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80890B - 一种海拔高度的获取方法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拔高度的获取方法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80890B
CN108180890B CN201711366784.XA CN201711366784A CN108180890B CN 108180890 B CN108180890 B CN 108180890B CN 201711366784 A CN201711366784 A CN 201711366784A CN 108180890 B CN108180890 B CN 1081808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thermal resistance
resistance value
obtaining
altitu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6678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80890A (zh
Inventor
范瑞展
赖正明
田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36678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8089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1808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808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808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808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5/00Measuring height; Measuring distances transverse to line of sight; Levelling between separated points; Surveyors' leve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海拔高度的获取方法及终端,所述终端上具有热阻值与不同海拔高度值的预设关系函数,所述方法包括:获得所述终端出厂时的第一热阻值及所述终端在当前位置上开机时的第二热阻值;基于所述第一热阻值与所述第二热阻值之间的比例关系及所述预设关系函数,获取所述终端在所述当前位置上热阻值与不同海拔高度值的目标关系函数;基于所述目标关系函数,获得所述第二热阻值对应的目标海拔高度值。本申请中不需要在终端上单独设置海拔高度计等器件,而是通过测试终端相关的参数就可以实现对终端所在的海拔高度进行检测,由此在实现海拔高度检测的同时,不需要增加终端结构复杂度。进一步的,本申请中能够节省终端制作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海拔高度的获取方法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海拔高度的获取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在终端上获取其当前海拔高度等参数时,只能借助于独立的海拔高度计,例如,将海拔高度计添加到终端的主板上,但由此会增加终端的结构复杂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拔高度的获取方法及终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终端只能通过添加海拔高度计来获取海拔高度参数,而导致终端结构复杂度较高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海拔高度的获取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上具有热阻值与不同海拔高度值的预设关系函数,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所述终端出厂时的第一热阻值及所述终端在当前位置上开机时的第二热阻值;
基于所述第一热阻值与所述第二热阻值之间的比例关系及所述预设关系函数,获取所述终端在所述当前位置上热阻值与不同海拔高度值的目标关系函数;
基于所述目标关系函数,获得所述第二热阻值对应的目标海拔高度值。
上述方法,优选地,所述预设关系函数与所述目标关系函数均为线性函数,且所述预设关系函数与所述目标关系函数在坐标系中的斜率相同。
上述方法,优选地,获得所述终端出厂时的第一热阻值,包括:
获得所述终端出厂时的目标组件的第一组件温度值及所述终端所处环境的第一环境温度值;
获得所述终端的第一当前功耗;
基于所述第一组件温度值、所述第一环境温度值及所述第一当前功耗,获得所述终端出厂时的第一热阻值。
上述方法,优选地,基于所述第一组件温度值、所述第一环境温度值及所述第一当前功耗,获得所述终端出厂时的第一热阻值,包括:
利用R=(Tj-Ta)/P,获得所述终端出厂时的第一热阻值,其中,Tj为所述终端出厂时的目标组件的第一组件温度值,Ta为所述终端所处环境的第一环境温度值,P为所述终端的第一当前功耗,R为所述终端出厂时的第一热阻值。
上述方法,优选地,获得所述终端在当前位置上开机时的第二热阻值,包括:
获得所述终端在当前位置上开机时的目标组件的第二组件温度值及所述终端所处环境的第二环境温度值;
获得所述终端的第二当前功耗;
基于所述第二组件温度值、所述第二环境温度值及所述第二当前功耗,获得所述终端在当前位置上开机时的第二热阻值。
上述方法,优选地,还包括:
基于所述目标海拔高度值,控制所述终端的风扇的运行状态。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终端上具有热阻值与不同海拔高度值的预设关系函数: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应用程序及所述应用程序运行所产生的数据;
