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93374A - 一种针前针背双横移传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针前针背双横移传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93374A
CN108193374A CN201711271380.2A CN201711271380A CN108193374A CN 108193374 A CN108193374 A CN 108193374A CN 201711271380 A CN201711271380 A CN 201711271380A CN 108193374 A CN108193374 A CN 1081933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pillar
displacement
electromagnet
shi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7138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93374B (zh
Inventor
邓中民
黄嘉俊
柯薇
潘鄂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1127138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93374B/zh
Publication of CN1081933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933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933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933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27/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arp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27/10Devices for supplying, feeding, or guiding threads to needles
    • D04B27/24Thread guide bar assemblies
    • D04B27/26Shogging devices therefor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27/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arp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27/10Devices for supplying, feeding, or guiding threads to needles
    • D04B27/24Thread guide bar assemblies
    • D04B27/32Thread guide bar assembli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thread guides controlled by Jacquard mechanis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前针背双横移传动装置,包括:电路板,电路板的下设有电磁铁,电磁铁的一端通过排线与电路板的输出端连接;磁性针,磁性针设于电磁铁的下方,且其一端转转动连接于复位固定座上;移位针,移位针上设有凸起,移位针坐落于移位板的顶部,移位板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设有移位球,移位球与套设于主轴两端对应的移位花盘的运动循环曲面转动连接,且移位板可在移位花盘的驱动下做上、下起伏运动;提花片片踵,提花片片踵连接于移位针上。本发明提供的针前针背双横移传动装置中,通过在移位花盘上设置凸柱,以通过移位球与移位花盘运动循环曲面的转动连接实现移位针的上、下起伏运动,并配合导纱横移机构实现针背、针前的横移。

Description

一种针前针背双横移传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前针背双横移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经编针织物因其厚实、稀薄、网孔效应的随意搭配形成层次分明的织物表面效应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经编无论在生产设备还是相关技术及针织新产品开发上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经编机已经步入现代化。贾卡经编提花设备也从纹板式发展到电磁控制,而新型Piezo贾卡提花技术即压电式贾卡装置的应用,使贾卡经编技术取得新的突破。Piezo贾卡提花技术生产的花型灵活,花纹变化范围增大,它主要由压电贾卡导纱元件两侧交替信号的转换来控制贾卡导纱针左右偏移。
