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21853A - 一种决口截流挡杆装置和决口封堵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决口截流挡杆装置和决口封堵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21853A
CN108221853A CN201711473090.6A CN201711473090A CN108221853A CN 108221853 A CN108221853 A CN 108221853A CN 201711473090 A CN201711473090 A CN 201711473090A CN 108221853 A CN108221853 A CN 1082218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
breach
shut
group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7309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坚
张黎燕
石立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One Robo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One Robo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One Robo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One Robo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7309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21853A/zh
Publication of CN1082218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218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3/00Engineering works in connection with control or use of streams, rivers, coasts, or other marine sites; Sealings or joints for engineering works in general
    • E02B3/04Structures or 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protecting banks, coasts, or harbours
    • E02B3/10Dams; Dykes; Sluice ways or other structures for dykes, dams, or the like
    • E02B3/106Temporary dyk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11Hard structures, e.g. dams, dykes or breakwa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决口截流挡杆装置和决口封堵方法,所述决口截流挡杆装置包括:浮动平台、决口截流挡杆组、转动装置;所述决口截流挡杆装置能够在水面上移动;其上装载有决口截流挡杆组,包含多根挡杆;多根挡杆能够收缩,能够伸展;伸展后的挡杆形成一排挡杆;叠起时,占用较少的空间;伸展后,能够固定于水底的泥沙里;且叠起时,挡杆固定装置,能够阻挡所述决口截流挡杆组的计划外伸展。所述决口封堵方法能够使所有决口截流挡杆组在水中构成一组挡杆,该组挡杆位于堤坝决口前,作为整个决口封堵作业的骨架;然后,采取常规堵口方法来完全堵住决口;所述决口封堵方法操作简单,能够快速响应,能够应对不同的决口状况。

Description

一种决口截流挡杆装置和决口封堵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洪装置和防洪方法,尤其是一种决口截流挡杆装置和决口封堵方法。
背景技术
江河湖泊堤坝决口时,带来的灾难,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严重。目前采用的堵口技术有“钢木土石组合坝”技术、投钢筋笼、卵石袋、沙袋、石块和沉船等堵口方法,工作效率较低,堵口使用的时间较长,代价较高。为了抗拒决口的灾害,人们研出了各种决口截流装置,中国专利号为200620072024.9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抗洪救险船,用挡水齿柱逐渐阻挡洪水,便于水速降低后作业人员抛投石料堵住决口。
上述技术,未考虑针对灵活多样的决口大小、决口深度,使用时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决口截流挡杆装置,其能够快速到达堤坝决口处,并横在决口处(长度大于决口长度),之后,其包含的决口截流挡杆组,翻转伸展,滑入水里,固定到水底,在堤坝决口处形成一排挡杆,便于永久封堵堤坝决口,提高了堤坝决口的封堵效率。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决口截流挡杆组,每组包括:一个基础杆、一个以上单元杆;
所述基础杆包括:基础杆主体、一条以上基础杆滑道、基础杆滑道限位部件;所述基础杆主体为杆状物,其横断面的形状至少包括圆形、方形、不规则形之一,其横断面的外接圆的直外径为5毫米以上,长度为0.5米以上;
所述基础杆上设置一条以上基础杆滑道;所述基础杆滑道的方向平行于所述基础杆主体的轴心方向;所述基础杆滑道使得,在所述基础杆滑道上滑动的物件,不会从所述基础杆滑道两端之外的地方脱离所述基础杆滑道;所述基础杆滑道的横截面至少包括下列所述形状之一:倒“T”形、“L”形、梯形、三角形、正多边形、不规则形;所述基础杆滑道一端封闭,另一端贯通所述基础杆主体,或者两端都贯通所述基础杆主体;
所述基础杆滑道限位部件用于使与之配合使用的滑动部件在其上滑动时,不能够从所述基础杆滑道的两端滑出所述基础杆滑道,所述基础杆滑道限位部件配合固定设置于所述基础杆滑道贯通端;
进一步的,所述基础杆滑道和/或所述滑道限位部件位于所述基础杆主体的内部,或是所述基础杆主体的外部,或是部分位于所述基础杆主体的内部、部分位于所述基础杆主体的外部。
所述单元杆包括:单元杆主体、一条以上单元杆滑道、单元杆滑道限位部件、一个以上单元杆滑动部件;
所述单元杆主体为杆状物,其横断面的形状至少包括圆形、方形、不规则形等形状之一,其横断面的外接圆的直径为5毫米以上,长度为0.5米以上;
所述单元杆上设置一条以上平行于轴心方向的单元杆滑道;所述单元杆滑道使得,在所述单元杆滑道上滑动的物件,不会从所述单元杆滑道两端之外的地方脱离所述单元杆滑道;所述单元杆滑道的横截面至少包括下列所述形状之一:倒“T”形、“L”形、梯形、三角形、正多边形、不规则形;所述单元杆滑道一端封闭,另一端贯通所述单元杆主体,或者两端都贯通所述单元杆主体;
所述单元杆滑道限位部件用于使与之配合使用的滑动部件在其上滑动时,不能够从所述单元杆滑道的两端滑出所述单元杆滑道;所述单元杆滑道限位部件与所述单元杆滑道配合固定设置;
所述单元杆滑动部件位于所述单元杆主体之上;所述单元杆滑动部件与所述基础杆滑道配合设置,使所述单元杆能够在所述基础杆上滑动;所述单元杆滑动部件位于所述单元杆主体的后部;所述单元杆滑动部件和所述单元杆滑道位于所述单元杆主体的相对两侧;
所述单元杆形状构造使得,一个所述单元杆能够在另一个所述单元杆上滑动。
所述单元杆与所述基础杆配合设置,使所述单元杆能够沿所述基础杆滑动;
紧邻所述基础杆的所述单元杆的所述单元杆滑动部件与所述基础杆滑道配合设置,使所述单元杆沿所述基础杆滑动;
相邻的两个所述单元杆之间,后一个所述单元杆的所述单元杆滑动部件与前一个所述单元杆的所述单元杆滑道配合设置,使后一个所述单元杆能够沿前一个所述单元杆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决口截流挡杆组还包括一个尾杆;
所述尾杆包括尾杆主体、一个以上尾杆滑动部件;
所述尾杆主体为杆状物,其横断面的形状至少包括圆形、方形、不规则形等形状之一,其横断面的外接圆的直径为5毫米以上,长度为0.5米以上;
