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28725A - 具有双升降支撑板的电池箱体运输机构 - Google Patents

具有双升降支撑板的电池箱体运输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28725A
CN108128725A CN201711376833.8A CN201711376833A CN108128725A CN 108128725 A CN108128725 A CN 108128725A CN 201711376833 A CN201711376833 A CN 201711376833A CN 108128725 A CN108128725 A CN 1081287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lifting support
lifting
battery case
dou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7683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City Rui Deng Photoelectric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City Rui Deng Photoelectric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City Rui Deng Photoelectric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City Rui Deng Photoelectric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37683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28725A/zh
Publication of CN1081287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28725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17/00Safety devices, e.g. for limiting or indicating lifting force
    • B66F17/006Safety devices, e.g. for limiting or indicating lifting force for working platfor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7/00Lifting frames, e.g. for lifting vehicles; Platform lif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7/00Lifting frames, e.g. for lifting vehicles; Platform lifts
    • B66F7/28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end stops, pivoting supporting members, sliding runners adjustable to load dimens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for charging batteries from ac mains by converters
    • H02J7/04Regulation of 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6Regulation of 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using dischar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02Details
    • H02J2007/10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双升降支撑板的电池箱体运输机构,包括:安装固定板体,双升降支撑组件,述双升降支撑组件设置于述安装固定板体上,辅助爬升组件,述辅助爬升组件设置于述安装固定板体上,述辅助爬升组件包括爬梯及爬梯固定板,述爬梯固定板固定于述安装固定板体上,述爬梯安装于述爬梯固定板上;物料存放组件,述物料存放组件设置于述双升降支撑组件上,述物料存放组件包括物料放置板及安装板,述安装板设置于述物料放置板上。本发明通过设置双升降支撑组件、安装固定板体、辅助爬升组件和物料存放组件,能够实现大体积的升降运输,尤其是电池箱体这种规模及重量都很大的结构,并且,该运输机构的设置有爬梯,可以随时检查运输电池的状态。

Description

具有双升降支撑板的电池箱体运输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箱体运输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双升降支撑板的电池箱体运输机构。
背景技术
电池箱体因其具有庞大的结构,且其重量很重,使得必须要专门的运输装置进行运输,而且,在升降过程中又需要专门的升降结构对其进行升降。
例如,中国专利CN201575431U公开了一种移动式灯塔升降装置,包括可移动车架和竖设于可移动车架上的升降式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式灯杆包括自下而上依次相套接的若干节接杆,上一节接杆依次插入下一节接杆内腔,并可沿下一节接杆内腔滑移,第(N+1)节接杆下部连接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绕过第N节接杆上部旁侧的滑轮后向下连接至第(N-1)节接杆上,第一节接杆设于所述可移动车架上,第一节接杆旁侧竖设有用于带动第二节接杆升降的动力驱动机构,N取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该装置不仅便于升降,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
