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93557A -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集成电路以及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集成电路以及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93557A
CN105493557A CN201480047421.8A CN201480047421A CN105493557A CN 105493557 A CN105493557 A CN 105493557A CN 201480047421 A CN201480047421 A CN 201480047421A CN 105493557 A CN105493557 A CN 1054935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frame
information
setting
down link
terminal instal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4742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93557B (zh
Inventor
相羽立志
今村公彦
铃木翔一
横枕一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4935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935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935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935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1Error detection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4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2Indication of how the channel is divid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69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using time-sha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38Negotiation of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prior to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在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中,接收第1信息、第2信息,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接收第3信息,在检测到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时,如果在根据通过所述第1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被指示为特殊子帧、根据通过所述第3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被指示为下行链路子帧的子帧中检测到附加有通过C-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则在所述子帧中根据通过所述第3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来假设下行链路子帧,对所对应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检测。

Description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集成电路以及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集成电路以及通信方法。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3年9月26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3-199910号的优先权,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在第三代移动通信伙伴计划(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3GPP,)中正在研究蜂窝移动通信的无线接入方式和无线网络(以下,称为“Long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LTE)”、或“EvolvedUniversalTerrestrialRadioAccess:EUTRA,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在LTE中,将基站装置称为eNodeB(evolvedNodeB),将终端装置称为UE(UserEquipment)。LTE为将基站装置覆盖的区域以小区状配置多个的蜂窝通信系统。一个基站装置也可以管理多个小区。
LTE对应于时分双工(TDD:TimeDivisionDuplex)。将采用了TDD方式的LTE也称为TD-LTE或LTETDD。在TDD中,对上行链路信号与下行链路信号进行时分复用。
在3GPP中,研究了将业务自适应技术和干扰减轻技术(DL-ULInterferenceManagementandTrafficAdaptation)应用于TD-LTE中。业务自适应技术是如下的技术:根据上行链路的业务量和下行链路的业务量,变更上行链路资源与下行链路资源的比例。将该业务自适应技术也称为动态TDD。
在非专利文献1中,使用灵活子帧(flexiblesubframe)的方法公开为实现业务自适应的方法。基站装置能够在灵活子帧中进行上行链路信号的接收或下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在非专利文献1中,只要终端装置没有通过基站装置在灵活子帧中指示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则将该灵活子帧认为是下行链路子帧。
在非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内容:根据新导入的UL-DL设定(uplink-downlinkconfiguration)确定针对PDSCH(PhysicalDownlinkShared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HARQ(HybridAutomaticRepeatreQuest,混合自动重复请求)定时,根据最初的UL-DLconfiguration确定针对PUSCH(PhysicalUplinkShared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链路共享信道)的HARQ定时。
另外,在非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如下内容:(a)导入UL/DLReferenceConfiguration,(b)一些子帧是为了通过来自调度的动态·调度许可/分配进行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中的任意一个而安排的。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OnstandardizationimpactofTDDUL-DLadaptation",R1-122016,Ericsson,ST-Ericsson,3GPPTSG-RANWG1Meeting#69,Prague,CzechRepublic,21st-25thMay2012.
非专利文献2:"SignalingsupportfordynamicTDD",R1-130558,Ericsson,ST-Ericsson,3GPPTSG-RANWG1Meeting#72,StJulian’s,Malta,28thJanuary-1stFebruary2013.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如上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没有对终端装置接收下行链路数据时的具体的操作步骤进行记载。例如,没有对基站装置和终端装置使用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PhysicalDownlinkSharedChannel),收发下行链路数据时的具体的处理进行记载。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高效地进行下行链路数据的收发的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集成电路以及通信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1)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手段。即,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其中,所述终端装置具有:接收部,接收第1信息、第2信息,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接收第3信息,在检测到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时,如果在根据通过所述第1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被指示为特殊子帧、根据通过所述第3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被指示为下行链路子帧的子帧(n1-k1)中检测到附加有通过C-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则在所述子帧(n1-k1)中根据通过所述第3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来假设下行链路子帧,对所对应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检测,在没有检测到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时,如果在根据通过所述第1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被指示为特殊子帧的子帧(n2-k2)中检测到附加有通过C-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则在所述子帧(n2-k2)中根据通过所述第1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来假设特殊子帧,对所对应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检测;以及发送部,在子帧(n1)中发送针对在所述子帧(n1-k1)中检测到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HARQ-ACK,在子帧(n2)中发送针对在所述子帧(n2-k2)中检测到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HARQ-ACK。所述k1和所述k2基于通过所述第2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
(2)另外,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的基站装置,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其中,所述基站装置具有:发送部,发送第1信息、第2信息,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第3信息,在进行了通过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发送时,如果在根据通过所述第1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被指示为特殊子帧、根据通过所述第3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被指示为下行链路子帧的子帧(n1-k1)中发送了附加有通过C-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则在所述子帧(n1-k1)中根据通过所述第3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来假设下行链路子帧,进行通过对应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在没有进行通过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发送时,如果在根据通过所述第1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被指示为特殊子帧的子帧(n2-k2)中发送了附加有通过C-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则在所述子帧(n2-k2)中根据通过所述第1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来假设特殊子帧,进行通过对应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以及接收部,在子帧(n1)中接收针对在所述子帧(n1-k1)中检测到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HARQ-ACK,在子帧(n2)中接收针对在所述子帧(n2-k2)中检测到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HARQ-ACK。所述k1和所述k2基于通过所述第2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
(3)另外,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的集成电路,搭载在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其中,所述集成电路使所述终端装置执行如下功能:接收第1信息、第2信息,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接收第3信息,在检测到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时,如果在根据通过所述第1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被指示为特殊子帧、根据通过所述第3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被指示为下行链路子帧的子帧(n1-k1)中检测到附加有通过C-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则在所述子帧(n1-k1)中根据通过所述第3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来假设下行链路子帧,对所对应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检测,在没有检测到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时,如果在根据通过所述第1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被指示为特殊子帧的子帧(n2-k2)中检测到附加有通过C-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则在所述子帧(n2-k2)中根据通过所述第1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来假设特殊子帧,对所对应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检测的功能;以及在子帧(n1)中发送针对在所述子帧(n1-k1)中检测到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HARQ-ACK,在子帧(n2)中发送针对在所述子帧(n2-k2)中检测到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HARQ-ACK。所述k1和所述k2基于通过所述第2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
(4)另外,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的集成电路,搭载在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其中,所述集成电路使所述基站装置执行如下功能:发送第1信息、第2信息,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第3信息,在没有进行通过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发送时,如果在根据通过所述第1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被指示为特殊子帧、根据通过所述第3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被指示为下行链路子帧的子帧(n1-k1)中发送了附加有通过C-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则在所述子帧(n1-k1)中根据通过所述第3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来假设下行链路子帧,进行通过对应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在进行了通过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发送时,如果在根据通过所述第1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被指示为特殊子帧的子帧(n2-k2)中发送了附加有通过C-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则在所述子帧(n2-k2)中根据通过所述第1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来假设特殊子帧,进行通过对应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的功能;以及在子帧(n1)中接收针对在所述子帧(n1-k1)中检测到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HARQ-ACK,在子帧(n2)中接收针对在所述子帧(n2-k2)中检测到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HARQ-ACK的功能。所述k1和所述k2基于通过所述第2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
