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36856B - 充气轮胎 - Google Patents
充气轮胎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136856B CN108136856B CN201680056563.XA CN201680056563A CN108136856B CN 108136856 B CN108136856 B CN 108136856B CN 201680056563 A CN201680056563 A CN 201680056563A CN 108136856 B CN108136856 B CN 10813685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ire
- belt
- belt ply
- width direction
- condi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1—Shape of the shoulders between tread and sidewall, e.g. rounded, stepped or cantilevere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008—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d rubb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041—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comprising different tread rubber layers
- B60C11/005—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comprising different tread rubber layers with cap and base lay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3/00—Ty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verse section
- B60C3/04—Ty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verse sec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dimensions of the section, e.g. low profi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9/00—Reinforcements or ply arrangement of pneumatic tyres
- B60C9/18—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 B60C9/1835—Rubber strips or cushions at the belt edg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9/00—Reinforcements or ply arrangement of pneumatic tyres
- B60C9/18—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 B60C9/20—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built-up from rubberised plies each having all cords arranged substantially paralle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9/00—Reinforcements or ply arrangement of pneumatic tyres
- B60C9/18—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 B60C9/28—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belt or breaker dimensions or curvature relative to carcas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9/00—Reinforcements or ply arrangement of pneumatic tyres
- B60C9/18—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 B60C9/20—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built-up from rubberised plies each having all cords arranged substantially parallel
- B60C2009/2012—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built-up from rubberised plies each having all cords arranged substantially parallel with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of the belt cords in the respective belt layers
- B60C2009/2019—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built-up from rubberised plies each having all cords arranged substantially parallel with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of the belt cords in the respective belt layers comprising cords at an angle of 30 to 60 degrees to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9/00—Reinforcements or ply arrangement of pneumatic tyres
- B60C9/18—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 B60C9/20—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built-up from rubberised plies each having all cords arranged substantially parallel
- B60C2009/2012—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built-up from rubberised plies each having all cords arranged substantially parallel with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of the belt cords in the respective belt layers
- B60C2009/2022—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built-up from rubberised plies each having all cords arranged substantially parallel with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of the belt cords in the respective belt layers comprising cords at an angle of 60 to 90 degrees to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9/00—Reinforcements or ply arrangement of pneumatic tyres
- B60C9/18—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 B60C9/20—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built-up from rubberised plies each having all cords arranged substantially parallel
- B60C2009/2074—Physical properties or dimension of the belt cord
- B60C2009/2083—Density in width direc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008—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d rubber
- B60C2011/0016—Physical properties or dimens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008—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d rubber
- B60C2011/0016—Physical properties or dimensions
- B60C2011/0033—Thickness of the trea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1—Shape of the shoulders between tread and sidewall, e.g. rounded, stepped or cantilevered
