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41429B - 一种acm切换方法、acm切换装置及发射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acm切换方法、acm切换装置及发射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41429B
CN108141429B CN201580083503.2A CN201580083503A CN108141429B CN 108141429 B CN108141429 B CN 108141429B CN 201580083503 A CN201580083503 A CN 201580083503A CN 108141429 B CN108141429 B CN 1081414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tream
layer
transmitted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ser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8350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41429A (zh
Inventor
马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1414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414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414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414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ACM切换方法、ACM切换装置及发射器,用于提高叠加编码的数据传输速率。本发明实施例方法包括:当满足ACM切换的触发条件时,ACM切换装置根据当前的系统传输性能获得待发射数据流的分层数量M和待切换的调制模式,分层数量M小于或等于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量,再将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据映射到分层数量为M的各个分层中,计算各个分层中每一层的归一化功率,使得发射器根据分层数量M、待切换的调制模式、各个分层映射的业务数据和各层的归一化功率对待发射数据流进行叠加编码并发射。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ACM切换方法,使得待发射数据流的编码信息能适配系统的当前传输性能,从而能够提高叠加编码的数据传输速率。

Description

一种ACM切换方法、ACM切换装置及发射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ACM切换方法、ACM切换装置及发射器。
背景技术
叠加编码(Superposition Coding,SC)是根据多用户不同的信道质量等级,将信道质量差的用户数据分配给基本星座图,将信道质量好的用户数据分配给附加星座图。其中基本星座图的功率较大,传输性能较好,附加星座图的功率较小,传输性能较差。将用户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叠加合成,可以实现多用户间较均匀的误码率和最大化的传输容量。
长期演进(Long time evolution,LTE)业务承载不同类型的业务,不同类型的业务具有不同的传输性能需求。比如:语音会话的误码率(Bit error rate,BER)要求是10-2;而缓冲视频的误码率要求是10-6。利用叠加编码技术,发射器将待发射数据流中不同传输性能需求的业务分成M层,每一层映射到一个标准的星座图上,再进行叠加编码并发射。
而在现有的叠加编码中,由于每个分层的功率和调制模式均是固定的,导致适应性差,容易出现业务中断或浪费带宽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编码调制(Automatic coding and modulation,ACM)切换方法、ACM切换装置及发射器,能够提高叠加编码的数据传输速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编码调制ACM切换方法,包括:
当满足ACM切换的触发条件时,根据当前的系统传输性能获得待发射数据流的分层数量M和待切换的调制模式,分层数量M小于或等于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量;
将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据映射到分层数量为M的各个分层中;
计算各个分层中每一层的归一化功率;
其中分层数量M、待切换的调制模式、各个分层映射的业务数据和各层的归一化功率用于使得发射器按照分层数量M、待切换的调制模式、各个分层映射的业务数据以及各层的归一化功率对待发射数据流进行叠加编码并发射。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前的系统传输性能包括当前接收数据流的MSE,所述根据当前的系统传输性能获得待发射数据流的分层数量M和待切换的调制模式包括:
根据MSE与调制模式的对应关系得到与当前接收数据流的MSE对应的调制模式;
计算第一比特数与第二比特数的商值,第一比特数为接收数据流的MSE对应的调制模式中一个符号所占的比特数,第二比特数为系统预设的基准调制模式中一个符号所占的比特数;
若商值小于或等于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量,则将商值的整数部分作为分层数量M,将基准调制模式作为待切换的调制模式;
若商值大于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量,则增大第二比特数直到商值小于或等于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量,再根据商值得到分层数量M,将增大第二比特数后得到的比特数对应的调制模式作为待切换的调制模式。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分层数量M小于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量时,将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据映射到分层数量为M的各个分层中包括:
获取待发射数据流中业务的传输性能需求值;
按照业务的传输性能需求值将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据映射到分层数量为M的各个分层中,使得每层有一种业务,且同一分层中不同业务的传输性能需求值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一阈值;
当分层数量M等于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量时,将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据映射到分层数量为M的各个分层中包括:
将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据映射到分层数量为M的各个分层中,以使得每层有一种业务。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计算各个分层中每一层的归一化功率包括:
计算各层的平均误码率BER;
按照各层的平均BER计算该层的归一化功率,使得各层的归一化功率之和为1,且各层的归一化功率与该层的平均BER成反比。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满足ACM切换的触发条件具体包括:
当第一平均传输性能参数与第二平均传输性能参数之间的差值超过第二预设阈值时,满足ACM切换的触发条件,第一平均传输性能参数为接收数据流中的某个层的平均传输性能参数,第二平均传输性能参数为接收链路设置参数中对应层的平均传输性能参数门限值。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满足ACM切换的触发条件,具体包括:
当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量与接收数据流中的业务数量不相同时,满足ACM切换的触发条件。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满足ACM切换的触发条件,具体包括:
当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的传输性能需求值与接收数据流中业务的传输性能值的差值超过第三阈值时,满足ACM切换的触发条件。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计算各个分层中每层的平均传输性能参数;
按照各个分层的平均传输性能参数更新接收链路设置参数中的对应层的平均传输性能参数的门限值。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平均传输性能参数包括BER、误符号率SER或均方误差MSE中的其中一种或多种。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传输性能需求值包括误码率BER需求值或丢包率PER需求值。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通过如下公式计算接收数据流的MSE:
Figure GPA0000240841150000061
M为分层数量,Ni=第i层的平均MSE乘以第i层的归一化功率。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ACM切换方法,包括:
发射器获取待发射数据流进行叠加编码时的分层数量M、待切换的调制模式、各个分层映射的业务数据以及各个分层的归一化功率;
发射器根据分层数量M、各个分层映射的业务数据对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据进行星座图映射,给各层分配各个分层的归一化功率以得到叠加编码数据;
发射器对叠加编码数据按照待切换的调制模式进行调制后进行发射。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ACM切换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当满足ACM切换的触发条件时,根据当前的系统传输性能获得待发射数据流的分层数量M和待切换的调制模式,分层数量M小于或等于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量;
映射模块,用于将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据映射到分层数量为M的各个分层中;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各个分层中每一层的归一化功率;
