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99894A - 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方法、动力驱动系统和混合动力汽车 - Google Patents
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方法、动力驱动系统和混合动力汽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099894A CN108099894A CN201810002189.6A CN201810002189A CN108099894A CN 108099894 A CN108099894 A CN 108099894A CN 201810002189 A CN201810002189 A CN 201810002189A CN 108099894 A CN108099894 A CN 10809989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ynamotor
- synchronizer
- line shaft
- hybrid vehicle
- clut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10/00—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 B60W10/04—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including control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W10/06—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including control of propulsion units including control of combustion engin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6/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 B60K6/2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the prime-movers consisting of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e.g. HEVs
- B60K6/2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the prime-movers consisting of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e.g. HEVs characterised by apparatus, components or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Vs
- B60K6/3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the prime-movers consisting of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e.g. HEVs characterised by apparatus, components or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V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gearing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6/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 B60K6/2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the prime-movers consisting of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e.g. HEVs
- B60K6/50—Architecture of the driveline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or kind of transmission units
- B60K6/54—Transmission for changing ratio
- B60K6/543—Transmission for changing ratio the transmission being a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10/00—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 B60W10/04—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including control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W10/08—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including control of propulsion units including control of electric propulsion units, e.g. motors or generato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20/00—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 B60W20/20—Control strategies involving selection of hybrid configuration, e.g. selection between series or parallel configura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20/00—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 B60W20/30—Control strategies involving selection of transmission gear ratio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2510/00—Input parameters relating to a particular sub-units
- B60W2510/02—Clutches
- B60W2510/0208—Clutch engagement state, e.g. engaged or disengaged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2—Hybrid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方法、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驱动系统和混合动力汽车,其中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方法为:接收驾驶操作指令,并获取所述第一同步器和第二同步器的当前状态、所述离合器的当前状态;根据所述驾驶操作指令、所述第一同步器和第二同步器的当前状态、所述离合器的当前状态对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所述发动机和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进行控制,以使所述混合动力汽车进行模式切换和/或挡位切换,其中,所述混合动力汽车的运行模式包括纯电动模式、串联增程模式和并联模式。该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方法可兼顾发动机和电动发电机的驱动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方法、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驱动系统和混合动力汽车。
背景技术
