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94342B - 引射泵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引射泵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94342B
CN108194342B CN201611120163.9A CN201611120163A CN108194342B CN 108194342 B CN108194342 B CN 108194342B CN 201611120163 A CN201611120163 A CN 201611120163A CN 108194342 B CN108194342 B CN 1081943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pump
storing barrel
fluid
jet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2016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94342A (zh
Inventor
沈丹丹
苏冬
罗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tesco Automotive Wuh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inental Automotive Wuh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inental Automotive Wuh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inental Automotive Wuh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12016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94342B/zh
Publication of CN1081943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943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943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943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51/00Testing 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Jet Pumps And Other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引射泵测试装置,包括:盛装液体的液体箱;安装有待测试的引射泵的储液桶,所述引射泵的待引射液体吸入口与液体箱液体连通,引射泵的排出口与储液桶液体连通;第一液体泵,其第一端与液体箱或储液桶液体连通,第二端与引射泵的工作液体入口连通,并被配置为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将液体箱或储液桶中的液体通过引射泵的工作液体入口泵入引射泵,作为工作液体;第二液体泵,其第一端与储液桶液体连通,第二端与液体箱液体连通,并被配置为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将储液桶中的液体泵入液体箱;以及控制器,其被配置为自动控制第一液体泵和第二液体泵的运行,使得储液桶中的液面保持稳定,从而能够根据第二液体泵的流量确定引射泵的流量。

Description

引射泵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引射泵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引射泵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引射泵是一种利用具有一定压力的液体作为工作液体来引射或抽吸具有较低压力或无压力液体的装置。它通常包括工作液体入口及喷射口、待引射液体吸入口、文丘里管型结构的混合及扩压段、以及排出口,其中工作液体入口接收具有压力的工作液体并将其从喷射口喷出,所喷出的工作液体使喷射口附近形成真空,使得较低压力或无压力的待引射液体被从待引射液体吸入口吸入,所吸入的液体与所喷出的工作液体一起进入混合及扩压段,混合并均压后从排出口喷出。引射泵广泛地应用于多种流体设备中。例如,它可以用在汽车的燃油供应系统中,以便引射油箱底部的燃油。
在汽车油箱的应用场合,引射泵通常与用于将燃油从油箱泵送至发动机的油泵相配合。具体地说,引射泵布置在油箱的底部,接收来自油泵支路或回油管路的加压燃油以作为工作液体,并且将油箱底部的燃油抽吸至油泵或油泵所在的储油桶,这样当油箱中燃油的液位很低时也能通过油泵泵送该燃油。
为保证引射泵能够正常和稳定地工作,需要在引射泵的生产或装配过程中对引射泵的性能进行测试,即测试引射泵在不同工作液体压力及液面深度下的吸入或排出流量。
由于现有的引射泵测试技术方案在精度、效率等方面仍存在缺点,因此本领域中需要改进的引射泵测试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引射泵测试装置,包括:盛装液体的液体箱;储液桶,其中安装有待测试的引射泵,所述引射泵的待引射液体吸入口与液体箱液体连通,所述引射泵的排出口与储液桶液体连通;第一液体泵,其第一端与所述液体箱或储液桶液体连通,第二端与所述引射泵的工作液体入口连通,并被配置为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将液体箱或储液桶中的液体通过引射泵的工作液体入口泵入引射泵,作为工作液体;第二液体泵,其第一端与所述储液桶液体连通,第二端与所述液体箱液体连通,并被配置为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将储液桶中的液体泵入液体箱;以及控制器,其被配置为自动控制第一液体泵和第二液体泵的运行,使得储液桶中的液面保持稳定,从而能够根据所述第二液体泵的流量确定所述引射泵的流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引射泵测试装置通过自动控制液体泵的运行使得储液桶中的液面保持稳定,实现了对引射泵的流量的自动测量。与现有的手动调节液体泵的流量且目视保持储液桶的液面稳定的方案相比,测量的精度和效率有了极大提高。