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应用程序,以实现以下功能:获得所述终端出厂时的第一热阻值及所述终端在当前位置上开机时的第二热阻值;基于所述第一热阻值与所述第二热阻值之间的对比关系及所述预设关系函数,获得所述终端在所述当前位置上热阻值与不同海拔高度值的目标关系函数;基于所述目标关系函数,获得所述第二热阻值对应的目标海拔高度。
由上述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海拔高度的获取方法及终端,通过在终端出厂时获取到其热阻值与不同海拔高度值的预设关系函数,进而在终端处于某个待测位置时,利用终端在这个位置上的热阻值和终端出厂时的热阻值来获得与预设关系函数相对应的目标关系函数,该目标关系函数即为终端在待测位置上热阻值与不同海拔高度值的关系函数,由此,将终端在待测位置上的热阻值代入到目标关系函数中,就可以得到终端在待测位置上的目标海拔高度。本申请中不需要在终端上单独设置海拔高度计等器件,而是通过测试终端相关的参数就可以实现对终端所在的海拔高度进行检测,由此在实现海拔高度检测的同时,不需要增加终端结构复杂度。进一步的,本申请中能够节省终端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海拔高度的获取方法的流程图;
图2及图3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示例图;
图4及图5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部分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另一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了实现对海拔高度的测试获取,本申请中可以通过对终端参数与海拔高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
首先,热传量H=质量M*比热C*温度差ΔT,ΔT=终端处理器温度Tj-环境温度Ta,那么其中,M=流量Q*密度ρ温度差,因此,ΔT=H/(Q*ρ)*C;
其次,由热阻R=ΔT/功耗P,那么R=H/((Q*ρ)*C*P)。
由以上R的计算公式可知,终端热阻R与空气密度ρ是成反比关系,而海拔高度与空气密度也是成反比关系,因此,可以到处海拔高度与热阻是成正比关系的,而每个终端上海拔高度与热阻之间的对应关系是不同的。
基于以上分析,本申请为实现对终端所处海拔高度进行获取,提出以下实现方案:
参考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海拔高度的获取方法的实现流程图,可以应用在终端上,如手机、pad或电脑等移动终端。
在本实施例中,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获得所述终端出厂时的第一热阻值。
其中,终端出厂时的第一热阻值可以通过在终端制成在工厂进行出货测试时进行热阻测试来获得。
步骤102:获得终端在当前位置上开机时的第二热阻值。
其中,这里的当前位置可以理解为终端当前所处的需要测试海拔高度的位置,如半山腰或者山顶等位置。
其中,终端在当前位置上的第二热阻值可以通过在终端开机时进行短暂的热阻测试来获取。
步骤103:基于第一热阻值与第二热阻值之间的对比关系及终端的预设关系函数,获得终端在当前位置上的目标关系函数。
其中,终端的预设关系函数是指终端上预设的终端处于不同海拔高度下与开机热阻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函数,该预设关系函数在终端出厂时在不同海报高度下测试测到终端的中央处理器的热阻值,从而得到热阻值与海拔高度的关系函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可以预先架设一套测试系统即可实现对每个终端系统预设关系函数的测试获取。而由于终端系统在出厂后通常情况下到达客户端后开机会产生新的热阻曲线,即热阻值与海拔高度的对应关系函数曲线,该新的热阻曲线与原有的参考曲线(预设关系函数)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基于以上原则,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可以通过比较第一热阻值和第二热阻值之间的比例关系来获得与预设关系函数关于曲线平行的目标关系函数,即通过比例关系对预设关系函数中参量进行更新设置,从而得到目标关系函数。
步骤104:基于目标关系函数,获得第二热阻值对应的目标海拔高度。
其中,本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二热阻值代入目标关系函数中,进而获得第二热阻对应的目标海拔高度,即终端处于当前位置上的海拔高度。
由上述方案可知,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海拔高度的获取方法,通过在终端出厂时获取到其热阻值与不同海拔高度值的预设关系函数,进而在终端处于某个待测位置时,利用终端在这个位置上的热阻值和终端出厂时的热阻值来获得与预设关系函数相对应的目标关系函数,该目标关系函数即为终端在待测位置上热阻值与不同海拔高度值的关系函数,由此,将终端在待测位置上的热阻值代入到目标关系函数中,就可以得到终端在待测位置上的目标海拔高度。本实施例中不需要在终端上单独设置海拔高度计等器件,而是通过测试终端相关的参数就可以实现对终端所在的海拔高度进行检测,由此在实现海拔高度检测的同时,不需要增加终端结构复杂度。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能够节省终端制作成本,降低终端制作工艺复杂度。
其中,终端出厂时的预设关系函数与终端在当前位置上的目标关系函数均为线性函数,如直线函数,且预设关系函数与目标关系函数在坐标系中的斜率相同,只是截距不同,如图2中所示。
由此,在终端出厂前进行测试,得到最初的预设关系函数及第一热阻值,该预设关系函数为终端的热阻值与海拔高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函数,即热阻与海拔高度的热阻曲线,如图3中的(1)所示,而在终端到达客户端如处于某个待检测的当前位置上时,进行热阻测试,得到终端新的第二热阻值,之后,由于终端在两个位置上的热阻曲线是平行的,因此根据第一热阻值和第二热阻值之间的比例关系,可以获得终端在当前位置下热阻值与海拔高度的对应关系函数,即终端在第二热阻值下的热阻曲线,如图3中的(2)所示,(1)和(2)中曲线斜率相同,截距不同,此时,套用该曲线公式,就可以得到终端在当前位置上的海拔高度。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在获得终端出厂时的第一热阻值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如图4中所示:
