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93360A - 一种ue、基站和服务中心中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ue、基站和服务中心中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93360A
CN108093360A CN201611033145.7A CN201611033145A CN108093360A CN 108093360 A CN108093360 A CN 108093360A CN 201611033145 A CN201611033145 A CN 201611033145A CN 108093360 A CN108093360 A CN 1080933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antenna port
signal
antenna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3314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93360B (zh
Inventor
蒋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angb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angb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angb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angb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03314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93360B/zh
Priority to CN201911149918.1A priority patent/CN111212378B/zh
Priority to PCT/CN2017/108045 priority patent/WO2018090812A1/zh
Publication of CN1080933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93360A/zh
Priority to US16/416,282 priority patent/US10757673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933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93360B/zh
Priority to US16/907,327 priority patent/US11044691B2/en
Priority to US17/319,099 priority patent/US11570741B2/en
Priority to US18/082,590 priority patent/US20230114512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00Beacons or beacon systems transmitting signals having a characteristic or characteristics capable of being detected by non-directional receivers and defining directions, positions, or position lines fixed relatively to the beacon transmitters; Receivers co-operating therewith
    • G01S1/02Beacons or beacon systems transmitting signals having a characteristic or characteristics capable of being detected by non-directional receivers and defining directions, positions, or position lines fixed relatively to the beacon transmitters; Receivers co-operating therewith using radio waves
    • G01S1/04Details
    • G01S1/042Transmit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00Beacons or beacon systems transmitting signals having a characteristic or characteristics capable of being detected by non-directional receivers and defining directions, positions, or position lines fixed relatively to the beacon transmitters; Receivers co-operating therewith
    • G01S1/02Beacons or beacon systems transmitting signals having a characteristic or characteristics capable of being detected by non-directional receivers and defining directions, positions, or position lines fixed relatively to the beacon transmitters; Receivers co-operating therewith using radio waves
    • G01S1/04Details
    • G01S1/042Transmitters
    • G01S1/0428Signal detai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00Beacons or beacon systems transmitting signals having a characteristic or characteristics capable of being detected by non-directional receivers and defining directions, positions, or position lines fixed relatively to the beacon transmitters; Receivers co-operating therewith
    • G01S1/02Beacons or beacon systems transmitting signals having a characteristic or characteristics capable of being detected by non-directional receivers and defining directions, positions, or position lines fixed relatively to the beacon transmitters; Receivers co-operating therewith using radio waves
    • G01S1/08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 G01S1/20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using a comparison of transit time of synchronised signals transmitted from non-directional antennas or antenna systems spaced apart, i.e. path-difference syste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74Systems using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secondary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 G01S13/76Systems using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secondary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wherein pulse-type signals are transmitted
    • G01S13/762Systems using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secondary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wherein pulse-type signals are transmitted with special measures concerning the radiation pattern, e.g. S.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74Systems using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secondary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 G01S13/76Systems using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secondary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wherein pulse-type signals are transmitted
    • G01S13/765Systems using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secondary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wherein pulse-type signals are transmitted with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between interrogator and responde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0009Transmission of position information to remote stations
    • G01S5/0018Transmission from mobile station to base station
    • G01S5/0036Transmission from mobile station to base station of measured values, i.e. measurement on mobile and position calculation on base st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0009Transmission of position information to remote stations
    • G01S5/0081Transmission between base st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02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using radio waves
    • G01S5/10Position of receiver fixed by co-ordinating a plurality of position lines defined by path-difference measurements, e.g. omega or decca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8Cell structures using beam stee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UE、基站和服务中心中的方法和设备。UE发送第一信息,随后接收X1个第一信号,然后发送第一测量报告。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确定X1个第一天线端口,所述X1个第一天线端口分别被用于发送所述X1个第一信号。所述第一测量报告包括K1个测量信息,所述测量信息针对所述X1个第一信号中的一个第一信号。所述测量信息被用于确定对应的{时间长度的集合,第一天线端口,第一角度}中的至少前两者。本发明通过设计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一测量报告,在支持波束赋型的基站和UE的条件下,通过将波束选择的反馈信息用于确定定位参考信号的生成和发送,利用波束赋型具有较强方向性的特点,提高UE定位的精确度。

Description

一种UE、基站和服务中心中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信号的传输方案,特别是涉及被用于定位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基于数字调制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例如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蜂窝系统中,UE往往通过PRS(Positioning ReferenceSignal,定位参考信号)估计出来自多个基站的下行信号的OTDOA(Observed TimeDifference of Arrival,观察到达时间差),并将上述结果汇报给E-SMLC(EnhancedServing Mobile Location Centre,增强的移动台定位中心),以实现对UE的定位。
5G系统中,Massive 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多输入输出)以及对应的BF(Beamforming,波束赋型)技术将被广泛采用,而通过BF处理的下行参考信号将会具有显著的方向性,目前采用的定位方法,将会具有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5G系统中,一种实现UE的定位方法仍然是采用现有系统的基于OTDOA的多基站定位技术。然而当基站只能在高频波段下工作时,对应发送的PRS也会存在一定的方向性,即PRS不是全方向覆盖的。在此情况下,一种直接的方式就是PRS采用所有方向上的扫射(Sweeping)的方式进行发送,因为不能保证UE的接收方向可以及时准确的和PRS的发送方向对齐,此种方式会带来定位计算延迟的增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解决方案。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例如,本申请的UE中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应用到基站中,反之亦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被用于定位的UE中的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发送第一信息;
-步骤B.接收X1个第一信号;