- B60C2011/013—Shape of the shoulders between tread and sidewall, e.g. rounded, stepped or cantilevered provided with a recessed por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41—Circumferential grooves
- B60C2011/0355—Circumferential grooves characterised by depth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86—Continuous ribs
- B60C2011/039—Continuous ribs provided at the shoulder por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200/00—Ty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B60C2200/06—Ty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heavy duty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规定了:胎面部的子午剖面中穿过接地面的第一虚拟线,穿过胎肩主槽的底部并与第一虚拟线平行的第二虚拟线,第二虚拟线与比接地端靠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胎肩环岸部的表面的交点,以及轮胎赤道面。当将轮胎宽度方向的轮胎赤道面与交点的距离设为A、胎肩主槽的槽深度设为B、轮胎宽度方向的轮胎赤道面与接地端的距离设为C时,满足0.80≤(B+C)/A≤1.15的条件,当将轮胎径向的胎肩主槽的底部与带束层的距离设为M时,满足0.60≤B/(B+M)≤0.75的条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在充气轮胎形成有包含槽以及由槽划分的环岸部的胎面花纹。胎面花纹形成于胎面橡胶。作为胎面花纹的槽,存在在轮胎周向延伸的周向主槽和至少一部分在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横纹槽。由多个周向主槽划分的环岸部被称为条状花纹或花纹块列。条状花纹是没有被横纹槽截断的连续环岸部。花纹块列是被横纹槽截断的间断环岸部。
装接于卡车以及公共汽车的重载荷用充气轮胎中,通过规定胎肩肋槽的槽深度等,能够谋求充气轮胎性能的提高(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2-2706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重载荷用充气轮胎1转弯或撞上路边石的情况下,环岸部可能会损伤或产生过度变形。当环岸部过度变形时,可能会在周向主槽的内表面产生裂纹或胎面橡胶的一部分脱落。
此外,重载荷用充气轮胎多为宽幅且低扁平率。因此,当装接有重载荷用充气轮胎的车辆从坑洼的路面通过时,车辆驾驶者所受到的冲击力变大。此外,当重载荷用充气轮胎装接在牵引车等搬运车辆,并且此搬运车辆在承载有较轻的货物的状态下从坑洼的路面通过时,往往有强的上推力作用于货物。这种情况下,无法顺利地搬运货物的可能性变高。此外,例如当充气轮胎频繁地从坑洼的路面通过而持续受到冲击时,充气轮胎的带束层可能会劣化。
本发明的方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胎面橡胶的破损,并且能够改善乘坐舒适性,还能够提高带束层耐久性能的充气轮胎。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方案,提供一种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的充气轮胎,具备:胎面部,包含胎面橡胶;胎侧部,设于所述胎面部的轮胎宽度方向两侧并包含胎侧橡胶;胎体;以及带束层,配置于所述胎体的轮胎径向外侧,所述胎面部具有:周向主槽,在轮胎宽度方向设置多个并分别在轮胎周向延伸;以及多个环岸部,由所述周向主槽划分并具有与路面接触的接地面,形成有所述周向主槽以及所述环岸部的所述胎面橡胶配置于所述带束层的轮胎径向外侧,所述环岸部包含配置于多个所述周向主槽中最靠近所述胎面部的接地端的胎肩主槽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并包含所述接地端的胎肩环岸部,比所述接地端靠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所述胎肩环岸部的表面与所述胎侧部的表面连接,当规定了:穿过所述旋转轴的所述胎面部的子午剖面中穿过所述接地面的第一虚拟线、穿过所述胎肩主槽的底部并与所述第一虚拟线平行的第二虚拟线、所述第二虚拟线与比所述接地端靠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所述胎肩环岸部的表面的交点、以及与所述旋转轴正交并在轮胎宽度方向穿过所述胎面部的中心的轮胎赤道面,将轮胎宽度方向的所述轮胎赤道面与所述交点的距离设为A、所述胎肩主槽的槽深度设为B、轮胎宽度方向的所述轮胎赤道面与所述接地端的距离设为C时,满足0.80≤(B+C)/A≤1.15的条件,当将轮胎径向的所述胎肩主槽的底部与所述带束层的距离设为M时,满足0.60≤B/(B+M)≤0.75的条件。
本发明的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带束层包含在轮胎径向配置的多个带束帘布层,当将轮胎宽度方向的所述轮胎赤道面与多个所述带束帘布层中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尺寸最长的带束帘布层的端部的距离设为S时,满足0.85≤S/C≤1.00的条件。
本发明的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带束帘布层包含:第一带束帘布层,在轮胎径向配置的多个带束帘布层中配置于轮胎径向最内侧;第二带束帘布层,与所述第一带束帘布层相邻,紧接着所述第一带束帘布层配置于轮胎径向内侧;第三带束帘布层,与所述第二带束帘布层相邻,紧接着所述第二带束帘布层配置于轮胎径向内侧;以及第四带束帘布层,配置于轮胎径向最外侧,通过所述第二带束帘布层和所述第三带束帘布层形成交叉帘布带束层,所述第一带束帘布层、所述第二带束帘布层、所述第三带束帘布层、以及所述第四带束帘布层分别包含多个带束层帘线和覆盖所述带束层帘线的带束层橡胶,当将在所述第二带束帘布层以及所述第三带束帘布层每50[mm]配置的所述带束层帘线的数量设为BPc时,满足18[条]≤BPc≤28[条]的条件。
本发明的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带束帘布层的所述带束层帘线向与所述第二带束帘布层的所述带束层帘线相同的方向倾斜,当将所述第一带束帘布层的所述带束层帘线相对于所述轮胎赤道面与所述胎面部的表面交叉的轮胎赤道线的倾斜角度设为θe时,满足45[°]≤θe≤70[°]的条件。
本发明的方案中,优选的是,当将在所述第一带束帘布层每50[mm]配置的所述带束层帘线的数量设为BP1时,满足15[条]≤BP1≤25[条]的条件。
本发明的方案中,优选的是,当将室温时的所述胎面橡胶的硬度设为Hs时,满足70≥Hs的条件。
本发明的方案中,优选的是,当规定了:所述子午剖面中穿过所述接地端和所述交点的第三虚拟线、以及与所述轮胎赤道面平行并穿过所述交点的第四虚拟线,将所述第三虚拟线与所述第四虚拟线所成的角度设为θa时,满足5[°]≤θa≤50[°]的条件。
本发明的方案中,优选的是,当将轮胎宽度方向的所述轮胎赤道面与所述胎肩主槽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开口端部的距离设为D时,满足D/C≤0.80的条件。
本发明的方案中,优选的是,其是装接于卡车以及公共汽车的重载荷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方案,提供一种能够防止胎面橡胶的破损,并且能够改善乘坐舒适性,还能够提高带束层耐久性能的充气轮胎。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轮胎的一例的子午剖面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胎面部的子午剖面图。
图3是图2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轮胎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5是将本实施方式的轮胎的一部分剖切后的示意图。
图6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轮胎的翘曲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各特征点与轮胎的翘曲的关系的图。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轮胎的评价试验结果的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胎肩环岸部的改进例的立体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胎肩环岸部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同时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可以适当地进行组合。此外,有时也会不使用一部分构成要素。
[轮胎的概要]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的一例的剖面图。轮胎1是充气轮胎。轮胎1是装接于卡车以及公共汽车的重载荷用轮胎。卡车以及公共汽车用轮胎(重载荷用轮胎)是指,由日本汽车轮胎协会(japan automobile tire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JATMA)发行的《日本汽车轮胎协会标准(JATMA YEAR BOOK)》的C章中规定的轮胎。需要说明的是,轮胎1可以装接于轿车,也可以装接于小型卡车。
轮胎1在装接于卡车以及公共汽车等车辆的状态下,以旋转轴AX为中心旋转来在路面上行驶。
以下说明中,适当地将与轮胎1的旋转轴AX平行的方向称为轮胎宽度方向,适当地将相对于轮胎1的旋转轴AX的放射方向称为轮胎径向,适当地将轮胎1的以旋转轴AX为中心的旋转方向称为轮胎周向。
此外,以下说明中,适当地将与旋转轴AX正交并穿过轮胎1的轮胎宽度方向的中心的平面称为轮胎赤道面CL。此外,适当地将轮胎赤道面CL与轮胎1的胎面部2的表面交叉的中央线称为轮胎赤道线。
