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38580B - 蒸汽阀及蒸汽涡轮系统 - Google Patents

蒸汽阀及蒸汽涡轮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38580B
CN108138580B CN201680057092.4A CN201680057092A CN108138580B CN 108138580 B CN108138580 B CN 108138580B CN 201680057092 A CN201680057092 A CN 201680057092A CN 108138580 B CN108138580 B CN 1081385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steam
cylindrical portion
pressure equalizing
valv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5709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38580A (zh
Inventor
二桥谦介
金泽宏幸
今冈健悟
滨田雄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Power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Hitachi Power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Hitachi Power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Hitachi Power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1385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385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385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385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D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e.g. STEAM TURBINES
    • F01D17/00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by varying flow
    • F01D17/10Final actuators
    • F01D17/12Final actuators arranged in stator parts
    • F01D17/14Final actuators arranged in stator parts varying effective cross-sectional area of nozzles or guide conduits
    • F01D17/141Final actuators arranged in stator parts varying effective cross-sectional area of nozzles or guide conduits by means of shiftable members or valves obturating part of the flow path
    • F01D17/145Final actuators arranged in stator parts varying effective cross-sectional area of nozzles or guide conduits by means of shiftable members or valves obturating part of the flow path by means of valves, e.g. for steam turbi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0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 F16K1/32Details
    • F16K1/34Cutting-off parts, e.g. valve members, seats
    • F16K1/44Details of seats or valve members of double-seat valves
    • F16K1/443Details of seats or valve members of double-seat valves the seats being in ser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D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e.g. STEAM TURBINES
    • F01D17/00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by varying flow
    • F01D17/10Final actu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D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e.g. STEAM TURBINES