虽然Piezo贾卡技术和与其配套的经编机已在国内投入使用,但是由于价格昂贵等原因,不少生产企业无法及时更新经编机配置,所以传统电磁控制式贾卡提花装置仍在中小型企业占据主流。但是传统电磁控制式贾卡提花装置所生产的织物花型较Piezo贾卡技术所生产的织物花型单调,使得中小型企业与大型企业的差距日益增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经编机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能同时完成针背横移和针前横移的针前针背双横移传动装置,以有效改进传统电磁式贾卡提花装置,以丰富电磁式贾卡提花技术的花型品种。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针前针背双横移传动装置,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
电路板,电路板的下方间隔设有多个电磁铁,电磁铁的一端通过排线与电路板的输出端连接;
多个与电磁铁对应设置的磁性针,磁性针设于对应电磁铁的下方,并转转动连接于对应的复位固定座上,电路板可控制电磁铁的通/断电状态,当电磁铁通电时磁性针与电磁铁磁性连接,并可在电磁铁的磁力作用下绕复位固定座转动,当电磁铁断电时,复位固定座带动电磁铁转动回复至初始位;
多个与磁性针对应设置的移位针,移位针上设有可与磁性针的另一端相配合的凸起,移位板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设有移位球,移位球与套设于主轴两端对应的移位花盘的运动循环曲面转动连接,且移位针可伴随对应移位板在移位花盘的驱动下做上、下起伏运动,当磁性针在电磁铁的磁力作用下转动并与凸起相抵时移位针可脱离伴随运动;
多个与磁性针对应设置的提花片片踵,提花片片踵连接于对应移位针上,且其下端的一侧竖直设有导纱针,导纱针上设有凹槽,且其下端穿设有纱线,提花片片踵上设有延伸入凹槽内的凸缘,当提花片片踵随移位针向上运动时,凸缘沿凹槽的上端滑出凹槽,并挤压导纱针,当提花片片踵随移位针向下运动时,凸缘沿凹槽的上端滑入凹槽内。
上述的针前针背双横移传动装置,还具有这样的特征,移位花盘的周壁上环向依次间隔设有第一凸柱、第二凸柱、第三凸柱和第四凸柱,第一凸柱、第二凸柱、第三凸柱和第四凸柱的前、后两端均分别与移位花盘的外周壁圆滑过渡。
上述的针前针背双横移传动装置,还具有这样的特征,第二凸柱前端与移位花盘心轴的连接面和第一凸柱前端与移位花盘心轴的连接面的夹角为70-80°。
上述的针前针背双横移传动装置,还具有这样的特征,第三凸柱前端与移位花盘心轴的连接面和第一凸柱前端与移位花盘心轴的连接面的夹角为180°。
上述的针前针背双横移传动装置,还具有这样的特征,第四凸柱前端与移位花盘心轴的连接面和第一凸柱前端与移位花盘心轴的连接面的夹角为250-260°。
上述的针前针背双横移传动装置,还具有这样的特征,第一凸柱、第二凸柱、第三凸柱、第四凸柱的前、后端与移位花盘心轴连接面的夹角均为30-35°。
上述的针前针背双横移传动装置,还具有这样的特征,电磁铁通电且移位板位于起伏行程最高处时,磁性针可在电磁铁的作用下绕复位固定座转动并与移位针上的凸起抵接,移位针在磁性针支撑下脱离伴随运动。
上述的针前针背双横移传动装置,还具有这样的特征,电磁铁断电且移位板位于起伏行程最高处时,磁性针可在复位固定座的作用下绕复位固定座转动并脱离与移位针的抵接状态,移位针的底部与移位板的顶部相抵,移位针伴随移位板做上、下起伏运动。
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针前针背双横移传动装置中,通过在移位花盘上设置凸柱,以通过移位球与移位花盘运动循环曲面的转动连接实现移位针的上、下起伏运动,并配合导纱横移机构实现针背横移和针前横移运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的针前针背双横移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移位花盘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电路板;2、电磁铁;3、排线;4、磁性针;5、复位固定座;6、移位针;7、移位板;8、移位球;9、主轴;10、移位花盘;11、提花片片踵;12、导纱针;13、凹槽;14、凸缘;15、第一凸柱;16、第二凸柱;17、第三凸柱;18、第四凸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的针前针背双横移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移位花盘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的针前针背双横移传动装置,包括:电路板1,电路板1的下方间隔设有多个电磁铁2,电磁铁2的一端通过排线3与电路板1的输出端连接;多个与电磁铁2对应设置的磁性针4,磁性针4设于对应电磁铁2的下方,且其一端转转动连接于对应的复位固定座5上,电路板1可控制电磁铁2的通/断电状态,当电磁铁2通电时磁性针4与电磁铁2磁性连接,并可在电磁铁2的磁力作用下绕复位固定座5转动,当电磁铁2断电时,复位固定座5带动电磁铁2转动回复至初始位;多个与磁性针4对应设置的移位针6,移位针6上设有可与磁