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55109A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55109A
CN108055109A CN201810015573.XA CN201810015573A CN108055109A CN 108055109 A CN108055109 A CN 108055109A CN 201810015573 A CN201810015573 A CN 201810015573A CN 108055109 A CN108055109 A CN 1080551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k
nack
csi
pdcch
pucch form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1557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55109B (zh
Inventor
徐东延
安俊基
梁锡喆
李润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80551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551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551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551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71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together with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92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e.g. acknowledgement by energy burs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1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6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7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8Formatting
    • H04L1/0031Multiple signaling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72Error control for data other than payload data, e.g. control data
    • H04L1/0073Special arrangements for feedback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14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using bitma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用于指示是否同时发送肯定应答/否定应答(ACK/NACK)的第一组合和信道质量指示符(CQI)的第一参数、以及用于指示是否多路复用ACK/NACK的第二组合和CQI的第二参数,并且将其作为第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格式发送;以及基于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将ACK/NACK的第一组合或者ACK/NACK的第二组合与CQI多路复用,并且将其作为第一PUCCH格式或第二PUCCH格式发送。

Description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本申请是2014年9月12日提交的、国际申请日为2013年1月17日的、申请号为201380013873.X(PCT/KR2013/000381)的,发明名称为“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并且更特别地,涉及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已经提出了有效的发送和接收技术和利用措施,以最大化有限的无线电资源的效率。被认为是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的系统之一的是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其可以以低复杂性削弱符号间干扰(ISI)效果。在OFDM中,串行输入的数据符号被转换为N个并行数据符号,其分别被加载在将被发送的N个独立子载波上。子载波在频率方面保持正交性。各个正交信道经受独立的频率选择性衰落,并且结果,接收器的复杂性降低,并且所发送的符号的间隔增加,以最小化符号间干扰。
正交频分多址(此后称为OFDMA)表示在使用OFDM作为调制方案的系统中通过将一些可用子载波独立地用于每个用户实现多址的多址方法。通常,OFDMA将诸如子载波的频率资源提供给每个用户,并且各个频率资源被独立地提供给多个用户,而不相互重叠。从而,频率资源被专门地分配到每个用户。在OFDMA系统中,可以通过频率选择性调度获取用于多个用户的频率分集,并且可以根据用于子载波的置换方案,以多种图案分配子载波。另外,可以通过使用多个天线的空间多路复用技术,增加空间区域的效率。
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通过使用多个发射天线和多个接收天线,改进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效率。用于在MIMO系统中实现分集的技术包括空间频率块码(SFBC)、空间时间块码(STBC)、循环延迟分集(CDD)、频率切换发送分集(FSTD)、时间切换发送分集(TSTD)、预编译矢量切换(PVS)、空间多路复用(SM)等。取决于接收天线的数量和发射天线的数量的MIMO信道矩阵可以被分解为多个独立信道。各个独立信道被称为层或流。层的数量表示秩。
可以通过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可以包括多种类型的信息,包括调度请求(SR)、肯定应答/否定应答(ACK/NACK)信号、信道质量指示符(CQI)、预编译矩阵指示符(PMI)、秩指示符(RI)等。PUCCH根据格式传送多种类型的控制信息。
近年来,载波聚合系统受到关注。载波聚合系统是指当无线通信系统支持宽带时,通过聚集具有比目标宽带更小的带宽的一个或多个子载波配置宽带的系统。
在载波聚合系统中,要求用于有效地和可靠地发送多种类型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一方面,提供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用户设备执行的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用于指示是否同时发送肯定应答/否定应答(ACK/NACK)的第一组合和信道质量指示符(CQI)的第一参数和用于指示是否多路复用ACK/NACK的第二组合和CQI的第二参数,并且以第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格式发送多路复用后的第二组合;以及将ACK/NACK的第一组合或者ACK/NACK的第二组合与CQI多路复用,并且通过第一PUCCH格式或第二PUCCH格式发送多路复用后的ACK/NACK和CQI。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户设备。该用户设备包括:射频(RF)单元,该RF单元发送或接收无线电信号;以及处理器,该处理器与RF单元连接,其中,处理器接收用于指示是否同时发送肯定应答/否定应答的第一组合和信道质量指示符(CQI)的第一参数和用于指示是否多路复用ACK/NACK的第二组合和CQI的第二参数,并且以第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格式发送多路复用后的第二组合,并且多路复用ACK/NACK的第一组合或者ACK/NACK的第二组合与CQI,并且通过第一PUCCH格式或第二PUCCH格式发送多路复用后的ACK/NACK和CQI。
当不同类型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需要在相同帧中被发送时,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可以被有效地多路复用和发送。
附图说明
图1示出3GPP LTE中的无线电帧的结构。
图2示出用于一个下行链路时隙的资源网格的一个示例。
图3示出下行链路子帧的结构。
图4示出上行链路子帧的结构。
图5示出单载波系统和载波聚合系统的比较示例。
图6示出用于常规CP中的一个时隙的PUCCH格式2/2a/2b的信道结构。
图7示出用于常规CP中的一个时隙的PUCCH格式1a/1b。
图8示出常规CP中的PUCCH格式2a/2ba中的ACK/NACK的星座映射的示例。
图9示出扩展CP中的ACK/NACK和CQI的联合编译的示例。
图10示出ACK/NACK和SR被多路复用的方法。
图11示出当ACK/NACK和SR被同时发送时的星座映射。
图12示出信道编译比特被映射到码-时间-频率资源的示例。
图13举例说明PUCCH格式3的信道结构。
图14举例说明双RM编译处理。
图15示出确定关于在仅发送A/N时是否应用捆绑的参考值的示例。
图16示出取决于设定P1和P2的终端的操作。
图17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的操作方法。
图18示出终端根据三个RRC参数发送UCI的情况。
图1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被实现的基站和终端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的技术可以在多种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包括码分多址(CDMA)、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正交频分多址(OFDMA)、单载波FDMA(SC-FDMA)等。CDMA可以通过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UTRA)或CDMA2000的无线电技术实现。TDMA可以通过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技术(EDGE)的无线电技术实现。OFDMA可以被实现为诸如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802-20、E-UTRA(演进的UTRA)等的无线电技术。作为IEEE802.16e的演进的IEEE 802.16m提供与基于IEEE 802.16e的系统的后向兼容性。UTRA是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作为使用演进-UMTS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的演进UMTS(E-UMTS)的一部分的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长期演进(LTE)在下行链路中采用OFDMA并且在上行链路中采用SC-FDMA。LTE-高级(A)是3GPP LTE的演进。LTE/LTE-A主要被描述用于清楚说明,但是本发明的精神不限于此。
无线通信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基站(BS)。每个基站都将通信服务提供给特定地理区域。用户设备(UE)可以是固定的或者移动的,并且可以被称为其他术语,诸如,移动台(MS)、移动终端(MT)、用户终端(UT)、用户站(SS)、无线设备、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调制解调器、手持式设备等。基站通常表示与终端通信的固定台,并且可以被称为不同术语,诸如,演进-节点B(eNB)、基站收发机系统(BTS)、接入点等。
用户设备通常属于一个小区,并且终端所属的小区被称为服务小区。将通信服务提供给服务小区的基站被称为服务BS。服务基站可以提供一个或多个服务小区。
该技术可以在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中使用。通常,下行链路是指从基站到终端的通信,并且上行链路是指从终端到基站的通信。
基于在通信系统中被广泛知晓的开放式系统互连(OSI)模型的三个更低层,终端和基站之间的无线电接口协议层可以被划分为第一层(L1)、第二层(L2)、以及第三层(L3)。
作为第一层的物理层通过传输信道,与作为更高层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层连接,并且数据通过传输信道在MAC层和物理层之间移动。另外,数据在不同物理层之间移动,即,通过物理信道在发射器和接收器处的物理层之间移动。
作为第二层的无线数据链路层由MAC层、RLC层和PDCP层构成。作为负责映射逻辑信道和传输信道的层的MAC层选择合适传输信道,以发送从RLC层传送的数据,并且将所要求的控制信息添加到MAC协议数据单元(PDU)的头部。
RLC层位于MAC层之上的层,以支持数据的可靠发送。而且,RLC层分段并且级联从更高层传送的RLC服务数据单元(SDU),以配置具有适用于无线电间隔的合适尺寸。接收器的RLC层支持数据的重新组装功能,以从所接收的RLC PDU恢复原始RLC SDU。
PDCP层仅在分组交换区域中被使用,并且IP分组的头部可以被压缩和发送,以增加无线电信道中的分组数据的发送效率。
作为第三层的RRC层用于控制更低层,并且在用户设备和网络之间交换无线电资源控制信息。根据用户设备的通信状态,限定包括空闲模式和RRC连接模式等的多种RRC状态,并且当必要时,RRC状态之间的转变是可能的。在RRC层中,限定与无线电资源管理相关的多种过程,其包括系统信息广播、RRC接入管理过程、多分量载波配置过程、无无线电承载控制过程、安全过程、测量过程、移动性管理过程(切换)等。
无线通信系统可以是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多输入单输出(MISO)系统、单输入单输出(SISO)系统、以及单输入多输出(SIMO)系统中的任一个。MIMO系统使用多个发射天线和多个接收天线。MISO系统使用多个发射天线和一个接收天线。SISO系统使用一个发射天线和一个接收天线。SIMO系统使用一个发射天线和多个接收天线。此后,发射天线是指用于发送一个信号或流的物理或逻辑天线,并且接收天线是指用于接收一个信号或流的物理或逻辑天线。
图1示出3GPP LTE中的无线电帧的结构。
这可以参考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TS 36.211V 8.2.0(2008-03)“Technical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Access(E-UTRA);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Release 8)(技术规范组无线电接入网络;眼睛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物理信道和调制(版本8))”的第五部分。参考图1,无线电帧由10个子帧构成,并且一个子帧由2个时隙构成。无线电帧中的时隙通过时隙号#0至#9编号。发送一个子帧所要求的时间被称为发送时间间隔(TTI)。TTI可以是用于数据发送的调度单元。例如,一个帧的长度可以是10ms,一个子帧的长度可以是1ms,并且一个时隙的长度可以是0.5ms。
一个时隙包括时域中的多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并且包括频域中的多个子载波。由于3GPP LTE在下行链路中使用OFDMA,所以OFDM符号被用于表示一个符号周期,并且根据多址方案可以称为其他名称。例如,当SC-FDMA被用作上行链路多址方案时,OFDM符号可以被称为SC-FDMA符号。资源块(RB)包括一个时隙中的多个连续子载波作为资源分配单元。无线电帧的结构仅是一个示例。从而,包括在无线电帧中的子帧的数量、包括在子帧中的时隙的数量、或者包括在时隙中的OFDM符号的数量可以不同地改变。
3GPP LTE限定一个时隙在常规循环前缀(CP)中包括7个OFDM符号,并且一个时隙在扩展CP中包括6个OFDM符号。
无线通信系统通常可以被划分为频分双工(FDD)方案和时分双工(TDD)方案。根据FDD方案,在占用不同频带的同时,执行上行链路发送和下行链路发送。根据TDD方案,在占用相同频带的同时,在不同定时执行上行链路发送和下行链路发送。TDD方案的信道响应基本上是互逆的。这意味着下行链路信道响应和上行链路信道响应在给定频域中几乎相同。从而,在基于TDD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可以从上行链路信道响应获取下行链路信道响应。在TDD方案中,由于整个频带被时分为上行链路发送和下行链路发送,所以通过基站的下行链路发送和通过终端的上行链路发送可以不同时执行。在上行链路发送和下行链路发送以子帧为单位被划分的TDD系统中,在不同子帧中执行上行链路发送和下行链路发送。
图2示出用于一个下行链路时隙的资源网格的一个示例。
下行链路时隙包括时域中的多个OFDM符号,并且包括频域中的NRB个资源块。包括在下行链路时隙中的资源块的数量NRB从属于在小区中设置的下行链路带宽NDL。例如,在LTE系统中,NRB可以是6至110中的任一个。一个资源块包括频域中的多个子载波。上行链路时隙的结构也可以与下行链路时隙的结构相同。
资源网格上的每个元素都被称为资源元素(RE)。资源网格上的资源元素可以通过时隙中的一对索引(k,l)被识别。在此,k(k=0,...,NRB x 12-1)表示频域中的子载波索引,并且l(l=0,...,6)表示时域中的OFDM符号索引。
在此,示例性地描述一个资源块由时域中的7个OFDM符号和频域中的12个子载波构成,并且从而包括7x 12个资源元素,但是OFDM符号的数量和资源块中的子载波的数量不限于此。OFDM符号的数量和子载波的数量可以取决于CP的长度、频率间隔等被不同地改变。例如,在常规CP的情况下,OFDM符号的数量是7,并且在扩展CP的情况下,OFDM符号的数量是6。作为一个OFDM符号中的子载波的数量,可以选择并且使用128、256、512、1024、1536和2048中的一个。
图3示出下行链路子帧的结构。
下行链路子帧包括时域中的两个时隙,并且在常规CP中每个时隙包括7个OFDM符号。预编译子帧中的第一时隙的最多3个OFDM符号(最多4个OFDM符号用于1.4MHz带宽)是控制信道被分配到的控制区域,并且剩余OFDM符号变为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被分配到的数据区域。
PUCCH可以传送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资源分配和发送格式、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资源分配信息、关于PCH的寻呼信息、关于DL-SCH的系统信息、诸如在PDSCH上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的更高层控制消息的资源分配、用于预定UE组中的各个UE的发送功率控制命令集、以及互联网协议语音(VoIP)的激活。多个PDCCH可以在控制区域中被发送,并且终端可以监测多个PDCCH。PDCCH在一个或多个连续控制信道元素(CCE)的聚合上被发送。CCE是用于给PDCCH提供取决于无线电信道的状态的编译速率的逻辑分配单元。CCE对应于多个资源元素组。根据CCE的数量和由CCE提供的编译速率的相互关系,确定PDCCH的格式和可用PDCCH的比特数。
基站根据将被发送到终端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确定PDCCH格式,并且将循环冗余校验(CRC)附接到控制信息。唯一标识符(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根据PDCCH的拥有者或目的被掩蔽在CRC上。在用于特定终端的PDCCH的情况下,终端的唯一标识符,例如小区(C)-RNTI,可以被掩蔽在CRC上。可替换地,在用于寻呼消息的PDCCH的情况下,寻呼指示标识符,例如,寻呼(P)-RNTI可以被掩蔽在CRC上。在用于系统信息块(SIB)的PDCCH的情况下,系统信息(SI)-RNTI可以被掩蔽在CRC上。随机接入(RA)-RNTI可以被掩蔽在CRC上,以指示作为对终端的随机接入前导的发送的响应的随机接入响应。
