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81670A - 一种显示装置、光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装置、光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81670A
CN108181670A CN201810086235.5A CN201810086235A CN108181670A CN 108181670 A CN108181670 A CN 108181670A CN 201810086235 A CN201810086235 A CN 201810086235A CN 108181670 A CN108181670 A CN 1081816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layer
light
photonic crystals
photon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8623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81670B (zh
Inventor
胡伟频
吴俊�
曲连杰
黄应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8623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816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1816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81670A/zh
Priority to US16/176,387 priority patent/US10768415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816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8167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081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with means for altering, e.g. enlarging, the entrance or exit pupil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02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materials engineered to provide properties not available in nature, e.g. metamaterials
    • G02B1/005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materials engineered to provide properties not available in nature, e.g. metamaterials made of photonic crystals or photonic band gap materia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8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23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a switchable viewing angl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001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using specific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9G3/02 - G09G3/36, e.g. using an intermediate record carrier such as a film slide; Projection systems; Display of non-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solely or in combination with 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e.g. digital display on projected diapositive as backgroun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33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ght modulating elements actuated by an electric field and being other than liquid crystal devices and electrochromic devices
    • G09G3/34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ght modulating elements actuated by an electric field and being other than liquid crystal devices and electrochromic devices based on modulation of the reflection angle, e.g. micromirr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2/00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 G02F2202/32Photonic crysta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8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viewing angle adjustment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58/00Arrangements for display data security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光源,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可提高透过率。