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62631A - 城市内涝风险评估方法、装置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城市内涝风险评估方法、装置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62631A
CN108062631A CN201711486865.3A CN201711486865A CN108062631A CN 108062631 A CN108062631 A CN 108062631A CN 201711486865 A CN201711486865 A CN 201711486865A CN 108062631 A CN108062631 A CN 1080626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atial domain
volume
threshold value
area
optimum se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8686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62631B (zh
Inventor
周倩倩
苏炯恒
许小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71148686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62631B/zh
Publication of CN1080626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626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626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626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5Risk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activit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9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database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城市内涝风险评估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通过在GIS用内插法设置不同的设定阈值下计算提取的空域与实际内涝区域的匹配度;选取最高匹配度对应的阈值作为最优设定阈值;根据最优设定阈值利用GIS提取空域的面积、体积以及最大深度;计算所述单体模型以及所述等分体模型的体积与所述最优设定阈值下空域实际体积的偏差值;选取最小偏差值对应的几何模型作为空域建模结构;并计算得出空域的体积随深度的变化曲线,将变化曲线输入SWMM中进行模拟后对城市内涝风险进行评估;通过此方法,提高城市内涝风险评估的效率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城市内涝风险评估方法、装置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文水动力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城市内涝风险评估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洪涝灾害是当今世界上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严重损害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因而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为缓解洪涝灾害带来的不良影响,各地区加快建立具有灾害监测、预防预警、风险评估等功能的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全面提升排水防涝数字化水平,为解决城市排水防涝问题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持。在加强排水设施的规划和建设的同时,也要做好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和预测。
我国对于内涝风险评估研究历时较短,内容尚浅,且工程数据缺乏,所以急需提出科学且高效的城市内涝风险评估方法。目前,地表淹没分析主要依靠GIS对地理高程模型DEM进行简易的洼地提取及水文分析,缺乏对洼地结构的精细化提取及空域建模,将直接影响洪涝灾害评估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城市内涝风险评估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提供设定阈值优化方法对空域进行最优提取,并通过空域结构建模方法构建几何模型为易涝区域内的地表淹没分析提供精细化的数据支撑,进而提高洪涝灾害评估的效率和准确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城市内涝风险评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分别计算以空域的面积、体积和最大深度通过内插法设置不同的设定阈值下利用GIS提取的空域与实际内涝区域的匹配度;
选取所述匹配度中最高的匹配度对应的面积、体积或最大深度的设定阈值作为最优设定阈值;
根据所述最优设定阈值,利用GIS提取空域的面积、体积以及最大深度;
利用所述最优设定阈值下空域的面积和最大深度构建各单体模型;
利用GIS提取所述最优设定阈值下空域在不同深度时的横截面积,以横截面积作为所述空域建模结构的上下底面积构建不同等分数的等分体模型;
计算所述单体模型以及所述等分体模型的体积与所述最优设定阈值下空域实际体积的偏差值;
选取最小偏差值对应的几何模型作为空域建模结构;其中,所述几何模型由所述最小偏差值对应的单体模型和等分体模型组成;
