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95980A -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 Google Patents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95980A
CN104995980A CN201480009186.5A CN201480009186A CN104995980A CN 104995980 A CN104995980 A CN 104995980A CN 201480009186 A CN201480009186 A CN 201480009186A CN 104995980 A CN104995980 A CN 1049959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link
subframe
downlink
setting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0918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95980B (zh
Inventor
相羽立志
铃木翔一
横枕一成
今村公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9959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959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959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959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1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e.g. scheduled or random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 H04W74/0833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using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提供能够基于基站装置的调度,终端装置进行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更有效率地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终端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在终端装置中,包括:设定部,设置第一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第二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以及第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接收部,在基于所述第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的下行链路子帧中,对伴随在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调度中使用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行监视,该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包括请求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的信息;以及发送部,发送或者丢弃所述探测参考信号,发送针对所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发送的HARQ-ACK。

Description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站装置、终端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背景技术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中正在研究蜂窝移动通信的无线接入方式以及无线网络(以下,称为“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或者“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在LTE中,作为下行链路的通信方式,使用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方式。在LTE中,作为上行链路的通信方式,使用SC-FDMA(Single-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 Access:单载波频分多址)方式。在LTE中,也将基站装置称为eNodeB(evolved NodeB:演进的节点B),将移动台装置称为UE(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LTE是将基站装置覆盖的区域以小区状配置多个的蜂窝通信系统。单一的基站装置也可以管理多个小区。
LTE对应于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也将采用了TDD方式的LTE称为TD-LTE或者LTE TDD。TDD是通过将上行链路信号和下行链路信号进行时分复用,从而能够在单一的频域中进行全双工通信(full duplex communication)的技术。此外,LTE对应于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
在TD-LTE中,正在研究根据上行链路的业务量和下行链路的业务量来变更上行链路资源和下行链路资源的比率的业务量自适应(Traffic Adaptation)技术和干扰减轻技术(DL-UL干扰管理和业务量自适应(DL-UL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and Traffic Adaptation))。在应用了业务量自适应技术的情况下,与不变更上行链路资源和下行链路资源的比率的情况相比,能够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获得大的吞吐量的改善。
在非专利文献1中,提示了使用灵活子帧(flexible subframe)的方法作为实现业务量自适应的方法。基站装置能够在灵活子帧中进行下行链路信号的发送或者上行链路信号的接收。终端装置只要没有被基站装置指示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则将灵活子帧当作下行链路子帧。这里,也将业务量自适应技术称为动态TDD。
在非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基于新导入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UL-DL配置(UL-DL configuration))来决定与PDSCH(Physical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对应的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复请求)定时,基于最初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来决定与PUS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对应的HARQ定时。
在非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a)导入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参考设定(UL/DL参考配置(UL/DL Reference Configuration));(b)通过来自调度器的动态·许可/分配,能够为了上行链路或者下行链路中的任一个来调度若干个子帧。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On standardization impact of TDD UL-DLadaptation",R1-122016,3GPP TSG-RAN WG1Meeting#69,21st-25thMay 2012.
非专利文献2:"Signalling support for dynamic TDD",R1-130558,3GPP TSG-RAN WG1Meeting#72,28th January-1st February 2013.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如上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没有记载在终端装置进行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时的具体的顺序。例如,没有记载基于基站装置的调度,终端装置进行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时的具体的顺序。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基于基站装置的调度,终端装置进行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更有效率地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终端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1)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以下的手段。即,本发明的终端装置是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定部,设置第一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第二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以及第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接收部,在基于所述第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的下行链路子帧中,对伴随在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调度中使用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行监视,该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包括请求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的信息;以及发送部,在子帧n中检测出请求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的信息的情况下,若由上位层设定、且满足n+k(k≥4)的最初的子帧为基于所述第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的上行链路子帧,则发送所述探测参考信号,若由所述上位层设定、且满足n+k(k≥4)的最初的子帧为基于所述第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的下行链路子帧,则丢弃所述探测参考信号,在子帧n+k中发送针对所述子帧n中的所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发送的HARQ-ACK,该所述子帧n中的所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发送基于伴随所述子帧n中的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检测而被指示,所述k基于所述第二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而提供,在所述第一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中设定为上行链路子帧、在所述第二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中设定为下行链路子帧的子帧在所述第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中能够用作上行链路子帧或者下行链路子帧。
(2)此外,一种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定部,设置第一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第二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以及第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发送部,在基于所述第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的下行链路子帧中,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而发送在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调度中使用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该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包括请求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的信息;以及接收部,在子帧n中发送了请求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的信息的情况下,若由上位层设定、且满足n+k(k≥4)的最初的子帧为基于所述第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的上行链路子帧,则接收所述探测参考信号,若由所述上位层设定、且满足n+k(k≥4)的最初的子帧为基于所述第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的下行链路子帧,则所述探测参考信号当作丢弃,在子帧n+k中接收针对所述子帧n中的所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发送的HARQ-ACK,该所述子帧n中的所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发送基于所述子帧n中的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的发送,所述k基于所述第二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而提供,在所述第一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中设定为上行链路子帧、在所述第二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中设定为下行链路子帧的子帧在所述第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中能够用作上行链路子帧或者下行链路子帧。
(3)此外,一种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第一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第二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以及第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在基于所述第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的下行链路子帧中,对伴随在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调度中使用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行监视,该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包括请求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的信息,在子帧n中检测出请求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的信息的情况下,若由上位层设定、且满足n+k(k≥4)的最初的子帧为基于所述第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的上行链路子帧,则发送所述探测参考信号,若由所述上位层设定、且满足n+k(k≥4)的最初的子帧为基于所述第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的下行链路子帧,则丢弃所述探测参考信号,在子帧n+k中发送针对所述子帧n中的所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发送的HARQ-ACK,该所述子帧n中的所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发送基于伴随所述子帧n中的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检测而被指示,所述k基于所述第二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而提供,在所述第一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中设定为上行链路子帧、在所述第二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中设定为下行链路子帧的子帧在所述第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中能够用作上行链路子帧或者下行链路子帧。
