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38814A - 传感器安装工具 - Google Patents

传感器安装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38814A
CN108138814A CN201680057974.0A CN201680057974A CN108138814A CN 108138814 A CN108138814 A CN 108138814A CN 201680057974 A CN201680057974 A CN 201680057974A CN 108138814 A CN108138814 A CN 1081388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protrusion
cylinder barrel
band
band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5797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38814B (zh
Inventor
高桑洋二
町岛充
岩附史织
大贯献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M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M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MC Corp filed Critical SM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1388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388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388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3881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5/00Fluid-actuated devices for displacing a member from one position to another; Gearing associated therewith
    • F15B15/20Other details, e.g. assembly with regulating devices
    • F15B15/28Means for indicating the position, e.g. end of stroke
    • F15B15/2892Means for indicating the position, e.g. end of stroke characterised by the attachment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5/00Fluid-actuated devices for displacing a member from one position to another; Gearing associated therewith
    • F15B15/20Other details, e.g. assembly with regulating devices
    • F15B15/28Means for indicating the position, e.g. end of stroke
    • F15B15/2815Position sensing, i.e. means for continuous measurement of position, e.g. LVDT
    • F15B15/2861Position sensing, i.e. means for continuous measurement of position, e.g. LVDT using magnetic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2/00Friction-grip releasable fastenings
    • F16B2/02Clamps, i.e. with gripping action effected by positive means other than the inherent resistance to deformation of the material of the fastening
    • F16B2/06Clamps, i.e. with gripping action effected by positive means other than the inherent resistance to deformation of the material of the fastening external, i.e. with contracting action
    • F16B2/08Clamps, i.e. with gripping action effected by positive means other than the inherent resistance to deformation of the material of the fastening external, i.e. with contracting action using band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11/00Component parts of measuring arrangement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 G01D11/30Suppo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n instrument; Suppo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et of instru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tuator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 Fire Alarms (AREA)
  • Measuring Fluid Pressure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AREA)

Abstract

一种传感器安装工具(10)设置有:轨道形传感器保持器(28),其具有第一侧壁(36),第一连接孔(48)形成在第一侧壁中;带部(30),其具有第一突起部(64),并且形成为卷绕在缸筒(14)的外周表面(15)上;以及紧固机构(32),其用于紧固带部(30),并且被设置在缸筒(14)的外周表面(15)上从传感器保持器(28)移位的位置。

Description

传感器安装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传感器附接到缸筒的外周表面的传感器固定件(传感器安装工具)。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用于检测被布置在缸筒内部的活塞的位置的位置传感器被附接到诸如气缸等的流体压力缸的外周表面上。例如,日本特开专利公报No.2012-122591公开了一种用于将这种位置传感器附接在缸筒的外周表面上的传感器固定件。
日本特开专利公报No.2012-122591中公开的传感器固定件(装置固定件)配备有沿着缸筒的外周表面设置的附接带和与位置传感器一体形成的金属配件,附接带的两个端部被钩在金属配件上。附接带设置有通过折叠附接带的一部分而形成的紧固部,紧固螺钉被插入形成在紧固部的每个折叠片中的插入孔中,并且螺母与穿过插入孔的紧固螺钉螺纹接合。
发明内容
在上述传统的传感器固定件中,附接带的两个端部都钩在与传感器一体形成的金属配件上。因此,为了调整位置传感器相对于缸筒的附接位置,需要使附接带相对于缸筒移位。因此,用于调整传感器相对于缸筒的附接位置的工作是麻烦的,并且期望被改进。此外,期望传感器固定件应该具有从缸筒的外周表面凸出的小凸出部,并且应该具有紧凑的结构。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调整传感器相对于缸筒的附接位置并且具有紧凑结构的传感器固定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传感器固定件,用于将传感器附接至缸筒的外周表面,该传感器固定件包括:轨道形传感器保持器,其具有传感器插入槽,传感器插入槽被构造为以能够调整位置的方式来容纳和保持传感器,并且传感器保持器进一步具有彼此面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带部,其具有带端部,带端部被构造为被连接至传感器保持器,带部被构造成卷绕在缸筒的外周表面上;和紧固机构,其被布置在缸筒的外周表面上,并且位于从传感器保持器移位的位置处,紧固机构被构造成紧固带部;其中,第一侧壁包括连接孔,连接孔被构造成接收带端部;并且带端部包括突起,突起被构造成与第一侧壁的内表面接合。
根据如上构造的本发明的传感器固定件,传感器保持器形成为轨道形状,并且紧固机构被布置在从传感器保持器移位的位置处。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传感器相对于缸筒的附接位置的调整,并且减小传感器固定件的大小。
在上述传感器固定件中,带部具有作为带端部的第一端部和作为带部的另一端部的第二端部;连接孔是第一连接孔;突起是第一突起;第二侧壁包括被构造成接收第二端部的第二连接孔;并且第二端部包括被构造成与第二侧壁的内表面接合的第二突起。
在上述传感器固定件中,在传感器被附接至传感器保持器的状态下,第二端部可以与传感器发生干涉,从而防止第二端部从传感器保持器脱落。
利用上述结构,除非传感器从传感器保持器移除,否则带部的第二端部不会脱离传感器保持器。因此,即使紧固机构无意地松动,也能防止传感器由于带部脱落而脱落。
