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12645A - 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无线通信方法、集成电路及无线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无线通信方法、集成电路及无线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12645A
CN104412645A CN201380033616.2A CN201380033616A CN104412645A CN 104412645 A CN104412645 A CN 104412645A CN 201380033616 A CN201380033616 A CN 201380033616A CN 104412645 A CN104412645 A CN 1044126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flexible sub
station apparatus
uplink
mobil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3361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12645B (zh
Inventor
铃木翔一
今村公彦
上村克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4126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126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126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126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43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using 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
    • H04B7/265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using 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 for structure of frame, bur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69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using time-sha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terminal or device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无线通信方法、集成电路及无线通信系统,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使用灵活子帧高效地进行通信。在第一灵活子帧中未对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以及探测参考信号进行调度、而在所述第一灵活子帧的在后紧跟的第二灵活子帧中至少对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在所述第一灵活子帧中监测用于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调度的下行链路许可,并在所述第一灵活子帧中,基于检测出的所述下行链路许可,接收在时域中去除了最后的部分后的所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Description

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无线通信方法、集成电路及无线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无线通信方法、集成电路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中探讨了蜂窝移动通信的无线接入方式以及无线网络(以下称为“Long TermEvolution(LTE)”或“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在LTE中,作为下行链路的通信方式,使用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方式。在LTE中,作为上行链路的通信方式,使用SC-FDMA(Single-Carrier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方式。在LTE中,将基站装置也称为eNodeB(evolved NodeB),将移动站装置也称为UE(User Equipment)。LTE是将基站装置所覆盖的区域小区状配置多个的蜂窝通信系统。单一的基站装置可以管理多个小区。
LTE与TDD(Time Division Duplex)对应。将采用了TDD方式的LTE也称为TD-LTE或LTE TDD。TDD是通过将上行链路信号和下行链路信号进行时分复用从而能在单一的频带中进行全双工通信的技术。
在3GPP中,探讨了将根据上行链路的流量和下行链路的流量来变更上行链路资源与下行链路资源的比率的流量自适应技术应用于TD-LTE。在非专利文献1中,将使用灵活子帧(flexible subframe)的方法作为实现流量自适应的方法进行了提示。基站装置能在灵活子帧中进行上行链路信号的接收或下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在非专利文献1中,移动站装置只要不被基站装置指示在灵活子帧中发送上行链路信号,就将该灵活子帧视作下行链路子帧。
在先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On standardization impact of TDD UL-DL adaptation″,R1-122016,3GPP TSG-RAN WGl Meeting#69,Prague,Czech Republic,21st-25th May 2012.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较之于不变更上行链路资源与下行链路资源的比率的情况,在应用了流量自适应技术的情况下,将得到大的分组吞吐量的改善。然而,利用了灵活子帧的流量自适应技术并未被充分建立。
本发明鉴于上述的点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能使用灵活子帧来高效地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无线通信方法、无线通信系统以及集成电路。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1)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具备以下的手段。即,本发明的移动站装置是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移动站装置,在第一灵活子帧中未对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以及探测参考信号进行调度、而在所述第一灵活子帧的在后紧跟的第二灵活子帧中至少对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灵活子帧中监测用于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调度的下行链路许可,在所述第一灵活子帧中,基于检测出的所述下行链路许可,接收在时域中去除了最后的部分后的所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2)另外,本发明在上述的移动站装置中,在所述第一灵活子帧之前的子帧中,监测所述第一灵活子帧以及所述第二灵活子帧中的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和/或探测参考信号的调度的上行链路许可。
(3)另外,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是用于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移动站装置的无线通信方法,在第一灵活子帧中未对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以及探测参考信号进行调度、而在所述第一灵活子帧的在后紧跟的第二灵活子帧中至少对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灵活子帧中监测用于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调度的下行链路许可,在所述第一灵活子帧中,基于检测出的所述下行链路许可,接收在时域中去除了最后的部分后的所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4)另外,本发明的集成电路是安装于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移动站装置的集成电路,使所述移动站装置发挥如下功能:在第一灵活子帧中未对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以及探测参考信号进行调度、而在所述第一灵活子帧的在后紧跟的第二灵活子帧中至少对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灵活子帧中监测用于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调度的下行链路许可;以及在所述第一灵活子帧中,基于检测出的所述下行链路许可,接收在时域中去除了最后的部分后的所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5)另外,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是移动站装置和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在第一灵活子帧中未对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以及探测参考信号进行调度、而在所述第一灵活子帧的在后紧跟的第二灵活子帧中至少对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所述移动站装置在所述第一灵活子帧中监测用于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调度的下行链路许可,并且在所述第一灵活子帧中,基于检测出的所述下行链路许可,接收在时域中去除了最后的部分后的所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6)另外,本发明的移动站装置是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移动站装置,在第一灵活子帧中未对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以及探测参考信号进行调度、而在所述第一灵活子帧的在后紧跟的第二灵活子帧中至少对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灵活子帧以及所述第二灵活子帧中不监测用于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调度的下行链路许可。
(7)另外,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是用于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移动站装置的无线通信方法,在第一灵活子帧中未对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以及探测参考信号进行调度、而在所述第一灵活子帧的在后紧跟的第二灵活子帧中至少对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灵活子帧以及所述第二灵活子帧中不监测用于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调度的下行链路许可。
(8)另外,本发明的集成电路是安装于移动站装置的集成电路,该移动站装置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所述集成电路的特征在于,使所述移动站装置发挥如下功能:在第一灵活子帧中未对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以及探测参考信号进行调度、而在所述第一灵活子帧的在后紧跟的第二灵活子帧中至少对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灵活子帧以及所述第二灵活子帧中不监测用于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调度的下行链路许可。
