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65398A - 基于循环泵的麦汁煮沸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循环泵的麦汁煮沸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65398A
CN108165398A CN201711223289.3A CN201711223289A CN108165398A CN 108165398 A CN108165398 A CN 108165398A CN 201711223289 A CN201711223289 A CN 201711223289A CN 108165398 A CN108165398 A CN 1081653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at juice
housing
loop exit
heat exchanger
circulating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2328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ujiang Like Foo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ujiang Like Foo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ujiang Like Foo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Pujiang Like Foo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22328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65398A/zh
Publication of CN1081653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65398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CBEER; PREPARATION OF BEER BY FERMENTATION; PREPARATION OF MALT FOR MAKING BEER; PREPARATION OF HOPS FOR MAKING BEER
    • C12C7/00Preparation of wort
    • C12C7/20Boiling the beerwor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Distillation Of Fermentation Liquor, Processing Of Alcohols, Vinegar And Be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循环泵的麦汁煮沸装置,属于啤酒酿造技术领域,装置包括壳体和热交换器,热交换器设置于壳体内部中心,壳体内侧壁连接有水车,热交换器上端连接有回流筒,回流筒上端连接有均布器,壳体下端连接有麦汁入口,麦汁入口上端连接有加热管道,加热管道穿过热交换器连接有射流器,麦汁入口一侧设有与壳体底部连接的麦汁导出管,壳体底部连接有循环出口Ⅰ和循环出口Ⅱ,本述煮沸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便利,能够实现麦汁在流动的情况下进行均匀加热,其加热效果好,能耗低;水车有利于提高麦汁水汽蒸发,提升装置内部空气均布,提升啤酒口感。

Description

基于循环泵的麦汁煮沸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啤酒酿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循环泵的麦汁煮沸装置。
背景技术
原麦芽汁浓度用来计量发酵前可发酵糖分的含量,是指开始发酵时原料中麦芽汁的糖度。原麦芽汁浓度是啤酒潜在烈性的代表性标志。1.040原麦芽汁浓度相当于10度的麦芽汁能产生出大约百分之四体积酒精度的啤酒。
制造啤酒的大麦芽和辅助原料大米等,经过麦芽淀粉酶和蛋白酶的作用,转化为麦芽糖类,以糖的含量来测定,如每公升麦芽汁含有120克糖类,就是12°。当麦芽汁浓度为7°~9°时,称低浓度啤酒。麦芽汁浓度在18°~20°的称黑啤酒。麦芽汁浓度越高,营养价值就越好,同时泡沫细腻持久,酒味醇厚柔和,保管期也长。因此,“原麦芽汁浓度”是鉴定啤酒的一个硬性参考指标,根据它的浓度来鉴定啤酒可储存期。
