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59588A - 一种高楼逃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楼逃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59588A
CN108159588A CN201810186564.7A CN201810186564A CN108159588A CN 108159588 A CN108159588 A CN 108159588A CN 201810186564 A CN201810186564 A CN 201810186564A CN 108159588 A CN108159588 A CN 1081595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th bucket
pile
channel
ontology
gr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8656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59588B (zh
Inventor
徐象庆
徐杰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TO CELEBRATE SAFETY PROTECTIVE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Tong Qing (taizhou) Safet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Tong Qing (taizhou) Safet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Tong Qing (taizhou) Safet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8656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59588B/zh
Publication of CN1081595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595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595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595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1/00Devices for lowering persons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 A62B1/20Devices for lowering persons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by making use of sliding-ropes, sliding-poles or chutes, e.g. hoses, pipes, sliding-grooves, sliding-shee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逃生装置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高楼逃生装置,包括安装在高楼上的安装机构、设置在地面上的固定装置以及用于连接地面与高楼的可伸缩的通道布桶: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安装在高楼上的安装主体,所述通道布桶包括可伸缩的布桶本体,所述固定装置包括预先通过地桩固定安装在地面上的地桩机构。本发明安装在高层建筑的楼道安全出口的外墙处,使用时将通道布桶下放展开,连通地面与高楼,形成类似滑梯式的救援通道,可以达到快速疏散大规模人群的目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由于通道布桶可以进行折叠,因此在平时状态下可将通道布桶回收折叠放置在安装机构内部,占用空间小,不影响高楼内的有效面积的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高楼逃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逃生装置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高楼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现今的城市里,土地资源的利用率逐渐上升,于是建筑高楼大厦是城市争取发展空间的重要手段,高楼大厦在城市中已然是屡见不鲜,但高楼内存在的安全隐患也在不断增加。就如高层楼房在发生火灾或其他灾害时往往会伴随着停电的现象,此时电梯就会停止工作,高层住户在逃生时只能通过楼梯来进行疏散,但是楼梯很容易被火势堵住,并且在短时间内,消防人员又不一定能够及时赶到,高楼一旦发生重大的火灾,随之而来的就是人员的惨重伤亡。因此,高层建筑如何应对突发性的火灾或其他灾害是现今高楼建设时需要面临并且重视的问题。
