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89341A - 用于注塑模具内产品脱模的自动顶出装置及具有其的模具 - Google Patents

用于注塑模具内产品脱模的自动顶出装置及具有其的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89341A
CN108189341A CN201711221384.XA CN201711221384A CN108189341A CN 108189341 A CN108189341 A CN 108189341A CN 201711221384 A CN201711221384 A CN 201711221384A CN 108189341 A CN108189341 A CN 1081893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jection piece
shifting block
pedestal
briquetting
m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2138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锦泽
张海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122138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89341A/zh
Publication of CN1081893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893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40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 B29C45/4005Ejector constructions; Ejector operating mechanis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注塑模具内产品脱模的自动顶出装置及具有其的模具,包括底座、上盖、压块、拨块、弹性件和顶出件,上盖固定设置在底座上,底座内设置有安置槽,拨块设置在安置槽内,上盖上设置有压块安装孔,压块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拨块上,压块的另一端贯穿压块安装孔设置,弹性件设置在拨块的下表面和安置槽的底面之间,顶出件的一端安装在拨块上,还包括导向销,导向销贯穿拨块设置,导向销一端固定设置在底座内,另一端设置在上盖内,弹性件套设在导向销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缩小模具整体尺寸,可去除顶针板、油缸、推板等靠外力脱模的装置,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研配和加工时间,组装和更换方便,无撞模隐患,节省空间。

Description

用于注塑模具内产品脱模的自动顶出装置及具有其的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注塑模具内产品脱模的自动顶出装置及模具。
背景技术
塑胶产品一般由注塑模具完成其成型过程。制造过程一般为先将熔胶注入到注塑模具的型腔内,然后冷却成型,接着开模将产品由模具中的顶出结构从注塑模具内顶出,使产品彻底脱模。在产品顶出的过程中,要尽可能保护产品的完整,使其具有较佳的成型效果。
现有的顶出装置大多数采用气缸或者油缸带动顶针板或推方上下移动,顶针板再通过推杆带动推方或者推板上下移动,推方或者推板在推动产品的同时,带动拨块,然后拨块带动斜顶进行顶出。现有的顶出装置的缺点是研配和加工时间长,组装和更换不方便,并且模具整体尺寸较大,成本非常高,还可能会发生撞模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注塑模具内产品脱模的自动顶出装置及具有其的模具,能够缩短研配和加工时间,使组装和更换方便,提高工作效率,成本大幅度下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注塑模具内产品脱模的自动顶出装置,包括底座、上盖、压块、拨块、弹性件和顶出件,所述上盖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内设置有安置槽,所述拨块设置在所述安置槽内,所述上盖上设置有压块安装孔,所述压块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拨块上,所述压块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压块安装孔设置,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拨块的下表面和所述安置槽的底面之间,所述顶出件的一端安装在所述拨块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导向销,所述导向销贯穿所述拨块设置,所述导向销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内,另一端设置在所述上盖内,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导向销上。
进一步的,所述拨块上设置有顶出件安装槽,所述顶出件安装槽上设置有滑轨,所述顶出件的一端设置有滑槽,所述顶出件通过所述滑槽和所述滑轨的配合可拆卸式安装在所述拨块上。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上设置有顶出件放置槽,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顶出件导入槽,所述顶出件放置槽、所述顶出件导入槽和所述顶出件安装槽相互连通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紧固件安装孔,所述紧固件安装孔内设置有紧固件。