此外,以下说明中,适当地将轮胎宽度方向中距轮胎赤道面CL较远的位置或者远离轮胎赤道面CL的方向称为轮胎宽度方向外侧,适当地将轮胎宽度方向中距轮胎赤道面CL较近的位置或者靠近轮胎赤道面CL的方向称为轮胎宽度方向内侧,适当地将轮胎径向中距旋转轴AX较远的位置或者远离旋转轴AX的方向称为轮胎径向外侧,适当地将轮胎径向中距旋转轴AX较近的位置或者靠近旋转轴AX的方向称为轮胎径向内侧。
此外,以下说明中,适当地将车辆的车宽度方向内侧称为车辆内侧,适当地将车辆的车宽度方向外侧称为车辆外侧。车辆内侧是指,车辆的车宽度方向中距车辆的中心较近的位置或者靠近车辆的中心的方向。车辆外侧是指,车辆的车宽度方向中距车辆的中心较远的位置或者远离车辆的中心的方向。
图1表示穿过轮胎1的旋转轴AX的子午剖面。图1表示轮胎宽度方向上轮胎赤道面CL的一侧的轮胎1的剖面。轮胎1具有在轮胎宽度方向相对于轮胎赤道面CL对称的构造以及形状。
如图1所示,轮胎1具备形成有胎面花纹的胎面部2、设于胎面部2的轮胎宽度方向两侧的胎侧部3、以及连接于胎侧部3的胎圈部4。在轮胎1的行驶过程中,胎面部2与路面接触。
此外,轮胎1具备胎体5、配置于胎体5的轮胎径向外侧的带束层6、以及胎圈芯7。胎体5、带束层6、以及胎圈芯7作为轮胎1的强度构件(骨架构件)发挥功能。
此外,轮胎1具备胎面橡胶8和胎侧橡胶9。胎面部2包含胎面橡胶8。胎侧部3包含胎侧橡胶9。胎面橡胶8配置于带束层6的轮胎径向外侧。
胎体5是形成轮胎1的骨架的强度构件。胎体5作为对轮胎1填充空气时的压力容器发挥功能。胎体5包含有机纤维或钢纤维的多个胎体帘线和覆盖胎体帘线的胎体橡胶。胎体5由胎圈部4的胎圈芯7支承。胎圈芯7分别配置于轮胎宽度方向上胎体5的一侧以及另一侧。胎体5在胎圈芯7处折回。
带束层6是保持轮胎1的形状的强度构件。带束层6在轮胎径向配置于胎体5与胎面橡胶8之间。带束层6将胎体5紧固。通过由带束层6施加的紧固力,会提高胎体5的刚性。此外,带束层6缓和轮胎1的行驶过程中的冲击,保护胎体5。例如,即使胎面部2损伤,也会通过带束层6来防止胎体5的损伤。
带束层6具有配置于轮胎径向的多个带束帘布层(belt ply)。本实施方式中,带束层6是所谓的4片带束层(4枚ベルト),具有4个带束帘布层。带束帘布层包含配置于轮胎径向最内侧的第一带束帘布层61、紧接着第一带束帘布层61配置于轮胎径向内侧的第二带束帘布层62、紧接着第二带束帘布层62配置于轮胎径向内侧的第三带束帘布层63、以及配置于轮胎径向最外侧的第四带束帘布层64。第一带束帘布层61与第二带束帘布层62相邻。第二带束帘布层62与第三带束帘布层63相邻。第三带束帘布层63与第四带束帘布层64相邻。
轮胎宽度方向的带束帘布层61、62、63、64的尺寸不同。在轮胎宽度方向,第二带束帘布层62的尺寸最大,紧接着第二带束帘布层62,第三带束帘布层63的尺寸较大,紧接着第三带束帘布层63,第一带束帘布层61的尺寸较大,第四带束帘布层64的尺寸最小。
带束帘布层61、62、63、64包含金属纤维的多个带束层帘线和覆盖带束层帘线的带束层橡胶。通过轮胎径向上相邻的第二带束帘布层62和第三带束帘布层63,形成交叉帘布带束层(cross-ply belt layer)。第二带束帘布层62和第三带束帘布层63以第二带束帘布层62的带束层帘线与第三带束帘布层63的带束层帘线交叉的方式配置。
胎圈部4是固定胎体5的两端部的强度构件。胎圈芯7支承由轮胎1的内压来施加张力的胎体5。胎圈部4具有胎圈芯7和胎圈外护胶(bead filler rubber)7F。胎圈芯7是将胎圈钢丝7W卷绕成环状的构件。胎圈钢丝7W是钢丝。
胎圈外护胶7F将胎体5固定于胎圈芯7。此外,胎圈外护胶7F调整胎圈部4的形状,提高胎圈部4的刚性。胎圈外护胶7F配置于由胎体5和胎圈芯7形成的空间。胎圈外护胶7F配置于由胎体5的轮胎宽度方向端部在胎圈芯7的位置折回所形成的空间。在由胎体5折回所形成的空间配置胎圈芯7以及胎圈外护胶7F。
胎面橡胶8保护胎体5。胎面橡胶8包含底胎面橡胶81和胎冠橡胶82。底胎面橡胶81设于带束层6的轮胎径向外侧。胎冠橡胶82设于底胎面橡胶81的轮胎径向外侧。胎面花纹形成于胎冠橡胶82。
胎侧橡胶9保护胎体5。胎侧橡胶9与胎冠橡胶82连接。
胎面部2具有在轮胎宽度方向设置多个并分别在轮胎周向延伸的周向主槽10和由周向主槽10划分并具有与路面接触的接地面的多个环岸部20。周向主槽10以及环岸部20形成于胎面橡胶8的胎冠橡胶82。环岸部20具有在轮胎1的行驶过程中可与路面接触的接地面30。
周向主槽10在轮胎周向延伸。周向主槽10实质上与轮胎赤道线平行。周向主槽10在轮胎周向呈直线状延伸。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在轮胎周向呈波形状或锯齿状设置周向主槽10。
周向主槽10在轮胎宽度方向设置4个。周向主槽10包含相对于轮胎赤道面CL在轮胎宽度方向两侧各设置1个的中央主槽11和在轮胎宽度方向设置于中央主槽11各自的外侧的胎肩主槽12。
环岸部20在轮胎宽度方向设置5个。环岸部20包含设于一对中央主槽11间的中央环岸部21、设于中央主槽11和胎肩主槽12之间的第二环岸部22、以及设于胎肩主槽12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胎肩环岸部23。
中央环岸部21包含轮胎赤道面CL。轮胎赤道面CL(轮胎赤道线)从中央环岸部21通过。第二环岸部22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在轮胎赤道面CL的两侧各设置1个。胎肩环岸部23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在轮胎赤道面CL的两侧各设置1个。
可与路面接触的环岸部20的接地面30包含中央环岸部21的接地面31、第二环岸部22的接地面32、以及胎肩环岸部23的接地面33。
第四带束帘布层64的一部分配置于中央主槽11的正下方。第四带束帘布层64不配置于胎肩主槽12的正下方。在胎肩主槽12的正下方配置有第三带束帘布层63。需要说明的是,正下方是指,轮胎宽度方向上相同的位置即轮胎径向内侧的位置。
[术语的定义]
接下来,参照图1、图2、图3、图4以及图5来对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胎面部2的子午剖面的图。图3是图2的一部分的放大图。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5是将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的一部分剖切后的示意图。胎面部2的子午剖面是指,穿过旋转轴AX并与旋转轴AX平行的剖面。轮胎赤道面CL在轮胎宽度方向穿过胎面部2的中心。
如《日本汽车轮胎协会标准》的G章中定义,轮胎1的外径是指,将轮胎1装接于适用轮辋,设为规定空气压,无负荷状态的轮胎1的外径。
此外,如《日本汽车轮胎协会标准》的G章中定义,轮胎1的总宽度是指,将轮胎1装接于适用轮辋,设为规定空气压,包含全部无负荷状态的轮胎1的侧面的花纹或文字等的胎侧部间的直线距离。即,轮胎1的总宽度是指,轮胎宽度方向上配置于轮胎赤道面CL的一侧的构成轮胎1的构造物的最外侧的部位与配置于另一侧的构成轮胎1的构造物的最外侧的部位的距离。
此外,如《日本汽车轮胎协会标准》的G章中定义,胎面部2的胎面宽度是指,将轮胎1装接于适用轮辋,设为规定空气压,无负荷状态的轮胎1的胎面花纹部分的两端的直线距离。
此外,如《日本汽车轮胎协会标准》的G章中定义,胎面部2的接地宽度是指,将轮胎1装接于适用轮辋,设为规定空气压,在静止状态下相对于平板垂直放置,施加有与规定质量对应的负荷时的与平板的接触面的轮胎轴向(轮胎宽度方向)最大直线距离。即,胎面部2的接地宽度是指,轮胎宽度方向上轮胎赤道面CL的一侧的胎面部2的接地端T与另一侧的胎面部2的接地端T的距离。
胎面部2的接地端T是指,将轮胎1装接于适用轮辋,设为规定空气压,在静止状态下相对于平板垂直放置,施加有与规定质量对应的负荷时的与平板接触的部分的轮胎宽度方向的端部。
多个周向主槽10中的最靠近胎面部2的接地端T的周向主槽10是胎肩主槽12。胎肩环岸部23配置于胎肩主槽12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多个环岸部20中的最靠近胎面部2的接地端T的环岸部20是胎肩环岸部23。胎肩环岸部23包含接地端T。即,接地端T设于胎肩环岸部23。多个环岸部20中的最靠近胎面部2的轮胎赤道面CL的环岸部20是中央环岸部21。中央环岸部21包含轮胎赤道面CL。轮胎赤道面CL从中央环岸部21通过。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说明的术语采用将新品时的轮胎1装接于适用轮辋,设为规定空气压,无负荷状态时的条件下的术语。需要说明的是,如上所述,接地宽度以及接地端T是将轮胎1装接于适用轮辋,设为规定空气压,在静止的状态下相对于平板垂直放置,施加有与规定质量对应的负荷时所测定的尺寸以及位置。施加有与规定质量对应的负荷时,对接地端T进行测定,此被测定的接地端T的位置定位于无负荷状态时的胎面部2的表面。
胎肩环岸部23的表面包含配置于比接地端T靠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接地面33和配置于比接地端T靠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侧面34。接地面33以及侧面34配置于胎面橡胶8的胎冠橡胶82。接地面33和侧面34经由形成于胎冠橡胶82的角部连接。接地面33实质上与旋转轴AX(路面)平行。侧面34与平行于旋转轴AX的轴交叉。路面与侧面34所成的角度实质上大于45[°],接地面33与侧面34所成的角度实质上大于225[°]。胎肩环岸部23的侧面34和胎侧部3的表面35实质上朝向相同方向。比接地端T靠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胎肩环岸部23的侧面34与胎侧部3的表面35连接。
胎肩主槽12具有内表面。在胎肩主槽12的内表面的轮胎径向外侧设置开口端部12K。开口端部12K是胎肩主槽12与接地面30的边界部。开口端部12K包含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开口端部12Ka和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开口端部12Kb。
胎肩主槽12的内表面包含底部12B和连结开口端部12K和底部12B的侧壁部12S。胎肩主槽12的侧壁部12S包含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侧壁部12Sa和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侧壁部12Sb。侧壁部12Sa连结开口端部12Ka和底部12B。侧壁部12Sb连结开口端部12Kb和底部12B。开口端部12Ka是侧壁部12Sa与接地面32的边界部。开口端部12Kb是侧壁部12Sb与接地面33的边界部。