性针4的另一端相配合的凸起,移位板7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设有移位球8,移位球8与套设于主轴9两端对应的移位花盘10的运动循环曲面转动连接,且磁性针4可伴随对应移位板7在移位花盘10的驱动下做上、下起伏运动,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移位花盘10的周壁上环向间隔设有第一凸柱15、第二凸柱16、第三凸柱17和第四凸柱18,第一凸柱15、第二凸柱16、第三凸柱17和第四凸柱18的前、后两端均分别与移位花盘10的外周壁圆滑过渡,本实施例中当磁性针4在电磁铁2的磁力作用下转动并与凸起相抵时移位针6可脱离伴随运动;多个与磁性针4对应设置的提花片片踵11,提花片片踵11连接于对应移位针6上,且其下端的一侧竖直设有导纱针12,导纱针12上设有凹槽13,且其下端穿设有纱线,提花片片踵11上设有延伸入凹槽13内的凸缘14,当提花片片踵11随移位针6向上运动时,凸缘14沿凹槽13的上端滑出凹槽13,并挤压导纱针12,当提花片片踵11随移位针6向下运动时,凸缘14沿凹槽13的上端滑入凹槽13内。
本实施例中为便于描述传动装置的工作原理,因而图1中就传动装置中诸如多个电磁铁2以及分别与电磁铁2对应的磁性针4等均简化为一个处理。
本实施例中,当电磁铁2通电且移位板7位于起伏行程最高处时时,磁性针4可在电磁铁2的作用下绕复位固定座5转动并与移位针6上的凸起抵接,移位针6在磁性针4支撑下脱离伴随运动,本实施例中定义此种状态为本实施例中传动装置的零位。
本实施例中,断电后,电磁铁2断电且移位板7位于起伏行程最高处时,磁性针4可在复位固定座5的作用下绕复位固定座5转动并脱离与移位针6的抵接状态并回复至初始位,移位针6的底部与移位板7的顶部相抵,移位针6伴随移位板7做上、下起伏运动,并带动提花片片踵11做上、下起伏,当移位板7运动到行程最低点时,提花片片踵11也在最低位,此时导纱针12不受提花片片踵11的挤压,不做偏移,本实施例中定义此种状态为导纱针12的偏移位。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当电磁铁2断电时,移位板7在主轴9、移位花盘10和移位球8的依次传动下做上、下起伏运动,当主轴9准备转动时,此时移位球8与移位花盘10上第一凸柱15的前端接触,当主轴9逆时针转动且移位球8沿第一凸柱15周壁做上升运动时,移位板7上升,此时导纱针12上凹槽13受提花片片踵11上凸缘14挤压而偏移,导纱针12配合导纱横移机构做针背横移运动,移位球8沿第一凸柱15周壁做下降运动时,移位板8下降;当主轴9继续逆时针转动且移位球8沿第二凸柱16周壁做上升运动时,移位板7上升,此时导纱针12上凹槽13受提花片片踵11上凸缘14挤压而偏移,导纱针12配合导纱横移机构做针前横移运动,移位球8沿第二凸柱16周壁做下降运动时,移位板8下降;当主轴9继续逆时针转动且移位球8沿第三凸柱17周壁做上升运动时,移位板7上升,此时导纱针12上凹槽13受提花片片踵11上凸缘14挤压而偏移,导纱针12配合导纱横移机构做针前横移运动,移位球8沿第三凸柱17周壁做下降运动时,移位板8下降;当主轴9继续逆时针转动且移位球8沿第四凸柱18周壁做上升运动时,移位板7上升,此时导纱针12上凹槽13受提花片片踵11上凸缘14挤压而偏移,导纱针12配合导纱横移机构做针前横移运动,移位球8沿第四凸柱18周壁做下降运动时,移位板8下降。
此外,本实施例提供的针前针背双横移传动装置中,第二凸柱16前端与移位花盘10心轴的连接面和第一凸柱15前端与移位花盘10心轴的连接面的夹角为70-80°;第三凸柱17前端与移位花盘10心轴的连接面和第一凸柱15前端与移位花盘10心轴的连接面的夹角为180°;第四凸柱18前端与移位花盘10心轴的连接面和第一凸柱15前端与移位花盘10心轴的连接面的夹角为250-260°;第一凸柱15、第二凸柱16、第三凸柱17、第四凸柱18的前、后端与移位花盘10心轴连接面的夹角均为30-35°,本实施例中对凸柱做出上述优化设计,以防止导纱针12在运动过程中撞到织针。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针前针背双横移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路板(1),所述电路板(1)的下方间隔设有多个电磁铁(2),所述电磁铁(2)的一端与所述电路板(1)的输出端连接;
多个与所述电磁铁(2)对应设置的磁性针(4),所述磁性针(4)对应设于所述电磁铁(2)的下方,并转动连接于对应复位固定座(5)上,所述电路板(1)可控制所述电磁铁(2)处于通电状态或断电状态,当所述电磁铁(2)通电时所述磁性针(4)与所述电磁铁(2)磁性连接,并可在所述电磁铁(2)的磁力作用下绕所述复位固定座(5)转动,当所述电磁铁(2)断电时,所述复位固定座(5)带动所述电磁铁(2)转动回复至初始位;
多个与所述磁性针(4)对应设置的移位针(6),所述移位针(6)上设有可与所述磁性针(4)的另一端相配合的凸起,所述移位针(6)设置于对应移位板(7)的顶部,所述移位板(7)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有移位球(8),所述移位球(8)与套设于主轴(9)两端对应的移位花盘(10)的运动循环曲面转动连接,且所述移位针(6)可伴随所述移位板(7)在所述移位花盘(10)的驱动下做上、下起伏运动,当所述磁性针(4)在所述电磁铁(2)的磁力作用下转动并与所述凸起相抵时所述移位针(6)可脱离伴随运动;