其中分层数量M、待切换的调制模式、各个分层映射的业务数据和各层的归一化功率用于使得发射器按照分层数量M、待切换的调制模式、各个分层映射的业务数据以及各层的归一化功率对待发射数据流进行叠加编码并发射。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前的系统传输性能包括当前接收数据流的MSE,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根据MSE与调制模式的对应关系得到与当前接收数据流的MSE对应的调制模式;
计算单元,用于计算第一比特数与第二比特数的商值,其中,第一比特数为接收数据流的MSE对应的调制模式中一个符号所占的比特数,第二比特数为系统预设的基准调制模式中一个符号所占的比特数;
确定单元,用于当商值小于或等于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量时,将商值的整数部分作为分层数量M,将该基准调制模式作为待切换的调制模式;
确定单元,还用于当商值大于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量时,增大第二比特数直到商值小于或等于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量,再根据商值得到分层数量M,将增大第二比特数后得到的比特数对应的调制模式作为待切换的调制模式。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映射模块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当分层数量M小于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量时,获取待发射数据流中业务的传输性能需求值;
映射单元,用于在第二获取单元获取业务的传输性能需求值后,按照业务的传输性能需求值将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据映射到分层数量为M的各个分层中,使得每层有一种业务,且同一分层中不同业务的传输性能需求值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
映射单元,还用于当分层数量M等于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量时,将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据映射到分层数量为M的各个分层中,以使得每层有一种业务。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计算模块包括: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计算各层的平均误码率BER;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按照各层的平均BER计算该层的归一化功率,使得各层的归一化功率之和为1,且各层的归一化功率与该层的平均BER成反比。
结合第三方面、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ACM切换装置还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当第一平均传输性能参数与第二平均传输性能参数之间的差值超过第二预设阈值时,确定满足ACM切换的触发条件,第一平均传输性能参数为接收数据流中的某个层的平均传输性能参数,第二平均传输性能参数为接收链路设置参数中对应层的平均传输性能参数门限值。
结合第三方面、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ACM切换装置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当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量与接收数据流中的业务数量不相同时,确定满足ACM切换的触发条件。
结合第三方面、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ACM切换装置还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当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的传输性能需求值与接收数据流中业务的传输性能值的差值超过第三预设阈值时,确定满足ACM切换的触发条件。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ACM切换装置还包括: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各个分层中每层的平均传输性能参数;
更新模块,用于按照各个分层的平均传输性能参数更新接收链路设置参数中的对应层的平均传输性能参数的门限值。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各个分层中每层的平均传输性能参数,平均传输性能参数包括BER、误符号率SER或均方误差MSE中的其中一种或多种。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单元,用于当分层数量M小于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量时,获取待发射数据流中业务的传输性能需求值,传输性能需求值包括误码率BER需求值或丢包率PER需求值。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ACM切换装置还包括:
第三计算模块,用于通过如下公式计算接收数据流的MSE:
Figure GPA0000240841150000081
M为分层数量,Ni=第i层的平均MSE乘以第i层的归一化功率。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发射数据流进行叠加编码时的分层数量M、待切换的调制模式、各个分层映射的业务数据以及各个分层的归一化功率;
叠加编码模块,用于根据分层数量M、各个分层映射的业务数据对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据进行星座图映射,给各层分配各个分层的归一化功率以得到叠加编码数据;
发射模块,用于对叠加编码数据按照待切换的调制模式进行调制后进行发射。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ACM切换装置,包括:
处理器以及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通过调用存储器存储的操作指令,执行如下操作:
当满足ACM切换的触发条件时,根据当前的系统传输性能获得待发射数据流的分层数量M和待切换的调制模式,分层数量M小于或等于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量,将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据映射到分层数量为M的各个分层中,计算各个分层中每一层的归一化功率;其中分层数量M、待切换的调制模式、各个分层映射的业务数据和各层的归一化功率用于使得发射器按照分层数量M、待切换的调制模式、各个分层映射的业务数据以及各层的归一化功率对待发射数据流进行叠加编码并发射。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满足ACM切换的触发条件时,ACM切换装置根据当前的系统传输性能获得待发射数据流的分层数量M和待切换的调制模式,分层数量M小于或等于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量,再将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据映射到分层数量为M的各个分层中,计算各个分层中每一层的归一化功率,使得发射器根据分层数量M、待切换的调制模式、各个分层映射的业务数据和各层的归一化功率对待发射数据流进行叠加编码并发射。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ACM切换方法,能够在需要进行ACM切换时,根据系统的当前传输性能获得待发射数据流在编码时所需要的分层数量M,待切换的调制模式、各个分层映射的业务数据以及各层的归一化功率,使得待发射数据流的编码信息能适配当前系统的传输性能,从而实现最大化传输带宽,提高叠加编码的数据传输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叠加编码技术中发射和接收数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ACM切换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ACM切换装置位于发射链路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ACM切换装置位于接收链路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ACM切换方法的另一种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ACM切换装置的一种功能模块化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ACM切换装置的另一种功能模块化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ACM切换装置的另一种功能模块化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发射器的一种模块化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ACM切换装置的一种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模块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模块,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模块,本文中所出现的模块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上的划分,实际应用中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可以结合成或集成在另一个系统中,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的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模块之间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他类似的形式,本文中均不作限定。