    • F01D25/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other grou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0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 F16K1/32Deta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0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 F16K1/32Details
    • F16K1/34Cutting-off parts, e.g. valve members, seats
    • F16K1/42Valve sea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0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 F16K1/32Details
    • F16K1/34Cutting-off parts, e.g. valve members, seats
    • F16K1/44Details of seats or valve members of double-seat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7/00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F16K27/02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lift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47/00Means in valves for absorbing fluid energy
    • F16K47/02Means in valves for absorbing fluid energy for preventing water-hammer or nois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20/00Application
    • F05D2220/30Application in turbines
    • F05D2220/31Application in turbines in steam turbin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37/00Fluid handling
    • Y10T137/8593Systems
    • Y10T137/87917Flow path with serial valves and/or clos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Turbines (AREA)
  • Lift Valve (AREA)
  • Details Of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蒸汽阀及蒸汽涡轮系统。蒸汽阀具备:阀壳体;具有第一圆筒部及第一端壁部的第一阀芯;具有第二圆筒部及第二端壁部的第二阀芯;能够沿上下方向对第一阀芯进行施力的第一阀杆;能够沿上下方向对第二阀芯进行施力的第二阀杆;配置在第一圆筒部的内侧,且具有在第一圆筒部及第二圆筒部与阀座分离时比第一圆筒部及第二圆筒部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的导流件;以及对导流件进行支承的支承部,支承部从阀壳体或第二阀芯穿过形成于第一阀芯的贯通孔而延伸至导流件,且将导流件支承为允许导流件相对于阀壳体或第二阀芯的倾动。

Description

蒸汽阀及蒸汽涡轮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蒸汽阀及蒸汽涡轮系统。
背景技术
在向蒸汽涡轮供给蒸汽的蒸汽供给路中配置有能够调整蒸汽供给量的蒸汽增减阀及能够切断蒸汽供给的蒸汽阻断阀。
例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蒸汽阀装置能够作为蒸汽增减阀而使用。该蒸汽阀装置具有阀芯及在阀芯的凹陷部配置的导流件,利用阀芯及导流件等来形成在全开开度或者全开开度附近的蒸汽通路部。根据该结构,全开开度或全开开度附近的蒸汽通路部的流路面积的变化变少,蒸汽的流动在凹陷部附近不会产生漩涡,压力损失得以抑制。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蒸汽阀具有阻断阀阀芯和增减阀阀芯,单独地具有作为蒸汽阻断阀及蒸汽增减阀的两个功能。因此,在使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蒸汽阀的情况下,与分别准备蒸汽阻断阀和蒸汽增减阀的情况相比,能谋求压力损失的降低。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75267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4/098073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蒸汽阀装置能够作为蒸汽增减阀而使用,但在应用于蒸汽涡轮时,需要与蒸汽阀装置分开准备蒸汽阻断阀。这样,在分开准备蒸汽增减阀和蒸汽阻断阀的情况下,分别产生压力损失,因此,压力损失会增大。
与此相对,在使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蒸汽阀的情况下,与分开准备蒸汽阻断阀和蒸汽增减阀的情况相比,能谋求压力损失的降低。