又如,中国专利CN101144522A公开了一种用于链式升降装置的链条张紧机构。设置在载重机构和链条之间,链条啮合在上链轮和下链轮上,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可以固连在载重机构上的本体,拉簧的一端连接在本体上,另一端连接在张紧滑块上,张紧滑块与本体滑动连接,并可相对于本体上下滑动,上述的链条的一端连接在载重机构/本体上,另一端连接在张紧滑块上。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用于链式升降装置的链条张紧机构的优点在于:1.根据不同的工作状态能够自动及时地调整链条的长度,使其始终处于紧绷状态,防止其与链轮脱离。2.工作的稳定性高,安全可靠,运行平稳。3.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制作和实施,能够方便地在现有装置上进行改造,有利于推广应用。
然而,现有的电池箱体升降运输装置,其具有单个的升降驱动部,这样使得现有的升降装置的承载能力不大,不能完成承载电池箱体大体积的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具有双升降支撑板的电池箱体运输机构,能够实现大体积的升降运输,尤其是电池箱体这种规模及重量都很大的结构,并且,该运输机构的设置有爬梯,可以随时检查运输电池的状态。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具有双升降支撑板的电池箱体运输机构,包括:
安装固定板体,
双升降支撑组件,所述双升降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固定板体上,所述双升降支撑组件包括第一升降部、第二升降部和支撑板体,所述第一升降部包括第一升降固定板、第一过度板和第一升降连接板,所述第一升降固定板固定于所述安装固定板体上,所述第一过度板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升降固定板上,所述第一升降连接板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过度板上;所述第二升降部包括第二升降固定板、第二过度板和第二升降连接板,所述第二升降固定板固定于所述安装固定板体上,所述第二过度板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升降固定板上,所述第二升降连接板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过度板上;所述支撑板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升降连接板连接,所述支撑板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升降连接板连接;
辅助爬升组件,所述辅助爬升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固定板体上,所述辅助爬升组件包括爬梯及爬梯固定板,所述爬梯固定板固定于所述安装固定板体上,所述爬梯安装于所述爬梯固定板上;
物料存放组件,所述物料存放组件设置于所述双升降支撑组件上,所述物料存放组件包括物料放置板及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置于所述物料放置板上。
在本实施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固定板体开设有第一安装槽及第二安装槽。
在本实施例一实施方式中,在本实施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升降部设于第一安装槽内。
在本实施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升降部设于第二安装槽内。
在本实施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固定板体为长方体结构。
在本实施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爬梯开设有多个通槽。
在本实施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通槽具有长方形。
在本实施例一实施方式中,爬梯固定板为长方体结构。
在本实施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物料放置板为长方体结构。
在本实施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板为长方体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具有双升降支撑板的电池箱体运输机构,通过设置双升降支撑组件、安装固定板体、辅助爬升组件和物料存放组件,能够实现大体积的升降运输,尤其是电池箱体这种规模及重量都很大的结构,并且,该运输机构的设置有爬梯,可以随时检查运输电池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具有双升降支撑板的电池箱体运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烘干控制电路的原理框图;