所述尾杆滑动部件位于所述尾杆主体的后部;所述尾杆滑动部件与所述单元杆滑道配合设置,使所述尾杆能够在所述单元杆滑道上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尾杆还包括尾杆固定部件;所述尾杆固定部件配合固定设置所述于尾杆的前端,其形状至少包括下述之一:尖状、勾状、三叉沟状。
所述尾杆滑动部件与最后一个所述单元杆的所述单元杆滑道配合设置,使所述尾杆能够沿最后一个所述单元杆滑动。
所述基础杆、所述单元杆、所述尾板,统称为挡杆;
所述基础杆滑道、所述单元杆滑道,统称为滑道;
所述单元杆滑动部件、所述尾杆滑动部件,统称为滑动部件;
进一步的,相邻两个所述挡杆之间的,配合使用的所述滑道与所述滑动部件,部分或全部相应配合交换设置于对应的所述挡杆之上。
进一步的,所述决口截流挡杆组还能够不包含所述单元杆;
所述尾杆与所述基础杆配合设置,使所述尾杆沿所述基础杆来回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基础杆与所述尾杆通过所述尾杆滑动部件与所述基础杆滑道配合设置。
进一步的,相邻两个所述挡杆之间的,配合使用的所述滑道与所述滑动部件,部分或全部相应配合交换设置于对应的所述挡杆之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浮动平台,包括浮动主体、支撑结构、桩顶平台;
所述浮动主体用于承载其他部件,并浮动于水上,能够被拖动和/或有动力自主航行;
所述支撑结构配合固定设置于所述浮动主体上;用于支撑所述桩顶平台;
所述桩顶平台与所述支撑结构配合固定连接,位于支撑结构顶部,其上配合承载所述决口截流挡杆组;
所述桩顶平台包含一个以上转动开孔;对应每组所述决口截流挡杆组设置一个所述转动开孔;所述转动开孔为长孔,其长方向垂直于所述桩顶平台的长边,其长度为所述桩顶平台宽度的20%以上且小于所述桩顶平台宽边的长度,其宽度大于1厘米。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结构至少包括下述之一:墙式支撑结构、柱式支撑结构、杆式支撑、复合支撑。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结构为-支撑杆时,至少包含一根支撑杆;所述支撑结构高0.5米以上,横断面的外接圆的直径为5毫米以上,其横断面形状至少包括下述之一:圆形、四边形形、工字型、不规则形。
进一步的,所述浮动平台还包括平台单元;所述桩顶平台被划分为2个以上的所述平台单元;所述平台单元之间的间隙大于1毫米;每个所述平台单元承载至少一组所述决口截流挡杆组。
进一步的,所述桩顶平台的上面为平面,水平设置;所述桩顶平台上面的轮廓为长方形;所述桩顶平台外部轮廓的长度为0.5米以上,宽度为0.5米以上;
所述桩顶平台的长边平行于所述浮动主体的长边方向;所述桩顶平台长边方向的中心与所述浮动主体的长边方向的中心,在水平面的投影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浮动主体的长度的30%;所述桩顶平台的长边的长度,为所述浮动主体的长度减去2米以上,为所述浮动主体的长度加上60米以下。
进一步的,所述桩顶平台的上面为板状或网格状或不规则状平面。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转动装置,配合固定于所述支撑结构和/或所述桩顶平台上,用于带动所述决口截流挡杆组的转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挡杆固定装置,其配合固定设置于所述桩顶平台和/或支撑结构上,用于使所述决口截流挡杆组处于收缩状态时,阻挡所述决口截流挡杆组的计划外伸展。
进一步的,所述决口截流挡杆组还包括所述挡杆固定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升降旋转装置,用于所述桩顶平台和/或平台单元的升降和旋转,使所述桩顶平台和/或平台单元能进行180°的方向调换。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决口截流挡杆装置,包括:所述浮动平台、所述决口截流挡杆组、所述转动装置;
所述决口截流挡杆组的所述基础杆的前端,铰接或轴连接在所述浮动平台的所述桩顶平台的长边上,所述决口截流挡杆组中的所述挡杆的伸展方向垂直于所述桩顶平台的长边;不使用时,其以收缩状态放置于所述桩顶平台上;
所述转动装置固定于所述浮动平台的所述桩顶平台和/或所述支撑结构上,在外力推动下转动,通过所述转动开孔,带动所述决口截流挡杆组的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一种决口截流挡杆装置还包括:所述升降旋转装置、支撑平台;
所述支撑平台配合设置于所述桩顶平台之上,两者之间以可拆卸固定方式固定;
所述升降旋转装置的一端与浮动主体配合设置,另一端与所述桩顶平台和/或所述平台单元配合设置。进一步的,还包括转动限位部件,其用于限定所述决口截流挡杆组的最大转动角度;所述转动限位部件与所述桩顶平台或所述基础杆配合固定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最大转动角度为35度以上,140度以下。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串行决口截流挡杆装置,包括两个以上配合连接在一起的所述决口截流挡杆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决口封堵方法,至少包括如下处理步骤:
1.将多个所述一种决口截流挡杆装置串联到一起后,调整使所述决口截流挡杆组的转动转轴处于同一侧,驶向或拖行至堤坝决口处,串联后的多个所述决口截流挡杆装置的总长度大于决口长度,所述决口截流挡杆组的转动方向与堤坝方向基本垂直;所述决口截流挡杆组的转动转轴处于面向决口的一侧;
2.依次使用所述转动装置转动所有所述决口截流挡杆组,使所述决口截流挡杆组旋转后,处于滑落位置后,打开所述挡杆固定装置,使所述决口截流挡杆组伸展,滑落;所述决口截流挡杆组的一端通过所述尾杆固定于水底,另一端通过铰接或轴连接于所述浮动平台的所述桩顶平台上;
3.伸展后的所有决口截流挡杆组在水中构成一组挡杆,该组挡杆位于堤坝决口前,作为整个决口封堵作业的骨架。
进一步的,所述决口封堵方法至少包括如下特征之一:
(1).使用升降旋转装置调整决口截流挡杆组的转动;
(2).伸展后的所述决口截流挡杆组在理想状态下,垂直于水面,受现场水流冲击等因素的影响,角度会有所偏差,甚至偏差较大;
(3).串联后的所述决口截流挡杆装置的总长度,若小于决口长度,此时,至少一端通过绳索固定到岸上。
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决口截流挡杆组,包含多根挡杆;多根挡杆能够收缩,能够伸展;伸展后的挡杆形成一排挡杆;叠起时,占用较少的空间,移动方便;伸展后,能够固定于水底;且叠起时,自带的挡杆固定装置,能够阻挡所述决口截流挡杆组的计划外伸展。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浮动平台,其能够浮动于水上;其能够在水面上移动;能够承载所述决口截流挡杆组;所述决口截流挡杆组的基础杆的前端,连接于其上,且所述决口截流挡杆组能够围绕该连接转动。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转动装置,用于带动所述决口截流挡杆组的转动。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挡杆固定装置,其能够在所述决口截流挡杆组处于叠起状态时,阻挡所述决口截流挡杆组的计划外伸展。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升降旋转装置,其能够带动所述桩顶平台和/或平台单元升降;其能够带动所述桩顶平台和/或平台单元进行180°的方向调换;从而,带动配合固定于所述桩顶平台和/或平台单元之上的所述决口截流挡杆组的升降,带动配合固定于所述桩顶平台和/或平台单元之上的所述决口截流挡杆组的方向调换。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决口截流挡杆装置,其能够浮动于水上;其能够在水面上移动;其上装载有决口截流挡杆组,包含多根挡杆;多根挡杆能够收缩,能够伸展;伸展后的挡杆形成一排挡杆;叠起时,占用较少的空间;伸展后,能够固定于水底的泥沙里;且叠起时,挡杆固定装置,能够阻挡所述决口截流挡杆组的计划外伸展;
能够通过转动装置,使决口截流挡杆组转动到伸展位置;其包含的转动限位部件,能够限定所述决口截流挡杆组的最大转动角度;决口截流挡杆组在伸展位置时,打开挡杆固定装置,决口截流挡杆组伸展并滑入水里,固定在水底的泥沙中;