利用所述空域建模结构计算得到所述最优设定阈值下空域的体积随深度的变化曲线,将所述变化曲线输入SWMM中进行模拟后对城市内涝风险进行评估。
可选的,计算空域与实际内涝区域的匹配度,包括:
分别计算面积、体积和最大深度在不同的设定阈值下提取的空域与实际内涝区域重合度,分别计算得到面积、体积和最大深度在不同的设定阈值下的匹配度曲线。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最优设定阈值,利用GIS中的水文分析程序、空间聚合程序和矢量分析程序预测城市易涝区域的位置、范围和水流通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城市内涝风险评估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最优预设阈值模块,用于分别计算以空域的面积、体积和最大深度通过内插法设置不同的设定阈值下利用GIS提取的空域与实际内涝区域的匹配度;选取所述匹配度中最高的匹配度对应的面积、体积或最大深度的设定阈值作为最优设定阈值;
空域提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最优设定阈值,利用GIS提取空域的面积、体积以及最大深度;
单体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利用所述最优设定阈值下空域的面积和最大深度构建各单体模型;
等分体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利用GIS提取所述最优设定阈值下空域在不同深度时的横截面积,以横截面积作为所述空域建模结构的上下底面积构建不同等分数的等分体模型;
空域建模结构获取模块,用于计算所述单体模型以及所述等分体模型的体积与所述最优设定阈值下空域实际体积的偏差值;选取最小偏差值对应的几何模型作为空域建模结构;其中,所述几何模型由所述最小偏差值对应的单体模型和等分体模型组成;
内涝风险评估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空域建模结构计算得到所述最优设定阈值下空域的体积随深度的变化曲线,将所述变化曲线输入SWMM中进行模拟后对城市内涝风险进行评估。
可选的,所述最优预设阈值模块,包括:
匹配度计算单元,用于分别计算面积、体积和最大深度在不同的设定阈值下提取的空域与实际内涝区域重合度,分别计算得到面积、体积和最大深度在不同的设定阈值下的匹配度曲线。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易涝区域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最优设定阈值,利用GIS中的水文分析程序、空间聚合程序和矢量分析程序预测城市易涝区域的位置、范围和水流通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城市内涝风险评估的终端,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所述城市内涝风险评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所述城市内涝风险评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所提供的城市内涝风险评估方法,方法包括:分别计算以空域的面积、体积和最大深度通过内插法设置不同的设定阈值下利用GIS提取的空域与实际内涝区域的匹配度;选取所述匹配度中最高的匹配度对应的面积、体积或最大深度的设定阈值作为最优设定阈值;根据所述最优设定阈值,利用GIS提取空域的面积、体积以及最大深度;利用所述最优设定阈值下空域的面积和最大深度构建各单体模型;利用GIS提取所述最优设定阈值下空域在不同深度时的横截面积,以横截面积作为所述空域建模结构的上下底面积构建等不同等分数的分体模型;计算所述单体模型以及所述等分体模型的体积与所述最优设定阈值下空域实际体积的偏差值;选取最小偏差值对应的几何模型作为空域建模结构;其中,所述几何模型由所述最小偏差值对应的单体模型和等分体模型组成;利用所述空域建模结构计算得到所述最优设定阈值下空域的体积随深度的变化曲线,将所述变化曲线输入SWMM中进行模拟后对城市内涝风险进行评估。
可见,该方法基于GIS对地理高程模型DEM进行空域提取、且在进行空域提取之前进行设定阈值优化处理,利用最优设定阈值提取空域,从而提高真实易涝区域提取的可靠性以及通过用不同的标准立体几何模型(即单体模型和等分体模型)来模拟空域地表结构,对比分析得到最符合实际的空域结构模型,为快速准确构建真实的地表空域结构提供方法支持,从而可以得到易涝区的储水曲线(即体积随深度变化曲线),为城市的地表溢流和淹没的动态模拟提供更高精度的参数模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城市内涝风险评估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利用GIS提取空域信息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不同设定阈值下提取的空域与实际内涝区的匹配度曲线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地表空域建模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地表空域模型体积偏差结果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城市地表空域分析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城市内涝风险评估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随着3S技术的发展,特别是GIS平台的开发,增添了获得开源数据(DEM、数字地图等)的途径。通过GIS提取相关水文参数,大大提高了数据的准确度和精度,使水文建模更加可靠,为洪涝灾害评估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其中,"3S"技术是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 System GPS)这三种技术名词中最后一个单词字头的统称。三者构成狭义的地理信息技术,也是广义地理信息技系统的核心。