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出光侧的第一光子晶体层;所述第一光子晶体层用于使光沿Z方向出射;其中,Z方向为所述光子晶体层的厚度方向。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装置、光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光源。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条件的丰富,电子设备与人们的生活工作两者之间的结合也变得越来越紧密。如今,电子设备的种类越来越多,比如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手机、电子书阅读器等。然而,电子设备在为人们提供诸多便捷的同时,也可能会带来个人信息的泄露问题。
举例来说,用户经常会在某些公共场合使用到上述电子设备,比如网吧、地铁、公交等,而通常的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具有比较大的可视视角,这对于个人信息安全的保密是不利的。
现有的防窥显示技术一般都是在显示屏表面外增一百叶窗防窥膜(其厚度在1~2mm),使显示屏显示的图像专供使用者正面阅读,他人在两侧旁观只能看到漆黑画面,可有效保护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但是由于该防窥膜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包括透光部分11和不透光部分12,导致部分射向不透光部分12的光线不可透光,使得显示屏的透光性大大减弱,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光源,可提高透过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出光侧的第一光子晶体层;所述第一光子晶体层用于使光沿Z方向出射;其中,Z方向为所述光子晶体层的厚度方向。
可选的,所述第一光子晶体层具有在X方向和Y方向产生可见光光子禁带的周期结构;X方向和Y方向所处平面与Z方向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颜色子像素、第二颜色子像素和第三颜色子像素;所述第一光子晶体层包括与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对应的第一光子晶体单元、与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对应的第二光子晶体单元、与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对应的第三光子晶体单元;第一颜色光的频段位于所述第一光子晶体单元的光子禁带内,第二颜色光的频段位于所述第二光子晶体单元的光子禁带内,第三颜色光的频段位于所述第三光子晶体单元的光子禁带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光子晶体单元、所述第二光子晶体单元、所述第三光子晶体单元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晶体单元之间设置有吸光层。
在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所述第一光子晶体层的情况下,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第一光子晶体层之间设置有第一调节装置;所述第一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光子晶体层相对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的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上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光子晶体层;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基底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底上的第一电极;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基底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基底上的第二电极;其中,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具有间距;所述第二基底为柔性基底。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光子晶体层由多个独立的第一光子晶体块构成;每个第一光子晶体块通过多个所述第一调节装置调节其与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的角度。
在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第一调节装置的情况下,所述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采集装置,用于采集用户的人脸或瞳孔的图像。
可选的,所述第一光子晶体层具有在Z方向产生自准直效应的周期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第一光子晶体层之间可设置有第二调节装置;所述第二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光子晶体层的形态;所述第一光子晶体层的形态包括平坦形态和凸起形态。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调节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基板和第四基板;所述第一光子晶体层设置于所述第四基板上;所述第三基板包括第三基底和设置于所述第三基底上的第三电极;所述第四基板包括第四基底和设置于所述第四基底上的第四电极;其中,所述第三基板和所述第四基板之间具有间距;所述第四基底为柔性基底。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光子晶体层由多个独立的第一光子晶体块构成;每个第一光子晶体块对应一个所述第二调节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通过在显示面板的出光侧设置第一光子晶体层,可出射Z方向的光,从而仅正视角可见。相对现有技术中的百叶窗防窥膜,不存在部分射向不透光部分的Z方向光被阻挡的问题,因此,可提高透过率。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光源,包括:光源本体和第三光子晶体层;所述第三光子晶体层具有在Z方向产生自准直效应的周期结构;其中,Z方向为所述第三光子晶体层的厚度方向。