图3为图2的烘干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一实施方式中,现有的电池箱体升降运输装置,其具有单个的升降驱动部,这样使得现有的升降装置的承载能力不大,不能完成承载电池箱体大体积的结构。例如,一种具有双升降支撑板的电池箱体运输机构,包括:安装固定板体,双升降支撑组件,所述双升降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固定板体上,所述双升降支撑组件包括第一升降部、第二升降部和支撑板体,所述第一升降部包括第一升降固定板、第一过度板和第一升降连接板,所述第一升降固定板固定于所述安装固定板体上,所述第一过度板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升降固定板上,所述第一升降连接板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过度板上;所述第二升降部包括第二升降固定板、第二过度板和第二升降连接板,所述第二升降固定板固定于所述安装固定板体上,所述第二过度板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升降固定板上,所述第二升降连接板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过度板上;所述支撑板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升降连接板连接,所述支撑板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升降连接板连接;辅助爬升组件,所述辅助爬升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固定板体上,所述辅助爬升组件包括爬梯及爬梯固定板,所述爬梯固定板固定于所述安装固定板体上,所述爬梯安装于所述爬梯固定板上;物料存放组件,所述物料存放组件设置于所述双升降支撑组件上,所述物料存放组件包括物料放置板及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置于所述物料放置板上。本发明的具有双升降支撑板的电池箱体运输机构,通过设置双升降支撑组件、安装固定板体、辅助爬升组件和物料存放组件,能够实现大体积的升降运输,尤其是电池箱体这种规模及重量都很大的结构,并且,该运输机构的设置有爬梯,可以随时检查运输电池的状态。
为了更好地对上述具有双升降支撑板的电池箱体运输机构进行说明,以更好地理解上述用于检测汽车性能的放置机构的构思。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双升降支撑板的电池箱体运输机构10包括:安装固定板体100,双升降支撑组件200,所述双升降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固定板体上,所述双升降支撑组件包括第一升降部210、第二升降部220和支撑板体230,所述第一升降部包括第一升降固定板、第一过度板和第一升降连接板,所述第一升降固定板固定于所述安装固定板体上,所述第一过度板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升降固定板上,所述第一升降连接板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过度板上;所述第二升降部包括第二升降固定板、第二过度板和第二升降连接板,所述第二升降固定板固定于所述安装固定板体上,所述第二过度板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升降固定板上,所述第二升降连接板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过度板上;所述支撑板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升降连接板连接,所述支撑板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升降连接板连接;辅助爬升组件300,所述辅助爬升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固定板体上,所述辅助爬升组件包括爬梯300及爬梯固定板310,所述爬梯固定板固定于所述安装固定板体上,所述爬梯安装于所述爬梯固定板上;物料存放组件400,所述物料存放组件设置于所述双升降支撑组件上,所述物料存放组件包括物料放置板410及安装板420,所述安装板设置于所述物料放置板上。本发明的具有双升降支撑板的电池箱体运输机构,通过设置双升降支撑组件、安装固定板体、辅助爬升组件和物料存放组件,能够实现大体积的升降运输,尤其是电池箱体这种规模及重量都很大的结构,并且,该运输机构的设置有爬梯,可以随时检查运输电池的状态。
在本实施中,例如,所述安装固定板体开设有第一安装槽及第二安装槽。又如,在本实施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升降部设于第一安装槽内。又如,所述第二升降部设于第二安装槽内。又如,所述安装固定板体为长方体结构。又如,所述爬梯开设有多个通槽。又如,所述通槽具有长方形。又如,爬梯固定板为长方体结构。又如,所述物料放置板为长方体结构。又如,所述安装板为长方体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具有双升降支撑板的电池箱体运输机构,通过设置双升降支撑组件、安装固定板体、辅助爬升组件和物料存放组件,能够实现大体积的升降运输,尤其是电池箱体这种规模及重量都很大的结构,并且,该运输机构的设置有爬梯,可以随时检查运输电池的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具有双升降支撑板的电池箱体运输机构所处的工业车间环境中,由于所述具有双升降支撑板的电池箱体运输机构常常需要抬升重物,由于所述物料放置板不仅要抬升需要转移的货物,而且还有可能需要运输或抬升工业车间中的生产设备,可以理解,当所述物料放置板承载的重量远远超出其承载能力的时候,就会将所述物料放置板压坏或者将所述具有双升降支撑板的电池箱体运输机构压垮,从而给操作人员带来一定的危险性以及增加了产品的损坏率。这不仅仅将损坏所述具有双升降支撑板的电池箱体运输机构,而且有可能拖延工厂车间的货物运输效率,进而有可能拖延生产效率;因此,如何解决所述物料放置板抬升的货物或生产设备过重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例如,所述具有双升降支撑板的电池箱体运输机构还包括压力报警组件,所述压力报警组件设置于所述物料放置板上,所述压力报警组件包括压力传感器、压力显示器、报警灯、蜂鸣器及压力控制模组;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显示器、所述报警灯、所述蜂鸣器和所述压力控制模组分别设置于所述物料放置板上,所述压力控制模组分别与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显示器、所述报警灯和所述蜂鸣器电连接;所述报警灯还包括第一指示灯、第二指示灯及第三指示灯,所述第一指示灯、所述第二指示灯和所述第三指示灯设置于所述物料放置板上,所述第一指示灯、所述第二指示灯和所述第三指示灯分别与所述压力控制模组电连接。
