图2)。
本实施例所述系统包括大坝1、出鱼隧道2、进鱼隧道3、汇鱼室4、上闸5、下闸6、下游河道7、发声单元8、发光单元9、电源10、注料机11、注料管12、探鱼雷达13、总控系统14。上述部件的连接关系同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所述大坝1是由混凝土重力坝,用于拦截河道水流的水工建筑物,坝高200m。
本实施例中,所述出鱼隧道2是由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做成的过水过鱼管道,提供通道使鱼从里面出来,直径1.5m,弯道部分的曲率半径为15m,出口距离水库的最低运行水位以下1m。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鱼隧道3是由钢筋混凝土建筑而成的过水过鱼通道,提供通道使鱼从外面进去,断面为矩形,长和高分别为2m和2m。
本实施例中,所述汇鱼室4是由钢筋混凝土建筑的密闭空间,用于鱼群汇集的场所,容积为100m3
本实施例中,所述出鱼闸5是控制出鱼隧道2中水流和过鱼的水工建筑物,可以弧形闸,建筑在大坝1坝体内,同时用于整个过鱼系统的检修。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鱼闸6是控制进鱼隧道3中水流和过鱼的水工建筑物,可以弧形闸,同时用于整个过鱼系统的检修。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游河道7是承接水库下泄水流的河道,河道水深5m,河宽500m。
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声单元8是能够发出吸引鱼类和驱赶鱼类等不同声音的装置,当发出鱼类喜欢的声音时,吸引下游的鱼类沿进鱼隧道3进入汇鱼室4;当发出惊吓鱼类的声音时,驱赶汇鱼室4内的鱼类沿出鱼隧道2进入上游水库。
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单元9是能够发出吸引鱼类的灯光装置,当打开汇鱼室4和进鱼隧道3内灯光时,吸引下游的鱼类沿进鱼隧道3进入汇鱼室4;当打开汇鱼室4和出鱼隧道2内灯光时,吸引汇鱼室4的鱼类沿出鱼隧道2进入水库。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源10是提供的交流电力,电压380V和220V。
本实施例中,所述注料机11向汇鱼室4提供鱼饲料的装置,其作用是使进入汇鱼室4内的鱼类有食物扑捉而停留其中,可以通过气体和饲料一起加以输送。
本实施例中,所述注料管12是输送鱼饲料的管道,由HDPV材料制成,管径5cm。
本实施例中,所述探鱼雷达13是探测鱼群的装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总控系统14是控制出鱼闸5和进鱼闸6的门吊、发声单元8、发光单元9、注料机11、探鱼雷达13等装置运行、启闭的系统装置。
采用本实施例上述系统进行过鱼的过程如下:
通过总控系统14开启进鱼闸6,关闭出鱼闸5;开启汇鱼室4和进鱼隧道3内的发声单元8,播放亲鱼声波;开启汇鱼室4和进鱼隧道3内的发光单元9,发射亲鱼光线;开启注料机11,加注鱼饲料和空气到汇鱼室4,并在汇鱼室4形成回流场;开启探鱼雷达13,观察汇鱼室4内的鱼群情况,随着时间推移,下游河道7的鱼群将被吸引、停留在汇鱼室4内。当汇鱼室4内的鱼群达到一定数量以后,关闭进鱼闸6,然后慢慢开启出鱼闸5,关闭进鱼隧道3内的发光单元9;开启汇鱼室4和出鱼隧道2内的发声单元8和发光单元9,播放驱鱼声波。汇鱼室4内的鱼群将被驱赶到大坝上游水库中。正常运行下,重复上述过程。
实施效果为:坝高100m大坝1下的大小鱼类将顺利从下游在一个无流速的环境水体下游到上游水库中。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为坝高10m的大坝提供另外一种本无水资源损耗、无自由水面的过鱼系统,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系统包括大坝1、出鱼隧道2、进鱼隧道3、汇鱼室4、出鱼闸5、进鱼闸6、下游河道7、发声单元8、发光单元9、电源10、注料机11、注料管12、探鱼雷达13、总控系统14,部件连接关系同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所述大坝1是由混凝土重力坝,用于拦截河道水流的水工建筑物,坝高10m。
本实施例中,所述出鱼隧道2是由钢筋混凝土做成的过水过鱼管道,提供通道使鱼从里面出来,直径0.5m,弯道部分的曲率半径为4m,出口距离水库的最低运行水位以下0.2m。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鱼隧道3是由钢筋混凝土建筑而成的过水过鱼通道,提供通道使鱼从外面进去,断面为矩形,长和高分别为1m和1m。
本实施例中,所述汇鱼室4是由混凝土建筑的密闭空间,用于鱼群汇集的场所,容积为10m3
本实施例中,所述出鱼闸5是控制出鱼隧道2中水流和过鱼的水工建筑物,建筑在坝体外,同时用于整个过鱼系统的检修。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鱼闸6是控制进鱼隧道3中水流和过鱼的水工建筑物,同时用于整个过鱼系统的检修。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游河道7是承接水库下泄水流的河道,河道水深1.5m,河宽50m。