其中,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Geo-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DEM(Digital ElevationModel,数字高程模型)是通过有限的地形高程数据实现对地面地形的数字化模拟(即地形表面形态的数字化表达),它是用一组有序数值阵列形式表示地面高程的一种实体地面模型,是数字地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简称DTM)的一个分支,其它各种地形特征值均可由此派生。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城市内涝风险评估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包括:
S100、分别计算以空域的面积、体积和最大深度通过内插法设置不同的设定阈值下利用GIS提取的空域与实际内涝区域的匹配度;
S110、选取匹配度中最高的匹配度对应的面积、体积或最大深度的设定阈值作为最优设定阈值;
S120、根据最优设定阈值,利用GIS提取空域的面积、体积以及最大深度;
具体的,上述各个步骤中空域的提取过程可以是:基于GIS建模,通过“Fill”(填洼)、“Cut fill”(填挖方)、“Raster Calculator”(栅格计算器)等相关模块进行构建模型并设定阈值,最后输出含面积、体积以及最大深度值等表征空域的信息的文档。通过此步骤提取空域的特征信息,为后续地表空域构建数学模型(即构建几何模型)奠定基础。基于GIS的toolbox建模的部分流程可以如图2所示:确定最优阈值后,基于DEM数据可以按照图2的流程设定最优阈值进行空域的提取。其中,Fill为填洼,Raster Calculator为栅格计算器,Spatial Join为空间连接,Filldem为无洼地DEM数据,Cut fill为填挖方,Area-Volumn-Depth为含空域的面积、体积和最大深度值的文档。
本实施例相比于现有技术中进行空域提取时多了设定阈值优化的步骤,即选取最优设定阈值来提取空域,使得提取的空域与实际的易涝区有最大程度的吻合。也可以为后续几何模型的构建提供支持,即为后续几何模型的构建提供更加精确的空域特征信息。
本实施例中是通过匹配度比较确定最优设定阈值。具体过程可以是:利用多种不同的设定阈值进行空域提取。将提取的各个空域与实际内涝区域进行比较,进而确定与实际内涝区域最接近的也就是匹配度最高的空域对应的设定阈值作为最优设定阈值。
本实施例为了提高多种不同的设定阈值设置的可靠性,通过内插法设置不同的设定阈值。本实施例并不限定计算以空域的面积、体积和最大深度通过内插法设置不同的设定阈值下利用GIS提取的空域与实际内涝区域的匹配度的具体方式,也不限定提取的各个空域与实际内涝区域进行匹配度比较的方式。例如可以通过比较重合度来确定两者之间的匹配度。
优选的,计算空域与实际内涝区域的匹配度可以包括:
分别计算面积、体积和最大深度在不同的设定阈值下提取的空域与实际内涝区域重合度,分别计算得到面积、体积和最大深度在不同的设定阈值下的匹配度曲线。
具体的,分别以空域的面积、体积和最大深度用内插法设定不同的设定阈值提取空域,将提取出来的各个空域与实际易涝区域做比较,计算提取的各个空域落在实际易涝区的百分比,分别做出面积、体积和最大深度在不同值下的匹配度曲线,选择最优的设定阈值,设置落在实际易涝区域预设范围内(10米内)的均视为匹配。以丹麦某城市为例,分别以空域的面积、体积和最大深度用内插法设定不同的阈值下提取的空域与实际内涝区的匹配度如下图3所示:从左至右分别为面积匹配曲线、体积匹配曲线和深度匹配曲线。
通过选取合理阈值(最优设定阈值)的设定方法,对地表溢流区域和易涝点进行表征,给出空间易涝区分布,与实际内涝区有最大程度吻合,为快速准确评估城市易涝点的空间分布和水流通路提供技术支持。即优选的,本实施例还可以包括:
根据最优设定阈值,利用GIS中的水文分析程序、空间聚合程序和矢量分析程序预测城市易涝区域的位置、范围和水流通路。
具体的,基于GIS和地理高程模型DEM能快速准确捕捉到空域的信息,并利用最优设定阈值最大程度匹配实际的易涝区情况,快速准确预测易涝点的分布位置、范围和水流通路。即只要在GIS上设置了最优设定阈值,运用水文分析工具就可以准确预测城市的水流通路。运用矢量分析程序和空间聚合程序就可以快速准确预测易涝区域的位置和范围。在最优设定阈值下提取出来空域的体积、面积以及最大深度信息时,能够为下一步地表空域结构建模奠定数据基础。
S130、利用最优设定阈值下空域的面积和最大深度构建各单体模型;
S140、利用GIS提取所述最优设定阈值下空域在不同深度时的横截面积,以横截面积作为所述空域建模结构的上下底面积构建不同等分数的等分体模型;
S150、计算所述单体模型以及所述等分体模型的体积与所述最优设定阈值下空域实际体积的偏差值;选取最小偏差值对应的几何模型作为空域建模结构;其中,所述几何模型由所述最小偏差值对应的单体模型和等分体模型组成;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单体结构可以是各种不同的几何单体,本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例如可以是d/h圆台、圆锥、半椭球体、球缺。对应的本实施例并不限定等分体的具体形式,例如可以是圆台、拟柱体、球台。本实施例利用最佳几何模型来构建真实地空域。这种构建方法能够最大程度精细化地构建真实的空域,使地表淹没模拟更加准确。其次,如果对每个空域以足够小的间距提取横截面积等来构建结构模型,工作量大且繁重。如果能用一个标准立体模型最大程度拟合所有的空域结构,大大降低空域建模的时间,且更加准确和精细化。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是一种新的快速准确的方法。
上述步骤S120到步骤S150通过用不同的标准立体几何模型(即单体模型和等分体模型)来模拟空域地表结构,对比分析得到最符合实际的空域结构模型,为快速准确构建真实的地表空域结构提供方法支持,从而可以得到易涝区的储水曲线(即体积随深度变化曲线),为城市的地表溢流和淹没的动态模拟提供更高精度的参数模拟。下图4是地表空域建模示意图。
下面请参考图4,具体说明几何模型(空域结构建模)构建过程:
运用不同的几何模型来模拟洼地的结构。首先构建单体模型,根据上述设置的最优设定阈值得到的空域的体积、面积和最大深度。通过面积和深度这两个数据计算单体模型的体积,并将计算体积与实际体积(即最优设定阈值下空域的体积)作偏差值;在这个基础上,构建等分分层模型。利用GIS提取空域在不同深度时的横截面积,以横截面积作为标准几何体的上下底面积。构建不同等分数时,计算各层体积然后累加形成等分体的总体积,与实际空域体积作比较,以体积偏差值衡量模型的匹配度,观察随等分数增加的时候,模型匹配度的变化规律,选取体积偏差量最小的几何模型(包括单体结构和等分体结构)作为城市地表空域的最佳结构模型即最佳的空域建模结构。下图5是单体模型和等分体模型与实际模型的匹配结果。
S160、利用空域建模结构计算得到最优设定阈值下空域的体积随深度的变化曲线,将变化曲线输入SWMM中进行模拟后对城市内涝风险进行评估。
具体的,由于易涝范围是空域,这个空域就需要构建不同几何体描述他的形状,进而得出体积随深度的变化曲线,可以在SWMM中输入该变化曲线构建最真实的空域,即能搭建最为真实的地表内涝模型,为城市淹没的动态模拟提供科学的支持。
即基于城市地表空域结构的高精度建模,能得出最符合城市实际的空域结构,进一步得出空域体积随深度的变化曲线,为二维模拟及水动态模拟提供精细化的数据库,计算效率高,实现洪涝灾害风险快速精确的评估。具体过程可以参考图6。将得到的GIS数据,遥感数据以及数字地图里面的地理数据和数字高程模型进行栅格化处理,然后利用GIS进行空域提取、流向分析和空域结构建模,并最终得到地表径流通路,城市易涝点分布和淹没范围及深度信息。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城市内涝风险评估方法,基于GIS空域几何分析法在城市地表易涝区识别和空域建模的方法,即通过GIS的toolbox建模法和设定阈值优化法,可以快速且准确预测城市内涝区域的位置、范围和水流通路。通过空域几何建模的方法,可以得出最佳空域模型的体积随深度的变化曲线,可用于二维模拟和水动力模拟,系统可根据模拟结果自动且准确地评估洪涝灾害风险。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城市内涝风险评估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介绍,下文描述的城市内涝风险评估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上文描述的城市内涝风险评估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请参考图7,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城市内涝风险评估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空域包括:
最优预设阈值模块100,用于分别计算以空域的面积、体积和最大深度通过内插法设置不同的设定阈值下利用GIS提取的空域与实际内涝区域的匹配度;选取匹配度中最高的匹配度对应的面积、体积或最大深度的设定阈值作为最优设定阈值;
空域提取模块200,用于根据最优设定阈值,利用GIS提取空域的面积、体积以及最大深度;
单体模型构建模块300,用于利用最优设定阈值下空域的面积和最大深度构建各单体模型;
等分体模型构建模块400,用于利用GIS提取最优设定阈值下空域在不同深度时的横截面积,以横截面积作为空域建模结构的上下底面积构建不同等分数的等分体模型;
空域建模结构获取模块500,用于计算所述单体模型以及所述等分体模型的体积与所述最优设定阈值下空域实际体积的偏差值;选取最小偏差值对应的几何模型作为空域建模结构;其中,所述几何模型由所述最小偏差值对应的单体模型和等分体模型组成;
内涝风险评估模块600,用于利用空域建模结构计算得到最优设定阈值下空域的体积随深度的变化曲线,将变化曲线输入SWMM中进行模拟后对城市内涝风险进行评估。
基于上述实施例,最优预设阈值模块100空域包括:
匹配度计算单元,用于分别计算面积、体积和最大深度在不同的设定阈值下提取的空域与实际内涝区域重合度,分别计算得到面积、体积和最大深度在不同的设定阈值下的匹配度曲线。
基于上述任意实施例,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易涝区域模块,用于根据最优设定阈值,利用GIS中的水文分析程序、空间聚合程序和矢量分析程序预测城市易涝区域的位置、范围和水流通路。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装置可以是基于可编程逻辑器件实现的,可编程逻辑器件包括FPGA,CPLD,单片机等。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城市内涝风险评估的终端,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城市内涝风险评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城市内涝风险评估方法的步骤。
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城市内涝风险评估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城市内涝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分别计算以空域的面积、体积和最大深度通过内插法设置不同的设定阈值下利用GIS提取的空域与实际内涝区域的匹配度;
选取所述匹配度中最高的匹配度对应的面积、体积或最大深度的设定阈值作为最优设定阈值;
根据所述最优设定阈值,利用GIS提取空域的面积、体积以及最大深度;
利用所述最优设定阈值下空域的面积和最大深度构建各单体模型;
利用GIS提取所述最优设定阈值下空域在不同深度时的横截面积,以横截面积作为所述空域建模结构的上下底面积构建不同等分数的等分体模型;
计算所述单体模型以及所述等分体模型的体积与所述最优设定阈值下空域实际体积的偏差值;
选取最小偏差值对应的几何模型作为空域建模结构;其中,所述几何模型由所述最小偏差值对应的单体模型和等分体模型组成;
利用所述空域建模结构计算得到所述最优设定阈值下空域的体积随深度的变化曲线,将所述变化曲线输入SWMM中进行模拟后对城市内涝风险进行评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空域与实际内涝区域的匹配度,包括:
分别计算面积、体积和最大深度在不同的设定阈值下提取的空域与实际内涝区域重合度,分别计算得到面积、体积和最大深度在不同的设定阈值下的匹配度曲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最优设定阈值,利用GIS中的水文分析程序、空间聚合程序和矢量分析程序预测城市易涝区域的位置、范围和水流通路。
