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05857A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05857A
CN108105857A CN201711288553.1A CN201711288553A CN108105857A CN 108105857 A CN108105857 A CN 108105857A CN 201711288553 A CN201711288553 A CN 201711288553A CN 108105857 A CN108105857 A CN 1081058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er
temperature
indoor environment
control
environment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8855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05857B (zh
Inventor
徐振坤
罗羽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28855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0585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1058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058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058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058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空调器开机后,获取用户设定的目标温度,并实时获取室内环境温度;控制空调器以预设的最大除湿输出或最大除湿模式运行,并记录空调器的除湿运行时间;当除湿运行时间达到预设时间时,控制空调器切换到制冷模式运行,并控制空调器按照预设的最大输出能力进行制冷;在空调器制冷运行过程中,判断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与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是否小于第一预设温差;如果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与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一预设温差,则对空调器进行降频控制。该控制方法,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较好的降温效果,且能够降低能耗,实现节能。

Description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和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已有的空调器控制方法主要采用室内温度设定控制方法。具体地,如图1所示,根据设定室内目标温度,或者设定温度与室内温度的差值调节空调器运行状态,以使整个房间温度达到设定值。当达到设定温度后停机处理,未达到则按照设定好的规则运行,以保证房间温度围绕一个设定温度中心线进行小范围波动。
对于可变流量的制冷系统而言,通常情况下用户都会优先选择以强劲的能力输出来获取快速制冷或制热效果;若为自动模式,此时的室内风机转速一般会运行非常高,加快能力输出。然而,在相同制冷剂流量与室内工况下,提高室内空气侧风量后,蒸发温度升高,显热/潜热比会增加,除湿能力会有所下降。由于空调器的制冷运行过程中伴随着除湿,当房间温度降低后,能力输出也逐渐下降,导致降温速度减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以实现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较好的降温效果,且能够降低能耗,实现节能。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空调器开机后,获取用户设定的目标温度,并实时获取室内环境温度;控制所述空调器以预设的最大除湿输出或最大除湿模式运行,并记录所述空调器的除湿运行时间;当所述除湿运行时间达到预设时间时,控制所述空调器切换到制冷模式运行,并控制所述空调器按照预设的最大输出能力进行制冷;在所述空调器制冷运行过程中,判断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是否小于第一预设温差;如果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差,则对所述空调器进行降频控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在空调器开机后,执行先除湿后制冷的操作,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较好的降温效果,且在室内环境温度与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满足降频条件或停机条件时,对空调器进行降频控制或控制空调器停机,由此能够降低能耗,实现节能。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控制所述空调器以预设的最大除湿输出或最大除湿模式运行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且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差,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差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差;如果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且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差,则控制所述空调器按照预设的最大输出能力进行制冷;如果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或者,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差,则控制所述空调器以预设的最大除湿输出或最大除湿模式运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如果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差,则控制所述空调器保持当前的运行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对所述空调器进行降频控制后,判断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是否小于第三预设温差,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温差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差;如果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差,则控制所述空调器停机;如果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差,则返回对所述空调器的进行降频控制的判断。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执行其上存储的与上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对应的程序,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较好的降温效果,且能够降低能耗,实现节能。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其包括上述实施例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采用上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在执行该介质上存储的与上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对应的程序时,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较好的降温效果,且能够降低能耗,实现节能。
