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06105U - 绞吸船用定位机构 - Google Patents

绞吸船用定位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06105U
CN203806105U CN201420019781.4U CN201420019781U CN203806105U CN 203806105 U CN203806105 U CN 203806105U CN 201420019781 U CN201420019781 U CN 201420019781U CN 203806105 U CN203806105 U CN 2038061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nd
plate
positioning tube
work pile
s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1978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永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Hai Ling Ship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Hai Ling Ship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Hai Ling Ship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Hai Ling Ship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01978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061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061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0610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lacing Or Removing Of Piles Or Sheet Piles, Or Accessori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绞吸船用定位机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定位桩与绞吸船之间不能牢固固定的问题。该绞吸船用定位机构包括定位筒,所述定位筒的个数为两个,并排设置于绞吸船的船尾,每个所述的定位筒包括多个固定在所述船尾上的、半圆形的第一筒板,所述多个第一筒板在竖直方向上排布,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筒板一一对应、半圆形的第二筒板,多个所述的第二筒板固定为一体,所有的第一筒板与所有的第二筒板围成竖直的圆柱形空间,所述圆柱形空间内容纳有与其适配的定位桩。该绞吸船用定位机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将定位桩与绞吸船之间牢固地固定,保证绞吸船的正常工作。

Description

绞吸船用定位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绞吸船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绞吸船用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绞吸船是一种用于吹填工程,适宜于开挖沙质土、淤泥等土质较松河底的工程船,多用于内河、湖区和沿海港口地区的施工,是现有挖泥船中最主要的一种。这种挖泥船的艉部有两根定位桩,挖泥时将其中一根插入河底作为定位桩,用锚缆拉动挖泥船,以定位桩为中心,左右摆动挖泥,前移时,像两腿走路,用另一根钢柱交替地换桩,铰刀挖泥过程呈扇形前进。这种铰吸式挖泥船的作业过程可以把挖泥、运泥、卸泥等工作一次连续完成,是一种效率高、成本低的挖泥船。
由于定位桩的长度较长,一般在22米以上,平时不使用时定位桩都是水平放置在绞吸船上,等需要时再利用绞吸船上的液压起吊装置吊起定位桩的端部,直至将其起吊至竖直状态并插入到泥土中,但由于定位桩长度过长,所以单纯靠液压起吊装置具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定位桩在起吊至竖直状态并插入到泥土中后的固定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定位桩的定位机构非常简单,常因绞吸船的动作而不能实现绞吸船的牢固固定,影响绞吸船的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绞吸船用定位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定位桩与绞吸船之间不能牢固固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绞吸船用定位机构,包括:定位筒,所述定位筒的个数为两个,并排设置于绞吸船的船尾,每个所述的定位筒包括多个固定在所述船尾上的、半圆形的第一筒板,所述多个第一筒板在竖直方向上排布,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筒板一一对应、半圆形的第二筒板,多个所述的第二筒板固定为一体,所有的第一筒板与所有的第二筒板围成竖直的圆柱形空间,所述圆柱形空间内容纳有与其适配的定位桩。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筒板与对应第二筒板的两个端部销轴连接,同一垂直方向上的销轴之间通过链条连接;
每个定位筒的上端均设有固定在所述绞吸船上的、位于所述定位桩两侧的支撑座,两个所述的支撑座之间担靠有支撑杆,所述定位桩上开有供所述支撑杆贯穿的定位孔;
所述绞吸船上还设有与所述定位筒一一对应、用于起吊所述定位桩的液压起吊臂。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定位孔的个数为多个并沿所述定位桩的长度方向排列。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同一定位筒的所有第二筒板之间通过多根竖直的加强柱固定连接为一体。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同一定位筒相邻的两个第二筒板之间设有固定在所述绞吸船上的加强筋板。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绞吸船用定位机构通过固定在绞吸船船尾的两个定位筒实现对定位桩的固定,使定位桩只能在第一筒板、第二筒板围成的圆柱形空间内上下移动,而且能够保证定位桩不会发生倾斜。
该定位机构通过担靠在支撑座之间的支撑杆与定位桩上的定位孔相配合,实现定位桩在垂直方向的固定,以防止定位桩下沉过深,在需要将定位桩从泥土中拔出时,只需将第一筒板与对应第二筒板一端的销轴抽出,保留另一端的销轴,打开第二筒板,然后利用液压起吊臂向下拉动定位桩的上端,即可使定位桩以支撑杆为轴转动,定位桩的下端即可从泥土中拔出。反之,如果需要将定位桩从水平状态调整为竖直状态并插入泥土中,只需将上述步骤反向操作即可。另外,同一垂直方向上的销轴之间通过链条实现连接,工作人员只需在甲板上将链条向上拉,即可将位于水面以下的销轴抽出,实现第一筒板、第二筒板的分合,而不必下潜到水下,大大提高绞吸船的工作效率。
