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62283A -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车载控制器的接口适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车载控制器的接口适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62283A
CN108062283A CN201711288034.5A CN201711288034A CN108062283A CN 108062283 A CN108062283 A CN 108062283A CN 201711288034 A CN201711288034 A CN 201711288034A CN 108062283 A CN108062283 A CN 1080622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ay
output
interface
vobc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8803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62283B (zh
Inventor
王伟
张建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traffic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affic Control Technology TC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affic Control Technology TC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raffic Control Technology TC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28803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62283B/zh
Publication of CN1080622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622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622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622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382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 G06F13/385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for adaptation of a particular data processing system to different peripheral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2213/0026PCI expr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 Dc Digital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轨道交通车载控制器的接口适配装置,该接口适配装置用于PXI平台和车载控制器VOBC之间的接口适配,该接口适配装置包括:输入调理板和输出调理板;所述输入调理板用于将所述PIX平台输出的第一电压值的湿接点信号转化为干接点信号和/或第二电压值的湿接点信号,以供所述VOBC进行采集;所述输出调理板用于将所述VOBC输出的干接点信号和/或第二电压值的湿接点信号转化为第一电压值的湿接点信号,以供所述PXI平台采集。本发明可以解决因VOBC IO接口不统一而导致的联调困难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车载控制器的接口适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轨道交通车载控制器的接口适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单一线路的CBTC(Communication Based TrainControl,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已不能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快速高效的运营要求。为了满足乘客出行的快速、直达,最大程度的提高运营效率,国内众多企事业单位均在研究和实施互联互通的网络化城市轨道运营方式。在互联互通的网络化运营的实施中,信号系统是关键核心设备,是整个网络化运营的中枢神经,也是确保网络化运营安全和提高运行效率的关键,实现信号系统的互联互通是网络化运营的重中之重。
在城轨信号系统互联互通研发实施过程中,测试是保证信号系统高可靠性和稳定性的关键环节。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厂商众多,当本线路列车驶入其他线路时,需要VOBC(Vechile On-Board Controller,车载控制器)与其他厂商的轨旁及地面设备正常通信交互,这是互联互通技术的关键,也是室内测试的核心关注点。
为了完成互联互通测试任务,需要各信号厂商提供自己的VOBC与其他厂商信号系统联调,而各家VOBC的IO接口差异极大,无法直接和对方的仿真设备连接,故需要一种用于轨道交通VOBC接口适配装置,用以实现对互联互通信号系统VOBC的高效测试。
目前,VOBC IO接口差异主要分为电平差异和干湿接点差异两种,电平差异体现在输入输出电平幅值上,干湿节点差异体现在输入输出方式上。如厂商A的VOBC输入为110V电平,输出为干接点;厂商B的VOBC输入为干接点,输出为110V电平;厂商C的VOBC输入为干接点,输出为24V电平等等。
传统的IO接口转换方式为使用继电器进行电气改造,可对电平大小及干湿接点进行转换。
但是,使用继电器进行电气改造存在下述缺陷:
1、不同厂家VOBC IO接口不同,继电器改造方案也无法统一,导致方案设计工作量较大;
2、继电器改造的方式会造成线缆杂乱,影响美观,且后期维护成本较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轨道交通车载控制器的接口适配装置,本发明可以解决因VOBC IO接口不统一而导致的联调困难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轨道交通车载控制器的接口适配装置,该接口适配装置用于PXI平台和车载控制器VOBC之间的接口适配,该接口适配装置包括:输入调理板和输出调理板;
所述输入调理板用于将所述PIX平台输出的第一电压值的湿接点信号转化为干接点信号和/或第二电压值的湿接点信号,以供所述VOBC进行采集;
所述输出调理板用于将所述VOBC输出的干接点信号和/或第二电压值的湿接点信号转化为第一电压值的湿接点信号,以供所述PXI平台采集。