(5)另外,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的通信方法,是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的通信方法,其中,接收第1信息、第2信息,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接收第3信息,在检测到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时,如果在根据通过所述第1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被指示为特殊子帧、根据通过所述第3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被指示为下行链路子帧的子帧(n1-k1)中检测到附加有通过C-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则在所述子帧(n1-k1)中根据通过所述第3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来假设下行链路子帧,对所对应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检测,在没有检测到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时,如果在根据通过所述第1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被指示为特殊子帧的子帧(n2-k2)中检测到附加有通过C-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则在所述子帧(n2-k2)中根据通过所述第1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来假设特殊子帧,对所对应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检测,在子帧(n1)中发送针对在所述子帧(n1-k1)中检测到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HARQ-ACK,在子帧(n2)中发送针对在所述子帧(n2-k2)中检测到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HARQ-ACK。所述k1和所述k2基于通过所述第2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
(6)另外,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的通信方法,是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的通信方法,其中,发送第1信息、第2信息,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第3信息,在没有进行通过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发送时,如果在根据通过所述第1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被指示为特殊子帧、根据通过所述第3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被指示为下行链路子帧的子帧(n1-k1)中发送了附加有通过C-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则在所述子帧(n1-k1)中根据通过所述第3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来假设下行链路子帧,进行通过对应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在进行了通过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发送时,如果在根据通过所述第1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被指示为特殊子帧的子帧(n2-k2)中发送了附加有通过C-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则在所述子帧(n2-k2)中根据通过所述第1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来假设特殊子帧,进行通过对应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在子帧(n1)中接收针对在所述子帧(n1-k1)中检测到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HARQ-ACK,在子帧(n2)中接收针对在所述子帧(n2-k2)中检测到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HARQ-ACK。所述k1和所述k2基于通过所述第2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
发明效果
根据该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高效地进行下行链路数据的收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念图。
图2是示出无线帧的结构的图。
图3是示出时隙的结构的图。
图4是示出下行链路子帧中的信号的配置的例子的图。
图5是示出上行链路子帧中的信号的配置的例子的图。
图6是示出特殊子帧中的信号的配置的例子的图。
图7是示出上行链路-下行链路(UL-DL)设定的例子的表。
图8是示出第1UL参照UL-DL设定和第1DL参照UL-DL设定的设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第2UL参照UL-DL设定的设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通过针对其他服务小区(主小区)的第1UL参照UL-DL设定和针对服务小区(副小区)的第1UL参照UL-DL设定而形成的对以及针对副小区的第2UL参照UL-DL设定的对应的图。
图11是示出第2DL参照UL-DL设定的设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通过针对主小区的第1DL参照UL-DL设定和针对副小区的第1DL参照UL-DL设定而形成的对以及针对副小区的第2DL参照UL-DL设定的对应的图。
图13是示出配置有PDCCH/EPDCCH/PHICH的子帧n与配置有所述PDCCH/EPDCCH/PHICH对应的PUSCH的子帧n+k之间的对应的图。
图14是示出配置有PUSCH的子帧n与配置有所述PUSCH对应的PHICH的子帧n+k之间的对应的图。
图15是示出配置有PDSCH的子帧n-k与发送所述PDSCH对应的HARQ-ACK的子帧n之间的对应的图。
图16是用于说明下行链路数据的收发方法的图。
图17是用于说明下行链路数据的收发方法的其他的图。
图18是示出终端装置1的结构的概略框图。
图19是示出基站装置3的结构的概略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终端装置也可以设定有多个小区。将终端装置经过多个小区而进行通信的技术称为小区聚合、或载波聚合。此处,也可以在针对终端装置设定的多个小区的各自中应用本实施方式。另外,也可以在针对终端装置设定的多个小区的一部分中应用本发明。此处,将针对终端装置设定的小区也称为服务小区。
另外,所设定的多个小区包含一个主小区和一个或多个副小区。主小区是进行了初始连接建立(initialconnectionestablishment)进程的服务小区、开始了连接再建立(connectionre-establishment)进程的服务小区、或者在切换进程中指示为主小区的小区。此处,也可以在建立了RRC连接的时刻、或者之后,设定副小区。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系统中,至少应用TDD(TimeDivisionDuplex,时分双工)方式。例如,在小区聚合的情况下,也可以对多个小区的全部应用TDD方式。另外,在小区聚合的情况下,也可以汇集应用TDD方式的小区与应用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频分双工)方式的小区。即,在小区聚合的情况下,也可以对一部分的小区应用本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念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系统具有终端装置1A~1C和基站装置3。以下,将终端装置1A~1C也记载为终端装置1。
对本实施方式中的物理信道和物理信号进行说明。
在图1中,在从终端装置1向基站装置3的上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以下的上行链路物理信道。上行链路物理信道是为了发送从上位层输出的信息而使用。
·PUCCH(PhysicalUplinkControl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PUSCH(PhysicalUplinkShared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PRACH(PhysicalRandomAccess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PUCCH是为了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plinkControlInformation:UCI)而使用。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包含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StateInformation:CSI)、表示PUSCH资源的请求的调度请求(SchedulingRequest:SR)、针对下行链路数据(Transportblock,Downlink-SharedChannel:DL-SCH)的ACK(acknowledgement,确定响应)/NACK(negative-acknowledgement,否定响应)。此处,将ACK/NACK也称为HARQ-ACK、HARQ反馈或响应信息。
PUSCH是为了发送上行链路数据(Transportblock,Uplink-SharedChannel:UL-SCH)而使用。即,通过UL-SCH的上行链路数据的发送经由PUSCH而进行。即,作为传输信道的UL-SCH被映射到作为物理信道的PUSCH。另外,PUSCH也可以为了与上行链路数据一起发送HARQ-ACK和/或信道状态信息而使用。另外,PUSCH也可以为了仅发送信道状态信息、或者仅发送HARQ-ACK和信道状态信息而使用。
另外,PUSCH是为了发送RRC消息而使用。RRC消息是在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Control:RRC)层中被处理的信息/信号。另外,PUSCH是为了发送MACCE(ControlElement,控制元素)而使用。此处,MACCE是在媒体接入控制(MAC:MediumAccessControl)层中被处理(发送)的信息/信号。
PRACH是为了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而使用。PRACH是为了表示初始连接建立(initialconnectionestablishment)进程、切换进程、连接再建立(connectionre-establishment)进程、针对上行链路发送的同步(定时调整)以及PUSCH资源的请求而使用。
在图1中,在上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以下的上行链路物理信号。上行链路物理信号不是为了发送从上位层输出的信息而使用,而是通过物理层使用。
·上行链路参考信号(UplinkReferenceSignal:ULRS)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以下两个类型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
·DMRS(DemodulationReferenceSignal:解调参考信号)
·SRS(SoundingReferenceSignal:探测参考信号)
DMRS与PUSCH或PUCCH的发送有关。DMRS与PUSCH或PUCCH进行时间复用。例如,基站装置3为了进行PUSCH或PUCCH的传输路径校正而使用DMRS。
SRS与PUSCH或PUCCH的发送没有关联。基站装置3为了测定上行链路的信道状态而使用SRS。终端装置1在通过上位层设定的第1资源中发送第1SRS。而且,在通过PDCCH接收到表示请求SRS的发送的信息时,终端装置1在通过上位层设定的第2资源中仅发送1次第2SRS。此处,将第1SRS也称为周期性SRS或类型0触发SRS。另外,将第2SRS也称为非周期性SRS或类型1触发SRS。
在图1中,在从基站装置3向终端装置1的下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以下的下行链路物理信道。下行链路物理信道是为了发送从上位层输出的信息而使用。
·PBCH(PhysicalBroadcastChannel:物理广播信道)
·PCFICH(PhysicalControlFormatIndicatorChannel: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
·PHICH(PhysicalHybridautomaticrepeatrequestIndicatorChannel:物理混合自动重复请求指示信道)
·PDCCH(PhysicalDownlinkControl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EPDCCH(EnhancedPhysicalDownlinkControlChannel: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PDSCH(PhysicalDownlinkShared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PMCH(PhysicalMulticastChannel:物理多播信道)
PBCH是为了报知在终端装置1中共享使用的主信息块(MasterInformationBlock:MIB,BroadcastChannel:BCH)而使用。例如,MIB以40ms间隔发送。另外,MIB以10ms周期重复发送。另外,在MIB中包含有表示SFN(SystemFrameNumber,系统帧号)的信息。此处,SFN表示无线帧的编号。另外,MIB为系统信息。
PCFICH是为了发送指示在PDCCH的发送中使用的区域(OFDM符号)的信息而使用。
PHICH是为了发送表示针对基站装置3接收到的上行链路数据(UplinkSharedChannel:UL-SCH)的ACK(ACKnowledgement)或NACK(NegativeACKnowledgement)的HARQ指示(HARQ反馈、响应信息)而使用。
PDCCH和EPDCCH是为了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ownlinkControlInformation:DCI)而使用。此处,针对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定义有多个DCI格式。即,针对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字段被定义为DCI格式,被映射到信息比特。
例如,作为针对下行链路的DCI格式,定义有为了一个小区中的一个PDSCH(一个下行链路传输块的发送)的调度而使用的DCI格式1A和DCI格式1C。
例如,在针对下行链路的DCI格式中包含有与PDSCH的调度有关的信息。例如,在针对下行链路的DCI格式中,包含有与资源块分配有关的信息、与MCS(ModulationandCodingScheme,调制和编码方案)有关的信息、与针对PUCCH的TPC命令有关的信息等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此处,将针对下行链路的DCI格式也称为下行链路调度许可(或,下行链路链路分配)。
另外,例如,作为针对上行链路的DCI格式,定义有为了一个小区中的一个PUSCH(一个上行链路传输块的发送)的调度而使用的DCI格式0。
例如,在针对上行链路的DCI格式中,包含有与PUSCH的调度有关的信息。例如,在针对上行链路的DCI格式中,包含有与资源块分配和/或跳频(Resourceblockassignmentand/orhoppingresourceallocation)有关的信息、与MCS和/或冗余版本(Modulationandcodingschemeand/orredundancyversion)有关的信息、与TPC命令(TPCcommnad)有关的信息、与循环移位(Cyclicshift)有关的信息、与新数据指示(Newdataindicator)有关的信息等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此处,将针对上行链路的DCI格式也称为上行链路调度许可(或,上行链路分配)。
在使用下行链路链路分配安排了PDSCH的资源时,终端装置1通过所安排的PDSCH接收下行链路数据。另外,在使用上行链路调度许可安排了PUSCH的资源时,终端装置1通过所安排的PUSCH发送上行链路数据和/或上行链路控制信息。
另外,终端装置1对PDCCH候选(PDCCHcandidates)和/或EPDCCH候选(EPDCCHcandidates)的集合进行监控。在以下的说明中,PDCCH也可以表示PDCCH和/或EPDDCH。PDCCH候选表示通过基站装置3有可能映射和发送PDCCH的候选。另外,所谓监控也可以包含如下意思:终端装置1根据被监控的所有的DCI格式,对PDCCH候选的集合内的每一个PDCCH,尝试进行解码。
此处,终端装置1进行监控的PDCCH候选的集合也称为搜索空间。在搜索空间中包含有公共搜索空间(CSS:CommonSearchSpace)和用户装置特定搜索空间(USS:UE-specificSearchSpace)。CSS是多个终端装置1共享对PDCCH/EPDCCH进行监控的区域。另外,USS是至少根据C-RNTI而定义的区域。终端装置1在CSS和/或USS中对PDCCH进行监控,对发给自装置的PDCCH进行检测。
另外,在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通过PDCCH的发送)中,利用基站装置3对终端装置1分配的RNTI。具体地讲,在DCI格式(也可以是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附加有CRC(CyclicRedundancycheck:循环冗余校验)奇偶校验位,在被附加之后,CRC奇偶校验位通过RNTI而被扰频。此处,附加在DCI格式中的CRC奇偶校验位也可以从DCI格式的有效载荷得到。
终端装置1尝试对附加有通过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DCI格式进行解码,将CRC成功的DCI格式检测为发给自装置的DCI格式(也可以称为盲解码)。即,终端装置1对伴随通过RNTI扰频的CRC的PDCCH进行检测。另外,终端装置1对伴随附加有通过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DCI格式的PDCCH进行检测。
此处,在RNTI中包含有C-RNTI(Cell-RadioNetworkTemporaryIdentifier,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C-RNTI为对RRC连接和调度的识别使用的、针对终端装置1独有的(唯一的)标识符。C-RNTI是为了动态地(dynamically)安排的单播发送而利用。
另外,在RNTI中包含有SPSC-RNTI(Semi-PersistentSchedulingC-RNTI,半静态调度C-RNTI)。SPSC-RNTI是对半静态调度使用的、针对终端装置1独有的(唯一的)标识符。SPSC-RNTI是为了半持续地(semi-persistently)安排的单播发送而利用。
另外,在RNTI中包含有RA-RNTI(RandomAccessRNTI)。RA-RNTI是对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发送使用的标识符。即,RA-RNTI是在随机接入进程中为了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发送而利用。例如,终端装置1在发送了随机接入前导码时,对伴随通过RA-RNTI扰频的CRC的PDCCH进行监控。另外,终端装置1根据伴随通过RA-RNTI扰频的CRC的PDCCH的检测,通过PDSCH接收随机接入响应。
另外,在RNTI中包含有P-RNTI(PagingRNTI)。P-RNTI是在寻呼和系统信息变化的通知中使用的标识符。例如,P-RNTI是为了寻呼和系统信息消息的发送而利用。终端装置1根据伴随通过P-RNTI扰频的CRC的PDCCH的检测,通过PDSCH接收寻呼。