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107281659A公开了一种高楼逃生装置,包括安全锤、橱柜门、逃生背心、制动器、钢丝绳、导向轮、放线轮、弹性带、卡扣、制动器套筒、压缩杆套筒和压簧,所述安全锤固定在安装有朝向向外的玻璃窗上方,在安全锤上方的墙体内开设有一个储物橱柜,该储物橱柜上覆盖有橱柜门,在储物橱柜内放置有逃生背心,逃生背心上还包括弹性带和卡扣,其中弹性带有两根,两根弹性带上、下固定在逃生背心上,卡扣有两组,每组卡扣的两端对应固定在一根弹性带的两端。虽然在无法确定安全使用电梯的情况下,使用该逃生装置相较于走楼梯要更为迅速地下楼,但在使用该逃生装置时,是让人员穿上逃生背心,将玻璃窗敲碎,然后从玻璃窗处从高楼直接跳下,这对于使用者来说是需要较大的勇气的,尤其是对于儿童或老人或恐高人群;并且下落时的速度不易控制,易产生二次伤害;同时,该装置一次性只能让一人使用,当高楼内人员较多时,使用就受到一定的局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收纳存放、结构稳定,适合多人进行快速撤离的高楼逃生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高楼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高楼上的安装机构、设置在地面上的固定装置以及用于连接地面与高楼的可伸缩的通道布桶;
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安装在高楼上的安装主体,安装主体内开设有可容纳被折叠后的通道布桶的容置腔,容置腔内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通道布桶的安装架,安装主体上设置有可引导所述通道布桶展开的牵引绳;
所述通道布桶包括可伸缩的布桶本体,所述布桶本体由防火材料制成,布桶本体上端连接在所述安装架上,下端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固定装置,布桶本体展开时形成倾斜的救援通道,与地面构成一个安全夹角;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预先通过地桩固定安装在地面上的地桩机构,所述地桩机构上可拆卸安装有用于连接所述牵引绳和/或布桶本体的连接装置。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主体包括位于两侧的侧边支架,以及位于两侧边的侧边支架上方的盖板,两侧的侧边支架外端与盖板组成供通道布桶通过并下放的出口,两侧的侧边支架内端与盖板组成供人员进入所述通道布桶的入口;所述安装架可转动连接在两侧的侧边支架之间。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主体上设置有一固定杆,所述连接板上方固定安装或一体成型有锁定块,锁定块一端通过插销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固定杆上,插销外端通过绳索连接于所述安装主体上;所述连接板外侧设置有气缸组件,连接板在气缸组件的推动下可在所述侧边支架之间进行转动。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板上放置有所述牵引绳,牵引绳内端穿过所述通道布桶连接在所述安装主体上;所述出口处可滑动设置有前挡板,前挡板下方开设有供牵引绳穿过的孔位;所述侧边支架内侧设置有竖向滑轨,竖向滑轨上可移动设置有移动机架,移动机架内设置有用于将所述通道布桶回收的卷扬机,移动机架通过升降气缸驱动在所述竖向滑轨上进行升降移动。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布桶本体上设置有若干条防火材料制成的加强布条,布桶本体外周环绕设置有钢圈;布桶本体包括位于后端的圆筒段以及位于前端的缓冲床,圆筒段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架上,缓冲床前端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地桩机构上。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圈为螺旋环绕在所述布桶本体外周的长条钢绳,或为若干个独立的套设在所述布桶本体外周的环形圈。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床包括缓冲床本体,所述缓冲床本体尾端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地桩机构的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包括若干个连接扣和连接杆,连接扣可拆卸套设在连接杆上,所述连接杆两端成型有限位扣,所述位于最外两侧的连接扣卡在限位扣内;所述连接杆上还成型有供通道布桶的牵引绳穿过的牵引部,牵引绳穿过牵引部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地桩机构上。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地桩机构设置有两个,每个地桩机构均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所述地桩,地桩穿过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地面以下;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弯钩和连接主体,所述弯钩外端扣设在所述地桩上端,弯钩内端通过插销或螺栓安装在连接主体上。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上方通过合页连接有上盖。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机构通过安装框可移动安装在高楼楼道安全出口外墙处。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发明安装在高层建筑的楼道安全出口的外墙处,包括了安装在高楼上的安装机构、设置在地面上的固定装置以及用于连接地面与高楼的可伸缩的通道布桶,使用时将通道布桶下放展开,连通地面与高楼,形成类似滑梯式的救援通道,可以达到快速疏散大规模人群的目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由于通道布桶可以进行折叠,因此在平时状态下可将通道布桶回收折叠放置在安装机构内部,占用空间小,不影响高楼内的有效面积的使用;