胎肩主槽12的底部12B是指,胎肩主槽12的内表面中,轮胎径向上距胎肩主槽12的开口端部12K最远的部位。即,胎肩主槽12的底部12B是指,胎肩主槽12中最深的部位。底部12B也可以指,胎肩主槽12的内表面中,最靠近旋转轴AX的部位。
如图2所示,在胎面部2的子午剖面,胎肩主槽12的底部12B是圆弧状。在胎面部2的子午剖面,侧壁部12Sa朝向轮胎径向外侧地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倾斜。侧壁部12Sb朝向轮胎径向外侧地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倾斜。
如图2所示,在胎面部2的子午剖面,将穿过环岸部20的接地面30的虚拟线定义为第一虚拟线VL1。第一虚拟线VL1表示将轮胎1装接于适用轮辋,设为规定空气压,无负荷状态时的轮胎1的接地面30的轮廓。
如图2所示,在胎面部2的子午剖面,将穿过胎肩主槽12的底部12B并与第一虚拟线VL1平行的虚拟线定义为第二虚拟线VL2。即,第二虚拟线VL2是将轮胎1装接于适用轮辋,设为规定空气压,在无负荷状态下,使第一虚拟线VL1向轮胎径向内侧平行移动,直到第一虚拟线VL1配置于胎肩主槽12的底部12B的虚拟线。
如图2所示,在胎面部2的子午剖面,将第二虚拟线VL2与比接地端T靠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胎肩环岸部23的侧面34的交点定义为交点P。交点P是将轮胎1装接于适用轮辋,设为规定空气压,无负荷状态时的,第二虚拟线VL2与侧面34的交点。
如图2所示,在胎面部2的子午剖面,将轮胎宽度方向的轮胎赤道面CL与交点P的距离定义为距离A。距离A是将轮胎1装接于适用轮辋,设为规定空气压,无负荷状态时的,轮胎赤道面CL与交点P的距离。
如图2所示,在胎面部2的子午剖面,将胎肩主槽12的槽深度定义为槽深度B。槽深度B是将轮胎1装接于适用轮辋,设为规定空气压,无负荷状态时的轮胎径向的胎肩主槽12的开口端部12K与胎肩主槽12的底部12B的距离。需要说明的是,在胎肩主槽12的开口端部12Ka与开口端部12Kb的轮胎径向的位置不同的情况下,也可以将2个开口端部12Ka、12Kb中距旋转轴AX较远的开口端部12K与胎肩主槽12的底部12B的距离设为槽深度B。或者,可以将轮胎径向外侧的开口端部12Kb与胎肩主槽12的底部12B的距离设为槽深度B。或者,可以将轮胎径向的开口端部12Ka与底部12B的距离和开口端部12Kb与底部12B的距离的平均值设为槽深度B。需要说明的是,在开口端部12Ka与开口端部12Kb的轮胎径向的位置实质上相等的情况下,也可以将2个开口端部12Ka、12Kb中任一个开口端部12K与胎肩主槽12的底部12B的距离设为槽深度B。
需要说明的是,将轮胎1装接于适用轮辋,设为规定空气压,在静止的状态下相对于平板垂直放置,在施加有与规定质量对应的负荷时,轮胎径向的开口端部12Ka的位置与开口端部12Kb的位置实质上变得相等。可以是将在将轮胎1装接于适用轮辋,设为规定空气压,在静止的状态下相对于平板垂直放置,施加有与规定质量对应的负荷时的轮胎径向的开口端部12Ka或开口端部12Kb与底部12B的距离设为槽深度B。
如图2所示,在胎面部2的子午剖面,将轮胎宽度方向的轮胎赤道面CL与接地端T的距离定义为距离C。接地端T的位置在施加有与规定质量对应的负荷时进行测定,并通过将此测定的位置定位于无负荷状态时的胎面部2的表面来规定。距离C是将轮胎1装接于适用轮辋,设为规定空气压,无负荷状态时的轮胎赤道面CL与标示的接地端T的距离。距离C是接地宽度的一半的值。
如图2所示,在胎面部2的子午剖面,将轮胎宽度方向的轮胎赤道面CL与胎肩主槽12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开口端部12Kb的距离定义为距离D。距离D是将轮胎1装接于适用轮辋,设为规定空气压,无负荷状态时的轮胎赤道面CL与开口端部12Kb的距离。
如图3所示,在胎面部2的子午剖面,将穿过接地端T和交点P的虚拟线定义为第三虚拟线VL3。第三虚拟线VL3是将轮胎1装接于适用轮辋,设为规定空气压,无负荷状态时的穿过接地端T和交点P的直线。
如图3所示,在胎面部2的子午剖面,将与轮胎赤道面CL平行并穿过交点P的虚拟线定义为第四虚拟线VL4。第四虚拟线VL4是将轮胎1装接于适用轮辋,设为规定空气压,无负荷状态时的穿过交点P的直线。
如图3所示,在胎面部2的子午剖面,将第三虚拟线VL3与第四虚拟线VL4所成的角度定义为角度θa。
如图2所示,在胎面部2的子午剖面,将轮胎宽度方向的胎肩主槽12的底部12B与交点P的距离定义为距离E。距离E是将轮胎1装接于适用轮辋,设为规定空气压,无负荷状态时的底部12B与交点P的距离。
如图2所示,在胎面部2的子午剖面,将穿过侧壁部12Sb并与轮胎赤道面CL平行的虚拟线定义为第五虚拟线VL5。第五虚拟线VL5是将轮胎1装接于适用轮辋,设为规定空气压,无负荷状态时的穿过侧壁部12Sb的直线。
如图2所示,在胎面部2的子午剖面,侧壁部12Sb相对于第五虚拟线VL5,朝向轮胎径向外侧地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倾斜。在胎面部2的子午剖面,将第五虚拟线VL5与胎肩主槽12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侧壁部12Sb所成的角度定义为角度θb。
如图2所示,在胎面部2的子午剖面,将轮胎宽度方向的胎肩主槽12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开口端部12Kb与接地端T的距离定义为距离F。距离F是轮胎宽度方向的胎肩环岸部23的接地面33的尺寸。距离F是将轮胎1装接于适用轮辋,设为规定空气压,无负荷状态时的开口端部12Kb与接地端T的距离。
如图2所示,在胎面部2的子午剖面,将轮胎宽度方向的中央环岸部21的尺寸定义为尺寸G。尺寸G是将轮胎1装接于适用轮辋,设为规定空气压,无负荷状态时的中央环岸部21的尺寸。尺寸G是轮胎宽度方向的中央环岸部21的接地面31的尺寸。
如图1所示,在胎面部2的子午剖面,将轮胎宽度方向的轮胎赤道面CL与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的胎侧部3的部位的距离定义为距离H。距离H是将轮胎1装接于适用轮辋,设为规定空气压,无负荷状态时的轮胎赤道面CL与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的胎侧部3的部位的距离。距离H是总宽度的一半的值。
如图1所示,在胎面部2的子午剖面,将轮胎赤道面CL处的轮胎外径定义为轮胎外径J。轮胎外径J是将轮胎1装接于适用轮辋,设为规定空气压,无负荷状态时的轮胎1在轮胎赤道面CL的直径。
如图1所示,在胎面部2的子午剖面,将胎肩主槽12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开口端部12Ka处的轮胎外径定义为轮胎外径K。轮胎外径K是将轮胎1装接于适用轮辋,设为规定空气压,无负荷状态时的轮胎1在开口端部12Ka的直径。
如图1所示,在胎面部2的子午剖面,将接地端T处的轮胎外径定义为轮胎外径L。轮胎外径L是将轮胎1装接于适用轮辋,设为规定空气压,无负荷状态时的轮胎1在接地端T的直径。
如图2所示,在胎面部2的子午剖面,将轮胎径向的胎肩主槽12的底部12B与带束层6的距离定义为距离M。本实施方式中,在胎肩主槽12的底部12B的正下方配置有第三带束帘布层63。距离M是将轮胎1装接于适用轮辋,设为规定空气压,无负荷状态时的胎肩主槽12的底部12B与配置于其底部12B的正下方的第三带束帘布层63的外表面的距离。
如图2所示,在胎面部2的子午剖面,将轮胎径向的胎肩环岸部23的接地面33与形成交叉帘布带束层的第二带束帘布层62以及第三带束帘布层63中的配置于轮胎径向外侧的第三带束帘布层63的端部的距离定义为距离N。距离N是将轮胎1装接于适用轮辋,设为规定空气压,无负荷状态时的轮胎宽度方向的第三带束帘布层63的端部与接地面33中的第三带束帘布层63的端部的正上方的部位的轮胎径向的距离。
如图2所示,在胎面部2的子午剖面,将轮胎宽度方向的轮胎赤道面CL与形成交叉帘布带束层的第二带束帘布层62以及第三带束帘布层63中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尺寸短的第三带束帘布层63的端部的距离定义为距离Q。距离Q是将轮胎1装接于适用轮辋,设为规定空气压,无负荷状态时的轮胎赤道面CL与轮胎宽度方向的第三带束帘布层63的端部的轮胎宽度方向的距离。
如图2所示,在胎面部2的子午剖面,将轮胎宽度方向的轮胎赤道面CL与多个带束帘布层61、62、63、64中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尺寸最长的第二带束帘布层62的端部的距离定义为距离S。距离S是将轮胎1装接于适用轮辋,设为规定空气压,无负荷状态时的轮胎赤道面CL与轮胎宽度方向的第二带束帘布层62的端部的轮胎宽度方向的距离。
如图4所示,在比接地端T靠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胎肩环岸部23的侧面34,在轮胎周向设置有多个凹部40。凹部40是形成于侧面34的横纹槽。凹部40在轮胎径向延伸。
如图4所示,将轮胎周向的凹部40的尺寸定义为尺寸U。凹部40的尺寸U是将轮胎1装接于适用轮辋,设为规定空气压,无负荷状态时的尺寸。轮胎周向的凹部40的尺寸小于轮胎径向的凹部40的尺寸。
如图4所示,将轮胎周向上相邻的凹部40间的尺寸定义为尺寸V。尺寸V是将轮胎1装接于适用轮辋,设为规定空气压,无负荷状态时的相邻的凹部40的间隔的尺寸。尺寸V大于尺寸U。
如图4所示,在胎肩环岸部23的侧面34,在轮胎周向设置有多个刀槽花纹41。刀槽花纹41的槽深度比凹部40(横纹槽)浅,且槽宽度小。刀槽花纹41在轮胎径向延伸。刀槽花纹41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凹部40间设置有多个。
如图4所示,将轮胎周向上相邻的刀槽花纹41间的尺寸定义为尺寸W。尺寸W是将轮胎1装接于适用轮辋,设为规定空气压,无负荷状态时的相邻的刀槽花纹41的间隔的尺寸。尺寸W小于轮胎径向的刀槽花纹41的尺寸。
需要说明的是,横纹槽(凹部)40是指,当假设此横纹槽接地时,即使在接地的情况下也会维持槽的开口的槽。刀槽花纹41是指,当假设此刀槽花纹41接地时,刀槽花纹41的开口没有被维持而是堵塞的槽。
如图5所示,第二带束帘布层62的带束层帘线相对于轮胎赤道线的倾斜方向与第三带束帘布层63的带束层帘线相对于轮胎赤道线的倾斜方向不同。第二带束帘布层62的带束层帘线朝向轮胎周向的一侧地向轮胎宽度方向的一侧倾斜。第三带束帘布层63的带束层帘线朝向轮胎周向的一侧地向轮胎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倾斜。
将第二带束帘布层62的带束层帘线相对于轮胎赤道线的倾斜角度定义为角度θc。此外,将第三带束帘布层63的带束层帘线相对于轮胎赤道线的倾斜角度定义为角度θd。