更进一步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其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采用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较好的降温效果,且能够降低能耗,实现节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空调器开机后,获取用户设定的目标温度;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空调器开机后,实时获取室内环境温度;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空调器以预设的最大除湿输出或最大除湿模式运行,并记录所述空调器的除湿运行时间;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除湿运行时间达到预设时间时,控制所述空调器切换到制冷模式运行,并控制所述空调器按照预设的最大输出能力进行制冷;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空调器制冷运行过程中,判断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是否小于第一预设温差;第三控制模块,用于在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差时,对所述空调器进行降频控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在空调器开机后,执行先除湿后制冷的操作,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较好的降温效果,且在室内环境温度与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满足降频条件或停机条件时,对空调器进行降频控制或控制空调器停机,由此能够降低能耗,实现节能。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在控制所述空调器以预设的最大除湿输出或最大除湿模式运行之前,判断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且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差,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差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差;其中,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还用于在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且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差时,控制所述空调器按照预设的最大输出能力进行制冷;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具体用于在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或者,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差时,控制所述空调器以预设的最大除湿输出或最大除湿模式运行。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其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采用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较好的降温效果,且能够降低能耗,实现节能。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相关技术中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得到的室内环境温度的变化曲线;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的方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的方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在空调器开机后,获取用户设定的目标温度,并实时获取室内环境温度。
具体地,用户可通过空调器的遥控器,移动终端的APP、PC机的客户端等等向空调器发送开机指令,以控制空调器开机,以及设定空调器的目标温度。
举例而言,如图3所示,空调器中可设有接收单元、获取单元、分析反馈单元和控制单元。其中,接收单元用以接收遥控器、移动终端、PC机等发送的开机指令和用户设定的目标温度,获取单元用于实时获取室内环境温度。
S102,控制空调器以预设的最大除湿输出或最大除湿模式运行,并记录空调器的除湿运行时间。
在该实施例中,空调器上很可能未设置湿度传感器或湿度传感器工作异常,即无法对当前室内环境湿度进行检测。此时,在空调器开机后,图3所示的控制单元可直接控制空调器以预设的最大除湿输出或最大除湿模式运行,也可以先通过分析反馈单元对目标温度和当前室内环境温度进行分析处理,然后控制单元根据分析处理结果判断是否控制空调器以预设的最大除湿输出或最大除湿模式运行。
S103,当除湿运行时间达到预设时间时,控制空调器切换到制冷模式运行,并控制空调器按照预设的最大输出能力进行制冷。
其中,预设时间可以根据需要如所在位置、天气情况等进行设定,如预设时间可以在5~30min内取值,如15min。
具体地,在空调器的除湿运行时间达到预设时间如15min后,图3所示的控制单元可控制空调器退出除湿模式,并切换至制冷模式,且按照预设的最大输出能力进行制冷,以实现快速降温。
S104,在空调器制冷运行过程中,判断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与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是否小于第一预设温差。
其中,第一预设温差可根据需要进行设定,如可以是在3~5℃内取值。
S105,如果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与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一预设温差,则对空调器进行降频控制。
具体地,在对空调器进行降频控制时,降频控制规则可以是预设的,如每判断一次满足降频条件,则控制压缩机转速降低预设转速n0。
在该实施例中,如果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与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差,则控制空调器保持当前的运行状态。
举例而言,用户通过遥控器控制空调器开机后,用户可以设定制冷的目标温度如22℃,设置在空调器上的温度传感器可实时检测室内环境温度,且此时,图3所示的控制单元可控制空调器直接进入除湿模式,且以预设的最大除湿输出或最大除湿模式运行。在除湿时间达到15min时,控制单元控制空调器切换至制冷模式,且按照预设的最大输出能力进行制冷。在空调器制冷运行过程中,图3所示的分析反馈单元判断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与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是否小于第一预设温差。若是,则控制单元对空调器进行降频控制,以减小制冷输出,将降低能耗。若否,则控制单元控制空调器保持当前的运行状态。
由此,该方法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较好的降温效果,且能够降低能耗,实现节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控制空调器以预设的最大除湿输出或最大除湿模式运行之前,还判断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且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与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差,其中,第二预设温差大于第一预设温差。
进一步地,如果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且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与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温差,则控制空调器按照预设的最大输出能力进行制冷;如果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或者,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与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差,则控制空调器以预设的最大除湿输出或最大除湿模式运行。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对空调器进行降频控制后,判断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与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是否小于第三预设温差,其中,第三预设温差小于第一预设温差。如果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与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三预设温差,则控制空调器停机。如果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与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等于第三预设温差,则返回对空调器的进行降频控制的判断。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当空调器通过接收单元接收到开机信号时,控制单元控制空调器开机。空调器开机后,接收单元接收用户设定的目标温度,获取单元实时获取室内环境温度。进而分析反馈单元对目标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进行比较分析,并生成相应的分析结果,控制单元则根据分析结果对空调器进行相应控制。
具体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3、图4,分析反馈单元首先判断开机时刻所采样到的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如32℃,且室内环境温度与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差如10℃。
如果是,说明此时室内环境温度较高,则控制单元控制空调器按照预设的最大输出能力进行制冷,以实现室内环境温度的快速下降。如果否,则控制单元控制空调器以预设的最大除湿输出或最大除湿模式运行,并开始计时,获取单元获取除湿运行时间,分析反馈单元判断初始运行时间是否达到预设时间如5~30min。
