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93438A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基站以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基站以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93438A
CN108093438A CN201611031357.1A CN201611031357A CN108093438A CN 108093438 A CN108093438 A CN 108093438A CN 201611031357 A CN201611031357 A CN 201611031357A CN 108093438 A CN108093438 A CN 1080934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equipment
time
subframe
information
pdc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3135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93438B (zh
Inventor
孙军帅
王莹莹
黄学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03135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93438B/zh
Priority to PCT/CN2017/107791 priority patent/WO2018095193A1/zh
Publication of CN1080934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934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934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934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4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基站及系统,方法包括:将资源信息添加至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中;其中,所述资源信息中至少包括有针对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下行时域资源的位置信息;利用时域复用扰码对PDCCH进行加扰,向至少一个用户设备广播加扰后的PDCCH。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基站以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中的信令管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基站以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推广,各种互联网业务需要通过无线移动网络实现终端和互联网服务器的相连,特别是B4G,甚至5G的宽带无线移动网络普及后,无线移动网络必将支撑更多的互联网业务。像QQ业务、微信业务、网页浏览业务、各种微博交互业务、网络及时聊天业务、网站登录处理等各种互联网应用,共同的特点就是数据发送不连续(时间间隔以秒级计算,与LTE的1ms的空口传输时间间隔相比),业务速率低,突发的数据包可能很大,也可能很小,但是一旦有数据要发送,还要及时地发送出去,以避免影响用户的体验感知。
下行突发非连续低速率业务数据发送时,每个用户的数据量非常少,需要分配的PRB数目不多,造成系统带宽中出现过多的碎片降低了资源利用率和增加了资源分配的复杂度,可能会提升控制信道的冲突概率,增加资源碎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基站以及系统,能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包括:
将资源信息添加至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中;其中,所述资源信息中至少包括有针对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下行时域资源的位置信息;
利用时域复用扰码对PDCCH进行加扰,向至少一个用户设备广播加扰后的PDCCH。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所述基站包括:
信息生成单元,用于将资源信息添加至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中;其中,所述资源信息中至少包括有针对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下行时域资源的位置信息;
通信单元,用于利用时域复用扰码对PDCCH进行加扰,向至少一个用户设备广播加扰后的PDCCH。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基站以及至少一个用户设备;其中,
基站,用于将资源信息添加至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中;其中,所述资源信息中至少包括有针对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下行时域资源的位置信息;利用时域复用扰码对PDCCH进行加扰,向至少一个用户设备广播加扰后的PDCCH;
用户设备,用于基于接收到的所述PDCCH确定对应的下行时域资源的位置信息,基于所述下行时域资源的位置信息进行PDSCH的接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基站以及系统,能够通过一个PDCCH针对至少一个用户设备分配对应的资源信息,以使得用户设备基于接收到的资源信息进行业务数据的接收。如此,就避免了分别向多个用户设备发送对应的资源分配信息所产生的资源碎片,并且由于统一进行资源分配,减少了控制信道之间产生冲突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信息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传输周期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发送下行数据以及接收反馈信息之间的二义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重新分配下一轮复用周期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基站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系统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用户设备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101:将资源信息添加至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中;其中,所述资源信息中至少包括有针对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下行时域资源的位置信息;