在上述传感器固定件中,第二侧壁的上端可以具有向内突出的悬垂部;第二连接孔可以是向上开口的凹入切口部的形式;悬垂部可以在传感器保持器的纵向方向上被切口部分割;并且第二突起可以具有朝向带部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突出的一对接合突起。
在上述结构的情况下,为了从传感器保持器的第二连接孔移除带部的第二端部,需要在将第二端部推向传感器侧的同时抬起第二端部。在传感器被附接至传感器保持器的状态下,传感器变成第二端部运动的障碍,因此第二端部不能像上述那样移动。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带部的第二端部脱离传感器保持器。
在上述传感器固定件中,第二端部可以具有钩部,钩部设置有装配槽,装配槽被构造成允许第二侧壁插入和装配在其中;并且装配槽的相互面对的壁部中的一个可以形成第二突起。
利用这种结构,在将传感器固定件附接到缸筒时,带部可以通过将钩部钩挂在传感器保持器的第二侧壁上(即,通过将第二侧壁装配到钩部的装配槽中)而临时地保持传感器保持器。因此,在将带部卷绕在缸筒上的工作期间,可以暂时防止传感器保持器从带部脱落。因此,可以容易地将传感器固定件附接到缸筒。
在上述传感器固定件中,钩部可以形成为U形;并且钩部的内表面可以限定装配槽。
利用这种结构,可以容易地形成装配槽。
在上述传感器固定件中,壁部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设置有朝向装配槽的内部突出的突起。
通过设置这样的突起,钩部与第二侧壁之间的接触面积变小,因此能够以相对较小的力将钩部钩在第二侧壁上。
在上述传感器固定件中,缸筒的外周形状可以为基本上四边形,带部可以具有定位部,定位部沿着缸筒的外周角部形成为弯曲形状,并且定位部可以从钩部延伸。
采用这种结构,在将传感器固定件附接到缸筒时,定位部抵接缸筒的外周角部,从而将传感器固定件定位在缸筒上。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紧固机构的后续的紧固工作。
在上述传感器固定件中,缸筒的外周形状可以为基本上四边形;并且第二连接孔可以被设置在第二侧壁的上部。
采用这种结构,在缸筒的角部和传感器保持器之间延伸的带部的一部分相对于固定有传感器保持器的缸筒的外周表面的表面倾斜。相应地,通过紧固带部,传感器保持器被压靠在缸筒上,并且因此可以将传感器保持器牢固地固定到具有矩形形状的缸筒。
在上述传感器固定件中,在与第一侧壁在传感器保持器中所在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带部的另一个带端部被接合至传感器保持器。
在上述传感器固定件中,传感器保持器可以具有突出件,突出件从具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保持器主体侧向突出;并且另一个带端部可以被接合至突出件。
在上述传感器固定件中,缸筒的外周形状可以为基本上四边形,传感器保持器可以配备有底壁,底壁连接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下端;并且突出件可以具有倾斜部,并且可以被构造成抵接缸筒的外周角部,倾斜部相对于底壁倾斜。
在上述传感器固定件中,传感器保持器可以设置有底壁和凸缘部,底壁连接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下端,凸缘部从底壁的第一侧壁所在的一侧侧向突出,第一突起可以具有在带部的宽度方向上向外突出的一对接合突起,第一连接孔可以具有插入孔和接合孔,插入孔具有被构造成允许设置有第一突起的第一端部的一部分插入其中的开口宽度,接合孔设置在比插入孔更远离底壁的位置,并且具有比设置有第一突起的第一端部的该一部分的宽度窄的开口宽度;并且紧固机构可以具有内螺纹部和紧固螺钉,内螺纹部形成在第一端部中,紧固螺钉被构造成与内螺纹部螺纹接合并且抵接凸缘部。
采用这种结构,当在带部的第一端部插入到传感器保持器的第一连接孔的插入孔中并且带部的第二端部通过第二连接孔钩在传感器保持器的第二侧壁上的状态下紧固紧固螺钉时,第一端部朝向接合孔侧移动,从而张力被施加至带部。因此,能够同时执行第二端部与传感器保持器之间的连接的建立以及对带部的张力的施加,因此能够有效地将传感器固定件附接至缸筒。
在上述传感器固定件中,传感器保持器可以设置有底壁和凸缘部,底壁连接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下端,凸缘部从底壁的第一侧壁所在的一侧侧向突出,突起可以具有在带部的宽度方向上向外突出的一对接合突起,连接孔可以具有插入孔和接合孔,插入孔具有被构造成允许设置有突起的带端部的一部分插入其中的开口宽度,接合孔被设置在比插入孔更远离底壁的位置,并且具有比设置有突起的带端部的一部分的宽度窄的开口宽度;并且紧固机构可以具有内螺纹部和紧固螺钉,内螺纹部形成在带端部中,紧固螺钉被构造成与内螺纹部螺纹接合并且抵接凸缘部。
在上述传感器固定件中,带端部可以具有螺母构件,螺母构件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内螺纹部;并且螺母构件可以设置有一对接合突起。
利用该结构,可以将内螺纹部和一对接合突起设置在共同部件上,因此可以减少部件的数量。
在上述传感器固定件中,紧固机构可以具有螺母构件和紧固螺钉,螺母构件设置在带端部处并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内螺纹部,紧固螺钉被构造成与内螺纹部接合,螺母构件可以具有板状基部、突起和延伸部,板状基部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内螺纹部,突起被设置在板状基部的一个端部,延伸部从板状基部的另一个端部延伸,带部可以具有柔性的带状带主体,并且带主体的一个端部可以被固定至延伸部。
在上述传感器固定件中,带部可以具有柔性的带状带主体,并且紧固机构可以具有螺母构件和紧固螺钉,螺母构件被设置在带主体的一个端部和另一个端部之间,并且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内螺纹部,紧固螺钉被构造成与内螺纹部螺纹接合,并且抵接具有矩形形状的横截面的缸筒的角部。
在上述传感器固定件中,紧固机构可以具有第一紧固机构和第二紧固机构,第一紧固机构可以具有第一螺母构件和第一紧固螺钉,第一螺母构件被设置在带端部处并且具有形成在其中的第一内螺纹部,第一紧固螺钉被构造成与第一内螺纹部螺纹接合,并且第二紧固机构可以具有第二螺母构件和第二紧固螺钉,第二螺母构件被设置在带主体的一个端部和另一个端部之间,并且具有形成在其中的第二内螺纹部,第二紧固螺钉被构造成与第二内螺纹部螺纹接合,并且抵接具有矩形形状的横截面的缸筒的角部。
在上述传感器固定件中,带部可以具有柔性的带状带主体和止动件,止动件从带主体的内表面突出,并且被构造成抵接缸筒的外周表面。
在上述传感器固定件中,带部可以具有柔性的带状带主体,传感器保持器可以设置有底壁和凸缘部,底壁连接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下端,凸缘部从底壁的第一侧壁所在的一侧侧向突出,凸缘部相对于底壁倾斜;紧固机构可以具有螺母构件和紧固螺钉,螺母构件被设置在带主体的一个端部处,并且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内螺纹部,紧固螺钉被构造成与内螺纹部螺纹接合;并且在螺母构件与第一侧壁接合,紧固螺钉与螺母构件螺纹接合,并且紧固螺钉与凸缘部抵接的状态下,带主体的一部分可以相对于平行于紧固螺钉的轴线的线倾斜,该带主体的一部分位于其设置有螺母构件的一部分与其卷绕在缸筒的外周表面上的一部分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传感器固定件,能够容易地调整传感器相对于缸筒的附接位置并且使结构紧凑。
附图说明
图1是附接有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传感器固定件的流体压力缸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传感器固定件的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的传感器固定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图1所示的传感器固定件的主要部件的放大图;
图5是附接有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传感器固定件的流体压力缸的立体图;
图6是图5所示的传感器固定件的主要部件的放大图;
图7是显示图5所示的传感器固定件的传感器保持器和带部(第二端侧)的立体图;
图8A是钩构件的侧视图,以及图8B是钩部件的立体图;
图9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传感器固定件的主要部件的放大图,以及图9B是应用于具有相对较小直径的流体压力缸的传感器固定件的说明图;
图10是附接有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传感器固定件的流体压力缸的立体图;
图11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传感器固定件的说明图,以及图11B是从图11中的箭头B方向观察到的带部的说明图;
图12是附接有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传感器固定件的流体压力缸的立体图;
图13是图12所示的传感器固定件的主要部件的放大图;
图14是附接有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传感器固定件的流体压力缸的立体图;
图15是图14所示的传感器固定件的主要部件的放大图;
图16是附接有根据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的传感器固定件的流体压力缸的立体图;
图17是图16所示的传感器固定件的主要部件的放大图;
图18是附接有根据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的传感器固定件的流体压力缸的立体图;
图19是图18所示的传感器固定件的主要部件的放大图;
