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57482A - 一种生食鱼片、肉片安全保鲜的加工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食鱼片、肉片安全保鲜的加工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57482A
CN108157482A CN201810107443.9A CN201810107443A CN108157482A CN 108157482 A CN108157482 A CN 108157482A CN 201810107443 A CN201810107443 A CN 201810107443A CN 108157482 A CN108157482 A CN 1081574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od
fillet
unit
sliced meat
ra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0744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嘉欢
黄兴英
刘韶斌
王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QUANTONG ELECTRONIC TECHNIQU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QUANTONG ELECTRONIC TECHNIQU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QUANTONG ELECTRONIC TECHNIQU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QUANTONG ELECTRONIC TECHNIQU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0744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57482A/zh
Publication of CN1081574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574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BPRESERVING, e.g. BY CANNING, MEAT, FISH, EGGS, FRUIT, VEGETABLES, EDIBLE SEEDS; CHEMICAL RIPENING OF FRUIT OR VEGETABLES; THE PRESERVED, RIPENED, OR CANNED PRODUCTS
    • A23B4/00General methods for preserving meat, sausages, fish or fish products
    • A23B4/005Preserving by heating
    • A23B4/01Preserving by heating by irradiation or electric treatment with or without shaping, e.g. in form of powder, granules or flakes
    • A23B4/012Preserving by heating by irradiation or electric treatment with or without shaping, e.g. in form of powder, granules or flakes with packages, or with shaping in the form of blocks or por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BPRESERVING, e.g. BY CANNING, MEAT, FISH, EGGS, FRUIT, VEGETABLES, EDIBLE SEEDS; CHEMICAL RIPENING OF FRUIT OR VEGETABLES; THE PRESERVED, RIPENED, OR CANNED PRODUCTS
    • A23B4/00General methods for preserving meat, sausages, fish or fish products
    • A23B4/015Preserving by irradiation or electric treatment without heating effect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BPRESERVING, e.g. BY CANNING, MEAT, FISH, EGGS, FRUIT, VEGETABLES, EDIBLE SEEDS; CHEMICAL RIPENING OF FRUIT OR VEGETABLES; THE PRESERVED, RIPENED, OR CANNED PRODUCTS
    • A23B4/00General methods for preserving meat, sausages, fish or fish products
    • A23B4/06Freezing; Subsequent thawing; Cool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80Food processing, e.g. use of renewable energies or variable speed drives in handling, conveying or stacking
