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52090A - 一种工业机器人控制器高低温环境实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业机器人控制器高低温环境实验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052090A CN108052090A CN201711359433.6A CN201711359433A CN108052090A CN 108052090 A CN108052090 A CN 108052090A CN 201711359433 A CN201711359433 A CN 201711359433A CN 108052090 A CN108052090 A CN 10805209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roller
- detected
- industrial robot
- drive system
- servo dri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3/00—Testing or monitoring of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 G05B23/02—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 G05B23/0205—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 G05B23/0218—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characterised by the fault detection method dealing with either existing or incipient faults
- G05B23/0221—Preprocessing measurements, e.g. data collection rate adjustment; Standardization of measurements; Time series or signal analysis, e.g. frequency analysis or wavelets; Trustworthiness of measurements; Indexes therefor; Measurements using easily measured parameters to estimate parameters difficult to measure; Virtual sensor creation; De-noising; Sensor fusion; Unconventional preprocessing inherently present in specific fault detection methods like PCA-based method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机器人控制器高低温环境实验方法,包括设备组装,常温检测,高温检测,低温检测及数据汇总等五个步骤。本发明设通用性和可操作性强,数据检测精度高,可对控制器在多种复杂温度环境下运行时进行仿真检测,仿真度高,检测数据获取便捷,从而在极大的降低检测作业成本和劳动强度的同时,有效的提高检测作业效率和检测精度,同时还有助于为伺服驱动设备产品后续研发及使用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机器人控制器高低温环境实验方法,属伺服驱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基于控制器和伺服驱动电机的电气驱动及拖动系统在众多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控制器在实际运行时,由于使用环境差异性极大,尤其是环境温度变化对控制器运行性能和使用寿命均存在极大的影响,从而导致控制器设备硬件和软件系统均造成严重的干扰,并造成影响控制器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同时还极易造成控制器的绝缘防护能力下降,严重时甚至造成电容器、控制芯片等设备发生击穿故障,而针对这一问题,当前尚无专业有效的用于控制器针对高低温极限环境下运行状态试验方法,从而极大的限制了当前伺服驱动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因此针对这一问题,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全新的控制器高低温实验检测方法,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工业机器人控制器高低温环境实验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工业机器人控制器高低温环境实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设备组装,首先将至少两个待检测控制器安装到检测设备上,各控制器均分别与一个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连接,且各伺服驱动系统另均与其额定功率相匹配的负载相互连接,然后在各待检测控制器和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两侧对称分布至少两个热风机和冷风机,且热风机和冷风机相互间隔分布,同时为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配备振荡装置;
第二步,常温检测,完成第一步作业后,首先通过热风机和冷风机共同运行,将检测舱内温度调整到20℃—30℃,然后分别在环境湿度为20%—30%、40%—55%及60%—80%,且空气中游离固体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为5%—10%、20%—50%及60%—80%条件下分别进行检测作业,在进行检测时,首先各待检测控制器对空载状态、满载状态及堵转状态下的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进行起停操作、最大动力输出、最小动力输出及至少三个定位控制,其中起停操作连续反复进行至少3次,最大动力输出、最小动力输出及至少三个定位控制时,驱动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最大动力输出连续运行1—3小时,最小动力输出连续运行1—3小时,定位控制时相邻两个定位点间距离为1—10厘米,且定位精度误差为1—10丝,堵转状态下起停操作连续反复进行至少3次,起停时间间隔为3—10秒,且堵转状态下测试时,由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和待检测控制器中其中任意一个停止工作即可完成检测,在待检测控制器进行驱动作业过中,各待检测控制器对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驱动状态均不相同,在待检测控制器驱动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运行时,由振荡设备对各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进行不规则振荡作业,且震动频率为每分钟10—100次,振幅为3—10厘米,且一个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设至少两个振荡装置,同时对检测过程中各待检测控制器运行的电流参数、电压参数和电流、电压波形图进行采集,然后在完成检测后,待控制器静置1—10分钟后,对控制器电路进行绝缘检测和控制器电路运行参数及运行波形检测;