(9)另外,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是移动站装置和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在第一灵活子帧中未对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以及探测参考信号进行调度、而在所述第一灵活子帧的在后紧跟的第二灵活子帧中至少对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所述移动站装置在所述第一灵活子帧以及所述第二灵活子帧中不监测用于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调度的下行链路许可。
(10)另外,本发明的移动站装置是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移动站装置,在时域中连续的灵活子帧当中的至少1个中对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和上行链路物理信号的两者或任一者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将所述连续的灵活子帧当中对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和上行链路物理信号的两者或任一者进行了调度的灵活子帧视作上行链路子帧,将所述连续的子帧当中对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和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号的两者或任一者进行了调度的所述灵活子帧之前的灵活子帧视作上行链路子帧,将所述连续的子帧当中对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和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号的两者或任一者进行了调度的最后的所述灵活子帧之后的灵活子帧视作下行链路子帧。
(11)另外,本发明在上述的移动站装置中,在所述连续的灵活子帧的每一者中均未对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道以及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号进行调度的情况下,将所述连续的灵活子帧全部视作下行链路子帧。
(12)另外,本发明在上述的移动站装置中,在视作了所述上行链路子帧的灵活子帧中,不进行用于下行链路物理信道的调度的下行链路许可的监测。
(13)另外,本发明在上述的移动站装置中,在视作了所述下行链路子帧的灵活子帧中,进行用于下行链路物理信道的调度的下行链路许可的监测。
(14)另外,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是用于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移动站装置的无线通信方法,在时域中连续的灵活子帧当中的至少1个中对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和上行链路物理信号的两者或任一者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将所述连续的灵活子帧当中对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和上行链路物理信号的两者或任一者进行了调度的灵活子帧视作上行链路子帧,将所述连续的子帧当中对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和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号的两者或任一者进行了调度的所述灵活子帧之前的灵活子帧视作上行链路子帧,将所述连续的子帧当中对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和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号的两者或任一者进行了调度的最后的所述灵活子帧之后的灵活子帧视作下行链路子帧。
(15)另外,本发明的集成电路是安装于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移动站装置的集成电路,使所述移动站装置发挥如下功能:在时域中连续的灵活子帧当中的至少1个中对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和上行链路物理信号的两者或任一者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将所述连续的灵活子帧当中对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和上行链路物理信号的两者或任一者进行了调度的灵活子帧视作上行链路子帧,将所述连续的子帧当中对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和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号的两者或任一者进行了调度的所述灵活子帧之前的灵活子帧视作上行链路子帧,将所述连续的子帧当中对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和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号的两者或任一者进行了调度的最后的所述灵活子帧之后的灵活子帧视作下行链路子帧。
(16)另外,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是移动站装置和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在时域中连续的灵活子帧当中的至少1个中对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和上行链路物理信号的两者或任一者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所述移动站装置将所述连续的灵活子帧当中对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和上行链路物理信号的两者或任一者进行了调度的灵活子帧视作上行链路子帧,并且将所述连续的子帧当中对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和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号的两者或任一者进行了调度的所述灵活子帧之前的灵活子帧视作上行链路子帧,并且将所述连续的子帧当中对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和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号的两者或任一者进行了调度的最后的所述灵活子帧之后的灵活子帧视作下行链路子帧。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能使用灵活子帧高效地进行通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念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帧的概略构成的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帧中的子帧的构成的一例的表。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时隙的构成的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下行链路子帧中的物理信道以及物理信号的配置的一例的图。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上行链路子帧中的物理信道以及物理信号的配置的一例的图。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特殊子帧中的物理信道以及物理信号的配置的一例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收发处理的一例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收发处理的一例的另一图。
图10是表示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相关的第一例的图。
图11是表示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相关的第二例的图。
图12是表示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相关的第三例的图。
图13是表示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相关的第四例的图。
图1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移动站装置1的构成的概略框图。
图1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3的构成的概略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移动站装置与单一的小区进行通信。然而,本发明还能应用于移动站装置与多个小区进行通信的情况。将移动站装置与多个小区进行通信的技术称为小区聚合或载波聚合。在小区聚合的情况下,可以在多个小区的每一个中应用本发明。或在小区聚合的情况下,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多个小区的一部分。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应用TDD(Time Division Duplex)方式。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念图。在图1中,无线通信系统具备移动站装置1A~1C以及基站装置3。以下,将移动站装置1A~1C称为移动站装置1。
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物理信道以及物理信号。
在图1中,在从移动站装置1向基站装置3的上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以下的上行链路物理信道。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用于发送从上级层输出的信息。
·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
PUCCH是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的物理信道。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包含: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表示PUSCH的资源的请求的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SR)、表示移动站装置1所接收到的下行链路数据的解码的成功与否的ACK(acknowledgement)/NACK(negative-acknowledgement)。
PUSCH是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数据(Uplink-Shared Channel:UL-SCH)的物理信道。另外,PUSCH可以用于将ACK/NACK和/或信道状态信息与上行链路数据一起发送。另外,PUSCH可以用于仅发送ACK/NACK和/或信道状态信息。
PRACH是用于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的物理信道。PRACH的主要目的在于移动站装置1取与基站装置3在时域上的同步。此外,PRACH用于初始连接建立(initial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过程、越区切换过程、连接重建(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过程、针对上行链路发送的同步(定时调整)、以及上行链路无线资源的分配的请求。
在图1中,在上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以下的上行链路物理信号。上行链路物理信号不用于发送从上级层输出的信息,但被物理层使用。
·上行链路参考信号(Uplink Reference Signal:UL RS)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以下的2个类型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
·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DMRS与PUSCH或PUCCH的发送关联。DMRS与PUSCH或PUCCH时间复用。基站装置3为了进行PUSCH或PUCCH的传播路径校正而使用DMRS。以下,将把PUSCH和DMRS一起发送仅称为发送PUSCH。以下,将把PUCCH和DMRS一起发送仅称为发送PUCCH。
SRS与PUSCH或PUCCH的发送不关联。基站装置3为了测量上行链路的信道状态而使用SRS。移动站装置1在由上级层设定的第1资源中发送第1SRS。进而,移动站装置1在经由PDCCH接收到表示请求SRS的发送的信息的情况下,在由上级层设定的第2资源中将第2SRS仅发送1次。将第1SRS也称为周期性SRS。将第2SRS也称为非周期性SRS。
