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30743A - 超低收缩型遮阳布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超低收缩型遮阳布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30743A
CN108130743A CN201711340353.6A CN201711340353A CN108130743A CN 108130743 A CN108130743 A CN 108130743A CN 201711340353 A CN201711340353 A CN 201711340353A CN 108130743 A CN108130743 A CN 1081307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ish
shrinkage type
temperature
fiber
modified po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4035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30743B (zh
Inventor
杨超明
张烨
李晓林
钮臧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engli Chemical Fib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engli Chemical Fi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engli Chemical Fi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engli Chemical Fib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34035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30743B/zh
Publication of CN1081307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307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307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307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WALL, FLOOR, OR LIKE COVERING MATERIALS, e.g. LINOLEUM, OILCLOTH, ARTIFICIAL LEATHER, ROOFING FELT, CONSISTING OF A FIBROUS WEB COATED WITH A LAYER OF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FLEXIBLE SHEET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3/00Artificial leather, oilcloth or other material obtained by covering fibrous webs with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e.g. resins, rubber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D06N3/0002Artificial leather, oilcloth or other material obtained by covering fibrous webs with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e.g. resins, rubber or derivative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ubstrate
    • D06N3/0015Artificial leather, oilcloth or other material obtained by covering fibrous webs with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e.g. resins, rubber or derivative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ubstrate using fibres of specified chemical or physical nature, e.g. natural silk
    • D06N3/0036Polyester fib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3/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 C08G63/1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derived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 C08G63/16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 C08G63/18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the acids or hydroxy compounds containing carbocyclic rings
    • C08G63/181Acids containing aromatic rings
    • C08G63/183Terephthalic 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75/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75/04Polyurethane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5/00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 D01D5/08Melt spinning methods
    • D01D5/088Cooling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leaving the spinnerette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5/00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 D01D5/08Melt spinning methods
    • D01D5/096Humidity control, or oiling,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leaving the spinnerette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6/00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6/88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mixtures of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as major constituent with other polymers or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D01F6/92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mixtures of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as major constituent with other polymers or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of polyester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WALL, FLOOR, OR LIKE COVERING MATERIALS, e.g. LINOLEUM, OILCLOTH, ARTIFICIAL LEATHER, ROOFING FELT, CONSISTING OF A FIBROUS WEB COATED WITH A LAYER OF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FLEXIBLE SHEET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3/00Artificial leather, oilcloth or other material obtained by covering fibrous webs with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e.g. resins, rubber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D06N3/12Artificial leather, oilcloth or other material obtained by covering fibrous webs with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e.g. resins, rubber or derivatives thereof with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gelatine proteins
    • D06N3/14Artificial leather, oilcloth or other material obtained by covering fibrous webs with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e.g. resins, rubber or derivatives thereof with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gelatine proteins with polyurethane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WALL, FLOOR, OR LIKE COVERING MATERIALS, e.g. LINOLEUM, OILCLOTH, ARTIFICIAL LEATHER, ROOFING FELT, CONSISTING OF A FIBROUS WEB COATED WITH A LAYER OF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FLEXIBLE SHEET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2209/00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s
    • D06N2209/06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s having thermal propertie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WALL, FLOOR, OR LIKE COVERING MATERIALS, e.g. LINOLEUM, OILCLOTH, ARTIFICIAL LEATHER, ROOFING FELT, CONSISTING OF A FIBROUS WEB COATED WITH A LAYER OF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FLEXIBLE SHEET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2209/00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s
    • D06N2209/10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s having mechanical properties
    • D06N2209/103Resistant to mechanical forces, e.g. shock, impact, puncture, flexion, shear, compression, tear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WALL, FLOOR, OR LIKE COVERING MATERIALS, e.g. LINOLEUM, OILCLOTH, ARTIFICIAL LEATHER, ROOFING FELT, CONSISTING OF A FIBROUS WEB COATED WITH A LAYER OF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FLEXIBLE SHEET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2211/00Specially adapted uses