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声单元8是能够发出吸引鱼类和驱赶鱼类等不同声音的装置,当发出鱼类喜欢的声音时,吸引下游的鱼类沿进鱼隧道3进入汇鱼室4;当发出惊吓鱼类的声音时,驱赶汇鱼室4内的鱼类沿出鱼隧道2进入上游水库。
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单元9是能够发出吸引鱼类的灯光装置,当打开汇鱼室4和进鱼隧道3内灯光时,吸引下游的鱼类沿进鱼隧道3进入汇鱼室4;当打开汇鱼室4和出鱼隧道2内灯光时,吸引汇鱼室4的鱼类沿出鱼隧道2进入水库。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源10是提供的交流电力,电压380V和220V。
本实施例中,所述注料机11向汇鱼室4提供鱼饲料的装置,其作用是使进入汇鱼室4内的鱼类有食物扑捉而停留其中,可以通过气体和饲料一起加以输送。
本实施例中,所述注料管12是输送鱼饲料的管道,由HDPV材料制成,管径5cm。
本实施例中,所述探鱼雷达13是探测鱼群的装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总控系统14是控制出鱼闸5和进鱼闸6的门吊、发声单元8、发光单元9、注料机11、探鱼雷达13等装置运行、启闭的系统装置。
采用本实施例上述系统进行过鱼的过程如下:
通过总控系统14开启进鱼闸6,关闭出鱼闸5;开启汇鱼室4和进鱼隧道3内的发声单元8,播放亲鱼声波;开启汇鱼室4和进鱼隧道3内的发光单元9,发射亲鱼光线;开启注料机11,加注鱼饲料和空气到汇鱼室4,并在汇鱼室4形成回流场;开启探鱼雷达13,观察汇鱼室4内的鱼群情况,随着时间推移,下游河道7的鱼群将被吸引、停留在汇鱼室4内。当汇鱼室4内的鱼群达到一定数量以后,关闭进鱼闸6,然后慢慢开启出鱼闸5,关闭进鱼隧道3内的发光单元9;开启汇鱼室4和出鱼隧道2内的发声单元8和发光单元9,播放驱鱼声波。汇鱼室4内的鱼群将被驱赶到大坝上游水库中。正常运行下,重复上述过程。
实施效果为:坝高10m大坝1下的大小鱼类将顺利从下游在一个无流速的环境水体下游到上游水库中。
本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的零部件或作用同等的零部件,且描述中使用的“上”、“下”、等类似的术语仅指相对于图形而言,目的是为了方便地描述本发明。
本实施例所有附图仅仅是为了便于解释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成最优实施方式所采用的数字、零部件的位置、零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零部件的尺寸等技术特征不构成对技术方案本身的限定,而应延伸至该技术领域所覆盖的整个领域。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Claims (10)

1.一种无水资源损耗、无自由水面的过鱼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出鱼隧道、进鱼隧道、汇鱼室、出鱼闸、进鱼闸、发声单元、发光单元、注料机、注料管、探鱼雷达和总控系统,其中:出鱼隧道设置于大坝中,水库水体直接进入出鱼隧道;出鱼隧道通过出鱼闸后连接汇鱼室,汇鱼室的下游端连接进鱼闸,然后再连接进鱼隧道,进鱼隧道连接到下游河道;发声单元、发光单元设置在汇鱼室、出鱼隧道和进鱼隧道内;注料管一头设置在注料机上、另外一头设置到汇鱼室内;出鱼闸和进鱼闸的动力装置、发声单元、发光单元、注料机、探鱼雷达分别连接到总控系统,由总控系统控制开启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水资源损耗、无自由水面的过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鱼隧道为由钢筋混凝土建筑或金属或HDPV、HDPE等非金属材料做成的过水过鱼通道,用于提供通道使鱼从里面出来;
所述进鱼隧道为由钢筋混凝土建筑或金属或HDPV、HDPE等非金属材料做成的过水过鱼通道,用于提供通道使鱼从外面进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水资源损耗、无自由水面的过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汇鱼室为由钢筋混凝土建筑的密闭空间,作为鱼群汇集的场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水资源损耗、无自由水面的过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鱼闸为控制出鱼隧道中水流和过鱼的水工建筑物,同时用于整个过鱼系统的检修;
所述进鱼闸为控制进鱼隧道中水流和过鱼的水工建筑物,同时用于整个过鱼系统的检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水资源损耗、无自由水面的过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单元为能够发出吸引鱼类和驱赶鱼类不同声音的装置:当发出鱼类喜欢的声音时,吸引下游的鱼类沿进鱼隧道进入汇鱼室;当发出惊吓鱼类的声音时,驱赶汇鱼室内的鱼类沿出鱼隧道进入上游水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水资源损耗、无自由水面的过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为能够发出吸引鱼类的灯光装置:当打开汇鱼室和进鱼隧道内发光单元时,吸引下游的鱼类沿进鱼隧道进入汇鱼室;当打开汇鱼室和出鱼隧道内发光单元时,吸引汇鱼室的鱼类沿出鱼隧道进