(4)此外,一种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第一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第二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以及第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在基于所述第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的下行链路子帧中,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而发送在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调度中使用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该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包括请求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的信息,在子帧n中发送了请求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的信息的情况下,若由上位层设定、且满足n+k(k≥4)的最初的子帧为基于所述第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的上行链路子帧,则接收所述探测参考信号,若由所述上位层设定、且满足n+k(k≥4)的最初的子帧为基于所述第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的下行链路子帧,则所述探测参考信号当作丢弃,在子帧n+k中接收针对所述子帧n中的所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发送的HARQ-ACK,该所述子帧n中的所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发送基于所述子帧n中的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的发送,所述k基于所述第二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而提供,在所述第一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中设定为上行链路子帧、在所述第二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中设定为下行链路子帧的子帧在所述第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中能够用作上行链路子帧或者下行链路子帧。
(5)此外,一种搭载在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的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使所述终端装置发挥如下功能:设置第一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第二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以及第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的功能;在基于所述第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的下行链路子帧中,对伴随在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调度中使用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行监视的功能,该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包括请求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的信息;以及在子帧n中检测出请求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的信息的情况下,若由上位层设定、且满足n+k(k≥4)的最初的子帧为基于所述第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的上行链路子帧,则发送所述探测参考信号,若由所述上位层设定、且满足n+k(k≥4)的最初的子帧为基于所述第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的下行链路子帧,则丢弃所述探测参考信号,在子帧n+k中发送针对所述子帧n中的所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发送的HARQ-ACK的功能,该所述子帧n中的所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发送基于伴随所述子帧n中的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检测而被指示,所述k基于所述第二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而提供,在所述第一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中设定为上行链路子帧、在所述第二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中设定为下行链路子帧的子帧在所述第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中能够用作上行链路子帧或者下行链路子帧。
(6)此外,一种搭载在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的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使所述基站装置发挥如下功能:设置第一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第二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以及第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的功能;在基于所述第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的下行链路子帧中,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而发送在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调度中使用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的功能,该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包括请求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的信息;以及在子帧n中发送了请求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的信息的情况下,若由上位层设定、且满足n+k(k≥4)的最初的子帧为基于所述第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的上行链路子帧,则接收所述探测参考信号,若由所述上位层设定、且满足n+k(k≥4)的最初的子帧为基于所述第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的下行链路子帧,则所述探测参考信号当作丢弃,在子帧n+k中接收针对所述子帧n中的所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发送的HARQ-ACK的功能,该所述子帧n中的所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发送基于所述子帧n中的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的发送,所述k基于所述第二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而提供,在所述第一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中设定为上行链路子帧、在所述第二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中设定为下行链路子帧的子帧在所述第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中能够用作上行链路子帧或者下行链路子帧。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基于基站装置的调度,终端装置进行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更有效率地进行通信。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例的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无线帧的结构的例的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时隙的结构的例的图。
图4是表示下行链路子帧中的物理信道以及物理信号的映射的例的图。
图5是表示上行链路子帧中的物理信道以及物理信号的映射的例的图。
图6是表示特殊子帧中的物理信道以及物理信号的映射的例的图。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1的结构的概略框图。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基站装置3的结构的概略框图。
图9是表示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的例的表。
图10是用于说明第一设定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第一设定的另一图。
图12是用于说明第一设定的另一图。
图13是用于说明第二设定的图。
图14是表示使用第一设定、第二设定以及第三设定而指示的子帧的关系的图。
图15是用于说明第二SRS的发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中的第一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能够在对终端装置设定的单一的小区中应用。此外,也可以在对终端装置设定的多个小区的每个中应用。此外,也可以在对终端装置设定的多个小区的一部分中应用。这里,将终端装置在多个小区中进行通信的技术称为小区聚合或者载波聚合。这里,也将对终端装置设定的小区称为服务小区。
在本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系统中,至少应用(支持)TDD(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方式。此外,在应用(支持)小区聚合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多个小区的每个中应用TDD方式。此外,在应用TDD方式的小区和应用FDD(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Duplex))方式的小区聚合的情况下,也可以对应用TDD方式的小区应用本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X/Y”包括“X或者Y”的含义。在本实施方式中,“X/Y”包括“X以及Y”的含义。在本实施方式中,“X/Y”包括“X和/或Y”的含义。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例的图。在图1中,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终端装置1A~1C以及基站装置3。以下,也将终端装置1A~1C记载为终端装置1。
本实施方式也可以对通过基站装置3而被设定动态TDD(与动态TDD相关联的设定(发送模式))的终端装置1应用。
在图1中,在从终端装置1向基站装置3的上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中,至少使用以下的上行链路物理信道。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用于发送从上位层输出的信息。
·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PUCCH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这里,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针对下行链路数据(下行链路传输块、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ownlink-Shared Channel:DL-SCH))的ACK(确认(an ACKnowledgement))或者NACK(否定确认(aNegative-ACKnowledgement))(ACK/NACK)。也将针对下行链路数据的ACK/NACK称为HARQ-ACK、HARQ反馈或者响应信息。
此外,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针对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此外,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用于请求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plink-Shared CHannel:UL-SCH)资源的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SR)。
PUSCH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数据(上行链路传输块、UL-SCH)。PUSCH也可以用于将ACK/NACK和/或信道状态信息与上行链路数据一同发送。此外,PUSCH也可以用于仅发送信道状态信息或者仅发送ACK/NACK以及信道状态信息。
PRACH用于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PRACH(或者,随机接入过程)用于以终端装置1与基站装置3取时域的同步为主要的目的。此外,PRACH(或者,随机接入过程)还用于初始连接确立(initialconnection establishment)过程、切换过程、连接重新确立(connectionre-establishment)过程、针对上行链路发送的同步(定时调整)以及调度请求的发送。
在图1中,在上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以下的上行链路物理信号。上行链路物理信号不用于发送从上位层输出的信息,但被物理层使用。
·上行链路参考信号(Uplink Reference Signal:UL RS)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以下的2个类型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
·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解调参考信号)
·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探测参考信号)
DMRS与PUSCH或者PUCCH的发送相关联。DMRS与PUSCH或者PUCCH进行时间复用。例如,基站装置3为了进行PUSCH或者PUCCH的传播路径校正而使用DMRS。以下,也将一同发送PUSCH和DMRS简称为发送PUSCH。此外,也将一同发送PUCCH和DMRS简称为发送PUCCH。
SRS不与PUSCH或者PUCCH的发送相关联。例如,基站装置3为了测定上行链路的信道状态而使用SRS。终端装置1在通过上位层而被设定的第一资源中发送第一SRS。也将第一SRS称为周期性SRS(周期性地发送的SRS)。
终端装置1在通过基站装置3使用上位层的信号而被设定的子帧中,发送第一SRS。例如,基站装置3通过使用上位层的信号而发送与周期以及偏移量(offset)有关的信息,设定用于第一SRS的发送的子帧。
此外,终端装置1在通过上位层而被设定的第二资源中,发送第二SRS。第二SRS基于基站装置3的指示,只发送1次。也将第二SRS称为非周期性SRS(非周期地发送的SRS)。终端装置1基于在DCI格式中包含的表示是否请求SRS的发送的信息(称为SRS请求、SRS请求字段),发送第二SRS。
例如,终端装置1在子帧n中,接收到包括被设置为1的SRS请求(也称为肯定的SRS请求(a positive SRS request))的DCI格式的情况下,在满足n+k(例如,k≥4)的最初的子帧中,发送第二SRS。这里,能够利用于SRS的发送的子帧(也称为SRS子帧)由基站装置3使用上位层的信号而设定。即,终端装置1在由基站装置3所设定的SRS子帧的任一个中,发送第二SRS。
基站装置3能够将SRS请求包含在下行链路分配中发送。此外,基站装置3能够将SRS请求包含在上行链路许可中发送。
在图1中,在从基站装置3向终端装置1的下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以下的下行链路物理信道。下行链路物理信道用于发送从上位层输出的信息。
·PBCH(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物理广播信道)
·PCFICH(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
·PHICH(Physical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IndicatorCHannel:物理混合自动重复请求指示信道)
·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EPDCCH(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PBCH用于广播在终端装置1中共同使用的主信息块(MasterInformation Block:MIB、广播信道(Broadcast CHannel:BCH))。例如,MIB以40ms间隔发送。此外,MIB以10ms周期重复发送。具体而言,在满足SFN mod 4=0的无线帧内的子帧0中,进行MIB的初始发送,在其他的全部无线帧内的子帧0中,进行MIB的重发(repetition)。这里,SFN(system frame number:系统帧号)是无线帧的序号。MIB是系统信息。例如,MIB包括表示SFN的信息。