    • D06N2211/12Decorative or sun protection articles
    • D06N2211/125Awnings, sunblin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低收缩型遮阳布及其制备方法,将改性聚酯经固相缩聚增粘、熔融、计量、挤出、冷却、上油、拉伸、热定型和卷绕制得超低收缩型聚酯工业丝,再经织造得到织物层,织物层经过二浸二轧涂覆合成聚氨酯树脂、烘干和焙烘制得超低收缩型遮阳布,冷却时,保持纵向高度不变,增大缓冷腔室的横截面积,同时缓冷腔室采用保温的方式保持喷丝板的板面温度,上油用的油剂中含有冠醚,织物层的材质为分子链包括对苯二甲酸链段、乙二醇链段和带支链的二元醇链段的改性聚酯。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最终制得的超低收缩型遮阳布在190℃、15min和0.01cN/dtex条件下的干热收缩率为2.2±0.35%,力学性能好。

Description

超低收缩型遮阳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纤维制备织造领域,涉及超低收缩型遮阳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纤维自问世以来,因其具有的优异的性能而得到迅猛地发展,其产量 已经成为世界合成纤维之冠。聚酯纤维具有断裂强度高、弹性模量高、回弹性适中、热定型性能优异、 耐热耐光性好以及耐酸耐碱耐腐蚀性好等一系列的优良性能,且由其制备的织物具有抗皱和挺括性好等 优点,所以,聚酯纤维被广泛地应用于服装和家纺等领域。
但在合成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缩聚反应的过程中,特别是在生成线性高聚物时,由于高温氧化降解 也伴生了线性和环状低聚物,环状低聚物是在缩聚阶段由于大分子链端回咬环化而形成的,环状低聚物 中约70%以上是环状三聚物,环状三聚物具有易聚集、易结晶、化学和耐热稳定性高等特性,生成环状 三聚物会对聚酯加工存在以下影响:(1)会造成纺丝组件的堵塞,影响熔体过滤器和组件的使用寿命; (2)在纤维热定型过程会析出,沉积在加热辊上,造成摩擦力增加以及加热不匀;(3)染色过程会以 环状三聚物为中心,使染料聚集并粘附在纤维表面,纤维表面出现染料色点、斑渍和色花等现象,影响 由其织造而成的织物的手感和色光,同时充满管道和阀门的环状低聚物会限制熔体的正常液流速度,导 致纤维染色不匀,重现性差;(4)粘附在纤维表面,导致绕纱困难,出现断纱和粗细不均等现象,影响 纤维的断裂强度及断裂伸长率等力学性能,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同时,现阶段,纤维制备过程中通常会设置有缓冷区,主要是通过加热缓冷区以保证缓冷区的缓冷 效果,对缓冷区的加热方式主要有两种模式,均为主动加热,一是如图1所示,利用箱体的热媒进行加 热,纺丝温度一旦确定,一般不再调整,比较被动,难以适应不同的应用条件;另一种如图2所示,采 用电加热的方式进行加热,其设置温度可以高于箱体热媒温度,也可以低一些,比较灵活,可以根据实 际情况进行设置,但高温会加剧低聚物在喷丝板上的结焦,如果降低温度比如切断电源不加热,由于加 热器通常为一传热效果好的质量重的铝质材料构成,会从箱体吸走大量热量,导致组件腔室外沿四周边 热媒迅速冷凝,热量补充不足,从而使纺丝组件温度下降,熔体流动性能显著下降,产品出现大量毛丝降等问题。
随着聚酯纤维产量的日益增长,人们对纤维的质量要求也日益提高,往往要求纤维具有优良的力学 性能,例如用于制备汽车安全带和家用或工业用遮阳布等方面的纤维,往往需具有较低的干热收缩率, 但由于现有技术所制备的纤维中低聚物含量较高,使纤维的力学性能下降,导致纤维不均匀,且容易使 纤维产生毛丝。
因此,制备一种力学性能好的高品质纤维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纤维力学性能不好且纤维品质不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力学性能 好且品质高的超低收缩型遮阳布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改性聚酯中带支链的二元醇的引入,减少了聚酯 副反应中产生的环状低聚物,纤维表面环状低聚物的减少,减少了纤维发生断丝和纤维粗细不均等现象, 降低了环状低聚物对纤维的断裂强度及断裂伸长率等力学性能产生的影响,提高了纤维的品质;含冠醚 油剂的使用,提高了油剂的耐热性和润滑性,同时由于冠醚较常规平滑剂具有更低的粘度,更高的挥发 点,使含冠醚油剂摩擦系数更小,增加了纺丝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纤维的加工性能,减少了纤维毛丝现象的出现,提升了纤维的品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超低收缩型遮阳布,超低收缩型遮阳布包括织物层和聚氨酯涂层,织物层的材质为改性聚酯,改性 聚酯的分子链包括对苯二甲酸链段、乙二醇链段和带支链的二元醇链段,带支链的二元醇的结构式如下:
式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1~3的直链亚烷基,R3选自碳原子数为1~5的烷基,R4选自碳原子数为2~5的烷基,碳原子个数限定的目的:由于二元醇中引入支链结构和长链结构,会使烷 氧基部分的电负性减弱,支链结构的碳原子个数过小,对烷氧基部分的电负性影响小,对减少环状低聚 物的产生意义不大;支链结构的碳原子个数过大,会产生分子间的缠结,对分子量的分布产生影响;
超低收缩型遮阳布在190℃、15min和0.01cN/dtex条件下的干热收缩率为2.2±0.35%。本发明纤维 的干热收缩率较低,减少了制备过程中对纤维品质的影响。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如上所述的超低收缩型遮阳布,所述织物层中纤维的纤度为550~3300dtex,线密度偏差率为±1.5%, 断裂强度≥6.8cN/dtex,断裂强度CV值≤3.0%,断裂伸长率中心值为21.0~23.0%,断裂伸长率偏差率为 ±2.0%,断裂伸长CV值≤8.0%,网络为3~8个/m,含油率为0.60±0.20%,满卷率≥99%;所述织物层的 撕裂强度≥200N/mm,遮阳系数≥0.45。
如上所述的超低收缩型遮阳布,所述改性聚酯中环状低聚物的含量≤0.6wt%,现有技术制得的聚酯 中环状低聚物的量为1.5~2.1wt%,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显著降低了环状低聚物的生成量;
所述改性聚酯的数均分子量20000~27000,分子量分布指数为1.8~2.2,改性聚酯的分子量较高,且 分子量分布较窄,能够满足纺丝加工的需求,且有利于制备性能优良的纤维;
所述改性聚酯中带支链的二元醇链段的摩尔含量为对苯二甲酸链段摩尔含量的3~5%,改性聚酯中 带支链的二元醇链段的摩尔含量较低,有利于保持聚酯自身的优良性能;
所述带支链的二元醇为2-乙基-2-甲基-1,3-丙二醇、2,2-二乙基-1,3-丙二醇、2-丁基-2-乙基-1,3-丙二 醇、3,3-二乙基-1,5-戊二醇、4,4-二乙基-1,7-庚二醇、4,4-二(1,-甲基乙基)-1,7-庚二醇、3,3-二丙基-1,5- 戊二醇、4,4-二丙基-1,7-庚二醇、4-甲基-4-(1,1-二甲基乙基)-1,7-庚二醇、3-甲基-3-戊基-1,6-己二醇或 3,3-二戊基-1,5-戊二醇。
如上所述的超低收缩型遮阳布,所述改性聚酯的制备方法为:将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和所述带支链 的二元醇混合均匀后先后进行酯化反应和缩聚反应得到改性聚酯;所述改性聚酯的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酯化反应;
将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和所述带支链的二元醇配成浆料,加入催化剂和稳定剂混合均匀后,在氮气 氛围中加压进行酯化反应,加压压力为常压~0.3MPa,酯化反应的温度为250~260℃,当酯化反应中的 水馏出量达到理论值的90%以上时为酯化反应终点;
(2)缩聚反应;
酯化反应结束后,在负压条件下开始低真空阶段的缩聚反应,该阶段压力在30~50min内由常压平 稳抽至绝对压力500Pa以下,反应温度为260~270℃,反应时间为30~50min,然后继续抽真空,进行高 真空阶段的缩聚反应,使反应压力进一步降至绝对压力100Pa以下,反应温度为275~285℃,反应时间 为50~90min,制得改性聚酯。
如上所述的超低收缩型遮阳布,步骤(1)中,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和所述带支链的二元醇的摩尔 比为1:1.2~2.0:0.03~0.06,所述催化剂的加入量为对苯二甲酸重量的0.01~0.05%,所述稳定剂的加入量 为对苯二甲酸重量的0.01~0.05%;
所述催化剂为三氧化二锑、乙二醇锑或醋酸锑,所述稳定剂为磷酸三苯酯、磷酸三甲酯或亚磷酸三 甲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备如上所述的超低收缩型遮阳布的方法,将所述改性聚酯经固相缩聚增粘、熔 融、计量、挤出、冷却、上油、拉伸、热定型和卷绕制得超低收缩型聚酯工业丝,超低收缩型聚酯工业 丝经织造得到织物层,织物层经过二浸二轧涂覆合成聚氨酯树脂、烘干和焙烘制得超低收缩型遮阳布;
所述冷却时,保持纵向高度不变,增大缓冷腔室的横截面积,同时缓冷腔室采用保温的方式保持喷 丝板的板面温度,现有技术中缓冷腔室一般是采用热媒或电加热的方式保持喷丝板的板面温度,而本发 明采用保温的方式替代热媒或电加热的方式,在节省能源的同时,降低了缓冷区的温度,有效减少了低 聚物在喷丝板面的结焦程度,延长清板周期,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涤纶纺丝工艺中随纺丝伴生的低聚物在 喷丝板上结焦数量多、速度快、质地硬的问题,在有效保证了喷丝板温度情况下,达到了延长清板周期 的目的;
所述上油用的油剂中含有冠醚,且冠醚的含量为67.30~85.58wt%,本发明油剂中冠醚的含量需保持 在一定范围内,冠醚的加入量过低则无法制得粘度低、耐热性能好且油膜强度较高的油剂,冠醚的加入 量过高则油剂的其他性能指标会受到影响。
冠醚是一种杂环有机化合物,包含有多个醚基团。冠醚类表面活性剂的润湿能力比相应开链化合物 大,冠醚有较好的增溶性,盐类化合物在有机化合物的溶解度较低,但随着冠醚的加入盐类化合物的有 机物的溶解度得到提高。油剂中普通聚酯类化合物或聚醚类,由于分子量较大和氢键的作用,分子间的 作用较大,表现为运动粘度较大,加入冠醚后,冠醚能较好地相容于聚酯类化合物或聚醚类油剂体系中, 进入聚酯类化合物或聚醚类分子链之间,屏蔽分子链之间的作用力,从而导致油剂体系的粘度降低。同时 化纤油剂的抗静电剂主要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和两性表面活性剂,大都含有金属离子或者以盐的形 式存在,这都使抗静电剂与油剂中聚酯类化合物或聚醚类的相容性差,冠醚的加入,由于盐溶效应,提 高了抗静电剂与聚酯类化合物或聚醚类的相容性,进而提高了油剂油膜的强度,这对纺丝的稳定性以及 产品持量有较大的意义。油剂的指标是一综合因素的体现,因而对冠醚的加入量提出了一定的制约,过 低对油剂的耐热性、油膜强度的优势体现不够,过多其他指标会受到限制;
所述油剂在使用时,用水配置成浓度为14~18wt%的乳化液。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如上所述的方法,所述固相缩聚增粘后改性聚酯的特性粘度为1.0~1.2dL/g,特性粘度是改性聚酯分 子量的一种表征方式,改性聚酯的特性粘度过高,其加工温度相应升高,产品容易热降解,改性聚酯的 特性粘度过低,则难以得到纤维所需要的强度和性能;
清理喷丝板的周期延长了35~45%,纺丝组件的更换周期≥40天;
所述增大缓冷腔室的横截面积是指在保持与缓冷腔室连接的喷丝板不变的前提下,将缓冷腔室的横 截面由圆形改为矩形,现有技术中的缓冷腔室为圆柱形,横截面为圆形,在保持与缓冷腔室连接的喷丝 板不变的情况下,矩形相对于圆形面积增加较大,导致缓冷腔室的体积增大约50%,极大地提高了低聚 物(纺丝伴生)的逸散速度和数量;
所述缓冷腔室由保温板和隔片围成,保温板嵌入式悬挂于纺丝箱体的底部,保温板内开设中空腔室 Ⅰ,隔片安插在中空腔室Ⅰ内将其分隔成多个缓冷腔室,每个缓冷腔室内有一块喷丝板,通过安插隔片, 区分锭号,且避免清板时所喷硅油相互干扰;
所述保温板为内部填充耐温400℃以上的保温材料的不锈钢板,保温板的厚度为30~50mm,不锈钢 板的壁厚为0.9~1.5mm,在保证不变形的前提下,不锈钢板的壁厚要尽量地小,减少自身吸热量和箱体 热媒的负荷;
所述保温材料为岩棉或陶瓷纤维,保温材料并不局限于上述两种材料,其他具有类似功能的材料也 可适用于本发明;
所述隔片的厚度为1~3mm,隔片的厚度在保证强度的情况下尽量薄;
所述中空腔室Ⅰ内的多块喷丝板为圆形喷丝板,多块喷丝板的直径相同、圆心位于同一直线上且紧 密相邻;
所述中空腔室Ⅰ的横截面为长方形,平行于多块喷丝板圆心连线的边为长边,垂直于长边的边为短 边;
所述长边的长度为所述多块喷丝板直径之和的1.2倍,所述短边的长度为所述喷丝板直径的1.7倍。
如上所述的方法,所述保温板下叠加隔热板,隔热板的材质与保温板相同,隔热板内开设中空腔室 Ⅱ,中空腔室Ⅱ与中空腔室Ⅰ的横截面形状相同;
在中空腔室Ⅱ与中空腔室Ⅰ连通的位置,中空腔室Ⅱ横截面的两条边分别与中空腔室Ⅰ横截面的两 条短边重合,且该两条边的长度大于两条短边;
所述隔热板的厚度为25~45mm。
