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691C - 用于导行纱线的可调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导行纱线的可调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691C
CN1081691C CN93109745A CN93109745A CN1081691C CN 1081691 C CN1081691 C CN 1081691C CN 93109745 A CN93109745 A CN 93109745A CN 93109745 A CN93109745 A CN 93109745A CN 1081691 C CN1081691 C CN 108169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supporting mass
area
heating surface
he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31097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857A (zh
Inventor
鲍尔·卡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erlikon Textile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Barmag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rmag AG filed Critical Barmag AG
Publication of CN10868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8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69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69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个用于导行的热塑性纱线的加热装置,该纱线在加热肋上沿一个加热表面导行。重要的是,到纱线上的热传递是可改变的,即特别通过加热肋的高度改变,宽度改变和/或与纱线的接触长度变化来实现。同时,加热肋是可以调节的和/或纱线的路线可以通过导纱器而改变布置。

Description

用于导行纱线的可调加热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个加热装置,特别是一个纵向延伸体,例如一个用于加热一条导行纱线的加热管。
这样一种形式的加热装置例如在一个假捻卷曲机上就有应用。
用于加热假捻卷曲工序中导行的化学纤维的装置是公知的。一般说,该装置具有轨道,其置于一个长度延伸的可加热到一定温度的加热腔中,通过加热腔时,一条纱线可以经过纱线支承体所谓的隔肋导行,从而被加热。
欧洲专利申请0412429A2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导行纱线的可调加热装置,但是在横向于纱线路线的方向上,纱线支承体的纵向宽度和/或它们之间的距离是不可以改变的。
用于合成纤维的拉伸和热力定型,管形的纱线导行体是公知的。例如DE-AS1303384就描述了一个导行体,它被纱线所围绕。这个导行体具有一个旋转对称的结构,并且在纱线导行端部置有一个环形隆起物,同时,从其导纱始端至其导纱出端,是从纱线拉伸温度到纱线定型温度可连续增高加热的,且如此结构和安排,即,该导行体可以被纱线包绕成一个陡峭的螺旋形结构。这个纱线导行体的结构是很复杂的,并生产它时必需数个昂贵的加工步骤。因此,它不能以现代化高速工艺应有的可靠性工作。
在现代化的假捻卷曲工艺中,纱线以很高的速度运行。因此,在加热腔中的加热温度也是相当高的,以致于可能导致损伤纱线,特别在它刚一接触加热装置的加热表面时。因此,困难的是:以简单方式使纱线轨道相对于加热表面(特别在弯曲的加热腔中)具有一个均匀的高度;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导行的纱线无损伤地被加热。此外,应用公知的加热装置也不能在不花昂贵费用的前提下,使纱线运行轨道的弯曲程度或长度按规定变化。
因为这种形式的加热装置还应用在箔带和单丝的加工和处理中,所以当后面谈及纱线时,还总是包括了箔带和单丝在内。
作为用于纱线的热塑材料,应该特别考虑聚酰胺(Polyamid)或聚乙烯对苯二酯(Polyethy-lenterephtalat;PA6,PA6.6),但不局限于这些材料。
本发明任务在于设置一个加热装置,其中,可以简单的方式使传递到纱线上的热量进行改变。同时不用特别地改变加热装置的温度。这就是说,应用本发明能提供一个这样的纱线加热装置,即它能根据要求的热传递条件,实现宽范围的温度分布。特别是利用本发明应能制备一个加热装置,它不仅能使纱线运行轨道的弯曲度而且纱线运行轨道的长度和纱线导引长度或接触长度都能改变。同时,这个加热装置还应特别地能够使所有构件在高温下运转,这样自清洁效应就可有效地利用。
这一任务是通过下述特征来达到的:
一种用于导行纱线的可调加热装置,它具有一个长形的加热体1,该加热体1有一个加热表面,该加热表面在纵向上沿其长度延伸,多个纱线支承体2,这些支承体2以纵向间隔配置方式沿加热表面的长度安装在加热表面上,每个纱线支承体2限定纵向宽度,该纵向宽度在加热表面的纵向上延伸,导纱器8,9,所述导纱器8,9用于沿纱线路线对送纱的导行,所述纱线路线在纵向上横穿过纱线支承体2,所述纱线支承体2对加热表面有一定间隔,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个所述的纱线支承体2在纱线路线的横向上的纵向宽度是可变的,并且其中可通过在横向于纱线通道的方向上调节,纱线支承体2与纱线通道的相对位置就可以调整加热表面与行进中的纱线7之间的热传递。
该加热装置中纱线支承体2的接触长度与不接触的长度之比例是可以改变的。
该纱线支承体2在横向于纱线导行方向上具有一个数量级为多倍纱线直径的工作宽度;纱线支承体2在相应的纱线路线上的接触长度沿工作宽度而言是不同的,并且纱线路线相对于纱线支承体2的工作宽度是可以改变的。
纱线支承体2相互间的轴向距离是可以调节的。
沿纱线运行方向上说,在加热表面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设置相互间可以调节的导纱器8,9。
该纱线支承体2具有一个可相对纱线运行轨迹横向变化的宽度。
纱线支承体2相互间的距离是通过相对纱线运行轨迹的横向调节而改变的。
该加热表面是由一个绕其轴线可转动的管件1外缘表面构成的。
在纱线路线和加热体1之间的相对位置,可根据在加热体1上测定的温度进行调节。
在纱线路线和加热体1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根据沿纱线运行方向在加热体1之后测定的纱线张力进行调节。
在纱线路线和加热体1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根据在加热体之后测定的纱线温度进行调节。
纱线支承体2相对加热表面有一个不多于5毫米的高度H和与加热表面处于良好热传导接触。
纱线支承体2的高度H处于0.5和3mm范围内。
该纱线支承体2通过在加热表面上加工的切槽而相互间隔安置。
该加热装置1具有相互间隔安置的纱线支承体2,它们以离加热表面有一间距地支承着纱线7,同时,支承体2具有一个相对加热表面为不大于5毫米的高度H,并与加热表面处于良好热传导的接触。