混合动力系统同时搭载发动机、电机两种动力系统,在制定变速器控制换挡策略时,需同时兼顾发动机、电机的工作特性,尽量保证发动机、电机在车辆全部运行工况内均工作在高效区。现有混合动力汽车中,主要针对发动机工作特性制定换挡策略,而电机工作特性无法通过换挡进行有效调节,从而限制了整个动力系统的工作效率。尤其对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运行时间占了较大比重,发动机仅在车速较高、负荷较大或电池电量较低时工作,车辆全工况的运行效率较大程度上取决于电机工作点,现有换挡策略难以对车辆整体经济性有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方法,该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方法可兼顾发动机和电动发电机的驱动效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驱动系统,该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驱动系统包括上述的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驱动系统的混合动力汽车。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方法,包括:所述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驱动系统包括变速器、第一电动发电机、发动机和第二电动发电机,所述变速器包括第一变速部和第二变速部,所述第一变速部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进行连接的第一动力轴、通过离合器与所述发动机进行连接的第二动力轴、第三动力轴,所述第一动力轴与所述第二动力轴联动,所述第二动力轴与所述第三动力轴之间设置有多组具有不同速比的第一变速部齿轮副,所述第二动力轴和所述第三动力轴能够选择性地通过其中一组所述第一变速部齿轮副进行动力传动,所述第二变速部部具有第四动力轴和第五动力轴,所述第四动力轴用于与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进行连接,所述第四动力轴与所述第五动力轴之间设置有多组具有不同速比的第二变速部齿轮副,所述第四动力轴和所述第五动力轴能够选择性地通过其中一组所述第二变速部齿轮副进行动力传动,其中所述第三动力轴和所述第五动力轴构造为所述变速器的动力输出端,且所述第三动力轴上还设置有第一同步器,所述第四动力轴上还设置有第二同步器,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驾驶操作指令,并获取所述第一同步器和第二同步器的当前状态、所述离合器的当前状态;
根据所述驾驶操作指令、所述第一同步器和第二同步器的当前状态、所述离合器的当前状态对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所述发动机和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进行控制,以使所述混合动力汽车进行模式切换和/或挡位切换,其中,所述混合动力汽车的运行模式包括纯电动模式、串联增程模式和并联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方法,该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方法可控制车辆的发动机和电动发电机使驱动效率大大增加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出的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当所述第一同步器和所述第二同步器均处于空挡位、且所述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时,如果接收到纯电动起步指令,则获取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的目标挡位,并控制所述第一同步器结合至第一位置,以及根据所述纯电动起步指令控制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正转或反转,以使所述混合动力汽车在所述纯电动模式下完成前进起步或倒车起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当所述第一同步器结合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所述第二同步器处于空挡位、且所述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时,如果接收到纯电动换挡指令,则获取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的目标挡位,并控制所述第二同步器结合至第三位置或第四位置,以及根据所述混合动力汽车的油门开度获取电机扭矩变化率,然后根据所述电机扭矩变化率分别对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进行降扭控制和对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进行升扭控制,直至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和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完成扭矩切换后,控制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处于自由状态,并控制所述第一同步器退回至空挡位,以使所述混合动力汽车在所述纯电动模式下完成挡位切换。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当所述第一同步器处于空挡位、所述第二同步器结合在第三位置或第四位置、且所述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时,如果接收到由纯电动模式向串联增程模式切换的指令,则控制所述离合器结合,并控制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带动所述发动机启动,以及在所述发动机完成启动后,由所述发动机带动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进行发电以给所述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电池充电,所述动力电池给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供电以通过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驱动所述混合动力汽车运行。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当所述第一同步器结合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所述第二同步器处于空挡位、且所述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时,如果接收到由纯电动模式向串联增程模式切换的指令,则控制所述第二同步器结合至第三位置或第四位置,并根据所述混合动力汽车的油门开度获取电机扭矩变化率,以及根据所述电机扭矩变化率分别对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进行降扭控制和对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进行升扭控制,直至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和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完成扭矩切换后,控制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处于自由状态,并控制所述第一同步器退回至空挡位,然后控制所述离合器结合,并控制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带动所述发动机启动,以及在所述发动机完成启动后,由所述发动机带动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进行发电以给所述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电池充电,所述动力电池给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供电以通过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驱动所述混合动力汽车运行。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当所述第一同步器处于空挡位、所述第二同步器结合在第三位置或第四位置、且所述离合器处于结合状态时,如果接收到由串联增程模式向并联模式切换的指令,则控制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进入自由状态,并控制所述发动机进入怠速状态,以及控制所述离合器分离,然后控制所述第一同步器结合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并根据所述第一同步器对应的目标挡位控制所述发动机进行调速,以使所述离合器的主、从动部件达到转速同步,以及根据所述混合动力汽车的油门开度获取扭矩切换变化率,最后根据所述扭矩切换变化率对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进行降扭控制和对所述离合器的结合过程进行控制,直至所述离合器完成结合后,控制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进入自由状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驱动系统,包括:变速器、第一电动发电机、发动机和第二电动发电机,所述变速器包括第一变速部和第二变速部,所述第一变速部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进行连接的第一动力轴、通过离合器与所述发动机进行连接的第二动力轴、第三动力轴,所述第一动力轴与所述第二动力轴联动,所述第二动力轴与所述第三动力轴之间设置有多组具有不同速比的第一变速部齿轮副,所述第二动力轴和所述第三动力轴能够选择性地通过其中一组所述第一变速部齿轮副进行动力传动,所述第二变速部具有第四动力轴和第五动力轴,所述第四动力轴用于与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进行连接,所述第四动力轴与所述第五动力轴之间设置有多组具有不同速比的第二变速部齿轮副,所述第四动力轴和所述第五动力轴能够选择性地通过其中一组所述第二变速部齿轮副进行动力传动,其中所述第三动力轴和所述第五动力轴构造为所述变速器的动力输出端,且所述第三动力轴上还设置有第一同步器,所述第四动力轴上还设置有第二同步器;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