能够通过升降旋转装置带动所述桩顶平台和/或平台单元升降;其能够带动所述桩顶平台和/或平台单元进行180°的方向调换;从而,带动配合固定于所述桩顶平台和/或平台单元之上的所述决口截流挡杆组的升降,带动配合固定于所述桩顶平台和/或平台单元之上的所述决口截流挡杆组的方向调换。
本发明提出一种串行决口截流挡杆装置,能够自主航行或者被拖到大坝决口处,由于其长度远远大于决口长度,其两端依靠在决口两端的堤坝,并沿着堤坝伸展,横在决口处,其上装载的决口截流挡杆组,翻转后伸展,滑入水里,伸展的决口截流挡杆组快速形成一排挡杆,便于永久封堵堤坝决口,提高了堤坝决口的封堵效率。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决口封堵方法,操作简单,能够快速响应,应对不同的决口状况。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用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并不构成对本专利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基础杆的俯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基础杆的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单元杆的侧视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单元杆单元杆滑动部件处的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尾杆的侧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尾杆的侧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决口截流挡杆组的侧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决口截流挡杆组的侧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决口截流挡杆组的侧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决口截流挡杆组的侧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的浮动平台的侧视图。
图12是图11所示的浮动平台的桩顶平台(搭载有决口截流挡杆组)的俯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的转动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的转动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的挡杆固定装置的主视图。
图16是图15所示的挡杆固定装置与决口截流挡杆组、桩顶平台配合使用的侧视图。
图17是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的挡杆固定装置的主视图。
图18是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升降旋转装置与其相关部件配合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决口截流挡杆装置的主视图。
图20是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的转动限位部件与其相关装置配合使用的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决口截流挡杆装置的主视图。
图22是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的串行截流装置的应用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图22所示的串行截流装置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础杆,11-基础杆主体,12-基础杆滑道,121-滑道顶部,122-滑道里部,13-基础杆滑道前限位部件,14-基础杆滑道后限位部件;
2-单元杆,21-单元杆主体,22-单元杆滑道,23-单元杆滑道前限位部件,24-单元杆滑道后限位部件,25-单元杆滑动部件,251-单元杆滑动部件上端,252-单元杆滑动部件下端;
3-尾杆,31-尾杆主体,35-尾杆滑动部件,36-尾杆固定部件;
4-决口截流挡杆组;
5-浮动平台,51-浮动主体,52-支撑结构,53-桩顶平台,531-转动开孔,54-支撑平台;
6-转动装置,61-转动臂,62-第一翻转横杆,63-翻转固定部件,64-第二翻转横杆,65-液压升降机构;
7-挡杆固定装置,71-固定挡板,72-固定挡板旋转部件,73-固定绳索,731-固定绳索固定部件,732-第二固定绳索固定部件,74-引导机构;
8-升降旋转装置,81-升降装置,821-旋转部件,822-托举杆,823-旋转把手固定部件,824-旋转把手;
9-决口截流挡杆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纵向”、“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两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是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示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定义,“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是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述使用的术语仅为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为:浮动平台上配合固定设置多组决口截流档杆组;通过浮动平台,把决口截流挡杆组运送到决口处;多个浮动平台串联使用,长度超过决口宽度,堵塞在决口处;决口截流挡杆旋转、伸展并滑落固定到水底,形成一组阻水档杆组。
实施用例一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基础杆的俯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基础杆的剖面图。
基础杆1包括:基础杆主体11、一个以上基础杆滑道12(包括滑道顶部121、滑道里部122)、基础杆滑道限位部件(包括基础杆滑道前限位部件13和/或基础杆滑道后限位部件14);
基础杆主体11为杆状物,其横断面的形状至少包括圆形、方形、不规则形等形状之一,其横断面的外接圆的直径为5毫米以上,长度为0.5米以上;优选的,基础杆主体11的横断面为圆型,横断面的直径为60毫米,长度为3米。
基础杆主体11上设置一条以上基础杆滑道12;所述基础杆滑道12的方向平行于基础杆主体11的轴心方向;基础杆滑道12使得,在基础杆滑道12上滑动的物件,不会从基础杆滑道12两端之外的地方脱离基础杆滑道12。
基础杆滑道12一端封闭,另一端贯通基础杆主体11,或者两端都贯通基础杆主体11;
基础杆滑道12的横截面的形状至少包括下述形状之一:倒“T”形、“L”形、梯形、三角形、正多边形、不规则形;
如图2所示,当基础杆滑道12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倒“T”形,倒“T”形的垂直部分为滑道顶部121,倒“T”形的水平部分为滑道里部122,滑道顶部121的宽度为2毫米以上、高度为4毫米以上,滑道里部122的宽度为8毫米以上、高度为3毫米以上;
基础杆滑道12凹陷进基础杆主体11内部,或突出到基础杆主体11之外,或部分在基础杆主体11内部、部分在基础杆主体11之外。
优选的,设置一条凹陷于基础杆主体11内部的基础杆滑道12,贯穿基础杆主体11;基础杆滑道12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倒“T”形,滑道顶部121的宽度为9毫米、高度为18毫米,滑道里部122的宽度为35毫米、高度为10毫米。
基础杆滑道限位部件用于使与之配合使用的滑动部件在其上滑动时,不能够从所述基础杆滑道12的两端滑出基础杆滑道12;
基础杆滑道限位部件与基础杆滑道12配合固定设置。
当基础杆滑道12一端贯通基础杆主体11时,在基础杆主体11和/或基础杆滑道12上配合固定设置基础杆滑道限位部件,用于阻挡在基础杆滑道12上滑动的物件不得从贯通端滑出所述基础杆滑道12;