    • Y02P60/85Food storage or conservation, e.g. cooling or drying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Food Preservation Except Freezing, Refrigeration, And Dr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使生鱼片、肉片安全保鲜并快速灭杀致病菌及寄生虫的食品加工方法及设备,该设备主要包括食品加工腔体、控制系统、杀菌灭虫系统、加热系统、制冷系统、监测系统和电源系统,主要应用于生鱼片、肉片或果蔬等生鲜食材,可快速灭杀其中的致病菌及寄生虫。使用时,将待加工食品放置于食品加工腔体内,依据需要对食品进行加工,通过相应操作进行灭菌杀虫,并对食品的温度变化进行控制与管理,获得较好的食品品相、口感和风味。此外,该设备能通过监测食材加工过程中的状态变化,智能调节各系统运行功率和运行方式,达到对不同食材不同菌种和寄生虫的杀菌灭虫效果,安全卫生,同时保持食品品相、口感和风味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生食鱼片、肉片安全保鲜的加工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食鱼片、肉片安全保鲜的加工方法及设备,特指能快速灭杀生食鱼片、肉片致病菌及寄生虫,并保持其风味的食品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世界各地范围内仍保留着对某些食材生食的饮食习惯,比如吃生疏、生鱼片和不完全熟的牛排等。人们在享用这些生鲜食材的过程中极易忽视许多生鲜食材都存在致病菌以及各类寄生虫,食材处理不当食用后往往会导致食源性疾病。食源性疾病是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疾病,按致病因子的不同食源性疾病可分为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有毒动植物及化学性食源性疾病等六类。就以灭杀因生吃鱼生片感染的华支睾吸虫(肝吸虫)囊蚴为例,实验证明在厚度约1mm的鱼肉片内的囊蚴,在90℃的热水中,1秒钟即能死亡,75℃时3秒内死亡,70℃及60℃时分别在6秒及15秒内全部死亡;囊蚴在含醋酸浓度3.36%的醋中可活2个小时,在含NaCI 19.3%的酱油中可活5小时。若以此方式来灭杀囊蚴,势必会影响生鱼片的品相及食用口感,且在实际操作上也不现实。
不同生鲜食材含有的菌种、寄生虫的种类是不一样的,如生鲜的水果蔬菜等,主要是对大肠杆菌、各种果蝇等虫卵的灭杀;水生动物如淡水鱼、虾、蟹,则含有大肠杆菌等、肝吸虫、及其囊蚴等;海鱼及贝类等则可能含有异尖线虫、阔节裂头绦虫、创伤弧菌、隐孢子虫等;陆生动物如未熟的猪肉、牛肉、蛇、蛙、鸡等等均可能拥有弓形虫、带绦虫、猪肉绦虫、裂头蚴及其囊蚴等。
现有的公开技术中有关食品的杀菌设备,大多是针对熟食的杀菌灭虫,对生鲜食材灭菌杀虫技术的的研究很少,且往往功能单一,所针对食材种的菌种、寄生虫的种类少,也难以同时满足人们对食材品相、口感和风味的高品质要求。
下面是列举的相关文献:
1、中国专利:一种杀灭生鱼片中肝吸虫囊蚴的方法;申请号:201310247076.X;申请日:2013-06-21;申请人:广西大学;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杀灭生鱼片中肝吸虫囊蚴的方法,是使用工作频率为20KHz-24KHz的超声波处理浸泡在冰水混合液的生鱼片,超声功率为10W-80W;超声时间为发生2s,间歇2s;超声工作时间为28s-5min;该方法优点是工艺简单,耗时短,在有效阻断肝吸虫囊蚴对人体感染的同时,鱼肉品质基本不受影响。
2、中国专利:智能微波炉;申请号:201710268512.X;申请日:2017-04-23;申请人:卫祥;摘要:本发明公开了智能微波炉,所述智能微波炉包括:微波炉本体和与所述微波炉本体相连的控制箱,所述微波炉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放置台,所述放置台的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箱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相耦接,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智能控制所述微波炉本体的运行。该智能微波炉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微波炉功能单一,只能工人进行操作,智能化程度低,使用十分不方便的问题。
3、中国专利:一种高效菌包微波杀菌设备;申请号:201710171411.0;申请日:2017-03-21;申请人:湖南永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菌包微波杀菌设备,包括底座,底座的上表面处开设有输送带安装口,其中所述的输送带安装口处安装有输送带,输送带的左右端分别传动连接主动辊和从动辊,且主动辊和从动辊之间还设置有多个支承辊,本发明在抽气泵的作用下,将微波杀菌罩内的高温空气抽入预热罩内,这样便可对进入预热罩内的菌包进行预热,此时再进入微波杀菌罩内后,在有限的杀菌时间内,菌包可以更快的达到杀菌温度,使得菌包的杀菌效果更加出色,而且整体更加节能,有效的利用了余热。
