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04613B - 电磁炉 - Google Patents
电磁炉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204613B CN108204613B CN201611186663.2A CN201611186663A CN108204613B CN 108204613 B CN108204613 B CN 108204613B CN 201611186663 A CN201611186663 A CN 201611186663A CN 108204613 B CN108204613 B CN 10820461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 upper cover
- thermistor
- assembly
- coi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7/00—Stoves or ranges heated by electric energy
- F24C7/0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s
- F24C7/067—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s on rang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7/00—Stoves or ranges heated by electric energy
- F24C7/0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C7/08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on ranges, e.g. control panels, illumin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okers (AREA)
-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炉,该电磁炉包括底座(1)、上盖组件(3)和线盘组件(2),底座设有通风口,底座的内底面设有具有镂空结构的支撑部(10),线盘组件安装于支撑部上并压紧在上盖组件和底座之间。本发明的电磁炉中,线盘组件下表面通过支撑部进行支撑,线盘组件的上表面通过上盖组件紧压,使得线盘组件能够限位于底座与上盖组件之间。支撑部能够防止线盘组件由于自身重力作用产生向下的变形,上盖组件的压紧作用能够防止线盘组件向上移动和变形,以保持线盘组件的线圈盘与上盖组件的灶面板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电磁炉的加热性能可靠。由于此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使得电磁炉的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房用具,具体地,涉及一种电磁炉。
背景技术
现有电磁炉线圈盘固定在底座上,线圈盘的上表面到灶面板的上表面的距离即盘间距为电磁炉重要参数,直接影响到电磁炉的加热性能,并且由于电磁炉的电子元件发热过大影响到使用寿命;由于电磁炉底座的结构比较单薄,使得在受到注塑成型的应力及线圈盘的自身重力作用下而产生变形,并且由于线圈盘受热和自身重力作用下也会产生自身变形,使得盘间距离变动范围很大,造成加热性能不佳,使用寿命短,而被动选用更高规格的元件,品质不稳定,成本高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炉,该电磁炉能够实现恒定的盘间距,使得电磁炉的加热性能可靠,成本低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磁炉,包括底座、上盖组件和线盘组件,所述底座设有通风口,所述底座的内底面设有具有镂空结构的支撑部,所述线盘组件安装于所述支撑部上并压紧在所述上盖组件和所述底座之间。
优选地,所述支撑部包括相互交叉设置的多条支撑筋。
优选地,所述支撑筋与所述底座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支撑部包括与所述线盘组件的中心同轴且间隔设置的多条环向筋和径向筋,多条所述环向筋和所述径向筋从所述底座的内底面向上延伸,并且所述环向筋和所述径向筋相互交叉设置。
优选地,所述环向筋和所述径向筋的厚度为0.8-1.2mm,高度为4.0-12.0mm。
优选地,所述线盘组件包括顶面安装有热敏电阻的热敏电阻支架和设有线圈的线圈盘,所述线圈盘包括用于安装所述热敏电阻支架的安装槽,所述热敏电阻支架与所述安装槽过盈配合,所述线圈盘安装于所述支撑部上,所述热敏电阻支架的顶面贴合于所述上盖组件。
优选地,所述线圈盘包括沿所述线圈盘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安装孔,所述底座的内底面上设有与多个所述安装孔一一对应的多个对接孔,所述线圈盘由通过所述安装孔和所述对接孔安装的第一紧固件连接于所述底座内。
优选地,所述上盖组件包括固定的灶面板和上盖,所述灶面板通过所述上盖安装于所述底座,所述上盖设有贯通孔,所述热敏电阻支架的顶面穿过所述贯通孔与所述灶面板过盈配合。
优选地,所述热敏电阻支架与所述灶面板之间过盈配合的干涉量为2.1mm-3.1mm,特别优选地,为2.5mm。