第三步,高温检测,完成第二步作业后,使待检测控制器和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均静置10—60分钟,并使其温度与环境温度保持一直,然后首先通过辐照加热装置和制冷机组共同运行,将检测舱内温度调整到50℃—90℃,然后分别在环境湿度为20%—30%、40%—55%及60%—90%,且空气中游离固体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为5%—10%、20%—50%及60%—80%条件下分别进行检测作业,在进行检测时,首先各待检测控制器对空载状态、满载状态及堵转状态下的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进行起停操作、最大动力输出、最小动力输出及至少三个定位控制,其中起停操作连续反复进行至少3次,最大动力输出、最小动力输出及至少三个定位控制时,驱动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最大动力输出连续运行1—3小时,最小动力输出连续运行1—3小时,定位控制时相邻两个定位点间距离为1—10厘米,且定位精度误差为1—10丝,堵转状态下起停操作连续反复进行至少3次,起停时间间隔为3—10秒,且堵转状态下测试时,由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和待检测控制器中其中任意一个停止工作即可完成检测,在待检测控制器进行驱动作业过中,各待检测控制器对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驱动状态均不相同,在待检测控制器驱动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运行时,由振荡设备对各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进行不规则振荡作业,且震动频率为每分钟10—100次,振幅为3—10厘米,且一个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设至少两个振荡装置,同时对检测过程中各待检测控制器运行的电流参数、电压参数和电流、电压波形图进行采集,然后在完成检测后,待控制器静置1—10分钟后,对控制器电路进行绝缘检测和控制器电路运行参数及运行波形检测;
第四步,低温检测,完成第三步作业后,使待检测控制器和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均静置10—60分钟,并使其温度与环境温度保持一直,然后首先通过辐照加热装置和制冷机组共同运行,将检测舱内温度调整到-50℃—0℃,然后分别在空气中游离固体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为5%—10%、20%—50%及60%—80%条件下分别进行检测作业,在进行检测时,首先各待检测控制器对空载状态、满载状态及堵转状态下的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进行起停操作、最大动力输出、最小动力输出及至少三个定位控制,其中起停操作连续反复进行至少3次,最大动力输出、最小动力输出及至少三个定位控制时,驱动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最大动力输出连续运行1—3小时,最小动力输出连续运行1—3小时,定位控制时相邻两个定位点间距离为1—10厘米,且定位精度误差为1—10丝,堵转状态下起停操作连续反复进行至少3次,起停时间间隔为3—10秒,且堵转状态下测试时,由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和待检测控制器中其中任意一个停止工作即可完成检测,在待检测控制器进行驱动作业过中,各待检测控制器对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驱动状态均不相同,在待检测控制器驱动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运行时,由振荡设备对各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进行不规则振荡作业,且震动频率为每分钟10—100次,振幅为3—10厘米,且一个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设至少两个振荡装置,同时对检测过程中各待检测控制器运行的电流参数、电压参数和电流、电压波形图进行采集,然后在完成检测后,待控制器静置1—10分钟后,对控制器电路进行绝缘检测和控制器电路运行参数及运行波形检测;
第五步,数据汇总,将第二步、第三步和第四步检测的数据分别进行采集,并同一登记同一数据采集表中,从而获得控制器在常态、高温、低温、空载、满载、堵转及精确定位状态下的运行的各组试验参数,并以此获得待检测控制器运行性能检测结果,同时由控制电路对检测结果进行保存并远程传输至上位工作平台。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步、第三步和第四步中,均在检测舱内温度稳定后,方可进行检测试验。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步、第三步和第四步中,当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处于堵转状态进行连续驱动作业过程中,若存在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堵转而待检测控制器未报警,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堵转后待检测控制器未停止对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驱动并造成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故障,以上情况中任意一种时,则该待检测控制器为不合格品,需更换全新待检测控制器进行检测。
进一步的,所述热风机和冷风机轴线与待检测控制器轴线呈15°—60°夹角,且热风机和冷风机的每分钟换气量为密封防护罩总容积的1/5—1/3,且分布在同一直线方向上的相邻两热风机和冷风机间距为5—10厘米。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步、第三步和第四步中,对待检测控制器和进行绝缘性能检测后,绝缘性低于设备运行标准,则对该数值进行记录并继续进行检测作业,直至全部检测作业完成,且在待检测控制器中任意一个因绝缘损坏而发生故障时,返回到第一步,并对全部的待检测控制器进行更换,再次开始进行检测试验作业。