步骤401:获得终端出厂时的目标组件的第一组件温度值及终端所处环境的第一环境温度值。
其中,目标组件可以为终端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由此,第一组件温度值为终端CPU的温度值。终端所处环境的第一环境温度值是指终端在出厂时的环境温度值。本实施例中可以使用终端上自带的温度计获取第一组件温度值,并利用温度计或者登陆官方气温数据库获取到终端所处环境的第一环境温度值。
步骤402:获得终端的第一当前功耗。
其中,终端的第一当前功耗是指终端出厂时进行出货测试时的功耗。
步骤403:基于第一组件温度值、第一环境温度值及第一当前功耗,获得终端出厂时的第一热阻值。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可以利用R=(Tj-Ta)/P,获得所述终端出厂时的第一热阻值,其中,Tj为所述终端出厂时的目标组件的第一组件温度值,Ta为所述终端所处环境的第一环境温度值,P为所述终端的功耗,R为所述终端出厂时的第一热阻值。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401和步骤402之间的执行顺序可以根据需求分别执行或者更换执行图4中的执行顺序,不限定步骤401在步骤402之前执行。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中在获取终端在当前位置上开机时的第二热阻值时,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如图5中所示:
步骤501:获得终端在当前位置上开机时的目标组件的第二组件温度值及终端所处环境的第二环境温度值。
其中,目标组件可以为终端CPU。终端所处环境的第二环境温度值是指终端在当前位置上的环境温度值。本实施例中可以使用终端上自带的温度计获取第二组件温度值,并利用温度计或者登陆官方气温数据库获取到终端所处环境的第二环境温度值。
步骤502:获得终端的第二当前功耗。
其中,终端的第二当前功耗是指终端到达客户端后处于当前位置上开机时测试的功耗。
步骤503:基于第二组件温度值、第二环境温度值及第二当前功耗,获得终端在当前位置上开机时的第二热阻值。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可以利用R=(Tj-Ta)/P,获得所述终端当前位置上开机时的第二热阻值,其中,Tj为所述终端在当前位置上开机时的目标组件的第二组件温度值,Ta为所述终端所处环境的第二环境温度值,P为所述终端的第二当前功耗,R为所述终端在当前位置上开机时的第二热阻值。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501和步骤502之间的执行顺序可以根据需求分别执行或者更换执行图5中的执行顺序,不限定步骤501在步骤502之前执行。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由于在海拔不同的地方,空气密度不同,终端的风扇对终端进行散热时热对流所能带走的热量不同,而散热风扇的在海报不同的区域仍采用相同的转速,那就有可能在海拔高的位置上无法散热充分,造成系统散热能力下降,而在海拔低的位置上过分散热浪费风扇电能及风扇损耗等资源,为此,本实施例中在获取到终端在当前位置上的海拔高度后,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如图6中所示:
步骤105:基于目标海拔高度值,控制终端的风扇的运行状态。
例如,如果目标海拔高度值处于预设的一个较高的海拔范围,如海拔5千米以上时,控制终端的风扇转速升高,以充分对终端进行散热,而如果目标海拔高度值处于预设的一个较低的海拔范围,如海拔100米以下时,控制终端的风扇适当降低,以避免过分散热造成资源浪费的情况。而具体风扇的控制方案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设置,如根据需求或静安对海拔范围及相应的风扇转速进行设置,从而满足用户需求。
由此,本实施例中不需要在终端上单独设置海拔高度计等器件,而是通过测试终端相关的参数就可以实现对终端所在的海拔高度进行检测,再以检测出的海拔高度相应的转速来控制终端的风扇运行,由此在实现海拔高度检测实现自由控制风扇散热的同时,不需要增加终端结构复杂度。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能够节省终端制作成本,降低终端制作工艺复杂度。
参考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可以为手机、pad或电脑等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该终端可以包括有以下结构:
处理器701和存储器702,其中,所述终端上具有热阻值与不同海拔高度值的预设关系函数:
所述存储器702,用于存储应用程序及所述应用程序运行所产生的数据;
所述处理器701,用于运行所述应用程序,以实现以下功能:获得所述终端出厂时的第一热阻值及所述终端在当前位置上开机时的第二热阻值;基于所述第一热阻值与所述第二热阻值之间的对比关系及所述预设关系函数,获得所述终端在所述当前位置上热阻值与不同海拔高度值的目标关系函数;基于所述目标关系函数,获得所述第二热阻值对应的目标海拔高度。
其中,所述预设关系函数与所述目标关系函数均为线性函数,且所述预设关系函数与所述目标关系函数在坐标系中的斜率相同。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器701在获得所述终端出厂时的第一热阻值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首先,获得所述终端出厂时的目标组件的第一组件温度值及所述终端所处环境的第一环境温度值,并获得所述终端的第一当前功耗,再基于所述第一组件温度值、所述第一环境温度值及所述第一当前功耗,获得所述终端出厂时的第一热阻值。
具体的,处理器701在基于所述第一组件温度值、所述第一环境温度值及所述第一当前功耗,获得所述终端出厂时的第一热阻值时,可以利用R=(Tj-Ta)/P,获得所述终端出厂时的第一热阻值实现。其中,Tj为所述终端出厂时的目标组件的第一组件温度值,Ta为所述终端所处环境的第一环境温度值,P为所述终端的第一当前功耗,R为所述终端出厂时的第一热阻值。