4.一种城市内涝风险评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最优预设阈值模块,用于分别计算以空域的面积、体积和最大深度通过内插法设置不同的设定阈值下利用GIS提取的空域与实际内涝区域的匹配度;选取所述匹配度中最高的匹配度对应的面积、体积或最大深度的设定阈值作为最优设定阈值;
空域提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最优设定阈值,利用GIS提取空域的面积、体积以及最大深度;
单体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利用所述最优设定阈值下空域的面积和最大深度构建各单体模型;
等分体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利用GIS提取所述最优设定阈值下空域在不同深度时的横截面积,以横截面积作为所述空域建模结构的上下底面积构建不同等分数的等分体模型;
空域建模结构获取模块,用于计算所述单体模型以及所述等分体模型的体积与所述最优设定阈值下空域实际体积的偏差值;选取最小偏差值对应的几何模型作为空域建模结构;其中,所述几何模型由所述最小偏差值对应的单体模型和等分体模型组成;
内涝风险评估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空域建模结构计算得到所述最优设定阈值下空域的体积随深度的变化曲线,将所述变化曲线输入SWMM中进行模拟后对城市内涝风险进行评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优预设阈值模块,包括:
匹配度计算单元,用于分别计算面积、体积和最大深度在不同的设定阈值下提取的空域与实际内涝区域重合度,分别计算得到面积、体积和最大深度在不同的设定阈值下的匹配度曲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易涝区域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最优设定阈值,利用GIS中的水文分析程序、空间聚合程序和矢量分析程序预测城市易涝区域的位置、范围和水流通路。
7.一种城市内涝风险评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城市内涝风险评估方法的步骤。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城市内涝风险评估方法的步骤。
CN201711486865.3A 2017-12-29 2017-12-29 城市内涝风险评估方法、装置及终端 Active CN1080626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86865.3A CN108062631B (zh) 2017-12-29 2017-12-29 城市内涝风险评估方法、装置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86865.3A CN108062631B (zh) 2017-12-29 2017-12-29 城市内涝风险评估方法、装置及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62631A true CN108062631A (zh) 2018-05-22
CN108062631B CN108062631B (zh) 2020-08-11

Family

ID=62141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86865.3A Active CN108062631B (zh) 2017-12-29 2017-12-29 城市内涝风险评估方法、装置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6263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08308A (zh) * 2018-10-31 2019-02-05 同济大学 基于三维动态可视化排水管网模拟和结果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5953281A (zh) * 2022-12-19 2023-04-11 贵州大学 一种城市地下空间的内涝灾害动态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6187769A (zh) * 2023-05-04 2023-05-30 四川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 基于情景模拟的城镇洪涝灾害风险研判方法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4001A (zh) * 2010-12-16 2011-04-27 南京大学 一种以栅格为模拟单元的分布式水文模型设计方法
CN103591996A (zh) * 2013-10-27 2014-02-19 沈阳建筑大学 一种分流制雨水管网内涝预警及应急响应装置及方法
CN103927389A (zh) * 2014-04-30 2014-07-16 北京中有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洪涝灾害地理分析评估动态模型的构建方法
CN104898183A (zh) * 2015-05-29 2015-09-09 杭州辰青和业科技有限公司 暴雨城市内涝建模评估方法
US20160063635A1 (en) * 2014-03-17 2016-03-03 Emmett Collazo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lood Risk Analysis
CN106056247A (zh) * 2016-06-02 2016-10-26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城市内涝情境下最优交通路径的选取方法
CN106126911A (zh) * 2016-06-22 2016-11-16 浙江大学 一种考虑潮河水位顶托影响的城市内涝风险评估方法