4、中国专利:多功能微波炉;申请号:201110333797.3;申请日:2011-10-26;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多功能微波炉。安装在按照微波模式和烤箱模式操作的微波炉的烹调室内的托盘单元包括悬挂在设置在烹调室的两侧壁上的托盘悬挂部件上并被所述托盘悬挂部件支撑的微波炉托盘和安装在微波炉托盘的上表面上的烤箱托盘,所述烤箱托盘不悬挂在托盘悬挂部件上,从而防止在微波炉模式下误用托盘而导致的损坏,其中,在微波炉模式下,执行高频加热,在烤箱模式下,执行使用另外的加热器加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生食鱼片、肉片安全保鲜的加工方法及设备,该设备能通过监测食材加工过程中的状态变化,智能调节各系统运行功率和运行方式,达到对不同食材不同菌种和寄生虫的杀菌灭虫效果,同时保持食品品相、口感和风味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生食鱼片、肉片安全保鲜的加工设备,由食品加工腔体和安装在腔体内部对食物进行处理的组合系统构成,这些组合系统包括控制系统、杀菌灭虫系统、加热系统、制冷系统、监测系统和电源系统;所述的控制系统输出到杀菌灭虫系统、加热系统、制冷系统、监测系统和电源系统,控制系统为电脑或单片机,包括控制面板、显示器和网络管理单元,将食品加工腔体内的食品状况进行显示和处理;所述的监测系统包括食品重量计量单元和食品温度探测单元,监测系统对食品重量和食品加工腔体内部的温度进行监测,然后输入到控制系统输入端;所述的电源系统对各个系统进行供电。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上述生食鱼片、肉片安全保鲜的加工设备中,所述的控制系统设有信号输入单元、存储单元、控制单元、输出单元,分别对杀菌灭虫系统、加热系统、监测系统、制冷系统进行控制,再通过控制面板传输到网络管理单元和显示器;所述的控制面板有设定生食鱼片或肉片安全保鲜,并保持风味、品相和口感的参数调节旋钮或数字键。
所述的杀菌灭虫系统为微波辐照单元、强脉冲电磁场单元、超声波发生单元、紫外线照射单元、臭氧发生器单元或光波发生单元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臭氧发生器单元镶嵌在食品加工腔体内。
所述的加热系统是蒸气加热单元、红外线加热单元、微波辐照单元、光波发生单元中的至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所述的制冷系统安装在食品加工腔体内部,由半导体制冷片、散热片、导冷块、风扇组成;制冷片的热端连接散热片,散热片外设散热风扇;冷段连接导冷块,导冷块外设冷气风扇,与帽体内壁冷气导管连接相通,以输送冷气,能够对生食鱼片或肉片或加工食品进行快速冷却。
所述的微波辐照单元采用符合国际要求的有关电磁频率,采用300M~30GHz中的任意频率;所述的强脉冲电磁场单元采用磁感应强度为2~10T的高频交变磁场;所述的超声波发生单元使用20k~40kHz的工作频率,超声功率为 10W~100W,超声波发生器安装于食品加工腔体的底部,便于对放置在容器被液体浸泡的食品进行超声波震荡加工。利用微波、磁场、超声波等对生鱼片或肉片进行灭菌,从内部破坏细菌或寄生虫的蛋白分子结构,使其不能存活或者失去繁殖能力,从而不能对人体造成伤害。
所述的紫外线照射单元采用波长为240~280nm、辐照强度为90~180μW/cm2的紫外线灯管;紫外线可破坏细菌病毒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或RNA(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造成生长性细胞死亡和(或)再生性细胞死亡,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
所述的红外线加热单元采用波长为780~900nm、功率为400~8000W的红外线灯管。
所述的臭氧发生器单元采用4~10ppm的臭氧浓度。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能破坏分解细菌的细胞壁,很快地扩散透进细胞内,氧化分解细菌内部氧化葡萄糖所必须的葡萄糖氧化酶等,也可以直接与细菌、病毒发生作用,破坏细胞、核糖核酸(RNA),分解脱氧核糖核酸(DNA)、RNA、蛋白质、脂质类和多糖等大分子聚合物,使细菌的代谢和繁殖过程遭到破坏。臭氧对酵母和寄生生物等也有活性,可以迅速杀灭空气中的大肠杆菌,金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病菌,可以分解空气中的臭味,烟味,浓香水味;此外,臭氧还可以氧化、分解水中的污染物,在水处理中对除嗅味、脱色、杀菌、去除酚、氰、铁、锰和降低COD、BOD等都具有显著的效果,已经证明臭氧对病毒具有非常强的杀灭性,例如Poloi病毒在臭氧浓度为0.05~0.45 mg/L时,2 min就会失去活性。臭氧作为气体消毒剂,其杀菌过程为强氧化作用使微生物细胞中的多种成分产生反应,从而产生不可逆转的变化而死亡。一般认为,臭氧灭活病毒是通过直接破坏其核糖核酸或脱氧核糖核酸完成的。而杀灭细菌、霉菌类微生物则是臭氧首先作用于细胞膜,使膜构成成分受损失,导致新陈代谢障碍并抑制其生长,臭氧继续渗透破坏膜内组织,使其死亡。湿度增加可提高杀灭率,是由于在湿度下细胞膜膨胀变薄,其组织容易被臭氧破坏。
所述的光波发生单元为类似光波炉的光波发生器,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微波结合使用,采用700~1800W的输出功率。
所述的食品加工腔体为家用食品箱体,或者是工厂流水传输化的加工封闭箱体;所述的食品加工腔体采用防辐射的金属材料构成,食品加工腔体上还设有透明可观察并能防辐射的玻璃窗体,便于实时监测加工状态;腔体通过设置门或传送带的方式,方便食品的加工取放。
上述生食鱼片、肉片安全保鲜的加工设备,食品加工腔体还设置有通风循环系统和废气处理设备,通风循环系统与食品加工腔体连接,废气处理设备安装在食品加工腔体内部或外部。