进一步的,所述压块和所述拨块设置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和所述上盖相连接的表面均为倾斜面,所述安置槽、所述拨块和所述顶出件均与水平面呈角度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顶出件为顶针或直顶或斜顶。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模具,包括前模、后模和如前所述的用于注塑模具内产品脱模的自动顶出装置,其中所述底座通过所述紧固件固定安装在所述后模上。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缩小模具整体尺寸,可去除顶针板、油缸、推板等靠外力脱模的装置,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研配和加工时间,组装和更换方便,节省空间,可简化水路和其他零部件的排布,无撞模隐患,从而实现使注塑模具内的产品顺利脱模,同时保证产品的品质和合格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模具,该模具包括上述任一种用于注塑模具内产品脱模的自动顶出装置。由于上述的用于注塑模具内产品脱模的自动顶出装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用于注塑模具内产品脱模的自动顶出装置的模具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顶出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拨块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顶出件放置槽、顶出件导入槽和顶出件安装槽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三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底座 2、上盖 3、压块
4、顶出件 5、紧固件 6、导向销
7、压块安装孔 8、拨块 9、弹性件
10、安置槽 11、紧固件安装孔 12、滑槽
13、滑轨 14、顶出件安装槽 15、顶出件放置槽
16、顶出件导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应当注意,为了清楚的目的,附图和说明中省略了与本发明无关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部件和处理的表示和描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注塑模具内产品脱模的自动顶出装置,包括底座1、上盖2、压块3、拨块8、弹性件9和顶出件4,上盖2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上盖2焊接在底座1的上表面,底座1内设置有安置槽10,拨块8设置在安置槽10内,上盖2上设置有压块安装孔7,压块3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拨块8上,压块3的另一端贯穿压块安装孔7设置,弹性件9设置在拨块8的下表面和安置槽10的底面之间,弹性件9为弹簧,顶出件4的一端安装在拨块上。
为了保证弹性件在压缩和释放是的稳定性,还包括导向销6,导向销6贯穿拨块8设置,导向销6一端固定设置在底座1内,另一端设置在上盖2内,弹性件9套设在导向销6上。
拨块8上设置有顶出件安装槽14,顶出件安装槽14上设置有滑轨13,顶出件4的一端设置有滑槽12,顶出件4通过滑槽12和滑轨13的配合可拆卸式安装在拨块8上。
上盖2上设置有顶出件放置槽15,底座1上还设置有顶出件导入槽16,顶出件放置槽15、顶出件导入槽16和顶出件安装槽14相互连通设置。安装顶出件4时,将顶出件4的滑槽12对准滑轨13,通过顶出件导入槽16,顶出件4的滑槽12与滑轨13接触并滑动,直至顶出件4安置在顶出件安装槽14内,此时顶出件4一端通过顶出件放置槽15与外部相连接。
底座上1设置有紧固件安装孔11,紧固件安装孔11内设置有紧固件5。紧固件5为螺丝。
顶出件4为顶针或直顶或斜顶。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用于注塑模具内产品脱模的自动顶出装置,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模具,包括前模、后模和如上述实施例中的用于注塑模具内产品脱模的自动顶出装置,其中底座1通过紧固件5固定安装在后模上。
本实例的工作过程:安装顶出件4时,将顶出件4的滑槽12对准滑轨13,通过顶出件导入槽16,顶出件4的滑槽12与滑轨13接触并滑动,直至顶出件4安置在顶出件安装槽14内,此时顶出件4固定在顶出件安装槽14内,且一端通过顶出件放置槽15与外部相连接。
模具合模时,前模将压块3按压下去,压块3带动拨块8在安置槽内10向下运动,此时弹性件9沿导向销6被压缩。在拨块8的带动下,与拨块8固定连接的顶出件4同时被压回。
模具开模时,前模打开时拨块8受到弹性件9的推力,推动拨块8沿安置槽内10向上运动,从而使得固定在拨块8上的压块3随着前模一起移动,直至拨块8接触到上盖2的下表面时压块3停止移动。顶出件4随着拨块8一起顶出,从而将塑胶产品顶出。
实施例二
如图3至图5、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注塑模具内产品脱模的自动顶出装置,包括底座1、上盖2、压块3、拨块8、弹性件9和顶出件4,上盖2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上盖2焊接在底座1的上表面,底座1内设置有安置槽10,拨块8设置在安置槽10内,上盖2上设置有压块安装孔7,压块3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拨块8上,压块3的另一端贯穿压块安装孔7设置,弹性件9设置在拨块8的下表面和安置槽10的底面之间,弹性件9为弹簧,顶出件4的一端安装在拨块上。