在图1中,在从基站装置3向移动站装置1的下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以下的下行链路物理信道。下行链路物理信道用于发送从上级层输出的信息。
·PBCH(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
·PCFICH(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
·PHICH(Physical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Indicator Channel)
·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ePDCCH(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PBCH用于广播在移动站装置1中公共使用的系统信息(主信息块、Broadcast Channel:BCH)。PBCH以40ms间隔被发送。40ms间隔的定时在移动站装置1中被盲检测(blind detection)。另外,PBCH以10ms间隔被重传。
PCFICH用于发送对为了PDCCH的发送而预约的区域(OFDM符号)进行指示的信息。
PHICH用于发送表示针对基站装置3所接收到的上行链路数据(Uplink Shared Channel:UL-SCH)的ACK(ACKnowledgement)或NACK(Negative ACKnowledgement)的HARQ指示符(HARQ反馈、响应信息)。例如,在基站装置3对上行链路数据解码成功了的情况下,对针对该上行链路数据的HARQ指示符设置ACK。例如,在基站装置3对上行链路数据解码失败了情况下,对针对该上行链路数据的HARQ指示符设置NACK。单一的PHICH发送针对单一的上行链路数据的HARQ指示符。基站装置3使用多个PHICH来发送针对同一PUSCH中所含的多个上行链路数据的HARQ指示符的每一个。
PDCCH以及ePDCCH用于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DCI)。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含下行链路许可(downlinkassignment;或也称为下行链路分配“downlink assignment”)以及上行链路许可(uplink grant)。下行链路许可是用于单一的小区内的单一的PDSCH的调度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下行链路许可用于与发送了该下行链路许可的子帧相同的子帧内的PDSCH的调度。上行链路许可是用于单一的小区内的单一的PUSCH的调度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上行链路许可用于从发送了该上行链路许可的子帧起4个以上之后的子帧内的单一的PUSCH的调度。另外,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含以多个移动站装置1的每一个为对象的多个TPC指令(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command)所构成的DCI格式3(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format 3)。
PDSCH用于发送下行链路数据(Downlink Shared Channel:DL-SCH)。
在图1中,在下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以下的下行链路物理信号。下行链路物理信号不用于发送从上级层输出的信息,但被物理层使用。
·同步信号(Synchronization signal:SS)
·下行链路参考信号(Downlink Reference Signal:DL RS)
同步信号用于移动站装置1取下行链路的频域以及时域的同步。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用于移动站装置1进行下行链路物理信道的传播路径校正。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用于移动站装置1计算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
BCH、UL-SCH以及DL-SCH等是传输信道。将介质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中所使用的信道称为传输信道。将MAC层中所使用的传输信道的单位也称为传输块(transport block:TB)或MAC PDU(Protocol Data Unit)。在MAC层中按每个传输块来进行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的控制。传输块是MAC层向物理层传递(deliver)数据的单位。在物理层中,传输块被映射至码字,按每个码字来进行编码处理。
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帧(radio frame)的构成。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帧的概略构成的图。每个无线帧长10ms。另外,每个无线帧由2个半帧构成。每个半帧长5ms。每个半帧由5个子帧构成。每个子帧长1ms,通过2个连续的时隙来定义。无线帧内的第i个子帧由第(2×i)个时隙和第(2×i+1)个时隙构成。也就是,在每个10ms间隔中,能利用10个子帧。每个时隙长0.5ms。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以下的4个类型的子帧。
·下行链路子帧(downlink subframe)
·上行链路子帧(uplink subframe)
·特殊子帧(special subframe)
·灵活子帧(flexible subframe)
下行链路子帧是为了下行链路发送所预留的子帧。上行链路子帧是为了上行链路发送所预留的子帧。特殊子帧由3个字段构成。该3个字段是DwPTS(Downlink Pilot Time Slot)、GP(Guard Period)、以及UpPTS(Uplink Pilot Time Slot)。DwPTS、GP、以及UpPTS的合计的长度是1ms。DwPTS是为了下行链路发送所预留的字段。UpPTS是为了上行链路发送所预留的字段。
灵活子帧是进行下行链路发送和/或上行链路发送的子帧。基站装置3以及移动站装置1可以将灵活子帧视作下行链路子帧。另外,基站装置3以及移动装置1可以将灵活子帧视作上行链路子帧。另外,基站装置3以及移动站装置1可以将灵活子帧视作包含为了上行链路发送所预留的字段和为了下行链路发送所预留的字段在内的子帧。
单一的无线帧至少由下行链路子帧、上行链路子帧以及特殊子帧构成。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帧中的子帧的构成的一例的表。在图3中,将无线帧中的子帧的构成称为uplink-downlink configuration。在图3中,示出8个uplink-downlink configuration。在图3中,D表示下行链路子帧,U表示上行链路子帧,S表示特殊子帧,F表示灵活子帧。
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支持5ms和10ms的downlink-to-uplinkswitch-point periodicity。在downlink-to-uplink switch-point periodicity为5ms的情况下,在无线帧内的两者的半帧中包含特殊子帧。在downlink-to-uplink switch-point periodicity为10ms的情况下,仅在无线帧内的最初的半帧中包含特殊子帧。
子帧0和5和DwPTS始终为了下行链路发送而预留。特殊子帧的在后紧跟的子帧和UpPTS始终为了上行链路发送而预留。灵活子帧仅能在无线帧内的子帧3、4、8、以及9中设定。
基站装置3将表示特殊子帧的构成(DwPTS、GP、以及UpPTS的长度)的信息和表示uplink-downlink configuration的信息通知给移动站装置1。例如,基站装置3使用PDSCH来发送包含该信息的系统信息块。
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时隙的构成。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时隙的构成的图。在每个时隙中所发送的物理信号或物理信道由资源网格来表现。在下行链路中,资源网格由多个子载波和多个OFDM符号来定义。在上行链路中,资源网格由多个子载波和多个SC-FDMA符号来定义。构成1个时隙的子载波的数量取决于小区的带宽。构成1个时隙的OFDM符号或SC-FDMA符号的数量为7。将资源网格内的每个元素称为资源元素。资源元素使用子载波的编号和OFDM符号或SC-FDMA符号的编号来识别。
资源块用于表现某物理信道(PDSCH或PUSCH等)的资源元素的映射。资源块被定义虚拟资源块和物理资源块。某物理信道首先被映射至虚拟资源块。其后,虚拟资源块被映射至物理资源块。1个物理资源块由时域中7个连续的OFDM符号或SC-FDMA符号以及频域中12个连续的子载波来定义。因而,1个物理资源块由(7×12)个资源元素构成。另外,1个物理资源块在时域中对应于1个时隙,在频域中对应于180kHz。物理资源块在频域中从0起赋予编号。
以下,说明在各子帧中所发送的物理信道以及物理信号。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下行链路子帧中的物理信道以及物理信号的配置的一例的图。基站装置3能在下行链路子帧中发送下行链路物理信道(PBCH、PCFICH、PHICH、PDCCH、ePDCCH、PDSCH)、以及下行链路物理信号(同步信号、下行链路参考信号)。此外,PBCH仅在无线帧内的子帧0中进行发送。此外,同步信号仅配置于无线帧内的子帧0和5。此外,下行链路参考信号配置于频域以及时域中分散的资源元素。为了简化说明,在图5中未图示下行链路参考信号。
在PDCCH区域中,将多个PDCCH进行频率以及时间复用。在ePDCCH区域中,将多个ePDCCH进行频率、时间以及空间复用。在PDSCH区域中,将多个PDSCH进行频率以及空间复用。PDCCH和PDSCH或ePDCCH被时间复用。PDSCH和ePDCCH被频率复用。
基站装置3仅在下行链路子帧中发送与上行链路子帧或灵活子帧的PUSCH相关的PDCCH(上行链路许可)。另外,基站装置3仅在下行链路子帧中发送与上行链路子帧或灵活子帧的PUSCH相关的PHICH(ACK/NACK)。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上行链路子帧中的物理信道以及物理信号的配置的一例的图。移动站装置1能在上行链路子帧中发送上行链路物理信道(PUCCH,PUSCH,PRACH)以及上行链路物理信号(DMRS,SRS)。在PUCCH区域中,将多个PUCCH进行频率、时间、以及码复用。在PUSCH区域中,将多个PUSCH进行频率以及空间复用。将PUCCH与PUSCH进行频率复用。PRACH跨单一的子帧或2个子帧而配置。另外,多个PRACH被码复用。
SRS使用上行链路子帧内的最后的SC-FDMA符号而被发送。也就是,SRS配置于上行链路子帧内的最后的SC-FDMA符号中。移动站装置1不能在单一的小区内同时发送SRS和PUCCH/PUSCH/PRACH。移动站装置1能在单一的小区的单一的上行链路子帧中,使用该上行链路子帧内的除了最后的SC-FDMA符号之外的SC-FDMA符号来发送PUSCH和/或PUCCH,并使用该上行链路子帧内的最后的SC-FDMA符号来发送SRS。也就是,在单一的小区的单一的上行链路子帧中,移动站装置1能发送SRS和PUSCH/PUCCH的两者。此外,DMRS与PUCCH或PUSCH进行时间复用。为了简化说明,在图6中未图示DMRS。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特殊子帧中的物理信道以及物理信号的配置的一例的图。在图7中,DwPTS由特殊子帧内的第1个至第9个SC-FDMA符号构成,GP由特殊子帧内的第10个至第12个SC-FDMA符号构成,UpPTS由特殊子帧内的第13个和第14个SC-FDMA符号构成。
基站装置3能在特殊子帧的DwPTS中发送PCFICH、PHICH、PDCCH、ePDCCH、PDSCH、以及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基站装置3在特殊子帧的DwPTS中不发送PBCH以及同步信号。移动站装置1在特殊子帧的UpPTS中能发送PRACH以及SRS。也就是,移动站装置1在特殊子帧的UpPTS中不发送PUCCH、PUSCH、以及DMRS。
以下,说明在灵活子帧中所发送的物理信道以及物理信号。
基站装置3在灵活子帧中至少能发送ePDCCH以及PDSCH。另外,基站装置3可以在灵活子帧中发送PCFICH、PDCCH。基站装置3在灵活子帧中不发送PBCH以及同步信号。移动站装置1能在灵活子帧中发送PUSCH、DMRS以及SRS。也就是,移动站装置1在灵活子帧中不发送PRACH以及PUCCH。
移动站装置1根据是否在灵活子帧中调度了PUSCH和/或SRS的发送这一状况,将该灵活子帧视作下行链路子帧或上行链路子帧。也就是,移动站装置1根据是否在灵活子帧中调度了PUSCH和/或SRS的发送这一状况,来控制在该灵活子帧中是进行下行链路物理信道和/或下行链路物理信号的接收处理,还是进行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和/或上行链路物理信号的发送处理。
移动站装置1在灵活子帧中被调度了PUSCH以及SRS的发送的情况下,在该灵活子帧中发送PUSCH以及SRS,且不经由PDCCH和/或ePDCCH来进行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接收处理(监测)。移动站装置1在灵活子帧中被调度了PUSCH以及SRS的发送的情况下,将该灵活子帧视作上行链路子帧。
