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12366A - 一种适用于山区的油茶成林丰产生态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山区的油茶成林丰产生态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12366A
CN108112366A CN201810015563.6A CN201810015563A CN108112366A CN 108112366 A CN108112366 A CN 108112366A CN 201810015563 A CN201810015563 A CN 201810015563A CN 108112366 A CN108112366 A CN 1081123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tea
seedling
cave
plant
high yie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1556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发涛
保长虎
刘晶晶
陈明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search Center Of Oil Tea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n Ankang City
Original Assignee
Research Center Of Oil Tea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n Ankang C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search Center Of Oil Tea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n Ankang City filed Critical Research Center Of Oil Tea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n Ankang City
Priority to CN20181001556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12366A/zh
Publication of CN1081123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123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7/00Cultivation of hops, vines, fruit trees, or like trees
    • A01G17/005Cultivation method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山区的油茶成林丰产生态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地块选择、(2)整地、(3)施足底肥、(4)苗木选择、(5)栽植时间、(6)苗木处理、(7)间种种植、(8)开沟施肥、(9)抚育管理、(10)树形培育、(11)整形修剪、(12)果实采收、(13)病虫害的防治。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使用的油茶成林丰产生态栽培方法科学合理,通过间种山苍子苗的方式减少了化学药剂的使用,更环保,促进了生态循环。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山区的油茶成林丰产生态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适用于秦巴山区的油茶成林丰产生态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油茶树,茶科,油茶属常绿小乔木。因其种子可榨油(茶油)供食用,故名。茶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耐贮藏,是优质食用油;也可作为润滑油、防锈油用于工业。茶饼既是农药,又是肥料,可提高农田蓄水能力和防治稻田害虫。果皮是提制栲胶的原料。