该加热装置具有两个纵向段11、13,纱线支承体2在所述纵向段的入口段11处具有相对大的间距,在所述纵向段的出口段13处具有较小的间距。
该加热装置具有三个纵向段11、13、12,纱线支承体2在所述纵向段的输入段11具有大的间距,在所述纵向段的中间段13具有小的间距,在所述纵向段的端段12具有大的间距。
纱线支承体2的高度H在横向于纱线路线方向上是不同的。
该纱线支承体2与加热表面固定连接,特别地为一整体式结构。
该纱线支承体2可相对加热表面沿纱线7横向调节。
该纱线支承体2可相对加热表面沿纱线7纵向调节。
该加热表面由一个管件的外圆表面构成。
该管件1是可绕其轴线17转动的。
纱线支承体2的圆周表面相对管件1的轴线17是偏心安置的。
纱线支承体2是环形和可转动地安置在管件1上。
纱线支承体2是轴向可调节地安置在管件1上的。
纱线支承体2由一个在管件1上插置的套筒33构成,该套筒33打有孔。
套筒33上的孔在轴向上构成相同形状的列,而在圆周方向上形成不同(形状)的列。
通过在纱线运行轨道的输入和输出(端)设置的导纱器彼此间的相对运动,不仅可以改变纱线轨道的长度,而且还能够在加热表面上起纱线支承体作用的纵向区的宽度和/或高度作相应变化情况下,可控制地改变作用在纱线上的热传导温度分布。
通过可变化宽度的纱线导引隔肋,纱线在加热表面上的停留时间就可以改变。这就是说,其上靠置有纱线的加热表面改变其尺寸时,传递到纱线上的热量也就改变。因此,通过相应的改变在隔肋间设置的不接触区,还可以调节热传递的分布曲线。一个另外的变型方案是其高度可变化的隔肋,它们使得,加热表面和纱线运行轨道之间的距离,可进行统一地或可变化地调节。
在另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加热体是一个管件,其上,插置有环件或盘件作为纱线导行隔肋。这些环件的圆周表面作为纱线接触及导行表面并将热量传递到其上导行的纱线。这些环件可以沿其圆周方向具有均匀或连续或分级的方式变化的宽度和/或高度。而环件之间轴向距离可以是沿纱线运行方向增加或减少或其他方式改变的。
还要明确指出的是,此处作为例子将其结构设置成管件的加热表面是为了适合相应的要求。所以,本发明技术原则还可以应用在平面加热器或沟槽加热器上。
同时,环件还可以通过在加热体表面上切削的沟槽而彼此间隔安置,或者它们可以在表面上固定安置或可调节安置。
纱线导行长度可以如此进行改变,即,在纱线运行方向上,直接在加热体之前和之后,设置导纱器,它们的位置相对于加热体和/或相互间是可以调节的。必要时,这些导纱器还甚至可以设置在加热体的输入和输出(端)。
此外,关于纱线支承体的实施例结构和调节特性请参见说明书。
应该特别指出的是,本发明加热装置可以运行在一个温度范围内,这个温度范围与加热表面的自动净化温度相适应。通过适当的结构设置和一个与加热装置真正加热表面的紧密热工连接,就可以使加热表面和纱线支承体在运行时保持在一个高温度上,特别地保持在一个高于自动净化所需的温度上,同时不损伤纱线。
已经证明令人惊奇的结果是,在高温情况下,纱线,甚至是细纱线也不存在燃烧的危险,此时(作为优选建议)纱线支承体的高度选在约0.1mm和5mm之间,最佳值为0.5mm和3mm之间。该下界是通过加热表面的弯曲度和螺旋形的斜度以及依次排列的纱线支承体间的距离确定的,而纱线是以螺旋形或沿弯曲的加热表面导行的,并必须如此选择,即,纱线不能接触加热表面本身。
下面强调的是,不仅纱线支承体和加热表面具有特别好的热接触的事实,而且隔肋相对于加热表面也只有一个微小的高度的事实,它们相对现有技术(无论每个自身,还是特别地共同组合)都起了一个明显的改善作用。这种改进,可以在每种高温加热器中(此时,纱线在一个弯曲的纱线路线中沿加热表面导行)得到有效地应用。一个特别好的热接触可以通过将加热表面和纱线支承体制成一体的结构方案或通过安装导热良好的纱线支承体来实现。
本发明一个附加的任务是设置一个纱线加热装置,它能在任何应用情况下将上面提到的自动净化特性,按照发明要求附加影响对运行纱线的热传递。
同时本发明可利用这样的知识,即,自动净化温度处于约430℃的数量级中,但通过加热表面到被加热纱线的热传递的影响,使纱线经受一个例如为330℃的较低温度。
这些措施是特别有优点的,只要此时,热塑性的纱性具有较小的纤度例如20锭(Den)。并且,例如以纱线速度约1000米/分通过本发明加热装置。
通过这些措施,实际上自动地避免了,加热表面用于经过的纱线连续的沉积而逐渐长高,以使得用于导行纱线的加热条件在总的纱线长度上可以基本上保持恒定。
尤其提供了这样的可能性:设置一个加热装置用于多个要加热的纱线。在这种情况下,当一个纱线加热区为净化阶段时,则另外的纱线在其所属的纱线加热区内连续地继续导行,同时不会发生,第一纱线加热区的自动净化作用可能影响在第二纱线加热区中正在导行纱线的质量。
还会很有意义的是,使纱线加热区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后,位于导行纱线的下方进行转动或移动,以便达到一个有规律的纱线加热区自动净化作用。
下面,还要详细说一下本发明一个特殊实施例,它被应用于假捻卷曲机作为其加热装置。
这个加热装置在EP0412 429A2中已有说明。这个加热装置的优点是高的加热功率,并可传递到纱线上和允许一个较短长度的加热器,另外的优点是自动净化效应。
此处强调的是,这个自动净化效应在加热器的长度是不均匀的。
就这个特殊实施例而言,本发明一个附加的任务是,将该公知的加热器如此作改进设置,即,加热器的净化不是应热塑性纱线材料的烘烤或热裂的余物的要求进行的。
在本发明的一上特别的实施例中,该加热器可以具有一个入口区域,在该区域中纱线与纱线支承件只有很微小或没有接触,同时,此处的纱线支承体仅以很大间距安置。最好在入口区只装备一个输入导纱器和出口区只装备一个输出导纱器。此外,已证明的优点是,输入导纱器处于冷态。出于此原因建议,输入导纱器与加热表面不要有热接触。因此该导纱器基本保持冷态。这样,就不可能对热塑材料有分离作用。而输出侧导纱器就应与此相反地具有自动净化特性。由此,输出导纱器最好直接与加热表面相连接。并置于所谓的“控制段”的开始,该控制段连在入口区上。
该控制段是由这样一段,其中纱线应获得给定温度。在该控制段中,安置多个纱线支承体。这些纱线支承体彼此具有相同的或变化的间距(如上面所述EP 0412 429A2描述的)。
通过在控制段中应用纱线支承体就可确保,纱线以与加热表面有精确限定的距离导行。此外为保证在入口段的纱线不与加热表面接触,所以还建议,加热装置在入口段和控制段之间保持一个阶梯,这样,在入口段加热表面与导行纱线间的距离是较大的,最好,是控制段中导行纱线与加热表面间距离的数倍。
为了改进自动净化特性还规定,纱线支承体作为隔肋固定在加热表面上,以具有好的热传导接触,此外还可以规定,该隔肋和加热表面是制成一体的,也就是说,该加热表面由隔肋和与此交替的沉凹组成。这些措施的每个都适于和确保,隔肋被加热到与加热表面相同的温度,也就是说,该温度是高于300℃至350℃的。
通过本发明纱线支承体的安置就可保证,纱线支承体只安置在这样的区域内,其中,一方面纱线达到的温度以及另一方面加热器温度都能确保自动净化作用。在控制区域,加热装置应实现(并最好通过控制)一个精确的温度运行。通过使纱线相对于加热装置进行精确地导行,此处就可确保,纱线具有规定的给定温度。同时,在可运动的纱线支承体情况下通过使纱线支承体的宽度相对于导行的纱线进行变化,就可以使纱线的停留时间在广阔的界限内进行变化,也就是说,纱线和纱线支承体间的接触表面可以根据在纱线或在加热体上测得的温度进行调节。这样,在入口段就可以放弃对纱线的精确导行。同时还可应用这样的知识,即在入口段,加热纱线是应用较大的位于加热装置和纱线间的温度梯度实现的,由此,对纱线的一个精确的温度控制既不需要也是不可能的。