[特征点的说明]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的特征点进行说明。轮胎1具有多个特征点。对各特征点依次进行说明。
<特征点1>
满足0.80≤(B+C)/A≤1.15···(1A)的条件。更优选的是,满足0.80≤(B+C)/A≤1.05···(1B)的条件。
在轮胎1转弯或撞上路边石,胎肩主槽12扩张地变形,胎肩环岸部23移位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情况下,值(B+C)根据槽深度B来接近值A。特征点1规定胎肩环岸部23移位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时的距离A与槽深度B和距离C之和的近似程度。
<特征点2>
满足5[°]≤θa≤50[°]···(2A)的条件。更优选的是,满足10[°]≤θa≤40[°]···(2B)的条件。
特征点2规定胎肩环岸部23的侧面34的上升程度。
<特征点3>
满足D/C≤0.80···(3)的条件。
特征点3规定不在距离C(接地宽度的一半)的外侧20[%]配置周向主槽10(胎肩主槽12)。
<特征点4>
在轮胎1的子午剖面,胎肩主槽12的底部12B是圆弧状。底部12B的曲率半径R为2.0[mm]以上。即,满足2.0≤R···(4A)的条件。更优选的是,满足2.0≤R≤5.0···(4B)的条件。
特征点4规定优选胎肩主槽12的底部12B没有棱角,曲率半径R大。
<特征点5>
满足2.0≤E/B≤5.0···(5)的条件。
特征点5规定槽深度B与距离E之比。
<特征点6>
满足5[°]≤θb≤45[°]···(6A)的条件。更优选的是,满足5[°]≤θb≤20[°]···(6B)的条件。
特征点6规定胎肩主槽12的内表面中,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侧壁部12Sb的上升程度。
<特征点7>
满足12[mm]≤B≤25[mm]···(7C)的条件。更优选的是,满足15[mm]≤B≤17[mm]···(7D)的条件。
特征点7规定槽深度B的绝对值。
<特征点8>
满足0.80≤F/G≤1.30···(8)的条件。
特征点8规定轮胎宽度方向的中央环岸部21的接地面31的尺寸与胎肩环岸部23的接地面33的尺寸之比。
<特征点9>
满足1.5≤F/B≤4.0···(9)的条件。
特征点9规定轮胎宽度方向的胎肩环岸部23的接地面33的尺寸与槽深度B之比。
<特征点10>
满足J>K···(10A)、J>L···(10B)、0.05≤(K-L)/(J-L)≤0.85···(10C)的条件。
特征点10规定胎面部2的接地面30的轮廓的胎肩落差量(肩落さ量)。
<特征点11>
满足1.0≤N/B≤1.4···(11)的条件。
特征点11规定胎肩环岸部23的接地面33和第三带束帘布层63的距离N与胎肩主槽12的槽深度B的关系。
<特征点12>
当将表示室温(23[℃])时的胎冠橡胶82相对于凹陷的阻力的硬度设为Hs,表示60[℃]时的胎冠橡胶82的储存剪切模量与损耗剪切模量之比的损失系数设为tan8时,满足70≥Hs···(12A)的条件。更优选的是,满足65≤Hs≤70···(12B)的条件。此外,优选满足0.21≥tanδ···(12C)的条件,更优选满足0.05≤tanδ≤0.23···(12D)的条件。
特征点12规定形成有周向主槽10以及环岸部20的胎面橡胶8的胎冠橡胶82的物性。
<特征点13>
当将表示将胎冠橡胶82伸长300[%]所需的拉伸应力的300[%]伸长时模量设为Md时,满足9.0[MPa]≤Md≤17.1[MPa]···(13A)的条件。
此外,当将表示在100[℃]拉伸胎冠橡胶82并使其断裂所需的最大拉伸应力的拉伸强度设为TB时,满足13.0[MPa]≤TB≤23.3[MPa]···(13B)的条件。
此外,当将表示100[℃]时的胎冠橡胶82的断裂时的伸长率的拉伸伸长率设为EB时,满足444[MPa]≤EB≤653[MPa]···(13C)的条件。
此外,优选室温时的底胎面橡胶81的硬度Hs小于胎冠橡胶82的硬度Hs。此外,优选室温时的胎侧橡胶9的硬度Hs小于胎冠橡胶82的硬度Hs以及底胎面橡胶81的硬度Hs。
此外,优选60[℃]时的底胎面橡胶81的tanδ小于胎冠橡胶82的tanδ。此外,优选60[℃]时的胎侧橡胶9的tanδ小于胎冠橡胶82的tanδ。
此外,优选底胎面橡胶81的300[%]伸长时模量Md等于胎冠橡胶82的300[%]伸长时模量Md或小于胎冠橡胶82的300[%]伸长时模量Md。此外,优选胎侧橡胶9的300[%]伸长时模量Md小于胎冠橡胶82的300[%]伸长时模量Md。
此外,优选100[℃]时的底胎面橡胶81的拉伸强度TB小于胎冠橡胶82的拉伸强度TB。此外,优选100[℃]时的胎侧橡胶9的拉伸强度TB小于胎冠橡胶82的拉伸强度TB。
此外,优选100[℃]时的底胎面橡胶81的拉伸伸长率EB小于胎冠橡胶82的拉伸伸长率EB。此外,优选100[℃]时的胎侧橡胶9的拉伸伸长率EB等于底胎面橡胶81的拉伸伸长率EB。
胎冠橡胶82、底胎面橡胶81、以及胎侧橡胶9各自的室温时的硬度Hs、300[%]伸长时模量Md、100[℃]时的拉伸强度TB、100[℃]时的拉伸伸长率EB、以及60[℃]时的tanδ的优选数值如以下的[表1]所示。即,[表1]总结了特征点12以及特征点13。需要说明的是,[表1]的括弧内的数值表示实际制造的轮胎1的数值。
[表1]
<特征点14>
当将在第一带束帘布层61每50[mm]配置的带束层帘线的数量设为BP1时,满足15[条]≤BP1≤25[条]···(14A)的条件。优选的是,满足17[条]≤BP1≤23[条]···(14B)的条件。
<特征点15>
当将表示将新品时的带束帘布层61、62、63、64各自的带束层橡胶伸长100[%]所需的拉伸应力的100[%]伸长时模量设为Mbp时,满足5.5[MPa]≤Mbp···(15)的条件。
<特征点16>
满足0.76≤C/H≤0.96···(16)的条件。
特征点16规定接地宽度的一半的值与总宽度的一半的值之比。
<特征点17A>
第一带束帘布层61、第二带束帘布层62、第三带束帘布层63、以及第四带束帘布层64分别包含多个带束层帘线(beltcord)和覆盖带束层帘线的带束层橡胶(belt rubber)。当将在形成交叉帘布带束层的第二带束帘布层62以及第三带束帘布层63每50[mm]配置的带束层帘线的数量设为BPc时,满足18[条]≤BPc≤28[条]···(17A)的条件。优选的是,满足20[条]≤BPc≤26[条]···(17B)的条件。
<特征点17B>
满足45[°]≤θc≤70[°]···(17C)、45[°]≤θd≤70[°]···(17D)的条件。需要说明的是,如上所述,第二带束帘布层62的带束层帘线的倾斜方向与第三带束帘布层63的带束层帘线的倾斜方向不同。
第一带束帘布层61的带束层帘线向与第二带束帘布层62的带束层帘线相同的方向倾斜。即,第一带束帘布层61和第二带束帘布层62以第一带束帘布层61的带束层帘线与第二带束帘布层62的带束层帘线向同一方向倾斜的方式层叠。当将第一带束帘布层61的带束层帘线相对于轮胎赤道线的倾斜角度设为θe时,满足45[°]≤θe≤70[°]···(17E)的条件。
<特征点18>
满足1.0≤F/U···(18)的条件。
特征点18规定轮胎宽度方向的胎肩环岸部23的接地面33的尺寸与设于胎肩环岸部23的侧面34的凹部40的尺寸之比。
<特征点19>
满足0.10≤U/V≤0.60···(19)的条件。
特征点19规定设于胎肩环岸部23的侧面34的凹部40的尺寸与凹部40的间隔的尺寸之比。
<特征点20>
满足5[mm]≤U≤20[mm]···(20)的条件。
特征点20规定凹部40的尺寸的绝对值。
<特征点21>
满足3≤F/W≤10···(21)的条件。
特征点21规定轮胎宽度方向的胎肩环岸部23的接地面33的尺寸与设于胎肩环岸部23的侧面34的刀槽花纹41的间隔的尺寸之比。
<特征点22>
满足0.60≤B/(B+M)≤0.75···(22)的条件。
特征点22规定胎肩主槽12的正下方的胎面橡胶8的距离M与槽深度B的关系。
<特征点23>
满足0.85≤S/C≤1.00···(23)的条件。
特征点23规定第二带束帘布层62的宽度的一半的值与接地宽度的一半的值之比。
<特征点24>
轮胎宽度方向的带束层6的端部配置于胎肩主槽12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或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即,带束帘布层61、62、63、64的端部不配置于胎肩主槽12的正下方。本实施方式中,轮胎宽度方向的第四带束帘布层64的端部配置于胎肩主槽12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开口端部12Ka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轮胎宽度方向的第一、第二、第三带束帘布层61、62、63的端部配置于胎肩主槽12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开口端部12Kb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
[作用以及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至少满足上述特征点1至特征点24中的特征点1,由此在以轮胎1装接于车辆的状态转弯或撞上路边石的情况下,会抑制胎肩环岸部23过度变形。
本发明人制造满足上述特征点的轮胎和不满足上述特征点的轮胎来作为评价试验用轮胎,将此评价试验用轮胎装接于车辆,实施使轮胎撞上路边石的评价试验。图6是用于说明评价试验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使装接于车辆的评价试验用轮胎的车辆外侧的胎肩环岸部23撞上路边石。对各评价试验用轮胎进行使车辆外侧的胎肩环岸部23撞上路边石时的胎肩环岸部23的变形量的测定。如图6所示,根据轮胎的构造,胎肩环岸部23翘起地变形,并产生胎肩环岸部23的接地面33翘曲的现象。测定出路边石的上表面与翘曲的接地面33的接地端T的铅垂方向的距离SH来作为胎肩环岸部23的变形量。需要说明的是,路边石的上表面实质上与水平面平行。以下说明中,将路边石的上表面与翘曲的接地面33的接地端T的铅垂方向的距离SH称为翘曲量SH。
翘曲量SH大意味着胎肩环岸部23过度变形。当翘曲量SH大时,在胎肩主槽12的内表面产生裂纹、胎肩环岸部23破损、产生被称为条状花纹撕裂的现象的可能性变高。条状花纹撕裂(rib tear)是指,通过外力作用,胎面橡胶8的一部分脱落或破损的现象。从抑制胎肩主槽12的内表面的裂纹的产生、抑制胎肩环岸部23的破损、以及抑制条状花纹撕裂的产生的观点来看,翘曲量SH越小越优选。