目前市场上的麦汁煮沸装置均结构复杂,操作繁琐,且耗能大,在煮沸过程易出现加热不均匀,煮沸效果不好的现象,从而给啤酒酿造生产增加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便利,能够实现麦汁循环流动加热且加热均匀,装置内部空气分布均匀,煮沸效果好,能耗低,麦汁循环流动顺畅,麦汁回收率高,麦汁浓度高,所制得的啤酒口感好的基于循环泵的麦汁煮沸装置。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方案为:基于循环泵的麦汁煮沸装置,包括壳体和热交换器,热交换器设置于壳体内部中心,壳体内侧壁连接有水车,热交换器上端连接有回流筒,回流筒上端连接有均布器,壳体下端连接有麦汁入口,麦汁入口上端连接有加热管道,加热管道穿过热交换器连接有射流器,麦汁入口一侧设有与壳体底部连接的麦汁导出管,壳体底部连接有循环出口Ⅰ和循环出口Ⅱ。热交换器用于为麦汁煮沸提供热能,其工作稳定,能源交换效率高。均布器使麦汁在壳体内部的分布更加均匀,提高了麦汁的受热均匀度。射流器将麦汁射入均布器中进行均布。循环出口Ⅰ、循环出口Ⅱ和麦汁入口形成了循环麦汁加热,使得在有限的壳体空间内部能够装入更多的麦汁,且循环加热使得麦汁能够在流动的情况下进行均匀加热,提高了热交换器的利用率,降低能耗。水车能够使从均布器内流出的麦汁被打散,被打散后的麦汁的下落范围增大,使得麦汁能够充分利用壳体内部的空间,提高麦汁的加热效率,且打散后的麦汁更有利于水汽蒸发,提高麦汁浓度,且冲力到水车上的麦汁使得水车转动,转动后的水车带动壳体内部空气的流动,避免壳体内部某一位置的空气停滞,提升壳体内部空气的均布效果,使得处于壳体内部的麦汁可一直处于较高环境下,避免出现高温-低温反复交替,影响麦汁煮沸效果的现象,提升所制得的啤酒的口感。壳体上端设有麦汁初入口(图中未示),用于麦汁的灌入,上述煮沸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便利,能够实现麦汁在流动的情况下进行均匀加热,其加热效果好,能耗低。
作为优选,循环出口Ⅰ和循环出口Ⅱ通过导管分别连接至三通管的两个开口,三通管的另一个开口连接有水泵,水泵连接至麦汁入口。三通管将循环出口与麦汁入口相连接,实现麦汁的循环加热,提升麦汁煮沸效果。
作为优选,三通管的与循环出口Ⅰ和循环出口Ⅱ连接的两个开口内部分设有多个分口。设有的多个分口使得进入三通管的麦汁分为多个水柱,体积变小的不同水柱在三通管内混合,降低了水柱混合时的冲击力,减少水柱混合时的能量损耗,使得麦汁留有更多的能量进入水泵,从而降低水泵对麦汁的做功,减少水泵的能源损耗;且多股水柱进行混合,其混合程度深,有利于提高麦汁的均匀度。
作为优选,均布器包括竖直流动管,竖直流动管底部连接有均布进口,竖直流动管上端连接有均布锥顶Ⅰ,竖直流动管顶部连接有均布锥顶Ⅱ。上述设计使得麦汁从均布进口进入竖直流动管内部,后从均布锥顶Ⅰ和均布锥顶Ⅱ流出,有利于提升麦汁在壳体内部的均匀分布,提升麦汁的受热均匀度,避免出现结垢现象,提升麦汁流动顺畅性。
作为优选,均布进口设置于回流筒内部,均布进口设置于射流器上端,均布进口与射流器之间的距离为5~15cm。射流器可为麦汁进入均布器提供动能,为实现麦汁循环提供基础,且射流器使壳体内部的热空气与麦汁混合,增加麦汁内部空气含量,使麦汁能够从其自身内的热空气中获得热量,从而加速麦汁的热交换,减少热交换器的热能损耗。
作为优选,热交换器下端设有蒸汽进口和冷凝水出口。
作为优选,壳体内底部连接有两个电动滚轮,电动滚轮上端设有橡胶条,橡胶条的侧边与壳体底面侧边连接。橡胶条在麦汁导出管、循环出口Ⅰ和循环出口Ⅱ上端均设有开口,电动滚轮为上端横板、下端滚轮的结构,通过电动控制电动滚轮的位置移动,当电动滚轮分别移动至循环出口Ⅰ和循环出口Ⅱ上端时,横板封闭了橡胶条上对应循环出口Ⅰ和循环出口Ⅱ的开口,此时麦汁导出管处于“导通”状态,且处于高度较低处,麦汁均流向麦汁导出管并流出;当电动滚轮移动至麦汁导出管上端时,横板封闭了橡胶条上对应麦汁导出管的开口,此时循环出口Ⅰ和循环出口Ⅱ处于“导通”状态,且均处于高度较低处,麦汁均流向循环出口Ⅰ和循环出口Ⅱ并进入循环流动水体。上述设计增强了麦汁导出管、循环出口Ⅰ和循环出口Ⅱ的管理便利性,不仅避免了麦汁滞留现象,还提升了麦汁的流动性能,使得麦汁能够全程参与加热或导出,使得麦汁具有较高回收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本述煮沸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便利,能够实现麦汁在流动的情况下进行均匀加热,其加热效果好,能耗低;2)水车有利于提高麦汁水汽蒸发,提升装置内部空气均布,提升啤酒口感;3)三通管可降低麦汁混合时能源损耗,减少水泵做功,还可提升麦汁均匀度;4)电动滚轮和橡胶条增强了麦汁导出管、循环出口Ⅰ和循环出口Ⅱ的管理便利性,不仅避免了麦汁滞留现象,还提升了麦汁的流动性能,使得麦汁能够全程参与加热或导出,使得麦汁具有较高回收率。
本发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基于循环泵的麦汁煮沸装置,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均布器的截面图;