2、本发明在安装主体内设置有固定通道布桶的安装架,安装架包括固定通道布桶的连接板和引导通道布桶下放的引导板,连接板一端铰接在侧边支架内,引导板连接在连接板外侧,平常状态下,连接板的方向与地面几乎保持垂直的状态,使用时,可将连接板向前转动,使得引导板与地面形成一定的角度差,便于通道布桶的下放展开,铰接结构的设计合理,提高了通道布桶展开的速度,保证充分的救援时间;
3、本发明的布桶本体可进行折叠伸缩,平常状态下,可将其折叠收起,放置在建筑物的逃生装置放置处,减小占地空间,需要使用时,只需将牵引绳放下,让布桶本体沿着牵引绳下放展开,再将布桶本体下端部安装在地面上指定固定点,即可快速地完成布桶本体的设置,就可以进行使用,拆装方便,实用性高;
4、本发明在布桶本体的外周或者内周缝制有多条加强布条,使布桶本体展开,容纳多人时能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同时,由于高楼所处之地较高,因此风速较大,加强布条的设置可避免布桶本体展开时被大风带偏,影响救援;
5、本发明在布桶本体首尾两端的钢圈上设置有用于对牵引绳进行限位的限位装置,限位装置包括两个固定环,固定环套设在钢圈上,牵引绳位于两个固定环之间,由于布桶本体以及钢圈的周面较为圆滑,限位装置的设置可以避免牵引绳在圆周面上进行滑动,从而增强整个装置的稳定性;
6、本发明在展开的状态下,布桶本体上端位于设置在建筑高层处的逃生口处,下端连接在地面上专门设置的地桩上,形成一个倾斜滑道,该倾斜滑道与地面形成34°-40°的安全夹角(优选为34°或35°),使得人员在下滑时的速度得到一定程度的减小,增强安全性能;
7、本发明的布桶本体分为圆筒段以及端部的缓冲床,人员在高空时处于圆筒段内,圆筒段呈轴向封闭的状态,避免人员恐高、意外坠落等危险,靠近地面处为开放的缓冲床,便于降低滑落速度,方便地面人员的多人快速救援;
8、本发明的地桩事先安装在测算好的位置,用于逃生装置的布桶展开时,牵引绳的固定,便于布桶展开,结构简单,牢固,增强整个装置的稳定性及实用性;
9、本发明地桩机构的壳体上铰接有上盖,上盖上设置有助力孔,需要使用时,可通过助力孔方便、快捷地将上盖打开,露出容置腔内的地桩连接部,将连接装置扣上即可,上盖的设置可以避免将地桩直接裸露在地面上,并且本装置在安装时,上盖上表面与地面在同一平面上,不会相对于地平面凸出,避免人们在走路时不慎绊倒,设计合理;
10、本发明地桩的桩体部分设置有螺旋叶片,即便在土质较为坚硬的区域,也可以在施加小压力的情况下即可将桩体旋入地下土层中,扩大了地桩的使用范围,避免了对施工现场环境的破坏,使桩体更加坚固,同时,螺旋叶片的设计还可有效增加桩体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具有安装施工简单、速率快、质量可靠、承载力高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各个结构组合的位置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安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发明安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图3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安装机构的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安装机构的安装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通道布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通道布桶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缓冲床本体与连接杆及固定杆连接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缓冲床本体与连接杆及固定杆连接的局部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缓冲床本体与连接杆及固定杆连接的正视图。
图12是本发明地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地桩机构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地桩机构的上盖与连接片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地桩机构的地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尾部钢圈与回收绳连接时的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16,
一种高楼逃生装置,包括安装在高楼10上的安装机构4、设置在地面上的固定装置2以及用于连接地面与高楼的可伸缩的通道布桶1;
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安装在高楼上的安装主体41,安装主体41内开设有可容纳被折叠后的通道布桶1的容置腔411,容置腔411内可转动安装有用于安装所述通道布桶1的安装架42,安装主体41上设置有可引导所述通道布桶1展开的牵引绳5;