另外,在RNTI中包含有SI-RNTI(SystemInformationRNTI)。SI-RNTI是在系统信息的广播中使用的标识符。例如,SI-RNTI是为了系统信息消息的发送而利用。终端装置1根据伴随通过SI-RNTI扰频的CRC的PDCCH的检测,通过PDSCH接收系统信息消息。
例如,伴随通过C-RNTI扰频的CRC的PDCCH,也可以通过USS或CSS发送。另外,伴随通过RA-RNTI扰频的CRC的PDCCH也可以仅通过CSS发送。另外,伴随通过P-RNTI扰频的CRC的PDCCH也可以仅通过CSS发送。另外,伴随通过SI-RNTI扰频的CRC的PDCCH也可以仅通过CSS发送。
例如,在附加有通过C-RNTI、SPSC-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DCI格式中包含有DCI格式1A。另外,在附加有通过RA-RNTI、SI-RNTI或P-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DCI格式中,包含有DCI格式1A和DCI格式1C。
即,在DCI格式1A中,附加有通过C-RNTI、SPSC-RNTI、RA-RNTI、P-RNTI或SI-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另外,在DCI格式1C中附加有通过RA-RNTI、P-RNTI或SI-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
终端装置1根据附加在DCI格式1A中的CRC奇偶校验位是通过哪一个RNTI扰频,变更DCI格式1A的解释。以下,将通过PDSCH的下行链路数据的发送还记载为通过PDSCH的发送。另外,将通过PDSCH的下行链路数据的接收还记载为通过PDSCH的接收。
PDSCH是为了发送下行链路数据(下行链路传输块、DL-SCH)而使用。另外,PDSCH是为了发送系统信息块类型1消息而使用。系统信息块类型1消息为小区特定(小区固有)的信息。
另外,PDSCH是为了发送系统信息消息而使用。系统信息消息也可以包含系统信息块类型1以外的系统信息块X。系统信息消息为小区特定(小区固有)的信息。
另外,PDSCH是为了发送RRC消息而使用。此处,从基站装置3发送的RRC消息也可以对小区内的多个终端装置1是共享的。另外,从基站装置3发送的RRC消息也可以是对某终端装置1专用的消息(也称为dedicatedsignaling(专用信令))。即,用户装置特定(用户装置固有)的信息是使用针对某终端装置1专用的消息而发送。另外,PDSCH是为了发送MACCE而使用。
此处,将RRC消息和/或MACCE也称为上位层的信号(higherlayersignaling)。
PMCH是为了发送组播数据(MulticastChannel:MCH)而使用。
在图1中,在下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以下的下行链路物理信号。下行链路物理信号不是为了发送从上位层输出的信息而使用,而是通过物理层而使用。
·同步信号(Synchronizationsignal:SS)
·下行链路参考信号(DownlinkReferenceSignal:DLRS)
同步信号是终端装置1为了获取下行链路的频域和时域的同步而使用。例如,在TDD方式中,同步信号配置在无线帧内的子帧0、1、5、6中。另外,在FDD方式中,同步信号配置在无线帧内的子帧0和5中。
下行链路参考信号是终端装置1为了进行下行链路物理信道的传输路径校正而使用。另外,下行链路参考信号也可以终端装置1为了算出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而使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以下5个类型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
·CRS(Cell-specificReferenceSignal:小区专用参考信号)
·与PDSCH有关的URS(UE-specificReferenceSignal:UE专用参考信号)
·与EPDCCH有关的DMRS(DemodulationReferenceSignal:解调参考信号)
·NZPCSI-RS(Non-ZeroPowerChanelStateInformation-ReferenceSignal:非零功率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ZPCSI-RS(ZeroPowerChanelStateInformation-ReferenceSignal:零功率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MBSFNRS(MultimediaBroadcastandMulticastServiceoverSingleFrequencyNetworkReferencesignal:多媒体广播和组播业务在单频网参考信号)
·PRS(PositioningReferenceSignal:定位基准信号)
CRS在子帧的全频段中发送。CRS是为了进行PBCH/PDCCH/PHICH/PCFICH/PDSCH的解调而使用。CRS也可以是终端装置1为了算出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而使用。PBCH/PDCCH/PHICH/PCFICH通过在CRS的发送中使用的天线端口而发送。
与PDSCH有关的URS通过在URS关联的PDSCH的发送中使用的子帧和频带发送。URS是为了进行URS关联的PDSCH的解调而使用。
PDSCH通过在CRS或URS的发送中使用的天线端口而发送。DCI格式1A在通过使用于CRS发送的天线端口而发送的PDSCH的调度中使用。例如,CRS通过天线端口i(i=0,1,2,3)的一个、或几个(ononeorseveralofantennaports0to3)而发送。
与EPDCCH有关的DMRS,通过在DMRS关联的EPDCCH的发送中使用的子帧和频带而发送。DMRS是为了进行DMRS关联的EPDCCH的解调而使用。EPDCCH通过在DMRS的发送中使用的天线端口而发送。
NZPCSI-RS通过所设定的子帧而发送。由基站装置设定发送NZPCSI-RS的资源。NZPCSI-RS是终端装置1为了算出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而使用。终端装置1使用NZPCSI-RS进行信号测定(信道测定)。
由基站装置3设定ZPCSI-RS的资源。基站装置3通过零输出发送ZPCSI-RS。即,基站装置3不发送ZPCSI-RS。基站装置3在ZPCSI-RS的所设定的资源中,不发送PDSCH和EPDCCH。例如,在某小区中NZPCSI-RS对应的资源中,终端装置1能够对干扰进行测定。
MBSFNRS通过在PMCH的发送中使用的子帧的全频段而发送。MBSFNRS是为了进行PMCH的解调而使用。PMCH通过在MBSFNRS的发送中使用的天线端口而发送。
PRS是终端装置为了测定自装置的地理位置而使用。
此处,将下行链路物理信道和下行链路物理信号也可以统称为下行链路信号。另外,将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和上行链路物理信号也可以统称为上行链路信号。另外,将下行链路物理信道和上行链路物理信道也可以统称为物理信道。另外,将下行链路物理信号和上行链路物理信号也可以统称为物理信号。
另外,BCH、MCH、UL-SCH以及DL-SCH为传输信道。将在媒体接入控制(MediumAccessControl:MAC)层中使用的信道称为传输信道。也可以将在MAC层中使用的传输信道的单位称为传输块(transportblock:TB)或MACPDU(ProtocolDataUnit,协议数据单元)。在MAC层中对每个传输块进行HARQ(HybridAutomaticRepeatreQuest,混合自动重复请求)的控制。传输块是MAC层交付(deliver)到物理层的数据的单位。在物理层中,传输块被映射到代码字,对每个代码字进行编码处理。
以下,对无线帧(radioframe)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无线帧的概略结构的图。在图2中,横轴表示时间轴。例如,无线帧分别为10ms长。另外,无线帧分别由两个半帧构成,半帧分别为5ms长。另外,半帧分别由5个子帧构成。子帧分别为1ms长,通过两个连续的时隙而定义。时隙分别为0.5ms长。无线帧内的第i个子帧由第(2×i)个时隙和第(2×i+1)个时隙构成。即,在每一个10ms间隔中,能够利用10个子帧。此处,也可以将子帧称为TTI(TransmissionTimeInterval,传输时间间隔)。
在本实施方式中,定义有以下3个类型的子帧。
·下行链路子帧(第1子帧)
·上行链路子帧(第2子帧)
·特殊子帧(第3子帧)
下行链路子帧是为了下行链路发送而保留的子帧。另外,上行链路子帧是为了上行链路发送而保留的子帧。此处,在下行链路子帧中也可以包含MBSFN子帧、和/或non-MBSFN子帧。
基站装置3也可以将无线帧中的下行链路子帧的子集合设定为MBSFN子帧。此处,MBSFN子帧表示为了MBSFN而保留的子帧。例如,也可以通过基站装置3,根据使用上位层的信号发送的参数,对每个服务小区指示MBSFN子帧。
另外,在无线帧中,没有被设定为MBSFN子帧的子帧,称为non-MBSFN子帧或单播子帧。
例如,基站装置3在non-MBSFN子帧中,能够进行通过PDSCH的发送,不能进行通过PMCH的发送。终端装置1在non-MBSFN子帧中对PDSCH进行解码。另外,基站装置3在MBSFN子帧中能够进行通过PDSCH的发送或通过PMCH的发送。终端装置1在使用上位层的信号指示对PMCH进行解码的子帧以及仅在MBSFN子帧内设定PRS的机会且通过上位层设定为子帧0中的CP(CyclicPrefix,循环前缀)的长度为正常CP时的PRS的机会(occasion)的一部分的子帧以外的MBSFN子帧中,对PDSCH进行解码。
另外,特殊子帧由3个字段构成。该3个字段为DwPTS(DownlinkPilotTimeSlot,下行链路导频时隙)、GP(GuardPeriod)以及UpPTS(UplinkPilotTimeSlot,上行链路导频时隙)。DwPTS、GP以及UpPTS的合计的长度为1ms。DwPTS是为了下行链路发送而保留的字段。另外,UpPTS为为了上行链路发送而保留的字段。另外,GP为不进行下行链路发送和上行链路发送的字段。此处,特殊子帧可以仅由DwPTS和GP构成,也可以仅由GP和UpPTS构成。
即,也可以为了下行链路发送而始终保留子帧0、子帧5以及DwPTS。另外,也可以为了上行链路发送而始终保留UpPTS和特殊子帧之后的子帧。
即,一个无线帧至少由下行链路子帧、上行链路子帧以及特殊子帧构成。
以下,对时隙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时隙的结构的图。在图3中,横轴表示时间轴,纵轴表示频率轴。在本实施方式中,对OFDM符号应用正常CP(normalCyclicPrefix,正常循环前缀)。此处,也可以对OFDM符号应用扩展CP(extendedCyclicPrefix,扩展循环前缀)。
另外,在各个时隙中发送的物理信号或物理信道通过资源网格表示。在下行链路中,资源网格通过多个子载波和多个OFDM符号而被定义。在上行链路中,资源网格通过多个子载波和多个SC-FDMA符号而被定义。
另外,构成一个时隙的子载波的数依赖于小区的带宽。例如,构成一个时隙的OFDM符号或SC-FDMA符号的数为7。此处,将资源网格内的各个元素称为资源元素。另外,对于资源元素,使用子载波的号和OFDM符号或SC-FDMA符号的号而识别。
资源块是为了表示针对某物理信道(PDSCH,PUSCH等)的资源元素的映射而使用。对于资源块,定义有虚拟资源块和物理资源块。某物理信道首先被映射到虚拟资源块。之后,虚拟资源块被映射到物理资源块。
例如一个物理资源块由在时域中7个连续的OFDM符号或SC-FDMA符号、在频域中12个连续的子载波定义。即,一个物理资源块由(7×12)个资源元素构成。另外,一个物理资源块在时域中对应于一个时隙、在频域中对应于180kHz。物理资源块在频域中从0开始附上号。
以下,对在子帧的各自中发送的物理信道和物理信号进行说明。
图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下行链路子帧中的物理信道和物理信号的配置的一例的图。在图4中,横轴表示时间轴,纵轴表示频率轴。如图4所示,基站装置3也可以在下行链路子帧中发送下行链路物理信道(PBCH、PCFICH、PHICH、PDCCH、EPDCCH、PDSCH)和下行链路物理信号(同步信号、下行链路参考信号)。此处,为了说明的简略化,在图4中未图示下行链路参考信号。
此处,在PDCCH的区域中,多个PDCCH也可以进行频率和时间复用。在EPDCCH区域中,多个EPDCCH也可以进行频率、时间以及空间复用。在PDSCH的区域中,多个PDSCH也可以进行频率和空间复用。PDCCH和PDSCH或EPDCCH也可以进行时间复用。PDSCH和EPDCCH也可以进行频率复用。
此处,在下行链路数据的发送中使用的PDSCH(也可以是PDSCH的符号),在下行链路子帧中,被映射到为了通过PDSCH的发送而分配的物理资源块。另外,在下行链路数据的发送中使用的PDSCH(也可以是PDSCH的符号),在下行链路子帧中,从PDSCH的映射开始的OFDM符号到最后的OFDM符号为止被映射。
例如,如图4所示,PDSCH被映射到与下行链路子帧内的第4个至第14个SC-FDMA符号(第1时隙的符号3至6,以及第2时隙的符号0至6)对应的资源元素。此处,如上所述,PDSCH映射的OFDM符号的开始位置也可以通过基站装置3而指示。
图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上行链路子帧中的物理信道和物理信号的配置的一例的图。在图5中,横轴表示时间轴,纵轴表示频率轴。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上行链路子帧中发送上行链路物理信道(PUCCH、PUSCH、PRACH)和上行链路物理信号(DMRS、SRS)。
此处,在PUCCH的区域中,多个PUCCH也可以进行频率、时间以及符号复用。在PUSCH区域中,多个PUSCH也可以进行频率和空间复用。PUCCH和PUSCH也可以进行频率复用。PRACH也可以在一个子帧或两个子帧中配置。另外,多个PRACH也可以进行码分复用。
另外,SRS也可以使用上行链路子帧内的最后的SC-FDMA符号而发送。终端装置1在一个小区的一个SC-FDMA符号中,无法同时发送SRS和PUCCH/PUSCH/PRACH。终端装置1在一个小区的一个上行链路子帧中,使用除了该上行链路子帧内的最后的SC-FDMA符号的SC-FDMA符号而发送PUSCH和/或PUCCH,能够使用该上行链路子帧内的最后的SC-FDMA符号来发送SRS。
即,在一个小区的一个上行链路子帧中,终端装置1能够发送SRS和PUSCH/PUCCH双方。此处,DMRS也可以与PUCCH或PUSCH进行时间复用。此处,为了说明的简略化,在图5中未图示DMRS。
图6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特殊子帧中的物理信道和物理信号的配置的一例的图。在图6中,横轴表示时间轴,纵轴表示频率轴。
例如,如图6所示,DwPTS由特殊子帧内的第1个至第10个OFDMA符号(第1时隙的OFDMA符号0至6,以及第2时隙的OFDMA符号0至2)构成。另外,GP由与特殊子帧内的第11个和第12个符号(第2时隙的符号3和符号4)对应的期间构成。另外,UpPTS由特殊子帧内的第13个和第14个SC-FDMA符号(第2时隙的SC-FDMA符号5和SC-FDMA符号6)构成。
基站装置3也可以在特殊子帧的DwPTS中发送PCFICH、PHICH、PDCCH、EPDCCH、PDSCH、同步信号以及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另外,基站装置3也可以在特殊子帧的DwPTS中不发送PBCH。另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特殊子帧的UpPTS中发送PRACH和SRS。即,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特殊子帧的UpPTS中不发送PUCCH、PUSCH以及DMRS。此处,为了说明的简略化,在图6中未图示下行链路参考信号。
此处,在下行链路数据的发送中使用的PDSCH(也可以是PDSCH的符号),在特殊子帧中,被映射到为了通过PDSCH的发送而分配的物理资源块。另外,在下行链路数据的发送中使用的PDSCH的符号,在特殊子帧中,仅被映射到DwPTS字段(也可以是与DwPTS字段对应的资源元素)。另外,在下行链路数据的发送中使用的PDSCH(也可以是PDSCH的符号),在特殊子帧中,被映射到PDSCH的映射开始的OFDM符号至DwPTS中的最后的OFDM符号。
即,在下行链路数据的发送中使用的PDSCH,在特殊子帧中,没有被映射到GP字段(也可以是与GP字段对应的资源元素)和UpPTS字段(与UpPTS字段对应的资源元素)。
例如,如图6所示,PDSCH被映射到与下行链路子帧内的第4个至第10个SC-FDMA符号(第1时隙的符号3至6,以及第2时隙的符号0至2)对应的资源元素。此处,如上所述,PDSCH被映射的符号的开始位置,也可以通过基站装置3而指示。
以下,对第1UL参照UL-DL设定(uplinkreferenceuplink-downlinkconfiguration)、第1DL参照UL-DL设定(downlinkreferenceuplink-downlinkconfiguration)、第2UL参照UL-DL设定、第2DL参照UL-DL设定以及第3UL-DL设定(transmissiondirectionuplink-downlinkconfiguration)进行说明。
此处,也可以将第3UL-DL设定称为明示的层1的信号(ExplicitL1signaling)。另外,也可以将第3UL-DL设定称为明示的层1的设定(ExplicitL1configuration)。
例如,第1UL参照UL-DL设定、第1DL参照UL-DL设定、第2UL参照UL-DL设定、第2DL参照UL-DL设定以及第3UL-DL设定通过UL-DL设定(uplink-downlinkconfiguration,UL-DLconfiguration)而被定义。
此处,UL-DL设定是与无线帧内的子帧的图案有关的设定。即,UL-DL设定表示无线帧内的各个子帧为下行链路子帧、上行链路子帧以及特殊子帧中的哪一个。
即,第1UL参照UL-DL设定、第2UL参照UL-DL设定、第1DL参照UL-DL设定、第2DL参照UL-DL设定以及第3UL-DL设定,通过无线帧内的下行链路子帧、上行链路子帧以及特殊子帧的图案而被定义。
例如,下行链路子帧、上行链路子帧以及特殊子帧的图案,表示子帧#0至#9分别为下行链路子帧、上行链路子帧以及特殊子帧中的哪一个,优选为,通过D和U和S(分别表示下行链路子帧、上行链路子帧以及特殊子帧)的长度10的任意的组合表示。更优选为,前头(即子帧#0)为D,第2个(即子帧#1)为S。
图7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UL-DL设定的一例的表。在图7中,D表示下行链路子帧,U表示上行链路子帧,S表示特殊子帧。
此处,将作为第1或第2UL参照UL-DL设定而设置UL-DL设定i,称为设置第1或第2UL参照UL-DL设定i。另外,将作为第1或第2DL参照UL-DL设定设置UL-DL设定i,称为设置第1或第2DL参照UL-DL设定i。另外,将作为第3UL-DL设定设置UL-DL设定i,称为设置第3UL-DL设定i。
另外,将作为UL参照UL-DL设定设置UL-DL设定i,称为设置UL参照UL-DL设定i。另外,将作为DL参照UL-DL设定设置UL-DL设定i,称为设置DL参照UL-DL设定i。
以下,关于第1UL参照UL-DL设定、第1DL参照UL-DL设定以及第3UL-DL设定,对设置方法进行说明。
基站装置3设置第1UL参照UL-DL设定、第1DL参照UL-DL设定以及第3UL-DL设定。
另外,基站装置3也可以将表示第1UL参照UL-DL设定的第1信息(TDD-Config)包含在MIB、系统信息块类型1消息、系统信息消息、RRC消息、MACCE(ControlElement,控制元素)以及物理层的控制信息(例如,DCI格式)中的至少一个而发送到终端装置1。
另外,基站装置3也可以将表示第1DL参照UL-DL设定的第2信息,包含在MIB、系统信息块类型1消息、系统信息消息、RRC消息、MACCE(ControlElement,控制元素)以及物理层的控制信息(例如,DCI格式)中的至少一个而发送到终端装置1。
另外,基站装置3也可以将表示第3UL-DL设定的第3信息,包含在MIB、系统信息块类型1消息、系统信息消息、RRC消息、MACCE(ControlElement,控制元素)以及物理层的控制信息(例如,DCI格式)中的至少一个而发送到终端装置1。
此处,也可以对多个小区的各自定义第1UL参照UL-DL设定、第2UL参照UL-DL设定、第1DL参照UL-DL设定、第2DL参照UL-DL设定以及第3UL-DL设定。
即,基站装置3也可以将针对各个小区的第1信息、第2信息以及第3信息,发送到设定有多个小区的终端装置1。即,也可以对各个小区设定第1信息、第2信息以及第3信息。
即,设定有多个小区的终端装置1也可以对各个小区,根据第1信息、第2信息以及第3信息,设置第1UL参照UL-DL设定、第1DL参照UL-DL设定以及发送方向DL-UL设定。
例如,针对主小区的第1信息优选包含在系统信息块类型1消息或RRC消息中。另外,针对副小区的第1信息优选包含在RRC消息中。