优选地,所述上盖的下端面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所述底座设有与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孔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连接孔,所述上盖由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安装的第二紧固件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优选地,所述线盘组件压紧在所述上盖组件和所述底座之间并使所述底座的内底面轴向弹性变形,所述轴向弹性变形的变形量不大于1.1mm。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电磁炉中,线盘组件下表面通过支撑部进行支撑,线盘组件的上表面通过上盖组件紧压,使得线盘组件能够限位于底座与上盖组件之间。支撑部能够防止线盘组件由于自身重力作用产生向下的变形,上盖组件的压紧作用能够防止线盘组件向上移动和变形,以保持线盘组件的线圈盘与上盖组件的灶面板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电磁炉的加热性能可靠。由于此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使得电磁炉的成本较低。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电磁炉的剖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电磁炉的分解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电磁炉的底座的立体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电磁炉的底座的俯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电磁炉的线盘组件的分解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底座 2 线盘组件
3 上盖组件 10 支撑部
11 支撑筋 12 环向筋
13 径向筋 14 对接孔
15 第二连接孔 21 热敏电阻支架
22 线圈盘 31 灶面板
32 上盖
221 安装槽 222 安装孔
321 贯通孔 322 第一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指的是针对电磁炉在正常使用状态下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方位词如“内、外”通常指的是相对于腔室而言的腔室内外。
图1至图5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电磁炉,该电磁炉包括底座1、上盖组件3和线盘组件2,底座1设有通风口,底座1的内底面设有具有镂空结构的支撑部10,线盘组件2安装于支撑部10上并压紧在上盖组件3和底座1之间。
本发明中通过在底座1的内底面上设置具有镂空结构的支撑部10,使得支撑部10能够支撑起整个线盘组件2,防止线盘组件2由于自身重力作用产生的变形。其中镂空结构用于减少支撑部10的重量、节约制作支撑部10的材料以及方便线盘组件2散热,使得冷却风通过通风口在线盘组件2的底部流通,以冷却底座1内部以及线盘组件2,加快散热。
电磁炉中的线盘组件2的下表面通过支撑部10进行支撑,线盘组件2的上表面通过上盖组件3紧压,使得线盘组件2能够限位于底座1与上盖组件3之间。支撑部10能够防止线盘组件2由于自身重力作用产生向下的变形,上盖组件3的压紧作用能够防止线盘组件2向上移动和变形,以保持线盘组件2的线圈盘22与上盖组件3的灶面板31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电磁炉的加热性能可靠。由于此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使得电磁炉的成本较低。
特别地,支撑部10包括相互交叉设置的多条支撑筋11。通过多条支撑筋11相互交叉设置,使得能够确保支撑部10的强度,并且大大较少了支撑部10的重量和节约制作支撑部10的材料,并为线盘组件2提供了足够的散热空间。
其中,支撑部10可以可拆卸地安装在底座1的内底面上,例如,卡接、螺纹连接、铆接等,使得能够根据具体的需要合理更换支撑部10。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支撑筋11与底座1一体成型。例如,支撑筋11通过模塑成型于底座1的内底面上。通过支撑筋11与底座1一体成型,有效保证了支撑筋11的强度,并且避免了由于支撑筋11的损坏或移动导致的线盘组件2的移动或变形。
通常情况下,线盘组件2设置为近似圆形,因此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以非限定的方式,支撑部10包括与线盘组件2的中心同轴且间隔设置的多条环向筋12和径向筋13,多条环向筋12和径向筋13从底座1的内底面向上延伸,并且环向筋12和径向筋13相互交叉设置。通过多条环向筋12和径向筋13相互交叉设置,使得构成的支撑部10能够全方面地支撑线盘组件2,以避免线盘组件2的局部变形。其中,多条环向筋12和径向筋13从底座1的内底面向上延伸,以使得多条环向筋12和径向筋13与底座1一体成型,从而增强底座1的强度。当热敏电阻支架21与线圈盘22和上盖组件3过盈配合时,即上盖组件3压紧热敏电阻支架21的顶面时,环向筋12和径向筋13同底座1一起上下浮动,即跟随底座1的内底面的轴向弹性变形而进行轴向移动,使得保持线圈盘22的底面始终与环向筋12和径向筋13的顶面以及环向筋12和径向筋13与底座1相接触,以为线圈盘22提供向上支撑力,上盖组件3为线圈盘22提供向下的压紧力,从而使得线圈盘22在上盖组件3与环向筋12和径向筋13之间保持不动,即使得线圈盘22的顶面与上盖组件3的顶面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即使得盘间距保持恒定不变。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支撑部10和支撑筋11的形状均不限,例如,支撑部10也可以由相互交叉的横向筋和纵向筋构成,即格栅状等。