然而,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蒸汽阀不具有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蒸汽阀装置所具有的导流件。因此,在使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蒸汽阀的情况下,阀开度为全开时的蒸汽流路部的流路面积的变化大,会产生压力损失。另外,当阀开度较小时,蒸汽的流动产生漩涡,可能导致产生振动。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至少一方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结构谋求压力损失的降低、并且抑制阀开度较小时的振动的蒸汽阀及具备该蒸汽阀的蒸汽涡轮系统。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1)本发明的至少一方案的蒸汽阀具备:
阀壳体,其具有阀室、在所述阀室开口的入口流路、在所述阀室开口的出口流路以及将所述出口流路的开口包围的阀座;
第一阀芯,其收容在所述阀室内,且具有第一圆筒部及第一端壁部,该第一圆筒部包括能够与所述阀座在上下方向上抵接的一端,该第一端壁部在所述第一圆筒部的另一端侧一体地形成;
第二阀芯,其收容在所述阀室内,且具有第二圆筒部及第二端壁部,该第二圆筒部与所述第一圆筒部同轴配置,并且具有能够在比所述第一圆筒部靠外侧的位置与所述阀座在上下方向上抵接的一端,该第二端壁部在所述第二圆筒部的另一端侧一体地形成;
第一阀杆,其能够沿上下方向对所述第一阀芯进行施力;
第二阀杆,其能够沿上下方向对所述第二阀芯进行施力;
导流件,其配置在所述第一圆筒部的内侧,且具有突出部,在所述第一圆筒部及所述第二圆筒部与所述阀座分离时,该突出部比所述第一圆筒部及所述第二圆筒部向下方突出;以及
支承部,其对所述导流件进行支承,
所述支承部从所述阀壳体或所述第二阀芯穿过形成于所述第一阀芯的贯通孔而延伸至所述导流件,且将所述导流件支承为允许所述导流件相对于所述阀壳体或所述第二阀芯的倾动。
根据上述结构(1),蒸汽阀具有第一阀芯及第二阀芯,蒸汽阀具有作为蒸汽阻断阀及蒸汽增减阀的两个功能,在使用该蒸汽阀的情况下,与分别准备蒸汽阻断阀及蒸汽增减阀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压力损失的降低。
另外,根据上述结构(1),由于蒸汽阀具有导流件,因此,能够实现阀开度较大时的压力损失的降低。
此外,根据上述结构(1),由于蒸汽阀具有导流件,因此,在阀开度较小时,能够抑制蒸汽的流动产生漩涡,由此能抑制第一阀芯、第二阀芯产生振动。
另一方面,根据上述结构(1),支承部穿过形成于第一阀芯的贯通孔而延伸至导流件,从而以简单的结构支承导流件。
再一方面,在第二阀芯的阀开度较大的情况下,有时第二阀芯发生倾斜。在该情况下,当导流件经由支承部而被第二阀芯支承时,第一阀芯的动作可能受到导流件的阻碍。关于这一点,在上述结构(1)中,通过使导流件能够相对于阀壳体或第二阀芯进行倾动,从而防止第一阀芯的动作受到导流件的阻碍。
(2)在几个方案中,在上述结构(1)的基础上,
所述支承部具有允许所述导流件相对于所述阀壳体或所述第二阀芯的倾动的刚度。
在上述结构(2)中,支承部具有允许导流件的倾动的刚度,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来防止第一阀芯的动作受到导流件的阻碍。
(3)在几个方案中,在上述结构(1)的基础上,
所述导流件具有允许所述导流件相对于所述第二阀芯的倾动的球面座。
在上述结构(3)中,导流件具有允许导流件的倾动的球面座,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来防止第一阀芯的动作受到导流件的阻碍。
(4)在几个方案中,在上述结构(1)至(3)中任一结构的基础上,
所述支承部具有至少一个杆构件,该至少一个杆构件沿第一圆筒部的径向贯穿所述第一圆筒部,且在所述第二圆筒部与所述导流件之间延伸。
在上述结构(4)中,支承部具有贯穿第一圆筒部的杆构件,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对导流件进行支承。
(5)在几个方案中,在上述结构(1)至(3)中任一结构的基础上,
所述支承部包括至少一个杆构件,该至少一个杆构件贯穿所述第一端壁部,且沿上下方向在所述第二端壁部与所述导流件之间延伸。
在上述结构(5)中,支承部具有贯穿第一端壁部的杆构件,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对导流件进行支承。
(6)在几个方案中,在上述结构(1)至(3)中任一结构的基础上,
所述蒸汽阀具备多个叶片,该多个叶片分别安装于所述阀壳体,且配置在所述阀座的周围,
所述多个叶片中的至少一个叶片构成所述支承部的一部分,
所述支承部经由所述至少一个叶片而在所述阀壳体与所述导流件之间延伸。
在上述结构(6)中,支承部包含至少一个叶片,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使支承部不阻碍蒸汽的流动而对导流件进行支承。
(7)在几个方案中,在上述结构(1)至(6)中任一结构的基础上,
所述蒸汽阀还具备:
第二阀芯用均压机构,其能够将在所述第一端壁部与所述第二端壁部之间由所述第二圆筒部包围的上侧空间与所述第二圆筒部的外侧的空间连通;以及
第一阀芯用均压机构,其能够将在所述第一端壁部与所述突出部之间由所述第一圆筒部包围的下侧空间与所述上侧空间连通,
所述导流件具有均压孔,该均压孔贯穿所述突出部,且将所述出口流路与所述下侧空间之间连通。
在上述结构(7)中,利用第一阀芯用均压机构及均压孔使对第一阀芯向上方向作用的压力与向下方向作用的压力相互均衡。因此,能够以较小的作用力使第一阀芯动作。
另外,在上述结构(7)中,利用第二阀芯用均压机构使对第二阀芯向上方向作用的压力与向下方向作用的压力相互均衡。因此,能够以较小的作用力使第二阀芯动作。
(8)本发明的至少一方案的蒸汽涡轮系统具备:
上述结构(1)至(7)中的任一个蒸汽阀;以及
蒸汽涡轮,其构成为从所述蒸汽阀被供给蒸汽。
在上述结构(8)中,从上述结构(1)至(7)中任一个蒸汽阀向蒸汽涡轮供给蒸汽,因此,能够降低蒸汽涡轮系统整体的压力损失且抑制蒸汽阀的阀开度较小时的振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方案,能够提供以简单的结构实现压力损失的降低、并且抑制阀开度较小时的振动的蒸汽阀及具备该蒸汽阀的蒸汽涡轮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蒸汽阀的蒸汽涡轮系统的概要结构的图。