PCFICH用于发送指示在PDCCH的发送中使用的区域(例如,OFDM码元的数目)的信息。
PHICH用于发送表示针对基站装置3接收到的上行链路数据的ACK/NACK。PHICH用于发送表示针对上行链路数据的ACK/NACK的HARQ指示符(HARQ反馈、响应信息)。
以下,作为用于发送针对上行链路数据的ACK/NACK的下行链路物理信道,记载PHICH,但即使使用(定义)具有同样的功能的其他的下行链路物理信道,也能够应用同样的实施方式。
终端装置1在从基站装置3接收到表示ACK的HARQ指示符的情况下,不进行对应的上行链路数据的重发。此外,终端装置1在从基站装置3接收到表示NACK的HARQ指示符的情况下,进行对应的上行链路数据的重发。这里,单一的PHICH也可以用于针对单一的上行链路数据的HARQ指示符的发送。此外,基站装置3也可以使用多个PHICH而发送在同一个PUSCH中包含的针对多个上行链路数据的HARQ指示符的每个。
PDCCH以及EPDCCH用于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ownlinkControl Information:DCI)。这里,对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定义了多个DCI格式。
例如,作为针对下行链路的DCI格式,定义了用于1个小区中的1个PDSCH(1个PDSCH的码字、1个下行链路传输块的发送)的调度的DCI格式1A。
此外,作为针对下行链路的DCI格式,定义了用于1个小区中的1个PDSCH(2个为止的PDSCH的码字、2个为止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发送)的调度的DCI格式2。
例如,在针对下行链路的DCI格式中,包括与PDSCH的资源分配有关的信息、与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调制和编码方案)有关的信息等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这里,也将针对下行链路的DCI格式称为下行链路许可(或者,下行链路分配)。
此外,例如,作为针对上行链路的DCI格式,定义了用于1个小区中的1个PUSCH(1个PUSCH的码字、1个上行链路传输块的发送)的调度的DCI格式0。
此外,作为针对上行链路的DCI格式,定义了用于1个小区中的1个PUSCH(2个为止的PUSCH的码字、2个为止的上行链路传输块的发送)的调度的DCI格式4。即,DCI格式4用于调度使用了多个天线端口的PUSCH中的发送。
例如,在针对上行链路的DCI格式中,包括与PUSCH的资源分配有关的信息、与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调制和编码方案)有关的信息等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这里,也将针对上行链路的DCI格式称为上行链路许可(或者,上行链路分配)。
终端装置1在使用下行链路分配而被调度了PDSCH的资源的情况下,在被调度的PDSCH中接收下行链路数据。此外,终端装置1在使用上行链路许可来调度了PUSCH的资源的情况下,在被调度的PUSCH中发送上行链路数据和/或上行链路控制信息。
PDSCH用于发送下行链路数据(下行链路传输块、DL-SCH)。此外,PDSCH用于发送随机接入响应许可。随机接入响应许可在随机接入过程中,用于PUSCH的调度。这里,随机接入响应许可通过上位层(例如,MAC层)向物理层指示。
此外,PDSCH用于发送系统信息块类型1消息。在系统信息块类型1消息中,也可以包括表示特殊子帧的结构(例如,DwPTS、GP以及UpPTS的长度)的信息。系统信息块类型1消息是小区固有(小区Specific)的信息。
此外,PDSCH用于发送系统信息消息。系统信息消息包括系统信息块类型1以外的系统信息块。系统信息消息是小区固有(小区Specific)的信息。
此外,PDSCH用于发送RRC消息。RRC消息是在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中进行处理的信息/信号。RRC消息也可以是对某终端装置1专用的消息(也称为专用信令(dedicatedsignaling))。即,用户装置固有(用户装置Specific)的信息使用专用的消息来发送。
此外,PDSCH用于发送MAC CE(Control Element:控制元素)。MAC CE是在媒体接入控制(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层中进行处理的信息/信号。这里,也将RRC消息和/或MAC CE称为上位层的信号(higher layer signaling:上位层信令)。
在图1中,作为下行链路物理信号,使用同步信号(Synchronizationsignal:SS)以及下行链路参考信号(Downlink Reference Signal:DL RS)。下行链路物理信号不用于发送从上位层输出的信息,但由物理层所使用。
例如,在图1中,使用CRS(小区固有参考信号(Cell-specificReference Signal))、与PDSCH相关联的URS(UE-specific ReferenceSignal:UE固有参考信号)、与EPDCCH相关联的DMRS(DeModulationReference Signal:解调参考信号)、NZP CSI-RS(Non-Zero Power Chanel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非零功率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以及ZP CSI-RS(Zero Power Cha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零功率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5个类型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
这里,也将下行链路物理信道以及下行链路物理信号统称为下行链路信号。此外,也将上行链路物理信道以及上行链路物理信号统称为上行链路信号。此外,也将下行链路物理信道以及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统称为物理信道。此外,也将下行链路物理信号以及上行链路物理信号统称为物理信号。
此外,BCH、UL-SCH以及DL-SCH是传输信道。将在MAC层中使用的信道称为传输信道。此外,也将在MAC层中使用的传输信道的单位称为传输块(Transport Block:TB)或者MAC PDU(Protocol DataUnit:协议数据单位)。例如,HARQ的控制在MAC层中对每个传输块进行。传输块是MAC层转交(deliver)给物理层的数据的单位。在物理层中,传输块映射到码字,对每个码字进行编码处理等。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无线帧(radio frame)的结构的例的图。例如,每个无线帧是10ms长。此外,每个无线帧由2个半帧构成。每个半帧是5ms长。每个半帧由5个子帧构成。每个子帧是1ms长,且由2个连续的时隙来定义。每个时隙是0.5ms长。无线帧内的第i个子帧由第(2×i)个时隙和第(2×i+1)个时隙构成。即,在每个10ms间隔中,使用10个子帧。
在本实施方式中,定义以下的3个类型的子帧。
·下行链路子帧(第一子帧)
·上行链路子帧(第二子帧)
·特殊子帧(第三子帧)
下行链路子帧是用于下行链路发送而被保留(Reserve)的子帧。此外,上行链路子帧是用于上行链路发送而被保留的子帧。此外,特殊子帧由3个字段构成。该3个字段是DwPTS(Downlink Pilot TimeSlot:下行链路导频时隙)、GP(Guard Period:保护期间)以及UpPTS(Uplink Pilot Time Slot:上行链路导频时隙)。单一的无线帧至少由下行链路子帧、上行链路子帧以及特殊子帧构成。
DwPTS、GP以及UpPTS的合计的长度是1ms。DwPTS是用于下行链路发送而被保留的字段。UpPTS是用于上行链路发送而被保留的字段。GP是不进行下行链路发送以及上行链路发送的字段。特殊子帧也可以仅由DwPTS以及GP构成。此外,特殊子帧也可以仅由GP以及UpPTS构成。
例如,基站装置3也可以对终端装置1通知(设定)特殊子帧仅由DwPTS以及GP构成的情况。此外,基站装置3也可以对终端装置1通知(设定)特殊子帧仅由GP以及UpPTS构成的情况。基站装置3也可以使用系统信息块类型1消息,发送表示特殊子帧的结构的信息。
此外,在无线帧中,支持5ms和10ms的下行链路-上行链路切换点周期(downlink-to-uplink switch-point periodicity)。在下行链路-上行链路切换点周期为5ms的情况下,在无线帧内的双方的半帧中包括特殊子帧。在下行链路-上行链路切换点周期为10ms的情况下,只在无线帧内的最初的半帧中包括特殊子帧。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时隙的结构的例的图。在每个时隙中发送的物理信号或者物理信道通过资源网格来表现。在下行链路中,资源网格由多个子载波和多个OFDM码元来定义。在上行链路中,资源网格由多个子载波和多个SC-FDMA码元来定义。
这里,构成1个时隙的子载波的数目依赖小区的带宽。例如,构成1个时隙的OFDM码元或者SC-FDMA码元的数目为7。此外,将资源网格内的每个元素称为资源元素。资源元素使用子载波的序号和OFDM码元或者SC-FDMA码元的序号来识别。
资源块用于表现某物理信道(例如,PDSCH、PUSCH等)向资源元素的映射。例如,1个物理资源块由在时域中7个连续的OFDM码元或者SC-FDMA码元和在频域中12个连续的子载波来定义。即,1个物理资源块由(7×12)个资源元素构成。此外,1个物理资源块在时域中对应于1个时隙,在频域中对应于180kHz。
图4是表示下行链路子帧中的物理信道以及物理信号的映射的例的图。基站装置3在下行链路子帧中,能够发送下行链路物理信道以及下行链路物理信号。
例如,PBCH只在无线帧中的子帧0中发送。此外,下行链路参考信号映射到在频域以及时域中分散的资源元素。这里,为了简化说明,在图4中未图示下行链路参考信号。
此外,在PDCCH区域中,也可以是多个PDCCH进行频率以及时间复用。此外,在EPDCCH区域中,也可以是多个EPDCCH进行频率、时间以及空间复用。在PDSCH区域中,也可以是多个PDSCH进行频率以及空间复用。此外,PDCCH和PDSCH或者EPDCCH也可以进行时间复用。此外,PDSCH和EPDCCH也可以进行频率复用。
图5是表示上行链路子帧中的物理信道以及物理信号的映射的例的图。终端装置1在上行链路子帧中,能够发送上行链路物理信道以及上行链路物理信号。
例如,在PUCCH区域中,也可以是多个PUCCH进行频率、时间以及码复用。此外,在PUSCH区域中,也可以是多个PUSCH进行频率以及空间复用。此外,PUCCH和PUSCH也可以进行频率复用。此外,PRACH也可以配置在单一的子帧或者2个子帧中。此外,多个PRACH也可以进行码复用。
此外,SRS也可以使用上行链路子帧中的最后的SC-FDMA码元来发送。终端装置1在单一的小区中,不能使用单一的SC-FDMA码元而同时发送SRS和PUCCH/PUSCH/PRACH。
此外,终端装置1在单一的小区的单一的上行链路子帧中,能够使用除了该上行链路子帧内的最后的SC-FDMA码元之外的SC-FDMA码元来发送PUSCH和/或PUCCH,使用该上行链路子帧内的最后的SC-FDMA码元来发送SRS。即,终端装置1在单一的小区的单一的上行链路子帧中,能够发送SRS和PUSCH/PUCCH的双方。此外,DMRS与PUCCH或者PUSCH进行时间复用。这里,为了简化说明,在图5中未图示DMRS。
图6是表示特殊子帧中的物理信道以及物理信号的映射的例的图。在图6中,DwPTS由特殊子帧中的第1个至第9个SC-FDMA码元构成。此外,GP由特殊子帧中的第10个至第12个SC-FDMA码元构成。此外,UpPTS由特殊子帧中的第13个和第14个SC-FDMA码元构成。
基站装置3也可以在特殊子帧的DwPTS中,发送PCFICH、PHICH、PDCCH、EPDCCH、PDSCH、同步信号以及下行链路参考信号。此外,基站装置3也可以在特殊子帧的DwPTS中,不发送PBCH。
此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特殊子帧的UpPTS中,发送PRACH以及SRS。此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特殊子帧的UpPTS中,不发送PUCCH、PUSCH以及DMRS。
此外,终端装置1在特殊子帧仅由GP以及UpPTS构成的情况下,也可以在特殊子帧的UpPTS中,发送PUCCH和/或PUSCH和/或DMRS。
这里,终端装置1对PDCCH候选(PDCCH candidates)和/或EPDCCH候选(EPDCCH candidates)的组(set)进行监视。以下,为了简化说明,PDCCH包括EPDCCH。PDCCH候选表示存在PDCCH通过基站装置3而被映射以及发送的可能性的候选。此外,PDCCH候选由1个或者多个控制信道元素(CCE:Control Channel Element)构成。此外,监视意味着,根据被监视的全部DCI格式,终端装置1对PDCCH候选的组内的每个PDCCH尝试解码。
这里,终端装置1监视的PDCCH候选的组也被称为搜索空间。搜索空间是指,存在由基站装置3用于PDCCH的发送的可能性的资源的组。在PDCCH区域中,构成(定义、设定)公共搜索空间(CSS:Common Search Space)和用户装置固有搜索空间(USS:UE-specificSearch Space)。
CSS用于针对多个终端装置1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即,CSS由对多个终端装置1共用的资源所定义。此外,USS用于针对某特定的终端装置1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即,USS由对某特定的终端装置1专用的资源所定义。
终端装置1在PDCCH区域的CSS和/或USS中监视PDCCH,检测发往本装置的PDCCH。
此外,在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PDCCH中的发送)中,利用基站装置3对终端装置1分配的RNTI。具体而言,在DCI格式(也可以是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被附加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校验码,在被附加之后,CRC校验码通过RNTI而被扰频。
终端装置1对附加了通过RNTI而被扰频的CRC校验码的DCI格式尝试解码,并将CRC成功的DCI格式检测为发往本装置的DCI格式(也称为盲解码)。即,终端装置1对伴随通过RNTI而被扰频的CRC的PDCCH尝试解码,并将CRC成功的PDCCH检测为发往本装置的PDCCH。
这里,在RNTI中,包括C-RNTI(Cell-Radio Network TemporaryIdentifier: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是用于RRC连接以及调度的识别的唯一(Unique)的识别符。C-RNTI利用于被动态地调度的单播发送。
此外,在RNTI中,包括临时C-RNTI(Temporary C-RNTI)。临时C-RNTI是对随机接入过程使用的识别符。例如,终端装置1也可以对附加了通过临时C-RNTI而被扰频的CRC的DCI格式,只在公共搜索空间中进行解码。
在随机接入过程中,包括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Contentionbased Random Access procedure)和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Non-contention based Random Access procedure)的两种随机接入过程。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是存在在多个终端装置1间发生冲突的可能性的随机接入。
此外,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是在多个终端装置1间不会发生冲突的随机接入。例如,在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中,基站装置3能够以不会发生冲突的方式,将随机接入前导码分配给终端装置1。
涉及本实施方式的随机接入过程是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说明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例。
终端装置1取得由基站装置3发送的系统信息块类型2(SIB2)。SIB2是对小区内的全部终端装置1(或者,多个终端装置1)共用的设定(共用的信息)。例如,在该共用的设定中,包括PRACH的设定。
终端装置1随机地选择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序号。此外,终端装置1使用PRACH,将选择的序号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消息1)发送给基站装置3。基站装置3使用随机接入前导码,估计上行链路的发送定时。
基站装置3使用PDSCH而发送随机接入响应(消息2)。在随机接入响应中,包括针对由基站装置3所检测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多个信息。例如,在该多个信息中,包括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序号、临时C-RNTI、TA指令(Timing Advance Command:定时提前指令)以及随机接入响应许可。
终端装置1在使用随机接入响应许可而被调度的PUSCH中,发送(初始发送)上行链路数据(消息3)。在该上行链路数据中,包括用于识别终端装置1的识别符(InitialUE-Identity:初始UE识别符)或者表示C-RNTI的信息)。
基站装置3在上行链路数据的解码中失败的情况下,使用被附加了通过临时C-RNTI而被扰频的CRC校验码的DCI格式,指示上行链路数据的重发。终端装置1在通过该DCI格式而被指示上行链路数据的重发的情况下,在使用被附加了通过临时C-RNTI而被扰频的CRC校验码的DCI格式而被调度的PUSCH中,重发同一个上行链路数据。
此外,基站装置3在上行链路数据的解码中失败的情况下,能够使用PHICH(NACK)来指示上行链路数据的重发。终端装置1在通过该NACK来被指示上行链路数据的重发的情况下,在PUSCH中重发同一个上行链路数据。
基站装置通过在上行链路数据的解码中成功并取得上行链路数据,能够得知哪个终端装置1进行了随机接入前导码以及上行链路数据的发送。即,基站装置3在上行链路数据的解码中成功之前,无法得知哪个终端装置1进行随机接入前导码以及上行链路数据的发送。
基站装置3在接收到包括初始UE识别符(InitialUE-Identity)的消息3的情况下,使用PDSCH将基于接收到的初始UE识别符而生成的竞争解决识别符(contention resolution identity)(消息4)发送给终端装置1。终端装置1在接收到的竞争解决识别符和所发送的初始UE识别符匹配的情况下,(1)视为在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竞争解决中成功,(2)将临时C-RNTI的值设置为C-RNTI,(3)丢弃临时C-RNTI,(4)视为准确地完成了随机接入过程。