另外,针对主小区的第2信息优选包含在系统信息块类型1消息、系统信息消息或RRC消息中。另外,针对副小区的第2信息优选包含在RRC消息中。另外,第3信息优选包含在物理层的控制信息(例如,DCI格式)中。
图8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第1UL参照UL-DL设定和第1DL参照UL-DL设定的设置方法的流程图。终端装置1也可以对多个小区的各自执行图8中的设置方法。
终端装置1对于某小区,根据第1信息设置第1UL参照UL-DL设定(S800)。另外,终端装置1判断是否接收针对该某小区的第2信息(S802)。此处,终端装置1在接收针对该某小区的第2信息时,对于该某小区,根据针对该某小区的第2信息设置第1DL参照UL-DL设定(S806)。另外,终端装置1在没有接收针对该某小区的第2信息时(else/otherwise),对于该某小区,根据针对该某小区的第1信息设置第1DL参照UL-DL设定(S804)。
此处,也可以将根据第1信息设置有第1UL参照UL-DL设定和第1DL参照UL-DL设定的小区,称为没有设定有动态TDD的小区。另外,也可以将根据第2信息设置第1DL参照UL-DL设定的小区,称为设定有动态TDD的小区。
另外,在没有接收针对某小区的第2信息时,也可以不定义第1UL参照UL-DL设定和第1DL参照UL-DL设定。即,终端装置1在没有接收针对某小区的第2信息时,也可以对于该某小区,根据针对该某小区的第1信息设置一个UL-DL设定。
另外,终端装置1接收第2信息,根据第2信息判断能够进行上行链路发送的子帧。接着,终端装置1对第3信息进行监控。终端装置1在没有接收到第3信息时,根据第3信息判断能够进行上行链路发送的子帧。
例如,基站装置3也可以使用PDCCH/EPDCCH将第3信息发送到终端装置1。即,第3信息也可以是基站装置3(小区)为了控制覆盖范围内的动态TDD的动作而使用。此处,第3信息也可以在CSS和/或USS中收发。
终端装置1对接收到的信号尝试进行解码,判断是否检测到发送第3信息的PDCCH/EPDCCH(也可以是DCI格式)。终端装置1在检测到发送第3信息的PDCCH/EPDCCH时,根据检测到的第3信息,判断能够进行上行链路发送的子帧。另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没有检测到发送第3信息的PDCCH/EPDCCH时,关于能够进行上行链路发送的子帧维持到此为止的判断。
以下,对第2UL参照UL-DL设定的设置方法进行说明。
关于基站装置3和终端装置1,在对于终端装置1设定有多个小区,至少针对两个小区的第1UL参照UL-DL设定不同时,也可以设置第2UL参照UL-DL设定。
另外,关于基站装置3和终端装置1,在对于终端装置1设定有多个小区,且除了至少针对两个小区的第1UL参照UL-DL设定不同的情况以外,也可以不设置第2UL参照UL-DL设定。此处,除了至少针对两个服务小区的第1UL参照UL-DL设定不同的情况以外,也可以包含针对所有的(例如,两个)服务小区的第1UL参照UL-DL设定相同的情况。
另外,关于基站装置3和终端装置1,在对于终端装置1(仅)设定一个小区时,也可以不设置第2UL参照UL-DL设定。
图9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第2UL参照UL-DL设定的设置方法的流程图。在图9中,示出对于终端装置1设定有一个主小区和一个副小区。此处,终端装置1也可以对主小区和副小区分别执行图9中的设置方法。
终端装置1判断针对主小区的第1UL参照UL-DL设定和针对副小区的第1UL参照UL-DL设定是否不同(S900)。此处,终端装置1在针对主小区的第1UL参照UL-DL设定和针对副小区的第1UL参照UL-DL设定相同时,不设置第2UL参照UL-DL设定,结束针对第2UL参照UL-DL设定的设置处理。
另外,终端装置1在针对主小区的第1UL参照UL-DL设定和针对副小区的第1UL参照UL-DL设定不同时,判断服务小区是主小区还是副小区,和/或,判断在其他服务小区中,是否被设定为监控对应于服务小区并伴随CIF(CarrierIndicatorField)的PDCCH/EPDCCH(S902)。
此处,在服务小区为副小区,终端装置1在其他的服务小区(即,主小区)中,被设定为监控对应于服务小区(副小区)并伴随CIF的PDCCH/EPDCCH时,根据通过针对其他服务小区(主小区)的第1UL参照UL-DL设定、针对服务小区(副小区)的第1UL参照UL-DL设定形成的对,设置针对服务小区(副小区)的第2UL参照UL-DL设定(S904)。
例如,在S904中,终端装置1根据图10的表设置针对服务小区(副小区)的第2UL参照UL-DL设定。图10是示出通过针对其他服务小区(主小区)的第1UL参照UL-DL设定、针对服务小区(副小区)的第1UL参照UL-DL设定而形成的对以及针对副小区的第2UL参照UL-DL设定的对应的图。
在图10中,主小区UL-DL设定参照针对其他的服务小区(主小区)的第1UL参照UL-DL设定。另外,副小区UL-DL设定参照针对服务小区(副小区)的第1UL参照UL-DL设定。
例如,在对于其他的服务小区(主小区)设置第1UL参照UL-DL设定0,对于服务小区(副小区)设置第1UL参照UL-DL设定2时,对于副小区设置第2UL参照UL-DL设定1。
另外,在服务小区为主小区、或服务小区为副小区,终端装置1在其他的服务小区(即,主小区)中没有被设定为监控对应于服务小区(副小区)并伴随CIF的PDCCH/EPDCCH时,针对服务小区的第1UL参照UL-DL设定被设置为针对服务小区的第2UL参照UL-DL设定(S906)。
同样,基站装置3根据图9所示的设置方法,设置第2UL参照UL-DL设定。
此处,监控伴随CIF的PDCCH/EPDCCH,包含根据包含CIF的DCI格式尝试PDCCH或EPDCCH的解码的意思。另外,CIF表示映射有载波指示的字段。另外,载波指示的值表示该载波指示关联的DCI格式对应的服务小区。
即,在其他的服务小区中,被设定为监控对应于服务小区并伴随CIF的PDCCH/EPDCCH的终端装置1,在该其他的服务小区中,监控伴随CIF的PDCCH/EPDCCH。
另外,在其他的服务小区中,被设定为监控对应于服务小区并伴随CIF的PDCCH/EPDCCH的终端装置1,优选在该其他的服务小区中,通过PDCCH/EPDCCH接收针对该服务小区的第3信息。
另外,在其他的服务小区中,没有被设定为监控对应于服务小区伴随CIF的PDCCH/EPDCCH的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该其他的服务小区中监控伴随CIF、或不伴随CIF的PDCCH/EPDCCH。
另外,在其他的服务小区中,没有被设定为监控对应于服务小区并伴随CIF的PDCCH/EPDCCH的终端装置1,优选在该其他的服务小区中,通过PDCCH/EPDCCH接收针对该服务小区的第3信息。
此处,针对主小区的PDCCH/EPDCCH(也可以是DCI格式)在主小区中发送。即,针对主小区的第3信息优选通过主小区的PDCCH/EPDCCH而发送。
基站装置3也可以将表示在主小区中发送的DCI格式中是否包含有CIF的参数(cif-Presence-r10)发送到终端装置1。另外,基站装置3也可以对各个副小区,将与跨载波调度有关的参数(CrossCarrierSchedulingConfig-r10)发送到终端装置1。
此处,参数(CrossCarrierSchedulingConfig-r10)也可以包含表示针对关联的副小区的PDCCH/EPDCCH是在该副小区中发送、还是在其他的服务小区中发送的参数(schedulingCellInfo-r10)。
另外,在参数(schedulingCellInfo-r10)表示与关联的副小区对应的PDCCH/EPDCCH在该副小区中发送时,参数(schedulingCellInfo-r10)也可以包含表示在该副小区中发送的DCI格式中是否包含有CIF的参数(cif-Presence-r10)。
另外,在参数(schedulingCellInfo-r10)表示与关联的副小区对应的PDCCH/EPDCCH在其他的服务小区中发送时,参数(schedulingCellInfo-r10)也可以包含表示针对关联的该副小区的下行链路链路分配或上行链路调度许可是在哪个服务小区中发送的参数(schedulingCellId)。
以下,对第2DL参照UL-DL设定的设置方法进行说明。
例如,关于基站装置3和终端装置1,在对于终端装置1设定有多个小区,至少针对两个小区的第1DL参照UL-DL设定不同时,设置第2DL参照UL-DL设定。
另外,关于基站装置3和终端装置1,在对于终端装置1设定有多个小区,且除了至少针对两个小区的第1DL参照UL-DL设定不同的情况以外,也可以不设置第2DL参照UL-DL设定。此处,除了至少针对两个小区的第1DL参照UL-DL设定不同的情况以外,也可以包含针对所有的(例如,两个)小区的第1DL参照UL-DL设定相同的情况。
另外,关于基站装置3和终端装置1,在对于终端装置1(仅)设定了一个小区时,也可以不设置第2DL参照UL-DL设定。
图1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第2DL参照UL-DL设定的设置方法的流程图。在图11中示出对于终端装置1设定有一个主小区和一个副小区。终端装置1也可以对主小区和副小区分别执行图11中的设置方法。
终端装置1判断针对主小区的第1DL参照UL-DL设定和针对副小区的第1DL参照UL-DL设定是否不同(S1100)。此处,在针对主小区的第1DL参照UL-DL设定和针对副小区的第1DL参照UL-DL设定相同时,终端装置1不设置第2DL参照UL-DL设定而结束针对第2DL参照UL-DL设定的设置处理。
另外,在针对主小区的第1DL参照UL-DL设定和针对副小区的第1DL参照UL-DL设定不同时,终端装置1判断服务小区是主小区还是副小区(S1102)。
此处,在服务小区为副小区时,根据针对其他的服务小区(即,主小区)的第1DL参照UL-DL设定、针对服务小区(副小区)的第1DL参照UL-DL设定而形成的对,设置针对服务小区(副小区)的第2UL参照UL-DL设定(S1104)。
例如,在S1104中,终端装置1根据图12的表,设置针对服务小区(副小区)的第2DL参照UL-DL设定。图12是示出通过针对主小区的第1DL参照UL-DL设定、针对副小区的第1DL参照UL-DL设定而形成的对以及针对副小区的第2DL参照UL-DL设定的对应的图。
在图12中,主小区UL-DL设定参照针对主小区的第1DL参照UL-DL设定。另外,副小区UL-DL设定参照针对副小区的第1DL参照UL-DL设定。
例如,在通过针对主小区的第1DL参照UL-DL设定、针对副小区的第1DL参照UL-DL设定而形成的对属于图12中的集合1时,针对副小区的第2DL参照UL-DL设定在集合1中被定义。
另外,例如,在终端装置1没有被定义为在主小区中监控对应于副小区并伴随CIF的PDCCH/EPDCCH,且通过针对主小区的第1DL参照UL-DL设定、针对副小区的第1DL参照UL-DL设定而形成的对属于图12中的集合2时,针对副小区的第2DL参照UL-DL设定在集合2中被定义。
另外,在对主小区设置第1DL参照UL-DL设定1,对副小区设置第1DL参照UL-DL设定0时,对副小区设置第2DL参照UL-DL设定1。
另外,在服务小区为主小区时,针对服务小区(主小区)的第1DL参照UL-DL设定,被设置为针对服务小区(主小区)的第2DL参照UL-DL设定(S1106)。
同样,基站装置3根据图11所示的设置方法设置第2DL参照UL-DL设定。
以下,对第1UL参照UL-DL设定进行说明。
第1UL参照UL-DL设定也可以为了特定在小区中能够或不能进行上行链路发送的子帧而使用。此处,在以下的记载中,“特定”至少包含“确定”、“选择”、“指示”的意思。
例如,终端装置1在使用第1UL参照UL-DL设定被指示为下行链路子帧的子帧中,不进行上行链路发送。另外,终端装置1在使用第1UL参照UL-DL设定被指示为特殊子帧的子帧的DwPTS和GP中,不进行上行链路发送。
以下,对第1DL参照UL-DL设定进行说明。
第1DL参照UL-DL设定至少为了在小区中特定能够或不能进行下行链路发送的子帧而使用。
例如,终端装置1在使用第1DL参照UL-DL设定被指示为上行链路子帧的子帧中,不进行下行链路发送。另外,终端装置1在使用第1DL参照UL-DL设定被指示为特殊子帧的子帧的UpPTS和GP中,不进行下行链路发送。
另外,根据第1信息设置第1DL参照UL-DL设定的终端装置1,在使用第1UL参照UL-DL设定或第1DL参照UL-DL设定指示的下行链路子帧或特殊子帧的DwPTS中,也可以进行使用了下行链路的信号的测定(例如,与信道状态信息有关的测定)。
此处,将使用第1UL参照UL-DL设定被指示为上行链路子帧、使用第1DL参照UL-DL设定被指示为下行链路子帧的子帧,也称为第1灵活子帧。第1灵活子帧也可以是为了上行链路发送和下行链路发送而保留的子帧。
另外,将使用第1UL参照UL-DL设定被指示为特殊子帧、使用第1DL参照UL-DL设定被指示为下行链路子帧的子帧,也称为第2灵活子帧。第2灵活子帧也可以是为了下行链路发送而保留的子帧。另外,第2灵活子帧也可以是为了DwPTS中的下行链路发送和UpPTS中的上行链路发送而保留的子帧。
另外,将使用第1UL参照UL-DL设定被指示为上行链路子帧、使用第1DL参照UL-DL设定被指示为上行链路子帧的子帧,也称为固定上行链路子帧(fixeduplinksubframe)。固定上行链路子帧是为了上行链路发送而保留。
以下,对第3UL-DL设定进行说明。
基站装置3和终端装置1设置与子帧中的发送方向(上行/下行)有关的第3UL-DL设定。例如,第3UL-DL设定也可以是为了特定子帧中的发送方向而使用。另外,第3UL-DL设定也可以为了使用第1UL参照UL-DL设定和第1DL参照UL-DL设定,特定指示为不同的子帧的子帧中的发送方向而使用。
即,终端装置1根据调度信息(DCI格式和/或HARQ-ACK)和第3UL-DL设定,控制第1灵活子帧和第2灵活子帧中的发送。
例如,表示第3UL-DL设定的第3信息,也可以是用于指示能够进行上行链路发送的子帧的信息。另外,表示第3UL-DL设定的第3信息也可以是用于指示能够进行下行链路发送的子帧的信息。另外,表示第3UL-DL设定的第3信息也可以是用于指示能够进行UpPTS中的上行链路发送和DwPTS中的下行链路发送的子帧的信息。
基站装置3也可以在使用第3UL-DL设定被指示为下行链路子帧的子帧中,进行下行链路发送的调度。另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使用第3UL-DL设定被指示为下行链路子帧的子帧中,进行下行链路接收的处理。
另外,基站装置3也可以在使用第3UL-DL设定被指示为上行链路子帧的子帧中,进行上行链路发送的调度。另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使用第3UL-DL设定被指示为上行链路子帧的子帧中,进行上行链路发送的处理。
另外,基站装置3也可以在使用第3UL-DL设定被指示为特殊子帧的子帧的DwPTS中,进行下行链路发送的调度。另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使用第3UL-DL设定被指示为特殊子帧的子帧的DwPTS中,进行下行链路接收的处理。
此处,第3UL-DL设定也可以是终端装置为了指示(通知)对PDCCH和/或EPDCCH进行监控的下行链路子帧而使用。另外,第3UL-DL设定(第3信息)也可以是终端装置为了指示(通知)对信道状态信息进行测定的下行链路子帧(能够进行信道状态信息的测定的下行链路子帧)而使用。
以下,对第1UL参照UL-DL设定和第2UL参照UL-DL设定进行说明。
第1UL参照UL-DL设定和第2UL参照UL-DL设定也可以为了特定配置有PDCCH/EPDCCH/PHICH的子帧n与配置有所述PDCCH/EPDCCH/PHICH对应的PUSCH的子帧n+k之间的对应而使用。
例如,在设定有一个主小区时,或者,在设定有一个主小区和一个副小区且针对主小区的第1UL参照UL-DL设定和针对副小区的第1UL参照UL-DL设定相同时,在两个服务小区的各自中,对应的第1UL参照UL-DL设定是为了特定配置有PDCCH/EPDCCH/PHICH的子帧与配置有所述PDCCH/EPDCCH/PHICH对应的PUSCH的子帧之间的对应而使用。
另外,在设定有一个主小区和一个副小区,针对主小区的第1UL参照UL-DL设定和针对副小区的第1UL参照UL-DL设定不同时,在两个服务小区的各自中,对应的第2UL参照UL-DL设定是为了特定配置有PDCCH/EPDCCH/PHICH的子帧与配置有所述PDCCH/EPDCCH/PHICH对应的PUSCH的子帧之间的对应而使用。
图1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配置有PDCCH/EPDCCH/PHICH的子帧n与配置有所述PDCCH/EPDCCH/PHICH对应的PUSCH的子帧n+k之间的对应的图。终端装置1根据图13的表特定k的值。
在图13中,在设定有一个主小区时,或者,在设定有一个主小区和一个副小区且针对主小区的第1UL参照UL-DL设定和针对副小区的第1UL参照UL-DL设定相同时,作为UL参照UL-DL设定,参照第1UL参照UL-DL设定。
另外,在设定有一个主小区和一个副小区,针对主小区的第1UL参照UL-DL设定和针对副小区的第1UL参照UL-DL设定不同时,作为UL参照UL-DL设定,参照第2UL参照UL-DL设定。
以下,在图13的说明中,将第1UL参照UL-DL设定和第2UL参照UL-DL设定简单地称为UL-DL设定。
例如,终端装置1在子帧n中,对应于设置UL-DL设定1至6的小区,对伴随将终端装置1作为对象的上行链路调度许可的PDCCH/EPDCCH进行了检测时,在根据图13的表特定的子帧n+k中进行通过与该上行链路调度许可对应的PUSCH的发送。
另外,终端装置1在子帧n中,对应于设置UL-DL设定1至6的小区,进行了伴随将终端装置1作为对象的NACK的PHICH的检测时,在根据图13的表特定的子帧n+k中进行通过PUSCH的发送。
另外,在对应于设定了UL-DL设定0的小区,将终端装置1作为对象的上行链路调度许可中,包含有2比特的上行链路索引值(ULindex)。在对应于设定了UL-DL设定1至6的小区,将终端装置1作为对象的上行链路调度许可中,不包含有上行链路索引值(ULindex)。
终端装置1在子帧n中,在与设置UL-DL设定0的小区对应的上行链路调度许可中包含的上行链路索引值的MSB(MostSignificantBit,最高有效位)被设置为1时,在根据图13的表特定的子帧n+k中进行通过与该上行链路调度许可对应的PUSCH的发送(调整通过PUSCH的发送)。
另外,终端装置1在子帧n=0或5中的第1资源组中,接收到伴随与设置UL-DL设定0的小区对应的NACK的PHICH时,在根据图13的表特定的子帧n+k中进行通过与该PHICH对应的PUSCH的发送。
另外,终端装置1在子帧n中,在与设置UL-DL设定0的小区对应的上行链路调度许可中包含的上行链路索引值的LSB(LeastSignificantBit,最低有效位)被设置为1时,在子帧n+7中进行通过与该上行链路调度许可对应的PUSCH的发送。
另外,终端装置1在子帧n=0或5中的第2资源组中,接收到伴随与设置UL-DL设定0的小区对应的NACK的PHICH时,在子帧n+7中进行通过与该上行链路调度许可对应的PUSCH的发送。
另外,终端装置1在子帧n=1或6中,接收到伴随与设置UL-DL设定0的小区对应的NACK的PHICH时,在子帧n+7中进行通过与该上行链路调度许可对应的PUSCH的发送。
例如,终端装置1在[SFN=m,子帧1]中,检测到与设置UL-DL设定0的小区对应的PDCCH/EPDCCH/PHICH时,在6个之后的子帧[SFN=m,子帧7]中进行通过PUSCH的发送。
另外,第1UL参照UL-DL设定和第2UL参照UL-DL设定也可以是为了特定配置有PUSCH的子帧n与配置有所述PUSCH对应的PHICH的子帧n+k之间的对应而使用。
即,例如,在设置有一个主小区时,或者,设定有一个主小区和一个副小区且针对主小区的第1UL参照UL-DL设定和针对副小区的第1UL参照UL-DL设定相同时,在两个服务小区的各自中,对应的第1UL参照UL-DL设定是为了特定配置有PUSCH的子帧n与配置有所述PUSCH对应的PHICH的子帧n+k之间的对应而使用。
另外,在设定有一个主小区和一个副小区,针对主小区的第1UL参照UL-DL设定和针对副小区的第1UL参照UL-DL设定不同时,在两个服务小区的各自中,对应的第2UL参照UL-DL设定是为了特定配置有PUSCH的子帧n与配置有所述PUSCH对应的PHICH的子帧n+k之间的对应而使用。
图1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配置有PUSCH的子帧n与配置有所述PUSCH对应的PHICH的子帧n+k之间的对应的图。终端装置1根据图14的表而特定k的值。
在图14中,在设定有一个主小区时,或者,设定有一个主小区和一个副小区且针对主小区的第1UL参照UL-DL设定和针对副小区的第1UL参照UL-DL设定相同时,作为UL参照UL-DL设定,参照第1UL参照UL-DL设定。
另外,在设定有一个主小区和一个副小区,针对主小区的第1UL参照UL-DL设定和针对副小区的第1UL参照UL-DL设定不同时,作为UL参照UL-DL设定,参照第2UL参照UL-DL设定。
以下,在图14的说明中,将第1UL参照UL-DL设定和第2UL参照UL-DL设定简单地称为UL-DL设定。
终端装置1在子帧n中调度了通过PUSCH的发送时,在根据图14的表特定的子帧n+k中特定PHICH资源。
例如,在对于设置UL-DL设定0的小区,在[SFN=m,子帧n=2]中调度了通过PUSCH的发送时,在[SFN=m,子帧n=6]中特定PHICH资源。
以下,对第1DL参照UL-DL设定和第2DL参照UL-DL设定)进行说明。