当基础杆滑道12的两端都贯通基础杆主体11时,在基础杆滑道12和/或基础杆主体11的两端配合固定设置基础杆滑道限位部件,用于阻挡在基础杆滑道12上滑动的物件不得从贯通端滑出基础杆滑道12;
基础杆滑道12相对基础杆主体11的前端、后端,依次为基础杆滑道12的前端、后端;
基础杆滑道限位部件包括基础杆滑道前限位部件13和/或基础杆滑道后限位部件14;
基础杆滑道12的前端配合固定设置的基础杆滑道限位部件为基础杆滑道前限位部件13,用于阻挡在基础杆滑道12上滑动的物件不得向前方完全滑出所述基础杆滑道12;基础杆滑道12的后端配合固定设置的基础杆滑道限位部件为基础杆滑道后限位部件14,用于阻挡在基础杆滑道12上滑动的物件不得向后方完全滑出基础杆滑道12;
基础杆滑道前限位部件13和基础杆滑道后限位部件14,以方便拆卸的方式固定,便于滑动物件的放入。
基础杆滑道前限位部件13和基础杆滑道后限位部件14,位于基础杆主体11的内部,或是基础杆主体11的外部,或是部分位于基础杆主体11的内部、部分位于基础杆主体11的外部。
基础杆滑道前限位部件13、基础杆滑道后限位部件14的结构相同或不同,优选的,相同;
优选的,基础杆滑道前限位部件13和基础杆滑道后限位部件14与基础杆滑道12的横截面形状、大小相同,长度为40毫米,通过螺丝配合固定设置于基础杆主体11中的基础杆滑道12凹槽内的两端。
可选的,基础杆1上的基础杆滑道12,部分或全部被替换为与基础杆滑道12的结构、位置一样的滑道配合使用的基础杆滑动部件;基础杆滑动部件配合固定设置于基础杆主体11上;基础杆滑动部件配合固定设置于基础杆主体11的前部。优选的,不交换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基础杆滑道12能够位于基础杆1的不影响物件在其上滑动的任一位置。
实施用例二
图3是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单元杆的侧视图,图4是图3所示的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一种单元杆的单元杆滑动部件处的剖面图。
单元杆2包括:单元杆主体21、一条以上单元杆滑道22、单元杆滑道限位部件(包括单元杆滑道前限位部件23和单元杆滑道后限位部件24),一个以上单元杆滑动部件25;
单元杆主体21为杆状物,其横断面的形状至少包括圆形、方形、不规则形等形状之一,其横断面的外接圆的直径为5毫米以上,长度为0.5米以上;优选的,单元杆主体21的横断面的形状为圆形,横断面的直径为60毫米,长度为3米;
单元杆主体21上设置一条以上平行于轴心方向的单元杆滑道22;单元杆滑道22确保在单元杆滑道22上滑动的物件,不会从单元杆滑道22两端之外的地方脱离单元杆滑道22。
单元杆滑道22一端封闭,另一端贯通单元杆主体21,或者两端都贯通所述单元杆主体21;
优选的,单元杆主体21的上面设置单元杆滑道22;单元杆滑道22的数量结构、形状、相对位置、大小等与实施用例一中基础杆主体11上的基础杆滑道12一样。
单元杆滑道限位部件用于使与之配合使用的滑动部件在其上滑动时,不能够从所述单元杆滑道的两端滑出单元杆滑道22;
单元杆滑道限位部件与单元杆滑道22配合固定设置。
单元杆滑道限位部件包括单元杆滑道前限位部件23和/或单元杆滑道后限位部件24。
单元杆滑道22相对于单元杆主体21的前端、后端,依次为单元杆滑道22的前端、后端。
优选的,单元杆滑道限位部件和与基础杆滑道11配合使用的基础杆滑道限位部件的结构、形状、大小、位置一样;单元杆滑道限位部件与单元杆滑道22的配合使用方式,与基础杆滑道限位部件与基础杆滑道12的配合使用方式一样;
所述单元杆滑动部件25位于所述单元杆主体21之上;所述单元杆滑动部件25与所述基础杆滑道12配合设置,使所述单元杆2能够在所述基础杆1上滑动。
所述单元杆滑动部件25位于所述单元杆主体21的后部。
所述单元杆滑动部件25与所述单元杆滑道22,分别位于所述单元杆2的两侧。
所述单元杆滑动部件25与所述单元杆滑道22,分别位于所述单元杆2的相对两侧。
一个以上单元杆滑动部件25配合固定设置于单元杆主体21与其轴心平行且与单元杆滑道22相对于轴心对称位置的后端;使单元杆2能够在基础杆1上滑动;单元杆滑动部件25与实施用例一中的基础杆滑道12配合设置,两者形状配合、尺寸配合设置;优选的,对应每个基础杆滑道12,设置一个单元杆滑动部件25,单元杆滑动部件26为倒“T”形,单元杆滑动部件上端251的宽度为8.5毫米、高度为38毫米;单元杆滑动部件下端252的宽度为34.5毫米、高度为9.5毫米。
需要说明的是,单元杆2也能在另一个所述单元杆2上滑动;相邻的前一个所述单元杆2与相邻的后一个所述单元杆2配合使用的情况,与所述单元杆滑动部件26与基础杆1的基础杆滑道12配合使用的情况一致。
可选的,当单元杆2与基础杆1配合使用时,单元杆2上的单元杆滑动部件26,部分或全部被替换为基础杆滑道12,基础杆1上的基础杆滑道12与之相应的,部分或全部被替换为单元杆滑动部件26,基础杆滑道12和单元杆滑动部件26配合设置,使单元杆2能够沿基础杆1滑动;
当前一个单元杆2与后一个单元杆2配合使用时,前一个单元杆2上的单元杆滑动部件26,部分或全部被替换为单元杆滑道22,后一个单元杆2上的单元杆滑道22与之相应的,部分或全部被替换为单元杆滑动部件26,替换完成后的前一个单元杆2上的单元杆滑动部件26与后一个单元杆2上的单元杆滑道22配合设置,使后一个单元杆2能够沿前一个单元杆2滑动;
优选的,不替换。
实施用例三
图5是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尾杆的侧视图。
尾杆3包括:尾杆主体31、一个以上尾杆滑动部件35。
尾杆主体31为杆状物,其横断面的形状至少包括圆形、方形、不规则形等形状之一,其横断面的外接圆的直径为5毫米以,长度为0.5米以上;优选的,尾杆主体31的外径为60毫米,长度为3米。
所述尾杆滑动部件35位于所述尾杆主体之上;尾杆滑动部件35与单元杆滑道22配合设置,使尾杆3能够在单元杆滑道22上滑动;尾杆滑动部件35配合固定设置于所述尾杆3的后端;
优选的,尾杆滑动部件35与实施用例二中单元杆滑动部件25的相对位置、大小结构、数目一致。
可选的,当尾杆3与单元杆2配合使用时,单元杆滑道22和尾杆滑动部件36的位置部分或全部互换,即在尾杆3上,配合固定设置部分或全部单元杆滑道22,在单元杆2上,相应的配合固定设置与之配合使用的部分或全部尾杆滑动部件36,使尾杆3能够沿单元杆2滑动;
或者,当尾杆3与基础杆1配合使用时,基础杆滑道12和尾杆滑动部件35的位置部分或全部互换,即在基础杆1上,配合固定设置部分或全部尾杆滑动部件35,在尾杆3上,相应的配合固定设置与之配合使用的部分或全部基础杆滑道12;使尾杆3能够沿基础杆1滑动。
实施用例四
图6是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尾杆的侧视图。尾杆3包括尾杆主体31、一个以上尾杆滑动部件35、尾杆固定部件36。
实施用例四与实施用例三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四中的尾杆还包括尾杆固定部件36;
尾杆固定部件36配合固定设置于尾杆主体31的前端,其形状包括下述之一:尖状、勾状、三叉沟状;用于将尾杆3插于水底的泥沙里,或是钩到石块上,起到固定尾杆3的作用;优选的,尾杆固定部件36为尖状,其长度为20厘米。
实施用例五
图7是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决口截流挡杆组4的侧视图。
决口截流挡杆组4包括:一个基础杆1、一个单元杆2。
基础杆1为实施用例一中的基础杆1;所述单元杆2为实施用例二中的单元杆2。
基础杆1与单元杆2配合设置,使单元杆2能够沿基础杆1来回滑动;单元杆2与基础杆1通过单元杆滑动部件25与基础杆滑道12配合设置;
具体来说是:相邻的两个挡杆之间,打开前一个挡杆的限位部件,将后一个挡杆的滑动部件配合装入前一个挡杆主体上的滑道中;将打开的限位部件重新配合固定后,后一个挡杆就能在前一个挡杆上滑动,且不会脱离。
可选的,相邻两块挡杆之间的配合使用的滑道与滑动部件,部分或全部相应配合交换设置于对应的挡杆之上;优选的,不交换设置。
实施用例六
图8是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决口截流挡杆组4的侧视图。本实施用例六与实施用例五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用例六包括:一个基础杆1和一个以上的单元杆2。
如图8所示的决口截流挡杆组4包括:一个基础杆1、两个单元杆2。
相邻两个单元杆2之间,后一个单元杆2的单元杆滑动部件25与前一个单元杆2的单元杆滑道22配合设置,使后一个单元杆2能够沿前一个单元杆2滑动。