可选的,所述光源本体和所述第三光子晶体层之间设置有第三调节装置;所述第三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第三光子晶体层的形态;所第三述光子晶体层的形态包括平坦形态和凸起形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调节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五基板和第六基板;所述第三光子晶体层设置于所述第六基板上;所述第五基板包括第五基底和设置于所述第五基底上的第五电极;所述第六基板包括第六基底和设置于所述第六基底上的第六电极;其中,所述第五基板和所述第六基板之间具有间距;所述第六基底为柔性基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源,通过第三光子晶体层在Z方向产生自准直效应,可使光源本体发出的光线沿Z方向自准直传输出射,达到防窥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防窥膜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三;
图5a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气孔型二维光子晶体层的示意图一;
图5b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气孔型二维光子晶体层的示意图二;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介质柱型二维光子晶体层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四;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五;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第一调节装置的示意图;
图10a为第一光子晶体层由多个独立的第一光子晶体块构成的示意图一;
图10b为第一光子晶体层由多个独立的第一光子晶体块构成的示意图二;
图11a为第一调节装置对第一光子晶体块的调节示意图一;
图11b为第一调节装置对第一光子晶体块的调节示意图二;
图11c为第一调节装置对第一光子晶体块的调节示意图三;
图12a为多个第一光子晶体块相对显示面板的示意图一;
图12b为多个第一光子晶体块相对显示面板的示意图二;
图12c为多个第一光子晶体块相对显示面板的示意图三;
图13a为本发明提供的光束在自准直光子晶体层中传输的示意图一;
图13b为本发明提供的光束在自准直光子晶体层中传输的示意图二;
图13c为本发明提供的光束在自准直光子晶体层中传输的示意图三;
图1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六;
图1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第二调节装置的示意图;
图16为第二调节装置呈现凸起形态的示意图;
图17为当第一光子晶体层包括多个独立的第一光子晶体块时,第一光子晶体块呈平坦形态的示意图;
图18为当第一光子晶体层包括多个独立的第一光子晶体块时,第一光子晶体块呈凸起形态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光源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1-透光部分;12-不透光部分;20-显示面板;22-第一颜色子像素;23-第二颜色子像素;24-第三颜色子像素;30-第一光子晶体层;31-介质柱;32-第一光子晶体单元;33-第二光子晶体单元;34-第三光子晶体单元;35-第一光子晶体块;40-空气孔;50-吸光层;60-第一调节装置;61-第一基板;62-第二基板;63-支撑结构;80-第二调节装置;81-第三基板;82-第四基板;90-第三光子晶体层;100-光源本体;611-第一基底;612-第一电极;621-第二基底;622-第二电极;811-第三基底;812-第三电极;821-第四基底;822-第四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显示面板20、设置于显示面板20出光侧的第一光子晶体层30;所述第一光子晶体层30用于使光沿Z方向出射;其中,Z方向为所述第一光子晶体层30的厚度方向。
光子晶体是在光学尺度上具有周期性介电结构的人工设计和制造的晶体。通过对光子晶体进行设计,所述第一光子晶体层30可用于使光沿Z方向出射。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光子晶体层30的入射光为显示面板20发出的光。
对于显示面板20,可以是任意类型的显示面板,例如可以是液晶显示面板、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通过在显示面板20的出光侧设置第一光子晶体层30,可出射Z方向的光,从而仅正视角可见。相对现有技术中的百叶窗防窥膜,不存在部分射向不透光部分的Z方向光被阻挡的问题,因此,可提高透过率。
可选的,第一光子晶体层30具有在X方向和Y方向产生可见光光子禁带的周期结构;X方向和Y方向所处平面与Z方向垂直。
光子晶体具有光子禁带,也称为光子带隙(Photonic Band-Gap,简称为PBG),光子禁带是一个频率区域,入射光的频率落在其中时被反射,不能穿过光子晶体。具体来讲,当任一个方向上存在由不同折射率的介质周期性排列而成的周期性结构时,那么光子禁带便会出现在该方向上。其中,光子禁带的频率范围可根据相应的周期结构的参数进行设置。
由于第一光子晶体层30设置于显示面板20的出光侧,射入第一光子晶体层30的光可能各个方向都有,因此,为使Z方向的光出射,第一光子晶体层30在Z方向上应不具有光子禁带,或即使具有光子禁带,该光子禁带也不在对应的显示面板20出射光的频率范围内。