步骤102:利用时域复用扰码对PDCCH进行加扰,向至少一个用户设备广播加扰后的PDCCH。
这里,所述至少一个下行时域资源的位置信息可以为至少一个用户设备接收下行业务数据所在的下行共享信道的子帧位置。比如,具体可以为子帧编号。
另外,所述资源信息可以具体的以资源块RB为单位进行资源的分配,也就是说,即包括有资源块所对应的时域资源也包括有其对应的频域资源的位置信息。
进一步需要指出的是,所述时域复用周期为半个系统帧的N倍;其中,N为整数。
比如,具体来说,可以为半系统帧的2N倍,即时域复用周期T=2*N*HalfSFN,N∈{1,2,3,...,M},M的取值不要过大,一般不超过8(与HARQ的最大重传次数相关,可以按照一个数据包最大重传4次的方式设置)。HalfSFN为半个系统帧,其时间长度可以为5ms。
所述向至少一个用户设备广播加扰后的PDCCH还包括:
在时域复用周期的预设子帧中的控制格式指示CFI区域内,向至少一个用户设备广播加扰后的PDCCH。
所述时域复用周期的预设子帧,为:
所述时域复用周期中的第一个子帧作为所述预设子帧;
或者,所述时域复用周期的第一个子帧之前的一个子帧作为所述预设子帧。
也就是说,PDCCH:在时域复用周期T开始第一个子帧的CFI(Control FormatIndicator:控制格式指示)区域内。使用专用的C-RNTI加扰,即命名为TFM-RNTI(TimeField Multiplexing RNTI:时域复用RNTI)。TFM-RNTI:为时域复用专用RNTI,对PDCCH进行加扰,取值为0~65535之间闲置的任何一个数据即可。
进一步地,PDCCH所占用的物理资源的CCE等级取1/2/4/8中的一种。
PDCCH中用于传输资源信息的格式可以采用的下行控制信息(DCI,DownlinkControl Information)格式中的DCI1A相似,其中,所述DCI 1A中可以包括的字段有:对PDSCH的调度压缩模式、PDSCH的RB分配及起始位置、MCS、重传次数(HARQ process number)以及对PUCCH的功率控制信息等等字段;具体来说,需要将DCI 1A中的HARQ processnumber–3bits(FDD)、4bits(TDD);New data indicator–1bit、Redundancy version–2bits、TPC command for PUCCH–2bits字段要去除或者全部置成0。
需要指出的是,除了上述一些字段设置为空或者设置为0之外,在PDCCH中必要添加的为资源位置(比如,PRB的位置)、时域复用周期的起始以及终止位置。
在完成上述PDCCH的发送之后,基站会向每一个用户设备开始发送PDSCH,也就是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通过物理下行共享信息发出针对每一个用户设备的下行业务信息。具体的:基于所述资源信息中针对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下行时域资源的位置信息,确定每一个用户设备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子帧位置,并通过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中向对应的用户设备发送业务数据。
其中,PDSCH发送业务数据的时候,使用用户设备对应的C-RNTI进行加扰,用户设备根据解扰之后正确与否判断数据是否是发送给自己的。
PDSCH资源:根据具体的业务类型规划合适的PRB数目,并根据检测的数据量变化调整PRB的数目。
在发送完上述业务信息的基础之上,需要判断是否进行HARQ重传,具体来说:基于用户设备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子帧位置确定重传进程标识;当确定所述用户设备需要进行重传时,基于所述重传进程标识确定重传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子帧位置。
因为没有PDCCH在每个TTI指示HARQ进程和重传信息,故采用同步HARQ方式,HARQ的进程ID即为用户收到数据的空口子帧号在HalfSFN(取值0~4)或者SFN(取值0~9)的索引;如果重传,则在时域周期T所包含的HalfSFN或者SFN的同一个子帧索引处重传。RV版本通过信令确定,然后按照重传的次数依次使用。
HalfSFN和SFN模式的选择需要根据上下行子帧配比以及空口数据发送的时延确定,只要全部子帧号索引不出现二义性即可。
其中,HalfSFN和SFN模式的选择比如:Cfg2:1UL:3DL,因为DL比较多,就可以选择halfSFN模式。Cfg0:3UL:1DL,因为DL比较少,就可以选择SFN模式。
如图3所示,子帧1(A)的上行反馈时延超过了子帧1(B),导致该反馈产生二义性。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控制信息,通过所述控制信息控制用户设备反馈时间提前量(TA)。目前的同步机制需要借助随机接入过程,然后在发送TA;而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定期发送TA,确保不触发随机接入,从而进一步减少同步所耗费的时间。
关于基站侧进行信息传输方法的处理流程具体可以包括:
1、使用TFM-RNTI的PDCCH广播建立时域复用物理信道,在时域周期T中,分配的PRB在每个TTI固定使用。
2、在时域周期T依次发送每个用户的数据,并把发送数据时的子帧号在HalfSFN或者SFN中的索引作为数据的HARQ进程标识,已备重传。
3、如果基站在时域周期T内把所有用户的数据都传输完毕,且没有重传,则发起下一轮的时域周期和资源动态调换,或者根据数据发送情况再行确定。关于时域复用周期的改变可以参见图4,通过图4可以看出虚线所示的为下一轮时域周期,下一轮时域周期与本轮时域周期的起始位置可以不同,长度也可以不同。
4、在时域周期T内,基站可以通过给用户发送Time Advance Command MACControl Element控制帧,通过终端上报TA Command完成上行同步和时间对齐。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就能够通过一个PDCCH针对至少一个用户设备分配对应的资源信息,以使得用户设备基于接收到的资源信息进行业务数据的接收。如此,就避免了分别向多个用户设备发送对应的资源分配信息所产生的资源碎片,并且由于统一进行资源分配,减少了控制信道之间产生冲突的概率。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如图5所示,包括:
信息生成单元51,用于将资源信息添加至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中;其中,所述资源信息中至少包括有针对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下行时域资源的位置信息;
通信单元52,用于利用时域复用扰码对PDCCH进行加扰,向至少一个用户设备广播加扰后的PDCCH。
这里,所述至少一个下行时域资源的位置信息可以为至少一个用户设备接收下行业务数据所在的下行共享信道的子帧位置。比如,具体可以为子帧编号。