如果是,则控制单元控制空调器切换至制冷模式运行,并控制空调器按照预设的最大输出能力进行制冷。如果否,则控制空调器继续以预设的最大除湿输出或最大除湿模式进行除湿。
在空调器制冷运行过程中,分析反馈模块单元实时或每隔一定时间判断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与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是否小于第一预设温差如4℃。如果是,控制单元则按预设的降频规则对空调器进行降频控制,以降低制冷输出能力,降低能耗。如果否,控制单元则控制空调器保持当前的运行状态。
在空调器降频运行后,分析反馈单元进一步根据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与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判断是否满足停机条件,即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与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是否小于第三预设温差如1℃。如果是,则控制单元控制空调器停机。如果否,则控制单元控制空调器保持当前运行状态,并根据目标温度与房间温度的差值运行,然后再进入降频运行条件判断,以此循环,直至满足停机条件。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3、图5,在空调器开机后,控制单元即控制空调器以预设的最大除湿输出或最大除湿模式运行,并开始计时。获取单元获取除湿运行时间,分析反馈单元判断初始运行时间是否达到预设时间如5~30min。
如果是,则控制单元控制空调器切换至制冷模式运行,并控制空调器按照预设的最大输出能力进行制冷。如果否,则控制空调器继续以预设的最大除湿输出或最大除湿模式进行除湿。
在空调器制冷运行过程中,分析反馈模块单元实时或每隔一定时间判断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与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是否小于第一预设温差如4℃。如果是,控制单元则按预设的降频规则对空调器进行降频控制,以降低制冷输出能力,降低能耗。如果否,控制单元则控制空调器保持当前的运行状态。
在空调器降频运行后,分析反馈单元进一步根据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与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判断是否满足停机条件,即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与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是否小于第三预设温差如1℃。如果是,则控制单元控制空调器停机。如果否,则控制单元控制空调器保持当前运行状态,并根据目标温度与房间温度的差值运行,然后再进入降频运行条件判断,以此循环,直至满足停机条件。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如果该空调器带有WiFi物联网功能,那么可以通过手机APP端、PC端等进行开关机控制,目标温度设定等操作,再通过接收单元、获取单元、分析反馈单元和控制单元来实现。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即空调器开机后执行先除湿后制冷的动作,在制冷运行后的室内环境温度变化曲线如图6中实线所示。相应地,在空调器、空调器的运行环境、用户设定的目标温度均相同的情况下,采用传统的空调器制冷控制方法室内环境温度变化曲线如图6中虚线所示。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在t1时刻第一次达到目标温度T3,而传统方法在t2时刻第一次达到目标温度T3,即言相较于传统的空调器制冷控制方法,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方法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实现较好的降温效果,用户体验好。另外,在t0时刻之前,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较传统方法温降小,因此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具有很好的节能效果。
可选地,图3所示的分析反馈单元的功能也可通过图3所示的云平台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控制方法尤其适用于未设置湿度传感器或湿度传感器工作异常、且压缩机转速可控的空调器。
综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在空调器开机后,执行先除湿后制冷的操作,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较好的降温效果,且在室内环境温度与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满足降频条件或停机条件时,对空调器进行降频控制或控制空调器停机,由此能够降低能耗,实现节能。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执行其上存储的与上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对应的程序,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较好的降温效果,且能够降低能耗,实现节能。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其包括上述实施例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采用上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在执行该介质上存储的与上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对应的程序时,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较好的降温效果,且能够降低能耗,实现节能。
更进一步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其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采用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较好的降温效果,且能够降低能耗,实现节能。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的方框图。如图7所示,该空调器的控制装置100包括:第一获取模块10、第二获取模块20、第一控制模块30、第二控制模块40、第一判断模块50和第三控制模块60。
其中,第一获取模块10用于在空调器开机后,获取用户设定的目标温度。第二获取模块20用于在空调器开机后,实时获取室内环境温度。第一控制模块30用于控制空调器以预设的最大除湿输出或最大除湿模式运行,并记录空调器的除湿运行时间。第二控制模块40用于在除湿运行时间达到预设时间时,控制空调器切换到制冷模式运行,并控制空调器按照预设的最大输出能力进行制冷。第一判断模块50用于在空调器制冷运行过程中,判断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与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是否小于第一预设温差。第三控制模块60用于在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与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一预设温差时,对空调器进行降频控制。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该空调器的控制装置100还可以包括第二判断模块70。第二判断模块70用于在控制空调器以预设的最大除湿输出或最大除湿模式运行之前,判断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且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与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差,其中,第二预设温差大于第一预设温差。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控制模块40还用于在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且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与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温差时,控制空调器按照预设的最大输出能力进行制冷。第一控制模块30具体用于在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或者,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与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差时,控制空调器以预设的最大除湿输出或最大除湿模式运行。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可参见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在空调器开机后,执行先除湿后制冷的操作,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较好的降温效果,且在室内环境温度与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满足降频条件或停机条件时,对空调器进行降频控制或控制空调器停机,由此能够降低能耗,实现节能。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方框图。如图9所示,该空调器1000包括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100。