上述所述压力报警组件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具有双升降支撑板的电池箱体运输机构还包括压力报警组件,所述压力报警组件设置于所述物料放置板上,所述压力报警组件包括压力传感器、压力显示器、报警灯、蜂鸣器及压力控制模组;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显示器、所述报警灯、所述蜂鸣器和所述压力控制模组分别设置于所述物料放置板上,所述压力控制模组分别与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显示器、所述报警灯和所述蜂鸣器电连接;所述报警灯还包括第一指示灯、第二指示灯及第三指示灯,所述第一指示灯、所述第二指示灯和所述第三指示灯设置于所述物料放置板上,所述第一指示灯、所述第二指示灯和所述第三指示灯分别与所述压力控制模组电连接。如此,通过设置压力传感器、压力显示器、报警灯、蜂鸣器和压力控制模组可以实时监测所述物料放置板上的承载的重力,若出现所述物料放置板上的压力大于所述物料放置板承载的重力时,压力控制模组可以发送报警指令至所述报警灯及所述蜂鸣器,从而使得报警灯闪烁以及蜂鸣器响应,从而可以报警通知操作人员,所述物料放置板的承载重力过大,需要将所述物料放置板上的重物卸掉或卸掉一部分,从而减轻所述物料放置板上的货物的重量,避免所述物料放置板被压坏,保护所述具有双升降支撑板的电池箱体运输机构的结构不受损坏。
为了进一步对上述所述压力报警组件进行解释说明,例如,所述具有双升降支撑板的电池箱体运输机构还包括压力报警组件,所述压力报警组件设置于所述物料放置板上,所述压力报警组件包括压力传感器、压力显示器、报警灯、蜂鸣器及压力控制模组;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显示器、所述报警灯、所述蜂鸣器和所述压力控制模组分别设置于所述物料放置板上,所述压力控制模组分别与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显示器、所述报警灯和所述蜂鸣器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物料放置板上所承载的重量,并发出压力信号;所述压力显示器用于显示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的所述物料放置板上所承载的重量;所述报警灯用于发出报警声音信号;所述蜂鸣器用于发出警报声;所述压力控制模组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压力传感器发出的压力信号,并将压力信号发送至所述压力显示器上进行显示,将所述压力信号与所述物料放置板承受最大压力进行比对,当压力信号大于物料放置板承受最大压力时,则发出报警控制指令,所述报警灯接收到所述报警控制指令后,响应并执行报警控制指令,指示灯不间断地闪烁,所述蜂鸣器接收到所述报警控制指令后,响应并执行报警控制指令,蜂鸣器发出报警声音;进一步的,所述报警灯还包括第一指示灯、第二指示灯及第三指示灯,所述第一指示灯、所述第二指示灯和所述第三指示灯设置于所述物料放置板上,所述第一指示灯、所述第二指示灯和所述第三指示灯分别与所述压力控制模组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示灯为绿灯,所述第二指示灯为黄灯,所述第三指示灯为红灯;当第一指示灯绿灯亮起时,则说明压力信号小于物料放置板承受最大压力;当第二指示灯黄灯亮起时,则说明压力信号等于物料放置板承受最大压力;当第三指示灯红灯亮起并闪烁时,则说明是压力信号大于物料放置板承受最大压力时,出现报警信号,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如此,通过设置压力传感器、压力显示器、报警灯、蜂鸣器和压力控制模组可以实时监测所述物料放置板上的承载的重力,若出现所述物料放置板上的压力大于所述物料放置板承载的重力时,压力控制模组可以发送报警指令至所述报警灯及所述蜂鸣器,从而使得报警灯闪烁以及蜂鸣器响应,从而可以报警通知操作人员,所述物料放置板的承载重力过大,需要将所述物料放置板上的重物卸掉或卸掉一部分,从而减轻所述物料放置板上的货物的重量,避免所述物料放置板被压坏,保护所述具有双升降支撑板的电池箱体运输机构的结构不受损坏。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具有双升降支撑板的电池箱体运输机构一般是放置在工厂车间内,工厂车间一般存放生产设备以及生产的货物之类的,一般来说,工厂车间的环境大多处于阴凉的环境中;此外,考虑到所述物料放置板处于所述工厂车间内,并且所述物料放置板以及车间内的大多数板材的制作材料都是采用铁材质制作而成,而且由于铁的化学性质活泼,同时阴凉的工厂车间环境也使得车间内的水分要比外界的更多,水分是使铁容易生锈的物质之一,再结合空气中的氧气,氧气溶解在水里时,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反应,才会生成氧化铁的东西,这就是铁锈。铁锈是一种棕红色的物质,它不像铁那么坚硬,很容易脱落,一块铁完全生锈后,体积可膨胀8倍。如果铁锈不除去,这海绵状的铁锈特别容易吸收水分,铁也就烂得更快了,从而加快了所述物料放置板生锈的速度,使得物料放置板更容易损坏,同时也会缩短所述物料放置板的使用寿命;最后,假如工厂车间内的铁材质生锈后的生产设备及机器就不得不进行更换,更换新的设备(比如吊车、升降装置、拖车和电梯等)又需要一大笔额外的费用,这样不仅增加了工厂的成本,也耗费了不必要的资金支出。