如上所述的方法,所述油剂在200℃加热处理2h后热失重小于15wt%,冠醚具有更高的挥发点和优 良的耐热稳定性,引入冠醚后的油剂的耐热性能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所述油剂在(50±0.01)℃时,运动粘度为27.5~30.1mm2/s,所述油剂用水配置成浓度为10wt%的乳液 后的运动粘度0.93~0.95mm2/s,冠醚能够降低油剂的粘度主要是由于冠醚自身粘度较低且为珠状小分子, 在油剂体系中引入冠醚后,冠醚能较好地相容于聚酯类化合物或聚醚类化合物油剂体系中,同时进入聚 酯类化合物或聚醚类化合物分子链之间,屏蔽分子链之间的作用力,从而降低油剂体系的粘度;
所述油剂的油膜强度为121~127N,现有技术中油剂的油膜强度较低,一般在110N左右,这主要是 由于化纤油剂的抗静电剂大都含有金属离子或者以盐的形式存在,导致抗静电剂与油剂中聚酯类化合物 或聚醚类化合物的相容性差,冠醚能够提高油膜强度主要是由于冠醚加入后能够产生盐溶效应,提高了 抗静电剂与聚酯类化合物或聚醚类的相容性,进而提高了油剂油膜的强度;
所述油剂的表面张力为23.2~26.8cN/cm,比电阻为1.0×108~1.8×108Ω·cm;
上油后,纤维与纤维之间的静摩擦系数为0.250~0.263,动摩擦系数为0.262~0.273;
上油后,纤维与金属之间的静摩擦系数为0.202~0.210,动摩擦系数为0.320~0.332。
所述冠醚为2-羟甲基-12-冠-4、15-冠醚-5或2-羟甲基-15-冠-5;
所述油剂中还含有矿物油、磷酸酯钾盐、三羟甲基丙烷月桂酸酯和烷基磺酸钠;
所述矿物油为9#~17#的矿物油中的一种;
所述磷酸酯钾盐为十二烷基磷酸酯钾盐、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钾盐或十二十四醇磷酸酯钾 盐;
所述烷基磺酸钠为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五烷基磺酸钠或十六烷基磺酸钠;
所述油剂的制备方法为:将冠醚与磷酸酯钾盐、三羟甲基丙烷月桂酸酯和烷基磺酸钠混合均匀后加 入到矿物油中搅拌均匀得到油剂;按重量份数计,各组分的加入量如下:
所述混合是在常温下进行的,所述搅拌的温度为40~55℃,时间为1~3h。
如上所述的方法,为了得到力学性能好的纤维,本发明对制备过程中的相关工艺参数进行了调整, 调整后的超低收缩型遮阳布的工艺参数如下:
拉伸、热定型的工艺参数为:
发明机理:
本发明首先采用包括对苯二甲酸链段、乙二醇链段和带支链的二元醇链段的改性聚酯,接着将改性 聚酯熔体经固相缩聚增粘、熔融、计量、挤出、冷却、上油、拉伸、热定型和卷绕制得超低收缩型聚酯 工业丝,超低收缩型聚酯工业丝经织造得到织物层,织物层经过二浸二轧涂覆合成聚氨酯树脂、烘干和 焙烘制得超低收缩型遮阳布,冷却时,保持纵向高度不变,增大缓冷腔室的横截面积,同时缓冷腔室采 用保温的方式保持喷丝板的板面温度,上油用的油剂中含有冠醚,且冠醚的含量为67.30~85.58wt%,其 中改性聚酯、油剂和缓冷腔室结构的改进对最终制得的超低收缩型遮阳布的性能影响具体如下:改性聚 酯的加入,减少了环状低聚物的生成,一方面提高了组件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提高了纤维的均匀性; 含有冠醚的油剂的使用,增加了纺丝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提高纤维的品质;缓冷腔室结构的改进,一 方面加快了低聚物的扩散,减少了纤维中低聚物的含量,提升了纤维品质;另一方面延长了喷丝板的清 板周期,提升了生产效率。
有机化合物中,分子内同一原子形成的两个化学键之间的夹角称为键角,键角通常用度数表示,有 机化合物分子中中心原子和配位原子的电负性,会影响分子的键角。当与中心原子键合的配位原子的电 负性增大时,配位原子吸电子能力增强,成键电子对将向配位体方向移动,离中心原子较远,使键对间 因斥力减小而相互靠近,从而键角也随之减小,相反,当与中心原子键合的配位原子的电负性减小时, 配位原子给电子能力增强,成键电子对将向中心原子方向移动,离中心原子更近,使键对间因斥力增大 而相互远离,从而键角也随之增大。
根据Pauling电负性标度,C、H和O原子的电负性分别为2.55、2.20和3.44,而根据价电子能量 均衡理论,基团电负性的计算公式如下式所示:
式中,Xi为i原子在键合之前中性原子的电负性,Nve,i为i原子中价电子数目,ni为i原子 在分子中的数目。对于较复杂的基团电负性的计算步骤主要为:首先计算出简单基团的电负性,然后将 简单基团看作准原子再计算较复杂的基团的电负性,这样逐次迭代,最后得到目标基团的电负性。需要 说明的是,在计算准原子的电负性时,把基原子(例如,基团-OH的基原子为O原子)中未成键的价电 子看作是准原子的价电子。
本发明中的对苯二甲酸中羧基的C-O键断裂后C原子会与二元醇中羟基的O原子结合形成酯基中 的新的C-O键,酯基中的C原子与苯环上C原子形成的键C-C和新形成的化学键C-O之间的键角记为 α,键角α的改变会影响成环反应,当α小于109°时,分子易于成环,而随着α的增加,分子成环的几 率会下降。本发明引入带支链的二元醇,结构式如下式所示:
式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1~3的直链亚烷基,R3选自碳原子数为1~5的烷基,R4选自碳原子数为2~5的烷基。该二醇结构由于引入了支链结构和长链结构,会使其烷氧基部分的电负性 减弱,通过基团电负性的计算公式也可得出该二醇结构中与二酸中羰基相连的基团的电负性在2.59~2.79 之间,而乙二醇中与二酸中羰基相连的基团-OCH2CH2-的电负性为3.04,因而其烷氧基比乙二醇中的 -OCH2CH2-具有更强的给电子性,因此使得新形成的化学键C-O键上的成键电子对将向中心C原子方向 移动,离中心原子更近,使键对间因斥力增大而相互远离,进而使得键角α大于109°,生成线性聚合物 的几率增加,从而减少了环状低聚物的产生,纤维表面环状低聚物的减少,减少了纤维发生断丝和纤维 粗细不均等现象,降低了环状低聚物对纤维的断裂强度及断裂伸长率等力学性能产生的影响,从而提高 了产品质量。
本发明通过在油剂中引入冠醚制得了一种粘度低、耐热性能好且油膜强度较高的油剂。现有技术中 油剂的粘度较高主要是由于油剂中含有普通聚酯类化合物或聚醚类化合物,该类化合物由于分子量较大 和氢键的作用,其分子间的作用较大表现为运动粘度较大,因而造成油剂的粘度较高,加入冠醚后油剂 的粘度能够显著降低,主要是由于冠醚自身粘度较低且为珠状小分子,冠醚能较好地相容于聚酯类化合 物或聚醚类油剂体系中,同时进入聚酯类化合物或聚醚类化合物分子链之间,屏蔽分子链之间的作用力, 从而降低油剂体系的粘度。现有技术中油剂的油膜强度较低主要是由于化纤油剂的抗静电剂大都含有金 属离子或者以盐的形式存在,导致抗静电剂与油剂中聚酯类化合物或聚醚类的相容性差,冠醚能够提高 油膜强度主要是由于冠醚加入后能够产生盐溶效应,提高了抗静电剂与聚酯类化合物或聚醚类的相容 性,进而提高了油剂油膜的强度。此外,冠醚具有更高的挥发点和优良的耐热稳定性,引入冠醚后的油 剂的耐热性能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由于冠醚具有较低的粘度,较高的挥发点,使含冠醚油剂摩擦系数 小以及优良的耐热稳定性,从而提高了纤维的加工性能,提高了制得的纤维的品质,有利于制备力学性 能好且质量高的遮阳布。
本发明在保持纵向高度不变的情况下,将缓冷腔室的横截面由目前的圆形改为矩形,增大了缓冷腔 室的横截面积,扩大了纺丝低聚物逸散空间,同时缓冷腔室的保温方式将主动加热式改为非加热保温式, 在降低能耗的同时,降低了低聚物在高温喷丝板上的集聚数量和坚硬程度。通过这两方面的改进,本发 明大幅度延长了异形截面纤维清板周期,进一步减少了纤维毛丝现象的产生,有利于制备力学性能好且 质量高的遮阳布。此外,本发明还可以在保温板下叠加中空的隔热板,使得隔热板与保温板叠加后两者 内部的中空腔室形成成一个台阶,一方面延长了无风区的长度,另一方面加快了低聚物的扩散速度,同时还能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
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超低收缩型遮阳布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流程简单合理,制得的遮阳布干热收缩率低, 力学性能好;
(2)本发明的超低收缩型遮阳布的制备方法,通过在改性聚酯中引入带支链的二元醇,改变了聚 酯分子的键角,从而显著降低了聚酯合成过程中环状低聚物的产生;
(3)本发明的超低收缩型遮阳布的制备方法,上油过程中使用的含有冠醚的上油剂具有粘度低、 耐热性能好、油膜强度高、平滑性能好和抗静电性能强的特点,改善了纺丝的稳定性,提高了纺丝的稳 定性及纤维的加工性能;
(4)本发明的超低收缩型遮阳布的制备方法,将圆柱形缓冷腔室改为矩形柱状,扩大了纺丝低聚 物逸散空间,并将主动加热式缓冷区改为非加热保温式,降低了低聚物在高温喷丝板上的集聚数量和坚 硬程度,大幅度延长了异形截面纤维清板周期;
(5)本发明的超低收缩型遮阳布的制备方法,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将主动加热式缓冷区改为 非加热保温式,降低了能耗,相较于传统纺丝箱体电耗下降了13%左右。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圆柱形缓冷区采用气相热媒加热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圆柱形缓冷区采用电加热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方框形缓冷区采用保温板保温的示意图;
其中,1-纺丝箱体,2-纺丝箱体内气相热媒,3-中空腔室I,4-电加热器,5-中空腔室Ⅱ,6-保温板, 7-隔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 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 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超低收缩型遮阳布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改性聚酯的制备;
(a)酯化反应;将摩尔比为1:1.2:0.03的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和2-乙基-2-甲基-1,3-丙二醇配成 浆料,加入三氧化二锑、二氧化钛和磷酸三苯酯混合均匀后,在氮气氛围中加压进行酯化反应,加压压 力为常压,酯化反应的温度为250℃,当酯化反应中的水馏出量达到理论值的90%时为酯化反应终点, 其中三氧化二锑的加入量为对苯二甲酸重量的0.01%,二氧化钛的加入量为对苯二甲酸重量的0.20%, 磷酸三苯酯的加入量为对苯二甲酸重量的0.05%,其中2-乙基-2-甲基-1,3-丙二醇的结构式如下:
(b)缩聚反应;酯化反应结束后,在负压条件下开始低真空阶段的缩聚反应,在30min内将 压力由常压平稳抽至绝对压力为500Pa,反应温度为260℃,反应时间为40min,然后继续抽真空,进行 高真空阶段的缩聚反应,使反应压力进一步降至绝对压力为100Pa,反应温度为275℃,反应时间为 70min,制得改性聚酯,其中改性聚酯的分子链包括对苯二甲酸链段、乙二醇链段和2-乙基-2-甲基-1,3- 丙二醇链段,改性聚酯中环状低聚物的含量为0.6wt%,数均分子量为20000,分子量分布指数为2.0, 改性聚酯中2-乙基-2-甲基-1,3-丙二醇链段的摩尔含量为对苯二甲酸链段摩尔含量的3%;
(2)上油用油剂的制备;
将2-羟甲基-12-冠-4与十二烷基磷酸酯钾盐、三羟甲基丙烷月桂酸酯和十二烷基磺酸钠在常温下混 合均匀后加入到9#矿物油中并在40℃均匀搅拌1h得到油剂,按重量份数计,各组分的加入量如下:9# 矿物油为2份;三羟甲基丙烷月桂酸酯为10份;2-羟甲基-12-冠-4为90份;十二烷基磷酸酯钾盐为8 份;十二烷基磺酸钠为3份;制备出的油剂中冠醚的含量为79.6wt%,油剂的耐高温性能优良,在200℃ 加热处理2h后热失重为14.5wt%;油剂的粘度较低,在(50±0.01)℃时,运动粘度为29.6mm2/s,用水配 置成浓度为10wt%的乳液后的运动粘度为0.93mm2/s,油剂的油膜强度较高,油膜强度为125N,油剂的 表面张力为24.8cN/cm,比电阻为1.3×108Ω·cm;上油后,纤维与纤维(F/F)之间的静摩擦系数(μs)为0.255, 动摩擦系数(μd)为0.266;上油后,纤维与金属(F/M)之间的静摩擦系数(μs)为0.203,动摩擦系数(μd)为 0.320,制备的油剂在使用时,用水配置成浓度为15wt%的乳化液;
(3)将改性聚酯经固相缩聚增粘、熔融、计量、挤出、冷却、上油、拉伸、热定型和卷绕制得超 低收缩型聚酯工业丝,超低收缩型聚酯工业丝经织造得到织物层,织物层经过二浸二轧涂覆合成聚氨酯 树脂、烘干和焙烘制得超低收缩型遮阳布,其中固相缩聚增粘后改性聚酯的特性粘度为1.1dL/g,纺丝 组件的更换周期为44天,低收缩型聚酯工业丝的纺丝工艺参数如下:螺杆各区温度为310℃;箱体温度 为297℃;机头压力为170Bar;侧吹风温度为23℃;侧吹风湿度为80%;侧吹风风速为0.5m/s;预网络 压力为0.16MPa;网络压力为0.21MPa;卷绕速度为3100m/min;涂层刀厚为1.5mm;烘干温度为125℃; 烘干时间为80s;焙烘温度为155℃;焙烘时间为75s;拉伸、热定型的工艺参数为:GR-1速度为530m/min; GR-2速度为750m/min;GR-2温度为90℃;GR-3速度为2100m/min;GR-3温度为130℃;GR-4速度 为3200m/min;GR-4温度为230℃;GR-5速度为3200m/min;GR-5温度为235℃;GR-6速度为3000m/min; GR-6温度为180℃;