进一步地,所述输入调理板包括多个调理单元,每个调理单元分别包括:输入接口、第一电阻、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一电源、第二电源、第一输出接口和第二输出接口;
其中,所述输入接口的第一端与所述PIX平台的驱动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PIX平台输出的第一电压值,所述输入接口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电源端连接;
所述第一输出接口与所述VOBC的正极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出接口与所述VOBC的负极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分别包括两个公共触点、两个常闭触点和两个常开触点;
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电源端与所述第一电源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和第二常闭触点连接;
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公共触点与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公共触点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公共触点与第二继电器的第二公共触点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与第一输出接口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与第二输出接口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与第二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与第二电源的负极连接,其中,第二电源用于输出第二电压值的电压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继电器和所述第二继电器,在不通电的状态下,第一公共触点与第一常闭触点连接,第二公共触点与第二常闭触点连接;在通电状态下,第一公共触点与第一常开触点连接,第二公共触点与第二常开触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调理板包括:多个调理模块,每个调理模块分别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三继电器、第三电源、第四电源、第五电源、恒流源、二极管、光耦和输出端;
所述第一输入端与VOBC驱动的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入端与VOBC驱动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输出端与PXI平台的采集端连接;
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电源端与所述第三电源连接;
所述第三继电器包括两个公共触点、两个常闭触点和两个常开触点;
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第一公共触点与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第二公共触点与第一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与第一节点连接,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第二常闭触点与第二节点连接;
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与第二节点连接,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与第四电源连接;
所述恒流源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节点连接,所述恒流源的第二端与所述光耦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节点连接,所述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光耦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光耦的第三端与所述输出端连接,所述光耦的第四端与第五电源连接;其中,所述光耦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设置有后级三极管,当所述光耦的后级三极管导通时,所述光耦的第三端和第四端导通;
其中,所述第四电源和第五电源输出第一电压值的电压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输入调理板至少包括两组调理单元,其中一组调理单元用于将所述PIX平台输出的第一电压值的湿接点信号转化为干接点信号,另外一组调理单元用于将所述PIX平台输出的第一电压值的湿接点信号转化为第二电压值的湿接点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调理板至少包括两组调理模块,其中一组调理模块用于将所述VOBC输出的干接点信号转化为第一电压值的湿接点信号,另外一组调理模块用于将所述VOBC输出的第二电压值的湿接点信号转化为第一电压值的湿接点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输入调理板和所述输出调理板的数量均为4。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压值为24V,所述第二电压值为110V。
进一步地,所述接口适配装置还包括:电源速度板;所述电源速度板用于将所述PIX平台输出的第一电压推挽输出的速度脉冲信号转换为:第二电压推挽输出的速度脉冲信号、VOBC提供上拉电阻的开漏输出的速度脉冲信号和外部提供上拉电阻的开漏输出的速度脉冲信号中的任意一种,以供所述VOBC进行采集。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速度板包括:输入接口、速度脉冲信号传递单元、第一控制单元、外部上拉电阻单元、第二控制单元、第三控制单元、第四控制单元和输出接口;
所述输入接口的第一端与PXI平台控制端连接,用于接收PXI平台控制端输出的速度脉冲信号,所述输入接口的第二端与所述速度脉冲信号传递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速度脉冲信号传递单元的第二端与输出接口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输出接口的第二端与VOBC速度采集接口连接,所述速度脉冲信号传递单元用于将PXI平台控制端输出的速度脉冲信号传递给VOBC速度采集接口;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与VOBC上拉电压连接,用于控制VOBC上拉电压是否接入;