图20是附接有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实施例的传感器固定件的流体压力缸的立体图;以及
图21是图20所示的传感器固定件的主要部件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基于优选实施例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传感器固定件。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传感器固定件10被附接至流体压力缸12(例如气缸)的缸筒14的外周表面15上,并且用于将位置传感器16附接到外周表面15。
流体压力缸12具备:缸筒14,其中包含缸孔;活塞(未图示),其被收容在缸筒14中,以便能够沿着其中心轴线a滑动;以及活塞杆20,其被连接至活塞且突出到缸筒的外部。图示实例中的缸筒14的外周形状(与中心轴线a垂直的截面的轮廓形状)是具有皆形成为弧形的四个角的大致正方形形状。
压力流体(例如压缩空气)通过设置在缸筒14的一端处的杆盖22的端口23和形成在另一端处的头部24中的端口25交替地供应到上述活塞的相对侧的压力室和从压力室排出,从而活塞前进或缩回。环形永磁体被安装在活塞的外周上,并且位置传感器16被构造成检测永磁体的磁性并输出活塞的操作位置的检测信号。
如图1和图2所示,传感器固定件10配备有用于保持位置传感器16的轨道形传感器保持器28,具有可连接至传感器保持器28的第一端部60和第二端部62并且绕着缸筒14的外周表面15的带部30,以及用于紧固带部30的紧固机构32。
在图1中,传感器保持器28被布置成其纵向方向沿着流体压力缸12的轴向方向。位置传感器16被构造成插入并固定到传感器保持器28。为此,紧定螺钉33与位置传感器16螺纹接合。当紧固紧定螺钉33时,位置传感器16被固定至传感器保持器28。相反地,当松开紧定螺钉33时,位置传感器16能够沿着传感器插入槽42移动,并且因此可以精确地调整位置传感器16在流体压力缸12的轴向方向(冲程方向)上的位置。
如图2和图3所示,传感器保持器28具有呈矩形形状的底壁34,从底壁34的一个长边向上延伸的第一侧壁36,从底壁34的另一个长边向上延伸的第二侧壁38,以及从底壁34的设有第一侧壁36的一侧横向突出的凸缘部40。
第一侧壁36和第二侧壁38在传感器保持器28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彼此平行地彼此面对。用于以位置可调整的方式容纳和保持位置传感器16的传感器插入槽42通过底壁34、第一侧壁36和第二侧壁38在传感器保持器28的纵向方向上被限定。
第一侧壁36的上端和第二侧壁38的上端(与底壁34相对的一侧的端边缘)分别设置有在传感器保持器28的宽度方向上向内突出的悬垂部44a、44b。从第一侧壁36突出的悬垂部44a和从第二侧壁38突出的悬垂部44b在两者之间限定了在传感器保持器28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的开口46。如图1所示,在位置传感器16插入传感器保持器28的状态下,位置传感器16的上部通过开口46露出。
如图3所示,第一侧壁36设置有能够接收带部30的第一端部60的第一连接孔48(连接孔)。第一连接孔48是在其厚度方向上贯通第一侧壁36的倒T形的开口,并且在图示的实例中,被设置在传感器保持器28在纵向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具体地,第一连接孔48具有具有相对小的开口宽度(即,在传感器保持器28的纵向方向上的尺寸)的插入孔48a和具有相对大的开口宽度的接合孔48b。插入孔48a形成在第一侧壁36的下侧,并且具有使得带部30的第一端部60(包括稍后将描述的一对接合突起65)能够从侧面插入其中的开口宽度和开口高度。
接合孔48b形成在第一侧壁36的上侧,以与插入孔48a的上部连接。接合孔48b的开口宽度与第一端部60除了稍后将描述的一对接合突起65以外的宽度相同或者比之更大,并且比第一端部60的宽度小。此外,接合孔48b的开口高度比第一端部60的厚度大。在第一侧壁36中的构成第一连接孔48的两侧的壁元件的上端通过悬垂部44a连接。
第二侧壁38设置有能够接收带部30的第二端部62的第二连接孔50。第二连接孔50呈向上开口的凹入切口部50A的形式,并且在所示实例中,被设置在传感器保持器28在纵向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设置在第二侧壁38的上端的悬垂部44b在传感器保持器28的纵向方向上被切口部50A分开。
凸缘部40在传感器保持器28的纵向方向上被设置在与第一连接孔48对应的位置。即,凸缘部40在第一连接孔48的下方位置、在传感器保持器28的宽度方向上从底壁34向外延伸。图示的实例中的凸缘部40形成为在被连接至底壁34的基部侧的宽度相对大,并且在突出端侧的宽度相对小。顺便提及,凸缘部40可以被形成为从基部侧到突出端侧具有恒定的宽度。
具有上述结构的传感器保持器28由诸如例如不锈钢等的金属制成,并且可以通过压制和弯曲金属板来形成。
带部30的第一端部60和第二端部62能够连接到传感器保持器28,并且带部30被构造成在圆周方向上绕着缸筒14的外周表面15。
在本实施例中,带部30具有像带一样延伸且能够弹性变形的带主体52,与带主体52的一端部重叠并接合的T状螺母构件54,以及与带主体52的另一端部重叠并接合的T形加强板56。例如,带主体52具有多个直线部和多个弯曲部,以对应于缸筒14的外周形状(四边形)。具有这种形状的带主体52可以通过带状金属薄板的弯曲和塑性变形而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带主体52设置有在带主体52的厚度方向上贯通且在带主体52的延伸方向上延伸的狭缝58。特别地,在图示实例的情况下,狭缝58形成在带主体52的面对传感器保持器28的直线部中。通过设置这样的狭缝58,能够改善带主体52与缸筒14的外周表面15的紧密接触,因此能够抑制传感器固定件10相对于缸筒14的滑移以及由于震动而导致的带部30的松动。顺便说一下,可以不设置狭缝58。
螺母构件54与带主体52的一个端部一起构成作为被连接至传感器保持器28的第一侧壁36的一个带端部的第一端部60。第一端部60的螺母构件54设置有第一突起64(突起),该第一突起64被构造成可通过与传感器保持器28的第一连接孔48接合而连接。具体而言,第一突起64具有朝向带部30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突出的一对接合突起65。
此外,图示实例中的螺母构件54具备与带主体52的一个端部重叠并固定的板状基部54a和从板状基部54a突出的管状部54b。板状基部54a设置有上述一对接合突起65。管状部54b穿过形成在带主体52的一个端部处的通孔53,并且从通孔53向上突出。
当第一突起64从传感器保持器28的宽度方向上的外部插入到第一连接孔48的插入孔48a中并且螺母构件54被移动到接合孔48b中时,带部30的第一端部60被连接到传感器保持器28(第一侧壁36)。如图4所示,在第一端部60被连接到传感器保持器28的状态下,第一端部60的端部边缘通过第一连接孔48突出到传感器保持器28的内部,并且一对接合突起65与第一侧壁36的内表面(更具体地,位于接合孔48b的两侧的第一侧壁36的内表面的部分)接合。
在图2和图3中,加强板56与带主体52的另一端部一起构成作为被连接至传感器保持器28的第二侧壁38的另一带端部的第二端部62。第二端部62的加强板56设置有第二突起66,第二突起66被构造成可与传感器保持器28的第二连接孔50(切口部50A)接合。具体而言,第二突起66具有朝向带部30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突出的一对接合突起67。
当第二端部62从传感器保持器28上方通过开口46插入到切口部50A中时,带部30的第二端部62被连接至传感器保持器28。如图4所示,在第二端部62被连接至传感器保持器28的状态下,第二端部62的端部边缘通过切口部50A突出到传感器保持器28内(突出进入传感器插入槽42),并且一对接合突起67与第二侧壁38的内表面(更具体地,位于切口部50A的两侧的第二侧壁38的内表面的部分)接合。
如图1所示,在缸筒14的外周表面15上,紧固机构32被布置在从传感器保持器28沿圆周方向移位的位置。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紧固机构32被设置在带部30的第一端部60处,并且布置成与传感器保持器28的侧面相邻。
在图2和图3中,紧固机构32具有:螺母构件54,其被固定到带主体52,并且其中形成有内螺纹70(参照图4);以及紧固螺钉72,其与内螺纹70螺纹接合,并且抵接凸缘部40。即,在本实施例中,螺母构件54是带部30的部件,并且也是紧固机构32的部件。
为了通过使用诸如螺丝刀、六角扳手等的工具来旋转紧固螺钉72,紧固螺钉72的头部72a设置有具有非圆形形状(直线形,十字形,六边形等)的工具插入槽。紧固螺钉72的端部72b能够从螺母构件54的下表面朝向带部30的内部突出。当紧固螺钉72在拧紧方向上被转动时,紧固螺钉从螺母构件54的下表面突出的长度增加。相反,当紧固螺钉72在松开方向上被转动时,其从螺母构件54的下表面突出的长度减小。
接下来,将进行关于如上所述构造的传感器固定件10的操作和效果的描述。
为了使用传感器固定件10将位置传感器16安装在缸筒14的外周表面15上,首先,没有将位置传感器16插入到传感器固定器28中时的传感器固定件10沿着缸筒14的外周表面15被松弛地布置。
具体而言,带部30的第一端部60(第一突起64)被连接至传感器保持器28的第一侧壁36(第一连接孔48),带部30的第二端部62(第二突起66)被连接至传感器保持器28的第二侧壁38(第二连接孔50),并且带部30沿着缸筒14的外周表面15卷绕。在这种情况下,紧固螺钉72在第一突起64已经插入第一连接孔48的插入孔48a中之后被稍微拧紧,以使得紧固螺钉72的端部72b从螺母构件54的下表面稍微突出,从而抵接凸缘部40。因此,第一端部60被浅浅地插入到接合孔48b中,由此防止第一端部60从第一连接孔48脱落。在该状态下,底壁34与缸筒14的外周表面15的一个平坦的外表面15a(参照图4)保持接触,凸缘部40被支撑在该外表面15a上。
随后,位置传感器16被插入到传感器保持器28中,并且紧定螺钉33(参照图1)被拧紧以将位置传感器16固定到传感器保持器28。