在控制段加热纱线的作用是,首先,纱线的外层达到希望的温度。但是,必需使纱线在其全截面上均匀地加热。这个目标是如此实现的,即在控制段后安置一个出口段,此处,纱线支承体既可以大间距安置,或者也可不安置纱线支承体。为了避免纱线与加热装置的加热表面发生接触,此处最好还应使导行纱线和加热表面之间的距离是较大的,并最好是导行纱线和控制区内加热表面间距离的数倍。通过这种出口段的安排,就可确保即使在只有微小热传递情况下,也可避免热损失,并实现在控制段输送的热量在全部纱线横截面上均匀地分配。
在入口段,可以采用一个较大的无支承的纱线长度;亦即强调,在入口段,纱线摆动的倾斜度是很小的。从400mm至500mm的长度是可能的。但是,该长度为了使耗能限制在为达到希望的纱线予热所必需的数量上而可以延长的。
无论如何,出口段是短于入口段的。出口段的长度最好是限制在300mm并尤其是应再短一些。
导行纱线和加热表面之间的距离在出口段和入口段是较大的,最好是控制区该种距离的数倍,但最好限制在5mm,最佳优选为3mm。
关于纱线支承体接触长度影响热传递的事实,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得到特别有利的应用。
纱线加热作用的最佳化对于纱线的质量及其在假捻卷曲机中卷曲变形是有重大意义的。出于这个原因,建议纱线支承体的接触长度是可调节的。由此,就可以使加热作用在所希望的纱线导行速度和纱线直径(纤度)基础上实现最佳调节。为了实施,此外提出加热装置和纱线支承体应如此构造,即,纱线支承体是可更换的。
为使加热作用最佳化和适应纱线导行速度和纤度,还有利地建议了:加热装置的纱线支承体的接触长度与其不接触长度的比例应设置成可以调节的,特别在控制区的范围内。一个加热装置可以例如有一个管子的结构,在其圆周上设置多个在轴向区段中按圆周方向展宽的隔肋。这些隔肋可以是依次错位地在圆周上安置。依次就可实现的螺旋形围绕管子的纱线依次地接触该区域内的隔肋,在此区域内,隔肋基本具有相同的接触长度。
一个另外的实施方案,它能在任何时候,使加热作用适应于特殊的工艺参数,特别是纱线纤度和导行速度,这个方案由一个加热体构成,而加热体由多个分段组装而成并其长度可以改变。
按照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案是,在一个基本具有光滑表面的加热管上罩上一个套筒或一个笼件,其内径与加热管的外径相一致,其外圆表面通过相同形式的依次成行列的凹槽所贯穿。最好是,在套筒上相同形式凹槽的行处于直径上的相对侧,同时,最好除了这些凹槽行外,还置有其他形式的凹槽行。最好这些行与轴线平行布置。在这些彼此并列的凹槽之间置有与这些凹槽形状对应的沿圆周方向延伸的隔肋。该套筒设在加热管上能保证防止轴向移动,但是可以转动。由此得到的优点是,通过逐渐转动管子上的套环,就可以使纱线总是通过隔肋上的一个干净的导行位置运行,另一方面,通过隔肋的不同结构造型,可以使纱线在广阔的温度范围内被加热。因为,在套筒上相同形式的隔肋或凹槽,是在直径方向上相互对置的或以确定的角度间隔重复出现的,所以就可构成用于两条或多条纱线的导行轨道。此外,在行之间沿套环纵向布置的隔肋对本发明的实质是无意义的。
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下面的附图中作了描绘并在说明书中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上。附图为:
图1是本发明一个适于导行纱线的圆盘俯视图;
图2是一个沿图3中II-II线的截面图;
图3是本发明加热装置的一个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案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案侧视图;
图6是本发明第四种具有可调节的纱线导引装置的实施方案侧视图;
图7是一个具有环件的加热装置剖视图,其高度在圆周方向是变化的;
图8是根据图7具有彼此相对可转动的纱线导引装置的加热装置立体图;
图9是具有沿圆周方向变化的隔片宽度和隔片高度的加热装置俯视图;
图10是本发明加热装置的轴向视图;
图11是在一个假捻卷曲机中的应用实例;
图12是本发明具有两个相同形式的纱线加热区的普通实施例;
图13是本发明另外一个实施例,其具有一个不可调节的纱线加热区和一个可调节的纱线加热区;
图14是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其具有两个可不同调节的纱线加热区;
图15加热装置的轴向视图,其总具有两个纱线加热区和椭圆形环或者说偏心的环件;
图16一个另外的纵剖图;
图17一个管形加热装置的视图;
图18一个管形加热装置的修改实施例;
图19是一个纱线跨绕套筒坯件在展平状态的俯视图,其具有三对彼此不同的纱线跨绕隔片;
图20是一个缩小尺寸的加热管立体图,其具有卷边的套筒;
图21一个加热管的纵剖图,其由多个相互可调节的分段组成;
图22一个另外的由分段构成的加热管纵剖图。
在下面关于本发明不同实施方案的描述中,相同的构件应用相同的参考编号。
图3中表示的加热装置具有一个管子1,下面称加热管,该加热管1在其内部装有两个彼此平行布置的加热电阻6,这两条电阻最好彼此和与加热管1的内圆表面用一种适合的绝缘材料例如镁氧化物粉或镁硅酸盐粉隔离。该加热管1由一种好的导热金属,例如钢或者最好由铜-铝合金制成。
在加热管1上插置数个环件或者圆盘2。这在图1和图2中详细描绘的圆盘2是圆环形的并设置一个径向的切槽5,它的内宽基本上与加热管1的直径相一致,其面对着的边棱是彼此平行布置.圆盘2的外边缘是球面的结构。在圆盘的一个端表面上,置有多个凹陷或凹槽4,它们彼此以相等的间距并绕圆盘2的轴线安置。在圆盘2反面的另一端面上,伸出一个用于间距保持器的柱销3,它离圆盘轴线的间距与凹槽4离圆盘轴的间距相一致。
圆盘2这样插置在加热管1上,即从一个圆盘2上突出的柱销3保证插到一个邻近圆盘的一个凹槽4中。同时,这些圆盘2最好是彼此有规律角度错位地插置在加热管上,这样,切槽5的开口和柱销3以盘旋方形围绕着加热管或者说,在管子1的轴线方向看,是网栅形地重叠安置。为了使环件2在管子1上固定安置,可以必要时将一个弹簧弓10推入切槽5中,该弓的腿部顶靠到面对着安置的切槽边棱而其顶端靠置到管子1上。
该固盘2球面形的边缘用于导引一条纱线7,该纱线7通过一个输入导纱器8被放置到由圆盘2球面边缘形成的加热装置的纱线超绕表面上,并通过一个相对导纱器有夹角的和轴线上错位的输出导纱器9离开加热装置。这就是说,该纱线7以螺旋形围绕着该装置,它的斜度取决于导纱器8和9彼此间的错位。至少一个导纱器相对于另一个导纱器围绕加热管1的轴线是可偏转的,这样,纱线轨道通过圆盘2的长度,就可以通过改变由纱线7形成的螺旋结构的斜度而变化。导纱器8和9的位置位于切槽的两个侧边,而纱线7的螺旋形结构位于圆盘2中切槽5外边的区域上。
最好,圆盘由一种耐热的和抗氧化的材料例如铝氧化物或氧化钛构成。为了提高圆盘边缘的抗磨性,这个边缘可以必要时设置一种适合的金属层,为了提高其亲护纱线的特性,这圆盘边缘可以被研磨或抛光。
图4表示的本发明实施方案由一个装备有电气加热电阻的加热管1所构成,该管子1被数个环件2所包围。这些环件2是例如通过焊接与加热管1固定连接的,并彼此以相等的间距安置。但是,这些环件2也可以由环形隆起所构成,它们是以有规律的间距在管子中被镦锻出来的。这些环件还可以通过凹槽而彼此间隔安置,而凹槽是在加热管1的外缘表面上加工成的。而环件2径向突出的圆周表面是制成球面形的,且具有对纱线亲护的特性。这些环件用于,使一条纱线7以间隔距离方式经过加热管1的外缘表面,同时,这纱线跨绕轨道最好是螺旋形缠绕着管子1。如图中所描绘的,导纱器8和9位于加热管1的两个端部,而导纱器8和9的错位就确定了关于彼此间纱线轨道的斜度和长度。至少两个导纱器之一可以相对于另外一个进行调节。而为了调节这个导纱器所必需的措施属于现有技术故不予描述了。