此外,基站装置3在接收到包括表示C-RNTI的信息的消息3的情况下,将被附加了通过接收到的C-RNTI而被扰频的CRC校验码的DCI格式(消息4),发送给终端装置1。终端装置1在对被附加通过C-RNTI而被扰频的CRC校验码的DCI格式进行了解码的情况下,(1)视为在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竞争解决中成功,(2)丢弃临时C-RNTI,(3)视为准确地完成了随机接入过程。
即,基站装置3作为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一个环节(as partof contention based random access procedure),使用随机接入响应许可而调度PUSCH。
终端装置1在使用随机接入响应许可而被调度的PUSCH中,发送上行链路数据(消息3)。即,终端装置1作为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一个环节,进行与随机接入响应许可对应的PUSCH中的发送。
此外,基站装置3作为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一个环节,使用被附加了通过临时C-RNTI而被扰频的CRC的DCI格式,调度PUSCH。此外,基站装置3作为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一个环节,使用PHICH(NACK)而调度/指示PUSCH中的发送。
终端装置1在使用被附加了通过临时C-RNTI而被扰频的CRC的DCI格式而被调度的PUSCH中,发送(重发)上行链路数据(消息3)。此外,终端装置1在根据PHICH的接收而被调度的PUSCH中,发送(重发)上行链路数据(消息3)。即,终端装置1作为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一个环节,进行与同一个上行链路数据(传输块)的重发对应的PUSCH中的发送。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1的结构的概略框图。终端装置1包括数据控制部101、发送数据调制部102、无线部103、调度部104、信道估计部105、接收数据解调部106、数据提取部107、上位层108(也称为上位层处理部)、天线109而构成。此外,由数据控制部101、发送数据调制部102、无线部103、调度部104、上位层108、天线109构成发送部。此外,由无线部103、调度部104、信道估计部105、接收数据解调部106、数据提取部107、上位层108、天线109构成接收部。这里,也将构成终端装置1的各部称为单元。
数据控制部101从调度部104接收传输信道。此外,数据控制部101基于从调度部104输入的调度信息,将在传输信道和物理层中生成的信号映射到物理信道。被映射的各数据输出到发送数据调制部102。
发送数据调制部102对发送数据进行调制/编码。发送数据调制部102对从数据控制部101输入的数据进行调制/编码、输入信号的串行/并行变换、IFFT处理、CP插入等的信号处理,生成发送数据,并输出到无线部103。
无线部103将从发送数据调制部102输入的发送数据上变频为无线频率而生成无线信号,并经由天线109发送给基站装置3。此外,无线部103经由天线109接收从基站装置3接收到的无线信号,并下变频为基带信号,将接收数据输出到信道估计部105以及接收数据解调部106。
调度部104进行逻辑信道和传输信道的映射、下行链路以及上行链路的调度等。由于调度部104统一控制各物理层的处理部,存在调度部104与天线109、数据控制部101、发送数据调制部102、信道估计部105、接收数据解调部106、数据提取部107以及无线部103之间的接口。
此外,调度部104在下行链路的调度中,基于从基站装置3接收到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或从上位层108输入的调度信息等,进行传输信道以及物理信道中的接收控制或调度信息的生成。在这些下行链路的调度中使用的调度信息输出到数据控制部101。
此外,调度部104在上行链路的调度中,基于从基站装置3接收到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或从上位层108输入的调度信息等,进行用于将从上位层108输入的上行链路的逻辑信道映射到传输信道的调度处理、以及在上行链路的调度中使用的调度信息的生成。这些调度信息输出到数据控制部101。
此外,调度部104将从上位层108输入的上行链路的逻辑信道映射到传输信道,并输出到数据控制部101。此外,调度部104关于从信道估计部105输入的信道状态信息、从数据提取部107输入的CRC校验码(也简称为CRC)的确认结果,也输出到数据控制部101。
此外,调度部104基于第一设定和/或第二设定和/或第三设定,决定进行接收处理以及发送处理的定时。
信道估计部105为了下行链路数据的解调,根据下行链路参考信号(例如,DMRS)估计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并输出到接收数据解调部106。此外,接收数据解调部106对从无线部103输入的接收数据进行解调,并输出到数据提取部107。
数据提取部107对从接收数据解调部106输入的接收数据确认正误,并将确认结果(例如,ACK或者NACK)输出到调度部104。此外,数据提取部107根据从接收数据解调部106输入的接收数据,分离为传输信道和物理层的控制数据,并输出到调度部104。
上位层108进行RRC层的处理和MAC层的处理。由于上位层108统一控制下位层的处理部,存在上位层108与调度部104、天线109、数据控制部101、发送数据调制部102、信道估计部105、接收数据解调部106、数据提取部107以及无线部103之间的接口。
此外,上位层108对第一设定、第二设定以及第三设定进行管理。即,基于从基站装置接收到的第一信息来设置第一设定,基于第二信息来设置第二设定,基于第二信息来设置第三设定。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基站装置3的结构的概略框图。基站包括数据控制部301、发送数据调制部302、无线部303、调度部304、信道估计部305、接收数据解调部306、数据提取部307、上位层308(也称为上位层处理部)、天线309而构成。此外,由无线部303、调度部304、信道估计部305、接收数据解调部306、数据提取部307、上位层308以及天线309构成接收部。此外,由数据控制部301、发送数据调制部302、无线部303、调度部304、上位层308以及天线309构成发送部。这里,也将构成基站的各部称为单元。
数据控制部301从调度部304接收传输信道。数据控制部301基于从调度部304输入的调度信息,将在传输信道和物理层中生成的信号映射到物理信道。被映射的各数据输出到发送数据调制部302。
发送数据调制部302对发送数据进行调制/编码。发送数据调制部302对从数据控制部301输入的数据,基于来自调度部304的调度信息等,进行调制/编码、输入信号的串行/并行变换、IFFT(Inverse FaseFourier Transform:高速傅里叶逆变换)处理、CP(Cyclic Prefix:循环前缀)插入等的信号处理,生成发送数据,并输出到无线部303。
无线部303将从发送数据调制部302输入的发送数据上变频为无线频率而生成无线信号,并经由天线309发送给终端装置1。此外,无线部303经由天线309接收从终端装置1接收到的无线信号,并下变频为基带信号,将接收数据输出到信道估计部105和接收数据解调部106。
调度部304进行逻辑信道和传输信道的映射、下行链路以及上行链路的调度等。由于调度部304统一控制各物理层的处理部,存在调度部304与天线309、无线部303、信道估计部305、接收数据解调部306、数据控制部301、发送数据调制部302以及数据提取部307之间的接口。
此外,调度部304在下行链路的调度中,基于从终端装置1接收到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或从上位层308输入的调度信息等,进行传输信道以及物理信道中的发送控制或调度信息的生成。在这些下行链路的调度中使用的调度信息输出到数据控制部301。
此外,调度部304在上行链路的调度中,基于信道估计部305输出的上行链路的信道状态或从上位层308输入的调度信息等,进行调度信息的生成。在这些上行链路的调度中使用的调度信息输出到数据控制部301。
此外,调度部304将从上位层308输入的下行链路的逻辑信道映射到传输信道,并输出到数据控制部301。此外,调度部304根据需要对从数据提取部307输入的上行链路的传输信道和控制数据进行处理之后,映射到上行链路的逻辑信道,并输出到上位层308。
此外,调度部304基于调度结果,生成在物理信道(例如,PDSCH、PUSCH等)的调度中使用的信息。此外,调度部304基于第一设定和/或第二设定和/或第三设定,决定进行发送处理以及接收处理的定时。
信道估计部305为了上行链路数据的解调,根据上行链路参考信号(例如,DMRS)估计上行链路的信道状态,并输出到接收数据解调部306。此外,为了进行上行链路的调度,根据上行链路参考信号(例如,SRS)估计上行链路的信道状态,并输出到调度部304。
接收数据解调部306对接收数据进行解调。接收数据解调部306基于从信道估计部305输入的上行链路的信道状态的估计结果,对从无线部303输入的调制数据进行DFT变换、子载波映射、IFFT变换等的信号处理,实施解调处理,并输出到数据提取部307。
数据提取部307对从接收数据解调部306输入的接收数据确认正误,并将确认结果(例如,ACK或者NACK)输出到调度部304。此外,数据提取部307根据从接收数据解调部306输入的数据,分离为传输信道和物理层的控制数据,并输出到调度部304。
上位层308进行RRC层的处理和MAC层的处理。由于上位层308统一控制下位层的处理部,存在上位层308与调度部304、天线309、无线部303、信道估计部305、接收数据解调部306、数据控制部301、发送数据调制部302以及数据提取部307之间的接口。
此外,上位层308对每个终端装置1进行第一设定、第二设定以及第三设定的管理。此外,上位层308生成表示第一设定的第一信息、表示第二设定的第二信息、表示第三设定的第三信息。
这里,基站装置3也可以决定针对终端装置1的第一设定和/或第二设定和/或第三设定。此外,基站装置3也可以由上位节点指示针对终端装置1的第一设定和/或第二设定和/或第三设定。例如,上位层108也可以基于上行链路的业务量以及下行链路的业务量,决定第一设定、第二设定以及第三设定。
说明第一设定、第二设定以及第三设定。在以下的说明中,设为终端装置1执行通常的HARQ操作。即,终端装置1能够支持子帧切换操作,但以下记载的动作应用于执行通常的HARQ操作的情况。
终端装置1设置第一设定和/或第二设定和/或第三设定。例如,第一设定和/或第二设定和/或第三设定也可以基于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Uplink-Downlink configuration: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置)而定义。
图9是表示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的例的表。在图9中,D表示下行链路子帧。此外,U表示上行链路子帧。此外,S表示特殊子帧。
例如,如图9所示,无线子帧中的子帧1始终定义为特殊子帧。此外,无线子帧中的子帧0和5始终定义为下行链路子帧。此外,无线子帧中的子帧2始终定义为上行链路子帧。
此外,在下行链路-上行链路切换点周期为5ms的情况下,无线帧中的子帧6定义为特殊子帧。此外,在下行链路-上行链路切换点周期为10ms的情况下,无线帧中的子帧6定义为下行链路子帧。
即,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也可以是与无线帧中的子帧的模式有关的设定。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也可以是与无线帧中的子帧的结构有关的设定。即,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也可以是与由下行链路子帧、上行链路子帧以及特殊子帧构成的无线帧的结构有关的设定。
说明第一设定。例如,第一设定也可以用于确定配置有PDCCH/EPDCCH/PHICH的子帧n和配置有与该PDCCH/EPDCCH/PHICH对应的PUSCH的子帧n+k之间的对应(以下,“确定”至少包括“选择”、“决定”、“指示”的含义)。
此外,第一设定也可以用于确定配置有PHICH的子帧n和配置有与所述PHICH对应的PUSCH的子帧n-k之间的对应。此外,第一设定也可以用于确定被配置PUSCH的子帧n和被配置所述PUSCH对应的PHICH的子帧n+k的对应。
此外,第一设定也可以用于确定针对上行链路数据的HARQ的定时。即,第一设定也可以用于确定HARQ指示符(PHICH)的发送定时(或者,接收定时)。
此外,第一设定也可以用于确定对上行链路许可(也可以是伴随上行链路许可的PDCCH/EPDCCH)进行监视的子帧。这里,伴随上行链路许可的PDCCH/EPDDCH包括用于上行链路许可的发送的PDCCH/EPDDCH的含义。
即,第一设定也可以用于确定能够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子帧。终端装置1在通过基站装置3而被调度的情况下,能够在基于第一设定而确定的子帧中,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第一设定也可以用于确定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定时。
此外,第一设定也可以用于确定进行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的子帧。即,第一设定也可以用于确定进行在PUSCH中的发送的子帧。此外,第一设定也可以用于确定进行SRS的发送的子帧。
第一设定也可以用于确定能够进行上行链路信号的调度的子帧。第一设定也可以用于确定能够进行上行链路信号的设定的子帧。
图10是用于说明第一设定的图。在图10中,作为第一设定,记载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0至6。在图10中,示出了配置有PDCCH/EPDCCH/PHICH的子帧n和配置有与所述PDCCH/EPDCCH/PHICH对应的PUSCH的子帧n+k之间的对应。
终端装置1基于图10所示的表而确定k的值。这里,子帧n以及子帧n+k是对终端装置1(终端装置1侧)准备的子帧。
例如,设置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1至6的终端装置1在子帧n中检测出伴随上行链路许可的PDCCH/EPDDCH的情况下,在基于图10的表而确定的子帧n+k中,进行与该上行链路许可对应的PUSCH中的发送。这里,与该上行链路许可对应的PUSCH中的发送包括使用该上行链路许可而被调度的PUSCH中的发送的含义。此外,进行发送包括调整(adjust)PUSCH中的发送的含义。
此外,设置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1至6的终端装置1在子帧n中检测出PHICH中的发送的情况下,在基于图10的表而确定的子帧n+k中,进行与该PHICH对应的PUSCH中的发送。
这里,在对被设定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0的终端装置1发送的上行链路许可中,包括2比特的上行链路索引(UL index)。
设置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0的终端装置1检测伴随上行链路许可的PDCCH/EPDDCH,若在上行链路许可中包含的上行链路索引的MSB(Most Significant Bit:最高有效位)被设置为1的情况下,在基于图10的表而确定的子帧n+k中,进行与该上行链路许可对应的PUSCH中的发送。
此外,设置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0的终端装置1在子帧n=0或者5中的第一资源组中接收到PHICH的情况下,在基于图10的表而确定的子帧n+k中,进行与该PHICH对应的PUSCH中的发送。
此外,设置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0的终端装置1在子帧n中上行链路许可中包含的上行链路索引的LSB(Least Significant Bit:最低有效位)被设置为1的情况下,在子帧n+7中,进行与该上行链路许可对应的PUSCH中的发送。
此外,设置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0的终端装置1在子帧n=0或者5中的第二资源组中接收到PHICH的情况下或者在子帧n=1或者6中接收到PHICH的情况下,在子帧n+7中,进行与该上行链路许可对应的PUSCH中的发送。
此外,例如,设置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0的终端装置1在[SFN=m、子帧1]中检测出PDCCH/EPDCCH/PHICH的情况下,在6个后的子帧[SFN=m、子帧7]中进行PUSCH的发送。
图11是用于说明第一设定的另一图。在图11中,作为第一设定,记载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0至6。在图11中,示出了配置有PHICH的子帧n和配置有与所述PHICH对应的PUSCH的子帧n-k之间的对应。
终端装置1基于图11所示的表而确定k的值。这里,子帧n以及子帧n-k是对终端装置1(终端装置1侧)准备的子帧。
例如,在终端装置1设置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0的情况下,在子帧n中分配给终端装置1的PHICH中接收到的HARQ-ACK(也可以是HARQ指示符)与基于图11的表而确定的子帧n-k中的PUSCH中的发送相关联。
此外,在终端装置1设置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0的情况下,在子帧n=0或者5中的第一资源组或者在子帧n=1或者6中分配给终端装置1的PHICH中接收到的HARQ-ACK与基于图11的表而确定的子帧n-k中的PUSCH中的发送相关联。
此外,在终端装置1设置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0的情况下,在子帧n=0或者5中的第二资源组中分配给终端装置1的PHICH中接收到的HARQ-ACK与n-6中的PUSCH中的发送相关联。
此外,例如,对设置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1的终端装置1,在[SFN=m、子帧1]中PHICH中接收到的HARQ-ACK与4个前的子帧[SFN=m-1、子帧7]中的PUSCH中的发送相关联。
图12是用于说明第一设定的另一图。在图12中,作为第一设定,记载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0至6。在图12中,示出了配置有PUSCH的子帧n和配置有与所述PUSCH对应的PHICH的子帧n+k之间的对应。