图4示出上行链路子帧的结构。
上行链路子帧在频域中可以被划分为控制区和数据区。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被分配到控制区。用于发送数据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被分配到数据区。
当在更高层中指示时,终端可以支持PUSCH和PUCCH的同时发送。
用于一个终端的PUCCH被分配到子帧中的资源块对。属于资源块对的资源块分别占用第一和第二时隙中的不同子载波。由属于分配到PUCCH的资源块对的资源块占用的频率基于时隙边界被改变。这意味着分配到PUCCH的RB对在时隙边界上跳频。终端通过时间上的不同子载波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以获取频率分集增益。
PUSCH被映射到作为传输信道的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SCH)。在PUSCH上发送的上行链路数据可以是作为用于在TTI期间发送的UL-SCH的数据块的传输块。传输块可以是用户信息。可替换地,上行链路数据可以是多路复用后的数据。多路复用后的数据可以通过多路复用用于UL-SCH的传输块和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被获取。例如,被多路复用到数据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可以包括信道质量指示符(CQI)、预编译矩阵指示符(PMI)、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肯定应答/否定应答(HARQ-ACK/NACK)(可以被表示为HARQ-ACK或由A/N简单地表示)、秩指示符(RI)等。可替换地,上行链路数据可以仅由上行链路控制信息构成。
同时,无线通信系统可以支持载波聚合(CA)。在此,载波聚合是指聚集具有小带宽的多个载波,以配置宽带。载波聚合系统是指当无线通信系统支持宽带时,通过聚集具有比目标宽带更小的带宽的一个或多个子载波配置宽带的系统。
图5示出单载波系统和载波聚合系统的比较示例。
参考图5,在单载波系统中,通过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对于终端仅可以支持一个载波。载波的带宽可以是多样化的,但是一个载波被分配到终端。相反,在载波聚合系统中,多个分量载波(CC)可以被分配到终端。例如,三个20MHz分量载波可以被分配,以将60MHz的带宽分配到终端。分量载波包括下行链路分量载波(DL CC)和上行链路(UL)CC。
载波聚合系统可以被划分为相应的载波连续的连续载波聚合系统和相应的载波相互分离的非连续载波聚合系统。当此后载波聚合系统被简单地称为载波聚合系统时,应该理解,载波聚合系统包括相应的分量载波连续的连续载波聚合系统和相应的分量载波不连续的非连续载波聚合系统。
当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被聚集时作为目标的分量载波可以仅使用在现有系统中使用的带宽,用于与现有系统后向兼容。例如,3GPP LTE系统支持1.4MHz、3MHz、5MHz、10MHz、15MHz和20MHz的带宽,并且3GPP LTE-A系统可以通过仅使用3GPP LTE系统的带宽来配置20MHz以上的宽带。可替换地,宽带可以通过限定新带宽来配置,而不原样使用现有系统的带宽。
无线通信系统的系统频带被划分为多个载波频率。在此,载波频率是指小区的中心频率。此后,小区可以指下行链路频率资源和上行链路频率资源。可替换地,小区可以指下行链路频率资源和可选上行链路频率资源的组合。而且,通常,当不考虑载波聚合(CA)时,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频率资源可以连续地存在作为一个小区中的一对。
为了通过特定小区发送和接收分组数据,终端应该首先完成关于特定小区的配置。在此,配置是指完成接收对于对应小区发送和接收数据所需的系统信息的状态。例如,该配置可以包括接收发送和接收数据所需的公共物理层参数、MAC层参数、或RRC层中的特定操作所需的参数的整体处理。当完成其配置的小区仅接收到发送分组数据的信息时,该小区处于分组可以立即被发送和接收的状态。
完成其配置的小区可以存在于激活状态或停用状态。在此,激活表示数据被发送或接收或者小区处于就绪状态。终端可以监测或接收被激活小区的控制信道(PDCCH)和数据信道(PDSCH),以验证向其分配的资源(可以是频率、时间等)。
停用表示不可以发送或接收业务数据,或者可以发送/接收测量或最少信息。终端可以接收从被停用小区接收分组所需的系统信息(SI)。相反,终端不监测或者接收被停用小区的控制信道(PDCCH)和数据信道(PDSCH)以验证向其分配的资源(可以是频率、时间等)。
小区可以被划分为主小区(P小区)、辅小区(S小区)、以及服务小区。
主小区是指在主频率操作的小区,并且是指终端与基站执行初始连接建立过程或者连接重新建立过程的小区或者在切换过程期间由主小区指示的小区。
辅小区是指在辅助频率操作并且一旦RRC建立就入驻的小区,辅小区被配置并且被用于提供附加无线电资源。
当终端是不配置CA或者不能提供CA的终端时,服务小区被配置为主小区。当CA被配置时,被称为服务小区的术语被用于表示由主小区和所有辅助小区中的一个或多个小区构成的集合。
即,主小区表示在RRC建立或重新建立状态下提供安全输入和NAS移动性信息的一个服务小区。根据用户设备的能力,至少一个小区可以被配置成与主小区一起形成服务小区集合,并且至少一个小区被称为第二小区。
从而,被配置用于一个终端的服务小区可以由仅一个主小区构成,或者可以由一个主小区和至少一个辅小区构成,并且多个服务小区可以被配置用于终端。
主分量载波(PCC)是指对应于主小区的CC。PCC是多个CC中终端与基站初始连接或RRC连接的CC。PCC是负责用于关于多个CC的信号发送的连接或RRC连接并且管理作为与终端相关联的建立信息的UE上下文信息的特定CC。而且,PCC与终端连接,并且PCC处于RRC连接模式,PCC连续地存在于激活状态。
第二分量载波(SCC)是指对应于第二小区的CC。即,SCC是除了PCC之外的分配到终端的CC,并且SCC是用于附加资源分配等的扩展载波,并且SCC可能处于激活状态或停用状态。
对应于主小区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被称为下行链路主分量载波(DL PCC),并且对应于主小区的上行链路分量载波被称为上行链路主分量载波(UL PCC)。而且,在下行链路中,对应于辅小区的分量载波被称为下行链路辅分量载波(DL SCC),并且在上行链路中,对应于辅小区的分量载波被称为上行链路辅分量载波(UL SCC)。
主小区和辅小区具有以下特征。
首先,主小区被用于发送PUCCH。
第二,主小区被连续激活,而辅小区是根据特定情形被激活/停用的载波。
第三,当主小区经受无线电链路故障(此后称为RLF)时,RRC重新建立被触发,但是当辅小区经受RLF时,不触发RRC重新建立。
第四,通过改变安全密钥或者伴有随机接入信道(RACH)的切换过程,可以改变主小区。
第五,通过主小区接收非接入层(NAS)信息。
第六,在主小区中,DL PCC和UL PCC被连续地构成为一对。
第七,不同分量载波CC在相应的终端中可以被配置为主小区。
第八,可以通过RRC层执行主小区的重配置、添加和去除的过程。在添加新辅小区时,RRC信令可以被用于发送专用辅小区的系统信息。
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可以构成一个服务小区,并且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和上行链路分量载波被建立,以构成一个服务小区。然而,服务小区不仅通过一个上行链路分量载波构成。
即,分量载波的激活/停用等效于服务小区的激活/停用的概念。例如,假设服务小区1由DL CC1构成,则服务小区1的激活是指DL CC1的激活。假设服务小区2通过建立DL CC2和UL CC2构成,则服务小区2的激活是指DL CC2和UL CC2的激活。同时,每个分量载波可以对应于该小区。
在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之间聚合的分量载波的数量可以被设置为相互不同。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的数量和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数量相同的情况被称为对称聚合,并且数量相互不同的情况被称为不对称聚合。而且,分量载波的尺寸(即,带宽)可以相互不同。例如,当假设五个分量载波被用于配置70MHz频带时,70MHz频带可以由5MHz分量载波(载波#0)、20MHz分量载波(载波#1)、20MHz分量载波(载波#2)、20MHz分量载波(载波#3)、以及5MHz分量载波(载波#4)构成。
如上所述,不同于单载波系统,载波聚合系统可以支持多个分量载波(CC)。即,一个终端可以通过多个DL CC接收多个PDSCH。而且,终端可以通过例如UL PCC的一个UL CC来发送用于多个PDSCH的ACK/NACK。即,在相关技术中的单载波系统中,由于在一个子帧中仅接收一个PDSCH,所以仅发送最多两个HARQ ACK/NACK(此后,为了容易说明,缩写为ACK/NACK)。然而,在载波聚合系统中,由于用于多个PDSCH的ACK/NACK可以通过一个UL CC被发送,所以要求用于其的ACK/NACK发送方法。
终端可以在多个DL CC中监测PDCCH,并且通过多个DL CC同时接收下行链路传输块。用户设备可以通过多个UL CC同时发送多个上行链路传输块。
在多载波系统中,可以提供用于CC调度的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在一个CC中发送PDCCH-PDSCH对。该CC被称为自调度。而且,这意味着通过其发送PUSCH的UL CC变成链接至通过其发送对应的PDSCCH的DL CC的CC。即,在PDCCH中,在相同CC上分配PDSCH资源,或者在所链接的UL CC上分配PUSCH资源。
第二种方法是,不管通过其发送PDCCH的DL CC如何,均确定通过其发送PDSCH的DLCC或者通过其发送PUSCH的UL CC。即,在不同DL CC中发送PDCCH和PDSCH,或者通过不与通过其发送PDCCH的DL CC链接的UL CC发送PUSCH。这被称为跨载波调度。通过其发送PDCCH的CC被称为PDCCH载波、监测载波、或者调度载波,或者通过其发送PDSCH/PUSCH的CC被称为PDSCH/PUSCH载波或被调度的载波。
此后,将描述现有PUCCH格式。
PUCCH根据格式传送多种类型的控制信息。PUCCH格式1传送调度请求(SR)。在该情况下,可以应用开关键控(OOK)方案。PUCCH格式1a传送由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方案调制的肯定应答/否定应答(ACK/NACK),用于一个码字。PUCCH格式1b传送由正交相移键控(QPSK)方案调制的ACK/NACK,用于两个码字。PUCCH格式2传送由QPSK方案调制的信道质量指示符(CQI)。PUCCH格式2a和2b传送CQI和ACK/NACK。
表1示出根据PUCCH格式和子帧中的比特数的调制方案。
[表1]
PUCCH格式 调制方案 每子帧的比特数,Mbit
1 N/A N/A
1a BPSK 1
1b QPSK 2
2 QPSK 20
2a QPSK+BPSK 21
2b QPSK+QPSK 22
图6示出在常规CP中用于一个时隙的PUCCH格式2/2a/2b的信道结构。如上所述,PUCCH格式2/2a/2b被用于发送CQI。
参考图6,在常规CP中,SC-FDMA符号1和5被用于作为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的解调参考符号(DM RS)。在扩展CP中,SC-FDMA符号3被用于DM RS。
10个CQI信息比特以例如1/2速率被信道编译,以变为20个编译的比特。里德-米勒(RM)码可以在信道编译中使用。另外,信息比特被加扰(类似于通过具有长度为31的gold序列对PUSCH数据加扰),并且此后QPSK星座映射,并且结果,生成QPSK调制符号(时隙0中的d0至d4)。每个QPSK调制符号通过具有长度为12的基本RS序列的循环移位被调制并且被OFDM调制,并且此后,在子帧中的10个SC-FDMA符号的每个中被发送。12个均匀分离的周期移位允许12个不同用户设备在相同PUCCH资源块中被正交多路复用。作为被应用至SC-FDMA符号1和5的DM RS序列,可以使用具有长度为12的基本RS序列。
图7示出在常规CP中用于一个时隙的PUCCH格式1a/1b。在第三至第五SC-FDMA符号中发送上行链路参考信号。在图7中,在逆快速傅里叶变换(IFFT)调制之后在时域中或者在IFFT调制之前在频域中可以调制w0、w1、w2和w3
在LTE中,ACK/NACK和CQI可以同时在相同子帧中,并且可能不允许被同时发送。当ACK/NACK和CQI不允许被同时发送时,用户设备可能需要在配置CQI反馈的子帧的PUCCH中发送ACK/NACK。在该情况下,CQI被丢弃,并且仅ACK/NACK通过PUCCH格式1a/1b被发送。
ACK/NACK和CQI在相同子帧中的同时发送可以通过用户设备-特定更高层(RRC)信令被配置。例如,ACK/NACK和CQI是否可以在相同子帧中被同时发送可以通过在无线电资源控制(RRC)消息中包括的参数“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配置。即,当“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被设置为“真(TRUE)”时,可以允许同时发送,当“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被设置为“假(FALSE)”时,可能不允许同时发送。当同时发送可用时,CQI和1-比特或2-比特ACK/NACK信息可以被多路复用到其中基站调度器允许CQI和ACK/NACK的同时发送的子帧中的相同PUCCH资源块。在该情况下,必须保持具有低立方度量(CM)的单载波特性。在用于在保持单载波特性的同时多路复用CQI和ACK/NACK的方法中,常规CP和扩展CP相互不同。
首先,当常规CP中通过PUCCH格式2a/2b一起发送1-比特或2-比特ACK/NACK和CQI时,ACK/NACK比特不被加扰,但是被BPSK(在1比特的情况下)/QPSK(在2比特的情况下)调制以变为一个ACK/NACK调制符号(dHARQ)。ACK被二进制“1”编码,并且NACK被二进制“0”编码。一个ACK/NACK解调符号(dHARQ)被用于调制每个时隙中的第二RS符号。即,通过使用RS用信号发送ACK/NACK。
图8示出常规CP中PUCCH格式2a/2ba的ACK/NACK的星座映射的示例。
参考图8,NACK(在发送两个下行链路码字的情况下的NACK和NACK)被映射到+1。在表示用户设备不能在PDCCH中检测下行链路许可的情况的不连续发送(DTX)中,ACK和NACK均不被发送,并且在该情况下,配置默认NACK。DTX被分析为NACK,并且导致下行链路重新发送。
接下来,在使用每时隙一个RS符号的扩展CP中,1或2-比特ACK/NACK与CQI被联合编译。
图9示出扩展CP中的ACK/NACK和CQI的联合编译的示例。
参考图9,由RM码支持的信息比特的最大比特数可以是13。在该情况下,CQI信息比特Kcqi可以是11比特,并且ACK/NACK信息比特KACK/NACK可以是2比特。CQI信息比特和ACK/NACK信息比特被级联,以生成比特流,并且此后,由RM码信道编译。在该情况下,表达为CQI信息比特和ACK/NACK信息比特被联合编译。即,CQI信息比特和ACK/NACK信息比特被联合编译,以变为20个编译的比特。通过这样的处理生成的20比特码字以具有图6中描述的信道结构的PUCCH格式2(不同于图6之处在于,在扩展CP的情况下,每时隙使用一个RS符号)被发送。
在LTE中,ACK/NACK和SR被多路复用,以通过PUCCH格式1a/1b被同时发送。
图10示出ACK/NACK和SR被多路复用的方法。
参考图10,当ACK/NACK和SR在相同子帧中被同时发送时,用户设备在所分配的SR资源中发送ACK/NACK,并且在该情况下,ACK/NACK意味着肯定SR。当接收到肯定SR时,基站可以知晓用户设备请求调度。而且,用户设备可以在所分配的ACK/NACK资源中发送ACK/NACK,并且ACK/NACK意味着否定SR。即,在ACK/NACK和SR被同时发送的子帧中通过哪个资源发送ACK/NACK,基站可以识别SR是肯定SR还是否定SR以及ACK/NACK。
图11示出当ACK/NACK和SR被同时发送时的星座映射。
参考图11,DTX/NACK和肯定SR被映射到星座图的+1,并且ACK被映射到-1。星座图可以示出信号的相位。
同时,在LTE TDD系统中,用户设备可以将用于多个PDSCH的多个ACK/NACK反馈至基站。原因在于,用户设备可以在多个子帧中接收多个PDSCH,并且在一个子帧中发送用于多个PDSCH的ACK/NACK。在该情况下,提供两种类型的ACK/NACK发送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ACK/NACK捆绑。在ACK/NACK捆绑中,通过逻辑AND操作,耦合用于多个数据单元的ACK/NACK比特。例如,当用户设备成功地解码所有多个数据单元时,用户设备仅发送给一个ACK比特。相反,当用户设备不能解码或检测甚至多个数据单元中的任一个时,用户设备发送NACK比特或不发送NACK比特。
捆绑包括空间捆绑、时域中的捆绑、以及频域中的捆绑等。空间捆绑是在一个PDSCH中接收多个码字时,压缩用于每个码字的A/N的技术。时域中的捆绑是压缩用于在不同子帧中接收的数据单元的A/N的技术。频域中的捆绑是压缩用于在不同小区(即,CC)中接收的数据单元的A/N的技术。
第二种方法是ACK/NACK多路复用。在ACK/NACK多路复用方法中,用于多个数据单元的ACK/NACK的内容或意义可以通过用于实际ACK/NACK发送的PUCCH资源和QPSK调制符号的组合来识别。这还被称为信道选择。信道选择根据所使用的PUCCH,可以被称为PUCCH 1a/1b信道选择。
例如,假设可以发送最多两个数据单元,并且一个PUCCH资源可以发送2比特。在该情况下,假设用于每个数据单元的HARQ操作可以由一个ACK/NACK比特管理。在该情况下,ACK/NACK可以在发送如以下给出的表中所示的数据单元的发送节点(例如,基站)中被识别。
[表2]
HARQ-ACK(0),HARQ-ACK(1) n(1) PUCCH b(0),b(1)
ACK,ACK n(1) PUCCH,1 1,1
ACK,NACK/DTY n(1) PUCCH,0 0,1
NACK/DTX,ACK n(1) PUCCH,1 0,0
NACK/DTX,NACK n(1) PUCCH,1 1,0
NACK,DTX n(1) PUCCH,0 1,0
DTX,DTX N/A N/A
在表2中,HARQ-ACK(i)指示ACK/NACK结果数据单元i。在示例中,可以提供两个数据单元,数据单元0和数据单元1。在表2中,DTX是指不发送用于对应HARQ-ACK(i)的数据单元。可替换地,DTX是指接收器(例如,用户设备)不能检测用于HARQ-ACK(i)的数据单元。n(1) PUCCH,X指示用于ACK/NACK的实际发送的PUCCH资源,并且提供最多两个PUCCH资源。即,两个PUCCH资源是n(1) PUCCH,0和n(1) PUCCH,1。b(0)和b(1)表示由所选PUCCH资源传送的2比特。通过PUCCH资源发送的调制符号根据b(0)和b(1)被确定。
例如,如果接收器成功地接收并且解码两个数据单元,则接收器需要通过使用PUCCH资源n(1) PUCCH,1发送两比特(b(0),b(1))作为(1,1)。作为另一个示例,假设接收器接收两个数据单元不能解码第一数据单元并且成功解码第二数据单元。在该情况下,接收器需要通过使用n(1) PUCCH,1发送(0,0)。
如上所述,通过将ACK/NACK的内容(或意义)与PUCCH资源和在对应的PUCCH资源中发送的实际比特的内容的组合链接的方法,可以通过使用单个PUCCH资源发送用于多个数据单元的ACK/NACK。
在ACK/NACK多路复用方法中,如果至少一个ACK存在用于所有数据单元,则NACK和DTX被显示为诸如NACK/DTX的对。原因在于,仅通过PUCCH资源和QPSK符号的组合,不注意通过区分NACK和DTX来覆盖所有ACK/NACK组合。
在ACK/NACK捆绑或ACK/NACK多路复用方法中,由用户设备发送的作为目标的PDSCH的总数很重要。当用户设备不能接收多个PDCCH中的一些PDCCH以调度多个PDSCH时,在作为ACK/NACK的目标的PDSCH的总数出现误差,并且结果,可能发送错误的ACK/NACK。为了解决该误差,在TDD系统中,下行链路指配索引(DAI)被包括在PDCCH中被发送。DAI通过对PDCCH的数量计数来指示计数值,以调度PDSCH。
此后,将描述用于PUCCH格式2的上行链路信道编译方法。
以下给出的表3示出用于PUCCH格式2的信道编译的(20,A)RM码的一个示例。在此,A可以表示其中CQI信息比特和ACK/NACK信息比特被级联的比特流的比特数(即,Kcqi+KACK/NACK)。当比特流是a0,a1,a2,…,aA-1时,比特流可以用作使用(20,A)RM码的信道编译块的输入。