所述外部上拉电阻单元用于提供外部上拉电阻;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与外部上拉电阻单元连接,用于控制外部上拉电阻单元是否接入;
所述第三控制单元与外部上拉电阻单元连接,用于调整外部上拉电阻的阻值;
所述第四控制单元与外部上拉电压连接,用于控制外部上拉电压是否接入。
进一步地,所述接口适配装置还包括:MVB板。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轨道交通车载控制器的接口适配装置,可灵活实现对IO信号的适配,经过互联互通平台调试验证,本发明可适配目前国内所有信号厂商的VOBC,解决了互联互通联调各厂商VOBC接口不统一带来的麻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轨道交通车载控制器的接口适配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输入调理板中的调理单元的原理框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输出调理板中的调理模块的原理框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轨道交通车载控制器的接口适配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设计方案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源速度板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介绍本发明方案之前,先介绍下本发明提供的接口适配装置的应用背景。本发明中的接口适配装置依托于NI公司的PXI(PCIextensions for Instrumentation,面向仪器系统的PCI扩展)平台使用,PXI平台将台式PC的性能价格比优势与PCI总线面向仪器领域的必要扩展完美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主流的虚拟仪器测试平台,其依靠优秀的工业设计、高稳定性和可靠性等因素,成为测量和自动化系统的首选运载平台。
在互联互通测试平台中,参见图5所示,PXI平台用于模拟真实车辆及测速装置,它通过数字量IO卡和VOBC进行IO交互,通过数字波形发生器给VOBC发送速度脉冲,并通过其他扩展卡实现发送雷达串口信号,采集VOBC的0~20mA电流信号等功能。
由于PXI平台的数字量IO卡输出和采集为24V湿接点,数字波形发生器模拟的速度脉冲为5V推挽输出,均不能直接和各厂商的VOBC直接交互,故需要开发接口适配装置,将PXI平台和VOBC间交互的IO及速度信号进行适配调理,供对方使用。
基于上述应用背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轨道交通车载控制器的接口适配装置,该接口适配装置用于PXI平台和车载控制器VOBC之间的接口适配,参见图1,该接口适配装置包括:输入调理板和输出调理板;
所述输入调理板用于将所述PIX平台输出的第一电压值的湿接点信号转化为干接点信号和/或第二电压值的湿接点信号,以供所述VOBC进行采集;
所述输出调理板用于将所述VOBC输出的干接点信号和/或第二电压值的湿接点信号转化为第一电压值的湿接点信号,以供所述PXI平台采集。
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入调理板包括多个调理单元,每个调理单元可对PXI平台输出24V湿接点信号进行适配,转换成干接点开关或湿接点110V两种形式中的任意一种,供VOBC采集,原理框图如图2所示。
其中,每个调理单元包括:输入接口、第一电阻(图2中的R)、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一电源(图2中的VCC 5v)、第二电源(图2中以110V为例)、第一输出接口和第二输出接口;
其中,所述输入接口的第一端与PIX驱动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PIX平台输出的第一电压值,所述输入接口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电源端连接;
所述第一输出接口与所述VOBC的正极输入端(图2中的INPUT+)连接,所述第二输出接口与所述VOBC的负极输入端(图2中的INPUT-)连接;
所述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分别包括两个公共触点(4和9)、两个常闭触点(3和10)和两个常开触点(5和8);
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电源端与所述第一电源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3和第二常闭触点10连接;
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公共触点4与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公共触点4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公共触点9与第二继电器的第二公共触点9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5与第一输出接口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8与第二输出接口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5与第二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8与第二电源的负极连接,其中,第二电源用于输出第二电压值的电压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继电器和所述第二继电器,在不通电的状态下,第一公共触点4与第一常闭触点3连接,第二公共触点9与第二常闭触点10连接;在通电状态下,第一公共触点4与第一常开触点5连接,第二公共触点9与第二常开触点8连接。
对于图2所示的调理单元,有以下两种工作情形,分别用于将PXI平台输出24V湿接点信号转换成干接点开关和湿接点110V两种形式。
工作情形1:第二继电器不动作,当PXI输出时,第一继电器励磁,常开触点闭合,第一继电器上的4与5导通,8与9导通,信号INPUT1+与第二继电器的4脚连接,INPUT1-与第二继电器的9脚连接。由于第二继电器没有励磁,常闭触点3与4导通,9与10导通,且3脚与10脚连接,最终导致INPUT1+和INPUT1-导通,对VOBC形成干接点输出;
工作情形2:第二继电器动作,当PXI输出时,第一继电器励磁,常开触点闭合,第一继电器上的4与5导通,8与9导通,信号INPUT1+与第二继电器的4脚连接,INPUT1-与第二继电器的9脚连接。由于第二继电器励磁,第二继电器的4与5导通,9与8导通,110V电压连通到INPUT1+和INPUT1-上,最终对VOBC形成110V湿接点输出。
综上,通过控制第二继电器的供电电压VCC5V,即无论VOBC想要的输入信号为干接点开关还是湿接点110V,接口适配装置均可提供。输入调理板每个单板最多可对32路输入进行适配,并将其分成四组,每8路为一组,每组可统一控制VCC5V进行干湿接点切换,以应对VOBC既有干接点输入,也有湿接点采集的情形,优选地,接口适配装置设置4块输入调理板,可对32x4=128路输入进行调理。