接下来,紧固机构32的紧固螺钉72被强力地拧紧。然后,随着紧固螺钉72抵接凸缘部40的端部72b进一步从螺母构件54突出,螺母构件54和凸缘部40之间的距离变大(螺母构件54沿着第一侧壁36向上移动)。结果,对带部30施加张力,即,带部30被紧紧地紧固,由此传感器保持器28被强力地拉向缸筒14的外周表面15。
因此,传感器固定件10被固定到缸筒14,从而完成位置传感器16到缸筒14的外周表面15的附接。在这种情况下,因为传感器保持器28和紧固机构32被布置在沿圆周方向上彼此错开的不同位置处,所以可以使得从缸筒14的外周表面15的凸出部更小。
顺便提及,可以改变前述附接过程,使得在紧固机构32的紧固螺钉72已经被强力地拧紧之后,位置传感器16可以被固定到传感器保持器28,从而将传感器固定件10固定到缸筒14。
当需要相对于缸筒14调整位置传感器16的位置时,松开紧定螺钉33,并且使位置传感器16在传感器保持器28的纵向方向上(在流体压力缸12的轴向方向上)滑动并移动到期望的位置。之后,紧固紧定螺钉33,从而固定位置传感器16。
如上所述,根据传感器固定件10,由于传感器保持器28形成为轨道形状并且紧固机构32位于从传感器保持件28沿圆周方向移位的位置,因此可以容易地调整位置传感器16相对于缸筒14的附接位置并且实现紧凑的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在第二端部62与第二侧壁38接合的状态下从传感器保持器28的第二侧壁38移开带部30的第二端部62,有必要将第二端部62推向传感器保持器28的内侧,同时使第二端部62向上(朝向开口46侧)移动。但是,即使当如上所述利用被附接至传感器保持器28的位置传感器16试着推动第二端部62时,第二端部62与位置传感器16发生干涉,因此不可能朝向传感器保持器28的内部(朝向位置传感器16侧)移动第二端部62。
即,即使当尝试利用被附接至传感器保持器28的位置传感器16推动第二端部62时,第二端部62的边缘部也被使得与位置传感器16抵接,因此不可能使第二端部62移动到第二端部62能够从与第二侧壁38接合而被释放的位置。因此,在位置传感器16被附接至传感器保持器28的状态下,由于与位置传感器16的干涉,防止了第二端部62从传感器保持器28脱离。
总之,除非将位置传感器16从传感器保持器28移除,否则不会发生第二端部62脱离传感器保持器28的情况。因此,即使当紧固机构32的紧固螺钉72无意中稍微松弛时,也能够避免带部30脱落且然后位置传感器16从缸筒14脱落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传感器保持器28具有从底壁34侧向突出的凸缘部40,第一突起64具有一对接合突起65,并且第一连接孔48形成为倒T形,第一连接孔48包括插入孔48a和接合孔48b。利用这种结构,当在带部30的第一端部60插入到传感器保持器28的第一连接孔48的插入孔48a中,并且带部30的第二端部62通过第二连接孔50(切口部50A)钩在传感器保持器28的第二侧壁38上的状态下紧固紧固螺钉72时,第一端部60朝向接合孔48b(即向上)移动,然后张力被施加到带部30。因此,可以同时进行两个任务,即:建立第二端部62和传感器保持器28之间的连接,和向带部30施加张力,因此可以有效地执行将传感器固定件10附接至缸筒14。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带部30的第一端部60具有其中形成有内螺纹70的螺母构件54,并且螺母构件54设置有一对接合突起65。利用该结构,可以在共同部件上设置内螺纹70和一对接合突起65,从而可以减少部件数量。
此外,由于第二连接孔50被设置在传感器保持器28的第二侧壁38的上部,所以根据本实施例的传感器固定件10适合应用于具有所谓的正方形或矩形的、其外周形状为大致四边形的缸筒14。即,由于第二连接孔50被设置在第二侧壁38的上部,所以带部30的在缸筒14的角部和传感器保持器28之间延伸的部分30a(参考图4)相对于缸筒14的外周表面15的、传感器保持器28被固定至其的外表面15a倾斜。因此,处于紧固状态的带部30将传感器保持器28压靠在缸筒14上,并且因此可以将传感器保持器28牢固地固定到方形缸筒14。
在图5中,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传感器固定件10a被附接到流体压力缸12的缸筒14的外周表面15。该传感器固定件10a配备有传感器保持器28,带部80和紧固机构32。传感器固定件10a与根据上述第一实施例的传感器固定件10的不同之处在于带部80的结构。传感器固定件10a的传感器保持器28和紧固机构32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传感器固定件10的传感器保持器28和紧固机构32相同。
带部80具有可连接到传感器保持器28的第一端部60和第二端部82,并且被构造成卷绕在缸筒14的外周表面15上。带部80的第一端部60具有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带部30的第一端部60相同的结构。因此,第一端部60是带部80的一个端部,并且被构造为可连接到传感器保持器28的第一侧壁36。
带部80的第二端部82是带部80的另一个端部,并且被构造为可连接到传感器保持器28的第二侧壁38。如图6和图7所示,带主体52的第二端部82侧的端部具有弯曲部84,该弯曲部84具有通过将该端部向内弯曲成钩状而获得的形状。钩构件86被固定在弯曲部84内部。弯曲部84和钩构件86可以例如通过焊接,粘合等被固定。
钩构件86通过弯曲比带主体52厚的板状构件而形成。具体而言,钩构件86具有钩部90,该钩部90具备装配槽88和定位部92,传感器保持器28的第二侧壁38插入并装配在装配槽88中,定位部92从该钩部90延伸。钩部90形成为U形。钩部90被固定到带主体52的弯曲部84。带部80的第二端部82由带主体52的另一端部和钩部90构成。
钩部90的内表面限定装配槽88。钩部90具有彼此面对的壁部90a,90b。在初始状态下(即,在传感器保持器28的第二侧壁38插入并装配到钩部90的装配槽88中之前的状态下),壁部90a,90b彼此基本平行地彼此面对。当传感器保持器28的第二侧壁38装配到钩部90(装配槽88)中时,第二侧壁38在被置于钩部90的壁部90a,90b之间的同时被保持。
装配槽88的相互面对的壁部90a,90b中的一个(即,壁部90a)形成第二突起94,该第二突起94被构造成与传感器保持器28的第二侧壁38的内表面接合。如图8A和图8B所示,壁部90a的内表面设置有朝向装配槽88的内部(朝向另一侧的壁部90b)突出的突起96(小突起)。
如图6所示,当传感器保持器28的第二侧壁38装配在钩部90(装配槽88)中时,突起96抵接第二侧壁38。多个(在图示实例中为两个)突起96间隔地布置。顺便提及,突起96可以被设置在另一个壁部90b的内表面上。突起96可以被设置在每个壁部90a,90b的内表面上。取决于条件(钩部90的材料,刚性等),可以不设置突起96。
定位部92从U形钩部90的壁部90b的端部(下端部)延伸。具体而言,定位部92沿着缸筒14的外周角部15b形成为弯曲形状。由于缸筒14的外周角部15b形成为圆弧状,因此定位部92也形成为圆弧状。顺便提及,可以不设置定位部92。
根据以下工作,如上构造的传感器固定件10a可以被附接到缸筒14的外周表面15。
首先,带部80的第二端部82(第二突起94)被连接到传感器保持器28的第二侧壁38。具体而言,第二侧壁38通过传感器保持器28的切口部50A(参照图7)插入到钩部90的装配槽88中,由此第二侧壁38被装配到装配槽88中。由此,第二侧壁38在被置于钩部90的壁部90a,90b之间的同时被保持。
在这种情况下,突起96被设置在钩部90的壁部90a的内表面上,并且在壁部90a侧,突起96仅与第二侧壁38接触。因此,第二侧壁38插入装配槽88的阻力相对较小。因此,可以通过相对较小的力将钩部90连接到第二侧壁38。
接下来,将第二端部82被连接到带部80的情况下的传感器保持器28放置在缸筒14的外周表面15上。此时,由于弯曲形状的定位部92与缸筒14的外周角部15b抵接,所以传感器保持器28位于缸筒14上。
此后,带部80卷绕在缸筒14的外周表面15上(卷绕工作)。在该卷绕工作期间,由于第二侧壁38被装配在钩部90中,所以传感器保持器28被带部80保持。因此,在卷绕工作期间,传感器保持器28暂时被保持为不会从带部80脱落。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传感器固定件10a至缸筒14的附接工作。
随后,带部80的第一端部60(第一突起64)被连接到传感器保持器28的第一侧壁36(第一连接孔48)。具体而言,在第一突起64已插入第一连接孔48的插入孔48a之后,紧固螺钉72被紧固(即紧固工作)(参照图7)。因此,如图6所示,带部80被紧固,由此传感器保持器28被强力拉向缸筒14的外周表面15。结果,传感器固定件10a被固定到缸筒14。
因为在紧固工作期间,传感器保持件28通过定位部92被定位在缸筒14上,所以可以容易地进行紧固工作。即,缸筒14的外周角部15b形成为圆弧状,并且类似地形成为圆弧状的定位部92与外周角部15b抵接,从而传感器保持器28被稳定地保持到位。因此,在紧固工作期间,防止传感器保持器28相对于缸筒14偏离。
一旦带部80在紧固工作中被紧固,则钩部90被带主体52拉动,结果,U形钩部90的装配槽88的槽宽增大,如图2所示。因此,当带部80被紧固时,钩部90的壁部90a,90b之间的距离比当第二侧壁38最初被装配在其中时其间的初始距离更宽。此时,钩部90发生塑性变形。因此,当紧固机构32松开时,可以容易地将传感器保持器28从带部80分离。但是,除非紧固机构32松开,否则不会发生传感器保持器28的脱落或松开。
顺便提及,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传感器固定件10a中,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传感器固定件10相同或相似的部件提供与传感器固定件10相同或类似的操作效果。
在图9A中,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传感器固定件10b被附接到流体压力缸12a的圆柱形(圆形)缸筒98的外周表面100。该传感器固定件10b配备有传感器保持器28,带部102和紧固机构32。传感器固定件10b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传感器固件10a的不同点在于带部102的结构。带部102的第二端部82具有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传感器固定件10a的带部80的第二端部82相同的结构。