图3为本发明麦汁导出管处于“导通”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循环出口Ⅰ和循环出口Ⅱ处于“导通”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三通管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均布器;2a竖直流动管;2b均布进口;2c均布锥顶Ⅰ;2d均布锥顶Ⅱ;3回流筒;4加热管道;5蒸汽进口;6麦汁入口;7水泵;8水车;9热交换器;10冷凝水出口;11麦汁导出管;12三通管;12a分口;13循环出口Ⅰ;14循环出口Ⅱ;15电动滚轮;16橡胶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基于循环泵的麦汁煮沸装置,包括壳体1和热交换器9,热交换器9设置于壳体1内部中心,壳体1内侧壁连接有水车8,热交换器9上端连接有回流筒3,回流筒3上端连接有均布器2,壳体1下端连接有麦汁入口6,麦汁入口6上端连接有加热管道4,加热管道4穿过热交换器9连接有射流器,麦汁入口6一侧设有与壳体1底部连接的麦汁导出管11,壳体1底部连接有循环出口Ⅰ13和循环出口Ⅱ14。热交换器9用于为麦汁煮沸提供热能,其工作稳定,能源交换效率高。均布器2使麦汁在壳体1内部的分布更加均匀,提高了麦汁的受热均匀度。射流器将麦汁射入均布器2中进行均布。循环出口Ⅰ13、循环出口Ⅱ14和麦汁入口6形成了循环麦汁加热,使得在有限的壳体1空间内部能够装入更多的麦汁,且循环加热使得麦汁能够在流动的情况下进行均匀加热,提高了热交换器9的利用率,降低能耗。水车8能够使从均布器2内流出的麦汁被打散,被打散后的麦汁的下落范围增大,使得麦汁能够充分利用壳体1内部的空间,提高麦汁的加热效率,且打散后的麦汁更有利于水汽蒸发,提高麦汁浓度,且冲力到水车8上的麦汁使得水车8转动,转动后的水车8带动壳体1内部空气的流动,避免壳体1内部某一位置的空气停滞,提升壳体1内部空气的均布效果,使得处于壳体1内部的麦汁可一直处于较高环境下,避免出现高温-低温反复交替,影响麦汁煮沸效果的现象,提升所制得的啤酒的口感。壳体1上端设有麦汁初入口(图中未示),用于麦汁的灌入,上述煮沸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便利,能够实现麦汁在流动的情况下进行均匀加热,其加热效果好,能耗低。
本实施例中的常规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详细叙述。
实施例2: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为:循环出口Ⅰ13和循环出口Ⅱ14通过导管分别连接至三通管12的两个开口,三通管12的另一个开口连接有水泵7,水泵7连接至麦汁入口6。三通管12将循环出口与麦汁入口相连接,实现麦汁的循环加热,提升麦汁煮沸效果。
三通管12的与循环出口Ⅰ13和循环出口Ⅱ14连接的两个开口内部分设有多个分口12a。设有的多个分口12a使得进入三通管12的麦汁分为多个水柱,体积变小的不同水柱在三通管12内混合,降低了水柱混合时的冲击力,减少水柱混合时的能量损耗,使得麦汁留有更多的能量进入水泵7,从而降低水泵7对麦汁的做功,减少水泵7的能源损耗;且多股水柱进行混合,其混合程度深,有利于提高麦汁的均匀度。
均布器2包括竖直流动管2a,竖直流动管2a底部连接有均布进口2b,竖直流动管2a上端连接有均布锥顶Ⅰ2c,竖直流动管2a顶部连接有均布锥顶Ⅱ2d。上述设计使得麦汁从均布进口2b进入竖直流动管2a内部,后从均布锥顶Ⅰ2c和均布锥顶Ⅱ2d流出,有利于提升麦汁在壳体1内部的均匀分布,提升麦汁的受热均匀度,避免出现结垢现象,提升麦汁流动顺畅性。
均布进口2b设置于回流筒3内部,均布进口2b设置于射流器上端,均布进口2b与射流器之间的距离为8cm。射流器可为麦汁进入均布器2提供动能,为实现麦汁循环提供基础,且射流器使壳体1内部的热空气与麦汁混合,增加麦汁内部空气含量,使麦汁能够从其自身内的热空气中获得热量,从而加速麦汁的热交换,减少热交换器9的热能损耗。
热交换器9下端设有蒸汽进口5和冷凝水出口10。
壳体1内底部连接有两个电动滚轮15,电动滚轮15上端设有橡胶条16,橡胶条16的侧边与壳体1底面侧边连接。橡胶条16在麦汁导出管11、循环出口Ⅰ13和循环出口Ⅱ14上端均设有开口,电动滚轮15为上端横板、下端滚轮的结构,通过电动控制电动滚轮15的位置移动,当电动滚轮15分别移动至循环出口Ⅰ13和循环出口Ⅱ14上端时,横板封闭了橡胶条16上对应循环出口Ⅰ13和循环出口Ⅱ14的开口,此时麦汁导出管11处于“导通”状态,且处于高度较低处,麦汁均流向麦汁导出管11并流出;当电动滚轮15移动至麦汁导出管11上端时,横板封闭了橡胶条16上对应麦汁导出管11的开口,此时循环出口Ⅰ13和循环出口Ⅱ14处于“导通”状态,且均处于高度较低处,麦汁均流向循环出口Ⅰ13和循环出口Ⅱ14并进入循环流动水体。上述设计增强了麦汁导出管11、循环出口Ⅰ13和循环出口Ⅱ14的管理便利性,不仅避免了麦汁滞留现象,还提升了麦汁的流动性能,使得麦汁能够全程参与加热或导出,使得麦汁具有较高回收率。