图7表示关于各评价试验用轮胎的翘曲量SH的试验结果。图7的图表的横轴表示特征点1的数值。图7的图表的纵轴表示翘曲量SH。在翘曲量SH大于6[mm]的情况下,产生胎肩主槽12的内表面的裂纹、胎肩环岸部23的破损、以及条状花纹撕裂的风险提高。在翘曲量SH为6[mm]以下的情况下,可以期待抑制胎肩主槽12的内表面的裂纹的产生、抑制胎肩环岸部23的破损、以及抑制条状花纹撕裂的产生的效果。
如图7所示,以往例的轮胎不满足特征点1的条件,(B+C)/A的值大于1.15。实例A、B、C、D、E的轮胎满足特征点1的条件。以往例的轮胎的翘曲量SH大于6[mm]。实例A、B、C、D、E的轮胎的翘曲量SH为6[mm]以下。
如参照图6所述,当轮胎1转弯或撞上路边石,胎肩主槽12扩张地变形时,产生胎肩主槽12的内表面接触路边石的上表面,胎肩环岸部23移位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车辆外侧)的现象。认为当槽深度B过深,或距离C(接地宽度的一半的值)过大,或距离A过小,而(B+C)/A的值变大时,胎肩环岸部23变得容易翘曲。本发明人得到了如下见解:通过将(B+C)/A的值设为1.15以下,可以抑制胎肩环岸部23的翘曲。
实例A、B、C的轮胎是满足特征点1的条件,而不满足特征点2至特征点24的条件的轮胎。由实例A、B、C可知,(B+C)/A的值越小,翘曲量SH越小。
实例D是满足特征点1、特征点2、以及特征点3的条件的轮胎。实例B的轮胎的(B+C)/A的值与实例D的轮胎的(B+C)/A的值大致相等。实例D的轮胎的翘曲量SH小于实例B的轮胎的翘曲量SH。
特征点2规定胎肩环岸部23的侧面34的上升程度。特征点3规定不在距离C(接地宽度的一半的值)的外侧20[%]配置胎肩主槽12。通过满足特征点2以及特征点3即满足5[°]≤θa≤50[°]···(2A)、D/C≤0.80···(3)的条件,能够抑制轮胎的翘曲量SH。
实例E是满足特征点1、特征点2、特征点3、特征点4、特征点5、特征点6、特征点7、特征点12、以及特征点13的条件的轮胎。实例B的轮胎的(B+C)/A的值、实例D的轮胎的(B+C)/A的值、以及实例E的轮胎的(B+C)/A的值大致相等。实例E的轮胎的翘曲量SH小于实例B的轮胎的翘曲量SH以及实例D的轮胎的翘曲量SH。
通过满足特征点4的条件,会抑制胎肩环岸部23的翘曲,并且会抑制在胎肩主槽12的底部12B产生裂纹,会抑制条状花纹撕裂的产生。
此外,通过满足特征点5的条件,在轮胎的转弯过程中,会抑制胎肩环岸部23的翘曲,操控稳定性能提高。当E/B的值大于5.0时,胎肩环岸部23的刚性变得比中央环岸部21的刚性大,车辆针对转向的行为线性度恶化。当E/B的值小于2.0时,胎肩环岸部23的刚性极度降低,在轮胎1的转弯过程中,胎肩环岸部23翘曲的可能性变高。胎肩环岸部23翘曲,由此轮胎1的转弯过程中的操控稳定性能降低。
此外,通过满足特征点6的条件,会抑制在胎肩主槽12的内表面产生裂纹或条状花纹撕裂的产生。
此外,通过满足特征点7的条件,也会抑制在胎肩主槽12的内表面产生裂纹或条状花纹撕裂的产生。
此外,通过以满足特征点12、13的条件的方式确定胎冠橡胶82、底胎面橡胶81、以及胎侧橡胶9的物性,会抑制胎肩环岸部23的翘曲,并会抑制在胎肩主槽12的内表面产生裂纹、胎肩环岸部23破损、条状花纹撕裂的产生。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满足特征点1以及特征点22即满足0.80<(B+C)/A≤1.15···(1A)、0.60≤B/(B+M)≤0.75···(22)的条件,能够防止胎面橡胶8的破损,并且能够改善装接有轮胎1的车辆的乘坐舒适性,还能够提高带束层6的耐久性即带束层耐久性能。
(B+C)/A的值大意味着胎冠橡胶82的体积大。(B+C)/A的值小意味着胎冠橡胶82的体积小。在(B+C)/A的值大于1.15的情况下,胎冠橡胶82的体积变得过大。当胎冠橡胶82的体积变得过大时,即使胎冠橡胶82的体积增加,乘坐舒适性改善的效果也会变小。此外,当胎冠橡胶82的体积变得过大时,在轮胎1的行驶过程中,会阻碍胎面橡胶8的发热。其结果是,给带束层6带来不利的影响,带束层耐久性能降低。在(B+C)/A的值小于0.80的情况下,胎冠橡胶82的体积变得过小。其结果是,乘坐舒适性变差。
此外,当不满足特征点22的条件,B/(B+M)的值大于0.75时,胎冠橡胶82的体积变得过小,乘坐舒适性恶化。当B/(B+M)的值小于0.60时,胎冠橡胶82的体积变得过大,其结果是,在轮胎1的行驶过程中,会阻碍胎面橡胶8的发热,带束层耐久性能降低。
通过满足特征点1以及特征点22,装接有轮胎1的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得以改善,带束层耐久性能有效地提高。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满足特征点23即满足0.85≤S/C≤1.00···(23)的条件。S/C的值大,意味着通过带束层6胎面部2的刚性变高。S/C的值小,意味着胎面部2的刚性低。在S/C的值大于1.00的情况下,胎面部2的刚性变得过高,乘坐舒适性恶化。在S/C的值小于0.85的情况下,胎面部2的刚性变得过低,乘坐舒适性恶化。通过满足特征点23的条件,确保由带束层6产生的、能够改善乘坐舒适性的刚性。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满足特征点17A即满足18[条]≤BPc≤28[条]···(17A)的条件。通过满足特征点17A的条件,确保由带束层6产生的、能够改善乘坐舒适性的刚性。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满足特征点17B,即满足第一带束帘布层61的带束层帘线向与第二带束帘布层62的带束层帘线相同的方向倾斜,并且45[°]≤θe≤70[°]···(17E)的条件。通过满足特征点17B的条件,确保由带束层6产生的、能够改善乘坐舒适性的刚性,并且还能够提高带束层耐久性能。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满足特征点14即满足15[条]≤BP1≤25[条]···(14A)的条件。通过满足特征点14的条件,确保由带束层6产生的、能够改善乘坐舒适性的刚性。通过满足特征点14的条件,会抑制轮胎1从坑洼的路面通过时的顶起感(突き上げ感)。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满足特征点12即满足70≥Hs···(12A)的条件。通过满足特征点12的条件,能够改善乘坐舒适性。
此外,通过满足特征点1的条件,即使胎肩环岸部23接触路边石,也会抑制胎面橡胶8脱落或缺损。当(B+C)/A的值大于1.15时,胎肩环岸部23变得容易移动,在胎肩环岸部23接触路边石的情况下,容易脱落。当(B+C)/A的值小于0.80时,胎肩环岸部23的接地压变高,在胎肩环岸部23接触路边石的情况下,容易缺损。通过满足特征点1的条件,即使胎肩环岸部23接触路边石,也会抑制胎面橡胶8脱落或缺损。
此外,通过满足特征点2的条件,即使胎肩环岸部23接触路边石,也会更有效地抑制胎面橡胶8脱落或缺损。当角度θa大于50[°]时,胎肩环岸部23的接地压变高,在胎肩环岸部23接触路边石的情况下,容易缺损。当角度θa小于5[°]时,胎肩环岸部23变得容易移动,在胎肩环岸部23接触路边石的情况下,容易脱落。通过满足特征点2的条件,即使胎肩环岸部23接触路边石,也会更有效地抑制胎面橡胶8脱落或缺损。
此外,通过满足特征点3的条件而不在距离C的外侧20[%]配置胎肩主槽12,所以会抑制胎肩环岸部23的过度移动。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满足特征点16的条件。在不满足特征点16的条件,而C/H的值大于0.96的情况下,或在C/H的值小于0.76的情况下,胎面部2的稳定性降低,在轮胎1的行驶过程中,胎面橡胶8以及胎侧橡胶9过度移动的可能性变高。当胎面橡胶8以及胎侧橡胶9过度移动时,轮胎1的滚动阻力恶化。通过满足特征点16的条件,胎面部2的接地面30与路面接触时的胎面橡胶8以及胎侧橡胶9的行为稳定,接地面30与路面稳定地接触。因此,轮胎1的滚动阻力会降低。
此外,通过满足特征点8的条件,包含中央环岸部21的胎面部2的中央部与包含胎肩环岸部23的胎面部2的胎肩部的刚性差变小,所以会抑制在胎肩部产生不均匀磨耗。在F/G的值大于1.30的情况下,胎肩部的刚性变得过大,耐胎肩不均匀磨耗性能降低。在F/G的值小于0.80的情况下,胎肩部的刚性变得过小,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耐胎肩不均匀磨耗性能也会降低。
此外,通过满足特征点9的条件,也能够抑制耐胎肩不均匀磨耗性能的降低。在F/B的值大于4.0的情况下,胎肩环岸部23的刚性变得过大,耐胎肩不均匀磨耗性能降低。在F/B的值小于1.5的情况下,胎肩部的刚性变得过小,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耐胎肩不均匀磨耗性能也会降低。
此外,通过满足特征点10的条件,也能够抑制耐胎肩不均匀磨耗性能的降低。在(K-L)/(J-L)的值大于0.85的情况下,胎肩部的刚性变得过小,耐胎肩不均匀磨耗性能降低。在(K-L)/(J-L)的值小于0.05的情况下,胎肩部的刚性变得过大,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耐胎肩不均匀磨耗性能也会降低。
此外,通过满足特征点11的条件,带束层6的耐久性提高。N/B的值大于1.4意味着胎肩环岸部23的胎冠橡胶82的体积过大。在胎冠橡胶82的体积过大的情况下,会阻碍胎冠橡胶82的发热,其结果是,带束层6的耐久性恶化。N/B的值小于1.0意味着胎肩环岸部23的胎冠橡胶82的厚度过小。在胎冠橡胶82的厚度过小的情况下,带束层6的端部在胎面部2的磨耗末期露出,其结果是,带束层6的耐久性恶化。
此外,通过满足特征点18的条件,会抑制胎肩环岸部23的翘曲。凹部40的尺寸U大、F/U的值小于1.0意味着胎肩环岸部23的刚性降低。其结果是,在轮胎1的转弯过程中,胎肩环岸部23变得容易翘曲。此外,在凹部40的尺寸U大的情况下,在轮胎1的转弯过程中,胎肩环岸部23翘曲,接地面积降低,所以无法得到足够的转弯力。通过满足特征点18的条件,会抑制轮胎1的转弯过程中的胎肩环岸部23的翘曲,乘坐舒适性得以改善。
此外,通过满足特征点19的条件,在轮胎1转弯或撞上路边石的过程中,会抑制胎肩环岸部23的变形,并会抑制胎肩环岸部23翘曲。
此外,通过满足特征点21的条件,在轮胎1转弯或撞上路边石的过程中,会抑制胎肩环岸部23的变形,并会抑制胎肩环岸部23翘曲。
[实例]
对满足上述的特征点1、特征点22、特征点23、特征点17A、特征点17B、以及特征点14的条件的轮胎和不满足上述条件的轮胎进行关于(1)乘坐舒适性、以及(2)带束层耐久性能的评价试验。
(关于乘坐舒适性)