近年来,随着国家支持油茶产业发展政策的出台,秦巴山区油茶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就近几年的专制情况来看油茶成活率、挂果率不高,始终达不到预期目标,挫伤了茶农发展油茶产业的积极性,直接影响了秦巴区域油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苗木质量把关不严。各地造林积极性高,对油茶苗木需求量大,个别地方对油茶种苗把关不严。部分油茶种植户维权意识不强,见苗就栽。有的油茶苗木高度不达标,根系不发达;有的营养土配制不合要求,致使苗木纤细,生长不良。还有个别地方存在实生苗造林的现象。目前,虽然有众多油茶科技工作者在培育油茶成林丰产生态栽培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也提出了一些相关措施,但技术措施和操作方法上五花八门,缺乏精准性量化操作,模糊运用,致使生产者对某些环节技术认识不到位,结果始终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2)造林整地标准不高。首先是规划、选地不当。没有做到适地适树,高海拔、高坡度山地也种油茶;其次整地方式不当。部分造林地块坡度大于15度时仍采用全垦的造林方式,破坏了原生植被,造成水土流失。
(3)整地标准不高。不少地方整地采取水平梯土,但没有挖表土没有回填。甚至还有边整地边造林的现象。
(4)栽植技术不到位。没有达到“根舒、苗正、土实”的栽植要求。
(5)间种不合理。有的地方不是间种作物距离油茶苗太近,就是套种玉米等高杆及葛根、西瓜等藤蔓作物,严重影响了油茶生产。
(6)病虫害防治不到位。多数种植户依然还是实用化学防治方法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不利于环境的保护。
(7)生态环境污染。多数种植户还是使用氮肥、磷肥而忽略了秦巴山区高产的牛羊粪便,造成了牛羊粪便的大量浪费,以及环境的污染。
因此,在克服以上的问题的基础上研究一套能够适用并提高秦巴山区油茶成林丰产生态栽培技术,对于促进秦巴山区油茶产业发展,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适用秦巴山区的油茶成林丰产生态栽培方法。本发明采用良种种植,科学打穴、施肥育苗的方法,已解决秦巴山区油茶成活率、挂果率不高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用到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适用于秦巴山区的油茶成林丰产生态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地块选择:选择海拔300m—1000m之间、坡度30°以内、土壤厚度大于50cm、PH值为5.5-6.5、地形开阔、背风向阳、土质疏松的砂质土壤或黄综壤土的坡地或耕地;
(2)整地:整地前将地块内的杂草、灌木、大石块等全部砍除、清理后,在栽植坡度小于15°的地块采用全垦打穴整地,栽植坡度大于15°的地块采用作带打穴整地;打穴规格均为60cm×60cm×60cm,株行距为2m×4m,每亩栽植83株;
(3)施足底肥:在挖好的穴中施入有机肥,有机肥主要以羊粪、牛粪为主,用量为3-8KG,然后在有机肥上面覆盖5-8cm厚的熟土,自然保持2-3天,成为待植穴;将有机肥埋入地下可以使其发酵,产生更多养分。
(4)苗木选择:油茶苗采用通过国家或省级良种审定的油茶一级苗或二级苗,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须根发达,并有当年新腋芽长出的两年生优质嫁接苗;有新腋芽的嫁接苗成活率更高。
(5)栽植时间:秦巴山区油茶栽植的最佳时间段在阴历8月15日至8月30日(阳历9月1日-9月25日)之间,选择在栽植前1-2天有过降水的天气后进行;苗木要随起随栽,栽植前用水田或水塘中较肥的田泥或塘泥浸泡油茶苗根部;利用塘泥中存在的有益菌滋养苗木,提高苗木成活率。降雨能够提高土壤墒情,缩短了植物根系的缺水期,在雨后1-2天内栽植,此时土壤墒情适宜、气温不高、油茶苗能够迅速成活。
(6)苗木处理:将油茶树苗的主根长剪去1/4-1/3,须根剪去1/4,放入稀泥水中浸泡5-8小时,选择形态长势稳定的油茶苗作为待移植的油茶种苗;
(7)种植:栽植前用犁耙将穴内进行耙平处理,然后将待栽植的油茶苗按1棵/穴摆放在种植穴的西南角,先用表土回填至穴深的30%-40%时,再用心土填充至穴周边表土位置,此时将苗木往上轻提一下,使苗木根系舒展,以后一边填心土一边捶紧,直到超过苗木嫁接口1cm处,使油茶苗嫁接口不外露,立即浇第一次定根水,成为待管理油茶树;
定植初期,在油茶种植后的林间进行间作,种植山苍子;选择在当年有新腋芽长出的山苍子苗,作为山苍子栽植苗;可以减少油茶树苗的虫害率。
(8)开沟施肥:以油茶树苗为中心,在油茶树冠投影半径1/2以外至树冠边缘挖深20cm—25cm,宽15cm—20cm的环状沟,在每条沟中施入腐熟的牛粪或羊粪35kg-40kg,然后用表土覆盖至地表;每年施肥2次,第一次施肥在3月份稍萌发前半个月,第二次施肥在12月中下旬;
(9)抚育管理:定植后每年抚育2-3次,第一次抚育在4至5月份,第二次在9至10月份;抚育时清除油茶树林内的杂草、病虫枝、枯枝等,并对土壤进行垦复,深度20cm以上,树干附近浅些,外缘深些,垦复深翻均应表土翻下,底土翻上;
(10)树形培育:油茶定植后,在距嫁接口40cm-50cm处定干,第一年选留3-4个生长健壮、方位合理的侧枝培养为主枝,第二年再在每个主枝上保留2-3个健壮分枝作为副主枝,第三年在继续培养正副枝的基础上,将健壮的春稍培养为侧枝群,最终使三者之间比例合理,均匀分布。前3年需摘掉花蕾,不让其结果,以维持树体营养生长,加快树冠成型;