第1DL参照UL-DL设定和第2DL参照UL-DL设定是为了特定配置有PDSCH的子帧n与发送对应于所述PDSCH的HARQ-ACK的子帧n+k之间的对应而使用。
例如,在设定有一个主小区时,或者,设定有一个主小区和一个副小区且针对主小区的第1DL参照UL-DL设定和针对副小区的第1DL参照UL-DL设定相同时,在两个服务小区的各自中,对应的第1DL参照UL-DL设定,是为了特定配置有PDSCH的子帧n与发送对应于所述PDSCH的HARQ-ACK的子帧n+k之间的对应而使用。
另外,在设定有一个主小区和一个副小区,针对主小区的第1DL参照UL-DL设定和针对副小区的第1DL参照UL-DL设定不同时,在两个服务小区的各自中,对应的第2DL参照UL-DL设定是为了特定配置有PDSCH的子帧n与发送对应于所述PDSCH的HARQ-ACK的子帧n+k之间的对应而使用。
图1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配置有PDSCH的子帧n-k与发送所述PDSCH对应的HARQ-ACK的子帧n之间的对应的图。终端装置1根据图15的表而特定k的值。
在图15中,在设定有一个主小区时,或者,在设定有一个主小区和一个副小区且针对主小区的第1DL参照UL-DL设定和针对副小区的第1DL参照UL-DL设定相同时,作为DL参照UL-DL设定,参照第1DL参照UL-DL设定。
另外,在设定有一个主小区和一个副小区,针对主小区的第1DL参照UL-DL设定和针对副小区的第1DL参照UL-DL设定不同时,作为DL参照UL-DL设定,参照第2DL参照UL-DL设定。
以下,在图15的说明中,将第1DL参照UL-DL设定和第2DL参照UL-DL设定简单地称为UL-DL设定。
终端装置1在服务小区的子帧n-k(k通过图15的表而特定)中,将终端装置1作为对象,检测到通过应进行对应的HARQ-ACK的发送的PDSCH的发送时,在子帧n中发送HARQ-ACK。
此处,例如,终端装置1不进行针对通过在系统信息的发送中使用的PDSCH的发送的HARQ-ACK的响应。另外,终端装置1进行针对通过如下PDSCH的发送的HARQ-ACK的响应,该PDSCH是以伴随通过C-RNTI扰频的CRC的DCI格式调度。
另外,终端装置1在子帧n=2中,进行针对在设置UL-DL设定1的小区中的子帧n-6和/或n-7中接收到的PDSCH的HARQ-ACK的发送。
此处,在没有接收到第2信息时,也可以不设定第1DL参照UL-DL设定。此时,基站装置3和终端装置1也可以根据第1UL参照UL-DL设定(服务小区UL-DL设定)进行根据上述的第1DL参照UL-DL设定进行的处理。
例如,在设定有一个主小区和一个副小区,没有接收针对副小区的第2信息,接收针对主小区的第2信息,针对副小区的第1UL参照UL-DL设定(服务小区UL-DL设定)和针对主小区的第1DL参照UL-DL设定不同,服务小区为副小区时,也可以根据通过针对其他服务小区(主小区)的第1DL参照UL-DL设定、针对服务小区(副小区)的第1UL参照UL-DL设定形成对,设置针对服务小区(副小区)的第2DL参照UL-DL设定。
另外,例如,在设定有一个主小区和一个副小区,没有接收针对主小区的第2信息,接收针对副小区的第2信息,针对主小区的第1UL参照UL-DL设定(服务小区UL-DL设定)和针对副小区的第1DL参照UL-DL设定不同,服务小区为副小区时,也可以根据通过针对其他的服务小区(主小区)的第1UL参照UL-DL设定、针对服务小区(副小区)的第1DL参照UL-DL设定形成的对,设置针对服务小区(副小区)的第2DL参照UL-DL设定。
另外,例如,在设定有一个主小区和一个副小区,没有接收针对主小区的第2信息,接收针对副小区的第2信息,针对主小区的第1UL参照UL-DL设定(服务小区UL-DL设定)和针对副小区的第1DL参照UL-DL设定不同时,在两个服务小区的各自中,对应的第2DL参照UL-DL设定,也可以是为了特定配置有PDSCH的子帧n与发送对应于所述PDSCH的HARQ-ACK的子帧n+k之间的对应而使用。
另外,例如,在设定有一个主小区和一个副小区,没有接收针对主小区的第2信息,接收针对副小区的第2信息,针对主小区的第1UL参照UL-DL设定(服务小区UL-DL设定)和针对副小区的第1DL参照UL-DL设定相同时,在主小区中,对应的第1UL参照UL-DL设定(服务小区UL-DL设定)是为了特定配置有PDSCH的子帧n与发送对应于所述PDSCH的HARQ-ACK的子帧n+k之间的对应而使用,在副小区中,对应的第1DL参照UL-DL设定也可以为了特定配置有PDSCH的子帧n与发送对应于所述PDSCH的HARQ-ACK的子帧n+k之间的对应而使用。
另外,例如在设定有一个主小区和一个副小区,没有接收针对主小区的第2信息,接收针对副小区的第2信息,针对主小区的第1UL参照UL-DL设定(服务小区UL-DL设定)和针对副小区的第1DL参照UL-DL设定不同时,在图10和图12中,主小区UL-DL设定参照针对主小区的第1UL参照UL-DL设定。
此处,也可以针对设置了第1DL参照UL-DL设定的服务小区,不设置第2UL参照UL-DL设定和第2DL参照UL-DL设定。
以下,对下行链路数据的收发的方法进行说明。
在以下的说明中,也可以将第1UL参照UL-DL设定和第2UL参照UL-DL设定统称为UL参照UL-DL设定。另外,也可以将第1DL参照UL-DL设定和第2DL参照UL-DL设定统称为DL参照UL-DL设定。
此处,在设置第1UL参照UL-DL设定且没有设置第2UL参照UL-DL设定时,UL参照UL-DL设定也可以是第1UL参照UL-DL设定。另外,在设置第1UL参照UL-DL设定且设置第2UL参照UL-DL设定时,UL参照UL-DL设定也可以是第1UL参照UL-DL设定。另外,在设置第1UL参照UL-DL设定且设置第2UL参照UL-DL设定时,UL参照UL-DL设定也可以是第2UL参照UL-DL设定。
另外,在设置第1DL参照UL-DL设定且没有设置第2DL参照UL-DL设定时,DL参照UL-DL设定也可以是第1DL参照UL-DL设定。另外,在设置第1DL参照UL-DL设定且设置第2DL参照UL-DL设定时,DL参照UL-DL设定也可以是第1DL参照UL-DL设定。另外,在设置第1DL参照UL-DL设定且设置第2DL参照UL-DL设定时,DL参照UL-DL设定也可以是第2DL参照UL-DL设定。
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某子帧中检测到DCI格式时,在与该某子帧相同的子帧中,对使用该DCI格式调度的PDSCH进行解码。即,终端装置1也可以根据某子帧中的DCI格式的检测,在与该某子帧相同的子帧中,对与该DCI格式对应的PDSCH进行解码。
此处,终端装置1也可以将某子帧假设为下行链路子帧,对PDSCH进行解码。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将某子帧假设为下行链路子帧时,假设至少在该某子帧中不包含GP字段和UpPTS字段而对PDSCH进行解码。
即,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将某子帧假设为下行链路子帧时,假设至少PDSCH被映射到为了通过PDSCH的发送而分配的物理资源块而对PDSCH进行解码。即,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该某子帧中,假设在下行链路数据的发送中使用的PDSCH(也可以是PDSCH的符号),通过基站装置3而被映射到PDSCH的映射开始的OFDM符号至最后的OFDM符号而对PDSCH进行解码。
例如,如图4所示,终端装置1也可以假设PDSCH(也可以是PDSCH的符号)被映射到下行链路子帧内的第4个至第14个资源元素而对PDSCH进行解码。
另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将某子帧假设为特殊子帧而对PDSCH进行解码。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将某子帧假设为特殊子帧时,假设至少在该某子帧中包含有GP字段和UpPTS字段而对PDSCH进行解码。
即,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将某子帧假设为特殊子帧时,假设至少PDSCH被映射到为了通过PDSCH的发送而分配的物理资源块而对PDSCH进行解码。
而且,终端装置1也可以假设将某子帧假设为特殊子帧时,假设至少PDSCH(也可以是PDSCH的符号)仅被映射到DwPTS字段(也可以是与DwPTS字段对应的资源元素)而对PDSCH进行解码。即,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该某子帧中,假设在下行链路数据的发送中使用的PDSCH(也可以是PDSCH的符号),通过基站装置3而被映射到PDSCH的映射开始的OFDM符号至DwPTS中的最后的OFDM符号而对PDSCH进行解码。
另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将某子帧假设为特殊子帧时,假设至少PDSCH(也可以是PDSCH的符号)没有被映射到GP字段(也可以是与GP字段对应的资源元素)和UpPTS字段(也可以是与UpPTS字段对应的资源元素)而对PDSCH进行解码。
例如,如图6所示,终端装置1也可以假设PDSCH(也可以是PDSCH的符号)被映射到下行链路子帧内的第4个至第10个资源元素而对PDSCH进行解码。
在以下的、图16和图17的说明中,也可以将附加有通过C-RNTI、SPSC-RNTI、RA-RNTI、P-RNTI或SI-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DCI格式简单地记载为DCI格式。如上所述,在使用于PDSCH的调度的DCI格式中,也可以包含DCI格式1A和DCI格式1C。
另外,在图16和图17的说明中,也可以将附加有通过C-RNTI、SPSC-RNTI、RA-RNTI、P-RNTI或SI-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DCI格式1A简单地记载为DCI格式1A。
图16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下行链路数据的收发的方法的图。在图16中,作为一例,示出设置UL参照UL-DL设定0、DL参照UL-DL设定5、第3UL-DL设定3的情况。
此处,图16中的子帧6是根据UL参照UL-DL设定而设定为特殊子帧、根据DL参照UL-DL设定而设定为下行链路帧、根据第3UL-DL设定而设定为下行链路子帧的子帧。
即,图16中的子帧6是根据UL参照UL-DL设定而设定为特殊子帧的子帧。另外,图16中的子帧6是根据DL参照UL-DL设定设定为下行链路子帧的子帧。另外,图16中的子帧6是根据第3UL-DL设定而设定为下行链路子帧的子帧。
以下,对图16的子帧6中的终端装置1的动作(处理)进行说明。此处,在以下的记载中,虽然基本上对终端装置1中的动作进行记载,但是当然在基站装置3中进行与终端装置1的动作对应的动作。
在图16的子帧6中,终端装置1也可以根据附加在DCI格式1A中的CRC奇偶校验位是通过哪个RNTI而扰频,将该子帧6假设为下行链路子帧或特殊子帧,对所对应的PDSCH进行解码。
例如,在图16的子帧6中,在使用附加有通过C-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DCI格式1A调度了PDSCH时,终端装置1也可以将该子帧6假设为下行链路子帧,对所对应的PDSCH进行解码。
即,在图16的子帧6中,在使用附加有通过C-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DCI格式1A调度了PDSCH时,终端装置1也可以根据第3UL-DL设定,将该子帧6假设为下行链路子帧。
另外,在图16的子帧6中,在使用附加有通过SPSC-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DCI格式1A调度了PDSCH时,终端装置1也可以将该子帧6假设为下行链路子帧,对所对应的PDSCH进行解码。
即,在图16的子帧6中,在使用附加有通过SPSC-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DCI格式1A调度了PDSCH时,终端装置1也可以根据第3UL-DL设定,将该子帧6假设为下行链路子帧。
另外,在图16的子帧6中,在不伴随PDCCH的PDSCH以半静态被调度时,终端装置1也可以将该子帧6假设为下行链路子帧,对所对应的PDSCH进行解码。
即,在图16的子帧6中,在不伴随PDCCH的PDSCH以半静态被调度时,终端装置1也可以根据第3UL-DL设定,将该子帧6假设为下行链路子帧。
另外,在图16的子帧6中,在不伴随PDCCH的PDSCH以半静态被调度时,终端装置1也可以将该子帧6假设为特殊子帧,对所对应的PDSCH进行解码。
即,在图16的子帧6中,在不伴随PDCCH的PDSCH以半静态被调度时,终端装置1也可以根据UL参照UL-DL设定,将该子帧6假设为特殊子帧。
另外,在图16的子帧6中,在使用附加有通过RA-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DCI格式1A调度了PDSCH时,终端装置1也可以将该子帧6假设为特殊子帧,对所对应的PDSCH进行解码。
即,在图16的子帧6中,在使用附加有通过RA-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DCI格式1A调度了PDSCH时,终端装置1也可以根据UL参照UL-DL设定,将该子帧6假设为特殊子帧。
另外,在图16的子帧6中,在使用附加有通过P-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DCI格式1A调度了PDSCH时,终端装置1也可以将该子帧6假设为特殊子帧,对所对应的PDSCH进行解码。
即,在图16的子帧6中,在使用附加有通过P-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DCI格式1A调度了PDSCH时,终端装置1也可以根据UL参照UL-DL设定,将该子帧6假设为特殊子帧。
另外,在图16的子帧6中,在使用附加有通过SI-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DCI格式1A调度了PDSCH时,终端装置1也可以将该子帧6假设为特殊子帧,对所对应的PDSCH进行解码。
即,在图16的子帧6中,在使用附加有通过SI-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DCI格式1A调度了PDSCH时,终端装置1也可以根据UL参照UL-DL设定,将该子帧6假设为特殊子帧。
图17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下行链路数据的收发的方法的其他图。在图17中,作为一例,示出设置UL参照UL-DL设定0、DL参照UL-DL设定5、第3UL-DL设定2的情况。
此处,图17中的子帧6是根据UL参照UL-DL设定设定为特殊子帧、根据DL参照UL-DL设定设定为下行链路帧、根据第3UL-DL设定设定为特殊子帧的子帧。
即,图17中的子帧6是根据UL参照UL-DL设定设定为特殊子帧的子帧。另外,图17中的子帧6是根据DL参照UL-DL设定设定为下行链路子帧的子帧。另外,图17中的子帧6是根据第3UL-DL设定设定为特殊子帧的子帧。
以下,对图17中的通过子帧6的终端装置1的动作(处理)进行说明。此处,在以下的记载中,虽然基本上对终端装置1中的动作进行记载,但是在基站装置3中当然进行与终端装置1的动作对应的动作。
在图17的子帧6中,与附加在DCI格式1A中的CRC奇偶校验位是通过哪个RNTI扰频无关地,终端装置1也可以将该子帧6假设为特殊子帧,对所对应的PDSCH进行解码。
即,在图17的子帧6中,在使用DCI格式1A调度了PDSCH时,终端装置1也可以将该子帧6假设为特殊子帧,对所对应的PDSCH进行解码。
即,在图17的子帧6中,在使用DCI格式1A调度了PDSCH时,终端装置1也可以根据UL参照UL-DL设定,将该子帧6假设为特殊子帧。
另外,在图17的子帧6中,在使用DCI格式1A调度了PDSCH时,终端装置1也可以根据第3UL-DL设定,将该子帧6假设为特殊子帧。
另外,在图17的子帧6中,在不伴随PDCCH的PDSCH以半静态被调度时,终端装置1也可以将该子帧6假设为特殊子帧,对所对应的PDSCH进行解码。
即,在图17的子帧6中,在不伴随PDCCH的PDSCH以半静态被调度时,终端装置1也可以根据UL参照UL-DL设定,将该子帧6假设为特殊子帧。
即,在图17的子帧6中,在不伴随PDCCH的PDSCH以半静态被调度时,终端装置1也可以根据第3UL-DL设定,将该子帧6假设为特殊子帧。
关于到上述为止的、图16中的通过子帧6的终端装置1的动作以及图17中的通过子帧6的终端装置1的动作,示出设置UL参照UL-DL设定、设置DL参照UL-DL设定而且设置第3UL-DL设定时的动作。
此处,当在图16和图17中,设置UL参照UL-DL设定、设置DL参照UL-DL设定而且没有设置第3UL-DL设定时,在子帧6中检测到DCI格式的终端装置1,也可以将该子帧6假设为特殊子帧,对所对应的PDSCH进行解码。
即,在图16和图17中,在没有设置第3UL-DL设定时,在子帧6中检测到DCI格式的终端装置1,也可以根据UL参照UL-DL设定,将该子帧6假设为特殊子帧。
另外,在图16和图17中,在设置UL参照UL-DL设定、设置DL参照UL-DL设定而且没有设置第3UL-DL设定时,在子帧6中检测到DCI格式的终端装置1,也可以将该子帧6假设为下行链路子帧,对所对应的PDSCH进行解码。
即,在图16和图17中,在没有设置第3UL-DL设定时,在子帧6中检测到DCI格式的终端装置1,也可以根据DL参照UL-DL设定,将该子帧6假设为下行链路子帧。
另外,在图16和图17中,在设置UL参照UL-DL设定、设置DL参照UL-DL设定而且没有设置第3UL-DL设定时,在子帧6中检测到附加有通过C-RNTI或SPSC-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DCI格式1A的终端装置1,也可以将该子帧6假设为下行链路子帧,对所对应的PDSCH进行解码。
即,在图16和图17中,在没有设置第3UL-DL设定时,在子帧6中检测到附加有通过C-RNTI或SPSC-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DCI格式1A的终端装置1,也可以根据DL参照UL-DL设定,将该子帧6假设为下行链路子帧。
另外,在图16和图17中,在设置UL参照UL-DL设定、设置DL参照UL-DL设定而且没有设置第3UL-DL设定时,在子帧6中检测到附加有通过RA-RNTI、P-RNTI或SI-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DCI格式1A的终端装置1,也可以将该子帧6假设为特殊子帧,对所对应的PDSCH进行解码。
即,在图16和图17中,在没有设置第3UL-DL设定时,在子帧6中检测到附加有通过RA-RNTI、P-RNTI或SI-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DCI格式1A的终端装置1,也可以根据UL参照UL-DL设定,将该子帧6假设为特殊子帧。
另外,在图16和图17中,在设置UL参照UL-DL设定、设置DL参照UL-DL设定而且没有设置第3UL-DL设定时,在子帧6中,终端装置1也可以对不伴随PDCCH的、以半静态被调度的PDSCH,将该子帧6假设为特殊子帧,对该PDSCH进行解码。
即,在图16和图17中,在没有设置第3UL-DL设定时,在子帧6中,终端装置1也可以对不伴随PDCCH的、以半静态被调度的PDSCH,根据UL参照UL-DL设定,将该子帧6假设为特殊子帧。
即,在图16和图17中,在设置了第3UL-DL设定时(具有有效的第3UL-DL设定时),终端装置1也可以针对通过PDSCH的发送,根据第3UL-DL设定对PDSCH进行解码,其中,上述PDSCH是使用附件有通过C-RNTI或SPSC-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DCI格式1A而指示(也可以假设为PDSCH被映射到资源元素)。
另外,在图16和图17中,在设置有第3UL-DL设定时(具有有效的第3UL-DL设定时),终端装置1也可以针对通过PDSCH的发送,根据第1UL-DL设定对PDSCH进行解码,其中,上述PDSCH是使用附件有通过RA-RNTI、P-RNTI或SI-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DCI格式1A而指示(也可以假设为PDSCH被映射到资源元素)。
另外,在图16和图17中,在设置有第3UL-DL设定时(具有有效的第3UL-DL设定时),终端装置1也可以除了通过使用附件有由C-RNTI或SPSC-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DCI格式1A指示的PDSCH的发送以外,根据第1UL-DL设定对PDSCH进行解码(也可以假设为PDSCH被映射到资源元素)。
另外,在图16和图17中,在设置有第3UL-DL设定时(具有有效的第3UL-DL设定时),终端装置1也可以除了使用附加有由RA-RNTI、P-RNTI或SI-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DCI格式1A指示的PDSCH的发送以外,根据第3UL-DL设定对PDSCH进行解码(也可以假设为PDSCH被映射到资源元素)。