CN106156949A (zh) * 2016-06-30 2016-11-23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内涝风险评估的雨水低影响开发规划方法
CN106382471A (zh) * 2016-11-25 2017-02-08 上海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 一种考虑关键节点的城市排水管网诊断评估方法
KR101741777B1 (ko) * 2016-01-27 2017-05-30 (주)도명이엔지 공간정보를 사용한 침수지역의 홍수피해액 산정시 침수심 적용 방법
CN106779232A (zh) * 2016-12-28 2017-05-31 合肥学院 一种城市内涝的建模预测方法
CN106940840A (zh) * 2017-03-14 2017-07-11 东南大学 一种城市内涝灾害风险评估方法
CN106971008A (zh) * 2017-05-10 2017-07-2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洪涝风险专题图的自动生成系统及其并行处理方法
CN206431792U (zh) * 2016-12-28 2017-08-22 邦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洪涝灾害监控预警系统
CN107220496A (zh) * 2017-05-26 2017-09-29 上海市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 一种城市暴雨内涝评估建模方法
KR20170123081A (ko) * 2016-04-28 2017-11-07 주식회사 피에스글로벌 침수 지역 추적 시스템,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실행시키기 위한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프로그램을 기록한 기록 매체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4001A (zh) * 2010-12-16 2011-04-27 南京大学 一种以栅格为模拟单元的分布式水文模型设计方法
CN103591996A (zh) * 2013-10-27 2014-02-19 沈阳建筑大学 一种分流制雨水管网内涝预警及应急响应装置及方法
US20160063635A1 (en) * 2014-03-17 2016-03-03 Emmett Collazo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lood Risk Analysis
CN103927389A (zh) * 2014-04-30 2014-07-16 北京中有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洪涝灾害地理分析评估动态模型的构建方法
CN104898183A (zh) * 2015-05-29 2015-09-09 杭州辰青和业科技有限公司 暴雨城市内涝建模评估方法
KR101741777B1 (ko) * 2016-01-27 2017-05-30 (주)도명이엔지 공간정보를 사용한 침수지역의 홍수피해액 산정시 침수심 적용 방법
KR20170123081A (ko) * 2016-04-28 2017-11-07 주식회사 피에스글로벌 침수 지역 추적 시스템,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실행시키기 위한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프로그램을 기록한 기록 매체
CN106056247A (zh) * 2016-06-02 2016-10-26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城市内涝情境下最优交通路径的选取方法
CN106126911A (zh) * 2016-06-22 2016-11-16 浙江大学 一种考虑潮河水位顶托影响的城市内涝风险评估方法
CN106156949A (zh) * 2016-06-30 2016-11-23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内涝风险评估的雨水低影响开发规划方法
CN106382471A (zh) * 2016-11-25 2017-02-08 上海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 一种考虑关键节点的城市排水管网诊断评估方法
CN206431792U (zh) * 2016-12-28 2017-08-22 邦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洪涝灾害监控预警系统
CN106779232A (zh) * 2016-12-28 2017-05-31 合肥学院 一种城市内涝的建模预测方法
CN106940840A (zh) * 2017-03-14 2017-07-11 东南大学 一种城市内涝灾害风险评估方法
CN106971008A (zh) * 2017-05-10 2017-07-2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洪涝风险专题图的自动生成系统及其并行处理方法
CN107220496A (zh) * 2017-05-26 2017-09-29 上海市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 一种城市暴雨内涝评估建模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HANGHONG ZHANG ET AL: "An urban storm-inundation simulation method based on GIS", 《JOURNAL OF HYDROLOGY》 *
周倩倩等: "基于GIS的栅格水文建模法快速评估内涝风险", 《中国给水排水》 *
张杰: "基于GIS及SWMM的郑州市暴雨内涝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基础科学辑》 *