图5表示的本发明实施结构由一个加热管组成,它在其内部置有一个电阻加热导线6,而且它在全长度上被一个螺纹形的导纱托架2所包围。这个螺纹形的导纱托架2是例如通过焊接与管子1固定相连接的。它的向外边指的表面是球面形的并具有对纱线亲护的特性,也就是说,它在传递纱线时施加一个尽可能小的摩擦作用。此外纱线7以一个螺旋线导引,而这个螺旋线与导纱托架2的螺纹是相反放置的。该纱线借助吊环形导纱器8和9(它们设置在加热管1的入纱端和出纱端)放置在螺旋形的导纱托架2上。和已描述的实施例情况中一样,导纱器8和9彼此间是可以相对调节的。
本发明的一个第4实施例描绘在图6中。此处还涉及一个用加热电阻6加热的管子1。在这个情况下,管子1被一个螺纹形的导纱托架2所包绕,托架2由一个可弯曲的尽可能弹性的材料制成。这个导纱托架2例如可以是一个金属管,它的靠着加热管1的表面是平整的,这样,在加热管1和导纱托架2之间形成一个紧密的热接触。在导纱托架2和加热管1的金属表面之间的连接是由摩擦决定的,这样,围绕加热管1螺旋形安置的导纱托架2的螺距就可以改变,其中,托架2的一个端部相对于另一个端部在外缘表面上可以移动,这样,导纱托架的螺距和长度也就被改变。同时,通过螺旋的长度变化而获得的拉伸或收缩可以同时通过调节在管子1外圆表面开始处的螺纹端部使之与管子1的直径相适合。在图6中,该螺纹形的导纱托架2,被描绘了两个位置:一个是全实线表示的拉开位置和一个用点划线表示的压缩一起的位置。同时,通过螺旋结构的长度变化而获得的拉伸或收缩可以同时通过在管子1外圆表面圆周上螺纹的端部的调节而相应地与管1的直径相适应。
这样,以此方式就可以使在加热管上纱线跨绕轨道的长度变化。同时,这在加热管的入纱端和出纱端部设置的导纱器8和9是可以调节的,因此,纱线跨绕轨道的斜度也是可以改变的。
此处描述的纱线跨绕加热装置提供的另外优点是,能在广阔的范围内实现可变化的纱线跨绕轨道。此外,通过多个不同加热的纱线托架的依次安置就可以在纱线运行轨道的长度上实现可以变化的温度断面分布。
下面说明图7-9和11-15中的加热装置,其中,在加热管1的纱线入口和纱线出口安置了一个输入导纱器和一个输出导纱器9,同时,导纱器8和9以及管子1在管子的圆周方向是彼此可相对转动的。
这一点既可以通过转动安置的输入导线器和/或输出导纱器8、9并与位置固定的加热管1协调作用来实现,或者也可以用位置固定的输入导纱器和/或输出导纱器8、9与一个绕其纵轴可转动的加热管1配合作用或者用可转动的输入导纱器和/或输出导纱器8、9与可转动的加热管1协调作用来实现。
在图7的实施例中,只有输出导纱器9是相对管子可以转动的,同时输入导纱器8是位置固定安置的。
按照图7的实施例,通过槽口16构成的输出导纱器9是同轴线和可转动地置于加热管1的下边端部上,并且可在转动范围15内相对管子转动。
可以看出,在使输出导纱器9相对管子转动情况下,这运行的纱线7在环件2上描出了一个螺旋形结构,它的几何图形(弯曲度、斜度)是取决于在输出导纱器9处槽口16的转动位置。
为了完整起见,加热管1还具有一个电阻加热器,它通过电气导线6a提供加热电流。
此外图7-9和11-14表明,加热装置可以在加热管1的入口和/或加热管1的出口处分别设有一个入口段11及端部段12,它离跨越运行的纱线7比加热管1的外壳表面离纱线有较大的径向间距。
在入口段11及端部段12之间置有控制段13,它在所示情况下具有一个另外的特性。
此外从图9可以看出的,输入导纱器8和输出导纱器9相对于加热管1是可以转动的,依此,在环件2的表面上形成一个角度区域,这个区域由于转动范围15可被纱线7绕上的。因此,在纱线和环件之间存在一个尽可能接触的表面区域。
所以,纱线7可以在预先给定的角度范围内的任意位置上运行,并有与导纱器8、9和管子1彼此间相应的转动位置有关。
在被纱线7可绕上的转动范围内,环件具有一个圆周方向变化的环件宽度,这就意味着,一个环件的宽度B是依据一个圆周坐标u并按照一个函数B(u)变化的,这个函数总是可以予先确定的。此外,该函数是一条直线。
此外图9表示的特性是,环件2在与纱线7可能接触的区域具有一个沿圆周方向变化的高度H。这就意味着,高度H是一个圆周坐标u的函数,这个函数用H(u)作相应地表示。
在图9的实施例中,假定环件的宽度B沿相应的圆周方向是增加的,则环件的高度H是减少的。因此可以预料,随着由增加的环件宽度B引起的环件上纱线7的接触时间的增加,并由于纱线7与管外壳表面之间距离的减小,使得在环件2之间非接触区域中纱线上受到的热流也是增加的。
对此,图7和8作补充说明,环件2然而也在被纱线可绕上的转角范围内可以具有一个沿圆周方向变化的高度,此时而环件2的宽度,亦即隔板宽度沿圆周方向是不变的。
本发明的这两个实施例不仅可以彼此组合在一起出现而且可以彼此分开存在。
此外要说的是,环件可以如此设置,在管子外壳表面上加工有这种形式的环形槽,使承载纱线7运行的本发明环件保持竖立在其中。
其功能如下:
从加热管1到纱线7的热量传递、一方面是在环件2与纱线7构成的接触区上完成的。
另外,往纱线7上的热流动是在环件2间不与纱线接触的纵向区域内发生的。因为,环件2间的环槽底部相对于导引的纱线只有几个毫米的距离,例如,从约0.5mm,开始增加到3mm,所以加热管1的加热温度为约300度摄氏(℃)或更高,尤其是达到自动净化温度的温度数量级,由此看来,因此一个相当大的热量流动会在无接触的纵向区域中发生。
在纱线上作用的总的热流,因此,是一个与管子几何形状有关的相应调节的纱线运行几何形状的函数,因为接触长度和非接触的纵向区域,同样如环件高度是取决于输入导纱器8及输出导纱器9与加热管1的相对位置的。
依此,相应传递的热流可以进行很精细地调整的,只要微小的改变相互间的转动位置,就引起在一个确定长度的纱线段上作用的总热量有明显的改善。
这一知识使得本发明可以应用在一个假捻卷曲变形机上,就此以后还要详述。
如在图10中继续表示的,可以分别将多个本发明环件2相对于管子轴线17作偏心安置,同时,将环件分别以成对方式彼此相差180℃错位安置是有利的。
本发明以上最后一个变型结构提供了另外的优点,加热装置相对于管子轴线17是对称的,因此,它适于总是一对导行纱线7.1、7.2的加工和操作的。
此外图11表示一个加热装置13,其前置一个输送装置18,而加热装置13之后安置一个冷却区(此处它制成冷却轨19)以及一个假捻传送器20和一个输送装置21。
另外,图11表示,输入导纱器8和输出导纱器9相互之间或相对于加热管1可以依据在加热装置13的出口测得的纱线温度进行调节的。为此,在加热管1的出口区域安置一个温度传感器22,它提供一个输出信号,以便例如通过相应的一个步进电机23根据温度来调节输入导纱器8及输出导纱器9。应该明确地指出,在温度传感器22的测量信号上叠加一纱线张力信号,其由拉力测量装置24产生,该装置置于加热装置之后。
此外本发明提供的基本优点是,从加热装置到纱线相应有效的热传递可以根据程序最佳化要求进行特别精细地调节,另外还可以对纱线温度实现一个很精确的控制,以便在全部的纱线导行长度上达到一个理想的纱线特性。
此外,图12-14表示本发明补充实施例。
这些情况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这些实施例中在每个加热装置1上总设置两纱线加热区25。
在每个纱线加热区25内,在加热表面上固定了多个与纱线运行方向垂直的隔片2,同时,这隔片的高度超出加热表面至少0.1mm,但不大于5mm。
这是考虑到,将隔片2的高度超出加热表面约不大于5mm,以便使本发明加热装置的优点,特别是自动净化作用和可精确控制的性能,可单个地或同时地利用。
在所有情况下,纱线加热区沿纱线的方向都是凸面弯曲的,因此就能够,使纱线以一个螺旋线形式通过加热区导行。
该管子可以设置成转动体,转动体段或者转动体扇弧件,以便用简单方式使纱线沿一个螺旋形结构导行。
在本申请的范围内,一个加热区应理解为加热装置的这样的区域:在其内部能够将加热装置的一个相当大的热量传递到纱线上。