本发明所述的生食鱼片、肉片安全保鲜的加工方法,其工作过程为:将待加工生食鱼片、肉片先进行计量称重,然后放置于所述食品加工腔体内,自动设定或人工调整加工信号输入到腔体监测系统对待加工食品进行计量称重和温度探测,并将监测到的数据信息反馈到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监测系统反馈的数据信息计算并优选出已有编程的加工方案,同时将监测数据信息及优选方案传输到显示器和网络管理单元,供操作员现场或远程确认或根据需要重新调整编程参数;待操作员启动设备的加工程序后,控制系统依据程序输出控制杀菌灭虫系统运行启动,对待加工食品进行加热、灭菌杀虫、超声波、微波辐照、臭氧、冷冻等;在加工过程中控制系统根据监测系统反馈食品的重量、温度等变化数据,实时自动调节各系统运行功率、运行方式和运行时间周期,根据不同食品种类控制食品的杀菌灭虫温度可选范围,并对生食鱼片或肉片或加工食品进行快速冷却,使得保持生食鱼片或肉片或加工食品的品相、口感和风味;加工结束后取出食品关闭食品加工腔体后,继续运行臭氧发生器单元5~10min,防止腔体内产生细菌,以保证下一次的加工环境;控制系统对每次食品加工的参数及监测数据参数进行自动保存记录和调整,同时自动上传网络管理单元备份,方便设备信息管理及食品加工数据追查。为了保证食品微波灭菌杀虫过程的口感和风味,需要结合制冷系统的程序同时工作,也可以将食品进行冷冻后再进行加工。
上述生食鱼片、肉片安全保鲜的加工方法的应用,还对新鲜水果或蔬菜进行杀菌灭虫,使得保持新鲜水果或蔬菜品相、口感和风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生食鱼片、肉片安全保鲜的加工方法及设备,在加工过程中控制系统根据监测系统反馈食品的重量、温度等变化数据,可实时智能调节各系统地运行功率、运行方式和运行时间周期,并根据不同食品种类控制食品的杀菌灭虫温度和加工参数;利用微波、磁场、超声波、紫外线等对生鱼片或肉片进行灭菌,从内部破坏细菌或寄生虫的蛋白分子结构,使其不能存活或者失去繁殖能力,从而不能对人体造成伤害,同时保持生食鱼片或肉片的品相、口感和风味不被破坏,满足人们对生鲜食材的需求。
2、本发明所述的生食鱼片、肉片安全保鲜的加工方法及设备,根据不同食品种类控制食品的杀菌灭虫温度的可选范围,加工时同时启动制冷系统,以便能够快速降低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温度,防止温度过高破坏食品的品相、口感和风味。例如人们吃生鱼片,为了保持鱼片的鲜、滑、脆、嫩,需要对鱼片先进行微波快速灭菌和杀虫,利用微波破坏病菌或寄生虫的蛋白分子结构,使其不能存活,但是温度不能过高,否则就会破坏鱼片的鲜、滑、脆、嫩,在适当微波以后立刻进行快速降温,如果在现场,还可以将鱼片样品取出,对其进行致病菌和奇生虫的检测,确定最佳的微波时间和快速冷却时间。
3、本发明所述的生食鱼片、肉片安全保鲜的加工方法及设备,食品加工腔体上设有透明可观察并能防辐射的玻璃窗体,便于实时监测加工状态;通过网络管理单元可将食品加工信息及时上传反馈给操作员,操作员能通过终端设备对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及编程调整,实现食品加工信息状态实时在线远程监测及控制,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设备会对每次食品加工的参数及监测数据自动上传到网络管理单元做备份,方便设备信息管理及食品加工数据追查。
4、本发明所述的生食鱼片、肉片安全保鲜的加工方法及设备,通过集成微波辐照单元、强脉冲电磁场单元等多种杀菌灭虫系统,可针对不同食材的不同菌种和寄生虫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案进行单独加工或组合式加工,可同时应用于鱼生、牛肉、猪肉、羊肉等半生肉制品及新鲜果蔬,应用范围广,杀菌灭虫效果更加显著,有利于工业化推广。
5、本发明生食鱼片、肉片安全保鲜的加工方法及设备,食品加工腔体还设置有通风循环系统和废气处理装置,通风循环系统与食品加工腔体连接,废气处理装置安装在食品加工腔体内部或外部,保证大型食品加工厂能够处理批量食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设备的内部功能总设计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以下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在本发明的基础上进行更改,控制食品灭杀温度以达到保持食品品相、口感和风味不被破坏的技术方案,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因涉及生鲜食材的种类不同,可能含有细菌和寄生虫种类不同,计划研发的设备的功能及其实现技术思路和各类指标是不完全相同的。
实施例1:
一种生食鱼片、肉片安全保鲜的加工设备,所述的设备由食品加工腔体和安装在腔体内部对食物进行处理的组合系统构成,这些组合系统包括控制系统、杀菌灭虫系统、加热系统、制冷系统、臭氧发生器单元、监测系统和电源系统;
所述的杀菌灭虫系统由微波辐照单元、强脉冲电磁场单元、紫外线照射单元、臭氧发生器单元和光波发生单元等五个单元组成;所述加热系统由蒸气加热单元、红外线加热单元以及上述微波辐照单元和光波发生单元等四个单元组成;所述监测系统由食品重量计量单元和食品温度探测单元组成;食品温度探测单元安装在食品加工腔体内;所述控制系统由控制面板、显示器和网络管理单元组成;所述的电源系统对各个系统进行供电,控制系统分别对杀菌灭虫系统、加热系统、监测系统、制冷系统进行控制,再通过控制面板传输到网络管理单元和显示器。