带部102的钩构件104的结构部分地不同于第二实施例中的钩构件86的结构。即,钩构件104具有延伸部108,延伸部108从钩部90延伸穿过弯曲部106。在图9A所示的传感器固定件10b被附接到缸筒98的状态下,延伸部108与缸筒98的外周表面100邻接。钩构件104的钩部90与钩构件86的钩部90相同。
还根据传感器固定件10b,带部102的第二端部82具有钩部90,因此,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传感器固定件10a的情况一样,可以暂时防止传感器保持器28在带部102卷绕在圆形缸筒98上的工作期间从带部102脱落。因此,能够容易地将传感器安装件10b附接至缸筒98。
如图9B所示,传感器固定件10b可以被构造成被附接到具有相对较小直径的圆形流体压力缸12b。
在图10中,根据第四实施例的传感器固定件10c被附接到流体压力缸12的缸筒14的外周表面15。该传感器固定件10c配备有传感器保持器28a,带部110和紧固机构32。传感器固定件10c与根据上述第一实施例的传感器固定件10的不同之处在于传感器保持器28a和带部110的结构。传感器固定件10c的紧固机构32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传感器固定件10的紧固机构32相同。
传感器保持器28a配备有从由第一侧壁36,第二侧壁38和底壁34构成的保持器主体29侧向突出的突出件112。突出件112从第二侧壁38所在的底壁34的一侧侧向延伸。此外,突出件112具有倾斜部112a,倾斜部112a相对于底壁34沿与第二侧壁38从底壁34突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即,在图10中向下)倾斜,并且倾斜部112a可抵接缸筒14的外周角部15b。
作为带部110的另一带端部的第二端部114被接合到突出件112。在图10中,该接合通过将带部110的第二端部114放置在突出件112的表面(即,倾斜部112a的外表面)上来实现。第二端部114可以例如通过焊接,粘合等被接合至突出件112。
根据第四实施例的传感器固定件10c,传感器保持器28a和带部110被预先彼此整体形成,并且因此可以更容易地将传感器固定件10c附接到缸筒14。即,仅通过将带部110卷绕在缸筒14的外周表面15上,接着将带部110的第一端部60钩在传感器保持器28a的第一侧壁36上,并且然后通过紧固机构32紧固带部110,传感器固定件10c可以容易地被附接到缸筒14。
此外,在用于紧固紧固机构32的紧固螺钉72的紧固工作中,具有倾斜部112a的突出件112抵接缸筒14的外周角部15b,因此传感器保持器28a可以稳定地保持到位。因此,在紧固工作期间,可以防止传感器保持器28a相对于缸筒14移位。
在图11A中,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传感器固定件10d被附接至流体压力缸12b的圆柱形(圆形)缸筒98的外周表面100。该传感器固定件10d配备有传感器保持器28,带部116和紧固机构32。传感器固定件10d与根据前述第三实施例的传感器固定件10c(图9B)的不同之处在于带部116的结构。
作为带部116的另一端部的第二端部118被接合至传感器保持器28的第二侧壁38的外表面,从而传感器保持器28和带部116一体地形成。第二侧壁38和第二端部118可以通过例如焊接,粘合等等而被接合在一起。
在根据第五实施例的传感器固定件10d中,传感器保持器28和带部116被预先彼此一体地形成,并且因此可以更容易地将传感器固定件10d附接到缸筒98。即,仅通过将带部116卷绕在缸筒98的外周表面100上,然后将带部116的第一端部60钩在传感器保持器28的第一侧壁36上,并且然后通过紧固机构32紧固带部116,能够容易地将传感器固定件10d附接至缸筒98。
当试图通过使用带部116将传感器保持器28固定到圆柱形缸筒98时,传感器保持器28易于沿图11A中的箭头A方向移动。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在传感器固定件10d中,在带部116的内表面侧上(即,当带部116卷绕在缸筒98上时面向缸筒98的一侧上)设置用作止动件的突起120。
具体而言,突起120位于卷绕缸筒98的带部116的一部分与第一端部60之间,且与缸筒98相邻的位置。通过设置这样的突起120,能够容易地将传感器保持器28保持在缸筒98的周向上的正确的安装位置(即,缸筒98与传感器保持器28之间的中心位置的一致)。
当从图11A中的箭头B方向观察带部116时,带部116上的突起120的背面形状为朝着缸筒98凹陷的凹部122的形式,如图11B所示。也就是说,带部116的一部分凹入,从而在相对侧上形成突起120。顺便提及,形成突起120的方法不限于上述方式。例如,可以通过焊接等将另一构件接合到带部116的内表面以提供突起120。
如图11A所示,另一突起124可设置在带部116的第二端部118侧的内表面上。在这种情况下,具体而言,突起124位于卷绕在缸筒98上的带部116的一部分与第二端部118之间,且与缸筒98相邻。通过在带部116的内表面上的两个位置处设置突起120,124,将传感器保持器28定位在缸筒98的圆周上变得更容易。
在图12中,根据第六实施例的传感器固定件10e被附接至流体压力缸12的缸筒14的外周表面15上。该传感器固定件10e配备有传感器保持器28b,带部130和紧固机构32。尽管紧固机构32的结构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传感器固定件10相同,但是传感器固定件10e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传感器固定件10的不同之处在于传感器保持器28b和带部130的结构。
如图13所示,传感器保持器28b配备有从包括第一侧壁36,第二侧壁38和底壁34的保持器主体29侧向突出的突出件136。第一侧壁36设置有与传感器保持器28的第一连接孔48(参照图3)类似的连接孔49。突出件136从第二侧壁38所在的底壁34的一侧侧向延伸。此外,突出件136具有弯曲部136a,该弯曲部136a在与第二侧壁38从底壁34突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即,在图13中向下)弯曲。
弯曲部136a沿着缸筒14的外周角部15b的弯曲形状弯曲成弧形。在带部130被附接至缸筒14的外周表面15的状态下,弯曲部136a与具有大致矩形形状的横截面的缸筒14的外周角部15b抵接。利用该结构,在用于紧固紧固机构32的紧固螺钉72的紧固工作期间,传感器保持器28b能够被稳定地保持到位。因此,在紧固工作期间,可以防止传感器保持器28b相对于缸筒14移位。
带部130具有可连接到传感器保持器28b的第一端部130A和第二端部130B,并且被构造成卷绕在缸筒14的外周表面15上。第一端部130A是带部130的一个端部,并被构造为可连接到传感器保持器28b的第一侧壁36。
带部130具有带主体52以及与带主体52的一个端部重叠且被连接至带主体52的一个端部的T形螺母构件138。螺母构件138形成第一端部130A的一部分,第一端部130A是被连接至传感器保持器28b的第一侧壁36的一个带端部。第一端部130A的螺母构件138通过将延伸部139添加到图2等等所示的螺母构件54而形成。螺母构件138被构造成可插入被设置在第一侧壁36上的连接孔49中,并且还被构造成可通过螺母构件138的一对接合突起65与第一侧壁36的内表面接合。
延伸部139从板状基部54a朝向与设置有接合突起65的一侧相反的方向延伸。延伸部139具有弯曲成曲柄形状的弯曲部139a和通过弯曲部139a被连接到板状基部54a的板状端部139b。板状端部139b的高度位置以弯曲部139a引起的高度差从板状基部54a的高度位置朝向缸筒14下降(即,在图13中向下)。带主体52的一个端部通过例如焊接或粘接等与板状端部139b接合,同时一个端部被放置在板状端部139b上。
像这样,由于螺母构件138具有从板状基部54a延伸的延伸部139,因此可以减小在紧固机构32的紧固螺钉72被紧固的状态下、在带主体52的一端侧与缸筒14分离的部分52a的长度。即,根据该结构的带部130,与没有设置延伸部139的结构相比,在带主体52的一端侧与缸筒14分离的部分52a的长度可以被缩短。因此,带主体52可以被设定为具有便于将带主体52连接至传感器保持器28b的长度,并且同时能够容易地确保带主体52的紧固边沿。因此,可以使带主体52产生合适的张力。
带主体52的另一端部形成带部130的第二端部130B。第二端部130B通过例如焊接,粘接等被接合至传感器保持器28b的弯曲部136a的前侧的表面,同时第二端部130B被放置在弯曲部136a上。因此,第二端部130B沿着弯曲部136a的弯曲形状弯曲。
在图14中,根据第七实施例的传感器固定件10f被附接到流体压力缸12的缸筒14的外周表面15。该传感器固定件10f配备有传感器保持器28c,带部140和紧固机构142。传感器保持器28c通过利用向上开口的凹入切口部48d替换传感器保持器28b中的连接孔49(参考图12)而获得。
带部140具有带主体52和被设置在带主体52的一个端部处的T形加强板144。加强板144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从图2等等所示的螺母构件54中省略了管状部54b。因此,加强板144设置有一对接合突起65(突起)。带主体52的一个端部通过例如焊接,粘接等接合至加强板144,同时该一个端部被放置在加强板144上。
加强板144与带主体52的一个端部一起构成作为带部140的一个端部的第一端部140A。第一端部140A可与设置有切口部48d的第一侧壁36接合。作为带部140的另一个端部的第二端部140B被构造成与带部130的第二端部130B类似。
在缸筒14的外周表面15上,紧固机构142被布置在从传感器保持器28c沿周向错开的位置。在第七实施例中,紧固机构142被设置在与带部140的第一端部140A间隔开的位置处,并且被布置成抵接具有基本上矩形的横截面的缸筒14的外周角部15b。
如图15所示,紧固机构142具有:螺母构件146,其被固定至带主体52并具有形成于其中的内螺纹146a;以及紧固螺钉72,其被构造成与内螺纹146a螺纹接合并抵接缸筒14的外周角部15b。由于传感器固定件10f设置有如上构造的紧固机构142,因此可以改善对缸筒14的可附接性。