附图说明
示例实施例的以上和其它特征和优势将通过参考附图对示例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而变得明显。附图意在描绘处示例实施例而并不应当被解释为对权利要求的预期范围加以限制。除非明确指出,否则附图并不被认为依比例绘制。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引射泵测试装置;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引射泵测试装置;以及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储液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使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了解和实现本发明。但是,对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明显的是,本发明的实现可不具有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介绍的特定实施例。相反,可以考虑用下面所述的特征和要素的任意组合来实施本发明,而无论它们是否涉及不同的实施例。因此,下面的方面、特征、实施例和优点仅作说明之用,而不应看作是权利要求的要素或限定,除非在权利要求中明确提出。
应当理解的是,虽然这里使用了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某些要素,但是这些要素并不应当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被用来将一个要素与另一要素区分开来。例如,第一要素也可以被称之为第二要素,并且类似地,第二要素也可以被称之为第一要素,而并不背离示例实施例的范围。如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所列出事项的任意且全部的组合。
应当理解的是,当要素被称作被“连接”或“连通”至另一个要素时,其能够直接连接或连通至其它要素,或者可能存在中间要素。用来描述要素之间的关系的其它词汇应当以同样的方式进行解释。在这里,“液体连通”是指通过液体传输管道或部件相连接。此外,当某要素或部件被称为“被配置为”或“用于”执行某操作时,是指该要素或部件的结构或设置使得其能够执行该操作,并非指该要素或部件必须执行该操作,也非指该要素或部件正在执行该操作。
术语在这里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被使用而并非意在作为示例实施例的限制。如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明确另外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这个”意在也包括复数形式。将要进一步理解的是,当在这里使用时,术语“包括”、“包含”、“包括有”和/或“包括了”指存在所提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要素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数、步骤、操作、要素、组件和/或其群组。
除非另外有所定义,否则这里所使用的全部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示例实施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普遍理解的相同的含义。将要进一步理解的是,例如在普遍使用的字典中所定义的那些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领域的环境中相一致的含义,而并不应当以理想化或过度正式的含义进行解释,除非这里明确如此定义。
现参照图1,其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引射泵测试装置100。如图1中所示,该引射泵测试装置100包括:液体箱101,位于液体箱101中的储液桶102,第一液体泵103,第二液体泵104,控制器105,第一压力计106,第一流量计107,第二流量计108,第三流量计109,流量调节阀110,以及温度计111。其中,待测试的第一引射泵112和第二引射泵113位于储液桶102内。所述控制器105通过供电线路向第一液体泵103和第二液体泵104提供电力,以控制液体泵1和液体泵2的运行和输出流量。所述控制器与105所述第一压力计106信号连接,以接收第一压力计106所检测的液体压力P1。所述控制器105还与所述温度计111信号连接,以接收温度计111所检测的液体温度。所述第一液体泵103的入口端与液体箱101液体连通(例如,通过液体传输管道,下同),其出口端通过第一压力计106、第一流量计107与第一引射泵112的工作液体入口液体连通,并通过第一压力计106、第二流量计108与第二引射泵113的工作液体入口液体连通。第一引射泵112和第二引射泵113的待引射液体吸入口分别与液体箱101液体连通(例如通过液体传输管道或储液桶底部的开口),其排出口分别与储液桶102液体连通。所述第二液体泵104的入口端通过所述流量调节阀110和第三流量计109与所述储液桶102液体连接,其出口端与所述液体箱101液体连通。