图2是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蒸汽阀的结构以一部分为剖面的形式概要示出的图。
图3是将图2中的区域III放大地概要示出的剖视图。
图4是另一实施方式的蒸汽阀中的与图3中的区域IV相当的区域的放大剖视图。
图5是另一实施方式的蒸汽阀中的与图2中的区域III相当的区域的放大剖视图。
图6是另一实施方式的蒸汽阀中的与图2中的区域III相当的区域的放大剖视图。
图7是将沿着图6中的VII-VII线剖切的导流件、第一阀芯、第二阀芯及支承部的概要剖面与叶片一起示出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中,作为实施方式而记载的或者在附图中示出的构成部件的尺寸、材质、形状、其相对的配置等并非意在将本发明的范围限定于此,只不过仅仅是说明例。
例如,“在某一方向上”、“沿着某一方向”、“平行”、“正交”、“中心”、“同心”或者“同轴”等的表示相对或绝对的配置的表现不仅表示严格意义上的这种配置,还表示以具有公差或得到相同功能的程度的角度或距离的形式相对地位移的状态。
例如,“同一”、“相等”及“同等”等的表示事物相等的状态的表现不仅表示严格意义上相等的状态,还表示存在公差或者得到相同功能的程度的差的状态。
例如,四边形状或圆筒形状等的表示形状的表现不仅表示几何学上严格意义的四边形状或圆筒形状等形状,还表示在得到相同效果的范围内包含凹凸部或倒角部等的形状。
另一方面,“具备”、“具有”、“配备”、“包含”或者“含有”一构成要素这样的表现并非是将其他构成要素的存在除外的排他性表现。
图1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蒸汽阀1的蒸汽涡轮系统2的概要结构。
蒸汽涡轮系统2具备蒸汽阀1和被从蒸汽阀1供给蒸汽(供给蒸汽)的蒸汽涡轮4。蒸汽涡轮4能够将供给来的蒸汽的能量转换成动力并输出,被取出能量后的蒸汽(排出蒸汽)被从蒸汽涡轮4排出。例如,蒸汽涡轮4输出的动力传递至发电机6,发电机6利用动力进行发电。
图2是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蒸汽阀1(1a)的结构以一部分为剖面的形式概要示出的图。图3是将图2中的区域III放大地概要示出的图。图4是另一实施方式的蒸汽阀1(1b)中的与图3中的区域IV相当的区域的放大剖视图。图5是另一实施方式的蒸汽阀1(1c)中的与图2中的区域III相当的区域的放大剖视图。图6是另一实施方式的蒸汽阀1(1d)中的与图2中的区域III相当的区域的放大剖视图。图7是将沿着图6中的VII-VII线剖切的导流件、第一阀芯、第二阀芯及支承部的概要剖面与叶片一起示出的图。
如图2及图3所示,蒸汽阀1(1a)具有阀壳体10、第一阀芯12、第二阀芯14、第一阀杆16、第二阀杆18、导流件20以及支承部22。
阀壳体10具有在阀壳体10的内部被划分出的阀室24、在阀室24开口的入口流路26、在阀室24开口的出口流路(阀孔)28、以及将出口流路28的开口包围的阀座30。例如,出口流路28沿上下方向延伸,阀座30具有朝向上方渐渐扩开的喇叭形状。
第一阀芯12收容在阀室24内。第一阀芯12具有:第一圆筒部32,其具有能够与阀座30在上下方向上抵接的一端;以及第一端壁部34,其一体地形成在第一圆筒部32的另一端侧。
第二阀芯14也收容在阀室24内,具有第二圆筒部36及第二端壁部38。第二圆筒部36与第一圆筒部32同轴配置,并且具有能够在比第一圆筒部32靠第一圆筒部32的径向外侧的位置与阀座30在上下方向上抵接的一端。第二端壁部38一体地形成在第二圆筒部36的另一端侧。
第一阀杆16能够对第一阀芯12沿上下方向施力。第一阀芯12通过被第一阀杆16施力而能够相对于阀座30沿上下方向接触分离。
例如,第一阀杆16气密地贯穿阀壳体10的上部,从第一端壁部34延伸至阀壳体10的外部。在第一阀杆16的外端连结有第一致动器40,通过第一致动器40的驱动力,第一阀杆16能够对第一阀芯12施力。例如,第一致动器40能够由液压缸等构成。
第二阀杆18能够对第二阀芯14沿上下方向施力。第二阀芯14通过被第二阀杆18施力而能够相对于阀座30沿上下方向接触分离。
例如,第二阀杆18气密地贯穿阀壳体10的上部,从第二端壁部38延伸至阀壳体10的外部。在第二阀杆18的外端连结有第二致动器42,通过第二致动器42的驱动力,第二阀杆18能够对第二阀芯14施力。例如,第二致动器42能够由液压缸等构成。
而且,例如,第二阀杆18具有中空圆筒形状,第一阀杆16气密地贯穿第二阀杆18的内部而延伸。
导流件20配置在第一圆筒部32的内侧,且具有在第一圆筒部32及第二圆筒部36与阀座30分离时比第一圆筒部32及第二圆筒部36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44。突出部44具有如下的形状:在第一阀芯12及第二阀芯14与阀座30分离时,使阀室24与出口流路28的合流部处的流路面积的变化小。例如,突出部44具有朝向下方变尖的形状。
支承部22对导流件20进行支承。支承部22从阀壳体10或第二阀芯14穿过形成于第一阀芯12的贯通孔46而延伸至导流件20。
根据上述结构,蒸汽阀1具有第一阀芯12及第二阀芯14,蒸汽阀1具有作为蒸汽阻断阀及蒸汽增减阀的两个功能。因此,在使用蒸汽阀1的情况下,与分开准备蒸汽阻断阀及蒸汽增减阀的情况相比,能谋求压力损失的降低。
另外,根据上述结构,由于蒸汽阀1具有导流件20,因此能谋求第一阀芯12及第二阀芯14的阀开度较大时的压力损失的降低。
此外,根据上述结构,由于蒸汽阀1具有导流件20,因此,在第一阀芯12或第二阀芯14的阀开度较小时,能抑制蒸汽的流动产生漩涡,由此,能抑制第一阀芯12、第二阀芯14产生振动。