移动站装置1在灵活子帧中未被调度SRS的发送而被调度了PUSCH的发送的情况下,在该灵活子帧中发送PUSCH,且不经由PDCCH和/或ePDCCH来进行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接收处理(监测)。移动站装置1在灵活子帧中未被调度SRS的发送而被调度了PUSCH的发送的情况下,将该灵活子帧视作上行链路子帧。
移动站装置1在灵活子帧中未被调度PUSCH的发送而被调度了SRS的发送的情况下,在该灵活子帧中发送SRS,且不经由PDCCH和/或ePDCCH来进行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接收处理(监测)。移动站装置1在灵活子帧中未被调度PUSCH的发送而被调度了SRS的发送的情况下,将该灵活子帧视作上行链路子帧。
移动站装置1在灵活子帧中未被调度PUSCH以及SRS的发送的情况下,经由PDCCH和/或ePDCCH来至少进行下行链路许可的接收处理(监测)。移动站装置1在灵活子帧中检测出下行链路许可的情况下,在该灵活子帧中根据该检测出的下行链路许可来进行PDSCH的接收处理。移动站装置1在灵活子帧中未被调度PUSCH以及SRS的发送的情况下,将该灵活子帧视作下行链路子帧。
在灵活子帧中被调度了PUSCH或SRS的发送的情况是指,在灵活子帧之前的下行链路子帧中检测(接收)到对该灵活子帧的PUSCH进行调度的信息的情况。
此外,移动站装置1在灵活子帧中未被调度PUSCH的发送而被调度了SRS的发送的情况下,在该灵活子帧中发送SRS,且可以不进行ePDCCH的接收处理(监测),而使用PDCCH来进行下行链路许可以外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例如,DCI格式3)的接收处理(监测)。PDCCH从灵活子帧的第1个符号起进行配置,SRS配置于灵活子帧的最后的符号,因此未配置PDCCH以及SRS的符号起到GP的功能。也就是,移动站装置1在灵活子帧中未被调度PUSCH的发送而被调度了SRS的发送的情况下,可以将该灵活子帧视作包含为了上行链路发送所预留的字段和为了下行链路发送所预留的字段在内的子帧。
在现有的TDD方式中,移动站装置1为了从上行链路发送处理切换至下行链路接收处理而并不需要GP。另外,移动站装置1在现有的TDD方式中,为了从下行链路接收处理切换至上行链路发送处理而利用了特殊子帧的GP。然而,移动站装置1在灵活子帧中能无限制地切换PDSCH的接收处理与PUSCH的发送处理。由此,在进行PUSCH的发送处理的上行链路子帧或灵活子帧的在前紧挨的灵活子帧中,不管有无GP,都会发生移动站装置1想要进行PDSCH的接收处理的状况。也就是,尽管追求移动站装置1在同一频率以及同一定时来同时进行PDSCH的接收处理和PUSCH的发送处理,但这样的处理是不可能的。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
为此,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将灵活子帧的在前紧挨的子帧设为上行链路子帧或灵活子帧。由此,移动站装置1能在上行链路子帧中进行了上行链路发送处理后紧接着在灵活子帧中正常地进行上行链路发送处理或下行链路接收处理。
另外,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将灵活子帧的在后紧跟的子帧设为灵活子帧或下行链路子帧。通过将灵活子帧的在后紧跟的子帧设为下行链路子帧,移动站装置1能在灵活子帧中进行了上行链路发送处理或下行链路接收处理后紧接着在下行链路子帧中正常地进行下行链路接收处理。
然而,在灵活子帧连续的情况下,如上所述,存在如下问题:移动站装置1在进行PDSCH和/或ePDCCH的接收处理的灵活子帧的在后紧跟的灵活子帧中不能进行PUSCH的发送处理。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收发处理的一例的图。在图8中,移动站装置1在第一灵活子帧中接收PDSCH,在第一灵活子帧的在后紧跟的第二灵活子帧中发送PUSCH。在图8中,移动站装置1通过至少不接收调度了PUSCH的第二灵活子帧的在前紧挨的第一灵活子帧的一部分而产生GP。例如,移动站装置l通过至少不接收调度了PUSCH的第二灵活子帧的在前紧挨的第一灵活子帧的最后的部分、或后半的一部分,来产生GP。
所生成的GP的长度,即,不以第一灵活子帧进行接收的部分可以由移动站装置1基于特殊子帧的配置(GP的长度)来决定。也就是,移动站装置1可以在至少调度了PUSCH的第二灵活子帧的在前紧挨的第一灵活子帧中不接收下行链路信号(PDCCH以及ePDCCH以及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的一部分。也就是,移动站装置1在至少调度了PUSCH的第二灵活子帧的在前紧挨的第一灵活子帧中,接收在时域中除了最后的部分(GP的生成所需的部分)之外的所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例如,在未对第一灵活子帧中PUSCH以及SRS进行调度、而在所述第一灵活子帧的在后紧跟的第二灵活子帧中至少对PUSCH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1,
(1)在所述第一灵活子帧中监测用于PDSCH的调度的下行链路许可,
(2)在所述第一灵活子帧中,基于检测出的所述下行链路许可来接收在时域中去除了最后的部分后的所述PDSCH。
此外,移动站装置1在所述第一灵活子帧之前的下行链路子帧中对用于所述第一灵活子帧以及所述第二灵活子帧中的PUSCH和/或SRS的调度的信息(例如上行链路许可)进行监测。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收发处理的一例的另一图。SRS仅以子帧的最后(第14个)的SC-FDMA符号进行发送,因此在仅调度了SRS的灵活子帧中,第1个至第13个SC-FDMA符号的期间成为GP。故而,移动站装置1不需要通过不接收仅调度了SRS的第二灵活子帧的在前紧挨的第一灵活子帧的最后的部分而产生GP。也就是,移动站装置1能在仅调度了SRS的灵活子帧的在前紧挨的灵活子帧中接收下行链路信号(PDCCH以及ePDCCH以及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的全部。
故而,移动站装置1在灵活子帧中进行上行链路发送处理之际,根据在进行该上行链路发送处理的第二灵活子帧中发送的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和/或上行链路物理信号,决定是否通过不接收进行该上行链路发送处理的第二灵活子帧的在前紧挨的第一灵活子帧的最后的部分来产生GP。
由此,移动站装置1在相同的频率的某定时,不被同时请求同时进行上行链路发送处理和下行链路接收处理。另外,移动站装置1和基站装置3能使用灵活子帧来高效地进行通信。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移动站装置1在至少调度了PUSCH的灵活子帧的在前紧挨的子帧中不接收ePDCCH而接收PDCCH。移动站装置1在至少调度了PUSCH的灵活子帧的在前紧挨的子帧的PDCCH中不进行下行链路许可的监视(监测)。移动站装置1在至少调度了PUSCH的灵活子帧的在前紧挨的子帧的PDCCH中对下行链路许可以外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例如DCI格式3)进行监视(监测)。此外,移动站装置1可以在至少调度了PUSCH的灵活子帧的在前紧挨的子帧中不接收PDCCH。
由此,移动站装置1在至少调度了PUSCH的灵活子帧的在前紧挨的子帧中,不会遵照下行链路许可来接收PDSCH。
或者,移动站装置1即使在至少调度了PUSCH的灵活子帧的在前紧挨的子帧的PDCCH中检测出下行链路许可,也可以不遵照该下行链路许可而进行PDSCH的接收。
也就是,在某灵活子帧中至少调度了PUSCH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1不在该至少调度了PUSCH的灵活子帧中进行PDCCH以及ePDCCH的接收,且在该至少调度了PUSCH的灵活子帧的在前紧挨的灵活子帧中不接收ePDCCH而接收PDCCH。另外,在某灵活子帧中至少调度了PUSCH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1在该至少调度了PUSCH的灵活子帧、以及该至少调度了PUSCH的灵活子帧的在前紧挨的灵活子帧中不对下行链路许可进行监视(监测)。
此外,移动站装置1可以在仅调度了SRS的灵活子帧的在前紧挨的灵活子帧中接收PDCCH和/或ePDCCH。另外,移动站装置1可以在仅调度了SRS的灵活子帧的在前紧挨的灵活子帧的PDCCH和/或ePDCCH中监视(监测)下行链路许可。
故而,移动站装置1在灵活子帧中进行上行链路发送处理之际,根据在进行该上行链路发送处理的灵活子帧中发送的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和/或上行链路物理信号,决定在进行该上行链路发送处理的灵活子帧的在前紧挨的灵活子帧中是否接收ePDCCH、以及是否在PDCCH中监视(监测)下行链路许可。
也就是,在第一灵活子帧中未调度PUSCH以及SRS、而在所述第一灵活子帧的在后紧跟的第二灵活子帧中至少调度了所述PUSCH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1在所述第一灵活子帧以及所述第二灵活子帧中不对用于PDSCH的调度的下行链路许可进行监测。
由此,在至少调度了PUSCH的灵活子帧的在前紧挨的灵活子帧中,移动站装置1将不进行ePDCCH以及PDSCH的接收处理。另外,移动站装置1和基站装置3能使用灵活子帧来高效地进行通信。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移动站装置1将对PUSCH和/或SRS进行了调度的灵活子帧视作上行链路子帧。另外,移动站装置1将连续的灵活子帧当中对PUSCH和/或SRS进行了调度的灵活子帧之前的灵活子帧视作上行链路子帧。也就是,移动站装置1将连续的灵活子帧当中最后调度了PUSCH的灵活子帧之前的连续的灵活子帧视作上行链路子帧。移动站装置1将连续的灵活子帧当中对PUSCH和/或SRS进行了调度的最后的灵活子帧之后的灵活子帧视作下行链路子帧。在连续的灵活子帧的每一个中均未对PUSCH和/或SRS进行调度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1将该连续的灵活子帧全部视作下行链路子帧。
移动站装置1在视作了是上行链路子帧的灵活子帧中不进行下行链路接收处理。也就是,移动站装置1在视作了是上行链路子帧的灵活子帧中不进行下行链路物理信道以及下行链路物理信号的接收。也就是,移动站装置1在视作了是上行链路子帧的灵活子帧中不对下行链路许可进行监视(监测)。
移动站装置1在视作了是下行链路子帧的灵活子帧中进行下行链路物理信道以及下行链路物理信号的接收。例如,在视作了是下行链路子帧的灵活子帧中设定有PDSCH的资源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1进行该PDSCH的接收。例如,移动站装置1在视作了是下行链路子帧的灵活子帧中进行下行链路许可的监视(监测),并基于检测出的下行链路许可来进行该灵活子帧中PDSCH的接收。
也就是,在连续的灵活子帧当中至少1个中对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和上行链路物理信号的两者或任一者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第三实施方式的移动站装置1,
(1)在所述连续的灵活子帧当中对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和上行链路物理信号的两者或任一者进行了调度的灵活子帧中,不进行用于下行链路物理信道的调度的下行链路许可的监测,
(2)在所述连续的子帧当中对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和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号的两者或任一者进行了调度的所述灵活子帧之前的灵活子帧中,不进行用于下行链路物理信道的调度的下行链路许可的监测,
(3)在所述连续的子帧当中对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和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号的两者或任一者进行了调度的最后的所述灵活子帧之后的灵活子帧中,进行用于下行链路物理信道的调度的下行链路许可的监测。
另外,在所述连续的灵活子帧的每一个中均未对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道以及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号进行调度的情况下,第三实施方式的移动站装置1将所述连续的灵活子帧全部视作下行链路子帧。
图10是表示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相关的第一例的图。在图10中,横轴是时域。图10示出时域中连续的3个子帧(第一以及第二以及第三灵活子帧)。在图10中,移动站装置1在第一以及第二灵活子帧中未被调度PUSCH以及SRS,在第三灵活子帧中被调度了PUSCH和/或SRS。
在图10中,移动站装置1将调度了PUSCH和/或SRS的第三灵活子帧视作上行链路子帧。另外,在图10中,移动站装置1将最后调度了PUSCH和/或SRS的第三灵活子帧之前的第一以及第二灵活子帧视作上行链路子帧。
图11是表示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相关的第二例的图。在图11中,横轴是时域。图11示出时域中连续的3个子帧(第一以及第二以及第三灵活子帧)。在图11中,移动站装置1在第二灵活子帧未被调度PUSCH以及SRS,在第一以及第三灵活子帧中被调度了PUSCH和/或SRS。
在图11中,移动站装置1将调度了PUSCH和/或SRS的第一以及第三灵活子帧视作上行链路子帧。另外,在图11中,移动站装置1将最后调度了PUSCH和/或SRS的第三灵活子帧之前的第二灵活子帧视作上行链路子帧。