所述的臭氧发生器单元镶嵌在食品加工腔体内;所述的制冷系统安装在食品加工腔体内部;所述的通风循环系统与食品加工腔体连接,废气处理设备通往室外;所述的电源系统对各个系统进行供电,控制系统设有信号输入单元、存储单元、控制单元、输出单元,分别对杀菌灭虫系统、加热系统、监测系统、制冷系统进行控制,再通过控制面板传输到网络管理单元和显示器;所述的食品重量计量单元安装在食品加工腔体的下方;其余各系统的功率输出部分或探测部分均安装在食品加工腔体内的顶部、底部或四周;以确保各系统能最高效、准确的对食材进行加工和状态监测。各系统可以依照已经设定在网络管理单元中的编程进行远程食品加工控制及监测,也可以通过显示器和控制面板进行现场操作及监测;通过网络管理单元和控制面板均可随时现场或远程对设备原有程序的参数进行修改和增删,具有便利的人机交互方式。
所述的食品加工腔体为家用食品箱体;所述的制冷系统为半导体制冷系统;所述的制冷系统由半导体制冷片、散热片、导冷块、风扇组成;制冷片的热端连接散热片,散热片外设散热风扇;冷段连接导冷块,导冷块外设冷气风扇,与帽体内壁冷气导管连接相通,以输送冷气。
所述的微波辐照单元采用符合国际要求的有关电磁频率,采用300M中的频率;所述的强脉冲电磁场单元采用4T的高频交变磁场;所述的超声波发生单元使用30kHz的工作频率,超声波发生器安装于食品加工腔体的底部,便于对放置在容器被液体浸泡的食品进行超声波震荡加工;所述的紫外线照射单元采用120μW/cm2辐照强度的紫外线灯管;所述的臭氧发生器单元采用5ppm的臭氧浓度;所述的光波发生单元采用800W的输出功率;所述的制冷系统功率为1000W。
所述的食品加工腔体采用防辐射的金属材料构成,食品加工腔体上还设有透明可观察并能防辐射的玻璃窗体。
上述生食鱼片、肉片安全保鲜的加工设备,其工作过程为:将待加工食品放置于所述食品加工腔体内,自动设定或人工调整加工信号输入到腔体监测系统对待加工食品进行计量称重和温度探测,并将监测到的数据信息反馈到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监测系统反馈的数据信息计算并优选出已有编程的加工方案,同时将监测数据信息及优选方案传输到显示器和网络管理单元,供操作员现场或远程确认或根据需要重新调整编程参数;待操作员启动设备的加工程序后,控制系统依据程序输出控制杀菌灭虫系统运行启动,对待加工食品进行加热、灭菌杀虫、超声波、微波辐照、臭氧、冷冻等;在加工过程中控制系统根据监测系统反馈食品的重量、温度等变化数据,实时自动调节各系统运行功率、运行方式和运行时间周期,根据不同食品种类控制食品的杀菌灭虫温度在0~70℃的可选范围,以保持食品品相、口感和风味,满足人们的需求。
加工结束后取出食品关闭食品加工腔体后,继续运行臭氧发生器单元10min,防止腔体内产生细菌,以保证下一次的加工环境;控制系统对每次食品加工的参数及监测数据参数进行自动保存记录和调整,同时自动上传网络管理单元备份,方便设备信息管理及食品加工数据追查。为了保证食品微波灭菌杀虫过程的口感和风味,需要结合制冷系统的程序同时工作,并将食品进行冷冻后再进行加工。
实施例2:
一种生食鱼片、肉片安全保鲜的加工设备,其另一种实施方式如下:该实施例具有与实施例1中大部分组件相似的结构和用法,其组合系统包括控制系统、杀菌灭虫系统、加热系统、制冷系统、臭氧发生器单元、监测系统和电源系统;主要针对的是生鱼片的灭菌杀虫功能,满足干爽、脆口韧劲、冰鲜等口感要求进行简化。主要区别在于:
所述的杀菌灭虫系统由微波辐照单元和强脉冲电磁场单元组成,其中的微波辐照单元也是加热系统;所述监测系统由食品重量计量单元和食品温度探测单元组成;食品重量计量单元安装在设备的固定脚上;食品温度探测单元安装在食品加工腔体内;所述控制系统由控制面板、显示器和网络管理单元组成;所述的电源系统对各个系统进行供电,控制系统分别对杀菌灭虫系统、加热系统、监测系统、制冷系统进行控制,再通过控制面板传输到网络管理单元和显示器。
所述的微波辐照单元采用符合国际要求的有关电磁频率,采用2450M中的频率杀菌加热,发射微波的功率输出器件安装于食品加工腔体的四周;所述的强脉冲电磁场单元采用2T的高频交变磁场,磁路开口端放置于食品加工腔体的顶部;所述的臭氧发生器单元采用5ppm的臭氧浓度;食品温度探测单元的探测部分安装在食品加工腔体的四周;制冷系统安装在食品加工腔体的顶部,采用压缩制冷的方式来达到制冷要求,在食品加工腔体中还设置有内部循环风回路。
为了保持鱼片的鲜、滑、脆、嫩,需要对鱼片,先将3℃的生鱼片用微波1000 W快速灭菌和杀虫1分钟,利用微波破坏病菌或奇生虫的蛋白分子结构,使其不能存活,但是温度不能超过15℃,否则就会破坏鱼片的鲜、滑、脆、嫩,在适当微波1分钟后立刻进行快速降温至10℃,再重复操作一次,也能使得生鱼片安全而口感不变。
实施例3:
一种生食鱼片、肉片安全保鲜的加工设备,其另一种实施方式如下:该实施例具有与实施例1中大部分组件相似的结构和用法,其组合系统包括控制系统、杀菌灭虫系统、加热系统、制冷系统、臭氧发生器单元、监测系统和电源系统;主要针对的是生牛排、猪排的灭菌杀虫功能,满足五成熟、六成熟、七成熟等半生熟的口感要求进行简化。主要区别在于:
所述的杀菌灭虫系统由微波辐照单元和光波发生单元组成,同时微波辐照单元和光波发生单元也是加热系统;所述监测系统由食品重量计量单元和食品温度探测单元组成;食品重量计量单元安装在食品加工腔体的下方;食品温度探测单元安装在食品加工腔体内;所述控制系统由控制面板、显示器和网络管理单元组成;所述的电源系统对各个系统进行供电,控制系统分别对杀菌灭虫系统、加热系统、监测系统、制冷系统进行控制,再通过控制面板传输到网络管理单元和显示器。
所述的微波辐照单元采用符合国际要求的有关电磁频率,采用450M和2450M的频率组合,发射微波的功率输出器件安装于食品加工腔体的顶部;光波发生单元采用800W的输出功率,发射光波的功率输出器件安装于食品加工腔体的四周;所述的臭氧发生器单元采用5ppm的臭氧浓度;食品温度探测单元的探测部分安装在食品加工腔体的顶部;制冷系统安装在食品加工腔体的顶部,采用电制冷的方式来达到制冷要求,在食品加工腔体中还设置有内部循环风回路。
根据人们对半生熟肉类的口感和风味要求,控制食品的杀菌灭虫温度在50℃~70℃范围。
实施例4:
一种生食鱼片、肉片安全保鲜的加工设备,其另一种实施方式如下:该实施例具有与实施例1中大部分组件相似的结构和用法,其组合系统包括控制系统、杀菌灭虫系统、加热系统、制冷系统、臭氧发生器单元、监测系统和电源系统;主要针对的是水果生蔬的灭菌杀虫功能,满足水果蔬菜清新爽口的品相和口感要求进行简化。主要区别在于:
所述的杀菌灭虫系统由超声波发生单元、紫外线照射单元和臭氧发生器单元组成;加热系统由蒸气加热单元和红外线加热单元组成;监测系统由食品重量计量单元和食品温度探测单元组成;食品重量计量单元安装在设备的固定脚上;所述控制系统由控制面板、显示器和网络管理单元组成;所述的电源系统对各个系统进行供电,控制系统分别对杀菌灭虫系统、加热系统、监测系统、制冷系统进行控制,再通过控制面板传输到网络管理单元和显示器。
超声波发生单元使用20kHz的工作频率,超声波发生器安装于食品加工腔体的底部;紫外线照射单元采用90μW/cm2辐照强度的紫外线灯管,紫外线灯管安装于食品加工腔体的四周;臭氧发生器单元采用5ppm的臭氧浓度,臭氧喷淋口放置于食品加工腔体的顶部;食品重量计量单元安装在设备的固定脚上;食品温度探测单元的探测部分安装在食品加工腔体的四周;制冷系统安装在食品加工腔体的四周,采用压缩制冷的方式来达到制冷要求,在食品加工腔体中还设置有内部循环风回路;蒸气加热单元的喷雾口安装于食品加工腔体的四周;红外线加热单元的功率输出器件安装于食品加工腔体的四周。
根据人们对水果生蔬的品相和口感要求,控制食品的杀菌灭虫温度在20℃~50℃范围。
上述各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特征或特征组合可单独存在,或者可与其他实施例中的特征或特征组合相互结合,熟悉本领域的人员可根据本发明采用多种杀菌灭虫系统,并控制食品灭杀温度,达到保持食品品相、口感和风味不被破坏的发明创造,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种种修改或变化出其它的实施例,都是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生食鱼片、肉片安全保鲜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工设备由食品加工腔体和安装在腔体内部对食物进行处理的组合系统构成,这些组合系统包括控制系统、杀菌灭虫系统、加热系统、制冷系统、监测系统和电源系统;所述的控制系统输出到杀菌灭虫系统、加热系统、制冷系统、监测系统和电源系统,控制系统为电脑或单片机,包括控制面板、显示器和网络管理单元,将食品加工腔体内的食品状况进行显示和处理;所述的监测系统包括食品重量计量单元和食品温度探测单元,监测系统对食品重量和食品加工腔体内部的温度进行监测,然后输入到控制系统输入端;所述的电源系统对各个系统进行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食鱼片、肉片安全保鲜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系统设有信号输入单元、存储单元、控制单元、输出单元,分别对杀菌灭虫系统、加热系统、监测系统、制冷系统进行控制,再通过控制面板传输到网络管理单元和显示器;所述的控制面板有设定生食鱼片或肉片安全保鲜,并保持风味、品相和口感的参数调节旋钮或数字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食鱼片、肉片安全保鲜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杀菌灭虫系统为微波辐照单元、强脉冲电磁场单元、超声波发生单元、紫外线照射单元、臭氧发生器单元或光波发生单元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臭氧发生器单元镶嵌在食品加工腔体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食鱼片、肉片安全保鲜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系统是蒸气加热单元、红外线加热单元、微波辐照单元、光波发生单元中的至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食鱼片、肉片安全保鲜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冷系统安装在食品加工腔体内部,由半导体制冷片、散热片、导冷块、风扇组成;制冷片的热端连接散热片,散热片外设散热风扇;冷段连接导冷块,导冷块外设冷气风扇,与帽体内壁冷气导管连接相通,以输送冷气,能够对生食鱼片或肉片或加工食品进行快速冷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食鱼片、肉片安全保鲜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食品加工腔体为家用食品箱体,或者是工厂流水传输化的加工封闭箱体;食品加工腔体采用防辐射的金属材料构成,食品加工腔体上还设有透明可观察并能防辐射的玻璃窗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食鱼片、肉片安全保鲜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食品加工腔体还设置有通风循环系统和废气处理设备,通风循环系统与食品加工腔体连接,废气处理设备安装在食品加工腔体内部或外部。