另一方面,根据上述结构,支承部22穿过形成于第一阀芯12的贯通孔46而延伸至导流件20,从而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对导流件20进行支承。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从蒸汽阀1向蒸汽涡轮4供给蒸汽,因此,能降低蒸汽涡轮系统2整体的压力损失,并且能抑制蒸汽阀1的阀开度较小时的振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结构中,可以将第一阀芯12及第二阀芯14中的任一阀芯用作阻断阀,也可以将任一阀芯用作增减阀,例如,能够将第一阀芯12用作增减阀,将第二阀芯14用作阻断阀。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支承部22以允许导流件20相对于阀壳体10或第二阀芯14的倾动的方式对导流件20进行支承。
在第二阀芯14的阀开度较大的情况下,有时第二阀芯14倾斜。在该情况下,若导流件20经由支承部22被第二阀芯14支承,则第一阀芯12的动作有可能受到导流件20的阻碍。关于这一点,在上述结构中,通过使导流件20能够相对于阀壳体10或第二阀芯14倾动,从而能防止第一阀芯12的动作受到导流件20的阻碍。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支承部22具有允许导流件20相对于阀壳体10或第二阀芯14倾动的刚度。
在上述结构中,由于支承部22具有允许导流件20的倾动的刚度,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来防止第一阀芯12的动作受到导流件20的阻碍。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导流件20具有允许导流件20相对于第二阀芯14倾动的球面座48。
在上述结构中,由于导流件20具有允许导流件20的倾动的球面座48,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来防止第一阀芯12的动作受到导流件20的阻碍。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情况下,支承部22具有卡合部49,该卡合部49具有能够相对于球面座48滑动的凹面。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支承部22具有在第一圆筒部32的径向上贯穿第一圆筒部32、且在第二圆筒部36与导流件20之间延伸的至少一个杆构件50。
在上述结构中,支承部22具有贯穿第一圆筒部32的杆构件50,且利用杆构件50对导流件20进行支承,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对导流件20进行支承。在该情况下,贯通孔46形成于第一圆筒部32,且具有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长孔形状,以使得允许第一圆筒部32相对于支承部22的相对位移。
需要说明的是,杆构件50的个数不特别限定,多个杆构件50呈放射状地排列。各杆构件50能够通过焊接或螺栓等进行固定。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支承部22包括贯穿第一端壁部34、且在第二端壁部38与导流件20之间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杆构件51。在该情况下,贯通孔46沿上下方向贯穿第一端壁部34,在贯通孔46与杆构件51之间配置有密封构件52。
在上述结构中,支承部22具有贯穿第一端壁部34的杆构件51,且利用杆构件51对导流件20进行支承,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对导流件20进行支承。
需要说明的是,杆构件51的个数不特别限定,多个杆构件51在第一圆筒部32的周向上排列。各杆构件51能够通过焊接或螺栓等进行固定。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6及图7所示,蒸汽阀1(1d)具有多个叶片53。多个叶片53分别安装于阀壳体10,且配置在阀座30的周围。
而且,多个叶片53中的至少一个叶片53a构成支承部22的一部分,支承部22经由至少一个叶片53a而在阀壳体10与导流件20之间延伸。
在上述结构中,支承部22包含至少一个叶片53a,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使支承部22在不阻碍蒸汽的流动的状态下对导流件20进行支承。
在该情况下,支承部22具有不妨碍上述流动这样的形状,例如,支承部22由L字形状的板54构成。板54将设置于第一圆筒部32的贯通孔46及设置于第二圆筒部36的贯通孔55贯穿而延伸。例如,贯通孔46具有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长孔形状,以使得允许第一圆筒部32相对于支承部22的相对位移。同样地,贯通孔55具有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长孔形状,以使得允许第二圆筒部36相对于支承部22的相对位移。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图5及图6所示,蒸汽阀1(1a、1c、1d)具有第二阀芯用均压机构56及第一阀芯用均压机构58,而且,导流件20具有均压孔60。
第二阀芯用均压机构56能够将在第一端壁部34与第二端壁部38之间由第二圆筒部36包围的上侧空间62与第二圆筒部36的外侧的阀室24内的空间64连通。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阀芯用均压机构56能够根据需要而切断上侧空间62与空间64之间的连通。
第一阀芯用均压机构58能够将在第一端壁部34与突出部44之间由第一圆筒部32包围的下侧空间66与上侧空间62连通。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阀芯用均压机构58能够根据需要而切断下侧空间66与上侧空间62之间的连通。
均压孔60贯穿导流件20的突出部44而将出口流路28与下侧空间66之间连通。均压孔60始终将出口流路28与下侧空间66之间连通。均压孔60的个数和位置未特别限定。