冷却时,缓冷区采用保温板保温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现有技术的缓冷区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 将保温板6嵌入式悬挂于纺丝箱体1的底部,纺丝箱体1内有气相热媒2,保温板6内“回字形”中空, 内开设中空腔室Ⅰ 3,该腔室的横截面为长方形,以平行于多块喷丝板圆心连线的边为长边方向,其长 边的长度为多块喷丝板直径之和的1.2倍,以垂直于长边的方向为短边方向,其短边的长度为喷丝板直 径的1.7倍,厚度为1mm的隔片安插在中空腔室Ⅰ 3内将其分隔成多个缓冷腔室,每个缓冷腔室内有一 块圆形喷丝板。各喷丝板的直径相同且圆心位于同一直线上且紧密相邻。保温板6为内部填充耐温400℃ 的岩棉的不锈钢板,保温板6的厚度为30mm,不锈钢板的壁厚为0.9mm。保温板6下叠加厚度为25mm 的隔热板7,隔热板7的材质与保温板6相同,隔热板7内开设中空腔室Ⅱ 5,中空腔室Ⅱ 5与中空腔室Ⅰ 3的横截面形状相同;中空腔室Ⅱ5与中空腔室Ⅰ3的横截面的长边长度相同;在中空腔室Ⅱ5与 中空腔室Ⅰ 3连通的位置,中空腔室Ⅱ 5横截面的两条边分别与中空腔室Ⅰ 3横截面的两条短边重合, 且该两条边的长度大于两条短边,其中对应单个圆形喷丝板的矩形柱状缓冷区采用保温板保温,保温板 嵌入式悬挂于纺丝箱体的底部,保温板内设有中空腔室Ⅰ,保温板下叠加隔热板,隔热板内开设有中空 腔室II,其中在中空腔室Ⅱ与中空腔室Ⅰ连通的位置,中空腔室Ⅱ横截面的两条边分别与中空腔室Ⅰ横 截面的两条短边重合,且该两条边的长度大于两条短边,两板叠加后中空腔室Ⅱ和中空腔室Ⅰ形成一个 台阶以加快低聚物扩散;使用上述装置进行超亮光异形截面纤维纺丝作业,在保温板和箱体的温度充分 平衡后,检测喷丝板面的温度,测得的温度为260℃,高于可以正常生产的最低温度240℃,可以顺利 纺丝,平均清板周期为32小时,相比于图2中的缓冷区的冷却方法:该方法采用主动加热方式进行保 温,其缓冷腔室为圆柱型,该腔室高度与图3相同即30mm,该腔室半径为51mm,通过电加热器4对 缓冷腔室进行加热,清板周期延长了45%。
制得的超低收缩型遮阳布包括织物层和聚氨酯涂层,超低收缩型遮阳布在190℃、15min和 0.01cN/dtex条件下的干热收缩率为2.55%,织物层中纤维的纤度为1900dtex,线密度偏差率为-0.1%, 断裂强度为7.7cN/dtex,断裂强度CV值为2.7%,断裂伸长率中心值为22%,断裂伸长率偏差率为0.2%, 断裂伸长CV值为7.2%,网络为4个/m,含油率为0.8%,满卷率为99.9%,织物层的撕裂强度为220N/mm, 遮阳系数为0.50。
实施例2
一种超低收缩型遮阳布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改性聚酯的制备;
(a)酯化反应;将摩尔比为1:1.3:0.04的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和2,2-二乙基-1,3-丙二醇配成浆 料,加入乙二醇锑、二氧化钛和磷酸三甲酯混合均匀后,在氮气氛围中加压进行酯化反应,加压压力为 常压,酯化反应的温度为260℃,当酯化反应中的水馏出量达到理论值的91%时为酯化反应终点,其中 乙二醇锑的加入量为对苯二甲酸重量的0.02%,二氧化钛的加入量为对苯二甲酸重量的0.21%,磷酸三 甲酯的加入量为对苯二甲酸重量的0.03%,其中2,2-二乙基-1,3-丙二醇的结构式如下:
(b)缩聚反应;酯化反应结束后,在负压条件下开始低真空阶段的缩聚反应,在35min内将 压力由常压平稳抽至绝对压力为490Pa,反应温度为261℃,反应时间为30min,然后继续抽真空,进行 高真空阶段的缩聚反应,使反应压力进一步降至绝对压力为100Pa,反应温度为277℃,反应时间为 85min,制得改性聚酯,其中改性聚酯的分子链包括对苯二甲酸链段、乙二醇链段和2,2-二乙基-1,3-丙二 醇链段,改性聚酯中环状低聚物的含量为0.6wt%,数均分子量27000,分子量分布指数为1.8,改性聚 酯中2,2-二乙基-1,3-丙二醇链段的摩尔含量为对苯二甲酸链段摩尔含量的5%;
(2)上油用油剂的制备;
将15-冠醚-5与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钾盐、三羟甲基丙烷月桂酸酯和十五烷基磺酸钠在常 温下混合均匀后加入到10#矿物油中并在43℃均匀搅拌1.5h得到油剂,按重量份数计,各组分的加入量 如下:10#矿物油为2份;三羟甲基丙烷月桂酸酯为15份;15-冠醚-5为70份;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 磷酸酯钾盐为10份;十五烷基磺酸钠为7份;制备出的油剂中冠醚的含量为67.30wt%,油剂的耐高温 性能优良,在200℃加热处理2h后热失重为13wt%;油剂的粘度较低,在(50±0.01)℃时,运动粘度为 28.1mm2/s,用水配置成浓度为10wt%的乳液后的运动粘度为0.93mm2/s,油剂的油膜强度较高,为123N, 油剂的表面张力为25.1cN/cm,比电阻为1.5×108Ω·cm;上油后,纤维与纤维(F/F)之间的静摩擦系数(μs) 为0.257,动摩擦系数(μd)为0.265;上油后,纤维与金属(F/M)之间的静摩擦系数(μs)为0.205,动摩擦系 数(μd)为0.323;制备的油剂在使用时,用水配置成浓度为14wt%的乳化液;
(3)将改性聚酯经固相缩聚增粘、熔融、计量、挤出、冷却、上油、拉伸、热定型和卷绕制得超 低收缩型聚酯工业丝,超低收缩型聚酯工业丝经织造得到织物层,织物层经过二浸二轧涂覆合成聚氨酯 树脂、烘干和焙烘制得超低收缩型遮阳布,其中固相缩聚增粘后改性聚酯的特性粘度为1.0dL/g,纺丝 组件的更换周期为40天,低收缩型聚酯工业丝的纺丝工艺参数如下:螺杆各区温度为290℃;箱体温度 为295℃;机头压力为165Bar;侧吹风温度为21℃;侧吹风湿度为75%;侧吹风风速为0.45m/s;预网 络压力为0.14MPa;网络压力为0.17MPa;卷绕速度为2600m/min;涂层刀厚为1.5mm;烘干温度为100℃; 烘干时间为50s;焙烘温度为150℃;焙烘时间为60s;拉伸、热定型的工艺参数为:GR-1速度为460m/min; GR-2速度为480m/min;GR-2温度为80℃;GR-3速度为1800m/min;GR-3温度为100℃;GR-4速度 为2800m/min;GR-4温度为200℃;GR-5速度为2800m/min;GR-5温度为200℃;GR-6速度为2600m/min; GR-6温度为150℃;
冷却时,缓冷区的冷却装置的构造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在于隔片厚度为2mm,保温板内填充 保温材料为陶瓷纤维,其耐热温度为405℃,保温板厚度为40mm,不锈钢板壁厚为1.2mm,隔热板厚 度为35mm,清板周期延长了40%。
制得的超低收缩型遮阳布包括织物层和聚氨酯涂层,超低收缩型遮阳布在190℃、15min和 0.01cN/dtex条件下的干热收缩率为1.85%,织物层中纤维的纤度为550dtex,线密度偏差率为-1.5%,断 裂强度为6.8cN/dtex,断裂强度CV值为3.0%,断裂伸长率中心值为21.0%,断裂伸长率偏差率为-2.0%, 断裂伸长CV值为8.0%,网络为3个/m,含油率为0.4%,满卷率为99%,织物层的撕裂强度为200N/mm, 遮阳系数为0.45。
实施例3
一种超低收缩型遮阳布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改性聚酯的制备;
(a)酯化反应;将摩尔比为1:1.4:0.05的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和2-丁基-2-乙基-1,3-丙二醇配成 浆料,加入醋酸锑、二氧化钛和亚磷酸三甲酯混合均匀后,在氮气氛围中加压进行酯化反应,加压压力 为0.1MPa,酯化反应的温度为252℃,当酯化反应中的水馏出量达到理论值的92%时为酯化反应终点, 其中醋酸锑的加入量为对苯二甲酸重量的0.03%,二氧化钛的加入量为对苯二甲酸重量的0.23%,亚磷 酸三甲酯的加入量为对苯二甲酸重量的0.01%,其中2-丁基-2-乙基-1,3-丙二醇的结构式如下:
(b)缩聚反应;酯化反应结束后,在负压条件下开始低真空阶段的缩聚反应,在40min内将 压力由常压平稳抽至绝对压力为495Pa,反应温度为263℃,反应时间为45min,然后继续抽真空,进行 高真空阶段的缩聚反应,使反应压力进一步降至绝对压力为95Pa,反应温度为278℃,反应时间为60min, 制得改性聚酯,其中改性聚酯的分子链包括对苯二甲酸链段、乙二醇链段和2-丁基-2-乙基-1,3-丙二醇链 段,改性聚酯中环状低聚物的含量为0.5wt%,数均分子量21000,分子量分布指数为2.2,改性聚酯中 2-丁基-2-乙基-1,3-丙二醇链段的摩尔含量为对苯二甲酸链段摩尔含量的4%;
(2)上油用油剂的制备;
将2-羟甲基-15-冠-5与十二十四醇磷酸酯钾盐、三羟甲基丙烷月桂酸酯和十五烷基磺酸钠在常温下 混合均匀后加入到11#矿物油中并在48℃均匀搅拌3h得到油剂,按重量份数计,各组分的加入量如下: 11#矿物油为8份;三羟甲基丙烷月桂酸酯为10份;2-羟甲基-15-冠-5为85份;十二十四醇磷酸酯钾盐 为11份;十五烷基磺酸钠为5份;制备出的油剂中冠醚的含量为70.83wt%,油剂的耐高温性能优良, 在200℃加热处理2h后热失重为11wt%;油剂的粘度较低,在(50±0.01)℃时,运动粘度为30.1mm2/s, 用水配置成浓度为10wt%的乳液后的运动粘度为0.94mm2/s,油剂的油膜强度较高,为125N,油剂的表 面张力为23.2cN/cm,比电阻为1.8×108Ω·cm;上油后,纤维与纤维(F/F)之间的静摩擦系数(μs)为0.250, 动摩擦系数(μd)为0.272;上油后,纤维与金属(F/M)之间的静摩擦系数(μs)为0.209,动摩擦系数(μd)为 0.329,制备的油剂在使用时,用水配置成浓度为14wt%的乳化液;
(3)将改性聚酯经固相缩聚增粘、熔融、计量、挤出、冷却、上油、拉伸、热定型和卷绕制得超 低收缩型聚酯工业丝,超低收缩型聚酯工业丝经织造得到织物层,织物层经过二浸二轧涂覆合成聚氨酯 树脂、烘干和焙烘制得超低收缩型遮阳布,其中固相缩聚增粘后改性聚酯的特性粘度为1.2dL/g,纺丝 组件的更换周期为44天,低收缩型聚酯工业丝的纺丝工艺参数如下:螺杆各区温度为320℃;箱体温度 为300℃;机头压力为175Bar;侧吹风温度为25℃;侧吹风湿度为85%;侧吹风风速为0.65m/s;预网 络压力为0.18MPa;网络压力为0.21MPa;卷绕速度为3400m/min;涂层刀厚为1.5mm;烘干温度为105℃; 烘干时间为60s;焙烘温度为151℃;焙烘时间为63s;拉伸、热定型的工艺参数为:GR-1速度为600m/min; GR-2速度为1000m/min;GR-2温度100℃;GR-3速度为2500m/min;GR-3温度为150℃;GR-4速度 为3500m/min;GR-4温度为250℃;GR-5速度为3500m/min;GR-5温度为250℃;GR-6速度为3400m/min; GR-6温度为220℃;
冷却时,缓冷区的冷却装置的构造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在于隔片厚度为3mm,保温板内填充 保温材料为岩棉,其耐热温度为410℃,保温板厚度为50mm,不锈钢板壁厚为1.5mm,隔热板厚度为 45mm,清板周期延长了35%。
制得的超低收缩型遮阳布包括织物层和聚氨酯涂层,超低收缩型遮阳布在190℃、15min和 0.01cN/dtex条件下的干热收缩率为2.55%,织物层中纤维的纤度为3300dtex,线密度偏差率为1.5%,断 裂强度为6.9cN/dtex,断裂强度CV值为2.9%,断裂伸长率中心值为23.0%,断裂伸长率偏差率为2.0%, 断裂伸长CV值为7.9%,网络为8个/m,含油率为0.45%,满卷率为99.2%,织物层的撕裂强度为201N/mm, 遮阳系数为0.46。
实施例4
一种超低收缩型遮阳布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改性聚酯的制备;
(a)制备3,3-二乙基-1,5-戊二醇;在90℃,氮气氛围下,将3,3-二乙基-丙醛、乙醛和三乙胺 反应20min,然后将浓缩液加入有雷妮镍催化剂的加氢反应器中,在2.914MPa氢压和100℃下反应,反 应毕,冷却,使催化剂析出,溶液用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后,减压蒸水,分离,提纯,得到3,3-二乙基-1,5- 戊二醇,其中3,3-二乙基-1,5-戊二醇的结构式如下:
(b)酯化反应;将摩尔比为1:1.5:0.06的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和3,3-二乙基-1,5-戊二醇配成浆 料,加入三氧化二锑、二氧化钛和磷酸三苯酯混合均匀后,在氮气氛围中加压进行酯化反应,加压压力 为0.3MPa,酯化反应的温度为255℃,当酯化反应中的水馏出量达到理论值的95%时为酯化反应终点, 其中三氧化二锑的加入量为对苯二甲酸重量的0.04%,二氧化钛的加入量为对苯二甲酸重量的0.25%, 磷酸三苯酯的加入量为对苯二甲酸重量的0.01%;
(c)缩聚反应;酯化反应结束后,在负压条件下开始低真空阶段的缩聚反应,在50min内将 压力由常压平稳抽至绝对压力为400Pa,反应温度为265℃,反应时间为33min,然后继续抽真空,进行 高真空阶段的缩聚反应,使反应压力进一步降至绝对压力为90Pa,反应温度为280℃,反应时间为50min, 制得改性聚酯,其中改性聚酯的分子链包括对苯二甲酸链段、乙二醇链段和3,3-二乙基-1,5-戊二醇链段, 改性聚酯中环状低聚物的含量为0.2wt%,数均分子量23000,分子量分布指数为1.9,改性聚酯中3,3- 二乙基-1,5-戊二醇链段的摩尔含量为对苯二甲酸链段摩尔含量的3.5%;
(2)上油用油剂的制备;
将2-羟甲基-12-冠-4与十二烷基磷酸酯钾盐、三羟甲基丙烷月桂酸酯和十六烷基磺酸钠在常温下混 合均匀后加入到12#矿物油中并在40℃均匀搅拌2.5h得到油剂,按重量份数计,各组分的加入量如下: 12#矿物油为5份;2-羟甲基-12-冠-4为95份;十二烷基磷酸酯钾盐为9份;十六烷基磺酸钠为2份。 制备出的油剂中冠醚的含量为85.58wt%,油剂的耐高温性能优良,在200℃加热处理2h后热失重为 9wt%;油剂的粘度较低,在(50±0.01)℃时,运动粘度为29.5mm2/s,用水配置成浓度为10wt%的乳液后 的运动粘度为0.93mm2/s,油剂的油膜强度较高,为121N,油剂的表面张力为24.3cN/cm,比电阻为 1.0×108Ω·cm;上油后,纤维与纤维(F/F)之间的静摩擦系数(μs)为0.260,动摩擦系数(μd)为0.263;上油 后,纤维与金属(F/M)之间的静摩擦系数(μs)为0.202,动摩擦系数(μd)为0.330,制备的油剂在使用时, 用水配置成浓度为18wt%的乳化液;