进一步的,所述的空气中游离固体粉尘中,导电金属颗粒含量为空气中游离固体粉尘总含量的10%—30%。
进一步的,所述的振荡装置为偏心轮振荡装置、超声波振荡装置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共同运行,且位于同一直线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振荡装置之间间距为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长度的1/5—1/4。
进一步的,所述的振荡装置振荡方向轴线与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轴线间为30°—90°夹角。
本发明设通用性和可操作性强,数据检测精度高,可对控制器在多种复杂温度环境下运行时进行仿真检测,仿真度高,检测数据获取便捷,从而在极大的降低检测作业成本和劳动强度的同时,有效的提高检测作业效率和检测精度,同时还有助于为伺服驱动设备产品后续研发及使用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工业机器人控制器高低温环境实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种工业机器人控制器高低温环境实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设备组装,首先将至少两个待检测控制器安装到检测设备上,各控制器均分别与一个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连接,且各伺服驱动系统另均与其额定功率相匹配的负载相互连接,然后在各待检测控制器和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两侧对称分布至少两个热风机和冷风机,同时为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配备振荡装置;其中热风机和冷风机相互间隔分布,热风机和冷风机轴线与待检测控制器轴线呈30°夹角,热风机和冷风机的每分钟换气量为密封防护罩总容积的1/5,且分布在同一直线方向上的相邻两热风机和冷风机间距为5厘米,振荡装置中,位于同一直线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振荡装置之间间距为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长度的1/5,且振荡装置振荡方向轴线与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轴线间为45°夹角;
第二步,常温检测,完成第一步作业后,首先通过热风机和冷风机共同运行,将检测舱内温度调整到20℃,然后分别在环境湿度为20%,且空气中游离固体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为10%条件下分别进行检测作业,在进行检测时,首先各待检测控制器对空载状态、满载状态及堵转状态下的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进行起停操作、最大动力输出、最小动力输出及五个定位控制,其中起停操作连续反复进行5次,最大动力输出、最小动力输出及至少三个定位控制时,驱动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最大动力输出连续运行3小时,最小动力输出连续运行3小时,定位控制时相邻两个定位点间距离为2厘米,且定位精度误差为3丝,堵转状态下起停操作连续反复进行4次,起停时间间隔为3秒,且堵转状态下测试时,由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和待检测控制器中其中任意一个停止工作即可完成检测,在待检测控制器进行驱动作业过中,各待检测控制器对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驱动状态均不相同,在待检测控制器驱动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运行时,由振荡设备对各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进行不规则振荡作业,且震动频率为每分钟10次,振幅为3厘米,且一个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设三个振荡装置,同时对检测过程中各待检测控制器运行的电流参数、电压参数和电流、电压波形图进行采集,然后在完成检测后,待控制器静置2分钟后,对控制器电路进行绝缘检测和控制器电路运行参数及运行波形检测;
第三步,高温检测,完成第二步作业后,使待检测控制器和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均静置20分钟,并使其温度与环境温度保持一直,然后首先通过辐照加热装置和制冷机组共同运行,将检测舱内温度调整到60℃,然后分别在环境湿度为40%,且空气中游离固体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为50%条件下分别进行检测作业,在进行检测时,首先各待检测控制器对空载状态、满载状态及堵转状态下的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进行起停操作、最大动力输出、最小动力输出及至少三个定位控制,其中起停操作连续反复进行5次,最大动力输出、最小动力输出及至少三个定位控制时,驱动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最大动力输出连续运行2.5小时,最小动力输出连续运行2.5小时,定位控制时相邻两个定位点间距离为3厘米,且定位精度误差为4丝,堵转状态下起停操作连续反复进行4次,起停时间间隔为3秒,且堵转状态下测试时,由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和待检测控制器中其中任意一个停止工作即可完成检测,在待检测控制器进行驱动作业过中,各待检测控制器对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驱动状态均不相同,在待检测控制器驱动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运行时,由振荡设备对各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进行不规则振荡作业,且震动频率为每分钟15次,振幅为4.5厘米,且一个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设五个振荡装置,同时对检测过程中各待检测控制器运行的电流参数、电压参数和电流、电压波形图进行采集,然后在完成检测后,待控制器静置2分钟后,对控制器电路进行绝缘检测和控制器电路运行参数及运行波形检测;