其中,为了确保环向筋12和径向筋13的强度和外观,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以非限定的方式,通过底座1的仿真分析,环向筋12和径向筋13的高度为4.0-12.0mm,厚度为0.8-1.2mm,能够确保环向筋12和径向筋13的强度和预防缩水等外观不良。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环向筋12和径向筋13的高度可根据线圈盘22到底座1的高度进行调整。
线盘组件2包括顶面安装有热敏电阻的热敏电阻支架21和设有线圈的线圈盘22,线圈盘22包括用于安装热敏电阻支架21的安装槽221,热敏电阻支架21与安装槽221过盈配合,线圈盘22安装于支撑部10上,热敏电阻支架21的顶面贴合于上盖组件3。线圈盘22设有线圈,通过线圈通电产生电磁场,以对电磁炉上的烹饪器具进行电磁加热。热敏电阻支架21安装在线圈盘22的顶面上,通过安装在热敏电阻支架21的顶面上的热敏电阻检测电磁炉的温度,具体地,热敏电阻通过热敏电阻支架21与安装槽221之间的过盈配合安装在线圈盘22的顶面上,使得热敏电阻、热敏电阻支架21与线圈盘22固定连接,从而使得热敏电阻能够贴合于上盖组件3。并且通过线圈盘22安装于支撑部10上,使得热敏电阻和热敏电阻支架21也能安装于支撑部10上。
具体地,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以非限定的方式,线圈盘22包括沿线圈盘22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安装孔222,底座1的内底面上设有与多个安装孔222一一对应的多个对接孔14,线圈盘22由通过安装孔222和对接孔14安装的第一紧固件连接于底座1内。即,线圈盘22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底座1的内底面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多个对接孔14可以形成在支撑部10中,即,支撑部10中设有设置对接孔14的避让空间,但该避让空间不影响支撑部10的支撑作用。例如,线圈盘22与底座1的内底面还可以通过卡接、粘结等方式进行连接固定。
电磁炉的上盖组件3包括固定的灶面板31和上盖32,灶面板31通过上盖32安装于底座1,上盖32设有贯通孔321,热敏电阻穿过贯通孔321与灶面板31过盈配合。其中,热敏电阻支架21与灶面板31之间过盈配合的干涉量为2.1mm-3.1mm。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特别地,热敏电阻支架21与灶面板31之间过盈配合的干涉量为2.5mm。其中灶面板31用于与电磁加热的烹饪器具直接接触并封盖底座1,上盖32用于支撑灶面板31并与底座1固定连接。贯通孔321用于使得线盘组件2产生的电磁场和热量通过灶面板31传递给电磁烹饪器具。在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灶面板31与上盖32通过粘合剂连接,例如硅酮胶。
同理,上盖32的下端面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322,底座1设有与多个第一连接孔322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连接孔15,上盖32由通过第一连接孔322和第二连接孔15安装的第二紧固件固定在底座1上。上盖组件3的上盖32通过紧固件与底座1固定连接,以使得热敏电阻支架21的顶面能够紧密贴合灶面板31,实现了热敏电阻支架21分别与线圈盘22和灶面板31过盈配合。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上盖32也可以卡接于底座1上。
为了能够根据实际工况需要调节线圈盘22的上表面到灶面板31的上表面的距离(即盘间距),特别地,本发明的电磁炉还包括多个不同厚度的热敏电阻支架21,由于上盖组件3的上盖32通过紧固件与底座1固定连接,使得热敏电阻支架21的顶面紧密贴合灶面板31的底面,并通过热敏电阻支架21的支撑作用,使得线圈盘22的上表面与灶面板31的下表面之间具有一定距离。因此,通过更换不同厚度的热敏电阻支架21,以调节线圈盘22的上表面到灶面板31的下表面的距离,满足不同盘间距的需求,使得本发明的电磁炉的底座1、线圈盘22能够完全通用,减小底座1和线圈盘22模具费用的投入,提高制造效率,降低成本。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热敏电阻支架21的厚度为1.0mm-2.0mm。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热敏电阻支架21的顶面与线圈盘22的顶面齐平,即在电磁炉安装完毕后,线圈盘22的顶面紧密贴合灶面板31的底面。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热敏电阻支架21的顶面向上高于线圈盘22的顶面,即在电磁炉安装完毕后,线圈盘22的顶面与灶面板31的底面之间具有一定距离。参见图1和图5,优选地,热敏电阻支架21包括顶部的安装凸台、底部的固定卡接部以及沿热敏电阻支架21的周向形成的凸缘,固定卡接部卡接安装在安装槽221内,凸缘搭接在线圈盘22的顶面上,热敏电阻安装在安装凸台上,安装凸台与灶面板31的底面紧密贴合,以使得热敏电阻与灶面板31的底面贴合以检测电磁炉的温度。并且还能够通过更换不同厚度的热敏电阻支架21,以调节线圈盘22的顶面到灶面板31的底面的距离,满足不同盘间距的需求。
