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00679A - 一种转桶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桶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00679A
CN108100679A CN201711472874.7A CN201711472874A CN108100679A CN 108100679 A CN108100679 A CN 108100679A CN 201711472874 A CN201711472874 A CN 201711472874A CN 108100679 A CN108100679 A CN 1081006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ocket wheel
turning barrel
rolling bearing
bearing units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7287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益林
杨红亮
徐志刚
李文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nstitute of Structure and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Beijing Aerostandar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stitute of Structure and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Beijing Aerostandar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stitute of Structure and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Beijing Aerostandar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stitute of Structure and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Priority to CN20171147287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00679A/zh
Publication of CN1081006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006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57/00Stacking of articles
    • B65G57/02Stacking of articles by adding to the top of the stack
    • B65G57/16Stacking of articles of particular shape
    • B65G57/20Stacking of articles of particular shape three-dimensional, e.g. cubiform, cylindric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1/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handling devices, e.g. convey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product or load being conveyed or handled
    • B65G2201/02Articles
    • B65G2201/0235Containers
    • B65G2201/0241Barrels, dru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桶机,包括卧式机架、输送组件、挡桶组件、转桶组件和驱动组件,输送组件通过菱形带座轴承和安装板固定在支架上,转桶组件通过安装架固定在支架上,挡桶组件通过平板固定在侧板上,能够将桶把手转至固定的方向,彻底解决了桶把手与抓取装置干涉的问题,大大降低了掉桶的概率,进而提高了码垛效率。本发明提供的转桶机结构简单紧凑,提高后端工位抓取稳定性,制造成本低,能够同时提供六个转桶工位,容纳最多六个圆桶同时转向,转桶效率高;挡套为锥形结构,使得兼容性高,适用于铁桶和塑料桶的转桶。

Description

一种转桶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包装码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桶机。
背景技术