(3)将改性聚酯经固相缩聚增粘、熔融、计量、挤出、冷却、上油、拉伸、热定型和卷绕制得超 低收缩型聚酯工业丝,超低收缩型聚酯工业丝经织造得到织物层,织物层经过二浸二轧涂覆合成聚氨酯 树脂、烘干和焙烘制得超低收缩型遮阳布,其中固相缩聚增粘后改性聚酯的特性粘度为1.05dL/g,纺丝 组件的更换周期为41天,低收缩型聚酯工业丝的纺丝工艺参数如下:螺杆各区温度为300℃;箱体温度 为298℃;机头压力为168Bar;侧吹风温度为22℃;侧吹风湿度为78%;侧吹风风速为0.48m/s;预网 络压力为0.15MPa;网络压力为0.21MPa;卷绕速度为2800m/min;涂层刀厚为1.5mm;烘干温度为110℃; 烘干时间为54s;焙烘温度为154℃;焙烘时间为64s;拉伸、热定型的工艺参数为:GR-1速度为520m/min; GR-2速度为700m/min;GR-2温度为85℃;GR-3速度为2100m/min;GR-3温度为120℃;GR-4速度 为3000m/min;GR-4温度为230℃;GR-5速度为3000m/min;GR-5温度为220℃;GR-6速度为2800m/min; GR-6温度为170℃;
冷却时,缓冷区的冷却装置的构造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在于隔片厚度为1.5mm,保温板内填 充保温材料为陶瓷纤维,其耐热温度为407℃,保温板厚度为32mm,不锈钢板壁厚为1.0mm,隔热板 厚度为32mm,清板周期延长了38%。
制得的超低收缩型遮阳布包括织物层和聚氨酯涂层,超低收缩型遮阳布在190℃、15min和 0.01cN/dtex条件下的干热收缩率为1.90%,织物层中纤维的纤度为650dtex,线密度偏差率为-1.2%,断 裂强度为6.9cN/dtex,断裂强度CV值为2.8%,断裂伸长率中心值为21.9%,断裂伸长率偏差率为-1.5%, 断裂伸长CV值为7.6%,网络为6个/m,含油率为0.6%,满卷率为99.4%,织物层的撕裂强度为208N/mm, 遮阳系数为0.475。
实施例5
一种超低收缩型遮阳布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改性聚酯的制备;
(a)制备4,4-二乙基-1,7-庚二醇;在95℃,氮气氛围下,将4,4-二乙基-丁醛、丙醛和三乙胺 反应20min,然后将浓缩液加入有雷妮镍催化剂的加氢反应器中,在2.914MPa氢压和100℃下反应,反 应毕,冷却,使催化剂析出,溶液用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后,减压蒸水,分离,提纯,得到4,4-二乙基-1,7- 庚二醇,其中4,4-二乙基-1,7-庚二醇的结构式如下:
(b)酯化反应;将摩尔比为1:1.6:0.03的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和4,4-二乙基-1,7-庚二醇配成浆 料,加入乙二醇锑、二氧化钛和磷酸三甲酯混合均匀后,在氮气氛围中加压进行酯化反应,加压压力为 常压,酯化反应的温度为257℃,当酯化反应中的水馏出量达到理论值的92%时为酯化反应终点,其中 乙二醇锑的加入量为对苯二甲酸重量的0.05%,二氧化钛的加入量为对苯二甲酸重量的0.20%,磷酸三 甲酯的加入量为对苯二甲酸重量的0.04%;
(c)缩聚反应;酯化反应结束后,在负压条件下开始低真空阶段的缩聚反应,在33min内将 压力由常压平稳抽至绝对压力为450Pa,反应温度为270℃,反应时间为30min,然后继续抽真空,进行 高真空阶段的缩聚反应,使反应压力进一步降至绝对压力为95Pa,反应温度为275℃,反应时间为60min, 制得改性聚酯,其中改性聚酯的分子链包括对苯二甲酸链段、乙二醇链段和4,4-二乙基-1,7-庚二醇链段, 改性聚酯中环状低聚物的含量为0.5wt%,数均分子量25000,分子量分布指数为2.1,改性聚酯中4,4- 二乙基-1,7-庚二醇链段的摩尔含量为对苯二甲酸链段摩尔含量的5%;
(2)上油用油剂的制备;
将15-冠醚-5与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钾盐、三羟甲基丙烷月桂酸酯和十二烷基磺酸钠在常 温下混合均匀后加入到13#矿物油中并在52℃均匀搅拌2h得到油剂,按重量份数计,各组分的加入量 如下:13#矿物油为10份;三羟甲基丙烷月桂酸酯为5份;15-冠醚-5为70份;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 磷酸酯钾盐为8份;十二烷基磺酸钠为6份。制备出的油剂中冠醚的含量为70.70wt%,油剂的耐高温性 能优良,在200℃加热处理2h后热失重为13.5wt%;油剂的粘度较低,在(50±0.01)℃时,运动粘度为 28.6mm2/s,用水配置成浓度为10wt%的乳液后的运动粘度为0.95mm2/s,油剂的油膜强度较高,为126N, 油剂的表面张力为24.9cN/cm,比电阻为1.2×108Ω·cm;上油后,纤维与纤维(F/F)之间的静摩擦系数(μs) 为0.251,动摩擦系数(μd)为0.262;上油后,纤维与金属(F/M)之间的静摩擦系数(μs)为0.202,动摩擦系 数(μd)为0.332,制备的油剂在使用时,用水配置成浓度为15wt%的乳化液;
(3)将改性聚酯经固相缩聚增粘、熔融、计量、挤出、冷却、上油、拉伸、热定型和卷绕制得超 低收缩型聚酯工业丝,超低收缩型聚酯工业丝经织造得到织物层,织物层经过二浸二轧涂覆合成聚氨酯 树脂、烘干和焙烘制得超低收缩型遮阳布,其中固相缩聚增粘后改性聚酯的特性粘度为1.15dL/g,纺丝 组件的更换周期为43天,低收缩型聚酯工业丝的纺丝工艺参数如下:螺杆各区温度为312℃;箱体温度 为298℃;机头压力为172Bar;侧吹风温度为24℃;侧吹风湿度为82%;侧吹风风速为0.5m/s;预网络 压力为0.17MPa;网络压力为0.20MPa;卷绕速度为3200m/min;涂层刀厚为1.5mm;烘干温度为110℃; 烘干时间为55s;焙烘温度为154℃;焙烘时间为66s;拉伸、热定型的工艺参数为:GR-1速度为560m/min; GR-2速度为800m/min;GR-2温度为90℃;GR-3速度为2300m/min;GR-3温度为130℃;GR-4速度 为3200m/min;GR-4温度为230℃;GR-5速度为3200m/min;GR-5温度为240℃;GR-6速度为3100m/min;GR-6温度为210℃;
冷却时,缓冷区的冷却装置的构造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在于隔片厚度为2mm,保温板内填充 保温材料为陶瓷纤维,其耐热温度为405℃,保温板厚度为40mm,不锈钢板壁厚为1.2mm,隔热板厚 度为35mm,清板周期延长了40%。
制得的超低收缩型遮阳布包括织物层和聚氨酯涂层,超低收缩型遮阳布在190℃、15min和 0.01cN/dtex条件下的干热收缩率为1.95%,织物层中纤维的纤度为750dtex,线密度偏差率为-1.0%,断 裂强度为6.95cN/dtex,断裂强度CV值为2.8%,断裂伸长率中心值为21.9%,断裂伸长率偏差率为-1.2%, 断裂伸长CV值为7.6%,网络为6个/m,含油率为0.6%,满卷率为99.4%,织物层的撕裂强度为208N/mm, 遮阳系数为0.455。
实施例6
一种超低收缩型遮阳布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改性聚酯的制备;
(a)制备4,4-二(1,-甲基乙基)-1,7-庚二醇;在92℃,氮气氛围下,将4,4-二(1-甲基乙基)- 丁醛、丙醛和三乙胺反应20min,然后将浓缩液加入有雷妮镍催化剂的加氢反应器中,在2.914MPa氢 压和100℃下反应,反应毕,冷却,使催化剂析出。溶液用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后,减压蒸水,分离,提 纯,得到4,4-二(1,-甲基乙基)-1,7-庚二醇,其中4,4-二(1,-甲基乙基)-1,7-庚二醇的结构式如下:
(b)酯化反应;将摩尔比为1:1.7:0.05的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和4,4-二(1,-甲基乙基)-1,7-庚 二醇配成浆料,加入醋酸锑、二氧化钛和亚磷酸三甲酯混合均匀后,在氮气氛围中加压进行酯化反应, 加压压力为0.2MPa,酯化反应的温度为253℃,当酯化反应中的水馏出量达到理论值的96%时为酯化反 应终点,其中醋酸锑的加入量为对苯二甲酸重量的0.01%,二氧化钛的加入量为对苯二甲酸重量的 0.20%,亚磷酸三甲酯的加入量为对苯二甲酸重量的0.05%;
(c)缩聚反应;酯化反应结束后,在负压条件下开始低真空阶段的缩聚反应,在38min内将 压力由常压平稳抽至绝对压力为480Pa,反应温度为262℃,反应时间为38min,然后继续抽真空,进行 高真空阶段的缩聚反应,使反应压力进一步降至绝对压力为98Pa,反应温度为279℃,反应时间为80min, 制得改性聚酯,其中改性聚酯的分子链包括对苯二甲酸链段、乙二醇链段和4,4-二(1,-甲基乙基)-1,7- 庚二醇链段,改性聚酯中环状低聚物的含量为0.55wt%,数均分子量27000,分子量分布指数为2.2,改 性聚酯中4,4-二(1,-甲基乙基)-1,7-庚二醇链段的摩尔含量为对苯二甲酸链段摩尔含量的4%;
(2)上油用油剂的制备;
将2-羟甲基-15-冠-5与十二十四醇磷酸酯钾盐、三羟甲基丙烷月桂酸酯和十五烷基磺酸钠在常温下 混合均匀后加入到14#矿物油中并在55℃均匀搅拌1h得到油剂,按重量份数计,各组分的加入量如下: 14#矿物油为3份;三羟甲基丙烷月桂酸酯为10份;2-羟甲基-15-冠-5为75份;十二十四醇磷酸酯钾盐 为14份;十五烷基磺酸钠为7份。制备出的油剂中冠醚的含量为68.80wt%,油剂的耐高温性能优良, 在200℃加热处理2h后热失重为12wt%;油剂的粘度较低,在(50±0.01)℃时,运动粘度为27.5mm2/s, 用水配置成浓度为10wt%的乳液后的运动粘度为0.95mm2/s,油剂的油膜强度较高,为126N,油剂的表 面张力为25.4cN/cm,比电阻为1.6×108Ω·cm;上油后,纤维与纤维(F/F)之间的静摩擦系数(μs)为0.255, 动摩擦系数(μd)为0.267;上油后,纤维与金属(F/M)之间的静摩擦系数(μs)为0.203,动摩擦系数(μd)为 0.330,制备的油剂在使用时,用水配置成浓度为17.5wt%的乳化液;
(3)将改性聚酯经固相缩聚增粘、熔融、计量、挤出、冷却、上油、拉伸、热定型和卷绕制得超 低收缩型聚酯工业丝,超低收缩型聚酯工业丝经织造得到织物层,织物层经过二浸二轧涂覆合成聚氨酯 树脂、烘干和焙烘制得超低收缩型遮阳布,其中固相缩聚增粘后改性聚酯的特性粘度为1.08dL/g,纺丝 组件的更换周期为41天,低收缩型聚酯工业丝的纺丝工艺参数如下:螺杆各区温度为300℃;箱体温度 为298℃;机头压力为168Bar;侧吹风温度为22℃;侧吹风湿度为78%;侧吹风风速为0.49m/s;预网 络压力为0.15MPa;网络压力为0.20MPa;卷绕速度为3050m/min;涂层刀厚为1.5mm;烘干温度为120℃; 烘干时间为57s;焙烘温度为156℃;焙烘时间为70s;拉伸、热定型的工艺参数为:GR-1速度为520m/min; GR-2速度为700m/min;GR-2温度为85℃;GR-3速度为2100m/min;GR-3温度为120℃;GR-4速度 为3100m/min;GR-4温度为230℃;GR-5速度为3100m/min;GR-5温度为220℃;GR-6速度为2800m/min; GR-6温度为170℃;
冷却时,缓冷区的冷却装置的构造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在于隔片厚度为2mm,保温板内填充 保温材料为陶瓷纤维,其耐热温度为405℃,保温板厚度为40mm,不锈钢板壁厚为1.2mm,隔热板厚 度为35mm,清板周期延长了40%。
制得的超低收缩型遮阳布包括织物层和聚氨酯涂层,超低收缩型遮阳布在190℃、15min和 0.01cN/dtex条件下的干热收缩率为2.05%,织物层中纤维的纤度为950dtex,线密度偏差率为-0.9%,断 裂强度为7.05cN/dtex,断裂强度CV值为2.83%,断裂伸长率中心值为21.9%,断裂伸长率偏差率为-1.0%, 断裂伸长CV值为7.6%,网络为6个/m,含油率为0.65%,满卷率为99.5%,织物层的撕裂强度为209N/mm, 遮阳系数为0.47。
实施例7
一种超低收缩型遮阳布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改性聚酯的制备;
(a)制备3,3-二丙基-1,5-戊二醇;在93℃,氮气氛围下,将3,3-二丙基-丙醛、乙醛和三乙胺 反应20min,然后将浓缩液加入有雷妮镍催化剂的加氢反应器中,在2.914MPa氢压和100℃下反应,反 应毕,冷却,使催化剂析出。溶液用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后,减压蒸水,分离,提纯,得到3,3-二丙基-1,5- 戊二醇,其中3,3-二丙基-1,5-戊二醇的结构式如下:
(b)酯化反应;将摩尔比为1:1.8:0.03的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和3,3-二丙基-1,5-戊二醇配成浆 料,加入三氧化二锑、二氧化钛和磷酸三苯酯混合均匀后,在氮气氛围中加压进行酯化反应,加压压力 为0.3MPa,酯化反应的温度为250℃,当酯化反应中的水馏出量达到理论值的90%时为酯化反应终点, 其中三氧化二锑的加入量为对苯二甲酸重量的0.03%,二氧化钛的加入量为对苯二甲酸重量的0.24%, 磷酸三苯酯的加入量为对苯二甲酸重量的0.02%;
(c)缩聚反应;酯化反应结束后,在负压条件下开始低真空阶段的缩聚反应,在42min内将 压力由常压平稳抽至绝对压力为455Pa,反应温度为264℃,反应时间为45min,然后继续抽真空,进行 高真空阶段的缩聚反应,使反应压力进一步降至绝对压力为85Pa,反应温度为285℃,反应时间为75min, 制得改性聚酯,其中改性聚酯的分子链包括对苯二甲酸链段、乙二醇链段和3,3-二丙基-1,5-戊二醇链段, 改性聚酯中环状低聚物的含量为0.45wt%,数均分子量26500,分子量分布指数为2.2,改性聚酯中3,3- 二丙基-1,5-戊二醇链段的摩尔含量为对苯二甲酸链段摩尔含量的4.5%;