[表3]
1 M1,0 M1,1 M1,2 M1,3 M1,4 M1,6 M1,6 M1,7 M1,8 M1,9 M1,10 M1,11 M1,12
0 1 1 0 0 0 0 0 0 0 0 1 1 0
1 1 1 1 0 0 0 0 0 0 1 1 1 0
2 1 0 0 1 0 0 1 0 1 1 1 1 1
3 1 0 1 1 0 0 0 0 1 0 1 1 1
4 1 1 1 1 0 0 0 1 0 0 1 1 1
5 1 1 0 0 1 0 1 1 1 0 1 1 1
6 1 0 1 0 1 0 1 0 1 1 1 1 1
7 1 0 0 1 1 0 0 1 1 0 1 1 1
8 1 1 0 1 1 0 0 1 0 1 1 1 1
9 1 0 1 1 1 0 1 0 0 1 1 1 1
10 1 0 1 0 0 1 1 1 0 1 1 1 1
11 1 1 1 0 0 1 1 0 1 0 1 1 1
12 1 0 0 1 0 1 0 1 1 1 1 1 1
13 1 1 0 1 0 1 0 1 0 1 1 1 1
14 1 0 0 0 1 1 0 1 0 0 1 0 1
15 1 1 0 0 1 1 1 1 0 1 1 0 1
16 1 1 1 0 1 1 1 0 0 1 0 1 1
17 1 0 0 1 1 1 0 0 1 0 0 1 1
18 1 1 0 1 1 1 1 1 0 0 0 0 0
19 1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由RM码b0、b1、b2、...、bB-1信道编译的比特流可以如以下给出的等式1中所示那样生成。
[等式1]
在以上给出的等式中,i=0、1、2、...、B-1且B=20。
信道编译比特被映射到码-时间-频率资源。
图12示出信道编译比特被映射到码-时间-频率资源的示例。
参考图12,被信道编译的20比特中的前10比特和后10比特被映射到不同码-时间-频率资源,并且特别是,前10比特和后10比特在很大程度上被分离,并且在频域中被发送用于频率分集。
此后,将描述LTE-A中的上行链路信道编译方法的一个示例。
如上所述,在LTE中,当以PUCCH格式2发送UCI时,最多13比特的CSI通过表3的(20,A)RM码被RM编译。相反,当UCI通过PUSCH被发送时,最多11比特的CQI通过以下给出的表4的(32,A)RM码被RM编译,并且被截短或者循环重复,以与将在PUSCH中发送的码率匹配。
[表4]
i Mi,0 Mi,1 Mi,2 Mi,3 Mi,4 Mi,5 Mi,6 Mi,7 Mi,8 Mi,9 Mi,10
0 1 1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0 0 0 0 0 0 1 1
2 1 0 0 1 0 0 1 0 1 1 1
3 1 0 1 1 0 0 0 0 1 0 1
4 1 1 1 1 0 0 0 1 0 0 1
5 1 1 0 0 1 0 1 1 1 0 1
6 1 0 1 0 1 0 1 0 1 1 1
7 1 0 0 1 1 0 0 1 1 0 1
8 1 1 0 1 1 0 0 1 0 1 1
9 1 0 1 1 1 0 1 0 0 1 1
10 1 0 1 0 0 1 1 1 0 1 1
11 1 1 1 0 0 1 1 0 1 0 1
12 1 0 0 1 0 1 0 1 1 1 1
13 1 1 0 1 0 1 0 1 0 1 1
14 1 0 0 0 1 1 0 1 0 0 1
15 1 1 0 0 1 1 1 1 0 1 1
16 1 1 1 0 1 1 1 0 0 1 0
17 1 0 0 1 1 1 0 0 1 0 0
18 1 1 0 1 1 1 1 1 0 0 0
19 1 0 0 0 0 1 1 0 0 0 0
20 1 0 1 0 0 0 1 0 0 0 1
21 1 1 0 1 0 0 0 0 0 1 1
22 1 0 0 0 1 0 0 1 1 0 1
23 1 1 1 0 1 0 0 0 1 1 1
24 1 1 1 1 1 0 1 1 1 1 0
25 1 1 0 0 0 1 1 1 0 0 1
26 1 0 1 1 0 1 0 0 1 1 0
27 1 1 1 1 0 1 0 1 1 1 0
28 1 0 1 0 1 1 1 0 1 0 0
29 1 0 1 1 1 1 1 1 1 0 0
30 1 1 1 1 1 1 1 1 1 1 1
31 1 0 0 0 0 0 0 0 0 0 0
同时,在LTE-A中,引入PUCCH格式3,以发送最多21比特(表示在信道编译为信息比特之前的比特数,并且当包括SR时,最多22比特)的UCI(ACK/NACK和SR)。
PUCCH格式3执行基于块扩展的发送。即,通过使用块扩展码调制多比特ACK/NACK的调制符号序列被扩展,并且此后,在时域中被发送。
图13举例说明PUCCH格式3的信道结构。
参考图13,块扩展码被应用至将在时域中被扩展的调制符号序列{d1、d2、...}。块扩展码可以是正交覆盖码(OCC)。在此,调制符号序列可以是调制符号的序列,其中,作为多比特的ACK/NACK信息比特被信道编译(使用RM码、TBCC、凿孔RM码等)以生成ACK/NACK编译比特,并且ACK/NACK编译比特被调制(例如,QPSK调制)。调制符号的序列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和逆快速傅里叶变换(IFFT)被映射到时隙的数据符号,并且此后,被发送。图13举例说明在一个时隙中存在两个RS符号的情况,但是可以存在三个RS符号,并且在该情况下,可以使用具有长度为4的块扩展码。
在PUCCH格式3中,可以在常规CP中发送48个信道编译比特。当UCI比特(信息比特)为11比特以下时,使用表4的(32,A)RM码,并且使用循环重复,以与PUCCH格式3的编译比特数匹配。如表4中所示,由于(32,A)RM码仅具有11个基本序列,所以当UCI比特比11比特更多时,执行使用两个(32,A)RM码的双RM编译。
图14举例说明双RM编译处理。
参考图14,当UCI比特流(信息比特)比11比特更多时,生成通过分割分段的比特流(称为片段)。在该情况下,片段1和片段2中的每个都变为11比特以下。片段1和2通过(32,A)RM码被交织或级联。此后,UCI比特流被截短或循环重复,以与PUCCH格式3的编译比特数匹配。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
通过使用链路适配,根据给定信道,控制调制和编译方案(MCS)以及发送功率,以最大限度地使用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给出的信道容量。为了使基站执行链路适配,要求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
1.信道状态信息(CSI)
要求信道信息的反馈用于有效通信,并且通常,通过上行链路发送下行链路信道信息,并且通过下行链路发送上行链路信道信息。表示信道的状态的信道信息被称为信道状态信息,并且信道状态信息包括预编译矩阵索引(PMI)、秩指示符(RI)、信道质量指示符(CQI)等。
2.下行链路发送模式
下行链路发送模式可以被划分为以下将描述的9种模式。
发送模式1:单个天线端口,端口0
发送模式2:发送分集
发送模式3:开环空间多路复用。发送模式3是基于RI反馈秩适配可用的开环模式。当秩为1时,可以应用发送分集。当秩大于1时,可以使用大延迟CDD。
发送模式4:闭环空间多路复用或发送分集
发送模式5:发送分集或多用户MIMO
发送模式6:发送分集或具有单个发送层的闭环空间多路复用
发送模式7:如果物理广播信道(PBCH)天线端口的数量是1,则使用单个天线端口(端口0),并且如果不是,则使用发送分集。可替换地,单个天线发送(端口5)。
发送模式8:如果PBCH天线端口的数量是1,则使用单个天线端口(端口0),并且如果不是,则使用发送分集。可替换地,使用天线端口7和8的双层发送和或者使用端口7或8的单个天线端口发送。
发送模式9:最多8层(端口7至14)的发送。
在不是多播广播单频网络(MBSFN)子帧的情况下,如果PBCH天线端口的数量是1,则使用单个天线端口(端口0),并且如果不是,则使用发送分集。
在MBSFN子帧的情况下,单个天线端口发送(端口7)。
3.CSI的周期发送
可以根据在更高层中确定的循环,通过PUCCH周期性地发送CSI。用户设备可以通过更高层信号半静态地设置,以通过PUCCH周期性地反馈差分CSI(CQI、PMI、RI)。在该情况下,用户设备根据如以下给出的表中所示那样限定的模式,发送对应的CSI。
[表5]
对于每个上述发送模式,支持以下描述的PUCCH中的周期CSI报告模式。
[表6]
同时,CSI报告的冲突表示被配置成发送第一CSI的子帧和被配置成发送第二CSI的子帧相同的情况。当CSI报告的冲突发生时,第一CSI和第二CSI同时被发送,或者具有低优先级的CSI的发送被放弃(这将称为丢弃),并且具有高优先级的CSI可以根据第一CSI和第二CSI的优先级被发送。
通过PUCCH的CSI报告根据CQI、PMI和RI的发送组合可以包括多种报告类型,并且支持根据每种报告类型(此后缩写为类型)划分的循环和偏移值。
类型1:支持用于由用户设备选择的子带的CQI反馈。
类型1a:支持子带CQI和第二PMI反馈。
类型2、2b和2c:支持宽带CQI和PMI反馈。
类型2a:支持宽带PMI反馈。
类型3:支持RI反馈。
类型4:发送宽带CQI。
类型5:支持RI和宽带PMI反馈。
类型6:支持RI和PTI反馈。
对于每个服务小区,作为子帧单位循环的Npd和偏移量Noffset,CQI基于用于CQI/PMI报告的参数“cqi-pmi-ConfigIndex”(ICQI/PMI)被确定。而且,对于每个服务小区,周期MRI和相对偏移量Noffset,RI基于用于RI报告的参数“ri-ConfigIndex”(IRI)被确定。通过诸如RRC消息的更高层信号设置“cqi-pmi-ConfigIndex”和“ri-ConfigIndex”。用于RI的相对偏移量Noffset,RI具有集合{0,-1,...,-(Npd-1)}中的值。
其中用户设备报告CSI的子帧被称为CSI子帧,并且由多个CSI子帧构成的CSI子帧集合可以被配置用于用户设备。如果在用于用户设备的两个以上CSI子帧集合中配置报告,则给出对应于相应的CSI子帧集合的“cqi-pmi-ConfigIndex”和“ri-ConfigIndex”。例如,当在两个CSI子帧集合中配置CSI报告时,“cqi-pmi-ConfigIndex”和“ri-ConfigIndex”用于第一CSI子帧集合,并且“cqi-pmi-ConfigIndex2”和“ri-ConfigIndex2”用于第二CSI子帧集合。
当用于一个服务小区的CSI类型3、5或6的CSI报告和用于一个服务小区的CSI类型1、1a、2、2a、2b、2c或4的CSI报告相互冲突时,CSI类型1、1a、2、2a、2b、2c或4的CSI报告具有低优先级并且被丢弃。
当两个以上服务小区被配置用于用户设备时,用户设备在给定子帧中仅执行用于仅一个服务小区的CSI报告。第一小区的CSI类型3、5、6或2a的CSI报告和第二小区的CSI类型1、1a、2、2a、2b、2c或4的CSI报告在给定子帧中可能相互冲突。在该情况下,CSI类型1、1a、2、2a、2b、2c或4的CSI报告具有低优先级并且被丢弃。
第一小区的CSI类型2、2b、2c或4的CSI报告和第二小区的CSI类型1或1a的CSI报告在给定子帧中可能相互冲突。在该情况下,CSI类型1或1a的CSI报告具有低优先级并且被丢弃。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是不同小区。
在不同服务小区中具有相同优先级的CSI类型CSI报告在给定子帧中可能相互冲突。在该情况下,具有最低服务小区索引(ServCellIndex)的服务小区的CSI被报告,并且所有其他服务小区的CSI均被丢弃。
[周期/非周期SRS]
检测参考信号(SRS)是不与PUSCH/PUCCH发送相关联的参考信号,并且SRS可以在上行链路中被发送。SRS的发送包括类型0方案和类型1方案。在类型0方案作为根据所设置的循环发送SRS的方案的情况下,SRS根据预定循环,以对应的循环被半静态地发送。在类型1方案作为通过触发非周期地发送SRS的方案的情况下,触发信号包括在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中。
在两种方案中,SRS可发送子帧被小区特殊配置,并且用户设备能够仅在对应的子帧中发送SRS。
此后,将描述本发明。
如上所述,当在LTE版本8中,在不发送PUSCH的情况下,周期CQI发送和A/N发送在子帧中相互冲突时,如果周期CQI和A/N的同时发送被配置,则通过使用PUCCH格式2a/2b同时发送周期CQI和A/N。详细地,通过调制PUCCH格式2的第二参考信号符号的相位,多路复用A/N。
然而,在LTE-A中,用于多个PDSCH(例如,在多个小区中接收的PDSCH)的多个A/N需要被发送。即,在LTE-A中,由于A/N的信息量增加,通过相关技术中的参考信号符号的相位调制方案的A/N和CQI的多路复用方法可能不合适。
此后,当周期CSI、A/N、SR等被配置成通过相同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被同时发送时,公开了周期CSI、A/N、SR等通过什么方案被多路复用和用于取决于UCI配置选择控制信道资源的方法。UCI是通常命名为周期CSI、A/N、SR等的术语。
这样的方法考虑对于在RRC重新建立中的模糊性强健的用于配置A/N和CSI的同时发送或者取消关于用户设备的同时发送的操作。
此后,CSI可以限于周期CSI。而且,PUCCH格式3被举例说明为其中诸如A/N和CSI的控制信息被多路复用并且被发送的上行链路信道,但是上行链路信道不限于此。例如,本发明可应用至甚至通过修改PUCCH格式3的编译链、RE映射等获取的新PUCCH格式或PUSCH发送。
<在配置A/N和CSI的同时发送时,取决于UCI组合的发送资源的选择>
用户设备可以被配置成多路复用并且同时发送用于多个小区(多个DL CC)的A/N和用于一个或多个小区(即,一个或多个DL CC)的周期CSI。如上所述,当通过控制信道发送UCI时,用户设备可以根据将被发送的UCI的组合,选择控制信道的发送资源。
1.当仅生成A/N时的发送方法
1)当PUCCH格式3被配置成在频分双工(FDD)中发送用于多个小区的A/N时。
在该情况下,用户设备遵循LTE-A版本10的A/N发送方法。即,在与发送A/N的UL子帧(例如,子帧n)相对应的DL子帧(例如,子帧(n-k,k=4)中,i)当一个PDSCH仅存在于PCC中并且没有PDCCH的被调度(例如,由SPS调度的PDSCH)时,或者ii)当一个PDSCH仅存在于PCC中并且通过PDCCH被调度时,或者iii)当一个PDCCH仅存在于PCC中并且PDCCH要求A/N响应(例如,下行链路SPS释放PDCCH)时,可以使用PUCCH格式1a/1b。
PUCCH格式1a/1b可以被限定为当可能未从PDCCH接收到要求选择PUCCH格式3的资源的ACK/NACK资源指示符(以下将描述)时被使用。用于i)至iii)的情形或者在FDD中ARI可能不被接收的情况的A/N此后可以被称为单个ACK/NACK(sA/N)。
iv)用于除了i)至iii)的情形之外的情况或者ARI接收不可用情形的A/N此后可以被称为多ACK/NACK(mA/N)。例如,当从PDCCH接收到用于选择PUCCH格式3的资源的ARI时,所发送的A/N可以被称为mA/N。
用户设备可以通过使用PUCCH格式3发送A/N。
当与PDCCH占用的CCE相对应的隐式PUCCH资源如在ii)和iii)中所描述的那样存在时,资源被使用,并且当隐式PUCCH资源如在i)和iv)中所描述那样不存在时,从通过RRC分配的四个显示PUCCH资源中选择由在PDCCH中包括的ARI指示的一个资源并且使用。在iv)的情况下,通过RRC分配的PUCCH格式3资源可以在多CSI发送时被类似地使用。
2)在FDD中当PUCCH格式1a/1b信道选择被配置成发送用于多个小区的A/N时。在该情况下,用户设备遵循LTE-A版本10的信道选择方法。
3)在时分双工(TDD)当PUCCH格式3被配置成下发送用于多个小区的A/N时。
在与发送A/N的UL子帧(例如,子帧n)相对应的DL子帧(例如,子帧n-k,k∈K,K是在3GPP TS 36.213.V10,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演进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物理层过程(版本10)的表10.1.3.1-1中限定的集合并且由M个元素构成,即,{k0,k1,...,kM-1})中,i)当没有PDCCH的调度的一个PDSCH仅存在于PCC中,并且不存在要求A/N响应的PDCCH时,ii)当通过PDCCH调度的一个PDSCH仅存在于PCC中,并且对应的PDCCH的DAI为1时,或者iii)当要求A/N响应的具有为1的DAI的一个PDCCH(在下文中,例如,下行链路SPS释放PDCCH,同上)存在并且不存在PDSCH时,使用PUCCH格式1a/1b。
iv)当要求A/N响应的具有为1的DAI的一个PDCCH存在或者通过PDCCH调度的一个PDSCH仅存在于PCC中,并且对应PDCCH的DAI为1,并且没有PDCCH的调度的一个PDSCH存在时,使用PUCCH格式1a/1b信道选择。
在该情况下,第一HARQ-ACK对应于没有PDCCH的发送的PDSCH,第二HARQ-ACK对应于PDCCH DAI=1或下行链路SPS释放PDCCH的PDSCH的第一码字,并且第三HARQ-ACK对应于通过具有DAI为1的由PDCCH调度的PDSCH的第二码字。
PUCCH格式1a/1b或PUCCH格式1a/1b信道选择可以被限定为当可能未从PDCCH接收到用于选择PUCCH格式3的资源的ARI时被应用。为了容易说明,在TDD中,i)至iv)的情形可以被称为单A/N(sA/N)。在iv)的情况下,不同于情形i)至iii)(甚至在SR和CSI的冲突的情况下),可以应用例外方法。
v)在除了i)至iv)之外的情况下发送的A/N可以被称为多ACK/NACK(mA/N)。例如,当可以从PDCCH接收到用于选择PUCCH格式3的资源的ARI时,所发送的A/N可以被称为mA/N。
用户设备可以通过使用PUCCH格式3发送A/N。当与PDCCH占用的CCE相对应的隐式PUCCH资源如(ii)、iii)和iv)中的一些)所描述那样存在时,使用隐式资源,并且当隐式PUCCH资源不存在时(i)、v)和iv)中的一些),从通过RRC分配的四个显式PUCCH资源选择和使用由在PDCCH中包括的ARI指示的一个资源。
2.当仅CSI出现时的发送方法
当在没有A/N的情况下仅发送用于一个小区(一个CC)的CSI时,可以以PUCCH格式2发送CSI。当使用多个CSI时,可以使用PUCCH格式3。PUCCH格式3可以被独立分配。
3.当同时发送A/N和CSI时的发送方法
1)当PUCCH格式3被配置成将被用于发送用于多个小区的A/N或者PUCCH格式1a/1b信道选择被配置成将被用于发送用于多个小区的A/N时。
在发送用于DL CC的CSI的UL子帧(例如,子帧n)中要求A/N发送,并且在对应于UL子帧的DL子帧(例如,子帧n-k,k=4)中,当一个PDSCH仅存在于PCC中并且没有PDCCH的被调度(例如,由SPS调度的PDSCH)时,ii)当一个PDSCH仅存在于PCC中并且通过PDCCH调度时,或者iii)当一个PDCCH仅存在于PCC中,并且PDCCH要求A/N响应(例如,下行链路SPS释放PDCCH)时,在子帧n使用常规CP的情况下,以PUCCH格式2发送CSI,并且通过PUCCH格式2的参考信号符号调制发送A/N。即,通过使用PUCCH格式2a/2b,同时发送CSI和A/N。当使用扩展CP时,CSI和A/N被联合编译,以PUCCH格式2被发送。可替换地,CSI和A/N可以通过PUCCH格式3被同时发送。当多CSI发送被配置或者PUCCH格式3被分配用于仅发送CSI时,这可以被应用。当可以从PDCCH接收到用于选择PUCCH格式3的资源的ARI时,可以应用上述方法。
iv)指示可以从PDCCH接收用于选择PUCCH格式3的资源的ARI的情况,作为除了i至iii)之外的情况。
用户设备可以通过PUCCH格式3多路复用并且发送CSI和A/N。在该情况下,为了多路复用CSI,A/N可以被捆绑并且被压缩。
CSI可以是用于一个或多个小区(DL CC)的CSI。当用于多个DL CC的CSI允许被发送时,如果在多CSI发送相互冲突的子帧中满足情形i)至iii),则仅用于一个DL CC的CSI可以被选择并且发送,并且剩余DL CC可以被丢弃。在该情况下,可以使用上述PUCCH格式2和3。可替换地,可以通过PUCCH格式3发送用于多个DL CC的CSI。可替换地,在iv)的情况下,A/N和CSI被多路复用,以通过PUCCH格式3被发送。
可替换地,在生成单个CSI的子帧中,使用PUCCH格式2系列(PUCCH格式2/2a/2b),并且在生成多个CSI的子帧中,CSI可以与A/N一起同时被发送。
2)在TDD中,当PUCCH格式3被配置用于发送用于多个小区的A/N,或者PUCCH格式1a/1b信道选择被配置用于发送用于多个小区的A/N时。