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采用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较好的降温效果,且能够降低能耗,实现节能。
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其它构成及其作用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已知的,为减少冗余,此处不做赘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空调器开机后,获取用户设定的目标温度,并实时获取室内环境温度;
控制所述空调器以预设的最大除湿输出或最大除湿模式运行,并记录所述空调器的除湿运行时间;
当所述除湿运行时间达到预设时间时,控制所述空调器切换到制冷模式运行,并控制所述空调器按照预设的最大输出能力进行制冷;
在所述空调器制冷运行过程中,判断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是否小于第一预设温差;
如果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差,则对所述空调器进行降频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控制所述空调器以预设的最大除湿输出或最大除湿模式运行之前,还包括:
判断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且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差,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差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差;
如果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且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差,则控制所述空调器按照预设的最大输出能力进行制冷;
如果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或者,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差,则控制所述空调器以预设的最大除湿输出或最大除湿模式运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如果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差,则控制所述空调器保持当前的运行状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对所述空调器进行降频控制后,判断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是否小于第三预设温差,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温差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差;
如果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差,则控制所述空调器停机;
如果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差,则返回对所述空调器的进行降频控制的判断。
5.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
6.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7.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
8.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空调器开机后,获取用户设定的目标温度;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空调器开机后,实时获取室内环境温度;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空调器以预设的最大除湿输出或最大除湿模式运行,并记录所述空调器的除湿运行时间;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除湿运行时间达到预设时间时,控制所述空调器切换到制冷模式运行,并控制所述空调器按照预设的最大输出能力进行制冷;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空调器制冷运行过程中,判断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是否小于第一预设温差;
第三控制模块,用于在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差时,对所述空调器进行降频控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在控制所述空调器以预设的最大除湿输出或最大除湿模式运行之前,判断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且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差,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差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差;
其中,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还用于在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且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差时,控制所述空调器按照预设的最大输出能力进行制冷;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具体用于在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或者,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差时,控制所述空调器以预设的最大除湿输出或最大除湿模式运行。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
CN201711288553.1A 2017-12-07 2017-12-07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Active CN1081058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88553.1A CN108105857B (zh) 2017-12-07 2017-12-07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88553.1A CN108105857B (zh) 2017-12-07 2017-12-07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05857A true CN108105857A (zh) 2018-06-01
CN108105857B CN108105857B (zh) 2020-06-05

Family

ID=62208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88553.1A Active CN108105857B (zh) 2017-12-07 2017-12-07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05857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63671A (zh) * 2018-09-17 2019-01-25 山东朗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变频空调的除湿控制方法
CN109323398A (zh) * 2018-09-30 2019-02-1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WO2020077749A1 (zh) * 2018-10-15 2020-04-2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拖多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673991A (zh) * 2020-12-17 2021-04-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生物养殖环境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空调
CN112747436A (zh) * 2021-01-04 2021-05-04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除湿的控制方法与空调