在图16和图17中,根据第八实施例的传感器固定件10g被附接至流体压力缸12的缸筒14的外周表面15。该传感器固定件10g配备有传感器保持器28b(与传感器固定件10e的传感器保持器28b相同),带部150和紧固机构152。紧固机构152具有第一紧固机构152A和第二紧固机构152B。
第一紧固机构152A与图1等等所示的紧固机构32类似地构造。因此,作为带部150的一个端部的第一端部150A与图1等等所示的第一端部60类似地构造。作为带部150的另一个端部的第二端部150B与图12所示的带部130的第二端部130B类似地构造。第二紧固机构152B与图14和图15所示的紧固机构142类似地构造。
在将如上构造的传感器安装件10g附接至缸筒14时,进行第一紧固步骤,以将设置于传感器保持器28b侧的第一紧固机构152A的紧固螺钉72(第一紧固螺钉72a)紧固,由此,传感器固定件10g被临时固定到缸筒14。然后,进行第二紧固步骤,以紧固被设置在缸筒14的外周角部15b侧的第二紧固机构152B的紧固螺钉72(第二紧固螺钉72b),由此必要且足够的张力被施加到带部150(带主体52)。
如上所述,通过在传感器保持器28b侧设置第一紧固机构152A和在缸筒14的外周角部15b侧设置第二紧固机构152B,能够同时实现对缸筒14的可附接性的改善以及对附接状态的固定力(稳定性)的改善。
在图18和图19中,根据第九实施例的传感器固定件10h被附接到流体压力缸12b的缸筒98的外周表面100。该传感器固定件10h配备有传感器保持器28d,带部160和紧固机构32(与传感器固定件10的紧固机构32相同)。
传感器保持器28d通过利用朝向底壁34以更大(更深)的程度被切割的切口部50B来替换图1等等所示的传感器保持器28的相对较浅的切口部50A而获得。切口部50B是在传感器保持器28d的上部和侧部开口并延伸到底壁34的开口。顺便提及,也可以说传感器保持器28d是从图13所示的传感器保持器28b中省略了弯曲部136a的形式。
带部160具有带主体52和止动构件162(止动件)。作为带部160的一个端部的第一端部160A具有与带部30的第一端部60(参照图1)相同的结构。作为带部160的另一端部的第二端部160B通过例如焊接,粘合等通过传感器保持器28d的切口部50B被接合至底壁34。
止动构件162被设置在带部160(带主体52)的内表面侧(即,当带部160卷绕在缸筒98上时面对缸筒98的一侧)。止动构件162从带主体52朝向缸筒98突出,并与缸筒98的外周表面100抵接。止动构件162从紧固螺钉72越过传感器保持器28d的凸缘部40而被布置(即,在图19中的凸缘部40之下)。
在图18中,止动构件162通过将板状构件弯曲成U形而形成。因此,止动构件162具有朝向缸筒98突出的一对板状突起162a。每个板状突起162a在其远端处具有弧形凹口162b,该弧形凹口162b与具有圆形横截面的缸筒98的外周表面100的外形(弧形外周表面)对应地凹陷。
在根据第九实施例的传感器固定件10h中,通过设置止动构件162,可以防止当紧固螺钉72被额外紧固时带部160扭曲。此外,止动构件162有效地防止传感器保持器28d沿图19中的箭头A方向移动。因此,能够容易地将传感器保持器28d保持在缸筒98的沿圆周方向的正确附接位置(即,缸筒98与传感器保持器28d之间的中心位置的一致)。
在图20和图21中,根据第十实施例的传感器固定件10i被附接到流体压力缸12b的缸筒98的外周表面100。该传感器固定件10i配备有传感器保持器28e,带部170和紧固机构32。
传感器保持器28e通过将形成为与上述传感器保持器28d中的底壁34齐平的凸缘部40替换为相对于底壁34倾斜的凸缘部172而获得。凸缘部172在与第一侧壁36从底壁34突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即,在图21中向下)倾斜。在传感器固定件10i被附接至缸筒98的状态下,凸缘部172抵接缸筒98的外周表面100。
带部170具有带主体52和被设置在带主体52的一个端部处的螺母构件174。螺母构件174通过弯曲图1等等所示的传感器固定件10的紧固机构32中的螺母构件54的接合侧端部(即,设置有一对接合突起65的一侧的端部)而获得。螺母构件174与带主体52的一个端部一起形成作为带部170的一个端部的第一端部170A。作为带部170的另一端部的第二端部170B与带部160的第二端部160B(参照图18和图19)类似地构造。
在螺母构件174与第一侧壁36(连接孔49)接合的状态下,螺母构件174的板状基部54a相对于传感器保持器28e的底壁34倾斜,并且以基本上彼此平行的方式面对凸缘部172。
根据第十实施例的传感器固定件10i,抵靠在缸筒98的外周表面100上的凸缘部172是倾斜的,并且因此可以提供止动件的功能,而不需要设置上述止动构件162(参考图18和图19)。即,凸缘部172用作止动件。因此,与上述第九实施例的传感器固定件10h相比,可以减小传感器固定件10i的大小。
此外,在传感器固定件10i被附接至已经安装在用户的设施等中的流体压力缸12b的情况下,由于没有从带部170的内表面突出的止动件,所以可以容易地附接传感器固定件10i。也就是说,即使在在缸筒98周围没有任何容纳止动件的空间的情况下,也可以容易地将带部170卷绕在缸筒98上。
如图21所示,在传感器固定件10i被附接至缸筒98的状态下,带主体52的位于其被固定到螺母构件174的部分52b与其接触并卷绕缸筒98的外周表面100a的部分52c之间的部分52d相对于与紧固螺钉72的轴线α平行的线L倾斜。因此,抵抗紧固螺钉72的旋转所产生的扭转方向的力,带刚度增加。因此,当紧固螺钉72被额外紧固时,可以防止带主体52扭曲。
根据本发明的传感器固定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

Claims (20)

1.一种传感器固定件(10,10a至10i),用于将传感器(16)附接至缸筒(14,98)的外周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固定件包括:
轨道形传感器保持器(28,28a至28e),所述传感器保持器具有传感器插入槽(42),所述传感器插入槽被构造为以能够调整位置的方式来容纳和保持所述传感器(16),并且所述传感器保持器进一步具有彼此面对的第一侧壁(36)和第二侧壁(38);
带部(30,80,102,110,116,130,140,150,160,170),所述带部具有带端部(60,130A,140A,150A,160A,170A),所述带端部被构造为被连接至所述传感器保持器(28,28a至28e),所述带部被构造成卷绕在所述缸筒(14,98)的所述外周表面上;和
紧固机构(32,142,152),所述紧固机构被布置在所述缸筒(14,98)的所述外周表面上,并且位于从所述传感器保持器(28,28a至28e)移位的位置处,所述紧固机构被构造成紧固所述带部(30,80,102,110,116,130,140,150,160,170);
其中,所述第一侧壁(36)包括连接孔(48,49),所述连接孔被构造成接收所述带端部(60,130A,140A,150A,160A,170A);并且
所述带端部(60,130A,140A,150A,160A,170A)包括突起(64),所述突起被构造成与所述第一侧壁(36)的内表面接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固定件(10,10a,10b),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部(30,80,102)包括作为所述带端部的第一端部(60)和作为所述带部(30,80,102)的另一端部的第二端部(62,82);
所述连接孔(48,49)是第一连接孔(48,49);
所述突起(64)是第一突起(64);
所述第二侧壁(38)包括被构造成接收所述第二端部(62,82)的第二连接孔(50);并且
所述第二端部(62,82)包括被构造成与所述第二侧壁(38)的内表面接合的第二突起(66,9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固定件(10),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传感器(16)被附接至所述传感器保持器(28)的状态下,所述第二端部(62)与所述传感器(16)发生干涉,从而防止所述第二端部从所述传感器保持器(28)脱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感器固定件(1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侧壁(38)的上端包括向内突出的悬垂部(44b);
所述第二连接孔(50)包括向上开口的凹入切口部(50A);
所述悬垂部(44b)在所述传感器保持器(28)的纵向方向上被所述切口部(50A)分割;并且
所述第二突起(66)具有朝向所述带部(30)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突出的一对接合突起(67)。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固定件(10a,10b),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端部(82)包括钩部(90),所述钩部(90)设置有装配槽(88),所述装配槽(88)被构造成允许所述第二侧壁(38)插入和装配在其中;并且
所述装配槽(88)的相互面对的壁部(90a,90b)中的一个形成所述第二突起(94)。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感器固定件(10a,10b),其特征在于:
所述钩部(90)被形成为U形;并且
所述钩部(90)的内表面限定所述装配槽(88)。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感器固定件(10a,10b),其特征在于:
所述壁部(90a,90b)中的至少一个包括朝向所述装配槽(88)的内部突出的突起(96)。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感器固定件(10a),其特征在于:
所述缸筒(14)的外周形状为基本上四边形;
所述带部(80)包括定位部(92),所述定位部沿着所述缸筒(14)的外周角部(15b)被形成为弯曲形状;并且