终端装置1基于图12所示的表而确定k的值。这里,子帧n以及子帧n+k是对终端装置1(终端装置1侧)准备的子帧。终端装置1在子帧n中被调度PUSCH中的发送的情况下,在从图12的表确定的子帧n+k中决定PHICH资源。
例如,设置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0的终端装置1在[SFN=m、子帧n=2]中被调度PUSCH中的发送的情况下,在[SFN=m、子帧n=6]中决定PHICH资源。
此外,设置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0的终端装置1在[SFN=m、子帧n=3]中被调度PUSCH中的发送的情况下,从[SFN=m+1、子帧n=0]中的第一资源组中决定PHICH资源。
此外,设置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0的终端装置1在[SFN=m、子帧n=4]中被调度PUSCH中的发送的情况下,从[SFN=m+1、子帧n=0]中的第二资源组中决定PHICH资源。
此外,设置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0的终端装置1在[SFN=m、子帧n=7]中被调度PUSCH中的发送的情况下,在[SFN=m+1、子帧n=1]中决定PHICH资源。
此外,设置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0的终端装置1在[SFN=m、子帧n=8]中被调度PUSCH中的发送的情况下,从[SFN=m+1、子帧n=5]中的第一资源组中决定PHICH资源。
此外,设置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0的终端装置1在[SFN=m、子帧n=9]中被调度PUSCH发送的情况下,从[SFN=m+1、子帧n=5]中的第二资源组中决定PHICH资源。
说明第二设定。例如,第二设定也可以用于确定配置有PDSCH的子帧n和发送与该PDSCH对应的HARQ-ACK的子帧n+k之间的对应。
此外,第二设定也可以用于确定针对下行链路数据的HARQ定时。即,第二设定也可以用于确定HARQ-ACK的发送定时(或者,接收定时)。
此外,第二设定也可以用于确定对下行链路分配(也可以是伴随下行链路分配的PDCCH/EPDCCH)进行监视的子帧。这里,伴随下行链路分配的PDCCH/EPDDCH包括用于下行链路分配的发送的PDCCH/EPDDCH的含义。
此外,第二设定也可以用于确定被发送下行链路信号的子帧。第二设定也可以用于确定进行PDSCH中的发送或者接收的子帧。
此外,第二设定也可以用于确定能够发送下行链路信号的子帧。终端装置1在通过基站装置3而被调度的情况下,能够在基于第二设定而确定的子帧中,接收下行链路信号(能够视为下行链路信号被发送)。第二设定也可以用于确定下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定时。
此外,第二设定也可以用于确定在被调度和/或设定下行链路信号和/或下行链路物理信道的子帧中,是否进行该下行链路信号和/或下行链路物理信道的接收处理。
图13是用于说明第二设定的图。在图13中,作为第二设定,记载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0至6。在图13中,示出了配置有PDSCH的子帧n-k和发送与所述PDSCH对应的HARQ-ACK的子帧n之间的对应。
终端装置1基于图13所示的表而确定k的值。这里,子帧n-k以及子帧n是对终端装置1(终端装置1侧)准备的子帧。终端装置1在子帧n-k中,检测出应进行对应的HARQ-ACK的发送的PDSCH中的发送的情况下,在子帧n中发送HARQ-ACK。
例如,终端装置1进行针对PDSCH中的发送的HARQ-ACK的发送,该PDSCH中的发送使用附加了通过C-RNTI而被扰频的CRC校验码的DCI格式而被调度。
例如,设置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1的终端装置1在子帧n=2中,进行针对在子帧n-6和/或n-7中接收到的PDSCH中的发送的HARQ-ACK的发送。
说明第三设定。这里,若终端装置1基于第一设定、第二设定以及调度信息(例如,DCI格式、HARQ指示符(PHICH)等)而决定发送的方向(上行或者下行),则产生对该调度信息进行了误接收/解码的终端装置1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问题。
例如,在基站装置3发送针对其他的终端装置1的下行链路信号的子帧中,产生对该调度信息进行了误接收/解码的终端装置1发送上行链路信号,该上行链路信号成为针对该下行链路信号的干扰的问题。
第三设定也可以用于确定子帧中的发送的方向(上行或者下行)。此外,第三设定也可以用于确定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被许可的子帧。此外,第三设定也可以用于确定在UpPTS中许可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的子帧。
例如,第三设定也可以用于确定PUSCH中的发送被许可的子帧。此外,第三设定也可以用于确定SRS的发送被许可的子帧。
此外,第三设定也可以用于确定下行链路信号的发送被许可的子帧。此外,第三设定也可以用于确定在DwPTS中许可下行链路信号的发送的子帧。例如,第三设定也可以用于确定PDSCH中的发送(或者,接收)被许可的子帧。此外,第三设定也可以用于确定在GP以及UpPTS中许可下行链路信号的发送的子帧。
此外,第三设定也可以用于确定灵活子帧中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是否被许可。即,第三设定也可以用于确定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被许可的灵活子帧。
此外,第三设定也可以用于确定灵活子帧中的下行链路信号的发送是否被许可。即,第三设定也可以用于确定下行链路信号的发送被许可的灵活子帧。这里,关于灵活子帧,在后面叙述。
此外,第三设定也可以用于确定发送的方向遵从第一设定和第二设定中的哪一个。第三设定也可以表示应基于第一设定和第二设定中的哪一个来确定能够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子帧。终端装置1基于根据第三设定而确定的第一设定或者第二设定,确定能够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子帧。
此外,第三设定也可以表示应基于第一设定和第二设定中的哪一个来确定对下行链路信号进行监视的子帧。终端装置1基于根据第三设定而确定的第一设定或者第二设定,确定对下行链路信号进行监视的子帧。
此外,第三设定也可以不对作为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一个环节的、与随机接入响应许可或者同一个传输块的重发对应的PUSCH中的发送使用。
即,第三设定也可以对除了作为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一个环节的、与随机接入响应许可或者同一个传输块的重发对应的PUSCH中的发送的情况之外(unless the PUSCH transmission corresponds to aRandom Access Response Grant or a retransmission of the same transportblock as part of the contention based random access procedure)使用。
此外,第三设定也可以不对使用附加了通过C-RNTI而被扰频的CRC校验码的DCI格式而被调度的PUSCH中的发送使用,也可以对基于HARQ指示符(PHICH)的、与同一个传输块的重发对应的PUSCH中的发送使用。
此外,第三设定也可以只对不是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一个环节的、与HARQ指示符(PHICH)对应的PUSCH中的发送(或者,接收)使用。
基站装置3也可以将表示第一设定的第一信息(也可以是表示第一参数的第一信息)发送给终端装置1。此外,基站装置3也可以将表示第二设定的第二信息(也可以是表示第二参数的第二信息)发送给终端装置1。此外,基站装置3也可以将表示第三设定的第三信息(也可以是表示第三参数的第三信息)发送给终端装置1。
例如,基站装置3也可以将第一信息包含在主信息块、系统信息块类型1消息、系统信息消息、RRC消息、MAC CE以及物理层中的控制信息(例如,DCI格式)中的至少一个而发送。例如,第一信息优选包含在系统信息块类型1消息中。此外,第一信息优选对小区内的多个终端装置1共用。
此外,基站装置3也可以将第二信息包含在主信息块、系统信息块类型1消息、系统信息消息、RRC消息、MAC CE以及物理层中的控制信息(例如,DCI格式)中的至少一个来发送。例如,第二信息优选包含在系统信息块类型1消息或者系统信息消息或者RRC消息中。此外,第二信息既可以对小区内的多个终端装置1共用,也可以对某终端装置专用。
此外,基站装置3也可以将第三信息包含在主信息块、系统信息块类型1消息、系统信息消息、RRC消息、MAC CE以及物理层中的控制信息(例如,DCI格式)中的至少一个来发送。例如,第三信息优选包含在主信息块或者MAC CE或者物理层中的控制信息(例如,DCI格式)中。此外,第三信息既可以对小区内的多个终端装置1共用,也可以对某终端装置专用。
此外,第三设定(也可以是第三信息)也可以使用至少1比特的信息而定义。第三设定(也可以是第三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三指示。
基站装置3也可以在包括第三信息的DCI格式(也称为DCI格式6)中附加专用的CRC校验码(以下,也称为动态TDD-CRC(DTDD-CRC))来发送。这里,DTDD-CRC基于标准书等而对第三信息的发送专门定义(预约)。基站装置3能够将DTDD-CRC分配给终端装置1。
此外,在DCI格式6中,也可以包括发往多个终端装置1的多个第三信息。基站装置3也可以在CSS中发送DCI格式6。此外,基站装置3也可以在USS中发送DCI格式6。
此外,基站装置3也可以将指示在DCI格式6的哪个字段(字段的位置)中设置发往终端装置1的第三信息的信息(索引)包含在上位层的信号(例如,专用信令(dedicated signaling))中来发送。
基站装置3也可以将第三信息包含在下行链路分配中来发送。此外,基站装置3也可以将第三信息包含在上行链路许可中来发送。终端装置1检测附加了通过DTDD-RNTI而被扰频的CRC校验码的DCI格式6,基于第三信息而设置第三设定。
这里,第一设定也可以被称为上行链路参考设定(uplink referenceconfiguration:上行链路参考配置)。此外,第一设定也可以被称为上行链路参考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uplink reference uplink-downlinkconfiguration:上行链路参考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置)。
此外,第二设定也可以被称为下行链路参考设定(downlinkreference configuration:下行链路参考配置)。此外,第二设定也可以被称为下行链路参考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downlink referenceuplink-downlink configuration:下行链路参考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置)。
终端装置1也可以基于第一信息而设置第一设定。此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基于第一信息,作为上行链路参考设定而设置第一设定。此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基于第一信息,作为上行链路参考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而设置第一设定。
此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基于第二信息而设置第二设定。此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基于第二信息,作为下行链路参考设定而设置第二设定。此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基于第二信息,作为下行链路参考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而设置第二设定。
此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基于第三信息而设置第三设定。这里,也可以将设置第二设定的终端装置1称为被设定动态TDD的终端装置1。
图14是表示使用第一设定、第二设定以及第三设定而被指示的子帧的关系的图。在图14中,D表示下行链路子帧,U表示上行链路子帧,S表示特殊子帧。
如图14(a)所示,通过第一设定而被指示为下行链路子帧、通过第二设定而被指示为下行链路子帧的子帧也可以通过第三设定而被指示为下行链路子帧。
此外,如图14(b)所示,通过第一设定而被指示为上行链路子帧、通过第二设定而被指示为上行链路子帧的子帧也可以通过第三设定而被指示为上行链路子帧。
此外,如图14(c)所示,通过第一设定而被指示为上行链路子帧、通过第二设定而被指示为下行链路子帧的子帧也可以通过第三设定而被指示为上行链路子帧或者下行链路子帧。
此外,如图14(d)所示,通过第一设定而被指示为特殊子帧、通过第二设定而被指示为特殊子帧的子帧也可以通过第三设定而被指示为特殊子帧。
此外,如图14(e)所示,通过第一设定而被指示为特殊子帧、通过第二设定而被指示为下行链路子帧的子帧也可以通过第三设定而被指示为特殊子帧或者下行链路子帧。
这里,也将通过第三设定而被指示为上行链路子帧的子帧或者通过第三设定而被指示为特殊子帧的子帧的UpPTS称为第一子帧。
此外,也将通过第三设定而被指示为下行链路子帧的子帧或者通过第三设定而被指示为特殊子帧的子帧的DwPTS称为第二子帧。
例如,基站装置3也可以在第一子帧中,进行针对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的调度。此外,基站装置3也可以在第一子帧中,进行针对下行链路信号的发送的调度。
此外,基站装置3也可以在第二子帧中,进行针对下行链路信号的发送的调度。
此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第一子帧中,没有被调度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的情况下,进行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
此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第二子帧中,进行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第二子帧中,进行PDCCH/EPDCCH的监视。此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第二子帧中,检测出下行链路分配的情况下,在该第二子帧中,进行与该下行链路分配对应的PDSCH中的接收。
这里,也将通过第一设定而被指示为上行链路子帧、通过第二设定而被指示为上行链路子帧的子帧称为固定上行链路子帧(fixed uplinksubframe)。
此外,也将通过第一设定而被指示为下行链路子帧、通过第二设定而被指示为下行链路子帧的子帧称为固定下行链路子帧(fixeddownlink subframe)。
此外,也将通过第一设定而被指示为特殊子帧、通过第二设定而被指示为特殊子帧的子帧称为固定特殊子帧(fixed special subframe)。
此外,也将通过第一设定而被指示为上行链路子帧、通过第二设定而被指示为下行链路子帧的子帧称为第一灵活子帧。此外,也将通过第一设定而被指示为特殊子帧、通过第二设定而被指示为下行链路子帧的子帧称为第二灵活子帧。也将第一灵活子帧和第二灵活子帧统称为灵活子帧。
灵活子帧也可以基于由基站装置3发送的DCI格式以及第三设定,用于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和/或下行链路信号的发送。
以下,基本上,记载终端装置1的动作,但与终端装置1的动作对应地,基站装置3进行同样的动作是理所当然的。
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固定上行链路子帧且使用上行链路许可而被调度PUSCH的子帧中,进行PUSCH中的发送。此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固定上行链路子帧且与HARQ指示符(PHICH)对应的子帧中,进行PUSCH中的发送。
即,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固定上行链路子帧中,与第三设定无关地,进行PUSCH中的发送。终端装置1也可以不接收(监视)针对固定上行链路子帧的第三设定(也可以是第三信息)。例如,终端装置1也可以不监视针对固定上行链路子帧的、包括第三信息的DCI格式。
此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固定上行链路子帧、且通过第三设定而许可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且使用上行链路许可而被调度PUSCH的子帧中,进行PUSCH中的发送。
此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固定上行链路子帧、且通过第三设定而许可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且与HARQ指示符(PHICH)对应的子帧中,进行PUSCH中的发送。
即,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固定上行链路子帧中,基于第三设定而进行PUSCH中的发送。
此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灵活子帧、且通过第三设定而许可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且使用上行链路许可而被调度PUSCH的子帧中,进行PUSCH中的发送。
此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灵活子帧、且通过第三设定而许可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且与HARQ指示符(PHICH)对应的子帧中,进行PUSCH中的发送。
此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若对第一SRS的发送设定的子帧为固定上行链路子帧,则发送第一SRS。
此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若对第一SRS的发送设定的子帧为固定特殊子帧,则发送第一SRS。