-步骤C.发送第一测量报告。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确定X1个第一天线端口,所述X1个第一天线端口分别被用于发送所述X1个第一信号。所述第一测量报告包括K1个测量信息,所述测量信息针对所述X1个第一信号中的一个第一信号。所述测量信息被用于确定对应的{时间长度的集合,第一天线端口,第一角度}中的至少前两者。所述时间长度的集合和所述第一角度均与所述第一天线端口相关。所述时间长度的集合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时间长度。所述第一信息的接收者和所述第一测量报告的接收者是非共址的。所述X1是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K1是正整数。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好处在于,所述第一信息是UE进行波束选择时反馈的信息。5G系统中,UE要接入一个基站,或者一个TRP(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发送接收节点),或者一个gNB(New Generation NodeB,新一代基站)获得服务,需要进行波束选择(Beam Selection)以获取UE在基站的哪一个波束方向或者天线端口(组)中被服务,所述波束选择的信息用于指示基站和定位服务器PRS的发送方向,将会更加准确的对准进行定位的UE。对于全方向的PRS Sweeping的方式,此种根据UE汇报的波束选择的结果生成PRS的发送方向和发送端口,将更为迅速以及更为准确的完成定位的过程。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另一个好处在于,通过汇报第一角度的信息,引入AoA(Angle of Arrival,到达角)的测量及汇报,进一步增加定位的精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每一个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是由多根天线通过天线虚拟化(Virtualization)叠加而成,所述多根天线到所述天线端口的映射系数组成波束赋型向量。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X1个第一天线端口中的任意两个所述第一天线端口不能被假定为是相同的。作为该子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X1个第一天线端口中的任意两个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对应的波束赋型向量不能被假定是相同的。作为该子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UE不能利用所述X1个第一天线端口中的任意两个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发送的参考信号执行联合信道估计。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X1个第一天线端口中至少存在两个所述第一天线端口对应的所述波束赋型向量是相同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X1个第一天线端口分别对应X1个不同的Beam-ID(波束标识)。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X1个第一信号是通过Beam Sweeping的方式发送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X1个第一信号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第一信号被关联到至少一个所述测量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X1个第一信号中任意两个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域资源是正交的。所述正交的是指不存在一个时间间隔同时属于两个时域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包含Y1个目标天线端口,所述Y1个目标天线端口所覆盖的角度与所述X1个第一天线端口所覆盖的角度有关。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Y1个目标天线端口所覆盖的角度等于所述X1个第一天线端口所覆盖的角度。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X1个第一天线端口所覆盖的角度包括所述Y1个目标天线端口所覆盖的角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包含Y1个目标天线端口,所述Y1个目标天线端口所覆盖的方向与所述X1个第一天线端口所覆盖的方向有关。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Y1个目标天线端口所覆盖的方向等于所述X1个第一天线端口所覆盖的方向。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X1个第一天线端口所覆盖的方向包括所述Y1个目标天线端口所覆盖的方向。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包含Y1个目标天线端口,所述Y1个目标天线端口对应的所述波束赋型向量与所述X1个第一天线端口对应的所述波束赋型向量有关。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所述Y1个目标天线端口对应的所述波束赋型向量被用于确定所述所述X1个第一天线端口对应的所述波束赋型向量。
作为上述两个实施例的子实施例,所述Y1个目标天线端口上发送的是CSI-RS(Channel Status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测量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天线端口的索引和所述时间长度的集合。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测量信息被用于确定对应的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域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测量信息包括第一类信道质量,所述测量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一信号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类信道质量。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类信道质量包括{RSRP(ReferenceSignal Received Power,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 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Quality,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接收信号强度指示),SNR(Signal to Noise Rate,信噪比)}中的至少之一。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类信道质量的单位是{dBm(毫分贝),dB(分贝),毫瓦,焦耳}中的之一。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号包括一个RS(Reference Signal,参考信号)端口,所述RS端口被一个所述第一天线端口发送。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RS端口是CSI-RS端口。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RS端口是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Signal,解调参考信号)端口。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RS端口是PRS端口。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K1个测量信息中至少有两个所述测量信息所指示的所述时间长度的集合中包括不同数量的所述时间长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时间长度的集合中至少包括两个不同的所述时间长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时间长度的单位是微秒。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时间长度的集合中只包括一个所述时间长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发送的所述第一信号被用于确定关联的所述时间长度的集合。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X1个第一信号中的每个第一信号都由序列生成。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序列包括伪随机序列。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序列包括Zadoff-Chu序列。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测量报告的接收者是SMLC(Serving Mobile LocationCentre,移动台定位服务中心)。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测量报告的接收者是E-SMLC。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测量报告的接收者是SLP(SUPL Location Platform,SUPL定位平台)。其中,SUPL是Secure User Plane Location(安全用户面定位)。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测量报告的接收者是LMU(Location MeasurementUnit,定位测量单元)。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测量报告的接收者属于核心网。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角度是与所述第一天线端口配对的接收天线端口的接收方向与给定节点的天线阵列的垂直方向的夹角。其中,所述X1个第一信号的接收者包括所述给定节点。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角度是对应的所述第一天线端口发送的所述第一信号的AoA。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的接收者是第一节点,所述第一测量报告的接收者是第二节点。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是非共址的是指: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是两个不同的通信设备。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节点是{基站,TRP,gNB}中的之一。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B1.接收X2个第二信号。
其中,所述X2个第二信号分别被X2个第二天线端口发送,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X2个第二天线端口。所述测量信息针对所述X2个第二信号中的一个第二信号。所述测量信息被用于确定一个第二天线端口。所述第二天线端口被用于发送所述测量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信号。所述时间长度的集合和所述第二天线端口是关联的。所述X2是正整数。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好处在于:通过同时测量来自不同基站或者不同TRP或者不同的gNB的所述第二信号,进而汇报给定第一信号和给定第二信号的接收时间差,以获得定位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每一个所述第二天线端口是由多根天线通过天线虚拟化(Virtualization)叠加而成,所述多根天线到所述天线端口的映射系数组成波束赋型向量。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X2个第二天线端口中的任意两个所述第二天线端口不能被假定为是相同的。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X2个第二天线端口中至少存在两个所述第二天线端口对应的所述波束赋型向量是相同的。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X2个第二天线端口分别对应X2个不同的Beam-ID。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X2个第二信号是通过Beam Sweeping的方式发送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X2个第二信号所占用的时域资源是正交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测量信息包括一个所述第二天线端口的索引。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测量信息被用于确定对应的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时域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测量信息包括第二类信道质量,所述测量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信号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类信道质量。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二类信道质量包括{RSRP,RSRQ,RSSI,SNR}中的至少之一。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二类信道质量的单位是{dBm,dB,毫瓦,焦耳}中的之一。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包括一个RS端口,所述RS端口被一个所述第二天线端口发送。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RS端口是CSI-RS端口。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RS端口是DMRS端口。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RS端口是PRS端口。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X2个第二信号中的每个第二信号都由序列生成。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K1等于所述X1和所述X2的乘积,所述K1个测量信息中任意两个所述测量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一信号,所述第二信号}中至少有一个不同。所述X2个第二信号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第二信号被关联到至少一个所述测量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K1个测量信息由{Z1个所述第一信号,Z2个所述第二信号}确定。所述Z1个所述第一信号是所述X1个第一信号的子集。所述Z2个所述第二信号是所述X2个第一信号的子集。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Z1个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均大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一阈值是固定的或者高层信令配置的。所述接收信号的强度对应{RSRP,RSRQ,RSSI,SNR,SINR}中的之一。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Z2个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均大于第二阈值。所述第二阈值是固定的或者高层信令配置的。所述接收信号的强度对应{RSRP,RSRQ,RSSI,SNR,SINR}中的之一。