驾驶操作指令,并获取所述第一同步器和第二同步器的当前状态、所述离合器的当前状态,以及根据所述驾驶操作指令、所述第一同步器和第二同步器的当前状态、所述离合器的当前状态对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所述发动机和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进行控制,以使所述混合动力汽车进行模式切换和/或挡位切换,其中,所述混合动力汽车的运行模式包括纯电动模式、串联增程模式和并联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模块进一步用于,当所述第一同步器和所述第二同步器均处于空挡位、且所述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时,如果接收到纯电动起步指令,则获取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的目标挡位,并控制所述第一同步器结合至第一位置,以及根据所述纯电动起步指令控制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正转或反转,以使所述混合动力汽车在所述纯电动模式下完成前进起步或倒车起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模块进一步用于,当所述第一同步器结合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所述第二同步器处于空挡位、且所述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时,如果接收到纯电动换挡指令,则获取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的目标挡位,并控制所述第二同步器结合至第三位置或第四位置,以及根据所述混合动力汽车的油门开度获取电机扭矩变化率,然后根据所述电机扭矩变化率分别对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进行降扭控制和对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进行升扭控制,直至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和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完成扭矩切换后,控制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处于自由状态,并控制所述第一同步器退回至空挡位,以使所述混合动力汽车在所述纯电动模式下完成挡位切换,所述控制模块进一步用于,当所述第一同步器处于空挡位、所述第二同步器结合在第三位置或第四位置、且所述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时,如果接收到由纯电动模式向串联增程模式切换的指令,则控制所述离合器结合,并控制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带动所述发动机启动,以及在所述发动机完成启动后,由所述发动机带动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进行发电以给所述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电池充电,所述动力电池给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供电以通过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驱动所述混合动力汽车运行,所述控制模块进一步用于,当所述第一同步器结合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所述第二同步器处于空挡位、且所述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时,如果接收到由纯电动模式向串联增程模式切换的指令,则控制所述第二同步器结合至第三位置或第四位置,并根据所述混合动力汽车的油门开度获取电机扭矩变化率,以及根据所述电机扭矩变化率分别对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进行降扭控制和对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进行升扭控制,直至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和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完成扭矩切换后,控制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处于自由状态,并控制所述第一同步器退回至空挡位,然后控制所述离合器结合,并控制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带动所述发动机启动,以及在所述发动机完成启动后,由所述发动机带动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进行发电以给所述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电池充电,所述动力电池给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供电以通过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驱动所述混合动力汽车运行,所述控制模块进一步用于,当所述第一同步器处于空挡位、所述第二同步器结合在第三位置或第四位置、且所述离合器处于结合状态时,如果接收到由串联增程模式向并联模式切换的指令,则控制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进入自由状态,并控制所述发动机进入怠速状态,以及控制所述离合器分离,然后控制所述第一同步器结合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并根据所述第一同步器对应的目标挡位控制所述发动机进行调速,以使所述离合器的主、从动部件达到转速同步,以及根据所述混合动力汽车的油门开度获取扭矩切换变化率,最后根据所述扭矩切换变化率对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进行降扭控制和对所述离合器的结合过程进行控制,直至所述离合器完成结合后,控制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进入自由状态。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的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驱动系统,包括上述的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再一方面的混合动力汽车,包括上述的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驱动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变速器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变速器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
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方法100,变速器1,第一变速部101,第一电动发电机2,第一动力轴11,发动机3,第二动力轴12,第三动力轴13,第一变速部齿轮副14,第二变速部4,第四动力轴41,第五动力轴42,第二电动发电机5,第二变速部齿轮副43,第一离合器6,第二动力轴固定齿轮121,第三动力轴空套齿轮131,第一同步器132,第一动力轴固定齿轮111,第三动力轴固定齿轮133,差速器7,第二动力轴空套齿轮122,第三同步器123,同步离合器134,第四动力轴空套齿轮411,第二同步器412,第五动力轴固定齿轮4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2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变速器1,该变速器1应用于动力源和差速器7之间,动力源可以是发动机3和/或电动发电机,该变速器1实现变速功能,满足车辆在不同行驶工况下对动力以及扭矩的需求。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变速器1可以包括:第一变速部101和第二变速部4。
如图1所示,第一变速部101具有用于与第一电动发电机2进行连接的第一动力轴11、用于与发动机3进行连接的第二动力轴12、第三动力轴13。
第一动力轴11与第二动力轴12联动,在本发明的描述中,两个部件联动表示其中一个部件转动、则另外一个部件随之转动。例如,第一动力轴11与第二动力轴12联动,则表示在第一动力轴11主动旋转时,第二动力轴12也将随之从动旋转,或者在第二动力轴12主动旋转时,第一动力轴11也将随之被动旋转。在本发明下面关于“联动”的描述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则均作此理解。
第二动力轴12与第三动力轴13之间设置有多组具有不同速比的第一变速部齿轮副14,第二动力轴12和第三动力轴13能够选择性地通过其中一组第一变速部齿轮副14进行动力传动。
第二变速部4具有第四动力轴41和第五动力轴42,第四动力轴41用于与第二电动发电机5进行连接,第四动力轴41与第五动力轴42之间设置有多组具有不同速比的第二变速部齿轮副43,第四动力轴41和第五动力轴42能够选择性地通过其中一组第二变速部齿轮副43进行动力传动。
其中第三动力轴13和第五动力轴42构造为变速器1的动力输出端。