此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若对第一SRS的发送设定的子帧为灵活子帧、且通过第三设定而许可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则发送第一SRS。
此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子帧n中检测出肯定SRS请求(apositive SRS request)的情况下,若满足
·n+k,k≥4,且
·通过上位层而设定(使用上位层的信号而设定)
的最初的子帧为固定上行链路子帧,则发送第二SRS。
此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子帧n中检测出肯定SRS请求(apositive SRS request)的情况下,若满足
·n+k,k≥4,且
·通过上位层而设定(使用上位层的信号而设定)
的最初的子帧为固定特殊子帧,则发送第二SRS。
此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子帧n中检测出肯定SRS请求(apositive SRS request)的情况下,若满足
·n+k(k≥4),且
·通过上位层而设定(使用上位层的信号而设定)
的最初的子帧为灵活子帧、且通过第三设定来许可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则发送第二SRS。
此外,即使是灵活子帧、且使用上行链路许可而被调度PUSCH的子帧,若没有通过第三设定来许可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则终端装置1也可以丢弃PUSCH中的发送。
此外,即使是灵活子帧、且与HARQ指示符(PHICH)对应的子帧,若没有通过第三设定来许可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则终端装置1也可以丢弃PUSCH中的发送。
此外,若对第一SRS的发送设定的子帧为灵活子帧、且没有通过第三设定来被许可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则终端装置1也可以丢弃第一SRS的发送。
即,若被设定第一SRS的发送的灵活子帧中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没有通过第三设定来被许可,则终端装置1也可以丢弃灵活子帧中的第一SRS的发送。
此外,若对第一SRS的发送设定的子帧为固定下行链路子帧,则终端装置1也可以丢弃第一SRS的发送。
此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子帧n中检测出肯定SRS请求(apositive SRS request)的情况下,若满足
·n+k(k≥4),且
·通过上位层而设定(使用上位层的信号而设定)
的最初的子帧为灵活子帧、且没有通过第三设定来许可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则丢弃第二SRS的发送。
即,若被调度第二SRS的发送的灵活子帧中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没有通过第三设定来被许可,则终端装置1也可以丢弃灵活子帧中的第二SRS的发送。
此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子帧n中检测出肯定SRS请求(apositive SRS request)的情况下,若满足
·n+k(k≥4),且
·通过上位层来设定(使用上位层的信号而设定)
的最初的子帧为固定下行链路子帧,则丢弃第二SRS的发送。
这里,通过上位层而设定(使用上位层的信号而设定)的子帧例如包括满足下述的数学式1的子帧(kSRS)。
[数学式1]
(10·nf+kSRS-Tdffset)mod TSRS=0 for TDD with TSRS>2
(kSRS-Tdffset)mod 5=0 for TDD with TSRS=2
在数学式1中,nf表示无线帧的序号(系统帧号(SFN:System FrameNumber))。此外,TSRS表示SRS子帧的周期(SRS的周期),Toffset表示SRS子帧的偏移量的值,由基站装置3使用上位层的信号而设定。这里,kSRS由图15所示的表所定义。
终端装置1计算满足数学式1的kSRS,基于计算出的kSRS和图15所示的表,决定发送第二SRS的SC-FDMA码元。例如,作为满足数学式1的kSRS而计算出“1”的终端装置1在UpPTS的长度为2个码元的情况下,使用子帧索引1中的UpPTS的第2个码元来发送第二SRS。
这里,终端装置1作为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一个环节,在被调度上行链路数据(消息3)的发送的情况下,也可以与第三设定无关地,进行PUSCH中的发送。
例如,终端装置1也可以与针对某子帧的第三设定无关地,在该子帧中,作为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一个环节,进行与随机接入响应许可对应的PUSCH中的发送。
即,终端装置1即使是在没有通过第三设定来许可某子帧中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的情况下,也可以在该子帧中,作为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一个环节,进行与随机接入响应许可对应的PUSCH中的发送。
此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与针对某子帧的第三设定无关地,在该子帧中,作为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一个环节,进行使用附加了通过临时C-RNTI而被扰频的CRC校验码的DCI格式而被调度的PUSCH中的发送。
即,终端装置1即使是在没有通过第三设定来许可某子帧中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的情况下,也可以在该子帧中,作为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一个环节,进行使用附加了通过临时C-RNTI而被扰频的CRC校验码的DCI格式而被调度的PUSCH中的发送。
此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与针对某子帧的第三设定无关地,在该子帧中,作为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一个环节,进行与HARQ指示符(PHICH)对应的PUSCH中的发送。
即,终端装置1即使是在没有通过第三设定来许可某子帧中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的情况下,也可以在该子帧中,作为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一个环节,进行与HARQ指示符(PHICH)对应的PUSCH中的发送。
即,终端装置1也可以与针对某子帧的第三设定无关地,在该子帧中,作为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一个环节,进行与同一个上行链路数据(传输块)的重发对应的PUSCH中的发送。
即,终端装置1也可以除了作为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一个环节,进行与随机接入响应许可或者同一个传输块的重发对应的PUSCH中的发送的情况之外,基于第三设定而进行PUSCH中的发送。
例如,终端装置1在通过第三设定来许可某子帧中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的情况下,也可以在该某子帧中,进行使用附加了通过C-RNTI而被扰频的CRC校验码的DCI格式而被调度的PUSCH中的发送。
此外,终端装置1在没有通过第三设定来许可某子帧中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的情况下,也可以在该某子帧中,丢弃使用附加了通过C-RNTI而被扰频的CRC校验码的DCI格式而被调度的PUSCH中的发送。
此外,终端装置1在通过第三设定而许可某子帧中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的情况下,也可以在该某子帧中,进行作为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一个环节的、与随机接入响应许可或者同一个传输块的重发对应的PUSCH中的发送。
此外,终端装置1在没有通过第三设定来许可某子帧中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的情况下,也可以在该某子帧中,丢弃作为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一个环节的、与随机接入响应许可或者同一个传输块的重发对应的PUSCH中的发送。
此外,终端装置1在通过第三设定来许可某子帧中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的情况下,也可以在该某子帧中,进行不是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一个环节的、与HARQ指示符(PHICH)对应的PUSCH中的发送。
此外,终端装置1在没有通过第三设定来许可某子帧中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的情况下,也可以在该某子帧中,丢弃不是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一个环节的、与HARQ指示符(PHICH)对应的PUSCH中的发送。
这里,第三设定也可以不对使用附加了通过C-RNTI而被扰频的CRC校验码的DCI格式而被调度的PUSCH中的发送使用,也可以对基于HARQ指示符(PHICH)的、与同一个传输块的重发对应的PUSCH中的发送使用。
即,终端装置1也可以与针对某子帧的第三设定无关地,在该子帧中,进行使用附加了通过C-RNTI而被扰频的CRC校验码的DCI格式而被调度的PUSCH中的发送。
即,终端装置1即使是在没有通过第三设定来许可某子帧中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的情况下,也可以在该子帧中,进行使用附加了通过C-RNTI而被扰频的CRC校验码的DCI格式而被调度的PUSCH中的发送。
如上述所示,通过使用第三设定,能够防止对调度信息进行了误接收/解码的终端装置1发送上行链路信号。即,通过第三设定许可被指示为上行链路子帧的子帧中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或者通过第三设定许可被指示为特殊子帧的子帧的UpPTS中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能够进行可靠性更高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此外,通过第三设定未许可被指示为下行链路子帧的子帧中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或者通过第三设定不许可被指示为特殊子帧的子帧的DwPTS以及GP中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能够进行可靠性更高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即,能够防止对调度信息进行了误接收/解码的终端装置1发送上行链路信号所产生的干扰,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能够进行更有效率的通信。
此外,终端装置1通过与第三设定无关地,作为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一个环节,进行PUSCH中的发送,从而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能够使终端装置1和过去发布(Release)的终端装置(例如,与LTE Rel.8至LTE Rel.10的任一个对应的终端装置)共存,能够进行更有效率的通信。
即,在基站装置3不清楚与哪个终端装置1进行通信的期间,不使用第三设定,从而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能够使终端装置1和过去发布的终端装置共存,能够进行更有效率的通信。
在涉及本发明的基站装置3以及移动台装置1中动作的程序也可以是以实现涉及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的方式控制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等的程序(使计算机发挥功能的程序)。并且,在这些装置中处理的信息在其处理时临时存储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中,之后存储在Flash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等的各种ROM或HDD(Hard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中,根据需要由CPU进行读出、修改/写入。
此外,也可以将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移动台装置1、基站装置3的一部分通过计算机来实现。此时,将用于实现该控制功能的程序记录在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中,使计算机系统读入在该记录介质中记录的程序而执行,也能够实现。
此外,这里所称的“计算机系统”是在移动台装置1或者基站装置3中内置的计算机系统,包括OS或周边设备等的硬件。此外,“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是指软盘、光磁盘、ROM、CD-ROM等的可移动介质、在计算机系统中内置的硬盘等的存储装置。
进一步,“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既可以包含如在经由互联网等的网络或电话线路等的通信线路而发送程序的情况下的通信线那样、短时间内动态地保持程序的介质,也可以包含如成为此时的服务器或客户端的计算机系统内部的易失性存储器那样、恒定时间保持程序的介质。此外,上述程序既可以用于实现前述的功能的一部分,也可以与在计算机系统中已经记录的程序的组合来实现前述的功能。
此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基站装置3还能够作为由多个装置构成的集合体(装置组)而实现。构成装置组的各个装置也可以具有涉及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3的各功能或者各功能块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作为装置组,只要具有基站装置3的一组的各功能或者各功能块即可。此外,涉及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移动台装置1还能够与作为集合体的基站装置进行通信。
此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基站装置3也可以是EUTRAN(Evolved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此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基站装置3也可以具有针对eNodeB的上位节点的功能的一部分或者全部。
此外,既可以将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1、基站装置3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典型地作为集成电路即LSI来实现,也可以作为芯片组来实现。终端装置1、基站装置3的各功能块既可以单独芯片化,也可以将一部分或者全部集成而芯片化。此外,集成电路化的方法并不限定于LSI,也可以通过专用电路或者通用处理器来实现。此外,在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步而出现了代替LSI的集成电路化的技术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基于该技术的集成电路。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而记载了终端装置或者通信装置,但本申请发明并不限定于此,还能够应用于在室内外设置的固定式或者不可移动式的电子设备,例如AV设备、厨房设备、吸尘/洗涤设备、空调设备、办公设备、自动售货机、其他生活设备等的终端装置或者通信装置。
此外,终端装置也可以统称用户装置(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Mobile Terminal、MT)、移动台装置、移动终端、加入者单元、加入站、无线终端、移动设备、节点、设备、远程站、远程终端、无线通信设备、无线通信装置、用户代理、接入终端等的移动式或者固定式的用户端设备。
此外,基站装置也可以统称节点B(NodeB)、强化节点B(eNodeB)、基站、接入点(Access Point:AP)等的与终端进行通信的网络端的任意的节点。此外,基站装置也可以包括RRH(也称为远程无线头(RemoteRadio Head)、远程无线单元(Remote Radio Unit:RRU)、远程天线、分散天线)。
以上,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了详细叙述,但具体的结构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也包含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的设计变更等。此外,本发明在权利要求书所示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更,将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分别公开的技术手段适当地组合而获得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中。此外,也包含将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元素且起到同样的效果的元素之间进行了置换的结构。
标号说明
1(1A、1B、1C) 终端装置
3 基站装置
101 数据控制部
102 发送数据调制部
103 无线部
104 调度部
105 信道估计部
106 接收数据解调部
107 数据提取部
108 上位层
109 天线
301 数据控制部
302 发送数据调制部
303 无线部
304 调度部
305 信道估计部
306 接收数据解调部
307 数据提取部
308 上位层
309 天线

Claims (8)