因此,要想解决金属材质生锈、解决铁生锈、延长所述具有双升降支撑板的电池箱体运输机构的使用寿命并减少成本的支出的问题;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具有双升降支撑板的电池箱体运输机构还包括防潮烘干加热机构,所述防潮烘干加热机构设置于所述物料放置板上;所述防潮烘干加热机构包括烘干加热板、烘干散热板、加热电阻丝、温度感应器、充电电池及烘干控制模组;所述烘干加热板、所述烘干散热板、所述加热电阻丝、所述温度感应器、所述充电电池和所述烘干控制模组设置于所述物料放置板上,所述烘干散热板贴合于所述物料放置板的一侧面,所述烘干加热板贴合于所述烘干散热板远离所述物料放置板的一侧面上,所述烘干加热板开设有电阻丝固定槽,所述加热电阻丝设于所述电阻丝固定槽内,所述温度感应器、所述充电电池和所述烘干控制模组设置于所述烘干加热板上,所述烘干控制模组分别与所述温度感应器、所述充电电池和所述加热电阻丝电连接,所述加热电阻丝为盘条状,且所述加热电阻丝具有圆条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烘干控制模组包括烘干控制电路及控制芯片,所述烘干控制电路包括变压单元、整流单元、滤波单元、第一开关K1、电流检测单元、DCDC单元、电流调节单元、继电器控制单元和双刀开关K2;所述变压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交流电连接,输出端依次经所述整流单元、所述滤波单元、所述电流检测单元后与所述充电电池的输入连接,所述充电电池的输出端依次经所述DCDC单元、电流调节单元后所述继电器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变压单元包括变压器T1、所述整流单元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和第四二极管D4组成的整流桥;所述滤波单元包括第一电阻R1及与所述第一电阻R1并联连接的第一电容C1;所述电流检测单元包括差分运算放电器U1、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和第九电阻R9,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与所述滤波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端还经所述第五电阻R5、所述第八电阻R8后与所述差分运算放电器U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与所述储能电容单元的负极输入端连接,第二端还经所述第六电阻R6、所述第七电阻R7后接地;所述差分运算放电器U1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五电阻R5和所述第八电阻R8之间的连接节点连接,同相输入端与所述第六电阻R6和所述第七电阻R7之间的连接节点连接,输出端还经所述第九电阻R9后与所述控制芯片的控制管脚连接;所述DCDC单元为DCDC转换模块,所述DCDC转换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充电电池的两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电流调节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流调节单元包括可变电阻器R3及与所述可变电阻器R3连接的第二电阻R2;所述继电器控制单元包括继电器线圈、第五二极管D5、第二电容C2、第十电阻R11及集成电路TL431,所述第五二极管D5与所述继电器线圈的两端并联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与所述继电器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经所述第十电阻R10后接地,所述集成电路TL431的第一脚与所述继电器线圈连接,所述集成电路TL431的第二脚与所述第二电容C2和所述第十电阻R10之间的连接节点连接,所述集成电路TL431的第三脚接地;所述双刀开关K2靠近所述继电器线圈设置,且所述双刀开关K2与所述加热电阻丝连接;所述第一开关K1的第一端与所述滤波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K1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电池的总正端连接。
上述所述防潮烘干加热机构一实施方式中,例如,所述具有双升降支撑板的电池箱体运输机构还包括防潮烘干加热机构,所述防潮烘干加热机构设置于所述物料放置板上;所述防潮烘干加热机构包括烘干加热板、烘干散热板、加热电阻丝、温度感应器、充电电池及烘干控制模组;所述烘干加热板、所述烘干散热板、所述加热电阻丝、所述温度感应器、所述充电电池和所述烘干控制模组设置于所述物料放置板上,所述烘干散热板贴合于所述物料放置板的一侧面,所述烘干加热板贴合于所述烘干散热板远离所述物料放置板的一侧面上,所述烘干加热板开设有电阻丝固定槽,所述加热电阻丝设于所述电阻丝固定槽内,所述温度感应器、所述充电电池和所述烘干控制模组设置于所述烘干加热板上,所述烘干控制模组分别与所述温度感应器、所述充电电池和所述加热电阻丝电连接,所述加热电阻丝为盘条状,且所述加热电阻丝具有圆条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烘干控制模组包括烘干控制电路及控制芯片,所述烘干控制电路包括变压单元、整流单元、滤波单元、第一开关K1、电流检测单元、DCDC单元、电流调节单元、继电器控制单元和双刀开关K2;所述变压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交流电连接,输出端依次经所述整流单元、所述滤波单元、所述电流检测单元后与所述充电电池的输入连接,所述充电电池的输出端依次经所述DCDC单元、电流调节单元后所述继电器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变压单元包括变压器T1、所述整流单元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和第四二极管D4组成的整流桥;所述滤波单元包括第一电阻R1及与所述第一电阻R1并联连接的第一电容C1;所述电流检测单元包括差分运算放电器U1、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和第九电阻R9,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与所述滤波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端还经所述第五电阻R5、所述第八电阻R8后与所述差分运算放电器U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