图12是表示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相关的第三例的图。在图12中,横轴是时域。图12示出时域中连续的3个子帧(第一以及第二以及第三灵活子帧)。在图12中,移动站装置1在第一以及第三灵活子帧中未被调度PUSCH以及SRS,在第二灵活子帧中被调度了PUSCH和/或SRS。
在图12中,移动站装置1将调度了PUSCH和/或SRS的第二灵活子帧视作上行链路子帧。另外,图12中,移动站装置1将最后调度了PUSCH和/或SRS的第二灵活子帧之前的第一灵活子帧视作上行链路子帧。另外,在图12中,移动站装置1将最后调度了PUSCH和/或SRS的第二灵活子帧之后的第一灵活子帧视作下行链路子帧。
图13是表示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相关的第四例的图。在图13中,横轴是时域。图13示出时域中连续的3个子帧(第一以及第二以及第三灵活子帧)。在图13中,移动站装置1在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灵活子帧的每一者中均未被调度PUSCH以及SRS。在图13中,移动站装置1将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灵活子帧全部视作下行链路子帧。
此外,在仅2个灵活子帧连续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1可以将调度了PUSCH的灵活子帧的在前紧挨的灵活子帧视作上行链路子帧。
此外,在灵活子帧非连续的情况下,不应用第三实施方式。例如,在第一灵活子帧与第二灵活子帧连续、且第三灵活子帧与任一灵活子帧均不连续的情况下,对第一灵活子帧以及第二灵活子帧应用第三实施方式,但对第三灵活子帧不应用第三实施方式。
由此,移动站装置1不会将连续的灵活子帧当中视作了上行链路子帧的灵活子帧之前的连续的灵活子帧视作下行链路子帧。因此,移动站装置1在连续的灵活子帧中即使有从上行链路发送处理切换至下行链路接收处理的情况,也不会有从下行链路接收处理切换至上行链路发送处理的情况。另外,移动站装置1和基站装置3能使用灵活子帧来高效地进行通信。
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装置构成。
图1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移动站装置1的构成的概略框图。如图所示,移动站装置1构成为包含:上级层处理部101、控制部103、接收部105、发送部107和收发天线109。另外,上级层处理部101构成为包含: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调度信息解释部1013和子帧控制部1015。另外,接收部105构成为包含:解码部1051、解调部1053、复用分离部1055、无线接收部1057和信道测量部1059。另外,发送部107构成为包含:编码部1071、调制部1073、复用部1075、无线发送部1077和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1079。
上级层处理部101将通过用户的操作等而生成的上行链路数据(传输块)输出至发送部107。另外,上级层处理部101进行介质接入控制(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的处理。
上级层处理部101所具备的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进行本装置的各种设定信息的管理。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进行uplink-downlink configuration的管理。另外,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生成配置于上行链路的各信道的信息,并输出至发送部107。
上级层处理部101所具备的调度信息解释部1013进行用于经由接收部105而接收到的物理信道(PUSCH或PDSCH等)的调度的信息的解释,并基于对所述信息进行了解释后的结果,为了进行接收部105以及发送部107的控制而生成控制信息,并输出至控制部103。
上级层处理部101所具备的子帧控制部1015决定在灵活子帧中是进行下行链路接收处理还是进行上行链路发送处理。另外,子帧控制部1015决定在灵活子帧中是否进行PDCCH和/或ePDCCH的接收处理。另外,子帧控制部1015决定在灵活子帧中是否在PDCCH和/或ePDCCH中进行下行链路许可的监视(监测)。
控制部103基于来自上级层处理部101的控制信息,生成进行接收部105以及发送部107的控制的控制信号。控制部103将生成的控制信号输出至接收部105以及发送部107来进行接收部105以及发送部107的控制。
接收部105遵照从控制部103输入的控制信号,对经由收发天线109而从基站装置3接收到的接收信号进行分离、解调、解码,并将解码出的信息输出至上级层处理部101。
无线接收部1057将经由收发天线109而接收到的下行链路的信号变换(下变频:down covert)至中频,去除不需要的频率分量,控制放大等级以将信号电平维持在适当水平,并基于接收到的信号的同相分量以及正交分量来进行正交解调,且将经正交解调的模拟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无线接收部1057从变换出的数字信号之中去除相当于保护间隔(GuardInterval:GI)的部分,并对去除了保护间隔后的信号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来提取频域的信号。
复用分离部1055将提取出的信号分别分离成PHICH、PDCCH、ePDCCH、PDSCH以及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另外,复用分离部1055根据从信道测量部1059输入的传播路径的估计值来进行PHICH和PDCCH和PDSCH的传播路径的补偿。另外,复用分离部1055将分离出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输出至信道测量部1059。
解调部1053对PHICH乘以对应的码来进行合成,并对合成后的信号进行BPSK(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调制方式的解调,且输出至解码部1051。解码部1051对去往本装置的PHICH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出的HARQ指示符输出至上级层处理部101。解调部1053对PDCCH和/或ePDCCH进行QPSK调制方式的解调,并向解码部1051输出。解码部1051尝试PDCCH和/或ePDCCH的盲解码,在盲解码成功了的情况下,将解码出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和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所含的RNTI输出至上级层处理部101。
解调部1053对于PDSCH,进行以QPSK(Quadrature Phase ShiftKeying)、16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64QAM等以下行链路许可所通知的调制方式的解调,并向解码部1051输出。解码部1051基于以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所通知的与编码率相关的信息来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出的下行链路数据(传输块)向上级层处理部101输出。
信道测量部1059根据从复用分离部1055输入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来测量下行链路的路径损耗或信道的状态,并将测量出的路径损耗或信道的状态向上级层处理部101输出。另外,信道测量部1059根据下行链路参考信号来计算下行链路的传播路径的估计值,并向复用分离部1055输出。
发送部107遵照从控制部103输入的控制信号来生成上行链路参考信号,对从上级层处理部101输入的上行链路数据(传输块)进行编码以及调制,并对PUCCH、PUSCH、以及生成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进行复用,且经由收发天线109而发送至基站装置3。
编码部1071对从上级层处理部101输入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进行卷积编码、块编码等编码。另外,编码部1071基于用于PUSCH的调度的信息来进行Turbo编码。
调制部1073针对从编码部1071输入的编码比特,通过BPSK、QPSK、16QAM、64QAM等以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所通知的调制方式或按每个信道而预先规定的调制方式进行调制。调制部1073基于用于PUSCH的调度的信息,决定经空间复用的数据的序列的数量,并使用MIMO SM,从而将以同一PUSCH所发送的多个上行链路数据映射至多个序列,并对该序列进行预编码(precoding)。
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1079基于用于识别基站装置3的物理小区标识符(称为physical cell identity:PCI、Cell ID等。)、配置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的带宽、以上行链路许可所通知的循环移位、针对DMRS序列的生成的参数的值等,来生成以预先规定的规则所求取的序列。复用部1075遵照从控制部103输入的控制信号,将PUSCH的调制符号并行地重排后进行离散傅立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另外,复用部1075按每个发送天线端口来复用PUCCH和PUSCH的信号以及生成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也就是,复用部1075按每个发送天线端口来将PUCCH和PUSCH的信号以及生成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配置于资源元素。
无线发送部1077对经复用的信号进行快速傅立叶逆变换(Inverse FastFourier Transform:IFFT),进行SC-FDMA方式的调制,对经SC-FDMA调制的SC-FDMA符号附加保护间隔来生成基带的数字信号,并将基带的数字信号变换成模拟信号,根据模拟信号来生成中频的同相分量以及正交分量,去除相对于中间频带而言多余的频率分量,将中频的信号变换(上变频:up convert)至高频的信号,去除多余的频率分量,进行功率放大,并输出至收发天线109进行发送。
图1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3的构成的概略框图。如图所示,基站装置3构成为包含:上级层处理部301、控制部303、接收部305、发送部307以及收发天线309。另外,上级层处理部301构成为包含: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调度部3013和控制信息生成部3015。另外,接收部305构成为包含:解码部3051、解调部3053、复用分离部3055、无线接收部3057和信道测量部3059。另外,发送部307构成为包含:编码部3071、调制部3073、复用部3075、无线发送部3077和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3079。
上级层处理部301进行介质接入控制(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Control:RRC)层的处理。另外,上级层处理部301为了进行接收部305以及发送部307的控制而生成控制信息,并输出至控制部303。
上级层处理部301所具备的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生成配置在下行链路的PDSCH中的下行链路数据(传输块)、RRC信号、MAC CE(ControlElement),或从上级节点获取,并输出至发送部307。另外,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进行移动站装置1各自的各种设定信息的管理。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进行移动站装置1各自的uplink-downlink configuration的管理。
上级层处理部301所具备的调度部3013根据从信道测量部3059输入的传播路径的估计值或信道的质量等,来决定分配物理信道(PDSCH以及PUSCH)的频率以及子帧、物理信道(PDSCH以及PUSCH)的编码率以及调制方式以及发送功率等。调度部3013决定在灵活子帧中是对下行链路物理信道和/或下行链路物理信号进行调度还是对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和/或上行链路物理信号进行调度。调度部3013基于调度结果,为了进行接收部305以及发送部307的控制而生成控制信息,并输出至控制部303。另外,调度部3013将物理信道(PDSCH以及PUSCH)的调度结果向控制信息生成部3015输出。
控制信息生成部3015基于从调度部3013输入的调度结果来生成用于物理信道(PDSCH以及PUSCH)的调度的信息。另外,控制信息生成部3015生成越区切换指令等。另外,控制信息生成部3015将生成的信息向发送部307输出。
控制部303基于来自上级层处理部301的控制信息来生成进行接收部305以及发送部307的控制的控制信号。控制部303将生成的控制信号输出至接收部305以及发送部307来进行接收部305以及发送部307的控制。