这一点按照图13的实施例,左边的纱线加热区,是一条单个的纱线路线,此时,例如相对于加热表面未设置纱线导行的可调节特性。
但是这一步也可以如图12和14以及图13右边的加热区表示的那样,是一个夹角区域,在该区域内,一条纱线可以相对于加热表面导行。
如图12继续表示的,还能够使两个纱线加热区25a,25b相同地设置,这个情况不是对本发明限制,以此变型则可以实现,环件2的宽度B沿圆周方向是变化的。应该强调指出的是,仅就这  点或者与环件沿圆周方向变化的高度H相组合乃是本发明的优点。
如图13还表明的,这也会是有意义的,即,仅仅一个设置环件的纱线加热区其宽度B沿圆周方向是变化的,与前面所述相类似,还有高度H也是变化的,而这时环件宽度B在两个纱线加热区的另一个中是保持不变的。
在这种情况下不必需规定,在输入导纱器8及输出导纱器9和纱线加热区25之间有相对可调节性,这是因为,其出发点为从加热表面到纱线7的热传递在加热区的全部范围内是不变的。
但是应该明确指出的是,对于一定的应用场合,沿圆周方向改变环件的高度H还会是有意义的,那么理所当然,在加热表面和导引的纱线之间有一个相对的可调节性也是有用的。
如图12所表明的情况,在相同形式的纱线加热区时,特别有意义的是,人们将这种纱线加热区分别与可同步运动的输入导纱器8及输出导纱器9对应设置,这种导纱器8及9安置在可转动的纱线导引杆26的端部区域。
这种同步运动性能可以通过相应的传动装置很容易地实现。但是这种形式的传动装置属于现有技术,因而此处不必详细说明。
以此方式,还可以容易地实现:两条通过一个加热装置导引的纱线的质量是彼此一样的。
如从图15a-e表明的,分别将两个纱线加热区25a,25b在直径上相对安置是可能的,并在这种情况下,输入导纱器8及输出导纱器9是如此地安置在相应的纱线导行杆26上的,即纱线在具有相同运行条件的位置上导行。
如人们可以容易想像的那样,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还应该能够使环件的宽度B以等级方式进行改变。这就意味着,宽度B以分段方式保持不变,并在一定的圆周坐标上逐段地例如从一个较小的宽度到一个较大的宽度增加的。
这刚刚说过的情况类似地也适用于一个环件高度H的变化情况。亦即本发明也应该包括,高度H沿圆周方向以等级方式变化,以便例如获得纱线运行区段,在其内,使得纱线和环件间的接触区的横向微小摆动基本上不影响加热表面和纱线间的热传递。
此外,可以作为优点表明的是,可改变宽度和/或高度的环件在圆周方向上是如此相互错位安置的,即在预计可能的纱线导行中,相应有效的接触区基本上能实现相同的接触时间及离管子外壳表面相同的纱线间距。
这一点理所当然地也适用于其高度H是逐级方式变化的环件。
特别应该指出的是,一个逐级方式变化的环件高度H实现是很简单的,因为只要人们规定环件具有这样的扇形段,即每段都有一个恒定的半径。在两个相邻的不同半径的扇形段间的过渡区域是设置成对纱线有亲护结构的,也就是说,在相邻的环半径上,对相应环半径不连贯的或棱角形的修改必须是相应地沿圆周方向进行倒圆,以避免损伤纱线。
如图15a-c表明的,这样也是有意义的,即环件2的外部轮廓至少以分区方式设置或基本惰圆形的。在这种情况下,附加建议:两条纱线7在椭圆的相互对置的位置上导行。
这些位置不仅相对于隋圆的长轴而且相对于其短轴都是可以处于相互对置的,如图15a和15b表示的。
诚然,在图15c中表明了一个关于调节纱线导行的有效可能方案,其中每一条纱线7仅在椭圆长半轴和短半轴之间张开的象限内导行。
可以看出,在这种情况下,从加热管1至纱线的热量传递,在输入导纱器8和输出导纱器9之间的整个纱线长度上是连续提高或下降的。在本实施例中,在输入导纱器8处的纱线和加热管1之间存在很大距离,它在沿朝输出导纱器9方向上纱线运行中是明显地减少的,在到达输出导纱器9处时减至最小值,所以,从输入导纱器8到输出导纱器9的热传递是连续提高的。
因此,在输入导纱器8和输出导纱器9之间的纱线导行全长上,可以实现一个特别有效的可控制的热传递,因为,在最小间距(位于椭圆小半轴的区域)和最大间距(位于椭圆大半轴的区域)之间,隔片2的全部区域可用于调节。
因此,在这个可能的纱线接触路线内部,肯定可以设置处于输入导纱器8和输出导纱器9之间一个确定相对位置情况下的最佳热传递,同时,在此情况下,还能够实现从管子到纱线一个连续提高的热传递。
在这个实施例中,结果用“椭圆两个相互对置的位置”表示椭圆的两个圆周区域,它们相对长椭轴和短椭轴的交点在直径上相互对置。
此外,图15d和15e还表示偏心安置的隔片2。该隔片2是环形的,同时,该隔片2的圆心点相对于加热管1的圆心点以偏心度27错位安置。
输入导纱器和输出导纱器对于每个纱线,都是分离地安置在相应的一个纱线导行杆26上的,并且相对于隔片2中心沿圆周可转动的以便在被加热的纱线上产生相同的作用。
以此方式就可实现,在调节输入导纱器8及输出导纱器9的情况下,使两条纱线上的热传递以相同的程度受控。
正如图15e补充表明的,它描述了相当于图15d转动180℃的位置,以此方式就可以实现从加热管1到纱线7的热传递有一个理想的调节。
在图15a表示的情况下,该导入的纱线,在输入导纱器8的区域,离加热管1的加热表面有一个相对大的距离,而导出的纱线与此相反具有一个相对微小的距离,然而在图15e中的情况下,这些关系则完全颠倒过来。
此外,该导入的纱线,在输入导纱器8的区域,受到相对强的加热,因为它(线)离加热管1的加热表面具有一个很微小的距离,同时,该导出的纱线,在输出导纱器9的区域,离加热表面有一个相对大的距离。
应该强调说明的是,关于从加热表面到纱线的热传递,不仅仅是在加热装置入口和出口间的纱线路程上加热表面和纱线间的中间距离特别有关,而且从本发明还另外地得知,从加热表面到纱线的热传递是随着纱线到加热表面的接近程度是超正比例提高的。
出于这个原因,用本发明设置的环件可以被安置在加热表面上而不用另外的自动净化温度,同时,这些作用于纱线的温度不会损坏加热结构。
此外,本发明可以实现对不同纤度例如20锭(den)及40锭(den)的纤维线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和同时进行加工,只要导行的纱线和加热的表面之间的相对位置作相应地调整即可。
这意味着,在具有多个加热区的加热装置情况下,可以一个加热区完全不工作,同时另一个加热区在运行。
依此,用一个加热装置本身,不用改变或调节加热表面的温度,而仅仅通过选定纱线导行和加热装置之间的相对位置,就可以实现对不同的纱线品质,提供不同的热流。
下面的附图说明特别涉及图16至18,对这些图需要加以特别说明,这一点要强调一下。
最好该加热装置应用在一个假捻卷曲机中。这样一个假捻卷曲机的例如在DE-PS 3719050作了描述,它包括数个前置筒管,从其上抽数根纱线,还包括加热装置,每个纱线都通过上述加热装置导行,还包括冷却装置,每个纱线通过它导行,还包括一个假拎传感器,它从每条纱线获得一个从其旁经过的捻动,以及包括入口及出口输送装置,它们将纱线从输送筒管上抽出或从假捻传感器上抽出。接着,每条纱线在一个卷绕筒管收卷绕。这里表明的加热装置涉及到前边已描述的安置在假捻区中的加热器。
这儿表示的加热装置30是管子形的,该纱线7首先通过一个输入导纱器8导行,然后到达管子的圆周上。该纱通过一个出口侧的导纱器9以轴向分量和圆周分量沿该管子导行,同时,导纱器9就是一个绕管子轴线可转动的带有纱线导行槽口16的圆盘。在图16和18中,简化地描绘了输入导纱器8和槽口16的对准位置,图17表示(还可应用到实施例18上)圆盘9是这样转动的,该纱线(如已说过的)是以轴向的但也可以圆周方向的分量经过管子导行,因此,描绘了一个陡峭的螺旋线。通过调节圆盘9就可以使纱线在管子上沿圆周方向的包绕程度进行调节。这种包绕与纱线的弯曲是意义相同的。由此通过这种包绕,就可以实现纱线在管子上或在管子上固定的纱线支承物上完全的靠置。关于这种纱线支承物下面将进一步详述。