在上述结构中,利用第一阀芯用均压机构58及均压孔60,使对第一阀芯12向上方向作用的压力与向下方向作用的压力相互均衡。因此,能够通过较小的作用力使第一阀芯12动作。因此,能够使用小型的致动器作为第一致动器40。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利用第二阀芯用均压机构56,使对第二阀芯14向上方向作用的压力与向下方向作用的压力相互均衡。因此,能够以较小的作用力使第二阀芯14动作。因此,能够使用小型的致动器作为第二致动器42。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图5及图6所示,第一阀芯用均压机构58具有第一均压用轴向孔68、第一均压用阀芯70、第一均压用上侧阀座72及第一均压用下侧阀座74。
第一均压用轴向孔68沿上下方向贯穿第一端壁部34的中央部。
第一均压用阀芯70安装在第一阀杆16的下端,且配置为能够在第一均压用轴向孔68内沿上下方向位移。
第一均压用上侧阀座72设置在第一均压用轴向孔68的上侧开口周边,第一均压用阀芯70通过朝向上方位移而能够与第一均压用上侧阀座72抵接。
第一均压用下侧阀座74设置在第一均压用轴向孔68的下侧开口周边,第一均压用阀芯70通过朝向下方位移而能够与第一均压用下侧阀座74气密地抵接。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均压用阀芯70与第一均压用下侧阀座74分离时,下侧空间66与上侧空间62连通。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图5及图6所示,第二阀芯用均压机构56具有第二均压用轴向孔76、第二均压用径向孔78、第二均压用阀芯80、第二均压用上侧阀座82及第二均压用下侧阀座84。
第二均压用轴向孔76沿上下方向贯穿第二端壁部38的中央部。第二均压用径向孔在第二端壁部38的内部沿径向延伸,且在第二均压用轴向孔76与第二端壁部38的外周面之间延伸。
第二均压用阀芯80安装在第二阀杆18的下端,且配置为能够在第二均压用轴向孔76内沿上下方向位移。
第二均压用上侧阀座82设置在第二均压用轴向孔76的上侧开口周边,第二均压用阀芯80通过朝向上方位移而能够与第二均压用上侧阀座82气密地抵接。
第二均压用下侧阀座84设置在第二均压用轴向孔76的下侧开口周边,第二均压用阀芯80通过朝向下方位移而能够与第二均压用下侧阀座84气密地抵接。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二均压用阀芯80与第二均压用下侧阀座84分离时,通过第二均压用轴向孔76及第二均压用径向孔78将上侧空间62与第二阀芯14的外侧的阀室24内的空间64连通。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图5及图6所示,与第二均压用阀芯80一体地设置有套筒86,与第一均压用阀芯70一体地设置有轴部88。套筒86从第二均压用阀芯80朝向下方延伸,轴部88从第一均压用阀芯70朝向上方延伸,而且,轴部88的上端侧滑动自如地嵌合于套筒86的下端侧。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图5及图6所示,在第一圆筒部32或第一端壁部34与第二圆筒部36之间配置有环状的密封构件90。密封构件90对第一圆筒部32与第二圆筒部36之间的间隙中的蒸汽的流动进行限制。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及图6所示,在第一圆筒部32与导流件20之间配置有至少两个环状的密封构件92。至少两个环状的密封构件92配置为在上下方向上位于支承部22的上下、即贯通孔46的上下,对穿过了为了配置支承部22而设置于第一圆筒部32的贯通孔46的蒸汽的流动进行限制。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图5及图6所示,导流件20具有与突出部44一体形成的圆筒部94。圆筒部94配置在第一圆筒部32的内侧。圆筒部94可以为中空结构,也可以为实心结构。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图5及图6所示,第一圆筒部32的下端部(密封部)的外径大于第一圆筒部32的中间部的外径,第一圆筒部32的下端部与第一圆筒部32的中间部或第二圆筒部36的下端部(密封部)相比,在第一圆筒部32的径向上形成为厚壁。而且,第二圆筒部36具有带台阶的圆筒形状,第二圆筒部36的下端侧具有比第二圆筒部36的上端侧大的直径,第一圆筒部32的下端侧与第二圆筒部36的下端侧之间的间隙大于第一圆筒部32的上端侧与第二圆筒部36的下端侧之间的间隙。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也包括对上述实施方式加以变更后的方式和组合这些方式而得到的方式。
附图标记说明
1(1a~1d) 蒸汽阀;
2 蒸汽涡轮系统;
4 蒸汽涡轮;
6 发电机;
10 阀壳体;
12 第一阀芯;
14 第二阀芯;
16 第一阀杆;
18 第二阀杆;
20 导流件;
22 支承部;
24 阀室;
26 入口流路;
28 出口流路(阀孔);
30 阀座;
32 第一圆筒部;
34 第一端壁部;
36 第二圆筒部;
38 第二端壁部;
40 第一致动器;
42 第二致动器;
44 突出部;
46 贯通孔;
48 球面座;
49 卡合部;
50 杆构件;
51 杆构件;
52 密封构件;
53、53a 叶片;
54 板;
55 贯通孔;
56 第二阀芯用均压机构;
58 第一阀芯用均压机构;
60 均压孔;
62 上侧空间;
64 空间;
66 下侧空间;
68 第一均压用轴向孔;
70 第一均压用阀芯;
72 第一均压用上侧阀座;
74 第一均压用下侧阀座;
76 第二均压用轴向孔;
78 第二均压用径向孔;
80 第二均压用阀芯;
82 第二均压用上侧阀座;
84 第二均压用下侧阀座;
86 套筒;
88 轴部;
90、92 密封构件;
94 圆筒部。

Claims (8)

1.一种蒸汽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汽阀具备:
阀壳体,其具有阀室、在所述阀室开口的入口流路、在所述阀室开口的出口流路以及将所述出口流路的开口包围的阀座;