所述通道布桶1包括可伸缩的布桶本体11,所述布桶本体11由防火材料制成,布桶本体11上端连接在所述安装架42上,下端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固定装置2上,布桶本体11展开时形成倾斜的救援通道,与地面构成一个安全夹角;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预先通过地桩22固定安装在地面上的地桩机构,所述地桩机构上可拆卸安装有用于连接所述牵引绳5和/或所述布桶本体11尾端部的连接装置。
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安装机构具体结构为:
所述安装主体41包括位于两侧的侧边支架412,以及位于两侧边的侧边支架412上方的盖板413,两侧的侧边支架412外端与盖板413组成供通道布桶通过并下放的出口,两侧的侧边支架412内端与盖板413组成供人员进入所述通道布桶的入口;所述安装架42可转动连接在两侧的侧边支架412之间。所述安装主体41上设置有用于将整个安装机构固定在楼道安全出口外墙处的安装框,安装框上设置有窗门,使用时,将窗门打开,再将通道布桶放下进行安装即可,操作方便、简单、高效。
所述安装架42包括固定所述通道布桶的连接板421和引导所述通道布桶下放的引导板422,连接板421一端铰接在所述侧边支架412内,引导板422连接在连接板421外侧。所述连接板421与侧边支架412具体的铰接结构为:所述侧边支架412包括竖直设置的前后侧竖直设置的竖杆、设置在中部的倾斜杆以及连接在竖杆和倾斜杆直接的横杆415,所述连接板421下端固定安装有铰接轴杆425,横杆415上开设有铰接孔,铰接轴杆425外端可转动插设在铰接孔内,使用时,连接板421可相对横杆进行转动。
所述安装主体41上设置有一固定杆414,所述连接板421上方固定安装或一体成型有锁定块423,锁定块423一端通过插销43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固定杆 414上,插销43外端通过绳索连接于所述安装主体41上;连接板421外侧设置有气缸组件45,连接板421在气缸组件45的推动下可在所述侧边支架412之间进行转动。在不使用的情况下,将插销插设在锁定块423内,可将连接板421 与所述固定杆414固定相连,使用时,启动气缸组件45,先将连接板421朝向固定杆的方向推进,将插销拔出,使得连接板与固定杆脱离,促使整个安装架 42向前倾倒,绕着铰接轴杆425进行转动,转动至一定角度,可将牵引绳5及通道布桶进行下放展开进行安装。
所述连接板421中部开设有逃生口426,所述逃生口426上方的连接板421 处设置有拉手424,逃生口426处形成与所述通道布桶连接的连接环427,连接环427与通道布桶的具体连接结构为:所述通道布桶端部成型有连接部,连接环427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连接部通过若干个插销固定安装在所述通孔上,拉手424的设计便于人员在进入通道布桶入口时借力,更加快捷、安全、方便地进入。
所述安装主体41下侧设置有横向滑轨461,所述侧边支架412滑动安装在横向滑轨461上;两侧的侧边支架412上分别安装有侧板416。所述固定杆414 内侧安装有把手44,把手44便于推动整个安装主体在横向滑轨461上的移动。由于整个安装机构是安装在高楼安全通道内的,在平常不使用时,需要将通道布桶回收,此时安装机构底部位于地面以内,在使用时,需要将安装架向下转动,故需将整个安装主体41向外推出,使其下方悬空,便于安装架的转动。
所述盖板413上放置有用于引导所述通道布桶下放展开的牵引绳5,牵引绳 5内端穿过所述通道布桶连接在所述安装主体41上,牵引绳5外端连接在钢丝锁紧器52上;同时,在所述盖板413上方设置有驱动所述牵引绳及钢丝锁紧器52下放的气缸51,气缸51一侧安装有可以控制所述牵引绳5下放时的落地速度的减速器53,使用时,启动气缸,将牵引绳外端及钢丝锁紧器52向高楼下方掷去,由地面上的人将其固定连接在实现设定好的地桩上,再将通道布桶沿着牵引绳进行展开。由于牵引绳与钢丝锁紧器具有一定的重量,垂直下降时具有较高的速度,为了避免其掉落至地面时由于速度太大而导致损坏,因此添加了一款减速器,以此来控制牵引绳下端落至地面时的速度,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增加安全性。
所述出口处设置有前挡板47,前挡板47下方开设有供牵引绳5穿过的孔位 471。所述出口处两侧的侧边支架412上设置有滑轨,并在侧边支架内侧安装有气缸472,前挡板47两侧通过滑块滑动设置在滑轨上,并且在气缸472的驱动下在滑轨上进行上下移动。当要展开通道布桶时,将整个安装主体41向外推出,此时前挡板47在气缸472的驱动下向上移动打开,便于安装架的转动,并将通道布桶下放;当救灾完成后,将通道布桶收回时,此时前挡板47在气缸472的驱动下向下移动闭合,有效避免通道布桶从前方的出口处掉出,增强整个设备的稳定性。
所述侧边支架412内侧设置有竖向滑轨462,竖向滑轨462上可移动设置有移动机架48,移动机架48内设置有用于将所述通道布桶回收的回收机构,回收机构包括回收绳61和回收装置,回收装置选用卷扬机49,回收绳内端固定安装在卷扬机上,并在卷扬机的带动下进行下方和回收。移动机架48通过升降气缸 482驱动在所述竖向滑轨462上进行升降移动。在进行救援时,移动机架48可作为踏板使用,便于人们进入通道布桶内;在救灾之后,需要将通道布桶回收时,将卷扬机启动,卷扬机内设置有回收绳,回收绳可将通道布桶逐渐折叠、回收。
所述安装机构4通过安装框可移动安装在高楼楼道安全出口外墙处,同时安装有相适配的门框,安装机构4主要用于存放折叠好的通道布桶以及牵引绳,当高楼内发生火灾或其他灾害时,只需将本发明中的通道布桶下放,使其展开,就能完成救援通道的铺设,使用方便,本安装机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安全性高,并且不会占用多余的空间,不影响建筑内部有效面积的正常使用。
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通道布桶具体结构为:
所述布桶本体11上设置有若干条防火材料制成的加强布条12,若干条加强布条12均匀分布在所述布桶本体11外周或内周,并缝制于布桶本体11上,布桶本体11外周环绕设置有钢圈13;布桶本体11包括位于后端的圆筒段以及位于前端的缓冲床,圆筒段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架42上,缓冲床前端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固定装置2上。平常状态下,布桶本体11呈收缩的状态,放置在高层建筑上设置的安放逃生装置的箱体内,不占用多余的空间;当发生火灾等灾害时,将布桶本体11沿着牵引绳下放至地面上,并与在地面指定位置设置的地桩连接,形成救援通道,该救援通道与地面形成一个安全夹角α,该夹角为34°-40°,本实施例中优选为sin-1α=1.67,即α为37°左右,安全夹角不宜设置的过大,避免人员在救援通道中下滑时产生较大的加速度,也不宜设置地过小,过小的角度难以在狭小的楼房之间展开,并且占地空间过大,易造成道路堵塞等情况;同时,过小的角度会导致布桶本体展开时倾斜度不够,人员在从布桶本体内滑下时的速度减缓,易造成人员撤离缓慢等问题。
所述钢圈13与所述加强布条12或所述布桶本体11的相交处设置有固定部 14。所述固定部14为由防火材料制成的防火布条,防火布条缝制在所述加强布条12或所述布桶本体11上。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防火布缝制在加强布条上,每圈钢圈13与每条加强布条12相交处均缝制有一条防火布条,防火布条前后两端固定在加强布条上,加强布条中部向外凸出形成通孔,所述钢圈穿过通孔连接在所述布桶本体11上。
所述布桶本体11外周表面上相隔一定距离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由防火材料制成的调节扣,调节扣用于调节布桶本体的长度,当实际使用过程中,所需布桶本体的长度小于预先准备好的布桶本体的长度时,可将一部分的布桶本体收起,并通过调节扣进行固定,以此来减小布桶本体的使用长度。
所述逃生口处设置有连接板15,所述布桶本体11端部成型有连接部111,连接部111固定连接在连接板15上。所述连接部111与所述连接板15的具体连接结构为:所述连接板15上成型有连接环151,连接环151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连接部111通过若干个插销固定安装在所述通孔上。
所述钢圈13为螺旋环绕在所述布桶本体11外周的长条钢绳,或为若干个独立的套设在所述布桶本体外周的环形圈;同时,位于所述布桶本体11尾端的所述钢圈13上设置有用连接所述回收绳61端部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均匀分布在所述钢圈13上的若干个卡扣63,本实施例中,卡扣63通过旋紧螺钉 631来固定在所述钢圈13上,每个卡扣63外端设置有连接绳64。本实施例中,卡扣数量优选为三个,两两卡扣之间呈120°角分布在钢圈上,需要进行回收时,将三个卡扣上的连接绳的外端系在一起,形成一个连接绳结65;所述回收绳61 外端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扣,连接扣扣在所述连接绳结上,完成回收绳与连接绳的连接;或者回收绳直接与连接绳结绑定在一起。使用时,只需启动回收装置,回收装置将回收绳拉起,使得通道布桶跟随回收绳一同进行回收,完成通道布桶的回收。
位于每两个所述钢圈13之间的通道布桶周面上还缝制有弹性圈18,弹性圈 18可由多段橡皮筋制成,加以防火布条缝制在通道布桶的外周面上,使得在回收时,两个钢圈之间的通道布桶具有向内收缩的力,避免在回收过程中,通道布桶折叠时脱离钢圈,增强结构的稳定性,同时减小了布桶本体折叠回收后的所占空间,使其最终能够放置在所述安装机构4内。
所述布桶本体11包括位于后端的圆筒段以及位于前端的缓冲床112,圆筒段上端成型有入口处,下端开设有出口处,所述缓冲床112内端与圆筒段出口处连成一体,缓冲床112外端套设在所述固定装置上。
当发生火灾或其他灾害时,将牵引绳从高楼处放下并固定在地面上事先安装好的地桩上,再将折叠起来的布桶本体沿着牵引绳下放至地面上,当把缓冲床外端套设在地桩上后,人员便可依次通过布桶本体上端的入口处进入,依次顺着布桶本体内滑下,完成救援。
本实施例中通道布桶的缓冲床与固定装置连接的具体结构为:
所述缓冲床112包括缓冲床本体31,缓冲床本体31可拆卸安装在地桩机构上,所述缓冲床本体31由防火材料制成,缓冲床本体31上设置有若干条加强布条33,所述缓冲床本体31尾端设置有连接装置。缓冲床本体31首端与通道布桶尾端一体成型或通过缝制连接,当把通道布桶展开时,缓冲床本体31尾端通过连接装置与地桩机构进行可拆卸连接,地桩机构提前固定安装在测定好距离的地面上。
所述缓冲床本体31尾端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地桩机构的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包括若干个连接扣35和连接杆34,连接扣35可拆卸套设在连接杆34上;连接杆34上成型有供通道布桶的牵引绳穿过的牵引部342,牵引绳穿过牵引部342 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地桩上。所述连接杆34两端成型有限位扣341,所述位于最外两侧的连接扣35卡在限位扣341内。由于连接杆普遍由圆滑的金属管制成,连接扣套设在连接杆上时容易产生滑动,为了避免在使用过程中连接扣脱离连接杆,故在连接杆的两端设计有限位扣,可将连接扣卡在该限位扣内,阻止连接扣的滑动。由于通道布桶在展开时需要有牵引绳的牵引,在通道布桶展开之间先要将牵引绳与预先在地面上安装好的地桩相连接,牵引绳穿过牵引部的通孔固定连接在地桩上,从而将缓冲床本体31与地桩进行相对固定,再将通道布桶放下、展开。