第四步,低温检测,完成第三步作业后,使待检测控制器和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均静置30分钟,并使其温度与环境温度保持一直,然后首先通过辐照加热装置和制冷机组共同运行,将检测舱内温度调整到-20℃,然后分别在空气中游离固体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为60%条件下分别进行检测作业,在进行检测时,首先各待检测控制器对空载状态、满载状态及堵转状态下的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进行起停操作、最大动力输出、最小动力输出及至少三个定位控制,其中起停操作连续反复进行10次,最大动力输出、最小动力输出及至少三个定位控制时,驱动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最大动力输出连续运行2小时,最小动力输出连续运行1.5小时,定位控制时相邻两个定位点间距离为4厘米,且定位精度误差为3丝,堵转状态下起停操作连续反复进行15次,起停时间间隔为5秒,且堵转状态下测试时,由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和待检测控制器中其中任意一个停止工作即可完成检测,在待检测控制器进行驱动作业过中,各待检测控制器对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驱动状态均不相同,在待检测控制器驱动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运行时,由振荡设备对各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进行不规则振荡作业,且震动频率为每分钟20次,振幅为5厘米,且一个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设至少两个振荡装置,同时对检测过程中各待检测控制器运行的电流参数、电压参数和电流、电压波形图进行采集,然后在完成检测后,待控制器静置3分钟后,对控制器电路进行绝缘检测和控制器电路运行参数及运行波形检测;
第五步,数据汇总,将第二步、第三步和第四步检测的数据分别进行采集,并同一登记同一数据采集表中,从而获得控制器在常态、高温、低温、空载、满载、堵转及精确定位状态下的运行的各组试验参数,并以此获得待检测控制器运行性能检测结果,同时由控制电路对检测结果进行保存并远程传输至上位工作平台。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步、第三步和第四步中,均在检测舱内温度稳定后,方可进行检测试验。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步、第三步和第四步中,当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处于堵转状态进行连续驱动作业过程中,若存在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堵转而待检测控制器未报警,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堵转后待检测控制器未停止对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驱动并造成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故障,以上情况中任意一种时,则该待检测控制器为不合格品,需更换全新待检测控制器进行检测。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步、第三步和第四步中,对待检测控制器和进行绝缘性能检测后,绝缘性低于设备运行标准,则对该数值进行记录并继续进行检测作业,直至全部检测作业完成,且在待检测控制器中任意一个因绝缘损坏而发生故障时,返回到第一步,并对全部的待检测控制器进行更换,再次开始进行检测试验作业。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空气中游离固体粉尘中,导电金属颗粒含量为空气中游离固体粉尘总含量的10%。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一种工业机器人控制器高低温环境实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设备组装,首先将至少两个待检测控制器安装到检测设备上,各控制器均分别与一个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连接,且各伺服驱动系统另均与其额定功率相匹配的负载相互连接,然后在各待检测控制器和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两侧对称分布至少两个热风机和冷风机,同时为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配备振荡装置;其中热风机和冷风机相互间隔分布,热风机和冷风机轴线与待检测控制器轴线呈45°夹角,热风机和冷风机的每分钟换气量为密封防护罩总容积的1/4,且分布在同一直线方向上的相邻两热风机和冷风机间距为8厘米,振荡装置中,位于同一直线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振荡装置之间间距为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长度的1/4,且振荡装置振荡方向轴线与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轴线间为30°夹角;
第二步,常温检测,完成第一步作业后,首先通过热风机和冷风机共同运行,将检测舱内温度调整到30℃,然后分别在环境湿度为30%,且空气中游离固体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为15%条件下分别进行检测作业,在进行检测时,首先各待检测控制器对空载状态、满载状态及堵转状态下的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进行起停操作、最大动力输出、最小动力输出及五个定位控制,其中起停操作连续反复进行8次,最大动力输出、最小动力输出及至少三个定位控制时,驱动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最大动力输出连续运行2.5小时,最小动力输出连续运行2.5小时,定位控制时相邻两个定位点间距离为1厘米,且定位精度误差为1丝,堵转状态下起停操作连续反复进行6次,起停时间间隔为5秒,且堵转状态下测试时,由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和待检测控制器中其中任意一个停止工作即可完成检测,在待检测控制器进行驱动作业过中,各待检测控制器对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驱动状态均不相同,在待检测控制器驱动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运行时,由振荡设备对各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进行不规则振荡作业,且震动频率为每分钟15次,振幅为4.5厘米,且一个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设三个振荡装置,同时对检测过程中各待检测控制器运行的电流参数、电压参数和电流、电压波形图进行采集,然后在完成检测后,待控制器静置5分钟后,对控制器电路进行绝缘检测和控制器电路运行参数及运行波形检测;