接收部305遵照从控制部303输入的控制信号,将经由收发天线309而从移动站装置1接收到的接收信号进行分离、解调、解码,并将解码出的信息输出至上级层处理部301。无线接收部3057将经由收发天线309而接收到的上行链路的信号变换成中频(下变频:down covert),去除不需要的频率分量,控制放大等级以将信号电平维持在适当水平,并基于接收到的信号的同相分量以及正交分量来进行正交解调,且将正交解调后的模拟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
无线接收部3057从变换出的数字信号中去除相当于保护间隔(GuardInterval:GI)的部分。无线接收部3057对去除了保护间隔后的信号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来提取频域的信号并输出至复用分离部3055。
复用分离部1055将从无线接收部3057输入的信号分离为PUCCH、PUSCH、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等的信号。此外,该分离预先由基站装置3在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中决定,并基于通知给各移动站装置1的上行链路许可中所含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来进行。另外,复用分离部3055根据从信道测量部3059输入的传播路径的估计值,来进行PUCCH和PUSCH的传播路径的补偿。另外,复用分离部3055将分离出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输出至信道测量部3059。
解调部3053将PUSCH进行离散傅立叶逆变换(Inverse DiscreteFourier Transform:IDFT),获取调制符号,并分别对于PUCCH和PUSCH的调制符号,使用BPSK(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QPSK、16QAM、64QAM等预先规定的、或本装置对各移动站装置1以上行链路许可来预先通知的调制方式,进行接收信号的解调。解调部3053基于对各移动站装置1以上行链路许可所预先通知的经空间复用的序列的数量、以及用于指示对该序列进行预编码的信息,并使用MIMO SM,从而对以同一PUSCH所发送的多个上行链路数据的调制符号进行分离。
解码部3051针对经解调的PUCCH和PUSCH的编码比特,以预先规定的编码方式的预先确定的、或由本装置对移动站装置1以上行链路许可所预先通知的编码率来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出的上行链路数据和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向上级层处理部101输出。在PUSCH处于重传的情况下,解码部3051使用从上级层处理部301输入的HARQ缓冲器中保持的编码比特、以及经解调的编码比特,来进行解码。信道测量部309根据从复用分离部3055输入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来对传播路径的估计值、信道的质量等进行测量,并输出至复用分离部3055以及上级层处理部301。
发送部307遵照从控制部303输入的控制信号来生成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并对从上级层处理部301输入的HARQ指示符、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下行链路数据进行编码以及调制,将PHICH、PDCCH、ePDCCH、PDSCH以及下行链路参考信号进行复用,且经由收发天线309将信号发送至移动站装置1。
编码部3071针对从上级层处理部301输入的HARQ指示符、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以及下行链路数据,使用块编码、卷积编码、Turbo编码等的预先规定的编码方式来进行编码,或使用由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决定的编码方式来进行编码。调制部3073针对从编码部3071输入的编码比特,以BPSK、QPSK、16QAM、64QAM等的预先规定的、或由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决定的调制方式来进行调制。
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3079生成基于用于识别基站装置3的物理小区标识符(PCI)等而以预先确定的规则所求取的、移动站装置1已知的序列,来作为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复用部3075将经调制的各信道的调制符号与所生成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进行复用。也就是,复用部3075将经调制的各信道的调制符号和所生成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配置于资源元素。
无线发送部3077对经复用的调制符号等进行快速傅立叶逆变换(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IFFT),进行OFDM方式的调制,并对经OFDM调制的OFDM符号附加保护间隔来生成基带的数字信号,将基带的数字信号变换成模拟信号,根据模拟信号来生成中频的同相分量以及正交分量,去除相对于中间频带而言多余的频率分量,将中频的信号变换(上变频:up convert)至高频的信号,去除多余的频率分量,进行功率放大,并输出至收发天线309来进行发送。
本发明涉及的基站装置3以及移动站装置1中工作的程序可以是对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等进行控制以实现本发明涉及的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的程序(使计算机发挥功能的程序)。而且,这些装置所处理的信息在其处理时被临时蓄存于RAM(Random Access Memory),其后,保存至FlashROM(Read Only Memory)等各种ROM或HDD(Hard DiskDrive),根据需要由CPU读出,来进行修正、写入。
此外,可以将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移动站装置1、基站装置3的一部分以计算机来实现。在此情况下,可以将用于实现该控制功能的程序记录至计算机可读的记录介质并使计算机系统读入该记录介质中所记录的程序予以执行来实现。
此外,在此所谓的“计算机系统”是指,移动站装置1或基站装置3中所内置的计算机系统,包含OS或周边设备等硬件。另外,“计算机可读的记录介质”是指,软盘、光磁盘、ROM、CD-ROM等可移动介质、内置于计算机系统中的硬盘等存储装置。
进而“计算机可读的记录介质”可以像在经由互联网等网络或电话线路等通信线路来发送程序的情况下的通信线那样短时间且动态地保存程序,也可以像在此情况下的成为服务器或客户端的计算机系统内部的易失性存储器那样将程序保存一定时间。另外,上述程序既可以是用于实现前述的功能的一部分的程序,进而可以是能以与计算机系统中已记录的程序的组合来实现前述的功能的程序。
另外,既可以将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移动站装置1、基站装置3的一部分或全部典型地作为集成电路的LSI来实现,也可以作为芯片组来实现。移动站装置1、基站装置3的各功能块既可以单独芯片化,也可以将一部分或全部进行集成而芯片化。另外,集成电路化的手法不限于LSI,还可以以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器来实现。另外,在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步而出现了代替LSI的集成电路化的技术的情况下,还能使用基于该技术的集成电路。
以上,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但具体的构成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设计变更等。
标号说明
1(1A、1B、1C)  移动站装置
3       基站装置
101     上级层处理部
103     控制部
105     接收部
107     发送部
301     上级层处理部
303     控制部
305     接收部
307     发送部
1011    无线资源控制部
1013    调度信息解释部
1015    子帧控制部
3011    无线资源控制部
3013    调度部
3015    控制信息生成部

Claims (16)

1.一种移动站装置,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灵活子帧中未对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以及探测参考信号进行调度、而在所述第一灵活子帧的在后紧跟的第二灵活子帧中至少对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
在所述第一灵活子帧中监测用于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调度的下行链路许可,
在所述第一灵活子帧中,基于检测出的所述下行链路许可,接收在时域中去除了最后的部分后的所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灵活子帧之前的子帧中,监测所述第一灵活子帧以及所述第二灵活子帧中的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和/或探测参考信号的调度的上行链路许可。
3.一种用于移动站装置的无线通信方法,该移动站装置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所述无线通信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第一灵活子帧中未对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以及探测参考信号进行调度、而在所述第一灵活子帧的在后紧跟的第二灵活子帧中至少对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
在所述第一灵活子帧中监测用于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调度的下行链路许可,
在所述第一灵活子帧中,基于检测出的所述下行链路许可,接收在时域中去除了最后的部分后的所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4.一种安装于移动站装置的集成电路,该移动站装置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所述集成电路的特征在于,使所述移动站装置发挥如下功能:
在第一灵活子帧中未对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以及探测参考信号进行调度、而在所述第一灵活子帧的在后紧跟的第二灵活子帧中至少对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
在所述第一灵活子帧中监测用于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调度的下行链路许可;以及
在所述第一灵活子帧中,基于检测出的所述下行链路许可,接收在时域中去除了最后的部分后的所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5.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其中,移动站装置和基站装置进行通信,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
在第一灵活子帧中未对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以及探测参考信号进行调度、而在所述第一灵活子帧的在后紧跟的第二灵活子帧中至少对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
所述移动站装置在所述第一灵活子帧中监测用于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调度的下行链路许可,并且,
在所述第一灵活子帧中,基于检测出的所述下行链路许可,接收在时域中去除了最后的部分后的所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6.一种移动站装置,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灵活子帧中未对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以及探测参考信号进行调度、而在所述第一灵活子帧的在后紧跟的第二灵活子帧中至少对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
在所述第一灵活子帧以及所述第二灵活子帧中不监测用于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调度的下行链路许可。
7.一种用于移动站装置的无线通信方法,该移动站装置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所述无线通信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第一灵活子帧中未对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以及探测参考信号进行调度、而在所述第一灵活子帧的在后紧跟的第二灵活子帧中至少对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