将轮胎尺寸315/60R22.5的评价试验用轮胎装接于22.5″×9.00″的轮辋,填充规格最大空气压(900[kPa]),并装接于6×4牵引车/拖车,由试驾员在测试跑道实施了感觉评价(feeling evaluation)。将不满足特征点1、特征点22、特征点23、特征点17A、特征点17B、以及特征点14的全部条件的以往例的轮胎的感觉评价设为基准(20)。由5名试驾员实施感觉评价,将5人的评价点的总计设为评价点。因此,以往例的轮胎的感觉的评价的基准是100。将以往例的轮胎的评价结果设为基准(100)来进行指数评价。数值越大,乘坐舒适性越优异。
(关于带束层耐久性能)
将轮胎尺寸315/60R22.5的评价试验用轮胎装接于22.5″×9.00″的轮辋,填充规格最大空气压(900[kPa]),并装配于室内转鼓试验机,使其以时速45[km]行驶,对轮胎施加34.8[kN]的载荷作为载荷的初始值,每12小时使载荷增加5[%](1.74[kN]),测定出轮胎破坏之前的行驶距离。将以往例的轮胎的测定结果设为基准(100)来进行指数评价。数值越大,带束层耐久性能越优异。
将评价试验的结果示于图8。实例1、2、3、4、5是满足特征点1以及特征点22的条件,不满足特征点23、特征点17A、特征点17B、以及特征点14的条件的轮胎。实例1、2、3、4、5在特征点1以及特征点22的范围内改变数值。
实例6、7、8是满足特征点1、特征点22、以及特征点23的条件,不满足特征点17A、特征点17B、以及特征点14的条件的轮胎。实例6、7、8在特征点23的范围内改变数值。需要说明的是,实例6、7、8中,(B+C)/A的值是1.00,B/(B+M)的值是0.68。
实例9、10、11是满足特征点1、特征点22、特征点23、以及特征点17A的条件,不满足特征点17B以及特征点14的条件的轮胎。实例9、10、11在特征点17A的范围内改变数值。需要说明的是,实例9、10、11中,(B+C)/A的值是1.00,B/(B+M)的值是0.68,S/C的值是0.93。
实例12、13、14是满足特征点1、特征点22、特征点23、特征点17A、以及特征点17B的条件,不满足特征点14的条件的轮胎。实例12、13、14在特征点17B的范围内改变数值。需要说明的是,实例12、13、14中,(B+C)/A的值是1.00,B/(B+M)的值是0.68,S/C的值是0.93,BPc的值是23[条]。
实例15、16、17是满足特征点1、特征点22、特征点23、特征点17A、特征点17B、以及特征点14的全部条件的轮胎。实例15、16、17在特征点14的范围内改变数值。需要说明的是,实例15、16、17中,(B+C)/A的值是1.00,B/(B+M)的值是0.68,S/C的值是0.93,BPc的值是23[条],角度θe是60[°]。
如图8所示,可以确认特征点1、特征点22、特征点23、特征点17A、特征点17B、以及特征点14中,满足的特征点越增加,乘坐舒适性以及带束层耐久性能越提高。
[其他实施方式]
图9是表示胎肩环岸部23的改进例的立体图。图10是图9所示的胎肩环岸部23的侧视图。上述实施方式中,胎肩环岸部23是连续环岸部即条状花纹。本实施方式中,在胎肩环岸部23的接地面33设置与凹部40连接的横纹槽42。通过设置横纹槽42,胎肩环岸部23成为间断环岸部即花纹块列。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不在侧面34设置刀槽花纹(41),但也可以设置。
如图10所示,将横纹槽42的槽深度定义为槽深度X。横纹槽42的槽深度X是指轮胎径向的横纹槽42的开口端部与横纹槽42的底部的距离。
此外,将设于轮胎周向的凹部40的数量定义为数Y。
<特征点25>
满足2[mm]≤X≤28[mm]···(25)的条件。
<特征点26>
满足35≤Y≤60···(26)的条件。
本实施方式还能够提供一种能够防止胎面橡胶8的破损,能够改善乘坐舒适性,并且能够提高带束层耐久性能的轮胎1。
符号说明
1 轮胎(充气轮胎)
2 胎面部
3 胎侧部
4 胎圈部
5 胎体
6 带束层
7 胎圈芯
7F 胎圈外护胶
7W 胎圈钢丝
8 胎面橡胶
9 胎侧橡胶
10 周向主槽
11 中央主槽
12 胎肩主槽
20 环岸部
21 中央环岸部
22 第二环岸部
23 胎肩环岸部
30 接地面
31 接地面
32 接地面
33 接地面
34 侧面
35 表面
40 凹部(横纹槽)
41 刀槽花纹
42 横纹槽
61 第一带束帘布层
62 第二带束帘布层
63 第三带束帘布层
64 第四带束帘布层
81 底胎面橡胶
82 胎冠橡胶
A 距离
B 槽深度
C 距离
CL 轮胎赤道面
D 距离
E 距离
F 距离
G 尺寸
H 距离
J 轮胎外径
K 轮胎外径
L 轮胎外径
M 距离
N 距离
Q 距离
R 曲率半径
S 距离
T 接地端
U 尺寸
V 尺寸
VL1 第一虚拟线
VL2 第二虚拟线
VL3 第三虚拟线
VL4 第四虚拟线
W 尺寸
X 槽深度
θa 角度
θb 角度
θc 角度
θd 角度
Claims (11)
1.一种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的充气轮胎,具备:
胎面部,包含胎面橡胶;
胎侧部,设于所述胎面部的轮胎宽度方向两侧并包含胎侧橡胶;
胎体;以及
带束层,配置于所述胎体的轮胎径向外侧,
所述胎面部具有:周向主槽,在轮胎宽度方向设置多个并分别在轮胎周向延伸;以及多个环岸部,由所述周向主槽划分并具有与路面接触的接地面,
形成有所述周向主槽以及所述环岸部的所述胎面橡胶配置于所述带束层的轮胎径向外侧,
所述环岸部包含配置于多个所述周向主槽中最靠近所述胎面部的接地端的胎肩主槽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并包含所述接地端的胎肩环岸部,
比所述接地端靠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所述胎肩环岸部的表面与所述胎侧部的表面连接,
当规定了:穿过所述旋转轴的所述胎面部的子午剖面中穿过所述接地面的第一虚拟线、穿过所述胎肩主槽的底部并与所述第一虚拟线平行的第二虚拟线、所述第二虚拟线与比所述接地端靠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所述胎肩环岸部的表面的交点、以及与所述旋转轴正交并在轮胎宽度方向穿过所述胎面部的中心的轮胎赤道面,将轮胎宽度方向的所述轮胎赤道面与所述交点的距离设为A、所述胎肩主槽的槽深度设为B、轮胎宽度方向的所述轮胎赤道面与所述接地端的距离设为C时,满足0.80≤(B+C)/A≤1.15的条件,
当将轮胎径向的所述胎肩主槽的底部与所述带束层的距离设为M时,满足0.60≤B/(B+M)≤0.75的条件,
在比所述接地端靠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所述胎肩环岸部的侧面,在轮胎周向设置有多个沿轮胎径向延伸的凹部,当将所述凹部的轮胎周向上的尺寸定义为U,将所述胎肩环岸部的接地面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定义为F时,满足1≤F/U。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
所述带束层包含在轮胎径向配置的多个带束帘布层,
当将轮胎宽度方向的所述轮胎赤道面与多个所述带束帘布层中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尺寸最长的带束帘布层的端部的距离设为S时,满足0.85≤S/C≤1.00的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
所述带束帘布层包含:第一带束帘布层,在轮胎径向配置的多个带束帘布层中配置于轮胎径向最内侧;第二带束帘布层,与所述第一带束帘布层相邻,紧接着所述第一带束帘布层配置于轮胎径向内侧;第三带束帘布层,与所述第二带束帘布层相邻,紧接着所述第二带束帘布层配置于轮胎径向内侧;以及第四带束帘布层,配置于轮胎径向最外侧,
通过所述第二带束帘布层和所述第三带束帘布层形成交叉帘布带束层,
所述第一带束帘布层、所述第二带束帘布层、所述第三带束帘布层、以及所述第四带束帘布层分别包含多个带束层帘线和覆盖所述带束层帘线的带束层橡胶,
当将在所述第二带束帘布层以及所述第三带束帘布层每50[mm]配置的所述带束层帘线的数量设为BPc时,满足18[条]≤BPc≤28[条]的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轮胎,
所述带束帘布层包含:第一带束帘布层,在轮胎径向配置的多个带束帘布层中配置于轮胎径向最内侧;第二带束帘布层,与所述第一带束帘布层相邻,紧接着所述第一带束帘布层配置于轮胎径向内侧;第三带束帘布层,与所述第二带束帘布层相邻,紧接着所述第二带束帘布层配置于轮胎径向内侧;以及第四带束帘布层,配置于轮胎径向最外侧,
通过所述第二带束帘布层和所述第三带束帘布层形成交叉帘布带束层,
所述第一带束帘布层、所述第二带束帘布层、所述第三带束帘布层、以及所述第四带束帘布层分别包含多个带束层帘线和覆盖所述带束层帘线的带束层橡胶,
当将在所述第二带束帘布层以及所述第三带束帘布层每50[mm]配置的所述带束层帘线的数量设为BPc时,满足18[条]≤BPc≤28[条]的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气轮胎,
所述第一带束帘布层的所述带束层帘线向与所述第二带束帘布层的所述带束层帘线相同的方向倾斜,
当将所述第一带束帘布层的所述带束层帘线相对于所述轮胎赤道面与所述胎面部的表面交叉的轮胎赤道线的倾斜角度设为θe时,满足45[°]≤θe≤70[°]的条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气轮胎,
所述第一带束帘布层的所述带束层帘线向与所述第二带束帘布层的所述带束层帘线相同的方向倾斜,
当将所述第一带束帘布层的所述带束层帘线相对于所述轮胎赤道面与所述胎面部的表面交叉的轮胎赤道线的倾斜角度设为θe时,满足45[°]≤θe≤70[°]的条件。
7.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
当将在所述第一带束帘布层每50[mm]配置的所述带束层帘线的数量设为BP1时,满足15[条]≤BP1≤25[条]的条件。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
当将室温时的所述胎面橡胶的硬度设为Hs时,满足70≥Hs的条件。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
当规定了:所述子午剖面中穿过所述接地端和所述交点的第三虚拟线、以及与所述轮胎赤道面平行并穿过所述交点的第四虚拟线,将所述第三虚拟线与所述第四虚拟线所成的角度设为θa时,满足5[°]≤θa≤50[°]的条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
当将轮胎宽度方向的所述轮胎赤道面与所述胎肩主槽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开口端部的距离设为D时,满足D/C≤0.80的条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