所述连接扣35为由防火材料制成的布条结构,布条结构连接在所述加强布条33或缓冲床本体31的尾端。生产制作时,可以将布条结构的首尾两端直接缝制在一起,形成一个扣环式的连接扣,再将该扣环缝制在加强布条33或缓冲床本体31的尾端。
所述加强布条33由防火材料制成,若干条加强布条33均匀分布在所述缓冲床本体31外侧或内侧,并缝制于缓冲床本体31上,增强缓冲床的结构稳定性以及承重能力。
所述缓冲床本体31包括缓冲部311和阻挡部312,阻挡部312缝制在缓冲部311尾部,阻挡部312与缓冲部311之间形成一个60°-120°之间的夹角,为避免人员直接滑出缓冲床时撞上连接架,可在缓冲床尾端设置阻挡部,阻挡部能够将人员进行一定的阻挡,也能瞬间将人员滑动时的速度降至0,提高整个装置的安全性能。
所述阻挡部312外侧纵向缝制有若干连接布条36,连接布条36上端形成所述连接扣35,连接布条36下端形成固定扣37,若干连接布条36上横向缝制有加强布条361。
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固定杆38,所述固定扣37可拆卸套设在固定杆38上,所述固定杆38两端成型有限位扣381,所述位于最外两侧的固定扣37卡在限位扣341内。由于固定杆普遍由圆滑的金属管制成,固定扣套设在固定杆上时容易产生滑动,为了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固定扣脱离固定杆,故在固定杆的两端设计有限位扣,可将固定扣卡在该限位扣内,阻止固定扣的滑动,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所述固定杆38上设置有连接布带39,连接布带39外端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地桩上。在安装本缓冲床的时候,预先在地面上设置有两个所述地桩机构,一个地桩机构用于连接所述牵引绳,另一个地桩机构用于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布带,是的缓冲床能够稳定得安装在地桩机构上。
本实施例中地桩机构的具体结构为:
所述地桩机构包括壳体21,壳体21内开设有容置腔211,容置腔211内设置有所述地桩22,地桩22穿过所述壳体21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地面以下;所述壳体21上方铰接有上盖23,所述地桩22上端可拆卸安装有用于连接逃生装置的连接装置。上盖23和壳体21的设计能够将地桩22封闭起来,避免裸露在地面之外。使用时,只需将上盖23打开,连接上连接装置即可。
所述上盖23上表面与地面在同一平面上,不会相对于地平面凸出,避免人们在走路时不慎绊倒,设计合理。
所述壳体21底部开设有限位槽212,所述地桩22包括一体成型的桩体221 和连接部222,所述桩体221穿过该限位槽212固定安装在地面以下,桩体的直径小于或等于限位槽宽度小于连接部底面宽度,避免桩体在较大的拉力状态下被拔出,增强结构的稳定性。
桩体221下端设置有锥形桩尖223,桩体221外周表面沿桩体221的长度方向延伸形成有螺旋叶片224,螺旋叶片的设计可有效增加桩体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具有安装施工简单、速率快、质量可靠、承载力高等特点;为了提高桩尖的耐磨性,所述锥形桩尖223的材质优选为耐磨金属材料,同时还可以在桩尖223表面设置增加摩擦力的磨砂层,壳体21表面也可设置增加摩擦力的磨砂层。
所述连接部222成型有连接环225,所述连接装置可拆卸扣设在连接环225 上。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弯钩241和连接主体242,所述弯钩241外端扣设在所述连接环225内,弯钩241内端通过插销或螺栓安装在连接主体242上。
所述连接主体242包括两块连接板243和可转动设置在两块连接板243之间的转轮244,两块连接板243通过插销或螺栓相连。
作为上盖与壳体连接的第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壳体21上方成型有连接片213,连接片213上成型有连接轴214,所述上盖23一侧成型有连接柱231,连接柱内开设有供连接轴穿过的通孔;或,所述上盖23一侧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片213上成型有连接柱,连接柱内开设有供连接轴穿过的通孔。
作为上盖与壳体连接的第二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壳体21上方成型有连接片213,连接片213与所述上盖23通过合页25连接,合页通过螺钉固定在连接片和上盖上。
所述上盖23上开设有助于将上盖23打开的助力孔233,使用时,可通过助力孔233方便地将上盖打开。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高楼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高楼上的安装机构、设置在地面上的固定装置以及用于连接地面与高楼的可伸缩的通道布桶;
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安装在高楼上的安装主体,安装主体内开设有可容纳被折叠后的通道布桶的容置腔,容置腔内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通道布桶的安装架,安装主体上设置有可引导所述通道布桶展开的牵引绳;