该加热装置包括三个分段,亦即入口段11控制段13和出口段12。纱线通过输入导纱器8越过入口分段11以及经过控制段13的第一纱线支承体31.1导行。同时,面向纱线的加热表面,也就是说入口分段11的外壳表面离纱线有一个距离,它是以下这个距离的数倍,这个距离指的是纱线与控制段中纱线支承体之间设置的外壳区域并称加热表面之间的距离。导纱器8与控制段的第一纱线支承体31.1的距离同样是控制区中纱线支承体间距的数倍。此处,长度直达500mm可以接受。而且这个长度是与摆动倾斜度十分有关的。最好,入口段11的长度选得小一点,并使纱线能够有一个高效的预加热。
加热装置是通过一个其结构为一个加热管1的电阻加热器来加热的。用6a表示电阻加热器的电导线。该电热器制成加热筒1的结构,并在加热装置的全长上延伸,亦即延伸在入口段11,控制段13和出口段12上。
加热装置的温度控制装置包括一个温度传感器,它获知控制段13的有效实际温度值。这个温度受到控制。由此,控制段具有一个很精确的温度调节。
在控制段13中,安置了多个纱线支承体31。包括第一纱线支承体31.1的所有这些纱线支承体31,都是制成隔片结构,它们在控制段的圆周上延伸。这些隔片具有一个确定的并预先规定的间距以及一个确定的超出控制段13其余外壳区域的高度。纱线支承体的数目是通过纱线的摆动倾斜度以及热传递情况决定的。而隔片相对于控制区段外壳表面的高度,最好选择小点,最大为3mm,最好它小于1.5mm。
这纱线经过纱线支承体的外圆周导行。同时,纱线与外圆周接触在一条确定的长度上。这个长度同样决定了热传递作用。
为保护纱线,这个接触长度应选择短一些,同时,根据热传递的要求需要一个妥协措施。纱线支承体间的轴向距离同样影响热传递。综合起来,接触长度与纱线支承体间距的比例可以采用为约1比5,最好是这个比例再小些,尤其小于1比10。
加热表面的距离,亦即入口区段外壳表面的距离为隔片31高度为3-10倍,这个高度指的是隔片31相对于控制区段外壳表面高度,但是上述距离最好小于10倍,就此而言,图中的描绘未按比例考虑。
在出口段,纱线又只通过很小几个纱线支承体导行,并且此处是通过控制区的纱线支承体31.3以及开头已提及的带有纱线导行槽口16的圆盘9行进的。在导行纱线和出口段12的外圆表面间的距离也比纱线导行隔片31相对于控制段外壳表面的高度大好多倍,同时,与入口区段同样的尺寸关系也适用此处。但总的看来,在出口段的纱线支承体的间距小于在入口段的情况。该纱线支承体间距计为300mm,并最好是小一些。应该提及的是,所表示的加热装置在实际上,被封闭在一个隔离笼中,它有一个径向槽口用于放置纱线,该槽口相对着管子的控制区形成一个圆周隙缝。纱线在这个圆周隙缝中导行。还有一个可能是,通过安置一对输入导纱器8和一对圆盘9上的纱线导引槽口16,在一个加热装置上加热两条纱线。
该输入导纱器8尽可能地不与加热装置接触。依此就可实现导纱器8不会被加热。由此在导纱器上不会形成因加热纱线而产生的沉积物。该入口段11的纱线输出导行器是(如前已述)作为控制段13的第一纱线支承体31.1的。如在控制段的其余纱线支承体31.1,31.2,31.3的情况一样,此处(如已说过)涉及到隔片。这些隔片是从控制区段的外壳表面上升高制成的,因此,它们与加热装置有好的热传导接触。通过其较小的高度就可确保,控制温度也处于接触表面上。依次,就可保证,高于300℃的加热温度可被选到如此之高,即,它可使处于悬挂态的纱毛回丝热裂和燃烧,并且还可发生在隔片31.1,31.2,31.3的接触表面上。因此,这种纱线支承体具有良好的自动净化特性。
在出口侧亦即圆盘9,具有纱线导引槽口16的导纱器9是可转动地安置在加热装置的筒子1上的。依次就可保证,加热筒子1的温度也可传播到圆盘9上,这样,也应认为此处圆盘9也具有好的自动净化特性。
按照图18的实施例,使得起导纱支承体作用的隔片31.1,31.2和可能的31.3的圆周上的结构具有一个特殊性,这些隔片在圆周方向具有一个增加的轴向延伸。同时,如从图18可以获得的,这最窄的铁位置不是精确地位于一条外形轮廓线上,而是基本与纱线的跨绕导引线平行。同时,纱线的这些跨绕线是可以改变的。此外,必须选择一条与标准的运行条件相对应的跨绕线。然而,在图18中不仅带有导纱槽口16的圆盘9输出导纱器而且导纱器8也是围绕加热装置的轴线可转动的。因此,纱线在加热装置圆周上的导行是可调位的,即调位到一个区域,其中,导纱隔片31的接触长度达到一个希望的程度,同时,接触长度与隔片间不接触的导行长度的比值也是处于希望值。依此,热量的传递,而且以及纱线的平静运行都可以被控制。另一方面,一个过大的接触长度会导致大的纱线摩擦,这对于保护纱线来说是不希望的。
在图19中,表示一个跨绕套环坯件的展平状态,其中,置有彼此并列的凹槽34、35、36、34′,35′和36′。一个对应行的凹槽是相同的结构且彼此处于相同的间距。在这些凹槽之间置有相对坯件横向布置的连接肋片37、38、39,37′,38′和39′,以后对此还要详述。沿坯件32的纵向布置的连接肋片其位于相应的凹槽行之间,它对于本发明的实质是不重要的。
如图20所描述的,按照图19的坯件32可以制成一个空心圆筒,并作为套在一个加热管1上的构件。同时,这个空心圆筒的内直径与加热管的外直径相一致。该圆筒,后称套筒33是防止轴向移动地固置到加热管1上的。但是也可以在加热管上转动,同时,必要地情况下,这种转动运动是取决于一个公知的但未描绘出的锁闭件的松开而动作的。在本描述的实施例中,该凹槽34位于一个与加热管,轴线平行的行中,并构成在相同宽度的隔肋37之间。这隔肋37用于一条纱线7的跨绕隔片(该跨绕纱线完全可以不象此处简化描绘的,而是围绕圆筒的螺旋形布置的),具有相同的宽度。依此,套筒33是可以在加热管1上转动的,这样就能提供,纱线7在坯件32的圆周延伸区域内总可以经过一个干净的位置导行,因此,这按照前边提及的温度标准所确定的隔肋自动净化效应还可以提高。这在图16中所示的凹槽34一行处于相对凹槽34在直径上相反位置,并作为纱线导行轨道用于第2条纱线7′。
在凹槽34行旁边,置有另外一行凹槽35,此处它是截锥形,在它们之间置有楔形隔肋38。与这一行沿直径相互对置的是一个相同的结构,即截锥形凹槽35′及楔形隔肋38′。因此,就提供这样的可能性,即加热表面上与纱线相接触的长度通过简单地转动置于加热管1上的套筒33就可以变化。
最后,在描述的套筒33实施结构中,设置了一个相互并列的凹槽36的变型方案,此处涉及到沿轴向相对狭窄的凹槽,但因此在槽之间保留了宽的连接隔肋39,它们作为纱线7的导行隔片就可提供一个较大的加热表面。与另外的凹槽相一致,在凹槽36的情况下,也设置一行与凹槽行36直径上相互对置的凹槽36′并具有相应的隔肋39′,它们构成第二个纱线导行轨道。
在加热管1外壳表面和隔肋表面之间的径向距离,与前面涉及的尺寸相一致,亦即优选的范围为0.5-5mm,最佳为0.5-3mm。
套筒33还可以根据届时的工作条件装备其他形式凹槽。
本发明另外的实施结构形式在图21和22中作了描绘。这些实施结构的共同点是,这些支承纱线跨绕隔肋或环片2的管子1由节段1′组装而成。
在图21的实施形式中,节段1′各由一个较大直径部分1′a和一个较小直径部分1′b组成,同时,后者(直径)与较大直径部分1′a的内径相一致。按照目的要求,在较大直径部分1′a的内圆周表面上和在较小直径部分1′b的外圆表面上,加工有螺纹G,利用它使单个的管节段1′彼此可以连接起来。必要情况下,这些螺纹连接可以通过防松螺母K来保证,这样,分段1′的长度就可以彼此作精确调节了。
在具有较大直径部分1′a的外圆周上,总设置一个纱线支承体2,它可以按照前述实施例的标准设置结权,但在图21中,只是用图示出了简单的环件2。该环件2可以同轴地包围部分1′a,但也可以偏心安置。同时,它可以围绕其全部圆周上有一个统一的宽度或者具有逐渐的或分段方式增加的宽度。环件2的外表面可以被至少一个轴向槽2′所中断,依次,通过环件2的相应调节,就可对管1上的环件2之间的距离产生一些附加区域,它们也不与一条跨绕的纱线7接触。