并且,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或子模块可以是也可以不是物理上的分离,可以是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或者可以分不到多个电路模块中,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叠加编码是基于标准星座图进行的叠加,可以对待发射数据流中N个不同传输性能需求值的业务进行分层传输。图1为叠加编码的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发射链路的发射数据流中有N个不同传输性能需求值的业务,将这些业务分成M层,每一层映射到一个标准的星座图,然后对每个层的星座图配置相应的归一化功率后叠加,经过调制后发射出去,接收链路接收到从发射链路中发射的数据流后,对接收的数据流进行解调,之后进行连续干扰消除(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SIC),并解出接收数据流中各分层中的业务。其中,发射链路中具体可以包括发射器,调制解调器,发射器执行图1所示的M层星座图映射、M层功率分配、叠加的步骤,调制解调器进行调制,发射器对调制后的数据进行发射;接收链路中具体包括接收器,调制解调器,接收器接收发射器发射的数据,调制解调器对接收的数据进行解调,接收器再对解调后的数据进行连续干扰消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ACM切换方法,可以根据当前系统的传输性能动态调整待发射数据流的分层信息,调制模式,以及每层的归一化功率,从而最大化系统传输速率,下面结合图示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ACM切换模块或装置具体可以存在于发射链路中,也可以存在于接收链路中,可以由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进行执行。在实际应用中,ACM切换装置可以直接位于目前的发射器或接收器中。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叠加编码技术中,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的编码技术中,本发明实施例以应用于叠加编码技术中为例进行介绍。
结合图2,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ACM切换方法,由上述的ACM切换装置执行,该方法包括:
201、当满足ACM切换的触发条件时,根据当前的系统传输性能获得待发射数据流的分层数量M和待切换的调制模式;
在物理层的发射数据链路中,待发射数据流中有多种不同的业务类型,例如:语音会话业务、视频业务等,且每种业务类型有相应的传输性能需求。
待发射数据流经过发射链路的星座映射和调制后从天线发射出去,形成发射数据流。接收链路从天线接收到发射数据流后,经过解调恢复该发射数据流,将接收链路接收的数据流称为接收数据流。
在发射或接收数据的过程中,当ACM切换装置检测到满足ACM切换的触发条件时,根据当前的系统传输性能获得待发射数据流的分层数量M和待切换的调制模式,使得分层数量和调制模式与系统的当前传输性能相适配,该分层数量M小于或等于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量。下面对可能的实现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可选的,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中,ACM切换的触发条件可以包括以下两种:
一、第一种ACM触发条件
比较接收链路的接收数据流中当前某个层的平均传输性能参数与当前接收链路设置参数设置的对应层的平均传输性能参数门限值,当二者之差超过了系统预设阈值,则说明信道的传输性能发生了变化,此时,启动ACM切换。
具体的,平均传输性能参数可以是该层多个业务的平均误码率BER、误符号率(Symbol error rate,SER)或均方误差(Mean square error,MSE)三个指标中的一个,或其中任意两个或三个的平均值,还可以是其他能代表星座图的平均传输性能的参数。
具体的,当信道条件恶化时,BER、SER和MSE也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大,此时启动ACM切换,通过反馈信道通知发射链路切换成较低的调制模式,使接收数据流的BER、SER和MSE在要求的范围内,从而保证通信的质量。当信道条件变好时,BER、SER和MSE也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降低,此时启动ACM切换,通过反馈信道通知发射链路切换成较高的调制模式,使得接收数据流的BER、SER和MSE在要求的范围内。
二、第二种ACM触发条件
当待发射数据流中有业务需求动态变化时,确定满足ACM切换的触发条件。
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需求变化主要表现在业务的数量的变化,或业务传输性能需求值的变化。具体为:
当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量与接收数据流中的业务数量不相同时,确定满足ACM切换的触发条件;或,当待发射数据流中业务的传输性能需求值与当前接收数据流中业务的传输性能值不相同时,确定满足ACM切换的触发条件。
其中,业务的传输性能需求值或当前的业务传输性能值可以是业务的误码率BER或业务的丢包率(Packet Loss Rate,PER)。
可选的,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中,系统的当前传输性能可以是当前接收数据流的均方误差MSE,当前接收数据流中的MSE代表了当前系统的总的传输容量和性能。作为另一个实施例,下面介绍ACM切换过程中计算得到下一次发射时的叠加编码分层数量M以及待切换的调制模式的具体方法。
当满足ACM切换的触发条件时,ACM切换装置计算当前接收数据流的MSE以获知当前系统的性能,具体的计算方式可以:
当前接收数据流的
Figure GPA0000240841150000131
其中,M为分层数量,Ni=第i层的平均MSE乘以第i层的归一化功率。
在获知接收数据流的MSE之后,根据MSE与调制模式的对应关系得到与接收数据流的MSE对应的调制模式,MSE与调制模式的对应关系表1如下:
表1
MSE(dB) 调制模式 每个符号的比特数
10~13 QPSK 2
13~16 8PSK 3
16~19 16QAM 4
19~22 32QAM 5
22~25 64QAM 6
25~28 128QAM 7
28~31 256QAM 8
在得到接收数据流的MSE对应的调制模式后,与系统预置的基准调制模式进行比对,判断基准调制模式是否适合于下一次发射器发射时需要使用的调制模式。
其中,系统预置的基准调制模式可以是一个符号占用2个比特(bit)的QPSK调制模式,也可以是其他的调制模式,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比对的具体方式为:
步骤1:计算第一比特数与第二比特数的商值,第一比特数为接收数据流的MSE对应的调制模式中一个符号所占的比特数,第二比特数为基准调制模式中一个符号所占的比特数。
步骤2:若第一比特数与第二比特数的商值刚好等于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的数量,则可以认为基准调制模式刚好适配于下一次发射器发射待发射数据流中的数据时需要使用的调制模式,则将该基准调制模式作为下一次发射待发射数据流中的数据时使用的叠加编码的待切换调制模式。同时,将该商值作为下一次发射器发射时使用的叠加编码的分层数量M。
例如:基准调制模式为QPSK,QPSK中一个符号占用2bit,接收数据流中的MSE对应的调制模式为16QAM,16QAM中一个符号占用4bit,则商值为4bit/2bit=2,若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量刚好为2,则将待发射数据流分成2层进行叠加编码,每层使用的调制模式为QPSK。
步骤3:若第一比特数与第二比特数的商值小于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的数量,则可以认为基准调制模式刚好适配于下一次发射器发射待发射数据流中的数据时需要使用的调制模式,则将该基准调制模式作为下一次发射待发射数据流中的数据时使用的叠加编码的待切换调制模式,将该商值的整数部分作为待发射数据流叠加编码的分层数量M。
例如:基准调制模式为QPSK,QPSK中一个符号占用2bit,接收数据流中的MSE对应的调制模式为16QAM,16QAM中一个符号占用4bit,则商值为4bit/2bit=2,若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量为3个,则确定待发射数据流的叠加编码分层数量为2,将待发射数据流分成2层进行叠加编码,每层使用的调制模式为基准调制模式QPSK。
步骤4:若第一比特数与第二比特数的商值大于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的数量,则认为基准调制模式不适配于下一次发射器发射待发射数据流中的数据时需要使用的调制模式,需要在基准调制模式的基础上调整调制模式以适配于下一次发射待发射数据流中的数据时使用的叠加编码的调制模式。
具体的调整方式为:增加第二比特数直到第一比特数除以第二比特数的商值小于或等于待发射数据流中业务的数量。
调整后,将调整后的商值作为分层数量M,将增加后得到的比特数对应的调制模式作为下一次发射待发射数据流中的数据时使用的叠加编码的调制模式。
例如:基准调制模式为QPSK,QPSK中一个符号占用2bit,接收数据流中的MSE对应的调制模式为256QAM,256QAM中一个符号占用8bit,则商值为8bit/2bit=4,若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量为2个,此时,需要通过提高基准调制模式来降低商值,使得商值等于或小于业务数量,在基准调制模式QPSK的基础上提高到16QAM,16QAM中一个符号占用4bit,调整后的商值为8bit/4bit=2,刚好等于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量2,此时,采用的调制模式为调整后的16QAM。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的数量是指一个数据包中的业务的数量,可以不包括待发射数据流中的所有业务。例如,可以从数据包中N个不同优先级的业务类型中由高到低选择L个优先级较高的业务,其中L≤N,以保证优先级高的业务优先发射。
202、将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据映射到分层数量为M的各个分层中;
当步骤201中确定的分层数量M等于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量时,直接将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据映射到分层数量为M的各个分层中,以使得每层有一种业务。
当分层数量M小于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量时,获取待发射数据流中业务的传输性能需求值,按照业务的传输性能需求值将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据映射到分层数量为M的各个分层中。