决口截流挡杆组44包括的单元杆2的数量与决口的深度有关,根据决口的深度、单元杆2的长度,合理选择单元杆2的数量,使得决口截流挡杆组44伸展后,能够深入、稳定的到达决口底部;
优选的,包括八根单元杆2。
实施用例七
图9是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决口截流挡杆组4的侧视图。本实施用例七与实施用例六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用例七还包括一个尾杆3。
如图9所示的决口截流挡杆组4包括:一个基础杆1、两个单元杆2、一个尾杆3。
所述尾杆3为实施用例四所述的尾杆3;
尾杆滑动部件35与最后一个单元杆2的单元杆滑道21配合设置的方法,与单元杆之间的配合设置方法一样;尾杆滑动部件35与最后一个单元杆2的单元杆滑道21配合设置,使尾杆3能够沿最后一个单元杆2滑动。
打开最后一根单元杆2一端的单元杆滑道限位部件,将尾杆3上的尾杆滑动部件35装入单元杆2中;将单元杆滑道限位部件重新配合固定。
优选的,每组决口截流挡杆组44包括一根基础杆1、八根单元杆、一根尾杆。
实施用例八
图10是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决口截流挡杆组4的侧视图。本实施用例八与实施用例七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用例八不包含:单元杆2。
如图10所示的决口截流挡杆组4包括:一个基础杆1、一个尾杆3。
尾杆3上的尾杆滑动部件35与基础杆1上的基础杆滑道12配合设置,使得尾杆3能够沿基础杆1来回滑动。尾杆3与基础杆1之间的配合设置、安装方法,与单元杆2与基础杆1之间的配合设置、安装方法一样。
实施用例九
图11是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的浮动平台的侧视图,图12是图11所示的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一种浮动平台的桩顶平台(搭载有决口截流挡杆组)的俯视图。
浮动平台5包括:浮动主体51、支撑结构52、桩顶平台53、转动开孔531。
浮动主体51用于承载其他部件,并浮动于水上,能够被拖动和/或有动力自主航行;优选的,为机动船,船长20米,船宽3米;
支撑结构52配合固定设置于浮动主体51上;用于支撑桩顶平台53;支撑结构52高1.5米以上;优选的,支撑结构51由分布于浮动主体51两侧的两列支撑杆组成,每列4根支撑杆,每根支撑杆高2米,支撑杆的横截面形状为正方形,边长0.1米。
桩顶平台53与支撑结构52配合固定连接,位于支撑结构52顶部,其上配合承载所述决口截流挡杆组4。
桩顶平台53的上面为平面,水平设置;桩顶平台53上面的轮廓为长方形,;桩顶平台53外部轮廓的长度为0.5米以上,宽度为0.5米以上;优选的,桩顶平台53上面为长方形,长边为10.5米、宽边为3.1米。
桩顶平台53的长边平行于浮动主体51的长边方向;桩顶平台53长边方向的中心与浮动主体51的长边方向的中心,在水平面的投影之间的距离小于浮动主体51的长度的30%;桩顶平台53的长边的长度,为浮动主体51的长度减去2米以上,为浮动主体51的长度加上60米以下;优选的,桩顶平台53长边方向的中心与浮动主体51的长边方向的中心,在水平面的投影之间的距离小于4毫米;桩顶平台53的长边的长度等于浮动主体51的长度。
桩顶平台53包含一个以上转动开孔531;对应每组决口截流挡杆组4设置一个转动开孔531;转动开孔531为长孔,其长方向垂直于桩顶平台53的长边,其一端靠近一侧长边,长度为桩顶平台53宽度的20%以上且小于桩顶平台53宽边的长度,其宽度大于1厘米。优选的,转动开孔为长2米、宽0.3米的长方形孔,对应每组决口截流挡杆组4设置一个转动开孔531。
可选的,浮动平台53还包括平台单元;桩顶平台53被划分为2个以上平台单元;平台单元之间的间隙大于1毫米;每个平台单元承载至少一组的决口截流挡杆组4。优选的,桩顶平台53被均分为5个平台单元,平台单元之间的间隙为1厘米。
多个决口截流挡杆组4在桩顶平台53上面平行设置;相邻两个决口截流挡杆组4之间的缝隙为0.1毫米以上,优选的为1毫米。
需要说明的是,桩顶平台53的上面为板状或网格状平面或不规则状平面。优选的,桩顶平台53的上面为板状。
实施用例十
图13是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的转动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转动装置6包括:翻转臂61、第一翻转横杆62、翻转固定部件63。转动装置6配合固定设置于支撑结构52上和/或桩顶平台53上,用于带动前述决口截流挡杆组4的翻转
转动装置6用于决口截流挡杆组4的转动,措辞“转动”应被理解为:使决口截流挡板组4围绕某一定轴发生旋转。
翻转臂61为杆状物或管状物,长度1米以上,直径5毫米以上,优选的,转动臂61为长度2米,直径2.5厘米的杆状物;
第一翻转横杆62为杆状物或管状物,长度0.1米以上,直径2毫米以上,位于翻转臂61的顶端,垂直于翻转臂61,第一翻转横杆62与翻转臂61二者交叉呈“T”字型或“┓”型,用于增加与决口截流挡杆组4的接触面积,在具体使用的时候可以依据决口截流挡杆组4的宽度来进行调整翻转臂61的长度;优选的,第一翻转横杆62的长度为0.5米、直径10毫米,第一翻转横杆62与翻转臂61二者交叉呈“T”字型。
翻转固定部件63包括支点套筒和支点柱,二者配合设置使用。
支点套筒配合固定设置于转动臂61靠近顶端1/4到3/4之间的位置上,翻转固定部件63配合固定设置于浮动平台5的支撑结构上,二者配合设置使用。支点套筒为管状物,其轴心方向与转动臂61的轴心方向垂直,支点套筒长度不小于0.5厘米,内径不小于1厘米;优选的,其长度为10厘米,内径为4厘米;
支点柱的一端垂直的配合固定设置于支撑结构52上,并与支点套筒配合设置使用,作为转动装置6旋转的定轴,其长度不小于5厘米,半径小于支点套筒的半径。优选的,支点套筒配合固定设置于转动臂61靠近顶端1/3的位置;支点柱垂直的配合固定设置于支撑结构52的中点位置,与支点套筒配合设置,长度为15厘米,直径为3.6厘米。
使用时,将带有支点套筒的转动臂61的支点套筒套在支点柱上,作为转动臂61的支点,转动臂61的顶端通过桩顶平台53的转动开孔521与之承载的决口截流挡板杆组4(决口截流挡杆组4的基础杆1的前端铰接于桩顶平台53长边一侧的边沿)接触,转动臂61的下端可通过人力或其他方法提供动力,以旋转固定部件63为支点,利用杠杆原理,促使转动臂61的顶端沿着决口截流挡板组4中的基础挡板1的下平面滑动,并顶起决口截流挡板组4,直到决口截流挡板组4转动到合适的角度。
可选的,翻转臂61的下端可以安装把手,便于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用例中的铰接方式能够同质替换为轴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用例中的第一翻转横杆62能够一次顶起一组或多组决口截流挡杆组4,一次顶起多组决口截流挡杆组4时,其长度可依据多组决口截流挡杆组4的总宽度相应设置。
实施用例十一
图14是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的转动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转动装置6包括:第二翻转横杆64、液压升降机构65。
第二翻转横杆64为杆状物或片状物,配合固定设置于基础杆1的下面,方向垂直于该基础杆主体11,且与该基础杆1所在的决口截流挡杆组4的平面平行,长度不小于决口截流挡杆组4的宽度的一半;优选的,第二翻转横杆64的一端配合固定设置于基础杆中点向上方偏移0.1米的位置,第二翻转横杆64另一端能够到达尾杆。
液压升降机构65的一端与桩顶平台53配合设置,液压升降机构65的另一端与基础杆主体11配合设置;液压升降机构65用于顶起决口截流挡杆组4(决口截流挡杆组4铰接于桩顶平台53长边一侧的边沿),直到决口截流挡杆组4转动约90度。通过液压机构,使与之连接的物体旋转或转动是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使用时,随着液压杆的伸长,液压升降杆65会随之旋转,即可通过第二翻转横杆64顶起整组决口截流挡杆组4,直到近似90度,达到滑落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用例十中的液压升降杆65可以同质替换为电动推杆、螺旋升降杆、电液升降杆。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用例十中的铰接方式能够同质替换为轴连接。
实施用例十二