橡胶条16采用橡胶材料,橡胶材料的优选制备方法为:取顺丁橡胶55份、氯丁橡胶28份、硅藻土5份、煅烧陶土11份、微晶石蜡4份加入密炼机中,加压13Mpa塑炼,当温度达到105℃时,排胶,在开练机上进行厚通,棍距为13mm,然后下片;把塑炼好的胶料投入密炼机中,加压混炼1.5分钟,然后投入硼酸锌9份、氧化镁10份、防老剂NBC0.02份、促进剂DM0.6份、硬脂酸1.1份,加压混炼1.5分钟,然后加入氨基琥珀酸0.004份,炭黑2份、氧化锌0.1份、柠檬酸三丁酯2.4份,进行加压混炼,压力为11Mpa, 当温度达到110℃时,加入硫磺1.3份、促进剂TMTD0.3份、共交联剂TCY0.8份进行加压混炼,当温度达到105℃时,排胶,在开炼机进行厚通,然后出片即可。上述制备方法所制得的橡胶具有优异的密封性以及柔软性。其中氨基琥珀酸中的D-(-)-氨基琥珀酸和L-(+)-氨基琥珀酸的重量比为1:0.4,加入的具有特殊比例的氨基琥珀酸与氧化镁能够形成络合物,可在后续的橡胶硫化中使硫磺活化,降低橡胶与硫磺的交联温度,提高橡胶与硫磺的交联反应速度和程度,使得所制得的橡胶条16具有优异的弹性、柔软性以及密闭性,使得橡胶条16不仅能够阻挡麦汁渗透,还可随电动滚轮15的位置变化发生形态变化,可实现控制麦汁的循环和导出功能,同时所得到的橡胶条16的橡胶分子稳定性高,可赋予橡胶条16优异的尺寸稳定性和抗老化性,避免长时间使用导致橡胶条16断裂的现象,且延长橡胶条16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的常规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详细叙述。
实施例3:
如图1~5所示,基于循环泵的麦汁煮沸装置,其工作原理为:将待煮的麦汁从麦汁初入口加入到壳体1内部,打开电源,电动滚轮15滚动至麦汁导出管11上端,使循环出口Ⅰ13和循环出口Ⅱ14处于“导通”状态,热交换器9和水泵7开始工作,麦汁从循环出口Ⅰ13和循环出口Ⅱ14流出,流入三通管12,水泵7将麦汁从麦汁入口6泵入加热管道4,热交换器9将加热管道4内部的麦汁加热,具有一定温度的麦汁流出加热管道4后,通过射流器射入均布器2,部分麦汁进入回流筒3,进入均布器2的麦汁通过均布锥顶Ⅰ2c和均布锥顶Ⅱ2d喷出,下落至壳体1底部,进入回流筒3内部的麦汁,进一步与热交换器9进行热交换后从侧边流出回流筒3,壳体1底部的麦汁从循环出口Ⅰ13和循环出口Ⅱ14又重新被泵入麦汁入口6进行下一步循环加热,直至加热完成,停止热交换器9和水泵7工作,电动滚轮15滚动至循环出口Ⅰ13和循环出口Ⅱ14上端,使麦汁导出管11处于“导通”状态,从麦汁导出管11导出麦汁完成一次麦汁煮沸。
本实施例中的常规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详细叙述。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7)

1.基于循环泵的麦汁煮沸装置,包括壳体(1)和热交换器(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器(9)设置于壳体(1)内部中心,所述的壳体(1)内侧壁连接有水车(8),所述的热交换器(9)上端连接有回流筒(3),所述的回流筒(3)上端连接有均布器(2),所述的壳体(1)下端连接有麦汁入口(6),所述的麦汁入口(6)上端连接有加热管道(4),所述的加热管道(4)穿过热交换器(9)连接有射流器,所述的麦汁入口(6)一侧设有与壳体(1)底部连接的麦汁导出管(11),所述的壳体(1)底部连接有循环出口Ⅰ(13)和循环出口Ⅱ(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循环泵的麦汁煮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出口Ⅰ(13)和循环出口Ⅱ(14)通过导管分别连接至三通管(12)的两个开口,所述的三通管(12)的另一个开口连接有水泵(7),所述的水泵(7)连接至麦汁入口(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循环泵的麦汁煮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通管(12)的与循环出口Ⅰ(13)和循环出口Ⅱ(14)连接的两个开口内部分设有多个分口(12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循环泵的麦汁煮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均布器(2)包括竖直流动管(2a),所述的竖直流动管(2a)底部连接有均布进口(2b),所述的竖直流动管(2a)上端连接有均布锥顶Ⅰ(2c),所述的竖直流动管(2a)顶部连接有均布锥顶Ⅱ(2d)。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循环泵的麦汁煮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均布进口(2b)设置于回流筒(3)内部,所述的均布进口(2b)设置于射流器上端,所述的均布进口(2b)与射流器之间的距离为5~15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循环泵的麦汁煮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器(9)下端设有蒸汽进口(5)和冷凝水出口(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循环泵的麦汁煮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内底部连接有两个电动滚轮(15),所述的电动滚轮(15)上端设有橡胶条(16),所述的橡胶条(16)的侧边与壳体(1)底面侧边连接。