作为一个实施例,给定时间长度的集合包含M个时间长度,所述给定时间长度集合针对所述K1个测量信息中的一个。所述给定时间长度的集合关联所述X1个第一信号中的给定第一信号,且所述给定时间长度的集合关联所述X2个第二信号中的给定第二信号。所述时间长度对应所述给定第一信号经过M1条路径中的一条到达所述UE的时刻与给定第二信号经过M2条路径中的一条到达所述UE的时刻的差值。所述M个时间长度与所述M1条路径与所述M2条路径之间的两两配对获得的M1*M2种组合一一对应。所述M,所述M1和所述M2均是正整数,且所述M等于所述M1和所述M2的乘积。所述M1条路径中的任意两条路径是不同的,所述M2条路径中的任意两条路径是不同的。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C0.接收第一信令。
其中,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X1个第一配置信息,X2个第二配置信息}中至少之一。所述X1个第一配置信息与所述X1个第一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所述X2个第二配置信息与所述X2个第二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对应的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占用的时频域资源,发送天线端口,关联的ID,发送的信号对应的CP(Cyclic Prefix,循环前缀)长度}中至少之一。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对应的所述第二天线端口{所占用的时频域资源,发送天线端口,关联的ID,发送的信号对应的CP长度}中至少之一。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特质在于:定位服务器将所述X1个第一天线端口的配置信息和所述X2个第二天线端口的配置信息发送给UE,进而进行基于所述第一天线端口和所述第二天线端口的定位测量。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是高层信令。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的源发送者属于核心网。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的起始于核心网。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显式地指示{X1个第一配置信息,X2个第二配置信息}中至少之一。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隐式地指示{X1个第一配置信息,X2个第二配置信息}中至少之一。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包含TS 36.355中的PRS-Info。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包含TS 36.355中的OTDOA-ProvideAssistanceData。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包含{针对所述X1个第一信号的发送者的辅助信息,针对所述X2个第二信号的发送者的辅助信息。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辅助信息包括给定信号的发送者的{特征标识,地理位置坐标,定时信息,所占用的载波频率,可以占用的最大连续时间间隔,CP长度}。所述给定信号是{所述第一信号,所述第二信号}中的之一。
作为该子实施例的一个附属实施例,所述特征标识是PCID(Physical CellIdentity,物理小区标识)。
作为该子实施例的一个附属实施例,所述特征标识是CGI(Cell GlobalIdentity,小区全球标识)。
作为该子实施例的一个附属实施例,所述特征标识是ECGI(Evolved Cell GlobalIdentity,演进的小区全球标识)。
作为该子实施例的一个附属实施例,所述地理位置坐标包括{水平,垂直,高度}三个坐标轴。
作为该子实施例的一个附属实施例,所述地理位置坐标是以Azimuth角度表示的。
作为该子实施例的一个附属实施例,所述定时信息是指无线帧(Radio Frame)的定时信息。
作为该子实施例的一个附属实施例,所述定时信息是指子帧(Subframe)的定时信息。
作为该子实施例的一个附属实施例,所述定时信息是指OFDM符号的定时信息。
作为该子实施例的一个附属实施例,所述定时信息是指时隙(Slot)的定时信息。
作为该子实施例的一个附属实施例,所述定时信息是指微时隙(Mini-slot)的定时信息。
作为该子实施例的一个附属实施例,所述载波频率是以Band索引表示的。
作为该子实施例的一个附属实施例,所述载波频率是以ARFCN(Absolute RadioFrequency Channel Number,绝对无线信道号码)表示的。
作为该子实施例的一个附属实施例,所述载波频率是以EARFCN(E-UTRA AbsoluteRadio Frequency Channel Number,E-UTRA绝对无线信道号码)表示的。
作为该子实施例的一个附属实施例,所述最大连续时间间隔是通过子帧的数量表示的。
作为该子实施例的一个附属实施例,所述最大连续时间间隔是通过时隙的数量表示的。
作为该子实施例的一个附属实施例,所述最大连续时间间隔是通过OFDM符号的数量表示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关联的ID与{所述给定天线端口的Beam-ID,配置所述给定天线端口的节点的ID}中的至少之一有关。所述给定天线端口是{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述第二天线端口}中的之一。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10.接收第二信令;
-步骤A20.接收X3个第三信号。
其中,所述第二信令被用于确定X3个第三配置信息。所述X3个第三信号分别在X3个第三天线端口发送。所述X3个第三配置信息与所述X3个第三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包括对应的所述第三天线端口{所占用的时频域资源,发送天线端口,关联的ID,发送的信号对应的CP长度}中至少之一。所述X3是大于1的正整数。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特质在于:所述第二信令对应所述UE的服务基站或者TRP或者gNB配置的用于波束选择的CSI-RS。
作为一个实施例,每一个所述第三天线端口是由多根天线通过天线虚拟化(Virtualization)叠加而成,所述多根天线到所述天线端口的映射系数组成波束赋型向量。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X3个第三天线端口中的任意两个所述第三天线端口不能被假定为是相同的。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X3个第三天线端口中至少存在两个所述第三天线端口对应的所述波束赋型向量是相同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X3个第三天线端口分别对应X3个不同的Beam-ID。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X3个第三信号是通过Beam Sweeping的方式发送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X3个第三信号所占用的时域资源是正交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X3个第三天线端口对应CSI-RS端口。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包含Y1个目标天线端口,所述Y1个目标天线端口是所述X3个第三天线端口的子集,所述Y1不大于所述X3。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关联的ID与{所述第三天线端口的Beam-ID,配置所述第三天线端口的节点的ID}中的至少之一有关。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C1.发送第二测量报告。
其中,所述第二测量报告包括{X1个匹配信息,X2个匹配信息}中的至少之一。所述X1个匹配信息和X1个第四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所述X2个匹配信息和X2个第五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所述X1个第四天线端口分别被用于接收所述X1个第一信号,所述X2个第五天线端口分别被用于接收所述X2个第二信号。所述匹配信息包括{对应天线端口的标识,为对应天线端口所分配的时域资源,对应天线端口的方向角}中至少之一。
作为一个实施例,通过汇报所述第二测量报告,定位服务中心获得定位参考信号在接收端的接收Beam信息(例如所述方向角),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测量报告是通过高层传输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测量报告是通过用户面传输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测量报告是通过控制面传输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测量报告的目的接收者属于核心网。
作为一个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二测量报告的目的接收者是{SMLC,E-SMLC,SLP}中的之一。
作为一个实施例,每一个所述第四天线端口是由多根天线通过天线虚拟化叠加而成,所述多根天线到所述天线端口的映射系数组成波束赋型向量。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X1个第四天线端口中的任意两个所述第四天线端口不能被假定为是相同的。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X1个第四天线端口中至少存在两个所述第四天线端口对应的所述波束赋型向量是相同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每一个所述第五天线端口是由多根天线通过天线虚拟化叠加而成,所述多根天线到所述天线端口的映射系数组成波束赋型向量。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X2个第五天线端口中的任意两个所述第五天线端口不能被假定为是相同的。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X2个第五天线端口中至少存在两个所述第五天线端口对应的所述波束赋型向量是相同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方向角包括所述接收天线端口覆盖的角度与方向。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方向角是所述接收天线端口覆盖的扇形地理区域。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X1个第四天线端口中的任意两个第四天线端口所对应的方向角是正交的,所述正交是指不存在一个区域同时属于两个方向角对应的扇形地理区域。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X1个第四天线端口中存在两个第四天线端口所对应的方向角是非正交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X2个第五天线端口中的任意两个第五天线端口所对应的方向角是正交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X2个第五天线端口中存在两个第五天线端口所对应的方向角是非正交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X1个第四天线端口均属于所述UE的接收天线端口。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X2个第五天线端口均属于所述UE的接收天线端口。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四天线端口标识对应所述第四天线端口的天线端口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五天线端口标识对应所述第五天线端口的天线端口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四天线端口标识对应所述第四天线端口在所述UE所配置的所有接收天线端口中的索引。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五天线端口标识对应所述第五天线端口在所述UE所配置的所有接收天线端口中的索引。
作为一个实施例,给定天线端口占用的时域资源是指:所述UE配置了K2个接收天线端口,所述K2个接收天线端口在K2个时间窗中接收信号,所述给定天线端口在所述K2个时间窗口中的第K3个时间窗口接收信号,所述匹配信息包含所述K3在所述K2中的索引。所述K3是大于0不小于K2的正整数。所述给定天线端口是{所述第四天线端口,所述第五天线端口}中的之一。
作为一个实施例,给定天线端口的方向角是指:在所述给定天线端口的接收信号的方向与所述UE配置的天线阵列的垂直方向的夹角的度数。所述给定天线端口是{所述第四天线端口,所述第五天线端口}中的之一。
作为一个实施例,给定天线端口的方向角是指:所述UE配置了K2个接收天线端口,所述K2个接收天线端口在K2个方向上接收信号,所述给定天线端口在所述K2个时间窗口中的第K4个方向上接收信号,所述匹配信息包含所述K4在所述K2中的索引。所述K4是大于0不小于K2的正整数。所述给定天线端口是{所述第四天线端口,所述第五天线端口}中的之一。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和第一ID关联,所述第一ID是正整数;或者所述第二信号和第二ID关联,所述第二ID是正整数。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ID和所述第二ID不同。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ID和所述第二ID相等。
作为一个实施例,给定信号和给定ID关联是指:所述给定ID被用于生成所述信号的RS序列。所述给定信号是所述第一信号,且所述给定ID是所述第一ID;或者所述给定信号是所述第二信号,且所述给定ID是所述第二ID。
作为一个实施例,给定ID是{PCID,CGI,ECGI}中的之一。所述给定ID是{所述第一ID,所述第二ID}中的之一。
作为一个实施例,给定ID是对应TRP的ID。所述给定ID是{所述第一ID,所述第二ID}中的之一。
作为一个实施例,给定ID是对应gNB的ID。所述给定ID是{所述第一ID,所述第二ID}中的之一。
作为一个实施例,给定ID对应RRH(Remote Radio Head,射频拉远头)的ID。所述给定ID是{所述第一ID,所述第二ID}中的之一。
作为一个实施例,给定ID是小区特定的(Cell Specific)。所述给定ID是{所述第一ID,所述第二ID}中的之一。
作为一个实施例,给定ID是TRP特定的。所述给定ID是{所述第一ID,所述第二ID}中的之一。
作为一个实施例,给定ID是gNB特定的。所述给定ID是{所述第一ID,所述第二ID}中的之一。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时间长度被用于确定关联的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时刻和关联的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时刻的差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接收时刻是接收起始时刻。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接收时刻是接收的结束时刻。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X1个第一信号中的每个第一信号由具有相关性的序列生成,所述X2个第二信号中的每个第二信号由具有相关性的序列生成,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时刻是对应的第一信号经过相关操作后的相关峰对应的时刻,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时刻是对应的第二信号经过相关操作后的相关峰对应的时刻。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被用于定位的基站中的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接收第一信息;