在工作时,第一液体泵103在控制器105的控制下运行,将液体(例如燃油)由液体箱101泵入第一引射泵112和第二引射泵113,从而给第一引射泵112和第二引射泵113提供驱动压力。所述第一压力计106测量该驱动压力P1,且第一流量计107和第二流量计108分别测量第一引射泵112的工作液体流量Q1和第二引射泵113的工作液体流量Q2。相应地,第一引射泵112和第二引射泵113将液体箱101里面的液体引射吸入储液桶102里面。同时,第二液体泵104在控制器105的控制下运行,将储液桶102里面的液体抽回液体箱101,完成液体的循环。通过手动流量调节阀110,可以手动调节第二液体泵104的流量,并且目视保持储液桶102中的液面平衡,记录由第三流量计109测量的第二液体泵104的流量Q3,即为第一引射泵112和第二引射泵113的排出流量。该排出流量减去第一引射泵112和第二引射泵113的工作液体流量Q1和Q2,即为第一引射泵112和第二引射泵113的引射吸入流量。所述第一引射泵112和第二引射泵113的流量既可以共同测量,也可以分开测量。在分开测量的情况下,可以关闭一个引射泵,仅测量另一个引射泵的流量。此外,该测试装置110也可以仅设置一个引射泵,并用于测量该引射泵的流量。
在这种现有的引射泵测试装置中,所述控制器只是简单地根据用户指令控制液体泵的运转,而不是通过对流量和液面等的监视来自动控制液体泵的运转及阀门的开闭,因此自动化程度不高,无法自动保持液面平衡来完成引射泵的流量测试;通过目视保持储液桶中的液面平衡,因此导致测试精度不高;手动调节流量的方法存在滞后性,导致测试时间长,测试效率较低;此外,由于液体泵通常置于储液桶外,整个装置体积较大,无法用于热油试验。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点,提供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引射泵测试装置。
现参照图2,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引射泵测试装置200。如图2中所示,该引射泵测试装置200包括:液体箱201,储液桶202,第一液体泵203,第二液体泵204,以及控制器205。
所述液体箱201盛装有液体,所述液体例如为待测试引射泵在实际使用时所用的液体,例如燃油,也可以为其他液体。所述液体箱201可以为待测试引射泵在实际使用时所用的液体箱201,例如油箱,也可以为具有适当大小的任何其他液体箱。
所述储液桶202中安装有待测试的引射泵206,所述引射泵206的待引射液体吸入口与液体箱201液体连通,所述引射泵206的排出口与储液桶202液体连通。也就是说,所述引射泵206能够通过引射作用将液体箱201中的液体吸入到储液桶202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引射泵206可以位于储液桶202的底部,且在储液桶202的底部设有开口,所述引射泵206的待引射液体吸入口与所述开口连通。所述储液桶202可以放置在液体箱201中,这样,引射泵202可以通过所述开口将液体箱201中的液体引射吸入到储液桶202中。当然,也可以考虑所述储液桶202放置在液体箱201之外,且储液桶202底部或其他位置设置的开口通过液体传输管道与液体箱201液体连通,从而所述引射泵206能够通过所述液体传输管道和开口将液体箱201中的液体引射吸入到储液桶202中。
所述第一液体泵203的第一端与所述液体箱201或储液桶202液体连通,其第二端与所述引射泵206的工作液体入口液体连通(例如,通过液体传输管道相连通),并被配置为在控制器205的控制下将液体箱201或储液桶202中的液体通过引射泵206的工作液体入口泵入引射泵206,作为工作液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液体泵203可以放置在储液桶202中,且其第一端与储液桶202液体连通,这样,所述第一液体泵203可以将储液桶202中的液体泵入引射泵206的工作液体入口,作为工作液体。当然,在所述第一液体泵203放置在储液桶202中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其第一端通过液体传输管道与液体箱201液体连通,从而可以将液体箱201中的液体泵入引射泵206的工作液体入口,作为工作液体。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液体泵203可以放置在储液桶202之外,且所述第一液体泵203的第一端可以通过液体传输管道与液体箱201液体连通,从而可以将液体箱201中的液体泵入引射泵206的工作液体入口,作为工作液体。
所述第一液体泵203可以通过电力线路与所述控制器205直接或间接连接,从而可以在来自控制器205的电力的驱动下运转,以将储液桶202或液体箱201中的液体泵入引射泵206的工作液体入口。
所述第二液体泵204的第一端与所述储液桶202液体连通,其第二端与所述液体箱201液体连通,并被配置为在控制器205的控制下将储液桶202中的液体泵入液体箱201。这样,所述第二液体泵204与所述引射泵206一起,或者所述第二液体泵204、所述第一液体泵203与所述引射泵206一起,可以完成所述液体箱201与所述储液桶202之间的液体循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液体泵204可以放置在储液桶202中。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液体泵204可以放置在储液桶202之外。所述第二液体泵204可以通过电力线路与所述控制器205直接或间接连接,从而可以在来自控制器205的电力的驱动下运转,以将储液桶202液体泵入液体箱201。
所述控制器205被配置为自动控制第一液体泵203和第二液体泵204的运转,使得储液桶202中的液面保持稳定,从而能够根据所述第二液体泵204的流量确定所述引射泵206的流量。