换言之,第一变速部101能够将来自第一电动发电机2和发动机3的动力通过动力耦合后从第三动力轴13输出,一般地,变速器动力直接输出给差速器7,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三动力轴13作为变速器1的其中一个动力输出端也可以直接将耦合动力输出给差速器7。
同样,第二变速部4将来自第二电动发电机5的动力通过变速后从第五动力轴42输出,该第五动力轴42也可以联动至差速器7,即将动力直接输出给差速器7。
因此,第一变速部101负责第一电动发电机2和发动机3的动力耦合以及输出,第二变速部4负责第二电动发电机3的动力输出,第二变速部4相当于只为一个动力源提供变速功能,无需匹配多个动力源对变速的不同匹配要求,因此该第二变速部4可以直接对接一电动发电机,并针对该电动发电机的输出特性曲线而进行针对性地变速、调速,保证该电动发电机的输出效率,解决现有发动机和电动发电机无法匹配或匹配效率差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变速器1,该变速器1可实现发动机、电机两个动力系统的挡位独立切换,实现发动机与电机传动比匹配的完全解耦,从而最大限度保证发动机与电机均工作在高效转速区,提高整车经济性。此外,通过下面将会提到的离合器与同步器的配合控制,可以实现纯电行驶、并联驱动、串联增程等各主要混动模式,最大限度保证混合动力系统高效运转,对于这些传动模式,将在下面结合具体的示例进行详述。
参照图1,第一动力轴11适于与第一电动发电机2直接相连,第二动力轴12适于与发动机3通过第一离合器6相连。
如图2所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动力轴11适于与第一电动发电机2直接相连,第二动力轴12适于与发动机3直接相连。
第二动力轴12上固定设置有多个第二动力轴固定齿轮121(如两个,图1实施例),第三动力轴13上空套设置有多个第三动力轴空套齿轮131(如两个,图1实施例),多个第二动力轴固定齿轮121和多个第三动力轴空套齿轮131分别对应地啮合,从而构成多组第一变速部齿轮副14(如两对,图1实施例),第三动力轴13上还设置有用于同步第三动力轴空套齿轮131与第三动力轴13的第一同步器132。
在图1的实施例中,第三动力轴空套齿轮131可以是两个,第一同步器132可以是一个且位于该两个第三动力轴空套齿轮131之间,即该第一同步器132为两个第三动力轴空套齿轮131所共用。如图1所示实施例,第一动力轴11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动力轴固定齿轮111,第一动力轴固定齿轮111与其中一个第二动力轴固定齿轮121啮合,第三动力轴13上固定设置有第三动力轴固定齿轮133,第三动力轴固定齿轮133适于与主减速器从动齿轮啮合,即第三动力轴固定齿轮133作为第一变速部101的动力输出齿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如图2所示,第二动力轴12上空套设置有多个第二动力轴空套齿轮122,第二动力轴12上还设置有用于同步第二动力轴空套齿轮122和第二动力轴12的第三同步器123,如在图2的示例中,第二动力轴空套齿轮122为两个且中间设置有一个共用的第三同步器123。
第三动力轴13上空套设置有多个第三动力轴空套齿轮131,第三动力轴13上还设置有用于同步第三动力轴空套齿轮131和第三动力轴13的同步离合器134,多个第二动力轴空套齿轮122和多个第三动力轴空套齿轮131分别对应地啮合,从而构成多组第一变速部齿轮副14,如图2示意的两对。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多个第三动力轴空套齿轮131中有两个第三动力轴空套齿轮131连接为一体以构成双联齿轮,双联齿轮通过同步离合器134接合第三动力轴13。采用双联齿轮结构可以简化装配过程,提高装配效率,同时通过一个同步离合器134可以实现该双联齿轮与第三动力轴13的接合与断开,操作控制方便。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第四动力轴41上空套设置有多个第四动力轴空套齿轮411,第四动力轴41上还设置有用于同步第四动力轴空套齿轮411与第四动力轴41的第二同步器412。
第五动力轴42上固定设置有多个第五动力轴固定齿轮421,多个第五动力轴固定齿轮421与多个第四动力轴空套齿轮411分别对应地啮合,从而构成多组第二变速部齿轮副43。
对于第四动力轴41和第五动力轴42上的齿轮布置形式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如在未示出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第四动力轴41上固定设置有多个第四动力轴固定齿轮。第五动力轴42上空套设置有多个第五动力轴空套齿轮,第五动力轴42上还设置有用于同步第五动力轴空套齿轮与第五动力轴42的第二同步器412,多个第五动力轴空套齿轮与多个第四动力轴固定齿轮分别对应地啮合,从而构成多组第二变速部齿轮副43。
下面参照图1-图2简单描述各具体实施例中动力变速器1的构造以及典型工况。
实施例一:
如图1,双自由度变速器1基本型Ⅰ:变速器1通过第一动力轴11与第一电动发电机2相连,变速器1还通过第二动力轴12与发动机3相连,第二动力轴12与发动机3之间配置有离合器6,变速器1还通过第四动力轴41与第二电动发电机5相连。
其中,发动机3与第一电动发电机2匹配第一同步器132的两个挡位;第二电动发电机5匹配第二同步器412的两个挡位;发动机3通过第一离合器6接入第一同步器132的动力传递路线,同时第一离合器6控制发动机3与第一电动发电机2的机械连接;第一电动发电机2同时具备启动发动机、发电、纯电动驱动功能,第二电动发电机5主要用于纯电动驱动。
当处于纯电动模式:
第一离合器6断开、第一同步器132处于空挡位置,第一电动发电机2和发动机3都不工作,此时第二电动发电机5工作,并通过第二同步器412的接合作用输出动力(接合任意一个第四动力轴空套齿轮411),此模式下,第二电动发电机5直接对外输出动力,传动链短,传动效率高,且第二电动发电机5匹配的是独立的第二变速部4,利用第二变速部4针对第二电动发电机5的输出特性而匹配的传动速比,从而最大化地提升第二电动发电机5的输出效率,保证第二电动发电机5时刻处在最优动力输出区间。
当处于串联增程模式:
第一离合器6结合,第一同步器132挂空挡,即发动机3、第一电动发电机2与车轮的动力切断,发动机3驱动第一电动发电机2发电;第二同步器412挂入某个挡位,第二电动发电机5接收电能,驱动车辆行驶。由此,实现了发动机3对第一电动发电机2的动力输出,实现了第一电动发电机2的发电功能,补充车辆电池电能,另一方面,第二电动发电机5则能以最优的动力输出方式直接输出动力驱动车辆行驶。
当处于并联模式:
第一离合器6接合,第一同步器132挂入某个挡位,第二同步器412亦挂入某个挡位,由此第一电动发电机2和发动机3输出的动力通过第一变速部101动力耦合后输出给变速器1,第二电动发电机就5通过第二变速部4的变速后输出动力,两部分动力最终挂在差速器7处耦合并输出给车轮。
第一电动发电机2和发动机3均配置有两挡变速,当然也可以拓展至4、6等多个挡位;第二电动发电机5配置的也为两挡变速,当然亦可拓展至4、6等多个挡位;且两者拓展互不影响。
对于图2的实施例,由于主题构造大体相同,因此其传动原理、传动模式与图1实施例相似,因此这里不再赘述。
下面参考图3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方法10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方法100可以包括:变速器1、第一电动发电机2、发动机3和第二电动发电机5,变速器1包括第一变速部101和第二变速部4,第一变速部101具有用于与第一电动发电机2进行连接的第一动力轴11、通过离合器6与发动机3进行连接的第二动力轴12、第三动力轴13,第一动力轴11与第二动力轴12联动,第二动力轴12与第三动力轴13之间设置有多组具有不同速比的第一变速部齿轮副14(如两对,图1实施例),第二动力轴12和第三动力轴13能够选择性地通过其中一组第一变速部齿轮副14进行动力传动,第二变速部4具有第四动力轴41和第五动力轴42,第四动力轴41用于与第二电动发电机5进行连接,第四动力轴41与第五动力轴42之间设置有多组具有不同速比的第二变速部齿轮副43,第四动力轴41和第五动力轴42能够选择性地通过其中一组第二变速部齿轮副43进行动力传动,其中第三动力轴13和第五动力轴42构造为变速器1的动力输出端,且第三动力轴13上还设置有第一同步器132,第四动力轴41上还设置有第二同步器412,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如图3所示,步骤S1:接收驾驶操作指令,并获取第一同步器132和第二同步器412的当前状态、离合器6的当前状态;
步骤S2:根据驾驶操作指令、第一同步器132和第二同步器412的当前状态、离合器6的当前状态对第一电动发电机2、发动机3和第二电动发电机5进行控制,以使混合动力汽车进行模式切换和/或挡位切换,其中,混合动力汽车的运行模式包括纯电动模式、串联增程模式和并联模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方法100,该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方法100实现了发动机与电机的解耦换挡,根据发动机与电机工作特性,分别确定各自的目标挡位并进行换挡控制,调整两者的工作点至高效工作区;其次,在进行换挡操作的同时,实现纯电行驶、并联驱动、串联增程等混动模式的切换,减少瞬态控制频率,减少瞬态控制对动力性、平顺性的影响;同时,通过发动机、电机的协调控制,可以实现无动力中断换挡,提高整车动力性。
结合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当第一同步器132和第二同步器412均处于空挡位、且离合器6处于分离状态时,如果接收到纯电动起步指令,则获取第一电动发电机2的目标挡位,并控制第一同步器132结合至第一位置(如图1中的右侧接合位置),以及根据纯电动起步指令控制第一电动发电机2正转或反转,以使混合动力汽车在纯电动模式下完成前进起步或倒车起步。该模式可以理解为为是纯电动的起步模式。