与所述储能电容单元的负极输入端连接,第二端还经所述第六电阻R6、所述第七电阻R7后接地;所述差分运算放电器U1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五电阻R5和所述第八电阻R8之间的连接节点连接,同相输入端与所述第六电阻R6和所述第七电阻R7之间的连接节点连接,输出端还经所述第九电阻R9后与所述控制芯片的控制管脚连接;所述DCDC单元为DCDC转换模块,所述DCDC转换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充电电池的两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电流调节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流调节单元包括可变电阻器R3及与所述可变电阻器R3连接的第二电阻R2;所述继电器控制单元包括继电器线圈、第五二极管D5、第二电容C2、第十电阻R11及集成电路TL431,所述第五二极管D5与所述继电器线圈的两端并联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与所述继电器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经所述第十电阻R10后接地,所述集成电路TL431的第一脚与所述继电器线圈连接,所述集成电路TL431的第二脚与所述第二电容C2和所述第十电阻R10之间的连接节点连接,所述集成电路TL431的第三脚接地;所述双刀开关K2靠近所述继电器线圈设置,且所述双刀开关K2与所述加热电阻丝连接;所述第一开关K1的第一端与所述滤波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K1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电池的总正端连接。如此,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烘干加热板用于为所述物料放置板提供加热后的热量,使得物料放置板上能够感受到热量,保持一定的温度,从而使得所述物料放置板一直处于一个比较干燥的状态下,从而使得金属材质的物料放置板不易生锈,同时,由于金属具有一定的导热性,因此所述物料放置板会将其所具有的热量传递至与所述物料放置板接触的装置上,从而也致使这些装置上的水汽较少,所以这些装置也处于一个较为干燥的环境中。正因为使物料放置板和与所述物料放置板接触的装置处于一种水分极少的环境中,所以物料放置板和与所述物料放置板接触的装置不容易生锈,延长了物料放置板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成本。并且,当充电电池的电量充足时,充电电池经DCDC转换模块输出电压至继电器控制单元中,继电器线圈控制双刀开关K2闭合,从而实现加热电阻丝的加热过程。当充电电池中的电量不足时,则控制芯片控制所述第一开关K1闭合,使得所述充电电池可以进行充电操作,并且此时加热电阻丝由交流电进行加热。
为了进一步对上述所述防潮烘干加热机构进行解释说明,例如,所述具有双升降支撑板的电池箱体运输机构还包括防潮烘干加热机构,所述防潮烘干加热机构设置于所述物料放置板上;所述防潮烘干加热机构包括烘干加热板、烘干散热板、加热电阻丝、温度感应器、充电电池及烘干控制模组;所述烘干加热板、所述烘干散热板、所述加热电阻丝、所述温度感应器、所述充电电池和所述烘干控制模组设置于所述物料放置板上,所述烘干散热板贴合于所述物料放置板的一侧面,所述烘干加热板贴合于所述烘干散热板远离所述物料放置板的一侧面上,所述烘干加热板开设有电阻丝固定槽,所述加热电阻丝设于所述电阻丝固定槽内,所述温度感应器、所述充电电池和所述烘干控制模组设置于所述烘干加热板上,所述烘干控制模组分别与所述温度感应器、所述充电电池和所述加热电阻丝电连接,所述加热电阻丝为盘条状,且所述加热电阻丝具有圆条结构。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烘干加热板用于实现对物料放置板进行加热,所述烘干散热板用于将所述烘干加热板上的热量传导至物料放置板上,并将所述烘干加热板固定于所述物料放置板上;所述加热电阻丝用于为所述烘干加热板提供加热的能量;所述温度感应器用于检测所述烘干加热板的温度,防止所述烘干加热板的温度过高;所述充电电池用于为所述加热电阻丝提供供电电源;所述烘干控制模组用于控制所述加热电阻丝的加热。当所述温度感应器检测到所述烘干加热板的当前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则发送温度过高信号给所述烘干控制模组,所述烘干控制模组接收温度过高信号,并立即停止对加热电阻丝的供电。所述烘干加热板使得物料放置板上能够感受到热量,保持一定的温度,从而使得所述物料放置板一直处于一个比较干燥的状态下,从而使得金属材质的物料放置板不易生锈,同时,由于金属具有一定的导热性,因此所述物料放置板会将其所具有的热量传递至与所述物料放置板接触的装置上,从而也致使这些装置上的水汽较少,所以这些装置也处于一个较为干燥的环境中。正因为使物料放置板和与所述物料放置板接触的装置处于一种水分极少的环境中,所以物料放置板和与所述物料放置板接触的装置不容易生锈,延长了物料放置板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成本。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和图3,所述烘干控制模组包括烘干控制电路及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采用TI公司的芯片,其型号为CC2530。