图15是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的挡杆固定装置的主视图,图16是图15所示的挡杆固定装置与决口截流挡杆组、桩顶平台配合使用的侧视图。
挡杆固定装置7包括:固定挡板71、固定挡板旋转部件72、固定绳索73、固定绳索固定部件731、引导机构74。
挡杆固定装置7,其配合固定设置于所述桩顶平台53和/或支撑结构52和/或决口截流挡杆组4上,用于使所述决口截流挡杆组4处于收缩状态时,阻挡所述决口截流挡杆组4的计划外伸展;优选的,挡杆固定装置7配合固定设置于决口截流挡杆组4上。
固定挡板71为板状物或倒“L”型板状物,其厚度为2毫米以上、高度6毫米以上、宽度不小于相对应的决口截流挡杆组4中的尾杆3的宽度的五分之一;优选的,固定挡板71为板状物,其厚度为5毫米,高度为0.2米,宽度为0.6米;
固定挡板71下端配合固定连接固定挡板旋转部件72;
固定挡板旋转部件72为铰链结构或轴连接结构;固定挡板旋转部件72的另一端配合固定设置于决口截流挡杆组4中的基础杆主体11之上;固定挡板71位于决口截流挡杆组4的伸展方向一端的前方,且距离决口截流挡杆组4不大于50毫米,优选的为3毫米;
固定挡板旋转部件72的旋转轴心方向平行于桩顶平台53铰接有决口截流挡杆组4的那条边,轴心的直径为1毫米以上,且在使用多个挡杆固定装置7时,多个固定挡板旋转部件72的轴心位于同一直线上;优选的,固定挡板旋转部件72为一种铰链连接结构,固定于基础杆1之上。
引导机构74用于引导固定绳索;引导机构74优选的为环状结构;其配合固定于基础杆主体11的未连接决口截流单元杆的一侧。
固定绳索固定部件731配合固定设置与固定挡板71之上;固定绳索固定部件731为环状或柱状或不规则结构;优选的,位于与引导机构74同一侧,为环状。
固定绳索73用于绑缚固定固定挡板71;固定绳索73的两端分别配合固定于固定绳索固定部件731、引导机构74之上,固定绳索73的两端固定后,使固定挡杆A71保持在某一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调整固定绳索73的长度能够调整固定挡板71的角度。
使用时,每组挡杆固定装置7至少与一个决口截流挡杆组4配套设置;优选的为1个。决口截流挡杆组4处于收缩状态时,竖起的挡杆固定装置7位于尾杆3的前部,能够阻挡尾杆3向前滑动,且由于决口截流挡杆组4本身限位部件的存在,决口截流挡杆组4中的各个挡杆只能向前依次伸展,不能向后滑动,因此,只要阻挡尾杆3的伸展,就能够阻止该组决口截流挡杆组4的伸展,因而,此时决口截流挡杆组4处于伸展受限状态。
当决口截流挡杆组4翻转到达下滑位置,松开固定绳索73位于引导机构74的一端,其能够围绕固定挡板旋转部件72旋转,决口截流挡杆组4伸展时,不受挡杆固定装置7的阻挡。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用例中的绳索结构的旋转控制装置只是控制挡杆固定装置7转动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也可通过在转轴处设置插销之类的等价机构来达成控制固定挡板71旋转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用例中的固定挡板71还能够被替换为高度可调的结构,以适应不同直径的挡杆。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用例中的固定绳索73还能够被替换为链条之类的等价机构。
需要说明的是,决口截流挡杆组4还包括挡杆固定装置7。优选的,决口截流挡杆组4包括挡杆固定装置7。
实施用例十三
图17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的挡杆固定装置的主视图,与图15的区别在于,在靠近转轴位置增加一个固定绳索固定部件。
挡杆固定装置7包括:固定挡板71、固定挡板旋转部件72、固定绳索73、固定绳索固定部件731、引导机构74、第二固定绳索固定部件732。
实施用例十三与实施用例十二的不同在于,实施用例十三还包括、第二固定绳索固定部件732。
第二固定绳索固定部件732配合固定设置于基础杆主体11靠近固定挡板旋转部件72的位置,且位于引导机构74同一侧。
第二固定绳索固定部件732用于固定固定绳索73。
第二固定绳索固定部件732的结构与固定绳索固定部件731一样,优选的为环状。
实施用例十四
图18是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升降旋转装置与其相关部件配合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升降旋转装置8包括:升降装置81、旋转装置(包括旋转部件821、托举杆822、旋转把手固定部件823、旋转把手824);升降旋转装置8能够带动桩顶平台53和/或平台单元的升降与旋转,其能够带动桩顶平台53和/或平台单元进行180°的方向调换,并通过带动配合固定于所述桩顶平台53和/或平台单元之上的所述决口截流挡杆组4的升降,进而带动配合固定于所述桩顶平台53和/或平台单元之上的所述决口截流挡杆组4的方向调换。
升降旋转装置8用于调转决口截流挡杆组4的方向;决口截流挡杆组4的一端铰接于桩顶平台53,所以,桩顶平台53方向调换时,带动决口截流挡杆组4一起进行方向调换。
为了配合升降旋转装置8的使用,在桩顶平台53上方添加一个平台,称为支撑平台54;支撑平台54的平面结构与桩顶平台53一样(或厚度不同,优选的相同);支撑平台54与桩顶平台53为可拆卸连接,优选的,为销连接;原来位于桩顶平台53之上的部件,按照原来与桩顶平台53一样的设置或连接方式设置于支撑平台54之上;
升降旋转装置8的顶端不再与桩顶平台53连接,而是与支撑平台54连接;在决口截流挡杆组4需要调换方向时,升降旋转装置8带动支撑平台54调换方向,支撑平台54带动决口截流挡杆组4调换方向;
支撑平台54升起旋转作业的时候,打开支撑平台54与桩顶平台53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升起旋转落下后,再关闭可拆卸连接(桩顶平台53的可拆卸连接部件成对称分布)。
需要说明的是,当桩顶平台53被划分为多个平台单元时,支撑平台54也相应的,划分为多个平台单元;此种情况下,支撑平台543配合设置于平台单元之上,其连接方式与支撑平台543配合设置于桩顶平台53时的连接方式一样。
升降装置81用于支撑平台54及其所承载的物件的升降,至少包括下述类型之一:液压驱动的升降装置、电推杆驱动的升降装置、电液推杆驱动的升降装置,此为现有技术;优选的为液压驱动的升降装置,其顶部直径为100毫米;
升降装置81配合固定在浮动主体51上(如:浮动主体51是船时,则配合固定在船的甲板上)。需要说明的是,升降装置81还能够通过底座配合设置在桩顶平台53之上(桩顶平台53向下伸出一个底座等方式)。优选的,升降装置81配合固定在浮动主体51上。
旋转装置82用于支撑平台54及其所承载的决口截流挡杆组4的180°的水平旋转,包括:旋转部件821、托举杆822、旋转把手固定部件823、旋转把手824。
旋转部件821能够水平旋转,配合固定设置于升降装置81的顶端(其结构之一为轴承连接);优选的,旋转部件821的轴心所在垂线与平台单元的中心位置的垂线一致,为压力轴承,其外径为100毫米。
托举杆822用于托举支撑平台54;托举杆822为杆状物或管状物,竖直设置,其下端通过配合固定于旋转部件821之上、上端穿过桩顶平台53配合固定设置于支撑平台54的下面;优选的,为管状物,直径为100毫米。
旋转把手固定部件823用于固定旋转把手824;旋转把手固定部件823其形状至少包括下述形状之一:孔状、“T”字型、螺纹型、“一”型;旋转把手固定部件823配合设置于托举杆822上,以组为单位,每组数量为1-4个;每组的旋转把手固定部件823围绕托举杆822设置,分布于垂直托举杆822的同一个平面上,且各个旋转把手固定部件823之间的角度基本相等;不同组的旋转把手固定部件823分布在托举杆822不同的高度上,组间高度差为0.1-0.2米;优选的,旋转把手固定部件823为孔状、每组4个、设置4组,组间距离0.2米;
旋转把手824为杆状物或管状物;旋转把手824与旋转把手固定部件823配合设置;
旋转把手824与旋转把手固定部件823配合设置在一起后,用于人力握住旋转把手824提供动力,推动托举杆822转动;旋转把手824的外径10毫米以上,长度0.1米以上;优选的,旋转把手824为可伸缩的管状物、外径为50毫米,长度为1.2米。
此升降旋转作业的参考作业流程为:
1.打开平台单元与支撑平台54的连接机构(如:销连接),操作升降装置81升起支撑平台54,使支撑平台54升起,同时带动其上配合设置的决口截流挡杆组4一起升起;
2.推动旋转把手824,带动旋转装置82旋转,带动支撑平台54及其承载的决口截流挡杆组4旋转至180度;