(2)上油用油剂的制备;
将15-冠醚-5与十二烷基磷酸酯钾盐、三羟甲基丙烷月桂酸酯和十六烷基磺酸钠在常温下混合均匀 后加入到15#矿物油中并在41℃均匀搅拌2h得到油剂,按重量份数计,各组分的加入量如下:15#矿物 油为8份;三羟甲基丙烷月桂酸酯为20份;15-冠醚-5为100份;十二烷基磷酸酯钾盐为15份;十六 烷基磺酸钠为2份。制备出的油剂中冠醚的含量为68.97wt%,油剂的耐高温性能优良,在200℃加热处 理2h后热失重为8.5wt%;油剂的粘度较低,在(50±0.01)℃时,运动粘度为28.4mm2/s,用水配置成浓 度为10wt%的乳液后的运动粘度为0.94mm2/s,油剂的油膜强度较高,为122N,油剂的表面张力为 26.8cN/cm,比电阻为1.8×108Ω·cm;上油后,纤维与纤维(F/F)之间的静摩擦系数(μs)为0.263,动摩擦系 数(μd)为0.268;上油后,纤维与金属(F/M)之间的静摩擦系数(μs)为0.210,动摩擦系数(μd)为0.320,制 备的油剂在使用时,用水配置成浓度为16wt%的乳化液;
(3)将改性聚酯经固相缩聚增粘、熔融、计量、挤出、冷却、上油、拉伸、热定型和卷绕制得超 低收缩型聚酯工业丝,超低收缩型聚酯工业丝经织造得到织物层,织物层经过二浸二轧涂覆合成聚氨酯 树脂、烘干和焙烘制得超低收缩型遮阳布,其中固相缩聚增粘后改性聚酯的特性粘度为1.09dL/g,纺丝 组件的更换周期为41天,低收缩型聚酯工业丝的纺丝工艺参数如下:螺杆各区温度为300℃;箱体温度 为298℃;机头压力为168Bar;侧吹风温度为22℃;侧吹风湿度为78%;侧吹风风速为0.52m/s;预网 络压力为0.15MPa;网络压力为0.18MPa;卷绕速度为3100m/min;涂层刀厚为1.5mm;烘干温度为120℃; 烘干时间为61s;焙烘温度为156℃;焙烘时间为75s;拉伸、热定型的工艺参数为:GR-1速度为520m/min; GR-2速度为700m/min;GR-2温度为85℃;GR-3速度为2100m/min;GR-3温度为120℃;GR-4速度 为2900m/min;GR-4温度为230℃;GR-5速度为2900m/min;GR-5温度为210℃;GR-6速度为2800m/min; GR-6温度为170℃;
冷却时,缓冷区的冷却装置的构造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在于隔片厚度为2mm,保温板内填充 保温材料为陶瓷纤维,其耐热温度为405℃,保温板厚度为39mm,不锈钢板壁厚为1.2mm,隔热板厚 度为33mm,清板周期延长了39%。
制得的超低收缩型遮阳布包括织物层和聚氨酯涂层,超低收缩型遮阳布在190℃、15min和 0.01cN/dtex条件下的干热收缩率为2.15%,织物层中纤维的纤度为1500dtex,线密度偏差率为-0.9%, 断裂强度为7.25cN/dtex,断裂强度CV值为2.85%,断裂伸长率中心值为21.9%,断裂伸长率偏差率为 -0.8%,断裂伸长CV值为7.6%,网络为6个/m,含油率为0.45%,满卷率为99.5%,织物层的撕裂强度 为210N/mm,遮阳系数为0.46。
实施例8
一种超低收缩型遮阳布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改性聚酯的制备;
(a)制备4,4-二丙基-1,7-庚二醇;在92.5℃,氮气氛围下,将4,4-二丙基-丁醛、乙醛和三乙胺 反应20min,然后将浓缩液加入有雷妮镍催化剂的加氢反应器中,在2.914MPa氢压和100℃下反应,反 应毕,冷却,使催化剂析出。溶液用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后,减压蒸水,分离,提纯,得到4,4-二丙基-1,7- 庚二醇,其中4,4-二丙基-1,7-庚二醇的结构式如下:
(b)酯化反应;将摩尔比为1:1.9:0.04的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和4,4-二丙基-1,7-庚二醇配成浆 料,加入乙二醇锑、二氧化钛和磷酸三甲酯混合均匀后,在氮气氛围中加压进行酯化反应,加压压力为0.3MPa,酯化反应的温度为260℃,当酯化反应中的水馏出量达到理论值的93%时为酯化反应终点,其 中乙二醇锑的加入量为对苯二甲酸重量的0.04%,二氧化钛的加入量为对苯二甲酸重量的0.21%,磷酸 三甲酯的加入量为对苯二甲酸重量的0.03%;
(c)缩聚反应;酯化反应结束后,在负压条件下开始低真空阶段的缩聚反应,在45min内将 压力由0.3MPa平稳抽至绝对压力为475Pa,反应温度为265℃,反应时间为48min,然后继续抽真空, 进行高真空阶段的缩聚反应,使反应压力进一步降至绝对压力为88Pa,反应温度为283℃,反应时间为 80min,制得改性聚酯,其中改性聚酯的分子链包括对苯二甲酸链段、乙二醇链段和4,4-二丙基-1,7-庚二 醇链段,改性聚酯中环状低聚物的含量为0.6wt%,数均分子量23000,分子量分布指数为2.0,改性聚 酯中4,4-二丙基-1,7-庚二醇链段的摩尔含量为对苯二甲酸链段摩尔含量的3%;
(2)上油用油剂的制备;
将2-羟甲基-12-冠-4与十二十四醇磷酸酯钾盐、三羟甲基丙烷月桂酸酯和十五烷基磺酸钠在常温下 混合均匀后加入到16#矿物油中并在45℃均匀搅拌3h得到油剂,按重量份数计,各组分的加入量如下: 16#矿物油为9份;2-羟甲基-12-冠-4为80份;十二十四醇磷酸酯钾盐为12份;十五烷基磺酸钠为5份。 制备出的油剂中冠醚的含量为83.33wt%,油剂的耐高温性能优良,在200℃加热处理2h后热失重为 14wt%;油剂的粘度较低,在(50±0.01)℃时,运动粘度为30.0mm2/s,用水配置成浓度为10wt%的乳液 后的运动粘度为0.93mm2/s,油剂的油膜强度较高,为127N,油剂的表面张力为23.5cN/cm,比电阻为 1.5×108Ω·cm;上油后,纤维与纤维(F/F)之间的静摩擦系数(μs)为0.262,动摩擦系数(μd)为0.273;上油 后,纤维与金属(F/M)之间的静摩擦系数(μs)为0.208,动摩擦系数(μd)为0.328,制备的油剂在使用时, 用水配置成浓度为18wt%的乳化液;
(3)将改性聚酯经固相缩聚增粘、熔融、计量、挤出、冷却、上油、拉伸、热定型和卷绕制得超 低收缩型聚酯工业丝,超低收缩型聚酯工业丝经织造得到织物层,织物层经过二浸二轧涂覆合成聚氨酯 树脂、烘干和焙烘制得超低收缩型遮阳布,其中固相缩聚增粘后改性聚酯的特性粘度为1.12dL/g,纺丝 组件的更换周期为41天,低收缩型聚酯工业丝的纺丝工艺参数如下:螺杆各区温度为300℃;箱体温度 为298℃;机头压力为168Bar;侧吹风温度为22℃;侧吹风湿度为78%;侧吹风风速为0.52m/s;预网 络压力为0.15MPa;网络压力为0.19MPa;卷绕速度为3200m/min;涂层刀厚为1.5mm;烘干温度为130℃; 烘干时间为65s;焙烘温度为157℃;焙烘时间为78s;拉伸、热定型的工艺参数为:GR-1速度为520m/min; GR-2速度为700m/min;GR-2温度为85℃;GR-3速度为2100m/min;GR-3温度为120℃;GR-4速度 为3300m/min;GR-4温度为230℃;GR-5速度为3300m/min;GR-5温度为230℃;GR-6速度为2800m/min; GR-6温度为170℃;
冷却时,缓冷区的冷却装置的构造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在于隔片厚度为2mm,保温板内填充 保温材料为陶瓷纤维,其耐热温度为405℃,保温板厚度为40mm,不锈钢板壁厚为1.2mm,隔热板厚 度为35mm,清板周期延长了40%。
制得的超低收缩型遮阳布包括织物层和聚氨酯涂层,超低收缩型遮阳布在190℃、15min和 0.01cN/dtex条件下的干热收缩率为2.35%,织物层中纤维的纤度为2800dtex,线密度偏差率为0.8%,断 裂强度为7.2cN/dtex,断裂强度CV值为2.8%,断裂伸长率中心值为21.5%,断裂伸长率偏差率为0.9%, 断裂伸长CV值为7.5%,网络为5个/m,含油率为0.6%,满卷率为99.5%,织物层的撕裂强度为214N/mm, 遮阳系数为0.47。
实施例9
一种超低收缩型遮阳布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改性聚酯的制备;
(a)制备4-甲基-4-(1,1-二甲基乙基)-1,7-庚二醇;在91℃,氮气氛围下,将4-甲基-4-(1,1- 二甲基乙基)-丁醛、丙醛和三乙胺反应20min,然后将浓缩液加入有雷妮镍催化剂的加氢反应器中,在 2.914MPa氢压和100℃下反应,反应毕,冷却,使催化剂析出,溶液用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后,减压蒸水, 分离,提纯,得到4-甲基-4-(1,1-二甲基乙基)-1,7-庚二醇,其中4-甲基-4-(1,1-二甲基乙基)-1,7-庚 二醇的结构式如下:
(b)酯化反应;将摩尔比为1:2.0:0.05的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和4-甲基-4-(1,1-二甲基乙基) -1,7-庚二醇配成浆料,加入醋酸锑、二氧化钛和磷酸三甲酯混合均匀后,在氮气氛围中加压进行酯化反 应,加压压力为常压,酯化反应的温度为251℃,当酯化反应中的水馏出量达到理论值的96%时为酯化 反应终点,其中醋酸锑的加入量为对苯二甲酸重量的0.05%,二氧化钛的加入量为对苯二甲酸重量的 0.22%,磷酸三甲酯的加入量为对苯二甲酸重量的0.04%;
(c)缩聚反应;酯化反应结束后,在负压条件下开始低真空阶段的缩聚反应,在30min内将 压力由常压平稳抽至绝对压力为420Pa,反应温度为267℃,反应时间为50min,然后继续抽真空,进行 高真空阶段的缩聚反应,使反应压力进一步降至绝对压力为80Pa,反应温度为280℃,反应时间为90min, 制得改性聚酯,其中改性聚酯的分子链包括对苯二甲酸链段、乙二醇链段和4-甲基-4-(1,1-二甲基乙基) -1,7-庚二醇链段,改性聚酯中环状低聚物的含量为0.25wt%,数均分子量24000,分子量分布指数为2.2, 改性聚酯中4-甲基-4-(1,1-二甲基乙基)-1,7-庚二醇链段的摩尔含量为对苯二甲酸链段摩尔含量的4%;
(2)上油用油剂的制备;
将2-羟甲基-15-冠-5与十二烷基磷酸酯钾盐、三羟甲基丙烷月桂酸酯和十二烷基磺酸钠在常温下混 合均匀后并在55℃均匀搅拌3h得到油剂,按重量份数计,各组分的加入量如下:三羟甲基丙烷月桂酸 酯为15份;2-羟甲基-15-冠-5为90份;十二烷基磷酸酯钾盐为8份;十二烷基磺酸钠为7份。制备出 的油剂中冠醚的含量为81.81wt%,油剂的耐高温性能优良,在200℃加热处理2h后热失重为10wt%; 油剂的粘度较低,在(50±0.01)℃时,运动粘度为29.7mm2/s,用水配置成浓度为10wt%的乳液后的运动 粘度为0.94mm2/s,油剂的油膜强度较高,为126N,油剂的表面张力为24.8cN/cm,比电阻为1.8×108Ω·cm; 上油后,纤维与纤维(F/F)之间的静摩擦系数(μs)为0.250,动摩擦系数(μd)为0.264;上油后,纤维与金属 (F/M)之间的静摩擦系数(μs)为0.210,动摩擦系数(μd)为0.321,制备的油剂在使用时,用水配置成浓度 为14wt%的乳化液;
(3)将改性聚酯经固相缩聚增粘、熔融、计量、挤出、冷却、上油、拉伸、热定型和卷绕制得超 低收缩型聚酯工业丝,超低收缩型聚酯工业丝经织造得到织物层,织物层经过二浸二轧涂覆合成聚氨酯 树脂、烘干和焙烘制得超低收缩型遮阳布,其中固相缩聚增粘后改性聚酯的特性粘度为1.17dL/g,纺丝 组件的更换周期为43天,低收缩型聚酯工业丝的纺丝工艺参数如下:螺杆各区温度为312℃;箱体温度 为298℃;机头压力为175Bar;侧吹风温度为23℃;侧吹风湿度为82%;侧吹风风速为0.5m/s;预网络 压力为0.17MPa;网络压力为0.20MPa;卷绕速度为3200m/min;涂层刀厚为1.5mm;烘干温度为135℃; 烘干时间为62s;焙烘温度为157℃;焙烘时间为78s;拉伸、热定型的工艺参数为:GR-1速度为560m/min; GR-2速度为800m/min;GR-2温度为90℃;GR-3速度为2300m/min;GR-3温度为130℃;GR-4速度 为3200m/min;GR-4温度为230℃;GR-5速度为3200m/min;GR-5温度为210℃;GR-6速度为3100m/min; GR-6温度为210℃;
冷却时,缓冷区的冷却装置的构造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在于隔片厚度为2mm,保温板内填充 保温材料为陶瓷纤维,其耐热温度为405℃,保温板厚度为42mm,不锈钢板壁厚为1.2mm,隔热板厚 度为38mm,清板周期延长了43%。
制得的超低收缩型遮阳布包括织物层和聚氨酯涂层,超低收缩型遮阳布在190℃、15min和 0.01cN/dtex条件下的干热收缩率为2.38%,织物层中纤维的纤度为3000dtex,线密度偏差率为0.6%,断 裂强度为7.25cN/dtex,断裂强度CV值为2.8%,断裂伸长率中心值为22%,断裂伸长率偏差率为0.7%, 断裂伸长CV值为7.5%,网络为5个/m,含油率为0.65%,满卷率为99.5%,织物层的撕裂强度为214N/mm, 遮阳系数为0.47。
实施例10
一种超低收缩型遮阳布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改性聚酯的制备;
(a)制备3-甲基-3-戊基-1,6-己二醇;在94℃,氮气氛围下,将3-甲基-3-戊基-丙醛、丙醛和 三乙胺反应20min,然后将浓缩液加入有雷妮镍催化剂的加氢反应器中,在2.914MPa氢压和100℃下反 应,反应毕,冷却,使催化剂析出。溶液用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后,减压蒸水,分离,提纯,得到3-甲基 -3-戊基-1,6-己二醇,其中3-甲基-3-戊基-1,6-己二醇的结构式如下:
(b)酯化反应;将摩尔比为1:1.2:0.06的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和3-甲基-3-戊基-1,6-己二醇配成 浆料,加入乙二醇锑、二氧化钛和亚磷酸三甲酯混合均匀后,在氮气氛围中加压进行酯化反应,加压压 力为0.1MPa,酯化反应的温度为255℃,当酯化反应中的水馏出量达到理论值的92%时为酯化反应终点, 其中乙二醇锑的加入量为对苯二甲酸重量的0.01%,二氧化钛的加入量为对苯二甲酸重量的0.20%,亚 磷酸三甲酯的加入量为对苯二甲酸重量的0.01%;
(c)缩聚反应;酯化反应结束后,在负压条件下开始低真空阶段的缩聚反应,在50min内将 压力由常压平稳抽至绝对压力为490Pa,反应温度为269℃,反应时间为30min,然后继续抽真空,进行 高真空阶段的缩聚反应,使反应压力进一步降至绝对压力为100Pa,反应温度为281℃,反应时间为 55min,制得改性聚酯,其中改性聚酯的分子链包括对苯二甲酸链段、乙二醇链段和3-甲基-3-戊基-1,6- 己二醇链段,改性聚酯中环状低聚物的含量为0.1wt%,数均分子量20000,分子量分布指数为1.9,改 性聚酯中3-甲基-3-戊基-1,6-己二醇链段的摩尔含量为对苯二甲酸链段摩尔含量的3.5%;
(2)上油用油剂的制备;
将2-羟甲基-12-冠-4与十二烷基磷酸酯钾盐、三羟甲基丙烷月桂酸酯和十二烷基磺酸钠在常温下混 合均匀后加入到9#矿物油中并在40℃均匀搅拌1h得到油剂,按重量份数计,各组分的加入量如下:9# 矿物油为2份;三羟甲基丙烷月桂酸酯为10份;2-羟甲基-12-冠-4为90份;十二烷基磷酸酯钾盐为8 份;十二烷基磺酸钠为3份;制备出的油剂中冠醚的含量为79.6wt%,油剂的耐高温性能优良,在200℃ 加热处理2h后热失重为14.5wt%;油剂的粘度较低,在(50±0.01)℃时,运动粘度为29.6mm2/s,用水配 置成浓度为10wt%的乳液后的运动粘度为0.93mm2/s,油剂的油膜强度较高,油膜强度为125N,油剂的 表面张力为24.8cN/cm,比电阻为1.3×108Ω·cm;上油后,纤维与纤维(F/F)之间的静摩擦系数(μs)为0.255, 动摩擦系数(μd)为0.266;上油后,纤维与金属(F/M)之间的静摩擦系数(μs)为0.203,动摩擦系数(μd)为 0.320,制备的油剂在使用时,用水配置成浓度为14wt%的乳化液;
(3)将改性聚酯经固相缩聚增粘、熔融、计量、挤出、冷却、上油、拉伸、热定型和卷绕制得超 低收缩型聚酯工业丝,超低收缩型聚酯工业丝经织造得到织物层,织物层经过二浸二轧涂覆合成聚氨酯 树脂、烘干和焙烘制得超低收缩型遮阳布,其中固相缩聚增粘后改性聚酯的特性粘度为1.14dL/g,纺丝 组件的更换周期为43天,低收缩型聚酯工业丝的纺丝工艺参数如下:螺杆各区温度为312℃;箱体温度 为298℃;机头压力为175Bar;侧吹风温度为24℃;侧吹风湿度为82%;侧吹风风速为0.5m/s;预网络 压力为0.17MPa;网络压力为0.18MPa;卷绕速度为3200m/min;涂层刀厚为1.5mm;烘干温度为140℃; 烘干时间为68s;焙烘温度为157℃;焙烘时间为80s;拉伸、热定型的工艺参数为:GR-1速度为560m/min; GR-2速度为700m/min;GR-2温度为90℃;GR-3速度为2300m/min;GR-3温度为130℃;GR-4速度 为3200m/min;GR-4温度为230℃;GR-5速度为3200m/min;GR-5温度为230℃;GR-6速度为3100m/min; GR-6温度为210℃;
冷却时,缓冷区的冷却装置的构造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在于隔片厚度为2mm,保温板内填充 保温材料为陶瓷纤维,其耐热温度为405℃,保温板厚度为45mm,不锈钢板壁厚为1.3mm,隔热板厚 度为38mm,清板周期延长了39%。
制得的超低收缩型遮阳布包括织物层和聚氨酯涂层,超低收缩型遮阳布在190℃、15min和 0.01cN/dtex条件下的干热收缩率为2.45%,织物层中纤维的纤度为3200dtex,线密度偏差率为0.4%,断 裂强度为7.3cN/dtex,断裂强度CV值为2.75%,断裂伸长率中心值为22.5%,断裂伸长率偏差率为0.5%, 断裂伸长CV值为7.4%,网络为6个/m,含油率为0.7%,满卷率为99.6%,织物层的撕裂强度为214N/mm, 遮阳系数为0.47。
实施例11
一种超低收缩型遮阳布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改性聚酯的制备;
(a)制备3,3-二戊基-1,5-戊二醇;在95℃,氮气氛围下,将3,3-二戊基-丙醛、乙醛和三乙胺 反应20min,然后将浓缩液加入有雷妮镍催化剂的加氢反应器中,在2.914MPa氢压和100℃下反应,反 应毕,冷却,使催化剂析出。溶液用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后,减压蒸水,分离,提纯,得到3,3-二戊基-1,5- 戊二醇,其中3,3-二戊基-1,5-戊二醇的结构式如下:
(b)酯化反应;将摩尔比为1:2.0:0.03的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和3,3-二戊基-1,5-戊二醇配成浆 料,加入醋酸锑、二氧化钛和亚磷酸三甲酯混合均匀后,在氮气氛围中加压进行酯化反应,加压压力为 0.2MPa,酯化反应的温度为250℃,当酯化反应中的水馏出量达到理论值的97%时为酯化反应终点,其 中醋酸锑的加入量为对苯二甲酸重量的0.01%,二氧化钛的加入量为对苯二甲酸重量的0.23%,亚磷酸 三甲酯的加入量为对苯二甲酸重量的0.05%;
(c)缩聚反应;酯化反应结束后,在负压条件下开始低真空阶段的缩聚反应,在45min内将 压力由常压平稳抽至绝对压力为500Pa,反应温度为260℃,反应时间为40min,然后继续抽真空,进行 高真空阶段的缩聚反应,使反应压力进一步降至绝对压力为92Pa,反应温度为277℃,反应时间为80min, 制得改性聚酯,其中改性聚酯的分子链包括对苯二甲酸链段、乙二醇链段和3,3-二戊基-1,5-戊二醇链段, 改性聚酯中环状低聚物的含量为0.35wt%,数均分子量25500,分子量分布指数为1.8,改性聚酯中3,3- 二戊基-1,5-戊二醇链段的摩尔含量为对苯二甲酸链段摩尔含量的5%;
(2)上油用油剂的制备;
将2-羟甲基-12-冠-4与十二烷基磷酸酯钾盐、三羟甲基丙烷月桂酸酯和十六烷基磺酸钠在常温下混 合均匀后加入到12#矿物油中并在40℃均匀搅拌2.5h得到油剂,按重量份数计,各组分的加入量如下: 12#矿物油为5份;2-羟甲基-12-冠-4为95份;十二烷基磷酸酯钾盐为9份;十六烷基磺酸钠为2份。 制备出的油剂中冠醚的含量为85.58wt%,油剂的耐高温性能优良,在200℃加热处理2h后热失重为 9wt%;油剂的粘度较低,在(50±0.01)℃时,运动粘度为29.5mm2/s,用水配置成浓度为10wt%的乳液后 的运动粘度为0.93mm2/s,油剂的油膜强度较高,为121N,油剂的表面张力为24.3cN/cm,比电阻为 1.0×108Ω·cm;上油后,纤维与纤维(F/F)之间的静摩擦系数(μs)为0.260,动摩擦系数(μd)为0.263;上油 后,纤维与金属(F/M)之间的静摩擦系数(μs)为0.202,动摩擦系数(μd)为0.330,制备的油剂在使用时, 用水配置成浓度为18wt%的乳化液;
(3)将改性聚酯经固相缩聚增粘、熔融、计量、挤出、冷却、上油、拉伸、热定型和卷绕制得超 低收缩型聚酯工业丝,超低收缩型聚酯工业丝经织造得到织物层,织物层经过二浸二轧涂覆合成聚氨酯 树脂、烘干和焙烘制得超低收缩型遮阳布,其中固相缩聚增粘后改性聚酯的特性粘度为1.18dL/g,纺丝 组件的更换周期为43天,低收缩型聚酯工业丝的纺丝工艺参数如下:螺杆各区温度为312℃;箱体温度 为298℃;机头压力为170Bar;侧吹风温度为24℃;侧吹风湿度为82%;侧吹风风速为0.5m/s;预网络 压力为0.17MPa;网络压力为0.21MPa;卷绕速度为3200m/min;涂层刀厚为1.5mm;烘干温度为145℃; 烘干时间为70s;焙烘温度为160℃;焙烘时间为90s;拉伸、热定型的工艺参数为:GR-1速度为560m/min; GR-2速度为900m/min;GR-2温度为90℃;GR-3速度为2300m/min;GR-3温度为130℃;GR-4速度 为3200m/min;GR-4温度为230℃;GR-5速度为3200m/min;GR-5温度为240℃;GR-6速度为3100m/min; GR-6温度为210℃;
冷却时,缓冷区的冷却装置的构造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在于隔片厚度为2mm,保温板内填充 保温材料为陶瓷纤维,其耐热温度为406℃,保温板厚度为45mm,不锈钢板壁厚为1.5mm,隔热板厚 度为40mm,清板周期延长了39.5%。
制得的超低收缩型遮阳布包括织物层和聚氨酯涂层,超低收缩型遮阳布在190℃、15min和 0.01cN/dtex条件下的干热收缩率为2.36%,织物层中纤维的纤度为2800dtex,线密度偏差率为0.3%,断 裂强度为7.4cN/dtex,断裂强度CV值为2.7%,断裂伸长率中心值为21.5%,断裂伸长率偏差率为0.4%, 断裂伸长CV值为7.2%,网络为5个/m,含油率为0.75%,满卷率为99.7%,织物层的撕裂强度为214N/mm, 遮阳系数为0.47。

Claims (10)

1.超低收缩型遮阳布,其特征是:超低收缩型遮阳布包括织物层和聚氨酯涂层,织物层的材质为改性聚酯,改性聚酯的分子链包括对苯二甲酸链段、乙二醇链段和带支链的二元醇链段,带支链的二元醇的结构式如下:
式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1~3的直链亚烷基,R3选自碳原子数为1~5的烷基,R4选自碳原子数为2~5的烷基;
超低收缩型遮阳布在190℃、15min和0.01cN/dtex条件下的干热收缩率为2.2±0.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收缩型遮阳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层中纤维的纤度为550~3300dtex,线密度偏差率为±1.5%,断裂强度≥6.8cN/dtex,断裂强度CV值≤3.0%,断裂伸长率中心值为21.0~23.0%,断裂伸长率偏差率为±2.0%,断裂伸长CV值≤8.0%,网络为2~8个/m,含油率为0.60±0.20%,满卷率≥99%;所述织物层的撕裂强度≥200N/mm,遮阳系数≥0.4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低收缩型遮阳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酯中环状低聚物的含量≤0.6wt%;
所述改性聚酯的数均分子量20000~27000,分子量分布指数为1.8~2.2;
所述改性聚酯中带支链的二元醇链段的摩尔含量为对苯二甲酸链段摩尔含量的3~5%;
所述带支链的二元醇为2-乙基-2-甲基-1,3-丙二醇、2,2-二乙基-1,3-丙二醇、2-丁基-2-乙基-1,3-丙二醇、3,3-二乙基-1,5-戊二醇、4,4-二乙基-1,7-庚二醇、4,4-二(1,-甲基乙基)-1,7-庚二醇、3,3-二丙基-1,5-戊二醇、4,4-二丙基-1,7-庚二醇、4-甲基-4-(1,1-二甲基乙基)-1,7-庚二醇、3-甲基-3-戊基-1,6-己二醇或3,3-二戊基-1,5-戊二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低收缩型遮阳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酯的制备方法为:将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和所述带支链的二元醇混合均匀后先后进行酯化反应和缩聚反应得到改性聚酯;所述改性聚酯的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酯化反应;
将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和所述带支链的二元醇配成浆料,加入催化剂和稳定剂混合均匀后,在氮气氛围中加压进行酯化反应,加压压力为常压~0.3MPa,酯化反应的温度为250~260℃,当酯化反应中的水馏出量达到理论值的90%以上时为酯化反应终点;
(2)缩聚反应;
酯化反应结束后,在负压条件下开始低真空阶段的缩聚反应,该阶段压力在30~50min内由常压平稳抽至绝对压力500Pa以下,反应温度为260~270℃,反应时间为30~50min,然后继续抽真空,进行高真空阶段的缩聚反应,使反应压力进一步降至绝对压力100Pa以下,反应温度为275~285℃,反应时间为50~90min,制得改性聚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低收缩型遮阳布,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和所述带支链的二元醇的摩尔比为1:1.2~2.0:0.03~0.06,所述催化剂的加入量为对苯二甲酸重量的0.01~0.05%,所述稳定剂的加入量为对苯二甲酸重量的0.01~0.05%;
所述催化剂为三氧化二锑、乙二醇锑或醋酸锑,所述稳定剂为磷酸三苯酯、磷酸三甲酯或亚磷酸三甲酯。
6.制备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超低收缩型遮阳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改性聚酯经固相缩聚增粘、熔融、计量、挤出、冷却、上油、拉伸、热定型和卷绕制得超低收缩型聚酯工业丝,超低收缩型聚酯工业丝经织造得到织物层,织物层经过二浸二轧涂覆合成聚氨酯树脂、烘干和焙烘制得超低收缩型遮阳布;
所述冷却时,保持纵向高度不变,增大缓冷腔室的横截面积,同时缓冷腔室采用保温的方式保持喷丝板的板面温度;
所述上油用的油剂中含有冠醚,且冠醚的含量为67.30~85.58wt%;
所述油剂在使用时,用水配置成浓度为14~18wt%的乳化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相缩聚增粘后改性聚酯的特性粘度为1.0~1.2dL/g;