另外,在图16和图17中,在没有设置第3UL-DL设定时(不具有有效的第3UL-DL设定时),终端装置1也可以对通过PDSCH的发送,根据第1UL-DL设定而对PDSCH进行解码,其中,上述PDSCH是使用附加有通过C-RNTI或SPSC-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DCI格式1A而指示(也可以假设为PDSCH被映射到资源元素)。
另外,在图16和图17中,在没有设置第3UL-DL设定时(不具有有效的第3UL-DL设定时),终端装置1也可以对通过PDSCH的发送,根据第2UL-DL设定而对PDSCH进行解码,其中,上述PDSCH是使用附件有通过C-RNTI或SPSC-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DCI格式1A而指示(也可以假设为PDSCH被映射到资源元素)。
另外,在图16和图17中,在没有设置第3UL-DL设定时(不具有有效的第3UL-DL设定时),终端装置1也可以对通过PDSCH的发送,根据第1UL-DL设定而对PDSCH进行解码,其中,上述PDSCH是使用附件有通过RA-RNTI、P-RNTI或SI-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DCI格式1A而指示(也可以假设为PDSCH被映射到资源元素)。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中的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8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1的结构的概略框图。如图所示,终端装置1构成为包含上位层处理部101、控制部103、接收部105、发送部107以及收发天线部109。另外,上位层处理部101构成为包含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调度信息解释部1013以及接收控制部1015。另外,接收部105构成为包含解码部1051、解调部1053、复用分离部1055、无线接收部1057以及信道测定部1059。另外,发送部107构成为包含编码部1071、调制部1073、复用部1075、无线发送部1077以及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1079。
上位层处理部101将通过用户的操作等而生成的上行链路数据(传输块)输出到发送部107。另外,上位层处理部101进行媒体接入控制(MAC:MediumAccessControl)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DataConvergence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LinkControl:RLC)层、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Control:RRC)层的处理。
上位层处理部101具备的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进行自装置的各种设定信息/参数的管理。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根据从基站装置3接收到的上位层的信号设置各种设定信息/参数。即,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根据从基站装置3接收到的表示各种设定信息/参数的信息设置各种设定信息/参数。另外,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生成配置到上行链路的各信道的信息并输出到发送部107。也可以将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称为设定部1011。
即,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设置第1UL参照UL-DL设定、第2UL参照UL-DL设定、第1DL参照UL-DL设定、第2DL参照UL-DL设定以及第3UL-DL设定。
上位层处理部101具备的调度信息解释部1013进行通过接收部105接收到的DCI格式(调度信息)的解释,根据对所述DCI格式进行了解释的结果,为了进行接收部105和发送部107的控制而生成控制信息并输出到控制部103。
上位层处理部101具备的接收控制部1015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根据使用了附加在DCI格式的CRC奇偶校验位的扰频RNTI识别子帧,对于接收部105,根据所识别的子帧对PDSCH进行解码。此处,接收控制部1015的功能也可以包含在接收部105中。
控制部103根据来自上位层处理部101的控制信息,生成进行接收部105和发送部107的控制的控制信号。控制部103将所生成的控制信号输出到接收部105和发送部107而进行接收部105和发送部107的控制。
接收部105根据从控制部103输入的控制信号,对通过收发天线部109从基站装置3接收到的接收信号进行分离、解调、解码,将所解码的信息输出到上位层处理部101。
无线接收部1057通过正交解调将通过收发天线部109接收到的下行链路的信号转换(下变频:downcovert)为基带信号,去除不需要的频率成分,控制放大电平以适当维持信号电平,根据接收到的信号的同相成分和正交成分,进行正交解调并将正交解调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无线接收部1057从所转换的数字信号去除与CP(CyclicPrefix,循环前缀)相当的部分,对去除了CP的信号进行快速傅立叶转换(FastFourierTransform:FFT),抽出频域的信号。
复用分离部1055将所抽出的信号分别分离为PHICH、PDCCH、EPDCCH、PDSCH以及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另外,复用分离部1055根据从信道测定部1059输入的传输路径的推算值,进行PHICH、PDCCH、EPDCCH以及PDSCH的传输路径的补偿。另外,复用分离部1055将所分离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输出到信道测定部1059。
解调部1053对PHICH乘上对应的符号而进行合成,对所合成的信号进行BPSK(BinaryPhaseShiftKeying,二进制相移键控)调制方式的解调并输出到解码部1051。解码部1051对发给自装置的PHICH进行解码,将所解码的HARQ指示输出到上位层处理部101。解调部1053对PDCCH和/或EPDCCH进行QPSK调制方式的解调并输出到解码部1051。解码部1051尝试PDCCH和/或EPDCCH的解码,在解码成功时,将所解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和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对应的RNTI输出到上位层处理部101。
解调部1053对PDSCH进行通过QPSK(QuadraturePhaseShiftKeying,正交相移键控)、16QAM(QuadratureAmplitudeModulation,正交幅度调制)、64QAM等的下行链路调度许可通知的调制方式的解调,输出到解码部1051。解码部1051根据与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息通知的码率有关的信息进行解码,将所解码的下行链路数据(传输块)输出到上位层处理部101。
信道测定部1059根据从复用分离部1055输入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测定下行链路的路径损耗和信道的状态,将所测定的路径损耗和信道的状态输出到上位层处理部101。另外,信道测定部1059从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算出下行链路的传输路径的推算值,输出到复用分离部1055。信道测定部1059为了算出CQI而进行信道测定、和/或干扰测定。
发送部107根据从控制部103输入的控制信号生成上行链路参考信号,对从上位层处理部101输入的上行链路数据(传输块)进行编码和调制,对PUCCH、PUSCH以及所生成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进行复用,通过收发天线部109而发送到基站装置3。
编码部1071对从上位层处理部101输入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进行卷积编码、块编码等的编码。另外,编码部1071根据在PUSCH的调度中使用的信息进行Turbo编码。
调制部1073以通过BPSK、QPSK、16QAM、64QAM等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通知的调制方式、或者对每个信道预先确定的调制方式,对从编码部1071输入的编码比特进行调制。调制部1073根据在PUSCH的调度中使用的信息,确定进行空间复用的数据的系列数,将使用MIMO(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多输入多输出)SM(SpatialMultiplexing,空间复用)而通过相同的PUSCH发送的多个上行链路数据映射到多个系列,对该系列进行预编码(precoding)。
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1079根据用于识别基站装置3的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称为physicallayercellidentity:PCI,CellID等。)、配置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的带宽、通过上行链路调度许可通知的循环移位、针对DMRS序列的生成的参数的值等,生成通过预先确定的规则(式)求出的系列。复用部1075根据从控制部103输入的控制信号,将PUSCH的调制符号并列地排列之后进行离散傅立叶转换(DiscreteFourierTransform:DFT)。另外,复用部1075对每个发送天线端口复用PUCCH、PUSCH的信号以及所生成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即,复用部1075对每个发送天线端口将PUCCH、PUSCH的信号以及所生成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配置到资源元素。
无线发送部1077对所复用的信号进行快速傅立叶逆变换(InverseFastFourierTransform:IFFT),生成SC-FDMA符号,在所生成的SC-FDMA符号上附加到CP,生成基带的数字信号,将基带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使用低通滤波器去除多余的频率成分,对载波频率进行上变频(upconvert)并进行功率放大,输出到收发天线部109而发送。
图19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基站装置3的结构的概略框图。如图所示,基站装置3构成为包含上位层处理部301、控制部303、接收部305、发送部307以及收发天线部309。另外,上位层处理部301构成为包含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调度部3013以及发送控制部3015。另外,接收部305构成为包含解码部3051、解调部3053、复用分离部3055、无线接收部3057以及信道测定部3059。另外,发送部307构成为包含编码部3071、调制部3073、复用部3075、无线发送部3077以及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3079。
上位层处理部301进行媒体接入控制(MAC:MediumAccessControl)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DataConvergence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LinkControl:RLC)层、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Control:RRC)层的处理、。另外,上位层处理部301为了进行接收部305和发送部307的控制而生成控制信息并输出到控制部303。
上位层处理部301具备的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生成或从上位节点获取配置到下行链路的PDSCH的下行链路数据(传输块)、系统信息、RRC消息、MACCE(ControlElement,控制元素)等,并且输出到发送部307。另外,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进行终端装置1各自的各种设定信息/参数的管理。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也可以通过上位层的信号对终端装置1各自设置各种设定信息/参数。即,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发送/报知表示各种设定信息/参数的信息。将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也称为设定部3011。
即,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针对各个终端装置1设定第1UL参照UL-DL设定、第2UL参照UL-DL设定、第1DL参照UL-DL设定、第2DL参照UL-DL设定以及第3UL-DL设定。
上位层处理部301具备的调度部3013,根据接收到的信道状态信息以及从信道测定部3059输入的传输路径的推算值和信道的质量等,确定分配物理信道(PDSCH和PUSCH)的频率和子帧、物理信道(PDSCH和PUSCH)的码率和调制方式以及发送功率等。调度部3013根据调度结果,为了进行接收部305和发送部307的控制而生成控制信息(例如,DCI格式),并输出到控制部303。调度部3013进一步确定进行发送处理和接收处理的定时。
上位层处理部301具备的发送控制部3015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针对发送部307,根据使用了附加在DCI格式的CRC奇偶校验位的扰频的RNTI将PDSCH映射到资源元素,进行通过该PDSCH的发送。此处,发送控制部3015的功能也可以包含在发送部307中。
控制部303根据来自上位层处理部301的控制信息,生成进行接收部305和发送部307的控制的控制信号。控制部303将所生成的控制信号输出到接收部305和发送部307而进行接收部305和发送部307的控制。
接收部305根据从控制部303输入的控制信号,对通过收发天线部309从终端装置1接收到的接收信号进行分离、解调、解码,将所解码的信息输出到上位层处理部301。无线接收部3057通过正交解调将通过收发天线部309接收到的上行链路的信号转换(下变频:downcovert)为基带信号,去除不需要的频率成分,控制放大电平以适当维持信号电平,根据接收到的信号的同相成分和正交成分,进行正交解调,将正交解调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无线接收部3057从所转换的数字信号去除与CP(CyclicPrefix,循环前缀)相当的部分。无线接收部3057对去除了CP的信号进行快速傅立叶转换(FastFourierTransform:FFT),抽出频域的信号并输出到复用分离部3055。
复用分离部1055将从无线接收部3057输入的信号分离为PUCCH、PUSCH、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等的信号。另外,关于该分离,预先由基站装置3通过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确定,根据在通知给各终端装置1的上行链路调度许可中包含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进行。另外,复用分离部3055根据从信道测定部3059输入的传输路径的推算值进行PUCCH和PUSCH的传输路径的补偿。另外,复用分离部3055将所分离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输出到信道测定部3059。
解调部3053对PUSCH进行逆离散傅立叶转换(InverseDiscreteFourierTransform:IDFT),获取调制符号,对PUCCH和PUSCH的调制符号各自,使用BPSK(BinaryPhaseShiftKeying,二进制相移键控)、QPSK、16QAM、64QAM等预先确定的、或者自装置通过上行调度许可预先通知给终端装置1各自的调制方式进行接收信号的解调。解调部3053根据通过上行链路调度许可预先通知给终端装置1各自的进行空间复用的系列数和指示对该系列进行的预编码的信息,通过使用MIMOSM而分离通过相同的PUSCH发送的多个上行链路数据的调制符号。
解码部3051通过预先确定的编码方式的、预先确定的或自装置通过上行链路调度许可预先通知给终端装置1的码率对所解调的PUCCH和PUSCH的编码比特进行解码,将所解码的上行链路数据和上行链路控制信息输出到上位层处理部101。在PUSCH重发时,解码部3051使用从上位层处理部301输入的保存在HARQ缓冲区中的编码比特和所解调的编码比特进行解码。信道测定部309根据从复用分离部3055输入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测定传输路径的推算值、信道的质量等,输出到复用分离部3055和上位层处理部301。
发送部307根据从控制部303输入的控制信号,生成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对从上位层处理部301输入的HARQ指示、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下行链路数据进行编码和调制,对PHICH、PDCCH、EPDCCH、PDSCH以及下行链路参考信号进行复用,通过收发天线部309向终端装置1发送信号。
编码部3071使用块编码、卷积编码、Turbo编码等预先确定的编码方式对从上位层处理部301输入的HARQ指示、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以及下行链路数据进行编码,或者使用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确定的编码方式对从上位层处理部301输入的HARQ指示、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以及下行链路数据进行编码。调制部3073通过BPSK、QPSK、16QAM、64QAM等预先确定的、或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确定的调制方式对从编码部3071输入的编码比特进行调制。
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3079将通过根据用于识别基站装置3的物理层小区标识符(PCI)等预先确定的规则求出的、终端装置1已知的系列生成为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复用部3075对所调制的各信道的调制符号和所生成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进行复用。即,复用部3075将所调制的各信道的调制符号和所生成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配置到资源元素。
无线发送部3077对所复用的调制符号等进行快速傅立叶逆变换(InverseFastFourierTransform:IFFT)而生成OFDM符号,对所生成的OFDM符号附加CP,生成基带的数字信号,将基带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通过低通滤波器去除多余的频率成分,上变频(upconvert)为载波频率并进行功率放大,输出到收发天线部309而发送。