在发送用于DL CC的CSI的UL子帧(例如,子帧n)中要求A/N发送,并且在与发送A/N的UL子帧(例如,子帧n)相对应的DL子帧(例如,子帧n-k,k∈K,K是在3GPP TS 36.213.V10,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演进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物理层过程(版本10)的表10.1.3.1-1中限定的集合,并且由M个元素构成,即{k0,k1,...,kM-1})中,i)当没有PDCCH的调度的一个PDSCH仅存在于PCC中并且不存在要求A/N响应的PDCCH时,ii)当通过PDCCH调度的一个PDSCH仅存在于PCC中并且对应PDSCH的DAI为2时,或者iii)当要求A/N响应的具有为1的DAI的一个PDCCH(在下文中,例如,下行链路SPS释放PDCCH,同上)存在并且不存在PDSCH时,在子帧n使用常规CP并且A/N通过PUCCH格式2的参考信号符号调制被发送的情况下,以PUCCH格式2发送CSI。即,CSI和A/N通过使用PUCCH格式2a/2b被同时发送。当使用扩展CP时,CSI和A/N被联合编译,以PUCCH格式2被发送。A/N可以以捆绑形式被发送。可替换地,当多CSI发送被配置或者PUCCH格式3被分配用于仅发送CSI时,用户设备可以通过使用PUCCH格式3同时发送CSI和A/N(方法1)。
iv)当要求A/N响应的具有为1的DAI的一个PDCCH存在或者通过PDCCH调度的一个PDSCH仅存在于PCC中,并且对应的PDCCH的DAI为1,并且没有PDCCH的调度的一个PDSCH存在时,CSI被丢弃,并且通过使用PUCCH格式1a/1b信道选择仅A/N被发送。在该情况下,第一HARQ-ACK对应于没有PDCCH的发送的PDSCH,第二HARQ-ACK对应于PDCCH DAI=1或者下行链路SPS释放PDCCH的PDSCH的第一码字,并且第三HARQ-ACK对应于通过具有为1的DAI的PDCCH调度的PDSCH的第二码字。
应用至i)至iv)的方法可以被确定为当可能未从PDCCH接收到用于选择PUCCH格式3的资源的ARI时被应用。
可替换地,在iv)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和使用以下描述的方法2-1至2-5中的任一个。
当子帧n使用常规CP时,以PUCCH格式2发送CSI,并且A/N通过PUCCH格式2的参考信号符号调制被发送。即,通过使用PUCCH格式2a/2b发送CSI和A/N。当使用扩展CP时,CSI和A/N被联合编译,以PUCCH格式2被发送。可替换地,当多CSI发送被配置时,CSI和A/N可以通过使用PUCCH格式3被同时发送。
2-1.在A/N的情况下,用于“要求A/N响应的具有为1的DAI的一个PDCCH存在,或者通过PDCCH调度的一个PDSCH仅存在于PCC中,并且对应的PDCCH的DAI为1的情况”的A/N可以被丢弃,并且用于“没有PDCCH的(通过SPS)调度的PDSCH”的A/N可以被发送。
2-2.在A/N的情况下,用于“要求A/N响应的具有为1的DAI的一个PDCCH存在,或者通过PDCCH调度的一个PDSCH仅存在于PCC中,并且对应的PDCCH的DAI为1的情况”的A/N可以被发送,并且用于“没有PDCCH的(通过SPS)调度的PDSCH”的A/N可以被丢弃。
2-3.在A/N的情况下,用于“要求A/N响应的具有为1的DAI的一个PDCCH存在,或者通过PDCCH调度的一个PDSCH仅存在于PCC中,并且对应的PDCCH的DAI为1的情况”的A/N和用于“没有PDCCH的(通过SPS)调度的PDSCH”的A/N可以被捆绑并且被发送。
2-4.在A/N的情况下,用于“要求A/N响应的具有为1的DAI的一个PDCCH存在,或者通过PDCCH调度的一个PDSCH仅存在于PCC中,并且对应的PDCCH的DAI为1的情况”的A/N被空间捆绑,并且用于“没有PDCCH的(通过SPS)调度的PDSCH”的A/N被空间捆绑,以被发送为2比特。每个A/N被映射到预先确定的星座点(例如,前者被映射到I-相,并且后者被映射到Q-相)。另外,通过考虑PDCCH可能不被接收的情况,在ii)和iii)的情况下,A/N被空间捆绑,以被映射到预先确定的星座点(例如,I-相),并且在i)的情况下,A/N被空间捆绑,以被映射到预先确定的星座点(例如,Q-相)。
2-5.可以通过空间捆绑每个CC的每个DL子帧的A/N并且另外时域捆绑A/N,来发送A/N。时域捆绑可以包括时间捆绑、ACK计数器、以及连续ACK计数器,用于整个PCC(如果甚至在SCC中可以配置SPS,则还包括SCC以及PCC,以扩展至频域捆绑)。
可替换地,以下方法可以被应用至i)至iv)。
当子帧n使用常规CP时,CSI以PUCCH格式2被发送,并且A/N通过PUCCH格式2的参考信号符号调制被发送。即,CSI和A/N通过使用PUCCH格式2a/2b同时被发送。当子帧n使用扩展CP时,CSI和A/N被联合编译,以PUCCH格式2被发送。可替换地,当多CSI发送被配置或者PUCCH格式3被分配用于仅发送CSI时,CSI和A/N可以通过使用PUCCH格式3被同时发送。在此,可以通过空间捆绑每个CC的每个DL子帧的A/N,获取A/N。而且,另外,可以时域捆绑A/N(方法1-1)。
v)在除了i)至iv)之外的情况(可以被限定为可以从PDCCH接收到用于选择PUCCH格式3的资源的ARI的情况)下。在该情况下,CSI和A/N通过PUCCH格式3被多路复用并且被发送。在此,对于每个DL CC可以以捆绑形式发送A/N(方法3)。
CSI可以是用于一个或多个DL CC的CSI。当用于多个DL CC的CSI允许被发送时,在多个CSI相互冲突的子帧中,仅选择用于一个DL CC的CSI,并且丢弃剩余CSI,以使用一种方法,其中在方法1或2、方法2-1、2-2、2-3、2-4和2-5、作为i)至iv)的整合方法的方法1-1中应用PUCCH格式2或3系列。可替换地,多个(例如,两个,一些CSI在一些情况下可以被丢弃)CSI可以使用一种方法,其中,方法1或2、方法2-1、2-2、2-3、2-4和2-5或方法1-1中的PUCCH格式3系列可以被使用,并且方法3(即,A/N和多个CSI被发送)在v的情况下可以被使用。而且,还可以考虑一种方法,其中,在生成单个CSI的子帧中,使用PUCCH格式2系列,并且在生成多个CSI的子帧中,PUCCH格式3被用于多路复用A/N和CSI。
3)在TDD中当PUCCH格式1a/1b信道选择被配置成发送用于多个小区的A/N时。
在发送用于DL CC的CSI的UL子帧(例如,子帧n)中要求A/N发送,并且在与发送A/N的UL子帧(例如,子帧n)相对应的DL子帧(例如,子帧n-k,k∈K,K是在3GPP TS 36.213.V10,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演进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物理层过程(版本10)的表10.1.3.1-1中限定的集合,并且由M个元素构成,即,{k0,k1,...,kM-1})中,i)当PDSCH或要求A/N响应的PDCCH仅在PCC中被接收时,CSI和A/N可以以PUCCH格式2b被多路复用和发送。在此,用于PCC的多个DL子帧的A/N可以被捆绑(方法1)。
ii)在其他情况(即,用于SCC中的PDSCH接收的A/N存在的情况)下,CSI和A/N可以以PUCCH格式3被多路复用并且被发送。在该情况下,对于每个DL CC可以捆绑A/N(方法2)。
而且,CSI可以是用于一个或多个DL CC的CSI。当用于多个DLCC的CSI允许被发送时,在多个CSI相互冲突的子帧中,仅用于一个DL CC的CSI被选择,并且剩余CSI在i)的情况下被丢弃,以在方法1中应用PUCCH格式2和3。应用方法1中的PUCCH格式3系列的方法可以被用于多个CSI,并且方法2可以在ii)的情况下被使用。而且,还可以考虑一种方法,其中,在生成单个CSI的子帧中,使用PUCCH格式2系列,并且在生成多个CSI的子帧中,PUCCH格式3系列被用于多路复用A/N和CSI。
4.当同时发送A/N和SR时的发送方法。
1)在FDD中当PUCCH格式3被配置成将被用于发送用于多个小区的A/N时。
UL子帧(例如,子帧n)是被调度以发送SR的SR子帧,并且要求A/N发送,并且在对应于UL子帧的DL子帧(例如,子帧n-k,k=4)中,i)当一个PDSCH仅在PCC中存在并且没有PDCCH的被调度(例如,由SPS调度的PDSCH)时,ii)当一个PDSCH仅存在于PCC中并且通过PDCCH被调度时,或iii)当一个PDCCH仅存在于PCC中并且PDCCH要求A/N响应(例如,下行链路SPS释放PDCCH)时,在SR是肯定SR的情况下,A/N以由用于肯定SR的RRC消息分配的PUCCH格式1a/1b被发送,并且在SR是否定SR的情况下,使用与当仅发送A/N时相同的发送方法。
iv)在除了i)至iii)的情况下,A/N和SR比特以PUCCH格式3被多路复用并且被发送。
2)在FDD中当PUCCH格式1a/1b信道选择被配置成将被用于发送用于多个小区的A/N时。
UL子帧(例如,子帧n)是被调度以发送SR的SR子帧并且要求A/N发送,并且当将在UL子帧中发送的SR是肯定SR时,以由用于肯定SR的RRC消息分配的PUCCH格式1b,发送对于每个DL CC应用空间捆绑的A/N(2比特),并且当SR是否定SR时,使用与当仅发送A/N时相同的发送方法。
3)在TDD中当PUCCH格式3被配置用于发送用于多个小区的A/N时。
UL子帧(例如,子帧n)是被调度以发送SR的SR子帧并且要求A/N发送,并且在与发送A/N的UL子帧(例如,子帧n)相对应的DL子帧(例如,子帧n-k,k∈K,K是在3GPP TS36.213.V10,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演进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物理层过程(版本10)的表10.1.3.1-1中限定的集合,并且由M个元素构成,即,{k0,k1,...,kM-1})中,i)当没有PDCCH的调度的一个PDSCH仅存在于PCC中并且不存在要求A/N响应的PDCCH时,ii)当通过PDCCH调度的一个PDSCH仅存在于PCC中并且对应的PDSCH的DAI是1时,iii)当要求A/N响应的具有为1的DAI的一个PDCCH(在下文中,例如,下行链路SPS释放PDCCH,同上)存在并且不存在PDSCH时,或者iv)“当要求/N响应的具有为1的DAI的PDCCH存在时”或者”通过PDCCH调度的一个PDSCH仅存在于PCC中并且对应的PDCCH的DAI为1时”,并且没有PDCCH的调度的一个PDSCH存在,在SR是肯定SR的情况下,用于每个DL CC的每个DL子帧的A/N被空间捆绑(时域捆绑也可用),并且以由用于肯定SR的RRC消息分配的PUCCH格式1a/1b被发送,并且在SR是否定SR的情况下,使用与当仅A/N被发送时相同的发送方法(方法1)。
方法1可以被确定为当可能未从PDCCH接收到用于选择PUCCH格式3的资源的ARI时被使用。
v)在除了i至iv)之外的情况下,A/N和SR比特通过PUCCH格式3被多路复用和发送。v)可以是可以从PDCCH接收用于选择PUCCH格式3的资源的ARI的情况。
4)在TDD中当PUCCH格式1a/1b信道选择被配置成发送用于多个小区的A/N时。
在SR是肯定SR的情况下,用于每个DL CC的每个DL子帧的A/N被空间捆绑(时域捆绑/频域捆绑也可用,并且时间捆绑、ACK计数器、以及用于PCC和SCC的整体的连续ACK计数器可以被应用),并且以由用于肯定SR的RRC消息分配的PUCCH格式1a/1b被发送,并且在SR是否定SR的情况下,使用与当仅A/N被发送时相同的发送方法。
5.当SR和CSI的同时发送(冲突)时的发送方法。
1)当肯定SR和SR子帧中的周期CSI发送相互冲突,PUSCH发送存在,并且PUCCH和PUSCH的同时发送被配置时,CSI可以通过PUSCH被反馈。在其他情况下,CSI被丢弃,并且SR以由用于肯定SR的RRC消息分配的PUCCH格式1被发送。在SR是否定SR的情况下,遵循当仅生成CSI时的发送方法。
2)在SR子帧中,SR比特和CSI以PUCCH格式3被多路复用和发送。特别是,在该情况下,作为PUCCH格式3资源,当可能未从对应于与周期CSI发送循环对应的子帧的DL子帧的PDCCH接收到ARI时,由RRC分配的资源被用于发送CSI。当使用双RM或单RM编译时,用于SR的比特(例如,1比特)可以被优选放置(在MSB中),并且此后,可以放置CSI。当发送单CSI(这对应于甚至由于多个CSI的冲突而仅一个CSI保留的情况)时使用PUCCH格式2时,SR比特和CSI被多路复用以PUCCH格式2被发送。
当PUCCH格式2b信道选择被配置并且PUCCH格式3被配置以便仅发送mA/N时,可以应用1)和2)。
6.当A/N、SR和CSI同时发送(冲突)时的发送方法
1)在FDD/TDD中,在UL子帧(例如,子帧n)是SR子帧并且与用于DL CC的周期CSI发送循环同时重叠,并且要求A/N发送的情况下。
当SR是肯定SR时,CSI被丢弃,并且SR遵循在A/N和SR的上述冲突期间的发送方法。当SR是否定SR时,SR遵循在A/N和CSI的上述冲突期间的发送方法。
2)在FDD/TDD中,在UL子帧(例如,子帧n)是SR子帧并且与用于DL CC的周期CSI发送循环同时重叠,并且要求A/N发送的情况下,当使用用于A/N和CSI的发送的PUCCH格式3时,A/N、SR比特、以及CSI被多路复用和发送。在其他情况下,当SR是肯定SR时,CSI被丢弃,并且SR遵循在A/N和SR的上述冲突期间的发送方法。当SR是否定SR时,SR遵循在A/N和CSI的上述冲突期间的发送方法。每种情况都被划分和描述。
2-1)在FDD中,在用于多小区的A/N发送的PUCCH格式3的使用被设置的情况下:当UL子帧(例如,子帧n)是SR子帧并且与用于DL CC的周期CSI发送循环同时重叠,并且要求A/N发送时,在对应于UL子帧的DL子帧(例如,子帧n-k,k=4)中,i)一个PDSCH仅存在于PCC中并且没有PDCCH的被调度(作为SPS),ii)一个PDSCH仅存在于PCC中并且被调度作为PDCCH,或者iii)一个PDCCH仅存在于PCC中并且PDCCH要求A/N响应(例如,下行链路SPS释放PDCCH),可以应用以下方法。即,当SR是肯定SR时,CSI被丢弃,并且A/N通过被分配到用于肯定SR的RRC的PUCCH格式1a/1b被发送。当SR是否定SR时,类似于当A/N和CSI的上述冲突时的发送方法,发送A/N。该方法可以被限定为用于可能未从PDCCH接收到用于选择PUCCH格式3的ARI的情况。
iv)在其他情况(即,可以接收用于选择PUCCH格式3资源的ARI的情况)下,A/N、SR比特、以及CSI通过PUCCH格式3被多路复用和发送。该方法可以被应用至PUCCH格式1a/1b信道选择的使用被设置的情况。
2-2)在FDD中,在用于多小区的A/N发送的PUCCH格式1a/1b信道选择的使用被设置的情况下:当UL子帧(例如,子帧n)是SR子帧并且与用于DL CC的周期CSI发送循环同时重叠,并且要求A/N发送,并且将在UL子帧中发送的SR是肯定SR时,CSI被丢弃,并且对于每个DL CC应用空间捆绑的A/N(2比特)被映射,并且被发送至分配到用于肯定SR的RRC的PUCCH格式1b。当SR是否定SR时,类似于当A/N和CSI的上述冲突时的发送方法,发送A/N。这样的方法仅在诸如上述情形i)、ii)和iii)的情况下被应用,并且在诸如情形iv)的情况下,A/N、SR比特、以及CSI可以通过PUCCH格式3被多路复用和发送。
2-3)在TDD中,在用于多小区的A/N发送的PUCCH格式3的使用被设置的情况下:当UL子帧(例如,子帧n)是SR子帧并且与用于DL CC的周期CSI发送循环同时重叠,并且要求A/N发送时,在对应于UL子帧的DL子帧(例如,子帧n-k,k∈K,K是在3GPP TS36.213.V10,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演进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的表10.1.3.1-1中限定的集合,并且由M个元素配置,即,{k0,k1,...,kM-1})中,i)没有PDCCH的调度的一个PDSCH仅存在于PCC中,并且不存在要求A/N响应的PDCCH,ii)没有PDCCH的调度的一个PDSCH仅存在于PCC中并且对应PDSCH的DAI=1,iii)要求A/N响应的DAI=1的一个PDCCH(例如,下行链路SPS释放PDCCH,此后同上)存在并且不存在PDSCH,或者iv)“要求A/N响应的DAI=1的PDSCH存在”、“被调度为PDCCH的一个PDSCH仅存在于PCC中并且对应的PDSCH的DAI=1”,或者没有PDCCH的调度的一个PDSCH存在,在SR是肯定SR的情况下,CSI被丢弃,并且使用与当A/N和CSI的上述冲突时的发送方法相同的方法。即,在通过用于肯定SR的RRC消息分配的PUCCH格式1a/1b中,用于每个DL CC的每个DL子帧的A/N通过空间捆绑(时间区域捆绑是可以的,并且包括PCC和SCC的频率区域捆绑是可以的)被发送,并且在否定SR的情况下,使用与在A/N和CSI的冲突期间的发送方法相同的方法。该方法可以被限定为用于可能未从PDCCH接收到用于选择PUCCH格式3资源的ARI的情况。
v)在除了i)至iv)之外的情况下,A/N、SR比特和CSI通过PUCCH格式3被多路复用和发送。
2-4)在TDD中,在用于多小区的A/N发送的PUCCH格式1a/1b信道选择的使用被设置的情况下:当UL子帧(例如,子帧n)是SR子帧并且与用于DL CC的周期CSI发送循环同时重叠,并且要求A/N发送,并且将在UL子帧中发送的SR是肯定SR时,CSI被丢弃,并且PCC和SCC的A/N可以通过分配到用于肯定SR的RRC的PUCCH格式1b被发送。在此,A/N可以以捆绑形式被发送。(例如,用于PCC和SCC的时间捆绑、ACK计数器、连续ACK计数器等),在SR是否定SR的情况下,A/N可以以与在A/N和CSI冲突期间的发送方法相同的方法被发送。这样的方法可以仅在诸如上述情形i)至iv)的情况下被应用,并且在诸如情形v)的情况下,A/N、SR比特、以及CSI可以通过PUCCH格式3被多路复用和发送。
在SR和CSI的冲突或者A/N、SR和CSI的冲突期间的发送方法中,在可能未从PDCCH接收到ARI的情况下,当使用被预先定义用于CSI的发送的PUCCH格式2时,可以在SR子帧中应用以下方法。
类似于该方法,在可能未从PDCCH接收到ARI的情况下,1)当将在SR子帧中发送的SR是肯定SR时,CSI被丢弃,并且SR和/或A/N被发送至分配到用于肯定SR的RRC的PUCCH格式1/1a/1b。可替换地,2)SR子帧中的SR比特和CSI被多路复用(例如,联合编译)并且被发送至用于CSI发送的PUCCH格式2。在该情况下,当SR比特和CSI的总和超过预定比特数(例如,将由PUCCH格式2/2a/2b发送的最大比特数,11比特或13比特)时,CSI被丢弃,并且仅A/N和SR被发送至PUCCH格式2/2a/2b(如果存在A/N),或者可以使用与1)方法相同的方法。
而且,在SR和CSI的冲突或者A/N、SR和CSI的冲突期间的发送方法中,在可能未从PDCCH接收到ARI的情况下,当使用预先定义用于发送多个CSI的PUCCH格式3时,可以在SR子帧中应用以下方法。
1)在可能未从PDCCH接收到ARI的情况下,当将在SR子帧中发送的SR是肯定SR时,CSI被丢弃,并且SR和/或A/N被发送至分配到用于肯定SR的RRC的PUCCH格式1/1a/1b。
可替换地,2)SR子帧中的SR比特和CSI被多路复用并且被发送至用于CSI发送的PUCCH格式3。在该情况下,当SR比特和CSI的总和超过预定比特数(例如,将由PUCCH格式3发送的最多比特数,22比特)时,一些CSI被丢弃,并且A/N和SR、以及单个CSI被发送至PUCCH格式3(如果存在A/N),或者可以使用与1)方法相同的方法。
空间捆绑可以标识在可以从一个PDSCH发送两个码字的情况下,通过逻辑AND操作压缩用于每个码字的A/N。在仅发送一个码字或者PDCCH要求一个A/N的情况下,不必须应用用于A/N的空间捆绑。
<当同时发送A/N和CSI时,检测用于PUCCH格式资源的ARI>
在FDD/TDD中,当使用用于多路复用A/N(和/或SR比特)和CSI的PUCCH格式(此后,为了方便起见,被称为PUCCH格式AC,并且例如,PUCCH格式3可以是PUCCH格式AC)时,为了资源选择的灵活性,在多个(四个)资源集合被半静态地分配到用户设备作为RRC之后,可以通过PDCCH的ARI动态地指示分配的资源集合中的一个资源(A/N资源指示符或者用于PUCCH的HARQ-ACK资源的PUCCH资源值,2比特)。为此,基站使用预定PDCCH的TPC字段作为ARI,并且这将如下更详细地描述。
在FDD中,用户设备可以接收用于多小区的A/N发送的PUCCH格式3,或者接收用于多小区的A/N发送的PUCCH格式1a/1b信道选择。在该情况下,在其中发送被发送至SCC的PDSCH的A/N的UL子帧(子帧n)中,当用于DL CC的周期CSI被设置为将被发送时,定位在对应于对应的PDSCH的DL子帧(子帧n-k(k=4))中的PDCCH的发送功率控制(TPC)字段可以被用作指示PUCCH格式AC的选择的ARI。
在TDD中,在接收用于多小区的A/N发送的PUCCH格式3,或者接收用于多小区的A/N发送的PUCCH格式1a/1b信道选择的情况下:
1)在其中“被发送至PCC的、用于被调度为具有大于1的DAI值的PDCCH的PDSCH的A/N”或者“用于其中要求A/N响应的、具有大于1的DAI值的PDCCH(例如,通知下行链路SPS释放的PDCCH)的A/N”的UL子帧(子帧n)中,在用于DL CC的周期CSI被设置为将被发送的情况下,定位在DL子帧(子帧n-k(在此,k∈K,K是在3GPP TS 36.213.V10,Evolved UniversalTerrestrial Radio Access(演进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的表10.1.3.1-1中限定的集合,并且由M个元素配置,即,{k0,k1,...,kM-1}))中的对应的PDCCH的TPC字段可以被用作指示PUCCH格式AC的选择的ARI。