1.一种终端装置,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定部,设置第一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第二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以及第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
接收部,在基于所述第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的下行链路子帧中,对伴随在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调度中使用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行监视,该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包括请求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的信息;以及
发送部,在子帧n中检测出请求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的信息的情况下,若由上位层设定、且满足n+k的最初的子帧为基于所述第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的上行链路子帧,则发送所述探测参考信号,若由所述上位层设定、且满足n+k的最初的子帧为基于所述第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的下行链路子帧,则丢弃所述探测参考信号,其中,k≥4,并且,
在子帧n+k中发送针对所述子帧n中的所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发送的HARQ-ACK,该所述子帧n中的所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发送基于伴随所述子帧n中的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检测而被指示,
所述k基于所述第二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而提供,
在所述第一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中设定为上行链路子帧、在所述第二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中设定为下行链路子帧的子帧在所述第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中能够用作上行链路子帧或者下行链路子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所述第二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以及所述第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由无线帧中的下行链路子帧、上行链路子帧以及特殊子帧所定义。
3.一种基站装置,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定部,设置第一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第二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以及第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
发送部,在基于所述第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的下行链路子帧中,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来发送在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调度中使用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该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包括请求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的信息;以及
接收部,在子帧n中发送了请求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的信息的情况下,若由上位层设定、且满足n+k的最初的子帧为基于所述第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的上行链路子帧,则接收所述探测参考信号,若由所述上位层设定、且满足n+k的最初的子帧为基于所述第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的下行链路子帧,则所述探测参考信号视为丢弃,其中,k≥4,并且,
在子帧n+k中接收针对所述子帧n中的所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发送的HARQ-ACK,该所述子帧n中的所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发送基于所述子帧n中的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的发送,
所述k基于所述第二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而提供,
在所述第一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中设定为上行链路子帧、在所述第二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中设定为下行链路子帧的子帧在所述第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中能够用作上行链路子帧或者下行链路子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所述第二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以及所述第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由无线帧中的下行链路子帧、上行链路子帧以及特殊子帧所定义。
5.一种通信方法,用于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第一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第二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以及第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
在基于所述第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的下行链路子帧中,对伴随在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调度中使用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行监视,该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包括请求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的信息,
在子帧n中检测出请求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的信息的情况下,若由上位层设定、且满足n+k的最初的子帧为基于所述第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的上行链路子帧,则发送所述探测参考信号,若由所述上位层设定、且满足n+k的最初的子帧为基于所述第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的下行链路子帧,则丢弃所述探测参考信号,其中,k≥4,
在子帧n+k中发送针对所述子帧n中的所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发送的HARQ-ACK,该所述子帧n中的所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发送基于伴随所述子帧n中的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检测而被指示,
所述k基于所述第二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而提供,
在所述第一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中设定为上行链路子帧、在所述第二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中设定为下行链路子帧的子帧在所述第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中能够用作上行链路子帧或者下行链路子帧。
6.一种通信方法,用于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第一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第二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以及第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
在基于所述第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的下行链路子帧中,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而发送在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调度中使用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该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包括请求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的信息,
在子帧n中发送了请求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的信息的情况下,若由上位层设定、且满足n+k的最初的子帧为基于所述第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的上行链路子帧,则接收所述探测参考信号,若由所述上位层设定、且满足n+k的最初的子帧为基于所述第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的下行链路子帧,则所述探测参考信号视为丢弃,其中,k≥4,
在子帧n+k中接收针对所述子帧n中的所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发送的HARQ-ACK,该所述子帧n中的所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发送基于所述子帧n中的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的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的发送,
所述k基于所述第二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而提供,
在所述第一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中设定为上行链路子帧、在所述第二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中设定为下行链路子帧的子帧在所述第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中能够用作上行链路子帧或者下行链路子帧。
7.一种集成电路,搭载在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使所述终端装置发挥如下功能:
设置第一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第二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以及第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的功能;
在基于所述第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的下行链路子帧中,对伴随在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调度中使用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行监视的功能,该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包括请求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的信息;以及
在子帧n中检测出请求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的信息的情况下,若由上位层设定、且满足n+k的最初的子帧为基于所述第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的上行链路子帧,则发送所述探测参考信号,若由所述上位层设定、且满足n+k的最初的子帧为基于所述第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的下行链路子帧,则丢弃所述探测参考信号,其中,k≥4,并且,
在子帧n+k中发送针对所述子帧n中的所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发送的HARQ-ACK的功能,该所述子帧n中的所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发送基于伴随所述子帧n中的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检测而被指示,
所述k基于所述第二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而提供,
在所述第一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中设定为上行链路子帧、在所述第二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中设定为下行链路子帧的子帧在所述第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中能够用作上行链路子帧或者下行链路子帧。
8.一种集成电路,搭载在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使所述基站装置发挥如下功能:
设置第一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第二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以及第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
在基于所述第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的下行链路子帧中,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而发送在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调度中使用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该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包括请求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的信息;以及
在子帧n中发送了请求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的信息的情况下,若由上位层设定、且满足n+k的最初的子帧为基于所述第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的上行链路子帧,则接收所述探测参考信号,若由所述上位层设定、且满足n+k的最初的子帧为基于所述第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的下行链路子帧,则所述探测参考信号视为丢弃,其中,k≥4,
在子帧n+k中接收针对所述子帧n中的所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发送的HARQ-ACK,该所述子帧n中的所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发送基于所述子帧n中的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的发送,
所述k基于所述第二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而提供,
在所述第一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中设定为上行链路子帧、在所述第二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中设定为下行链路子帧的子帧在所述第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中能够用作上行链路子帧或者下行链路子帧。
CN201480009186.5A 2013-03-27 2014-03-11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Active CN1049959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65647 2013-03-27
JP2013-065647 2013-03-27
PCT/JP2014/056341 WO2014156617A1 (ja) 2013-03-27 2014-03-11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95980A true CN104995980A (zh) 2015-10-21