入水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水资源损耗、无自由水面的过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料机为向汇鱼室提供鱼饲料的装置,用于使进入汇鱼室内的鱼类有食物扑捉而停留其中,可以通过气体和饲料一起加以输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水资源损耗、无自由水面的过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料管为输送鱼饲料的管道,由HDPV或金属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水资源损耗、无自由水面的过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控系统为控制门吊、发声单元、发光单元、注料机、探鱼雷达运行启闭的系统装置。
10.一种采用上述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系统的无水资源损耗、无自由水面的过鱼方法,其特征在于:
采用总控系统开启进鱼闸、关闭出鱼闸;开启汇鱼室和进鱼隧道内的发声单元,播放亲鱼声波;开启汇鱼室和进鱼隧道内的发光单元,发射亲鱼光线;开启注料机,加注鱼饲料和空气到汇鱼室,并在汇鱼室形成回流场;开启探鱼雷达,观察汇鱼室内的鱼群情况,随着时间推移,下游河道的鱼群将被吸引、停留在汇鱼室内;
探鱼雷达观测到汇鱼室内的鱼群达到一定数量后,关闭进鱼闸,然后慢慢开启出鱼闸,关闭进鱼隧道内的发光单元;开启汇鱼室和出鱼隧道内的发声单元和发光单元,播放驱鱼声波,汇鱼室内的鱼群在出鱼隧道的注水过程中将被驱赶到大坝上游水库中。
CN201510730702.XA 2015-10-30 2015-10-30 一种无水资源损耗、无自由水面的过鱼系统及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2567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30702.XA CN105256772B (zh) 2015-10-30 2015-10-30 一种无水资源损耗、无自由水面的过鱼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30702.XA CN105256772B (zh) 2015-10-30 2015-10-30 一种无水资源损耗、无自由水面的过鱼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56772A true CN105256772A (zh) 2016-01-20
CN105256772B CN105256772B (zh) 2019-04-19

Family

ID=55096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30702.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256772B (zh) 2015-10-30 2015-10-30 一种无水资源损耗、无自由水面的过鱼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56772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32240A (zh) * 2016-03-18 2016-06-01 柳州易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位感应系统
CN106930250A (zh) * 2017-02-24 2017-07-07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连通式静水鱼道
CN108221888A (zh) * 2018-02-13 2018-06-29 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一种升鱼机集鱼系统装置
CN108677893A (zh) * 2018-06-29 2018-10-19 华电郑州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复杂地形的管道输送式过鱼设施
CN109548729A (zh) * 2018-12-30 2019-04-02 舟山市六横鑫马海水养殖专业合作社 多营养层次的小黄鱼网箱养殖装置及其养殖方法
CN113463581A (zh) * 2021-07-07 2021-10-01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一种利用大坝取水口过鱼的鱼道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111343A (ko) * 2011-08-31 2011-10-11 기인서 댐에 설치하여 수위 변동시에도 연중 역할이 가능한 어도 장치
CN203021974U (zh) * 2013-01-14 2013-06-26 耿豪 一种智能化鱼类过坝通道系统
CN103485314A (zh) * 2013-09-26 2014-01-01 三峡大学 一种利用船闸实现过鱼的装置及方法