多个与所述磁性针(4)对应设置的提花片片踵(11),所述提花片片踵(11)连接于对应所述移位针(6)上,且其下端的一侧竖直设有导纱针(12),所述导纱针(12)上设有凹槽(13),且其下端穿设有纱线,所述提花片片踵(11)上设有延伸入所述凹槽(13)内的凸缘(14),当所述提花片片踵(11)随所述移位针(6)向上运动时,所述凸缘(14)沿所述凹槽(13)的上端滑出凹槽(13),并挤压所述导纱针(12),当所述提花片片踵(11)随所述移位针(6)向下运动时,所述凸缘(14)沿所述凹槽(13)的上端滑入凹槽(1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前针背双横移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位花盘(10)的周壁上环向依次间隔设有第一凸柱(15)、第一凸柱(16)、第三凸柱(17)和第四凸柱(18),所述第一凸柱(15)、所述第一凸柱(16)、所述第三凸柱(17)和所述第四凸柱(18)的前、后两端均分别与所述移位花盘(10)的周壁圆滑过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前针背双横移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柱(16)前端与所述移位花盘(10)心轴的连接面和所述第一凸柱(15)前端与所述移位花盘(10)心轴的连接面的夹角为70-8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前针背双横移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凸柱(17)前端与所述移位花盘(10)心轴的连接面和所述第一凸柱(15)前端与所述移位花盘(10)心轴的连接面的夹角为18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针前针背双横移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凸柱(18)前端与所述移位花盘(10)心轴的连接面和所述第一凸柱(15)前端与所述移位花盘(10)心轴的连接面的夹角为250-260°。
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针前针背双横移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柱(15)、所述第一凸柱(16)、所述第三凸柱(17)、所述第四凸柱(18)的前、后端与所述移位花盘(10)心轴连接面的夹角均为30-35°。
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针前针背双横移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2)通电且所述移位板(7)位于起伏行程最高处时,所述磁性针(4)可在所述电磁铁(2)的磁力作用下绕所述复位固定座(5)转动并与所述移位针(6)上的凸起抵接,所述移位针(6)在所述磁性针(4)支撑下脱离伴随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针前针背双横移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2)断电且所述移位板(7)位于起伏行程最高处时,所述磁性针(4)可在所述复位固定座(5)的带动下绕所述复位固定座(5)转动并脱离与所述移位针(6)上凸起的抵接状态,所述移位针(6)的底部与所述移位板(7)的顶部相抵,所述移位针(6)伴随所述移位板(7)做上、下起伏运动。
CN201711271380.2A 2017-12-05 2017-12-05 一种针前针背双横移传动装置 Active CN1081933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71380.2A CN108193374B (zh) 2017-12-05 2017-12-05 一种针前针背双横移传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71380.2A CN108193374B (zh) 2017-12-05 2017-12-05 一种针前针背双横移传动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93374A true CN108193374A (zh) 2018-06-22
CN108193374B CN108193374B (zh) 2019-05-24

Family

ID=62573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71380.2A Active CN108193374B (zh) 2017-12-05 2017-12-05 一种针前针背双横移传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93374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558A (zh) * 1987-10-08 1989-04-26 Liba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可由移位马达驱动的导杆的经编机