进一步,当第一同步器132结合在第一位置(如图1中的右侧接合位置)或第二位置(如图1中的左侧接合位置)、第二同步器412处于空挡位、且离合器6处于分离状态时,如果接收到纯电动换挡指令,则获取第二电动发电机5的目标挡位,并控制第二同步器412结合至第三位置(如图1中的右侧接合位置)或第四位置(如图1中的左侧接合位置),以及根据混合动力汽车的油门开度获取电机扭矩变化率,然后根据电机扭矩变化率分别对第一电动发电机2进行降扭控制和对第二电动发电机5进行升扭控制,直至第一电动发电机2和第二电动发电机5完成扭矩切换后,控制第一电动发电机2处于自由状态,并控制第一同步器132退回至空挡位,以使混合动力汽车在纯电动模式下完成挡位切换。
当第一同步器132处于空挡位、第二同步器412结合在第三位置或第四位置、且离合器6处于分离状态时,如果接收到由纯电动模式向串联增程模式切换的指令,则控制离合器6结合,并控制第一电动发电机2带动发动机3启动,以及在发动机3完成启动后,由发动机3带动第一电动发电机2进行发电以给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电池充电,动力电池给第二电动发电机5供电以通过第二电动发电机5驱动混合动力汽车运行。
当第一同步器132结合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第二同步器412处于空挡位、且离合器6处于分离状态时,如果接收到由纯电动模式向串联增程模式切换的指令,则控制第二同步器412结合至第三位置或第四位置,并根据混合动力汽车的油门开度获取电机扭矩变化率,以及根据电机扭矩变化率分别对第一电动发电机2进行降扭控制和对第二电动发电机5进行升扭控制,直至第一电动发电机2和第二电动发电机5完成扭矩切换后,控制第一电动发电机2处于自由状态,并控制第一同步器132退回至空挡位,然后控制离合器6结合,并控制第一电动发电机2带动发动机3启动,以及在发动机3完成启动后,由发动机3带动第一电动发电机2进行发电以给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电池充电,动力电池给第二电动发电机5供电以通过第二电动发电机5驱动混合动力汽车运行。
当第一同步器132处于空挡位、第二同步器412结合在第三位置或第四位置、且离合器6处于结合状态时,如果接收到由串联增程模式向并联模式切换的指令,则控制第一电动发电机2进入自由状态,并控制发动机3进入怠速状态,以及控制离合器6分离,然后控制第一同步器132结合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并根据第一同步器132对应的目标挡位控制发动机3进行调速,以使离合器6的主、从动部件达到转速同步,以及根据混合动力汽车的油门开度获取扭矩切换变化率,最后根据扭矩切换变化率对第二电动发电机5进行降扭控制和对离合器6的结合过程进行控制,直至离合器6完成结合后,控制第二电动发电机5进入自由状态。
而且,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方法100,适用于发动机2端与电机端分别匹配两挡或多挡位的变速器1;对不同挡位的双自由度或多自由度变速器1均适用;亦适用于插电式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驱动系统,包括:变速器1、第一电动发电机2、发动机3和第二电动发电机5,变速器1包括第一变速部101和第二变速部4,第一变速部101具有用于与第一电动发电机2进行连接的第一动力轴11、通过离合器6与发动机3进行连接的第二动力轴12、第三动力轴13,第一动力轴11与第二动力轴12联动,第二动力轴12与第三动力轴13之间设置有多组具有不同速比的第一变速部齿轮副14,第二动力轴12和第三动力轴13能够选择性地通过其中一组第一变速部齿轮副14进行动力传动,第二变速部4具有第四动力轴41和第五动力轴42,第四动力轴41用于与第二电动发电机5进行连接,第四动力轴41与第五动力轴42之间设置有多组具有不同速比的第二变速部齿轮副43,第四动力轴41和第五动力轴42能够选择性地通过其中一组第二变速部齿轮副43进行动力传动,其中第三动力轴13和第五动力轴42构造为变速器1的动力输出端,且第三动力轴13上还设置有第一同步器132,第四动力轴41上还设置有第二同步器412。控制模块用于接收驾驶操作指令,并获取第一同步器132和第二同步器412的当前状态、离合器6的当前状态,以及根据驾驶操作指令、第一同步器132和第二同步器412的当前状态、离合器6的当前状态对第一电动发电机2、发动机3和第二电动发电机5进行控制,以使混合动力汽车进行模式切换和/或挡位切换,其中,混合动力汽车的运行模式包括纯电动模式、串联增程模式和并联模式。
下面对控制模块控制混合动力汽车进行模式切换的过程作进一步描述: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当第一同步器132和第二同步器412均处于空挡位、且离合器6处于分离状态时,控制模块如果接收到纯电动起步指令,则会获取第一电动发电机2的目标挡位,并控制第一同步器132结合至第一位置,以及控制模块根据纯电动起步指令控制第一电动发电机2正转或反转,以使混合动力汽车在纯电动模式下完成前进起步或倒车起步。
当第一同步器132结合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第二同步器412处于空挡位、且离合器6处于分离状态时,如果控制模块接收到纯电动换挡指令,则控制模块会获取第二电动发电机5的目标挡位,并控制第二同步器412结合至第三位置或第四位置,以及根据混合动力汽车的油门开度获取电机扭矩变化率,然后根据电机扭矩变化率分别对第一电动发电机2进行降扭控制和对第二电动发电机5进行升扭控制,直至第一电动发电机2和第二电动发电机5达到扭力相同,完成扭矩切换后,控制第一电动发电机2处于自由状态,并控制第一同步器132退回至空挡位,以使混合动力汽车在纯电动模式下完成挡位切换。
当第一同步器132处于空挡位、第二同步器412结合在第三位置或第四位置、且离合器6处于分离状态时,如果控制模块接收到由纯电动模式向串联增程模式切换的指令,则控制模块会控制离合器6结合,并控制第一电动发电机2带动发动机3启动,当发动机3完成启动后,由发动机3带动第一电动发电机2进行发电以给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电池充电,进而动力电池给第二电动发电机5供电以通过第二电动发电机5驱动混合动力汽车运行。
当第一同步器132结合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第二同步器412处于空挡位、且离合器6处于分离状态时,如果控制模块接收到由纯电动模式向串联增程模式切换的指令,则控制模块会控制第二同步器412结合至第三位置或第四位置,并根据混合动力汽车的油门开度获取电机扭矩变化率,并进一步根据电机扭矩变化率分别对第一电动发电机2进行降扭控制和对第二电动发电机5进行升扭控制,直至第一电动发电机2和第二电动发电机5扭力相同,完成扭矩切换后,控制第一电动发电机2处于自由状态,并控制第一同步器132退回至空挡位,然后控制离合器6结合,控制第一电动发电机2带动发动机3启动,并在发动机3完成启动后,由发动机3带动第一电动发电机2进行发电以给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电池充电,进而动力电池给第二电动发电机5供电以通过第二电动发电机5驱动混合动力汽车运行。
当第一同步器132处于空挡位、第二同步器412结合在第三位置或第四位置、且离合器6处于结合状态时,如果控制模块接收到由串联增程模式向并联模式切换的指令,则控制模块会控制第一电动发电机2进入自由状态,并控制发动机3进入怠速状态,以及控制离合器6分离,还会控制第一同步器132结合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并根据第一同步器132对应的目标挡位控制发动机3进行调速,以使离合器6的主、从动部件达到转速同步,进一步根据混合动力汽车的油门开度获取扭矩切换变化率,最后根据扭矩切换变化率对第二电动发电机5进行降扭控制和对离合器6的结合过程进行控制,直至离合器6完成结合后,控制第二电动发电机5进入自由状态。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实施例的混合动力汽车,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驱动系统。对于混合动力汽车的其它构造例如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等均已为现有技术且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因此这里对于车辆的其它构造不做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驱动系统包括变速器、第一电动发电机、发动机和第二电动发电机,所述变速器包括第一变速部和第二变速部,所述第一变速部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进行连接的第一动力轴、通过离合器与所述发动机进行连接的第二动力轴、第三动力轴,所述第一动力轴与所述第二动力轴联动,所述第二动力轴与所述第三动力轴之间设置有多组具有不同速比的第一变速部齿轮副,所述第二动力轴和所述第三动力轴能够选择性地通过其中一组所述第一变速部齿轮副进行动力传动,所述第二变速部具有第四动力轴和第五动力轴,所述第四动力轴用于与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进行连接,所述第四动力轴与所述第五动力轴之间设置有多组具有不同速比的第二变速部齿轮副,所述第四动力轴和所述第五动力轴能够选择性地通过其中一组所述第二变速部齿轮副进行动力传动,其中所述第三动力轴和所述第五动力轴构造为所述变速器的动力输出端,且所述第三动力轴上还设置有第一同步器,所述第四动力轴上还设置有第二同步器,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驾驶操作指令,并获取所述第一同步器和第二同步器的当前状态、所述离合器的当前状态;