3.操作升降装置81使支撑平台54及其承载的决口截流挡杆组4下降至支撑平台54,将支撑平台54与桩顶平台53连接起来,即完成了一次升降旋转作业。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平台54还能够被划分为多个支撑平台单元,每个支撑平台单元承载1个以上决口截流挡杆组4,优选的,支撑平台54被划分出来的支撑平台单元的数量,与支撑平台54上承载的决口截流挡杆组4的数量相同;每个支撑平台单元承载1个决口截流挡杆组4;此时,每个支撑平台单元配合设置一个升降旋转装置。优选的,支撑平台54被划分为多个支撑平台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当有多个升降旋转装置时,多个升降旋转作业能够同时进行,或依次进行;优选的,依次进行。
实施用例十五
图19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决口截流挡杆装置的主视图。
决口截流挡杆装置9包括:浮动平台5(浮动主体51、支撑结构52、桩顶平台53、转动开孔531)、决口截流挡杆组4、转动装置6、挡杆固定装置7。
浮动主体51、支撑结构52、桩顶平台53构成浮动平台5,用于承载其他部件;
每组决口截流挡杆组4的基础杆1的前端铰接或轴连接在浮动平台的桩顶平台53的长边上,决口截流挡杆组4中的挡杆的伸展方向垂直于桩顶平台53的长边;不使用时,决口截流挡杆组4以收缩状态放置于桩顶平台53上;优选的,在桩顶平台53上设置5个决口截流挡杆组4,相邻决口截流挡板组4之间的缝隙为2毫米,基础杆1的前端铰接在桩顶平台53的长边上;
转动装置6配合固定设置于浮动主体5上,在外力推动下转动,通过转动开孔531,带动决口截流挡杆组4的转动。
可选的,还包括转动限位部件,其用于限定决口截流挡杆组4的最大转动角度;转动限位部件与桩顶平台53配合固定设置,通过调整转动限位部件调整决口截流挡杆组4的最大转动角度;决口截流挡杆组4的最大转动角度为35度以上,160度以下;优选的,为90度。
图20为一种转动限位部件的一个实施例,转动限位部件包括转动限位支架751和转动限位杆752,二者通过螺纹相连,通过旋转转动限位杆752即可限制决口截流挡杆组4的最大转动角度。
实施用例十六
图21所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决口截流挡杆装置的主视图。
决口截流挡杆装置9包括:浮动平台5(浮动主体51、支撑结构52、桩顶平台53、转动开孔531、支撑平台54)、决口截流挡杆组4、转动装置6、挡杆固定装置7、升降旋转装置8。
实施用例十六与实施用例十五的不同在于,实施用例十六还包括升降旋转装置8、支撑平台54。
所述升降旋转装置8为实施用例十四所述的升降旋转装置8;
所述支撑平台54为实施用例十四所述的支撑平台54;
升降旋转装置8的一端与浮动主体51配合设置,另一端与桩顶平台53的支撑平台54配合设置。优选的,包括升降旋转装置8。
实施用例十九
图22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的串行截流装置的应用结构示意图,图23是图22所示的串行截流装置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串行截流装置包括2个以上的决口截流挡杆装置9;串行截流装置由多个决口截流挡杆装置9串联在一起构成;
串行决口截流挡杆装置的总长度大于决口的长度10米以上。优选的,串行决口封堵杆板装置的总长度大于决口的长度100米以上。
把两个决口截流挡板装置串联在一起的方式为缆绳连接等方式,为现有技术。
需要说明的是,还能够多个串行决口截流挡板装置用在同一个决口处,并联工作。
本实施用例提出的一种决口截流挡杆装置9,其上装载有决口截流挡杆组4,能够转动至展开位置后,伸展并滑入水里。在封堵堤坝决口时,其上装载的决口截流挡杆组,转动后伸展,滑入水里,固定到水底,形成一排挡杆,便于永久封堵堤坝决口,提高了堤坝决口的封堵效率。
如图23所示,决口截流挡杆组4展开后,位于决口截流挡杆装置9的任意一侧,优选的,决口截流挡杆组4展开后,位于决口截流挡杆装置9的堤坝决口的水流出方向的一侧。
需要说明的是,多组串行决口截流挡杆装置配合使用时,优选的,相邻两组档杆展开后,位于同一个水流截面;即,相邻两组串行决口截流挡杆装置的截流挡杆组都向两组串行决口截流挡杆装置的内侧滑落。
实施用例二十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决口封堵方法,包括下述处理步骤:
(1).将多个决口截流挡杆装置9串联到一起,(使用升降旋转装置8)调整使决口截流挡杆组4的转动转轴处于同一侧,驶向或拖行至堤坝决口处,串联后的多个所述决口截流挡杆装置9的总长度大于决口长度(如图22所示),决口截流挡杆组4的翻转方向与堤坝方向尽量垂直;优选的,串联后的多个所述决口截流挡杆装置9的总长度大于决口长度100米,决口两端各长50米;
(2).依次使用转动装置6转动所有决口截流挡杆组4,使决口截流挡杆组4旋转后,处于滑落位置,打开挡杆固定装置7,使决口截流挡杆组4伸展、滑落;决口截流挡杆组4一端通过尾杆3固定于水底,另一端通过轴连接于浮动平台5的桩顶平台53上(如图23所示)(伸展后的决口截流挡杆组4在理想状态下,垂直于水面,受现场水流冲击等因素,角度会有所偏差,甚至偏差较大);
(3).伸展后的所有决口截流挡杆组4在水中构成一组挡杆,该组挡杆位于堤坝决口前,作为整个封堵作业的骨架;后续,采取投钢筋笼、卵石袋、沙袋、石块等堵口方法来完全堵住决口。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决口封堵方法,至少包括如下特征之一:
(4).使用升降旋转装置8调整决口截流挡杆组4的转动;
(5).伸展后的所述决口截流挡杆组4在理想状态下,垂直于水面,受现场水流冲击等因素的影响,角度会有所偏差,甚至偏差较大;
(6).串联后的所述决口截流挡杆装置9的总长度,还能够小于决口长度,此时,至少一端通过绳索固定到岸上;
(7).所述决口截流挡杆组的转动转轴处于面向决口的一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本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旨在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等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一个以上实施例中。在本发明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特点等都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只要不构成冲突,本发明中的各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任何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升降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带动所述桩顶平台的升降和旋转,使所述的浮动平台中的所述桩顶平台或所述平台单元能进行180°的方向调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装置、旋转装置;
所述升降装置用于支撑平台及其所承载的物件的升降,至少包括下述类型之一:液压驱动的升降装置、电推杆驱动的升降装置、电液推杆驱动的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配合固定在所述浮动主体上;
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旋转部件、托举杆、旋转把手固定部件、旋转把手;
所述旋转部件能够水平旋转,配合固定设置于所述升降装置的顶端所述托举杆用于托举支撑平台;所述托举杆为杆状物或管状物,竖直设置,其下端通过配合固定于所述旋转部件之上、上端穿过所述桩顶平台配合固定设置于支撑平台的下面;所述旋转把手固定部件用于所述固定旋转把手;所述旋转把手固定部件其形状至少包括下述形状之一:孔状、“T”字型、螺纹型、“一”型;所述旋转把手固定部件配合设置于所述托举杆上,以组为单位,每组数量为1-4个;每组的所述旋转把手固定部件围绕所述托举杆设置,分布于垂直所述托举杆的同一个平面上,且各个所述旋转把手固定部件之间的角度基本相等;不同组的所述旋转把手固定部件分布在所述托举杆不同的高度上,组间高度差为0.1-0.2米;
所述旋转把手为杆状物或管状物;所述旋转把手与所述旋转把手固定部件配合设置。
3.一种决口截流挡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浮动平台、决口截流挡杆组、转动装置;