具体地,所述控制器205可以通过电力线分别向所述第一液体泵203和第二液体泵204提供具有特定电力参数(例如电压)的电力,以使得所述第一液体泵203和第二液体泵204以相应转速运转。更具体地,所述控制器205可以根据对储液桶202中的液面的监视结果来自动控制第一液体泵203和第二液体泵204的运行,使得储液桶202中的液面保持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引射泵测试装置200还包括:液面高度差测量装置(未示出),其被配置为测量储液桶202中的液面与液体箱201中的液面之间的液面高度差;且其中,所述控制器205还被配置为通过自动控制第一液体泵203和第二液体泵204的运行以使所述液面高度差保持稳定,从而使得储液桶202中的液面保持稳定。
所述液面高度差测量装置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例如,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液面高度差测量装置可以包括两个液面高度传感器(例如磁致伸缩液面高度传感器),所述两个液面高度传感器分别用来测量储液桶202中的液面高度和液体箱201中的液面高度;所述液面高度差测量装置可以通过将两个液面高度相减获得所述液面高度差,并持续地将所述液面高度差传送给所述控制器205,以便控制器205根据该液面高度差来自动控制第一液体泵203和第二液体泵204的运行,以使所述液面高度差保持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面高度差测量装置包括:两个压力气体管道207,其分别气体连通到储液桶202和液体箱201中的液体中,且其在所述液体中的出口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以及压差传感器208,其两端分别气体连通到所述两个压力气体管道207,并被配置为测量所述两个压力气体管道207中的压力气体之间的压力差,并将所述压力差传送到所述控制器205;其中,所述控制器205还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压力差计算所述储液桶202中的液面与液体箱201中的液面之间的液面高度差,并通过自动控制第一液体泵203和第二液体泵204的运行以使所述液面高度差保持稳定,从而使得储液桶中的液面保持稳定。
也就是说,在这些实施例中,气源(未示出)通过两个压力气体管道207分别向储液桶202和液体箱201中的液体中传送气体,这样,就会在两个压力气体管道207中形成不同的气压。由于两个压力气体管道207的出口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因此两个压力气体管道207中的压力差等于两个气体管道207出口处的液压差,而所述液压差取于储液桶202和液体箱201中的液面高度差,由此可以得到以下公式:
ΔP=ρgΔH,
其中,ΔP表示两个压力气体管道207中气体的压力差,ρ表示液体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ΔH表示储液桶202和液体箱201中的液面高度差。
所述压差传感器208可以与所述控制器205通信连接,并将所述测量的压力差ΔP传送到所述控制器205,而所述控制器205可以根据所述压力差ΔP使用以上公式计算出相应的液面高度差ΔH。所述压差传感器208可以持续地测量所述压力差,并持续地将所测量的压力差传送到所述控制器205,这样,所述控制器205可以持续地计算出所述液面高度差,从而可以持续地监视所计算出的液面高度差,并相应地控制所述第一液体泵203和第二液体泵204的运行,以使所述液面高度差保持稳定,并且还可以将所述液面高度差保持在预定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引射泵测试装置200还可以包括第一压力计209,其被配置为测量所述工作液体的压力P1,以及所述控制器205可以进一步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第一液体泵203,以使得所述工作液体的压力P1达到并保持在设定压力,从而能够确定所述引射泵206在设定压力下的流量。
所述第一压力计209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液体泵203与所述引射泵206的工作液体入口之间的液体传输管道上,从而可以测量所述工作液体的压力P1。此外,所述第一压力计209可以与所述控制205通信连接,从而可以将所测量的所述工作液体的压力P1传送到所述控制器205。所述控制器205可以通过调整提供给所述第一液体泵203的电力的电力参数(例如电压)来改变所述第一液体泵203的转速,从而改变所述第一液体泵203输出的工作液体的流量和压力P1,以使所述工作液体的压力P1达到和保持为设定压力。具体地,例如,所述控制器205可以基于所述第一压力计209测量的工作液体的压力P1,使用PID控制算法进行控制,从而使所述工作液体的压力P1,达到和保持为所述设定压力。该设定压力例如可以由用户事先设定并存储在所述控制器205或与所述控制器205关联的存储器中,也可以设置在软件程序中,该软件程序可以存储在与所述控制器205关联的存储器中并由所述控制器205加载执行。
随着所述第一液体泵203的运行并向所述引射泵206提供具有所述设定压力的工作液体,所述引射泵206通过引射吸入作用将液体箱201中的液体吸入到储液桶202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205进一步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第二液体泵204的流量,以使得所述液面高度差ΔH达到并保持在设定液面高度差,从而能够确定所述引射泵在设定液面高度差下的流量。具体地,例如,随着引射泵206将液体箱201中的液体不断吸入到储液桶202中,储液桶202中的液面不断上升,控制器205可以监视储液桶202中的液面与液体箱201中的液面之间的液面高度差ΔH,当所述液面高度差ΔH达到设定液面高度差时,所述控制器205可以启动所述第二液体泵204,并可以通过调整向第二液体泵204提供的电力的电力参数(例如电压)来调整第二液体泵204的转速,从而调整第二液体泵的流量Q2,使得第二液体泵206的流量Q2等于所述引射泵206从液体箱201吸入到储液桶202中的流量,以保持所述液面高度差不变。