-步骤B.发送X1个第一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确定X1个第一天线端口,所述X1个第一天线端口分别被用于发送所述X1个第一信号。所述X1个第一天线端口与X1个第一配置信息一一对应。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对应的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占用的时频域资源,发送天线端口,关联的ID,发送的信号对应的CP长度}中至少之一。所述X1是大于1的正整数。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通过空口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者是一个终端设备。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B1.发送X2个第二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确定X2个第二天线端口,所述X2个第二天线端口分别被用于发送所述X2个第二信号。所述X2个第二天线端口与X2个第二配置信息一一对应。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对应的所述第二天线端口{所占用的时频域资源,发送天线端口,关联的ID,发送的信号对应的CP长度}中至少之一。所述X2是大于1的正整数。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C.发送第二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X1个第一配置信息,所述X2个第二配置信息}中的至少前者。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息通过核心网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息通过S1接口传输。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10.发送第二信令;
-步骤A20.发送X3个第三信号。
其中,所述第二信令被用于确定X3个第三配置信息。所述X3个第三信号在X3个第三天线端口发送。所述X3个第三配置信息与所述X3个第三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包括对应的所述第三天线端口{所占用的时频域资源,发送天线端口,关联的ID,发送的信号对应的CP长度}中至少之一。所述X3是大于1的正整数。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和第一ID关联,所述第一ID是正整数;或者所述第二信号和第二ID关联,所述第二ID是正整数。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C1.发送第三信息。
其中,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所述第一ID,所述第一ID的关联信息,所述第二ID,所述第二ID的关联信息},所述关联信息包括{对应的地理位置坐标,对应的定时信息,对应的载波频率,可以分配的最大连续时间间隔,对应的CP长度}中至少之一。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好处在于:基站上报本基站和包括在定位算法中的相邻基站的关联信息给定位服务器,进而改进定位算法的精确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信息通过核心网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信息通过S1接口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地理位置坐标包括{水平,垂直,高度}三个坐标轴。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地理位置坐标是以Azimuth角度表示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定时信息是指无线帧(Radio Frame)的定时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定时信息是指子帧(Subframe)的定时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定时信息是指OFDM符号的定时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定时信息是指时隙(Slot)的定时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定时信息是指微时隙(Mini-slot)的定时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载波频率是以Band索引表示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载波频率是以ARFCN表示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载波频率是以EARFCN表示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最大连续时间间隔是通过子帧的数量表示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最大连续时间间隔是通过时隙的数量表示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最大连续时间间隔是通过OFDM符号的数量表示的。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包含所述第一信息;或者所述第三信息包含所述第一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特质在于:基站将所述第一信息汇报给定位服务器以提高定位算法的精确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被用于定位的服务中心中的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接收第二信息;
-步骤B.接收第一测量报告。
其中,所述第二信息被用于确定{X1个第一配置信息,X2个第二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之一。所述X1个第一配置信息与X1个第一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所述X2个第二配置信息与X2个第二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所述X1个第一天线端口分别被用于发送X1个第一信号,所述X2个第二天线端口分别被用于发送X2个第二信号。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对应的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占用的时频域资源,发送天线端口,关联的ID,发送的信号对应的CP长度}中的至少之一。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对应的所述第二天线端口{所占用的时频域资源,发送天线端口,关联的ID,发送的信号对应的CP长度}中的至少之一。所述第一测量报告包括K1个测量信息,所述测量信息针对所述X1个第一信号中的一个第一信号。所述测量信息被用于确定对应的{时间长度的集合,第一天线端口,第一角度}中的至少前两者。所述时间长度的集合和所述第一角度均与所述第一天线端口相关。所述时间长度的集合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时间长度。所述第二信息的发送者和所述第一测量报告的发送者是非共址的。所述X1和所述X2均是正整数。所述X1和所述X2均是正整数,所述K1是正整数。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息的发送者是{基站,TRP,gNB}中的之一。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测量报告的发送者是UE。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B0.发送第一信令。
其中,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X1个第一配置信息,所述X2个第二配置信息}中至少之一。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B1.接收第二测量报告。
其中,所述第二测量报告包括{X1个匹配信息,X2个匹配信息}中的至少之一。所述X1个匹配信息和X1个第四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所述X2个匹配信息和X2个第五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所述X1个第四天线端口分别被用于接收所述X1个第一信号,所述X2个第五天线端口分别被用于接收所述X2个第二信号。所述匹配信息包括{对应天线端口的标识,为对应天线端口所分配的时域资源,对应天线端口的方向角}中至少之一。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测量信息针对所述X2个第二信号中的一个第二信号。所述测量信息被用于确定一个第二天线端口。所述第二天线端口被用于发送所述测量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信号。所述时间长度的集合和所述第二天线端口是关联的。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和第一ID关联,所述第一ID是正整数;或者所述第二信号和第二ID关联,所述第二ID是正整数。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时间长度被用于确定关联的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时刻和关联的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时刻的差值。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1.接收第三信息。
其中,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所述第一ID,所述第一ID的关联信息,所述第二ID,所述第二ID的关联信息},所述关联信息包括{对应的地理位置坐标,对应的定时信息,对应的载波频率,可以分配的最大连续时间间隔,对应的CP长度}中至少之一。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包含第一信息;或者所述第三信息包含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X1个第一天线端口,所述X2个第二天线端口}中的至少前者。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者和所述第一测量报告的发送者是共址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者是一个UE。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被用于定位的用户设备,其中,包括如下模块: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发送第一信息;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X1个第一信号;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发送第一测量报告。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确定X1个第一天线端口,所述X1个第一天线端口分别被用于发送所述X1个第一信号。所述第一测量报告包括K1个测量信息,所述测量信息针对所述X1个第一信号中的一个第一信号。所述K1个所述第一信号属于所述X1个第一信号。所述测量信息被用于确定对应的{时间长度的集合,第一天线端口,第一角度}中的至少前两者。所述时间长度的集合和所述第一角度均与所述第一天线端口相关。所述时间长度的集合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时间长度。所述第一信息的接收者和所述第一测量报告的接收者是非共址的。所述X1是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K1是正整数。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二信令以及用于接收X3个第三信号。所述第二信令被用于确定X3个第三配置信息。所述X3个第三信号在X3个第三天线端口发送。所述X3个第三配置信息与所述X3个第三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包括对应的所述第三天线端口{所占用的时频域资源,发送天线端口,关联的ID,发送的信号对应的CP长度}中至少之一。所述X3是大于1的正整数。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X2个第二信号。所述X2个第二信号分别被X2个第二天线端口发送,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X2个第二天线端口。所述测量信息针对所述X2个第二信号中的一个第二信号。所述测量信息被用于确定一个第二天线端口。所述第二天线端口被用于发送所述测量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信号。所述时间长度的集合和所述第二天线端口是关联的。所述X2是正整数。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X1个第一配置信息,X2个第二配置信息}中至少之一。所述X1个第一配置信息与所述X1个第一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所述X2个第二配置信息与所述X2个第二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对应的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占用的时频域资源,发送天线端口,关联的ID,发送的信号对应的CP长度}中至少之一。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对应的所述第二天线端口{所占用的时频域资源,发送天线端口,关联的ID,发送的信号对应的CP长度}中至少之一。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还用于发送第二测量报告。所述第二测量报告包括{X1个匹配信息,X2个匹配信息}中的至少之一。所述X1个匹配信息和X1个第四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所述X2个匹配信息和X2个第五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所述X1个第四天线端口分别被用于接收所述X1个第一信号,所述X2个第五天线端口分别被用于接收所述X2个第二信号。所述匹配信息包括{对应天线端口的标识,为对应天线端口所分配的时域资源,对应天线端口的方向角}中至少之一。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和第一ID关联,所述第一ID是正整数;或者所述第二信号和第二ID关联,所述第二ID是正整数。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时间长度被用于确定关联的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时刻和关联的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时刻的差值。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被用于定位的基站设备,其中,包括如下模块: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接收第一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发送X1个第一信号;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发送第二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确定X1个第一天线端口,所述X1个第一天线端口分别被用于发送所述X1个第一信号。所述X1个第一天线端口与X1个第一配置信息一一对应。