(11)整形修剪:每年的3月中下旬和12月中上询进行修剪,修剪时要保留春梢,清除林内病虫枝、徒长枝、重叠枝和交叉枝;
(12)果实采收:在9月中下旬进行采收,待茶果果皮茸毛脱尽,果壳微裂,籽粒变黑发亮即可进行采收,采收后要及时日晒脱粒,除净杂物;3-5年后,即可成为丰产;
(13)病虫害的防治:
A病害:油茶与山苍子混合种植,可以达到预防病害的作用。
B.虫害:可利用成虫趋光性,用灯光诱杀;幼虫期时用白僵菌、苏云金杆菌等生物农药进行毒杀;在9-10月份可以结合垦复进行培土将蛹埋在60厘米以下土中,使之不易羽化。
所述步骤(2)中的全垦打穴整地要求将栽植地块进行全面深翻,深度30cm—50cm,按品种布局直接定点打栽埴穴;
所述步骤(2)中的作带打穴整地要求将栽植地块沿等高线整理成宽2.0m-4.0m、长8m-12m、高14cm-35cm的带床,带间距为1.3m-2.3m,然后进行定点打栽埴穴。上述2种打穴规格均为60cm×60cm×60cm,株行距为2m×4m,每亩栽植83株。
所述油茶一级苗指苗高大于80cm、地径大于0.5cm、主根长大于20cm的油茶苗。
所述油茶二级苗指苗高大于60cm、地径大于0.3cm、主根长大于10cm的的油茶苗。
本发明采用油茶苗与山苍子间作的方式来预防病虫害,在定植油茶苗后,间种山苍子苗,山苍子又名山鸡椒、山苍树、山姜子、木香子、木姜子,樟科、木姜子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8-10米,幼树树皮黄绿色,光滑,老树树皮灰褐色。根皮及叶可供药用。具有温肾健胃,行气散结的功效。用于治疗胃痛呕吐及无名肿毒等症。为我国特有的香料植物资源之一,山苍子喜光或稍耐荫,浅根性,常生与荒山、荒地、灌丛中或疏林内、林缘及路边。萌芽性强,用种子繁殖。山苍子的花、果、叶所挥发出来的气味具有杀菌驱虫的功效。山苍子定植苗3年进入丰产期,与油茶苗相似,因此在种植油茶苗的同时终止山苍子苗,油茶可以大大增收种植户的收入,降低成本,又能达到预防病虫害的作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采用发酵后的生物有机肥来施肥,秦巴山区的牛粪、羊粪来源广泛,物优价廉,合理利用粪便,促进了生态的循环,减少了氮、磷的排放,保护了环境。
2.本发明所使用的油茶成林丰产生态栽培方法科学合理,依据秦巴山区自身特点,根据坡度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整地打穴方式,保护了秦巴山区的植被,保护了生态环境,提高了秦巴山区地区的油茶苗成活率。
3.本发明在栽植油茶时使用特有的苗木处理方式:先用表土回填至穴深的30%-40%时,再用心土填充至穴周边表土位置,此时将苗木往上轻提一下,使苗木根系舒展,以后一边填心土一边捶紧,直到超过苗木嫁接口1cm处,使油茶苗嫁接口不外露,立即浇第一次定根水,这种栽植方法可以避免土层过高,致使油茶树苗病害发生率高的危害。
4.本发明经过试验选择在每年阴历8月15日-8月30日之间进行栽植,且最好在降水后的1-2天内进行栽植,大大的缩短了油茶苗根系的缺水期,使油茶苗能够迅速成活,提升了整体的成活率。
5.本发明采用合理间种的方式,在油茶苗林间种山苍子,起到了减少病虫害的作用,使用科学方法减少了化学药剂对油茶苗以及生态环境的危害。
6.山苍子是我国特有的重要香料植物之一,山苍子油用途广泛,本发明采用山苍子与油茶苗间种的方式,大大增加了种植户的收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7.本发明通过对油茶苗的栽植方法与栽植时间的控制,以及采用间作种植的方式,大大的提升了秦巴山区的油茶苗的成活率。通过对秦巴山区不同时间条件下的栽培进行实验研究,最终确定了秦巴山区油茶栽植的最佳时间段在阴历8月15日至8月30日(阳历9月1日-9月25日)之间,选择在栽植前1-2天有过降水的天气后进行;苗木要随起随栽,栽植前用水田或水塘中较肥的田泥或塘泥浸泡油茶苗15-30分钟,利用塘泥中存在的有益菌滋养苗木,提高苗木成活率。降雨能够提高土壤墒情,缩短了植物根系的缺水期,在雨后1-2天内栽植,此时土壤墒情适宜、气温不高、油茶苗能够迅速成活。本发明经过试验选择在每年阴历8月15日-8月30日之间进行栽植,且最好在降水后的1-2天内进行栽植,大大的缩短了油茶苗根系的缺水期,使油茶苗能够迅速成活,提升了整体的成活率。
以下针对不同时间条件下的油茶苗成活率做一对比实验,实验中所用的油茶苗均为上述内容中提到的一级苗,具体实验过程以及结果见下表1。
表1
根据实验结果得知,在9月份栽植的油茶苗成活率最高,且在9月25日之后成活率逐渐降低,因此,我们选取阳历9月1日至9月25日为最佳栽植时间。
针对栽植前用水田或水塘中较肥的田泥或塘泥浸泡油茶苗提高苗木成活率,我们也单独做了对比试验进行验证。在种植时间、样地平均株数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见表2。
序号 种植时间 样地平均株数 苗木选择 平均坡度 是否浸泡 发芽率 成活率
1 9月25日 32 一级苗 13° 98% 98%
2 9月25日 32 一级苗 13° 99% 99%
3 9月25日 32 一级苗 13° 98% 98%