此时,所述第二液体泵的流量Q2即等于所述引射泵206的流量(即引射吸入的流量),从而可以通过测量所述第二液体泵的流量Q2来获得所述引射泵206的流量。所述设定液面高度差例如可以由用户事先设定并存储在所述控制器205或与所述控制器205关联的存储器中,也可以设置在软件程序中,该软件程序可以存储在与所述控制器205关联的存储器中并由所述控制器205加载执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引射泵测试装置200还可包括第二阀门210,该第二阀门例如可以为电磁阀,可设置在所述第二液体泵206的第二端与所述液体箱201之间的液体传输管道上,并可与所述控制器205电连接;所述控制器205可进一步被配置为通过控制所述第二阀门210来调整所述第二液体泵的流量Q2。
这样,通过由所述控制器205自动监视所述液面高度差,并通过调整所述第二液体泵204的流量Q2自动保持该液面高度差的稳定,实现了对引射泵206的流量的自动测量,与现有的手动调节液体泵的流量并目视保持储液桶中的液面平衡的方案相比,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测试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引射泵测试装置200还包括第二流量计211,该第二流量计211设置在所述第二液体泵204的第二端与所述液体箱201之间的液体传输管道上,从而可以测量所述第二液体泵204的流量Q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流量计211可以与所述控制器205通信连接,从而可以将所测量的所述第二液体泵204的流量Q2传送给所述控制器205,以便控制器205能够根据所述第二液体泵的流量Q2确定所述引射泵206的流量。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流量计211也可以与其他装置通信连接,并将所测量的第二液体泵204的流量Q2传送给所述其他装置,或者直接由用户读取所测量的第二液体泵204的流量Q2,以确定所述引射泵206的流量。
当然,在所述第一液体泵203从所述液体箱201而不是储液泵202中吸取液体以提供给引射泵206作为工作液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205、其他装置或者用户可以通过将所述第二液体泵的流量Q2减去所述第一液体泵203从液体箱201中吸取的液体的流量Q1来获得所述引射泵206的流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引射泵测试装置200不但可以高效和精确地自动测量引射泵206在任何特定工作液体压力和特定液面高度差下的流量,而且可以随时改变工作液体压力和液面高度差,并持续地测量引射泵206在不同工作液体压力和液面高度差下的流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液体泵203和第二液体泵204可以位于所述储液桶202中,所述储液桶202的内部可以形成封闭空间。通过将所述第一液体泵203和第二液体泵204置于所述储液桶202中,并使所述储液桶202的内部形成封闭空间,从而将所述第一液体泵203和第二液体泵204封闭在所述封闭空间中,能够使得所述引射泵测量装置200的结构更为紧凑,且适合于热油实验。
在进一步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液桶202包括下部分和上部分,所述上部分的截面积小于下部分的截面积。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这些实施例的储液桶202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中所示,该储液桶202包括上部分2021和下部分2022,所述上部分的截面积2021小于下部分2022的截面积。所述下部分2022例如可以为大的圆筒,所述上部分2021例如可以为细长的圆管。通过使上部分2021的截面积小于下部分2022的截面积,可以使液面在储液桶202的上部分2021的升降对于液体流量更为敏感,从而能够更精确地设置和保持储液桶202中的液面高度,进而能够更精确和高效地测量引射泵的流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液体泵203的第二端还与所述液体箱201液体连通,并被配置为在控制器205的控制下将储液桶202中的液体部分地泵入液体箱;以及所述控制器205进一步被配置为能够根据所述第二液体泵204的流量以及所述第一液体泵203将储液桶202中的液体部分地泵入液体箱201的流量来确定所述引射泵206的流量。也就是说,在这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液体泵203的第二端分为两个分支,一个分支与所述引射泵206的工作液体入口连通,以便为引射泵206提供工作液体,另一个分支通过液体传输管道与所述液体箱201连通,从而将储液桶202中的液体部分地排出到液体箱201中。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将所述第二液体泵204的流量Q2以及所述第一液体泵203部分地排入液体箱201的流量Q3相加来确定所述引射泵206的流量。为此,可以在所述第一液体泵203的第二端与所述液体箱201之间液体传输管道之间设置第三流量计212,以测量所述流量Q3。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流量计212可以与所述控制器205通信连接,以便将所测量的流量Q3传送到所述控制器205,这样控制器205可以通过将第三流量计212所测量的流量Q3与所述第二流量计211所测量的流量Q2相加来获得所述引射泵206的流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引射泵测试装置200还包括第一阀门213,所述第一阀门213设置在所述第一液体泵203的第二端与所述液体箱201之间的液体传输管道上,且被配置为调节所述第一液体泵203泵入所述液体箱201的液体的流量。