考虑到二维光子晶体容易制备,其制作工艺可与显示面板20的工艺高度兼容,可直接制作在显示面板20的出光侧,制作成本低,且对显示装置的厚度影响小,因此,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光子晶体层30可以为二维光子晶体层。即,在Z方向上应不具有光子禁带,仅在X方向和Y方向产生可见光光子禁带。
二维光子晶体是两种不同介质在二维平面内周期排列,而在垂直于该平面的方向上均匀分布形成。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二维平面即为与Z方向垂直的平面,在该二维平面,在X方向和Y方向上产生光子禁带,从而使处于该光子禁带内的光不能沿X方向和Y方向传播。其中,X方向和Y方向相互垂直。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在垂直于该平面的方向上均匀分布形成”,即,在垂直于该平面的方向上要么是其中一种介质,要么是另一种介质,不存在两种介质的周期结构。
如图3、图5a和图5b所示,所述第一光子晶体层30具体可以为空气孔型二维光子晶体层。其中,空气孔沿Z方向延伸。
如图5a所示,空气孔40的深度可以等于第一光子晶体层30的厚度,即,空气孔40贯穿第一光子晶体层30。当然,如图5b所示,空气孔40的厚度也可以小于第一光子晶体层30的厚度。
对于空气孔型二维光子晶体层,可以理解的是,其中一种介质就是空气,而空气孔40形成在另外一种介质中。以另外一种介质为硅基为例,在制备空气孔型二维光子晶体层时,可先在显示面板20出光侧沉积硅基薄膜,通过对硅基薄膜进行曝光、刻蚀等工艺,形成周期性空气孔40。
通过设计空气孔40的孔径a、周期b,可获得所需的光子禁带。其中,该光子禁带阻止可见光通过。
或者,如图4、图6所示,所述第一光子晶体层30具体可以为介质柱型二维光子晶体层。其中,介质柱沿Z方向延伸。
介质柱31可直接形成于显示面板20上,或者,介质柱31可形成于基底上,基底与显示面板20接触。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介质柱型二维光子晶体层,一种介质即为制作介质柱31的材料,另一种介质则为空气。仍以硅基为例,该介质柱31可以为硅基介质柱,制作时,可在显示面板20出光侧沉积硅基薄膜,通过对硅基薄膜进行曝光、刻蚀等工艺,形成周期性硅基介质柱。
通过设计介质柱31的直径c、周期b,可获得所需的光子禁带。其中,该光子禁带阻止可见光通过。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使第一光子晶体层30在X方向和Y方向产生可见光光子禁带,使得处于光子禁带内的光不能沿X、Y方向传播,而只能使Z方向(包括Z方向分量)的光从第一光子晶体层30发射出来,从而使得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不仅左右防窥,而且前后也防窥。
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所述显示面板20包括第一颜色子像素22、第二颜色子像素23和第三颜色子像素24;相应的,所述第一光子晶体层30包括与第一颜色子像素22对应的第一光子晶体单元32、与第二颜色子像素23对应的第二光子晶体单元33、与第三颜色子像素24对应的第三光子晶体单元34。
其中,第一颜色光的频段位于第一光子晶体单元32的光子禁带内,第二颜色光的频段位于第二光子晶体单元33的光子禁带内,第三颜色光的频段位于第三光子晶体单元34的光子禁带内。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颜色子像素22发出第一颜色光,第二颜色子像素23发出第二颜色光,第三颜色子像素24发出第三颜色光。
通过设计第一光子晶体单元32中空气孔40的孔径a、周期b(或者,介质柱31的直径c、周期b)可使第一光子晶体单元32的光子禁带包括第一颜色光的频段。通过设计第二光子晶体单元33中空气孔40的孔径a、周期b(或者,介质柱31的直径c、周期b)可使第二光子晶体单元33的光子禁带包括第二颜色光的频段。通过设计第三光子晶体单元34中空气孔40的孔径a、周期b(或者,介质柱31的直径c、周期b)可使第三光子晶体单元34的光子禁带包括第三颜色光的频段。
基于此,第一颜色光、第二颜色光和第三颜色光均只能沿Z方向出射,而不能沿显示装置表面传播。
在此基础上,如图7所示,第一光子晶体单元32、第二光子晶体单元33、第三光子晶体单元34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晶体单元之间设置有吸光层50。
吸光层50的材料例如可以为黑矩阵材料,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只要具有吸光功能即可。
通过在相邻光子晶体单元之间设置吸光层50,可避子像素间光线的干扰。
在第一光子晶体层30具有X方向和Y方向光子禁带的周期结构的基础上,可选的,如图8所示,所述显示面板20和第一光子晶体层30之间设置有第一调节装置60;第一调节装置60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光子晶体层30相对显示面板20出光面的角度。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调节装置60,可调节第一光子晶体层30相对显示面板20出光面的角度,从而控制从显示装置出射的光的角度,实现可以随用户位置变更的动态防窥效果。
进一步可选的,如图9所示,所述第一调节装置6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61和第二基板62、以及设置于第二基板62上的支撑结构63;支撑结构63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光子晶体层30;第一基板61包括第一基底611和设置于第一基底611上的第一电极612;第二基板62包括第二基底621和设置于第二基底621上的第二电极622;其中,第一基板61和第二基板62之间具有间距;第二基底621为柔性基底。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结构63可以为支撑柱。为固定第一基板61和第二基板62,该第一调节装置60还包括位于第一基板61和第二基板62侧面的固定结构。
第二基底621可以是塑料膜,其材料例如可以包括聚酰亚胺、聚碳酸酯、聚丙烯酸酯、聚醚酰亚胺中的至少一种。第一基底611可以为非柔性的硬质基底,例如可以为玻璃基底,而且,第一基底611与显示面板20的显示面可以平行设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明白,为避免对光透过率的影响,第一调节装置60中的各部件应优选采用透明材料。
基于第一调节装置60的结构,通过调节第一电极612与第二电极622之间形成的电场,可使第二基板62呈现向下凹陷或向上凸起的状态。