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对应的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占用的时频域资源,发送天线端口,关联的ID,发送的信号对应的CP长度}中至少之一。所述第二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X1个第一配置信息,所述X2个第二配置信息}中的至少前者。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处理模块还用于发送第二信令以及用于发送X3个第三信号。所述第二信令被用于确定X3个第三配置信息。所述X3个第三信号在X3个第三天线端口发送。所述X3个第三配置信息与所述X3个第三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包括对应的所述第三天线端口{所占用的时频域资源,发送天线端口,关联的ID,发送的信号对应的CP长度}中至少之一。所述X3是大于1的正整数。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发送X2个第二信号。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确定X2个第二天线端口,所述X2个第二天线端口分别被用于发送所述X2个第二信号。所述X2个第二天线端口与X2个第二配置信息一一对应。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对应的所述第二天线端口{所占用的时频域资源,发送天线端口,关联的ID,发送的信号对应的CP长度}中至少之一。所述X2是大于1的正整数。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发送模块还用于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所述第一ID,所述第一ID的关联信息,所述第二ID,所述第二ID的关联信息},所述关联信息包括{对应的地理位置坐标,对应的定时信息,对应的载波频率,可以分配的最大连续时间间隔,对应的CP长度}中至少之一。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和第一ID关联,所述第一ID是正整数;或者所述第二信号和第二ID关联,所述第二ID是正整数。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包含所述第一信息;或者所述第三信息包含所述第一信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被用于定位的服务中心设备,其中,包括如下模块: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信息;
-第四处理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测量报告。
其中,所述第二信息被用于确定{X1个第一配置信息,X2个第二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之一。所述X1个第一配置信息与X1个第一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所述X2个第二配置信息与X2个第二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所述X1个第一天线端口分别被用于发送X1个第一信号,所述X2个第二天线端口分别被用于发送X2个第二信号。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对应的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占用的时频域资源,发送天线端口,关联的ID,发送的信号对应的CP长度}中的至少之一。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对应的所述第二天线端口{所占用的时频域资源,发送天线端口,关联的ID,发送的信号对应的CP长度}中的至少之一。所述第一测量报告包括K1个测量信息,所述测量信息针对所述X1个第一信号中的一个第一信号。所述测量信息被用于确定对应的{时间长度的集合,第一天线端口,第一角度}中的至少前两者。所述时间长度的集合和所述第一角度均与所述第一天线端口相关。所述时间长度的集合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时间长度。所述第二信息的发送者和所述第一测量报告的发送者是非共址的。所述X1和所述X2均是正整数。所述X1和所述X2均是正整数,所述K1是正整数。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所述第一ID,所述第一ID的关联信息,所述第二ID,所述第二ID的关联信息},所述关联信息包括{对应的地理位置坐标,对应的定时信息,对应的载波频率,可以分配的最大连续时间间隔,对应的CP长度}中至少之一。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四处理模块还用于发送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X1个第一配置信息,所述X2个第二配置信息}中至少之一。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四处理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二测量报告。所述第二测量报告包括{X1个匹配信息,X2个匹配信息}中的至少之一。所述X1个匹配信息和X1个第四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所述X2个匹配信息和X2个第五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所述X1个第四天线端口分别被用于接收所述X1个第一信号,所述X2个第五天线端口分别被用于接收所述X2个第二信号。所述匹配信息包括{对应天线端口的标识,为对应天线端口所分配的时域资源,对应天线端口的方向角}中至少之一。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和第一ID关联,所述第一ID是正整数;或者所述第二信号和第二ID关联,所述第二ID是正整数。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时间长度被用于确定关联的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时刻和关联的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时刻的差值。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包含第一信息;或者所述第三信息包含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X1个第一天线端口,所述X2个第二天线端口}中的至少前者。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者和所述第一测量报告的发送者是共址的。
相比现有公开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优势:
-.通过设计第一信息和第一测量报告,并通过第一信息确定所述X1个第一天线端口,进而确定所述X1个第一信号,在生成和发送用于定位的参考信号时,考虑到UE的波束选择的信息,优化发送定位参考信号的发送方向,进而提升定位精度。
-.通过汇报第一角度信息,引入AoA的汇报,进而提升定位的精度。
-.通过设计第二测量报告,汇报对应的接收天线端口的匹配信息,帮助服务中心更加准确的校正所述第一测量报告的精度,进而提升定位精度。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测量报告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信息和X1个第一天线端口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第一信息和X1个第一天线端口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信息和X2个第二天线端口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信号与第二信号的关系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UE中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基站中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服务中心中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实施例1
实施例1示例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第一测量报告传输的流程图,如附图1所示。附图1中,基站N1是UE U2的服务小区的维持基站,服务中心M3是基站N1连接的用于定位的核心网实体。方框F0至方框F2标识的步骤是可选的。
对于基站N1,在步骤S10中发送第二信令,在步骤S11中发送X3个第三信号,在步骤S12中接收第一信息,在步骤S13中发送第二信息,在步骤S14中发送第三信息,在步骤S15中发送X1个第一信号,在步骤S16中发送X2个第二信号。
对于UE U2,在步骤S20中接收第二信令,在步骤S21中接收X3个第三信号,在步骤S22中发送第一信息,在步骤S23中接收第一信令,在步骤S24中接收X1个第一信号,在步骤S25中接收X2个第二信号,在步骤S26中发送第二测量报告,在步骤S27中发送第一测量报告。
对于服务中心M3,在步骤S30中接收第二信息,在步骤S31中接收第三信息,在步骤S32中发送第一信令,在步骤S33中接收第二测量报告,在步骤S34中接收第一测量报告。
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测量报告是通过高层传输的。
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测量报告是通过用户面(User Plane)传输的。
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测量报告是通过控制面(Control Plane)传输的。
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二测量报告是通过高层传输的。
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二测量报告是通过用户面传输的。
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二测量报告是通过控制面传输的。
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二信令是在物理层配置的。
实施例2
实施例2示例了一个第一信息和X1个第一天线端口的示意图。如附图2所示,所述第一信息包含X1个目标天线端口。所述X1个目标天线端口和所述X1个第一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所示i是不小于1不大于X1的正整数。所述X1是正整数。所述第一信息针对X3个第三天线端口的汇报信息。
作为一个子实施例,给定目标天线端口所覆盖的角度等于给定第一天线端口所覆盖的角度。所述给定目标天线端口是所述X1个目标天线端口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给定第一天线端口是与所述给定目标天线端口对应的所述第一天线端口。
作为一个子实施例,给定目标天线端口所覆盖的方向等于给定第一天线端口所覆盖的方向。所述给定目标天线端口是所述X1个目标天线端口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给定第一天线端口是与所述给定目标天线端口对应的所述第一天线端口。
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示第一节点是{基站,TRP,gNB}中的之一。
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X1个目标天线端口属于所述X3个第三天线端口。
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X1个目标天线端口中至少存在一个目标天线端口由正整数个所述第三天线端口组成。所述正整数个所述第三天线端口属于所述X3个第三天线端口。
作为一个子实施例,给定目标天线端口的覆盖角度或者覆盖方向包含正整数个所述第三天线端口组成的覆盖角度或者覆盖方向。所述正整数个所述第三天线端口属于所述X3个第三天线端口。所述给定目标天线端口是所述X1个目标天线端口中的任意一个目标天线端口。
实施例3
实施例3示例了另一个第一信息和X1个第一天线端口的示意图。如附图3所示,所述第一信息包含Y1个目标天线端口。所示i是不小于1不大于X1的正整数。所述X1是正整数。所示j,k,q均是不小于1不大于Y1的正整数。所述Y1是正整数。所述第一信息是针对X3个第三天线端口的汇报信息。
作为一个子实施例,给定目标天线端口所覆盖的角度属于给定第一天线端口所覆盖的角度。所述给定目标天线端口是所述Y1个目标天线端口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给定第一天线端口是所述X1个第一天线端口中和所述给定目标天线端口对应的一个。
作为一个子实施例,给定目标天线端口所覆盖的方向属于给定第一天线端口所覆盖的方向。所述给定目标天线端口是所述Y1个目标天线端口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给定第一天线端口是所述X1个第一天线端口中和所述给定目标天线端口对应的一个。
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示第一节点是{基站,TRP,gNB}中的之一。
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Y1个目标天线端口属于所述X3个第三天线端口。
作为一个子实施例,给定目标天线端口的覆盖角度或者覆盖方向包含正整数个所述第三天线端口组成的覆盖角度或者覆盖方向。所述正整数个所述第三天线端口属于所述X3个第三天线端口。所述给定目标天线端口是所述Y1个目标天线端口中的任意一个目标天线端口。
实施例4
实施例4示例了一个第一信息和X2个第二天线端口的示意图。如附图4所示,所述第一信息包含Y1个目标天线端口。所示i是不小于1不大于X2的正整数。所述X2是正整数。所示j,k,q均是不小于1不大于Y1的正整数。所述Y1是正整数。所述第一信息针对X3个第三天线端口的汇报信息。
作为一个子实施例,给定目标天线端口所覆盖的角度与给定第二天线端口所覆盖的角度相交。所述给定目标天线端口是所述Y1个目标天线端口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给定第二天线端口是所述X2个第二天线端口中和所述给定目标天线端口对应的一个。
作为一个子实施例,给定目标天线端口所覆盖的区域与给定第二天线端口所覆盖的区域相交。所述给定目标天线端口是所述Y1个目标天线端口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给定第二天线端口是所述X2个第二天线端口中和所述给定目标天线端口对应的一个。
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示第一节点是{基站,TRP,gNB}中的之一。
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示第三节点是{基站,TRP,gNB}中的之一。
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示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三节点是非共址的。
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Y1个目标天线端口属于所述X3个第三天线端口。
作为一个子实施例,给定目标天线端口的覆盖角度或者覆盖方向包含正整数个所述第三天线端口组成的覆盖角度或者覆盖方向。所述正整数个所述第三天线端口属于所述X3个第三天线端口。所述给定目标天线端口是所述Y1个目标天线端口中的任意一个目标天线端口。
实施例5
实施例5示例了第一信号与第二信号的关系示意图,如附图5所示。附图5中,左斜线填充的椭圆形代表第一信号,右斜线填充的椭圆形代表第二信号,两个椭圆形交汇的区域内的圆点代表接收第一信号与第二信号的UE。在实施例5中,所示UE接收X1个第一信号和X2个第二信号,所述X1个第一信号被X1个第一天线端口发送,所述X2个第二信号被X2个第二天线端口发送,所述X1是正整数,所述X2是正整数。所述第一信号和第一ID关联,所述第一ID是正整数;或者所述第二信号都和第二ID关联,所述第二ID是正整数。