8.一种生食鱼片、肉片安全保鲜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工作过程为:将待加工生食鱼片、肉片放置于所述食品加工腔体内,自动设定或人工调整加工信号输入到腔体监测系统对待加工食品进行计量称重和温度探测,并将监测到的数据信息反馈到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监测系统反馈的数据信息计算并优选出已有编程的加工方案,同时将监测数据信息及优选方案传输到显示器和网络管理单元,供操作员现场或远程确认或根据需要重新调整编程参数;待操作员启动设备的加工程序后,控制系统依据程序输出控制杀菌灭虫系统运行启动,对待加工食品进行加热、灭菌杀虫、超声波、微波辐照、臭氧、冷冻等;在加工过程中控制系统根据监测系统反馈食品的重量、温度等变化数据,实时自动调节各系统运行功率、运行方式和运行时间周期,根据不同食品种类控制食品的杀菌灭虫温度可选范围,并对生食鱼片或肉片或加工食品进行快速冷却,使得保持生食鱼片或肉片或加工食品的品相、口感和风味;加工结束后取出食品关闭食品加工腔体后,继续运行臭氧发生器单元或紫外线单元5~10min,防止腔体内产生细菌,以保证下一次的加工环境;控制系统对每次食品加工的参数及监测数据参数进行自动保存记录和调整,同时自动上传网络管理单元备份,方便设备信息管理及食品加工数据追查。
9.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食鱼片、肉片安全保鲜的加工方法的应用,还对新鲜水果或蔬菜进行杀菌灭虫,使得保持新鲜水果或蔬菜品相、口感和风味。
CN201810107443.9A 2018-02-02 2018-02-02 一种生食鱼片、肉片安全保鲜的加工方法及设备 Pending CN1081574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07443.9A CN108157482A (zh) 2018-02-02 2018-02-02 一种生食鱼片、肉片安全保鲜的加工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07443.9A CN108157482A (zh) 2018-02-02 2018-02-02 一种生食鱼片、肉片安全保鲜的加工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57482A true CN108157482A (zh) 2018-06-15

Family

ID=62513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07443.9A Pending CN108157482A (zh) 2018-02-02 2018-02-02 一种生食鱼片、肉片安全保鲜的加工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57482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43282A (zh) * 2018-06-28 2018-12-21 苏州优康网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等离子体食品杀菌消毒系统及其加工工艺
CN109051103A (zh) * 2018-06-28 2018-12-21 苏州优康网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等离子体的食品加工包装系统
CN111449189A (zh) * 2019-01-18 2020-07-28 顾强 食品优化箱的控制方法
CN112056521A (zh) * 2020-09-22 2020-12-11 宁波罗特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管理内部微气候的食品加工柜
CN113534736A (zh) * 2021-09-15 2021-10-22 济宁市中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洋葱头生产线自动上料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3749531A (zh) * 2021-10-27 2021-12-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气炸锅、空气炸锅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8669A (zh) * 1999-12-09 2001-06-13 吴永年 一种不耐高温熟肉、禽制品的微波杀菌保鲜方法
CN201271380Y (zh) * 2008-09-04 2009-07-15 广东康宝电器有限公司 具有除湿功能的消毒柜
CN104824115A (zh) * 2015-05-29 2015-08-12 广西金海环岛渔业有限公司 红鱼的保鲜处理装置
CN105433192A (zh) * 2015-11-09 2016-03-30 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 一种生食海水鱼类气调解冻装置及解冻方法
CN205690734U (zh) * 2016-05-10 2016-11-16 王庆和 一种半导体制冷保温罩
CN106616235A (zh) * 2017-01-11 2017-05-1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种连续型流体食品欧姆微波联合加热杀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8669A (zh) * 1999-12-09 2001-06-13 吴永年 一种不耐高温熟肉、禽制品的微波杀菌保鲜方法
CN201271380Y (zh) * 2008-09-04 2009-07-15 广东康宝电器有限公司 具有除湿功能的消毒柜
CN104824115A (zh) * 2015-05-29 2015-08-12 广西金海环岛渔业有限公司 红鱼的保鲜处理装置