所述烘干控制电路700包括变压单元710、整流单元720、滤波单元730、第一开关K1、电流检测单元740、DCDC单元750、电流调节单元760、继电器控制单元770和双刀开关K2;所述变压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交流电连接,输出端依次经所述整流单元、所述滤波单元、所述电流检测单元后与所述充电电池的输入连接,所述充电电池的输出端依次经所述DCDC单元、电流调节单元后所述继电器控制单元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变压单元用于将交流电由高电压转变成低电压输出;所述整流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变压单元的电压,并将交流(AC)转化为直流(DC);所述滤波单元用于将整流后的电压进行滤波,滤除干扰波纹;所述第一开关K1由所述控制芯片控制通断,控制所述充电电池是否接入交流电,进行充电操作;所述电流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充电电流是否过大,若过大,则将发送电流过大信号给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控制第一开关K1断开;所述DCDC单元用于将电池组的电压转换为加热输出的电压;所述电流调节单元用于调节输出的电流的大小;所述双刀开关用于控制加热电阻丝是否进行加热;所述继电器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双刀开关的闭合或断开。
请参阅图3,所述变压单元包括变压器T1、所述整流单元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和第四二极管D4组成的整流桥;所述滤波单元包括第一电阻R1及与所述第一电阻R1并联连接的第一电容C1;所述电流检测单元包括差分运算放电器U1、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和第九电阻R9,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与所述滤波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端还经所述第五电阻R5、所述第八电阻R8后与所述差分运算放电器U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与所述储能电容单元的负极输入端连接,第二端还经所述第六电阻R6、所述第七电阻R7后接地;所述差分运算放电器U1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五电阻R5和所述第八电阻R8之间的连接节点连接,同相输入端与所述第六电阻R6和所述第七电阻R7之间的连接节点连接,输出端还经所述第九电阻R9后与所述控制芯片的控制管脚连接;所述DCDC单元为DCDC转换模块,所述DCDC转换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充电电池的两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电流调节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流调节单元包括可变电阻器R3及与所述可变电阻器R3连接的第二电阻R2;所述继电器控制单元包括继电器线圈、第五二极管D5、第二电容C2、第十电阻R11及集成电路TL431,所述第五二极管D5与所述继电器线圈的两端并联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与所述继电器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经所述第十电阻R10后接地,所述集成电路TL431的第一脚与所述继电器线圈连接,所述集成电路TL431的第二脚与所述第二电容C2和所述第十电阻R10之间的连接节点连接,所述集成电路TL431的第三脚接地;所述双刀开关K2靠近所述继电器线圈设置,且所述双刀开关K2与所述加热电阻丝连接;所述第一开关K1的第一端与所述滤波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K1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电池的总正端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工作时,当充电电池的电量充足时,充电电池经DCDC转换模块输出电压至继电器控制单元中,继电器线圈控制双刀开关K2闭合,从而实现加热电阻丝的加热过程。当充电电池中的电量不足时,则控制芯片控制所述第一开关K1闭合,使得所述充电电池可以进行充电操作,并且此时加热电阻丝由交流电进行加热。
所述烘干加热板用于为所述物料放置板提供加热后的热量,使得物料放置板上能够感受到热量,保持一定的温度,从而使得所述物料放置板一直处于一个比较干燥的状态下,从而使得金属材质的物料放置板不易生锈,同时,由于金属具有一定的导热性,因此所述物料放置板会将其所具有的热量传递至与所述物料放置板接触的装置上,从而也致使这些装置上的水汽较少,所以这些装置也处于一个较为干燥的环境中。正因为使物料放置板和与所述物料放置板接触的装置处于一种水分极少的环境中,所以物料放置板和与所述物料放置板接触的装置不容易生锈,延长了物料放置板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具有双升降支撑板的电池箱体运输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固定板体,
双升降支撑组件,所述双升降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固定板体上,所述双升降支撑组件包括第一升降部、第二升降部和支撑板体,所述第一升降部包括第一升降固定板、第一过度板和第一升降连接板,所述第一升降固定板固定于所述安装固定板体上,所述第一过度板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升降固定板上,所述第一升降连接板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过度板上;所述第二升降部包括第二升降固定板、第二过度板和第二升降连接板,所述第二升降固定板固定于所述安装固定板体上,所述第二过度板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升降固定板上,所述第二升降连接板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过度板上;所述支撑板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升降连接板连接,所述支撑板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升降连接板连接;