清理喷丝板的周期延长了35~45%,纺丝组件的更换周期≥40天;
所述增大缓冷腔室的横截面积是指在保持与缓冷腔室连接的喷丝板不变的前提下,将缓冷腔室的横截面由圆形改为矩形;
所述缓冷腔室由保温板和隔片围成,保温板嵌入式悬挂于纺丝箱体的底部,保温板内开设中空腔室Ⅰ,隔片安插在中空腔室Ⅰ内将其分隔成多个缓冷腔室,每个缓冷腔室内有一块喷丝板;
所述保温板为内部填充耐温400℃以上的保温材料的不锈钢板,保温板的厚度为30~50mm,不锈钢板的壁厚为0.9~1.5mm;
所述保温材料为岩棉或陶瓷纤维;
所述隔片的厚度为1~3mm;
所述中空腔室Ⅰ内的多块喷丝板为圆形喷丝板,多块喷丝板的直径相同、圆心位于同一直线上且紧密相邻;
所述中空腔室Ⅰ的横截面为长方形,平行于多块喷丝板圆心连线的边为长边,垂直于长边的边为短边;
所述长边的长度为所述多块喷丝板直径之和的1.2倍,所述短边的长度为所述喷丝板直径的1.7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下叠加隔热板,隔热板的材质与保温板相同,隔热板内开设中空腔室Ⅱ,中空腔室Ⅱ与中空腔室Ⅰ的横截面形状相同;
在中空腔室Ⅱ与中空腔室Ⅰ连通的位置,中空腔室Ⅱ横截面的两条边分别与中空腔室Ⅰ横截面的两条短边重合,且该两条边的长度大于两条短边;
所述隔热板的厚度为25~45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剂在200℃加热处理2h后热失重小于15wt%;
所述油剂在(50±0.01)℃时,运动粘度为27.5~30.1mm2/s,所述油剂用水配置成浓度为10wt%的乳液后的运动粘度0.93~0.95mm2/s;
所述油剂的油膜强度为121~127N;
所述油剂的表面张力为23.2~26.8cN/cm,比电阻为1.0×108~1.8×108Ω·cm;
上油后,纤维与纤维之间的静摩擦系数为0.250~0.263,动摩擦系数为0.262~0.273;
上油后,纤维与金属之间的静摩擦系数为0.202~0.210,动摩擦系数为0.320~0.332;
所述冠醚为2-羟甲基-12-冠-4、15-冠醚-5或2-羟甲基-15-冠-5;
所述油剂中还含有矿物油、磷酸酯钾盐、三羟甲基丙烷月桂酸酯和烷基磺酸钠;
所述矿物油为9#~17#的矿物油中的一种;
所述磷酸酯钾盐为十二烷基磷酸酯钾盐、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钾盐或十二十四醇磷酸酯钾盐;
所述烷基磺酸钠为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五烷基磺酸钠或十六烷基磺酸钠;
所述油剂的制备方法为:将冠醚与磷酸酯钾盐、三羟甲基丙烷月桂酸酯和烷基磺酸钠混合均匀后加入到矿物油中搅拌均匀得到油剂;按重量份数计,各组分的加入量如下:
所述混合是在常温下进行的,所述搅拌的温度为40~55℃,时间为1~3h。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低收缩型遮阳布的工艺参数如下:
拉伸、热定型的工艺参数为:
CN201711340353.6A 2017-12-14 2017-12-14 超低收缩型遮阳布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81307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40353.6A CN108130743B (zh) 2017-12-14 2017-12-14 超低收缩型遮阳布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40353.6A CN108130743B (zh) 2017-12-14 2017-12-14 超低收缩型遮阳布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30743A true CN108130743A (zh) 2018-06-08
CN108130743B CN108130743B (zh) 2020-02-21

Family

ID=62390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40353.6A Active CN108130743B (zh) 2017-12-14 2017-12-14 超低收缩型遮阳布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3074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14282A1 (zh) * 2017-12-14 2019-06-20 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聚酯工业丝品质提升方法
CN111058300A (zh) * 2019-12-31 2020-04-24 深圳市宏翔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遮阳布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48571U (zh) * 2010-04-16 2010-11-24 绍兴市云翔化纤有限公司 纺丝机的缓冷装置
CN103526322A (zh) * 2013-09-26 2014-01-22 江苏立新化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氟pet-ptt共聚酯fdy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99083A (zh) * 2014-12-31 2015-04-08 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氨酯涂层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19245A (zh) * 2015-07-31 2015-11-04 江苏恒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粗旦多孔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49396A (zh) * 2016-08-31 2016-11-23 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均匀性聚氨酯涂层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83250A (zh) * 2016-08-31 2017-01-04 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均匀性高强超低缩型聚酯工业丝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48571U (zh) * 2010-04-16 2010-11-24 绍兴市云翔化纤有限公司 纺丝机的缓冷装置
CN103526322A (zh) * 2013-09-26 2014-01-22 江苏立新化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氟pet-ptt共聚酯fdy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99083A (zh) * 2014-12-31 2015-04-08 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氨酯涂层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19245A (zh) * 2015-07-31 2015-11-04 江苏恒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粗旦多孔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49396A (zh) * 2016-08-31 2016-11-23 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均匀性聚氨酯涂层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83250A (zh) * 2016-08-31 2017-01-04 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均匀性高强超低缩型聚酯工业丝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俊彦等: "一种冠醚化合物作为新型润滑油添加剂的抗磨减摩性能研究", 《摩擦学学报》 *
张大省等: "《超细纤维生产技术及应用》", 31 January 2007, 中国纺织出版社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14282A1 (zh) * 2017-12-14 2019-06-20 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聚酯工业丝品质提升方法
US11035056B2 (en) 2017-12-14 2021-06-15 Jiangsu Hengli Chemical Fibre Co., Ltd. Method for improving quality of polyester industrial yarn
CN111058300A (zh) * 2019-12-31 2020-04-24 深圳市宏翔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遮阳布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30743B (zh) 2020-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85189A (zh) 一种低缩高强型聚酯工业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85194A (zh) 一种染性聚酯fdy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71009A (zh) 一种减少涤纶纱线毛羽的方法
CN108385186A (zh) 一种聚酯poy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30624A (zh) 一种聚酯仿麻型异收缩复合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30609A (zh) 一种低收缩型聚酯工业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85195A (zh) 一种聚酯dty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30611A (zh) 一种高伸低缩型聚酯工业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88649A (zh) 超细涤纶低弹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30605B (zh) 一种聚酯仿毛型异收缩复合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35011A (zh) 熔体直纺有色涤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30610A (zh) 一种超高强型聚酯工业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35007A (zh) 超细旦涤纶牵伸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30614A (zh) 一种聚酯hoy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30743A (zh) 超低收缩型遮阳布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48939A (zh) 一步纺弹力复合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85226A (zh) 一种聚酯仿棉型异收缩复合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85418A (zh) 一种高模低缩型硬线绳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71675B (zh) 一种低色差聚酯仿棉型异收缩复合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63619B (zh) 一种低色差聚酯poy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04694A (zh) 一种高强活化型聚酯工业丝的制备方法
CN108385196B (zh) 一种高强有色聚酯工业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48594B (zh) 一种低色差聚酯仿麻型异收缩复合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85187A (zh) 高强飞机安全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93264A (zh) 一种高均匀性军用柔软型聚酯工业丝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