王林等: "基于GIS的城市内涝灾害分析模型研究", 《测绘科学》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08308A (zh) * 2018-10-31 2019-02-05 同济大学 基于三维动态可视化排水管网模拟和结果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5953281A (zh) * 2022-12-19 2023-04-11 贵州大学 一种城市地下空间的内涝灾害动态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6187769A (zh) * 2023-05-04 2023-05-30 四川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 基于情景模拟的城镇洪涝灾害风险研判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62631B (zh) 2020-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84405B (zh) 一种无资料地区溃堤型山洪灾害分析评价方法
Vivoni et al. Generation of 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s based on hydrological similarity
Jasiewicz et al. A new GRASS GIS toolkit for Hortonian analysis of drainage networks
CN102902844A (zh) 基于大数据量dem数据的子流域划分方法
Gumindoga et al. Simulation of streamflow using TOPMODEL in the Upper Save River catchment of Zimbabwe
CN108062631A (zh) 城市内涝风险评估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0175370A (zh) 一种城市汇水潜力区识别方法
CN108009753A (zh) 城市内涝预测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Saeedrashed et al. Estimation of geomorphological parameters of Lower Zab River-Basin by using GIS-based remotely sensed image
Herzog et al. Least-cost 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 and interpolation-based density analysis applied to survey data
KR20080032603A (ko) 디지털 지도에서 스트리트의 현실적인 높이 표현
Akram et al. Automatic Delineation of Drainage Networks and Catchments using DEM data and GIS Capabilities: A case study
Zheng et al. A robust channel network extraction method combining discrete curve evolution and the skeleton construction technique
KR101547943B1 (ko) 폴리곤과 dem을 이용한 유역추출 장치 및 방법
CN112766721B (zh) 一种淤地坝规划选址和规模估算方法
Meneses et al. Identific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Surface Depressions on Grassy Land Surfaces of Different Topographic Attributes Using High-Resolution Terrestrial Laser Scanning Point Cloud and 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
KR100764870B1 (ko) 수치지도의 등고선 자동입력장치와 그 입력방법
Kemal Determination of basin characteristics by using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Hou et al. Effects of sampling and interpolation methods on accuracy of extracted watershed features
Girres An evaluation of the impact of cartographic generalisation on length measurement computed from linear vector databases
CN112923901B (zh) 一种基于rs和gis技术的工程性沉降量的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03745408B (zh) 资源压覆量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12861204B (zh) 山区路域涵洞设计流量的计算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Meyer et al. A Hybrid Framework for Improving Recharge and Discharge Estimation for a Three‐Dimensional Groundwater Flow Model
Liu et al. An algorithm for extracting terrain structure lines based on contour dat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