辅助爬升组件,所述辅助爬升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固定板体上,所述辅助爬升组件包括爬梯及爬梯固定板,所述爬梯固定板固定于所述安装固定板体上,所述爬梯安装于所述爬梯固定板上;
物料存放组件,所述物料存放组件设置于所述双升降支撑组件上,所述物料存放组件包括物料放置板及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置于所述物料放置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升降支撑板的电池箱体运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固定板体开设有第一安装槽及第二安装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双升降支撑板的电池箱体运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部设于第一安装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双升降支撑板的电池箱体运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部设于第二安装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升降支撑板的电池箱体运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固定板体为长方体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升降支撑板的电池箱体运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爬梯开设有多个通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双升降支撑板的电池箱体运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具有长方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升降支撑板的电池箱体运输机构,其特征在于,爬梯固定板为长方体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升降支撑板的电池箱体运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放置板为长方体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升降支撑板的电池箱体运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为长方体结构。
CN201711376833.8A 2017-12-19 2017-12-19 具有双升降支撑板的电池箱体运输机构 Withdrawn CN1081287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76833.8A CN108128725A (zh) 2017-12-19 2017-12-19 具有双升降支撑板的电池箱体运输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76833.8A CN108128725A (zh) 2017-12-19 2017-12-19 具有双升降支撑板的电池箱体运输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28725A true CN108128725A (zh) 2018-06-08

Family

ID=623918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76833.8A Withdrawn CN108128725A (zh) 2017-12-19 2017-12-19 具有双升降支撑板的电池箱体运输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2872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19628A (zh) 包含垂直输送机的驱动系统的驱动控制装置
CN108100927A (zh) 具有稳定旋转功能的旋转升降装置
CN206522699U (zh) 用于路灯的故障检测及无线传输电路结构
CN108100962A (zh) 方便操作者拿取物料的升降运输车
CN108128725A (zh) 具有双升降支撑板的电池箱体运输机构
CN108083162A (zh) 设置于升降装置中的滑动结构
CN108083177A (zh) 具有稳定升降功能的升降台
CN108117004A (zh) 一种用于升降的抬升装置
CN108046155A (zh) 循环旋转的升降装置
CN108049672A (zh) 用于车间放置汽车的车库
CN108033393A (zh) 用于放置物料进行升降的升降移动装置
CN108033386A (zh) 具有可旋转平板的升降结构
CN108147308A (zh) 简易的升降设备
CN108178071A (zh) 用于车间的拉升结构
CN108046159A (zh) 具有限位结构的汽车升降台
CN108147313A (zh) 用于货物上料传送的升降机构
CN108100937A (zh) 用于汽车车间的辅助结构
CN108116877A (zh) 用于旋转上升的物料分料机构
CN108120603A (zh) 用于检测汽车性能的放置机构
CN108249345A (zh) 用于车间的运输装置
CN108147307A (zh) 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移动结构
CN108100954A (zh) 用于生产车间的升降及平移机构
CN108100926A (zh) 一种用于升降的起重机构
CN108119822A (zh) 用于运输车上的照明结构
CN108100940A (zh) 用于物料工件的移动运输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