CN104995980B CN104995980B (zh) 2019-03-08

Family

ID=51623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09186.5A Active CN104995980B (zh) 2013-03-27 2014-03-11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641301B2 (zh)
JP (1) JP6340649B2 (zh)
CN (1) CN104995980B (zh)
WO (1) WO2014156617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91923A1 (zh) * 2017-04-20 2018-10-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周期上行信息/信号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644488A (zh) * 2016-08-31 2019-04-1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9698738A (zh) * 2017-10-24 2019-04-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9792760A (zh) * 2016-09-29 2019-05-21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13169820A (zh) * 2018-07-30 2021-07-23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81983A (zh) * 2015-02-11 2015-04-29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188151B (zh) * 2015-06-12 2018-11-06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非正交多址随机接入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141330B (zh) * 2015-10-13 2020-12-29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缓解传输分配中的错误传播的方法和设备
WO2017164621A1 (ko) 2016-03-22 2017-09-28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상향링크 제어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KR102458077B1 (ko) * 2016-03-22 2022-10-25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상향링크 제어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JP2019091958A (ja) * 2016-03-30 2019-06-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JP2019091959A (ja) * 2016-03-30 2019-06-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WO2017193276A1 (zh) * 2016-05-10 2017-11-1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US10756868B2 (en) * 2016-07-01 2020-08-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transmitting a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in an uplink pilot time slot
US11140716B2 (en) * 2016-10-10 2021-10-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etwork node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success of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AU2018263907B2 (en) * 2017-05-04 2022-08-11 FG Innovation Company Limite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for uplink ultra-reliable and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s
US10601551B2 (en) * 2017-05-04 2020-03-24 Sharp Kabushiki Kaisha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for uplink ultra-reliable and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s
CN109525361B (zh) * 2017-09-20 2020-11-06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接收方法、基站及终端
US20210235481A1 (en) * 2018-05-07 2021-07-29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JP7201794B2 (ja) * 2018-08-31 2023-01-10 オッポ広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伝送停止を指示する方法、端末装置、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記憶媒体
US20210409178A1 (en) * 2018-10-26 2021-12-3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mplicit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aperiodic triggering offset
US11778607B2 (en) * 2021-04-01 2023-10-03 Nokia Technologies Oy Using relative transmission occasion delay indexing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7284A (zh) * 2008-04-25 2008-09-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进行确认信息反馈的方法
CN101355810A (zh) * 2008-08-15 2009-01-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物理控制信道的资源映射方法和装置
CN101932116A (zh) * 2010-08-09 2010-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选择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EP2445271A1 (en) * 2009-06-16 2012-04-2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Mobile station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program
CN102640556A (zh) * 2009-11-30 2012-08-15 夏普株式会社 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以及处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522190B1 (en) * 2010-01-08 2018-02-0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and base st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integrated circuit therein
US9749968B2 (en) * 2010-04-02 2017-08-29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Uplink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 configuration and transmission
US9432982B2 (en) * 2011-04-27 2016-08-3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6073073B2 (ja) * 2012-05-10 2017-02-0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US9258741B2 (en) * 2012-08-03 2016-02-09 Blackberry Limited Carrier aggregation acknowledgement bits
EP2908586B1 (en) * 2012-11-02 2019-02-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US9306721B2 (en) * 2013-03-15 2016-04-05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7284A (zh) * 2008-04-25 2008-09-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进行确认信息反馈的方法
CN101355810A (zh) * 2008-08-15 2009-01-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物理控制信道的资源映射方法和装置
EP2445271A1 (en) * 2009-06-16 2012-04-2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Mobile station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program
CN102640556A (zh) * 2009-11-30 2012-08-15 夏普株式会社 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以及处理方法
CN101932116A (zh) * 2010-08-09 2010-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选择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44488A (zh) * 2016-08-31 2019-04-1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9644488B (zh) * 2016-08-31 2022-10-11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9792760A (zh) * 2016-09-29 2019-05-21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9792760B (zh) * 2016-09-29 2022-11-01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WO2018191923A1 (zh) * 2017-04-20 2018-10-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周期上行信息/信号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1115971B2 (en) 2017-04-20 2021-09-07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periodic uplink information/signals
US11743916B2 (en) 2017-04-20 2023-08-29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periodic uplink information/signals
CN109698738A (zh) * 2017-10-24 2019-04-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9698738B (zh) * 2017-10-24 2022-04-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3169820A (zh) * 2018-07-30 2021-07-23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13169820B (zh) * 2018-07-30 2024-01-09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终端、无线通信方法以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056933A1 (en) 2016-02-25
US9641301B2 (en) 2017-05-02
CN104995980B (zh) 2019-03-08
JPWO2014156617A1 (ja) 2017-02-16
WO2014156617A1 (ja) 2014-10-02
JP6340649B2 (ja) 2018-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95980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US10341998B2 (en) User equipments, base stations and methods
CN104995979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US20180324770A1 (en) User equipments, base stations and methods
JP6368975B2 (ja) 端末装置、集積回路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EP2995106B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2355325B (zh) 一种pucch资源映射的方法及装置
CN107210903A (zh) 用于低成本用户设备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传输
CN114175830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052068A (zh) 使终端能够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收发信号的方法及装置
CN105393624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4412645A (zh) 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无线通信方法、集成电路及无线通信系统
WO2015025953A1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CN106550445B (zh) 无线通信中的一种低延迟的方法和装置
CN105027657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集成电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EP3051869B1 (en)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integrated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harq transmission
CN105379391A (zh) 终端、基站以及通信方法
CN109076576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5230066A (zh) 终端装置、无线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5009631A (zh)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集成电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EP3811699B1 (en) User equipments, base stations and methods for time-domain resource allocation
CN107852715A (zh) 终端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5075374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集成电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6571900B (zh) 一种低延时的无线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6097693A (zh) 无线通信中基于超时隙的数据传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