通过在定位桩上设置多个沿其长度方向排列的定位孔能够使同一定位桩适应不同深度的工作环境,只需在绞吸船上安装定位桩时调整支撑杆与不同的定位孔配合即可。
同一定位筒的所有第二筒板之间通过多根加强柱固定为一体,能够大大提高定位筒的强度,保证对定位桩的固定。
通过在同一定位筒相邻的两个第二筒板之间设置固定在绞吸船上的加强筋板能够进一步地增强定位筒的机械强度,保证定位桩不会从圆柱形空间内脱离出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M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中N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中Y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绞吸船;2-定位筒;21-第一筒板;22-第二筒板;23-圆柱形空间;24-销轴;25-链条;26-加强柱;27-加强筋板;3-定位桩;31-定位孔;4-液压起吊臂;5-支撑座;6-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绞吸船用定位机构的一种实施例,该定位机构安装于绞吸船1的船尾处,用于实现绞吸船1在一定区域内的移动,下面就该定位机构的结构和工作过程做详细说明。
该定位机构包括两个定位筒2,这两个定位筒2并排设置在绞吸船1的船尾处,其作用是分别容纳定位桩3,并限制定位桩3不能发生倾斜,利用两根定位桩3交替插入泥土中,配合绞吸船1上的动力机构实现绞吸船的摆动移动。由于这两个定位筒2的结构是完全相同的,现只就其中一个定位筒2的结构做详细说明: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为其中一个定位筒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而且此处为了更加清晰地表达其结构,并没有示出定位桩3。该定位筒2首先包括多个(图中示出的为三个)固定在绞吸船1船尾的第一筒板21,这三个第一筒板21均呈半圆形并且在竖直方向上排布;其次,该定位筒2还包括与第一筒板21一一对应的第二筒板22,第二筒板22也呈半圆形并且在竖直方向上排布,所有的第二筒板22之间固定连接为一体,此处是通过多根竖直的加强柱26固定连接为一体的;最后,半圆形状的第一筒板21和第二筒板22相对设置,其两端相连接处通过销轴实现连接,围成一个上下贯通的圆柱形空间23,定位桩3即是位于该圆柱形空间23内,而且定位桩3与圆柱形空间23的大小尺寸相适配。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每个定位筒2处还设置有与其一一对应的液压起吊臂4,这两个液压起吊臂4竖直设置在绞吸船1上,其作用是实现定位桩3的起吊,即将定位桩3在竖直状态和非竖直状态进行调整,进而实现绞吸船1的移动。
如图2、图3和图5所示,第一筒板21和第二筒板22的两个端部通过销轴24实现连接,这样,在对定位桩3进行调整时,只需打开同一垂直方向上的所有销轴24,保留另一端的销轴24,即可打开第二筒板22,将定位桩3放进或拿出圆柱形空间23。另外,同一垂直方向上的销轴24之间通过链条25实现连接,工作人员只需在甲板上将链条25向上拉,即可将位于水面以下的销轴24抽出,实现第一筒板21、第二筒板22的分合,而不必下潜到水下,大大提高绞吸船的工作效率。在每个定位筒2的上端均设有固定在绞吸船1上的、位于定位桩3两侧的支撑座5,两个支撑座5之间担靠有支撑杆6,定位桩3上开有供支撑杆6贯穿的定位孔31,而且定位孔31的个数可设置为多个,并沿定位桩3的长度方向排列,这样就能够使同一定位桩3适应不同深度的工作环境,只需在绞吸船1上安装定位桩3时调整支撑杆6与不同位置的定位孔31配合即可。
另外,同一定位筒2相邻的两个第二筒板22之间设有固定在绞吸船1上的加强筋板27,能够进一步地增强定位筒2的机械强度,保证定位桩3不会从圆柱形空间23内脱离出来。
该绞吸船用定位机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将定位桩与绞吸船之间牢固地固定,保证绞吸船的正常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绞吸船用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筒,所述定位筒的个数为两个,并排设置于绞吸船的船尾,每个所述的定位筒包括多个固定在所述船尾上的、半圆形的第一筒板,所述多个第一筒板在竖直方向上排布,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筒板一一对应、半圆形的第二筒板,多个所述的第二筒板固定为一体,所有的第一筒板与所有的第二筒板围成竖直的圆柱形空间,所述圆柱形空间内容纳有与其适配的定位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绞吸船用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板与对应第二筒板的两个端部销轴连接,同一垂直方向上的销轴之间通过链条连接;
每个定位筒的上端均设有固定在所述绞吸船上的、位于所述定位桩两侧的支撑座,两个所述的支撑座之间担靠有支撑杆,所述定位桩上开有供所述支撑杆贯穿的定位孔;
所述绞吸船上还设有与所述定位筒一一对应、用于起吊所述定位桩的液压起吊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绞吸船用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的个数为多个并沿所述定位桩的长度方向排列。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绞吸船用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同一定位筒的所有第二筒板之间通过多根竖直的加强柱固定连接为一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绞吸船用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同一定位筒相邻的两个第二筒板之间设有固定在所述绞吸船上的加强筋板。
CN201420019781.4U 2014-01-13 2014-01-13 绞吸船用定位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061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19781.4U CN203806105U (zh) 2014-01-13 2014-01-13 绞吸船用定位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19781.4U CN203806105U (zh) 2014-01-13 2014-01-13 绞吸船用定位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06105U true CN203806105U (zh) 2014-09-03