2)在用于DL CC的周期CSI被设置为发送UL子帧(子帧n),在该UL子帧中发送被发送到SCC的PDSCH的A/N的的情况下,定位在DL子帧(在此,k∈K,K是在3GPP TS 36.213.V10,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演进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的表10.1.3.1-1中限定的集合,并且由M个元素配置,即,{k0,k1,...,kM-1})中的对应的PDCCH的TPC字段可以被用作指示PUCCH格式AC的选择的ARI。
在TDD中,在接收用于多小区的A/N发送的PUCCH格式1a/1b信道选择的使用的情况下:可以应用与上述方法不同的方法。即,在用于DL CC的周期CSI被设置为被发送到在其中发送将被发送至SCC的PDSCH的A/N的UL子帧(子帧n)的情况下,位于DL子帧n-k(在此,k∈K,K是在3GPP TS 36.213.V10,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演进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的表10.1.3.1-1中限定的集合,并且由M个元素配置,即,{k0,k1,...,kM-1})中的PDCCH的TPC字段可以被用作指示PUCCH格式AC的选择的ARI。
在非跨载波调度期间,在接收用于A/N发送的PUCCH格式1a/1b信道选择的情况下,位于与仅要求A/N发送的UL子帧n(即,不是周期CSI发送循环的子帧)相对应的DL子帧n-k中的PDCCH的ARI指示用于信道选择的PUCCH格式1a/1b资源的选择,同时位于与在其中要求A/N和CSI的同时发送的UL子帧相对应的DL子帧n-k中的PDCCH的ARI指示用于A/N和CSI的多路复用发送的PUCCH格式AC(例如,PUCCH格式3)的资源。
而且,在接收用于A/N发送的PUCCH格式1a/1b信道选择的情况下,并且在跨载波调度期间,ARI不存在于位于与其中仅要求A/N发送的UL子帧相对应的DL子帧n-k中的PDCCH中,但是指示用于A/N和CSI的同时发送的PUCCH格式AC的资源的ARI存在于位于PDCCH中,该PDCCH位于与其中要求A/N和CSI的同时发送的UL子帧相对应的DL子帧n-k中。
同时,当PUCCH格式AC使用PUSCH的结构时,功率控制(PC)可以使用PUSCH PC用于数据发送。从而,不同于现有PUCCH格式3的TPC字段应用(一些TPC被用作TPC,并且仅其他情况被用作ARI),调度(或下行链路SPS释放)所有小区的PDSCH的PDCCH的TPC可以被用作ARI。而且,ARI可以直接指示用作A/N发送的PUCCH格式的不同种类的PUCCH格式。在该情况下,ARI指示相同PUCCH格式的资源索引,并且可以选择是否使用诸如PUCCH格式1a/1b、PUCCH格式2、PUCCH格式3、以及PUCCH格式AC的被限定为预定RRC的格式中的任何PUCCH格式。
<CSI和SRS的同时发送>
在现有LTE-A版本-10中,不允许在用于SRS和CSI发送的PUCCH格式2/2a/2b的相同子帧中的同时发送,并且应用二者之一被丢弃并且仅一个根据情形被发送的方法。原因在于,不可以作出用于避免与SRS的发送的冲突的缩短格式,这是因为在PUCCH格式2/2a/2b的情况下,不同于PUCCH格式1或3,正交覆盖被应用至SC-FDMA符号,重复编译的比特不被发送,并且不同的编译的比特被加载并且在每个SC-FDMA符号中被发送。
相反,在使用用于多CSI的同时发送的PUCCH格式3或PUSCH的结构的情况下,或者在使用用于单CSI发送的PUCCH格式3的情况下,用于避免与SRS的冲突的缩短格式的结构是可以的。从而,可以应用以下SRC和CSI发送方法。
1)在SRS被周期性设置的类型0的情况下(当不使用缩短的PUCCH格式3时),在与相同帧中的CSI发送冲突期间,SRS一直被丢弃。在SRS被非周期性触发的类型1的情况下,在与相同帧中的CSI发送冲突期间,根据是否包括由CSI发送的PUCCH格式(PUCCH格式3系列)的HARQ-ACK发送,当不生成HARQ-ACK发送时,丢弃CSI,选择SRS发送,并且当包括HARQ-ACK发送时,SRS被丢弃,并且HARQ-ACK被发送至PUCCH格式3。在此,即使不生成HARQ-ACK发送,在保留PUCCH格式3中的HARQ-ACK比特字段的情况下,PUCCH一直被发送,并且SRS可以被丢弃。
2)(当缩短的PUCCH格式3的使用被设置时,例如,当“ackNackSRS-SimulteousTransmission”=真时),通过在与相同帧中的CSI发送冲突期间使用缩短的PUCCH格式3用于CSI的发送,发送周期性设置的所有类型SRS,并且SRC被发送至对应子帧的最后SC-FDM符号。该方法被应用至HARQ-ACK发送与CSI一起被包括或不被包括在PUCCH格式3中的所有情况。在小区特定SRS子帧中,可以始终使用缩短的PUCCH格式3。在此,例外,当仅单个CSI出现时,如果使用PUCCH格式2/2a/2b,则选择性地发送CSI和SRS中的仅一个,像上述1)那样。
上述2)的操作可以限于仅在设置多CSI发送的情况(例如,“multiCellCQI-R12”=真)的情况或者在“ackNackSRS-SimultaneousTransmission”=真的同时设置用于多小区的A/N和CSI发送(例如,“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R11”=真和“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真)的情况下被执行。
<用于根据用户设备的能力,设置A/N和CSI的同时发送的应用>
在现有LTE-A版本-10中,在具有聚合仅两个以下FDD的能力的用户设备中,未实现用于A/N发送的PUCCH格式3。在具有聚合仅一个或更少TDD的能力的用户设备中,未实现用于A/N发送的PUCCH格式3。
从而,当用于多小区(详细地,多DL CC和/或多子帧)的A/N(和/或SR)和CSI的同时发送被设置时,用于同时发送的PUCCH格式x(x例如是3、3a、4...)的使用可以根据用户设备的能力和/或用于A/N发送的PUCCH格式x的设定如下被应用。
1.根据用户设备能力,设置是否同时发送用于多小区的A/N(和/或SR)和CSI。
1)允许仅具有聚合两个以上(FDD)小区的能力的用户设备(仅对应于FDD,并且在TDD中,在能够子载波聚合的用户设备中,实现PUCCH格式3)。这是为了当仅发送A/N时,减少用户设备能力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在不实现PUCCH格式3的用户设备的情况下,不新实现用于A/N和CSI的PUCCH格式3。另外,在对应的用户设备中,可以限于仅当在对应的用户设备中配置两个(FDD)小区或更多时应用同时发送,或者另外,可以限于仅当在对应的用户设备中配置三个(FDD)小区以上时应用同时发送。
2)允许具有小区聚合(子载波聚合)(即,两个以上小区的聚合)能力的用户设备的方法:即,多A/N和CSI的同时发送设定允许对于能够聚合多达两个FDD小区的用户设备的实现PUCCH格式3。在FDD的情况下,在一个小区情形中,由于存在单个DL CC A/N和CSI的同时发送方法,在不允许子载波聚合的用户设备中,不要求用于多DL CC的A/N和CSI的同时发送结构。在TDD的情况下,不考虑在一个CC情形下用于多子帧的A/N和CSI的同时发送,并且仅允许在子载波聚合情况下用于多DL CC的A/N和CSI的同时发送。这是为了甚至在能够聚合多达两个FDD小区的用户设备中设置多A/N和CSI的同时发送。在此,仅具有多A/N和CSI的同时发送能力的情况,考虑设置允许对于能够聚合多达两个FDD小区的用户设备实现PUCCH格式3的能力。在CSI被丢弃并且仅用于两个小区的多A/N被发送的情况下,由于仅使用信道选择方法,所以对应的用户设备不需要要求PUCCH格式3。另外,可以限于仅当在对应的用户设备中配置两个CC以上时应用同时发送。
3)不管子载波聚合能力如何,被允许的方法(仅对应于TDD,并且在FDD中,在一个CC的情况下,该应用不是必须的)
2.根据PUCCH格式,设置是否同时发送用于多DL CC的A/N(和/或SR)和CSI。
1)仅在当仅存在用于多个DL CC的A/N时,设置PUCCH格式x的使用的情况下被允许的方法:根据CSI选择性地使用PUCCH格式x和PUCCH格式1a/1b的信道选择,以防止一个用户设备接收所有对应的资源。
2)甚至在当仅用于多个DL CC的A/N存在时,设置PUCCH格式1a/1b信道选择的使用的情况下允许的方法:不同于1),该方法给予资源选择的灵活性,并且可以更有效地选择资源。
同时,当存在可以实现PUCCH格式3的用户设备和不能实现PUCCH格式3的用户设备时,PUCCH格式1b信道选择被设置用于仅用于多个小区的A/N的反馈(即,在不是CSI子帧的情况下,在A/N发送期间使用PUCCH格式1b信道选择方法),并且用于多个小区的A/N(mA/N)和CSI被设置成被一起发送的操作的情况可以被划分为如以下表中所示。
[表7]
<在通过A/N发送方法接收PUCCH格式1a/1b信道选择的情况下,A/N和CSI的同时发送设定>
在接收PUCCH格式1a/1b信道选择作为A/N发送方法的情况下,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不好,并且结果,可以不设置PUCCH格式3。在该观点中,作为A/N发送方法,“设置PUCCH格式1a/1b信道选择”和“通过多路复用用于多个小区的A/N和一个DL CC或用于多个DLCC的周期CSI,经由PUCCH格式3设置同时发送”可能不同时被允许。即,仅在“将PUCCH格式3设置为A/N发送方法”的情况下,“通过多路复用用于多个小区的A/N和一个DL CC或者用于多个DLCC的周期CSI,经由PUCCH格式3,设置同时发送”可以被允许。
<在当A/N比特的数量(或另外,SR比特的总和)超过11比特时捆绑的情况下,与CSI多路复用>
在FDD的情况下,当考虑最多五个小区(CC)被聚合并且可以在每个小区中发送两个码字的发送模式时,A/N的比特数最多10比特。相反,在TDD的情况下,由于用于多(M)个DL子帧的A/N需要在一个UL子帧中被发送,所以A/N的比特数与M成比例地增加。从而,在A/N和CSI的同时发送被设置,并且A/N和CSI被发送至PUCCH格式3的情况下,在可以由当前PUCCH格式3最多支持的22比特中,由A/N(可以包括SR比特)占用的比特数可能超过11比特。在该情况下,可以在CSI发送时间生成的CSI比特可能不被发送的情况可能发生。从而,仅通过可以在CSI子帧中被发送至CSI可发送比特数以下的CSI模式的组合,可以限于应用A/N和CSI的同时发送设定。例如,在用户设备中,当A/N比特的数量(或者另外,SR比特的总和)是14时,除了A/N和CSI的同时发送设定的应用之外,可以仅使用可设置CSI模式中的CSI报告类型中的最多比特是22-14=8比特或更少的CSI报告模式。
<A/N捆绑的应用和A/N和CSI的同时发送的应用>
当A/N被发送至PUCCH格式3时,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不好,并且结果,与CSI同时发送的A/N比特数需要被减少的情况可能发生。为此,可以设置对A/N空间捆绑的应用(或另外,时域捆绑的应用)。甚至在设置A/N和CSI的同时发送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捆绑设定。这是因为由于与CSI多路复用导致减少的可用的可发送A/N比特可以被减少。从而,在“捆绑的设定”和“A/N和CSI的同时发送设定”被同时设置的情况下,在CSI子帧中多路复用多A/N和CSI期间,可以应用捆绑,并且在仅A/N被发送到的子帧的情况下,可以不应用捆绑。因为不被捆绑的A/N也可以发送,所以A/N和CSI的同时发送是可以的。
在该情况下,基于CSI的比特数,根据参考值,可以确定在仅A/N发送期间的捆绑的应用。在捆绑之前的A/N比特数大于参考值(或与其相同)的情况下,应用捆绑,并且在捆绑之前的A/N比特数小于参考值(或与其相同)的情况下,不应用捆绑。
图15示出确定关于是否在仅发送A/N时应用捆绑的参考值的示例。
假设设置基站和用户设备之间的四个CC,并且CC的优先级按照CC1、CC0和CC2的顺序。假设不使用CC3。
在对于设置到用户设备的DL小区(DL CC)设置的每个CSI报告模式中将被发送至一个子帧的CSI比特数的最大值(即,时间/频率轴上的最大值)可以是参考值。即,当MaxCSI0、Max CSI1、和Max CSI2是在每个CC中设置的CSI报告模式中可以从一个子帧发送的CSI比特数的最大值,则它们中的最大值可以是参考值。
在计算根据用于每个小区CC的循环的CSI报告模式的最大比特数之后,由于比特数被设置为多个值中的最大值,所以通过使用当设置初始CSI报告时确定的一个值而不比较优先级,或者计算在每个子帧中的CSI数量的最大值,可以容易地执行该实现。作为较简单方法,可以考虑从一个子帧发送的最大CSI比特数(11比特)是固定的,并且在所有CSI报告模式下被发送。
<CSI子帧的定义>
在LTE-A版本-10中,周期CSI发送被配置成被独立设置用于每个小区。同时,被设置到用户设备的一些S小区可以被激活或停用。在被停用小区的情况下,由于不执行数据发送,所以不要求用于对应小区的CSI报告。从而,在现有LTE-A版本-10中,“CSI(发送)子帧”,作为其中周期CSI被发送至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子帧,可以被限定为被激活小区中的周期CSI发送子帧的联合。
相反,在LTE-A版本-11中,可以设置A/N(特别是,mA/N)和CSI的同时发送,并且在该情况下,当A/N(特别是,mA/N)和CSI被发送至PUCCH格式3时,为了防止由于基站和用户设备之间的S小区的激活/停用的误差发生导致的信道编译方案的不确定,即使仅CSI的实际内容中的用于被激活小区的内容被选择和发送,CSI字段也需要基于所设置的小区被设置。从而,在该情况下,CSI(发送)子帧可以如下被重新限定。
在所设置的小区中的周期CSI发送时刻(子帧)的联合,在此,CSI字段中选择和发送用于被激活小区的CSI报告,并且在不存在对应于对应时刻的被激活小区的CSI报告的情况下,CSI报告可以不被发送至所保留的CSI字段。
在设置A/N和CSI的同时发送的情况下,在CSI(发送)子帧中,使用不同于仅A/N子帧(CSI子帧补集的子帧)的PUCCH格式,或者操作可以改变。例如,A/N比特的发送格式(信道选择改变为PUCCH格式3)、在肯定SR期间的操作和格式(PUCCH格式1被改变为PUCCH格式3)、以及与对应UL子帧相对应的DL子帧的PDCCH的ARI的检测操作的改变是可以的。
<配置A/N和CSI的同时发送模式>
在现有系统(例如,LTE-A版本10)中,可以设置单个ACK/NACK(sA/N)和CSI的同时发送。设定可以通过包括在RRC消息中的“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参数来执行。同时,在新系统(例如,LTE-A版本11)中,可以设置用于多个小区的ACK/NACK(即,多ACK/NACK(mA/N))和CSI的同时发送。该操作是不包括在现有系统中的设定,并且在本发明中,提出用于mA/N和CSI的同时发送设定的新参数的添加。新参数可以包括在应用至新系统的RRC消息中,并且新参数的名称被称为“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Format3-R11”。即,可以通过新参数执行mA/N和CSI的同时发送设定。由于“simultaneousAck NackAndCQI-Format3”包括在LTE-A版本-11中,所以“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Format3-r11”被表示为“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r11”。
现有“simultanesouAckNackAndCQI”具有真或假的值,作为包括在RRC消息中的参数(即,CQI-ReportConfig信息元素)。在参数是真的情况下,允许ACK/NACK和CQI的同时发送。
同时,“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Format3”也具有真或假的值,作为包括在RRC消息中的参数。该参数可以指示用户设备是否多路复用ACK/NACK和周期CQI,以将ACK/NACK和周期CQI发送至例如PUCCH格式3的特定PUCCH格式。
将参考图16详细地描述基站需要发送新参数的原因。
图16示出取决于设定P1和P2的终端的参数。在图16中,P1是“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并且P2是“simultanesouAckNackAndCQI-Format3-R11”。
参考图16,在现有P1参数为真的情况下,如果仅单A/N存在于对应的子帧中,则用户设备通过PUCCH格式1a/1b发送单A/N 161。如果仅CSI存在,则通过PUCCH格式2发送CSI162,并且当CSI和单A/N 163存在时,通过PUCCH格式2a/2b同时发送CSI和单A/N。另外,在多A/N 164和CSI相互冲突的情况下,CSI被丢弃,并且通过PUCCH格式3发送多A/N。从由RRC消息设置的四个显式资源中的由PDCCH的ARI(使用TPC字段)指示的资源发送PUCCH格式3。
即,在现有无线通信系统中,支持上述四个操作,并且用户设备根据A/N和CSI在发送CCI的子帧中的出现,执行操作。
然而,在新无线通信系统中,在多A/N(mA/N)和CSI相互冲突的情况下,可以支持多A/N和CSI的同时发送。从而,为了支持新操作,需要引入P2参数。如果新参数不被引入并且多A/N和CSI的同时发送由现有参数P1设置,则用户设备的故障可能发生。例如,像现有情况,当从不支持多A/N和CSI的同时发送的基站发送现有参数P1时,在支持多A/N和CSI的用户设备中,发生关于是否应用多A/N和CSI的同时发送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的原因在于,用户设备将关于由用户设备支持的操作的信息发送至网络,而网络不将关于由基站支持的操作的信息发送至用户设备。
用户设备的操作可以根据P2参数是真还是假而改变。即,在P2参数是真的情况下,多A/N和CSI 165被多路复用,以通过PUCCH格式3被发送。图17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的操作方法。
参考图17,用户设备接收指示(第一组)A/N和CSI是否同时被发送的第一参数和指示(第二组)A/N和周期CSI是否被多路复用以被发送至PUCCH格式3的第二参数(S10)。
在FDD中,(A)当一个PDSCH仅存在于PCC中并且没有PDCCH的被调度(到SPS)时,(B)当一个PDSCH仅存在于PCC中并且被调度至PDCCH时,或者(C)当一个PDCCH仅存在于PCC中并且PDCCH要求A/N响应(例如,通知DL SPS释放的PDCCH)时,第一组A/N可以是A/N,并且第二组A/N可以是其他A/N集合。
在TDD中,第一组A/N可以是(A)当没有PDCCH的调度(到SPS)的PDSCH仅存在于PCC中并且不存在要求A/N响应的PDCCH(例如,DL SPS释放PDCCH),(B)由PDCCH调度的一个PDSCH仅存在于PCC中并且PDCCH的DAI=1,或者(C)要求A/N响应的DAI=1的一个PDCCH(例如,DL SPS释放PDCCH)存在并且不存在PDSCH时的A/N,并且第二组A/N可以是除了(A)、(B)和(C)以及当“要求A/N响应的DAI=1的PDCCH(例如,DL SPS释放PDCCH)存在”、“由PDCCH调度的一个PDSCH仅存在于PCC中并且PDCCH的DAI=1”、以及“没有PDCCH的调度(到SPS)的一个PDSCH存在”时之外的A/N集合。
仅在第二组ACK/NACK被设置为被发送至特定PUCCH格式(例如,PUCCH格式3)的情况下,第二参数可以由基站发送。
第一参数可以是“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并且第二参数可以是“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Format3-r11”。更高层信号可以是RRC消息。
用户设备确定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的值(S20),以根据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的值,多路复用和发送A/N和周期CSI(S30)。
例如,基于将通过第一PUCCH格式(第一组ACK/NACK+周期CQI)或第二PUCCH格式(第二组ACK/NACK+周期CSI)被发送的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第一组ACK/NACK或第二组ACK/NACK与CQI多路复用。第一PUCCH格式可以是PUCCH格式2/2a/2b,并且第二PUCCH格式可以是PUCCH格式3。
此后,将更详细地描述增强型用户设备在接收P1参数(第一参数)和P2参数(第二参数)时在LTE-A版本-11中操作的方法。