另外,所述资源信息可以具体的以资源块RB为单位进行资源的分配,也就是说,即包括有资源块所对应的时域资源也包括有其对应的频域资源的位置信息。
进一步需要指出的是,所述时域复用周期为半个系统帧的N倍;其中,N为整数。
比如,具体来说,可以为半系统帧的2N倍,即时域复用周期T=2*N*HalfSFN,N∈{1,2,3,...,M},M的取值不要过大,一般不超过8(与HARQ的最大重传次数相关,可以按照一个数据包最大重传4次的方式设置)。HalfSFN为半个系统帧,其时间长度可以为5ms。
所述向至少一个用户设备广播加扰后的PDCCH还包括:
通信单元52,用于在时域复用周期的预设子帧中的控制格式指示CFI区域内,向至少一个用户设备广播加扰后的PDCCH。
所述时域复用周期的预设子帧,为:
所述时域复用周期中的第一个子帧作为所述预设子帧;
或者,所述时域复用周期的第一个子帧之前的一个子帧作为所述预设子帧。
也就是说,PDCCH:在时域复用周期T开始第一个子帧的CFI(Control FormatIndicator:控制格式指示)区域内。使用专用的C-RNTI加扰,即命名为TFM-RNTI(TimeField Multiplexing RNTI:时域复用RNTI)。TFM-RNTI:为时域复用专用RNTI,对PDCCH进行加扰,取值为0~65535之间闲置的任何一个数据即可。
进一步地,PDCCH所占用的物理资源的CCE等级取1/2/4/8中的一种。
PDCCH中用于传输资源信息的格式可以采用的下行控制信息(DCI,DownlinkControl Information)格式中的DCI1A相似,其中,所述DCI 1A中可以包括的字段有:对PDSCH的调度压缩模式、PDSCH的RB分配及起始位置、MCS、重传次数(HARQ process number)以及对PUCCH的功率控制信息等等字段;具体来说,需要将DCI 1A中的HARQ processnumber–3bits(FDD)、4bits(TDD);New data indicator–1bit、Redundancy version–2bits、TPC command for PUCCH–2bits字段要去除或者全部置成0。
需要指出的是,除了上述一些字段设置为空或者设置为0之外,在PDCCH中必要添加的为资源位置(比如,RB的位置)、时域复用周期的起始以及终止位置。
在完成上述PDCCH的发送之后,基站会向每一个用户设备开始发送PDSCH,也就是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通过物理下行共享信息发出针对每一个用户设备的下行业务信息。具体的:通信单元52,用于基于所述资源信息中针对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下行时域资源的位置信息,确定每一个用户设备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子帧位置,并通过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中向对应的用户设备发送业务数据。
其中,PDSCH发送业务数据的时候,使用用户设备对应的C-RNTI进行加扰,用户设备根据解扰之后正确与否判断数据是否是发送给自己的。
PDSCH资源:根据具体的业务类型规划合适的PRB数目,并根据检测的数据量变化调整PRB的数目。
在发送完上述业务信息的基础之上,需要判断是否进行HARQ重传,具体来说:所述基站还包括:
重传单元53,用于基于用户设备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子帧位置确定重传进程标识;当确定所述用户设备需要进行重传时,基于所述重传进程标识确定重传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子帧位置。
因为没有PDCCH在每个TTI指示HARQ进程和重传信息,故采用同步HARQ方式,HARQ的进程ID即为用户收到数据的空口子帧号在HalfSFN(取值0~4)或者SFN(取值0~9)的索引;如果重传,则在时域周期T所包含的HalfSFN或者SFN的同一个子帧索引处重传。RV版本通过信令确定,然后按照重传的次数依次使用。
HalfSFN和SFN模式的选择需要根据上下行子帧配比以及空口数据发送的时延确定,只要全部子帧号索引不出现二义性即可。
其中,HalfSFN和SFN模式的选择比如:Cfg2:1UL:3DL,因为DL比较多,就可以选择halfSFN模式。Cfg0:3UL:1DL,因为DL比较少,就可以选择SFN模式。
如图3所示,子帧1(A)的上行反馈时延超过了子帧1(B),导致该反馈产生二义性。
进一步地,所述通信单元,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控制信息,通过所述控制信息控制用户设备反馈时间提前量(TA)。目前的同步机制需要借助随机接入过程,然后在发送TA;而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定期发送TA,确保不触发随机接入,从而进一步减少同步所耗费的时间。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就能够通过一个PDCCH针对至少一个用户设备分配对应的资源信息,以使得用户设备基于接收到的资源信息进行业务数据的接收。如此,就避免了分别向多个用户设备发送对应的资源分配信息所产生的资源碎片,并且由于统一进行资源分配,减少了控制信道之间产生冲突的概率。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系统,如图6所示,所述系统包括:基站61以及至少一个用户设备62;其中,
基站61,用于将资源信息添加至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中;其中,所述资源信息中至少包括有针对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下行时域资源的位置信息;利用时域复用扰码对PDCCH进行加扰,向至少一个用户设备广播加扰后的PDCCH;
用户设备62,用于基于接收到的所述PDCCH确定对应的下行时域资源的位置信息,基于所述下行时域资源的位置信息进行PDSCH的接收。
这里,所述至少一个下行时域资源的位置信息可以为至少一个用户设备接收下行业务数据所在的下行共享信道的子帧位置。比如,具体可以为子帧编号。
另外,所述资源信息可以具体的以资源块RB为单位进行资源的分配,也就是说,即包括有资源块所对应的时域资源也包括有其对应的频域资源的位置信息。
进一步需要指出的是,所述时域复用周期为半个系统帧的N倍;其中,N为整数。
比如,具体来说,可以为半系统帧的2N倍,即时域复用周期T=2*N*HalfSFN,N∈{1,2,3,...,M},M的取值不要过大,一般不超过8(与HARQ的最大重传次数相关,可以按照一个数据包最大重传4次的方式设置)。HalfSFN为半个系统帧,其时间长度可以为5ms。
所述向至少一个用户设备广播加扰后的PDCCH还包括:
在时域复用周期的预设子帧中的控制格式指示CFI区域内,向至少一个用户设备广播加扰后的PDCCH。
所述时域复用周期的预设子帧,为:
所述时域复用周期中的第一个子帧作为所述预设子帧;
或者,所述时域复用周期的第一个子帧之前的一个子帧作为所述预设子帧。
也就是说,PDCCH:在时域复用周期T开始第一个子帧的CFI(Control FormatIndicator:控制格式指示)区域内。使用专用的C-RNTI加扰,即命名为TFM-RNTI(TimeField Multiplexing RNTI:时域复用RNTI)。TFM-RNTI:为时域复用专用RNTI,对PDCCH进行加扰,取值为0~65535之间闲置的任何一个数据即可。