为便于运输,食品、化工等液体灌装领域应用非常普遍的圆柱桶体(即圆桶)需要进行码垛,码垛系统的可靠性与码垛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条生产线的运行效率。码垛系统中,由于圆柱桶的桶把手位置不确定,抓取桶的时候,抓取装置容易与桶把手干涉,出现掉桶。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四抓抓手抓桶,抓取稳定,但弊端是掉桶概率很大。为减少掉桶概率,可通过三抓抓手抓桶,这样虽然降低了抓手与桶把手的干涉概率(即减小掉桶的概率),但干涉却未能彻底消除,而抓取的稳定性大大降低了,现有技术还采用吸盘代替机械连杆式抓取结构,吸盘可以有效的避开桶把手,但由于吸盘对切向力的承受较弱,在重载的情况下掉桶概率仍然很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掉桶概率大且抓取稳定性低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转桶机,包括卧式机架、输送组件、挡桶组件、转桶组件和驱动组件,输送组件通过菱形带座轴承和安装板固定在支架上,转桶组件通过安装架固定在支架上,挡桶组件通过平板固定在侧板上,能够将桶把手转至固定的方向,彻底解决了桶把手与抓取装置干涉的问题,大大降低了掉桶的概率。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桶机,包括卧式机架、纵向设于卧式机架上的输送组件、横向设置于输送组件上的挡桶组件、设于挡桶组件横向一侧的转桶组件和设于卧式机架一端的驱动组件;
所述卧式机架包括支架、侧板和托架;所述侧板包括纵向设置的两个边侧板和中间侧板,两个边侧板分别固定在支架上部的两侧,中间侧板固定在支架上部的中间位置,所述托架垂直安装在侧板的底部;
所述输送组件通过菱形带座轴承和安装板固定在支架上,所述转桶组件通过安装架固定在支架上,所述挡桶组件通过平板固定在侧板上。
所述挡桶组件包括平板、连接板、两个挡套、两个短轴、两个第一直线轴承、两个第一导柱和第一气缸;
两个挡套分别套在两个短轴上,两个短轴的下端分别固定在连接板的两端;
所述第一气缸和两个第一直线轴承均固定在平板底部,且第一气缸位于两个第一直线轴承之间,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轴穿过平板与连接板连接,两个第一导柱分别穿过两个第一直线轴承,上端与连接板连接。
两个挡套均为锥形,且两个挡套轴线之间的距离之间的距离为圆桶直径的三分之二。
所述转桶组件包括安装架、下连接板、四根连接柱、上连接板、转盘、旋转电机、短连接柱、两个第二直线轴承、两个第二导柱和第二气缸;
所述转盘位于上连接板上部,所述旋转电机固定在上连接板的下部,其输出轴穿过上连接板与转盘连接,所述上连接板通过四根连接柱与下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气缸和两个第二直线轴承均固定在安装架的下部,所述安装架的两端固定在支架上;所述第二气缸位于两个第二导柱之间,第二气缸的输出轴穿过安装架并通过短连接柱与下连接板连接,两个第二导柱分别穿过两个第二直线轴承,各自的上端与下连接板连接。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电机链轮、驱动链条和第二链轮;
所述电机链轮套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链轮套在输送组件中的主动轴上,所述电机链轮和主动轴之间通过驱动链条连接。
所述输送组件包括主动轴、第一立式带座轴承、第二立式带座轴承、第三立式带座轴承、十二个第一链轮、四条输送链条、第一过渡辊、第二过渡辊、第一从动轴、第二从动轴、四个菱形带座轴承和安装板。
所述第一过渡辊和第一从动轴平行设置在支架的一侧,且第一过渡辊位于第一从动轴的外侧;所述第一过渡辊穿过中间侧板的一端,其两端与两个边侧板连接;所述第一从动轴穿过中间侧板的一端,其两端分别穿过两个边侧板,且与菱形带座轴承连接;
所述第二过渡辊和第二从动轴平行设置在支架的另一侧,且第二过渡辊位于第二从动轴的外侧;所述第二过渡辊穿过中间侧板的另一端,其两端与两个边侧板连接;所述第二从动轴穿过中间侧板的另一端,其两端分别穿过两个边侧板,且与菱形带座轴承连接。
所述主动轴平行设置在第一从动轴的正下方,并通过第一立式带座轴承、第二立式带座轴承和第三立式带座轴承固定在支架上;所述第一立式带座轴承和第三立式带座轴承分别套在第一从动轴的两端,所述第三立式带座轴承套在第一从动轴的中间位置。
所述主动轴上套有第一链轮A、第一链轮B、第一链轮C和第一链轮D共四个第一链轮,所述第一链轮A和第一链轮B位于第一立式带座轴承和第二立式带座轴承之间,所述第一链轮C和第一链轮D位于第二立式带座轴承和第三立式带座轴承之间,所述驱动组件中的第二链轮位于第二立式带座轴承和第一链轮C之间。
所述第一从动轴上套有第一链轮E、第一链轮F、第一链轮G和第一链轮H共四个第一链轮,所述第二从动轴上套有第一链轮I、第一链轮J、第一链轮K和第一链轮L共四个第一链轮,所述第一链轮A、第一链轮E和第一链轮I通过第一条输送链条连接,所述第一链轮B、第一链轮F和第一链轮J通过第二条输送链条连接,所述第一链轮C、第一链轮G和第一链轮K通过第三条输送链条连接,所述第一链轮D、第一链轮H和第一链轮L通过第四条输送链条连接。
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转桶机包括卧式机架、输送组件、挡桶组件、转桶组件和驱动组件,卧式机架包括支架、侧板和托架;侧板包括纵向设置的两个边侧板和中间侧板,两个边侧板分别固定在支架上部的两侧,中间侧板固定在支架上部的中间位置,托架垂直安装在侧板的底部,输送组件通过菱形带座轴承和安装板固定在支架上,转桶组件通过安装架固定在支架上,所述挡桶组件通过平板固定在侧板上,能够将桶把手转至固定的方向,彻底解决了桶把手与抓取装置干涉的问题,大大降低了掉桶的概率;