增强型用户设备可以使用现有参数(“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和新参数(“simultaneousAckNackCQI-R11”)作为独立参数。例如,当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R11=真并且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真时,sA/N发送可以类似于在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真的情况下的操作。
另外,当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R11=真并且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假时,mA/N和CSI以PUCCH格式3被发送,并且sA/N发送可以类似于在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假的情况下的操作。
详细地,在TDD中,“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被设置为真,并且PUCCH格式1b信道选择被配置用于用户设备,并且当接收到S小区的子帧n-k(k∈K,与上述K相同)中的至少一个PDSCH时,用户设备丢弃CSI并且发送HARQ-ACK(A/N)。
在TDD中,在“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被设置为真或者“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Format3-r11”被设置为真,并且PUCCH格式3被配置用于用户设备的情况下。
{“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被设置为真并且”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Format3-r11”被设置为假}或者{“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被设置为真并且”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Format3-r11”被设置为真,并且PUCCH资源不由ARI确定},
i)当没有PDCCH的调度的一个PDSCH仅存在于PCC中,并且不存在要求A/N响应的PDCCH(指示下行链路SPS释放的PDCCH)时,或者
ii)当由PDCCH调度的一个PDSCH仅存在于主小区(PCC)中,并且PDCCH的DAI为1时,或者iii)当要求A/N响应的具有DAI为1的一个PDCCH(例如,下行链路SPS释放PDCCH,此后,同上)存在时,
用户设备通过使用PUCCH格式2/2a/2b发送CSI和A/N。
另外,如果“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Format3-r11”被设置为真,并且PUCCH资源由ARI确定(即,一个资源由通过RRC消息配置的四个预定资源中的PDCCH的特定字段确定),以及
如果A/N、SR(如果SR存在)的总比特数不大于22,或者
空间捆绑的A/N、SR(如果SR存在)和CSI的总比特数不大于22,
则用户设备通过PUCCH格式3发送A/N、SR(如果SR存在)、以及CSI。
另外,用户设备丢弃CSI并发送A/N。
仅当用户设备仅发送肯定SR时,用户设备通过使用PUCCH格式1发送肯定SR。
假设在FDD中,两个以上服务小区被配置用于用户设备,周期CSI报告和A/N的发送在相同子帧中相互冲突,并且在子帧中不存在PUSCH发送。
在该情况下,如果“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被设置为真,并且[A/N对应于PDSCH发送或者对应于指示下行链路SPS仅在主小区中释放的PDCCH],以及
用户设备不以PUCCH格式3被配置,或者
用户设备以PUCCH格式3被配置,并且“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Format3-r11”被设置为假,或者
用户设备以PUCCH格式3被配置,并且“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Format3-r11”被设置为真,并且PUCCH资源不由ARI确定,
则用户设备通过使用PUCCH格式2/2a/2b,多路复用A/N和周期CSI。
否则,如果用户设备以PUCCH格式3被配置,并且“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Format3-r11”被设置为真,并且PUCCH资源通过ARI确定,并且
如果A/N、SR(如果SR存在)的总比特数不大于22,或者
空间捆绑的A/N、SR(如果SR存在)和CSI的总比特数不大于22,
则用户设备多路复用周期CSI和A/N,以通过PUCCH格式3发送和多路复用周期CSI和A/N。
否则,用户设备丢弃CSI。
下表示出在RRC消息中设置P1和P2参数和在该时间用户设备的操作。即,当上述处理被简单地示出时,上述处理可以如表8中给出那样被示出。
[表8]
在上述方法中,作为当仅CSI被发送或者sA/N和CSI使用PUCCH格式3而不是PUCCH格式2/2a/2b被同时发送时使用的PUCCH资源可以根据PUCCH格式3资源是否被分配用于仅发送CSI被确定。
<当PUCCH格式1b信道选择被配置用于反馈A/N时,分配用于同时发送A/N和CSI的资源的方法>
PUCCH格式3被用于仅发送用于多个小区的A/N,或者同时发送用于多个小区的A/N和CSI的情况被称为情况1。
PUCCH格式1b信道选择被用于仅发送用于多个小区的A/N,并且PUCCH格式3被用于同时发送用于多个小区的A/N和CSI的情况被称为情况2。在情况2的情况下,PUCCH格式3仅在CSI发送子帧中使用。从而,PUCCH格式资源的消耗被减少。
而且,CSI发送子帧可以通过多个用户设备之间的时间差被配置。从而,用户设备可以更容易地共享资源。从而,在PUCCH格式3资源的情况下,仅一个资源可以通过RRC被分配,并且该资源可以被连续地使用。
情况2与情况1的区别在于,多个资源(四个资源)通过RRC分配,并且使用多个资源中的由PDCCH中包括的ARI指示的一个资源。
在情况1下,甚至当PUCCH格式3不是CSI子帧时,也可以使用该资源。从而,优选多个用户设备共享将由ARI选择性地指示的PUCCH资源。
在情况2的情况下,虽然仅使用由RRC指定的一个资源,但是是否接收sA/N、mA/N和ARI的值可以用于指定将通过其发送CSI的PUCCH格式的选择。例如,当接收ARI时,通过使用PUCCH格式3发送mA/N,并且当未接收到ARI时,通过使用PUCCH格式2发送sA/N。
<当同时发送A/N和CSI时,信号发送和处理RRC资源的方法>
当应用情况1时,PUCCH格式3可以用于仅反馈用于多个小区的A/N。在该情况下,通过RRC消息配置多个PUCCH格式3。从而,不要求配置用于同时发送用于多个小区的A/N和CSI的PUCCH格式3资源。
相反,当应用情况2时,PUCCH格式1信道选择可以用于仅反馈用于多个小区的A/N。在该情况下,不分配PUCCH格式3资源。从而,当用于多个小区的A/N和CSI被配置成同时被发送时,要求分配PUCCH格式3资源。
当仅A/N的反馈方法和当用于多个小区的A/N和CSI被同时发送时的反馈方法被独立配置时,对于情况2要求分配用于同时发送A/N和CSI的PUCCH格式3资源。
当在配置情况1时,通过仅用于多个小区的A/N的反馈方法配置PUCCH格式3时,必须确定PUCCH格式3资源分配和在同时发送A/N和CSI时配置的PUCCH格式3资源分配中的哪一个被使用。
1)两种情况下的值可以被配置成彼此相同,2)情况A的资源分配索引可以被连续使用,并且其他资源分配索引可以被忽略,3)情况B的资源分配索引可以被连续使用,并且其他资源分配索引可以被忽略,或者4)可以使用近年来改变的情况A或B的资源分配索引。
<配置多CSI的同时发送模式>
在现有系统中,用于对用户设备配置的多个下行链路小区的周期CSI可能不在一个UL子帧中被同时发送,并且仅一个所选CSI被发送,并且剩余CSI被丢弃。
然而,在未来系统中,可以允许多CSI(即,用于多个小区的多个CSI)的同时发送。
多CSI的同时发送可以通过RRC参数(例如,“multiCellCQI-R12”)配置。当使用PUCCH格式3时的操作用于发送多CSI。
图18示出终端根据三个RRC参数发送UCI的情况。在图18中,P1是“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并且P2是“simultaneousAckNckAndCQI-Format3-R11”。P3可以是表示是否同时发送多CSI的“multiCellCQI-r12”。由图18中的(0)至(5)表示的操作已在图16中描述。在图18中,(2.1)表示当在P3被设置为真的情况下仅生成多CSI时,多CSI通过显式PUCCH格式3资源被发送。在图18中,(3.1)表示当P3被设置为真并且多CSI和单A/N相互冲突时,通过显式PUCCH格式3资源发送多CSI和单A/N。
替换方案A:由版本-11操作的用户设备可以将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R11和multiCellCQI-R12构造为独立参数。在该情况下,当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R11=真且multiCellCQI-R12=假时,用户设备如图16所示那样操作。当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R11=真并且multiCellCQI-R12=真时,用户设备在<当配置A/N和CSI的同时发送时,取决于UCI组合选择发送资源>中描述的使用PUCCH格式3发送多CSI的情况下执行操作。
替换方案B:当multiCellCQI-R12=真时,由版本-11操作的用户设备执行图18的操作(2.1)和(3.1),并且在没有独立RRC参数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R11的情况下,执行操作(1)和(5)。然而,甚至当仅生成单CSI时,可以按其原样应用(2.1)和(3.1),或者仅当仅生成单CSI时,可以用(2)和(3)代替操作(1)和(5)。在此,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可以被设置为真(可替换地,被忽略)。当multiCellCQI-R12=假时,用户设备执行当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假时的操作。即,用户设备执行操作(1)、(2)、(0)和(4)。在此,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可以被设置为假(可替换地,被忽略)。而且,multiCellCQI-R12可以用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代替(重写到相同RRC字段)。
替换方案C:当multiCellCQI-R12=真时,由版本-11操作的用户设备执行图18的操作(2.1),并且在没有独立RRC参数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R11的情况下,执行操作(1)、(3)和(5)。然而,甚至当仅生成单CSI时,(2.1)可以被原样应用,或者仅当仅生成单CSI时,可以用(2)代替操作(1)、(3)和(5)。在此,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被设置为真(可替换地,被忽略)。当multiCellCQI-R12=假时,用户设备执行当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假时的操作。即,用户设备执行操作(1)、(2)、(0)和(4)。在此,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可以被设置为假(可替换地,被忽略)。而且,可以用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代替multiCellCQI-R12(重写到相同RRC字段)。
替换方案D:由版本-11操作的用户设备执行图18的操作(2.1)和(3.1)(甚至当仅生成单CSI时,可以原样应用(2.1)和(3.1),或者仅当仅生成单CSI时,可以用(2)和(3)代替操作(1)和(5)),并且当multiCellCQI-R12=假时,执行操作(2)和(3)。另外,用户设备根据独立的RRC参数simultanesousAckNackAndCQI-R11操作,并且当该值是真时,用户设备执行操作(1)和(5),并且当该值是假时,用户设备执行操作(1)和(4)。
替换方案E:由版本-11操作的用户设备执行图18的操作(2.1)(甚至当仅生成单CSI时,(2.1)可以被原样应用,或者仅当仅生成单CSI时,可以用(2)代替操作(1)、(3)和(5)),并且当multiCellCQI-R12=假时,执行操作(2)。另外,用户设备根据独立的RRC参数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R11操作,并且当该值是真时,用户设备执行操作(1)和(3.1)或者(3)和(5),并且当该值是假时,用户设备执行操作(1)、(0)和(4)。在此,在应用并且选择(3.1)或(3)的情况下,其中的一个可以被固定地应用无论是多CSI还是单CSI,或者可以根据多CSI(3.1)或单CSI(3)选择应用(3.1)或(3)。
在替换方案D和替换方案E中,multiCellCQI-R12和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可以用参数或作为独立参数的集合重写,并且使得它们相互关联(可替换地,被忽略)或者被设置为独立参数。当multiCellCQI-R12和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被设置为独立参数时,multiCellCQI-R12被应用至(5)-真和(4)-假的选择,并且simultaneousMultiCellCQI被应用至(3)-真和(0)-假的选择。
在本发明的以上说明中,时域捆绑包括对于在时域中存在的ACK、用于发送ACK的总数的ACK计数器、或者用于仅发送从对应于第一DAI值的ACK连续的ACK的数量的连续ACK计数器的逻辑AND操作的应用。配置A/N和CSI(即,配置A/N和CSI的同时发送)是指多小区A/N和“用于单个DL CC或多个DL CC的周期CSI”被配置成被多路复用以PUCCH格式3被同时发送。多小区A/N(用于多个DL CC的A/N)是指当包括用于S小区DL CC的A/N时的A/N(可替换地,在从PDCCH接收到用于选择PUCCH格式3或显式PUCCH格式1a/1b的ARI的情况下的A/N)。配置sA/N和CSI是指,配置版本-10的单A/N和CSI的同时发送,其中,多小区A/N和CSI不允许被同时发送。单A/N是指用于P小区DL CC的A/N(可替换地,当可能未从PDCCH接收到用于选择PUCCH格式3或显式PUCCH格式1a/1b的ARI时的A/N)。
图19是示出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基站和终端的框图。
基站100包括处理器110、存储器120、和射频(RF)单元130。处理器110实现提出的功能、处理、和/或方法。无线接口协议层可以通过处理器110实现。处理器110可以通过经由诸如RRC消息的更高层信号,发送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来通知用户设备UCI发送方法。存储器120与处理器110连接,以存储用于驱动处理器110的多条信息。RF单元130与处理器110连接,以发送和/或接收无线电信号。
UE 200包括处理器210、存储器220、以及RF单元230。处理器210实现所提出的功能、处理、和/或方法。无线接口协议层可以通过处理器210实现。处理器210通过更高层信号接收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并且根据多个值,多路复用ACK/NACK和周期CSI,以通过特定PUCCH格式发送多路复用后的ACK/NCK和周期CSI。存储器220与处理器210连接,以存储用于驱动处理器210的多条信息。RF单元230与处理器210连接,以发送和/或接收无线电信号。
处理器110和210可以包括专用集成电路(ASIC)、另一个芯片组、逻辑电路和/或数据处理装置。存储器120和22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闪存、存储卡、存储介质、和/或另一个存储设备。RF单元130和230可以包括用于处理无线电信号的基带电路。当实施例通过软件实现时,上述技术可以通过执行上述功能的模块(处理、功能等)被实现。模块可以被存储在存储器120和220中,并且由处理器110和210执行。存储器120和220可以被提供在处理器110和120内部或外部,并且通过多种众所周知的手段与处理器110和120连接。

Claims (16)

1.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的方法,所述方法由用户设备执行,并且包括:
接收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和
通过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格式发送第一肯定应答/否定应答ACK/NACK信息和信道质量指示符CQI,或者通过第二PUCCH格式发送第二ACK/NACK信息和所述CQI,
其中,所述第一参数指示是否允许到用户设备的所述第一ACK/NACK信息和所述CQI的同时传输,并且所述第二参数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是否对所述第二PUCCH格式执行所述第二ACK/NACK信息和所述CQI复用的同时传输;并且
其中,如果所述第一参数被设置为真,并且如果所述第一ACK/NACK信息对应于指示下行链路半持久性调度(SPS)释放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且在所述PDCCH中的下行链路指配索引(DAI)的值等于1,则通过第一PUCCH格式发送所述CQI和所述第一ACK/NACK信息,以及
其中,i)如果所述第二参数被设置为真,ii)如果在由高层信号配置的四个资源当中确定一个PUCCH资源,以及iii)如果对应于所述第二ACK/NACK信息和所述CQI的总的比特数不大于22,则通过第二PUCCH格式发送所述第二ACK/NACK信息和所述CQ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参数和所述第二参数通过无线电资源控制RRC消息被接收,并且具有真或者假的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所述第一PUCCH格式发送1-比特或2-比特ACK/NACK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仅当事先设置所述第二参数时所述第二参数被包括在无线电资源控制RRC消息中,使得以所述第二PUCCH格式发送所述第二ACK/NACK。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当所述无线通信系统是频分双工(FDD)系统时,所述第一ACK/NACK信息是用于以下的ACK/NACK:
其中一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仅存在于在其中所述用户设备与基站执行初始连接建立过程或连接重新建立过程的主小区中,并且没有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被半静态地调度的情况,
其中一个PDSCH仅存在于所述主小区中并且由PDCCH调度的情况,或者
其中一个PDCCH仅存在于所述主小区中并且要求ACK/NACK响应的情况,以及
所述第二ACK/NACK是其他ACK/NACK结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当所述无线通信系统是时分双工(TDD)系统时,所述第一ACK/NACK信息是用于以下的ACK/NACK:
i)其中当在没有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半静态地调度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仅存在于在其中所述用户设备与基站执行所述初始连接建立过程或者连接重新建立过程的主小区中并且不存在要求ACK/NACK响应的PDCCH的情况,
ii)由其中下行链路指配索引DAI为1的由PDCCH调度的一个PDSCH仅存在于所述主小区中的情况,或者
iii)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指配索引为1的、要求所述ACK/NACK响应的一个PDCCH存在,并且不存在PDSCH的情况,