Family

ID=51444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19781.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06105U (zh) 2014-01-13 2014-01-13 绞吸船用定位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0610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38476A (zh) * 2014-01-13 2014-04-23 山东海领船舶机械有限公司 绞吸船用定位机构
CN105151234A (zh) * 2015-10-08 2015-12-16 宁波市鄞州发辉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篙的起篙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38476A (zh) * 2014-01-13 2014-04-23 山东海领船舶机械有限公司 绞吸船用定位机构
CN103738476B (zh) * 2014-01-13 2016-05-25 山东海领船舶机械有限公司 绞吸船用定位机构
CN105151234A (zh) * 2015-10-08 2015-12-16 宁波市鄞州发辉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篙的起篙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71621B (zh) 浮箱式水浮龙门吊法管道沉管施工方法
CN103924566B (zh) 一种单桩腿自升式钻井平台
CN202492848U (zh) 一种隐形附着式低高度导向架
CN102168417B (zh) 自升式钻井平台桁架式桩腿合拢方法
KR101354383B1 (ko) 수중 발파작업용 작업선
CN102322062B (zh) 一种桶式防波堤基础桶体的搬运及安装工艺
CN104563119A (zh) 旋转式水上打桩导架
CN105464117A (zh) 旋转式水上打桩导架及水上群桩基础打桩工艺
CN109811767A (zh) 吸力桶基础沉桩定位架
CN203806105U (zh) 绞吸船用定位机构
CN101962946A (zh) 带裙桩套筒的浮托导管架及吊点的设置方法
CN105201034A (zh) 一种水陆两用清淤装置
CN103738476B (zh) 绞吸船用定位机构
KR20130049804A (ko) 하나 이상의 침수식 기둥/파일을 설치하기 위한 표면-분열식의 재사용할 수 있는 침수 가능한 템플릿
CN106869032A (zh) 一种桥梁承台系梁施工方法
CN103556972A (zh) 一种自安装式海底钻井基盘及其安装方法
CN204510221U (zh) 旋转式水上打桩导架
CN109372047B (zh) 一种适用于绞吸式挖泥船的三缆定位系统
CN204453916U (zh) 混凝土转运装置
CN113356179B (zh) 一种水工构筑物地基的处理方法
CN208235483U (zh) 一种用于废弃油气井封堵及老旧平台拆除的特种海洋平台
CN103486332A (zh) 吸力桩式水下管汇撬结构
CN115787645A (zh) 海上风电深水先桩法四桩导管架基础沉桩快速施工工艺
CN204096049U (zh) 一种分体式绞吸船
CN205524826U (zh) 一种组装可变载重力式箱型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61000, Weifang, Shandong Binhai District advanced manufacturing industrial park, incense Jiangxi street, No. 01599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Hai Ling ship machine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61000 Shandong province Weifang Binha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advanced manufacturing Industrial Park Xinhai Street No. 99

Patentee before: Shandong Hai Ling ship machinery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03

Termination date: 2019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