4 9月25日 32 一级苗 13° 90% 85%
5 9月25日 32 一级苗 13° 82% 77%
6 9月25日 32 一级苗 13° 82% 78%
表2
根据实验结果得知,在苗木栽植前用水田或水塘中较肥的田泥或塘泥浸泡油茶苗15-30分钟,利用塘泥中存在的有益菌滋养苗木,可以提高苗木成活率。因此本发明的栽植方法中,在栽植前要先将苗木浸泡后进行栽植。
实施例2
通过以上实验发现在雨后1-2天内进行种植的油茶苗成活率高,因此我们又对此单独进行了一次对比试验,同样是选取一级苗来做实验,在实验时9月3日有雨,我们在9月5日进行了一次栽种,在9月15日又进行了一次栽种,做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见表3。
表3
根据实验结果,9月15日的成活率明显比9月5日(雨后第二日)栽植的低,且发芽率也明显的低,因此我们得出结论在雨后一至两天内进行栽植,此时土壤墒情适宜,温度适宜,大大缩减了油茶苗根系的缺水期,增加了成活率。
实施例3
通过观察发现对于秦巴山区坡度大于15°的地方油茶苗的成活率不高,并且水土流失严重,通过对秦巴山区坡度大于15°的地方采用不同的打穴整地方法进行对比试验,经过调查,结果见表4。
序号 打穴整地方式 样地平均株数 苗木选择 平均坡度 成活率 保存率
1 全垦打穴整地 32 一级苗 18 82% 80%
2 全垦打穴整地 32 一级苗 18 88% 81%
3 全垦打穴整地 32 一级苗 18 89% 81%
4 作带打穴整地 32 一级苗 18 96% 96%
5 作带打穴整地 32 一级苗 18 98% 97%
6 作带打穴整地 32 一级苗 18 98% 98%
表4
8.根据实验结果: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对大于15°的地区采用作带打穴整地的方式成活率与保存率都远远高于全垦打穴的方式。对坡度地区使用作带打穴的方式,对植被破坏程度较小,减少了水土流失,保护了秦巴山区的生态环境。本发明所使用的油茶成林丰产生态栽培方法科学合理,依据秦巴山区自身特点,根据坡度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整地打穴方式,保护了秦巴山区的植被,保护了生态环境,提高了秦巴山区地区的油茶苗成活率。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发明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适用于山区的油茶成林丰产生态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地块选择:选择海拔300m—1000m之间、坡度30°以内、土壤厚度大于50cm、PH值为5.5-6.5、地形开阔、背风向阳、土质疏松的砂质土壤或黄综壤土的坡地或耕地;
(2)整地:整地前将地块内的杂草、灌木、大石块等全部砍除、清理后,在栽植坡度小于15°的地块采用全垦打穴整地,栽植坡度大于15°的地块采用作带打穴整地;打穴规格均为60cm×60cm×60cm,株行距为2m×4m,每亩栽植83株;
(3)施足底肥:在挖好的穴中施入有机肥,有机肥主要以羊粪、牛粪为主,用量为3-8KG,然后在有机肥上面覆盖5-8cm厚的熟土,自然保持2-3天,成为待植穴;
(4)苗木选择:油茶苗采用通过国家或省级良种审定的油茶一级苗或二级苗,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须根发达,并有当年新腋芽长出的两年生优质嫁接苗;
(5)栽植时间:秦巴山区油茶栽植的最佳时间段在阴历8月15日至8月30日之间,选择在栽植前1-2天有过降水的天气后进行;苗木要随起随栽,栽植前用水或水塘中较肥的田泥或塘泥浸泡油茶苗根部;
(6)苗木处理:将油茶树苗的主根长剪去1/4-1/3,须根剪去1/4,放入稀泥水中浸泡5-8小时,选择形态长势稳定的油茶苗作为待移植的油茶种苗;
(7)种植:栽植前用犁耙将穴内进行耙平处理,然后将待栽植的油茶苗按1棵/穴摆放在种植穴的西南角,先用表土回填至穴深的30%-40%时,再用心土填充至穴周边表土位置,此时将苗木往上轻提一下,使苗木根系舒展,以后一边填心土一边捶紧,直到超过苗木嫁接口1cm处,使油茶苗嫁接口不外露,立即浇第一次定根水,成为待管理油茶树;定植初期,在油茶种植后的林间进行间作,种植山苍子;
(8)开沟施肥:以油茶树苗为中心,在油茶树冠投影半径1/2以外至树冠边缘挖深20cm—25cm,宽15cm—20cm的环状沟,在每条沟中施入腐熟的牛粪或羊粪35kg-40kg,然后用表土覆盖至地表;每年施肥2次,第一次施肥在3月份稍萌发前半个月,第二次施肥在12月中下旬;
(9)抚育管理:定植后每年抚育2-3次,第一次抚育在4至5月份,第二次在9至10月份;抚育时清除油茶树林内的杂草、病虫枝、枯枝等,并对土壤进行垦复,深度20cm以上,树干附近浅些,外缘深些,垦复深翻均应表土翻下,底土翻上;
(10)树形培育:油茶定植后,在距嫁接口40cm-50cm处定干,第一年选留3-4个生长健壮、方位合理的侧枝培养为主枝,第二年再在每个主枝上保留2-3个健壮分枝作为副主枝,第三年在继续培养正副枝的基础上,将健壮的春稍培养为侧枝群,最终使三者之间比例合理,均匀分布。前3年需摘掉花蕾,不让其结果,以维持树体营养生长,加快树冠成型;