所述定位部(92)从所述钩部(90)延伸。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固定件(10,10a),其特征在于:
所述缸筒(14)的外周形状为基本上四边形;并且
所述第二连接孔(50)被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壁(38)的上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固定件(10b至10i),其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第一侧壁(36)在所述传感器保持器(28,28a至28e)中所在的一侧相反的一侧,所述带部(102,110,116,130,140,150,160,170)的另一个带端部(114,130B,140B,150B,160B,170B)被接合至所述传感器保持器(28,28a至28e)。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传感器固定件(10c,10e至10h),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保持器(28a)包括突出件(112,136),所述突出件从具有所述第一侧壁(36)和所述第二侧壁(38)的保持器主体(29)侧向突出;并且
所述另一个带端部(114,130B,140B,150B)被接合至所述突出件(112,136)。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传感器固定件(10c),其特征在于:
所述缸筒(14)的外周形状为基本上四边形;
所述传感器保持器(28a)包括底壁(34),所述底壁连接所述第一侧壁(36)和所述第二侧壁(38)的下端;并且
所述突出件(112)包括倾斜部(112a),并且被构造成抵接所述缸筒(14)的外周角部(15b),所述倾斜部相对于所述底壁(34)倾斜。
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固定件(10),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保持器(28)包括底壁(34)和凸缘部(40),所述底壁连接所述第一侧壁(36)和所述第二侧壁(38)的下端,所述凸缘部(40)从所述底壁(34)的所述第一侧壁(36)所在的一侧侧向突出;
所述第一突起(64)包括一对接合突起(65),所述一对接合突起在所述带部(30)的宽度方向上向外突出;
所述第一连接孔(48)包括插入孔(48a)和接合孔(48b),所述插入孔具有被构造成允许设置有所述第一突起(64)的所述第一端部(60)的一部分插入其中的开口宽度,所述接合孔被设置在比所述插入孔(48a)更远离所述底壁(34)的位置,并且具有比设置有所述第一突起(64)的所述第一端部(60)的所述一部分的宽度窄的开口宽度;并且
所述紧固机构(32)包括内螺纹部(70)和紧固螺钉(72),所述内螺纹部形成在所述第一端部(60)中,所述紧固螺钉被构造成与所述内螺纹部(70)螺纹接合并且抵接所述凸缘部(40)。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传感器固定件(10b至10e,10g至10i),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保持器(28,28a,28b,28d,28e)包括底壁(34)和凸缘部(40,172),所述底壁连接所述第一侧壁(36)和所述第二侧壁(38)的下端,所述凸缘部从所述底壁(34)的所述第一侧壁(36)所在的一侧侧向突出;
所述突起(64)包括一对接合突起(65),所述一对接合突起在带部(102,110,116,130,150,160,170)的宽度方向上向外突出;
所述连接孔(48,49)包括插入孔(48a)和接合孔(48b),所述插入孔具有被构造成允许设置有所述突起(64)的所述带端部(60,130A,150A,160A,170A)的一部分插入其中的开口宽度,所述接合孔被设置在比所述插入孔(48a)更远离所述底壁(34)的位置,并且具有比设置有所述突起(64)的所述带端部(60,130A,150A,160A,170A)的所述一部分的宽度窄的开口宽度;并且
所述紧固机构(32,152)包括内螺纹部(70)和紧固螺钉(72),所述内螺纹部形成在所述带端部(60,130A,150A,160A,170A)中,所述紧固螺钉(72)被构造成与所述内螺纹部(70)螺纹接合并且抵接所述凸缘部(40,172)。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传感器固定件(10),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端部(60)包括螺母构件(54),所述螺母构件中形成有所述内螺纹部(70);并且
所述螺母构件(54)包括所述一对接合突起(65)。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固定件(10e),其特征在于:
所述紧固机构(32)包括螺母构件(138)和紧固螺钉(72),所述螺母构件被设置在所述带端部(130A)处并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内螺纹部(70),所述紧固螺钉被构造成与所述内螺纹部(70)螺纹接合;
所述螺母构件(138)包括板状基部(54a)、所述突起(64)和延伸部(139),所述板状基部具有形成在其中的所述内螺纹部(70),所述突起被设置在所述板状基部(54a)的一个端部,所述延伸部从所述板状基部(54a)的另一个端部延伸;
所述带部(130)包括具有柔性的带状带主体(52);并且
所述带主体(52)的一个端部被固定至所述延伸部(139)。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固定件(10f),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部(140)包括具有柔性的带状带主体(52);并且
所述紧固机构(142)包括螺母构件(146)和紧固螺钉(72),所述螺母构件被设置在所述带主体(52)的一个端部和另一个端部之间,并且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内螺纹部(146a),所述紧固螺钉被构造成与所述内螺纹部(146a)螺纹接合,并且抵接具有矩形形状的横截面的所述缸筒(14)的角部。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固定件(10g),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部(160)包括具有柔性的带状带主体(52);
所述紧固机构(152)包括第一紧固机构(152A)和第二紧固机构(152B);
所述第一紧固机构(152A)包括第一螺母构件(54)和第一紧固螺钉(72a),所述第一螺母构件被设置在所述带端部(140A)处并且具有形成在其中的第一内螺纹部(70),所述第一紧固螺钉被构造成与所述第一内螺纹部(70)螺纹接合;并且
所述第二紧固机构(152B)包括第二螺母构件(146)和第二紧固螺钉(72b),所述第二螺母构件被设置在所述带主体(52)的一个端部和另一个端部之间,并且具有形成在其中的第二内螺纹部(146a),所述第二紧固螺钉被构造成与所述第二内螺纹部(146a)螺纹接合,并且抵接具有矩形形状的横截面的所述缸筒(14)的角部。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固定件(10h),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部(160)包括具有柔性的带状带主体(52)和止动件(162),所述止动件从所述带主体(52)的内表面突出,并且被构造成抵接所述缸筒(98)的外周表面。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固定件(10i),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部(170)包括具有柔性的带状带主体(52);
所述传感器保持器(28e)包括底壁(34)和凸缘部(172),所述底壁连接所述第一侧壁(36)和所述第二侧壁(38)的下端,所述凸缘部(172)从所述底壁(34)的所述第一侧壁(36)所在的一侧侧向突出,所述凸缘部相对于所述底壁(34)倾斜;
所述紧固机构(32)包括螺母构件(174)和紧固螺钉(72),所述螺母构件被设置在所述带主体(52)的一个端部处,并且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内螺纹部(70),所述紧固螺钉被构造成与所述内螺纹部(70)螺纹接合;并且
在所述螺母构件(174)与所述第一侧壁(36)接合、所述紧固螺钉(72)与所述螺母构件(174)螺纹接合、并且所述紧固螺钉(72)与所述凸缘部(172)抵接的状态下,所述带主体(52)的一部分(52d)相对于平行于所述紧固螺钉(72)的轴线(α)的线(L)倾斜,所述带主体(52)的所述一部分(52d)位于其设置有所述螺母构件(174)的一部分(52b)和其卷绕在所述缸筒(98)的外周表面上的一部分(52c)之间。
CN201680057974.0A 2015-10-08 2016-10-05 传感器安装工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1388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00167 2015-10-08
JP2015200167 2015-10-08
PCT/JP2016/079579 WO2017061451A1 (ja) 2015-10-08 2016-10-05 センサ取付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38814A true CN108138814A (zh) 2018-06-08
CN108138814B CN108138814B (zh) 2019-12-17

Family