根据所述驾驶操作指令、所述第一同步器和第二同步器的当前状态、所述离合器的当前状态对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所述发动机和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进行控制,以使所述混合动力汽车进行模式切换和/或挡位切换,其中,所述混合动力汽车的运行模式包括纯电动模式、串联增程模式和并联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同步器和所述第二同步器均处于空挡位、且所述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时,如果接收到纯电动起步指令,则获取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的目标挡位,并控制所述第一同步器结合至第一位置,以及根据所述纯电动起步指令控制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正转或反转,以使所述混合动力汽车在所述纯电动模式下完成前进起步或倒车起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同步器结合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所述第二同步器处于空挡位、且所述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时,如果接收到纯电动换挡指令,则获取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的目标挡位,并控制所述第二同步器结合至第三位置或第四位置,以及根据所述混合动力汽车的油门开度获取电机扭矩变化率,然后根据所述电机扭矩变化率分别对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进行降扭控制和对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进行升扭控制,直至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和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完成扭矩切换后,控制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处于自由状态,并控制所述第一同步器退回至空挡位,以使所述混合动力汽车在所述纯电动模式下完成挡位切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同步器处于空挡位、所述第二同步器结合在第三位置或第四位置、且所述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时,如果接收到由纯电动模式向串联增程模式切换的指令,则控制所述离合器结合,并控制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带动所述发动机启动,以及在所述发动机完成启动后,由所述发动机带动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进行发电以给所述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电池充电,所述动力电池给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供电以通过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驱动所述混合动力汽车运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同步器结合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所述第二同步器处于空挡位、且所述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时,如果接收到由纯电动模式向串联增程模式切换的指令,则控制所述第二同步器结合至第三位置或第四位置,并根据所述混合动力汽车的油门开度获取电机扭矩变化率,以及根据所述电机扭矩变化率分别对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进行降扭控制和对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进行升扭控制,直至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和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完成扭矩切换后,控制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处于自由状态,并控制所述第一同步器退回至空挡位,然后控制所述离合器结合,并控制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带动所述发动机启动,以及在所述发动机完成启动后,由所述发动机带动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进行发电以给所述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电池充电,所述动力电池给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供电以通过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驱动所述混合动力汽车运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同步器处于空挡位、所述第二同步器结合在第三位置或第四位置、且所述离合器处于结合状态时,如果接收到由串联增程模式向并联模式切换的指令,则控制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进入自由状态,并控制所述发动机进入怠速状态,以及控制所述离合器分离,然后控制所述第一同步器结合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并根据所述第一同步器对应的目标挡位控制所述发动机进行调速,以使所述离合器的主、从动部件达到转速同步,以及根据所述混合动力汽车的油门开度获取扭矩切换变化率,最后根据所述扭矩切换变化率对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进行降扭控制和对所述离合器的结合过程进行控制,直至所述离合器完成结合后,控制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进入自由状态。
7.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变速器、第一电动发电机、发动机和第二电动发电机,所述变速器包括第一变速部和第二变速部,所述第一变速部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进行连接的第一动力轴、通过离合器与所述发动机进行连接的第二动力轴、第三动力轴,所述第一动力轴与所述第二动力轴联动,所述第二动力轴与所述第三动力轴之间设置有多组具有不同速比的第一变速部齿轮副,所述第二动力轴和所述第三动力轴能够选择性地通过其中一组所述第一变速部齿轮副进行动力传动,所述第二变速部具有第四动力轴和第五动力轴,所述第四动力轴用于与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进行连接,所述第四动力轴与所述第五动力轴之间设置有多组具有不同速比的第二变速部齿轮副,所述第四动力轴和所述第五动力轴能够选择性地通过其中一组所述第二变速部齿轮副进行动力传动,其中所述第三动力轴和所述第五动力轴构造为所述变速器的动力输出端,且所述第三动力轴上还设置有第一同步器,所述第四动力轴上还设置有第二同步器;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驾驶操作指令,并获取所述第一同步器和第二同步器的当前状态、所述离合器的当前状态,以及根据所述驾驶操作指令、所述第一同步器和第二同步器的当前状态、所述离合器的当前状态对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所述发动机和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进行控制,以使所述混合动力汽车进行模式切换和/或挡位切换,其中,所述混合动力汽车的运行模式包括纯电动模式、串联增程模式和并联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进一步用于,当所述第一同步器和所述第二同步器均处于空挡位、且所述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时,如果接收到纯电动起步指令,则获取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的目标挡位,并控制所述第一同步器结合至第一位置,以及根据所述纯电动起步指令控制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正转或反转,以使所述混合动力汽车在所述纯电动模式下完成前进起步或倒车起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进一步用于,当所述第一同步器结合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所述第二同步器处于空挡位、且所述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时,如果接收到纯电动换挡指令,则获取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的目标挡位,并控制所述第二同步器结合至第三位置或第四位置,以及根据所述混合动力汽车的油门开度获取电机扭矩变化率,然后根据所述电机扭矩变化率分别对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进行降扭控制和对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