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ID和所述第二ID不同。
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ID和所述第二ID相等。
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时刻和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时刻的差值为一个时间长度,所述UE发送第一测量报告,所述第一测量报告中包括所述时间长度。
实施例6
实施例6示例了一个UE中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如附图6所示。附图6中,UE处理装置100主要由第一处理模块101,第一接收模块102和第二处理模块103组成。
-第一处理模块101:用于发送第一信息;
-第一接收模块102:用于接收X1个第一信号;
-第二处理模块103:用于发送第一测量报告。
实施例6中,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确定X1个第一天线端口,所述X1个第一天线端口分别被用于发送所述X1个第一信号。所述第一测量报告包括K1个测量信息,所述测量信息针对所述X1个第一信号中的一个第一信号。所述K1个所述第一信号属于所述X1个第一信号。所述测量信息被用于确定对应的{时间长度的集合,第一天线端口,第一角度}中的至少前两者。所述时间长度的集合和所述第一角度均与所述第一天线端口相关。所述时间长度的集合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时间长度。所述第一信息的接收者和所述第一测量报告的接收者是非共址的。所述X1是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K1是正整数。
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处理模块101还用于接收第二信令以及用于接收X3个第三信号。所述第二信令被用于确定X3个第三配置信息。所述X3个第三信号在X3个第三天线端口发送。所述X3个第三配置信息与所述X3个第三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包括对应的所述第三天线端口{所占用的时频域资源,发送天线端口,关联的ID,发送的信号对应的CP长度}中至少之一。所述X3是大于1的正整数。
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接收模块102还用于接收X2个第二信号。所述X2个第二信号分别被X2个第二天线端口发送,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X2个第二天线端口。所述测量信息针对所述X2个第二信号中的一个第二信号。所述测量信息被用于确定一个第二天线端口。所述第二天线端口被用于发送所述测量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信号。所述时间长度的集合和所述第二天线端口是关联的。所述X2是正整数。
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二处理模块103还用于接收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X1个第一配置信息,X2个第二配置信息}中至少之一。所述X1个第一配置信息与所述X1个第一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所述X2个第二配置信息与所述X2个第二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对应的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占用的时频域资源,发送天线端口,关联的ID,发送的信号对应的CP长度}中至少之一。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对应的所述第二天线端口{所占用的时频域资源,发送天线端口,关联的ID,发送的信号对应的CP长度}中至少之一。
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二处理模块103还用于发送第二测量报告。所述第二测量报告包括{X1个匹配信息,X2个匹配信息}中的至少之一。所述X1个匹配信息和X1个第四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所述X2个匹配信息和X2个第五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所述X1个第四天线端口分别被用于接收所述X1个第一信号,所述X2个第五天线端口分别被用于接收所述X2个第二信号。所述匹配信息包括{对应天线端口的标识,为对应天线端口所分配的时域资源,对应天线端口的方向角}中至少之一。
实施例7
实施例7示例了一个基站设备中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如附图7所示。附图7中,基站设备处理装置200主要由第三处理模块201,第一发送模块202和第二发送模块203组成。
-第三处理模块201:用于接收第一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202:用于发送X1个第一信号;
-第二发送模块203:用于发送第二信息。
实施例7中,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确定X1个第一天线端口,所述X1个第一天线端口分别被用于发送所述X1个第一信号。所述X1个第一天线端口与X1个第一配置信息一一对应。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对应的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占用的时频域资源,发送天线端口,关联的ID,发送的信号对应的CP长度}中至少之一。所述第二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X1个第一配置信息,所述X2个第二配置信息}中的至少前者。
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三处理模块201还用于发送第二信令以及用于发送X3个第三信号。所述第二信令被用于确定X3个第三配置信息。所述X3个第三信号在X3个第三天线端口发送。所述X3个第三配置信息与所述X3个第三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包括对应的所述第三天线端口{所占用的时频域资源,发送天线端口,关联的ID,发送的信号对应的CP长度}中至少之一。所述X3是大于1的正整数。
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发送模块202还用于发送X2个第二信号。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确定X2个第二天线端口,所述X2个第二天线端口分别被用于发送所述X2个第二信号。所述X2个第二天线端口与X2个第二配置信息一一对应。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对应的所述第二天线端口{所占用的时频域资源,发送天线端口,关联的ID,发送的信号对应的CP长度}中至少之一。所述X2是大于1的正整数。
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二发送模块203还用于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所述第一ID,所述第一ID的关联信息,所述第二ID,所述第二ID的关联信息},所述关联信息包括{对应的地理位置坐标,对应的定时信息,对应的载波频率,可以分配的最大连续时间间隔,对应的CP长度}中至少之一。
实施例8
实施例8示例了一个服务中心设备中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如附图8所示。附图8中,服务中心设备处理装置300主要由第二接收模块301和第四处理模块302组成。
-第二接收模块301:用于接收第二信息;
-第四处理模块302:用于接收第一测量报告。
实施例8中,所述第二信息被用于确定{X1个第一配置信息,X2个第二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之一。所述X1个第一配置信息与X1个第一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所述X2个第二配置信息与X2个第二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所述X1个第一天线端口分别被用于发送X1个第一信号,所述X2个第二天线端口分别被用于发送X2个第二信号。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对应的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占用的时频域资源,发送天线端口,关联的ID,发送的信号对应的CP长度}中的至少之一。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对应的所述第二天线端口{所占用的时频域资源,发送天线端口,关联的ID,发送的信号对应的CP长度}中的至少之一。所述第一测量报告包括K1个测量信息,所述测量信息针对所述X1个第一信号中的一个第一信号。所述测量信息被用于确定对应的{时间长度的集合,第一天线端口,第一角度}中的至少前两者。所述时间长度的集合和所述第一角度均与所述第一天线端口相关。所述时间长度的集合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时间长度。所述第二信息的发送者和所述第一测量报告的发送者是非共址的。所述X1和所述X2均是正整数。所述X1和所述X2均是正整数,所述K1是正整数。
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二接收模块301还用于接收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所述第一ID,所述第一ID的关联信息,所述第二ID,所述第二ID的关联信息},所述关联信息包括{对应的地理位置坐标,对应的定时信息,对应的载波频率,可以分配的最大连续时间间隔,对应的CP长度}中至少之一。
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四处理模块302还用于发送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X1个第一配置信息,所述X2个第二配置信息}中至少之一。
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四处理模块302还用于接收第二测量报告。所述第二测量报告包括{X1个匹配信息,X2个匹配信息}中的至少之一。所述X1个匹配信息和X1个第四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所述X2个匹配信息和X2个第五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所述X1个第四天线端口分别被用于接收所述X1个第一信号,所述X2个第五天线端口分别被用于接收所述X2个第二信号。所述匹配信息包括{对应天线端口的标识,为对应天线端口所分配的时域资源,对应天线端口的方向角}中至少之一。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硬盘或者光盘等。可选的,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者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形式实现,也可以由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申请不限于任何特定形式的软件和硬件的结合。本发明中的UE和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车载通信设备,无线传感器,上网卡,物联网终端,RFID终端,NB-IOT终端,MTC(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机器类型通信)终端,eMTC(enhanced MTC,增强的MTC)终端,数据卡,上网卡,车载通信设备,低成本手机,低成本平板电脑等无线通信设备。本发明中的基站包括但不限于宏蜂窝基站,微蜂窝基站,家庭基站,中继基站等无线通信设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5)

1.一种被用于定位的UE中的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发送第一信息;
-步骤B.接收X1个第一信号;
-步骤C.发送第一测量报告。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确定X1个第一天线端口,所述X1个第一天线端口分别被用于发送所述X1个第一信号。所述第一测量报告包括K1个测量信息,所述测量信息针对所述X1个第一信号中的一个第一信号。所述测量信息被用于确定对应的{时间长度的集合,第一天线端口,第一角度}中的至少前两者。所述时间长度的集合和所述第一角度均与所述第一天线端口相关。所述时间长度的集合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时间长度。所述第一信息的接收者和所述第一测量报告的接收者是非共址的。所述X1是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K1是正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B1.接收X2个第二信号。
其中,所述X2个第二信号分别被X2个第二天线端口发送,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X2个第二天线端口。所述测量信息针对所述X2个第二信号中的一个第二信号。所述测量信息被用于确定一个第二天线端口。所述第二天线端口被用于发送所述测量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信号。所述时间长度的集合和所述第二天线端口是关联的。所述X2是正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C0.接收第一信令。
其中,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X1个第一配置信息,X2个第二配置信息}中至少之一。所述X1个第一配置信息与所述X1个第一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所述X2个第二配置信息与所述X2个第二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对应的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占用的时频域资源,发送天线端口,关联的ID,发送的信号对应的CP长度}中至少之一。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对应的所述第二天线端口{所占用的时频域资源,发送天线端口,关联的ID,发送的信号对应的CP长度}中至少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10.接收第二信令;
-步骤A20.接收X3个第三信号。
其中,所述第二信令被用于确定X3个第三配置信息。所述X3个第三信号分别在X3个第三天线端口发送。所述X3个第三配置信息与所述X3个第三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包括对应的所述第三天线端口{所占用的时频域资源,发送天线端口,关联的ID,发送的信号对应的CP长度}中至少之一。所述X3是大于1的正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C1.发送第二测量报告。
其中,所述第二测量报告包括{X1个匹配信息,X2个匹配信息}中的至少之一。所述X1个匹配信息和X1个第四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所述X2个匹配信息和X2个第五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所述X1个第四天线端口分别被用于接收所述X1个第一信号,所述X2个第五天线端口分别被用于接收所述X2个第二信号。所述匹配信息包括{对应天线端口的标识,为对应天线端口所分配的时域资源,对应天线端口的方向角}中至少之一。
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和第一ID关联,所述第一ID是正整数;或者所述第二信号和第二ID关联,所述第二ID是正整数。