在相应的环件2结构中,本发明实施方案提供的优点是,通过按照单个环件2的宽度和其彼此间距转动管子节段1′,就可在广泛的范围内变化纱线接触长度和不接触的区域。
此外,在前述实施形式中,还存在另外的可能性,即环件2的圆周与节段1′和轴线偏心布置,或者沿圆周上分级设置,以便使纱线7可在离节段1′外圆周表面变化距离地导行。其余的请参见图1-20的实施例。
图22描绘的实施结构与图21的不同处是,不是分成梯级的管子节段1′,而设置了内置和外置套管1″,它们通过外或内螺纹G而彼此拧紧,必要时可以用防松螺母K使彼此锁定在其位置上。这外部的套管1″在其外圆表面上各装备一个作为纱线支承体的环件2″,同时,环件2″在由套管1″组成管子的纵向上,作为例子其宽度是连续增加的。
其余,也都适于加热装置的相应实施结构,并其纱线支承体也可参考前述实施例的有关结构。
本发明能够理想地利用一个加热装置的自动净化性能,同时保证好的加热功效,特别适用于假捻卷曲机上。

Claims (28)

1.一种用于导行纱线的可调加热装置,它具有
一个长形的加热体(1),该加热体(1)有一个加热表面,该加热表面在纵向上沿其长度延伸,
多个纱线支承体(2),这些支承体(2)以纵向间隔配置方式沿加热表面的长度安装在加热表面上,每个纱线支承体(2)限定纵向宽度,该纵向宽度在加热表面的纵向上延伸,
导纱器(8,9),所述导纱器(8,9)用于沿纱线路线对送纱的导行,所述纱线路线在纵向上横穿过纱线支承体(2),所述纱线支承体(2)对加热表面有一定间隔,其特征在于:
至少有一个所述的纱线支承体(2)在纱线路线的横向上的纵向宽度是可变的,并且
其中可通过在横向于纱线通道的方向上调节纱线支承体(2)与纱线通道的相对位置就可以调整加热表面与行进中的纱线(7)之间的热传递。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加热装置中纱线支承体(2)的接触长度与不接触的长度之比例是可以改变的。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纱线支承体(2)在横向于纱线导行方向上具有一个数量级为多倍纱线直径的工作宽度;纱线支承体(2)在相应的纱线路线上的接触长度沿工作宽度而言是不同的,并且纱线路线相对于纱线支承体(2)的工作宽度是可以改变的。
4.按前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纱线支承体(2)相互间的轴向距离是可以调节的。
5.按前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沿纱线运行方向上说,在加热表面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设置相互间可以调节的导纱器(8,9)。
6.按前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纱线支承体(2)具有一个可相对纱线运行轨迹横向变化的宽度。
7.按前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纱线支承体(2)相互间的距离是通过相对纱线运行轨迹的横向调节而改变的。
8.按前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加热表面是由一个绕其轴线可转动的管件(1)外缘表面构成的。
9.按前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纱线路线和加热体(1)之间的相对位置,可根据在加热体(1)上测定的温度进行调节。
10.按前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纱线路线和加热体(1)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根据沿纱线运行方向在加热体(1)之后测定的纱线张力进行调节。
11.按前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纱线路线和加热体(1)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根据在加热体之后测定的纱线温度进行调节。
12.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纱线支承体(2)相对加热表面有一个不多于5毫米的高度(H)和与加热表面处于良好热传导接触。
13.按前述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纱线支承体(2)的高度(H)处于0.5和3mm范围内。
14.按前述权利要求1至11之一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纱线支承体(2)通过在加热表面上加工的切槽而相互间隔安置。
15.按前述权利要求1至11之一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加热装置(1)具有相互间隔安置的纱线支承体(2),它们以离加热表面有一间距地支承着纱线(7),同时,支承体(2)具有一个相对加热表面为不大于5毫米的高度(H),并与加热表面处于良好热传导的接触。
16.按权利要求15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加热装置具有两个纵向段(11、13),纱线支承体(2)在所述纵向段的入口段(11)处具有相对大的间距,在所述纵向段的出口段(13)处具有较小的间距。
17.按权利要求16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加热装置具有三个纵向段(11、13、12),纱线支承体(2)在所述纵向段的输入段(11)具有大的间距,在所述纵向段的中间段(13)具有小的间距,在所述纵向段的端段(12)具有大的间距。
18.按前述权利要求15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纱线支承体(2)的高度(H)在横向于纱线路线方向上是不同的。
19.按前述权利要求15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纱线支承体(2)与加热表面固定连接,特别地为一整体式结构。
20.按权利要求19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纱线支承体(2)可相对加热表面沿纱线(7)横向调节。
21.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纱线支承体(2)可相对加热表面沿纱线(7)纵向调节。
22.按前述权利要求2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加热表面由一个管件的外圆表面构成。
23.按权利要求2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管件(1)是可绕其轴线(17)转动的。
24.按前述权利要求23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纱线支承体(2)的圆周表面相对管件(1)的轴线(17)是偏心安置的。
25.按权利要求24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纱线支承体(2)是环形和可转动地安置在管件(1)上。