进行升扭控制,直至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和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完成扭矩切换后,控制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处于自由状态,并控制所述第一同步器退回至空挡位,以使所述混合动力汽车在所述纯电动模式下完成挡位切换,所述控制模块进一步用于,当所述第一同步器处于空挡位、所述第二同步器结合在第三位置或第四位置、且所述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时,如果接收到由纯电动模式向串联增程模式切换的指令,则控制所述离合器结合,并控制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带动所述发动机启动,以及在所述发动机完成启动后,由所述发动机带动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进行发电以给所述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电池充电,所述动力电池给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供电以通过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驱动所述混合动力汽车运行,所述控制模块进一步用于,当所述第一同步器结合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所述第二同步器处于空挡位、且所述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时,如果接收到由纯电动模式向串联增程模式切换的指令,则控制所述第二同步器结合至第三位置或第四位置,并根据所述混合动力汽车的油门开度获取电机扭矩变化率,以及根据所述电机扭矩变化率分别对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进行降扭控制和对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进行升扭控制,直至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和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完成扭矩切换后,控制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处于自由状态,并控制所述第一同步器退回至空挡位,然后控制所述离合器结合,并控制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带动所述发动机启动,以及在所述发动机完成启动后,由所述发动机带动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进行发电以给所述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电池充电,所述动力电池给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供电以通过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驱动所述混合动力汽车运行,所述控制模块进一步用于,当所述第一同步器处于空挡位、所述第二同步器结合在第三位置或第四位置、且所述离合器处于结合状态时,如果接收到由串联增程模式向并联模式切换的指令,则控制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进入自由状态,并控制所述发动机进入怠速状态,以及控制所述离合器分离,然后控制所述第一同步器结合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并根据所述第一同步器对应的目标挡位控制所述发动机进行调速,以使所述离合器的主、从动部件达到转速同步,以及根据所述混合动力汽车的油门开度获取扭矩切换变化率,最后根据所述扭矩切换变化率对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进行降扭控制和对所述离合器的结合过程进行控制,直至所述离合器完成结合后,控制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进入自由状态。
10.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驱动系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002189.6A CN108099894A (zh) | 2018-01-02 | 2018-01-02 | 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方法、动力驱动系统和混合动力汽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002189.6A CN108099894A (zh) | 2018-01-02 | 2018-01-02 | 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方法、动力驱动系统和混合动力汽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099894A true CN108099894A (zh) | 2018-06-01 |
Family
ID=62219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002189.6A Pending CN108099894A (zh) | 2018-01-02 | 2018-01-02 | 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方法、动力驱动系统和混合动力汽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099894A (zh) |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017260A (zh) * | 2018-08-23 | 2018-12-18 | 吉泰车辆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 基于混合动力的纵置变速器驱动系统及其车辆 |
CN109017261A (zh) * | 2018-08-23 | 2018-12-18 | 吉泰车辆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 基于混合动力的横置变速器驱动系统及其车辆 |
CN109203966A (zh) * | 2018-09-29 | 2019-01-15 | 吉泰车辆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 混合动力的横置变速器驱动系统及其车辆 |
CN109466308A (zh) * | 2018-11-23 | 2019-03-15 | 浙江众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乘用车用混合动力变速系统 |
CN110341683A (zh) * | 2019-07-08 | 2019-10-18 | 高晓杰 | 混合动力车辆的模式切换扭矩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11152655A (zh) * | 2019-10-28 | 2020-05-15 |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一种多轴混合动力车辆能源一体化供配电系统和方法 |
CN111350809A (zh) * | 2018-12-24 | 2020-06-30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混合动力汽车及其双离合变速器的预选挡控制方法 |
CN112319204A (zh) * | 2020-11-02 | 2021-02-05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辆混动系统及车辆控制方法 |
CN112895875A (zh) * | 2021-03-12 | 2021-06-04 | 南京巨基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增程式串并联混合动力自适应控制系统以及控制方法 |
CN113135176A (zh) * | 2020-07-06 | 2021-07-20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混合动力车辆的模式切换控制方法、装置和车辆 |
CN114194177A (zh) * | 2020-09-17 | 2022-03-18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混合动力汽车换挡扭矩控制方法 |
DE102021102915A1 (de) | 2021-02-09 | 2022-08-11 | Audi Aktiengesellschaft | Hybridantriebsstrang für ein hybridgetriebenes Fahrzeug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48882A (zh) * | 2011-05-26 | 2011-11-23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混联混合动力耦合装置 |
CN103448528A (zh) * | 2013-08-09 | 2013-12-18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混合动力耦合装置 |