为了提高强度,使结构更为稳定,压块3和拨块8设置为一体结构。
为了保证弹性件在压缩和释放是的稳定性,还包括导向销6,导向销6贯穿拨块8设置,导向销6一端固定设置在底座1内,另一端设置在上盖2内,弹性件9套设在导向销6上。
拨块8上设置有顶出件安装槽14,顶出件安装槽14上设置有滑轨13,顶出件4的一端设置有滑槽12,顶出件4通过滑槽12和滑轨13的配合可拆卸式安装在拨块8上。
上盖2上设置有顶出件放置槽15,底座1上还设置有顶出件导入槽16,顶出件放置槽15、顶出件导入槽16和顶出件安装槽14相互连通设置。安装顶出件4时,将顶出件4的滑槽12对准滑轨13,通过顶出件导入槽16,顶出件4的滑槽12与滑轨13接触并滑动,直至顶出件4安置在顶出件安装槽14内,此时顶出件4一端通过顶出件放置槽15与外部相连接。
底座上1设置有紧固件安装孔11,紧固件安装孔11内设置有紧固件5。紧固件5为螺丝。
顶出件4为顶针或直顶或斜顶。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用于注塑模具内产品脱模的自动顶出装置,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模具,包括前模、后模和如上述实施例中的用于注塑模具内产品脱模的自动顶出装置,其中底座1通过紧固件5固定安装在后模上。
本实例的工作过程:安装顶出件4时,将顶出件4的滑槽12对准滑轨13,通过顶出件导入槽16,顶出件4的滑槽12与滑轨13接触并滑动,直至顶出件4安置在顶出件安装槽14内,此时顶出件4固定在顶出件安装槽14内,且一端通过顶出件放置槽15与外部相连接。
模具合模时,前模将压块3按压下去,压块3带动拨块8在安置槽内10向下运动,此时弹性件9沿导向销6被压缩。在拨块8的带动下,与拨块8固定连接的顶出件4同时被压回。
模具开模时,前模打开时拨块8受到弹性件9的推力,推动拨块8沿安置槽内10向上运动,从而使得固定在拨块8上的压块3随着前模一起移动,直至拨块8接触到上盖2的下表面时压块3停止移动。顶出件4随着拨块8一起顶出,从而将塑胶产品顶出。
实施例三
如图8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注塑模具内产品脱模的自动顶出装置,包括底座1、上盖2、压块3、拨块8、弹性件9和顶出件4,上盖2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上盖2焊接在底座1的上表面,底座1内设置有安置槽10,拨块8设置在安置槽10内,上盖2上设置有压块安装孔7,压块3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拨块8上,压块3的另一端贯穿压块安装孔7设置,弹性件9设置在拨块8的下表面和安置槽10的底面之间,弹性件9为弹簧,顶出件4的一端安装在拨块上。
为了保证弹性件在压缩和释放是的稳定性,还包括导向销6,导向销6贯穿拨块8设置,导向销6一端固定设置在底座1内,另一端设置在上盖2内,弹性件9套设在导向销6上。
拨块8上设置有顶出件安装槽14,顶出件安装槽14上设置有滑轨13,顶出件4的一端设置有滑槽12,顶出件4通过滑槽12和滑轨13的配合可拆卸式安装在拨块8上。
上盖2上设置有顶出件放置槽15,底座1上还设置有顶出件导入槽16,顶出件放置槽15、顶出件导入槽16和顶出件安装槽14相互连通设置。安装顶出件4时,将顶出件4的滑槽12对准滑轨13,通过顶出件导入槽16,顶出件4的滑槽12与滑轨13接触并滑动,直至顶出件4安置在顶出件安装槽14内,此时顶出件4一端通过顶出件放置槽15与外部相连接。
底座上1设置有紧固件安装孔11,紧固件安装孔11内设置有紧固件5。紧固件5为螺丝。
为了防止斜顶卡死或者折断,底座1和上盖2相连接的表面均为倾斜面,安置槽10、拨块8和顶出件4均与水平面呈角度设置。
顶出件4为顶针或直顶或斜顶。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用于注塑模具内产品脱模的自动顶出装置,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模具,包括前模、后模和如上述实施例中的用于注塑模具内产品脱模的自动顶出装置,其中底座1通过紧固件5固定安装在后模上。
本实例的工作过程:安装顶出件4时,将顶出件4的滑槽12对准滑轨13,通过顶出件导入槽16,顶出件4的滑槽12与滑轨13接触并滑动,直至顶出件4安置在顶出件安装槽14内,此时顶出件4固定在顶出件安装槽14内,且一端通过顶出件放置槽15与外部相连接。由于安置槽10和拨块8与水平面呈角度设置,顶出件4安装时也成角度设置。
模具合模时,前模将压块3按压下去,压块3带动拨块8在安置槽10内斜向下运动,此时弹性件9沿导向销6被压缩。在拨块8的带动下,与拨块8固定连接的顶出件4同时被压回。
模具开模时,前模打开时拨块8受到弹性件9的推力,推动拨块8沿安置槽10斜向上运动,从而使得固定在拨块8上的压块3随着前模一起移动,直至拨块8接触到上盖2的下表面时压块3停止移动。顶出件4随着拨块8一起顶出,从而将塑胶产品顶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缩小模具整体尺寸,可去除顶针板、油缸、推板等靠外力脱模的装置,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研配和加工时间,组装和更换方便,节省空间,可简化水路和其他零部件的排布,无撞模隐患,从而实现使注塑模具内的产品顺利脱模,同时保证产品的品质和合格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模具,该模具包括上述任一种用于注塑模具内产品脱模的自动顶出装置。