具体的映射原则为:将相邻的传输性能需求值的业务分配到同一个分层上,基于该原则,使得每层有一种业务,且同一分层中不同业务的传输性能需求值之间的差值小于系统预设的阈值,具体的方法可以为:
1、将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对应的业务数据分配到M个分层上,以使得每层上有一种业务类型,再将剩余未分配的业务对应的业务数据分配到已分配了业务类型的分层上,使得同一分层上不同的业务的传输性能需求值(BER或BER)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具体可以是使得不同业务BER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或使得不同业务PER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
2、将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按照传输性能需求值(BER或BER)分成M个分组,使得每个分组中不同业务的传输性能需求值之间差值小于预设阈值,将M个分组的同一个分组中的业务对应的业务数据分配到同一个分层上。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两种分配方法只是进行举例说明,具体还可以是其他的映射方法,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该分层数量M以及M个分层上的业务数据为下一次发射器发射待发射数据时的叠加编码时的分层信息。
例如:基准调制模式为QPSK,QPSK中一个符号占用2bit,接收数据流中的MSE对应的调制模式为16QAM,16QAM中一个符号占用4bit,则商值为4bit/2bit=2,若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量为3个,BER分别为10-6,10-5,10-2,则将待发射数据流分成2层进行叠加编码,按照相邻的BER分配到同一层的原则,其中一层分配BER10-6和10-5对应的业务,另一层分配10-2对应的业务,每层使用的调制模式为QPSK。
203、计算各个分层中每一层的归一化功率。
在得到待发射数据流的叠加编码的分层信息以及调制模式后,再给叠加编码分层信息中的各层分配归一化功率。
分配功率的具体的原则为对L个业务中BER需求值较大的业务分配较低的功率,对BER需求值较小的的业务分配较大的功率。
具体分配方法可以为:
ACM切换装置先获取下一次待发射数据流中的数据使用的叠加编码分层中各层的平均BER需求值,平均BER需求值的具体计算方式为计算每层的多个业务的BER的平均值。
在获取各层的平均BER需求值后,按照各层的平均BER需求值计算该层的归一化功率,的使得各层的归一化功率之和为1,各层的归一化功率与该层的平均BER需求值成反比。
计算的方式可以包括多种,总的原则为BER需求值均值较大的层分配较低的功率,BER需求值均值较小的层分配较大的功率。
具体的一种计算公式可以为:
第k层的归一化功率
Figure GPA0000240841150000171
其中,Bk为第k层的平均BER,M为层数,Bi为第i层的平均BER。
例如:假设待发射数据流被分成1,2,3层,第1,2,3层的各层的平均BER分别为A,B,C。
则第1层的归一化功率为:
P1=10*Log10A/(10*Log10A+10*Log10B+10*Log10C);
第2层的归一化功率为:
P2=10*Log10B/(10*Log10A+10*Log10B+10*Log10C);
第3层的归一化功率为:
P3=10*Log10C/(10*Log10A+10*Log10B+10*Log10C)。
在得到分层数量M、待切换的调制模式、各个分层映射的业务数据和各层的归一化功率后,发射器根据分层数量M、各个分层映射的业务数据对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据进行星座图映射,给各层分配各个分层的归一化功率以得到叠加编码数据,再对叠加编码数据按照待切换的调制模式进行调制后进行发射。因此,可以根据实际信道的变化,及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的变化来实时调整下一次发射时的叠加编码的分层信息、调制模式及各层的归一化功率。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满足ACM切换的触发条件时,ACM切换装置根据当前的系统传输性能获得待发射数据流的分层数量M和待切换的调制模式,分层数量M小于或等于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量,再将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据映射到分层数量为M的各个分层中,计算各个分层中每一层的归一化功率,使得发射器根据分层数量M、待切换的调制模式、各个分层映射的业务数据和各层的归一化功率对待发射数据流进行叠加编码并发射。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ACM切换方法,能够在需要进行ACM切换时,根据系统的当前传输性能获得待发射数据流在编码时所需要的分层数量M,待切换的调制模式、各个分层映射的业务数据以及各层的归一化功率,使得待发射数据流的编码信息能适配当前系统的传输性能,从而实现最大化传输带宽,提高叠加编码的数据传输速率。
进一步,作为可选的实施例,在进行ACM切换的过程中,不仅会更新发射链路中的发射器下一次发射时使用的叠加编码分层信息、调制模式以及各层的归一化功率,还会动态更新“ACM触发条件一”中使用的接收链路设置参数中的各层的平均传输性能参数门限值。具体方法为:
在ACM切换装置确定了发射器下一次发射时使用的叠加编码分层信息后,计算该叠加编码分层信息对应的分层中各层的平均传输性能参数,按照各层的平均传输性能参数更新接收链路设置参数中的该层的传输性能参数门限值,以动态的调整接收链路的传输性能参数门限值,使得下一次ACM切换时的触发条件中使用的平均传输性能参数门限值进行实时更新。
下面以一具体的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ACM切换方法进行介绍。
若当前接收链路的接收数据包的中包含三个业务,语音会话业务、缓冲视频业务,网页浏览数据业务,以上三种业务的实际传输BER分别是10-2、10-6、10-4,MSE分别为20、10、15(dB),这三种业务分成了三层,每一层映射到一个标准星座图上,每一层的归一化功率分别为:0.3、0.2、0.5。
此时,待发射数据流中下一个传输数据包中的业务若发生了变化,由三个业务变成了两个业务,说明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需求发生了变化,需要进行ACM切换;
或者,待发射数据流中其中一种业务的BER需求值与当前接收数据流中BER值之间的差值超过预设阈值时,例如:待发射数据流中的网页浏览数据业务变成了下载数据业务,下载数据业务的BER需求值是10-1,两者之间的BER差值超过了系统预设的10-1,则说明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需求发生了变化,需要进行ACM切换;
或者,在接收链路接收数据时,ACM切换装置检测到当前接收数据流中某个层的平均BER、平均SER或平均MSE与当前接收链路设置参数中的相应的BER、SER或MSE门限值之间的差值超过系统的预设阈值时,则说明当前的信道发生了变化,需要进行ACM切换。
下面以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下一个数据包业务变为语音会话业务(BER:10-2)、缓冲视频业务(BER:10-6)为例,对具体的ACM切换进行说明。
根据当前接收数据流中的MSE计算当前的系统性能参考值:
MSE=0.6*20+0.3*10+0.1*12=16.2dB;
根据表1中的MSE与调制模式的换算关系,得到该MSE的调制模式为16QAM;
系统预设的基准调制模式为QPSK,一个符号占用的比特数为2,16QAM一个字节占用的比特数为4,4除以2的商值为2,该商值刚好与业务数量相等,所以将QPSK作为待发射数据流的调制模式,确定分层数为2,将待发射数据流中的语音会话业务(BER:10-2)、缓冲视频业务(BER:10-6)分别映射到其中的一个分层。
之后,计算每一层的归一化功率为:
第1层:Pi=10*Log1010-2/(10*Log10-2+10*Log1010-6)=0.25;
第2层:P2=10*Log1010-6/(10*Log1010-2+10*Log1010-6)=0.75;
之后,发射器按照上述的分层信息、调制模式、每一层的归一化功率将待发射数据流中的语音会话业务(BER:10-2)、缓冲视频业务(BER:10-2)进行叠加编码并发射。
之后,计算叠加编码的分层中每一层的平均BER作为需要更新的接收链路设置参数中的BER门限值,分别为10-2、10-6
在实际应用中,ACM切换装置具体可以存在于网络中的发射链路中,也可以存在于接收链路中,下面对这两种情况进行分别说明。
一、ACM切换装置存在于发射链路中;
如图3所示,ACM切换装置存在于发射链路中,接收链路通过反馈信道反馈当前M个层的平均传输性能参数门限值(例如BER、SER或MSE门限值)至发射链路,用于发射链路中的ACM切换装置判断是否满足ACM切换条件。ACM切换装置根据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ACM切换条件判断需要进行ACM切换时,由发射链路中的ACM装置计算下一次发射时叠加编码需要的分层数量M、待切换的调制模式、各个分层映射的业务数据和各层的归一化功率,再由发射链路中的发射器根据ACM装置发送的分层数量M、待切换的调制模式、各个分层映射的业务数据和各层的归一化功率对发射链路中的待发射业务数据进行叠加编码并发射给接收链路中的接收器,同时ACM装置计算需要更新的各层的平均传输性能参数门限值(例如BER、SER或MSE门限值),将其发送至接收链路中的接收器,接收链路中的接收器据此进行解调和SIC连续消扰,并更新各层的平均传输性能参数门限值(例如BER、SER或MSE门限值)。
二、ACM切换装置存在于发射链路中。
如图4所示,ACM切换装置存在于接收链路中,发射链路发射N个不同BER需求的业务至接收链路,若待发射数据流的业务的数量发生变化,或待发射数据流中的BER(或PER)发生变化,或者,待当前接收数据流中某一层的平均传输性能参数与接收链路设置参数中对应层的平均传输性能参数门限值发生变化时,由接收链路中的ACM切换装置计算待发射数据流的叠加编码的分层数量M、待切换的调制模式、各个分层映射的业务数据和各层的归一化功率,然后通过反馈信道反馈至发射链路,再由发射链路中的发射器根据接收的分层数量M、待切换的调制模式、各个分层映射的业务数据和各层的归一化功率对发射链路中的业务数据进行叠加编码并发射,接收链路中的接收器据此进行解调和SIC连续消扰。
同时,ACM装置计算需要更新的各层的平均传输性能参数门限值(例如BER、SER或MSE门限值),更新接收链路设置参数中的各层的平均传输性能参数门限值。
以上是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ACM切换装置侧的ACM切换方法进行介绍,下面从发射器的角度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ACM切换方法进行介绍。
结合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ACM切换方法,具体由存在于发射链路中的发射器或发射机中的CPU或DSP执行,该方法包括:
501、发射器获取待发射数据流进行叠加编码时的分层数量M、待切换的调制模式、各个分层映射的业务数据以及各个分层的归一化功率;
当满足ACM切换的触发条件时,ACM切换装置根据当前的系统传输性能获得待发射数据流的分层数量M和待切换的调制模式,分层数量M小于或等于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量,将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据映射到分层数量为M的各个分层中,计算各个分层中每一层的归一化功率。
发射器获取待发射数据流进行叠加编码时的分层信息、调制模式以及各层的归一化功率,获取的方式可以是发射器接收的ACM切换装置发送的待发射数据流叠加编码时的信息,也可以是由发射器直接通过指令获取的该信息,具体方式此处不做限定。
502、发射器根据分层数量M、各个分层映射的业务数据对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据进行星座图映射,给各层分配各个分层的归一化功率以得到叠加编码数据;
发射器在获取到待发射数据流进行叠加编码时的分层数量M、待切换的调制模式、各个分层映射的业务数据以及各个分层的归一化功率后,根据分层数量M、各个分层映射的业务数据对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据进行分层,将每一层映射到一个标准的星座图上,然后对每个层的星座图配置相应的归一化功率后进行叠加得到叠加编码后的数据。
503、发射器对叠加编码数据按照待切换的调制模式进行调制后进行发射。
在发射器对待发射业务流中的业务数据进行叠加编码后,将叠加编码后的数据经过调制后进行发射。
本发明实施例中,发射器获取待发射数据流进行叠加编码时的分层数量M、待切换的调制模式、各个分层映射的业务数据以及各个分层的归一化功率,根据该分层数量M、待切换的调制模式、各个分层映射的业务数据以及各个分层的归一化功率对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类型对应的业务数据进行叠加编码得到叠加编码数据,然后将叠加编码后的数据进行发射。使得在发射器进行叠加编码的过程中,每个分层的功率和调制模式能实时跟随传输的业务变化而变化,从而根据系统性能变化而适配系统传输容量,避免出现业务中断或浪费带宽的现象。
以上是对ACM切换方法进行的介绍,下面从功能模块化的角度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ACM切换装置进行介绍。
结合图6,本发明实施例中的ACM切换装置6包括:
获取模块601,用于当满足ACM切换的触发条件时,根据当前的系统传输性能获得待发射数据流的分层数量M和待切换的调制模式,分层数量M小于或等于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量;
映射模块602,用于将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据映射到分层数量为M的各个分层中;
第一计算模块603,用于计算各个分层中每一层的归一化功率;
其中分层数量M、待切换的调制模式、各个分层映射的业务数据和各层的归一化功率用于使得发射器按照分层数量M、待切换的调制模式、各个分层映射的业务数据以及各层的归一化功率对待发射数据流进行叠加编码并发射。
本发明实施例ACM切换装置6的各模块之间的交互过程可以参阅前述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交互过程,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满足ACM切换的触发条件时,获取模块601根据当前的系统传输性能获得待发射数据流的分层数量M和待切换的调制模式,分层数量M小于或等于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量,映射模块602再将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据映射到分层数量为M的各个分层中,计算模块603计算各个分层中每一层的归一化功率,使得发射器根据分层数量M、待切换的调制模式、各个分层映射的业务数据和各层的归一化功率对待发射数据流进行叠加编码并发射。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ACM切换方法,能够在需要进行ACM切换时,根据系统的当前传输性能获得待发射数据流在编码时所需要的分层数量M,待切换的调制模式、各个分层映射的业务数据以及各层的归一化功率,使得待发射数据流的编码信息能适配当前系统的传输性能,从而实现最大化传输带宽,提高叠加编码的数据传输速率。
结合图7,本发明实施例中的ACM切换装置7包括:
获取模块701,用于当满足ACM切换的触发条件时,根据当前的系统传输性能获得待发射数据流的分层数量M和待切换的调制模式,分层数量M小于或等于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量;
映射模块702,用于将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据映射到分层数量为M的各个分层中;
计算模块703,用于计算各个分层中每一层的归一化功率;
其中分层数量M、待切换的调制模式、各个分层映射的业务数据和各层的归一化功率用于使得发射器按照分层数量M、待切换的调制模式、各个分层映射的业务数据以及各层的归一化功率对待发射数据流进行叠加编码并发射。
其中,获取模块701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7011,用于根据MSE与调制模式的对应关系得到与当前接收数据流的MSE对应的调制模式;
计算单元7012,用于计算第一比特数与第二比特数的商值,其中,第一比特数为接收数据流的MSE对应的调制模式中一个符号所占的比特数,第二比特数为系统预设的基准调制模式中一个符号所占的比特数;
确定单元7013,用于当商值小于或等于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量时,将商值的整数部分作为分层数量M,将该基准调制模式作为待切换的调制模式;
确定单元7013,还用于当商值大于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量时,增大第二比特数直到商值小于或等于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量,再根据商值得到分层数量M,将增大第二比特数后得到的比特数对应的调制模式作为待切换的调制模式。
另外,映射模块702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7021,用于当分层数量M小于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量时,获取待发射数据流中业务的传输性能需求值;
映射单元7022,用于在第二获取单元获取业务的传输性能需求值后,按照业务的传输性能需求值将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据映射到分层数量为M的各个分层中,使得每层有一种业务,且同一分层中不同业务的传输性能需求值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
映射单元7022,还用于当分层数量M等于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量时,将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据映射到分层数量为M的各个分层中,以使得每层有一种业务。
另外,第一计算模块703包括:
第一计算单元7031,用于计算各层的平均误码率BER;
第二计算单元7032,用于按照各层的平均BER计算该层的归一化功率,使得各层的归一化功率之和为1,且各层的归一化功率与该层的平均BER成反比。
另外,ACM切换装置7还包括:
第三计算模块704,用于通过如下公式计算接收数据流的MSE:
Figure GPA0000240841150000241
其中M为分层数量,Ni=第i层的平均MSE乘以第i层的归一化功率。
本发明实施例ACM切换装置7的各模块之间的交互过程可以参阅前述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交互过程,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ACM切换装置7可以通过具体的运算处理得到发射链路中的发射器下一次发射时使用的叠加编码分层数量M、调制模式、各分层上映射的业务数据,各层的归一化功率,提高了方案的可实现性。
结合图8,本发明实施例中的ACM切换装置8包括:
获取模块801,用于当满足ACM切换的触发条件时,根据当前的系统传输性能获得待发射数据流的分层数量M和待切换的调制模式,分层数量M小于或等于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量;
映射模块802,用于将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据映射到分层数量为M的各个分层中;
计算模块803,用于计算各个分层中每一层的归一化功率;
其中分层数量M、待切换的调制模式、各个分层映射的业务数据和各层的归一化功率用于使得发射器按照分层数量M、待切换的调制模式、各个分层映射的业务数据以及各层的归一化功率对待发射数据流进行叠加编码并发射。
该ACM切换装置8还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804,用于当第一平均传输性能参数与第二平均传输性能参数之间的差值超过第一预设阈值时,确定满足ACM切换的触发条件,第一平均传输性能参数为接收数据流中的某个层的平均传输性能参数,第二平均传输性能参数为接收链路设置参数中对应层的平均传输性能参数门限值。
其中,平均传输性能参数包括BER、误符号率SER或MSE中的一种或多种。
第二计算模块805,用于计算分层信息中各层的平均传输性能参数;
更新模块806,用于按照各层的平均传输性能参数更新接收链路设置参数中的该层的平均传输性能参数门限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第一确定模块804确定ACM切换的触发条件,并且通过第二计算模块805和更新模块806动态的调整接收链路的平均传输性能参数门限值,能使得下一次ACM切换时的触发条件中使用的传输性能参数门限值进行实时更新,从而提高了方案的可实现性。
进一步,作为另一个实施例,该ACM切换装置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当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量与接收数据流中的业务数量不相同时,确定满足ACM切换的触发条件。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当待发射数据流中业务的传输性能需求值与接收数据流中业务的传输性能值的差值超过第二阈值时,确定满足ACM切换的触发条件。
上面介绍了ACM切换装置,下面介绍与ACM切换装置相关联的一种发射器9,包括:
获取模块901,用于获取待发射数据流进行叠加编码时的分层数量M、待切换的调制模式、各个分层映射的业务数据以及各个分层的归一化功率;