这样,通过在第一光子晶体层30下方设置若干第一调节装置60,并合理进行排布,通过控制每个第一调节装置60中第一电极612与第二电极622之间的电场,则可控制第一光子晶体层30与显示面板20出光面的角度。
进一步的,如图10a和图10b所示,所述第一光子晶体层30由多个独立的第一光子晶体块35构成;每个第一光子晶体块35通过多个第一调节装置60调节其与显示面板20出光面的角度。
即,将第一光子晶体层30划分成多个区域,每个区域为一个独立的第一光子晶体块35。其中,一个第一光子晶体块35可包括至少一个光子晶体单元。
当需要出射的Z方向的光与显示面板20出光面呈夹角时,如图11b所示,可控制位于第一光子晶体块35左侧的第一调节装置60的第二基板62凸起,右侧的第一调节装置60的第二基板62凹陷。在此情况下,如图12b所示,第一光子晶体块35相对显示面板20的出光面向右倾斜,相应的,出射的Z方向的光相对显示面板20的出光面向右倾斜,且第一光子晶体块35与显示面板20的出光面呈一定夹角时,Z方向的光与显示面板20出光面也呈同样夹角。
如图11c所示,也可控制位于第一光子晶体块35左侧的第一调节装置60的第二基板62凹陷,右侧的第一调节装置60的第二基板62凸起。在此情况下,如图12c所示,第一光子晶体块35相对显示面板20的出光面向左倾斜,相应的,出射的Z方向的光相对显示面板20的出光面向左倾斜,且第一光子晶体块35与显示面板20的出光面呈一定夹角时,Z方向的光与显示面板20出光面也呈同样夹角。
其中,在上述两种情况下,第二基板62凸起和凹陷的幅度,可由第一电极612与第二电极622之间的电场大小决定。
当如图12a所示,需要出射的Z方向的光与显示面板20出光面垂直时,只需使第一电极612与第二电极622不形成电场即可,以使第一光子晶体块35与显示面板20的出光面平行(如图11a所示)。
通过将所述第一光子晶体层30划分成多个独立的第一光子晶体块35,且使每个第一光子晶体块35由多个第一调节装置60调节其与显示面板20出光面的角度,可保证所有第一光子晶体块35与显示面板20出光面的角度相同,从而保证防窥效果。
在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第一调节装置60的情况下,所述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采集装置,所述采集装置用于采集用户的人脸或瞳孔的图像。其中,采集装置可以为摄像头。
基于此,通过采集装置采用用户的人脸或瞳孔的图像,可以根据用户的当前位置,来实时的通过第一调节装置60调整第一光子晶体层30相对显示面板20出光面的角度,使得本发明显示装置的智能化较高,带来更好的防窥体验。
可选的,所述第一光子晶体层30具有在Z方向产生自准直效应的周期结构。
光子晶体自准直效应是指光在光子晶体中传输时,受光子晶体的周期结构调制,沿某一方向无衍射直线传输,光线宽度保持不变的现象。此处,该方向即指Z方向。
基于此,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光子晶体层30为自准直光子晶体层。当光束以Z方向入射到第一光子晶体层30时,如图13a所示,光束在第一光子晶体层30内准直传输。当光束以一定角度斜入射到第一光子晶体层30时,如图13b所示,也能够在第一光子晶体层30内准直传输,即,自准直对光的入射角有一定的容差。
需要说明的是,为使显示面板20发出的光线经第一光子晶体层30后,绝大部分可沿Z方向出射,一方面,可控制显示面板20的光的出射角度,例如可选择OLED显示面板,或者,当选择液晶显示面板时,可使背光源的光的发散角度尽量小;另一方面,可通过控制第一光子晶体层30的结构,来满足大角度入射光的自准直。
对于自准直光子晶体层,其可以是具有圆孔型空气孔的二维光子晶体结构,与前述产生X、Y方向可见光光子禁带的二维光子晶体的不同在于,此处的自准直光子晶体层的空气孔的方向不同,其光子禁带不在可见光范围内。当然,自准直光子晶体层也可以是三维结构。二维和三维结构可通过激光全息光刻技术,三维结构还可通过自组装法使颗粒小球自发排列成周期结构、堆积制备三维光子晶等方式制备。
其中,图13a和图13b以第一光子晶体层30为颗粒小球型三维结构进行示意。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使第一光子晶体层30在Z方向产生自准直效应,可使显示面板20发出的光线沿Z方向自准直传输出射,从而仅正视角可见。
考虑到当第一光子晶体层30呈凸起形态时,即第一光子晶体层30面对于入射光内凹时,如图13c所示,光束发散。因此,如图14所示,优选在显示面板20和第一光子晶体层30之间设置第二调节装置80;第二调节装置80用于调节第一光子晶体层30的形态;所述第一光子晶体层30的形态包括平坦形态和凸起形态。
需要说明的是,平坦形态即为:第一光子晶体层30的上下表面与显示面板20的出光面平行。凸起形态即为:所述第一光子晶体层30向远离显示面板20的一侧凸出。
此外,图14以多个第二调节装置80进行示意,但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二调节装置80,当通过第二调节装置80的调节使第一光子晶体层30呈凸起形态时,可使显示面板20发出的光经第一光子晶体层30后发散,从而不仅正视角可见,侧视角也可见,实现共享功能。此外,由于可实现防窥和共享的切换,可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进一步的,如图15所示,第二调节装置8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基板81和第四基板82;所述第一光子晶体层30设置于第四基板82上;第三基板81包括第三基底811和设置于第三基底811上的第三电极812;第四基板82包括第四基底821和设置于第四基底821上的第四电极822;其中,第三基板81和第四基板82之间具有间距;第四基底821为柔性基底。
需要说明的是,为固定第三基板81和第四基板82,该第二调节装置80还包括位于第三基板81和第四基板82侧面的固定结构。
第四基底821可以是塑料膜,其材料例如可以包括聚酰亚胺、聚碳酸酯、聚丙烯酸酯、聚醚酰亚胺中的至少一种。第三基底811可以为非柔性的硬质基底,例如可以为玻璃基底,而且,第三基底811与显示面板20的显示面可以平行设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明白,为避免对光透过率的影响,第二调节装置80中的各部件应优选采用透明材料。
基于第二调节装置80的结构,通过调节第三电极812与第四电极822之间形成的电场,可使第四基底821呈现向上凸起的状态。
当需要光发散出射时,如图16所示,可控制第二调节装置80呈凸起形态,在此情况下,位于第二调节装置80上方的第一光子晶体层30随第二调节装置80变化也呈凸起形态。当需要光准直出射时,如图15所示,只需第三电极812与第四电极822不形成电场即可。
通过调节第二调节装置80中第三电极812与第四电极822之间的电场,可精确控制第一光子晶体层30的凸起形态。