本发明提供的转桶机结构简单紧凑,提高后端工位抓取稳定性,制造成本低,能够同时提供六个转桶工位,容纳最多六个圆桶同时转向,转桶效率高;
本发明中的挡套为锥形结构,使得兼容性高,适用于铁桶和塑料桶的转桶,;
本发明中的第一过渡辊和第二过渡辊分别设置在支架的两侧,两者均可转动,且均与从动轴平行设置,主动轴、第一从动轴和第二从动轴上设置的十二个第一链轮保证四条输送链条能够可靠输送转桶成功的圆桶;
本发明中的电机链轮套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二链轮套在主动轴上,电机链轮和主动轴之间通过驱动链条连接,驱动电机可以持续运转,保证了主动轴持续运转,提高了整个转桶机的工作效率,进而提高了码垛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转桶机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转桶机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挡桶组件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转桶组件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转桶组件主视图;
图中,1-支架,2-主动轴,3-立式带座轴承,4-第一链轮,5-输送链条,6-第一过渡辊,7-第一从动轴,8-侧板,9-挡桶组件,10-转桶组件,11-菱形带座轴承,12-安装板,13-驱动电机,14-电机链轮,15-驱动链条,16-第二链轮,17-托架,18-平板,19-连接板,20-挡套,21-短轴,22-第一直线轴承,23-第一导柱,24-第一气缸,25-安装架,26-下连接板,27-连接柱,28-上连接板,29-转盘,30-旋转电机,31-短连接柱,32-第二直线轴承,33-第二导柱,34-第二气缸,35-圆桶,36-第二从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转桶机,具体结构图如图1和图2所示,其包括卧式机架、纵向设于卧式机架上的输送组件、横向设置于输送组件上的挡桶组件9、设于挡桶组件9横向一侧的转桶组件10和设于卧式机架一端的驱动组件;
上述的卧式机架包括支架1、侧板8和托架17,支架1为矩形钢管焊接架,侧板8包括两个边侧板和中间侧板,两个边侧板分别固定在支架1上部的两侧,中间侧板固定在支架1上部的中间位置,托架17垂直安装在侧板的底部,用于支撑两个边侧板和中间侧板。
输送组件通过菱形带座轴承11和安装板12固定在支架上,转桶组件10通过安装架25固定在支架1上,挡桶组件9通过平板18固定在侧板8上。
如图3所示,挡桶组件9包括平板18、连接板19、挡套20、短轴21、第一直线轴承22、第一导柱23和第一气缸24;
挡套20设有两个,短轴21也设有两个,两个挡套分别套在两个短轴上,两个短轴的下端分别固定在连接板19的两端;
第一直线轴承22设有两个,第一导柱23设有两个,第一气缸24和两个第一直线轴承均固定在平板18底部,且第一气缸24位于两个第一直线轴承之间,第一气缸24的输出轴穿过平板18与连接板19连接,两个第一导柱分别穿过两个第一直线轴承,上端与连接板19连接。
两个挡套均为锥形,且两个挡套轴线之间的距离之间的距离为圆桶35直径的三分之二。
如图4和图5所示,转桶组件10包括安装架25、下连接板26、连接柱27、上连接板28、转盘29、旋转电机30、短连接柱31、第二直线轴承32、第二导柱33和第二气缸34;
第二直线轴承32设有两个,第二导柱33设有两个,连接柱27设有四根,转盘29位于上连接板28上部,旋转电机30固定在上连接板28的下部,其输出轴穿过上连接板28与转盘29连接,上连接板28通过四根连接柱与下连接板26连接,第二气缸34和两个第二直线轴承均固定在安装架25的下部,安装架25的两端固定在支架1上;第二气缸34位于两个第二导柱之间,第二气缸34的输出轴穿过安装架25并通过短连接柱31与下连接板26连接,两个第二导柱分别穿过两个第二直线轴承,各自的上端与下连接板26连接。
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13、电机链轮14、驱动链条15和第二链轮16;
电机链轮14套在驱动电机13的输出轴上,第二链轮16套在输送组件中的主动轴2上,电机链轮14和主动轴2之间通过驱动链条15连接。
输送组件包括主动轴2、立式带座轴承3、第一链轮4、输送链条5、第一过渡辊6、第二过渡辊、第一从动轴7、第二从动轴36、菱形带座轴承11和安装板12。
立式带座轴承3设有3个,分别为第一立式带座轴承、第二立式带座轴承和第三立式带座轴承,第一链轮4设有十二个,分别为第一链轮A、第一链轮B、第一链轮C、第一链轮D、第一链轮E、第一链轮F、第一链轮G、第一链轮H、第一链轮I、第一链轮J、第一链轮K和第一链轮L。
第一过渡辊6和第一从动轴7平行设置在支架1的一侧,且第一过渡辊6位于第一从动轴7的外侧;第一过渡辊6穿过中间侧板的一端,其两端与两个边侧板连接;第一从动轴7穿过中间侧板的一端,其两端分别穿过两个边侧板,且与菱形带座轴承11连接;
第二过渡辊和第二从动轴36平行设置在支架1的另一侧,且第二过渡辊位于第二从动轴36的外侧;第二过渡辊穿过中间侧板的另一端,其两端与两个边侧板连接;第二从动轴36穿过中间侧板的另一端,其两端分别穿过两个边侧板,且与菱形带座轴承11连接。
主动轴2平行设置在第一从动轴7的正下方,并通过第一立式带座轴承、第二立式带座轴承和第三立式带座轴承固定在支架1上;第一立式带座轴承和第三立式带座轴承分别套在第一从动轴7的两端,第三立式带座轴承套在第一从动轴7的中间位置。