所述决口截流挡杆组,具有伸缩功能,用于决口截流时,构建截流骨架;
所述决口截流挡杆组铰接或轴连接在所述浮动平台的所述桩顶平台的长边上,不使用时,其以收缩状态放置于所述桩顶平台上;
所述转动装置配合固定设置于支撑结构上,在外力带动下转动,通过所述转动开孔,带动所述决口截流挡杆组的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决口截流挡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杆固定装置,所述挡杆固定装置配合固定于所述桩顶平台上,用于使所述决口截流挡杆组不能在不需要伸展的时候伸展。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决口截流挡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旋转装置、支撑平台;
所述支撑平台,配合设置过孔,用于所述升降旋转装置通过;
所述升降旋转装置的顶部通过所述过孔,配合固定于所述桩顶平台或平台单元;
所述升降旋转装置底部与所述浮动平台或所述支撑平台配合固定设置。
6.一种串行决口截流挡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以上决口截流挡杆装置;
所述决口截流挡杆装置为权利要求3-5之一所述的决口截流挡杆装置;
所述决口截流挡杆装置串行连接在一起。
7.一种决口封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处理步骤:
(1).将多个所述决口截流挡杆装置串联到一起后,调整使所述决口截流挡杆组的转动转轴处于同一侧,驶向或拖行至堤坝决口处,串联后的多个所述决口截流挡杆装置的总长度大于决口长度,所述决口截流挡杆组的转动方向与堤坝方向尽量垂直;
(2).依次使用所述转动装置转动所有所述决口截流挡杆组,使所述决口截流挡杆组旋转后,处于滑落位置后,打开所述挡杆固定装置,使所述决口截流挡杆组伸展,滑落;伸展后的所述决口截流挡杆组的一端通过所述尾杆固定于水底,另一端通过铰接或轴连接于所述浮动平台的所述桩顶平台上;
(3).伸展后的所有决口截流挡杆组在水中构成一组挡杆,该组挡杆位于堤坝决口前,作为整个决口封堵作业的骨架;然后,采取“钢木土石组合坝”技术、投钢筋笼、卵石袋、沙袋、石块等堵口方法来完全堵住决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决口封堵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如下特征之一:
(4).使用升降旋转装置调整决口截流挡杆组的转动;
(5).伸展后的所述决口截流挡杆组在理想状态下,垂直于水面,受现场水流冲击等因素的影响,角度会有所偏差,甚至偏差较大;
(6).串联后的所述决口截流挡杆装置的总长度,若小于决口长度,此时,至少一端通过绳索固定到岸上;
(7).所述决口截流挡杆组的转动转轴处于面向决口的一侧。
CN201711473090.6A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决口截流挡杆装置和决口封堵方法 Pending CN1082218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73090.6A CN108221853A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决口截流挡杆装置和决口封堵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73090.6A CN108221853A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决口截流挡杆装置和决口封堵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21853A true CN108221853A (zh) 2018-06-29

Family

ID=62646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73090.6A Pending CN108221853A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决口截流挡杆装置和决口封堵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21853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7406A (zh) * 1997-11-11 1999-05-26 杨锡福 一种江河截流大坝合龙时的施工方法
CN205799822U (zh) * 2016-06-08 2016-12-14 河北晶通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墙板模台
CN106627825A (zh) * 2016-07-27 2017-05-10 黄运新 堵决口机器人
CN107059782A (zh) * 2017-01-13 2017-08-18 四川大学 用于溃口快速封堵的装配式可伸展栅栏
CN107150320A (zh) * 2017-07-15 2017-09-12 合肥杰源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安装生产线升降旋转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7406A (zh) * 1997-11-11 1999-05-26 杨锡福 一种江河截流大坝合龙时的施工方法
CN205799822U (zh) * 2016-06-08 2016-12-14 河北晶通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墙板模台
CN106627825A (zh) * 2016-07-27 2017-05-10 黄运新 堵决口机器人
CN107059782A (zh) * 2017-01-13 2017-08-18 四川大学 用于溃口快速封堵的装配式可伸展栅栏
CN107150320A (zh) * 2017-07-15 2017-09-12 合肥杰源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安装生产线升降旋转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64117B (zh) 旋转式水上打桩导架及水上群桩基础打桩工艺
CN106320309A (zh) 吸力锚式水上打桩平台及水上群桩基础打桩工艺
NO780956L (no) Adgangsrampe til et rullende fartoey.
CN108035319A (zh) 一种固定伸缩式决口封堵装置、方法
CN104649039B (zh) 混凝土转运装置
CN207484551U (zh) 一种蟹鱼虾的水产养殖用新型机械手清淤设备
CN216194719U (zh) 一种带桩堤坝缺口封堵设备
CN108104058A (zh) 一种堤坝洪水溃口封堵装置及其封堵方法
US2580911A (en) Foundation structure for derricks
CN207173909U (zh) 一种用于码头受限空间内的新型工作浮排
CN108221853A (zh) 一种决口截流挡杆装置和决口封堵方法
CN107988997A (zh) 一种决口截流挡杆装置
CN107938599A (zh) 一种决口截流挡板装置
CN108005023A (zh) 一种使用串行浮体的决口封堵装置、方法
DE2316763A1 (de) Anlage zum raeumen von baggergut
CN105155539B (zh) 一种格形板桩大圆筒振沉施工水下导向装置以及施工工艺
CN207904921U (zh) 一种简易水上打桩设备
CN204453916U (zh) 混凝土转运装置
CN108118665A (zh) 一种使用固定塔的决口封堵装置和方法
CN108203969A (zh) 一种伸缩板式决口封堵装置、方法
CN107938598A (zh) 一种决口截流挡杆组
CN106945795B (zh) 一种用于码头受限空间内的工作浮排
CN108425342A (zh) 一种支撑固定伸缩式决口封堵装置、方法
CN107988996A (zh) 一种可移动防线式决口封堵装置、方法
CN203806105U (zh) 绞吸船用定位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