进一步地,PDCCH所占用的物理资源的CCE等级取1/2/4/8中的一种。
PDCCH中用于传输资源信息的格式可以采用的下行控制信息(DCI,DownlinkControl Information)格式中的DCI1A相似,其中,所述DCI 1A中可以包括的字段有:对PDSCH的调度压缩模式、PDSCH的RB分配及起始位置、MCS、重传次数(HARQ process number)以及对PUCCH的功率控制信息等等字段;具体来说,需要将DCI 1A中的HARQ processnumber–3bits(FDD)、4bits(TDD);New data indicator–1bit、Redundancy version–2bits、TPC command for PUCCH–2bits字段要去除或者全部置成0。
需要指出的是,除了上述一些字段设置为空或者设置为0之外,在PDCCH中必要添加的为资源位置(比如,RB的位置)、时域复用周期的起始以及终止位置。
在完成上述PDCCH的发送之后,基站会向每一个用户设备开始发送PDSCH,也就是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通过物理下行共享信息发出针对每一个用户设备的下行业务信息。具体的:基于所述资源信息中针对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下行时域资源的位置信息,确定每一个用户设备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子帧位置,并通过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中向对应的用户设备发送业务数据。
其中,PDSCH发送业务数据的时候,使用用户设备对应的C-RNTI进行加扰,用户设备根据解扰之后正确与否判断数据是否是发送给自己的。
PDSCH资源:根据具体的业务类型规划合适的PRB数目,并根据检测的数据量变化调整PRB的数目。
在发送完上述业务信息的基础之上,需要判断是否进行HARQ重传,具体来说:所述基站还包括:
重传单元53,用于基于用户设备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子帧位置确定重传进程标识;当确定所述用户设备需要进行重传时,基于所述重传进程标识确定重传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子帧位置。
因为没有PDCCH在每个TTI指示HARQ进程和重传信息,故采用同步HARQ方式,HARQ的进程ID即为用户收到数据的空口子帧号在HalfSFN(取值0~4)或者SFN(取值0~9)的索引;如果重传,则在时域周期T所包含的HalfSFN或者SFN的同一个子帧索引处重传。RV版本通过信令确定,然后按照重传的次数依次使用。
HalfSFN和SFN模式的选择需要根据上下行子帧配比以及空口数据发送的时延确定,只要全部子帧号索引不出现二义性即可。
其中,HalfSFN和SFN模式的选择比如:Cfg2:1UL:3DL,因为DL比较多,就可以选择halfSFN模式。Cfg0:3UL:1DL,因为DL比较少,就可以选择SFN模式。
如图3所示,子帧1(A)的上行反馈时延超过了子帧1(B),导致该反馈产生二义性。
如图7所示,所述用户设备,包括:
信息接收单元71,用于接收所述基站下发的控制信息,其中,所述控制信息中至少包括有时间提前量上传控制信息;
信息发送单元72,用于基于所述控制信息,向所述基站上报时间提前量。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就能够通过一个PDCCH针对至少一个用户设备分配对应的资源信息,以使得用户设备基于接收到的资源信息进行业务数据的接收。如此,就避免了分别向多个用户设备发送对应的资源分配信息所产生的资源碎片,并且由于统一进行资源分配,减少了控制信道之间产生冲突的概率。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网络设备、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这样,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资源信息添加至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中;其中,所述资源信息中至少包括有针对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下行时域资源的位置信息;
利用时域复用扰码对PDCCH进行加扰,向至少一个用户设备广播加扰后的PDCC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至少一个用户设备广播加扰后的PDCCH还包括:
在时域复用周期的预设子帧中的控制格式指示CFI区域内,向至少一个用户设备广播加扰后的PDCCH。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域复用周期的预设子帧,为:
所述时域复用周期中的第一个子帧作为所述预设子帧;
或者,所述时域复用周期的第一个子帧之前的一个子帧作为所述预设子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域复用周期为半个系统帧的N倍;其中,N为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资源信息中针对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下行时域资源的位置信息,确定每一个用户设备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子帧位置,并通过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中向对应的用户设备发送业务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用户设备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子帧位置确定重传进程标识;
当确定所述用户设备需要进行重传时,基于所述重传进程标识确定重传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子帧位置。
7.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
信息生成单元,用于将资源信息添加至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中;其中,所述资源信息中至少包括有针对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下行时域资源的位置信息;
通信单元,用于利用时域复用扰码对PDCCH进行加扰,向至少一个用户设备广播加扰后的PDCCH。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用于在时域复用周期的预设子帧中的控制格式指示CFI区域内,向至少一个用户设备广播加扰后的PDCCH;
其中,所述时域复用周期的预设子帧,为:
所述时域复用周期中的第一个子帧作为所述预设子帧;