在所述第一灵活子帧以及所述第二灵活子帧中不监测用于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调度的下行链路许可。
8.一种安装于移动站装置的集成电路,该移动站装置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所述集成电路的特征在于,使所述移动站装置发挥如下功能:
在第一灵活子帧中未对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以及探测参考信号进行调度、而在所述第一灵活子帧的在后紧跟的第二灵活子帧中至少对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
进行控制以使得在所述第一灵活子帧以及所述第二灵活子帧中不监测用于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调度的下行链路许可。
9.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其中,移动站装置和基站装置进行通信,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
在第一灵活子帧中未对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以及探测参考信号进行调度、而在所述第一灵活子帧的在后紧跟的第二灵活子帧中至少对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
所述移动站装置在所述第一灵活子帧以及所述第二灵活子帧中不监测用于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调度的下行链路许可。
10.一种移动站装置,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
在时域中连续的灵活子帧当中的至少1个中对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和上行链路物理信号的两者或任一者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
将所述连续的灵活子帧当中对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和上行链路物理信号的两者或任一者进行了调度的灵活子帧视作上行链路子帧,
将所述连续的子帧当中对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和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号的两者或任一者进行了调度的所述灵活子帧之前的灵活子帧视作上行链路子帧,
将所述连续的子帧当中对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和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号的两者或任一者进行了调度的最后的所述灵活子帧之后的灵活子帧视作下行链路子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续的灵活子帧的每一者中均未对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道以及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号进行调度的情况下,
将所述连续的灵活子帧全部视作下行链路子帧。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移动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视作了所述上行链路子帧的灵活子帧中,不进行用于下行链路物理信道的调度的下行链路许可的监测。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视作了所述下行链路子帧的灵活子帧中,进行用于下行链路物理信道的调度的下行链路许可的监测。
14.一种用于移动站装置的无线通信方法,该移动站装置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所述无线通信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时域中连续的灵活子帧当中的至少1个中对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和上行链路物理信号的两者或任一者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
将所述连续的灵活子帧当中对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和上行链路物理信号的两者或任一者进行了调度的灵活子帧视作上行链路子帧,
将所述连续的子帧当中对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和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号的两者或任一者进行了调度的所述灵活子帧之前的灵活子帧视作上行链路子帧,
将所述连续的子帧当中对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和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号的两者或任一者进行了调度的最后的所述灵活子帧之后的灵活子帧视作下行链路子帧。
15.一种安装于移动站装置的集成电路,该移动站装置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所述集成电路的特征在于,使所述移动站装置发挥如下功能:
在时域中连续的灵活子帧当中的至少1个中对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和上行链路物理信号的两者或任一者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
将所述连续的灵活子帧当中对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和上行链路物理信号的两者或任一者进行了调度的灵活子帧视作上行链路子帧,
将所述连续的子帧当中对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和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号的两者或任一者进行了调度的所述灵活子帧之前的灵活子帧视作上行链路子帧,
将所述连续的子帧当中对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和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号的两者或任一者进行了调度的最后的所述灵活子帧之后的灵活子帧视作下行链路子帧。
16.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其中,移动站装置和基站装置进行通信,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
在时域中连续的灵活子帧当中的至少1个中对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和上行链路物理信号的两者或任一者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
所述移动站装置将所述连续的灵活子帧当中对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和上行链路物理信号的两者或任一者进行了调度的灵活子帧视作上行链路子帧,并且,
将所述连续的子帧当中对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和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号的两者或任一者进行了调度的所述灵活子帧之前的灵活子帧视作上行链路子帧,并且,
将所述连续的子帧当中对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和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号的两者或任一者进行了调度的最后的所述灵活子帧之后的灵活子帧视作下行链路子帧。
CN201380033616.2A 2012-06-27 2013-06-27 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Active CN1044126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44084A JP6131458B2 (ja) 2012-06-27 2012-06-27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JP2012-144084 2012-06-27
PCT/JP2013/067620 WO2014003104A1 (ja) 2012-06-27 2013-06-27 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無線通信方法、集積回路、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12645A true CN104412645A (zh) 2015-03-11
CN104412645B CN104412645B (zh) 2018-04-27

Family

ID=49783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33616.2A Active CN104412645B (zh) 2012-06-27 2013-06-27 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699780B2 (zh)
EP (1) EP2869628B1 (zh)
JP (1) JP6131458B2 (zh)
CN (1) CN104412645B (zh)
WO (1) WO2014003104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38968A (zh) * 2015-04-03 2017-12-05 Lg 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借助于未授权带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10120860A (zh) * 2018-02-06 2019-08-13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76757B2 (ja) * 2014-01-14 2018-08-22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6385676B2 (ja) * 2014-01-14 2018-09-05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5739027B1 (ja) * 2014-01-22 2015-06-24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5960824B (zh) * 2014-01-30 2020-02-18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JP2015165640A (ja) * 2014-02-07 2015-09-17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基地局、及び通信方法
US10560891B2 (en) * 2014-09-09 2020-02-11 Blackberry Limited Medium Access Control in LTE-U
JP2018050089A (ja) 2015-01-29 2018-03-2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集積回路、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05991251B (zh) 2015-02-17 2019-06-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US10342012B2 (en) 2015-03-15 2019-07-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lf-contained time division duplex (TDD) subframe structure
US9936519B2 (en) 2015-03-15 2018-04-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lf-contained time division duplex (TDD) subframe structur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0075970B2 (en) 2015-03-15 2018-09-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ission critical data support in self-contained time division duplex (TDD) subframe structure