其中,所述第二ACK/NACK是在除了情况i)、ii)、iii)和iv)之外的情况下的ACK/NACK组合,其中,情况iv)是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指配索引为1的、要求所述ACK/NACK响应的所述PDCCH存在,通过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指配索引为1的PDCCH调度的PDSCH仅存在于所述主小区中并且没有所述PDCCH半静态地调度的一个PDSCH存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CQI被配置成被周期性地发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当所述第一参数具有假的值,并且如果第二参数具有假的值,则丢弃CQI并且仅通过第二PUCCH格式发送第二ACK/NACK信息。
9.一种用户设备(UE),包括:
射频(RF)单元,所述射频(RF)单元发送或者接收无线电信号;和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连接所述RF单元,
其中,所述处理器接收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并且通过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格式发送第一肯定应答/否定应答ACK/NACK信息和信道质量指示符CQI,或者通过第二PUCCH格式发送第二ACK/NACK信息和所述CQI,
其中,所述第一参数指示是否允许到用户设备的所述第一ACK/NACK信息和所述CQI的同时传输,并且所述第二参数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是否对所述第二PUCCH格式执行所述第二ACK/NACK信息和所述CQI复用的同时传输;并且
其中如果所述第一参数被设置为真,并且如果所述第一ACK/NACK信息对应于指示下行链路半持久性调度(SPS)释放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且在所述PDCCH中的下行链路指配索引(DAI)的值等于1,则通过第一PUCCH格式发送所述CQI和所述第一ACK/NACK信息,以及
其中,i)如果所述第二参数被设置为真,ii)如果在由高层信号配置的四个资源当中确定一个PUCCH资源,以及iii)如果对应于所述第二ACK/NACK信息和所述CQI的总的比特数不大于22,则通过第二PUCCH格式发送所述第二ACK/NACK信息和所述CQI。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UE,其中,所述第一参数和所述第二参数通过无线电资源控制(RRC)消息被接收,并且所述第一参数和所述第二参数中的每一个具有真或者假的值。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UE,其中,通过所述第一PUCCH格式接收1-比特或2-比特ACK/NACK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UE,其中,仅当事先设置所述第二参数时所述第二参数被包括在无线电资源控制RRC消息中,使得以所述第二PUCCH格式发送所述第二ACK/NACK。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UE,其中:
当所述无线通信系统是频分双工FDD系统时,所述第一ACK/NACK信息是用于以下的ACK/NACK:
其中一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仅存在于在其中所述用户设备与基站执行初始连接建立过程或连接重新建立过程的主小区中,并且没有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被半静态地调度的情况,
其中一个PDSCH仅存在于所述主小区中并且由PDCCH调度的情况,或者
其中一个PDCCH仅存在于所述主小区中并且要求ACK/NACK响应的情况,以及
所述第二ACK/NACK是其他ACK/NACK结合。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UE,其中:
当所述无线通信系统是时分双工TDD系统时,所述第一ACK/NACK信息是用于以下的ACK/NACK:
i)其中当在没有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半静态地调度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仅存在于在其中所述用户设备与基站执行所述初始连接建立过程或者连接重新建立过程的主小区中并且不存在要求ACK/NACK响应的PDCCH的情况,
ii)由其中下行链路指配索引DAI为1的由PDCCH调度的一个PDSCH仅存在于所述主小区中的情况,或者
iii)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指配索引为1的、要求所述ACK/NACK响应的一个PDCCH存在,并且不存在PDSCH的情况,
所述第二ACK/NACK是在除了情况i)、ii)、iii)和iv)之外的情况下的ACK/NACK组合,其中,情况iv)是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指配索引为1的、要求所述ACK/NACK响应的所述PDCCH存在,通过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指配索引为1的PDCCH调度的PDSCH仅存在于所述主小区中并且没有所述PDCCH半静态地调度的一个PDSCH存在。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UE,其中,所述CQI被配置成被周期性地发送。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UE,其中:
当所述第一参数具有假的值,并且如果第二参数具有假的值,则丢弃CQI并且仅通过第二PUCCH格式发送第二ACK/NACK信息。
CN201810015573.XA 2012-01-17 2013-01-17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80551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587626P 2012-01-17 2012-01-17
US61/587,626 2012-01-17
US201261594386P 2012-02-03 2012-02-03
US61/594,386 2012-02-03
US201261645614P 2012-05-10 2012-05-10
US61/645,614 2012-05-10
US201261646245P 2012-05-11 2012-05-11
US61/646,245 2012-05-11
US201261650986P 2012-05-23 2012-05-23
US61/650,986 2012-05-23
US201261679064P 2012-08-02 2012-08-02
US61/679,064 2012-08-02
US201261706095P 2012-09-26 2012-09-26
US61/706,095 2012-09-26
US201261706766P 2012-09-28 2012-09-28
US61/706,766 2012-09-28
CN201380013873.XA CN104205707B (zh) 2012-01-17 2013-01-17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13873.XA Division CN104205707B (zh) 2012-01-17 2013-01-17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55109A true CN108055109A (zh) 2018-05-18
CN108055109B CN108055109B (zh) 2021-02-02

Family

ID=4879944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13873.XA Active CN104205707B (zh) 2012-01-17 2013-01-17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201810015573.XA Active CN108055109B (zh) 2012-01-17 2013-01-17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13873.XA Active CN104205707B (zh) 2012-01-17 2013-01-17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4) US9584287B2 (zh)
EP (2) EP3493444B1 (zh)
JP (1) JP5926402B2 (zh)
KR (1) KR101691708B1 (zh)
CN (2) CN104205707B (zh)
WO (1) WO2013109073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08956A (zh) * 2019-05-03 2022-02-01 苹果公司 用于多trp传输的ue处理时间弛豫的系统和方法
CN114503500A (zh) * 2019-10-03 2022-05-1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具有时分双工主小区的双连接模式中的单个上行链路操作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
CN114600409A (zh) * 2019-10-30 2022-06-0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波束故障恢复的控制信道优先级化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70379B2 (en) * 2010-10-02 2014-03-1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multiplexing on the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for LTE-A
EP3493444B1 (en) * 2012-01-17 2021-07-1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877306B2 (en) * 2012-03-09 2018-01-23 Sun Patent Trus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and control channel forming method
JP5953079B2 (ja) * 2012-03-16 2016-07-13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移動通信方法、無線基地局及び移動局
JP2013197944A (ja) * 2012-03-21 2013-09-30 Ntt Docomo Inc 無線基地局及び移動局
CN103580797B (zh) * 2012-08-03 2017-05-0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上行控制信息uci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KR101475123B1 (ko) * 2012-09-14 2014-12-22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상향링크 제어채널 전송방법 및 수신방법, 그 단말, 그 송수신포인트
CN103973391A (zh) * 2013-01-24 2014-08-06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汇报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US9602261B2 (en) * 2013-02-18 2017-03-21 Htc Corporation Method of indicating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 in enhanced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technology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KR102222880B1 (ko) * 2013-10-11 2021-03-0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셀룰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srs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ES2797702T3 (es) 2013-11-22 2020-12-03 Huawei Tech Co Ltd Determinación de una señal y/o función de un PUCCH para la transmisión por un equipo de usuario
WO2015166861A1 (ja) * 2014-04-28 2015-11-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および集積回路
CN107113096B (zh) * 2014-12-31 2020-03-31 Lg 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ack/nack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设备
US10148392B2 (en) * 2015-01-27 2018-12-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Group acknowledgement/negative acknowledgement and triggering GACK/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N113285783A (zh) 2015-01-28 2021-08-20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操作大量载波的上行链路反馈方法
JP2018050089A (ja) * 2015-01-29 2018-03-2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集積回路、および、通信方法
RU2673800C1 (ru) * 2015-01-30 2018-11-30 Телефонактиеболагет Лм Эрикссон (Пабл)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е связи в отношении данных управления в сети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US20160270038A1 (en) * 2015-03-11 2016-09-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ssions of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s for low cost ues
US10587372B2 (en) 2015-04-20 2020-03-1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multiplexing ACK/NACK respons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06211086B (zh) * 2015-05-07 2019-09-10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pucch的群组业务传输方法
EP3297360B1 (en) 2015-05-15 2020-03-25 Nec Corpo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harq ack/nack bits transmission
AU2016290464B2 (en) * 2015-07-08 2020-12-0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US10582478B2 (en) * 2015-07-08 2020-03-0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EP3322211B1 (en) * 2015-07-08 2020-08-0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s for repor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US10356765B2 (en) 2015-07-21 2019-07-1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porting channel status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for same
JP6547062B2 (ja) * 2015-08-10 2019-07-17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フィードバック情報を送信し、受信する方法、ユーザ機器、および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
BR112018009068A8 (pt) 2015-11-06 2019-02-26 Huawei Tech Co Ltd método e aparelho para transmitir informação de controle de enlace ascendente uci, um meio legível por computador e um produto de programa
EP3419190A4 (en) * 2016-03-10 2019-01-0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ransmission diversity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KR20180132037A (ko) * 2016-03-31 2018-12-11 소니 주식회사 단말 장치, 기지국 장치 및 통신 방법
JP2019110358A (ja) * 2016-04-28 2019-07-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US11516779B2 (en) * 2016-05-13 2022-11-2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Uplink information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JP2019125821A (ja) * 2016-05-13 2019-07-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および方法
US10477526B2 (en) * 2016-06-10 2019-11-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procedures on a shared communication medium