或者,所述时域复用周期的第一个子帧之前的一个子帧作为所述预设子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域复用周期为半个系统帧的N倍;其中,N为整数。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资源信息中针对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下行时域资源的位置信息,确定每一个用户设备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子帧位置,并通过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中向对应的用户设备发送业务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
重传单元,用于基于用户设备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子帧位置确定重传进程标识;当确定所述用户设备需要进行重传时,基于所述重传进程标识确定重传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子帧位置。
12.一种信息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基站以及至少一个用户设备;其中,
基站,用于将资源信息添加至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中;其中,所述资源信息中至少包括有针对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下行时域资源的位置信息;利用时域复用扰码对PDCCH进行加扰,向至少一个用户设备广播加扰后的PDCCH;
用户设备,用于基于接收到的所述PDCCH确定对应的下行时域资源的位置信息,基于所述下行时域资源的位置信息进行PDSCH的接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包括:
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基站下发的控制信息,其中,所述控制信息中至少包括有时间提前量上传控制信息;
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控制信息,向所述基站上报时间提前量。
CN201611031357.1A 2016-11-22 2016-11-22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基站以及系统 Active CN1080934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31357.1A CN108093438B (zh) 2016-11-22 2016-11-22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基站以及系统
PCT/CN2017/107791 WO2018095193A1 (zh) 2016-11-22 2017-10-26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基站、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31357.1A CN108093438B (zh) 2016-11-22 2016-11-22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基站以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93438A true CN108093438A (zh) 2018-05-29
CN108093438B CN108093438B (zh) 2021-09-14

Family

ID=62169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31357.1A Active CN108093438B (zh) 2016-11-22 2016-11-22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基站以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93438B (zh)
WO (1) WO201809519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20840B (zh) * 2020-07-29 2023-10-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自动重传的指示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ue及存储介质
CN112968757B (zh) * 2021-01-29 2022-12-16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Pdcch资源的分配方法、解调方法及相关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6174A (zh) * 2010-12-16 2011-05-1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调度的方法、装置和基站
CN102333381A (zh) * 2011-10-28 2012-01-2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资源调度及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
US20120082130A1 (en) * 2009-06-16 2012-04-05 Lixia Xu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pping and detecting control channel
US20130016703A1 (en) * 2011-07-11 2013-01-17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User Identifier Multiplexing By Time Division
WO2013009088A2 (en) * 2011-07-12 2013-01-1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user equipment searching for control information in multi-node system and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05307270A (zh) * 2014-07-31 2016-02-0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基站及用户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65516A (zh) * 2009-11-17 2011-05-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系统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2769913B (zh) * 2011-05-04 2015-04-01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机器类型通信设备分组上传数据的方法和物联网系统