CN104912041A (zh) * 2015-06-17 2015-09-16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峡谷河段高坝过鱼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111343A (ko) * 2011-08-31 2011-10-11 기인서 댐에 설치하여 수위 변동시에도 연중 역할이 가능한 어도 장치
CN203021974U (zh) * 2013-01-14 2013-06-26 耿豪 一种智能化鱼类过坝通道系统
CN103485314A (zh) * 2013-09-26 2014-01-01 三峡大学 一种利用船闸实现过鱼的装置及方法
CN104912041A (zh) * 2015-06-17 2015-09-16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峡谷河段高坝过鱼系统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32240A (zh) * 2016-03-18 2016-06-01 柳州易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位感应系统
CN106930250A (zh) * 2017-02-24 2017-07-07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连通式静水鱼道
CN108221888A (zh) * 2018-02-13 2018-06-29 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一种升鱼机集鱼系统装置
CN108221888B (zh) * 2018-02-13 2023-11-14 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一种升鱼机集鱼系统装置
CN108677893A (zh) * 2018-06-29 2018-10-19 华电郑州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复杂地形的管道输送式过鱼设施
CN109548729A (zh) * 2018-12-30 2019-04-02 舟山市六横鑫马海水养殖专业合作社 多营养层次的小黄鱼网箱养殖装置及其养殖方法
CN109548729B (zh) * 2018-12-30 2021-08-20 舟山市六横鑫马海水养殖专业合作社 多营养层次的小黄鱼网箱养殖装置及其养殖方法
CN113463581A (zh) * 2021-07-07 2021-10-01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一种利用大坝取水口过鱼的鱼道及其控制方法
CN113463581B (zh) * 2021-07-07 2024-01-09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一种利用大坝取水口过鱼的鱼道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56772B (zh) 2019-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56772A (zh) 一种无水资源损耗、无自由水面的过鱼系统及方法
CN104099910B (zh) 自动水位抬升式鱼道
CN106149646B (zh) 水车式鱼道
CN109469030B (zh) 一种用于引水式发电高坝的集运鱼系统
CN104480914B (zh) 鱼道与船闸相结合的过鱼设施及方法
CN105603943B (zh) 隧洞式仿自然鱼道的拦鱼提升设备及方法
CN103485314A (zh) 一种利用船闸实现过鱼的装置及方法
CN104912041A (zh) 一种峡谷河段高坝过鱼系统
CN109098160A (zh) 一种基于单功能水闸改造的多功能水闸及其施工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04452692A (zh) 一种适用于洄游鱼类通过水利枢纽的翻坝系统及应用方法
CN105735210A (zh) 隧洞式仿自然鱼道结合鱼闸的综合布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3373809U (zh) 一种竖井式分层取水结构
CN105464058A (zh) 隧洞式仿自然鱼道
CN202414775U (zh) 一种泥屑输送系统
CN109736255A (zh) 利用水电站尾水进行集鱼的升鱼机装置及其集鱼方法
CN203498810U (zh) 一种利用船闸实现过鱼的装置
CN211948282U (zh) 一种手动螺旋式过鱼装置
CN105484213A (zh) 隧洞式多出口仿自然鱼道
CN203569544U (zh) 一种适用于洄游鱼类通过水利枢纽的翻坝系统
CN205776113U (zh) 隧洞式仿自然鱼道结合鱼闸的综合布置
CN113684791B (zh) 一种基于漩涡导漂的弧形水景坝及其设计方法
CN111549741B (zh) 一种具有过鱼功能的船闸及其过鱼方法
CN206744337U (zh) 一种安全高效的鱼类下行装置
CN211340713U (zh) 一种坝后式浮力过鱼装置
CN107402117A (zh) 一种采用开放式水槽进行回流的深水水池造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19

Termination date: 2021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