主动轴2上套有第一链轮A、第一链轮B、第一链轮C和第一链轮D共四个第一链轮,第一链轮A和第一链轮B位于第一立式带座轴承和第二立式带座轴承之间,第一链轮C和第一链轮D位于第二立式带座轴承和第三立式带座轴承之间,驱动组件中的第二链轮16位于第二立式带座轴承和第一链轮C之间。
输送链条5设有四条,第一从动轴7上套有第一链轮E、第一链轮F、第一链轮G和第一链轮H共四个第一链轮,第二从动轴36上套有第一链轮I、第一链轮J、第一链轮K和第一链轮L共四个第一链轮,第一链轮A、第一链轮E和第一链轮I通过第一条输送链条连接,第一链轮B、第一链轮F和第一链轮J通过第二条输送链条连接,第一链轮C、第一链轮G和第一链轮K通过第三条输送链条连接,第一链轮D、第一链轮H和第一链轮L通过第四条输送链条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桶机工作过程如下:
转桶机运行时沿输送方向末端的挡桶组件9先动作,后面的挡桶组件9根据来桶的顺序依次动作,圆桶35进入转桶机后,挡桶组件9中的第一气缸24带动挡套升起待圆桶35与挡套接触时转桶机构中的第二气缸34带动转盘29升起托起圆桶35,随后启动旋转电机30带动转盘29旋转,将桶把手旋转至规定位置,后面进入转桶机的圆桶35按上面的动作完成转桶动作,等所有桶都完成转桶动作后第二气缸34收回,桶底落到驱动链条15上被输送至下一个工位。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参照上述实施例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这些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在申请待批的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转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卧式机架、纵向设于卧式机架上的输送组件、横向设置于输送组件上的挡桶组件、设于挡桶组件横向一侧的转桶组件和设于卧式机架一端的驱动组件;
所述卧式机架包括支架、侧板和托架;所述侧板包括纵向设置的两个边侧板和中间侧板,两个边侧板分别固定在支架上部的两侧,中间侧板固定在支架上部的中间位置,所述托架垂直安装在侧板的底部;
所述输送组件通过菱形带座轴承和安装板固定在支架上,所述转桶组件通过安装架固定在支架上,所述挡桶组件通过平板固定在侧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桶组件包括平板、连接板、两个挡套、两个短轴、两个第一直线轴承、两个第一导柱和第一气缸;
两个挡套分别套在两个短轴上,两个短轴的下端分别固定在连接板的两端;
所述第一气缸和两个第一直线轴承均固定在平板底部,且第一气缸位于两个第一直线轴承之间,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轴穿过平板与连接板连接,两个第一导柱分别穿过两个第一直线轴承,上端与连接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桶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挡套均为锥形,且两个挡套轴线之间的距离之间的距离为圆桶直径的三分之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桶组件包括安装架、下连接板、四根连接柱、上连接板、转盘、旋转电机、短连接柱、两个第二直线轴承、两个第二导柱和第二气缸;
所述转盘位于上连接板上部,所述旋转电机固定在上连接板的下部,其输出轴穿过上连接板与转盘连接,所述上连接板通过四根连接柱与下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气缸和两个第二直线轴承均固定在安装架的下部,所述安装架的两端固定在支架上;所述第二气缸位于两个第二导柱之间,第二气缸的输出轴穿过安装架并通过短连接柱与下连接板连接,两个第二导柱分别穿过两个第二直线轴承,各自的上端与下连接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电机链轮、驱动链条和第二链轮;
所述电机链轮套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链轮套在输送组件中的主动轴上,所述电机链轮和主动轴之间通过驱动链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包括主动轴、第一立式带座轴承、第二立式带座轴承、第三立式带座轴承、十二个第一链轮、四条输送链条、第一过渡辊、第二过渡辊、第一从动轴、第二从动轴、四个菱形带座轴承和安装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渡辊和第一从动轴平行设置在支架的一侧,且第一过渡辊位于第一从动轴的外侧;所述第一过渡辊穿过中间侧板的一端,其两端与两个边侧板连接;所述第一从动轴穿过中间侧板的一端,其两端分别穿过两个边侧板,且与菱形带座轴承连接;