更具体地讲,本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1具有控制部(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该控制部(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设置第1UL-DL设定(UL参照UL-DL设定)、设置第2UL-DL设定(DL参照UL-DL设定)、设置第3UL-DL设定。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1具有接收部(接收部105),当在根据第1UL-DL设定(UL参照UL-DL设定)指示为特殊子帧且根据第3UL-DL设定被指示为下行链路子帧的子帧中,检测到附加有通过C-RNTI或SPSC-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时,在与检测到附加有通过C-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的子帧相同的子帧中,根据第3UL-DL设定来假设下行链路子帧,对所对应的PDSCH进行解码。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1具有接收部(接收部105),该接收部(接收部105)在根据第1UL-DL设定(UL参照UL-DL设定)指示为特殊子帧、根据第3UL-DL设定被指示为下行链路子帧的子帧中,在检测到附加有通过RA-RNTI、P-RNTI或SI-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时,在与检测到附加有通过RA-RNTI、P-RNTI或SI-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的子帧相同的子帧中,根据第1UL-DL设定(UL参照UL-DL设定)假设特殊子帧,对所对应的PDSCH进行解码。
另外,接收部(接收部105)也可以在根据第1UL-DL设定(UL参照UL-DL设定)指示为特殊子帧、根据第3UL-DL设定被指示为特殊子帧的子帧中检测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时,在与检测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的子帧相同的子帧中,也可以假设特殊子帧而对所对应的PDSCH进行解码。
另外,在没有设置第3UL-DL设定时,当在根据第1UL-DL设定(UL参照UL-DL设定)指示为特殊子帧的子帧中检测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时,接收部(接收部105)也可以在与检测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的子帧相同的子帧中,根据第1UL-DL设定(UL参照UL-DL设定)假设特殊子帧而对所对应的PDSCH进行解码。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基站装置3具有控制部(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该控制部(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设置第1UL-DL设定(UL参照UL-DL设定),设置第2UL-DL设定(DL参照UL-DL设定),设置第3UL-DL设定。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基站装置3具有发送部(发送部307),在根据第1UL-DL设定(UL参照UL-DL设定)指示为特殊子帧、根据第3UL-DL设定被指示为下行链路子帧的子帧中,使用附加有通过C-RNTI或SPSC-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调度了PDSCH时,该发送部(发送部307)根据第3UL-DL设定将与附加有通过C-RNTI或SPSC-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对应的PDSCH假设为下行链路子帧而映射到资源元素。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基站装置3具有发送部(发送部307),该发送部(发送部307)在根据第1UL-DL设定(UL参照UL-DL设定)指示为特殊子帧、根据第3UL-DL设定被指示为下行链路子帧的子帧中,使用附加有通过RA-RNTI、P-RNTI或SI-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调度了PDSCH时,将与附加有通过RA-RNTI、P-RNTI或SI-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对应的PDSCH,根据第1UL-DL设定(UL参照UL-DL设定)假设下行链路子帧而映射到资源元素。
另外,发送部(发送部307)在根据第1UL-DL设定(UL参照UL-DL设定)指示为特殊子帧、根据所述第3UL-DL设定被指示为特殊子帧的子帧中,使用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而调度了PDSCH时,将与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对应的PDSCH,假设特殊子帧而映射到资源元素。
另外,在没有设置第3UL-DL设定时,发送部(发送部307)在根据第1UL-DL设定(UL参照UL-DL设定)指示为特殊子帧的子帧中,使用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调度了PDSCH时,将与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对应的PDSCH,根据第1UL-DL设定(UL参照UL-DL设定)假设特殊子帧而映射到资源元素。
如上所述,基站装置3和终端装置1也可以根据附加在DCI格式的CRC奇偶校验位是通过哪个RNTI扰频,而将进行通过PDSCH的接收处理的子帧假设为下行链路子帧或特殊子帧,对所对应的PDSCH进行解码。即,基站装置3和终端装置1也可以根据附加在DCI格式的CRC奇偶校验位是通过哪个RNTI扰频,而假设PDSCH以不同的方法(基准,条件)映射到资源元素。
另外,在使用附加有通过RA-RNTI、P-RNTI或SI-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DCI格式调度了PDSCH时,终端装置1根据UL参照UL-DL设定来假设下行链路子帧,通过对PDSCH进行解码,从而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能够使终端装置1和过去释放的终端装置(例如,与LTERel.8至LTERel.10的任意一个对应的终端装置)共存,能够进行更高效的通信。
如上所述,基站装置3和终端装置1也可以根据PDSCH是否伴随PDCCH,而将进行通过PDSCH的接收处理的子帧假设为下行链路子帧或特殊子帧,对所对应的PDSCH进行解码。即,基站装置3和终端装置1也可以根据PDSCH是否伴随PDCCH,假设PDSCH以不同的方法(基准,条件)映射到资源元素。
由此,能够高效地进行下行链路数据的收发。
与本发明有关的基站装置3和在终端装置1中工作的进程,也可以是以实现与本发明有关的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的方式控制CPU(CentralProcessingUnit)等的进程(使计算机发挥功能的进程)。并且,在这些装置中操作的信息,在其处理时暂时积蓄到RAM(Random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之后,存储到FlashROM(Read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等各种ROM和HDD(HardDiskDrive,硬盘驱动器),根据需要通过CPU读出,并进行修改·写入。
另外,也可以通过计算机实现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1、基站装置3的一部分。此时,也可以将用于实现该控制功能的进程记录在计算机能够读取的记录介质,使计算机系统读入并执行记录在该记录介质中的进程而实现。
另外,此处所说的“计算机系统”是内置于终端装置1或基站装置3的计算机系统,包含OS和外围设备等的硬件。另外,“计算机能够读取的记录介质”是指软盘、磁光盘、ROM、CD-ROM等的便携式介质、内置于计算机系统的硬盘等的存储装置。
而且,“计算机能够读取的记录介质”也可以包含通过因特网等网络和电话线等通讯线路发送进程时的通信线那样短时间、动态地保存进程的介质以及如成为此时的服务器和客户端的计算机系统内部的易失性存储器那样一定时间保存进程的介质。另外,关于上述进程,可以是用于实现上述功能的一部分的进程,也可以是能够通过与已经记录到计算机系统的进程的组合实现上述的功能的介质。
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基站装置3,还能够作为由多个装置构成的集合体(装置组)实现。构成装置组的装置的各部分,可以具有与上述的实施方式有关的基站装置3的各功能或各功能块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作为装置组,只要具有基站装置3的一般的各功能或各功能块即可。另外,与上述的实施方式有关的终端装置1,还能够与作为集合体的基站装置进行通信。
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基站装置3也可以是EUTRAN(EvolvedUniversalTerrestrialRadioAccessNetwork,演进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网)。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基站装置3也可以具有针对eNodeB的上位节点的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
另外,关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1、基站装置3的一部分、或全部,典型地可以实现为作为集成电路的LSI,也可以作为芯片组实现。关于终端装置1、基站装置3的各功能块,可以分别进行芯片化,也可以将一部分、或全部集成而进行芯片化。另外,集成电路化的方法也可以不限于LSI而通过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器实现。另外,在通过半导体技术的进步而出现代替LSI的集成电路化的技术时,还能够使用基于该技术的集成电路。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虽然作为通信装置的一例记载了终端装置,但是本申请发明不限定于此,还能够应用于设置于屋内外的放置型或非可动型的电子设备,例如AV设备、厨房设备、清洁·洗涤设备、空调设备、办公设备、自动贩卖机、其他生活设备等终端装置或者通信装置中。
以上,虽然参照附图详细说明了该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具体的结构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还包含不脱离该发明的要旨的范围的设计变更等。另外,本发明能够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中进行各种变更,适当组合分别公开于不同的实施方式的技术手段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的范围。另外,还包含将记载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元素且起到相同效果的元素彼此置换的结构。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便携电话,个人·计算机,台式计算机等。
标号说明
1(1A,1B,1C)终端装置
3基站装置
101上位层处理部
103控制部
105接收部
107发送部
301上位层处理部
303控制部
305接收部
307发送部
1011无线资源控制部
1013调度信息解释部
1015接收控制部
3011无线资源控制部
3013调度部
3015发送控制部

Claims (6)

1.一种终端装置,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其中,所述终端装置具有:
接收部,
接收第1信息、第2信息,
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接收第3信息,
在检测到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时,
如果在根据通过所述第1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被指示为特殊子帧、根据通过所述第3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被指示为下行链路子帧的子帧(n1-k1)中检测到附加有通过C-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则在所述子帧(n1-k1)中根据通过所述第3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来假设下行链路子帧,对所对应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检测,
在没有检测到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时,
如果在根据通过所述第1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被指示为特殊子帧的子帧(n2-k2)中检测到附加有通过C-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则在所述子帧(n2-k2)中根据通过所述第1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来假设特殊子帧,对所对应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检测;以及
发送部,
在子帧(n1)中发送针对在所述子帧(n1-k1)中检测到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HARQ-ACK,
在子帧(n2)中发送针对在所述子帧(n2-k2)中检测到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HARQ-ACK,
所述k1和所述k2基于通过所述第2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
2.一种基站装置,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其中,所述基站装置具有:
发送部,
发送第1信息、第2信息,
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第3信息,
在进行了通过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发送时,
如果在根据通过所述第1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被指示为特殊子帧、根据通过所述第3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被指示为下行链路子帧的子帧(n1-k1)中发送了附加有通过C-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则在所述子帧(n1-k1)中根据通过所述第3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来假设下行链路子帧,进行通过对应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
在没有进行通过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发送时,
如果在根据通过所述第1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被指示为特殊子帧的子帧(n2-k2)中发送了附加有通过C-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则在所述子帧(n2-k2)中根据通过所述第1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来假设特殊子帧,进行通过对应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以及
接收部,
在子帧(n1)中接收针对在所述子帧(n1-k1)中检测到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HARQ-ACK,
在子帧(n2)中接收针对在所述子帧(n2-k2)中检测到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HARQ-ACK,
所述k1和所述k2基于通过所述第2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
3.一种集成电路,搭载在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其中,所述集成电路使所述终端装置执行如下功能:
接收第1信息、第2信息,
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接收第3信息,
在检测到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时,
如果在根据通过所述第1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被指示为特殊子帧、根据通过所述第3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被指示为下行链路子帧的子帧(n1-k1)中检测到附加有通过C-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则在所述子帧(n1-k1)中根据通过所述第3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来假设下行链路子帧,对所对应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检测,
在没有检测到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时,
如果在根据通过所述第1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被指示为特殊子帧的子帧(n2-k2)中检测到附加有通过C-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则在所述子帧(n2-k2)中根据通过所述第1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来假设特殊子帧,对所对应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检测的功能;以及
在子帧(n1)中发送针对在所述子帧(n1-k1)中检测到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HARQ-ACK,
在子帧(n2)中发送针对在所述子帧(n2-k2)中检测到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HARQ-ACK的功能,
所述k1和所述k2基于通过所述第2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
4.一种集成电路,搭载在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其中,所述集成电路使所述基站装置执行如下功能:
发送第1信息、第2信息,
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第3信息,
在没有进行通过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发送时,
如果在根据通过所述第1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被指示为特殊子帧、根据通过所述第3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被指示为下行链路子帧的子帧(n1-k1)中发送了附加有通过C-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则在所述子帧(n1-k1)中根据通过所述第3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来假设下行链路子帧,进行通过对应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