CN201711223289.3A 2017-11-29 2017-11-29 基于循环泵的麦汁煮沸装置 Withdrawn CN1081653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23289.3A CN108165398A (zh) 2017-11-29 2017-11-29 基于循环泵的麦汁煮沸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23289.3A CN108165398A (zh) 2017-11-29 2017-11-29 基于循环泵的麦汁煮沸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65398A true CN108165398A (zh) 2018-06-15

Family

ID=62524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23289.3A Withdrawn CN108165398A (zh) 2017-11-29 2017-11-29 基于循环泵的麦汁煮沸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6539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65307A (zh) * 2021-05-25 2021-08-17 郑州金星啤酒有限公司 一种煮沸锅麦汁新型循环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5661A (zh) * 2009-05-19 2009-10-28 山东中德设备有限公司 麦汁煮沸装置
CN201572640U (zh) * 2009-12-07 2010-09-08 湖南工业大学 一种多用途化学反应器
CN203999559U (zh) * 2014-08-27 2014-12-10 温州新洲轻工机械有限公司 麦汁动态煮沸强制循环装置
CN106906102A (zh) * 2017-04-24 2017-06-30 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永泰酒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酿酒的搅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5661A (zh) * 2009-05-19 2009-10-28 山东中德设备有限公司 麦汁煮沸装置
CN201572640U (zh) * 2009-12-07 2010-09-08 湖南工业大学 一种多用途化学反应器
CN203999559U (zh) * 2014-08-27 2014-12-10 温州新洲轻工机械有限公司 麦汁动态煮沸强制循环装置
CN106906102A (zh) * 2017-04-24 2017-06-30 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永泰酒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酿酒的搅拌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65307A (zh) * 2021-05-25 2021-08-17 郑州金星啤酒有限公司 一种煮沸锅麦汁新型循环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27258U (zh) 一种葡萄酒发酵装置
CN206553499U (zh) 一种食醋生产发酵装置
CN204104739U (zh) 一种酱油发酵池
CN206266544U (zh) 一种自动蒸馏酿酒设备
CN108165398A (zh) 基于循环泵的麦汁煮沸装置
CN206157155U (zh) 一种厌氧发酵装置
CN212882470U (zh) 一种天然色素的环保型固色剂制备装置
CN211771160U (zh) 一种啤酒酿造装置
CN206521455U (zh) 一种带有搅拌装置的葡萄酒发酵罐
CN201785378U (zh) 糖化系统热量回收装置
CN205470386U (zh) 一种新型啤酒桶
CN107964470A (zh) 一种自动蒸馏酿酒设备
CN205056017U (zh) 一种磁力驱动反应釜
CN204325359U (zh) 一种节能水循环高温沼气池
CN207163292U (zh) 一种建筑物冷却水管网热量回收装置
CN107057936A (zh) 一种白酒酿造出甑降温装置
CN107904056A (zh) 一种高效节能煮沸装置
CN216274031U (zh) 一种卧式片式布局循环水冷冷却设备
CN207350991U (zh) 一种全封闭换热循环水系统
CN103451053A (zh) 一种啤酒发酵罐
CN208519838U (zh) 跨临界二氧化碳、溴化锂复合式热泵供热系统
CN108048268A (zh) 低能耗的麦汁煮沸装置
CN208403073U (zh) 一种控制酸奶发酵的温度测定装置
CN207546509U (zh) 减水剂专用反应釜
CN108826864B (zh) 一种双向热换式控温震动晒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