也就是说,通过调节所述第一阀门213,可以调节所述第一液体泵203泵入所述液体箱201的流量Q3。例如,在进一步的一些实施例中,在仅使用所述第二液体泵204将储液桶202中的液体泵入液体箱201足以保持储液桶202中的液面稳定时(例如,针对特定压力P1和液面差ΔH下的引射泵206的流量,第二液体泵204的功率足够大),可以关闭所述第一阀门213,此时,可以根据所述第二液体泵204的流量Q2来确定所述引射泵的流量;在仅使用所述第二液体泵204将储液桶202中的液体泵入液体箱201不足以保持储液桶202中的液面稳定时(例如,针对特定压力P1和液面差ΔH下的引射泵206的流量,第二液体泵204的功率不够大),可以打开所述第一阀门213,此时,可以根据所述第二液体泵204的流量Q2与所述第一液体泵203泵入所述液体箱201的流量Q3的和来确定所述引射泵的流量。
在进一步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阀门213(例如可以为电磁阀)可以与所述控制器205电连接,从而可以在所述控制器205的控制下进行调节;所述控制器205可以被配置为:在仅使用所述第二液体泵204将储液桶202中的液体泵入液体箱201足以保持储液桶202中的液面稳定时,关闭所述第一阀门213;在仅使用所述第二液体泵204将储液桶202中的液体泵入液体箱201不足以保持储液桶202中的液面稳定时,打开所述第一阀门213。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引射泵测试装置200还可包括其他部件,例如,被设置在所述储液桶202中并被配置为测量所述储液桶202中的液体的温度T1的温度计214,所述温度计214可以与所述控制器205信号连接,从而可以将所测量的储液桶202中的液体的温度传送给所述控制器205;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液体泵203的第二端与所述引射泵206的工作液体入口之间液体传输管道上的第一流量计215,该第一流量计215被配置为测量所述第一液体泵203泵入所述引射泵206的工作液体的流量Q1;被设置在所述第二液体泵204的第二端与所述液体箱201之间的液体传输管道上的第二压力计216,该第二压力计216被配置为测量所述第二液体泵204泵入所述液体箱201的液体的压力P2,等等。
所述控制器205可以由计算机、处理器、控制器等任何可编程处理装置、相关输入输出装置以及相关的软件程序的组合来实现,所述软件程序可以存储在该可编程装置包含的或与其关联的存储器中,当所述可编程处理装置加载并执行所述软件程序时,可以执行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控制器205的各种功能。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205可包括计算机、存储在计算机中的软件程序以及与该计算机关联的可编程电源、信号输入输出装置等外围设备。所述计算机可以通过所述可编程电源向所述第一液体泵203和第二液体泵204提供具有特定电压的电力,从而驱动所述第一液体泵203和第二液体泵204的运转;可以通过相应的信号输入装置接收来自各压力传感器、压差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信号;并可以通过相应的信号输出装置向各阀门发送相应的阀门控制信号,等等。
以上参照附图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引射泵测试装置,应指出的是,以上描述仅为示例,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该装置可包括更多、更少或不同的部件,且可部件之间的连接、功能等关系可以与所描述和图示的不同。
虽然已经在附图中图示并且在以上的详细描述中阐述了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而是能够进行多种的重新部署、修改和替换而并不背离如以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

Claims (10)

1.一种引射泵测试装置,包括:
盛装液体的液体箱;
储液桶,其中安装有待测试的引射泵,所述引射泵的待引射液体吸入口与液体箱液体连通,所述引射泵的排出口与储液桶液体连通;
第一液体泵,其第一端与所述液体箱或储液桶液体连通,第二端与所述引射泵的工作液体入口连通,并被配置为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将液体箱或储液桶中的液体通过引射泵的工作液体入口泵入引射泵,作为工作液体;
第二液体泵,其第一端与所述储液桶液体连通,第二端与所述液体箱液体连通,并被配置为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将储液桶中的液体泵入液体箱;以及
控制器,其被配置为自动控制第一液体泵和第二液体泵的运行,使得储液桶中的液面保持稳定,从而能够在第一液体泵的第一端与储液桶液体连通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液体泵的流量确定所述引射泵的流量,以及在第一液体泵的第一端与液体箱液体连通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液体泵的流量和所述第二液体泵的流量确定所述引射泵的流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液面高度差测量装置,其被配置为测量储液桶中的液面与液体箱中的液面之间的液面高度差;
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通过自动控制第一液体泵和第二液体泵的运行以使所述液面高度差保持稳定,从而使得储液桶中的液面保持稳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