为了增强底座1的弹性强度,特别地,线盘组件2压紧在上盖组件3和底座1之间并使底座1的内底面轴向弹性变形,轴向弹性变形的变形量不大于1.1mm。该轴向变形产生向上的弹力,以向上顶推线盘组件2,同时能够使得上盖组件3压紧线盘组件2,使得线盘组件2安装更加牢固,以实现保持线圈盘22的上表面与灶面板31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提高电磁炉的加热性能。优选地,热敏电阻支架21在线圈盘22与灶面板31之间过盈配合,设计干涉2.5mm(底座1的最大轴向变形量为1.1mm)。
综上所述,本发明在电磁炉的底座1上设置具有镂空结构的支撑部10,以支撑线圈盘22的下表面;又通过热敏电阻在线圈盘22与灶面板31之间的过盈配合,以紧压线圈盘22的上表面,使底座1产生一定的预变形而产生一定的弹力,以将线圈盘22限位于支撑部10与灶面板31之间,从而保持线圈盘22的上表面到灶面板31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以增加电磁炉的加热性能,并且由于此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使得电磁炉的成本较低。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9)
1.一种电磁炉,包括底座(1)、上盖组件(3)和线盘组件(2),所述底座(1)设有通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底面设有具有镂空结构的支撑部(10),所述线盘组件(2)安装于所述支撑部(10)上并压紧在所述上盖组件(3)和所述底座(1)之间,所述支撑部(10)包括相互交叉设置的多条支撑筋(11),所述线盘组件(2)包括顶面安装有热敏电阻的热敏电阻支架(21)和设有线圈的线圈盘(22),所述线圈盘(22)包括用于安装所述热敏电阻支架(21)的安装槽(221),所述热敏电阻支架(21)与所述安装槽(221)过盈配合,所述线圈盘(22)安装于所述支撑部(10)上,所述热敏电阻支架(21)的顶面贴合于所述上盖组件(3),所述上盖组件(3)包括固定的灶面板(31)和上盖(32),所述灶面板(31)通过所述上盖(32)安装于所述底座(1),所述上盖(32)设有贯通孔(321),所述热敏电阻支架(21)的顶面穿过所述贯通孔(321)与所述灶面板(31)过盈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筋(11)与所述底座(1)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0)包括与所述线盘组件(2)的中心同轴且间隔设置的多条环向筋(12)和径向筋(13),多条所述环向筋(12)和所述径向筋(13)从所述底座(1)的内底面向上延伸,并且所述环向筋(12)和所述径向筋(13)相互交叉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向筋(12)和所述径向筋(13)的厚度为0.8-1.2mm,高度为4.0-12.0mm。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盘(22)包括沿所述线圈盘(22)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安装孔(222),所述底座(1)的内底面上设有与多个所述安装孔(222)一一对应的多个对接孔(14),所述线圈盘(22)由通过所述安装孔(222)和所述对接孔(14)安装的第一紧固件连接于所述底座(1)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敏电阻支架(21)与所述灶面板(31)之间过盈配合的干涉量为2.1mm-3.1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敏电阻支架(21)与所述灶面板(31)之间过盈配合的干涉量为2.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32)的下端面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322),所述底座(1)设有与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孔(322)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连接孔(15),所述上盖(32)由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孔(322)和所述第二连接孔(15)安装的第二紧固件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盘组件(2)压紧在所述上盖组件(3)和所述底座(1)之间并使所述底座(1)的内底面轴向弹性变形,所述轴向弹性变形的变形量不大于1.1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186663.2A CN108204613B (zh) | 2016-12-20 | 2016-12-20 | 电磁炉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186663.2A CN108204613B (zh) | 2016-12-20 | 2016-12-20 | 电磁炉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204613A CN108204613A (zh) | 2018-06-26 |