叠加编码模块902,用于根据分层数量M、各个分层映射的业务数据对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据进行星座图映射,给各层分配各个分层的归一化功率以得到叠加编码数据;
发射模块903,用于对叠加编码数据按照待切换的调制模式进行调制后进行发射。
本发明实施例发射器9的各模块之间的交互过程可以参阅前述图6所示实施例中的交互过程,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发射器9的获取模块901获取待发射数据流进行叠加编码时的分层数量M、待切换的调制模式、各个分层映射的业务数据以及各个分层的归一化功率,叠加编码模块902根据该分层数量M、待切换的调制模式、各个分层映射的业务数据以及各个分层的归一化功率对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类型对应的业务数据进行叠加编码得到叠加编码数据,然后发射模块903将叠加编码后的数据进行发射。使得在发射器进行叠加编码的过程中,每个分层的功率和调制模式能实时跟随传输的业务变化而变化,从而根据系统性能变化而适配系统传输容量,避免出现业务中断或浪费带宽的现象。
上面是从功能模块化角度对ACM切换装置和发射器进行了介绍,下面从硬件处理的角度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ACM切换装置进行介绍。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ACM切换装置10具体可以存在于发射链路中,也可以存在于接收链路中,还可以位于其他实体硬件设备中,具体此处不做限定。当ACM切换装置位于发射链路中时,可以位于现有技术的发射器实体中,当ACM切换装置位于接收链路中时,可以位于现有技术的接收器实体中,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下面以ACM切换装置位于发射器中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ACM切换装置进行介绍。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ACM切换装置10的另一结构示意图。ACM切换装置10可包括至少一个网络接口或者其它通信接口、至少一个接收器1001、至少一个发射器1002、至少一个处理器1003和存储器1004,以实现这些装置之间的连接通信,通过至少一个网络接口(可以是有线或者无线)实现该系统网关与至少一个其它网元之间的通信连接。
存储器1004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1003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1004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可能包含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也可能还包括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
存储器1004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它们的子集,或者它们的扩展集:
操作指令:包括各种操作指令,用于实现各种操作。
操作系统:包括各种系统程序,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器1003通过调用存储器1004存储的操作指令(该操作指令可存储在操作系统中),执行如下操作:
当满足ACM切换的触发条件时,根据当前的系统传输性能获得待发射数据流的分层数量M和待切换的调制模式,分层数量M小于或等于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量,将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据映射到分层数量为M的各个分层中,计算各个分层中每一层的归一化功率,以使得发射器1002根据分层数量M、待切换的调制模式、各个分层映射的业务数据和各层的归一化功率对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据进行叠加编码并发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处理器1003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根据MSE与调制模式的对应关系得到与当前接收数据流的MSE对应的调制模式;
计算第一比特数与第二比特数的商值,第一比特数为接收数据流的MSE对应的调制模式中一个符号所占的比特数,第二比特数为系统预设的基准调制模式中一个符号所占的比特数;
若商值小于或等于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量,则将商值的整数部分作为分层数量M,将基准调制模式作为待切换的调制模式;
若商值大于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量,则增大第二比特数直到商值小于或等于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量,再根据商值得到分层数量M,将增大第二比特数后得到的比特数对应的调制模式作为待切换的调制模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处理器1003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获取待发射数据流中业务的传输性能需求值;
按照业务的传输性能需求值将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据映射到分层数量为M的各个分层中,使得每层有一种业务,且同一分层中不同业务的传输性能需求值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一阈值;
当分层数量M等于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量时,将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据映射到分层数量为M的各个分层中包括:
将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据映射到分层数量为M的各个分层中,以使得每层有一种业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处理器1003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计算各层的平均误码率BER;
按照各层的平均BER计算该层的归一化功率,使得各层的归一化功率之和为1,且各层的归一化功率与该层的平均BER成反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处理器1003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当第一平均传输性能参数与第二平均传输性能参数之间的差值超过第一预设阈值时,满足ACM切换的触发条件,第一平均传输性能参数为接收数据流中的某个层的平均传输性能参数,第二平均传输性能参数为接收链路设置参数中对应层的平均传输性能参数门限值。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处理器1003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当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量与接收数据流中的业务数量不相同时,满足ACM切换的触发条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处理器1003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当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的传输性能需求值与接收数据流中业务的传输性能值的差值超过第二阈值时,满足ACM切换的触发条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处理器1003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计算分层信息中各层的平均传输性能参数;
按照各层的平均传输性能参数更新接收链路设置参数中的该层的平均传输性能参数门限值。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处理器1003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通过如下公式计算接收数据流的MSE:
Figure GPA0000240841150000281
M为分层数量,Ni=第i层的平均MSE乘以第i层的归一化功率。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26)

1.一种自动编码调制ACM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满足ACM切换的触发条件时,根据当前的系统传输性能获得待发射数据流的分层数量M和待切换的调制模式,所述分层数量M小于或等于所述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量;
将所述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据映射到所述分层数量为M的各个分层中;
计算所述各个分层中每一层的归一化功率;
其中所述分层数量M、所述待切换的调制模式、所述各个分层映射的业务数据和所述各层的归一化功率用于使得发射器按照所述分层数量M、所述待切换的调制模式、所述各个分层映射的业务数据以及各层的归一化功率对所述待发射数据流进行叠加编码并发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当前的系统传输性能包括当前接收数据流的MSE;
所述根据当前的系统传输性能获得待发射数据流的分层数量M和待切换的调制模式包括:
根据MSE与调制模式的对应关系得到与所述当前接收数据流的MSE对应的调制模式;
计算第一比特数与第二比特数的商值,所述第一比特数为所述接收数据流的MSE对应的调制模式中一个符号所占的比特数,所述第二比特数为系统预设的基准调制模式中一个符号所占的比特数;
若所述商值小于或等于所述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量,则将所述商值的整数部分作为所述分层数量M,将所述基准调制模式作为所述待切换的调制模式;
若所述商值大于所述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量,则增大所述第二比特数以调整所述商值,直到所述商值小于或等于所述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量,再将调整后的商值作为所述分层数量M,将增大所述第二比特数后得到的比特数对应的调制模式作为所述待切换的调制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分层数量M小于所述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量时,所述将所述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据映射到所述分层数量为M的各个分层中包括:
获取所述待发射数据流中业务的传输性能需求值;
按照所述业务的传输性能需求值将所述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据映射到所述分层数量为M的各个分层中,使得每层有一种业务,且同一分层中不同业务的传输性能需求值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一阈值;
当所述分层数量M等于所述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量时,所述将所述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据映射到所述分层数量为M的各个分层中包括:
将所述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据映射到所述分层数量为M的各个分层中,以使得每层有一种业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所述各个分层中每一层的归一化功率包括:
计算所述各层的平均误码率BER;
按照所述各层的平均BER计算该层的归一化功率,使得各层的归一化功率之和为1,且所述各层的归一化功率与该层的平均BER成反比。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满足ACM切换的触发条件,具体包括:
当第一平均传输性能参数与第二平均传输性能参数之间的差值超过第二预设阈值时,满足ACM切换的触发条件,所述第一平均传输性能参数为接收数据流中的某个层的平均传输性能参数,所述第二平均传输性能参数为接收链路设置参数中对应层的平均传输性能参数门限值。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满足ACM切换的触发条件,具体包括:
当所述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量与接收数据流中的业务数量不相同时,满足ACM切换的触发条件。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满足ACM切换的触发条件,具体包括:
当所述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的传输性能需求值与接收数据流中业务的传输性能值的差值超过第三阈值时,满足ACM切换的触发条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计算所述各个分层中每层的平均传输性能参数;
按照所述各个分层的平均传输性能参数更新所述接收链路设置参数中的对应层的平均传输性能参数的门限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均传输性能参数包括BER、误符号率SER或均方误差MSE中的其中一种或多种。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输性能需求值包括误码率BER需求值或丢包率PER需求值。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如下公式计算所述接收数据流的MSE:
Figure FDA0002328543570000021
所述M为所述分层数量,所述Ni=第i层的平均MSE乘以第i层的归一化功率。
12.一种ACM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射器获取待发射数据流进行叠加编码时的分层数量M、待切换的调制模式、各个分层映射的业务数据以及各个分层的归一化功率;
所述发射器根据所述分层数量M、各个分层映射的业务数据对所述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据进行星座图映射,给各层分配所述各个分层的归一化功率以得到叠加编码数据;
所述发射器对所述叠加编码数据按照所述待切换的调制模式进行调制后进行发射。
13.一种ACM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当满足ACM切换的触发条件时,根据当前的系统传输性能获得待发射数据流的分层数量M和待切换的调制模式,所述分层数量M小于或等于所述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量;
映射模块,用于将所述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据映射到所述分层数量为M的各个分层中;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各个分层中每一层的归一化功率;
其中所述分层数量M、所述待切换的调制模式、所述各个分层映射的业务数据和所述各层的归一化功率用于使得发射器按照所述分层数量M、所述待切换的调制模式、所述各个分层映射的业务数据以及各层的归一化功率对所述待发射数据流进行叠加编码并发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ACM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当前的系统传输性能包括当前接收数据流的MSE;
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根据MSE与调制模式的对应关系得到与所述当前接收数据流的MSE对应的调制模式;
计算单元,用于计算第一比特数与第二比特数的商值,所述第一比特数为所述接收数据流的MSE对应的调制模式中一个符号所占的比特数,所述第二比特数为系统预设的基准调制模式中一个符号所占的比特数;
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商值小于或等于所述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量时,将所述商值的整数部分作为所述分层数量M,将所述基准调制模式作为所述待切换的调制模式;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当所述商值大于所述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量时,增大所述第二比特数以调整所述商值,直到所述商值小于或等于所述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量,再将调整后的商值作为所述分层数量M,将增大所述第二比特数后得到的比特数对应的调制模式作为所述待切换的调制模式。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ACM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模块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当所述分层数量M小于所述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量时,获取所述待发射数据流中业务的传输性能需求值;
映射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获取单元获取所述传输性能需求值后,按照所述业务的传输性能需求值将所述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据映射到所述分层数量为M的各个分层中,使得每层有一种业务,且同一分层中不同业务的传输性能需求值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
所述映射单元,还用于当所述分层数量M等于所述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量时,将所述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据映射到所述分层数量为M的各个分层中,以使得每层有一种业务。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ACM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计算模块包括: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各层的平均误码率BER;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按照所述各层的平均BER计算该层的归一化功率,使得各层的归一化功率之和为1,且所述各层的归一化功率与该层的平均BER成反比。
17.根据权利要求13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ACM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CM切换装置还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当第一平均传输性能参数与第二平均传输性能参数之间的差值超过第二预设阈值时,确定满足ACM切换的触发条件,所述第一平均传输性能参数为接收数据流中的某个层的平均传输性能参数,所述第二平均传输性能参数为接收链路设置参数中对应层的平均传输性能参数门限值。
18.根据权利要求13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ACM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CM切换装置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量与接收数据流中的业务数量不相同时,确定满足ACM切换的触发条件。
19.根据权利要求13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ACM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CM切换装置还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的传输性能需求值与接收数据流中业务的传输性能值的差值超过第三预设阈值时,确定满足ACM切换的触发条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ACM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CM切换装置还包括: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各个分层中每层的平均传输性能参数;
更新模块,用于按照所述各个分层的平均传输性能参数更新所述接收链路设置参数中的对应层的平均传输性能参数的门限值。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ACM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各个分层中每层的平均传输性能参数,所述平均传输性能参数包括BER、误符号率SER或均方误差MSE中的其中一种或多种。