其中,所述液面高度差测量装置包括:
两个压力气体管道,其分别气体连通到储液桶和液体箱中的液体中,且其在所述液体中的出口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压差传感器,其两端分别气体连通到所述两个压力气体管道,并被配置为测量所述两个压力气体管道中的压力气体之间的压力差,并将所述压力差传送到所述控制器;
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压力差计算所述储液桶中的液面与液体箱中的液面之间的液面高度差,并通过自动控制第一液体泵和第二液体泵的运行以使所述液面高度差保持稳定,从而使得储液桶中的液面保持稳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液体泵的第二端还与所述液体箱液体连通,并被配置为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将储液桶中的液体部分地泵入液体箱;
所述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为能够根据所述第二液体泵的流量以及所述第一液体泵将储液桶中的液体部分地泵入液体箱的流量来确定所述引射泵的流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还包括阀门,所述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一液体泵的第二端与所述液体箱之间的液体传输管道上,且被配置为调节所述第一液体泵泵入所述液体箱的液体的流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在仅使用所述第二液体泵将储液桶中的液体泵入液体箱足以保持储液桶中的液面稳定时,关闭所述阀门;
在仅使用所述第二液体泵将储液桶中的液体泵入液体箱不足以保持储液桶中的液面稳定时,打开所述阀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压力计,其被配置为测量所述工作液体的压力,以及
其中,所述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第一液体泵,以使得所述工作液体的压力达到并保持在设定压力,从而能够确定所述引射泵在设定压力下的流量。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第二液体泵的流量,以使得所述液面高度差达到并保持在设定液面高度差,从而能够确定所述引射泵在设定液面高度差下的流量。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液体泵和第二液体泵位于所述储液桶中,所述储液桶的内部形成封闭空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储液桶包括下部分和上部分,所述上部分的截面积小于下部分的截面积。
CN201611120163.9A 2016-12-08 2016-12-08 引射泵测试装置 Active CN1081943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20163.9A CN108194342B (zh) 2016-12-08 2016-12-08 引射泵测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20163.9A CN108194342B (zh) 2016-12-08 2016-12-08 引射泵测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94342A CN108194342A (zh) 2018-06-22
CN108194342B true CN108194342B (zh) 2019-11-26

Family

ID=62572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20163.9A Active CN108194342B (zh) 2016-12-08 2016-12-08 引射泵测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9434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76573B (zh) * 2022-03-25 2024-02-02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泵引射泵孔径试验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08072A (en) * 1958-12-31 1962-10-17 Yves Marie Ponsar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pressure responsive hydro-pneumatic apparatus
SU1040219A1 (ru) * 1982-05-26 1983-09-07 Московский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Министерства Бытового Обслуживания Населения Рсфср Стенд дл испытаний центробежных насосов
JPH10329187A (ja) * 1997-06-02 1998-12-15 Toshiba Mach Co Ltd 射出成形機の油圧ポンプ故障診断装置