ID=58487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57974.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138814B (zh) 2015-10-08 2016-10-05 传感器安装工具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11105350B2 (zh)
EP (1) EP3361106B1 (zh)
JP (1) JP6684481B2 (zh)
KR (1) KR102045345B1 (zh)
CN (1) CN108138814B (zh)
BR (1) BR112018007008A2 (zh)
MX (1) MX2018004279A (zh)
RU (1) RU2705026C9 (zh)
TW (1) TWI653401B (zh)
WO (1) WO201706145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885949S1 (en) * 2018-10-31 2020-06-02 Smc Corporation Sensor mount assembly
USD887298S1 (en) * 2018-10-31 2020-06-16 Smc Corporation Sensor mount assembly
USD919421S1 (en) * 2019-03-08 2021-05-18 Yushin Precision Industrial Co., Ltd. Latch for locking quick connector
JP7063435B2 (ja) * 2019-07-04 2022-05-09 Smc株式会社 センサ取付具及び流体圧シリンダ
USD963465S1 (en) * 2020-02-28 2022-09-13 D & D Group Pty Ltd Mounting bracket
DE102021203731A1 (de) 2021-04-15 2022-10-20 Zf Friedrichshafen Ag Ausrücksystem zum Betätigen einer Kupplung und Wegmessvorrichtung zum Messen einer Position eines Kolbens entlang einer axialen Richtung
KR102402891B1 (ko) 2021-12-27 2022-05-30 주식회사 아이디케이 탄성파 다중 측정 시스템
KR102398773B1 (ko) 2021-12-28 2022-05-17 주식회사 아이디케이 Ae 센서 노드 네트워크 시스템
KR102497106B1 (ko) 2022-10-17 2023-02-07 주식회사 아이디케이 탄성파와 ae 센서 노드 네트워크를 이용한 고압 용기 폭발 감지 시스템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3122U (ja) * 1984-06-14 1986-01-10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輌用タンクの固定装置
JPS6345403U (zh) * 1986-09-10 1988-03-26
US20020060387A1 (en) * 2000-11-20 2002-05-23 Keitaro Yonezawa Clamping apparatus
CN1499089A (zh) * 2002-10-30 2004-05-26 太阳铁工株式会社 工作缸中的传感器安装结构及安装方法
CN101354054A (zh) * 2007-07-25 2009-01-28 速睦喜股份有限公司 位置检测传感器安装机构
JP2012132499A (ja) * 2010-12-21 2012-07-12 Smc Corp 流体圧シリンダの位置検出装置
CN103299091A (zh) * 2010-12-21 2013-09-11 Smc株式会社 液压缸的位置检测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41800A (en) * 1963-12-11 1966-03-22 Gen Plastics Corp Mounting device
JPS5136623A (en) * 1974-09-25 1976-03-27 Nippon Steel Corp Paipukuranpu no shimetsukesochi
JPH07317966A (ja) * 1994-05-30 1995-12-08 Inaba Denki Sangyo Co Ltd 長尺体支持具
US5906302A (en) * 1997-02-28 1999-05-25 Spergel; Michael J. Scuba tank mounting mechanism
JP3598496B2 (ja) 2000-02-10 2004-12-08 太陽鉄工株式会社 シリンダのセンサ保持装置
JP2007170517A (ja) 2005-12-21 2007-07-05 New-Era Co Ltd シリンダスイッチ取付具
RU95127U1 (ru) * 2009-12-15 2010-06-10 Михаил Николаевич Ларин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испытания на длительную прочность однонаправленных полимерных композиционных материалов
JP5693939B2 (ja) 2010-12-10 2015-04-01 Ckd株式会社 機器取付具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3122U (ja) * 1984-06-14 1986-01-10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輌用タンクの固定装置
JPS6345403U (zh) * 1986-09-10 1988-03-26
US20020060387A1 (en) * 2000-11-20 2002-05-23 Keitaro Yonezawa Clamping apparatus
CN1499089A (zh) * 2002-10-30 2004-05-26 太阳铁工株式会社 工作缸中的传感器安装结构及安装方法
CN101354054A (zh) * 2007-07-25 2009-01-28 速睦喜股份有限公司 位置检测传感器安装机构
JP2012132499A (ja) * 2010-12-21 2012-07-12 Smc Corp 流体圧シリンダの位置検出装置
CN103299091A (zh) * 2010-12-21 2013-09-11 Smc株式会社 液压缸的位置检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061451A9 (ja) 2017-06-22
JPWO2017061451A1 (ja) 2018-08-30
JP6684481B2 (ja) 2020-04-22
RU2705026C1 (ru) 2019-11-01
MX2018004279A (es) 2018-05-16
EP3361106A4 (en) 2019-07-03
CN108138814B (zh) 2019-12-17
BR112018007008A2 (pt) 2018-10-16
US20180283417A1 (en) 2018-10-04
WO2017061451A1 (ja) 2017-04-13
EP3361106B1 (en) 2020-12-02
TW201814169A (zh) 2018-04-16
TWI653401B (zh) 2019-03-11
US11105350B2 (en) 2021-08-31
KR102045345B1 (ko) 2019-11-15
EP3361106A1 (en) 2018-08-15
KR20180063302A (ko) 2018-06-11
RU2705026C9 (ru) 2020-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38814A (zh) 传感器安装工具
CN107532625B (zh) 传感器附接工具
EP2877769B1 (en) Clamp device
KR101497293B1 (ko) 호스 클램프
EP2484923B1 (en) Fixing member, proximity sensor, proximity sensor attaching structure, and rotational 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rotational connection structure producing method
KR101144425B1 (ko) 체결구
WO2010120410A1 (en) Locking threaded fastener
JP2005097878A (ja) ガラス固定グロメット
US20070068349A1 (en) Hexagonal wrench
CN104204561B (zh) 锁紧螺纹紧固件
JP5137195B2 (ja) 管継手
US9180564B2 (en) Device for securing a cap screw to an element that is to be attached to another element
JP2003227592A (ja) 管継手
JP5693939B2 (ja) 機器取付具
US20040228682A1 (en) Securing device for securing engagement between a stem and steering tube of a bicycle
JP2006241813A (ja) 笠木端部蓋取付装置
KR200194721Y1 (ko) 파이프 연결장치
JPS6340205Y2 (zh)
JP2011052729A (ja) ボールジョイント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17

Termination date: 202010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