进一步的,如图17和图18所示,所述第一光子晶体层30由多个独立的第一光子晶体块35构成;每个第一光子晶体块35对应一个第二调节装置80。
即,将第一光子晶体层30划分成多个区域,每个区域为一个独立的第一光子晶体块35。
通过将第一光子晶体层30划分成多个独立的第一光子晶体块35,且使每个第一光子晶体块35由一个第二调节装置80调节其形态,可使第一光子晶体层30的对光的发散效果更好。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光源,如图19所示,包括光源本体100和第三光子晶体层90;所述第三光子晶体层90用于使光源本体100发出的光线沿Z方向自准直传输;其中,Z方向为所述第三光子晶体层90的厚度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为使光源本体100发出的光线经第三光子晶体层90后,绝大部分可沿Z方向出射,一方面,可控制光源本体100的光的出射角度,使其发散角度尽量小;另一方面,可通过控制第三光子晶体层90的结构,来满足大角度入射光的自准直。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第三光子晶体层90在Z方向产生自准直效应,可使光源本体100发出的光线沿Z方向自准直传输出射,达到防窥效果。
可选的,在光源本体10和第三光子晶体90层之间可设置第三调节装置;第三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第三光子晶体层90的形态;所述第三光子晶体层的形态包括平坦形态和凸起形态。
进一步的,第三调节装置可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五基板和第六基板;第三光子晶体层设置于第六基板上;第五基板包括第五基底和设置于第五基底上的第五电极;第六基板包括第六基底和设置于第六基底上的第六电极;其中,第五基板和第六基板之间具有间距;第六基底为柔性基底。
具体第三调节装置可参考上述第二调节装置80,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出光侧的第一光子晶体层;所述第一光子晶体层用于使光沿Z方向出射;
其中,Z方向为所述光子晶体层的厚度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子晶体层具有在X方向和Y方向产生可见光光子禁带的周期结构;
X方向和Y方向所处平面与Z方向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颜色子像素、第二颜色子像素和第三颜色子像素;
所述第一光子晶体层包括与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对应的第一光子晶体单元、与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对应的第二光子晶体单元、与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对应的第三光子晶体单元;
第一颜色光的频段位于所述第一光子晶体单元的光子禁带内,第二颜色光的频段位于所述第二光子晶体单元的光子禁带内,第三颜色光的频段位于所述第三光子晶体单元的光子禁带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子晶体单元、所述第二光子晶体单元、所述第三光子晶体单元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晶体单元之间设置有吸光层。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第一光子晶体层之间设置有第一调节装置;
所述第一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光子晶体层相对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的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上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光子晶体层;
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基底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底上的第一电极;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基底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基底上的第二电极;
其中,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具有间距;所述第二基底为柔性基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子晶体层由多个独立的第一光子晶体块构成;
每个第一光子晶体块通过多个所述第一调节装置调节其与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的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采集装置,用于采集用户的人脸或瞳孔的图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子晶体层具有在Z方向产生自准直效应的周期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第一光子晶体层之间设置有第二调节装置;
所述第二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光子晶体层的形态;所述第一光子晶体层的形态包括平坦形态和凸起形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基板和第四基板;所述第一光子晶体层设置于所述第四基板上;
所述第三基板包括第三基底和设置于所述第三基底上的第三电极;所述第四基板包括第四基底和设置于所述第四基底上的第四电极;
其中,所述第三基板和所述第四基板之间具有间距;所述第四基底为柔性基底。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子晶体层由多个独立的第一光子晶体块构成;
每个第一光子晶体块对应一个所述第二调节装置。
13.一种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本体和第三光子晶体层;所述第三光子晶体层具有在Z方向产生自准直效应的周期结构;