第三步,高温检测,完成第二步作业后,使待检测控制器和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均静置30分钟,并使其温度与环境温度保持一直,然后首先通过辐照加热装置和制冷机组共同运行,将检测舱内温度调整到70℃,然后分别在环境湿度为55%,且空气中游离固体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为50%条件下分别进行检测作业,在进行检测时,首先各待检测控制器对空载状态、满载状态及堵转状态下的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进行起停操作、最大动力输出、最小动力输出及至少三个定位控制,其中起停操作连续反复进行8次,最大动力输出、最小动力输出及至少三个定位控制时,驱动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最大动力输出连续运行3小时,最小动力输出连续运行3小时,定位控制时相邻两个定位点间距离为5厘米,且定位精度误差为5丝,堵转状态下起停操作连续反复进行6次,起停时间间隔为5秒,且堵转状态下测试时,由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和待检测控制器中其中任意一个停止工作即可完成检测,在待检测控制器进行驱动作业过中,各待检测控制器对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驱动状态均不相同,在待检测控制器驱动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运行时,由振荡设备对各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进行不规则振荡作业,且震动频率为每分钟20次,振幅为3厘米,且一个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设五个振荡装置,同时对检测过程中各待检测控制器运行的电流参数、电压参数和电流、电压波形图进行采集,然后在完成检测后,待控制器静置6分钟后,对控制器电路进行绝缘检测和控制器电路运行参数及运行波形检测;
第四步,低温检测,完成第三步作业后,使待检测控制器和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均静置60分钟,并使其温度与环境温度保持一直,然后首先通过辐照加热装置和制冷机组共同运行,将检测舱内温度调整到-10℃,然后分别在空气中游离固体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为80%条件下分别进行检测作业,在进行检测时,首先各待检测控制器对空载状态、满载状态及堵转状态下的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进行起停操作、最大动力输出、最小动力输出及至少三个定位控制,其中起停操作连续反复进行6次,最大动力输出、最小动力输出及至少三个定位控制时,驱动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最大动力输出连续运行2.5小时,最小动力输出连续运行3小时,定位控制时相邻两个定位点间距离为5厘米,且定位精度误差为1丝,堵转状态下起停操作连续反复进行10次,起停时间间隔为4秒,且堵转状态下测试时,由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和待检测控制器中其中任意一个停止工作即可完成检测,在待检测控制器进行驱动作业过中,各待检测控制器对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驱动状态均不相同,在待检测控制器驱动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运行时,由振荡设备对各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进行不规则振荡作业,且震动频率为每分钟25次,振幅为6厘米,且一个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设至少两个振荡装置,同时对检测过程中各待检测控制器运行的电流参数、电压参数和电流、电压波形图进行采集,然后在完成检测后,待控制器静置4分钟后,对控制器电路进行绝缘检测和控制器电路运行参数及运行波形检测;
第五步,数据汇总,将第二步、第三步和第四步检测的数据分别进行采集,并同一登记同一数据采集表中,从而获得控制器在常态、高温、低温、空载、满载、堵转及精确定位状态下的运行的各组试验参数,并以此获得待检测控制器运行性能检测结果,同时由控制电路对检测结果进行保存并远程传输至上位工作平台。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步、第三步和第四步中,均在检测舱内温度稳定后,方可进行检测试验。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步、第三步和第四步中,当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处于堵转状态进行连续驱动作业过程中,若存在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堵转而待检测控制器未报警,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堵转后待检测控制器未停止对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驱动并造成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故障,以上情况中任意一种时,则该待检测控制器为不合格品,需更换全新待检测控制器进行检测。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步、第三步和第四步中,对待检测控制器和进行绝缘性能检测后,绝缘性低于设备运行标准,则对该数值进行记录并继续进行检测作业,直至全部检测作业完成,且在待检测控制器中任意一个因绝缘损坏而发生故障时,返回到第一步,并对全部的待检测控制器进行更换,再次开始进行检测试验作业。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空气中游离固体粉尘中,导电金属颗粒含量为空气中游离固体粉尘总含量的30%。
本发明设通用性和可操作性强,数据检测精度高,可对控制器在多种复杂温度环境下运行时进行仿真检测,仿真度高,检测数据获取便捷,从而在极大的降低检测作业成本和劳动强度的同时,有效的提高检测作业效率和检测精度,同时还有助于为伺服驱动设备产品后续研发及使用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8)