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出调理板包括:多个调理模块,每个调理模块可对VOBC的两种输出方式(干接点开关或湿接点电压)进行适配调理,将其转换成24V湿接点输出,供PXI平台采集,原理框图如图3所示。
其中,每个调理模块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三继电器、第三电源、第四电源、第五电源、恒流源、二极管、光耦和输出端;
所述第一输入端与VOBC驱动的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入端与VOBC驱动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输出端与PXI平台的采集端连接;
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电源端与所述第三电源连接;
所述第三继电器包括两个公共触点(4和9)、两个常闭触点(3和10)和两个常开触点(5和8);
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第一公共触点4与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第二公共触点9与第一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3与第一节点连接,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第二常闭触点10与第二节点连接;
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5与第二节点连接,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8与第四电源连接;
所述恒流源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节点连接,所述恒流源的第二端与所述光耦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节点连接,所述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光耦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光耦的第三端与所述输出端连接,所述光耦的第四端与第五电源连接;其中,所述光耦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设置有后级三极管,当所述光耦的后级三极管导通时,所述光耦的第三端和第四端导通;
其中,所述第四电源和第五电源输出第一电压值(如24V)的电压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图3中的恒流源MIK36010WB为LED驱动芯片,可将电压转换成10mA恒流源,此处用其实现对VOBC湿接点输出(常见为24V和110V)的电压自适应采集。
对于图3所示的调理模块,有以下两种工作情形,分别用于将VOBC的两种输出方式(干接点开关和湿接点电压)进行适配调理,将其转换成24V湿接点输出,供PXI平台采集。
工作情形1:VOBC输出湿接点信号(电压范围7~20MIK36010WB0V),此时不让第三继电器动作,则VOBC输出信号OUT1+和OUT1-通过第三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分别连通到10脚和3脚,继而流经恒流源和光耦,并驱动光耦后级三极管导同,将24V电平送入PXI平台供其采集;
工作情形2:VOBC输出干接点信号,此时需让第三继电器励磁,则常开触点闭合,VOBC输出的OUT1+和OUT1-分别连至第三继电器的8脚和5脚,而8脚连通+24V。当VOBC输出时,干接点导通,OUT1+和OUT1-连接,+24V通过OUT1+进入VOBC,通过OUT1-流出接在第三继电器的5脚,即恒流源MIK36010WB的输入端,并和24VGND形成回路,驱动光耦,将24V电平送入PXI。
综上,通过控制输出调理板上的继电器,无论VOBC输出干接点开关还是湿接点电压,均可被PXI平台采集到。
可以理解的是,输出调理板最大可对32路输出信号进行适配,同样将其分成四组,每8路为一组,每组可统一控制+24V电压进行干湿接点切换,以应对VOBC输出既有干接点开关,也有湿接点电压的情形,优选地,接口适配装置设置4块输出调理板,可对32x4=128路输出进行调理。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信号厂商的VOBC对速度脉冲的要求差异极大,概括起来,分别开漏输出和推挽输出两种。其中开漏输出又分为内部上拉(VOBC提供上拉电阻)和外部上拉(速度传感器提供上拉电阻)两种,外部上拉电阻阻值各厂商又无统一标准(常见为4.7K和2.2K),最终导致PXI输出的5V脉冲需要根据情况转换成以上任一种情形之一。
基于上面分析,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参见图4,所述接口适配装置还包括:电源&速度板(也称电源速度板);所述电源&速度板用于将所述PIX平台输出的第一电压推挽输出的速度脉冲信号转换为:第二电压推挽输出的速度脉冲信号、VOBC提供上拉电阻的开漏输出的速度脉冲信号和外部提供上拉电阻的开漏输出的速度脉冲信号中的任意一种,以供所述VOBC进行采集。
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速度板包括:输入接口、速度脉冲信号传递单元、第一控制单元、外部上拉电阻单元、第二控制单元、第三控制单元、第四控制单元和输出接口;
所述输入接口的第一端与PXI平台控制端连接,用于接收PXI平台控制端输出的速度脉冲信号(该速度脉冲信号以第一电压推挽输出),所述输入接口的第二端与所述速度脉冲信号传递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速度脉冲信号传递单元的第二端与输出接口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输出接口的第二端与VOBC速度采集接口连接,所述速度脉冲信号传递单元用于将PXI平台控制端输出的速度脉冲信号传递给VOBC速度采集接口;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与VOBC上拉电压连接,用于控制VOBC上拉电压是否接入;
所述外部上拉电阻单元用于提供外部上拉电阻;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与外部上拉电阻单元连接,用于控制外部上拉电阻单元是否接入;
所述第三控制单元与外部上拉电阻单元连接,用于调整外部上拉电阻的阻值;
所述第四控制单元与外部上拉电压连接,用于控制外部上拉电压是否接入。
图6示出了电源&速度板的一种原理框图,在图6中,速度脉冲信号传递单元采用达林顿管实现,第一控制单元和第四控制单元采用一个3针跳线P1实现,外部上拉电阻单元采用16个电阻实现,第二控制单元采用两个4位拨码开关SW1和SW2实现,第三控制单元采用八个2针跳线P2-P9实现。图6中,SW为4位拨码开关,本电路8路脉冲输出用到两个拨码开关;P1为3针跳线,可通过跳线帽选通1、2脚或2、3脚;P2-P9为2针跳线,可通过跳线帽实现短接、断开;R1-R12均为4.7K电阻;SPEED1-SPEED8为5V脉冲,V1-V8为调理后的速度脉冲信号。