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长度被用于确定关联的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时刻和关联的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时刻的差值。
8.一种被用于定位的基站中的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接收第一信息;
-步骤B.发送X1个第一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确定X1个第一天线端口,所述X1个第一天线端口分别被用于发送所述X1个第一信号。所述X1个第一天线端口与X1个第一配置信息一一对应。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对应的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占用的时频域资源,发送天线端口,关联的ID,发送的信号对应的CP长度}中至少之一。所述X1是大于1的正整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B1.发送X2个第二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确定X2个第二天线端口,所述X2个第二天线端口分别被用于发送所述X2个第二信号。所述X2个第二天线端口与X2个第二配置信息一一对应。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对应的所述第二天线端口{所占用的时频域资源,发送天线端口,关联的ID,发送的信号对应的CP长度}中至少之一。所述X2是大于1的正整数。
10.根据权利要求8,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C.发送第二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X1个第一配置信息,所述X2个第二配置信息}中的至少前者。
11.根据权利要求8-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10.发送第二信令;
-步骤A20.发送X3个第三信号。
其中,所述第二信令被用于确定X3个第三配置信息。所述X3个第三信号在X3个第三天线端口发送。所述X3个第三配置信息与所述X3个第三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包括对应的所述第三天线端口{所占用的时频域资源,发送天线端口,关联的ID,发送的信号对应的CP长度}中至少之一。所述X3是大于1的正整数。
12.根据权利要求8-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和第一ID关联,所述第一ID是正整数;或者所述第二信号和第二ID关联,所述第二ID是正整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C1.发送第三信息。
其中,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所述第一ID,所述第一ID的关联信息,所述第二ID,所述第二ID的关联信息},所述关联信息包括{对应的地理位置坐标,对应的定时信息,对应的载波频率,可以分配的最大连续时间间隔,对应的CP长度}中至少之一。
14.根据权利要求10-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包含所述第一信息;或者所述第三信息包含所述第一信息。
15.一种被用于定位的服务中心中的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接收第二信息;
-步骤B.接收第一测量报告。
其中,所述第二信息被用于确定{X1个第一配置信息,X2个第二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之一。所述X1个第一配置信息与X1个第一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所述X2个第二配置信息与X2个第二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所述X1个第一天线端口分别被用于发送X1个第一信号,所述X2个第二天线端口分别被用于发送X2个第二信号。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对应的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占用的时频域资源,发送天线端口,关联的ID,发送的信号对应的CP长度}中的至少之一。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对应的所述第二天线端口{所占用的时频域资源,发送天线端口,关联的ID,发送的信号对应的CP长度}中的至少之一。所述第一测量报告包括K1个测量信息,所述测量信息针对所述X1个第一信号中的一个第一信号。所述测量信息被用于确定对应的{时间长度的集合,第一天线端口,第一角度}中的至少前两者。所述时间长度的集合和所述第一角度均与所述第一天线端口相关。所述时间长度的集合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时间长度。所述第二信息的发送者和所述第一测量报告的发送者是非共址的。所述X1和所述X2均是正整数。所述X1和所述X2均是正整数,所述K1是正整数。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B0.发送第一信令。
其中,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X1个第一配置信息,所述X2个第二配置信息}中至少之一。
17.根据权利要求15,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B1.接收第二测量报告。
其中,所述第二测量报告包括{X1个匹配信息,X2个匹配信息}中的至少之一。所述X1个匹配信息和X1个第四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所述X2个匹配信息和X2个第五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所述X1个第四天线端口分别被用于接收所述X1个第一信号,所述X2个第五天线端口分别被用于接收所述X2个第二信号。所述匹配信息包括{对应天线端口的标识,为对应天线端口所分配的时域资源,对应天线端口的方向角}中至少之一。
18.根据权利要求15-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信息针对所述X2个第二信号中的一个第二信号。所述测量信息被用于确定一个第二天线端口。所述第二天线端口被用于发送所述测量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信号。所述时间长度的集合和所述第二天线端口是关联的。
19.根据权利要求15-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和第一ID关联,所述第一ID是正整数;或者所述第二信号和第二ID关联,所述第二ID是正整数。
20.根据权利要求15-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长度被用于确定关联的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时刻和关联的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时刻的差值。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1.接收第三信息。
其中,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所述第一ID,所述第一ID的关联信息,所述第二ID,所述第二ID的关联信息},所述关联信息包括{对应的地理位置坐标,对应的定时信息,对应的载波频率,可以分配的最大连续时间间隔,对应的CP长度}中至少之一。
22.根据权利要求15-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包含第一信息;或者所述第三信息包含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X1个第一天线端口,所述X2个第二天线端口}中的至少前者。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者和所述第一测量报告的发送者是共址的。
23.一种被用于定位的用户设备,其中,包括如下模块: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发送第一信息;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X1个第一信号;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发送第一测量报告。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确定X1个第一天线端口,所述X1个第一天线端口分别被用于发送所述X1个第一信号。所述第一测量报告包括K1个测量信息,所述测量信息针对所述X1个第一信号中的一个第一信号。所述K1个所述第一信号属于所述X1个第一信号。所述测量信息被用于确定对应的{时间长度的集合,第一天线端口,第一角度}中的至少前两者。所述时间长度的集合和所述第一角度均与所述第一天线端口相关。所述时间长度的集合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时间长度。所述第一信息的接收者和所述第一测量报告的接收者是非共址的。所述X1是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K1是正整数。
24.一种被用于定位的基站设备,其中,包括如下模块: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接收第一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发送X1个第一信号;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发送第二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确定X1个第一天线端口,所述X1个第一天线端口分别被用于发送所述X1个第一信号。所述X1个第一天线端口与X1个第一配置信息一一对应。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对应的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占用的时频域资源,发送天线端口,关联的ID,发送的信号对应的CP长度}中至少之一。所述第二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X1个第一配置信息,所述X2个第二配置信息}中的至少前者。
25.一种被用于定位的服务中心设备,其中,包括如下模块: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信息;
-第四处理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测量报告。
其中,所述第二信息被用于确定{X1个第一配置信息,X2个第二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之一。所述X1个第一配置信息与X1个第一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所述X2个第二配置信息与X2个第二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所述X1个第一天线端口分别被用于发送X1个第一信号,所述X2个第二天线端口分别被用于发送X2个第二信号。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对应的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所占用的时频域资源,发送天线端口,关联的ID,发送的信号对应的CP长度}中至少之一。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对应的所述第二天线端口{所占用的时频域资源,发送天线端口,关联的ID,发送的信号对应的CP长度}中至少之一。所述第一测量报告包括K1个测量信息,所述测量信息针对所述X1个第一信号中的一个第一信号。所述测量信息被用于确定对应的{时间长度的集合,第一天线端口,第一角度}中的至少前两者。所述时间长度的集合和所述第一角度均与所述第一天线端口相关。所述时间长度的集合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时间长度。所述第二信息的发送者和所述第一测量报告的发送者是非共址的。所述X1和所述X2均是正整数。所述X1和所述X2均是正整数,所述K1是正整数。
CN201611033145.7A 2016-11-20 2016-11-20 一种ue、基站和服务中心中的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80933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33145.7A CN108093360B (zh) 2016-11-20 2016-11-20 一种ue、基站和服务中心中的方法和设备
CN201911149918.1A CN111212378B (zh) 2016-11-20 2016-11-20 一种ue、基站和服务中心中的方法和设备
PCT/CN2017/108045 WO2018090812A1 (zh) 2016-11-20 2017-10-27 一种用户设备、基站和服务中心中的方法和设备
US16/416,282 US10757673B2 (en) 2016-11-20 2019-05-20 Method and device in UE, base station and service center
US16/907,327 US11044691B2 (en) 2016-11-20 2020-06-22 Method and device in UE, base station and service center
US17/319,099 US11570741B2 (en) 2016-11-20 2021-05-13 Method and device in UE, base station and service center
US18/082,590 US20230114512A1 (en) 2016-11-20 2022-12-16 Method and device in ue, base station and service cente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33145.7A CN108093360B (zh) 2016-11-20 2016-11-20 一种ue、基站和服务中心中的方法和设备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49918.1A Division CN111212378B (zh) 2016-11-20 2016-11-20 一种ue、基站和服务中心中的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93360A true CN108093360A (zh) 2018-05-29
CN108093360B CN108093360B (zh) 2019-12-24

Family

ID=6214610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49918.1A Active CN111212378B (zh) 2016-11-20 2016-11-20 一种ue、基站和服务中心中的方法和设备
CN201611033145.7A Active CN108093360B (zh) 2016-11-20 2016-11-20 一种ue、基站和服务中心中的方法和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49918.1A Active CN111212378B (zh) 2016-11-20 2016-11-20 一种ue、基站和服务中心中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4) US10757673B2 (zh)
CN (2) CN111212378B (zh)
WO (1) WO2018090812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41100A (zh) * 2018-07-27 2018-12-18 润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数据评估NB-IoT网络覆盖与结构的方法