CN107733592B (zh) 2016-08-10 2020-11-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方案指示方法、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KR20190067770A (ko) * 2016-10-17 2019-06-17 광동 오포 모바일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8306720B (zh) * 2017-01-13 2022-06-21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uci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GB2562367B (en) * 2017-03-23 2021-03-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scheduling requests (SR)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028210B1 (en) 2017-03-23 2018-07-17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Encoding and decoding data for group common control channels
CN108809496B (zh) * 2017-05-05 2023-09-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以及设备
JP6997802B2 (ja) * 2017-05-05 2022-01-18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確認応答リソースの割り当て
CN109150458B (zh) 2017-06-16 2022-11-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US20190052406A1 (en) * 2017-08-11 2019-02-14 Mediatek Inc. Transmission For Ultra-Reliable And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JP2018019416A (ja) * 2017-09-25 2018-02-01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基地局及び送信制御方法
US11201714B2 (en) * 2017-09-29 2021-12-14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9962759B (zh) * 2017-12-25 2021-09-28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业务pusch检测方法和系统
KR102609731B1 (ko) * 2018-01-05 2023-12-05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서로 다른 상향 제어 정보를 전송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11343822B2 (en) * 2018-01-12 2022-05-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ded-bit allocation for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UCI) segmentation
CN114401550A (zh) 2018-01-12 2022-04-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接入网设备以及终端设备
CN108183775B (zh) * 2018-01-12 2021-10-15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处理方法及设备
WO2019153209A1 (zh) * 2018-02-08 2019-08-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处理无线链路失败rlf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09644467B (zh) 2018-02-11 2020-12-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SG11202009811TA (en) * 2018-04-04 2020-11-27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scheduling request
KR20210044778A (ko) 2018-08-07 2021-04-23 아이디에이씨 홀딩스, 인크. Harq 향상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10859008B (zh) * 2018-08-24 2022-04-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信息的发送方法及终端
CN115568020A (zh) * 2018-09-28 2023-0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US11051310B2 (en) * 2018-10-01 2021-06-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UE indication of supported number of trigger states
CN112970213B (zh) 2018-11-02 2023-06-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确定反馈码本
WO2020196422A1 (en) * 2019-03-28 2020-10-0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User equipments, base stations and methods for multiplexing of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WO2020225198A1 (en) * 2019-05-03 2020-11-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handling for sub-slots
CN113812093A (zh) * 2019-05-07 2021-12-17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US11533214B2 (en) 2019-06-14 2022-12-20 Qatar Foundation For Education, Science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Spectral efficient uplink multiple access techniques using index modulation
CN111800880B (zh) * 2019-07-30 2022-02-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10051702A1 (en) * 2019-08-13 2021-02-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figured grant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uci) multiplexing for new radio-unlicensed (nr-u)
JP7025467B2 (ja) * 2020-03-26 2022-02-24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アップリンク情報送信方法および装置、基地局、ならびにユーザ機器
CN113839757A (zh) * 2020-06-24 2021-12-24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终端及基站
JPWO2023286284A1 (zh) * 2021-07-16 2023-01-19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87674A2 (en) * 2009-01-30 2010-08-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over a data channel or over a control channel
US20110080880A1 (en) * 2009-10-02 2011-04-07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Transmission diversity scheme on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 with ack/nack differentiation
WO2011041623A1 (en) * 2009-10-01 2011-04-0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Uplink control data transmission
CN102113241A (zh) * 2008-07-30 2011-06-29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WO2011140509A1 (en) * 2010-05-07 2011-11-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of control information on uplink channels
WO2011112004A3 (ko) * 2010-03-10 2012-01-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WO2012005516A2 (ko) * 2010-07-07 2012-01-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정보의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65706B1 (ko) 2008-11-23 2011-09-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WO2011085230A2 (en) * 2010-01-08 2011-07-14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for multiple carriers
CN103069739B (zh) * 2010-04-02 2016-09-21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上行链路探测参考信号配置和传输
JP4772910B1 (ja) 2010-04-05 2011-09-1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基地局及び方法
KR101835322B1 (ko) 2010-04-08 2018-03-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제어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TW201210238A (en) 2010-05-06 2012-03-01 Htc Corp Method of handling a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transmission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2104972B (zh) 2010-05-24 2014-01-2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Uci信息传输的配置方法和设备
JP5873708B2 (ja) * 2011-12-19 2016-03-0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移動局装置、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EP3493444B1 (en) * 2012-01-17 2021-07-1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3241A (zh) * 2008-07-30 2011-06-29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WO2010087674A2 (en) * 2009-01-30 2010-08-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over a data channel or over a control channel
WO2011041623A1 (en) * 2009-10-01 2011-04-0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Uplink control data transmission
US20110080880A1 (en) * 2009-10-02 2011-04-07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Transmission diversity scheme on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 with ack/nack differentiation
WO2011112004A3 (ko) * 2010-03-10 2012-01-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WO2011140509A1 (en) * 2010-05-07 2011-11-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of control information on uplink channels
WO2012005516A2 (ko) * 2010-07-07 2012-01-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정보의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QUALCOMM INCORPORATED: ""Clarification of parallel PUCCH and PUSCH transmission"", 《R1-111803》 *
ZTE: ""Remaining Open issues of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UL Channels/Signals"", 《R1-110165》 *
ZTE: ""Multiplexing of periodic CSI and ACK/NACK on PUCCH"", 《R1-110164》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08956A (zh) * 2019-05-03 2022-02-01 苹果公司 用于多trp传输的ue处理时间弛豫的系统和方法
CN114503500A (zh) * 2019-10-03 2022-05-1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具有时分双工主小区的双连接模式中的单个上行链路操作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
CN114600409A (zh) * 2019-10-30 2022-06-0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波束故障恢复的控制信道优先级化
CN114600409B (zh) * 2019-10-30 2023-06-1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管理波束故障恢复操作的方法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05707B (zh) 2018-02-06
EP3493444A1 (en) 2019-06-05
EP2806593B1 (en) 2019-03-06
US10568074B2 (en) 2020-02-18
KR101691708B1 (ko) 2016-12-30
US20200145988A1 (en) 2020-05-07
US20180167934A1 (en) 2018-06-14
US9584287B2 (en) 2017-02-28
JP2015512174A (ja) 2015-04-23
US9918303B2 (en) 2018-03-13
US11129149B2 (en) 2021-09-21
WO2013109073A1 (ko) 2013-07-25
KR20140121823A (ko) 2014-10-16
EP2806593A1 (en) 2014-11-26
EP2806593A4 (en) 2015-07-22
JP5926402B2 (ja) 2016-05-25
CN104205707A (zh) 2014-12-10
CN108055109B (zh) 2021-02-02
EP3493444B1 (en) 2021-07-14
US20170135092A1 (en) 2017-05-11
US20140376424A1 (en) 2014-1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05707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US1139527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828319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6537999B (zh) 用于在支持无线资源的使用的改变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4782208B (zh) 在载波聚合系统中操作终端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装置
CN104641577B (zh) 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4601315B (zh) 多载波系统中的上行控制信息接收方法和装置
CN103039026B (zh) 在支持多载波聚合的无线接入系统中的信道状态信息的非周期反馈的方法
CN103119883B (zh) 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5684337B (zh) 当在载波聚合中包括tdd小区和fdd小区时的harq操作
WO2013115622A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주기적 채널 상태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969334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814827A (zh) 从同时接入多小区的用户设备发送harq ack/nack 的方法
CN107017973A (zh) 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设备
CN104769867B (zh) 聚合多个小区的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