下面结合图6对电源&速度板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图6所示的电源&速度板包括以下四种工作情形:
工作情形1:开漏输出,VOBC提供上拉电阻。PXI控制端模拟速度传感器发出8路(可变)速度脉冲,高电平5V,脉冲先进入达林顿管ULN2803,驱动内部达林顿管导通,达林顿管的漏极即为ULN2803的输出端,可直接送入车载控制的速度采集接口。工作情形1中由VOBC提供上拉电压和电阻,拨码开关SW1和SW2均需拨到OFF档。
工作情形2:开漏输出,外部提供上拉电阻,阻值4.7K。分析同工作情形1,此时需要将拨码开关所有位均拨到ON档,同时P1跳线连通1、2脚,使VOBC提供的上拉电压连通上拉电阻,此时脉冲V1-V8为外部提供4.7K上拉电阻的开漏输出形式。
工作情形3:开漏输出,外部提供上拉电阻,阻值2.2K。分析同工作情形2,此时需要将拨码开关所有位均拨到ON档,同时P1跳线连通1、2脚,使VOBC提供的上拉电压连通上拉电阻,短接P2-P9跳线,使两个4.7K电阻并联形成近似2.2K上拉电阻。此时脉冲V1-V8为外部提供2.2K上拉电阻的开漏输出形式。
工作情形4:推挽输出,脉冲高电平+24V。需将P1跳线连通2、3脚,由接口适配插箱提供上拉电压,同时电阻R1-R8不能再用4.7K阻值电阻,需根据厂商内部电路和对脉冲要求进行灵活替换。此种情形下,脉冲V1-V8为高电平+24V的推挽输出形式。
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源&速度板可以将PXI输出的5V速度脉冲信号根据需要转换为推挽输出、开漏输出(VOBC提供上拉电阻)、开漏输出(外部提供上拉电阻4.7K)和开漏输出(外部提供上拉电阻2.2K)中的任意一种。
根据上面描述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接口适配装置,可灵活实现对IO信号,速度脉冲的适配,拨码开关一键切换,使用方便。此外,本实施例提供的接口适配装置,集成度高,双端VOBC仅用一个适配插箱即可实现对所有IO的切换。
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参见图4,所述接口适配装置还包括:MVB板,所述MVB板可辅助测试VOBC的MVB通信功能。
参见图4所示的接口适配装置的插箱结构形式,其为3U标准机箱结构,可安装在19英寸机柜上;插箱含4类共10块单板,分别为电源&速度板(1块)、输入调理板(4块)、输出调理板(4块)、MVB板(1块)。电源&速度板用于给其他板卡供电,并对PXI输出的速度脉冲进行电平转换;输入/输出调理板用于对PXI平台和VOBC之间交互的开关量电平进行转换;MVB板可辅助测试VOBC的MVB通信功能。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轨道交通车载控制器的接口适配装置,可灵活实现对IO信号、速度脉冲信号的适配,经过互联互通平台调试验证,本发明可适配目前国内所有信号厂商的VOBC,解决了互联互通联调各厂商VOBC接口不统一带来的麻烦。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轨道交通车载控制器的接口适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接口适配装置用于PXI平台和车载控制器VOBC之间的接口适配,该接口适配装置包括:输入调理板和输出调理板;
所述输入调理板用于将所述PIX平台输出的第一电压值的湿接点信号转化为干接点信号和/或第二电压值的湿接点信号,以供所述VOBC进行采集;
所述输出调理板用于将所述VOBC输出的干接点信号和/或第二电压值的湿接点信号转化为第一电压值的湿接点信号,以供所述PXI平台采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适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调理板包括多个调理单元,每个调理单元分别包括:输入接口、第一电阻、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一电源、第二电源、第一输出接口和第二输出接口;
其中,所述输入接口的第一端与所述PIX平台的驱动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PIX平台输出的第一电压值,所述输入接口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电源端连接;
所述第一输出接口与所述VOBC的正极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出接口与所述VOBC的负极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分别包括两个公共触点、两个常闭触点和两个常开触点;
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电源端与所述第一电源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和第二常闭触点连接;
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公共触点与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公共触点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公共触点与第二继电器的第二公共触点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与第一输出接口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与第二输出接口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与第二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与第二电源的负极连接,其中,第二电源用于输出第二电压值的电压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继电器和所述第二继电器,在不通电的状态下,第一公共触点与第一常闭触点连接,第二公共触点与第二常闭触点连接;在通电状态下,第一公共触点与第一常开触点连接,第二公共触点与第二常开触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适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调理板包括:多个调理模块,每个调理模块分别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三继电器、第三电源、第四电源、第五电源、恒流源、二极管、光耦和输出端;
所述第一输入端与VOBC驱动的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入端与VOBC驱动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输出端与PXI平台的采集端连接;
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电源端与所述第三电源连接;
所述第三继电器包括两个公共触点、两个常闭触点和两个常开触点;