CN110831150A (zh) * 2018-08-13 2020-02-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到达时间差确定方法及通信设备、系统
CN110958685A (zh) * 2018-09-26 2020-04-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方法以及装置
WO2020114334A1 (zh) * 2018-12-04 2020-06-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WO2021159421A1 (zh) * 2020-02-13 2021-08-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定位方法及装置
WO2022206712A1 (zh) * 2021-04-02 2022-10-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定位方法及装置
WO2023206480A1 (zh) * 2022-04-29 2023-11-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绝对位置的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12378B (zh) * 2016-11-20 2021-03-09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ue、基站和服务中心中的方法和设备
US10433275B2 (en) * 2017-05-26 2019-10-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ositioning mobile devices in a fifth generation wireless network
CN110138519A (zh) * 2018-02-02 2019-08-16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102366709B1 (ko) * 2018-09-12 2022-02-23 에스케이텔레콤 주식회사 트래픽 처리 모니터링 방법
WO2020065894A1 (ja) * 2018-09-27 2020-04-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基地局、端末装置および測位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90005A1 (en) * 2010-01-29 2011-08-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location of user equipment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550122A (zh) * 2009-10-02 2012-07-04 夏普株式会社 用于天线端口模式和发射模式转换的无线通信设备、基站及其方法
CN104081709A (zh) * 2012-01-27 2014-10-01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在基于多载波和/或准校准网络中提供ePDCCH的系统和/或方法
CN104780603A (zh) * 2014-01-14 2015-07-15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天线系统中的无线定位方法
CN105393470A (zh) * 2013-08-08 2016-03-09 英特尔Ip公司 用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的电子下倾角调节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62130C (zh) * 2003-03-31 2006-06-2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估计固定波束空间到达方向的方法
WO2008021392A2 (en) * 2006-08-17 2008-02-21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a 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 in a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system
US8787942B2 (en) * 2009-08-05 2014-07-22 Andrew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hybrid location in an LTE network
CN101646201B (zh) * 2009-09-11 2011-11-16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终端位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20302254A1 (en) * 2009-12-14 2012-11-29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location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WO2012021097A2 (en) * 2010-08-11 2012-02-1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of providing cell grouping for positioning and related networks and devices
US9357418B2 (en) * 2011-02-11 2016-05-31 Lg Electronics Inc. Measurement reporting method of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GB201200754D0 (en) * 2012-01-17 2012-02-29 Ip Access Ltd Network element,integrated circuit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pturing user equipment measurements
CN103856894B (zh) * 2012-12-06 2019-05-07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基于波束的定位方法及设备
CN105227272B (zh) * 2014-06-28 2019-08-09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大尺度mimo传输方法和装置
US9647776B2 (en) * 2014-07-02 2017-05-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network nodes for calibrating uplink measurements
CN105511498B (zh) * 2014-09-23 2019-03-0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6034355A (zh) * 2015-03-11 2016-10-1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用户定位的方法及装置
CN105099534A (zh) * 2015-08-22 2015-11-2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定位信息辅助的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波束赋形方法
CN105611568B (zh) * 2015-11-11 2019-01-01 北京电旗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mro测量报告对lte终端位置进行准确定位的方法
CN111212378B (zh) * 2016-11-20 2021-03-09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ue、基站和服务中心中的方法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50122A (zh) * 2009-10-02 2012-07-04 夏普株式会社 用于天线端口模式和发射模式转换的无线通信设备、基站及其方法
US20110190005A1 (en) * 2010-01-29 2011-08-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location of user equipment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081709A (zh) * 2012-01-27 2014-10-01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在基于多载波和/或准校准网络中提供ePDCCH的系统和/或方法
CN105393470A (zh) * 2013-08-08 2016-03-09 英特尔Ip公司 用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的电子下倾角调节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780603A (zh) * 2014-01-14 2015-07-15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天线系统中的无线定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ZTE: "Quasi Co-Location of Antenna Ports for FD-MIMO", 《R1-155261,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2BIS》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41100A (zh) * 2018-07-27 2018-12-18 润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数据评估NB-IoT网络覆盖与结构的方法
CN110831150A (zh) * 2018-08-13 2020-02-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到达时间差确定方法及通信设备、系统
US11496985B2 (en) 2018-08-13 2022-11-08 Zte Corporatio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ystem
CN110958685A (zh) * 2018-09-26 2020-04-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方法以及装置
CN110958685B (zh) * 2018-09-26 2022-09-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方法以及装置
WO2020114334A1 (zh) * 2018-12-04 2020-06-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11278023A (zh) * 2018-12-04 2020-06-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WO2021159421A1 (zh) * 2020-02-13 2021-08-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定位方法及装置
WO2022206712A1 (zh) * 2021-04-02 2022-10-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定位方法及装置
WO2023206480A1 (zh) * 2022-04-29 2023-11-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绝对位置的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322913A1 (en) 2020-10-08
CN111212378B (zh) 2021-03-09
US11044691B2 (en) 2021-06-22
US20210266860A1 (en) 2021-08-26
WO2018090812A1 (zh) 2018-05-24
US11570741B2 (en) 2023-01-31
US20230114512A1 (en) 2023-04-13
CN111212378A (zh) 2020-05-29
US10757673B2 (en) 2020-08-25
CN108093360B (zh) 2019-12-24
US20190274113A1 (en) 2019-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93360A (zh) 一种ue、基站和服务中心中的方法和设备
CN110022523B (zh) 用于终端设备定位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064056A (zh) 一种ue、基站和服务中心的用于定位的方法和设备
KR101923262B1 (ko) 측정 노드를 포함하여 구성되는 시스템 내에서 다중 수신 포인트로 위치 결정하는 방법
CN111586831B (zh) 信号传输方法与装置
CN110199557B (zh) 通信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2400282B (zh) 用于定位参考信号的频率/时间选择性预编码
CN111436147B (zh) 传输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3476112B (zh) 一种移动终端定位方法和基站
EP2664200A1 (en) Enhanced angle-of-arrival positioning
CN112333624A (zh) 用于定位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8076478B (zh) 一种ue、基站和服务中心中的定位方法和设备
CN112369086A (zh) 用于基于波束信息定位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2771396A (zh) 用于定位目的的简化蜂窝小区位置信息共享
CN109617575A (zh) 一种被用于多天线传输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US8659478B2 (en) Wireless positioning method, wireless positioning apparatus, and mobile station
CN108064081B (zh) 一种ue、基站、服务中心中的定位的方法和装置
CN111971992B (zh) 被用于无线通信中的定位的方法和装置
US11581993B2 (en) Reception timing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CN112514341A (zh) 用于定位信标的取决于波束索引和链路索引的序列生成
JP7310033B2 (ja) 関数ベースのマッチングパターンを使用するフィンガープリンティング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11843993B2 (en) Beam-based machine learning-enabled RFFP positioning
KR20240004365A (ko) 온-디맨드 포지셔닝에 대한 시간 반전
CN117639974A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节点设备及介质
CN116648964A (zh) 一种定位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