CN112984721A (zh) * 2021-02-01 2021-06-18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
CN114370699A (zh) * 2021-12-28 2022-04-19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器制热运行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CN115773571A (zh) * 2022-11-09 2023-03-10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低温除湿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8398A (zh) * 2007-11-28 2010-11-03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机构
CN102072548A (zh) * 2010-12-30 2011-05-25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用分时温湿分控方法、装置及空调
CN102901177A (zh) * 2011-07-29 2013-01-30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JP2017096606A (ja) * 2015-11-27 2017-06-01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機
CN106839175A (zh) * 2017-03-02 2017-06-1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07023965A (zh) * 2017-04-13 2017-08-08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其除湿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8398A (zh) * 2007-11-28 2010-11-03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机构
CN102072548A (zh) * 2010-12-30 2011-05-25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用分时温湿分控方法、装置及空调
CN102901177A (zh) * 2011-07-29 2013-01-30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JP2017096606A (ja) * 2015-11-27 2017-06-01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機
CN106839175A (zh) * 2017-03-02 2017-06-1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07023965A (zh) * 2017-04-13 2017-08-08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其除湿控制方法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63671A (zh) * 2018-09-17 2019-01-25 山东朗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变频空调的除湿控制方法
CN109323398A (zh) * 2018-09-30 2019-02-1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CN109323398B (zh) * 2018-09-30 2020-10-3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WO2020077749A1 (zh) * 2018-10-15 2020-04-2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拖多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680725B2 (en) 2018-10-15 2023-06-20 Gd Midea Air-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Multi-split air conditioner,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thereof,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2673991A (zh) * 2020-12-17 2021-04-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生物养殖环境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空调
CN112747436A (zh) * 2021-01-04 2021-05-04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除湿的控制方法与空调
CN112984721A (zh) * 2021-02-01 2021-06-18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
CN114370699A (zh) * 2021-12-28 2022-04-19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器制热运行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CN114370699B (zh) * 2021-12-28 2023-08-15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器制热运行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CN115773571A (zh) * 2022-11-09 2023-03-10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低温除湿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05857B (zh) 2020-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05857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CN108119989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CN105135627B (zh)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07869826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9442679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系统和空调器
CN109855191B (zh) 多联机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4949270B (zh) 空调器的制冷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03375868B (zh) 空调器控温除湿控制方法
CN105546742B (zh) 空调器和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613473A (zh) 风冷冰箱及其化霜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控制器
CN105202724B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空调器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CN105890119A (zh) 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152412A (zh) 空调器的温湿度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657554B (zh) 一种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04236010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04949207A (zh) 温湿双控型空调系统及其的控制方法
CN104990361A (zh) 一种保鲜冰箱及保鲜控制方法
CN109163427B (zh) 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多联机系统
CN109210679A (zh)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CN108151231A (zh) 除霜控制方法、除霜控制装置和空调器
CN107421079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CN103925673A (zh) 空调器的化霜控制方法
CN111089393A (zh) 冷风机用智能化霜方法、装置及控制器
CN108375171A (zh) 空调器自清扫控制方法
CN111486634A (zh) 制冷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