US9814058B2 (en) 2015-05-15 2017-11-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caled symbols for a self-contained time division duplex (TDD) subframe structure
ES2959384T3 (es) * 2015-07-17 2024-02-26 5G Sig Co Ltd Procedimiento de asignación de recursos y dispositivo de comunicación
US9992790B2 (en) 2015-07-20 2018-06-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e division duplex (TDD) subframe structure supporting single and multiple interlace modes
US10356811B2 (en) * 2016-01-28 2019-07-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grant processing
EP3840513B1 (en) * 2016-08-31 2024-01-17 Ntt Docomo, Inc.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0199556B (zh) 2017-01-24 2021-08-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谐方法及装置
CN110933761B (zh) * 2018-09-20 2022-02-15 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调度方法及设备
CN115428379B (zh) * 2020-04-07 2024-03-05 Lg 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探测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2820A (zh) * 2009-05-25 2010-12-0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上行数据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2271032A (zh) * 2011-08-09 2011-12-0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实现上行反馈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WO2012019348A1 (en) * 2010-08-12 2012-02-16 Nokia Corporation Configuring an uplink and downlink splitting pattern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under a cellular network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84216B2 (en) * 2008-10-31 2017-02-28 Nokia Technologies Oy Dynamic allocation of subframe scheduling for time divison duplex operation in a packet-bas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559343B2 (en) * 2009-12-23 2013-10-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Flexible subframes
US9154260B2 (en) * 2010-03-26 2015-10-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liable transmission of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9295037B2 (en) 2010-10-08 2016-03-22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Base station, termi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ception method
WO2012068731A1 (en) * 2010-11-25 2012-05-31 Nokia Corporation Network assisted sensing on a shared band for local communications
US9143984B2 (en) * 2012-04-13 2015-09-22 Intel Corporation Mapping of 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2820A (zh) * 2009-05-25 2010-12-0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上行数据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WO2012019348A1 (en) * 2010-08-12 2012-02-16 Nokia Corporation Configuring an uplink and downlink splitting pattern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under a cellular network
CN102271032A (zh) * 2011-08-09 2011-12-0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实现上行反馈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WEI, HISILICON: "Methods to support different time scales for TDD UL-DL reconfiguration",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69 R1-122909》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38968A (zh) * 2015-04-03 2017-12-05 Lg 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借助于未授权带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7438968B (zh) * 2015-04-03 2021-01-15 Lg 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借助于未授权带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10120860A (zh) * 2018-02-06 2019-08-13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0120860B (zh) * 2018-02-06 2020-06-30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US11595857B2 (en) 2018-02-06 2023-02-28 Shanghai Langb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mpany Limited Method and device in UE and base station us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699780B2 (en) 2017-07-04
WO2014003104A1 (ja) 2014-01-03
EP2869628A4 (en) 2015-09-02
US20150189648A1 (en) 2015-07-02
JP6131458B2 (ja) 2017-05-24
EP2869628B1 (en) 2019-08-07
JP2014007710A (ja) 2014-01-16
EP2869628A1 (en) 2015-05-06
CN104412645B (zh) 2018-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12645A (zh) 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无线通信方法、集成电路及无线通信系统
CN104995980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JP7359269B2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EP2797374B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base station device, mobile st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EP3099127B1 (en) User device, base-station device, integrated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2783207B (zh)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无线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
CN104995979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4541544B (zh)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WO2017134954A1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JP6555827B2 (ja)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05393624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EP3099113B1 (en) User device, base-station device, integrated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8702741B (zh) 终端设备、基站设备和通信方法
KR20190101973A (ko) 무선 통신 장치, 무선 통신 방법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
CN105429738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076576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WO2017130490A1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05453677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5027657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集成电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EP3179801B1 (en)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betwee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and cellular communication
EP3466138B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uplink puncturing transmission
CN104509181A (zh) 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无线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5009631A (zh)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集成电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5493557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集成电路以及通信方法
CN105075374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集成电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