其中,Z方向为所述第三光子晶体层的厚度方向。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本体和所述第三光子晶体层之间设置有第三调节装置;
所述第三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第三光子晶体层的形态;所第三述光子晶体层的形态包括平坦形态和凸起形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调节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五基板和第六基板;所述第三光子晶体层设置于所述第六基板上;
所述第五基板包括第五基底和设置于所述第五基底上的第五电极;所述第六基板包括第六基底和设置于所述第六基底上的第六电极;
其中,所述第五基板和所述第六基板之间具有间距;所述第六基底为柔性基底。
CN201810086235.5A 2018-01-29 2018-01-29 一种显示装置、光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1816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86235.5A CN108181670B (zh) 2018-01-29 2018-01-29 一种显示装置、光源
US16/176,387 US10768415B2 (en) 2018-01-29 2018-10-31 Display device and light sour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86235.5A CN108181670B (zh) 2018-01-29 2018-01-29 一种显示装置、光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81670A true CN108181670A (zh) 2018-06-19
CN108181670B CN108181670B (zh) 2019-11-29

Family

ID=62551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86235.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181670B (zh) 2018-01-29 2018-01-29 一种显示装置、光源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0768415B2 (zh)
CN (1) CN10818167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07461A (zh) * 2018-10-26 2019-03-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光掩模及其制作方法和制作显示器件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03236A (zh) * 2019-05-13 2022-04-08 奥斯兰姆奥普托半导体股份有限两合公司 多芯片承载结构
JP7332448B2 (ja) 2019-11-27 2023-08-23 京セラ株式会社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及び移動体
JP7241005B2 (ja) 2019-11-27 2023-03-16 京セラ株式会社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および移動体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16303A2 (en) * 2002-10-30 2004-05-06 Hitachi, Ltd. Functioning substrate with a group of columnar micro pillars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02645786A (zh) * 2012-03-29 2012-08-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彩膜基板、显示装置及彩膜基板的制备方法
CN103091756A (zh) * 2013-02-05 2013-05-08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光子晶体、彩膜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150042702A1 (en) * 2013-08-11 2015-02-12 NanoMedia Solutions Inc. Nano-media information carrier based on pixelated nano-structures combined with an intensity control lay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85087B1 (en) * 2004-03-30 2009-09-0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element, image observation system having display element, and image projection system
CN101057132B (zh) * 2004-11-04 2012-04-18 雷尼绍诊断有限公司 用于增强的拉曼光谱学的金属纳米孔光子晶体
US8363185B2 (en) * 2008-10-10 2013-01-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hotonic crystal optical filter, transmissive color filter, transflective color filter,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the color filters
US8982446B2 (en) * 2013-01-17 2015-03-17 Nthdegree Technologies Worldwide Inc. Reflective color display