CN108204613B true CN108204613B (zh) | 2021-03-02 |
Family
ID=626035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1186663.2A Active CN108204613B (zh) | 2016-12-20 | 2016-12-20 | 电磁炉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204613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499342U (zh) * | 2009-08-12 | 2010-06-02 | 苏州市春和电器有限公司 | 电磁炉线盘 |
CN203618156U (zh) * | 2013-11-13 | 2014-05-28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线圈盘组件及电磁炉 |
CN203744252U (zh) * | 2014-02-19 | 2014-07-30 | 陈立均 | 低污染带烟气再循环低氮氧化物燃烧机 |
CN104110708A (zh) * | 2014-05-26 | 2014-10-22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磁条设于支架上侧的电磁炉 |
CN204213982U (zh) * | 2014-09-30 | 2015-03-18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磁炉 |
-
2016
- 2016-12-20 CN CN201611186663.2A patent/CN10820461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499342U (zh) * | 2009-08-12 | 2010-06-02 | 苏州市春和电器有限公司 | 电磁炉线盘 |
CN203618156U (zh) * | 2013-11-13 | 2014-05-28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线圈盘组件及电磁炉 |
CN203744252U (zh) * | 2014-02-19 | 2014-07-30 | 陈立均 | 低污染带烟气再循环低氮氧化物燃烧机 |
CN104110708A (zh) * | 2014-05-26 | 2014-10-22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磁条设于支架上侧的电磁炉 |
CN204213982U (zh) * | 2014-09-30 | 2015-03-18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磁炉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204613A (zh) | 2018-06-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684339B (zh) | 电压力锅 | |
CN110613311B (zh) | 烹饪器具和外锅 | |
CN108204613B (zh) | 电磁炉 | |
CN110754932B (zh) | 一种烹饪器具 | |
CN219846151U (zh) | 一种电磁烹饪器具 | |
AU2017312404B2 (en) | Pressing element and induction hob comprising a pressing element | |
US6403930B2 (en) | Modular radiant heating unit having a thermally insulating gasket and methods of assembling same | |
CN106642233B (zh) | 一种电磁灶 | |
CN206462858U (zh) | 温控器的安装结构和烹饪器具 | |
CN210951418U (zh) | 电磁炉 | |
CN213155356U (zh) | 一种烹饪器具 | |
KR20180046573A (ko) | 전기 레인지의 상판을 설치하기 위한 체결 구조체 | |
CN206361731U (zh) | 电磁炉 | |
CN209877011U (zh) | 一种电陶炉发热组件及电陶炉 | |
CN210611928U (zh) | 电煎锅 | |
CN210425148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8820546U (zh) | 机芯组件及电炉 | |
CN214595465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1316256U (zh) | 燃烧器底座、燃烧器及燃气灶 | |
CN214256640U (zh) | 一种提高电加热器绝缘性能的装配结构 | |
CN215457239U (zh) | 外锅组件及烹饪器具 | |
CN209978108U (zh) | 一种新型电加热炉 | |
CN219556917U (zh) | 一种电慢炖锅 | |
CN219306487U (zh) | 蒸烤设备 | |
CN220876560U (zh) | 上盖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