由于上述的用于注塑模具内产品脱模的自动顶出装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用于注塑模具内产品脱模的自动顶出装置的模具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用于注塑模具内产品脱模的自动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上盖、压块、拨块、弹性件和顶出件,所述上盖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内设置有安置槽,所述拨块设置在所述安置槽内,所述上盖上设置有压块安装孔,所述压块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拨块上,所述压块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压块安装孔设置,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拨块的下表面和所述安置槽的底面之间,所述顶出件的一端安装在所述拨块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注塑模具内产品脱模的自动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销,所述导向销贯穿所述拨块设置,所述导向销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内,另一端设置在所述上盖内,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导向销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注塑模具内产品脱模的自动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块上设置有顶出件安装槽,所述顶出件安装槽上设置有滑轨,所述顶出件的一端设置有滑槽,所述顶出件通过所述滑槽和所述滑轨的配合可拆卸式安装在所述拨块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注塑模具内产品脱模的自动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上设置有顶出件放置槽,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顶出件导入槽,所述顶出件放置槽、所述顶出件导入槽和所述顶出件安装槽相互连通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注塑模具内产品脱模的自动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紧固件安装孔,所述紧固件安装孔内设置有紧固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注塑模具内产品脱模的自动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和所述拨块设置为一体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注塑模具内产品脱模的自动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和所述上盖相连接的表面均为倾斜面,所述安置槽、所述拨块和所述顶出件均与水平面呈角度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注塑模具内产品脱模的自动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件为顶针或直顶或斜顶。
9.一种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模、后模和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注塑模具内产品脱模的自动顶出装置,其中所述底座通过所述紧固件固定安装在所述后模上。
CN201711221384.XA 2017-11-29 2017-11-29 用于注塑模具内产品脱模的自动顶出装置及具有其的模具 Pending CN1081893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21384.XA CN108189341A (zh) 2017-11-29 2017-11-29 用于注塑模具内产品脱模的自动顶出装置及具有其的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21384.XA CN108189341A (zh) 2017-11-29 2017-11-29 用于注塑模具内产品脱模的自动顶出装置及具有其的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89341A true CN108189341A (zh) 2018-06-22

Family

ID=62573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21384.XA Pending CN108189341A (zh) 2017-11-29 2017-11-29 用于注塑模具内产品脱模的自动顶出装置及具有其的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89341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87563Y (zh) * 2006-02-24 2007-04-11 佛山市顺德区汉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滑块斜顶结构
CN101347982A (zh) * 2007-07-16 2009-01-21 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模具结构
CN201304696Y (zh) * 2008-11-21 2009-09-09 中山志和家电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塑胶模具的斜顶组成结构