CN104608760A (zh) * | 2014-10-20 | 2015-05-13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混合动力汽车及其换挡控制方法、动力传动系统 |
CN204845514U (zh) * | 2015-07-07 | 2015-12-09 | 安徽纽恩卡自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自动变速器 |
CN106564362A (zh) * | 2015-10-13 | 2017-04-19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耦合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07089130A (zh) * | 2017-04-24 | 2017-08-25 | 合肥工业大学 | 一种新型双电机多档混合动力系统 |
-
2018
- 2018-01-02 CN CN201810002189.6A patent/CN10809989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48882A (zh) * | 2011-05-26 | 2011-11-23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混联混合动力耦合装置 |
CN103448528A (zh) * | 2013-08-09 | 2013-12-18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混合动力耦合装置 |
CN104608760A (zh) * | 2014-10-20 | 2015-05-13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混合动力汽车及其换挡控制方法、动力传动系统 |
CN204845514U (zh) * | 2015-07-07 | 2015-12-09 | 安徽纽恩卡自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自动变速器 |
CN106564362A (zh) * | 2015-10-13 | 2017-04-19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耦合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07089130A (zh) * | 2017-04-24 | 2017-08-25 | 合肥工业大学 | 一种新型双电机多档混合动力系统 |
Cited B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017260A (zh) * | 2018-08-23 | 2018-12-18 | 吉泰车辆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 基于混合动力的纵置变速器驱动系统及其车辆 |
CN109017261A (zh) * | 2018-08-23 | 2018-12-18 | 吉泰车辆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 基于混合动力的横置变速器驱动系统及其车辆 |
CN109203966A (zh) * | 2018-09-29 | 2019-01-15 | 吉泰车辆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 混合动力的横置变速器驱动系统及其车辆 |
CN109466308A (zh) * | 2018-11-23 | 2019-03-15 | 浙江众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乘用车用混合动力变速系统 |
CN111350809A (zh) * | 2018-12-24 | 2020-06-30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混合动力汽车及其双离合变速器的预选挡控制方法 |
CN111350809B (zh) * | 2018-12-24 | 2021-04-20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混合动力汽车及其双离合变速器的预选挡控制方法 |
CN110341683A (zh) * | 2019-07-08 | 2019-10-18 | 高晓杰 | 混合动力车辆的模式切换扭矩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11152655A (zh) * | 2019-10-28 | 2020-05-15 |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一种多轴混合动力车辆能源一体化供配电系统和方法 |
CN113135176A (zh) * | 2020-07-06 | 2021-07-20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混合动力车辆的模式切换控制方法、装置和车辆 |
CN113135176B (zh) * | 2020-07-06 | 2022-05-31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混合动力车辆的模式切换控制方法、装置和车辆 |
CN114194177A (zh) * | 2020-09-17 | 2022-03-18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混合动力汽车换挡扭矩控制方法 |
CN114194177B (zh) * | 2020-09-17 | 2023-05-05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混合动力汽车换挡扭矩控制方法 |
CN112319204A (zh) * | 2020-11-02 | 2021-02-05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辆混动系统及车辆控制方法 |
DE102021102915A1 (de) | 2021-02-09 | 2022-08-11 | Audi Aktiengesellschaft | Hybridantriebsstrang für ein hybridgetriebenes Fahrzeug |
CN112895875A (zh) * | 2021-03-12 | 2021-06-04 | 南京巨基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增程式串并联混合动力自适应控制系统以及控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099894A (zh) | 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方法、动力驱动系统和混合动力汽车 | |
CN1910065B (zh) | 包括平滑换挡自动变速器的混合动力系统 | |
CN102348568B (zh) | 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 | |
CN102348567B (zh) | 动力传递装置 | |
CN104470744B (zh) | 混合动力车辆用驱动装置 | |
CN106183777A (zh) | 混合动力车辆 | |
CN104411523B (zh) | 混合动力车辆用驱动装置 | |
CN104395122A (zh) | 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传递装置及混合动力系统 | |
CN106183776A (zh) | 混合动力车辆 | |
CN107225959B (zh) | 一种七挡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 | |
CN101342859A (zh) |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 | |
CN104619538A (zh) | 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传递装置及混合动力系统 | |
CN107539108A (zh) | 动力驱动系统和车辆 | |
CN106143105A (zh) | 一种带有同步器的多模式混合动力传动装置 | |
CN101332762A (zh) | 混合动力电动车辆中的双步换挡 | |
CN106143112B (zh) | 动力传动系统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104379423A (zh) | 混合动力车辆用驱动装置 | |
CN107735600A (zh) | 混合动力车辆的变速控制装置 | |
CN206201954U (zh) | 动力驱动系统和车辆 | |
CN108001194A (zh) | 动力传动系统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108001186A (zh) | 动力传动系统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107539103A (zh) | 动力驱动系统和车辆 | |
CN108662094A (zh) | 混合动力变速器、混合动力驱动系及混合动力车辆 | |
CN205292266U (zh) | 混合动力系统和车辆 | |
CN108016277A (zh) | 动力传动系统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01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