26.按权利要求24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纱线支承体(2)是轴向可调节地安置在管件(1)上的。
27.按前述权利要求26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纱线支承体(2)由一个在管件(1)上插置的套筒(33)构成,该套筒(33)打有孔。
28.按权利要求27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套筒(33)上的孔在轴向上构成相同形状的列,而在圆周方向上形成不同(形状)的列。
CN93109745A 1992-08-25 1993-08-20 用于导行纱线的可调加热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169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P4228129.6 1992-08-25
DE4228129 1992-08-25
DE4232066 1992-09-24
DEP4232066.6 1992-09-24
DEP4233731.3 1992-10-07
DE4233731 1992-10-07
DE4237092 1992-11-03
DEP4237092.2 1992-11-03
DE4239301 1992-11-23
DEP4239301.9 1992-11-23
DEP4242160.8 1992-12-15
DE4242160 1992-12-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857A CN1086857A (zh) 1994-05-18
CN1081691C true CN1081691C (zh) 2002-03-27

Family

ID=27544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310974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1691C (zh) 1992-08-25 1993-08-20 用于导行纱线的可调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691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15260B (zh) * 2017-08-02 2023-11-07 深圳市众创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镜腿加热装置
DE102017011068A1 (de) * 2017-11-30 2019-06-06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Kammfadenführer
CN108517595B (zh) * 2018-04-20 2023-10-17 嘉兴亚傲化纤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可调式挂丝杆的dty加弹机原丝架
CN108342821A (zh) * 2018-04-26 2018-07-31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适用于高刚性纱线针织用储纱器
CN111633966B (zh) * 2020-05-29 2022-07-15 中鸿纳米纤维技术丹阳有限公司 一种聚乙醇酸二次生产设备
CN113755983B (zh) * 2021-08-27 2022-05-24 安徽旭之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纱线生产用分段式纱线加热设备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12429A2 (de) * 1989-08-09 1991-02-13 Barmag Ag Heizeinrichtung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12429A2 (de) * 1989-08-09 1991-02-13 Barmag Ag Heizeinrichtu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857A (zh) 1994-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587C (zh) 用于导行纱线的加热方法及其装置
CN1058655C (zh) 对耐热容器进行模塑的装置和方法
CN1207226C (zh) 将大直径预型件拉成光纤的方法和感应炉
CN1081691C (zh) 用于导行纱线的可调加热装置
CN104364050B (zh) 用于磨削弹簧端部的方法和弹簧端部磨削机
CN1079853C (zh) 假捻变形机及变形方法
CN1647255A (zh) 抛光垫及使用该垫制造半导体衬底的方法
CN100335162C (zh) 管式反应容器和使用该反应容器的硅的制造方法
CN1273659C (zh) 聚酯系复合纤维纬纱管及其制造方法
CN1031423C (zh) 消除轴承中摩擦的系统
CN1646437A (zh) 切割玻璃制品的方法和设备
KR20190130575A (ko) 잉곳의 절단방법
WO2018209805A1 (zh) 一种防止磨损的铜线退火机
JP6491763B2 (ja) シリコン単結晶インゴットの製造方法
CN1420978A (zh) 热壁式快速热处理器
CN1516745A (zh) 履带轴套及其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JP2006069886A (ja) マイクロプリズムおよびマイクロロッドレンズ、ならびにそれらを製造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277654C (zh) 研磨设备和研磨方法
CN1086747C (zh) 环锭纺纱机的纺纱钢领的生产方法
CN1086429C (zh) 假捻机的冷却装置
CN1101864C (zh) 用于行进纤维的加热器
CN1014997B (zh) 钢丝的热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572739A (zh) 玻璃物品的缓冷方法,玻璃物品的加热方法,玻璃成形品的制造方法,以及热处理装置
CN1192961C (zh) 拉伸丝纬纱管及其制造方法
CN1771357A (zh) 纺丝热处理的聚对苯二甲酸三亚甲酯纱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SAURER GMBH & CO KG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OR ADDRESS: BARMAG AG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Patentee after: Sula GmbH & Co

Patentee before: Barmag Aktiengesellschaf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20327

Termination date: 2012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