1.一种工业机器人控制器高低温环境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工业机器人伺控制器高低温环境实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设备组装,首先将至少两个待检测控制器安装到检测设备上,各控制器均分别与一个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连接,且各伺服驱动系统另均与其额定功率相匹配的负载相互连接,然后在各待检测控制器和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两侧对称分布至少两个热风机和冷风机,且热风机和冷风机相互间隔分布,同时为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配备振荡装置;
第二步,常温检测,完成第一步作业后,首先通过热风机和冷风机共同运行,将检测舱内温度调整到20℃—30℃,然后分别在环境湿度为20%—30%、40%—55%及60%—80%,且空气中游离固体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为5%—10%、20%—50%及60%—80%条件下分别进行检测作业,在进行检测时,首先各待检测控制器对空载状态、满载状态及堵转状态下的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进行起停操作、最大动力输出、最小动力输出及至少三个定位控制,其中起停操作连续反复进行至少3次,最大动力输出、最小动力输出及至少三个定位控制时,驱动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最大动力输出连续运行1—3小时,最小动力输出连续运行1—3小时,定位控制时相邻两个定位点间距离为1—10厘米,且定位精度误差为1—10丝,堵转状态下起停操作连续反复进行至少3次,起停时间间隔为3—10秒,且堵转状态下测试时,由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和待检测控制器中其中任意一个停止工作即可完成检测,在待检测控制器进行驱动作业过中,各待检测控制器对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驱动状态均不相同,在待检测控制器驱动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运行时,由振荡设备对各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进行不规则振荡作业,且震动频率为每分钟10—100次,振幅为3—10厘米,且一个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设至少两个振荡装置,同时对检测过程中各待检测控制器运行的电流参数、电压参数和电流、电压波形图进行采集,然后在完成检测后,待控制器静置1—10分钟后,对控制器电路进行绝缘检测和控制器电路运行参数及运行波形检测;
第三步,高温检测,完成第二步作业后,使待检测控制器和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均静置10—60分钟,并使其温度与环境温度保持一直,然后首先通过辐照加热装置和制冷机组共同运行,将检测舱内温度调整到50℃—90℃,然后分别在环境湿度为20%—30%、40%—55%及60%—90%,且空气中游离固体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为5%—10%、20%—50%及60%—80%条件下分别进行检测作业,在进行检测时,首先各待检测控制器对空载状态、满载状态及堵转状态下的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进行起停操作、最大动力输出、最小动力输出及至少三个定位控制,其中起停操作连续反复进行至少3次,最大动力输出、最小动力输出及至少三个定位控制时,驱动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最大动力输出连续运行1—3小时,最小动力输出连续运行1—3小时,定位控制时相邻两个定位点间距离为1—10厘米,且定位精度误差为1—10丝,堵转状态下起停操作连续反复进行至少3次,起停时间间隔为3—10秒,且堵转状态下测试时,由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和待检测控制器中其中任意一个停止工作即可完成检测,在待检测控制器进行驱动作业过中,各待检测控制器对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驱动状态均不相同,在待检测控制器驱动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运行时,由振荡设备对各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进行不规则振荡作业,且震动频率为每分钟10—100次,振幅为3—10厘米,且一个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设至少两个振荡装置,同时对检测过程中各待检测控制器运行的电流参数、电压参数和电流、电压波形图进行采集,然后在完成检测后,待控制器静置1—10分钟后,对控制器电路进行绝缘检测和控制器电路运行参数及运行波形检测;
第四步,低温检测,完成第三步作业后,使待检测控制器和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均静置10—60分钟,并使其温度与环境温度保持一直,然后首先通过辐照加热装置和制冷机组共同运行,将检测舱内温度调整到-50℃—0℃,然后分别在空气中游离固体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为5%—10%、20%—50%及60%—80%条件下分别进行检测作业,在进行检测时,首先各待检测控制器对空载状态、满载状态及堵转状态下的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进行起停操作、最大动力输出、最小动力输出及至少三个定位控制,其中起停操作连续反复进行至少3次,最大动力输出、最小动力输出及至少三个定位控制时,驱动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最大动力输出连续运行1—3小时,最小动力输出连续运行1—3小时,定位控制时相邻两个定位点间距离为1—10厘米,且定位精度误差为1—10丝,堵转状态下起停操作连续反复进行至少3次,起停时间间隔为3—10秒,且堵转状态下测试时,由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和待检测控制器中其中任意一个停止工作即可完成检测,在待检测控制器进行驱动作业过中,各待检测控制器对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驱动状态均不相同,在待检测控制器驱动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运行时,由振荡设备对各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进行不规则振荡作业,且震动频率为每分钟10—100次,振幅为3—10厘米,且一个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设至少两个振荡装置,同时对检测过程中各待检测控制器运行的电流参数、电压参数和电流、电压波形图进行采集,然后在完成检测后,待控制器静置1—10分钟后,对控制器电路进行绝缘检测和控制器电路运行参数及运行波形检测;