CN105433192A (zh) * 2015-11-09 2016-03-30 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 一种生食海水鱼类气调解冻装置及解冻方法
CN205690734U (zh) * 2016-05-10 2016-11-16 王庆和 一种半导体制冷保温罩
CN106616235A (zh) * 2017-01-11 2017-05-1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种连续型流体食品欧姆微波联合加热杀菌系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43282A (zh) * 2018-06-28 2018-12-21 苏州优康网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等离子体食品杀菌消毒系统及其加工工艺
CN109051103A (zh) * 2018-06-28 2018-12-21 苏州优康网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等离子体的食品加工包装系统
CN111449189A (zh) * 2019-01-18 2020-07-28 顾强 食品优化箱的控制方法
CN112056521A (zh) * 2020-09-22 2020-12-11 宁波罗特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管理内部微气候的食品加工柜
CN113534736A (zh) * 2021-09-15 2021-10-22 济宁市中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洋葱头生产线自动上料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3749531A (zh) * 2021-10-27 2021-12-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气炸锅、空气炸锅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57482A (zh) 一种生食鱼片、肉片安全保鲜的加工方法及设备
Rahman Food preservation: an overview
Fung et al. Effect of microwaves on microorganisms in foods
KR102437321B1 (ko) 가온·냉각 일체형 식재 가공 시스템
US9592313B2 (en) Microwave disinfection and sterilization
JP2007252386A (ja) 食品熱処理方法
JP2004513641A (ja) 製品中における病原性および腐敗活性の抑止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ならびにこれによって処理された製品
KR20220122790A (ko) 가온·냉각 일체형 식재 가공 시스템
Nagaraj et al. Radiofrequency pasteurization of inoculated ground beef homogenate
Kaack et al. Treatment of slices from carrot (Daucus carota) using high intensity white pulsed light
Lyashchuk et al. The study of persistence of microorganisms and parasites in food products
Abd El-Hay Processing and preparation of fish
CN102389120A (zh) 酱鸭的制作方法
NL2020477B1 (en) Method for prolonging shelf life of saltwater-stewed goose by means of combining pasteurization with nanometer zinc oxide bacteria inhibition and radio frequency sterilization
CN101147615B (zh) 一种纳米银涂膜与微波联用对冻干食品保质杀菌的方法
Bermudez‐Aguirre et al. A review on egg pasteurization and disinfection: Traditional and novel processing technologies
Yan et al. Recent advances in non-thermal disinfec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food industry
CN102028025B (zh) 一种熟制混合配菜冷藏条件下控菌保质的方法
Thippareddi et al. Thermal processing of meat products
Ortega-Rivas et al. Pulsed light technology
CN108308262A (zh) 一种柑橘罐头的杀菌方法及杀菌装置
CN113207948A (zh) 鲜食鸡蛋内容物联合杀菌机及鲜食鸡蛋内容物联合杀菌方法
Lagunas-Solar et al. Radiofrequency power disinfects and disinfests food, soils and wastewater
CN214854027U (zh) 一种鸡蛋内容物杀菌机
CN110367328A (zh) 一种长保质期蛋清液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