第一阀芯,其收容在所述阀室内,且具有第一圆筒部及第一端壁部,该第一圆筒部包括能够与所述阀座在上下方向上抵接的一端,该第一端壁部在所述第一圆筒部的另一端侧一体地形成;
第二阀芯,其收容在所述阀室内,且具有第二圆筒部及第二端壁部,该第二圆筒部与所述第一圆筒部同轴配置,并且具有能够在比所述第一圆筒部靠外侧的位置与所述阀座在上下方向上抵接的一端,该第二端壁部在所述第二圆筒部的另一端侧一体地形成;
第一阀杆,其能够沿上下方向对所述第一阀芯进行施力;
第二阀杆,其能够沿上下方向对所述第二阀芯进行施力;
导流件,其配置在所述第一圆筒部的内侧,且具有突出部,在所述第一圆筒部及所述第二圆筒部与所述阀座分离时,该突出部比所述第一圆筒部及所述第二圆筒部向下方突出;以及
支承部,其对所述导流件进行支承,
所述支承部从所述阀壳体或所述第二阀芯穿过形成于所述第一阀芯的贯通孔而延伸至所述导流件,且将所述导流件支承为允许所述导流件相对于所述阀壳体或所述第二阀芯倾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具有允许所述导流件相对于所述阀壳体或所述第二阀芯倾动的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件具有允许所述导流件相对于所述第二阀芯倾动的球面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具有至少一个杆构件,该至少一个杆构件沿第一圆筒部的径向贯穿所述第一圆筒部,且在所述第二圆筒部与所述导流件之间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包括至少一个杆构件,该至少一个杆构件贯穿所述第一端壁部,且沿上下方向在所述第二端壁部与所述导流件之间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汽阀具备多个叶片,该多个叶片分别安装于所述阀壳体,且配置在所述阀座的周围,
所述多个叶片中的至少一个叶片构成所述支承部的一部分,
所述支承部经由所述至少一个叶片而在所述阀壳体与所述导流件之间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汽阀还具备:
第二阀芯用均压机构,其能够将在所述第一端壁部与所述第二端壁部之间由所述第二圆筒部包围的上侧空间与所述第二圆筒部的外侧的空间连通;以及
第一阀芯用均压机构,其能够将在所述第一端壁部与所述突出部之间由所述第一圆筒部包围的下侧空间与所述上侧空间连通,
所述导流件具有均压孔,该均压孔贯穿所述突出部,且将所述出口流路与所述下侧空间之间连通。
8.一种蒸汽涡轮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汽涡轮系统具备:
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阀;以及
蒸汽涡轮,其构成为从所述蒸汽阀被供给蒸汽。
CN201680057092.4A 2015-10-30 2016-10-21 蒸汽阀及蒸汽涡轮系统 Active CN1081385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13769A JP6557577B2 (ja) 2015-10-30 2015-10-30 蒸気弁及び蒸気タービンシステム
JP2015-213769 2015-10-30
PCT/JP2016/081218 WO2017073466A1 (ja) 2015-10-30 2016-10-21 蒸気弁及び蒸気タービン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38580A CN108138580A (zh) 2018-06-08
CN108138580B true CN108138580B (zh) 2019-12-24

Family

ID=58631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57092.4A Active CN108138580B (zh) 2015-10-30 2016-10-21 蒸汽阀及蒸汽涡轮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480662B2 (zh)
JP (1) JP6557577B2 (zh)
KR (1) KR102053555B1 (zh)
CN (1) CN108138580B (zh)
DE (1) DE112016005003B4 (zh)
WO (1) WO201707346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18306B2 (ja) * 2016-05-20 2020-07-08 三菱日立パワー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バルブ及び蒸気タービン設備
CN109958480B (zh) * 2017-12-22 2021-09-17 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 国产650mw核电汽轮机主调阀内漏改进方法
JP7207999B2 (ja) * 2018-12-28 2023-01-18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蒸気弁、発電システム、及び蒸気弁の検査方法
MX2021009518A (es) * 2019-02-08 2021-09-08 Nucor Corp Acero con ultra alta resistencia a la corrosion atmosferica o a la intemperie, y con laminado con alta friccion del mismo.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6797A (en) * 1907-07-29 1910-08-09 Rudolph Conrader Valve.