CN105764144B (zh) * 2016-02-01 2020-01-10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信令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6102182B (zh) * 2016-06-07 2019-02-19 北京交通大学 非正交随机接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82130A1 (en) * 2009-06-16 2012-04-05 Lixia Xu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pping and detecting control channel
CN102056174A (zh) * 2010-12-16 2011-05-1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调度的方法、装置和基站
US20130016703A1 (en) * 2011-07-11 2013-01-17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User Identifier Multiplexing By Time Division
WO2013009088A2 (en) * 2011-07-12 2013-01-1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user equipment searching for control information in multi-node system and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02333381A (zh) * 2011-10-28 2012-01-2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资源调度及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
CN105307270A (zh) * 2014-07-31 2016-02-0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基站及用户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95193A1 (zh) 2018-05-31
CN108093438B (zh) 2021-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82952B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控制信道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686691B (zh) 一种随机接入响应rar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419186A (zh) 用于上行链路超高可靠和低延迟通信的下行链路控制通道
CN107733620B (zh) 一种无线传输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1082915B (zh)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6465318A (zh) 用于利用薄控制的针对不同的时延目标的同步复用和多址的装置和方法
CN109845169B (zh) 发送和接收多个定时传输方案的方法和装置
CN113541869B (zh) 通信系统中的终端、基站及其执行的方法
TW202123748A (zh) 用於下行鏈路資料重複的時域資源配置
WO2016070790A1 (zh) 一种harq确认信息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04995980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WO2019052455A1 (zh) 数据信道参数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4424661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7098233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EP3684122B1 (en) A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nd configuring a resource used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data,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CN107690160A (zh)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3944663A (zh) 一种增强pbch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8058485A1 (zh) 下行控制信息监听、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US1135698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pp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662977A (zh) 一种发送反馈信息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5981461A (zh) 终端装置、集成电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7846707A (zh) 一种免授予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6368911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3016154A (zh) 用于在通信系统中发送或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JP7371224B2 (ja) モノのインターネットにサポートする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ダウンリンク情報を送受信する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