在进行了通过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发送时,
如果在根据通过所述第1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被指示为特殊子帧的子帧(n2-k2)中发送了附加有通过C-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则在所述子帧(n2-k2)中根据通过所述第1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来假设特殊子帧,进行通过对应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的功能;以及
在子帧(n1)中接收针对在所述子帧(n1-k1)中检测到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HARQ-ACK,
在子帧(n2)中接收针对在所述子帧(n2-k2)中检测到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HARQ-ACK的功能,
所述k1和所述k2基于通过所述第2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
5.一种通信方法,是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的通信方法,其中,
接收第1信息、第2信息,
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接收第3信息,
在检测到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时,
如果在根据通过所述第1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被指示为特殊子帧、根据通过所述第3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被指示为下行链路子帧的子帧(n1-k1)中检测到附加有通过C-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则在所述子帧(n1-k1)中根据通过所述第3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来假设下行链路子帧,对所对应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检测,
在没有检测到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时,
如果在根据通过所述第1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被指示为特殊子帧的子帧(n2-k2)中检测到附加有通过C-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则在所述子帧(n2-k2)中根据通过所述第1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来假设特殊子帧,对所对应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检测,
在子帧(n1)中发送针对在所述子帧(n1-k1)中检测到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HARQ-ACK,
在子帧(n2)中发送针对在所述子帧(n2-k2)中检测到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HARQ-ACK,
所述k1和所述k2基于通过所述第2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
6.一种通信方法,是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的通信方法,其中,
发送第1信息、第2信息,
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第3信息,
在没有进行通过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发送时,
如果在根据通过所述第1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被指示为特殊子帧、根据通过所述第3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被指示为下行链路子帧的子帧(n1-k1)中发送了附加有通过C-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则在所述子帧(n1-k1)中根据通过所述第3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来假设下行链路子帧,进行通过对应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
在进行了通过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发送时,
如果在根据通过所述第1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被指示为特殊子帧的子帧(n2-k2)中发送了附加有通过C-RNTI扰频的CRC奇偶校验位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1A,则在所述子帧(n2-k2)中根据通过所述第1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来假设特殊子帧,进行通过对应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
在子帧(n1)中接收针对在所述子帧(n1-k1)中检测到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HARQ-ACK,
在子帧(n2)中接收针对在所述子帧(n2-k2)中检测到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HARQ-ACK,
所述k1和所述k2基于通过所述第2信息给出的UL-DL设定。
CN201480047421.8A 2013-09-26 2014-08-29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集成电路以及通信方法 Active CN1054935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99910 2013-09-26
JP2013199910 2013-09-26
PCT/JP2014/072732 WO2015045731A1 (ja) 2013-09-26 2014-08-29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集積回路、および、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93557A true CN105493557A (zh) 2016-04-13
CN105493557B CN105493557B (zh) 2019-02-05

Family

ID=52742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47421.8A Active CN105493557B (zh) 2013-09-26 2014-08-29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集成电路以及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867184B2 (zh)
EP (1) EP3051869B1 (zh)
JP (1) JP6521863B2 (zh)
CN (1) CN105493557B (zh)
WO (1) WO201504573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16913A (zh) * 2019-01-10 2021-08-27 韦勒斯标准与技术协会公司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51609B2 (en) * 2013-03-05 2018-08-14 Sharp Kabushiki Kaisha Base station apparatus, terminal apparatu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A2956398C (en) * 2015-01-29 2022-02-22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KR102278297B1 (ko) * 2015-03-31 2021-07-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업링크 제어 신호를 송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0314037B2 (en) 2016-07-08 2019-06-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Latency reduction techniqu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7666373B (zh) * 2016-07-27 2022-04-22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harq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07733598B (zh) * 2016-08-11 2021-04-06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消息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MX2021003254A (es) * 2018-09-21 2021-05-12 Ntt Docomo Inc Terminal de usuario y comunicacion por radio.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73710B2 (en) * 2007-02-06 2011-01-18 5O9, Inc. Contextual data communication platform
CN102577215A (zh) * 2009-10-19 2012-07-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中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号的传输分集和复用
US20120213170A1 (en) * 2011-02-18 2012-08-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hannel transmission/reception method thereof
WO2013043023A2 (ko) * 2011-09-23 2013-03-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제어 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3378957A (zh) * 2012-04-27 2013-10-30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harq-ack信息传输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50371B1 (ko) * 2009-12-24 2017-07-03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크로스 캐리어 스케쥴링을 지원하는 tdd 통신시스템에서 물리채널의 송수신 타이밍을 정의하는 방법
CN107294668B (zh) * 2011-08-10 2020-09-29 太阳专利信托公司 终端装置和响应信号发送方法
WO2013051980A1 (en) * 2011-10-03 2013-04-1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odified phich
EP3169100B1 (en) * 2012-07-06 2021-09-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tdd ul-dl configuration applicable for radio frames
EP2876947B1 (en) * 2012-07-19 2020-11-1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transmission power of uplink control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246663B2 (en) * 2013-03-15 2016-01-2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eedback reporting
JP6521380B2 (ja) * 2013-03-22 2019-05-2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EP2996261B1 (en) * 2013-05-07 2018-12-1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measure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73710B2 (en) * 2007-02-06 2011-01-18 5O9, Inc. Contextual data communication platform
CN102577215A (zh) * 2009-10-19 2012-07-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中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号的传输分集和复用
US20120213170A1 (en) * 2011-02-18 2012-08-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hannel transmission/reception method thereof
WO2013043023A2 (ko) * 2011-09-23 2013-03-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제어 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3378957A (zh) * 2012-04-27 2013-10-30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harq-ack信息传输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16913A (zh) * 2019-01-10 2021-08-27 韦勒斯标准与技术协会公司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装置
US12075405B2 (en) 2019-01-10 2024-08-27 Wilus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shared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using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051869A1 (en) 2016-08-03
WO2015045731A1 (ja) 2015-04-02
JP6521863B2 (ja) 2019-05-29
CN105493557B (zh) 2019-02-05
EP3051869B1 (en) 2019-08-21
EP3051869A4 (en) 2017-04-26
US9867184B2 (en) 2018-01-09
US20160234836A1 (en) 2016-08-11
JPWO2015045731A1 (ja) 2017-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94288B (zh) 用户装置、基站装置、集成电路以及通信方法
CN105850175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集成电路以及通信方法
CN105850206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集成电路以及通信方法
CN105359593A (zh) 终端装置、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WO2017110166A1 (ja)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JP6400023B2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05453677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5766028B (zh) 用户装置、基站装置、集成电路以及通信方法
JP6555827B2 (ja)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EP3018933A1 (en)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integrated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5230066B (zh) 终端装置、无线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5493557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集成电路以及通信方法
CN109076372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6465373B (zh) 终端装置、集成电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5393624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WO2015079971A1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集積回路、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09076576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4541544A (zh) 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无线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WO2016043019A1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EP3113537B1 (en) Terminal device, integrated circuit,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JPWO2016043018A1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05075374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集成电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WO2016182040A1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