所述第二过渡辊和第二从动轴平行设置在支架的另一侧,且第二过渡辊位于第二从动轴的外侧;所述第二过渡辊穿过中间侧板的另一端,其两端与两个边侧板连接;所述第二从动轴穿过中间侧板的另一端,其两端分别穿过两个边侧板,且与菱形带座轴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平行设置在第一从动轴的正下方,并通过第一立式带座轴承、第二立式带座轴承和第三立式带座轴承固定在支架上;所述第一立式带座轴承和第三立式带座轴承分别套在第一从动轴的两端,所述第三立式带座轴承套在第一从动轴的中间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上套有第一链轮A、第一链轮B、第一链轮C和第一链轮D共四个第一链轮,所述第一链轮A和第一链轮B位于第一立式带座轴承和第二立式带座轴承之间,所述第一链轮C和第一链轮D位于第二立式带座轴承和第三立式带座轴承之间,所述驱动组件中的第二链轮位于第二立式带座轴承和第一链轮C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从动轴上套有第一链轮E、第一链轮F、第一链轮G和第一链轮H共四个第一链轮,所述第二从动轴上套有第一链轮I、第一链轮J、第一链轮K和第一链轮L共四个第一链轮,所述第一链轮A、第一链轮E和第一链轮I通过第一条输送链条连接,所述第一链轮B、第一链轮F和第一链轮J通过第二条输送链条连接,所述第一链轮C、第一链轮G和第一链轮K通过第三条输送链条连接,所述第一链轮D、第一链轮H和第一链轮L通过第四条输送链条连接。
CN201711472874.7A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转桶机 Pending CN1081006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72874.7A CN108100679A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转桶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72874.7A CN108100679A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转桶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00679A true CN108100679A (zh) 2018-06-01

Family

ID=62214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72874.7A Pending CN108100679A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转桶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0067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56805A (zh) * 2019-08-21 2019-10-22 广州隆宝科技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清洗机走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56805A (zh) * 2019-08-21 2019-10-22 广州隆宝科技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清洗机走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0356805B (zh) * 2019-08-21 2023-09-08 广州隆宝科技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清洗机走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47098U (zh) 钢管批量上料机
CN214826495U (zh) 叉杆垂直循环提升机
CN105947614A (zh) 一种便于采集监管码的对整箱药进行翻转的设备
CN108100679A (zh) 一种转桶机
CN202657635U (zh) 重型滑橇输送系统
CN204528471U (zh) 全自动激光切割生产线
CN203512567U (zh) 一种洗衣液链板输送装置
CN105480777A (zh) 多层铺布机的布卷输送装置
CN207957127U (zh) 一种转桶机
CN210150099U (zh) 一种农副产品提升装置
CN204847416U (zh) 一种烟包木夹板自动收集装置
CN202272582U (zh) 络纱机自动取纱搬运车
CN204150665U (zh) 工作台水平移动升降板链输送装置
CN106882538A (zh) 一种物品移载分拣装置
CN203545027U (zh) 可移动式辊子链传动输送机
CN106348215B (zh) 一种有机垃圾喷爆处理前的全自动提升运送系统
CN205555417U (zh) 一种箱式物料高速斜轮分拣机
CN214113822U (zh) 一种分层皮带输送机
CN211762674U (zh) 一种石材加工的多规格固定装置
CN205589911U (zh) 多层铺布机的布卷输送装置
CN105948848A (zh) 槽式有机肥发酵用换池出料机
CN103253482A (zh) 毛条包输送装置
CN205774171U (zh) 槽式有机肥发酵用换池出料机
CN202054955U (zh) 自动落纱机空管整理装置
CN102507251B (zh) 单臂旋转双扦粮食自动扦样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