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第一公共触点与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第二公共触点与第一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与第一节点连接,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第二常闭触点与第二节点连接;
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与第二节点连接,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与第四电源连接;
所述恒流源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节点连接,所述恒流源的第二端与所述光耦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节点连接,所述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光耦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光耦的第三端与所述输出端连接,所述光耦的第四端与第五电源连接;其中,所述光耦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设置有后级三极管,当所述光耦的后级三极管导通时,所述光耦的第三端和第四端导通;
其中,所述第四电源和第五电源输出第一电压值的电压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接口适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调理板至少包括两组调理单元,其中一组调理单元用于将所述PIX平台输出的第一电压值的湿接点信号转化为干接点信号,另外一组调理单元用于将所述PIX平台输出的第一电压值的湿接点信号转化为第二电压值的湿接点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接口适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调理板至少包括两组调理模块,其中一组调理模块用于将所述VOBC输出的干接点信号转化为第一电压值的湿接点信号,另外一组调理模块用于将所述VOBC输出的第二电压值的湿接点信号转化为第一电压值的湿接点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接口适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调理板和所述输出调理板的数量均为4。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接口适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值为24V,所述第二电压值为110V。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适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速度板;所述电源速度板用于将所述PIX平台输出的第一电压推挽输出的速度脉冲信号转换为:第二电压推挽输出的速度脉冲信号、VOBC提供上拉电阻的开漏输出的速度脉冲信号和外部提供上拉电阻的开漏输出的速度脉冲信号中的任意一种,以供所述VOBC进行采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口适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速度板包括:输入接口、速度脉冲信号传递单元、第一控制单元、外部上拉电阻单元、第二控制单元、第三控制单元、第四控制单元和输出接口;
所述输入接口的第一端与PXI平台控制端连接,用于接收PXI平台控制端输出的速度脉冲信号,所述输入接口的第二端与所述速度脉冲信号传递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速度脉冲信号传递单元的第二端与输出接口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输出接口的第二端与VOBC速度采集接口连接,所述速度脉冲信号传递单元用于将PXI平台控制端输出的速度脉冲信号传递给VOBC速度采集接口;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与VOBC上拉电压连接,用于控制VOBC上拉电压是否接入;
所述外部上拉电阻单元用于提供外部上拉电阻;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与外部上拉电阻单元连接,用于控制外部上拉电阻单元是否接入;
所述第三控制单元与外部上拉电阻单元连接,用于调整外部上拉电阻的阻值;
所述第四控制单元与外部上拉电压连接,用于控制外部上拉电压是否接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适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MVB板。
CN201711288034.5A 2017-12-07 2017-12-07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车载控制器的接口适配装置 Active CN1080622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88034.5A CN108062283B (zh) 2017-12-07 2017-12-07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车载控制器的接口适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88034.5A CN108062283B (zh) 2017-12-07 2017-12-07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车载控制器的接口适配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62283A true CN108062283A (zh) 2018-05-22
CN108062283B CN108062283B (zh) 2020-02-28

Family

ID=62136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88034.5A Active CN108062283B (zh) 2017-12-07 2017-12-07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车载控制器的接口适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62283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90922A (zh) * 2018-11-26 2019-02-26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控制柜联跳回路的转接装置