第五步,数据汇总,将第二步、第三步和第四步检测的数据分别进行采集,并同一登记同一数据采集表中,从而获得控制器在常态、高温、低温、空载、满载、堵转及精确定位状态下的运行的各组试验参数,并以此获得待检测控制器运行性能检测结果,同时由控制电路对检测结果进行保存并远程传输至上位工作平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机器人控制器高低温环境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步、第三步和第四步中,均在检测舱内温度稳定后,方可进行检测试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机器人控制器高低温环境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步、第三步和第四步中,当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处于堵转状态进行连续驱动作业过程中,若存在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堵转而待检测控制器未报警,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堵转后待检测控制器未停止对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驱动并造成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故障,以上情况中任意一种时,则该待检测控制器为不合格品,需更换全新待检测控制器进行检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机器人控制器高低温环境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机和冷风机轴线与待检测控制器轴线呈15°—60°夹角,且热风机和冷风机的每分钟换气量为密封防护罩总容积的1/5—1/3,且分布在同一直线方向上的相邻两热风机和冷风机间距为5—10厘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机器人控制器高低温环境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步、第三步和第四步中,对待检测控制器和进行绝缘性能检测后,绝缘性低于设备运行标准,则对该数值进行记录并继续进行检测作业,直至全部检测作业完成,且在待检测控制器中任意一个因绝缘损坏而发生故障时,返回到第一步,并对全部的待检测控制器进行更换,再次开始进行检测试验作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机器人控制器高低温环境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中游离固体粉尘中,导电金属颗粒含量为空气中游离固体粉尘总含量的10%—3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机器人控制器高低温环境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振荡装置为偏心轮振荡装置、超声波振荡装置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共同运行,且位于同一直线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振荡装置之间间距为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长度的1/5—1/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机器人控制器高低温环境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振荡装置振荡方向轴线与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轴线间为30°—90°夹角。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359433.6A CN108052090A (zh) | 2017-12-17 | 2017-12-17 | 一种工业机器人控制器高低温环境实验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359433.6A CN108052090A (zh) | 2017-12-17 | 2017-12-17 | 一种工业机器人控制器高低温环境实验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052090A true CN108052090A (zh) | 2018-05-18 |
Family
ID=62133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359433.6A Pending CN108052090A (zh) | 2017-12-17 | 2017-12-17 | 一种工业机器人控制器高低温环境实验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052090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32632A (zh) * | 2019-06-19 | 2019-08-16 | 河北工业大学 | 一种工业机器人高温环境下耐粉尘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
CN111781438A (zh) * | 2020-05-27 | 2020-10-16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衢州供电公司 | 一种新型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器电磁兼容性试验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01348A (zh) * | 2004-11-15 | 2006-07-12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检测伺服控制器振荡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
CN104048844A (zh) * | 2014-06-26 | 2014-09-17 | 吉林大学 | 混合加载伺服驱动系统可靠性试验台 |
JP2015001396A (ja) * | 2013-06-13 | 2015-01-05 |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 異常温度検出器、及び電子機器 |
CN105478176A (zh) * | 2016-02-02 | 2016-04-13 | 江苏拓米洛环境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伺服控制的多功能综合环境试验控制箱 |