而处理器701在获得所述终端在当前位置上开机时的第二热阻值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首先,获得所述终端在当前位置上开机时的目标组件的第二组件温度值及所述终端所处环境的第二环境温度值;并获得所述终端的第二当前功耗;之后,基于所述第二组件温度值、所述第二环境温度值及所述第二当前功耗,获得所述终端在当前位置上开机时的第二热阻值。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器701在获取到终端在当前位置上的海拔高度值后,还可以基于所述目标海拔高度值,控制所述终端的风扇的运行状态,如控制风扇转速与海拔相对应,从而实现对终端的散热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海拔高度的获取方法及终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海拔高度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上具有热阻值与不同海拔高度值的预设关系函数,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所述终端出厂时的第一热阻值及所述终端在当前位置上开机时的第二热阻值;
基于所述第一热阻值与所述第二热阻值之间的比例关系及所述预设关系函数,获取所述终端在所述当前位置上热阻值与不同海拔高度值的目标关系函数;
基于所述目标关系函数,获得所述第二热阻值对应的目标海拔高度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关系函数与所述目标关系函数均为线性函数,且所述预设关系函数与所述目标关系函数在坐标系中的斜率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得所述终端出厂时的第一热阻值,包括:
获得所述终端出厂时的目标组件的第一组件温度值及所述终端所处环境的第一环境温度值;
获得所述终端的第一当前功耗;
基于所述第一组件温度值、所述第一环境温度值及所述第一当前功耗,获得所述终端出厂时的第一热阻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一组件温度值、所述第一环境温度值及所述第一当前功耗,获得所述终端出厂时的第一热阻值,包括:
利用R=(Tj-Ta)/P,获得所述终端出厂时的第一热阻值,其中,Tj为所述终端出厂时的目标组件的第一组件温度值,Ta为所述终端所处环境的第一环境温度值,P为所述终端的第一当前功耗,R为所述终端出厂时的第一热阻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得所述终端在当前位置上开机时的第二热阻值,包括:
获得所述终端在当前位置上开机时的目标组件的第二组件温度值及所述终端所处环境的第二环境温度值;
获得所述终端的第二当前功耗;
基于所述第二组件温度值、所述第二环境温度值及所述第二当前功耗,获得所述终端在当前位置上开机时的第二热阻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于所述目标海拔高度值,控制所述终端的风扇的运行状态。
7.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终端上具有热阻值与不同海拔高度值的预设关系函数: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应用程序及所述应用程序运行所产生的数据;
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应用程序,以实现以下功能:获得所述终端出厂时的第一热阻值及所述终端在当前位置上开机时的第二热阻值;基于所述第一热阻值与所述第二热阻值之间的对比关系及所述预设关系函数,获得所述终端在所述当前位置上热阻值与不同海拔高度值的目标关系函数;基于所述目标关系函数,获得所述第二热阻值对应的目标海拔高度。
CN201711366784.XA 2017-12-18 2017-12-18 一种海拔高度的获取方法及终端 Active CN1081808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66784.XA CN108180890B (zh) 2017-12-18 2017-12-18 一种海拔高度的获取方法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66784.XA CN108180890B (zh) 2017-12-18 2017-12-18 一种海拔高度的获取方法及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80890A CN108180890A (zh) 2018-06-19
CN108180890B true CN108180890B (zh) 2019-12-24

Family

ID=62546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66784.XA Active CN108180890B (zh) 2017-12-18 2017-12-18 一种海拔高度的获取方法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8089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16099A (zh) * 2018-07-16 2018-11-30 唐山松下产业机器有限公司 一种焊接设备散热风扇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427083A (zh) * 2019-06-28 2019-11-0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984726A (zh) * 2021-02-08 2021-06-18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83244A (zh) * 2014-06-04 2014-08-13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风扇性能变化规律计算服务器海拔高度的方法