DD274244A1 (de) * 1988-07-25 1989-12-13 Limbach Oberfrohna Textilmasch Vorrichtung zur steuerung der versatzbewegungen der legeschiene einer kettenwirkmaschine
CN1224780A (zh) * 1998-01-17 1999-08-04 卡尔迈尔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经编针织机、制造提花经编织物的方法和提花经编织物
WO1999047739A1 (de) * 1998-03-19 1999-09-23 Textilma Ag Elektrischer schwenkmotor insbesondere für eine textilmaschine
CN101235576B (zh) * 2008-02-02 2011-06-01 常州市第八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多梳栉经编机花梳的针前横移装置
CN102587026A (zh) * 2012-03-15 2012-07-18 东华大学 一种用于双针床经编机的电磁型摆动导纱针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558A (zh) * 1987-10-08 1989-04-26 Liba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可由移位马达驱动的导杆的经编机
DD274244A1 (de) * 1988-07-25 1989-12-13 Limbach Oberfrohna Textilmasch Vorrichtung zur steuerung der versatzbewegungen der legeschiene einer kettenwirkmaschine
CN1224780A (zh) * 1998-01-17 1999-08-04 卡尔迈尔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经编针织机、制造提花经编织物的方法和提花经编织物
CN1192133C (zh) * 1998-01-17 2005-03-09 卡尔迈尔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经编针织机、制造提花经编织物的方法和提花经编织物
WO1999047739A1 (de) * 1998-03-19 1999-09-23 Textilma Ag Elektrischer schwenkmotor insbesondere für eine textilmaschine
CN101235576B (zh) * 2008-02-02 2011-06-01 常州市第八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多梳栉经编机花梳的针前横移装置
CN102587026A (zh) * 2012-03-15 2012-07-18 东华大学 一种用于双针床经编机的电磁型摆动导纱针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93374B (zh) 2019-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42475B2 (ja) 横編機が技術面片面で糸交換プレーティングを編織する方法
CN103741366A (zh) 一种压纱型贾卡经编机
CN103334220A (zh) 在同一行内编织、集圈的单系统电脑横机及针织方法
CN103806216A (zh) 双针床提花经编机
CN103696114A (zh) 双面提花针织机
CN108193374B (zh) 一种针前针背双横移传动装置
CN203977058U (zh) 一种纬编提花割圈绒圆机
CN2885906Y (zh) 一种手套机棱角
CN204080314U (zh) 袜机总成
CN102776694B (zh) 电脑针织横机的机头三角系统
CN102358988B (zh) 沉降三角控制装置
CN201704501U (zh) 电磁铁式手套机电子选针装置
CN205676609U (zh) 一种新型的全电脑提花横编织机
CN207376206U (zh) 一种满机号电子贾卡梳
CN209066096U (zh) 一种自由变换编织组织的新型纬编针织双面机
CN206034003U (zh) 一种袜机机头装置
CN206173578U (zh) 一种针织面板不织结构
US2219771A (en) Drive for jacquards for terry looms
KR200280245Y1 (ko) 양면 편직물지 직조용 편직기
CN107630282B (zh) 经编布料的编织方法
CN103924372B (zh) 一种具有多个扣合位置的横机导纱器装置
JP2001049557A (ja) 丸編機の選針装置
CN111501185B (zh) 一种针织机
CN103850048A (zh) 一种针织机
CN202936589U (zh) 一种针织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