所述通道布桶包括可伸缩的布桶本体,所述布桶本体由防火材料制成,布桶本体上端连接在所述安装架上,下端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固定装置上,布桶本体展开时形成倾斜的救援通道,与地面构成一个安全夹角;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预先通过地桩固定安装在地面上的地桩机构,所述地桩机构上可拆卸安装有用于连接所述牵引绳和/或布桶本体的连接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主体包括位于两侧的侧边支架,以及位于两侧边的侧边支架上方的盖板,两侧的侧边支架外端与盖板组成供通道布桶通过并下放的出口,两侧的侧边支架内端与盖板组成供人员进入所述通道布桶的入口;所述安装架可转动连接在两侧的侧边支架之间;所述安装主体内设置有用于将所述通道布桶进行回收的回收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楼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主体上设置有一固定杆,所述连接板上方固定安装或一体成型有锁定块,锁定块一端通过插销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固定杆上,插销外端通过绳索连接于所述安装主体上;所述连接板外侧设置有气缸组件,连接板在气缸组件的推动下可在所述侧边支架之间进行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高楼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放置有所述牵引绳,牵引绳内端穿过所述通道布桶连接在所述安装主体上;所述出口处可滑动设置有前挡板,前挡板下方开设有供牵引绳穿过的孔位;所述侧边支架内侧设置有竖向滑轨,竖向滑轨上可移动设置有移动机架,移动机架内设置有用于将所述通道布桶回收的卷扬机,移动机架通过升降气缸驱动在所述竖向滑轨上进行升降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楼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桶本体上设置有若干条防火材料制成的加强布条,布桶本体外周环绕设置有钢圈;布桶本体包括位于后端的圆筒段以及位于前端的缓冲床,圆筒段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架上,缓冲床前端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地桩机构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楼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圈为螺旋环绕在所述布桶本体外周的长条钢绳,或为若干个独立的套设在所述布桶本体外周的环形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楼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床包括缓冲床本体,缓冲床本体尾端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地桩机构的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包括若干个连接扣和连接杆,连接扣可拆卸套设在连接杆上,所述连接杆两端成型有限位扣,所述位于最外两侧的连接扣卡在限位扣内;所述连接杆上还成型有供通道布桶的牵引绳穿过的牵引部,牵引绳穿过牵引部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地桩机构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桩机构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所述地桩,地桩穿过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地面以下;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弯钩和连接主体,所述弯钩外端扣设在所述地桩上端,弯钩内端通过插销或螺栓安装在连接主体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楼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方通过合页连接有上盖。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通过安装框可移动安装在高楼楼道安全出口外墙处。
CN201810186564.7A 2018-03-07 2018-03-07 一种高楼逃生装置 Active CN1081595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86564.7A CN108159588B (zh) 2018-03-07 2018-03-07 一种高楼逃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86564.7A CN108159588B (zh) 2018-03-07 2018-03-07 一种高楼逃生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59588A true CN108159588A (zh) 2018-06-15
CN108159588B CN108159588B (zh) 2023-08-04

Family