CN112649722A (zh) * 2020-12-30 2021-04-13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一种防淹门与信号系统的接口电路的故障监测方法
CN117149687A (zh) * 2023-09-05 2023-12-01 浙江东开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中转保障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552324U (zh) * 2013-10-17 2014-04-16 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安全联锁装置
CN205178871U (zh) * 2015-12-02 2016-04-20 宁波耀德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载控制系统的直流电源无极性大功率接口电路
CN106647705A (zh) * 2016-12-19 2017-05-10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互联互通下的通用车载速度脉冲信号生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552324U (zh) * 2013-10-17 2014-04-16 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安全联锁装置
CN205178871U (zh) * 2015-12-02 2016-04-20 宁波耀德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载控制系统的直流电源无极性大功率接口电路
CN106647705A (zh) * 2016-12-19 2017-05-10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互联互通下的通用车载速度脉冲信号生成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郑重: "安全计算机仿真测试系统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科技辑》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90922A (zh) * 2018-11-26 2019-02-26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控制柜联跳回路的转接装置
CN109390922B (zh) * 2018-11-26 2019-11-08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控制柜联跳回路的转接装置
CN112649722A (zh) * 2020-12-30 2021-04-13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一种防淹门与信号系统的接口电路的故障监测方法
CN117149687A (zh) * 2023-09-05 2023-12-01 浙江东开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中转保障装置
CN117149687B (zh) * 2023-09-05 2024-04-09 浙江东开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中转保障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62283B (zh) 2020-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62283A (zh)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车载控制器的接口适配装置
CN103925853B (zh) 一种运载火箭地面测试系统装置
CN106100767A (zh) 一种载波通信模块智能检测系统
CN103838226B (zh) 轨道车辆控制及监控系统故障检索装置和方法
CN207335757U (zh) 一种汽车组合仪表的测试系统
CN206058598U (zh) 一种航空电子装备地勤训练系统
CN109270373A (zh) 一种全电子联锁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3354511B (zh) 一种tcn网络mvb总线物理层一致性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6448321A (zh) 一种远程实验实现方法及其单片机远程实验系统
CN107450354A (zh) 列控车载设备的接口仿真系统及列控数据测试方法
CN103745630A (zh) 轨旁仿真方法及系统
CN103268697A (zh) Pmi电力系统智能抄表集控系统及其教学实验平台
CN207216312U (zh) 列控车载设备的接口仿真系统
CN106527401A (zh) 一种飞控试验自动化测试系统
CN206863097U (zh) 示波器的控制电路及控制系统
CN207457721U (zh) 列控地面设备仿真测试系统
CN103560908B (zh) 一种集中控制的智能odn电子标签机盘管理电路
CN206249730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可调直流电动势装置
CN205665872U (zh) 居民用户智能电表抄核收模拟教学装置
CN207780112U (zh) 一种用于模拟现场故障的仿真智能电能表
CN208488890U (zh) 电务设备控制电路系列故障练功台
CN208985164U (zh) 仿真电力变压器的故障切换模块
CN204680246U (zh) 轨道电路机车信号教学实验系统
CN210691575U (zh) 一种用于南网的仿真集中器及电力集中抄表系统培训装置
CN203759956U (zh) 专变集信采集模拟培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20

Address after: Unit a, building 2, No. 1166 Tianlong Avenue, Jinniu hi tech Industrial Park, Chengdu, Sichuan 610037

Patentee after: Chengdu traffic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70 Beij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of Fengtai District Haiying Road No. 6 hospital of Beijing, the headquarters of the International 2 Building No. 3

Patentee before: Traffic Control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