(11)整形修剪:每年的3月中下旬和12月中上询进行修剪,修剪时要保留春梢,清除林内病虫枝、徒长枝、重叠枝和交叉枝;
(12)果实采收:在9月中下旬进行采收,待茶果果皮茸毛脱尽,果壳微裂,籽粒变黑发亮即可进行采收,采收后要及时日晒脱粒,除净杂物;3-5年后,即可成为丰产;
(13)病虫害的防治:
A病害:油茶与山苍子混合种植,可以达到预防病害的作用。
B.虫害:可利用成虫趋光性,用灯光诱杀;幼虫期时用白僵菌、苏云金杆菌等生物农药进行毒杀;在9-10月份可以结合垦复进行培土将蛹埋在60厘米以下土中,使之不易羽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山区的油茶成林丰产生态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全垦打穴整地要求将栽植地块进行全面深翻,深度30cm—50cm,按品种布局直接定点打栽埴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山区的油茶成林丰产生态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作带打穴整地要求将栽植地块沿等高线整理成宽2.0m-4.0m、长8m-12m、高14cm-35cm的带床,带间距为1.3m-2.3m,然后进行定点打栽埴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山区的油茶成林丰产生态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油茶一级苗指苗高大于80cm、地径大于0.5cm、主根长大于20cm的油茶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山区的油茶成林丰产生态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油茶二级苗指苗高大于60cm、地径大于0.3cm、主根长大于10cm的的油茶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山区的油茶成林丰产生态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凡长途运输苗木要摘掉三分之一的叶子与10公分的顶心后栽植。
CN201810015563.6A 2018-01-08 2018-01-08 一种适用于山区的油茶成林丰产生态栽培方法 Pending CN1081123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15563.6A CN108112366A (zh) 2018-01-08 2018-01-08 一种适用于山区的油茶成林丰产生态栽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15563.6A CN108112366A (zh) 2018-01-08 2018-01-08 一种适用于山区的油茶成林丰产生态栽培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12366A true CN108112366A (zh) 2018-06-05

Family

ID=62232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15563.6A Pending CN108112366A (zh) 2018-01-08 2018-01-08 一种适用于山区的油茶成林丰产生态栽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12366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79607A (zh) * 2019-01-05 2019-03-19 安徽泓森高科林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刺槐套种多层林木的栽培方法
CN109769564A (zh) * 2019-01-31 2019-05-21 铜仁学院 一种油茶生态栽培方法
CN111201937A (zh) * 2020-02-21 2020-05-29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林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天然富硒茶油的生产方法
CN114521446A (zh) * 2022-03-24 2022-05-24 江西省红壤研究所 一种红壤丘陵茶园套种粉葛的种植方法
CN114946483A (zh) * 2022-03-28 2022-08-30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一种立体防治中药材土传病害的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48542A (zh) * 2013-11-10 2014-02-05 宁德市天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老油茶套种金线莲的方法