ID=62511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86564.7A Active CN108159588B (zh) 2018-03-07 2018-03-07 一种高楼逃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5958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94001A (zh) * 2019-02-11 2019-05-24 高悦 一种高层逃生通道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507645A (ja) * 2007-12-27 2011-03-10 エイエイチ・インベンション・アーゲー 建築物から人々を避難させるための装置
CN104027899A (zh) * 2014-06-24 2014-09-10 北京新华安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高层建筑物逃生系统
CN204767083U (zh) * 2015-06-04 2015-11-18 孙仁华 一种半移动半固定式逃生滑道装置
CN106267603A (zh) * 2016-08-26 2017-01-04 裴景耀 一种高空救援专用滑道下放及回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507645A (ja) * 2007-12-27 2011-03-10 エイエイチ・インベンション・アーゲー 建築物から人々を避難させるための装置
CN104027899A (zh) * 2014-06-24 2014-09-10 北京新华安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高层建筑物逃生系统
CN204767083U (zh) * 2015-06-04 2015-11-18 孙仁华 一种半移动半固定式逃生滑道装置
CN106267603A (zh) * 2016-08-26 2017-01-04 裴景耀 一种高空救援专用滑道下放及回收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94001A (zh) * 2019-02-11 2019-05-24 高悦 一种高层逃生通道
CN109794001B (zh) * 2019-02-11 2021-07-06 高悦 一种高层逃生通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59588B (zh) 2023-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608582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aching from outside an upper level of a tall structure
CN211998699U (zh) 一种高楼救援车
CN1814325A (zh) 高楼救援缆梯装置
CN1718258A (zh) 滑梯式逃生和救生装置
CN108159588A (zh) 一种高楼逃生装置
US4339019A (en) Safety chute
CN208511737U (zh) 一种用于逃生装置的通道布桶
CN208229231U (zh) 一种高楼逃生装置
CN103230649B (zh) 一种用于高楼火灾逃生的吊环缆绳救生装置和使用方法
CN208176737U (zh) 一种用于逃生装置的安装机构
CN211769694U (zh) 一种竖井施工用的安全提升吊篮
JP5148105B2 (ja) 避難装置
CN105169576A (zh) 一种高楼火警逃生装置
CN108175961A (zh) 一种用于逃生装置的安装机构
RU2304991C1 (ru) Спасательный комплекс
CN208176743U (zh) 一种用于逃生装置通道布桶的回收机构
CN204522038U (zh) 可伸缩箱式高层建筑逃生救援装置
CN219764330U (zh) 一种具有逃生功能的护栏
CN218759101U (zh) 一种具有辅助安全攀爬功能的灯杆式塔
CN218759820U (zh) 一种立井井口检修平台
RU2030188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эвакуации людей, например, из горящего здания
CN220014542U (zh) 一种电梯井施工防护网
CN209900464U (zh) 一种绳系安全逃生装置
RU1790949C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эвакуации людей
KR830001247Y1 (ko) 비상구조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20

Address after: 317600 Jiefangtang Farm (Yuhuan Automobile and Motorcycle Industrial Park), Yucheng Street, Yuhuan City,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TAIZHOU TO CELEBRATE THE SAFETY PROTECTIVE EQUIP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Zhong Guo

Address before: Jiefangtang farm, Yucheng street, Yuhuan City,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7699

Patentee before: XIANTONG XIANGQING (TAIZHOU) SAFETY EQUIP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Zhong G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