CN201456346U (zh) * 2009-07-10 2010-05-12 浙江模具厂 汽车轮罩装饰件模具内抽机构
CN102672911A (zh) * 2012-05-07 2012-09-19 宁波方正汽车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三杆双滑大角度斜顶抽芯顶杆装置
CN202965078U (zh) * 2012-12-04 2013-06-05 成都航天模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物料注塑模具
CN202985852U (zh) * 2012-11-07 2013-06-12 凡嘉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斜顶顶出机构的复位结构
CN205522345U (zh) * 2016-03-10 2016-08-31 台州市黄岩宇亚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
CN106393597A (zh) * 2016-05-19 2017-02-15 宁波方正汽车模具有限公司 斜顶大角度滑脚机构
CN107379443A (zh) * 2017-09-18 2017-11-24 苏州卓润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脱模快速的模芯组件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87563Y (zh) * 2006-02-24 2007-04-11 佛山市顺德区汉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滑块斜顶结构
CN101347982A (zh) * 2007-07-16 2009-01-21 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模具结构
CN201304696Y (zh) * 2008-11-21 2009-09-09 中山志和家电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塑胶模具的斜顶组成结构
CN201456346U (zh) * 2009-07-10 2010-05-12 浙江模具厂 汽车轮罩装饰件模具内抽机构
CN102672911A (zh) * 2012-05-07 2012-09-19 宁波方正汽车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三杆双滑大角度斜顶抽芯顶杆装置
CN202985852U (zh) * 2012-11-07 2013-06-12 凡嘉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斜顶顶出机构的复位结构
CN202965078U (zh) * 2012-12-04 2013-06-05 成都航天模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物料注塑模具
CN205522345U (zh) * 2016-03-10 2016-08-31 台州市黄岩宇亚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
CN106393597A (zh) * 2016-05-19 2017-02-15 宁波方正汽车模具有限公司 斜顶大角度滑脚机构
CN107379443A (zh) * 2017-09-18 2017-11-24 苏州卓润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脱模快速的模芯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37856A (zh) 打印机面板被动顺序式合模精密模具
CN106273257B (zh) 注塑模具
CN206780912U (zh) 一种便于注塑模具内高柱位产品脱模的顶出结构
CN202137919U (zh) 一种嵌件注塑模具二次顶出机构
CN108189341A (zh) 用于注塑模具内产品脱模的自动顶出装置及具有其的模具
CN201895380U (zh) 一种简单的二次顶出结构
CN205130297U (zh) 一种滑块差动式脱模机构
CN107901360B (zh) 一种具有延时功能的自动顶出装置及具有其的模具
CN202367914U (zh) 二次顶出机构
CN209699779U (zh) 具有倒扣结构的产品生产用注塑模具
CN209320219U (zh) 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
CN209158837U (zh) 防止小尺寸成型镶件变形的开模结构
CN202344786U (zh) 一种外置式二次顶出机构组件
CN207345009U (zh) 一种汽车面板眼镜盒注塑模具的防粘结行位机构
CN108247966B (zh) 注塑模具二次顶出机构
CN205167465U (zh) 一种流道加速顶出模具
CN201309232Y (zh) 注塑模具
CN220373701U (zh) 一种塑料模具防窜动斜顶装置
CN216860495U (zh) 一种再次顶出机构装置
CN204712389U (zh) 注塑成型模具的分穴装置
CN202603528U (zh) 卧式插棒机
CN215151482U (zh) 一种注塑模具斜顶定位针装置
CN209095902U (zh) 一种不锈钢管冲孔模具
CN203739148U (zh) 一种可实现强制脱模的注塑模具
CN216658783U (zh) 一种带滑块复位顶出防错结构的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2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