US10073191B2 (en) * 2014-02-25 2018-09-11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broadband angular selectivity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KR102061533B1 (ko) * 2015-03-13 2020-01-02 롬 앤드 하스 일렉트로닉 머트어리얼즈 엘엘씨 나노구조 물질 방법 및 장치
US10559630B2 (en) * 2017-12-21 2020-02-11 X Development Llc Light emitting devices featuring optical mode enhancement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16303A2 (en) * 2002-10-30 2004-05-06 Hitachi, Ltd. Functioning substrate with a group of columnar micro pillars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02645786A (zh) * 2012-03-29 2012-08-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彩膜基板、显示装置及彩膜基板的制备方法
CN103091756A (zh) * 2013-02-05 2013-05-08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光子晶体、彩膜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150042702A1 (en) * 2013-08-11 2015-02-12 NanoMedia Solutions Inc. Nano-media information carrier based on pixelated nano-structures combined with an intensity control layer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07461A (zh) * 2018-10-26 2019-03-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光掩模及其制作方法和制作显示器件的方法
CN109407461B (zh) * 2018-10-26 2022-04-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光掩模及其制作方法和制作显示器件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235234A1 (en) 2019-08-01
US10768415B2 (en) 2020-09-08
CN108181670B (zh) 2019-1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81670B (zh) 一种显示装置、光源
US8902383B2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ligh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EP2682804B1 (en) Image display unit and image display control method
JP2015530604A (ja) 変調層を有する指向性バックライト
US20060221634A1 (en) Surface light emitter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10310302B2 (en) Screen for a free viewing mode and a restricted viewing mode
US11402689B2 (en) Mixed-format backlight, display, and method
JP4817650B2 (ja) 粒子移動型表示素子及び粒子移動型表示装置
CN105425502A (zh) 光学元件、及使用该光学元件的显示装置、电子设备、照明装置
KR20170000147A (ko) 디스플레이 어셈블리 및 디스플레이 어셈블리를 이용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7092127B (zh) 一种折射率调节结构、彩膜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JP2019522806A (ja) 視野角制御デバイスおよび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N109348012B (zh)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RU2477873C2 (ru) Система задней подсветки и дисплей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109218482B (zh)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17769676A (zh) 光学元件
CN109327577B (zh)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09327578B (zh)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US10754220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20230276043A1 (en) Active emitter multiview backlight, display, and method employing a diffuser
KR101577237B1 (ko) 다중시각표시장치
CN114930234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KR20170084644A (ko) 입체영상 투명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4981718A (zh) 用于影响光传播方向的方法和结构
WO2024015040A1 (en) Active emitter multiview backlight, display, and method having an aperture mas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