CN104221644A (zh) * 2013-06-22 2014-12-24 天柱县永兴茶油种植专业合作社 一种油茶林基地规范栽培方法
CN204466441U (zh) * 2014-12-09 2015-07-15 罗发涛 一种用于油茶幼苗移栽的遮阳棚
CN106888900A (zh) * 2017-01-20 2017-06-27 谭德喜 一种油茶成林丰产的栽培方法
CN107114200A (zh) * 2017-06-26 2017-09-01 邵阳县昆林油茶农民专业合作社 一种油茶幼林栽培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21644A (zh) * 2013-06-22 2014-12-24 天柱县永兴茶油种植专业合作社 一种油茶林基地规范栽培方法
CN103548542A (zh) * 2013-11-10 2014-02-05 宁德市天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老油茶套种金线莲的方法
CN204466441U (zh) * 2014-12-09 2015-07-15 罗发涛 一种用于油茶幼苗移栽的遮阳棚
CN106888900A (zh) * 2017-01-20 2017-06-27 谭德喜 一种油茶成林丰产的栽培方法
CN107114200A (zh) * 2017-06-26 2017-09-01 邵阳县昆林油茶农民专业合作社 一种油茶幼林栽培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79607A (zh) * 2019-01-05 2019-03-19 安徽泓森高科林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刺槐套种多层林木的栽培方法
CN109769564A (zh) * 2019-01-31 2019-05-21 铜仁学院 一种油茶生态栽培方法
CN111201937A (zh) * 2020-02-21 2020-05-29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林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天然富硒茶油的生产方法
CN114521446A (zh) * 2022-03-24 2022-05-24 江西省红壤研究所 一种红壤丘陵茶园套种粉葛的种植方法
CN114946483A (zh) * 2022-03-28 2022-08-30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一种立体防治中药材土传病害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28110B (zh) 一种大樱桃控根矮化高密植栽培方法
CN108112366A (zh) 一种适用于山区的油茶成林丰产生态栽培方法
CN101536656A (zh) 文冠果种子育苗及规范种植管护方法
CN108450167A (zh) 一种嫁接培育优质无刺花椒树的方法
CN105580683A (zh) 有机柠檬的栽培技术
CN106034715A (zh) 火龙果套种番石榴的方法
CN107197677A (zh) 掌叶覆盆子套种黄精的栽培方法
CN106508407A (zh) 文冠果覆膜播种育苗方法
CN106888914A (zh) 一种澳洲坚果的种植方法
CN107172914A (zh) 一种花期延长的樱花栽培方法
CN106717942A (zh) 一种高海拔野生怀山的栽培方法
CN106561455A (zh) 一种魔芋的套种方法
CN109006220A (zh) 适用于伴矿景天大面积种植的方法
CN101595800B (zh) Uc157普通f1品种美国芦笋的栽培方法
CN110073879A (zh) 采用金银花与黑麦草间作种植替代控制喜旱莲子草的方法
CN104904466A (zh) 一种淫羊藿的种植方法
CN106332623A (zh) 一种人参的种植方法
CN101548619B (zh) 喜马拉雅紫茉莉的育种与大田种植方法
CN107094580A (zh) 一种使茶树提早投产的培育方法
CN107371979A (zh) 一种有机软枣猕猴桃的栽培方法
CN107371984A (zh) 黑枸杞的移栽方法
CN109122081A (zh) 竹林下套种鱼腥草的栽培方法
CN105993262B (zh) 紫色土丘岗缓坡蜂窝状坡面林草复合种植高效利用方法
CN106804271A (zh) 一种旱地西瓜全膜覆盖垄上沟播栽培方法
CN112913614A (zh) 一种高海拔有机山药栽培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0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