CN106052994A (zh) * | 2016-06-23 | 2016-10-26 | 西安交通大学 | 集成式振动监测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
CN107402133A (zh) * | 2017-07-21 | 2017-11-28 | 芜湖赛宝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器性能测试系统及试验方法 |
-
2017
- 2017-12-17 CN CN201711359433.6A patent/CN10805209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01348A (zh) * | 2004-11-15 | 2006-07-12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检测伺服控制器振荡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
JP2015001396A (ja) * | 2013-06-13 | 2015-01-05 |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 異常温度検出器、及び電子機器 |
CN104048844A (zh) * | 2014-06-26 | 2014-09-17 | 吉林大学 | 混合加载伺服驱动系统可靠性试验台 |
CN105478176A (zh) * | 2016-02-02 | 2016-04-13 | 江苏拓米洛环境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伺服控制的多功能综合环境试验控制箱 |
CN106052994A (zh) * | 2016-06-23 | 2016-10-26 | 西安交通大学 | 集成式振动监测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
CN107402133A (zh) * | 2017-07-21 | 2017-11-28 | 芜湖赛宝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器性能测试系统及试验方法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32632A (zh) * | 2019-06-19 | 2019-08-16 | 河北工业大学 | 一种工业机器人高温环境下耐粉尘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
CN110132632B (zh) * | 2019-06-19 | 2024-04-02 | 河北工业大学 | 一种工业机器人高温环境下耐粉尘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
CN111781438A (zh) * | 2020-05-27 | 2020-10-16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衢州供电公司 | 一种新型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器电磁兼容性试验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885667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nitoring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machines | |
US9046577B2 (en) | Corona and partial discharge diagnost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using the same | |
Zhang et al. | Model-based analysis and quantification of bearing faults in induction machines | |
WO2022099855A1 (zh) | 电机故障监测装置、驱动电机系统和电机故障监测方法 | |
KR101482509B1 (ko) | 베어링 결함 진단 시스템 및 그 진단 방법 | |
CN1233325A (zh) | 用于电动机的、基于模型的故障检测系统 | |
Jaros et al. | Advanced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s for condition monitoring | |
JP2012503463A (ja) | 回転機械中の絶縁体の劣化を探知する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 | |
TW201312513A (zh) | 感測器群環境事件偵測 | |
CN105526959B (zh) | 编码器可靠性试验装置及方法 | |
Yaseen et al. | IoT based condition monitoring of generators and predictive maintenance | |
CN108052090A (zh) | 一种工业机器人控制器高低温环境实验方法 | |
CN107402133A (zh) | 一种新型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器性能测试系统及试验方法 | |
CN103424178A (zh) | 制冷设备中压缩机工况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 |
CN106646196A (zh) | 一种车载直流降压芯片失效分析方法 | |
CN107797547A (zh) | 一种工业机器人控制器电磁兼容性实验方法 | |
CN205593707U (zh) | 汽轮发电机组高中压转子动平衡优化装置 | |
KR100532237B1 (ko) | 전기모터용모델기초오류검출시스템 | |
CN207937126U (zh) | 一种产品异型表面气密性检测便携式装备 | |
Rocha et al. | Detection and phase identification of inter-turn short-circuit faults in three-phase induction motors using MEMS accelerometer and Hilbert transform | |
CN205384042U (zh) | 编码器可靠性试验装置 | |
CN107861499A (zh) | 一种工业机器人用控制器性能测试系统 | |
Muramatsu et al. | Package leak detection based on aperiodic anomaly extraction | |
KR101718156B1 (ko) | 먼지 관리 시스템 | |
CN104596026B (zh) | 一种空调运行参数监测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518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