US3529630A (en) * 1968-04-11 1970-09-22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Combined stop and control valve
BR7604063A (pt) * 1975-08-13 1977-06-28 Kraftwerk Union Ag Instalacao de reator nuclear
US4500070A (en) * 1981-08-25 1985-02-19 Alsthom-Atlantique Valve for adjusting the rate of flow of a gaseous fluid
JP2008175267A (ja) * 2007-01-17 2008-07-31 Toshiba Corp 蒸気弁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発電設備
EP2270370A1 (en) 2009-06-30 2011-01-05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Actuator assembly for a valve device and a steam turbine system incorporating said valve device
EP2270369A1 (en) * 2009-06-30 2011-01-05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alve device and a steam turbine system incorporating said valve device
KR100978850B1 (ko) * 2010-05-20 2010-08-31 주식회사 승일 과압해소 가능한 분사용기 및 그의 밸브 어셈블리
JP5701019B2 (ja) * 2010-11-22 2015-04-15 三菱日立パワー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組合せ蒸気弁および蒸気タービン
US9153803B2 (en) 2012-07-13 2015-10-06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igh temperature sealed electrochemical cell
JP6058028B2 (ja) 2012-12-21 2017-01-11 三菱日立パワー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蒸気弁及び蒸気タービン
EP2829685A1 (de) * 2013-07-25 2015-01-2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ntil für eine Strömungsmaschine
JP2015081568A (ja) * 2013-10-23 2015-04-27 株式会社東芝 蒸気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073466A1 (ja) 2017-05-04
DE112016005003B4 (de) 2022-07-14
US20180252320A1 (en) 2018-09-06
US10480662B2 (en) 2019-11-19
KR102053555B1 (ko) 2019-12-06
KR20180057694A (ko) 2018-05-30
JP2017082722A (ja) 2017-05-18
DE112016005003T5 (de) 2018-07-26
JP6557577B2 (ja) 2019-08-07
CN108138580A (zh) 2018-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38580B (zh) 蒸汽阀及蒸汽涡轮系统
KR102053558B1 (ko) 증기 밸브 및 증기 터빈 시스템
US7650908B2 (en) Valve assembly and related arrangements
US20130341540A1 (en) Adjustable Damping Valve Arrangement
JP6352781B2 (ja) 蒸気弁用の油圧駆動装置、組合せ蒸気弁及び蒸気タービン
EP2449294B1 (en) Valve device and a steam turbine system incorporating said valve device
ITMI20061738A1 (it) Turbina a geometria variabile
EP2270370A1 (en) Actuator assembly for a valve device and a steam turbine system incorporating said valve device
EP2578812B1 (en) Steam valve
US20160169030A1 (en) Valve for a turbomachine
JP5285963B2 (ja) 流体圧シリンダ
JP6113996B2 (ja) 流体圧シリンダ
US9303787B2 (en) Thermostatic slide valve for a motor vechicle
JP6332088B2 (ja) 一体型複合蒸気弁
JP6320252B2 (ja) 蒸気タービンシステム
JP5535768B2 (ja) 蒸気弁
CN115003939A (zh) 由快速作用阀与控制阀组成的用于蒸汽回路和sil 3认证的安全回路的组合阀
JP2023094313A (ja) 蒸気タービンの安全装置
US20140109762A1 (en) Control Actua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Mitsubishi Power Co., Ltd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before: MITSUBISHI HITACHI POWER SYSTEMS,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