其是装接于卡车以及公共汽车的重载荷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198702 | 2015-10-06 | ||
JP2015198702A JP6661949B2 (ja) | 2015-10-06 | 2015-10-06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PCT/JP2016/079666 WO2017061491A1 (ja) | 2015-10-06 | 2016-10-05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136856A CN108136856A (zh) | 2018-06-08 |
CN108136856B true CN108136856B (zh) | 2020-04-03 |
Family
ID=58487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56563.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136856B (zh) | 2015-10-06 | 2016-10-05 | 充气轮胎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80272806A1 (zh) |
JP (1) | JP6661949B2 (zh) |
CN (1) | CN108136856B (zh) |
AU (1) | AU2016334764B2 (zh) |
CA (1) | CA3001106A1 (zh) |
DE (1) | DE112016004569T9 (zh) |
WO (1) | WO201706149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910104B2 (ja) * | 2015-10-06 | 2021-07-28 |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2019104428A (ja) * | 2017-12-13 | 2019-06-27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タイヤ |
JP7283014B2 (ja) * | 2019-09-09 | 2023-05-30 | Toyo Tire株式会社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22794A (zh) * | 2008-10-16 | 2010-06-09 |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 充气轮胎 |
JP2012153193A (ja) * | 2011-01-24 | 2012-08-16 |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CN102712219A (zh) * | 2009-11-25 | 2012-10-03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重载用充气子午线轮胎 |
CN103842190A (zh) * | 2011-09-22 | 2014-06-04 |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 充气轮胎 |
CN104703811A (zh) * | 2012-10-10 | 2015-06-10 |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 充气轮胎 |
CN104703815A (zh) * | 2012-10-10 | 2015-06-10 |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 充气轮胎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368405A (ja) * | 1986-09-11 | 1988-03-28 |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 重荷重用ラジアルタイヤ |
JPH02270608A (ja) | 1989-04-13 | 1990-11-05 | Bridgestone Corp |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3332338B2 (ja) * | 1998-02-05 | 2002-10-07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重荷重用ラジアルタイヤ |
JP4488055B2 (ja) * | 2007-11-02 | 2010-06-23 |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WO2009133826A1 (ja) * | 2008-05-01 | 2009-11-05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
WO2014057547A1 (ja) * | 2012-10-10 | 2014-04-17 |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6111134B2 (ja) * | 2013-04-23 | 2017-04-05 |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5846227B2 (ja) * | 2014-02-06 | 2016-01-20 |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2015
- 2015-10-06 JP JP2015198702A patent/JP6661949B2/ja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10-05 CN CN201680056563.XA patent/CN108136856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6-10-05 AU AU2016334764A patent/AU2016334764B2/en not_active Ceased
- 2016-10-05 CA CA3001106A patent/CA3001106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6-10-05 US US15/763,067 patent/US20180272806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6-10-05 DE DE112016004569.7T patent/DE112016004569T9/de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6-10-05 WO PCT/JP2016/079666 patent/WO2017061491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22794A (zh) * | 2008-10-16 | 2010-06-09 |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 充气轮胎 |
CN102712219A (zh) * | 2009-11-25 | 2012-10-03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重载用充气子午线轮胎 |
JP2012153193A (ja) * | 2011-01-24 | 2012-08-16 |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CN103842190A (zh) * | 2011-09-22 | 2014-06-04 |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 充气轮胎 |
CN104703811A (zh) * | 2012-10-10 | 2015-06-10 |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 充气轮胎 |
CN104703815A (zh) * | 2012-10-10 | 2015-06-10 |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 充气轮胎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7061491A1 (ja) | 2017-04-13 |
CN108136856A (zh) | 2018-06-08 |
JP6661949B2 (ja) | 2020-03-11 |
CA3001106A1 (en) | 2017-04-13 |
DE112016004569T9 (de) | 2018-11-29 |
AU2016334764A1 (en) | 2018-04-12 |
DE112016004569T5 (de) | 2018-08-23 |
AU2016334764B2 (en) | 2020-01-16 |
JP2017071278A (ja) | 2017-04-13 |
US20180272806A1 (en) | 2018-09-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136843B (zh) | 充气轮胎 | |
JP6217726B2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CN108136844B (zh) | 充气轮胎 | |
WO2017061509A1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CN108136856B (zh) | 充气轮胎 | |
CN108025601B (zh) | 充气轮胎 | |
JP2017071271A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JP6963884B2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03 Termination date: 20211005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