CN106153001A (zh) * 2015-04-01 2016-11-23 新士达光通股份有限公司 海拔高度计算系统及海拔高度计算方法
CN106441218A (zh) * 2016-09-05 2017-02-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海拔高度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7197436A (zh) * 2012-11-12 2017-09-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移动装置的海拔的方法及移动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97436A (zh) * 2012-11-12 2017-09-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移动装置的海拔的方法及移动装置
CN103983244A (zh) * 2014-06-04 2014-08-13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风扇性能变化规律计算服务器海拔高度的方法
CN106153001A (zh) * 2015-04-01 2016-11-23 新士达光通股份有限公司 海拔高度计算系统及海拔高度计算方法
CN106441218A (zh) * 2016-09-05 2017-02-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海拔高度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80890A (zh) 2018-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80890B (zh) 一种海拔高度的获取方法及终端
Choi et al. Modeling and managing thermal profiles of rack-mounted servers with thermostat
CN105890800B (zh) 一种电子设备、环境温度的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EP2963402A1 (en) Method of operating a mobile device,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and mobile device
CN112218509B (zh) 结温估算方法及电机控制器
Huber et al. A time–temperature–moisture concentration superposition principle that describes the relaxation behavior of epoxide molding compounds for microelectronics packaging
CN117309930A (zh) 芯片结温的估算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US8533512B2 (en) Dynamic power and performance calibration of data processing systems
Qi et al. Objective total isotropic sensitivity measurement
CN104950009A (zh) 一种热阻分析方法
CN108052721A (zh) 运载火箭产品可靠性评估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CN113392362A (zh) 一种基于环境去耦模型的架空导线载流量计算方法及系统
US20130141128A1 (en) Test device and test method for testing electronic devices
CN109975684B (zh) 一种芯片测试系统
CN110193389A (zh) 加热箱
CN111460581A (zh) 一种发动机温度分布的计算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3631693A (zh) 服务器的模拟组件、服务器发热的模拟方法和装置
De Vogeleer et al.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radiative cooling for mobile and embedded systems
Sabitov et al.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rmopiles
CN112578275B (zh) 一种高海拔环境下的低压断路器热性能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5843344A (zh) 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散热方法
Yin et al. The error model of the smart meter under the influence of low temperature
Dehghan et 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wo wet bulb globe temperature equipment for heat stress assessment in hot/dry and hot/wet conditions
US20230204436A1 (en) Current load management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in a cable duct
Kang et al. A Study on the Measurement of the Winding Resistance Influences the Efficiency Evaluation of 3phase Induction Moto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