22.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ACM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当所述分层数量M小于所述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量时,获取所述待发射数据流中业务的传输性能需求值,所述传输性能需求值包括误码率BER需求值或丢包率PER需求值。
23.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ACM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CM切换装置还包括:
第三计算模块,用于通过如下公式计算所述接收数据流的MSE:
Figure FDA0002328543570000041
所述M为所述分层数量,所述Ni=第i层的平均MSE乘以第i层的归一化功率。
24.一种发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发射数据流进行叠加编码时的分层数量M、待切换的调制模式、各个分层映射的业务数据以及各个分层的归一化功率;
叠加编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分层数量M、各个分层映射的业务数据对所述待发射数据流中的业务数据进行星座图映射,给各层分配所述各个分层的归一化功率以得到叠加编码数据;
发射模块,用于对所述叠加编码数据按照所述待切换的调制模式进行调制后进行发射。
25.一种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硬件执行时能够实现权利要求1至11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26.一种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硬件执行时能够实现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
CN201580083503.2A 2015-09-21 2015-09-21 一种acm切换方法、acm切换装置及发射器 Active CN1081414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5/090124 WO2017049431A1 (zh) 2015-09-21 2015-09-21 一种acm切换方法、acm切换装置及发射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41429A CN108141429A (zh) 2018-06-08
CN108141429B true CN108141429B (zh) 2020-06-26

Family

ID=58385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83503.2A Active CN108141429B (zh) 2015-09-21 2015-09-21 一种acm切换方法、acm切换装置及发射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41429B (zh)
WO (1) WO2017049431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2781A (zh) * 2009-05-19 2009-10-21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调制的自适应喷泉码多播传输系统
WO2010012108A1 (en) * 2008-07-31 2010-02-04 Pin-Han Ho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operative coded data multicast
CN102447528A (zh) * 2006-04-24 2012-05-0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重叠编码
CN104540208A (zh) * 2014-12-29 2015-04-22 东北大学 基于物理层网络编码的速率功率自适应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29232B2 (en) * 2006-02-01 2010-06-0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using superposition modul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022850B (zh) * 2014-06-20 2017-11-10 太原科技大学 基于信道特性的自适应分层视频传输方法
CN104780024B (zh) * 2015-04-14 2017-12-15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的多流空移键控调制及解调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47528A (zh) * 2006-04-24 2012-05-0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重叠编码
WO2010012108A1 (en) * 2008-07-31 2010-02-04 Pin-Han Ho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operative coded data multicast
CN101562781A (zh) * 2009-05-19 2009-10-21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调制的自适应喷泉码多播传输系统
CN104540208A (zh) * 2014-12-29 2015-04-22 东北大学 基于物理层网络编码的速率功率自适应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41429A (zh) 2018-06-08
WO2017049431A1 (zh) 2017-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296494B1 (en) Channel power allocation in a multi-frequency data transmission
JP5631416B2 (ja) 統合マルチデータストリーム伝送技術
CN102301819B (zh) 单一调制方案叠加编码组播之系统、方法及计算机程序
RU2264036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управления передачами в системе связи
JP2002198930A (ja) 無線マルチキャリア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US20090196362A1 (e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 and forming stationary beam to maximize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i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multiple access bas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660544A (zh) 一种兼容高阶调制和低阶调制的传输方法、装置
WO2006096678A1 (en) Transmiss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combining pulse modulation and hierarchical modulation
CN104995948B (zh) 数据传输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US20160198472A1 (en) Transmit End, Receive End, and Method for Coexistence of Single Carrier System and Multicarrier System
CN109525359A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05874858B (zh) 多收发机配置方法、多收发机的信道复用方法及装置
WO2003073670A1 (fr) Dispositif de communication utilise dans un amrc
US20040022267A1 (en) Adaptive bandwidth efficient intelligent multimedia networks toward future generation wireless gigabit LANS
CN103079073A (zh) 正交频分多址接入系统中面向可伸缩视频的资源分配方法
CN108141429B (zh) 一种acm切换方法、acm切换装置及发射器
US860628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based on error vector magnitude (EVM) in a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8023676A (zh) 一种调制方式控制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04811289A (zh) 联合正交和非正交的大规模用户上行多址传输方法
KR20110098339A (ko) 적응 변조 및 부호화 모드와 다이버시티 모드를 이용하여 효과적인 멀티캐스트하기 위한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및 스케줄링 방법
CN106571889B (zh) 自适应调制方法
CN102752082A (zh) 一种多天线数据的发送方法及系统
RU2020122283A (ru) Полуортогональный множественный доступ с адаптивным по мощности созвездием
Pietrzyk et al. Cooperative Intra-cell Spectrum Reuse Method for OFDMA-based Multiple Access Systems
Kumar et al. Optimal resource allocation in OFDMA based future cellular wireless networks to support multimedia traffic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