CN103233885A (zh) * 2013-04-09 2013-08-07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可逆转流体泵流体输送系统差压和压力组合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3410718A (zh) * 2013-08-12 2013-11-27 江苏大学 一种液气射流泵性能及应用的多功能试验台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08072A (en) * 1958-12-31 1962-10-17 Yves Marie Ponsar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pressure responsive hydro-pneumatic apparatus
SU1040219A1 (ru) * 1982-05-26 1983-09-07 Московский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Министерства Бытового Обслуживания Населения Рсфср Стенд дл испытаний центробежных насосов
JPH10329187A (ja) * 1997-06-02 1998-12-15 Toshiba Mach Co Ltd 射出成形機の油圧ポンプ故障診断装置
CN103233885A (zh) * 2013-04-09 2013-08-07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可逆转流体泵流体输送系统差压和压力组合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3410718A (zh) * 2013-08-12 2013-11-27 江苏大学 一种液气射流泵性能及应用的多功能试验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94342A (zh) 2018-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3966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ispensing or aspirating fluid
US20150017025A1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vacuum generator and a vacuum generator
KR102031574B1 (ko) 유량 측정 가능한 가스 공급 장치, 유량계, 및 유량 측정 방법
CN105587714B (zh) 一种伺服阀液压测试系统
CN106525358B (zh) 阀门压力测试系统及方法
KR100988970B1 (ko) 수직형 다단펌프용 시험장치 및 방법
CN109238686A (zh) 安全阀检测装置及安全阀检测方法
CN108194342B (zh) 引射泵测试装置
CN109425414B (zh) 检查流量测量系统的方法
CN107023496A (zh) 离心泵机组
JP6325442B2 (ja) 流体中の空気を検出する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203785748U (zh) 一种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循环水流量校准系统
JP2022539428A (ja) センサ無し膜ポンプの制御配置及び制御方法
CN108612707B (zh) 引射泵测试方法
CN108612646B (zh) 引射泵测试装置
JP2009202921A (ja) 燃料混合装置
KR101889294B1 (ko) 안전변 내장형 기어 펌프의 운전 상태에 따른 펌프의 운전 성능을 시험하기 위한 방법
CN205618477U (zh) 一种伺服阀液压测试系统
CN104454119A (zh) 用于发动机冷却液的恒温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7505237A (zh) 油液金属颗粒传感器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09162910B (zh) 一种货油泵性能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210741624U (zh) 一种动态流量控制器检测装置
CN209148280U (zh) 一种电液操纵系统电磁阀特性实验装置
NL2020706B1 (en) Self contained liquid circulation and heating unit and vacuum system for delaying spoilage of a consumable product comprising such a unit
CN110702191A (zh) 一种动态流量控制器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41009 Anhui city of Wuhu Province Silver Lake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No. 27 North Road

Patentee after: WeiPai automotive electronics (Wuhu) Co., Ltd

Address before: 241009 Anhui city of Wuhu Province Silver Lake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No. 27 North Road

Patentee before: Continental automotive electronics (Wuhu)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